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高层的投资价值就不大了。特别是后来盖的高层还是塔楼,就更是没价值。

就高层来说,装修的不错,但卧室太小,如果精装修还是好户型,低于 4000 有闲钱倒是可以出手,4800 就太离谱了。

还有那个云报记者村,纯粹想钱想疯了。

要是你真有闲钱,大理的可以看看,弥勒的湖泉湾也有 价值。

问:楼主你好!这个帖子煞是热闹,各种各样的声音在这里交织,各位思想火花的碰撞,让我偷学了不少。

我和老公在北京工作,都是外地人,属于体制内,收入不高,但很稳定,两个人一月一共才 1 万多点吧。

在父母支持下,07 年初在长阳板块全款买了一套 140 多平的房子,一直简装出租。

09 年中旬在他老家郑州买了个商铺,前三年的房租用于抵充房款,所以尚未有收益。

我们目前住在老公单位的公寓内(北三环),但这里距离我自己的单位(西三旗)有点距离。

准备今年就要小孩。

目前有 100 个现金,是父母给的(他父母做生意每年大概有几十万的收入,具体多少不详),不想放着贬值,想买房。

请你给出出主意,我们商量了一下有这两个方案:1、在我单位西三旗附近买一个小二居,85 平米,145万的样子,这样有了宝宝以后,我的父母可以住下,帮我带宝宝;2、在北三环买个 1 居,目前看中的有两套(安华西里板楼 40 平米,110 万;黄寺后身五路通小学学区房,40 平,125 万),这样以后租出去月租金也有 3000 左右,可以用这 个钱在西三旗的单位大院里租套房子,离我上班的地点更方便。

你有空的话,不妨指点一下。

我们应该全款,还是贷款呢?

答:有了家庭,又快有了宝宝,首要考虑的还是能够舒适的自住,自己的居住问题没有解决就考虑投资有点得不偿失,租房子住的幸福感和自己房子完全不同,自己的房子才有利于家庭稳定。黄寺的学区房太小,不适合家庭居住,如果有闲钱可以给宝宝以后上学占个坑,但还不是首要考虑的。

以你们的情况,应首要考虑买一套 80-100 平米的两房或三房自住,购买总价以 180-200 万为好,区域可考虑在北五环至西三旗之间。

据我所知西三旗稍好些的小区,单价在 20000 左右,你所说 85 平 145 万不知是哪个小区,要低于市场价格,如果房子还不错,建议购买。因为你们家宝宝需要父母照顾,如果能在北五环到西三旗之间找到 200 万内 100 平左右好户型房源,最好不过,85 平还是略显拥挤。

问:房产税如果征收的话中上阶层就损失一些小钱,但我们小老百姓就倒霉了,房租和房价又要上去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希望如楼主所言,只是吓唬我们小老百姓的。

这几天断断续续看了楼主的帖子,不管是谈房产经济或者讲历史故事,都非常精彩,获益良多。我最近一直纠结一 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楼主,我手头有一套二手房两房去年 70万买的,位于上海郊区卫星。

镇上,现在价格 100 万左右,我是继续持有呢?还是在江苏的四线小镇上,开车到上海需 3 个小时,花 100 万买 10亩地,再借钱造厂房出租掉,等地皮升值比较好一点呢?谢谢楼主!答:买地当然是上上之策,干什么都不如买地。但是买地一定要慎重。你买的地是什么性质非常关键,如果是工业用地,用来建厂房建议不要,这个东西风险很大。

现在很多小城市可以通过关系拿到住宅用地,自己盖楼。我有个同学在大理买了一块地 300 平,不过几十万,盖了 3 层楼的别墅,如果出手至少 500 万。

但是工业用地风险很大,一定要慎重。

有关春秋

晋文公伐卫,楚王请盟军鲁僖公发兵救援。鲁国的公子买率军抵达卫国,卫国却发生了内乱,卫国士大夫不满意卫成公投靠楚国,驱逐了卫成公(这就是民意,然而民意不可能是广大目不识丁的村夫的意见——因为没受过教育,他们也提不出什么像样的意见,而是多数贵族知识分子阶层的意见)。

鲁僖公感觉到了晋国很可能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不想因为救卫得罪了晋国,想撤军,但又怕得罪楚国,于是想了一个主意。

鲁僖公命令撤军,并且杀了主帅公子买,然后向楚王汇报“公子买不听命令擅自撤军,我已经把他杀了。”春秋:“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为什么不用杀,而用刺?阴谋。

