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7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6 17:17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5951733.jpg{EIMAGE}

香港无论什么曼妙女子,都炼成狮吼功。

4288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6 17:18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5951800.jpg{EIMAGE}

当年照片

4289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6 17:18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5951823.jpg{EIMAGE}

水荒

4290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6 17:23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5952107.jpg{EIMAGE}

油轮运淡水

4291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6 17:24

我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4292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6 20:20

@关外李员外2018-06-2617:12:50艾静后来混过《乡村爱情》,现在默默无闻。

----------------------------- @岁月起风沙 2018-06-26 19:43:08

但是我的 1997 那张专辑真的很好听啊,你的军装,流浪的燕子

----------------------------- 暴露年龄啦

4297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6 22:51

@阿太子 2018-06-26 21:49:49

顶贴是一个好习惯。

----------------------------- 又见老哥。

4311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6 22:52

怎么又有蛇精病来做广告

4313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6 23:39

@ty_其身 2018-06-26 23:07:48楼主,一次要给自己定点字数,凑多点再发,挤牙膏,粉难受

----------------------------- 这个意见好。

4323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6 23:39

今天写到两点,看阿根廷。

4325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7 00:35

【正文】

当时香港织造业及漂染业减产跑路,连学校都停止体育课避免学生出汗,居民尽量吃水果解渴;最可怕的是传染病爆发。

陷入绝境的港英政府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身后的大陆,要是等着求助英国本土用航母运淡水来大家都成咸鱼干了。

1963 年,一封发自香港中华总商会、港九工会联合会的急电摆在了广东省省长陈郁的面前。

这个文件很难处理,因为它牵扯到整个西方阵营和中国的对抗,中英两国微妙的政治关系,况且国家刚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自身困难重重……但那个年代的省部级领导还真有政治远见和大国情怀,陈郁拍板决定,允许港方派船到珠江无代价汲取淡水;广州市每天免费供港 2 万吨自来水。

香港解决了燃眉之急,然而舶船取水、车辆运水终归只是权宜之计,并非可持续的解决之道,修建引水工程方是百年大计。

1963 年 5 月下旬,当时港英政府正式派水务署署长莫觐前来广州商谈供水事宜,修建东深供水工程提上日程。

1963 年 12 月 8 日,出访非洲路过广州的周恩来总理亲自听取了东深工程供水方案的汇报。

听取汇报后,周总理说:“东深工程关系到港九 300 多万同胞,应从政治上来看问题。香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我们的同胞,我们为同胞付出理所应当。”

对于工程设计方案,总理说:“中央同意广东省水电厅的建议,采用石马河分级提水方案,时间快,工程费用也较少,还可以结合农田灌溉,这会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并由中央从援外经费中拨出 3800 万元人民币兴建此工程。”3800 万元在当时的中国,可真不是一个小数目,英雄的阿尔巴尼亚人民肯定不高兴了。总理在这里再次出场,再次佩服总理的政治远见。

有的读者肯定要问咱们这么穷为什么不让香港出钱修呢?图样图森破,你不懂这种顶级政治家的语言风格。

在这种政治家眼里,香港只是大陆暂时的对外窗口,看待香港就是自己的土地,所以土地上的人民当然是我们的同胞了!

给同胞修个引水工程绝对要自己花钱,要不怎么好意思收水费啊?所以后来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港人大喊大叫水费太贵,拿马来西亚给新加坡供水或者内地水价作比较。

老李比较费解,你自己去马来西亚或者英国本土拉根管子喝水也没人管你啊?和内地比较,你先给我大广东省上税再说。

闲话休讲,继续主题。1964 年 2 月 20 日,东深工程全线开工,1965 年 2 月 25 日,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设的东深供水工程全线完工。

