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下受煎熬的是人民,但承受房价压力的人民没有话语权,只能看着房价暴涨而无能为力,只能看着收入离房价越来越远而无奈伤感,人民的声音从来没有被重视,也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得到倾听。

面对 2009 年的房价狂飙,许多人的居住希望被房价击碎,9 千多亿的保障房建设远远滞后,贫困人口年初所期盼的一缕曙光随着房价暴涨的蔓延已经荡然无存,两个极端的对比下,普通收入人群与住房也遥遥相望。

2009 年底已经来到,推动这一轮房价暴涨的政策已经接近尾声,然而各部委高喊的涨价声音却越来越浓,从住建部到发改委,从国土部到央行,所有的言论都在宣泄着房价再涨的声音。其中多数是各部委的领导、人民的干部,然而在他们的言论里已经再没有了人民,人民的利益与生活离他们已经太远。

而就在这些人的周边,北京的房价正如其所言的在一路高歌猛进,五环到六环的房价已经破万。但是即便如此,统计部门依然以 10 月份 70 大中城市房价上涨 3.9%的数据来表达房价,真实的数据究竟多少恐怕将永远不会大白于天下。

从 2009 年十大最赚钱的企业中可以看到,其中半数以上是银行,从 2009 年上半年经济数据看到,房地产是支撑经济的唯一来源。在这样的局面中毋庸置疑的得出,银行的利润多来自于房地产,银行所得的正是人民为暴涨的高房价所付出的血汗钱,因此央行唱高房价的动机已经非常明显。

----------------------------------------

[680 楼] [zgc005] [2009-11-22 21:59] ----------------------------------------在极力追求快速发展的方向下,各路专家与官员口中的两元社会与城市化成了高房价最大的推手,无论城镇有多少房屋,始终无法满足被城市化人口的需求,因为当前的城市化方向,最终将只留下 3 亿左右的人口务农,其余的不论贫富,只要无法依靠农业劳作生存,就必须到城镇中谋生,为城镇的房屋需求筑起了坚实的根基。只要城市化没有完成,城镇的居住需求将持久存在,房价也将在资本的推动下永远上涨。

以上是当前城镇房价暴涨的根源,也是资本剥削与制度剥削的工具与筹码,对于生存在这样制度下的人民而言,无疑每时每刻面对的都是入不敷出的窘境,改革开放以来,人均收入增长而幸福指数降低的原因也在于此。

2008 年房地产低迷,根源在于房价过高而购买力不足,于是许多官员曾经信誓旦旦的讲到,房价过高,远远高于百姓承受力,房价不宜再涨,要努力控制房价。然而,在 2009 年一季度后,这样的声音就销声匿迹,随着前三个季度的地产热来临,所有的官员改变了说词,一致认为房价不高,并坚定不移的表达着房价还有翻番的可能。

上半年房价暴涨的根源到此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追究,房价暴涨的结局也没有必要再去言说,面对天下苍生,无辜的百姓,到今天还要继续坚持房价暴涨的动机,已经令人的心寒变成发指,如果继续坚持这样的做法,那么为官不正为富不仁的骂名将永远烙印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高房价下的百姓忍受着何种的煎熬从没有人去了解,高房价下悲剧也从来没有人去关心,在数不尽的悲剧背后,隐藏着人民莫大的悲哀,在高房价的阴霾里,暗藏着百姓无助的哀鸣,然而,从网络到媒体,除去为富人所唱的颂歌,从来看不到普通人民的任何声音,话语权被掠夺,生活被压迫,奴隶般的命运伴随着所有人。

----------------------------------------

[681 楼] [zgc005] [2009-12-04 22:01] ----------------------------------------『房产观澜』 [经验交流]举个身边的例子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房价低,穷人更买不到房子作者:冷漠的骑士 提交日期:2009-12-3 11:33:00 访问:26373 回复:216我认识一对夫妻,夫妻二人都是高级知识份子,一个原来是大学老师,一个原来是咨询顾问,两个人都已经退休他们和我认识多年,两个人原来都在一内地城市工作,大约96年左右调到广州,当时存了一些钱,大概十几二十万,刚好当时天河某单身公寓开盘,女主人就把毕生积蓄买了套总价20多万小公寓,买了出租,一个月租金大概是1千4左右,扣了乱七八糟的的费用,一年下来大概能赚1万5。