直到现在,正直的员工常被老板出卖,正直的官员常被主子出卖。鲁僖公开了个好头。

介绍春秋,只是给不太理解这段历史的人一个大致的印象。

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得不思考。

东周列国,礼崩乐坏,秦统一六国,中国结束了封建时代,进入了漫长的帝国时代,直至如今。

而罗马衰败后,查理曼大帝征服了欧洲,欧洲却真正进入相当于我们春秋时期的封建时代,直至工业大革命。

中、欧的历史为什么是完全不同的轨迹。

我们能不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罗马的衰落,日耳曼蛮族入侵,一个野蛮的文明侵占了一个先进的文明。没有知识与文化的民族可以拥有强大的武力,却不能治理强大的国家。而知识与文明,掌握在基督教手中,因此欧洲开启了一个以基督教为领袖的神权政治时代。世俗的封建君主成为了基督教的附庸。或者说拥有强大武力的封建君主成为了知识阶层的附庸。

而中国,贵族诸侯逐鹿中原,虽然礼崩乐坏,知识与文明却得到了更好的继承与发扬。贵族知识分子阶层成为君主 的附庸,于是君权神授,天下一统。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注定了御用于统治阶层。

精英知识分子掌握着话语权。

在欧洲,精英知识分子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掌握着国家的命运。

在中国,精英知识分子作为统治阶级的附庸,被统治阶级掌握。

问:惭愧,贾志刚的说春秋居然没看过,听大家提起,跑去大致看了一下,文笔相当的好。刚看了一点,不过觉得很值得好好看看。有些地方也有些不同意见。

比如:

——王后急了

领导不高兴了。

从理论上说,后宫的领导不是天子,而是王后。《礼记》上就这么说的。

王后姓申,是申侯的女儿。但是也可以说她姓姜,因为申侯原本姓姜。所以,史书上说她是申姜、申后或者姜后,三种说法都算正确答案。

在这里,我们统称她为申后。

答:关于王后姓申,是没办法同意的。春秋时期,女性贵族只有姓,没有名字。申姜是后人这么叫的。申姜的意思是:此女为姜姓国君的女儿,嫁给了申国的国君,所以叫申姜。所以此女应姓姜不姓申,没有名字。

比如息妫,是妫姓国君的女儿嫁给了息国国君,所以叫息妫,息妫姓妫,没有名字。

申后,是申国的女儿姜姓,因为嫁给了天子,所以叫申姜,姜是是申后的姓。

春秋女性贵族的称谓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如息妫

妫姓国君的女儿嫁给息国国君为妻,称为息妫。

二、如申姜

姜姓国君(申国)的女儿嫁给天子,不能称为周姜,因此只能称为申姜.

三、如文姜

姜姓国君(齐国)的女儿嫁给诸侯(鲁国),但是由于该女子有特殊的才能,以才能为称谓。文姜有很好的文采,所以没有称为鲁姜,而称为文姜。

四、如宣姜姜姓国君(齐国)的女儿,嫁给了卫宣公,没有称为卫姜,而是称为宣姜。

春秋的女子,只有姓没有名字,至于申姜、宣姜、文姜等都是后人的称谓。

问:楼主你好,持续看你的帖子两个多星期,学习甚多

在此向你表达谢意~尤其是你对历史的解读,我从内心深感赞同!

原先我也是持批评政府愈改革愈高涨

但是看到最后,感觉即使时寒冰先生说的是对的

这世道却也越来越偏离,越来越妖魔。

于是带着“房价肯定崩盘,只是时辰未到”的心理,关注起是否要买房了。

我现在上海,所住的房子是父母 05 年买的外环以内,但靠近外环一个两居室 80 平方的房子,因为外地人来沪有诸多不便,所以全家当时一咬牙就买下了,当时已经觉得有点两眼发晕,可是为了有个落脚地,怎么也就忍了。购买时候房价 8000/平方,现在在 2 万 2 上下徘徊。最近一年,我在上海遇到我先生,两人前一阵子结婚了。先生也是外地人,但因家境贫寒无力购房,说白了就是没有第一桶金。所以现在住在我们家。我们是典型的不能再典型的千年组合。张江男+80 独生子女+外地人+小白〇+、n 多其他标签。

现在我们就遇到一个问题,未来打算要孩子,未来是该进取还是原地踏步?

A“将现在的房子卖掉,约合 190 万,将其中的 100 万拿来做首付,我们夫妇贷款再上海再购入一个三居室左右的房子,将那 90 万交还父母,让其在省会郑州新城区再购入一个房子,以求保值“

B”跟父母亲朋借钱+筹钱,在上海现在家的附近再购入一套两居室“C"坐等房价下跌,or 干脆到国外读书移民,重新奋斗”始终爱着这个国家,始终希望中国人能够通过奋斗来建 设好自己的家园。可是现在有些人贪婪的过分,自觉螳臂挡车力补足兮。因此发帖问问楼主,我该何去何从?请楼主点拨!

