“认知顾客方法第二条——尽可能接触更多的顾客”。

看着下面学生脸上的表情,郑江平哈哈笑了笑,“我知道这听上去像是废话。这一条说白了,就是强调认知顾客需要基数,而不是通过接触少数顾客后想当然的得出结论。接触顾客当然可以通过线下、线上和电话沟通等方式。了解的顾客内容越多越能洞察出更有用的信息。”

“认知顾客方法第三条——同洞察需求:消费者导向、市场调研、用心和人性。刚才秦晋之说的没错,以消费者为导向,从消费者中来到消费者中去,这可认知顾客的需求和满意;用心,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认知顾客五种目的都需要的;针对性的市场调研,也包括跟消费相关的大数据,这可认知顾客的行为和属性层次;加入对人性的理解,这可认知顾客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教室里的六个学生脸上都写满了“原来如此!”的表情。郑江平很满意大家的表情,“认知顾客的目的虽然可分为五种,但实践的时候并不会分的泾渭分明,基本上都是同步进行。

如果非要确定认知顾客的流程的话,可以分为七步 ——确认目的、确认目标、望(公司、行业销售数据分析和消费者行为的大数据分析)、闻(了解顾客对公司品牌产品以及竞争对手的评价)、问(设计问题调研顾客)、切(得出改进公司市场水平的结论)、验(焦点小组验证公司改进方案)。”

看着众学生都在埋头紧记自己所说的内容,郑江平站在讲台上等了一会后说道:“关于认知顾客我想跟你们讲的就这么多,至于有些学生看的《影响力》和《怪诞行为学》,我觉得非常好,这两本书的内容作为了解,在以后认知顾客的时候是可以用得上的。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作业。”381楼

作者:大秦的疆土 日期:2018-08-02 15:43 第五

章 认知顾客

第七节认知顾客的作业 认知顾客的作业会怎么布置,秦晋之和他的同学们都比较好奇。只见郑江平转身在黑板上写了“江小白”三个字,说道:“最近微信公众号上有一些关于‘江小白’的讨论,有说其定位精准潜力无限的,有说其只是引来流量但没有带来销量,而不看好的。今天的第一个作业就是通过认知‘江小白’的顾客,给出你们对于‘江小白’未来的判断和建议。

你们通过这个作业就会发现认知顾客有多么的重要了。当然,你们手里没有销售数据,也没办法做太多的市场调研,这些都没有关系,用你们所能掌握到的资料得出结论即可。至于作业的体裁,还是一样没有限制,字数也没有要求。”哎哟,江小白啊!也许是因为喝过江小白,在座的几个男生倒是显得很有兴致。段飞燕侧着头轻轻问秦晋之,“江小白是什么呀?”秦晋之笑了笑,低声回复道:“是一个白酒的品牌,主要是针对年轻人的。这个公司文案和推广做的特别好,你上网一搜就知道了!”段飞燕点头表示了解。

“好了,还有一个作业呢!”郑江平继续布置第二个作业,“昨天你们都交了洞察需求的作业,我看大家都用心洞察了一些需求,有些需求我觉得还是很有创意的。那么第二个作业就是在你们所提交的洞察出的需求中,选择一个,从认知顾客的角度去阐述这个需求的合理性和规划。一样,体裁和字数没有要求,关键是看到大家的思考和体会!”

时间已经过了 8 点,郑江平等众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完作业后,开口道:“好了,今天关于认知顾客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下一节课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节课——识别细分市场和目标市场,也就是《营销管理》的第 9 章,虽然这一章书里是放在了第四篇的第一章来讲的,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讲一节课。这次你们额外要看的书,我要指定。大家记住,是《蓝海战略》和《长尾理论》,大家继续按照分组进行预习。别忘了周二交作业,下课!”说完这句话,郑江平便收拾完东西,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冲秦晋之笑了笑,走出了教室门。接着大家也都陆续离开了教室。

399 楼

作者:大秦的疆土 日期:2018-08-03 01:43 第五

章 认知顾客

第七节认知顾客的作业

很显然这次郑江平布置的两个作业中,第一个分析“江小白”的作业是更难的,需要搜集信息和做一些基础的市场调研,秦晋之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第二天他做了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整理微信公众号上关于“江小白”的两种声音的内容,了解其中的逻辑;第二件事,小瓶江小白和小郎酒各买一瓶,约佟逸飞一起品尝,看看哪个品牌的口感更喜欢;第三件事,采访宿舍其他人以及其他专业的同学,看看大家对江小白的感觉是怎么样的;第四件事,去学校里面和周边的餐馆观察和询问江小白受欢迎的程度;第五件事,从认知顾客的角度分析江小白。