夫妻两一算,觉得回报率超过了8%,从此省吃俭用,双双在外兼职,攒钱-放租-买房,广州的房价大家知道,一向不高,他们两年收入大概25万左右,在96年到07年的10年间,他们一共买了4套房子,加上单位分的公房,一共5套07 年开始房价飞涨,这些房子的市值也猛升,大家都以为这对夫妻做梦也会笑醒来对吧?事实压根不是那么回事,有次我见到他们,恭喜他们房子升值身家上涨,没想到他们居然说:“我宁可房价没有涨”有5套房子的人居然希望房子不涨价?男主人告诉我一通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道理,大概意思如下:“现在我们的房子租金一个月有8千左右,我们两退休后收入少了一些,但加起来也有将近1万,一个月有1万8的收入,我们老人用不了多少钱,如果像以前房价低,我们完全有能力再供两套房子,现在房价高了,我们也不敢再买,也不敢投资股市,老人家也不缺钱用,不想卖房子套现,房价高对我们一点用都没有,我们更希望房价回到04年,可以买更多的房子投资”这家人不算什么高收入家庭,也不是什么炒房族,就是靠着省吃俭用买房子出租投资,两个人乐善好施为人善良待人有理,和什么漫画里囤房人民公敌完全扯不上狗屁关系,可是,如果房价不涨,我可以保证,他们还会买更多的房子,越来越多的房子,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买下一套又一套房子很多人幻想一个道理,房价低,房价低自己就可以买的起房子,可是这个社会就是如此残酷,你一个月3000,和别人一个月10000的差距不是3倍,是8倍!出去生活必要开支,你一个月能存1000,别人一个月能存8000!你买不起房子的根本原因在于你的收入差距和别人差8倍,而不在于房价是高还是低,除非我们回到幸福的社会主义平均分配,否则别人就能占有比你多8倍的资源!

----------------------------------------

[682 楼] [zgc005] [2009-12-04 22:11] ----------------------------------------我知道,我发这样的帖子很多人会骂我,没有问题,如果你觉得骂我是五毛,是政府的喉舌,能让你觉得快乐,你可以大声的骂,可是这对解决你的困境没有任何帮助,事实上,在你觉得自己的一切不幸都是社会制度造成的时候,你这辈子已经完蛋了一大半,你要是开始维权讨个说法,你这辈子另一半也没有了很多人会举公务员的例子来反驳我,我只想说,公务员活的怎么样,和你有什么关系呢?正如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说的,如果你是211大学毕业,专业不太冷,EQ正常,工作努力,在北京上海深圳干两年你绝对能挣到1万以上一个月,如果你老婆收入和你相差无几,两个人不买车少下馆子不买名牌不买一百五的大房子,三年后绝对可以买得起房,要是运气好一点工作5年后当上个部门主管,不消几年就可以供第二套房,你买不起房,是因为你不是211大学毕业是因为你运气不好学的专业不热是因为你EQ太低和同事相处不好是因为你命不好家在农村负担重,和社会制度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房价再低,正如我上面举的例子,如果房价保持在6千一平米,一对年收入20万的夫妻通过买房出租再买房的模式,在30年内可以买几十套房子出租,你依然不会有自己的房子晚上喝多了点酒打了这么一大片废话,是因为看见了一个网友的 QQ 空间日记,这个社会,有真才实学的挣钱真不难,我也不是什么金领,我也很想和别人一样把自己的郁闷归结到政府头上,偏偏我知道这个道理,知道我不能过金领的生活完全是我自己的原因,这真让我更郁闷

----------------------------------------

[683 楼] [zgc005] [2009-12-04 22:44] ----------------------------------------『房产观澜』 [经验交流]购房者要有骨气 买不起就不要买(转载)作者:我是愤青我怕 who 提交日期:2009-12-4 8:48:00 访问:418 回复:6

一部电视剧《蜗居》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关于当今持续攀升的房价和年轻人买房问题的热议。大学毕业后踏入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 80 后们究竟该不该买房?针对青年置业问题,任志强再次“直言不讳”: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

任志强认为,我国大部分的人都是在 40 岁左右才分到房子,30 岁以下的人是没有房子的。结婚常常是住集体宿舍,合住房子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任志强说:“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要一下子超越自己的父辈呢?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错误观念,就是住房体系中,总是说居者有其屋,按道理说,应该是居者有其所,有地方住就行了。 ”听了任志强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能说任志强的话错吗?其实没错,试问一下,高房价下年轻人你有什么资格买房?难道就因为你喜欢房吗?谁人不喜欢?可是有自知之明的都知道该怎么做。

难怪人家说你活该,正如当年冯仑说房奴活该一样,虽然他们确实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但是他道出了事实。其实买房者大都会讲出自己的苦衷,不外乎就是不买能结婚吗?不买房要租房吗?不买房丈母娘干吗?买房的都大赚一笔,不买不傻吗?

----------------------------------------

[685 楼] [风中射手] [2009-12-05 19:04] ----------------------------------------请问孤独为什么没当上斑竹啊?唉~谁解释下?