答:酱酱同学已经从资产升值的角度回答了你。

如果是把钱给父母买房为投资保值,不如在上海买方。

压力大一些,但是收获会更大。

关于二三线城市房价最近一、两年内的涨幅会远远超过一线城市,但从一段较长时间看,一线城市肯定会跑赢二三线城市。

有关土地

房子的问题其实就是土地的问题。

我国进入帝国时代以后,和平与战乱,反抗与顺从,云起云落,朝代更替,一直围绕着关于土地的两个核心问题。

一、土地的税租

从中唐以来,土地的税租是按照朝廷的定额征收,而不是按照实际田产征收。于是产生了一个问题:豪强权贵通过巧取豪夺占有了大量田产,但并不被官府统计在册,反而不用交税。而农户即使失去了田产,但仍然在官府的统计中(有点相当于我们二套房贷款政策,即使你卖掉了唯一的住房,再买房仍然算二套),所以失去土地的农民仍然要交沉重的税负。土地的税租问题加速了豪强对农民的土地兼并。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密不可分。

二、土地的兼并 帝国时代以后,历朝历代王朝,开国皇帝一旦挂掉,土地兼并的大幕就会拉开,从不例外。而宋朝,太祖建国之初,就鼓励土地兼并。唐朝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致使藩镇军力空前强大,朝廷不能控制,以至于安史之乱后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诸侯的大量土地兼并,导致唐朝时期最可怕的动乱,黄巢之乱。于是,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最黑暗大的五代十国时期。

总结唐朝的经验教训,太祖搞了一个杯酒释兵权,实质就是赠予开国功臣大量的土地换取功臣手中的兵权,这是一个仁慈的交易。但是宋初时期就大搞土地兼并,就注定了以后的风雨飘摇。

一个王朝的崩溃,根本原因都是以上两个问题集中爆发的结果。

房产税的征收是一个标志,将预示着土地兼并的大幕拉开。

问:"房产税的征收是一个标志,将预示着土地兼并的大幕拉开"。

很佩服你对中国土地制度和历史的理解.不过还是不明白,请问楼主,这句话怎么理解?答:简单的可以理解成,置业门槛将越来越高,好房子将逐步集中到权贵手中。穷人租房过日子的成本会越来越高。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兼并问题,而且将越演越 烈。农村将出现大量的失去土地的农民,城市将出现大量不得不支付高房租的低层无房户。

问:请问楼主,怎么看海淀西北山后地区的房产投资潜力呢?

我在保利西山林语买了房子,一个百万平的大盘,现在在等他们出第三期,届时可能会公布和名校签约吧?

现在的房价才 2 万左右,个人觉得,南边大兴区都卖到1 万 5、6 了,这里应该算是价值洼地吧?不过那里有垃圾填埋场,今后会不会建焚烧厂不知道,不过环境真是北京最好的了。

请您指教,谢谢哈!答:资金走到哪里,房地产就涨到哪里。北城无论舒适度还是配套都好于南城,但是只发展北城,不重视南城,将导致北城无地可卖,而南城又卖不上价格。所以北京市已经停止了北城的发展,大力发展南城,一方面南城有大量的土地可卖,另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南城土地的价格。

中短线投资要跟着政府规划走,但是长线投资和自住还是选择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地方为好。

问:楼主,赶紧出来吧,南京也出政策了,好像现在全国都在出政策啊,是不是房子真要跌个 10%啊,搞得我想先卖掉房子再说了,很烦啊!楼主指点一下,说一下你对接下来 1 年左右北京房价的走势看法,谢谢!

答:出政策不是房价的问题,而是站队伍的问题。赵高 的指鹿为马,无所谓是鹿还是马,关键是选择站在哪个队伍里。可以心里不满,不能公然抗拒。这是赵高的智慧。

北京打响了第一枪,无论有用没用,深圳、上海都表明了态度。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城市要表态。

一直强调一线城市是调控的重点,在换届之际,不可能任其大涨,将影响权利的顺利交接。如果通过限贷手段控制不住,一定还会采用更极端的办法,比如限制或暂停交易,国家队的垄断正在形成中。

二三线城市(特别是欠发达城市)的房价在这次调控中会迅速攀升。

租金也在这次调控中迅速攀升。

置业门槛会越来越高,穷人买房以后将不可能,租房的负担将越来越重。

未来的趋势就是大型城市的大量房产集中在权贵手中,多数人都只能支付高昂的房租住出租房。

关于媒体反复强调的贫富差距过大与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才是最可怕的。

不提上日程还好,提上日程,就变成了加税。满清 zf尚且知道安民必须减轻赋税,而如今所有的问题都将成为加税的借口。

一旦以调节贫富差距为借口,大幅征税,社会不稳定性将加剧。

希望朝代轮回的事件不要提前发生。

续有关土地: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大型城市的房产天生具备投资品的属性。

投资品是什么?

