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岩洞中有着人不太感觉得到的微风,油灯上的火苗会朝向有风有新鲜空气的方向倾斜。吴道明恍然大悟,心想这朱彪也真是应了“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俗话了。

朱彪手举油灯走在了前面,后面跟着吴道明,最后是默默不语的寒生,他始终不明白吴楚山人为什么避而不见,本来自己还想着把兰儿母女的事情告诉他,寒生基本肯定山人就是兰儿的生父。

大黄狗笨笨则一会儿冲到队伍的前面,一会儿又跑回到寒生的脚边,蹭着他的裤腿,轻轻在喉咙里咕噜几声。

约摸走了半个时辰,溶洞越来变得越宽阔。

“慢,好像有些不对头。”吴道明喊停了兴致勃勃的朱彪,大家站住了,四下里打量着。

这是一个长条形状的溶洞,宽约十余丈,长则不见尽头。

石壁上的孔隙中渗出来像血液般暗红色的液体,连石笋也被染红。吴道明伸出手指沾了少许,凑到鼻子下面闻了闻,似乎有一种淡淡的腥气。

“这是什么?”寒生在身旁问道。

“也许是某种矿物质,被含有碳酸的水所溶解,渗出了石隙。”吴道明分析道。

“哎呀,油不多啦。”朱彪站在一边惊呼道。

吴道明低头看去,油壶内果然只剩下一层油底子了。

“抓紧走,不然我们都会困死在这地下迷宫里了。”吴道明手持油灯,率先向头里走。

“龙血……。”寒生口中喃喃道。

“你说什么?”吴道明止住了脚步。

“这是龙血,”寒生手指也沾了些红色的液体,凑在鼻下面嗅着,“药引子……”。

“如此说来,我们现在正处于龙脉的腹内,黄山东南而行的阴龙的腹内?”吴道明一下子来了情绪,双目炯炯有神。

“再不走就来不及啦。”朱彪催促道。

“慢,你看那是什么!”吴道明高举油灯,一只手指向了溶洞的顶部。

摇曳不定的油灯光下,溶洞的顶部有好多岩梁,凸起在顶壁上,一条一条的,像极了人的肋骨。

“天地造化啊。”吴道明感叹之极。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6 10:15 以后每章的标题

不写了,容易限制这一章内容的想象发挥~~~~`~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6 15:16筒子们,偶回来啦,有朋自远方,月冷风清,饮了几小盅,马上开始写~~~~~~~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6 16:58 第二十七

寒生抬头望了望,惊诧道:“咦,怎么看起来像猪肉排骨?”

吴道明哈哈笑道:“此阴龙腹内洞如重屋,层层叠叠,龙身之上樟树林草茂树高,两谷对峙如孪生,开国建府之葬地啊。”“吴老是说还要开国建府,岂不是反革命言论……”朱彪吓得赶紧捂住了嘴。

“世事循环,风水轮流转,谁人道得明白?惟有刘基刘伯温啊。”吴道明叹道。

“吴老,此地如果是龙腹,那么有没有龙心、龙肝肺和肠子肚子呢?”朱彪问道。

“理论上说,应该有类似的自然形成物体,不过谁也未曾见过。”吴道明回答道。

寒生并没有理会他们的谈话,自己望着指尖上的龙血,口中自言自语着:“药引子……” 吴道明柔声问寒生道:“这龙血是医治什么病的药引子?”

寒生望了吴道明一下,低下头沉默不语。

“中国易经的精髓之一就是‘万物类像’,自然界创造和进化了人类和动物,世上同时也相应存在有形似或神似的自然现象,这龙腹就是其中之一。”吴道明侃侃阐述道。

一只硕大的白发红眼蝙蝠突然悄无声息的滑翔至面前,轻轻的落在了地上,并当着笨笨的面撒了一泡尿,笨笨傻乎乎的上前用鼻子嗅了嗅,突然喉咙里对其“呜噜”着发出了警告,但那老蝙蝠似乎并不惧怕大黄狗,反而挑衅似的一跳跳的向后退去,最后退进了斜刺里石壁上的一个不起眼的溶洞内。

