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纬、民谣、推背图

大江宁静

谶纬、民谣、推背图

大江宁静过完节了,跟大家谈谈神秘主义的东西吧,这个话题最火热了,许多朋友信这个。确实,在这个激烈变化的世界中,作为个人深深感到自身的无力而求组余鬼神、命运来获得心灵上安慰,这也是算命大师、风水师和心理学专家生意火爆的原因。本文主要谈一谈其背后的原因。

跟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华夏族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世俗化。也就是说,没有强烈的信仰,并非神权至上,像中世纪的基督教社会和穆斯林世界,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皇帝和国王只不过是神权的附庸或者干脆政教合一,教主直接掌握政权,在华夏大地上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的皇帝虽然也被儒家附会成天子,用天人感应说来把皇帝神圣化,但是皇帝的权力基础还是世俗的而非来自天上的众神。所谓天子,兵强马壮者自可为耳,并不是什么君权神授。

当然,这并非是说什么中国例外,在早期华夏族跟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并无二致,匍匐在神灵的脚下,毕竟对于远古的人类来说,世界上未知的威胁、不可理喻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弱小的人类不得不求助于神灵来解释这一切。皇帝、蚩尤、大禹治水等传说时期已经不可考,有着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的商代,对神灵可是无比虔诚地信仰,商人认为天上的上帝(非是西方的“上帝”)庇护着臣民,个在天上至高无上的主宰者掌管着万物生死,国家大事都要通过龟卜征询上帝的意见,特别是祈雨、战争、农事、疾病、巡狩、灾难。为了讨好这位大神,商人祭祀上帝或鬼神,动辄就用几十甚至几百个人殉葬,其中大多数为奴隶,但也不乏有地位的人即贵族。这也是古代民族的普遍信仰,在圣经中记载亚伯拉罕用自己的儿子来祭上帝,大概人们觉得,不用自己最好的东西来献祭,天神不会满意。

考古学家发现的甲骨文有一大半是占卜纪事。商人不但国家大事祀祖先和对外战争上占卜,就连生病、求雨、预测庄稼的收成等生活上的事情,也用龟甲、蓍草等占卜,可以说占卜浸透到商人的灵魂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文化信仰,离开占卜商人就不能被称作商人。这种现象在上古文明中均有之,埃及文明其统治者法老干脆就是神灵的化身,为了维护神灵血统的纯洁,埃及的法老们都是兄妹结婚的——这很可能是最为源远流长的埃及文明衰落的原因,在强大的国家也经不起一个个晋惠帝般的白痴统治者折腾;在古希腊,若遇战事,人们一定要求神占卜,各城邦都养了一大群随军巫师。犹太人的圣经旧约中记载,最初的犹太人是由教士统治的,摩西就是一位大教士,最初的犹太民族是没有国王的,国王只是因为军事上需要一个领袖而被民众呼吁,而且还是被教士膏立的。巴比伦文明也是神权至上,汉谟拉比大法典石柱的最上端图案描绘的就是君权神授。

然而华夏民族从周朝起就开始摆脱了神灵的桎梏。周朝是一个世俗化的朝代。神权已经让位于世俗的政权,虽然还有一定程度的迷信,但是王朝的统治者对于鬼神上帝的态度,只是“敬鬼神而远之”,并不像商人一样迷信和盲从。这是因为此前看似无比强大的商,在弱小的周及其盟邦打击下,突然间便土崩瓦解了。他们意识到,商人用来吓唬弱小部族的上帝观或鬼神崇拜,是没有根据的;商之所以灭亡,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未能“以德配天”,未能“敬德保民”,而非因为不祭拜上帝,或祭祀态度不好或方法不对,惹得上帝不高兴,不再关照他们了。换句话来说,是世俗间的力量而非天上的神灵来决定王朝的兴衰。周朝的开创者对于鬼神之说就不甚相信。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周武王通过殷朝内奸得到消息,商人的主力部队在淮上一带与东夷作战,于是大会诸侯,出兵东渡黄河,趁着过农历新年的机会偷袭宗主国商国,在途中祭祀们用龟甲、蓍草占卦都是大凶之兆——说实在话,偷袭一个立国近六百余年的中央帝国,祭祀们内心都不看好——加上过黄河时候有遇到滔天巨浪,看来是上天在警告,于是祭祀们纷纷劝说周武王收兵,不料周武王将蓍草抛掉、用脚踏烂龟甲,说道:枯骨死草,何知吉凶!坚持讨伐商纣,结果一举成功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要是周武王犹豫了,让商朝的主力部队回师,讨伐商朝的战争胜负尚未可知。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0:39既然祭拜上帝没有作用,依然被属国偷袭亡国,那么还有谁会去信仰神灵呢?神权在华夏大地上的衰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也是每个宗教信仰必然会遇到的困境。人们信仰神灵,一个最直接的动机是有效。一个没有效果的神灵、不能医死人、肉白骨、不能庇护信仰者降灾难给渎神者的神灵,终究会被信徒抛弃的。所以圣人耶稣传道也要像江湖术士一般行神迹:治病驱魔救人、拿出一个永远吃不完的大饼,等等。

问题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灵、或者说有这超自然力量鬼神一类的高等生物存在吗?至少在形而下的物质层面上,能够直接干预物质世界的神灵是不存在的。如果这样的神灵存在,那么商帝国就不会被灭亡,犹太人的上帝在其子民被灭国和奴役的时候也从来未现过身。

