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萨科奇与巴西签署协议,帮助巴西制造核潜艇,手把手教给巴西人玩核,在美国后院为美国人树立一个强敌。这个当然对中国也有利。

4.然后是9月7日下午14:07分,美元指数狂跌,接着黄金就跳上 1000 美元大关。

参考: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技术分析师认为,在周二跌至年内新低 77.05 之后,美元指数可能会跌至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宣布破产以来的最低水平。

( http://www.fx678.com/C/20090910/200909101003001061.html)5.美国昨天拍卖的国债,短期债券走俏,长期债券滞销:参见下表:名称最新价开盘最高最低昨收涨跌涨跌幅更新时间3.4793.4793.479美10年公债殖利率3.4883.4770.0112.690%13:280.9320.9320.932美2年公债殖利率0.9400.9290.0111.297%13:264.3304.3304.330美30年公债殖利率4.3434.3310.0122.522%13:270.1520.1520.152美3月公债殖利率0.1470.1420.0050.000%13:231.4981.4981.498美3年公债殖利率1.5041.4930.0112.060%13:282.3772.3772.377美5年公债殖利率2.3872.3690.0182.254%13:27美6月公债殖利率0.2180.2230.2230.2230.2180.0000.000%13:24来源于:上面数字http://www.fx678.com/rates/Libor.html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9-12 22:12

关于轮胎特保案的一些看法:1、美国此举并非为了保护自己国内产业,而是为了伤人——TG;

2、瞄准的 TG 弱点值得注意:轮胎,其背后就是汽车产业;3、TG 为了复苏经济,采取的三大举措就是:家电下乡、汽车振兴(包括下乡、旧车换现金等)、扶植房地产;多做些说明:房地产飙升,已经让货币当局非常警惕甚至恐惧,随之而来的措施就是收紧房地产信贷。

换言之,房地产这张牌,TG 的既得利益阶层已经“帮助”它毁了一半了。

剩下两张牌,汽车和家电。米国佬选中了汽车。

4、可以推想,汽车类、与汽车相关的化工类等等股票至少在短期内,并不看好。

5、汽车牌是 TG 不能放弃的,可以预见,TG 在充分评估形势后,会明里推出些有利汽车行业的政策或者暗里支持,所以稍远看来,这类股票可能会在此时反弹。(PS:随口胡诌,不负责任^_^)

6、继续紧盯三个指标:美元指数、3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黄金价格。三者将反映 TG 对米国支持程度和美元短、中期前景。

7、附报道: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8/23/content_11930769.htm新华网合肥8月23日电(新华社记者熊润频)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日前公布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半年报,数据显示,在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下,我国汽车出口形势严峻,汽车出口从高速增长到负增长的“拐点”已经形成,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

汽车出口国内国外“冰火两重天”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专家认为,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汽车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形势可谓“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在国家鼓励汽车生产、促进汽车销售政策的拉动下,国内汽车市场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09年6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5.3万辆和114.2万辆,已经连续四个月上百万辆水平;上半年产销已达600万辆,增速超过15%。

但另一方面,汽车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危机造成的国际汽车市场萎缩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汽车企业的海外市场开拓步履维艰。

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的公布的统计数字来看,2009年上半年,我国共出口汽车整车15.8万辆,比2008年同期减少58%;出口金额23.3亿美元,同比减少50.4%。各个车型的出口数量与2008年同期相比都出现大幅回落,其中,整车底盘、越野车、小客车和轿车等车型出口下降较多,下降幅度均超过或接近70%。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研究员杨爱国指出,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使中国汽车出口遭到重创。从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出口在经历了连续五年的“井喷式”增长后,在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出现明显回落,出口数量比当年第二季度减少13.6%,出口金额减少6.7%;第四季度的出口数据延续了这种趋势,并且回落幅度更加明显。

“虽然与2007年相比,2008年全年我国汽车出口绝对数量仍然在增加,但是出口拐点已经显现。而步入2009年后,我国汽车出口下滑趋势已经形成,尤其今年前两个月份,出口总量跌入低谷,虽然以后各月的出口量有所回升,但总体出口趋势与往年的增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专家指出。

…………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9-12 22:21

继续猜想,为何米国在目下这个当口,为何在吴副总理和 TG 脸上狠抽一巴掌?俺猜想,米国不顾基本的礼貌,是急眼了。其动作,是为了美元。

最近美元指数大跌,黄金价格上 1000 美元,提示俺不禁这样猜测。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9-13 00:26