“笨笨,别乱跑。”寒生急忙叫道,可已经来不及了,笨笨已经恼怒的追进了溶洞内。

寒生正欲冲进洞内,吴道明一把拉住了他,急切说道:“别追了,灯油已经不多了。”寒生瞪了他一眼,用力甩脱了吴道明的手,紧跟着跑进了那个洞口。

“怎么办?我们要不要跟过去?”朱彪紧张的看着吴老。

“不必了,我们先要出去,然后再相机行事。”吴道明谈叹了口气道。

吴道明和朱彪两人依旧跟着风向,继续前行。眼瞅着灯油越来越少,吴道明急了,干脆一手持油灯,一只手臂

挟起朱彪,运足真气,疾速向前方奔去。

朱彪只听到耳边呼呼风声,这吴老果然厉害啊。

也不知过了多久,当油灯熄灭的时候,前方洞穴透出一丝亮光,终于到达出口了。

“灵古洞!”朱彪被吴老撇在了地上,揉了揉眼睛,大声叫喊起来。

月色迷离,前面黑压压的一片毛竹林,真的来到了灵古洞口,过了竹林就是南山村前的那株老槐树了。

“龙口……”吴道明自言自语道。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6 22:37 路过

~~~~~~~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6 22:48寒生未及多想,紧跟着笨笨冲进了那个溶洞之中,里面漆黑一片,惟见一对小小的红眼睛在石甬道内不断地向后退去,耳边是笨笨呼呼的喘息声。

此刻,寒生后悔进入了这个黑漆漆的石洞,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只有盯着那对红色的圆点摸索着前行。

又走了一段时间,其间转来转去的,看来穿过了许多黑暗的通道。前面的那对红点终于停住了,寒生累得气喘吁吁,靠在石壁上松了口气。

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他抬起头向上望去,黑暗之中竟有数百对红色的眼睛在注视着他……蝙蝠洞!寒生的脑中猛地闪过这个念头,脖子上冒出了冷汗,笨笨也吃惊的抬起脑袋盯着那些如同满天星星般的红点,鼻子喷着粗气。

寒生一动也不敢动,黑暗中也不知道那些红眼睛是否能够看清他,会否攻击他。

突然,他想起中学常识课本里曾经讲过,蝙蝠的眼睛视力为零,牠是依靠发出一种超声波,并接受反射回波来辨别周围事物的,如此说来,牠们那些盯着自己的红眼睛,还不一定会发现自己呢,想到这儿,寒生提着的心稍稍放下了。

笨笨忍受不住寂寞,突然冲着那些红眼睛狂吠起来。

看来这个笨笨也真的是蠢笨,这一下子暴露了目标,上面的几百对红眼睛密密麻麻同时扑下来了,黑暗中传来笨笨愤怒的吼叫和翻滚撕打的声音。

此刻寒生一点也帮不上忙,如果冲出去,恐怕自己会被那些红眼睛蝙蝠咬死的,他担心笨笨的安危,心里万分的着急。

黑暗中,已经传出了笨笨痛苦的哀嚎声…… 作者:鲁班

尺 日期:2007-08-17 11:29突然,撕咬声停止了,黑暗中的那些血红的眼睛“嗖”的全部飞上了石洞顶,一动不动安静得出奇,洞中寂静异常。

黑暗的远处出现了两只如同鹅蛋大小的红点,须臾而至,那是一对血红的眼睛,离地面约有一米多高,这是一只巨大的蝙蝠首领,红灯笼般的眼睛散射着红光,照的周

围数尺地面朦朦胧胧,甚至可以视物。

一个白色的物体躺在牠的脚下,身躯在痛苦的颤抖着,寒生发现,那是笨笨,浑身上下的狗毛已经被蝙蝠们拔光,露出一身白花花的狗皮。

笨笨向来很珍惜牠的那一身金黄色的毛发,平时弄脏了一点也要立时舔的干干净净,可如今竟被拔得一根不剩,可想而知牠的心情了。

蝙蝠首领伸出右脚爪踢了踢地上的笨笨,呲出来两排白森森的利齿,作势就要咬下去……寒生一声惊呼,那蝙蝠首领扭回头发现了寒生,嘴里突然发出一声尖利的唿哨,霎时间,洞顶上的蝙蝠群蜂拥而下,径直扑向了寒生。

寒生大惊,急忙挥手摸起东西乱舞,本能的进行着自卫。

急切之中,寒生慌乱的由怀里随便拽出个物件来比划着。

耳边突然又听到一声唿哨,“呼啦”一声,蝙蝠群瞬间又返回了洞顶,一动不动的伏在岩壁上。

蝙蝠首领两步一跳,来到了寒生的面前,血红如铜铃般的一双眼睛紧紧地盯在了寒生的手上。未及寒生多想,那蝙蝠首领劈手一爪,硬生生的从他手里夺去了那个物件。