要知道那个年代中国人还不是基建狂魔,没有现在那些大型设备呢,数万人用整整一年艰苦卓绝的拼搏奋战,用汗水和心血浇筑出了一个伟大的奇迹!庆祝仪式上,港九工会联合会和香港中华总商会赠送了两面锦旗,上书:“饮水思源,心怀祖国!”“江水倒流,高山低首;恩波远泽,万众倾心!”不知道 2014 年挤在中环上的港人是否学过这段历史。

后来因为香港用水量激增,东深工程又经历了三期扩建。

水质也没的说,高速发展的东莞一直没有审批新建一个重污染废水项目。

历史总是这么搞笑,环保的大东莞在某个历史时期就用无烟工业打造了世界级 ISO9000 标准,同样是 2014 年,东莞扫黄风暴,风光一时的太子辉被判无期。

4329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7 00:38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5965885.jpg{EIMAGE}

东深供水签字

4330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7 00:39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5965891.jpg{EIMAGE}

基建狂魔前身

4331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7 00:40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5965909.jpg{EIMAGE}

就抽你

4332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7 00:4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5965930.jpg{EIMAGE}

四小龙腾飞图

4333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7 00:4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5965943.jpg{EIMAGE}

著名的太子辉

4334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7 00:42

图片狂魔们都睡了?

4335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7 00:45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5965973.jpg{EIMAGE}

纪念碑

4336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7 01:27

@阿飞哥 2017 2018-06-27 01:16:48

半夜我来顶上。

----------------------------- 那就一起顶。大侠

4338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7 08:21

早晨顶。

4342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7 21:15

@fubaobao2016 2018-06-27 10:50:57得幸诸多达人热捧,心随声至,建高楼,传梵音。

-----------------------------

得幸诸多达人热捧,心随声至,建高楼,传梵音。

4358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7 21:16

正在写,比赛前更新。

4359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7 22:02

【正文】

1979 年东深供水工程二期扩建的时候,香港总督麦理浩访问北京,就新界“地契租约”问题正式拜会邓小平。这是首位正式拜访我国中央政府的在任港督。

老李前文已经讲过,到了 1997 年,条约就到了 99 年,双方要提前相互探探底细,按照什么章法来办。

当时国内大的政治环境前文已经讲过了,小平同志当家。

小平同志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做了这样的决策:香港问题的解决,一定要收回整个香港地区;不只是新界的租期到了要收回,不能续租,而且过去两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北京条约》)所谓永久割让的九龙、香港(岛),也要同时收回。

有了小平同志定调子,大家就知道该怎么办了。一个由国务院港澳办、新华社香港分社人员的五人小组秘密抵达香港,在香港各界展开调研,为解决香港问题做前期准备,鲁平是这个五人小组的组长。

鲁平就是后来的港澳办主任,为了掩盖身份,鲁平当时的对外身份是外交部西欧司的顾问,香港媒体则称他为“神秘人物”。

五人小组到香港后,遍访华润公司、招商局、中国银行等单位,拜会香港商界、教育界、法律界、基层组织等社会各界人士。了解香港的政治体制、法律、社会福利,还有国际问题的处理方式、香港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能成为自由港、公务员问题、语言的问题等。

经过长达一年的调研工作,五人小组撰写了二十几篇调研报告。以他们的报告为基础,综合各方面意见,形成了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被称为“十二条”,后来载入《中英联合声明》。

可以负责任的说“十二条”是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真心实意的解决香港平稳过度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

就在这个时候,1982 年 9 月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来了,带着马岛战争的余威气势汹汹的来了。来了就要给中国施加压力:我帝国主义老炮雄风犹在!