续:8、老美作出动作之时,虽然吴副总理还在美国访问,虽然奥黑子曾经亲口对芮成钢说反对贸易保护——这个动作是在打 TG 的脸。

9、奥黑子搞的“change”,需要钱来支持。钱的来源有两个——印钞票和发国债。钞票在印,但是不能过分。所以国债必须有人大量购买;

购买国债的人,TG 是大户。

一旦大户拒绝购买,老美就必须提高美国国债收益率,此时,整个回报率会大幅上升。

10、最近一个星期以来,美元指数忽然暴跌,当前(2009-09-12)为:76.72。与之相应的,黄金价格忽然突破 1000美元/盎司;美国短期(3 个月、6 个月)国债销路不错,但是长期(尤其是 30 年期)国债滞销,当下(2009-09-12)收益率为 4.181%。

这些数字,提示美元国债购买大户(尤其是 TG)对美国(美元)的青睐程度明显在下降。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9-15 23:14今天双钱股份,轮胎企业涨停,说明俺的预测是错误的,呵呵。这事以后不干了。

×××××××××××××

看到一篇文章,转来大家看看:

全球航运仍低迷 新加坡集结“鬼船”(图)

中评社香港 9 月 15 日电/金融海啸一周年,全球经济回稳,股市和楼市大反弹,各地政府都说经济增长嫩苗已长出来了,但有人认为只要看看新加坡对开海面,集结大批“鬼船”,比美英海军战舰总和还要多。

“鬼船”是指没有船员、没有货物、没有目的地的闲置货轮,反映全球航运市场低迷,经济复苏是个假象。

引述英国媒体报道,“鬼船”约有 500 艘,包括运油轮、散货船和货柜轮,集结在新加坡以东 80 公里、马来西亚柔佛州南部海域上,是人类航海史上最大的船只集结。船只闲置,跟全球贸易大萎缩有关,即使现时货运收费大出血,但多国仍接不到定单,专家估计未来两年船只闲置率会增加25%。

岸上居民表示,从未见过这么多船只停泊在海中心,晚上货轮亮灯后,把漆黑海面照个灯火通明,仿佛海中城市,蔚为奇观。有专家表示,当“鬼船”有新工作,再度启航之时,才是全球经济复苏之日。

{SIMAGE}http%3A%2F%2Fcnpic.chinareviewnews.com%2Fupload%2F200909%2F15%2F101077648.jpg{EIMAGE}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9-19 12:11

作者:haidong 回复日期:2009-09-16 11:45:26楼主帮忙解释一下好吗?为什么说毁了一半?怎么毁的?

*************************************房价炒太高了,没有老百姓甚么事情了,就剩下击鼓传花的游戏了:银行印钱,大鳄们拿到钱,然后左手倒右手,自己玩了。

这些钱,以及进入股市的钱,只要有一点流出,到柴米油盐的领域,就是恶性通胀。

考验 TG 执政能力的时候到了。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9-27 12:21大家都去找葡萄的帖子学习吧,我的发言算不了什么,我也在向葡萄学习。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9-27 21:30

http://www.ccthere.com/user/%C6%CF%CC%D1/%CB%F9%D3%D0%CC%FB/

这里有葡萄全部发言。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01 20:38

作者:chenqiuxi 回复日期:2009-09-29 16:55:32

创业板的推出,从股市里面大抽血。国庆的维稳行情看不到,股市跌成这个样子。

************************************

老兄,你还是“痴人”啊。

“维稳行情”既然根本没有出现,那么说明:这个“维稳行情”根本就不在“那人”的盘算内。换句话来说,这个“维稳行情”根本就不存在。

你换个角度想想,这——“创业板的推出,从股市里面大抽血。国庆的维稳行情看不到,股市跌成这个样子”——难道不是“那人”想看到的么?