有趣的是,当做完这五件事情后,秦晋之觉得自己好像有很多话想跟江小白说。于是,他的作业就这样完成了。

作业一:写给江小白的一封信。

江小白少侠:你好。

少侠?是的,少侠。不知道我这个称呼,你是否满意?哈哈。我先解释一下为何我用这个称呼。所谓侠,热心而柔情、高强而寂寞是也,我对兄台的感受亦同于此。又因兄台出道时间并不长,因此称呼你为少侠。

是侠,就会引人侧目;受关注,就会有非议。近日来,微信公众号上对兄台的评价有两种声音,也可以说是有两种阵营,一是褒,一是贬。以兄台的修为,自然不会注意这些人言是非。所以,我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言论。

褒的言论,主要是认为兄台将三代年轻人从啤酒、洋酒的阵营拉回到了我们传统的白酒阵营中来,让 80 后、90 后感受到了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兄台自诩“文艺男青年”,把自己的顾客群体也确定在年轻人,这可以理解为是小众市场。

这个言论认为,小众市场需要的是精神认同和集体归属感,这有别于大众市场所需要的功能满足,因此觉得兄台用完美的文案策划及大传播,给了年轻人在白酒领域这样的精神认同和归属感,因此他们看到了销量快速增长,他们给兄台点赞打 call。

贬的言论,认为兄台引爆潮流之后没有突破销量的那道坎,品牌传播层面收获了这么大的流量,销量却配不上知名度,甚至还不如老村长和小郎酒。他们认为兄台是营销驱动,企图使用大传播带动销量,但一旦营销宣传跟不上,销量就会立刻下滑,因为他们认为兄台的口感不好,因此品牌忠诚度低。对于消费者白酒的属性层次,他们用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知名度>价格>口感>促销>广告,而认为兄台在广告层面的发力恰恰选择的是排名最后的一种属性。再加上大规模的酒饮消耗还是交际应酬,首要的是面子,所以兄台就不够上台面了。年轻人对于白酒市场而言,他们认为是鸡肋,因为需要源源不断的理念输出。

江少侠,大体的言论就是以上这两种了。我知道以你的风格,这种事情你是不会太操心的,因为你是热心寂寞的侠客嘛。可是我却不能不操心了,因为我本人就是一个文艺好青年呀,哈哈。所以我就从认知顾客的角度来验证你现在方式的合理性,请听我娓娓道来。

因为兄台的定位是年轻人的小众市场(虽然这个市场我觉得一点都不小众),因此我认知的对象都是年轻人(大学生为主,刚毕业的工作者实在是没有时间接触)。由于过程比较繁琐,我就直接说认知顾客的结果。

认知顾客的需求:年轻人多数情况下喝酒的场景并不是交际应酬,而是朋友同学间的聚餐,因此喝酒的需求只是作为气氛营造的工具,当然酒一定不能难喝;认知顾客的行为:年轻人比较容易受互联网传播的影响,特别是在对品牌没有概念的领域,他们更倾向于与众不同的新兴品牌。他们喜欢通过某种品牌的选择来表明自己的品位,也以此来判断别人与自己的相同和不同,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一些圈子。同时,当看到能引起自己情感共鸣的内容,他们往往会有莫名的好感。

认知顾客的属性层次:对于白酒,很多年轻人其实之前并没有多少概念,除了茅台、五粮液等家喻户晓的品牌外,其他品牌在他们眼里都是一样,只能通过价格有个高低的判断。因为没有市场调研的数据基础,因此我做这个属性层次是仅仅根据询问身边同学而得出来的,可能不够准确,兄台还请见谅。年轻人朋友聚餐喝白酒的属性层次:同龄人喝的比较多的品牌>价格>促销>口感。

认知顾客的满意:年轻人喝白酒的满意,是好入口、价格不贵。至于情感共鸣,并不是顾客满意的因素,而是选择倾向性的证据。

认知顾客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这个其实是兄台你的强项,你的酒瓶文案已经在年轻人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上完全做到了共鸣,这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哈哈。