------------------

也许需要为民请命的斑竹 也许说的是错的 但是大部分人爱听 (看看现在版主名单就知道了 牛刀当年也是位列其中)

----------------------------------------

[686 楼] [山东分会白鳍豚] [2009-12-08 20:05] ----------------------------------------这才是房产第一帖啊

----------------------------------------

[687 楼] [zgc005] [2009-12-10 11:11] ---------------------------------------- d

----------------------------------------

[688 楼] [zgc005] [2009-12-10 11:31] ----------------------------------------作者:zj430回复日期:2009-12-0712:36:19因为房子,我们害怕事业;因为房子,我们不敢创业;因为房子,我们被迫啃老;因为房子,我们不敢养育下一代。房地产让 80 后沦落为最没志气的一代。

----------------------------------------

[689 楼] [zgc005] [2009-12-10 11:37] ----------------------------------------『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阉割中国:康熙的 “孝”和现在的 “房”作者:jobnet188 提交日期:2009-12-6 9:58:00 访问:885 回复:9康熙(1661—1722) 以孝治天下,成功实现异族统治(极少数人统治)。然而,自康熙卸职100 年之后,其帝国便面临外敌侵略的危险。最后,1840 鸦片战争丧权辱国。为何,他的国家再也没有创造力了!孝就是地,就是家,就是绑架束缚青年的枷锁,现在的房子就是当年的孝道。

你敢不买房?没有房子,亲戚朋友看不起你、老婆鄙视你、任何一个政府部门都可以欺负你。没有房,就没有户口。只有暂住证,就没有社保,小孩就不能读书……所以,你不能不买房。借款买房,就只能天天上班,看人颜色、奴颜媚骨。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啊,你还敢有自己的想法、不同意见?你哪里还能出什么一流的人才。我们都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从大学一毕业就要背上还贷压力,最终难免“小公务员之死”。还贷压力下,有几个人愿意去创业冒险?一旦没有一份工作、失去稳定收入,银行立刻会收房,一板钳就能把你打入赤贫!一旦买房,还能用脚投票?不就像以前的单位,一份正式工作就把你困得死死的。父母在,不远行;房子住,难创新。这一辈子,你就安安心心供房(你不买房,政府拿来财政收入,又不能加税。从 98 年开始卖地和分税制,已经有十年了。土地属于政府,解放后一切收归国有。祖宗留下的一点家当,也败得差不多了)吧!Earthbound China,意为“被土地束缚的中国”,费孝通写的书,翻译为《乡土中国》。现在的房奴,跟解放前的农民一样,都是被土地套牢的人。他们再也没有创造力了。按西洋熊彼德(Schumpeter)的话,就是中国“创造性的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没有了。现在,中国又恢复到超稳态社会。照东洋日本人的说法,叫“同调过剩”(如同当年的科举和单位)。最后,日本失去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唯求稳定而用房子束缚青年思想,是在挖肉补疮!如同“去势”和“灭活”,与强国梦南辕北撤。

----------------------------------------

[690 楼] [calmsun0712] [2009-12-10 11:44] ----------------------------------------刚需不是不买房,不是不想买,不是不需要买,而是真的买不起了,被鄙视也没办法了,即使现在买的起,如果继续涨总有这么一天的,涨到这一天就真的是涨到头了,高价能买房的人,必然是有钱人,于是就被国家均贫了,国家再用卖地的钱来投资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于是就均富了

----------------------------------------

[691 楼] [fallontofloor] [2009-12-10 16:36] ----------------------------------------很好的文章啊。

----------------------------------------

[692 楼] [zgc005] [2009-12-10 23:10] ----------------------------------------作者:人间一笑 提交日期:2009-12-10 21:08:00 访问:1051 回复:14http://finance.QQ.com2009年12月10日15:35法制晚报易方兴中国传媒大学大四生 用 2 万元积蓄起步 上初三第一次投资 大学炒股时曾受挫作者:易方兴一个在校大四的学生,同时也是个经验丰富的“炒家”。多年炒股、炒房的经历让他比同龄人对投资有着更多的认识。

几个月前,他刚刚用自己的积蓄买下了数套位于河北的别墅,现在,房子的价格已经涨了近四倍。

这个中国传媒大学的在校学生刚刚 21 岁,他的愿望是自己建立一个私募基金。

本报的意图并非渲染该学生的 “致富”门道,而是向读者展示一个大学生不同的成长经历。

起步 “大富翁”游戏启蒙 初三时投资来自上海的马文亚在上小学的时候,迷恋上一款叫“大富翁”的电脑游戏。小马和别人的玩法有所不同,在这个靠买地收租金“圈钱”的游戏中,他不买地,把钱都用来投资“虚拟股票”。

----------------------------------------

[693 楼] [zgc005] [2009-12-10 23:12] ----------------------------------------最多的一次赚了 20 多个亿,把游戏的计数系统都撑爆了。”马文亚说,“炒股跟炒房差不多,都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这个游戏算是对我的启蒙教育。”2003 年 6 月,马文亚念初三的时候,他说服父母,用自己的 2 万元积蓄投资了第一个楼盘——东方花园二期。

当时马文亚发现,这个位于上海徐汇区的别墅每平方米只卖 4000 元,而附近楼盘的售价超过了每平方米 6000 元。

“同学们课余时间都在玩,我是去了解楼盘的情况和相关的法规。”马文亚说,他搜集到的“情报”是,那个开发商规模很小,欠银行贷款太多,所以急于出售。

2万元再加上父母出的钱,马文亚一家付了东方花园二期7套别墅的首付。一年之后,那里的房价涨了一倍,马文亚的2万元变成了4万元。

爆发 看遍上海楼盘 高中积累 50 万上了高中之后,马文亚对楼市的关注有增无减。“我把上海的楼盘几乎看遍了。”马文亚说,“妈妈的同事们有一个‘炒楼团’,我成了他们的‘顾问’。”