至于为何,请参照当下国际形势分析。

另,据我所知,很多人在两周前就采取了清仓、观望的举动。

股市如何走,归根结底,要看国际形势,尤其是经济形势。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01 20:43股市是个“大杀器”,必须从属于当局,要跟着政治需要走。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02 22:16

必须预防美元大跌

瑞银(UBS)外汇策略董事总经理曼苏尔•毛希丁(Mansoor Mohi-uddin)

英国《金融时报》 2009-09-24美元在去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的反弹,是当时决策者眼中为数不多的一丝希望。避险意识的增强促使投资者重新回到安全且流动性强的美国债券,从而避免了美元崩盘。

今年,美元汇率再度走软,因愿意冒险的美国投资者买进了收益率较高的外国资产。美元的这种疲软应该是良性的,如果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有所减弱,美元有可能走强。但美元崩盘将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加拿大央行(Bank ofCanada)和新西兰央行(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的官员已经对外汇市场的动向提出了警告。本月,20 国集团(G20)决策者在匹兹堡会晤时,应该讨论汇率问题。

美元暴跌将损害美国经济。外国投资者将为所持美国资产要求更高的回报,这将导致债券收益率曲线变得陡峭起来。

但美元极度疲弱还会对全球其它国家构成威胁。本世纪初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全球经济蓬勃增长,世界经济一直能够适应汇率不断下跌的情况。但在信贷紧缩的环境下,极度疲软的美元,有可能将通缩出口到全世界。

在富裕的七国集团(G7)经济体中,官方利率目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各国央行在忙着印钞票,而财政部则面临巨额财政赤字。这使得决策者几乎无力应对本币兑美元汇率的突然上升。在最糟糕的情况下,美元崩盘可能会令一些 G7 国家陷入流动性陷阱,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极度宽松的货币及财政政策,也无法令其经济摆脱通缩。

债务和萧条距离政府诉诸于保护主义仅一步之遥。为了避免踏上这条毁灭性的道路,G7 应做好准备,在美元意外暴跌时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过去 30 年,G7 曾经实施过 5 次针对主要货币的联合干预行动。1985 年,G7 签署《广场协议》(Plaza Accord),以压低美元汇率。1987 年,G7 在卢浮宫改变立场,承诺为不断下跌的美元提供支持。同样,1995 年,G7 再次决定出手干预,维护美元。1998 年,美国和日本联手卖出美元,以提振日元汇率。2000 年,欧洲央行(ECB)说服美联储(Fed)、日本央行(Banks of Japan)、英国央行(Banks of England)和加拿大央行(Banks of Canada)为欧元护盘。

在上述 5 次干预行动中,有 4 次最终成功地改变了外汇市场的趋势。1985 年,美元兑日元及德国马克汇率停止了飙升。1995 年,美元汇率开始了一轮持续涨升行情,并延续到整个 90 年代末期。1998 年,“日元套利交易”朝着有利于日元的方向大幅逆转。而本世纪初,欧元汇率很少跌破 G7 各国央行出手干预、为其提供支持的水平。

《卢浮宫协议》(Louvre Accord)是唯一的例外。尽管G7 在 1987 年 2 月同意为美元提供支持,但由于德国央行(Bundesbank)当年夏季上调利率,美元继续下跌。这造成全球范围内的债券收益率上升,最终导致华尔街 1987 年 10 月份的崩盘。

因此,决策者应该吸取的教训是,联手干预在外汇市场是行得通的,但它需要与全球利率的变动保持一致。目前这点十分重要,因为美联储打算维持极低的联邦基金利率,直至 2010 年。联合干预要想获得成功,其他 G7 成员就需要考虑降息。简言之,欧洲央行需承担调降其再融资利率(目前为 1%)的责任,因为日本、加拿大和英国央行已将利率调降至 0.50%或更低的水平。

对于欧洲央行这样的机构而言,让货币政策屈从于汇率政策,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 1987 年的经历表明,汇率不断暴跌,可能对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创。G7 应制定一个计划,防止外汇市场重新陷入动荡之中。

http://hopefully.blog.hexun.com/37965312_d.html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02 22:18

美国商业地产已经腰斩,美股崩盘今天启动 [翻译2009-10-02 07:52:33]评论:10 月 1 日美股大跌,博主预计今晚非农就业数据出来后跌幅将更大。美股崩盘就在十月。美国政府和美联储衰退结束的言论又一次欺骗了投资者。

摘译:商业房地产价值自 2007 年底至今下跌了 40%,商业房地产市场的崩塌将达到高峰。写字楼、商场、公寓在贷款到期时将无法再融资。一些写字楼的市场价值已跌去一半,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已经开始债务违约。经济的崩溃将使商业房地产市场恶化,银行已减计 1 万亿美元房地产贷款。