能够响应信徒们祈祷而干预现实世界的神灵在历史上从未有过——除了在游戏中。

至于形而上的神灵,例如科学家逻辑中的第一推动,黑格尔认为物质世界是精神的显化,印度教认为梵是世界的本源,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精神进化出物质,还是物质进化出精神,本来就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我们的世界是否源于上帝的创造,身在局中的人类也许永远不会知道答案,而且这样的上帝、神灵存在与否,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一个创造出宇宙万物和规则的上帝、神灵,本身也遵守这种规则,这样的创世神灵存在与否对于世俗社会而言是毫无意义的,而一个能够直接干涉物质世界的神灵在人类的历史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想要实证这样的神灵是否存在无一例外遭到了失败。

穆罕默德在传教的时候就曾经遭到过质疑:既然你是真主的使者,那么你能够让大山走过来吗?穆罕默德命令大山走过来,很显然山是不会听从人的命令,默罕默德自己向大山走过去,说道山既然不肯过来,那么我就走过去,幽默地化解了这一个检验。

可以说,任何实证的检验对于宗教来说都是致命的。就像集权统治,依靠谎言与暴力来维持统治,宗教的手法也是类似,中世界的基督教靠狂信和火刑来维持,现在的穆斯林极端主义分子也是如此,对于任何质疑的人群用恐怖暴力来回应。佛教相对要高明一些,用来世和因果说等无法验证的东西来回避这个问题,现代的基督教将爱与宽容、天堂其实也是走上了佛家的路子。其实这个来世、因果和天堂之说也是漏洞颇多,要不然也不会有“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之类的说法了。历史上南北朝时期、辽国佛教大行,可是一些信奉佛教的君王和国家都下场甚惨,如梁武帝和北魏元氏,所以他们都在最后发出了“礼佛无用”的上当受骗哀嚎,决定他们命运的是人是世俗的力量而不是神灵,“不问苍生问鬼神”,不去好好治理国家,殷鉴不远。

禅宗达摩祖师看到了这个逻辑上的悖论,所以在梁武帝问道:我建了许多寺庙,也礼敬僧人,有什么功德没有?达摩答道:没有功德。

因为如果功德能够被量化,那么梁武帝后来被饿死的悲惨遭遇,且不是自相矛盾?可是达摩祖师虽然回避了宗教因果实证性的问题,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宗教虚无化的问题,既然求神拜佛无用,我们又何必信仰神灵呢?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1:33

@食炸糊晕了 2015-03-13 11:25:18

大江书记又有新论了

-----------------------------

这个也不是新论,漫谈下谶纬、民谣之类的历史,还有为何人们信这些,还有谶纬真的能预言未来吗?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1:35自从周之后,国人对神灵的信仰就归于虚无,落脚点在一个实用上。皇帝求长生、炼丹,秦始皇信奉方士找寻长生不老药,古往今来,为求长生,死在丹药上的皇帝贵族们不知凡几,最出名的嘉靖皇帝,最后一个死在丹药上的是雍正。而民间对神灵、祖先的崇拜都是为了保佑自身、升官发财、家在平安、身体安康之类的世俗需求,求的都是现世、此岸,而非宗教意义上的彼岸,所以国人是逢庙就烧香,见菩萨就拜,并非是对神灵的一种信仰而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考虑的,万一有用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国人这种特别强调实用的风气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在农业社会的红海条件下做到了极致,没有哪一个农耕文明能够跟中国相比,就像现在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跟中国比山寨和世界工厂一样。但是这种过分关注实际、实效、近期利益,而不注重理论和长远,也压抑了国人的创新精神,使得中华文明一直桎梏于农业社会小农经济的红海内转圈圈而不能突破开启科技革命进入工业时代。

究其原因,应该是在古代底下的科技水平下,中国的农耕与儒家文化很容易导致人口激增而陷入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之中。由于人口过密化导致大多数人恶劣的生存条件的大环境下,绝大多数人活着的目的就是吃、一有饥荒就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的情况下,实用主义的思想大行其道,一切都是从有不用、能不能吃的角度来考虑,不能吃的、不能用的就抛到一边,理论?道义?多少钱一斤?能当饭吃吗?国人对神灵的膜拜更多像是一种交易而非信仰。“从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之类关于人生际遇的口诀中,中国人相信的是命运,而神灵的作用甚至是排在名字和外貌的后面,聊胜于无。在商以后,神灵开始走下神坛,而另一种神秘主义的思潮——谶纬开始兴起。所谓谶纬,谶是指应验的预言,神的启示之类,分为图谶和符谶等,这个东西出现很早,在先秦时代,《左传》中就有一些谶语,为方士和巫师所作,纬则出现得晚一些,在两汉时代流行,是方士化的儒生附会儒家经典编出来的神学书籍,为了与经书相对应,称之为纬书,在东汉时期,纬书被称为内学、秘经,儒家的传统经典反而被称作外经,如同圣经中的里圣经、黑圣经,佛学中的密宗一般,成为东汉时期的官方神学思想。由于涉及政治社会的敏感话题,虽然汉朝的统治者利用谶纬来神化自身的统治,但是汉末的黄巾军起来让统治者看到了底层民众利用谶纬起事的危害,谶纬是一枚双刃剑,而且多数时候还是利大于弊,所以魏晋之后历代统治者都禁止谶纬之说,以免被人利用来危及统治。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1:44

@stone806 2015-03-13 11:34:31

所以。。并不是宗教让人来找精神寄托

恰恰相反。。。宗教是让人来找真理。。找知识。找出路的

结合楼主的推背图其实为什么推背图很准。

说到底。我们的世界依然是 0 和 1 的游戏只是我们伟大的祖先发现了窍门。发现了一套公式。可以预知事态的发展。

而西方的科技目前也在一步步去发展这套公式。只不过西方走理论体系的路子。我们是走经验的路子。

目前的很多试验,通过电脑模拟就可以知道......