----------------------------------------

[694 楼] [zgc005] [2009-12-10 23:15] ----------------------------------------在高中阶段,马文亚又用自己的积蓄参与投资了玫瑰久久、世贸滨江花园、世纪花园、朗润园等十多个房产项目。

直到2006年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上学,马文亚才终止了上海的炒楼经历。而最初的2万元,已经变成了近50万元。

马文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一套100万的房子,首付是20万的话,按当时的行情3个月后能涨到105万,这就是说,投资20万有5万回报,收益率达到了25%。“一年下来就是100%的收益率,没有什么买卖比这更划算了。”马文亚说。

遇挫 炒股遭遇熊市 曾想到过自杀刚上大学,中央出台政策限制炒房,马文亚便转而接触股票。从大一开始,马文亚一边念书一边炒股,到 2007 年底,他的个人资产达到了近 200 万元。

“从 2006 年一直涨到 2007 年底,我也跟着受益。那段时间我自认为在这方面有天赋,每天洋洋得意的。”马文亚叹口气说:“其实,那段时间无论谁炒股,都能赚钱。”马文亚回忆说,朋友推荐他参加了一次交流会,一位国贸二期的会展经理对他说,“你这个孩子,一切都太顺了,总有一天会摔跟头。”后来的经历,果然被这位 30 多岁的经理说中了。

----------------------------------------

[695 楼] [zgc005] [2009-12-10 23:16] ----------------------------------------2008 年初,股市变成熊市,马文亚买的股票跌了一大半,到 2009 年已赔了 100 多万元。

这次经历给马文亚的信心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我觉得我以前的聪敏才智都不存在了,有种一无是处的感觉,甚至我还想过自杀。”马文亚说。

重振 大三“重操旧业”别墅区里炒房炒股损失严重,马文亚只得“割肉”退出。他决定好好学习,毕业后也跟别的同学一样找份体面的工作。

2009 年 3 月份,马文亚跟女朋友去超市买东西,路边发传单的人递给他一份楼盘广告,地点在河北香河。

他一看每平方米才卖 3000 多元,高中时看楼盘的瘾又被勾回来了,决定跟女朋友去看一看。

结果让马文亚很失望,那个楼盘太密集,没有绿化,内装修也一般。走出楼盘大门时,马文亚突然看到路边的另一则广告——“某孔雀城”。

“我还以为是个养孔雀的动物园,反正来都来了,跟女朋友看看孔雀散散心也好。”马文亚回忆说,到了那里才发现,也是个楼盘,而且是个很不错的项目。

----------------------------------------

[696 楼] [zgc005] [2009-12-10 23:19] ----------------------------------------那里是别墅区,楼盘密度低,装修也不错,马文亚对女朋友说,如果这里的房子价格低于每平方米 5000 元,就有投资价值。

谁知一问售楼处小姐,马文亚看中的户型价格竟然才每平方米 2000 多元,比之前看的那个楼盘还便宜。

马文亚说:“当时我简直是狂喜,但表面还得装得很平静,跟售楼处的人砍价,还给打了个九折。”回到学校后,马文亚立即约同学和朋友去看房。“我是个有福同享的人,我希望我的朋友们能够一起受益。”马文亚说,算上自己,同学、亲戚、朋友一共在那里买了 12 套房子。

“后来几乎是一个月涨 1000 元。”马文亚分析说,可能是由于前期宣传不到位,或者有些人一看是别墅区就连价也不敢问就走了,所以刚开始卖得低。

8个多月过去了,马文亚和亲朋们的房子已经涨到了每平方米8000多元。马文亚买下的一套360多平方米的房子,在11月3日的报价是324万元(每平方米9000元)。

据马文亚自己估算,从初中投资算起,他现在的总资产约为 500 万元。

自述 “我的经历谁都可以复制”这次的购房经历,使得原本对自己有些怀疑的马文亚重新建立了信心。“我并非‘富二代’,投资收益都是从初中时的 2 万元积累起来的,所以我还是很牛的。”马文亚说。

----------------------------------------

[697 楼] [zgc005] [2009-12-10 23:21] ----------------------------------------马文亚说,其实他的经历谁都可以复制,“要先确定一个投资对象——价值被低估的东西,然后在投资前先问自己,‘不成功怎么办’。如果结果可以承受,那就要投资。”目前,读大四的马文亚也在为今后的道路发愁。

但他愁的并不是找工作,而是选择留在目前实习的单位,还是去成立一个私募基金,或是别的创业项目。

记者采访时,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关于沃伦·巴菲特(著名投资商人,号称“股神”)的书,翻开第一页,他念了一句做着红色标记的话:“抛开其他因素,如果你单纯缘于高兴而做一项工作,那么这就是你应该做的工作。”念罢,马文亚瞟了一眼电脑屏幕上股票的走势,“又涨了。”他嘟囔了一句。

