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

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他。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又听嗤嗤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

晴雯撕扇的故事,让大家都会想到一个著名的美女,那就是身为夏朝末世王妃的妺喜。

妺喜这位美女很喜欢听撕裂绢帛的声音。后来,夏朝灭亡了,人们竟把罪责都归结在了妺喜身上,认定她是导致亡国的红颜祸水。

妺喜是历史上第一位红颜祸水,当然,后面还有第二位,第三位,等等。

元稹的会真记更是将背负承诺的行为冠冕堂皇地写成了一种躲避红颜祸水的高尚。

世俗对美丽女子如此诽谤,傅山先生是不齿的。

粉黛山泽精。这些女子,仅仅是太过美丽,仅仅是颇具个性,并不放荡无德,也不为非作歹,竟然就能被诽谤成亡国祸首。

傅山先生对妺喜裂缯和晴雯撕扇表明了态度,“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物品的意义就在于使用,使用方式是没有高下和卑贱的区别。

于是傅山先生塑造了石头记中的晴雯,她美丽直率心无恶意,如同妺喜一样。

来自

7424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05 20:53【林黛玉道:“这算什么。惟有前年正月里接了他来,住了没两日就下起雪来,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老太太的一个新新的大红猩猩毡斗蓬放在那里,谁知眼错不见他就披了,又大又长。他就拿了个汗巾子拦腰系上,和丫头们在后院子扑雪人儿去,一跤栽到沟跟前,弄了一身泥水。”】

斗篷是防风抗雪之物。老太太的一个新新的大红猩猩毡斗蓬,是大明精锐军力的象征。

正月寒冷之际,湘云轻率地带丫头们去扑雪人,却摔了一跤把斗篷弄得全是泥水。

道出了洪承畴带领众将和大明精锐重兵奔赴辽东攻打满清,主持了辽东军务三年,不仅把大明精锐严重折损,连自己也屈节投降归附满清了。

来自

742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05 20:54【贾母道:“如今你们大了,别提小名儿了。”】

宝玉的大名是贾玺。具体可参看前日讲解,或参看无名寒士公众号中《宝玉的大名》这篇文章。

来自

7426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05 21:11【说着,把四个戒指放下,说道:“袭人姐姐一个,鸳鸯姐姐一个,金钏儿姐姐一个,平儿姐姐一个:这倒是四个人的,难道小子们也记得这们清白?”】虽是极其平凡之事,但傅山笔下塑造人物性情的得意着力处,往往就是这些娓娓叙出的闺阁口角和老婆舌头。

湘云所结交的四位姐姐,恰是荣府中最重要的四房大丫鬟头目,没有一人不是重要职务,一个都没有。湘云和各房丫鬟头目感情最深,这当然不是巧合,因为湘云真情的倾向一直都是权力和物质,这绘出了湘云贪慕富贵趋附势利的形象,也是道出洪承畴的俗滥禄蠹本质。

麒麟为才能杰出之人。洪承畴降清后以自己才能在满清入主中华过程中立下了第一功勋。他的金麒麟,诚然是会说话的。

但如此无情换取的富贵,又何苦去追求。富贵又何为!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高尚的道德和优秀的品行哺育着中华民众。

苟且新生的洪承畴,背弃了如同父母的中华。他死的并不是父母,而是道德与廉耻。襁褓之间父母违!

来自

742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05 21:19【湘云举目一验,却是文彩辉煌的一个金麒麟,比自己佩的又大又有文彩。】这个大的麒麟是“赤金点翠的麒麟”。赤是红色,翠是绿色,正是宝玉怡红院的红绿之色。

这个麒麟是宝玉的,并不是湘云的。

麒麟的意义此前已讲过。这个麒麟比湘云的又大又有文彩,还是赤金点翠。湘云带了很久很久的麒麟比起宝玉得到的这个麒麟,是完完全全不如的。这其实是道出洪承畴只是一个才能有限品德差劲的叛将,而汉人中会有比洪承畴更杰出更优秀的德才兼备的将领。

宝玉这个麒麟会归属于谁,前八十回并无提到,寒士也就点到为止不再深叙。

来自

743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05 21:26

第三十一回就讲到这里。寒士明早去外地,做完活回来可能要四五天后了,回来之前暂停一下更新。每天依然会来冒泡解惑。

顺带继续呼吁正名活动……正名活动参与者请在一张白纸上手写几个大字“为傅山红楼梦正名”,然后手持白纸让朋友拍照。

纸上也可以只写“为傅山正名”、“傅山”等字样,手写最好,任意颜色皆可。

照片可以发送到微信公众号“无名寒士”,请附带发消息留下天涯昵称和所在省份城市。

为保护大家隐私,可以戴帽子和大墨镜╭( ̄▽ ̄)╮寒士几天后在天涯图区开个正名呼吁帖,大家届时一起去晒照秀支持,一起为正名傅山先生努力。

对于那些自称字丑不好意思写下大字的兄弟姐妹们,寒士的叮咛如下:

图微功德广,字丑情义真。

希望大家不吝闲暇,挥毫以助。

现在已有超过四十位涯友热心发图支持正名了,期待百位~改变奇书石头记的后世评说,正作者傅山之名,需要每个人的支持~

来自

743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06 21:57

@无量 1115 2016-07-06 13:54:09恳望先生恕我冒眛!您仅仅从一句对话中就得出宝玉名“玺”的结论,尚嫌牵强!且从:史湘云笑道:“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的语意中可知是假设明儿宝玉当官了有了印而倘或丢了也岂能罢了?从而表达出重要的东西岂能胡乱丢的想法,接上前一句“幸而是这个”的意思就形成一种对比,明确表达了两样东西都重要但却不同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是与印是不一样的。语境上也有递进的意思在。就如同我......

----------------------------- 傅山这样写是一种领悟。

关于“印”,我给出了一种解释,是一直就有的,而你给出了另一种解释,说是未来做官会有的。

但我们都明白,石头记里其实没有孤立文字,尤其被删减有限的前面六十回,是宏观严丝合缝的。

那么我们看看“未来做官”这个说法会不会成立。

宝钗谈仕途经济,宝玉拔脚就走。

湘云谈为官作宰,宝玉立刻赶人让她去别的姊妹屋里坐。

宝玉整日混在脂粉队里,绝口不提为官之理想。对上进的人都视作“禄蠹”。

那么史湘云如果说的“印”,是指宝玉未来的官印,宝玉会笑着说“丢了印平常”么,其实不会,而是立刻赶人或拔腿就走的概率更大。

当你对一个事情深恶痛绝时,别人在你面前提及此事,正常反应是离开或不接话,笑呵呵接话反而不正常的。

石头记最大的成功和亮点,是对白和人物性格充满真实感。

如果这里宝玉和湘云是聊未来做官的官印,宝玉这样淡然,能笑着接话,反而失去了真实感。

阅读时,需要纯文学欣赏角度和纯逻辑思维角度的结合。只从逻辑思维角度来认定这是说未来做官官印,寒士认为这样是丢开了文学欣赏角度。既没了人物真实感,文字也变得平凡,和文字随处可见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是不符合的。

7526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07 07:44

@我的心已死梦已碎 2016-07-06 23:58:40

@无量11152016-07-0613:54:09恳望先生恕我冒眛!您仅仅从一句对话中就得出宝玉名“玺”的结论,尚嫌牵强!且从:史湘云笑道:“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的语意中可知是假设明儿宝玉当官了有了印而倘或丢了也岂能罢了?从而表达出重要的东西岂能胡乱丢的想法,接上前一句“幸而是这个”的意思就形成一种对比,明确表达了两样东西都重要但却不同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是与印是不一......

----------------------------- 石头记中这个不叫王字旁,书中管这个叫“贾家玉字辈”,这些字里的王是“玉”字的去点写法,玉字在作为左偏旁时写作“王”,本质上依然是玉这个字。宝玉的名字,和大家一样,带的都是“玉”,只是他特殊一些,不是玉在字左而是玉在字下。

754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07 08:43贴图专区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晒照声援帖。

娱乐八卦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四海声援帖。

754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07 20:41

@海之蓝地之灰 2016-07-07 16:19:57楼主写过:石头记中这个不叫王字旁,书中管这个叫“贾家玉字辈”,这些字里的王是“玉”字的去点写法,玉字在作为左偏旁时写作“王”,本质上依然是玉这个字。

如果明朝真有简写的国即“囗+王”,貌似也说得通。

-----------------------------

1,宝玉“四角俱全”,除了囯、玺、琮,并没有带“四角”的。而贾琮是贾赦那房的。所以只有囯、玺这两个字的可能。

2,贾家宝玉这一辈是“玉字辈”,每个人名字都有实物意义,都和玉质物品有关。这样的字很多,瑛、瑕、玺等字都符合。但是“囯”不符合,这个字从来都是地域国家的意思,和玉质物品从来不存在【直接关联】。