从认知顾客的角度上来分析,我认为兄台目前的做法还是针对性很强的。至于上面贬的言论所提到的软肋:品牌标签过于情怀化,很难形成品牌忠诚;目标消费群体市场规模小等,我个人倒不这么认为。品牌有独特的风格和情怀,才更有可能形成品牌忠诚;年轻人的市场虽然是一个小众市场,但消费潜力还是非常大的,个人感觉完全不会市场规模小。

但小弟对兄台有两个建议,还请兄台不要介意。第一,产品的口感适当多做一些创新和延展,给年轻人更多的新鲜和尝试;第二,现在的年轻人终会长大,少侠是否可以考虑当你现在的年轻顾客长大后该怎么留住他们呢?是不是可以搞一个江大白,定位成中档的商务应酬的酒类,口感又跟现在的年轻口感有延续?哈哈,这个纯粹是个人臆想。只是将心比心,如果自己大学和刚毕业期间都是以喝江小白为主,那我步入中年的时候,我的情怀又该在哪个品牌释放呢?哈哈。

啰里啰嗦的说了一堆,中心思想就两句,少侠给力,少侠加油!最后,祝江少侠早日成为江大侠、江巨侠!你的拥护者:

秦晋之

413 楼

作者:大秦的疆土 日期:2018-08-03 21:32 第五

章 认知顾客

第七节 认知顾客的作业 写完了“给江小白的一封信”,秦晋之反复看了几遍,牺牲了那么多脑细胞还是值得的,一定要保证每次作业的质量,这样才有可能进入那传说中的慧商学院。

还有一个作业,“在你们所提交的洞察出的需求中,选择一个,从认知顾客的角度去阐述这个需求的合理性和规划”。选哪个呢?秦晋之看着自己上周完成的“洞察需求”的作业,自己一共写了五个洞察的需求。凭着直觉,他决定选择其中“老年人的网络游戏”来认知顾客。还记得当初这个需求是怎么洞察的吗?来,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信息来源:男生在宿舍里都喜欢玩网络游戏;洞察需求:当我们这一代人老去的时候,安度晚年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有一款适合老年人玩的网络游戏;衍生产品:最适合老年人身体状况玩的网络游戏,现在的老人也可以鼓励尝试,摆脱无聊寂寞的晚年生活。

先来认知顾客吧。认知目标:退休后的老人(尤其是 80后起的退休老人)!因没有办法做市场调研,以下认知均为秦晋之个人臆断。

认知需求:退休的晚年生活太无聊,要找到更有趣的生活方式;认知行为:退休老人空闲时间比较多,他们也有或需要自己的生活圈子,此可参考现在无处不在的广场舞大妈。有一部分老人现在已经开始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认知属性层次:这个秦晋之实在没办法确定,只能凭自己的那点直觉。身边老人玩的比较多的游戏>游戏体验(速度慢、字体大、社交感强)>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程度>购买游戏的费用。

认知满意:玩的开心,在游戏中能获得成就感的满足,有很多同龄人一起玩,玩游戏时还能随时提醒自己注意时间等影响健康的问题;

认知自我概念和价值观:在游戏中找回当年青春肆意的感觉!老年人也可以叱咤网络游戏风云!

写完了以上认知顾客的分析,秦晋之发现其实这个老年人的网络 游戏还可以衍生出适合老年人身体情况的游戏设备!

秦晋之心潮澎湃,他仿佛看到了若干年后老去的自己正在一脸陶醉的在电脑前酣畅淋漓、呼风唤雨!

画面感太强了!趁热打铁,不如写一个老年网络游戏的广告剧本吧!这样郑江平和慧商学院的段主任一定会眼前一亮的。你们看,秦晋之是多么有创造力多么富有朝气!说干就干,他立马在网上搜索广告剧本的模板,照葫芦画瓢地开始写起了他的广告剧本。可是,广告里这个老年人的网络游戏叫什么呢?有了,就叫“夕阳武士”吧。

438 楼

作者:大秦的疆土 日期:2018-08-03 22:07 第五

章 认知顾客

第七节 认知顾客的作业

老年人的网络游戏“夕阳武士”广告剧本。

(场景一:年轻时的画面)。

近镜头。一台台电脑和手机屏幕上,快速的切换着现在流行的网络游戏画面,“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绝地求生”、“荒野生存”、“贪玩蓝月”、“梦幻西游”(耗时 5 秒)。

镜头远推。一群年轻人在电脑或手机前,兴奋地盯着屏幕,脸上的表情或开心或沮丧,还有几个年轻人互相击掌(耗时 3 秒)。

镜头远推的时候,出现画外音:“我们都曾年轻过,我们也曾在各种网络游戏里挥洒着青春的热血,我们当过英雄、我们吃过鸡、我们战胜过强大的 boss,我们是那么的快乐!”