商业房地产崩塌将导致消费者支出下滑,写字楼正在裁员,公司在倒闭,而公寓和其他商业住宅物业将因裁员而遭受沉重打击。 银行现在既没有意愿也没有钱为房地产泡沫提供再融资。

Commercial Real Estate Market Melting Down

October1,2009(LPAC)—Withthevalueofcommercialrealestatehavingfallensome40%fromitspeakinlate2007,thecommercialrealestatemarketisbeginningtodisintegrate.Oneofthebiggestproblemsfacingtheownersofofficetowers,shoppingmalls,andapartmentcomplexes,isthatthevaluesoftheirpropertieshavefallensofarthattheywillbeunabletorefinancetheirloanswhentheycomedue.Thesituationissodirethatthemarketvaluesofsomemajorofficebuildingshavebeencutinhalf,andmajordevelopersandpropertycompanieshavealreadybeguntodefault.TishmanSpeyer,amajorNewYorkCitypropertyowner,isanexample.Thefirmandsomepartnersboughtseveralmajorpropertiesatthepeakofthemarket,andarenowlosingbillionsofdollarson the deals.Thiswillonlygetworse,astheeconomycollapses.Thecommercialrealestatebusiness—likejustabouteverythingelse—runsonborrowedmoney.Developersborrowmoneytofinancetheirprojects,andpropertycompaniesborrowmoneytobuythem.Typically,thedealsareputtogetherwithshort-termloans,withtheexpectationthatlonger-termfundingwillbearrangedlater.Inthepast,withthebubblegrowingandthesecuritizationofcommercialrealestateloansbooming,thiswasnotaproblem.Giantfirms,likeTishmanSpeyer,andrealestateinvestmenttrusts—asortofmutualfundforrealestate—grewlikeweeds,assumingprodigiousdebts.Nowitisallblowingup.Thecommercial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CMBS) market isvirtuallydeadexceptforthepurchasesfundedthroughthebail-out,andthebankshavebarelybeguntowritedownthevaluesoftheir$1trillionorsoinrealestateloans.Thecollapseisacrossthespectrum.Shoppingmallsandstripcentersaretankingasconsumerspendingplunges.Officebuildingsaretakingabeatingascompaniescutbackonemployees,orsimplygooutofbusiness. Apartment complexes and other commercialresidentialpropertiesarehardhitbythejobcuts.Inthepast,commercialrealestatevalueswerekeptartificiallyhighthrougheasycredit—pumpingupthevalues,andkeepingthemup,wasamajorfacetofthebubble,andamajorfeederforthederivativesmarket;butthatgamehasended.Thebanksnowhaveneithertheintentnorthemoneytorefinancetherealestatebubble.Thebankersandthepropertyownersaredesperatelytryingtokeepthisdisasterhidden,buttheywillfail.Thisturkeyisfinished.转自:http://hopefully.blog.hexun.com/38101732_d.html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05 22:58

说明:

1、上面(10 月 2 日晚)我转载的两篇文字,其中没有一个字是我写的,版权属于人家,这个需要注意。

2、我转载的文字,值得注意,可以作为参考,并非表明俺完全认同其观点。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24 22:38

Jamesbank 说的深得我心。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24 22:40

另,推荐一篇帖子,在国关: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36155.shtml

以下是我的回复,有心的话可以回炉下《大染坊》:×××××××××××××××××××××××××××××××××

楼主好思维、好眼力。

提醒大家注意一个细节:《大染坊》里面,20 年代在青岛,藤井在“东亚商社”跟手下的小腿子三木聊天,说跟陈六子做生意,亏了也要做。原因就是中国人付款用的是银元。

三木那个小日本鬼子很迷惑。

老鬼子诡秘地说,这是政治,你不懂。

其实这里面跟楼主说的是一回事:套取中国的银元,制造以及加重中国的通货紧缩。

通缩的巨大破坏力在于国家经济活动的停滞,以及由此带来的大规模失业——大家回想下:在青岛,布铺的伙计根本不给工资,过年给块布,就行了。

葡萄说过,细节是魔鬼,诚哉斯言。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24 22:52

注意几个数字:

中国当前外汇储备,创纪录:增加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2.2 万亿美元以上——这说明老温的忽悠,至少让老外暂时相信了,故而热钱继续滚滚而来。