3,把上两条综合,得到的只有“玺”。

4,湘云说“明儿丢了印”,宝玉【笑】道“丢了印平常”。最尊贵的印是“玺”。宝玉最重要的是“通灵宝玉”,二者相同最易使全文合拍。因为宝玉从不谈自己仕进,对科考深恶痛绝,对为官做宰完全不屑。在谈及这些事时,全文从来没使用“宝玉笑道”这样的写法,表现的是宝玉的性格真实感。

5,荣府各房的意义不同寻常,荣府里玉字辈的人也不同寻常,这些玉字辈的人,名字的象征就是身份的定义。如琏、琮、环、璜、珠。宝玉的名字也是身份的定义,玺的象征定义这个“中华国权”的傅山化身,其实是很合适的。因为玺的象征就是“中华国权”。

书中文字情节错综复杂,但又有种难以道尽且非此不可的巧妙。

寒士的文学逻辑和数学逻辑只能把这个大名的证明写成这个样子了,如果大家还是无法以这五点确认宝玉大名……那就先忽略宝玉大名的问题继续关注后续下文吧~毕竟,最重要的其实是宝玉这个人,而不是他的名字,理解了他的象征意义和他的人物性格就足够了╭( ̄▽ ̄)╮

7577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08 08:18

早上签到,感谢大家的冒泡。

其实,寒士认为,能认真看此帖的涯友们都是身具慧眼洞见的通达奇人。

关于傅山著书,明见之人此刻早已深信,不明之人再看五十回也是无法感知。

若世间不明之人,何曾完整看懂奇书一回。“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而寤者几希!”

为大家的明见,深深点赞!

761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08 23:30感谢大家的热心顶帖,每一个昵称在帖中看到、在心中浮现都令寒士充满感动~

难得世间真心人,诸君大善!

766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09 07:48

@光脚懒石 2016-07-09 00:31:46寒士高人,一直等待更新。看到大厦将倾的秦可卿一段的讲述,联想到傅山先生的两汉人名韵,自己对秦可卿的秦姓有些联想,可否直指始皇帝的大秦朝,而暗喻秦钟为皇权的代表。

-----------------------------

是的,可卿的秦姓,是关联了第一个真正的大一统帝权秦王朝,借此呼应秦可卿所居住的宁府是“前朝”。

767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0 22:15贴图专区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晒照声援帖。

娱乐八卦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四海声援帖。

手脚疲惫,睡个早觉恢复下,明早早起开始继续,大家可以多去这两个帖里发发支持的图,放松一下~(里面已有很多同样支持傅山先生的涯友)

775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1 08:07

1【史湘云道:“花草也是同人一样,气脉充足,长的就好。”】书中花草,其实是人,是各类人物“同体异物”的写法。

2【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

傅山的世界观是气在理先,气生万物。呼应贾雨村的正邪两赋。

3【湘云笑道:“糊涂东西,越说越放屁。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

傅山云,阴盛则引阳,阳盛则引阴。这个道理是周易六十四篇相互呼应的基础,也是世间常理。

很多人也许会觉得,这些句子这样简单,完全不值得解释。其实,全文频繁出现这种细微的道理,而这种细微道理是一种对读者的提示性引导。譬如通过正邪两赋的道理,很容易领悟“同气”就是相同本质,也就会很快理解秦钟、宝玉、蒋玉菡三人的共性。从“花草同人”的道理,很容易领悟诗词中花草所指原是人物,也就能明白风月诗句的真正含义。诸如此类,等等。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史湘云笑道:“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宝玉笑道:“倒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对白点出这个“印”是宝玉的一样很重要的物事。

宝玉从不谈自己仕进,对科考深恶痛绝,对为官做宰完全不屑。在谈及这些事时,全文从来没使用“宝玉笑道”这样的写法,全文如此注重宝玉性情的塑造,在这种细节上亦会注重宝玉言行的真实感。

因此这里两人所说的“印”,并不是在假设日后宝玉为官做宰会拥有官印,而是此刻十三岁宝玉所拥有的一样重要物事。

原文中提到过的宝玉重要的东西只有体形大如雀卵的通灵宝玉。因此这二者是相同的,也就是通灵宝玉是一个玉印。

这里如无法理解,可以暂作忽略。本回我们主要讲的人物,不是宝玉,而是湘云。

来自

777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1 08:13贴图专区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晒照声援帖。

娱乐八卦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四海声援帖。

大家可以多去这两个帖里发发支持的图,放松一下~(里面已有很多同样支持傅山先生的涯友)

来自

778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1 21:28这一回中着重塑造的是湘云性情。我们来仔细看看湘云的性情。