(场景二:退休后无聊的生活)。

远镜头逐渐拉近。一些退休后的老人,下棋时感觉索然无味、钓鱼时日晒雨淋、运动时有心无力、照看孙子时疲惫不堪(耗时 10 秒)。

画外音:“现在我们老了,我们感觉生活的激情离自己越来越远,我们想努力让自己开心起来,但总是感觉枯燥乏味,寂寞占据了我们的身体,我们不知道时间该怎么打发,我们数着天数过日子。”

(场景三:老年人穿着游戏角色的衣服在网络游戏里畅快淋漓)远镜头逐渐拉近。游戏的画面,场面很宏伟,游戏的速度比较慢,画面里字体都比较大,老年人的角色身穿武士服装用刀用剑在与游戏里的角色战斗。这时,游戏画面的右上角红灯闪烁,游戏里的老年角色对着敌人,一边换下武士服穿上日常生活的衣服,一边对敌人说:“稍等片刻,本大爷要休息下,一会再来决斗!”(耗时 5 秒)。

画外音:“给老年人最年轻的生活,‘夕阳武士’,我们在这里不聚不散!”

441 楼

作者:大秦的疆土 日期:2018-08-05 01:54 第五

章 认知顾客

第七节 认知顾客的作业 周五,秦晋之隐藏不住完成作业的大好心情,一大早就想给段飞燕发微信约她晚上一起上自习。在感觉到段飞燕和荷尔蒙的感情已经因为荷尔蒙不管不顾地玩游戏而产生裂痕后,秦晋之决定逐步采取攻势。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他的策略是一边努力增加段飞燕对自己的好感,一边等待时机。

刚摸到手机要给段飞燕发微信,突然手机微信提示音响了起来,秦晋之打开手机一看,竟然是郑江平的微信。这是郑江平第一次给自己发微信,难道有什么好消息?秦晋之赶紧打开来看。郑江平的微信内容是“秦晋之,这周的作业完成了吗?今天不管多晚都要完成发给我。”这周怎么这么着急?秦晋之连忙给郑江平回复道,“郑老师,作业我昨天晚上已经做好了,我可以随时发给你。”

“好!我这两天要去学院,我想带着你这周的作业直接跟段主任面谈,了解一下他对你最近几次作业的评价,看是否会在暑假安排你面试。”郑江平的微信马上回了过来。

“好的。那我一会就发到你的邮箱。郑老师,谢谢你!”

“没事。咱俩的聊天记录记得删除。”“得令!”秦晋之回复完后,郑江平就没再发微信过来。

秦晋之心中泛起阵阵涟漪,看来很快就能知道自己有没有去慧商学院面试的机会了。慧商学院招生这么严格,看来一定不一般!他越来越希望自己能进入慧商学院了。秦晋之能如愿以偿吗?

几分钟后,秦晋之把这次的作业发给了郑江平,“给江小白的一封信”和“‘夕阳武士’的广告剧本”,自己这么用心,应该不算完成的差吧,秦晋之在心里安慰自己。

用手搓了搓脸,秦晋之猛地想起要给段飞燕发微信邀请她晚上一起上自习。于是,他飞快地发出了邀请。片刻后,段飞燕的微信回了过来,“秦晋之,今天晚上我要参加社团的活动,没有时间。明后天班级组织出去旅游,也不能跟你一起上自习了。下周一和周二吧。” “嗯。了解。没问题。

那就下周一和周二。”

等了稍许时间,段飞燕没再回复微信。秦晋之心中有点小失落,他还不知道荷尔蒙是不是跟段飞燕是一个班的,会不会跟她一起去旅游,如果一起去的话,唉,想想那个画面都很烦躁啊。按捺不住自己的胡思乱想,秦晋之又给段飞燕发了一个微信过去,当然,他并不会上来就直接问,“那我这两天自己先看《营销管理》的下一章,还有《蓝海战略》和《长尾理论》,下周一和周二我先讲给你听,咱俩再讨论。”段飞燕的微信很快就回了过来,“哈哈,孺子可教也。”秦晋之趁着这个时机,立刻在微信里问道,“出去旅游玩的开心点,李军也会跟你一起去的吧,你这么漂亮,他不得在身边看着呀。哈哈。”

“他跟我不是一个班的。我看他巴不得我出去,他好自己玩游戏玩个痛快。好了,不说了,我要去上课了。下周见。” 秦晋之没有再回复微信了,他也要保持一点矜持嘛,不过心中可是一顿仰天长啸,这个荷尔蒙,还真是不会怜花惜玉,好人啊!难道真的要好事成双,走向人生巅峰?秦晋之觉得自己的心情简直好极了,下周一前,一定要看完细分市场这三本书的内容,继续让段飞燕对我刮目相看!

