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
----------------------------- @大江宁静3楼2014-06-2711:11:26
谢谢关注,这个帖子应该会写很长,因为中国的情况很复杂。
----------------------------- @OK 曾德坤 4573 楼 2014-09-28 10:07:35
买海南房上海南安居网。www.hainananju.com 买房送老婆。来海南买房不送老婆那是犯罪
-----------------------------
海南不过是个旅游城市,一年台风肆虐,除掉三亚的海景房,有什么好买的?而且三亚的房子也炒的太高了。对于一个没有人口净流入的地方,楼主并不十分看好其房地产市场。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29 09:24
@summerbird56 4585 楼 2014-09-29 05:52:39
看来楼主还是对此楼非常有感情的,我是 这三天发现这个帖子,三天时间从第一页一直追到最后一页,感慨颇多!我比楼主年轻十岁,属于 80 后,但是因为早熟的原因,可能气质类型更偏 70 后。楼主提到的那些经典明星我可是都能如数家珍哦(我六岁就跟着大我十岁左右的几个姐姐看各种影视剧),所以楼主的新帖我肯定会跟的。
学我的经历和楼主有几分像,开始更多的是喜欢看文作品,大二便把闫真的《沧浪之水》看......
-----------------------------
哈哈,其实当年我也有些想出国的,不过拘于眼界、见识和一些现实的情况而没有成行。能出去还是出去好,不过要趁早,老了就不想走了。
龙应台确实很不错,中国现在的文化人都很激情,破坏性的多,无论是左还是右,建设性的学者少,要不就是毫无原则地依附。
曾经有一段时间沉迷佛道等宗教理论,但是后来还是觉得过于消极而研究得少了,人生在世,想彻底出世是不可能的,宗教寺庙不也收门票吗?参透生死岂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我就是说我参透了也没几个人信啊?不过人生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当你到了那个地步就自然会想通看淡的。年纪渐长,经历过一些病痛后,人生的感悟自然就不一样,就像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到了中年就是尝尽愁,欲说还休了。不到那个年龄段是体味不出来的。
至于书大多数是年轻时候读的,现在我已经很少看书,书很多,但是经典的好书也就是那么多,新书中值得一读的一年也不过一二本而已。还真让你说对了,经济方面的书是我当年在盘整期间读的,当年在机关也没什么事情,跟随潮流去一所 985 学校读了个经济学研究生,书很多是导师推荐阅读的,导师也算不上什么大牛,有点小名气吧。不过毕业这么多年,再也没从事学术方面的工作,酒量和牌技到是长,真实愧对导师当年的殷切期望。
当年读书,读是读了不少,不过很多迷惑,没有读通,书再脑海里面一本一本的,书是书,我是我,甚至可以说是越读越迷茫。这也是我当年没有从事学术的原因之一,连我自己都是昏昏,如何给学生昭昭?
后来随着工作和阅历的增长,渐渐地有些问题突然就想通了,最终大成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就像王国维在学问三境界中说的那样,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人云,四十而不惑。可见我不是什么天才,生而知之,硬是到了四十来岁才把这个世界看明白、看通透,可谓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以人要是倒过来活,生下来就有 70、80岁的智慧,每个人都会做出一番大事业、大成就的。智慧,往往是要光阴来换取的。
读书也没什么好方法,看自己喜爱的书,看名家大师推荐的书,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有多年的积累,可以让你少走弯路。这里的大师是各行各业真正的巨匠泰斗,而不是是什么郎咸平之流媒体红人。
其次就是学以致用吧,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的大海无边无际,首先我们应该学对我们有用的,一些形而上的东西老了无聊的时候再去研究吧。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29 09:47
@z576264267 4583 楼 2014-09-28 20:33:19
楼主,谈谈香港现在这道坎吧~会不会 1989 再来?
-----------------------------
现在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已经大为提高了,应该不会闹得鱼死网破。其实双方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最后应该是各自退一步,互相妥协吧,原则问题提名委员会不会取消,但是更加弹性化一些,让民主派的候选人也有机会参选。
当然,这是我判断的最优路线,有人非要开着船往礁石上撞,如同张少帅一般,专门做坑队友损人害己的事情,那我就无法预测了。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29 10:07
@summerbird564585楼2014-09-2905:52:39
看来楼主还是对此楼非常有感情的,我是 这三天发现这个帖子,三天时间从第一页一直追到最后一页,感慨颇多!我比楼主年轻十岁,属于 80 后,但是因为早熟的原因,可能气质类型更偏 70 后。楼主提到的那些经典明星我可是都能如数家珍哦(我六岁就跟着大我十岁左右的几个姐姐看各种影视剧),所以楼主的新帖我肯定会跟的。
学我的经历和楼主有几分像,开始更多的是喜欢看文作品,大二便把闫真的《沧浪之水》看......