这章其实对于寒士有些难讲。因为很多姑娘眼里也许湘云这样的人特讨人喜欢,好结交无防备有什么都能掏心窝,一旦关系被认定了,又注重礼物又会说好话,称得上是优质闺蜜。

但是傅山写书其实根本没考虑过现代姑娘的闺蜜标准……在古时话当讲不当讲,事当做不当做,是有一个标准的。

林黛玉作为贾母座下首席地位,她的宫花无论如何也不该最后送到。史湘云作为史家大姑娘,她抱怨叔婶抠门的言辞无论如何也不该对外人宝钗去讲。

【宝钗听见这话,便两边回头,看无人来往,便笑道:“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的就不会体谅人情。我近来看着云丫头神情,再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为什么这几次他来了,他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他就说家里累的很。

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

我看着他,也不觉的伤起心来。”】宝钗对风里言风里语的无事不知,全书宝钗始终这样消息灵通,这当然不是巧合,而是宝钗心机暗藏着意打听的结果。皇太极虽然身在东北,对于大明局势却是留意探察了若指掌。

狗不嫌家贫,然而贪势利图富贵的史湘云对自己和家中娘儿们要亲自动手做些针线这个事情是很不满的,还对外人宝钗面前大倒苦水,抱怨“家里累的很”,“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

(湘云和黛玉、宝玉这三个人或多或少都算是有共通的老史家血脉,还称得上是亲戚,湘云和宝钗则是完全的外人。)

来自

782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1 21:31

我们看得出湘云遇到家中此刻节流,并不愿意和史家上下共同艰苦患难,只喜欢来贾家享乐,还在外人宝钗前明指暗道史家的种种不好处,仿佛史家并非娘儿们一起节俭,而是单独欺凌她一般。表面是道出史湘云年纪过轻,好逸恶劳虚荣势利。本质则是嘲讽洪承畴负节无耻,背亲弃友卖主求荣。

史家在贾府之外,借“他们家嫌费用大”,道出明末财政吃紧军饷艰难的情景。

然而身为统帅的洪承畴并没有要捐饷出力与国共患难的想法,反而对用度开支缩减充满了嫌恶怨忿,毫无家国之念,全然势利之心。

来自

782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1 21:36

庄子云,“小知间间,小言詹詹。”那些只有小聪明的人,只知道斤斤计较,说的话琐碎无趣。

湘云就是傅山依庄子所言塑造出的世俗势利的聪明人。

湘云是很聪明,但只是“小知”、“小言”,而不是大知、大言。

湘云言行,作为口无遮拦的不懂事小女孩是不妨的,作为知礼尚义的风云雄杰便是丑陋不堪了。

既然知晓傅山先生在石头记中以文学方式塑造历史人物的真实性情,那如何判别这些人物的性情是善是恶是美是丑呢,我们还是需要按照古时的道德标准来评判。

书中最常用的文学手法就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因此闺阁戏语,我们也要把熊孩子言行放大到枭雄的个人品行操守来看待。

庄子中有云,“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喜欢谈论他人不好的地方,这样的人算是匪人。拆散别人的交情离间别人的亲情,这样的人算是祸害。

这些都是心术不正的奸邪之人的言行。湘云的形象便是如此。

湘云喜欢论亲友是非,在人前看不起黛玉性情,还夸赞虚伪世故的宝钗。“恐怕你的林妹妹听见,又怪嗔我赞了宝姐姐。”

湘云已然“眼见有婆婆家了”,却依然像个不知书礼口无遮拦的幼女,和三春及黛玉的性情大是径庭。

既然是眼见有婆婆家的人了,就不应再始终用熊孩子还小的说法来为她开脱了,是时候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待“云妹妹”了。

来自

7824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1 21:41

已是两眼酸痛发直,明日再接着讲述湘云性情。。。

贴图专区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晒照声援帖。

娱乐八卦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四海声援帖。

大家可以多去这两个帖里发发支持的图,放松一下~(里面已有很多同样支持傅山先生的涯友)

来自

782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2 08:11

睡醒较迟。晚上再发。

贴图专区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晒照声援帖。

娱乐八卦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四海声援帖。

大家可以多去这两个帖里发发支持的图,放松一下~(里面已有很多同样支持傅山先生的涯友)

784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2 21:06【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傅山生有寒骨,对功利事务漠不关心。傅山先生眼中,那些“知经济学问的”渴望仕进贪慕富贵的士人,如同禄蠹般可憎。

【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文中始终赋予黛玉一个脱离功利世俗的风流名士形象。

是为了和宝钗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宝钗是势利禄蠹自不必说,被宝玉如此疏远生分,依然还是频繁奔波到怡红院来找宝玉,脸皮当然也是异常厚实。