474 楼

作者:大秦的疆土 日期:2018-08-06 01:13 第 6

章 细分市场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未成新句,

一砚梨花雨。

第一节《营销管理》第 9 章——识别细分市场和目标市场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认为一个人比较有学识?我想至少答案中包含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知识渊博,天文地理、政治军事、风土人情等等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二是某方面知识小有所成,而且有自己的心得,你听了还感觉非常有道理。

第一种情况需要的是兴趣广泛,且记忆力不俗;第二种情况需要的则是三个字:“不迷信”,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别人的随口一说,乐于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和辨别问题,这既是性格使然,也是悟性的天赋。

秦晋之当然还不是一个有学识的人,但我们都看的出来他是一个擅长动脑筋的学生。现在又要开始学习新的内容“细分市场”,你猜这次他会怎么学?这次呀,他决定先不看任何相关的书籍,而是先自己思考这个“细分市场”的问题。由于之前他曾经在网上搜索过营销相关的资料,所以“细分市场”这个词的内容对他并不陌生。何为细分市场?就是切蛋糕。行业的市场就好比是一个又高又大的蛋糕,每个企业都想着在上面切一块来吃。大多数企业都选择在最容易看到切到的上面一层来切蛋糕,但仍有一些企业会选择另辟新径,从蛋糕的其他地方来切。这“其他地方”也就是我们要讲的“细分市场”。

周五的晚上,秦晋之带去上自习的书包里只有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并没有《营销管理》这本书。他想试试新的学习方法——自己先思考“如何寻找细分市场”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然后再跟书里的进行印证,看看自己跟作者的逻辑到底差距在什么地方,这样会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学到的知识。

到了自习室坐定后,秦晋之开始先把自己所能想到细分市场的方法和案例列了出来。

1、 消费者的年龄。案例:儿童牙膏牙刷。嗯?写到这里,秦晋之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没有在超市里发现过单独给老人设计的牙刷和牙膏。是这些公司疏忽了?不能够吧。是因为产品研发没有办法有针对性?到一定岁数的老人多数都会用假牙,已经有专门洗假牙的清洁液了。原来如此。可是针对牙齿稀少,但还可以用来吃饭不需要假牙的老人呢?秦晋之并没有头绪,他只是觉得自己发现了细分牙刷市场的一种可能性。

2、 消费者的性别。秦晋之本以为按照消费者性别来细分市场的案例会很容易想到,可结果却是想到的都是在产品外观上增加了适合女性的颜色,比如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用不同颜色的产品来针对不同性别的消费者,这算是细分市场吗?秦晋之摇了摇头。那如果是改变产品的包装或结构来针对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呢?秦晋之觉得这应该算是在细分市场。案例?女性眼镜、女性内衣、男士洗发水、男士香波。

3、 消费者的消费标准。有钱的消费标准高,没钱的消费标准低,对应的就是产品就有高中低档之分。这样的案例大把,大多数行业都有,秦晋之觉得都懒得举例了。酒店、餐厅、汽车、衣服、装饰品,比比皆是啊。

4、 消费者的功能需求。同样的产品,消费者很可能看重的功能是不一样的,甚至大相径庭。比如呢?还是拿汽车举例吧(看来汽车的市场细分很成熟呀),有人追求驾驶的乐趣,有人追求车子大大大,还有人追求更安全。

5、 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不同的消费者针对同一类产品或服务有着不同的行为特征,这点还是比较容易想到的。比如旅游喜欢自驾游,不喜欢报旅游团;再比如衣服喜欢订制的,不喜欢挑尺码。只是这一点比较难整理,因为实在是各行各业、五花八门,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定会是一种细分市场的方法。