首先双方的工作人员都是有交流的,但铁娘子自持刚在马岛战争中灭的阿根廷没脾气,英国人却丝毫不将“十二条”放在眼里。

个子不高但修行上天的小平同志如何不懂得这个道理。

9 月 24 日上午,先让撒切尔夫人到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与邓颖超倾谈片刻,然后前往福建厅与邓小平会谈。

当时撒切尔夫人身着一件蓝底红点丝质西装裙,足蹬黑色高跟鞋,臂挎黑色手袋,颈项上戴着一条珍珠项链,当年世界上最牛逼的政治女强人打扮的很得体。

福建厅的大门打开,邓小平满面笑容满面上前五六步,与撒切尔夫人握手问好,经历过最残酷的血火沙场与最残酷的政治斗争的中国小个子伸出了手。

撒切尔夫人首先开口:“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你很高兴。”邓小平答:“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呀!”接着,宾主双方步入福建厅就座。邓小平半靠在沙发上,状甚轻松舒适,撒切尔夫人正襟危坐,双手平放在膝上。

这才是谈笑胸中百万兵,少和我摆谱装气场,1976 年后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和我指手画脚了!

4360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7 22:04

看球了,图片稍后上。

4361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8 00:07

@期待暴力美学 2018-06-27 23:08:34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009368.jpg{EIMAGE}

----------------------------- 谢谢,这张图片我正在找

4386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8 00:08

乐死了,棒子抱着德国人同归于尽了,2:0

这是历史的魔咒,德国人在俄罗斯的土地上从来都是惨败!哈哈

4387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8 00:1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010631.jpg{EIMAGE}

鲁平

4388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8 08:16

鲁平骂彭定康比较过瘾。

4391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8 14:31

@fdwhjj001 2018-06-28 13:44:43楼主最新更新的是不是涯叔被吃了,进来就看不到

----------------------------- 我看看去

4406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8 14:35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030726.jpg{EIMAGE}

握手

4407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8 14:36

@嘉陵江水泡大的 2018-06-28 12:22:29

楼主啊,提个建议,能不能一次多写点啊,或者多憋一些再发。

这种挤牙膏式的写法,吃瓜群众确实憋得难受啊。

东西是好,一次性解不了渴会憋死人的。

----------------------------- 同意,多憋点。

4408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9 08:50

做个高尚的人,加油写。

4426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9 17:16

今天去这里了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086590.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086592.jpg{EIMAGE}

来自

4436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29 22:05

多攒点

4439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30 08:45

@阿克懵德 2018-06-30 00:20:19

蔡小洪,一地鸡毛,一声叹息!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099929.jpg{EIMAGE}

----------------------------- 蔡小洪的祖父伍治之、祖母蔡楚吟,父亲蔡诚都是中共地下党员。

这厮数典忘祖。

4445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30 09:34

【正文】上回书说到撒切尔夫人来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见小平同志。既然英国人却丝毫不将“十二条”放在眼里,撒切尔夫人首先就拿条约说事儿。

撒切尔夫人毫不客气,上来就是刚猛的大力金刚掌:既然当时已经签订了条约,谁都要按照条约办事,既然条约还在我们手上,就要按规矩办事。这个意思就是上一个政府答应的事儿,现在的政府要继续执行。

小平同志直接一招飞龙在天劈了过去:主权问题不容谈判!!!我们从来没有承认过三个不平等条约,主权一直属于我们中国,这很明确,没有讨论的余地。

撒切尔夫人退而求其次,这是乾坤大挪移:表示可以把香港的主权还给中国,但管理权还是英国的,她的意思,“如果离开英国的管理,香港就乱了”。

小平同志坦然处之,用的是化骨绵掌:香港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一定要收回来的!这就是一点不留回旋余地,就是我不和你谈历史上的恩怨情仇,管你谁签的条约,在我这没用。

你说的管理权问题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我主要考虑的是:我担心的是今后 15 年过渡时期如何过渡好,担心在这个时期中会出现很大的混乱,而且这些混乱是人为的。这当中不光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而主要是英国人。

这话点题就已经很直白了,这套化骨绵掌打下来马上就有效果了,看似平和恬淡,实则强硬无比!