说个极端的例子。

假如有 10 个清代花瓶存世,每个价值 10 万,10 个花瓶价值 1 百万。

有收藏家要将 10 个花瓶收齐。他收藏一个不就行了吗?自己欣赏足够了,为什么要收齐 10 个?

但是,这个收藏家偏偏要将 10 个花瓶收齐。

收齐之后,收藏家做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事情。他砸碎了 9 个花瓶,只留下 1 个花瓶。

这个人不是疯了吗?9 个花瓶价值 90 万啊。一下毁掉了90 万,他不心疼吗?

你要注意,原来 1 个花瓶价值 10 万,10 个花瓶总共价值 100 万。但是,当世界上只有一个花瓶的时候,这个花瓶就不是只值 10 万了,一下子变成了无价之宝。

好的房子越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房价才会越高,房租才会越高。

政府一定会大幅提高购房的准入门槛,只有垄断的生意才是无风险的,才能保证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明朝初期,由于元末明初的长期战争,人口减少,荒废土地增加,明政府得以大规模的展开招抚流民,开垦荒田,分配 土地.由于这一时期,大地主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遭到极大的削弱,因此,明朝初期的全国自耕农占了农耕人口的大部分,地主所占的地比例并不大,这就为明朝初年的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自耕农是封建社会的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和税收来源,因此,洪武,永乐年间的政府财政收入,国家能够征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整个明朝历史中最高峰.洪武时,各州县每年垦田少者以千亩计,多者达 20 万亩。

1391 年(洪武二十四年),除军屯、牧马草场和永不起科地,全国纳税土田总数达 387.4 万余顷。洪熙年间,更增加到 416万余顷。

明中叶后,土地越来越高度集中。皇帝带头掠夺地产,大量设置皇庄,是这一时期土地兼并的突出特点。皇庄始于永乐时期。此后皇庄日益增多。明代皇庄之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

洪熙、宣德以后,亲王庄田逐渐增多。他们占田多通过钦赐、奏讨、纳献、夺买和直接劫夺等手段。诸王都是明代大地主。此外,外戚宦官同样夺民业为庄田,如正德时的谷大用便强占民田至万顷。

明廷规定,王府及功臣之家钦赐田土,亩收子粒银三分。但实际征收往往超过这个规定数。如山东德王府白云湖庄田,征租的内官旗校,就擅自改作每亩征银五分。

官僚和缙绅也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大量土地。特别是乡宦,如首辅徐阶在苏松占田 24 万亩,拥有佃户几万人。在 北方,“畿内八府良田,半属势家”。

于是,出现了土地高度集中的严重后果。

随着土地兼并的恶性发展,卫所屯田也逐渐破坏。诸王、公侯、监军太监、统兵将领、卫所军官和地主豪强竞相侵吞屯田,役使军丁。弘治年间,官僚马文升指出,天下屯田被“卫所官旗势豪军民侵占盗卖十去其五”。

太监、军官不仅侵占屯田,同时还役使军丁为他们耕种。军户不堪剥削和虐待,被迫逃亡。1438 年(正统三年),逃军数目竟达 120 余万。军屯在明初农业生产中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军粮原来依靠军屯供应。随着军屯制度的破坏,到正德时军粮只能靠国库支付。军屯制度的破坏,不仅影响到明朝国库的收入,也削弱了明朝的边防力量。

明朝末年,土地制度已经到了糜烂的地步,土地兼并膨胀到了惊人的程度,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富者有良田千亩,贫者无立锥之地,加上明朝末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小冰河时期,陕甘赤地千里,灾荒遍地,饿殍遍野,此时明朝的经济已经崩溃,国家机器完全瘫痪,整个中国陷入了战乱之中,所谓的土地法制已经无从谈起。

上海很少分福利房,所以均价不好控制。

以后控制房价就靠限制交易。不让买卖,看房价还怎么涨。等着大跌抄底的,肯定是不可能了。

昆明就搞的挺好。新盘都不发预售证。想要预售证是有 条件的,要给体制内配发福利房。市场价 12000 的房子,体制内福利房不能高于 5000 块。

昆明现在市场价没有低于 7000 的房子,但给体制内团购也就 3000 多。

房价一平均下来,也就 5000 多,属于低房价城市。可是一般群众买房三环外至少也要 7000 多,二环内则上万了。

异地到二三线买房,对当地情况不熟悉,风险还是不小。

小开发商卷钱跑路的屡见不鲜,大开发商的提前认筹排号,拿了认筹卡等一年两年也不一定开盘,而且好点户型没有关系是根本搞不到的。

很有心想到二三线城市买房投资的可以提供一个思路:选择外国人喜欢扎堆的城市,专挑高品质的景观大盘,买了精装后只租给外国人。租售比相当的高。

房价的问题讨论的真是越来越热闹了,呵呵!