-----------------------------

推背图后面在讲,并不是准不准的问题,事实上推背图是一种谶纬集合,类似于水浒和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前面的不准的谶纬都被淘汰了,自然很准,后面的大致也是一种模型,就像人一样大致的走向生老病死,王朝兴衰周期律,这种普遍的规律总是准的,没有具体的时间的话。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2:31相信命运和谶纬有想通之处。命运、谶纬为何能够应验?自然是存在一种规律性的东西才能够应验。就像物理学经济学用模型来反映认识世界一样。那么,这个世界是有规律的吗?人生的际遇会像物理学定律一样客观、精确、可以预测吗?在牛顿的物理学定律发现之初,一些物理学家认为,只要给出初始的条件,能够计算出任何物体每一分每一点的运动状态,如果世界真是如此精确地运行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生来就是注定的,看似乎偶然的事情其实早已经被注定。还好随着物理学发现的深入,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蝴蝶效应、混沌自组织理论薛定谔猫、电子云等证明了即使在物理层面上,粒子运行的状态都不是精确可以预测的,就像电子运行的轨迹一样,只是一片概率的电子云而非一个精确的状态,至于说复杂的人类社会就更不可能会有一个确定的未来和注定的命运了。所以命运之说是不可全信,积累阴德和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也和现实生活颇为不符合。好人没有好报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因而佛教一些大牛开始给因果学说打上补丁,一是前世说,好人这辈子为何没有好报?是因为前世作孽在还债。这个前世来生是无法验证的,而且这种理论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从结果反推原因会导致以成败论英雄。一个人有着悲惨的遭遇是因为前世不修,一个恶人杀人放火是因为有积福气,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死掉了是因为他前世的罪孽,这从逻辑上说不通的,可以说是一种“强奸理论”,只要你强奸成功了,那么你就是正确的,否则你就是卑鄙、下流无耻的强奸犯。就像现在一些汉人把成吉思汗看着是民族英雄一样,屠杀上亿汉人的外来民族首领、把汉人看做三等四等居民的人都能够是民族英雄,这不是我干你娘你就喊我做爹吗?这背后的逻辑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考量,为了民族和谐、为了统战,所以岳飞也不是民族英雄,施琅是民族英雄,下一步灭掉宋朝的张弘范大概也是算民族英雄吧。

还有一些佛教的理论家用整体报应说来完善因果论,其实逻辑上也不充分,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2:32但是这个世界是完全没有规律的、一片混沌吗?也不对,有些事情是有着大致的规律的,从物理学定律、从人生的际遇中又可以看出一些普遍性的东西。如人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王朝和国家都有兴衰周期率。所以算命、谶纬预言等其实都是想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

其实包括占卜、算命、八卦、乃至西方的水晶球、塔罗牌之流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就像我们学经济学用模型来反应、理解世界一样,周易也是六十四卦六十四种模型来映射大千世界、人类社会的林林总总万象生活。

人生总是起起伏伏的,否极泰来,乐极生悲,走几年好运之后从概率上来讲会背几年时,总是这样循环复始。人类社会也是像波浪一样发展有高潮有低谷,在股票市场上也有人总结出了波浪理论,但是这些模型对你的生活究竟有多大的指导作用呢?一是简陋的模型不足以概括复杂的现实社会,二是即使你知道怎么多模型,你又怎么知道这一种走势与你当年的走势是相同的呢?就像波浪理论的数浪一样,事后诸葛亮,事情猪一样,全是主观判定,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也是迷信、信仰与科学的区别,科学如同经济学理论的适应范围和判别都有着严格的可检验的标准,而占卜之类就不一样,纯属跳大神,本质上是猜测是赌博。

据说在易经之前还有连山和归藏,分别是夏和商的易经,其实区别也不大,连山把艮卦作为首卦,象征着山,因为大禹治水,在大洪水之时人们靠着大山才生存下来,归藏把坤卦作为首卦,反映了商时代母系社会人们知道其母而不知其父,在商代王位的传承都是在兄弟之间传承,所以说“殷人亲亲”,而周朝则是父系氏族和宗法社会的确立,所以以乾卦为首卦,是为“周人敬宗”,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王位,我国的宗法社会、宗族制度,自周朝始,孔老夫子都说:吾从周礼。连山、归藏、周易只是三朝祭祀们占卦用的卦书,模型都是大同小异的,具体的卦辞有所不同而已,反映了三朝的文化特征而已。

如周易中的归妹一卦中: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讲的帝辛(商纣王)的爸爸帝乙把妹妹下嫁于周文王,周国与中央大国联姻,化解了灭国之祸,自然是大好事。所以,把周易之类的书看做是反映古代文化历史民俗之类的书看看即可,不必神化。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说算命、占卜、乃至谶纬、民谣之类很准相信这些东西呢?其实这个东西就像买彩票一样,尽管概率很小,可是总会有人中大奖的,而那些不准的谶纬民谣就自然消失了,你看到的听到的、历史上留下来的多是蒙对了的预言,就像物理学上人择原理一样。所谓人择原理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物理学家发现,只要宇宙常数有稍稍的差异,那么我们的宇宙就不可能是现在的样子适合人类和智慧生命生存,要形成我们现在的宇宙需要亿万分之一的概率,有的天体物理学家甚至因此而信奉上帝的存在,认为是上帝创造了宇宙才得以如此,然而,人择理论并不需要假设上帝的存在。存在着无数可能的宇宙,那些不适合人类和智慧生命生存的宇宙自然不会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你能提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了这个宇宙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因即是果。

