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10:28

@仇永辉 1357 楼 2013-08-11 21:48:04楼主新出的书名叫什么?能问一下您的姓名吗?到了书店好找,谢谢啦!您的大作太长知识了!

----------------------------- 亚马逊已经可以预订,您可以去看看,搜“商业筹码狙击战”即可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10:43

能够在此连载的正文基本结束,不过因为大家都比较喜欢,所以我将再放一节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等这节分享完毕,如果大家还喜欢我可以继续分享番外篇。并可持续参与讨论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11:35

电商教父的危机应激“太极式”自救韬略

在中国国内要论电商之中的魁首,毫无疑问,那就是马云和他所领导的电商王国,从阿里巴巴到淘宝系,无一不是商业 经典之作。B2B、C2C、C2B2C、B2C……在其手中运用自如,创建出了一个国内绝无仅有的电商商业帝国。而即使是 2010 年以后电商呈爆炸式增长的年代,马云手下的电商王国依然是国内当之无愧的 NO?1。而马云也毫无疑问地成为现代电商 领域教父级的人物。

对于马云的创业史我们在这里就不再赘述,近十几年来有目共睹,也基本为人所熟知。马云在电商领域的规划尤其是近 两年的变化以及其竞争对手与其不断的合作、博弈,这才是真正值得研究的。商业场上没有永远的王者,但却有永远的 竞争。马云的企业运作与管理堪称独到,到 2013 年,马云及其团队运作的公司发展为七个事业群,每一个事业群下面有 一大批相关的附属公司和子公司,拥有庞大的企业“舰队”,而其中的“旗舰”自然是阿里巴巴以及淘宝系。

围绕其企业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到,马云的团队一直在做两件事情。第一,建立一个能够衔接企业上下端服务的网络电子 商务领域平台,并紧紧围绕其保持行业优势,确保自己的不可缺失性。实际上,即使是 2010 年以后电商云集,马云团队 所领导的企业集团依然保持着行业优势,并不可代替。也就是说,尽管电商云集,电商资本运作泡沫频出,但马云所带 领的阿里巴巴集团总体没有出现同质化现象。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12:12

欢迎继续关注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12:34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12:35

午饭~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14:20

回来了~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15:29

呵呵~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16:58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19:00

吃饭~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20:15

^_^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21:09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21:59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22:36

第二,就是当确立了行业地位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在逐步扩充业务的时候,是以一种以小产业链连接大产业链的模式。也就是说,从阿里巴巴的B2B开始,其目的是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网络对接沟通作为主要手段,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在传统企业随着信息时代逐步转化的时机,不失时机地把服务平台运作成大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在运作、洽谈、交易、订货的过程中的网络服务平台由其担当。而随后的淘宝系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是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运作而已。

淘宝的出现满足了店铺与网民之间的需要,而支付宝本身又是一种金融链接工具。甚至与其他电商看起来非常相像的淘宝商城——天猫,也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垂直销售的连接点而已。也就是说,马云的经营策略就是在网络时代用其创建的平台将传统产业链转化后的关键点链接起来,随后再逐步将自己旗下的企业不断优化组合,形成一个有效的小产业链。

这样的运作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以低成本将企业整体优化,更牢固地抓住经济大产业链与网络的连接点。这也就是为什么阿里巴巴集团可以称霸国内电商的原因。所以即使它的物流系统赶不上京东商城,专业化运作赶不上当当,也没有苏宁等企业的实体店铺做后盾,但依然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上风。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5 23:53

@老农民公甲 3 1815 楼 2013-08-25 22:44:43

几好

----------------------------- 多谢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00:20

@经济小萌 1816 楼 2013-08-25 22:57:50

每周一次,按时

----------------------------- 多谢~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00:30

@darling52420 1817 楼 2013-08-25 23:24:10

mark

----------------------------- 感谢关注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02:03

好了今晚就到这里~明天继续~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02:13

晚安~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10:07

@xiaozhu9091821楼2013-08-2602:03:20

好了今晚就到这里~明天继续~

----------------------------- @longsan1885 1824 楼 2013-08-26 05:16:39

恩,很不错。好看。

----------------------------- 感谢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10:28