调控中所谓的限制买房只是为了顺利换届,不可能长期执行,然而置业门槛会越来越高倒是千真万确的,保持较高的首付比例会是常态。

房地产的实质就是大型城市的准入证。当大型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匮乏。这个准入证办下来一定越来越难。

降低北京房价的最好办法就是只允许北京户口的家庭买房。房价一定会降。但房价降了,对渴望来京工作的外地 人又有什么意义呢?北京市缺了全国性人才的流入也将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高房价和高门槛一定是大型城市防止过度膨胀的最有效选择。无论 zf 走多少弯路,最终还会回来。

一线城市,人才扎堆,人才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只有人才中的顶尖才能够立足。

而大量的人口(在中小城市觉对算得上人才)怀揣着有朝一日发黄腾达的梦想,却始终挣扎在金字塔的底层,不得不忍受着高物价,高房租,为精英人士的富足生活,挥洒自己的血和汗。

只有这种模式,一线城市才能得到高速的发展,金字塔的中上层才能过上优越的生活。

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不可能全国精英都扎在一线城市。二三线省会级城市未来也会走这个模式。而且二三线城市的法制程度更低,权贵阶层牟取暴利更容易,也更不容易被关注,底层群众也更容易被压榨。

问:楼主终于又现身了,楼主提了西三旗的枫丹丽舍 硅谷先锋 森林大第 富力桃园。枫丹丽舍看了看,五年了,没有税,我不要求什么学区房,只想自己便利些,觉得也还可以,不知道楼主对那块还能分析些么?西三旗那块好点的地方全是部委的福利房。

答:枫丹丽舍的稀缺性是显而易见的,要知道,3-4 层 的多层花园洋房,相比高层塔楼价值不是高个一点半点。但西三旗一直是价值洼地,枫丹丽舍的真正价值还没有被发现。

硅谷先锋缺乏景观和物业,均价大概 2 万,比枫丹丽舍要低,性价比还是不错。

森林大地属昌平,不是海淀,这是最大的问题。物业也不好。

富力桃园是次新盘,总体还可以,但是价格已经与枫丹丽舍接近了,不如买枫丹丽舍

只是枫丹丽舍户型偏大,总价较高,还要考虑总价是否能承受。

4520 楼:看了燕同学贴的其他网站转载我的帖子,居然还真不少,很有成就感。有些帖子里的回复,骂的可比燕同学厉害多了,满篇对有房人的刻骨仇恨啊,对本人基本定性为 zf和开发商的走狗。

说走狗我还真没这个资格,一个屁民而已,只是不想被通胀绞杀,投了几套房子保值而已。

我也不是什么恶人。现在什么是恶人已经基本定性了:凡是跟 zf 对着干的,都叫恶。

我向毛主席保证:我是个顺民。

关于和我一样,投资几套房子为了保值,避免被通胀收 割的屁民,对七七八八的抽风政策完全不用担心,只要是土地垄断不改,房价就没有真正下跌的可能。除非我们的土地真正市场化了,房价才会有泡沫一说,泡沫才会有破的一天。

但我们的土地会市场化吗。

让傻空们耐心的等待房价的暴跌吧。谁住在出租房里被房东涨房租,谁自己清楚。

买房子不是投资股票,为的是对抗通胀,保值增值。房产投资,只要位置户型尚可,中长线是一定会远远跑赢通胀的,不能用逃顶抄底的思维,当然纯粹炒房的除外(纯粹炒房的最重要的是资金链不要断掉,博取的是短期收益,也要承担政策变化的风险)。

其实买房抗通胀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果换届左派上台

从傻空圣地的老大,到权力的巅峰

发动群众斗群众

对普通中产进行一次大清洗,

然后权贵大搞土地兼并

将是全民的悲哀。

中产跑不了

底层一样跟着倒霉。

社会稳定荡然无存。

问:支持楼主,顺便请教一下,真存在有钱就是不买房的人吗?