所以,对于谶纬、命运之说,不可全信,也不可完全不信。古人有“一语成谶”之说,未来是不确定的,依据我们的行为而有不同的结果,但是又有一个发展的趋向和概率的大小,有些神秘联系的预兆、谶纬能够让我们警醒和趋利避害。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2:36

二、历史上著名的谶纬与民谣龟甲和蓍草占卜在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战争中丢了这么一个大脸,因而地位急剧下降,从商代至高无上的神权祭祀沦落到民间算命看相之流,在庙堂上失去了地位。这也是中国世俗化的起源,中国社会一直是世俗化的,神权从未像西方、中东和南亚地区一样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有周一代都是敬鬼神而远之,推崇周礼的孔夫子也是不语怪力乱神,周朝的风尚奠定了中国社会世俗化的根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方的文艺复兴把神灵拉下神坛世俗化进程比中国晚了两千年,也正是人从神灵的束缚下解放,迎来了中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文化高潮,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说中国文化后来一直都在吃这个历史时期的老本。

蓍草、龟甲占卜在官方文化中的没落,可是人类对于未来不确定的迷茫导致这类需求的火爆,哪怕在科学昌明现代社会,什么水晶球、风水之类的东西都有市场,何况在科技水平和医疗技术十分低下有许多不解之谜的古代了。所以谶纬在朝廷中逐渐取代了蓍草龟甲占卜成为一门显学,而在民间每逢动荡不安之际,民谣也开始流行开来。

吸取了龟甲、蓍草占卜因为有明确的检验标准而常常与事实相违背以至于被认为是骗子的教训,之后流行的谶纬和民谣都故意搞得云山雾罩、模棱两可,左也有理,右也有理,事后都是神仙诸葛亮,事前谁都看不懂。就像一个笑话讲有四个考生到庙里求一位被称作“活神仙”老道问考生前程,老道伸出一个手指,默不作声。无论考生们问是何意都以天机不可泄露推辞搪塞,考生们走后,身边的道童问师傅究竟是何意,老道说道,如果他们全考上,一个手指就代表全中,全落榜,就代表全不中,中一个、一个不中也可以解释,那么,如果中了二个怎么办呢道童问道,那就表示中一半,老道说。

很多谶纬和民谣也是如是,反正事后牵强附会,怎么解释都行,事前?那自然是法不传六耳,天机不可泄露了。

还有一些谶纬是阴谋家、野心家伪作的,为起事、上位造声势,如最著名的黄巾军起事的民谣: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有时候朝廷也为了稳固统治而也造舆论。如两汉就谶纬盛行,宋朝的皇帝也多用祥瑞——谶纬的一个变种来证明自己是真命天子,宋真宗、宋徽宗都热衷此道,可惜再多的祥瑞也未能避免北宋的覆亡,王公贵族在铁蹄下碾做尘泥。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2:37在历史上最著名的谶纬之一:亡秦者胡,应该是被秦国强大武力困扰的六国人士造出来的,这个胡本意是指北方的胡族,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一直是中原农耕民族的大患,秦后的汉高祖刘邦就被匈奴在白登山被围,所以六国人士希望胡能够南下威胁秦国,就像老蒋当年盼望美帝能够给小日本背后捅一刀心情一样,这条谶纬流传很广,以至于始皇帝修筑长城来防备胡族,结果却应在其小儿子胡亥的身上。

当时另外一条谶纬就是“大楚兴、陈胜王”,这个显然是军士们为求活命而人为伪造的,为造反鼓舞士气,史记中都有记载。

汉高祖斩白蛇,此类的传说得以流传下来还是人择原理,当时各路反王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神迹,如六国宗室魏豹自立为魏王,他的小妾薄姬被其手下相士人拍马屁,说其当为天子母,言下之意就是魏豹将会做皇帝,心花怒放的魏豹于是背叛跟刘邦的盟约,结果成了阶下囚。薄姬被刘邦临幸,生下儿子刘恒,最后在汉朝大臣和宗室们诛除吕后的外戚大动乱中,大臣们想找一个弱势的太后和皇帝以利于控制,结果选中了刘恒,也算是一语成谶吧。其实那个相士只是在拍魏豹的马屁,要是真的有怎么牛,他为何不选择刘邦作为主子,还鼓动魏豹造反,他跳大神蒙对的就流传下来了,不对的就消失在历史的河流中了,人们总是关注那些不可思议、神秘的事情。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2:56汉代的大儒董仲舒结合阴阳家等流派提出了阴阳五行说和天人感应等理论,认为受命于天就会出现祥瑞和符谶,君王失德就会出现天灾人祸等大灾难,为谶纬之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个显然是没有根据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灾跟人祸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汉朝另一个很著名的谶是公孙病已当立,汉昭帝时候,发生了两件灵异事件,一是泰山石自立,而是上林(皇家林园)中有柳树枯僵复起,虫吃柳叶成文:公孙病已当立。这件事情要成汉武帝的继承人废太子的巫蛊之祸说起,汉昭帝刘弗陵本为汉武帝幼子,其母钩弋夫人晚年受到汉武帝宠爱,围绕其母子身边的一批小人构陷太子刘据,希望能够有拥立之功劳,最后以巫蛊之祸逼死太子,除了一位太子孙刘询(刘病已)外,其余的家族人员均被杀。武帝后来对此事也有所察觉,知道是小人离间父子不通消息酿成的大祸,因此把参与人员全部处死,并且在最后没有选择的情况下立幼子为太子的情况下也把其母处死。由于废太子宽厚仁慈甚得民心,跟汉武帝多疑好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民间一直有一股为废太子平反的呼声,在汉昭帝时期曾经有人假冒废太子在长安出现居然观者众。上面的谶语显然是废太子的势力所为,为刘病已上位造势,比较废太子做了三十年太子,监国多年,自然有一批人心向着他,否则他的血脉孙子刘病已有如何能够得以幸免。这样一个明显人为的谶纬,而董仲舒的一个学生眭弘居然解释为公孙氏当兴起,刘氏会失去天下,要求求天下贤人而禅让之,退封百里之国,以应天命,结果被朝廷以妖言惑众之罪被砍了脑袋。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汉昭帝死后无子,霍光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后又废之,复立刘病已(刘询)为帝,就像汉朝的权臣们在诛除吕氏后立代王而不是齐王做皇帝一样,他们看中的是在朝中没有势力便于控制的傀儡皇帝,所以刘病已总算中领导大奖成为汉宣帝,也不枉那些支持他的人辛辛苦苦搞出这么多花样来。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2:59