这里自然是讽刺皇太极太过厚颜无耻,一边高谈和平美德一边大肆入关劫掠。

黛玉当然不会像宝钗一样能厚着脸皮去厮缠嫌恶自己的人,只是宝黛心心相印,原也不会真的疏远生分。

宝玉对宝钗疏远生分对黛玉亲近尊重,并非因为物质和恩惠,而是因为品德和精神。

这也是傅山先生所坚持的以德相交的准则。

湘云看重物质恩惠而想要认宝钗作亲姐姐,与为财物和薛蟠牵手放纵的妓女并无本质不同。

湘云因富贵而结交,比起宝玉为品行而结交,相去万里判若云泥,这也是洪承畴辈与傅山先生的巨大差距。

来自

7877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2 21:15

明早继续。

来自

787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3 07:55

湘云是有“小知”那样的小聪明的,她知晓袭人身上不大好找她求助是为宝玉的鞋。但她会故意说“我就替你做了罢。只是一件,你的我才做,别人的我可不能。”对同样交情深厚的袭人和宝玉区别对待,实际是故意刁难。结果是推托不做。

本回中,湘云先是口称对袭人的情谊是【我在家时时刻刻那一回不念你几声】这样深厚,但实际上大家却从袭人话中可以看出湘云对袭人所托的十根蝴蝶结子只是粗制完成敷衍塞责,交付的日子都拖了很久,如果不来荣府富贵清闲住着是不肯认真帮忙的。

湘云口中的深厚友情,只是一种世故客套,袭人只是湘云【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的仕途经济心态下结交的一个朋友罢了。

来自

789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3 08:01

那湘云为什么说不肯帮二哥哥做鞋,原来是小性地计较一个扇套。

原文三人的对白里讲出了下面这样一件事情。

专门负责针线活计的岗位群体里新出现了个巧手的女工,宝玉拿着这个女工的扇套四处炫耀,然后宝玉高调言行引发了黛玉的不满,黛玉因生宝玉的气而铰掉了宝玉的这个扇套,扇套被铰坏后,宝玉回来又想让女工再赶做一个,才得知原来扇套不是女工做的而是湘云做的,是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于是宝玉很后悔不该当成易得之物拿去高调招摇炫耀挑衅。

湘云明白了这只是一个误会后,并不愿意冰释前嫌,而是将推托不做的借口坚持到底。

湘云以自己角度去揣测【林姑娘他也犯不上生气】。以肯定的口吻来鄙薄黛玉的小性儿,当然实际上暴露的是自己对此事斤斤计较不肯放下的性格。

然后湘云给出一个不切实际的解决办法,【他既会剪,就叫他做!】

袭人新近身体不大好因此无法做宝玉的鞋。那黛玉这个长期病号的虚弱病体就更不必说,也是无法做活的。

而湘云在宝玉屋里这样逞性子刁难宝玉黛玉,不肯表现一丝宽容和友爱。湘云仰慕宝钗后,已愈发不再顾念旧交和亲情了。

来自

790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3 08:04贴图专区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晒照声援帖。

娱乐八卦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四海声援帖。

大家可以多去这两个帖里发发支持的图,放松一下~(里面已有很多同样支持傅山先生的涯友)

来自

790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3 12:59

《七绝一首》读罢红楼梦一场,谁人不服小梁王?喜闻市井隐高士,始信蓬篙芝气扬。

这是涯友福鼎星光——福建宁德的文学奇人高世英老师在寒士此帖里作下的一首七绝。

世事一场春梦,人生几度秋凉。此帖尚未完成,素未谋面的高世英老师便已驾鹤西去,甚感赠诗赏识之情。

遥祝英魂。尚飨。

792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3 21:08

【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呢。……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朱由检无力织补挽救糟糕的局面。崇祯末世的政事军事重重积弱,岁月迁延中,国力每况愈下濒临衰竭,泱泱中华已难有复振雄风之时。

来自

793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3 21:12【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抒发宝玉内心一段真情,实际抒发的是傅山先生对汉族政权的深厚感情。所以此处特意写成宝玉向袭人道出。

【这里袭人见他去了,自思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想到此间,也不觉怔怔的滴下泪来,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