寒生回过神来,那东西正是那条“雷击骑马布”,也就是

月经带。

寒生数日前以此物为药引子,包在了兰儿的脸上,治愈了她的泣血症,后来自己随手揣进了怀里,此物来之不易,将来兴许还用得着。

他不曾料到,正是此物救了自己和笨笨。

蝙蝠首领用鼻子嗅了嗅骑马布,然后情绪激动的蹦跳起来,两翼上的小爪将骑马布高高举起,嘴里发出满意的尖叫,洞顶上的蝙蝠们滑翔下来,围着首领绕着圈子飞,无数的红眼睛在黑暗中不停的旋转,寒生直看得眼花缭乱。

一声唿哨,蝙蝠们又归队伏在了洞顶的岩壁上。

蝙蝠首领打量着寒生,晃了晃爪中的骑马布,似乎已经去掉了敌意。寒生紧张的盯着那对血红瘆人的眼睛,心已凉了半截,回想起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与吴楚山人伏击樟树顶上的白发老蝙蝠,抢来了“雷击骑马布”,结果闪电击毙了那只老蝙蝠,虽不是自己亲手所杀,但毕竟是因他而死的。

如今,自己误入蝙蝠老巢,又被发现了手中的骑马布,看来是凶多吉少了。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7 14:03蝙蝠首领对着寒生眨了眨眼睛,然后向后一跃,寒生不明白牠的用意,依旧是站在原地未动,警惕的目光始终戒备着。

蝙蝠首领又回来,再朝着寒生眨眨眼,重复着刚才的动作,并柔声的打了个唿哨,红红的眼睛望着寒生。

寒生似乎有些明白了牠的意思,可能是让寒生跟着牠走,寒生试探着向前迈出脚步,果然,那蝙蝠首领又继续向后退去。

寒生心想,这家伙要引我去哪儿,嘿,不管了,反正留在这儿也是个死,自己害了白发老蝙蝠,牠们如果要报复自己的话,就随牠去了。他走前几步,借着那对红色眸子发出的微弱红光,轻轻地扶起了笨笨,摸在手里,感觉的笨笨自身的皮肤还是不错的,又柔软又光滑。

笨笨站了起来,像往常一样抖了抖毛,这回毛没有了,只是扭动了几下身上的肥肉。看来笨笨没有受到多大的伤,只是吓坏了而已。

笨笨伸出热乎乎的大舌头,舔了舔寒生的手,摇了摇光秃秃的尾巴。

“走吧,笨笨,我们跟着这只大蝙蝠走。”寒生拍了拍笨笨的狗头。

那双血红的大眼睛在前面引路,寒生和笨笨在后面尾随,脚底下不平,他俩跌跌撞撞的勉强跟得上。

越走发觉石洞越发窄小了,最后甚至需要匍匐爬行,笨笨倒是满不在乎,没有了毛,好像钻洞子却更加方便了。

又爬行了一段时间,前面逐渐开阔起来,而且前面出现了绿兮兮的荧光并伴有流水的声音。这里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大石洞,石洞的地上长着些尖尖的石笋,笋尖上也在渗着红色的液体,正中间的地上有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像蛋一样的物体,绿光正是由那儿发出来的。

绿色的荧光照得石洞里清晰可辨,蝙蝠首领一下子跃到了石蛋上,对着寒生眨了眨眼,然后手抓着骑马布沿原路飞走了。

牠带我到这儿来做什么?难道说牠不是在报复我?寒生有些迷惑不解,索性沿着石蛋走了一遭,并贴近观察着。

这也是石灰岩被水侵蚀后形成的,成分也应该是碳酸氢钙,寒生用手指敲了敲,里面发出空洞的声音。

这一带属于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很多,而且大都从未被探明过,寒生小时跟随父亲进去过不少的溶洞,石钟乳和石笋比较常见,但圆形而且里面有空洞的石蛋就从来没有遇见过。

莫非是龙蛋?寒生想起吴道明讲过的“万物类像”,既然龙腹内有自然形成的石肋骨和龙血,那么有个把龙蛋也就不足为奇了,只要这条龙脉是个女的,也就是阴龙。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7 15:31

靠石壁的一侧是一条暗河,听声音水的流速极快,黄山上的雨水都基本渗到了地下,然后通过暗河输送到四面八方,出地面则以泉水及瀑布的形式汇集到江河中。

看来自己和笨笨已经被困在了这石洞之中,即使父亲带人

来寻找,在这地下迷宫里,都不可能找得到。

“笨笨,我们会死在这里的。”寒生叹了口气对着笨笨说道。

笨笨懂事似的依偎在寒生的脚边。