央行近期回收流动性创纪录:1600 亿人民币——这说明央行非常担心这些钱进来后的副作用——全面通胀、或者特殊领域(如股市、房地产)既有通胀的继续恶化。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24 23:21需要将当前中国的经济领域分类,并且分别配以一个资金池的概念。

1、第一个领域,是实体经济:包括各种工业、农业,尤其要包括各种日用品、基础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领域。

这个领域受到危机影响最深远,受到打击最重。

其资金池的流动性注入,来自底层民众(包括中国普通民众和西方底层民众)的日常开支。在危机中,民众开支减少。故而这个资金池最为紧张,而且当前依然紧张——它从老温的万亿单位的流动性释放计划里面获益最少。

这个领域最大的威胁,乃是通缩,而且已经在巨大的通缩之中。

这个领域的资金池在萎缩中,急需注入流动性。

老温的思路,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房地产建设,至少保住底层民众的工作,进而保住这个资金池增加,或者至少不继续恶化。

2、第二个领域,是虚拟经济领域,如股票、房地产炒卖经济、大宗商品交易,此外还包括了虚拟经济领域所依附其上的部分实体经济,如房地产、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矿业开采。

这个领域表面上和初始阶段,受到金融危机打击最大,然而在老温的各个计划出台后,迅速回暖。

其资金池也由丰盈,转向泡沫横飞,甚至到了泡沫随时可能爆炸的边缘——但是到现在也未曾爆炸。

即使如此,老温还是以政权信用为抵押,拼命输送流动性入这个资金池。各大央企,用不明来历的巨额资金,频频制造出一个个地王,而 ZY 却无半点责罚之意,就是其举动受到“上面”纵容的明证。

而这种种倒行逆施的目的,却只是寄希望于这些资金之万一,可以流入已经深度贫血的实体经济的资金池。

以此维持国民经济真正的命脉,不要落入“恶性通缩”的陷阱。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24 23:33

如此,我们可以判断,中央各种举动,无非是竭力维持第一个领域及其资金池的稳定,所谓维稳,就是维持这个稳定。这个稳住了,全国底层老百姓的饭碗保住了,社会自然稳住了。

至于第二个资金池,必然继续会有源源不断的流动性流入。

那么这些流动性哪里来?放心,老温会以国家信用为抵押,从央行的印钞机里面变出来。

那么,通胀——这个当前各大媒体拼命炒作的题材——是不是就在眼前?

错。

在我上面列出的第二个领域,及其资金池中,通胀已经不能用高来形容了,那里早已经是泡沫横飞了,但是我们在CPI 里面看不出来——闭拢你那大张的嘴巴吧,你现在明白zy 的良苦用心了吗,知道为何房地产价格不计入 CPI 了么?而在我上面提到的第一个领域中,资金流入仅仅是涓涓细流,而流出(尤其是流入更加“赚钱”的投机领域)却很厉害。

这里,通缩早就开始,而且情况非常糟糕。我们看三季度的 CPI 就能看出来:(在经过万能的中央统计局数字处理过后),仍然是同比下降的。——逼得“诚实”的央视专家只好弄出个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来忽悠大家。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24 23:47那么,第二个领域(虚拟经济领域)流动性巨量流入,在制造更大泡沫的同时,分出极少部分,支持第一个领域(实体经济领域)的资金池不枯竭。

而第一个领域(实体经济领域)的资金池由于购买力低下,终究会日渐干涸,于是更大的流动性注入第二个领域(虚拟经济领域),继续制造虚拟经济领域的泡沫。

如此周而复始。

甚么时候结束?两个选择:1、要么实体经济领域进入良性循环,虚拟经济领域的流动性注入缓缓退出。2、要么虚拟经济领域泡沫破裂。

实体经济领域进入良性循环,赖于世界范围内的购买力恢复。这意味着欧美经济重回强势——这,在欧美没有确立(针对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全球碳排放霸权之前,是不可能的。

我们看来能够预期的,就是虚拟经济领域泡沫的破裂了。

问题又来了,甚么造成、或者仅仅作为导火索,引发虚拟经济泡沫的破裂?