----------------------------- @大江宁静 4587 楼 2014-09-29 09:24:23哈哈,其实当年我也有些想出国的,不过拘于眼界、见识和一些现实的情况而没有成行。能出去还是出去好,不过要趁早,老了就不想走了。
龙应台确实很不错,中国现在的文化人都很激情,破坏性的多,无论是左还是右,建设性的学者少,要不就是毫无原则地依附。
曾经有一段时间沉迷佛道等宗教理论,但是后来还是觉得过于消极而研究得少了,人生在世,想彻底出世是不可能的,宗教寺庙不也收门票吗?参透生死岂是一般人能......
----------------------------- 其实有时候真想让自己的孩子出国,不是出去镀金的那种,而是出去了就不回国在国外生活的那种。不过孩子成绩还过得去,在国内应该也能上过尚可的大学,所以当时在高中上国际班的时候就犹豫了一下。现在各重点中学都有国际班,只要英语过关,上过国外的名校根本不是问题,他们的题目之相当于国内初中升高中的水平。只是学费比较贵。不过楼主主要不是当心这个问题,而是想孩子一个人在国外能够适应下去吗?毕竟现在的独生子女不像我们当年能吃苦、有斗志。
还是衷心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富强、幸福、平安,平稳过渡和转型。中国自从清朝末年向现代化国家过渡以来,兜兜转转了上百年,付出了无数血泪和教训,应该也长点记性了,不会掉进同一个坑里两次了吧。反正哪怕孩子以后出了国,我也是不想走了,年纪大了在异国他乡没有一个朋友,是很孤单寂寞的。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29 10:30
@summerbird564585楼2014-09-2905:52:39
看来楼主还是对此楼非常有感情的,我是 这三天发现这个帖子,三天时间从第一页一直追到最后一页,感慨颇多!我比楼主年轻十岁,属于 80 后,但是因为早熟的原因,可能气质类型更偏 70 后。楼主提到的那些经典明星我可是都能如数家珍哦(我六岁就跟着大我十岁左右的几个姐姐看各种影视剧),所以楼主的新帖我肯定会跟的。
学我的经历和楼主有几分像,开始更多的是喜欢看文作品,大二便把闫真的《沧浪之水》看......
----------------------------- @大江宁静4587楼2014-09-2909:24:23哈哈,其实当年我也有些想出国的,不过拘于眼界、见识和一些现实的情况而没有成行。能出去还是出去好,不过要趁早,老了就不想走了。
龙应台确实很不错,中国现在的文化人都很激情,破坏性的多,无论是左还是右,建设性的学者少,要不就是毫无原则地依附。
曾经有一段时间沉迷佛道等宗教理论,但是后来还是觉得过于消极而研究得少了,人生在世,想彻底出世是不可能的,宗教寺庙不也收门票吗?参透生死岂是一般人能......
----------------------------- @summerbird56 4589 楼 2014-09-29 10:04:54
哈哈,楼主回的真快!职业精神让我敬佩!其实我最喜欢楼主的还恰恰就是楼主这份浸润名利场多年依然保有的坦诚和有时和脑残们开战时的那份激情。我可能不会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来形容看楼主帖子的心情了,但是有种“拈花一笑”的亲切感和默契了。
当然,其实有些看法还是有保留的。比如楼主对甘地的推崇,我个人持保留态度。甘地确实是最接近圣人的人物,他忠诚于自己的信仰,让人景仰。但是他的非暴力不......
----------------------------- 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大致见解都相同,也许是英雄之见略同吧。哈哈。其实儒学的僵化保守主要是理学,王阳明的心学借鉴了禅宗的出世思想,又融合了儒家入世救世的思想,心学各流派发展下去,中国在明朝会来一次类似西方的文艺复兴、思想大解放也不一定。如李贽的思想在现在读都很新潮,可惜这股潮流被朝廷和理学腐儒打压下去了。可见各朝各代其实都不缺乏思想者和英雄,只是他们被打压、被埋没。
大儒中儒家心学的泰州学派、异端李贽、顾炎武的亡天下与亡国的思想、黄宗羲的原君对君权至上的批判、王船山的民族主义思想都值得学习和研究,其思想在现在也不过时。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29 10:41
@summerbird56 4591 楼 2014-09-29 10:09:46
更正一下上文的“对于真正成熟的人,最需要的就是抱
怨”
应该是“对于真正成熟的人,最不需要的就是抱怨”我是反对抱怨的,没有任何意义,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可以批评,但和抱怨是两回事。
-----------------------------
指出一个问题很容易,解决一个问题则很难。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说:“清流误国”的原因。唱高调总是很简单的,做起来就很难。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29 11:14
@summerbird564585楼2014-09-2905:52:39
看来楼主还是对此楼非常有感情的,我是 这三天发现这个帖子,三天时间从第一页一直追到最后一页,感慨颇多!我比楼主年轻十岁,属于 80 后,但是因为早熟的原因,可能气质类型更偏 70 后。楼主提到的那些经典明星我可是都能如数家珍哦(我六岁就跟着大我十岁左右的几个姐姐看各种影视剧),所以楼主的新帖我肯定会跟的。
学我的经历和楼主有几分像,开始更多的是喜欢看文作品,大二便把闫真的《沧浪之水》看......