这个石蛋为什么有绿色荧光呢?好奇心驱使寒生来到这个一人多高的石蛋前,凝神仔细观察,笨笨无精打采的跟在身后。

绿色的荧光发自石蛋表面,寒生用指甲划了划,很硬,好像是一种石英类的萤石。

笨笨将鼻子凑到石蛋上嗅嗅,突然低声在喉咙里咆哮起来,然后后退两步,对着石蛋一阵狂吠。

“笨笨,别乱叫了,保存点体力吧。”寒生吆喝了两声。

笨笨不理睬,仍旧对着石蛋叫着。

“难道这里面有东西?”寒生脑袋里寻思着,否则笨笨不会这样叫得反常。

他想了想,四周看了看,地面上也没有石块之类的东西,最后,他来到一根石笋前。据父亲讲,石笋生长的极慢,要靠上面的石钟乳一滴一滴的沉淀凝聚而成,一万年时间也只能生长一米左右的高度。

“咚”的一脚蹬出,“喀吧”一声,脆石笋被寒生硬是踹断了,他上前拾起断掉的那截石笋尖,回到石蛋前。

寒生高高的举起半截石笋,用力的朝石蛋砸去,“嘭”的一声,石蛋被砸破了一道口子,寒生眼睛贴近裂口,

凝神朝里面望去……石蛋裂隙处里忽然伸出许多白色细如蛛丝的长须,缠到了寒生的头上!而且里面不断的涌出更多的长须,继续包裹起寒生,寒生拼命的撕扯着,但是根本无济于事,很快身体上便被紧紧地缠绕了厚厚的一层,如同一个大蚕茧。

寒生只来得及喊叫了几声笨笨,便发不出声来了。

笨笨发觉不对,立刻扑了上来,用牙齿奋力的撕咬着寒生身上的茧丝。更多的丝须包围了上来,将笨笨也一同包裹了起来,不一会儿,寒生和笨笨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白色的茧子。

石蛋里面封闭了上万年的白陀须终于突破了束缚,遇到空气而疯狂地生长起来。

寒生已经站立不住了,一歪就倒在了地上,随即滚动着掉进了汹涌的暗河里,顺着激流而下。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8 10:03 偶来啦~~~~~过一

会儿就更新`~~~~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8 11:14 第二十八

章寒生在茧子里感觉到了落在水里,厚厚的一层白陀须可以透气而且防水,包裹在里面既柔软又温暖,只是完全被束缚住了,手脚俱不能动弹。大白茧在湍急的地下暗河中随波逐流,一路冲将下去。

寒生迷迷糊糊的,在黑暗中也不知道漂流了多久,有好几次都睡了过去,后又被激流颠簸醒了。

突然,茧子中的寒生感觉眼前一亮,身体忽悠一下仿佛飘浮在了空中,紧接着是巨大的下坠重力,心脏似乎猛地提了起来,数秒钟之后,重重的摔在了水面上,一瞬间,寒生失去了知觉。

这是一处瀑布,约十余丈高,飞水如练,下面是一处深潭,四周被翠绿的毛竹林所掩映,一座茅屋坐落于潭边,升起袅袅炊烟。此时正值清晨,潭中雾气霭霭,竹林亦是白茫茫的一片,几只黑色的鹩哥在潭边饮水,叽叽喳喳的吵个不停。

大白茧子从瀑布上坠下,落在了深潭里,溅起了巨大的水花,鹩哥们一哄而散,远远的飞去了竹林深处。

水花声传到了草屋里,一个约有七八岁大,扎着两根小辫子的小姑娘跑出门来,发现了潭水中的大白茧,立刻高兴的叫喊起来:“婆婆,快来看!水里有一条大白鱼。”草屋门口出现了一位年长的老婆婆,慈眉善目,手持一串佛珠。

“这哪里是大白鱼?”婆婆凝视潭中,感到奇怪。

老婆婆走到墙边,取来一根长竹竿,站在水潭边的一块青石上,慢慢的将大白茧拨了过来,然后用力的拖上了岸,小姑娘高兴得直拍小手。

“婆婆,这真的不是鱼,是什么呢?”小姑娘问。

老婆婆伸手摸了摸,摇摇头,说道:“好像是蚕丝一类的东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一砣砣?”此刻,寒生已经醒了,耳朵里听到了茧子外面有说话声,可是自己动不了,身体虚弱得也说不出话来。

“呜呜”,笨笨这时喉咙里却咕噜起来,而且还扭动起身子。

“婆婆,这东西会说话,还会动呢!”小姑娘兴奋得涨红了脸,拍着小手道。

老婆婆沉吟了片刻,说道:“我回屋拿剪刀来剪开它。”说罢返回草屋里。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8 12:18 有