不过,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马云团队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与威胁。这里面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资本方的威胁。

其实马云在创业融资的时候选择投资方是非常聪明的。我们可以看到其股东成分的构成,主要是以日本孙正义的软银为主,然后是投行高盛、日本亚洲投资公司及其他投行等等。孙正义是以专门投资网络企业发家的,而日本的风险投资商基本很少挟持企业,不会靠融资上市、卖给下家去图利,而是以公司的长远发展为主,当公司不断壮大之后才开始享受企业发展红利。这是一种健康的股东概念,以企业的发展为第一要务,而不是只图短期利益,这也就奠定了马云事业稳定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欧美的资本投行最善于在国内做的事情是,先找到具有潜力的企业,然后融资给他们,随后就不断寻找入股者,为了吸引入股者,逼迫企业做大,并与企业老总签订对赌协议,如果企业赢了,无非输一点股金出去,但企业做大本身的目的已经达成,当新股东进来越做越大之后,再上市套利卖出。而如果企业老总输了,直接把他踢出局,或分拆卖出,或找到新投资人继续上市融资套利。也就是说,怎么做他们都是赢家。在这种模式运作下的企业初期成长性极高,但长久来说等于是透支了企业的发展能力,对企业是极其不利的。

而马云的风投主体是日资,高盛等投行虽然参股但无法在发展中不断侵蚀股份,所以从这方面来说,马云的基础是坚实和稳定的。但在2005年,随着其收购雅虎中国,同时雅虎全球注资 10 亿美元获得阿里巴巴 39%的股份,使得马云的团队仅仅占到总股本的31%左右。随着时间推移,阿里巴巴的融资上市,致使马云团队股份占比越来越小,而雅虎则已经占到阿里巴巴四成以上股份。虽然按照协议,雅虎的投票权受到限制,马云团队依然掌控局面,但从此埋下了夺权的祸根。到了2010年,一场夺权危机逼近马云团队。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11:49

@我的翡冷翠 1823 楼 2013-08-26 02:25:13

----------------------------- 多谢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12:31

@9426586 1828 楼 2013-08-26 12:08:44

LZ 你出书了人气就少了很多诶,顶。

-----------------------------

呵呵~应该会有人来的~不着急~后面还有很多书里没有的文章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14:03

@搬砖的日子 1829 楼 2013-08-26 12:11:28

订单已下何时来书心痒难耐啊

----------------------------- 辛苦辛苦~估计本周肯定能来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14:13

@搬砖的日子 1829 楼 2013-08-26 12:11:28

订单已下何时来书心痒难耐啊

----------------------------- 刚去看了下~竟然优惠变了~又涨了 5 元~你赚到了呵呵呵~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15:01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15:46

@lxwj049 1834 楼 2013-08-26 15:32:24

亚马逊缺货

-----------------------------

嗯~现货还没过去,您可以等等~也可以预订~暂时折扣不太好,你可以等两天有货了再说,也许到时候他们搞打折活动还能再便宜些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17:09 其实在与雅虎合作的时候,马云团队也不是没想到可能会被夺取掌控权,但当时,马云有几张底牌。第一,就是雅虎的掌舵人杨致远一直与马云私交甚好,在合作理念上更多是为获得长远的红利。第二,就是软银的孙正义本身一定不会支持因为企业行政权的不稳定影响其利益。孙正义本身是长远持股获益的笃定者。在这一方面来看孙正义维持着企业平衡。而马云团队是保持企业稳定发展的最佳管理团队。所以在当时来说获得 10 亿美元的投资之外,夺权风险基本不存在。

但是到了 2010 年,一切发生了变化。雅虎掌舵人杨致远下台,新任的雅虎 CEO 卡罗尔·巴茨急欲提振当时萎靡不振的雅虎股价,并想有所作为,而当时雅虎的投票权限制协议也即将到期。雅虎的目标逐渐开始转向阿里巴巴集团的控制权。在此之前马云团队已经逐渐感到危机,欲回购阿里巴巴集团的股权,遭到拒绝。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有孙正义维持平衡,相信马云团队很有可能被踢出局。也就是因为企业平衡者的坐镇,让马云团队暂时得到喘息的机会。而马云,也开始有计划地实施反击。为了能够让阿里巴巴集团的控制权不至于旁落,马云开始制订计划。