袭人不是真人,她的言行对他人向来并无实际影响,所起的是一种陈述和衔接的作用。

其实宝玉黛玉是真情而不是肉欲,断然不会做出不才之事。黛玉今日前来怡红院,也只是为了担心宝玉与湘云出现风流韵事甚至做出不才之事。

袭人真正担心的是不才之事。这里强调的是不才之事是一种丑祸,是可惊可畏累及家声的。

谁会想要去做这样的不才丑事?当然就是总劳苦奔波大老远赶来怡红院然后黏着宝兄弟待到三更半夜不走的薛家宝钗罢了。

来自

793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3 21:13【一句话未了,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金钏没能勾引宝玉做些风流韵事就死了。宝钗也一样没机会和宝玉做成不才丑事。

得到洪承畴相助的皇太极占尽先手,但他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实现野心吞并大明,而是一命呜呼病死在了沈阳。

袭人的活计,湘云已开始敷衍塞责或推托不做,而宝钗此时则趁机揽活。

在洪承畴叛明投清后,皇太极窃取中华的心愈发盛了,想要亲自接手朱明的政事和统治。但人有旦夕祸福,这个野心还没能实现,皇太极便病死,葬在了寒冷的沈阳。

来自

7934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4 08:15【正裁疑间,忽有宝钗从那边走来,笑道:“大毒日头地下,出什么神呢?”袭人见问,忙笑道:“那边两个雀儿打架,倒也好玩,我就看住了。”】【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王夫人正才说他,因宝钗来了,却掩了口不说了。宝钗见此光景,察言观色,早知觉了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宝玉在宝钗说话时拔腿就走,留下袭人在那里默不作声,宝钗只得讪了一会无奈离开。袭人见宝钗来,立时敷衍过去。王夫人见宝钗来,立时掩口不说。大家都明白宝钗对荣府大事小事都暗藏心机着意打听,能防备时自然会防备一些。

这一回里集中描写了很多人对宝钗的态度,突出的自然是对宝钗巴结逢迎还大嘴巴的湘云,和众人形成了反差式对比。

湘云谄媚宝钗,美其名曰当宝钗是亲姐姐。

多年把持国内军务的洪承畴为了荣华富贵变节之后,也是将大明军事计划对皇太极和盘托出,让大明的国内军事情况为满人尽知,与朝鲜的军事合作计划也随着朝鲜反清将领因计划被泄遭屠戮殆尽而彻底流产。

看懂了湘云,也就真正理解了洪承畴的性情。

来自

795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4 08:16

三十二回讲完。

贴图专区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晒照声援帖。

娱乐八卦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四海声援帖。

大家可以多去这两个帖里发发支持的图,放松一下~(里面已有很多同样支持傅山先生的涯友)

来自

7956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4 20:21冒个泡,今晚不更帖,整理下公众号第七回文字。

799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5 08:09

早,感谢大家的冒泡。

老眼昏花中整理第七回公众号内容竟然花去了四五个小时……

内容有作微小调整。加入了一些原文文字对比。

先去工作了,再次感谢大家关注。

801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6 01:21

@真爱汉良 2016-07-15 22:27:23

寒士,您今天不吱声我周末都过不好

----------------------------- 坐在床上写帖时昏睡了过去。。。

此刻补道一声:周末愉快,早上会吱声。

8054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6 07:27【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遭笞挞】【宝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赶来时,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

忠顺王爷的势力此时在书中首次出现,一出场就让人觉出来者不善气势汹汹。

蒋玉菡的意义在之前已然讲过,四处寻拿蒋玉菡的人自然不会是好人。

“忠顺王爷”实际指的是投奔效忠满清政权而被加封王爵的三顺王。

根据以前说过的傅山先生石头记纲目,理解这一点很容易。

不住在贾府势力范围内,是在外的军事势力。

荣府为中国,对荣府气势汹汹缺乏礼数,是中华的敌对势力。

忠是忠于满清,顺是顺从异族。王爷道出了位高权重。

这就是忠顺王爷的意义。

1636 年皇太极建立清国,加封孔有德为恭顺王,加封耿仲明为怀顺王、加封尚可喜为智顺王。

这三人本是东江毛文龙麾下旧将,在袁崇焕内斗诛杀毛文龙后,由孔有德带头先后归顺满清谋得高官厚禄,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却甘心为满清充马前卒竭力效忠,对汉人反抗势力的搜剿可谓是不遗余力,倒也为满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文中淡淡几段文字,便已令读者感受到了忠顺王爷对荣府的冷漠无情和深深敌意。

本是同根生,相煎总太急。

来自

806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6 07:51看到忠顺王爷出场,可能有人会想起书中双亲王的另一位义忠老千岁。

很多人私下问过寒士,秦可卿死时坏了事的义忠老千岁是谁。

秦可卿是朱由校,朱由校死时,“坏了事”的老千岁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九千岁魏忠贤。