@石榴瓜 2015-03-13 12:57:06

藏头诗(李淳风《藏头诗》)唐初

司天监供应制诏赐紫臣

李淳风撰

唐太宗贞观七年五月十九日。李淳风和李世民述说未来大事。

正文太宗问於李淳风曰:朕之天下,今稍定矣。卿深明易道。不知何人始丧我国家?以及我朝之後,登极者何人?得传者何代?卿为朕历历言之。

对曰:欲知将来。当观已往。得贤者治。失贤者丧。此万世不易之道也。

太宗曰:朕所问者。非此之谓也。欲卿以术数之学。推我朝得......

----------------------------- 这显然是后人伪作,后面在解释烧饼歌、推背图之类。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3:00从眭弘上书朝廷,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研究谶纬的经学大家,至少自己还是相信这些的,不全是忽悠。接下来的汉哀帝相信谶纬,认为汉室将亡,要传位给传位相好董贤断袖的君王要把江山传给董贤。王莽更是相信儒家的那一套,复古结果身败名裂。他们自己还相信所说的理论,不像后来的一些革命家都是忽悠人的。我们都知道两句诗: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其实真实历史上周公旦是一个类似曹操之流的奸雄,执政时候称王,导致其兄长管叔等发动叛乱——如果按照殷商兄终弟及的继承法管叔在周公旦的前面,按照周的嫡长子继承法,周武王有元子,所以周公旦称王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都是不合礼法的,在杀兄逐弟之后他称王七年,他后面归政周成王也是被迫的,有史料记载成王亲政的时候,周公旦奔楚,如果是他是主动归政的,为何要逃到蛮荒之地去?应该是成年的周成王联合一些贵族推翻了他的统治。

而王莽倒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克己复礼,甚至因为儿子凌辱奴婢而逼迫儿子自杀。按照儒家的那一套来治理国家,复古三代、井田制度,大儒争相投王莽,可惜儒家的东西只能说不能做的,刘邦得到天下又不是靠道德和品行,其下的陈平盗嫂偷金,刘邦照用不误。俗话说贪官多能吏,清官多庸才,一个没有欲望的人能够指望他做出一番事业来吗?王莽用一些道德高尚的平庸之辈,和复古已经不合时宜的制度,是其败亡之道。儒家只能说说不能治国又一次被证明了,统治阶级治理国家儒表法里,夹以黄老,儒家的那一套只能用来做招牌,真正治理国家靠的是暴力秦政法家的那一套,夹杂黄老阴谋之术,儒家是用来愚民的,王莽读书把自己给愚了,结果下场很凄惨,但是在王莽的必死之局中,身边还有二千多人跟他一同赴死,跟崇祯皇帝死的时候,没一个大臣肯为他开门,只有一个老太监陪他死相比,王莽个人的人格魅力还是相当高的。一个真正的大儒,严格按照书本上说的内圣外王之道去做的,最后失败了儒家把他骂的狗血淋头,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3:03

@方筱然 2015-03-13 12:58:14

顶一下!!书记开会开完了哈?

-----------------------------

会是要年年开、月月开,天天开的,这样你就不会有功夫去做其他事情了。偷得平生半日闲,跟网友们上来聊下天吧,其实都是在做不得不做的无用功。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4:25

@方筱然2015-03-1312:58:14

顶一下!!书记开会开完了哈?

----------------------------- @大江宁静2015-03-1313:03:49会是要年年开、月月开,天天开的,这样你就不会有功夫去做其他事情了。偷得平生半日闲,跟网友们上来聊下天吧,其实都是在做不得不做的无用功。

----------------------------- @h6140999 2015-03-13 14:07:00大叔你这不属于职业精神啊,或者有悖于专业精神。最近发现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你怎么看。还有高效人士七个习惯。你怎么看这些书

-----------------------------

中国社会,特别是体制内跟西方社会是大不相同的,从组织原则上来说,党大还是宪法大这个问题都没有解决,如果按照西方的管理制度在体制内来套的话会碰的头破血流的。中国其实还是封建社会人治的那一套,专业水平嘛排在派系、关系、后台之后。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4:27

@重庆半兽人 2015-03-13 14:21:01

我一直怀疑现在最流行的金批本推背图是伪造的。

现在流行的金批本推背图,是民国 4 年发行的。所以里面对太平天国预测的分毫不差。而且网上流传说金批本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有原版,但我登陆该网站,根本没有推背图。反而是台湾的党校里面有个其它版本的推背图。我看过民国之前的六个版本推背图,根本就没有哪个是预测到了太平天国的。

任何史料,第一个问题就是史料的版本。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这是金批本的第一......