谁也想不到,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是多年来一直不怎么赚钱的支付宝。支付宝作为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虽然多年并未给集团带来多少盈利,但实际上却成为链接电商业务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17:38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6 19:08

晚饭~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00:1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153491510.jpg{EIMAGE}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00:50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01:25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明天继续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01:59

晚安~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02:15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09:52

@澎湃的心声 1844 楼 2013-08-27 06:19:09

----------------------------- 感谢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09:56

2011 年,央行要发首批“非金融机构电子支付牌照”,只有拿到牌照,支付宝才能够继续运作。当时,按照央行的新规定,有外资背景的机构要想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需要报国务院审批。毫无疑问,当时阿里巴巴集团不能直接申请,但这也成为马云团队翻牌的机会。经过了数轮的博弈,2011 年 5 月 11 日有消息传出,阿里巴巴集团已经将在线支付公司支付宝的所有权转让给马云控股的另一家新公司。

虽然当时支付宝私有化为行业内所诟病,并称其“违反契约精神”,但商场上的博弈其实无法用道德划分,有的只是成王败寇。最终马云因为牌照发放新规定作为筹码将支付宝收归囊中,成为其独立公司的一部分,这样一来,牌照如愿以偿拿到的同时,支付宝的争夺战马云胜出。

当时作为马云团队来说,拿到支付宝毫无疑问成为能够保证掌控权不旁落的重要筹码。除了因为其本身的商业价值,也在于其在淘宝系的重要作用。但支付宝被收回带来真正的效果显现,却并非在其主业务上,而是在金融市场。

在支付宝被私有化的消息传出后的第二天,雅虎股价大跌一成并陷入低迷。而没过几个月,也就是 2011 年的 9 月初,雅虎的CEO卡罗尔·巴茨就因此次支付宝的问题引发的股价大跌以及整体运作不佳而下台。她下台之后,雅虎股价大涨7%。其实也表明了股东的态度。后面的事情就好处理多了,因为从卡罗尔·巴茨掌权开始,就比较针对马云团队,在雅虎中国的运作问题,以及争夺阿里巴巴集团掌控权方面不断与马云交锋。她的下台,就意味着雅虎新掌门一定要给股东带来提振股价的好消息。那么阿里巴巴集团的掌控权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利益。所以马云团队回购股份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10:39

欢迎继续~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13:40

@暮歌 2935 1848 楼 2013-08-27 11:04:02

顶起来,慢慢看

----------------------------- 感谢~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14:22

@澎湃的心声1844楼2013-08-2706:19:09

---------…… ==========每看必顶!楼主辛苦了! ----------------------------- 感谢持续的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15:13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18:01

@cdsqbyl 1853 楼 2013-08-27 17:19:00

mark

----------------------------- 感谢关注~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18:21

经过一系列的谈判,2012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确定将回购雅虎一半的股份,也就是阿里巴巴集团 20%的股权。而阿里巴巴集团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开始吸收一些私募投资成为股东。但这次吸收的形式,是多家吸收,避免了再出现掌控权不稳定的局面。马云团队在通过这种多家吸收资金的方式巩固股权的同时,还保证了资金流不出现问题。到 2012年9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对外宣布,对雅虎76亿美元股权回购计划已全部完成。阿里巴巴集团回购雅虎手中持有的20%的公司股权,至此,马云团队再无后顾之忧。而雅虎呢,几年就获得了近 10 倍的收益,对股东也算有了交代。

当马云团队逐步解决了掌控权危机之时,也开始了对公司业务的整合。通过多年来行业基础的建立以及产业链的完善,让阿里巴巴集团具有走向更大市场的机会。在整合企业交流、商户交易、垂直经销平台、企业软件服务等诸多业务后,调整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为七大事业群,并开始由这七个事业群向形成整体巩固经济产业链条大体系迈进。