感觉不可思议,谁有钱还不自然的想到买房改善居住环境。

我的一位朋友说买了大房子,精神面貌都不一样,每天都特有精神,都特想回家,租房能有这种感受吗?至于那月供相对于具有定所的安定感,根本不算什么。

答:这个我身边就有,70 年代的人了,还在租房住。此人 03 年就有 100 多万现金,执着于股市,坚定看空房地产,07 年现金最高峰达到 700 多万,现在大概还有个 300 多万现金吧。至今带孩子住出租房。

还有一个更惨的,04 年年薪就二十多万了,06 年年薪50 万,但此人有多少花多少,到现在存款也没达到 100 万。

08 年事业高峰期过了,岁数也不饶人,薪水直线下降,一直没买房,现在想买也买不起了。

2000 年谁手里有个 100 万,绝对算富裕人口了,现在有个 500 万资产的勉强算个中产。钱只能越来越毛,贫富两极分化只会越来越厉害。从 2005 年开始调控,就说是为了保护穷人,不让穷人入房市,一直说到现在,结果呢?穷人越来越穷。

既得利益者是不希望看到有人说真话的,穷人越多,既得利益者才会越有钱。所以牛刀才会大热,任志强才会不招 人待见。

如果用钱能买个官做。

一定要买一个。

比买房要保险得多。

前提不但要有钱,还要有关系。

大多数人参与不了。

空圣地的房价只会越来越高。

雷霆手段是为了降房价吗?

结果被傻空圣地某区级领导道出了真谛。

用人不查啊。

何必跟几个刷屏的傻子打口水战。

是买了房的倒霉还是没买房的倒霉,每个人自己都很清楚,05 年手里有个一两百万的,但凡在一线城市买个几套,哪个资产没上千万?

傻空骂的那么厉害,无非是犯红眼病。实际上悔得肠子早青了。

你们先聊着,今天出个远门,走得比较远。时差也比较大,得过些日子进来聊了。

终于回来了,怎么那么冷啊,居然不适应了。

我们解决了吃的问题,纠结于住的问题。

很快,又将要翻回头来解决吃的问题。

这一天很快就可以看到。

问:楼主终于回来了,赶快发表一下近期政策感言吧!

答:呵呵,没啥感言。

今天上午打电话跟几个小城市的同学聊了聊,不少西部地级市的房价从年初到现在已经翻倍了,租金也翻倍了,这个房产调控政策的实质结果是全面的通货膨胀。

一线城市被搞得象压紧的弹簧,资金则推动物价全面上涨,真是什么样的水平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不得不感叹一下。

问:北京出台地方规章,规定商品房预售金存入专用账户,优先用于建设,不会对开发商资金链造成重大影响么?另外,我觉得北京这两个月的的价格确实有所降低啊。

我8月在北三环买的3.5w的期房,现在出来特价3.3w了,搞得我小郁闷了。虽然长期肯定涨,不过我多少还是会纠结于短期的涨跌。

答:呵呵,买房毕竟不是炒股,只要坚定持有就可以了。

不必在意短期涨跌。北京等一线城市的调控还会持续,起码要过了政治斗争关键期。这个时期正是欠发达城市、中小城市房价上涨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过了以后,一线就守得云开见月明。二三线城市将陷入一段时间的滞涨。只是这个时期有点长,二三线欠发达城市和中小城市会涨的比较厉害。

08 年我有个同学在西二旗买的房 14000,结果后来跌到10500(但只是内部价,外面人买不到),这个同学伤心了很长时间,结果 09 年底涨到 25000。

开发商门槛越高,房价供应量就会越少,限购执行力度越大,相当于弹簧压得越紧。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将来房价的报复性反弹。改革开放 N多年,反而是管理水平越来越低。

48、法币=白条

问:楼主终于回来啦!

最近物价涨的有点恐怖,油价昨晚也调高了。

答:法币=白条,毫无信用。物价上涨才开了个头,好戏还在后头。

以后要解决的是大量底层群众的温饱问题,而不是中产的房价问题。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了,坐稳了以后,翻回头来必须解决温饱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民生问题。

问:楼主,请问物价涨的这么快,如何保证解决低层群众的温饱?是不是要多发工资了? 那多发工资的钱从何而来?