~~~~~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8 12:36“你怎么会动会说话呢?”小姑娘小手拍打着大白茧自语道。

“呜呜。”大白茧里发出声音。

“你在跟我说话吗?”小姑娘又拍拍大白茧。

“汪汪。”笨笨露出了真面目。

小姑娘冷不丁给吓了一跳,退后了两步,莫名其妙的望着大白茧不敢出声了。老婆婆取来了剪刀,说道:“萍儿,婆婆现在来剪开它好不好。”萍儿点点头,躲到婆婆的身后,探出小脑袋看着。

老婆婆手持剪刀,从一头小心的刺入,然后“咔哧”一声剪开,划过整个大白茧的表面,露出里面笨笨灰白色的皮肤。

“汪汪!”笨笨赤条条的裸露在了婆婆和小姑娘萍儿的面前。

“牠是狗吗?”萍儿胆怯的小声问。

“看样子是,可是怎么没有狗毛呢?”老婆婆诧异的望着笨笨。

笨笨没有理睬她们,转过头来“呜呜”叫着用牙齿撕扯着里面一层的白丝。

里面还有东西?老婆婆寻思着,手持剪刀蹲下身来开始剪里面的一层。

白丝完全剪开了,露出了躺在里面的寒生…… 老婆婆和

萍儿都怔住了。

“多谢婆婆相救。”寒生慢慢的坐了起来。

半晌,老婆婆才缓过神来,道:“阿弥陀佛,你是谁?怎么会在这蚕衣里面?”寒生苦笑一下,说道:“我叫寒生,婺源南山村人,说来话长了。” 老婆婆上前扶起寒生,说道:“小伙子,先回屋里再说吧。”她搀扶着寒生朝草屋里走去,笨笨跟在了后面。

小姑娘萍儿惊奇极了,这人怎么能由那个大白蚕里生出来呢?想了想,抱起蚕衣回屋,原来大白蚕衣很轻。

老婆婆沏上了热茶,端给了寒生。

“我家住在南山村,老爹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我和笨笨在大鄣山的溶洞里迷了路,被一个石头蛋蛋里面长出来的白丝给包住了,掉在了地下暗河里,然后就被冲到了这里。” 寒生寥寥几句话说了事情的经过,有些奇遇说了她们也不会明白的。

老婆婆告诉寒生,此地已是婺源的西北,快要到鄱阳湖了,自己姓王,同孙女两人在一起生活,看寒生身体虚弱,就在这儿住几天吧。

寒生算了算,从大鄣山地下到此地,恐怕足有七八十里了,没想到自己在暗河里漂流了这么远。父亲,还有兰儿,自己一天一夜没有音讯,他们在家里一定是等急了。

“饿了吧,我去做点饭。”王婆婆去灶间忙活去了,屋里还剩下了萍儿和笨笨。

“大哥哥,牠叫什么?”萍儿小手轻轻的抚摸着笨笨光滑的皮肤。

“牠叫笨笨。”寒生告诉这个天真的小女孩。

“牠怎么不长毛呢?”萍儿好奇的问道。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8 15:56笨笨伸出热乎乎的长舌头,友好的舔着萍儿的小手。

“牠的毛都被蝙蝠拔光了。”寒生告诉她。

“蝙蝠?牠们为什么要拔笨笨的毛呢?”小姑娘越发惊奇了。

“吃饭啦。”王婆婆端进来稀饭和一碟腌辣子泡菜,还特意盛了半勺放到地上给笨笨吃。

“阿弥陀佛,这狗儿也是怪可怜的。”她喃喃说道。饭

间,王婆婆说道:“你们遇上了红眼阴蝠了么?”寒生放下碗筷,说道:“黑暗中看不见长得样子,什么是红眼阴蝠?”婆婆道:“这种阴蝠从来见不得阳光的,眼睛是血红的,喜欢藏在洞穴中,寿命极长,很邪门的。”