撒切尔夫人国际上都牛逼惯了,马上使出七伤拳,这就是纯粹的威胁了:如果中国宣布要收回香港,那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同时英国考虑以非和平的方式保留香港!

谈判就一直在剑拔弩张的气氛中进行。后来据英国《每日电讯》的报道,邓小平当时也曾低声对一位助理抱怨说,我没法和这个女人谈,她根本不讲理。

撒切尔夫人这种盛气凌人的态度有些激怒了邓小平同志,在场的鲁平后来回忆都感受到了他的怒气。

小平同志最烦有人拿武力说事儿了,马上打出刚猛的长拳:中国人穷是穷了一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这个时候撒切尔夫人已经插不上嘴了,大家如果注意细节,会谈的茶几下面是有一个白搪瓷的痰盂的,这个痰盂是小平同志的标配,邓旋风去美国的时候美国人都要给配上。

小平同志已经懒得听铁娘子啰嗦了,你要开口我就喷一口烟,咳嗦,吐痰……然后自己再开口讲:两年里我们双方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共同解决了,不能再拖。如果这期间香港发生了大的波动,或者我们双方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达不成协议的话,那就要另外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

这话讲得面子上很文明,但分量十分重了。重新考虑时间,就是不等到 1997 年了,方式也就不是和平谈判了。你和我拿武力说事儿,对不起,解放军不是吃素的!!!刀把子在谁手里怎么还不懂呢?香港是和大陆接壤的你不知道啊?拿马岛的气势来唬人你吓唬谁呢?谈什么香港乱不乱?我掐了自来水你马上就乱!点到这个,撒切尔夫人看出火候来了,很紧张,据鲁平同志会议,脸一下子就青了。

大英帝国首相只好施展凌波微步闪了,可能是高手比拼太消耗内力,离开大会堂下台阶的时候,摔了一跤,臂挎的黑色手袋都飞了出去。

4447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6-30 09:34

大家上图片,我凌波微步闪了。

4448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0:54

@堂前种着迷迭香 2018-07-01 23:38:26

员外,吃香喝辣,别忘了更啊

----------------------------- 遵旨,刚看完俄罗斯门神。

4475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1:15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169719.png{EIMAGE}

注意痰盂

4477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1:15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169722.jpg{EIMAGE}

这个完整

4478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1:50

【正文】上回书说到铁娘子和小平同志斗法,心神慌乱摔了一跤。

撒切尔夫人携着马岛胜利的余威来到中国,却深切感受到了“香港不是马尔维纳斯,中国不是阿根廷。”

撒切尔夫人摔倒后很快被人扶了起来,虽然她被扶起来后马上说没事,但这个动作被当时的媒体捕捉下来,并大肆宣扬这是“英国的倒下”。

英国是否倒下我们不关心,我们关心的是香港的平稳过渡和顺利交接;英国人果然不让我们省心。

中方坚持主要原则是“主权问题不予讨论”,而英方则拒绝接受中方提出的“主权移交”等三项议程,整整一年过去,依然没有达成共识,两国的正式谈判也就无法开始。

谈判我们不急英国人着急啊!注意小平同志划出的时间红线,此时距离邓小平提出的“两年谈判期限”只剩下一年了!到时候可就另外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了!

到了 1983 年 7 月,当时的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采取主动,中英香港问题的第二阶段谈判正式开始。谈判开始后英国人还是施展各种伎俩,步步为营的试探中国底线,总之还是要在香港的“治权”问题上做文章。

比如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香港设立领事馆,英国人就反对,要求不设总领馆,设立高级专员公署;外交代表不叫总领事,叫高级专员。

这什么意思啊?只有英联邦国家英国才设专员,香港特别行政区不是个独立国家,这么干就是包藏祸心,挑战底线么?