这方面,阿里巴巴集团做了以下努力。第一,就是先将旗下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公司退市私有化,为将来整体上市做准备。同时,剥离支付宝为单独上市做准备,这样可以作外围接应,以防将来再次生变。第二,明确了目标。以三个主要方向作为目标。首先将企业整体作为未来经济平台。

从事业群内原本的小链接向更有效率的大循环系统运作转变。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19:22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21:59

@走过还路过又错过 1857 楼 2013-08-27 19:47:51

精彩,楼主好棒。

----------------------------- 感谢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23:12

@为了你我帅 1858 楼 2013-08-27 20:08:47

mark

----------------------------- 多谢关注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7 23:52

@永恒为爱 1859 楼 2013-08-27 20:41:14

楼主辛苦了!期待更新

----------------------------- 多谢您~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8 01:30

今天到这里~明天继续~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8 10:19

@庄生晓梦境 1864 楼 2013-08-28 08:50:02一直默默地,一声不吭地看,终于赶上了作者的步伐。

写得不错,赞一个。听说都出书了,一定要买本回来看。辛苦了,楼主!

----------------------------- 恩感谢您的支持,目前亚马逊折扣还不太好,加上暂时未到货,您可以等过两天打折季再买更上算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8 11:29

从自己面对消费者,转变为支持网商面对消费者,充分发挥阿里巴巴集团业务的平台作用,而不是参与者的作用。

其次建立国内企业发展平台。将“信用”作为企业抵押品,从而成为创造力的企业成长孵化器。这一点的发展其实很了不起,因为这是政府多年来一直想要做,却没有做成的事情。如果这个方向做成,阿里巴巴集团不仅成为这些企业的资金后盾,还能因此获得稳定的新收益突破口。并且突破性地从电商走向金融业,开辟新的产业连接点。最后就是通过自己的产业链获得的独特优势资源,变成经济信息的收集部门,从而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让企业能够在这个平台更为有效、更为准确地获得最新的经济信息以调整企业战略。这一点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在拥有绝对稀缺性资源的同时,还有效成为经济大发展的助推器。这一点如果做到,将为整个经济的运行起到指向标的作用。

相信,未来电商格局鹿死谁手,谁也无法预估。但马云以及其领导的阿里巴巴集团的企业王国给国内电商乃至所有民营企业带来了一种新思路,那就是如何做到有效的产业整合。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8 11:42

在这里特别感谢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会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增先生为本作品倾情作序,感谢大华文龙集团董事长、北京陕西企业商会副会长袁沛野先生、多牛网 CEO 张晓丹先生以及业内多位专业人士的大力推荐,也感谢诸位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后面本人将继续在这里连载相关文章,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154686029.jpg{EIMAGE}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8 14:04

@if2022 1869 楼 2013-08-28 12:31:06

留名

----------------------------- 感谢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8 15:28

再将全数目录发布一下,大家可以更清晰的看清楚所有的商界诡道分析路径。

第一章资本大鳄与企业创始人的厮杀博弈

雷士照明内斗危机(一):兄弟反目祸起萧墙

雷士照明内斗危机(二):掌控渠道暗度陈仓

蒙牛“与狼共舞”的迷失(一):“资本蜜月”凸显的危机前奏

蒙牛“与狼共舞”的迷失(二):国有化潜藏的“老牛智慧”

新希望“返璞归真”战略的成与败

“大胃王”中粮资本吞并路的消化不良根由

学会制造资本入侵的制衡“核弹头”

第二章商标争夺战背后的鬼蜮伎俩

IPAD 商标争夺局中局(一):唯冠衰落真相

IPAD 商标争夺局中局(二):唯冠、苹果与破产诡道

上演“二母夺子”的“王老吉”抢夺战(一):王老吉品牌增值

之“祸”

上演“二母夺子”的“王老吉”抢夺战(二):市场品牌的输赢

谋略

家纺龙头“商标盗链”背后的市场危机

“娃哈哈”品牌保卫战的博弈智慧

商标争夺的“赢”与“输”