生活中的“亚亚” 母亲说股市挫折让他成熟马文亚的家在上海,父亲有自己的企业,家庭环境算是比较殷实,但他的父母并不炒股和炒楼,也不会在他的投资计划上给他什么资金支持。

马文亚的母亲闫枫说:“亚亚在上海念初中的时候,就突然对楼市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别的孩子正忙着玩呢,他就去实地考察楼盘,并且看有关的法律和金融知识。”

----------------------------------------

[698 楼] [zgc005] [2009-12-10 23:25] ----------------------------------------据闫女士介绍,她自己专业学的是会计,但小马当时给她讲的很多东西,让她听了都觉得专业。“最开始我不怎么在意,不过后来他每次见到我们就说起投资楼盘的事,而且经过一些尝试后,哪怕他还是个孩子,事实也让我们逐渐信任他了。”“特别是在经过了 2008 年股市暴跌之后,对亚亚来说,是个巨大的挫折,但他此后也成熟稳健了许多。比如今年他在买股票的时候,好几次大跌,他都提前躲过了。”闫枫说。

校园里的富翁 老师称别的同学不宜模仿在大学里,马文亚可以算是一个“老好人”,他同时是国际青年成就社(JuniorAchievement)在中国传媒大学分社的社长,在社团活动的时候,马文亚甚至会自己当一把“讲师”,给同学们讲述自己投资的经验。

同时,他组织了一个叫“贤才开讲”的团队,将学校一批有才能的朋友聚集起来,定期在自己租的房子里进行交流和学习。

马文亚在股市最高点时曾办过“校园私募基金”,让身边的同学投资,他来操盘。股市受挫后,他按照承诺的利息把钱还给了“入股”的同学。

“马文亚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但他个人并不自傲,相反他对人很真诚,很容易相处。”马文亚的好友科龙飞说。

----------------------------------------

[699 楼] [muzh2000] [2009-12-10 23:39] ----------------------------------------好久没有看到孤独了,真理掌握在少数人身上

----------------------------------------

[700 楼] [wpzwpz1984] [2009-12-11 13:54] ----------------------------------------天涯第一帖啊!再次向楼主致敬!

----------------------------------------

[701 楼] [317577850] [2009-12-11 14:07] ----------------------------------------马克

----------------------------------------

[702 楼] [zgc005] [2009-12-11 22:55] ----------------------------------------『经济论坛』 [热点资讯]简论《中国楼市》及展望作者:kd 可可西东 提交日期:2008-10-24 12:21:00 访问:595 回复:13整个中国楼市的调整,实际上是从去年 11 月开始的,至今也将满 1 年;基本上可以为它盖棺定论,作个小结,顺便再对明年的情况做些展望了。

一、中国楼市的本质是什么?是消灭流动性的最佳工具,是维稳的重要手段,是把政权合法变现的有效途径,是依靠“跑冒滴漏”聚财的庞大载体。

前两者是指政府,后两者是指官员(这四句话可以弄出一个中篇来,为了节省篇幅暂且不表)。

目前来看,这四点好像还是没什么大变化。

——流动性依然泛滥,不论银行存款数字的“增速”增加或者减缓,其绝对数增长仍然很快;——稳定依然需要维持,房价少跌,低素质的国民就上街堵路游行,甚至威胁要断供;——变现是个需要最快最大化完成的工作,没什么东西能比卖土地更快做到这一点,对政权来说那是“只争朝夕”;——聚财却是个定时上映的剧目。每届贪官上台,总是自觉自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捞完了愿意不愿意也要下台换一个重新开始。

故此,楼市必须也应该继续维持它惯性的发展。

二、房市增长的动力和走入循环的原因本次房市的启动是在 01 年。

俺比较愚钝,直至 02/03 年才算看明白楼市走向并从此大声呼吁买房。

本次增长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 90 年代市场进入产业化的必然结果。

国民收入先于房价增长后,人民的投资欲望最终落在了房市,这也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一贯不变的思维方式。预判到或者在前期就发现这个走势的人发财了。而城市化运动从一开始的起推动作用到最后成为楼市的主力,注定了楼市的最终命运。

整整活跃了 6 年以后,房产终于迎来了一次“中级”调整。

调整的原因,是参与各方的实际操作者没有大局观,不管是 zy,地方,kfs 还是炒房客以及自住客,都抱着短期心态参与博弈,各自利益板块无限膨胀,最终让综合起来的房价增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承受力(我说的是大家,而不是购房者)。

那么,本次大调整,是不是预示着一个上涨周期的结束呢?周期总是存在的,但是周期从来只是一个大趋势,可以被人为拉长和缩短。

我的观点是,由于楼市对政权的极端重要,这个调整期会被人为缩短而非拉长;即便按照“八年一轮回”理论,至迟明年年底楼市也会重拾升势。

----------------------------------------

[703 楼] [zgc005] [2009-12-11 22:58] ----------------------------------------三、本次所谓“救市”的前因后果应该说,05 年开始的调控,是确实应该做的。放任房价的过快上升,最终将短期透支购买力,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大起大落,决不是好的治国方针。