答:解决民生问题是有保有牺牲的。

保的第一是农民,拥有土地就拥有财富。政府鼓励农转非,将来是谁转谁惨,农转非很容易,转了的会很后悔。非转农将难于登天。有了土地就有了饭碗。

保的第二位,是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会持续上升,解决这批人的饭碗关乎稳定。

牺牲的是无特长的都市小白领,这些人将会最困难,涨工资会导致大批人失业,保证就业就没办法涨工资。而且农 民和劳力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以牺牲这些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至于金字塔的中高层仍然会越来越富,解决民生不会牺牲这些人的利益。

第三部 城市、城区

1、小城市老城还是新区?.................................................................................................... 340

2、民生问题会一直被忽视.................................................................................................. 342

3、物价和房价...................................................................................................................... 342

4、王莽的改制(土地兼并).............................................................................................. 345

5、十年就到期的官僚集团,下台哪管洪水滔天。.......................................................... 349

6、土地兼并只会越演越烈,这只是个开始。.................................................................. 353

7、最大的问题就是吃饭的问题。...................................................................................... 362

8、上次自然灾害饿死人的时候,离现在才多长时间...................................................... 367

9、刚性腐败抢走的钱,一定出在购房者身上。.............................................................. 374

11、买新房就相当于打新股................................................................................................ 378

12、解放前的重庆................................................................................................................ 379

13、 什么叫泡沫.................................................................................................................. 381

14、抗战争前的昆明............................................................................................................ 383

15、不靠谱的政策,还特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387

17、话语权在谁手里,谁的话就是真理。........................................................................ 392

19、布局云南,将来一定会有惊喜。................................................................................ 394

20、把民众死死压在底层的不是房地产,而是我们的保障体系。................................395

21、 最后一棒了吗?.......................................................................................................... 398

22、云南的旅游地产............................................................................................................ 404

23、檀渊之盟........................................................................................................................ 405

24、 甲午战争...................................................................................................................... 414

25、为什么小学生就一定要上名校?................................................................................ 420

26、投资方法........................................................................................................................ 421

27、中国最大的特色就是教育。........................................................................................ 422

28、有关廉租房。................................................................................................................ 424

问:江苏连云港不知道楼主知道不?我在下面一个赣榆县,是一名学校老师,收入微博,收入两万出头当然是年薪!

这里的房价现在在接近 3000,现在想买一房有三个选择:

一处在新城价格 3000。

另一处在县城北面价格 2800 周围有医院、高中、交通也不错。

第三处 2200 有些偏,在新开发的小区,没什么人气离商业区、新城较远。

不知该买哪出,望楼主指点!

另想请教下,县城其实房子空置率是很高的,很多新小区只有百分 40 入住率,其实大多数都是农村老师买的,根本没法。

现在造新 CCC 城,政府等机关都去新城了。

不知道 3000 均价是不是虚高,未来能涨?涨多少!其实县里基本没什么工业,楼主认为这样新城能否发展起来,那么多楼会有足够人住!

——楼主一定不吝赐教啊!!! 答:这个你要仔细了解一下政府的规划,很多人口规模小的县级市发展新城会完全放弃老城,商业和配套都会在新城发展。

选择政府大力投资的区域买房,一般都不会错。

不过政府常常朝令夕改,这个规划是不是靠谱,领导决心和力度有多大,一定要打听清楚。

如果有能力最好自己在县城附近买块地,自己盖的院,将来会受益无穷。

其实买房抗通胀是个没办法的办法。

如果有钱有关系,又符合公务员报考条件,花个二三百万买套房,真的不如花个两三百万买个热门点的公务员指标更抗通胀,也比买房养老更靠谱。

以后买官会比较容易,只要肯花大价钱。工薪族想挣大钱很难,钱必须从资本市场赚出来,有钱买个官才是正道理,生命财产安全才会有点保障。

或者背景离乡移民。

但是国外旅游好玩,长期生活很难习惯。

打算放弃一线城市生活,逃离北上广的,可能生活会更好。

但前提是一线城市挣到足够的钱。

然后到小城市,能够买到官做。

将比在一线城市生活的体面,滋润的多。

没有这个前提,在小城市生活一样困难。

2、民生问题会一直被忽视

民生问题,不到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会一直忽视。

反而在印度,法院可以禁止政府驱赶小商贩,还给屁民最基本的生存权。

但在我国,这是不可能吧。

很多人瞧不起印度,可是我们有什么资格嘲笑印度呢?

消灭小摊贩,即使针头线脑、白菜苹果也要进天价商铺才能销售,物价怎么能不被推高?

是谁推高了房价?

是谁推高了物价?

我想仅仅是开发商和炒房客绝对没有这样的能耐,但是在媒体的宣传攻势下,却成了罪魁祸首。

如今,把房价推到风口浪尖只是政治的需要。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最难过的是低层屁民,吃饭问题会变成尖锐的社会矛盾。当社会矛盾加剧,不管哪路神仙上台,如果弃之不顾,社会稳定甚至正全稳定将无从谈起。

3、物价和房价

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在一段时间内,政府是允许物价涨而房价压的?当物价涨到危及政权稳定的时候,政府又会反而行之,压物价保房价?