----------------------------- @大江宁静4587楼2014-09-2909:24:23哈哈,其实当年我也有些想出国的,不过拘于眼界、见识和一些现实的情况而没有成行。能出去还是出去好,不过要趁早,老了就不想走了。
龙应台确实很不错,中国现在的文化人都很激情,破坏性的多,无论是左还是右,建设性的学者少,要不就是毫无原则地依附。
曾经有一段时间沉迷佛道等宗教理论,但是后来还是觉得过于消极而研究得少了,人生在世,想彻底出世是不可能的,宗教寺庙不也收门票吗?参透生死岂是一般人能......
----------------------------- @794992801 4595 楼 2014-09-29 11:05:21
哇 看来楼主偶尔要回归论坛 爱你 !!!!!!!!!!
-----------------------------
哈哈,我开了个新帖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明星、经历过的事情——70 后的记忆_天涯杂谈_天涯论坛
有空可以去看下。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29 11:18
@小眼睛的大叔 4594 楼 2014-09-29 10:47:04
楼主,问个实际的问题,如果现在想去充电学习,你觉得去学什么好?
-----------------------------
看你在那个层次,如果衣食无忧,想实现自身的价值,研究生命的意义,可以去学习宏观的、形而上的东西,如经济学理论、政治学、社会学等形而上的东西;如果是想赚钱,那么就学一些具体应用的东西,如工程、土木、机械,经济学中的金融、公司治理、审计之类的实物。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29 15:48
@summerbird564585楼2014-09-2905:52:39
看来楼主还是对此楼非常有感情的,我是 这三天发现这个帖子,三天时间从第一页一直追到最后一页,感慨颇多!我比楼主年轻十岁,属于 80 后,但是因为早熟的原因,可能气质类型更偏 70 后。楼主提到的那些经典明星我可是都能如数家珍哦(我六岁就跟着大我十岁左右的几个姐姐看各种影视剧),所以楼主的新帖我肯定会跟的。
学我的经历和楼主有几分像,开始更多的是喜欢看文作品,大二便把闫真的《沧浪之水》看......
----------------------------- @大江宁静4587楼2014-09-2909:24:23哈哈,其实当年我也有些想出国的,不过拘于眼界、见识和一些现实的情况而没有成行。能出去还是出去好,不过要趁早,老了就不想走了。
龙应台确实很不错,中国现在的文化人都很激情,破坏性的多,无论是左还是右,建设性的学者少,要不就是毫无原则地依附。
曾经有一段时间沉迷佛道等宗教理论,但是后来还是觉得过于消极而研究得少了,人生在世,想彻底出世是不可能的,宗教寺庙不也收门票吗?参透生死岂是一般人能......
----------------------------- @大江宁静4590楼2014-09-2910:07:23
其实有时候真想让自己的孩子出国,不是出去镀金的那种,而是出去了就不回国在国外生活的那种。不过孩子成绩还过得去,在国内应该也能上过尚可的大学,所以当时在高中上国际班的时候就犹豫了一下。现在各重点中学都有国际班,只要英语过关,上过国外的名校根本不是问题,他们的题目之相当于国内初中升高中的水平。只是学费比较贵。不过楼主主要不是当心这个问题,而是想孩子一个人在国外能够适应下去吗?毕竟现在的独生子女......
----------------------------- @summerbird56 4603 楼 2014-09-29 13:32:48我觉得如果小孩成绩不错,又有一个像您这样睿智的家长,先在国内名校打好底子也是可以的。不过现在国内教育确实每况愈下,以前走在北大清华多少还有点崇敬感,现在北大清华的孩子见多了,真的感觉什么鸟都有。
不过我觉得楼主可以考虑让孩子去港大或者新加坡接受大学教育,港大肯定是认可中国的高考成绩的,我觉得他们的中西方教育融合可能能让孩子以后更好的适应西方的工作生活。要去国外读大学的话,如果孩子资质不......
----------------------------- 这个我打算看孩子自己的意愿,我们只是给孩子指明选择的道路,他自己选择的就不会后悔。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29 16:07
@summerbird564585楼2014-09-2905:52:39
看来楼主还是对此楼非常有感情的,我是 这三天发现这个帖子,三天时间从第一页一直追到最后一页,感慨颇多!我比楼主年轻十岁,属于 80 后,但是因为早熟的原因,可能气质类型更偏 70 后。楼主提到的那些经典明星我可是都能如数家珍哦(我六岁就跟着大我十岁左右的几个姐姐看各种影视剧),所以楼主的新帖我肯定会跟的。
学我的经历和楼主有几分像,开始更多的是喜欢看文作品,大二便把闫真的《沧浪之水》看......