天启帝朱由校一死,魏忠贤便陷入群臣的反扑围攻,魏忠贤手下相继被弹劾处理,魏忠贤本人也被迫辞职归去,称得上明末惟一在毒辣舆情围攻下“坏了事”的老千岁。

恶毒宵小何其多,故英才不容于世。“都知爱慕此生才”,傅山先生自谓天下第一怜才惜才之人,故在石头记中以抱厦思五事为其正名。

这样大家就明白了,义忠老千岁和王熙凤其实指的是一个人——魏忠贤。

庄子有云,假于异物,托于同体。

义忠老千岁坏了事和白金钏之死是同样的文学写作手法,是以一个本质相同的“异物”角色在适合时机淡淡点出人物的薄命结局,留着初始角色继续塑造性情。

来自

8064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6 07:52贴图专区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晒照声援帖。

娱乐八卦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四海声援帖。

大家可以多去这两个帖里发发支持的图,放松一下~(里面已有很多同样支持傅山先生的涯友)

来自

8066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6 21:33【因说道:“大人既知他的底细,如何连他置买房舍这样大事倒不晓得了?听得说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

“东郊离城二十里”,京城以东到辽东之地,曾经遍布抗清军民。随着明朝衰亡,最终都沦为了满清控制的地盘。

紫有皇家和高贵的意义,檀有芳香和红木的意义。以紫檀堡呼应蒋玉菡作为中华传承看似普通实则不凡的身份。

来自

810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6 21:53

【贾环见了他父亲,唬的骨软筋酥,忙低头站住。贾政便问:“你跑什么?带着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不知往那里逛去,由你野马一般!”喝令叫跟上学的人来。】薛蟠是没笼头的马,之前讲过野马野牛都是中华之患。

而贾环如今也渐渐变得如“野马一般”。

流寇四起,布散谣言,如野马一般也为患中华,成为内忧。

明朝精锐纷纷调往辽东,无法再镇管约束民众。财政匮乏天灾不断导致民众群体中流寇大量滋生,尤其以声势浩大的“闯”王这股流寇为代表。

故贾环代表的民众势力形象,此刻变得更加恶劣,如野马一般造成危害。

本回中导致宝玉挨打的最直接原因是贾环告状,此点需要明确。

造成甲申国难崇祯自尽的直接因素是因为民间流寇李闯王的侵袭。

【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

忠顺王愈发跋扈,外患已兕吼阵阵。

环兄弟更趋阴险,内忧又猫视耽耽。

两者一齐闹将上来,危机愈演愈烈,叛将、流寇一同发作起来,政事大乱,国家灭亡,故宝玉本回有此一难。

(贾环不足为虎,故以猫来喻之)

来自

810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6 22:02贴图专区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晒照声援帖。

娱乐八卦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四海声援帖。

大家可以多去这两个帖里发发支持的图,放松一下~(里面已有很多同样支持傅山先生的涯友)

来自

811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7 08:03贾环所象征的民众群体,是迎合多变的,起初只是愚蠢爱财,在王事的管教下也算平和无事。

渐渐对国权宝玉的开始暗里破坏,【人物委琐,举止荒疏】,想要蜡油烫瞎宝玉。

后期则直接变得【野马一般】,成为本回危害宝玉性命的内忧。

最终贾环的表现是一种归顺。满为环,不满为玦。贾环会归附满清成为顺民。而佩了玉玦的蒋玉菡会始终不屈。

来自

812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7 22:17【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宝玉默默的躺在床上,无奈臀上作痛,如针挑刀挖一般,更又热如火炙。】宝玉险些被毒打至死,经历了“四指宽的僵痕”、“针挑刀挖一般”这样的肉体痛楚。

宝玉经受的这般痛楚,傅山先生在人生里曾亲历过无数遍。

1654 年,顺治十一年,傅山先生曾被清廷以谋反罪名捉拿下狱严刑拷打。

朱衣道人案并没有成为傅山先生人生的终点,不然文学史上也许就不再会有石头记这本神奇的小说了。在这次案件里,傅山先生为自己冷静辩护,坦然从容地面对各种酷刑折磨,始终没有屈服求饶。

山西地方和京城大理寺始终没取到有效证据,哪怕是屈打成招的证据。在傅山冷静镇定的法理辩驳下,在傅山友人们的呼吁和营救下,最终傅山先生还是被释放了。

来自

816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7 22:27【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宝玉愿为之死的这些人,并不是金钏,而是蒋玉菡。

傅山先生从来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一生都没有放弃自我,并不惧怕自己会因为排斥异族政权而遭到不测。