-----------------------------

这个是肯定的,推背图最初出现在唐朝末期宋初,是一些流行的谶纬大集合,最后一次增删是在民国时期,很多都是后人加上去的,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过程。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4:32

@草根靠榕树 2015-03-13 13:38:11有一个很奇怪形象,无论上帝、天主;或安拉,都是较统一和大的神。看中国,神杂而乱,有天、地,动物、风雷、电;古人等等。

上帝给了西方以智慧;安拉给了阿拉伯石油。中国神太小,天庭中大约无力与他神争,只好来祸害其子民,让民因害怕而敬彼。

-----------------------------

最初原始社会都是多神崇拜,一神崇拜是后期的产物。中国殷商时期的天神崇拜(上帝)已经有了一神崇拜的雏形。但是自从周灭商之后,这个进程就被打断了。周其实是相当世俗化的,最主要的就是祖先崇拜,宗法社会,神灵的位置是很靠后的,敬鬼神而远之,没有殷商文化中对神灵的虔诚。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4:46

@h6140999 2015-03-13 12:37:20

从基本历史资料,或者历史知识看,佩服大叔知识,不知道大叔是侃侃而谈还是查阅资料写的,不过两种情况值得佩服。的确现在是实用主义盛行,就来说学习,我只是学考试的主关系眼前的得失,却失去对未来的展望。

-----------------------------

实用主义盛行是生存环境恶劣所致,还是人口太多,活着就不容易,没有闲功夫去想其他的。

就像中国的高考,一直说要素质教育一直推行不了,每年 6-700万毕业生,好的大学只有那么多,或者说未来市场上能够容纳的高端工作机会只有那么多,谁能去上好的大学、谁不能上?所以只能是应试教育,就像古代开科取士一样,让大家用试卷来分高下总比五代时候的武人用刀子好。

这是一种无奈的次优选择,受现实条件限制。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4:53

@草根靠榕树2015-03-1313:38:11有一个很奇怪形象,无论上帝、天主;或安拉,都是较统一和大的神。看中国,神杂而乱,有天、地,动物、风雷、电;古人等等。

上帝给了西方以智慧;安拉给了阿拉伯石油。中国神太小,天庭中大约无力与他神争,只好来祸害其子民,让民因害怕而敬彼。

----------------------------- @大江宁静2015-03-1314:32:58最初原始社会都是多神崇拜,一神崇拜是后期的产物。中国殷商时期的天神崇拜(上帝)已经有了一神崇拜的雏形。但是自从周灭商之后,这个进程就被打断了。周其实是相当世俗化的,最主要的就是祖先崇拜,宗法社会,神灵的位置是很靠后的,敬鬼神而远之,没有殷商文化中对神灵的虔诚。

----------------------------- @草根靠榕树 2015-03-13 14:46:07赞楼主学问,曾读过何新的《诸神的起源》一书,但没读懂,只觉得很有学识样子,特别其考证,云山雾罩的。很难搞懂,后也没去了解对其书评价。当年国师吧?好像是。

-----------------------------

何新是骗子,或者说没有读书没有读通。真正的大师写的文章都是通俗易懂的,特别是文史类大师,像陈寅恪、钱穆等大师哪怕你不同意他的思想也会觉得他说得有一定道理而且开卷有益。何新的文章据说在考据希腊文明是骗局,这么多考古发现都不能证实,没有实证只有文字的炎黄、夏时代能够被证实是文明?研究这些东西跟民科研究永动机有什么区别?只能说读书读岔了,走到歧路上了。他的研究,有些野路子年轻的时候就有些偏狭,现在年纪大了更是老糊涂了。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14:57对于何新之流称国师,我只能说一句,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国学大师留在大陆的文革都死了或者是被打断了脊梁,不敢写了。现在所谓的大师,跟跳梁小丑差不多,水平是一张嘴就错,看领导的眼色、揣摩政治风向倒是一个比一个厉害,也是一直逆向淘汰吧。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20:57

@無常 181228 2015-03-13 19:01:31大江老师,经济学的帖子还更新不?我等经济小白还等着你更新呢!

-----------------------------

等写完这个帖子再更吧,写文章要一鼓作气,停了就要慢慢写了。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20:58

@合一不二 2015-03-13 19:40:11

为楼主点个赞! 可是这个世界没有因果,天理何在呢?

----------------------------- 世界既不是有因果的,也不是没有因果的,很微妙。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21:00

@合一不二2015-03-1319:40:11

为楼主点个赞! 可是这个世界没有因果,天理何在呢?

----------------------------- @大江宁静 2015-03-13 20:58:34

世界既不是有因果的,也不是没有因果的,很微妙。

-----------------------------

至于天理,天有生就有灭,天也有倾覆的时候,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但是我们时时刻刻都活在当下,这中间的细微处也无法用语言描述,只能靠感悟。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21:11

@九五至神 1 2015-03-13 19:23:40

@大江宁静

宁静大师也充当巫神了。。。

-----------------------------

其实我是不怎么信这些东西的,内心来说我还是偏向唯物的,什么怪力乱神都搞不过钢铁和火药,要不尼采怎么说上帝死了。不过有很多人相信这些东西,存在的就有一定合理性,再说这些东西在心理上也有一定的意义,所以聊聊这个。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22:58

@keith306 56 楼 2015-03-13 22:37MARK,看唯物论者论谶纬。连山归藏已失传,LZ 哪里找到的首卦啊?