“邪门?”寒生不解的问。

“牠们特别喜欢拔毛,我那老头子活着的时候,有天晚上守陵时,就被一群红眼阴蝠把头发和胡须全部拔去了,回到家时,我都认不出来了。”王婆婆一面回忆着,脸上露出了笑容。

“守陵?婆婆,您丈夫是守的什么陵呀?”寒生问道。

王婆婆感到自己说走了嘴,口中道声“阿弥陀佛”,不肯再往下接着讲下去了,反而问寒生道:“寒生,你说石头蛋蛋里会有蚕丝出来缠住你们,这种事情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呀。”寒生说道:“是呀,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奇特的事儿,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当时我砸破了那个石蛋,里面还未瞧得清楚,就被那些丝丝给缠起来了。”“你看清了,那个确实是石蛋么?”王婆婆疑惑的问道。

“是石头的,还发着绿色的荧光呢。”寒生回忆道。

“绿色荧光?”婆婆思索着,随后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天蚕’。”“婆婆,您说的是‘天蚕’?”寒生听罢心下暗自吃惊,要知道,《青囊经》中专门记载了‘天蚕’这一味药,他一直认为指的是,产自黑龙江宁安的高山湖畔柞木林中的天蚕蛾卵,是一种极罕见的翠绿色野蚕。

父亲曾经说过,此蚕所吐之丝为天然翠绿色,乃是无价之宝,称为绿色软宝石,当年关东军为日本昭和天皇寻天蚕丝,也只得到一两三钱而已,尽管如此,日本皇室就已如获至宝。

按照婆婆所说的意思,世上莫非还有一种天蚕?《青囊经》上所指的可能正是这另外一种天蚕,寒生顿时莫名的激动起来了。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8 16:28 冒个泡~~~~~飘走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9 09:20 婆婆望了望寒生,

缓缓说道:“孩子,你在石蛋的附近又没有见到类似血

一样的红色液体?”

“有啊,是从石头里渗出来的。”寒生回答道。

“那就对了,那石蛋蛋就是‘天蚕’,缠在你身上的就是天蚕丝。”婆婆严肃的说道。

寒生听罢惊讶不已,半晌未说话,后来轻轻的问王婆婆道:“婆婆,您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婆婆闭上了眼睛沉默不语,许久,眼角处渗出一滴眼泪。

“阿弥陀佛,孩子,你即与天蚕相遇,必是有缘之人,我也就不再瞒你了。婆婆我是个守陵人。”王婆婆叹道。

“守陵?”寒生疑惑道。

“孩子,你听说过朱元璋吗?”婆婆问道。

寒生点点头。

婆婆接下去说道:“我给你说一段 600 年前的往事,朱元璋的父亲叫朱五四,娶陈氏为妻,生五男两女,最小的儿子朱重八,就是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了,生于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我的先祖婆婆,是朱元璋母亲的贴身丫环,身负峨嵋派绝世武功。

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久战鄱阳湖不下,军师刘伯温出了个主意,以黄山余脉的一处名为‘太极晕’的万年吉穴对抗陈友谅‘双凤朝阳’的祖坟,说这是开国改朝换代的速发之地。可是由于元朝末期的连年混战,已经找不到父亲朱五四的遗骨了,无奈之下,朱元璋有意无意的把情况透露给了母亲陈氏,陈氏深明大义,将自己活葬于太极晕,而且为求速发,竟不要棺木,肉身直接入土。果然,不久朱元璋于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以后接连战胜张士诚、方国珍,当上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母亲下葬后,朱元璋赐金千两,命我祖先婆婆世代守陵,到我这一辈儿,算下来已有 600 余年了。祖先婆婆有一封遗书世代相传,其中讲到了刘伯温。当年刘伯温自知他出的这个主意有损于朱元璋孝子的形象,朱元璋立国之后肯定会杀他灭口,因此事先做了安排。洪武八年,等朱元璋派钦差携带御赐鸩酒赶到青田时,刘伯温刚刚自行服毒身亡停柩于家中,钦差开棺验尸后返回金陵报告了朱元璋,从此去了他的一块心病。