----------------------------- @大江宁静4587楼2014-09-2909:24:23哈哈,其实当年我也有些想出国的,不过拘于眼界、见识和一些现实的情况而没有成行。能出去还是出去好,不过要趁早,老了就不想走了。
龙应台确实很不错,中国现在的文化人都很激情,破坏性的多,无论是左还是右,建设性的学者少,要不就是毫无原则地依附。
曾经有一段时间沉迷佛道等宗教理论,但是后来还是觉得过于消极而研究得少了,人生在世,想彻底出世是不可能的,宗教寺庙不也收门票吗?参透生死岂是一般人能......
----------------------------- @大江宁静4590楼2014-09-2910:07:23
其实有时候真想让自己的孩子出国,不是出去镀金的那种,而是出去了就不回国在国外生活的那种。不过孩子成绩还过得去,在国内应该也能上过尚可的大学,所以当时在高中上国际班的时候就犹豫了一下。现在各重点中学都有国际班,只要英语过关,上过国外的名校根本不是问题,他们的题目之相当于国内初中升高中的水平。只是学费比较贵。不过楼主主要不是当心这个问题,而是想孩子一个人在国外能够适应下去吗?毕竟现在的独生子女......
----------------------------- @summerbird56 4604 楼 2014-09-29 13:45:58我也希望国家能平稳转型,尽管有时觉得把希望寄托到这样的事情上还是不太可靠。
我能理解楼主的心情,就像我现在看杨绛先生写的回忆和钱钟书的文章,他们这么学贯中西的大家,并且早就预料到共产党执政很可能发生前苏联的大清洗运动,他们还是留下来了,我想可能还是缘于他们对这块土地的眷恋吧。
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就像我现在在国外,其实完全可以......
-----------------------------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是一种家族文化,祖先崇拜,敬祖宗,法天地。还有儒家的文化思想在其中。这些文化其实是适应农业社会的,与工业社会市民文化并不相容,有许多需要变革的地方。但是如果全盘接受西方的文化理念,中华的文化有剩下什么呢?什么叫做中国人呢?中国人并不是一种血统,中国人汉族在历史上其实是多民族混血而成,按照孔子的说法,中国是一种文化,夷人夏则夏,夏人夷则夷。
只要行华夏文化礼节就是中国人,反之,中国人也是夷人。所以,作为中国人首先要弄明白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究竟是什么?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的理念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根基都已经改变,所以需要与西方文化一道重塑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例如,中华文化中的儒家文化礼节其实是建立在等级制度的基础上的,所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而现代文明是人人生而平等,所有人的权利和义务都一致,没有贵族也没有贱民,所以中华文化中的仁、义、理、智、信和忠、孝等概念都需要重新梳理和定义。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29 16:09
@aoe96 4606 楼 2014-09-29 15:22:19
@aoe96@大江宁静4379楼2014-09-1409:20:004284楼2014-09-1009:01:00革命者被革命的大潮吞噬,最最革命者最后成了最最反革命者,这样的事例犹在眼前,这些鸟人怎么就没一个长记性呢?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lz 也许说的是事实,但别人都不长记性,就你长记性了吗。
错误重复一次两次是错误,重复......
-----------------------------
这个是不是规律我也不知道,三分规律,七分人为吧,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要其作用的。同样的情况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29 16:18
@summerbird564585楼2014-09-2905:52:39
看来楼主还是对此楼非常有感情的,我是 这三天发现这个帖子,三天时间从第一页一直追到最后一页,感慨颇多!我比楼主年轻十岁,属于 80 后,但是因为早熟的原因,可能气质类型更偏 70 后。楼主提到的那些经典明星我可是都能如数家珍哦(我六岁就跟着大我十岁左右的几个姐姐看各种影视剧),所以楼主的新帖我肯定会跟的。
学我的经历和楼主有几分像,开始更多的是喜欢看文作品,大二便把闫真的《沧浪之水》看......
----------------------------- @大江宁静4587楼2014-09-2909:24:23哈哈,其实当年我也有些想出国的,不过拘于眼界、见识和一些现实的情况而没有成行。能出去还是出去好,不过要趁早,老了就不想走了。
龙应台确实很不错,中国现在的文化人都很激情,破坏性的多,无论是左还是右,建设性的学者少,要不就是毫无原则地依附。
曾经有一段时间沉迷佛道等宗教理论,但是后来还是觉得过于消极而研究得少了,人生在世,想彻底出世是不可能的,宗教寺庙不也收门票吗?参透生死岂是一般人能......