------------------------------

大致的说明还是有的,其实跟周易应该差不多,就像河洛话跟北京话的区别一样,只是失传了才觉得神秘而己,一个简陋的占卜工具。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3 23:10

@keith306 56 楼 2015-03-13 22:37MARK,看唯物论者论谶纬。连山归藏已失传,LZ 哪里找到的首卦啊?

------------------------------ @大江宁静 57 楼 2015-03-13 22:58大致的说明还是有的,其实跟周易应该差不多,就像河洛话跟北京话的区别一样,只是失传了才觉得神秘而己,一个简陋的占卜工具。

------------------------------

其实周易也就那么回事,无非是古人认识到世界是循环往复的,跟星象、水晶球一样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蒙复杂的世界。不过是一个八进制的六十四位模型。真要附会的话,希腊哲学家还说"万物皆数"呢,十进制的数字从0到9再到10不也是循环往复?一样可以代替世界万物。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4 18:42

@keith306 2015-03-13 22:37:18MARK,看唯物论者论谶纬。连山归藏已失传,LZ 哪里找到的首卦啊?

----------------------------- @陈朝诚 62 楼 2015-03-14 00:25

唯物论应该是无神论者.?

------------------------------

那可不一定,对于古代人说,现代人就像神灵一般会魔法,所谓神,也许就是超级人类,我们的人类进化的终极目标也许就是成为上帝,创造出一个新的宇宙,在我们的宇宙崩溃后继续,也许我们的宇宙就是这样来的谁知道呢?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4 19:17之后的刘秀是起兵靠的赤伏符,据说这本谶纬书是赤伏符是一本所谓的“神秘预言书”,指明道姓的预言了一个名叫刘秀当皇帝的前景。据说是在天上的汉高祖刘邦,传到人间真正的“天旨”。

目前流传下来的文字是“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鬭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王莽当政的时候,有一个汉室宗亲叫做刘歆的就听说了这个预言书,不但听说了,而且立即做出了反应,马上把名字改成了“刘秀”,认为自己有做皇帝的命,兴冲冲地谋反,结果兵败被杀。

由于东汉的开国皇帝起家靠符谶,所以谶纬成为东汉的国教,如赤伏符中有一句“王梁河图主卫作玄武”,刘秀就将王梁超升为大司空;谶文中有“孙咸征狄”一句,刘秀就任命孙咸为“平狄将军行大司马”;《河图会昌符》中有“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之语,刘秀就决定立即去泰山封禅。

建武中元元年(公元年),也就是刘秀临死前一年,他还正式“宣布图谶于天下”,使谶纬成为国宪。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谶纬之学越发兴盛起来。“五经之义,皆以谶决,于是五经为外学,七纬为内学”,人人“崇尚谶纬”,不引谶纬,人不尊经”,谶纬学的高潮是白虎观会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 79),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

这次会议由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魏应、淳于恭、贾逵、班固、杨终等。

会议由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侍中淳于恭代表诸儒作答,章帝亲自裁决。这样考详同异,连月始罢。此后,班固将讨论结果纂辑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这次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并将“君为臣纲”列为三纲之首,使封建纲常伦理系统化、绝对化,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4 19:25其实刘秀能够成功的谶纬还是人择原理,当时天下大乱,谶纬满天飞,他的最大的竞争对手占据益州公孙述也靠谶纬来蛊惑人心,据《后汉书·公孙述传》记载:(公孙)述亦好为符命鬼神瑞应之事,妄引谶记,以为孔子作《春秋》,为赤制而断十二公,明汉至平帝十二代,历数尽也,一姓不得再受命。又引《录运法》曰:“废昌帝,立公孙。”《括地象》曰:“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援神契》曰:“西太守,乙卯金。”谓西方太守而乙绝卯金也。五德之运,黄承赤而白继黄,金据西方为白德,而代王氏,得其正序。又自言手文有奇,及得龙兴之瑞。

公孙述的理论是一姓不再兴,确实“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从概率上来说,再出一个姓刘的当皇帝的可能性低一些除了东汉,其他的朝代确实也没有前朝的宗室成为皇帝的,可是他失败了,所以就是“妄引谶记”,一姓不再兴之类的谶纬自然也就是没有人记得了。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4 19:52既然朝廷大力提倡,东汉谶纬学成为显学,黄巾军起义同样靠谶纬来迷惑众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之类的谶纬为引子引发的农民起义,覆灭了东汉王朝,此后的统治者开始认识到谶纬是一枚双刃剑,开始严厉禁止谶纬,特别是隋炀帝杨广最为严厉,谶纬书籍大量散失,在民间私藏谶纬书籍可是灭族的大罪,比私藏兵器、装甲严重多了,私藏兵器可以说是防止盗匪,保卫家园,私藏谶纬书只能是一个目的——谋逆。

但是每当到了王朝的末年,绝对过剩的人口、破产的小工商业主落第的秀才、易子而食的流民就像烈火一样希望摧毁一切,谶纬和民谣漫天飞,就像天涯社区上的崩溃论一样无法抑制,无他,人心思乱耳。

在隋朝时候流行的一首民谣“杨花谢后李花开”全文如下:“河南杨花谢,河北李花荣。杨柳飞落何处去,李花结果自然成”,有方士据此说会有李姓人夺取杨家的天下,他的亲家公宇文述趁机诬蔑与他有怨的重臣李浑、李敏,用家中一妇人的供词说起谋反,隋炀帝看了“供词”后,禁不住哭着道:“多亏了亲家公你啊,不然朕的江山社稷怕是很难保住了。”当年五月,右骁卫大将军、光禄大夫、郕公李浑,将作监、光禄大夫李敏被族灭。可是最终被李渊应了谶纬。