它的错误在于:未能重点考虑长效机制,用责任制方法要求各级调控“立杆见影”;以至于当发现无法短期奏效完成所谓“降价承诺”后恼羞成怒,把行政手段越用越强,非要一逞而后快,变成了近于“赌气”的行为。

中国政府要救什么,未必能马上救起来,起来是需要市场配合的;政府真的要打压什么,那可是一打就灵的。再加上涨速确实过快,民众的心理对未来的预期起了变化,于是房市就此“一落千丈”。

可是,真正一落千丈的是销量而不是价格,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大家预期要跌,而 kfs 实在是跌不得的。

第一,目前正在开发的楼盘特别是大体量盘子,kfs 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暴利”,真正有暴利的,都不是市场参与者而是主持者,它绝不会吐出来;第二,前些年 kfs 的利润总额不大,而且基本都投入了土地或者被抽走,现在是拿不出来“让利”的;第三,最重要的一点,降价只会加重房价下行的预期,结果是销量不涨,反倒是低素质国民来堵门骂街要退房。

有些所谓的“有识之士”就提出房价要“一步跌到位”,可是他们考虑问题还是不周全:

----------------------------------------

[704 楼] [zgc005] [2009-12-11 23:00] ----------------------------------------四、救市的后果和未来走势预测我说本次救市水平相当高,还在于它有一个很好的特点——时间点选择恰当。

前面我说了,开发商不是不肯降,而是需要一个保证和契机:既不至于给前面的客户一个借口,又会明显促进销售。而年前降价的时间点,最迟不能晚于11月底,再晚就来不及在春节前(今年春节在一月)完成签约、放贷、收款、支付直至钱转到最后的材料商和民工手中,那就要影响“社会稳定”。于是,10月底,“救市”措施出台了,恰到好处,开发商有10天准备期(10月22日~10月31日)来配合制定降价方案,有一个月时间大张旗鼓执行方案。

未来会怎样?一、11 月各大开发商都会大规模推出“让利售房”方案,名义上当然是“因为政府减负”,开发商“同步让利”,如此来堵住已购房者的口;二、11 月后到春节前,还会有小规模局部的降价,但是大底已成;三、明年开春后价格保持一段时间稳定;四、下半年,随着股市的慢慢启动,房价也开始重拾升势。

唯一的变数,是银行里面的接近 20 万亿资金会不会买账——我相信是会买账的,因为它们的主人是中国人,地球上最为贪婪而短视的一个人群。因其贪婪而追逐蝇头小利,因其短视而必然自取灭亡。

只不过,“毁灭”的日子,实在言之还早。

----------------------------------------

[705 楼] [流氓会武功] [2009-12-11 23:31] ----------------------------------------孤独的思想之所以后来没有出现天涯是因为他忘了密码。。。

----------------------------------------

[706 楼] [zgc005] [2009-12-13 21:54] ---------------------------------------- d

----------------------------------------

[707 楼] [回顾历史 2009] [2009-12-13 22:30] ----------------------------------------孤独之所以准确作出了预测,就是因为他认识到了中国的房市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

----------------------------------------

[708 楼] [zgc005] [2009-12-13 22:43] ----------------------------------------『经济论坛』 [热点资讯]上海博士后:高房价下的个人命运思考 (转)(转载)作者:深海鲨鱼 1 提交日期:2009-12-13 20:37:00 访问:881 回复:12

唉,无语啊我这个命题,很宏观的样子,其实就是想发几句牢骚,而且个人文笔很差,逻辑性和可读性也非常差,也写不了这么宏观的题目,标题党吧。姑妄之言,姑妄听之!最近老婆打算买房子,我们看了看周边的房子,现在基本上准备好首付款了,可是面对房价,我感到特别辛酸,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觉得生活压力真大,一个年过 30 岁的老男人,真想找个地方哭一场。

介绍一下自己:7X 年的,两年前毕业于上海某号称著名高校,博士,后来又做一站博士后,09 年留校工作。我和老婆结婚有两年了,现在有一小孩。

说说我的收入吧。一个月到手 5500 左右,再加上年奖,和科研工作的收入,一年可能勉强有 10 万吧,这个收入在上海是非常低的,非常惭愧!记得前一段时间,有新闻表示:高校教师“隐性收入”将被国家税务部门重点监控!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情况,反正我是体会到依法纳税、作为纳税人的无尚光荣了,一分税也没有逃过!年奖扣税比例约 15~20%,扣得那个心疼••••••高校部分教授的隐性收入的确非常高,但这仅仅是一少部分,可以不夸张地说,高校的青年教师,不能说全部,应该是有相当数量的人,其生活质量非常差,被房子、职称、科研工作压得抬不起头。可能有人这样解释,知名教授年轻时候,也是很艰苦的。但是我想,时代在进步,在这方面,我们更多地是要横向比较,而不是纵向比较。时代的进步,不是让我们这一代人,再去品尝前一代人所体验过的艰辛吧?不过,创业的艰辛,想必是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的。