第三章视听网站的生存与吞并大戏

优酷土豆合并的背后推手(一):剑拔弩张的前世今生

优酷土豆合并的背后推手(二):资本机器的强大推动能力

网络视频企业的同质化危机突破(一):正版突击战的赢家

网络视频企业的同质化危机突破(二):产业巨头的合纵连横

“美女主播”带来的品牌竞争力

音乐网站的产业链优化谋略

后危机时代视听网企的竞争与突围

第四章网络电商的战争密码

家电商场巨头的网络布局与野心

京东商城孤注一掷的“物流帝国”

电商大战背后的商业诡略

凡客的生死劫与曲线自救谋略

网络图书电商的跨界疑云

电商教父的危机应激“太极式”自救韬略

电商竞争危机的破解密码

第五章后危机时代演艺界的生存模式窥探

选秀节目的“复制”模式和市场新趋向变局

电视节目制作产业的转型竞争魔力

曲艺、相声的产业化新生商业模式探究

“小品王”的企业运营与人才掌控高招

婚恋节目的市场价值与“话题”营销谋划

“狼”和“羊”的产品设计突破与市场心理掌控

后危机时代演艺界的市场矫正突破

第六章那些资本扩张背后的谋略

吉利“蛇吞象式”并购隐藏的自救“药方”

腾中并购悍马背后的“连锁增值”诡计

地产业生存淘汰赛与吞并的商业变局

解决兼并危机的“另类”法宝——家族连锁自救模式

后危机时代联想集团的“柳氏救赎法”

战略投资与企业并购的应对诡道根源

第七章吃喝穿用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争霸赛

安利别样行销与产品新定位思考

东阿阿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争霸得失

白酒行业的渠道控制谋思

“李宁危机”带来的行业转型反思

手机争霸赛(一)华为中兴的商道对比

手机争霸赛(二)手机商业盈利模式比较与探索

后危机时代企业生存与争霸的核心竞争力剖析

第八章后危机时代异军突起的商业发展与新思维

免费网游优势运营与“史式”营销的强力发酵器

网游产业链衍生行业的竞争优势剖析

单机游戏的逆袭:烛龙的绝地反击战

团购网站崛起、失落与再生

婚恋网站的发展态势和商业核心窥探

后危机时代的新商业环境中的思维变革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8 17:49

出去一下~欢迎先参与~回来继续聊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8 19:28

吃饭~财神节快乐呵呵~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8 22:08

喝醉了~哈哈~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8 22:26

@豆童学 1875 楼 2013-08-28 19:36:40

吃饭~财神节快乐呵呵

----------------------------- 呵呵~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8 23:53

@澎湃的心声 1878 楼 2013-08-28 23:09:52

谢谢楼主的回复!顶是必须的!

----------------------------- 您太客气了~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00:55

今天到这里~明天继续~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01:45

各位晚安~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02:18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12:13

========== 嗯嗯,谢了,lz

----------------------------- 您客气~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12:26

番外篇之: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的台前幕后 1、

从 2004 年起,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强,中国在石油供给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能源紧缺、市场需求各方压力纷至沓来。国际原油价格也在逐步攀升。当时我国原油进口量已经超过 1 亿吨。据国际权威资料显示,2004 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创 1976 年以来的新高。消费量增长了近 250万桶/日,这是过去 10 年平均增长率的两倍多。全球石油生产也第一次超过了 8000 万桶/日。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产量增加了 220 万桶/日,达到 3290 万桶/日。沙特阿拉伯的产量达到 1060 万桶/日,创历史新高。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就有了迫切“走出去”的要求。所以在 2005 年,中海油走出了第一步,有意收购优尼科。

优尼科是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也是一家拥有百年资历的企业。在北美洲墨西哥湾、得克萨斯以及亚洲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和孟加拉国等地都有石油、天然气开采项目。有资料表明,截至 2003 年年底,优尼科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总储量共计 17.6 亿桶油当量,其中 50%位于远东。产量方面,远东占到该公司 2003 年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总量的 46%,海外其他地区占 8%。该公司还向泰国提供天然气进行发电,并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泰国拥有热电厂。但其时优尼科已经连年亏损,甚至向政府提出过破产保护。其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当时看来不会有太大收购阻力。