总之随着谈判的深入,英方代表团在香港隶属问题、高度自治问题等方面都制造矛盾,使谈判不能顺利进行;但中方在香港回归的原则问题上丝毫不让。

1984 年 4 月,访华的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代表英国方面又向邓小平提出:香港人心脆弱,希望中国不要派解放军驻守香港。小平同志立刻反驳:香港回归后国防外交必须由中央直接管辖、掌握,中央一定要在香港驻军。

官方意见被回绝,就拿民众说事儿:后来英方又提出香港民众对于驻军问题高度敏感。总之英方就在某些问题上绞尽脑汁大做文章。

曲折复杂的事情太多,事情的转机却是戏剧性的,后来被人戏称为:文王一怒而安天下!

4479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2:10

曲折复杂的事情太多,事情的转机却是戏剧性的,后来被人戏称为:文王一怒而安天下!

英国人搞事情,香港媒体采访某位对当时中英谈判内容不了解的国家级领导人时,特意问到“香港驻军问题”。这位领导人回答的时候出了一个严重的纰漏,对自己不掌握的事情回答得模棱两可。

英国人如获至宝,马上大做文章;第二天香港各大报刊头版头条都对此加以报道:中央某领导人认为香港不必驻军。

一时之间形成了“中国已经让步”的舆论。

这个消息小平同志马上就听说了,小平听到以后非常生气。正好赶上小平同志接见一个香港代表团,按照惯例是在宾主寒暄之际媒体拍照后先退场,大家再开始进行会谈。

那天记者们正在退场的时候,小平同志根本不理会议议程,突然把媒体叫住, “先不要走,都回来,你们出去发条消息,说‘香港不需要驻军’这是胡说八道。为什么香港不能驻军?为什么英国人可以驻军,主权回归以后反而不能驻军?”

因为媒体中有很多香港记者,小平同志说的很直接:驻军是不可动摇的,这是原则问题,我们一定要驻军。驻军是主权的象征,我们必须要体现主权。

有了邓公这次发飙,等到英方代表谈判的时候再谈到香港驻军,希望中国方面慎重考虑的话题,中方同志毫不客气:“你不要再讲了,这个问题已经谈了很久,现在邓小平已经发了脾气,还讲什么?你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我们就是要驻军,驻定了。”

从此乌鸦喜鹊都安静了,英国人再也没坚持过反对中国“九七”之后对香港行使驻军权。

经历了艰苦的22轮谈判之后,1984年12月19日下午,新华社发出了一条重要消息,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正式签字仪式今天下午 5 时 30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

1997 年 7 月 1 日零时,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与紫荆花区旗,相伴冉冉升起。这是一个庄严的宣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在此纪念香港回归 21 周年!!!

1983 年 7 月 1 日,《邓小平文选》出版。

4480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2:10

看球去了,大侠放图。

4481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8:19

居然没人,都看球没醒?

来自

4482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8:49

起床了,盖楼了,员外更新了。

4483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8:5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172382.jpg{EIMAGE}

交接仪式

4484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8:54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172419.jpg{EIMAGE}

回归

4485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8:56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172455.jpg{EIMAGE}

再见

4486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8:59

没人干活,自己找图。

4487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9:0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172595.jpg{EIMAGE}

邓小平文选。

4488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9:0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172659.jpg{EIMAGE}

香港驻军形象大使

4489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9:35

今天哈尔滨暴热,不乱跑了,码字一天。

4493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09:35

@房顶蛙 2018-07-02 09:17:09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5404392.png{EIMAGE}

-----------------------------

这小眼神!

4494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10:17

【正文】

昨天由于世界杯看球的原因,写得有些仓促,好多细节没有展现,今天补足。

在 1984 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签署《联合声明》到 1997年正式回归,中间还经历了许多波折。

由于众所周知的 1989 年的原因,英国人的态度来了个180 度大转弯,在香港的平稳过渡和顺利交接问题上极不配合。

正赶上因为香港不断发展,原有的启德机场已经饱和,香港需要另建一机场来保持香港国际空运中心、金融中心的地位!