可是刘伯温却是诈死,从此不知所踪。曾有人于金陵鸡鸣寺遇见过他,此时他已削发为僧。其实,这些都是捕风捉影的讹传,祖先婆婆打探到了他的踪迹,原来他竟然隐匿在了江西大鄣山中卧龙谷。”

“卧龙谷!”寒生大吃一惊。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9 10:39“是的。祖先婆婆赶去卧龙谷,准备杀了刘伯温,以泄其逼死主母陈氏之恨。”婆婆说道。

“祖先婆婆杀死了刘伯温么?”寒生问道。 “没有,他俩在卧龙谷中深谈了一次话,祖先婆婆就回来了,从此终生再也没有踏足过卧龙谷了。至于那次会面具体谈些什么,祖先婆婆的遗书中没有说,只是留下了刘伯温的一首偈语,那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曰:太极覆太极,青田未有期。天蚕重现日,尸衣伴君行。至于这首偈语

的含义,我家世代守陵人历经 600 余年,仍是参详不

透。”婆婆叹气道。

寒生听罢久久沉默不语,世上事,江湖争斗,爱恨情仇,纵有谁又能够说得清楚?想那吴楚山人,半生飘泊,一世孤独,连心中至爱的女人却也咫尺不能够相见,甚至都不曾知道自已还有一个受尽困苦的女儿在世。兰儿娘也是够可怜的,携幼女踏遍中原,矢志千里寻夫,孤寡一生而无怨无悔。唉,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寒生想着,眼角竟流下了泪水。

婆婆吃惊的望着寒生,关切地问道:“孩子,你怎么哭啦?”寒生抹去了眼泪,说道:“没什么,婆婆,您接着说。”“祖先婆婆遗书中还说到了天蚕,书中道‘天蚕,球状,硬而现绿光,内生白陀须,闻气而长’,所以听你说到那石蛋蛋的情况,我已猜到了那就是天蚕。刘伯温诗的后两句‘天蚕重现日,尸衣伴君行’,如今,天蚕已经重现,那尸衣又是什么呢?”婆婆说道。 “尸衣在这儿呢。”萍儿突然跑出去,拖进来那已经剪开的蚕说道。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9 10:41 写了点,先贴上

去吧~~~~~~~~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9 12:18 第二十九

章 六百年之约卧龙谷中,清晨,林间弥漫着白茫茫的一片雾气,令人感到了深秋的凉意。

吴楚山人负手而立,望着隐居了几十年的山谷,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自语道:“600 年了,今天总算要有个了结了。”蒋老二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急匆匆道:“先生,出事了。”

“什么事?”吴楚山人并未回身,只是淡淡地说道。

“我去给寒生送饭,发现他们都不见了,寒生、那个岭南吴道明、姓朱的小队长还有那条大黄狗,统统不见了。” 蒋老二一口气说道。

吴楚山人沉吟了一下,依旧淡淡说道:“随他们去吧,未见他们出来,有可能误入了地下溶洞,这个岭南吴道明实在是不简单呢,我小看了他。算了,已经来不及去管他们了,大事要紧。”

“是,先生。”蒋老二唯诺道。

《尸衣经》相传是刘基刘伯温倾尽毕生心血所著,里面

俱是极其诡异的辟邪之法,江湖上从未有人见过此书,

听到过此经的人也是寥寥可数。

《尸衣经》就是今天来人所要出示的信物,卧龙谷守陵人,惟有见到此经方能移交陵地,当年刘伯温布下此局后,从来没有人来交接过,至今已经 600 年了。

自己心中异常渴望能够一睹《尸衣经》,历代守陵人曾流传下来过几条经上的密术,其中就有“骑马布”避雷电一法,那天晚上自己曾经目睹过老蝙蝠在使用,确实是灵验无比啊。

今天就要如愿以偿了,山人想着,脸上露出了微笑。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9 12:53呵呵,到明天正好写了一个月,八万字,大家认为此帖比起《古怪的微笑》如何?《~~微笑》偶写了 18 万字,由于筒子们分歧太大,写不下去了,无奈删掉了 5 万字,送去出版了,十月份出书。

此帖偶想一直写下去,希望筒子们多提宝贵意见,但不要做大记号,拜托啦~~~~~

好像点击率没有《~~微笑》高捏~~~~~~~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19 14:37今天是农历九月十八,朱元璋出生之日,只有在今日夜里阴气最盛的亥子交更之时葬下,方可速发。前几日那两个入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