----------------------------- @大江宁静4590楼2014-09-2910:07:23
其实有时候真想让自己的孩子出国,不是出去镀金的那种,而是出去了就不回国在国外生活的那种。不过孩子成绩还过得去,在国内应该也能上过尚可的大学,所以当时在高中上国际班的时候就犹豫了一下。现在各重点中学都有国际班,只要英语过关,上过国外的名校根本不是问题,他们的题目之相当于国内初中升高中的水平。只是学费比较贵。不过楼主主要不是当心这个问题,而是想孩子一个人在国外能够适应下去吗?毕竟现在的独生子女......
----------------------------- @summerbird564604楼2014-09-2913:45:58我也希望国家能平稳转型,尽管有时觉得把希望寄托到这样的事情上还是不太可靠。
我能理解楼主的心情,就像我现在看杨绛先生写的回忆和钱钟书的文章,他们这么学贯中西的大家,并且早就预料到共产党执政很可能发生前苏联的大清洗运动,他们还是留下来了,我想可能还是缘于他们对这块土地的眷恋吧。
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就像我现在在国外,其实完全可以......
----------------------------- @大江宁静 4608 楼 2014-09-29 16:07:42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是一种家族文化,祖先崇拜,敬祖宗,法天地。还有儒家的文化思想在其中。这些文化其实是适应农业社会的,与工业社会市民文化并不相容,有许多需要变革的地方。但是如果全盘接受西方的文化理念,中华的文化有剩下什么呢?什么叫做中国人呢?中国人并不是一种血统,中国人汉族在历史上其实是多民族混血而成,按照孔子的说法,中国是一种文化,夷人夏则夏,夏人夷则夷。
只要行华夏文化礼节就......
----------------------------- 可以说现在的国学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是游魂,因为氏族社会、农业社会、等级制度的根基已毁;而一些所谓的国学大师纯粹是骗钱的,学的即使在传统儒学的价值观而言都是一些糟粕的东西。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30 09:38@小眼睛的大叔4594楼2014-09-2910:47:04
楼主,问个实际的问题,如果现在想去充电学习,你觉得去学什么好?
----------------------------- @大江宁静4597楼2014-09-2911:18:23看你在那个层次,如果衣食无忧,想实现自身的价值,研究生命的意义,可以去学习宏观的、形而上的东西,如经济学理论、政治学、社会学等形而上的东西;如果是想赚钱,那么就学一些具体应用的东西,如工程、土木、机械,经济学中的金融、公司治理、审计之类的实物。
----------------------------- @如果观 4615 楼 2014-09-29 18:56:59
LZ,你怎么看上海自贸区?
-----------------------------
上海自贸区初衷是想办成一个特区,像深圳、蛇口、珠海一类的,不过当年的四大特区也只有依托香港的深圳成功了,也没能辐射全国。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制度,政府简政放权,在政治体制不改的情况下,想在全国推广很难。
上海自贸区据说也有很多企业是为了退税而进去的,能否成功还未可知;这里官员的个人能力很重要,像当年的广东能够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跟任仲夷、袁庚等改革派官员的努力分不开,上海自贸区想要成功,离不开思想解放、有能力的主官,而且即使能够成功也不过是又一个特区,政治体制不改,是无法向全国推进的。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30 11:35
@开阿克 i 4619 楼 2014-09-30 11:31:25
呵呵
-----------------------------
这位兄弟,每次都是呵呵两字,你也说句话啊,搞得别人还以为你是我小号专门顶贴的。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30 15:13
@summerbird564585楼2014-09-2905:52:39
看来楼主还是对此楼非常有感情的,我是 这三天发现这个帖子,三天时间从第一页一直追到最后一页,感慨颇多!我比楼主年轻十岁,属于 80 后,但是因为早熟的原因,可能气质类型更偏 70 后。楼主提到的那些经典明星我可是都能如数家珍哦(我六岁就跟着大我十岁左右的几个姐姐看各种影视剧),所以楼主的新帖我肯定会跟的。
学我的经历和楼主有几分像,开始更多的是喜欢看文作品,大二便把闫真的《沧浪之水》看......
----------------------------- @大江宁静4587楼2014-09-2909:24:23哈哈,其实当年我也有些想出国的,不过拘于眼界、见识和一些现实的情况而没有成行。能出去还是出去好,不过要趁早,老了就不想走了。
龙应台确实很不错,中国现在的文化人都很激情,破坏性的多,无论是左还是右,建设性的学者少,要不就是毫无原则地依附。
曾经有一段时间沉迷佛道等宗教理论,但是后来还是觉得过于消极而研究得少了,人生在世,想彻底出世是不可能的,宗教寺庙不也收门票吗?参透生死岂是一般人能......
----------------------------- @大江宁静4590楼2014-09-2910:07:23
其实有时候真想让自己的孩子出国,不是出去镀金的那种,而是出去了就不回国在国外生活的那种。不过孩子成绩还过得去,在国内应该也能上过尚可的大学,所以当时在高中上国际班的时候就犹豫了一下。现在各重点中学都有国际班,只要英语过关,上过国外的名校根本不是问题,他们的题目之相当于国内初中升高中的水平。只是学费比较贵。不过楼主主要不是当心这个问题,而是想孩子一个人在国外能够适应下去吗?毕竟现在的独生子女......
