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共通点是对四书五经没兴趣,脑洞大开去研究数学!要知道在当年的中华大地那绝对是奇葩,基本上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更别提什么大英帝国图书馆和剑桥牛津的学术讨论了。两个奇葩结成了忘年交,没有参考书,没有经费,没有导师,两个人真正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开始研究抛物线。

实验条件就是小孩的弹弓子,还买来一把洋人的火枪。

两人终于在 1859 年,合著完成了一部数学著作《抛物线说》,华蘅芳主笔,徐寿配图。

有些事后诸葛亮又要说不就是个抛物线么,初中物理问题。这么说的该打屁股,记住那是 1859 年,是在现代学术都被视为“奇技淫巧”的中华大地上。有这种想法的人真该穿越回茹毛饮血的时代,你要是能造出个独轮车来就是当年的爱因斯坦!扯远了,再说这两个奇葩数学家,俩人后来来到大上海,看到了汽车,轮船还有许多洋玩意,继续开始开挂的人生:开始研究机械工程,一定要鼓捣明白才罢休!

接着大人物出场,搞过独立武装,打过太平天国、写过家书、得过皮肤病的晚清一号人物曾国藩!曾国藩的眼光可真不一般,难怪都推崇备至。曾国藩一下就认准了徐寿和华蘅芳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大清搞得乱七八糟要挂了,缺的就是人才!曾国藩马上派江苏巡抚悄悄的把他们接到江南制造局。

要银子有银子,要场地有场地,要劳力有劳力,干什么啊?给我造轮船!最好是英国的那种铁甲舰!奕?大人正在购买英国人的铁甲舰,但曾大人认准军事工业“拿来主义”不靠谱,咱们自己造!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5-21 16:00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4486142.jpg{EIMAGE}

数学家兼工程师 徐寿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5-21 16:02

毁三观吧?那个条件下这难度不亚于曼哈顿工程!但两位神人二话不说,开工!神人还真不是白叫的,到 1863 年就制出螺旋桨推进的轮船,跑的慢点,但已经解决了有无问题。到了 1865 年终于在南京试制成明轮轮船,曾国藩“勘验得实”后,将其命名为“黄鹄”号。该船长 55 尺,重 25吨,时速20余里,蒸汽机为单缸,缸径1尺,缸长2尺,回转轴、锅炉和烟囱的钢铁是进口的。

这个故事看到这里前景一片大好,天降神人,自主研发,一步一步就可以铁甲舰、巡洋舰、战列舰、轻型航母、航母舰载机,然后海洋强国,富国强兵了!大哥、大哥、起来了别做梦了,海拉尔站到了,该下车了!后来我们被列强挨个欺负的历史教科书里都有。晚清和民国的故事太长太复杂,什么左宗棠、李鸿章、胡雪岩各路大神都要登场,没法在这里讲。还是沿着铁甲舰的主线,讲今天的故事。

后来曾国藩赏识过的李鸿章成了晚清第一号人物,首先这里先澄清一点:李鸿章不是什么大卖国贼,是当年最好的外交家。那些卖国条约换了谁去都得签,李大人能多谈回来点利益就是了不得了,还要背上一辈子骂名!

到了李大人这里铁甲舰就要买,反正我大国天朝花点银子算什么,拿来主义就是好用,自己造的东西不放心,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实战!这李大人确实厉害,打造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一水儿的海归精英当舰长、大副,军舰名字也牛叉,什么定远、镇远、济远。

当时的北洋水师无论是吨位、口径、装甲都甩小日本半条街,小日本当年穷的去英国买一条军舰就得全民节衣缩食,天皇亲自吃菜团子。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5-21 16:04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4486304.jpg{EIMAGE}

北洋水师 当年亚洲第一

作者:关外李员外 日期:2018-05-21 16:06

后来的故事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甲午海战,被人家一顿痛扁,什么亚洲第一统统打回原形。这里不去分析,那是军事论坛干的事情。这里只讲故事,摆事实,讲道理。刘公岛的甲午海战纪念馆就在那里,有心人旅游的时候可以去看看。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