我不知道,我在看,在思索。

但是我知道,当下,或者短期内、甚至中期内,不会出现。

原因很简单:TG 释放流动性的担保——国家信用——依然可以透支下去。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25 12:53

jamesbank 兄,你太乐观了。

老百姓的房子问题,不在 zy 考虑范围内。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28 22:43

一些零散的想法,写在这里,省得忘了。

1、冰岛发现猪感染 H1N1 流感病例。——是否意味着猪肉有涨价可能?2、近日,巴以在圣殿山重起冲突;而以色列强行拆除巴勒斯坦 6 所房屋——是否意图搞乱中东?威胁欧盟利益(地中海计划)?

米国为何威逼欧盟?欧元为目标?难道中国真的在抛美元,推欧元?而且这一动作奏效了?

3、欧元对美元汇率由 1.5 跌至 1.48;美元指数由 75 以下,忽然逆转,上升至 76 以上;国际金价随之走稳——米国到底花了多少代价,来稳住美元?美元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公债殖利率)升至 4%以上,(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刻,这个数字是 4.261%,)是否就是米国付出的“代价”?

4、徐才厚在米国谈了什么?5、骆家辉访华,诉求为人民币升值——中国反击手段:威胁抛美元?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29 00:29英国、法国、德国三大股指暴跌,当下分别为—2.26%,1.99%,1.99%。

而美元指数继续升至 76.33,3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至 4.252%,黄金价格跌至 1033 美元。

这些数字对美元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啊。

刚才想了半天,觉得米国人真是厉害啊:在打压金价、抬高美元指数的同时,还能保证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难道真的是米国开始复苏了不成?

看到白天一条新闻,终于明白了。

米国人动用了自己安插在欧盟中的第二个特洛伊木马:斯洛伐克。(第一个是捷克)。

看下面的新闻:

第一条:引自:http://news.daynews.com.cn/gjxw/851112.html

“钉子户”捷克快顶不住了(图)

时间:2009-10-25

波兰总统卡钦斯基 10 日签字批准《里斯本条约》后,条约生效距终点只差捷克方面“临门一脚”。其实,捷克总统克劳斯曾多次表态:只有爱尔兰批准《里斯本条约》后,他才会签约,但他最后反悔了。

……

捷克总理菲舍尔对克劳斯表示遗憾,认为克劳斯没有跟政府进行磋商。菲舍尔 13 日说,政府正在寻找解决办法,捷克政府已准备好签署条约。目前,捷克参众两院已经批准了《里斯本条约》,万事俱备,只欠克劳斯签字。

不仅如此,欧盟及其成员国领导人,也在用各种方式向克劳斯施压,要求他尽快批准条约。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13 日警告说:捷克必须找到签约的解决办法!据说法国总统萨科齐已经警告捷克,小心把捷克逐出欧盟。

捷克总统克劳斯也终于快顶不住了。他 17 日说:“《里斯本条约》走得太快太远,它不可能被终止或者调头,不管我们中的一些人有多么想让它停下来。”他还说,那些认为他将拖延签约到明年英国大选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分析认为,克劳斯此番表态表明他的立场软化,他有可能在本月 27 日捷克宪法法院第二轮裁决后签署条约。

……

“欧洲合众国”不再是梦想欧盟总部外,爱尔兰国旗与欧盟 12 星旗一起飘扬。3 日,爱尔兰通过了《里斯本条约》,欧洲政治一体化再现曙光。

尽管欧盟 27 国尚有捷克一国未签署条约,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欧盟事实上正朝着“欧洲合众国”在演变,极有可能在未来形成一个联邦制国家。

…………

●全欧盟都在等待●

欧盟成员国领导人 2007 年年底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签署旨在为欧盟一体化提供法律基础的《里斯本条约》。然而,条约需经欧盟所有成员国批准后才能生效,现在捷克总统克劳斯成了最后一块“绊脚石”。

捷克是欧盟 27 个成员国中惟一一个总统仍对条约表示疑虑的国家。尽管捷克议会已经在去年就表决通过,但克劳斯认为《里斯本条约》会损害捷克公民的法律地位和财产权利。

现在各方博弈的目光都投向 10 月 27 日捷克宪法法院的判决。如果宪法法院裁定违宪,《里斯本条约》恐怕将会无限期搁置。如果不违宪,捷克总统克劳斯虽然将不得不签署此条约,但仍然有应对之道:即拖延。这也是欧盟最为担心的。