6、 消费者的价值观。“价值观”这个词是秦晋之想了好久才想到的。有人追求环保,有人追求奢华,有人是素食主义,有人是省钱至上。根据价值观来细分市场,秦晋之觉得应该还是可行的,但整理起来跟行为特征一样,不好整理出清晰的逻辑,理由一样,各行各业的消费者的价值观五花八门,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还有别的吗?秦晋之想完这五种细分市场的方法后,绞尽脑汁也没想出这第六种。哦,对了!前面提到过的“属性层次”!《营销管理》在第 6 章中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属性层次”是可以帮助细分市场的。怎么把这个忘了!秦晋之刚准备要把这个作为第 7 条加进去,却发现不对,上面的这6 条细分市场的方法里,至少第 3、4、5、6 条都应该可以包含在“属性层次”里。那哪里还有什么第 7 条啊。思来想去,秦晋之最终还是只想到了这 6 条细分市场的方法。他想到的跟《营销管理》第 9 章讲到的会是一样吗?

503 楼

作者:大秦的疆土 日期:2018-08-07 02:04 第 6

章 细分市场

第一节《营销管理》第 9 章——识别细分市场和目标市场

当秦晋之看完《营销管理》第9章前一半的内容后,他很郁闷的发现如果自己所整理的市场细分的方法是一个湖泊的话,那《营销管理》中的细分方法就是一片海洋。当然这并没有让他很受打击,毕竟自己还只是一个初学者,所以他倒也不是很难过。他现在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将《营销管理》中的方法吸收变成自己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着秦晋之来了解《营销管理》是怎么将市场细分的吧。

《营销管理》中将秦晋之所谓的市场细分的方法称之为“细分消费者市场的基础”,秦晋之不禁好奇,难道说科特勒并不认为这些细分的方法是方法?他只是认为这些是市场细分的基础?你可能认为这并不是什么问题,也许只是说法不同而已。但秦晋之可不这么想,他喜欢钻牛角尖。如果说这些只是细分市场的基础,那细分市场的方法呢?参考市场细分的基础,而找到适合的细分市场的逻辑?

秦晋之坐在座位上沉思苦想这个问题,身边的同学人影攒动、低声细语,他完全没有感觉到。片刻后,他决定接受自己的理解——细分市场的方法就是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找到简化的逻辑!想通之后,秦晋之觉得神清气爽,可以继续往下看了!

《营销管理》的书中有一张表“消费者市场的主要细分要素”,秦晋之看了之后就觉得头大,他数了数,这表里列出了 25 个细分要素!难道当我们每次要研究细分市场时,要把这 25 个细分要素挨个地过一遍?额……,还是先整理完内容再说。老规矩,整理逻辑结构。 “细分消费者市场的基础”,书中这内容的逻辑倒很简单,分成了四类:“地理细分”、“人口统计细分”、“心理统计细分”和“行为细分”。每一类再延展呢?那就是好多啊。

秦晋之先开始整理“地理细分”。在那张“消费者市场的主要细分要素”的 25 个要素里,前面有 4 个是“地理细分”延展的,分别是“地理区域”、“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和“气候”。地理细分的市场,是什么样的市场呢?秦晋之根据书中的内容得出了两条结论,一是所谓地理细分的市场就是根据地理要素先将市场按照标准分成若干个,然后去评判市场的潜力和现在的渗透程度;二是实施本地化营销,不同区域自然有不同的本地广告推广媒介和销售渠道。

地理细分的内容就这些?no,秦晋之怎么会无视一个可以装逼的专业词汇呢?“PRIZM”(按邮政区域进行市场划分的潜在评价指数)。简单的说,就是将区域按照五大类 39 个因素(比那 25 个因素还多了 14 个)划分成集群,比如科技雅皮(城市周边的时尚社区)、外环壮年(舒适的郊区)、都市居民(高速发展的都市居民)。秦晋之看科特勒先生并没有在书里详细的介绍“PRIZM”,估摸着也是觉得内容太多,那就权当了解好了。

接着是“人口统计细分”。按照书中这一节开头的话来讲,“人口统计细分”可以按照年龄、家庭规模、家庭生命周期、性别、收入、职业、教育、宗教、种族、世代、国籍和社会阶层来划分。秦晋之发现,书中在后面具体阐述时只提到了“年龄和生命周期”、“生活阶段”、“性别”、“收入”、“世代”和“种族和文化”这六个要素。秦晋之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市场的细分不能是为了细分而细分,因为只要你想细分,就会有无数个因素交给你来划分,但有些划分明显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