其实中海油对于优尼科的收购意向很早就有传闻,从2005 年 1 月起,外媒就报道过中海油准备发出 130 亿美元收购要约,3 月达成了意向并提交了“无约束力报价”。但 4 月初,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提出了以 164 亿美元现金和股票并购优尼科,并达成了约束性收购协议。这样,雪佛龙占了先机。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12:37

@男人啊祖 1886 楼 2013-08-29 12:33:59

哦。顶你!买本慢慢看

----------------------------- 呵呵多谢支持~相信物有所值~个人认为这部作品比较对得起价钱呵呵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12:41

----------------------------- @男人啊祖 1888 楼 2013-08-29 12:37:45

通常需要 2.3 周才发货!怎么回事,也太慢了吧

----------------------------- 谁知道,他们这次好慢~可能要的太多一时供不上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13:08

午饭~有问题请留言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14:56

回来了~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16:15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16:25

----------------------------- @男人啊祖 1888 楼 2013-08-29 12:37:45

通常需要 2.3 周才发货!怎么回事,也太慢了吧

----------------------------- 刚去看了下,当当好像已经有货了,着急看的朋友应该可以去了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17:00

当当到货亚马逊应该也差不多,已经预定的别着急,应该在这两天了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18:57

亚马逊也到货了~已经订货的大家不用着急了~呵呵~应该很快到货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19:14

晚饭~饭后聊~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20:27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22:06

大家如果订购了别忘了帮忙做做评论~谢谢大家呵呵~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29 23:06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0 00:24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0 01:22

今天到这里~明天继续~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0 01:50

晚安~~~~~~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0 02:23目前还是当当便宜~大家随时比较价格尽量买得上算些~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0 09:40

番外篇之: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的台前幕后 2、

在此期间,中海油一直是低调且非常慎重对待的,没有对外发布相关内容是否属实。直到 6 月初,中海油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一份公告,才第一次确定有考虑收购优尼科的方案。其实中海油一直保持低调,也是因为对此次收购案顾虑较多,其主要原因还是美国对石油企业被收购的政治敏感性。

就在中海油公布了意向三天后,美国联邦委员会批准了雪佛龙的并购协议,机会正在一点点失去,这时已经不能再等了,因为雪佛龙只要通过反垄断法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审查,中海油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于是6月23日,中海油终于宣布以每股67美元的价格,相当于 185 亿美元的价格,准备以全现金方式收购优尼科。

如此优厚的条件,优尼科自然愿意接受,并宣布准备随时与中海油谈判。

当一切风向开始逆转的时候,美国政府进行施压。美国财政部部长斯诺表示如果中海油收购成功,将会从国家安全方面进行审查。6 月 29 日,雪佛龙并购计划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巧合的是,就在第二天,众议院通过一项决议,对布什政府施压,要求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行为进行彻底审查。7 月 2 日,中海油作出快速反应,向美国外资委提交通知,主动要求其对此次收购审查。7 月 7 日,优尼科表示有条件考虑中海油的收购计划,条件是包括资产剥离要求和美国监管机构的其他要求。7 月 19 日,雪佛龙迅速作出了反应,并把收购价提高到了 171 亿美元。

由于中海油认为自己的报价依然具有竞争力从而不再提高收购价。7 月 20 日,优尼科就接受了雪佛龙加价后的收购价,并推荐给股东大会。这时候虽然压力重重,但也并非一点希望没有。不过最终还是政治压力让中海油彻底放弃。

7 月 25 日,美国参众两院投票决定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计划必须先通过国土安全部、美国能源部和国防部 120 天关于能源安全方面对美国影响的审查。再经过美国外资委 21 天的研究,这样就使计划押后了 141 天之久。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0 09:50

晕了亚马逊昨天刚到货,今天就没库存了,快抢吧~还一件了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0 10:49

欢迎继续参与~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0 19:22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1 00:34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1 01:17

@郝克托耳 E 1915 楼 2013-08-31 01:03:33

书读多了容易看不开,尾巴去了就行!