保持香港繁荣,筹建新机场中国是欢迎的,但具体操作英国人又开始耍花活。1990 年,港英政府单方面突然提出《玫瑰园计划》,没有知会中方,直到公布之日,我方才从报纸上知此计划。

这个计划毛病在哪里呢?《玫瑰园计划》中建造新机场需要 1270 亿港元,关键的是这笔 1270 亿的巨款还要动用香港政府大部分的财政储备。也就是说回归前要把香港的家底给你掏空,让你没法过日子。

而且最大的毛病是还有 7 年就回归了,这样一个庞大的财政计划,英方港都卫奕信事先未与中国透露半点风声,这哪里是平稳过渡顺利交接的态度?

面对英方的小动作,中方采取“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政策,对英方此举不予理睬,任其折腾。因为中国太知道你几斤几两了。

你这么一个庞大的财政计划,必须要向银行贷款,而大部分贷款是要 97 年以后才能归还;97 年以后的事情就是新特区政府的贷款,那么谁来保证还款?需得要我中央政府来保证!果然没过多久,那些想做生意给港英政府贷款的汇丰、花旗等大银行沉不住气啦,跑到北京寻问我方能否保证 97年以后,由新特区政府来偿还这笔贷款。

你不是不和我商量不给我面子么?中方给予答复“因英方事先未与我方沟通协商,我方对此计划一点也不了解,所以不能给予保证!”

没有中央政府点头就没有银行贷款,香港新机场建设方案将寸步难行。英国骑虎难下,最终英国首相梅杰派遣英国外交顾问科利达从法兰克绕路秘密访华,与时任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的鲁平协商此事。

1991 年 5 月 27 日双方在钓鱼台国宾馆进行了四天的秘密商谈,最终就新机场问题基本达成一致,英方最终答应将会给新港府留下 250 亿港元的财政储备。

双方交锋在各个方面都在进行,因为 1989 年的原因,当时西方各国首脑都不来中国,这是明显的不给面子。

偏偏这件事情规格高,签署备忘录需要大人物出席;中国就在这件事上开始破冰;英方要求在英方签署备忘录,中方一定要求在中方举行签字仪式,双方因此久持不下,那就耗着吧,看谁牛逼!

1991 年 9 月 3 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和英国梅杰首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

1997年2月19日21:08,邓小平同志患帕金森病晚期并发肺部感染,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遗憾的没有等到7月1日香港回归。

2015年5月3日19时20分,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原主任鲁平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 88 岁,一生为香港回归立下汗马功劳。

4495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10:20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176055.jpg{EIMAGE}

鲁平&末任港督彭定康

4496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10:2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176155.jpg{EIMAGE}

4497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10:24

图片大侠,上场

4498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17:26

@阿太子 2018-07-02 10:40:52

好吧!真该多码点啦!

----------------------------- 来了,晚上继续。

4508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17:26

盖楼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509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22:03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因中风病逝,终年87岁。

撒切尔夫人在卸任首相职位后有一篇著名的演讲,发生在 1991 年 11 月美国石油学会的会议上,这篇演讲主题可以概括为“我们是怎样瓦解苏联的”!因为这篇演讲已经在言辞上毫不掩饰、做法上开诚布公,老李认为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现全文贴出:“苏联是一个对西方世界构成严重威胁的国家。我讲的不是军事威胁。从本质上讲,军事上的威胁并不存在。我们这些国家装备精良,包括核武器。

我指的是经济上的威胁。借助计划政策,加上独特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刺激手段相结合,苏联的经济发展指标很高。

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过去比我们高出一倍。如果再考虑到苏联丰厚的自然资源,如果加以合理地运营,那么苏联完全有可能将我们挤出世界市场。