----------------------------------------

[709 楼] [zgc005] [2009-12-13 22:46]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为什么偏偏是高校教师被重点监控了。如果单纯计算工资,请问温总、胡总能在北京买什么样的房子?请问上海市长和市委书记,他们在上海能买什么样的房子?看看我们全国的科级、处级以上的人民公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他们的工资收入能够匹配的有几个?再说说我老婆,中学教师。一年到手的收入不到5万。温总好像两年前就提出,中学教师工资要向公务员看齐,上海的公务员收入有低于5万的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不知道,知情的人可以回复一下。现在据说她们的工资体系正在改革,以后的收入可能会接近7万。

我们这两年的存款大概有 20 多万。

再说说房价,我们这个地方属于上海外环以远的超郊区,幸好在郊区!在这里已经很难找到1万以下的房子了。我现在了解到,08年上海规定的普通住房,内环以内是245万/套,外环以外是98万/套,所以我体会到生活在郊区是多么幸福!据传,上海内环以内已经很难找到单价250万以下的新房了。

手里钱不多,所以尽量看90平左右的房子。最近看中的房子总价在100万左右。打算找亲戚借一部分钱,这样,我们可能要贷款50万。

说说我的家庭,我的父亲已经退休,现在每月 1000 元,母亲没有工作。现在他们在上海为我带孩子,我在上海每个月的开销,没有细算,应该在 3000 左右,这是包括小孩的奶粉,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开销。生活上,应该是尽量节省,尽量不在吃饭上节省。

----------------------------------------

[710 楼] [zgc005] [2009-12-13 22:51] ----------------------------------------如果贷款50万,每月还贷4000左右。忘了说我的公积金。高校教师的公积金太少了,少得可怜。我每月公积金不到400元。我在学校的收入,如果稳定地在这个单位工作,应该是会逐年增加的,所以还贷的压力不至于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不过也快要达到我的承受极限了。

然而,我想说的是,经济学家们一直在说,中国的经济发展要扩大内需!我觉得内需不需要扩大,我们的需要是非常多样化的,我现在看的电视是一个 17 寸的显示器,冰箱是一个小冰箱,我希望我每年能安排几次家庭旅游,另外,我还希望自己每年有一定的文化消费,比如电影、音乐会、体育比赛。还有,有钱,我还想买车,自驾旅游,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关键是手里是否有钱!或者说,手里的钱是否敢花出去?难道不考虑购房?子女教育投资?父母养老看病?现在的事实是,我们这一代人,有一部分(我不敢说是一大部分),被高房价给绑架了,每年收入的大部分投入到房产上,唯一养肥了地产业。应该说,高房价同时绑架了中国的实体经济,以我为例,买房后,我每年要还房贷,还要还借款,我还有什么实力去为祖国扩大内需作贡献。这还只是在正常情况下的预算和生活方式。如果父母和岳父岳母有病,或者我们自己身体出了问题,我看我这个小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离崩溃也不远了。我不知道现在城里有多少人是我这样的现状。

接着对“扩大内需”再说几句。以前总有人批判或者嘲笑中国人喜欢存钱,不喜欢花钱。现在我明白了,如果一个人没有社会保障,而社会现状是看病可以致贫,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普通人,除了存钱,还有什么别的办法?你指望他们去买股票投资吗?或者投入到消费品中?与更早一个时代的大学毕业生相比,我觉得现在我真的挺悲哀的。(我是 95 年上大学的)

----------------------------------------

[711 楼] [zgc005] [2009-12-13 22:52] ----------------------------------------我是这么对比的,这里做一下纵向对比,呵呵!以前读大学是多么光荣,大学毕业意味着一个大家庭有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这一点,我没有切身体会,但是从父辈的言语中是可以得到上述推论的)。大学毕业,意味着可以给父母、兄弟姐妹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然而现在,我都 33 岁了,为了买房子,掏空了姐姐的积蓄和岳母的养老钱。客观一点,我毕竟刚刚工作,为了买房去向父母借钱,从银行贷款也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能接受的是,借钱和贷款的额度太大,可以说,一套房子绑架了我们一个大家庭。我觉得这个社会可能有点问题。

说到社会现象,再多说几句。最近我发现一个现象:打开电视机,看到的电视剧尽是抗日题材、反特反谍、解放战争、古装戏等等。虽然我本人非常抗日,即使这样,现在我也开始反感这么多的质量参差不齐的抗日题材电视剧。难道只有用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才可以凝聚中国人吗?最近我明白了:原来只有这样的题材才可以保证政治上永远正确,只有拍这样的题材才可以获得广电总局的经费支持。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活的戏剧在上演,我们的艺术工作者选择性地失明了,当然,在当前的环境下,这么说他们有失公允。

接着说社会现象,这么多年,我们周围发生了那么多可以搬上银幕的活话剧,戏剧性之强,几乎可以不用作任何艺术加工!我堂堂中华,5000 年过去了,从“指鹿为马”到“正龙拍虎”,永不落幕的丑恶戏剧一直在上演,变化的只是一茬一茬的演员。永远不要嘲笑“指鹿为马”有多愚蠢,因为他们已经很疯狂了,疯狂到不屑于掩饰什么,疯狂到无视我们的存在。就说说那些有定论的活戏剧吧:70 码,钓鱼执法,三鹿奶粉,跨省追捕。。。。。。。。说这些应该不会犯错误的。