----------------------------- @summerbird564604楼2014-09-2913:45:58我也希望国家能平稳转型,尽管有时觉得把希望寄托到这样的事情上还是不太可靠。
我能理解楼主的心情,就像我现在看杨绛先生写的回忆和钱钟书的文章,他们这么学贯中西的大家,并且早就预料到共产党执政很可能发生前苏联的大清洗运动,他们还是留下来了,我想可能还是缘于他们对这块土地的眷恋吧。
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就像我现在在国外,其实完全可以......
----------------------------- @大江宁静4608楼2014-09-2916:07:42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是一种家族文化,祖先崇拜,敬祖宗,法天地。还有儒家的文化思想在其中。这些文化其实是适应农业社会的,与工业社会市民文化并不相容,有许多需要变革的地方。但是如果全盘接受西方的文化理念,中华的文化有剩下什么呢?什么叫做中国人呢?中国人并不是一种血统,中国人汉族在历史上其实是多民族混血而成,按照孔子的说法,中国是一种文化,夷人夏则夏,夏人夷则夷。
只要行华夏文化礼节就......
----------------------------- @大江宁静4611楼2014-09-2916:18:53
可以说现在的国学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是游魂,因为氏族社会、农业社会、等级制度的根基已毁;而一些所谓的国学大师纯粹是骗钱的,学的即使在传统儒学的价值观而言都是一些糟粕的东西。
----------------------------- @冬日暖阳_f 4626 楼 2014-09-30 14:46:55太纠结于所谓的“传统”了,看看日本韩国台湾,我个人觉得他们即使吸收西方文化更狠,他们的文化发展也比我们好多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毛的一系列运动时早已经被清洗了,传统文化是靠民间士绅来维持的,而 gcd 为了将权力触角伸到社会的最底层,不允许士绅掌握话语权,由于根基不正,极力打压传统文化,把社会搞得乌烟瘴气的,早年树的几个道德标杆,雷锋张海迪。。。一个个倒塌。基本上是全民腐败,不说权力阶层,就连民间也......
-----------------------------
中国丢掉了传统文化,新文化却没有树立起来,马列文化已经破产,西方的普世价值不愿意去学,两头不靠岸。中国人是最没有底线和信仰的人群。不过希望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能够逐渐转型,逐渐建立新的文化。要出国也是小孩的事情,他们自己决定,我们都人过中年,没有什么好走的。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30 15:27
@大江宁静4590楼2014-09-2910:07:23
其实有时候真想让自己的孩子出国,不是出去镀金的那种,而是出去了就不回国在国外生活的那种。不过孩子成绩还过得去,在国内应该也能上过尚可的大学,所以当时在高中上国际班的时候就犹豫了一下。现在各重点中学都有国际班,只要英语过关,上过国外的名校根本不是问题,他们的题目之相当于国内初中升高中的水平。只是学费比较贵。不过楼主主要不是当心这个问题,而是想孩子一个人在国外能够适应下去吗?毕竟现在的独生子女......
----------------------------- @summerbird564604楼2014-09-2913:45:58我也希望国家能平稳转型,尽管有时觉得把希望寄托到这样的事情上还是不太可靠。
我能理解楼主的心情,就像我现在看杨绛先生写的回忆和钱钟书的文章,他们这么学贯中西的大家,并且早就预料到共产党执政很可能发生前苏联的大清洗运动,他们还是留下来了,我想可能还是缘于他们对这块土地的眷恋吧。
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就像我现在在国外,其实完全可以......
----------------------------- @大江宁静4608楼2014-09-2916:07:42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是一种家族文化,祖先崇拜,敬祖宗,法天地。还有儒家的文化思想在其中。这些文化其实是适应农业社会的,与工业社会市民文化并不相容,有许多需要变革的地方。但是如果全盘接受西方的文化理念,中华的文化有剩下什么呢?什么叫做中国人呢?中国人并不是一种血统,中国人汉族在历史上其实是多民族混血而成,按照孔子的说法,中国是一种文化,夷人夏则夏,夏人夷则夷。
只要行华夏文化礼节就......