如果克劳斯将批准条约拖至明年英国议会选举,对《里斯本条约》持反对态度的英国反对党保守党极有可能赢得大选,而且保守党已宣称如果它上台后条约仍未生效,将举行全民公决。这又将产生极大的变数。

×××××××××××××××××××××××××××××

第二条新闻:

斯洛伐克效仿捷克要求里斯本条约加附加条款

http://www.sina.com.cn2009年10月19日04:59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布拉格 10 月 18 日电 斯洛伐克步捷克后尘,也将要求欧盟在《里斯本条约》加入有关保证《贝奈斯法令》依旧保持效力的特别附加条款。

据报道,斯洛伐克总理菲乔 18 日对捷克电视台记者表示,如果捷克能成功地与欧盟达成协议,在《里斯本条约》中加入有关《贝奈斯法令》的特别附加条款,那么斯洛伐克也要在即将举行的欧盟峰会上提出相同的要求。

“对我们而言,《贝奈斯法令》是不容取消和不容更改的,它是斯洛伐克法律制度的一部分,是二战结束后正义之举的成果。”菲乔说,“我们无法想像有人要废除它或把它列为问题,然后再有人设法收回任何财产或任何补偿。”

………………

http://news.sina.com.cn/w/2009-10-19/045916459296s.shtml

捷克总统克劳斯快顶不住了

{SIMAGE}http%3A%2F%2Fimages.daynews.com.cn%2FImage%2F2009%2F200910%2F20091025%2Fwb_11_2.jpg{EIMAGE}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0-31 12:19刚刚看到参考消息报道,10 月 29 日,欧盟已经跟捷克达成妥协,统一捷克的要求,欧盟一体化又进一步。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1-04 21:20

作者:haidong 回复日期:2009-11-04 15:59:11

捷克签字了。木马启动?还是怎么回事?

用阴谋论解释一切事情,尤其是细节,肯定不能得到正确结论。

另,我在本页顶的发言,现在看来不妥。

另,第二次危机没有影子,我也很迷惑。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1-06 16:40

sgl888,葡萄的原话是,如果未来几年,都象今年这样房价一年上涨 30%,那么肯定要出事的。

spacejam1979 兄主页上面有句话,“出来混的,终究是要还的”。TG 必须为其今年不负责任的、为了短期利益而无视长期利益的举动付出代价。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1-07 16:35

嗯,米国到底经济复苏与否,看它失业率好了。

其他的数据,老米用钱可以砸出来,但是除了在统计部门造假,就业人数它弄不高的。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1-09 22:53

看了下交易盘,吓了一跳。记下这几个数字,备用:

2009。11。9,22:43

美元指数:黄金:74.941106.60美元/盎司

欧元对美元:1.5005:1

美 30 年公债殖利率: 4.396××××××××××××××××××××××××××

有趣,照东方的观点,如果人民币对欧元和美元照下面两张图的走势继续下去(对欧元贬值,同时,对美元升值或者汇率不变),老美就要和老欧洲在科索沃和中东掐个你死我活啦。

图不能上传,链接发在这里:

1、欧元对人民币走势图:http://www.fx678.com/rates/RMBchart.asp?pic=euro_l.gif2、美元对人民币走势图:http://www.fx678.com/rates/RMBchart.asp?pic=usd_l.gif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1-11 23:12

记录:2009。11。11,23:10

美元指数:94.90

美 30 年公债殖利率 4.414%

美元对欧元:1.5034×××××××××××××××××××

照这么走下去,奥黑子来中国恐怕要大出血。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1-11 23:15

加个黄金价格:1115.60 美元/盎司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1-12 13:33

司马 mm,俺给你发了站内短信,请查收。

另,我觉得你没有理解俺的意思,俺着眼点在美国掌控全球资源分配。虽然当前米国控制力度有所衰弱,但是仍然没有失去这种能力。

而中国获得美国的许可,才能参与国际间的经济活动,这,是我们分析中国一切经济活动的大前提。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1-12 13:50