----------------------------------------

[712 楼] [zgc005] [2009-12-13 22:55] ----------------------------------------党教育我们,我们早就消除了阶级差别,那我们都是“无产阶级”了?不知道现时代“无产阶级”如何定义?,而我居然和他们是一个阶级的?反正我身上没有什么阶级感情!面对种种丑恶现象,而且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我知道自己是多么卑微。不要再谈什么人生理想和社会道义,活着就是硬道理。对于我这样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受党教育多年的人(我觉得这句话很可笑,这里就不展开笑了),有这么龌龊的想法,觉得非常惭愧。

说一句可能犯错误的话:无论谁领导我们,难道他们还不让我们这么卑微地生活下去?他们需要我们工作,为国家纳税,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服务。这种想法实在太可怕了,我想再后退 60 多年,我可能会是汉奸!话又说回来,在那个时代,各种矛盾和丑恶都存在,但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青年,他们可以看到各种新生力量正在成长(包括当时正在茁壮成长中的我 D),似乎他们看到了希望。

回到房子问题上,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和自己一样的人,在卑微地生活着。大部分中国人,不能说全部,为了房子,教育,治病这三项开支,要穷其一生的所有,终其一生为之奋斗。以我为例,卑微地活下去就是硬道理,不要再跟我谈什么人生理想,社会责任,请某些利益集团不要与我分享作为新时代中国人的无尚荣光,你独享好了!经济学家也不要再空谈什么扩大内需。我始终认为,改善个人生活品质是每个人的追求,扩大内需应该是多元化的,因为我们的需要一直就是多元化的,但是像我这样的人,被房子压得喘不过气来,还谈什么扩大内需和爱国消费?还有广大生活在农村的人,生存,子女的教育,养老和看病,这些负担重压之下,还有什么消费能力?以上就是我在房价重压之下的心理路程,胡言乱语一通,也没有什么逻辑,里面可能有对社会的不当评论,请相关部门高抬贵手,念我年轻无知,因为我还打算在现行体制下继续我的卑微生活,因为我上有老,下有小。另外,可能有成功人士嘲笑我等为 loser,我想,成功人士尽管去唱主旋律吧,loser 也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吧?哪怕被忽略!↓↓↓↓↓↓↓↓【评论】↓↓↓↓↓↓↓↓

[熊二的蜂蜜] [2018-05-17 14:29] >>>

现如今卑微的人越来越难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

[713 楼] [zgc005] [2009-12-13 22:59] ----------------------------------------『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房价不跌的真相原来是这样,可惜明白的太晚了!作者:卖错了房 提交日期:2009-12-7 14:57:00 访问:53925 回复:379

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房价会继续稳升。

原因是zf为了缓解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升值压力,为了保证30年GGKF的劳动成果不被无耻的外国人掠夺走,不得不采取通胀的手段,使人民币贬值了。同时继续大量增持美元,只要有足够的美元储备,不管人民币印多少,西方掠夺者也不敢轻易对人民币下手,否则我们就抛美债打死美元,与金球金融同归于尽。现在终于明白,既然美元已经绑架全世界,那就顺势而为好了,中国何不干脆也死死绑住美元,你印我也印,而且不少印,大不了要玩完就一起完呗。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房市股市是相当不错的注入通胀的渠道。今年国企央企军队都在大量印发房补,就是在变向印钱增强这部份体制内的人群购买力以支撑房价。最近通过房产中介了解到,现在能有钱买房几乎只剩下公务员、银行、医生。其它“体制”外的人,估计要为大局多挨几年了,房价会回落吗?答案是至少几年之内不会的!

----------------------------------------

[714 楼] [zgc005] [2009-12-13 23:26] ----------------------------------------『房产观澜』 [业界快讯]CCTV-新闻:上海外环,新土地价格已超新房,楼价将突破 3 万!作者:我是渣空不是傻空 提交日期:2009-12-13 16:47:00 访问:1871 回复:19

16:32 报道的。

主要内容有:“外环新拍卖土地价格,平摊到将来新房时已达 1.5 万元/平米。”“这个价格已达到甚至超过外环现房价格。”“外环楼市价格预计三四年后将突破 3 万/平方。”傻空怎么看?

----------------------------------------

[715 楼] [zgc005] [2009-12-13 23:29] ----------------------------------------『房产观澜』 [经验交流]房地产 10 年内不会出利空的政策,空头可以死心了。

作者:幸运的少数人 3 提交日期:2009-12-12 17:32:00 访问:1960 回复:33

第一,土地垄断政策不会改变,这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第二,既得利益集团剥削的成果,重要存在方式之一便是以房产形式持有。

权益,永远是通过博弈的方式获取。指望统治阶级发慈悲,等一万亿光年吧。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