----------------------------- @大江宁静4611楼2014-09-2916:18:53
可以说现在的国学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是游魂,因为氏族社会、农业社会、等级制度的根基已毁;而一些所谓的国学大师纯粹是骗钱的,学的即使在传统儒学的价值观而言都是一些糟粕的东西。
----------------------------- @summerbird564616楼2014-09-2920:06:00
我觉得国学也需要来一场禅宗的革命一样,真正的和西方文明相溶,在这一点上日本是我们的榜样,尽管个人觉得还是有很大改进的空间。
想当年,佛法基本在中国也遭遇了如此的境地,但是慧能的人间佛法的提法,尤其是儒释道的融会贯通让其真正落地生根,并且枝繁叶茂。而个人觉得禅宗其实就是和西方心理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人性的东西其实相通嘛。
并且我注意到现代佛学大师基本都是融贯中西,所以在一点上,我比楼主乐观。
----------------------------- @123 长长长 4624 楼 2014-09-30 14:03:06佛学由佛家理道和佛家修炼两部分组成,道家学说也是如此。没有实际功夫修炼的佛学,只能是“嘴皮子佛学”。“禅宗”是佛学的一个重要修炼门派,也分为“禅学”和“禅宗”两部:禅学派主张坐禅而渐修,禅宗派强调非坐而顿悟。佛家和道家在中国能够融合,是由于两家功夫修为的最终指归是一致的(这不是无实际修炼或功夫不到的人可以认识的)。
佛、道本身都是出世之学,儒家走了入世“中和”之路。
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
----------------------------- 中国啥时候领先千年?国外的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哪个不比中华文明先进?只是外部的文明处四战之地,在衰落的时候被野蛮人所灭,黑暗时代比起中华文明自然不如,中华文明被蛮族所灭的时代、五胡乱华时期、金灭北宋的北方千里无人烟、蒙古时候汉人作为四等贱民、满清入关、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又哪里光彩了?所谓的康乾盛世,在其后不过数十年,外国人第一次来中国,看到的就是普遍的贫困和麻木不仁的国民,清军跟外军交战,无所事事的老百姓看热闹;一个知府为了让英国舰队不攻击器治所,送来食物,其中有一些猪和鸡掉下海淹死了,看热闹的人群纷纷跳下海不顾性命把食物捞上来,就是在所谓的天子脚下北京也遍地是平民窟,所谓的盛世不过是在一场马尔萨斯陷阱,人口暴增崩溃后,恢复增长的那几十年矛盾暂时缓和而已。
中华文明不过是由于地理因素偏安与世界一隅,受到的外部侵略相对少些而已,在某些时候显得繁华些,但是同样由于地理因素,中华文明对世界主流文明和世界历史的进程没有什么影响,只是在东亚有点影响,没有什么可骄傲的。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30 15:38
@xiaohe190519052014-06-2822:26:55楼主不如说说作为底层被压榨的民众如何能生活的更好吧?看现状,好象是得世世代代为奴啊,有什么办法能改变命运啊?
----------------------------- @rxianok477楼2014-06-2822:50:20没那么夸张,最好的时代也有流浪汉,积极,乐观,努力,坦然面对才是正道,人类社会组织架构各个层面都各自有本难念的经,目标稍微高过能力一点点,祝你幸福!国内外的现状已为既定,历史发展规律的再次展现而已,不必惊讶、难过,更不必为了这些飘渺事劳神伤精坐而论道,希心存善念,身体力行,从小处着手,从自己做起!
----------------------------- @xiaohe19051905483楼2014-06-2822:58:56谢谢你的鼓励,不过,能不能给点能操作的建议啊,不要只说要努力、勤劳什么的,事实证明那些起不了作用,一代民工不努力不勤劳吗?结果又怎样呢?要说学知识,现在那么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
----------------------------- @大江宁静489楼2014-06-2823:18:56如果你是体制内,尽量向领导靠拢,如果在体制外,尽量靠拢权力和金钱的中心。会交际、有亲和力、会做事、做好人最重要。人际关系可以看看增广贤文之类古人的经验之谈。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等。这需要你自己去实践、体会和领悟。然后就是坚持和等待机遇了。
时间长了,总会有成功的一天的。还有一点,目标不要过高,能够努力够得到的最好。
----------------------------- @冬日暖阳_f 4625 楼 2014-09-30 14:16:39
这种靠拢权力的生活经验可以使用一段时间,但现在已经有微妙变化了。主要有两点:
1. 科技行业高速发展,政府资源优势不再;
2. 无权有钱的富人需要权力保障他们的人身、财富安全,否则他们就用脚投票。
关于科技行业:如你所说,我国其实是以凯恩斯理论调节经济矛盾的,政府在资源型、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上有巨大优势,可以应付自如,但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从效率上看,新兴科技行业......
----------------------------- 这个是张维迎的思想,既得利益者进行变革,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代价最小的,其实也就是前苏的道路,不是说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吗?哈哈。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30 16:00
@大江宁静4590楼2014-09-2910:07:23
其实有时候真想让自己的孩子出国,不是出去镀金的那种,而是出去了就不回国在国外生活的那种。不过孩子成绩还过得去,在国内应该也能上过尚可的大学,所以当时在高中上国际班的时候就犹豫了一下。现在各重点中学都有国际班,只要英语过关,上过国外的名校根本不是问题,他们的题目之相当于国内初中升高中的水平。只是学费比较贵。不过楼主主要不是当心这个问题,而是想孩子一个人在国外能够适应下去吗?毕竟现在的独生子女......