傅山先生诗文言行向来都是非常的反清,但他凛然无畏绝不改悔。从来不会因为惧怕死亡而谄媚新朝,坚持“不满”,不屈地抗争了一生。

附上傅山先生所写的一首文字简单情怀真挚的八满诗。

《八满诗》 傅山

满洲衣冠满洲头,满面春风满面羞。

满眼山河满眼泪,满腹心事满腹愁。

来自

8166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8 07:33贴图专区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晒照声援帖。

娱乐八卦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四海声援帖。

大家可以多去这两个帖里发发支持的图,放松一下~(里面已有很多同样支持傅山先生的涯友)

感谢大家冒泡回复,今天整理下公众号第八回文字,整理完第八回再继续更新╭( ̄▽ ̄)╮

818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8 23:09

感谢大家的冒泡,今晚没有更新,明天见。

大家晚安。

8247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9 08:17【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庄子中有云,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摠。不属于自己应做的事情却要强行插手,是包揽行为。

宝钗其实是一个很喜欢包揽不属于自己应做的事情的人。

宝钗才和袭人表示要包揽宝玉这边的针线活计,这会又来包揽宝玉的敷药,顺带来表露情意,这是想要把宝玉的感情也包揽了去。

面对一个已经“同他生分了”的宝玉,宝钗依然装作亲密无间,处处积极热心,讪讪着也要来包揽事情卖力表现。

这会宝玉刚疗治完毕回到怡红院,已被宝玉疏远生分的宝钗就抓紧时机跑来,又是高调送药再三嘱咐,又是脸红羞怯表露情意。

对一个疏远生分自己的男子也要如此表露情意,显现出的是宝钗露骨的急迫。

【所以总远着宝玉】这句话从来都只是用来瞒骗眼力愚拙之辈。慧眼之人当然明白宝钗真实的情况和那句话是恰恰相反的。

聪明如宝玉,自然是知道宝钗那不纯洁的“恋爱之心”的。

已二十岁还没结下亲事的宝姑娘,对宝玉不这般急切反而不正常了。

来自

8257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9 08:21【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

两次强调黛玉眼睛肿的桃儿一般。

正是黛玉真心怜惜宝玉的深情写照,与宝钗来探望宝玉时一叹二笑的淡然无情形成鲜明对比。

钗黛两大主角情意对比是如此鲜明。今日世人,慕富贵赞宝钗者实多,竟不知真情何物。喜爱湘云宝钗之类禄蠹国贼,不识风流真名士。致令傅山先生石头记明珠暗投,竟被诬为旗人之作,一叹。

来自

825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9 21:42

【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

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

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宝钗口中,宝玉不分贵贱真情结交朋友成了素日不正,薛蟠争风吃醋抱怨宝玉反而是堂堂正正了。

宝钗虽然对所谓金玉良缘非常着急,但并不在外说自家人不好,反而把薛蟠说得堂皇正大来去宝玉疑心。

宝钗和湘云在这点上是有鲜明区别的。

来自

831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9 21:45【话未说了,把个宝钗气怔了,拉着薛姨妈哭道:“妈妈你听,哥哥说的是什么话!”……宝钗满心委屈气忿,待要怎样,又怕他母亲不安,少不得含泪别了母亲,各自回来,到房里整哭了一夜。】

早上讲了黛玉和宝钗在宝玉挨打后的对比。

宝钗一叹二笑,并没有为宝玉哭。那么宝钗是不是无情到不会哭的地步了?当然也不是。

所以文中立刻又介绍了宝钗的哭泣。

宝钗的哭泣从来不是因为宝玉,宝钗是因薛蟠而哭。

宝钗对薛蟠的真情和对宝玉的假意,对比亦是鲜明。

来自

832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19 21:51

琐事繁杂,明日早上再继续。

感谢大家冒泡,感谢大家参与晒照声援活动。

贴图专区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晒照声援帖。

娱乐八卦版块,“为红楼梦作者傅山正名”四海声援帖。

大家可以多去这两个帖里发发支持的图,放松一下~(里面已有很多同样支持傅山先生的涯友)

来自

8324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7-20 07:47【王夫人听了,吃一大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宝玉若与姐妹们做出了未成亲就云雨的苟且淫乱之事,人多口杂地传出去就会令荣府名节扫地。

此事黛玉并不会做,而宝钗今日闯来从容表露情意,对宝玉图谋更紧,以宝钗向来的冷漠无情不择手段,为了促成金玉良缘而诱惑宝玉作出苟且之事是极有可能的。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