-----------------------------

哈哈哈~~~~~~说得好~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1 02:11

晚安~~~~~~~~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1 10:15

番外篇之: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的台前幕后 3、如此一来,收购计划已经回天乏术。于是,8 月 2 日,中海油撤回了收购计划,最终,中国首起对美国最大资金的并购案宣告失败。但颇令人玩味的是,中海油退出收购的消息传出后,纽约证券交易所中海油股票价格 2 日终盘上涨4.15 美元,升至每股 73.49 美元,也就是说外界也并不看好此次中海油的收购。2005 年 8 月 19 日,雪佛龙并购了优尼科公司,并因优尼科在东南亚的资源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热能源商。

其实中海油收购计划之所以会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中海油自身的原因。开始有收购意向的时候,中海油并没有全力以赴。这样就拖长了并购时间跨度,让消息在美国政界扩散,吸引了政治家的注意力。其次,当雪佛龙有收购意向的时候,中海油没有占先机做更多准备工作夺取竞争优势,让雪佛龙在时间上有缓冲并做好准备。相对来说,中海油对在美国投资和参与并购事件的准备不足,没有做好政治应对,单纯地认为走程序即可。

另外,雪佛龙针对中海油并购采取的政治手段也令人始料未及。雪佛龙利用地利、人和优势,比中海油少出价十几亿美元竟能并购成功,不得不佩服其政治手段。

时过境迁,中海油的内部人员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没有预估到,美国这个世界一流强国上百年来形成的极度自负、充满强烈荣誉感的民族主义自尊心确确实实受到了打击,美国国会和很多美国人对中国公司的收购表现极度的惊愕和恐惧。”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其实即使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事后反思,中海油依然没有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1 12:37

@经济小萌 1918 楼 2013-08-31 07:54:23

说好的每周一访,从不错过,哈

----------------------------- 感谢!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1 13:33

@宸紫 1919 楼 2013-08-31 09:17:08最近一直在追看楼主帖子,收获良多,谢谢楼主!

----------------------------- 多谢您一直的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1 14:49

@joeygotti 1920 楼 2013-08-31 10:03:12

mark

-----------------------------

感谢关注~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1 16:24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1 16:56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1 19:38

晚饭~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31 23:03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1 00:40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1 10:38

@xu0621_2008 1931 楼 2013-09-01 09:59:18

一直在关注,感谢作者的无私奉献,本对资本运作茫然无知,现已了然于胸。从以上实例发现,国外资本运作“道”高于国内企业“术”。受教了

-----------------------------

是啊~不过有时候,“术”也是无奈的,在目前体制下,国内商业地位其实非常低,甚至可以说除了被利用之外毫无地位,企业家不但要有极强的政治头脑,还要未雨绸缪未来的退路。国外的“道”是图谋发展壮大之“道”,而我国企业家之“术”是摆脱岌岌可危的生存之“术”相差不可以道理计。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1 11:11

@F嘟ck1932楼2013-09-0110:33:27

订单已下..

----------------------------- 嗯~多谢支持~呵呵~相信不会让您失望~别忘了做下书评,万分感激~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1 14:38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1 16:16

^_^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1 19:02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1 20:36

@天开盛景人开窍 1938 楼 2013-09-01 20:21:37

留印

----------------------------- 多谢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1 23:51

@经济小萌 1940 楼 2013-09-01 21:35:14你的那本看得懂的经济内幕,我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买过。

下周去看看你的新书有没有,有了再买本

----------------------------- 感谢您支持,这次这本个人觉得要更满意些。也更加紧凑和充实。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2 01:35

@改良版杨过 1941 楼 2013-09-01 22:48:33

顶个贴,写的不错

----------------------------- 多谢~呵呵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2 15:40

@rfnie 1944 楼 2013-09-02 12:37:43

书已收到,静心慢慢看……

----------------------------- 恩感谢支持~如果喜欢麻烦做下书评~万分感激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2 22:30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3 00:05

..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3 01:14

@baiwei77 1949 楼 2013-09-03 00:22:00

ding............................

----------------------------- 感谢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3 07:55

@小白爱黄金 1951 楼 2013-09-03 01:45:08

好帖子,顶一个!

----- ----------------------------- 感谢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9-03 11:02

@杜邦SABIC塑料1953楼2013-09-0310:31:52战争其实从没有停过,现在的经济大战只是没有用枪,但更残酷!

----------------------------- 恩是的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