在封建社会,独裁统治者的眼中,掌握权力就像骑在老虎背上,只要失败就是族灭的下场,任何人都可能是竞争对手,所以皇帝很是猜忌大臣,此类事件在以后的朝代中一再发生。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4 20:07到了唐朝末年,占据淮南的割据政权吴王杨行密死后,其政权被徐温所夺,徐温的养子徐徐知诰为了应杨花李花的谶纬,改名为李昪,也许是想像唐王朝一样国祚绵长吧。

元末红军军起事,导火索是埋在黄河里面的石人“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这是显然是人为的。

明朝末年的民谣,十八子坐天下,李自成先以为是在说他自己,后来又以为是李岩应谶纬,就像隋朝末年,姓李的要做天下,大家都认为是跟随杨玄感造反失败而不死的李密,许多人认为:王者不死,说的就是李密,没想到最后却落在李世民的身上。所以李自成杀李岩,结果却应在野猪皮的十多个儿子身上,可见天意高难问,历史总是让你预料不到。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4 20:08

@大江宁静2015-03-1313:00:42从眭弘上书朝廷,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研究谶纬的经学大家,至少自己还是相信这些的,不全是忽悠。接下来的汉哀帝相信谶纬,认为汉室将亡,要传位给传位相好董贤断袖的君王要把江山传给董贤。王莽更是相信儒家的那一套,复古结果身败名裂。他们自己还相信所说的理论,不像后来的一些革命家都是忽悠人的。我们都知道两句诗: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其实真实历史上周公旦是一个类似曹操之流的奸雄,执政时候称王......

----------------------------- @794992801 2015-03-14 20:06:29

江叔请问你的记忆怎么这么好,可以记住这么多了?

----------------------------- 大致记得,具体的细节是翻书查的,有点印象就能搜索到。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4 20:38

三、推背图推背图这本谶纬书很著名,据说是唐代时候的风水大师《推背图》李淳风和袁天罡对唐朝及以后朝代重要事件的预测。全书共六十图像,以六十甲子和卦象分别命名。每幅图像之下均有谶语,并附有“颂曰”诗四句,预言后世兴旺治乱之事。书名“推背图”,是根据第六十图像(最后一卦)中的颂曰“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而名。

这显然是后人托名所作。中国儒家文人喜欢假借历史名人、权威人士来提高理论著作的说服力,如一些儒生言必称三代,复古,似乎上古时代是一片王道乐土,真的要让他们回到那个茹毛饮血的年代,他们可能哭都哭不出来,三代的政治也充满了阴谋和斗争,并非儒家粉饰的那样和谐;一些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据考证是战国时代成书,也托名黄帝所作,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即使存在,大致也跟草原上的大酋长一样逐水草而居,从《史记》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来,黄帝是居无定所的,号为“云师”,那时候连又没有文字都两说,怎么可能写医书?还有“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易是占卜书,在周文王之前就一直流传,怎么可能是他一人所作?最大的可能是在他被囚禁期间用周易给自己算命而已。

推背图一书在五代和宋初之前不见记载,在宋时既有推背图的书,据说当时有很多家庭生孩子用推背图中的名字来命名以求孩子将来大富大贵应谶纬。

其实推背图是唐宋流传的谶纬合集,他的成书跟《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名著一样,在成书之前就有很多细节和片断流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推背图上讲武则天的,其实是武则天为了自己称帝造的谶纬,到宋时收入书中,自然是无比正确;关于乱唐者朱温的谶纬本来是唐朝中叶牛李党争,竞争对手给牛党领袖上的眼药,意思是乱唐者是一牛姓之人,结果误打误撞让朱温给应了谶纬,朱是牛生双角,自然跟加凶猛,覆灭了大唐。

前面有网友 @重庆半兽人 指出关于太平天国的谶纬,以前的版本都没有,民国后的版本才有,可见推背图一书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增添、删减。目前我们看到的版本虽然托名金圣叹点评,事实上据考证是民国时期的作品,从图上人物的服饰可以看出,旗袍、马褂,浓浓的清末民国初期风格,什么太平天国、八国联军进京的谶纬都是后人添加上去的。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4 20:40

@大江宁静2015-03-1313:00:42从眭弘上书朝廷,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研究谶纬的经学大家,至少自己还是相信这些的,不全是忽悠。接下来的汉哀帝相信谶纬,认为汉室将亡,要传位给传位相好董贤断袖的君王要把江山传给董贤。王莽更是相信儒家的那一套,复古结果身败名裂。他们自己还相信所说的理论,不像后来的一些革命家都是忽悠人的。我们都知道两句诗: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其实真实历史上周公旦是一个类似曹操之流的奸雄,执政时候称王......

----------------------------- @7949928012015-03-1420:06:29江叔请问你的记忆怎么这么好,可以记住这么多了?

----------------------------- @大江宁静2015-03-1420:08:37

大致记得,具体的细节是翻书查的,有点印象就能搜索到。

----------------------------- @h6140999 2015-03-14 20:31:53让我想到知识网络,大叔记住关键的节点,然后可以向外拓展更多的节点,然后如同链式反应向外拓展。 大叔 看过走向未来这本书吗?

----------------------------- 我没有看过,有空去看看。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5-03-14 20:56那么,既然推背图是后人托名所作,经过无数次增删,那么是不是就没有研究价值了呢?也不尽然。研究推背图可以了解中国的谶纬文化,相对于面向底层民众的烧饼歌——很显然是白莲教、红巾军、义和团的大师兄之流的伪作,推背图是面向知识阶层的,要高雅得多。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