作者:shyukyo 回复日期:2009-11-11 23:50:38

另,美元指数应该是 74.90 吧,我看了半天,确信自己没有看错×××××××××××××××××××××××××××××

我写错了,你没看错。呵呵。

奥黑子来中国,米国恐怕要大出血。

奥黑子今天表态日美关系“不会发生本质变化”,明显就是面对小日本的敲诈,关键时刻尿了。我看见电视上,鸠山那猥琐而谦卑的笑容,心里知道;奥黑子心里正在滴血。

为了拉住日本,压住中国突破太平洋岛链的势头,奥黑子被日本敲诈了一笔,当然是啥,咱不清楚。

为了拉住中国,撑住美元,奥黑子又要在北京被敲诈一笔。代价肯定不是美国出卖台湾(台湾是底牌),俺猜下来,恐怕是葡萄这几天念叨不已的“市场经济地位”。

不过也别高兴太早,就算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国照样会时刻找出 N 多借口,敲打中美贸易。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1-17 00:02作者:ivan0401 回复日期:2009-11-16 23:21:30

……全球化的今天,中央政策的制定,基础是国际资本环境,其次才是行业与企业。可以坚信,现阶段,是中国与国际资本博弈最艰难的时刻,国际热钱回流,也便是在美国加息等利好的刺激下,中国经济也伴随着回归理性。

……………………………………………………………………………二次见底,虽然不能具体说在何时,但是终究要来的。

老兄仔细观察各种具有关键意义的事件和节点。

对于宏观经济,恐怕不能太过于乐观。

比如奥黑子来华前,由周小船同学出面,“11 月 6 日,在苏格兰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间隙表示……中国的资产泡沫问题并不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说的那么严重。”

在同一场合,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建议,各国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主要储备货币国要保持币值和汇率稳定,防止负面溢出效应。(可以参见: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1109/03126938515.shtml)这件事情,明确表态:中国将会在明面上继续推行“宽松财政政策”。从而意味着,中国会与米国比发钞票,到最后一刻。这完全断绝了如下希望:想诱使或者逼迫中国首先采取紧缩政策,并且因此承担相当损失。周小船同学的意思是:米国佬,你就死了那条心吧。

反过来看这件事情,说明中国根本不敢步澳洲、瑞士、还有传说中明年要加息的三哥等国,哪怕是仅仅发出要紧缩的信号。更别提真的加息了。

由此我们可以读出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潜在的危险。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1-17 00:13我在奥黑子来华前,紧追美元指数、欧元对美元汇率,以及 30 年期美债收益率、黄金价格几个参数,是想推断出中国跟老美分赃谈判进展如何。

俺的分析基于 2 个基本事实:

1、美元当前在很大程度上,由中国来支撑;2、中国的维持、拓展发展空间,必须得到美国的允许、甚至仅仅是默许:(1)扩大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的来源(2)维持当前已经受到重创的外向型经济循环(3)(葡萄大侠)传说中的一定程度上出售高新科技给中国,以利于中国产业升级。

两大邪恶力量互相勾结,但是在谈好条件前,二者会互相争斗,表现形式,恐怕就在我上面提到的四个指标上。

××××××××××××××××××××××

顺便记下现在这个时刻的数据:

美元指数黄金欧元对美元74.921132.001.496230年期美债收益率4.298%××××××××××××××××××××××××××

就这些数据来看,TG 恐怕和奥黑子还在讨价还价。

另,俺只是在试错,俺也不知道具体应该多少是美元的底线。

继续观察吧。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1-17 00:37

另,俺此前曾经提到过,中国当前经济体系分裂成了两大板块,实体经济板块面临巨大的通缩压力,而房地产及建立于其上的虚拟经济系统,通胀急剧恶化。

老温已经坐不住了,其一边指使周小船同学表态不会采取紧缩动作,另一边在否认的同时(可以参考这个新闻:银监会副主席:目前二套房利率政策未变http://finance.qq.com/a/20091116/001085.htm),却暗地里命令几大国有银行收紧房地产信贷。

这提示房地产风险非常大,大到老温屁股坐不住的地步。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1-17 01:11

另,老虎在新加坡跟香港特首曾 sir 谈话,话题就是金融稳定,当有所指。

×××××××××××××××××××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全宇虹):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14日在新加坡……充分肯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维护香港经济金融稳定所做的努力和今后的施政方向。他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香港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希望特别行政区政府继续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好有关应对工作,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促进香港繁荣稳定。

http://news.sina.com.cn/c/2009-11-14/101919047344.shtml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11-18 22:17刚刚接到柱子(“一柱擎天向太阳”)的电话,他提到,近期为配合正在中国的奥黑,一起对人民币施加压力,伯南克狗急跳墙,在市场上“过度使用了美元的信用”,导致市场对美元“失去信心”。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