因此,我们一直采取行动,旨在削弱苏联经济,制造其内部问题。

主要的手段是将其拖进军备竞赛。我们知道,苏联政府遵守苏联和其北约对手军备均等的原则。结果,苏联装备花费占去了预算的 15%,而我们这些国家是 5%左右。这自然就造成了苏联要紧缩在生产居民大众消费品上的投入。我们希望借此引发苏联居民大规模的不满。我们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泄露’我们拥有武器的数量,有意夸大,以诱使苏联加大军备投入。

我们的政策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利用苏联宪法上的漏洞。

苏联宪法在形式上允许任何一个加盟共和国(仅需凭着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简单多数)只要有意即可迅速脱离苏联。当然,由于共产党和强力部门的凝聚作用,长时间里这一权利实际上很难实现。但这一宪法漏洞还是给实施我们的政策留下了未来的可能。

遗憾的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苏联的政治形势长期保持十分稳定。后来我们(主要是美国)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就是建立反导弹防御体系。应当承认,当时大多数的专家反对建设反导防御体系。理由是其投入巨大,且不太可靠。而苏联可以以更少(约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投入即可以‘矛’刺穿反导之‘盾’。但不管怎样,我们提出发展反导防御体系,目的是希望苏联同样建造类似高造价的系统。令我们十分惋惜的是,苏联政府没有采取行动,只是限于发表政治抗议。

我们由此陷入了困境。不过,很快便得到情报,说苏联领袖逝世后,经我们帮助的人可能继任,借助他们能够实现我们的想法。这是我的专家智囊的评估意见(我周围始终有一支很专业的苏联问题智囊队伍,我也根据需要促进和吸引苏联境内对我们有用的人才出国移民)。

这个人就是米?戈尔巴乔夫。我的智囊们对此人评价是:不够谨慎,容易被诱导,极其爱好虚荣。他与苏联政界大多数精英关系良好,因此,通过我们的帮助,他能够掌握大权。

‘人民阵线’的活动不需要太大的花费:主要是一些复印印刷设备的开支和对骨干的资金支持。而支持苏联矿工长时间罢工的花费要多得多。

注释:“人民阵线”指的是上世纪 80 年度末至 90 年代初,也就是戈尔巴乔夫执政的苏联后期,在波罗的海等加盟共和国境内兴起的、以“求主权、谋独立”为旗号的民族政治势力组织。

专家智囊中间围绕以下一个问题争论激烈、分歧很大:是否推举叶利钦作为‘人民阵线’的领袖,进而推选其进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接下来成为俄罗斯领导(以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抗)。智囊团多数人的意见是反对叶利钦的提名,考虑到他的过去经历和个性特点。

不过,后来经过多次接触和约定,最后还是决定‘推出’叶利钦。叶利钦费了很大的力气,勉强当选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随即便通过了俄罗斯主权独立宣言。有人发问,俄罗斯独立于谁?整个苏联当时不都是围绕俄罗斯为中心构成的吗?苏联的解体真正开始了。

在 1991 年 8?19 事件期间,我们也给予了叶利钦以极大的支持。当时苏联上层少数人隔离了戈尔巴乔夫,企图恢复维系苏联统一的制度。叶利钦的支持者坚持住了,并且掌握了控制强力部门的绝大部分(虽然不是全部)实权。

其余所有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借机宣布自己的主权(当然,多数共和国在形式上并未排除联盟地位)。

这样一来,事实上现在苏联已经解体了,不过在法律上苏联还存在。我负责任地告诉诸位,不出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就会听到法律上苏联解体的消息。”这篇演讲发生在1991年11月,1991年12月8日,苏联解体。

4512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22:04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209259.jpg{EIMAGE}

脑门子上就是分裂地图

4513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2 22:05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209292.jpg{EIMAGE}

4514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3 08:38

盖楼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518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3 08:38

开工,今天凉快。

4519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3 10:53

【正文】香港回归的故事最后再啰嗦两句,大家关心的千古罪人典故出自这里:

香港末任港督彭定康在 1992 年 7 月上任后不久,提出并实施「三违反」即违反中英联合声明、违反与基本法相衔接的原则、违反中英两国外长达成的谅解和协议的政改方案。

对此,当时的澳办主任鲁平直斥其为香港问题的千古罪人!鲁平在后来香港《大公报》采访时直言不讳:“我说他是‘千古罪人’,我到现在不后悔这句话。我还是觉得这个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确对香港的平稳过渡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在其位谋其政,彭定康代表的是大英帝国在香港的势力延伸,这么做也就不奇怪了;在香港的后过渡期,英国人无论在对回归后的人事部署、经济利益的安排、司法部门的把持、港英余孽的埋伏,都作了精密部署。

鲁平的回忆中指出 “(彭定康)背后的目的,就是通过香港,来推翻我们整个国家的政权,他利用香港这个基地来推翻我们,颠覆我们的国家。”老李不做评价,只讲事实。十数万港人“占领中环”时,彭定康又出来发声说:“他们要求有公平与开放的制度来选举政府,并捍卫自由和法治,这些因素都是香港赖之成为那么特别、成功与真正自由的社会。”公平与开放,自由和法治,说的多么冠冕堂皇,老李就想问一句:在大英帝国,爱尔兰共和军有此待遇么?少跟我扯没用的!!!在结束本章的时候,再来重温艾敬那首《我的 1997》的结尾:

1997 快些到吧! 八百伴究竟是什么样?

1997 快些到吧! 我就可以去 HONG KONG

1997 快些到吧! 让我站在红墈体育馆

1997 快些到吧! 和他去看午夜场

1997 快点儿到吧! 八百伴衣服究竟怎么样?

1997 快些到吧! 我就可以去香港啦

1997 快些到吧! 让我站在红墈体育馆

1997 快些到吧! 和他去看午夜场

1997 已经过了,大陆人的心态也变了,从最初的好奇观光,到后来的抢购奶粉去生孩子,一直到现在实在懒得做攻略那就带孩子去香港迪士尼吧。

珠江水日夜流淌,维多利亚港太小,南海波涛浩浩汤汤。

在 20 世纪 80 年代,香港电视剧《上海滩》播映时万人空巷,当张明敏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得人们泪流满面,当时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和谭咏麟们迷倒一大片内地年轻人,香港这只亚洲小龙牵住的是世界关注的目光。

如今,与它比邻的深圳在珠三角屹然崛起,2018 年 4 月,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在此祝愿历尽波折的香港发展越来越好!!!

4524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3 11:03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6223512.jpg{EIMAGE}

占中

4525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3 11:09

@武寒卍 2018-07-03 11:04:48

深圳特区的设立也算违背公平

----------------------------- 详细道来

4527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3 20:11

@看破世情 2018-07-03 15:29:42

员外勿偷懒!等你等得好心痛

----------------------------- 我好勤劳,发烧还在写作。

4539 楼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7-03 21:00

【正文】

上回书说完了香港怎么这么香的故事,也讲了垂暮的大英帝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最后挣扎。大英帝国衰落这条暗线通过苏伊士运河危机、马岛战争、香港回归已经讲的差不多了。

不是老李可以嘲笑垂暮的大英帝国,2017 英国的伊丽莎白号航空母舰下水了,排水量六万多吨,因为军费困难,伊丽莎白号上居然没有配备战斗机,只有支奴干、阿帕奇等直升机撑撑场面。

英国国防部表示由于缺少经费,军舰上不再装备导弹,所以随着英国军舰装备的鱼叉反舰导弹逐步退出现役,而新的替代者并没有出现,很多人表示应该把女王的柯基犬牵上去形成战斗力。

大英帝国日落西山,美帝国还如日中天,那么我们看看美帝国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还是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咯。

撒切尔夫人的演讲“我们是怎样瓦解苏联的”其中的我们就指的是老美。而且老美是瓦解苏联的主要推手。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