----------------------------- @summerbird564604楼2014-09-2913:45:58我也希望国家能平稳转型,尽管有时觉得把希望寄托到这样的事情上还是不太可靠。
我能理解楼主的心情,就像我现在看杨绛先生写的回忆和钱钟书的文章,他们这么学贯中西的大家,并且早就预料到共产党执政很可能发生前苏联的大清洗运动,他们还是留下来了,我想可能还是缘于他们对这块土地的眷恋吧。
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就像我现在在国外,其实完全可以......
----------------------------- @大江宁静4608楼2014-09-2916:07:42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是一种家族文化,祖先崇拜,敬祖宗,法天地。还有儒家的文化思想在其中。这些文化其实是适应农业社会的,与工业社会市民文化并不相容,有许多需要变革的地方。但是如果全盘接受西方的文化理念,中华的文化有剩下什么呢?什么叫做中国人呢?中国人并不是一种血统,中国人汉族在历史上其实是多民族混血而成,按照孔子的说法,中国是一种文化,夷人夏则夏,夏人夷则夷。
只要行华夏文化礼节就......
---------------------------- @wudiyuzhiqiu4613楼2014-09-2918:33:00
谢谢分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 @123 长长长 4623 楼 2014-09-30 13:55:41
这只是此 lz 一家之言。在本人看来,此 lz 也是一个过度崇拜西方的人。
传统文化,历来就需要用现实的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 这是你的定位不一样,在全盘西化的人看来,我是一个复古主义者。中华的传统文化还剩下什么?马列文化其实是西方文化的一个变种,虽然跟普世价值有冲突的地方,但是在根基上还是相同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分几等,士工农商,现在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然权贵事实上不平等,可是在法律层面上没有歧视;中国过去将三纲五常,现在妇女解放,在法律上最明显的和在农村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是女儿、媳妇的继承权和财产权,按照过去的习惯法,女儿是没有财产权的,所谓嫁出的女泼出的水、儿子死了媳妇没有儿子要赶出家门的,财产给家族中的叔叔伯伯继承,这个跟我国现在实施的法律是完全背离的,计划生育和农民进城使得宗族社会完全崩溃;而党组织建立到村一级使得我国的控制力是历朝历代最强的,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公务员吃皇粮的最多,负担沉重,以前是皇权不下县,乡下士绅自治,在文革中连孔子的祖坟都挖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业完全断绝,所以我说现在的国学复兴只是一个游魂,他已经没有根基了。
这些变化有一些是由于社会的变动和时代的进步,如妇女解放、法律上人人平等、还有城市化对农村宗族社会的破坏;还有一些是过激了,如红卫兵破四旧等等,掘断了中华文化的根。中华文明的主流儒家文明是适应农业社会的,要跟工业社会、市民社会相适应,同样面临转型,究竟该如何转,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曾经说过,一所大宅子,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是孱头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抽鸦片裹小脚等等都接受,复古(投降主义)废物。都是不对的,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原则是没有错误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主要是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人人的见解都不同,而且许多时候,精华跟糟粕是混和在一起的无法分开,中华文化的转型相对于经济的转型更加任重道远,也许只有边看边试吧,摸着石头过河。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9-30 16:11
@无知者大罪 4627 楼 2014-09-30 15:20:18
楼主好!楼主写的真好。还没来的及看完。我的年龄连你的二分之不到。求楼主指教。不要嫌弃我(>﹏<)。
楼主怎么看待女权主义。其实我也不太明白女权是什么,但是我确实感觉到了 女性在生活中受歧视。我是一个女人,但我也是人啊,无法理解我注定要在和男人竞争的时候处于劣势。高中早恋,周围人的结论是男受本能驱使,女的就是不自爱的呢什么。。为什么考大学的时候学校只录取了和我一样分的男生,还有学姐抱怨职场的玻璃......
-----------------------------
这么会呢?我从来不嫌弃任何人,虽然有些人我并不认同,但是也能理解。
女权主义其实就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极端吧,二者的含义差别不大。客观来说,由于生理上的特征——可以看做是人类身体上进化的不完全和落后之处吧,在特定的阶段特定的情形——女性相对于男性,承担了生育后代的重任,导致女性在原始社会相对于男性的弱势,至少女性的力量是不如男性的,而且每个月的生理周期也对女性有所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男性和女性的差距越来越小,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女性在很多方面还是比男性受到歧视,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不过中国女性在全球范围内并不低,比起穆斯林国家好多了,就是比东亚各国也强。女性有女性的烦恼,男性也有男性的压力。在承认现状的基础上自强吧,利用好女性的优势,毕竟在中国女性的天花板也是在最高层,女性目前在体制内最高的是政治局委员,没人入常委,你大概达不到那个高度吧?经商的女富豪比比皆是,在体制内,其实女性还有捷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