答:也可以这么认为。

政府不是允许物价上涨,而是房价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必须打压房价,物价就必然上涨。政府不允许也没办法,政治斗争的关键期,民生要放在后面。

高房价是贫富两极分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有体制运行的必然结果。

有了高房价作为吸进的蓄水池,才能保证低层屁民有口饭吃。但是这个蓄水池一旦不能蓄水,屁民的肚子就面临着大问题。

除非找到一个容量足够大的蓄水池替代,房产才会解放出来。但是这个蓄水池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替代品。

根源还是体制,这个问题无法解决。

续:持有房产的风险不在于跌,而是拆迁,如果若干年后,无偿拆迁发生,也不是不可能。

跟献血相同。

号召人民无偿献血

需要血的人必须支付高昂的费用。

又问:政治斗争和房价有什么关系?莫非你的意思是说, 为了证明自己有本事,证明自己无愧于下一代领导人,所以不惜一切代价打压房价?

答:为什么要用政治斗争这个字眼。

就说赵匡胤、赵光义、赵普,革命时期的亲密兄弟和战友。

革命成功了吧,先是赵光义和赵普的翻脸,表面是胜似亲兄弟,背后互相捅刀子。赵匡胤偏向了自己的亲兄弟赵光义,赶走了赵普。

结果呢?

赵光义把赵匡胤毒死了,还篡了权。

政治斗争表面上是政见不同,实际还是派系斗争。

都是对人不对事。没事也要找事。

又问:赵匡胤怎么是被毒死的啊?谁说的?答:赵光义继位,从正史上不可能找到赵匡胤的死因。

但是,我们发现赵匡胤死的简直莫名奇妙,而且死的当夜,身边只有赵光义侍奉。

赵匡胤暴亡,赵光义继位,无论如何推理赵光义都逃不了嫌疑。

所以,这段历史采用野史的说法,是可信的。

问:观察股市最近的表现。

发现跟 2007 年 530 以后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

发动大蓝筹推动大盘上涨。

吸引跟风资金直到逼空成功。

然后再撤退。

完成一次华丽的洗劫。

股市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消灭流动性。

那是比房地产更好的吸金利器。

而且大家还愿赌服输,赔死了都不会怨政府。

答:这个说的好。

不过,现在和 2007 年不同的是,机构主力做空可以赚钱,而普通小散不能。又是一种双轨制。

所以把小散全都拉进去更容易屠宰。逼空行情,对于机灵的,倒是赚钱的好机会。

股市筹码在主力手里,就会逼空骗进散户,筹码到了散户手里就要屠宰。

这与房市不同,房市大头都在权贵手里,土地在政府手里,好房子在官员手里,只有涨才有更大的利益。

一旦没地卖了,还可以拆了重新卖。

今天搜狐有篇文章提到了官民购房的双轨制问题,这个问题是没办法解决的。

在政治斗争中,排除异己,揪出个别的可以,大老板也会丢卒保车。但是如果清查,是没有可能的,要陷入无政府状态,不但亡党,还要亡国,历史没有这个先例。

4、王莽的改制(土地兼并)关于土地兼并,希望不会发生,寄托于某位神仙英明,是不现实的。

想想王莽是怎么完蛋的。

王莽的改制,就是立足于阻止土地兼并,得罪了大地主阶层,完蛋了。

王莽企图恢复井田制,王田不得买卖,严禁高利贷,废 除五铢钱,所有的政策都是亲民的,违背大地主利益的,结果呢?

结果就是完蛋。

王莽改制和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一个道理,初衷都是好的,亲民的。

然而不在于政策的出发点,而是通过谁去执行。

通过谁去执行?

只能是官吏权贵执行,不可能是通过屁民自己执行,那是无政府。

结果,没有政策才是最好的政策,无为反而让老百姓能过几天舒服日子,参见文景之治。

而任何政策都变成官吏权贵执行时大肆搜刮的工具,都会引起社会不稳,甚至正权不稳。

王莽一个励精图治的人,完蛋的即冤枉又不冤枉。仅仅出发点是好的是没有用处的。结果就是民不聊生,崩溃。

回顾一下,我们的各项政策执行下来,无不变成了加税,增加老百姓大的负担。这是必然的。

所以底层屁民们就不要妄图什么样的政策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了!

什么样的政策都是李刚执行。

李刚执行的政策的结果,无非是自己多了几套房子,底层日子更难过而已。

问:楼主,如何理解权力斗争期,民生可以暂时不管, 任由农产品轮番涨价?答:这个事,可以参看王莽、蔡京,那都是搞通货膨胀的祖宗。

又答:简单的说一下对王莽此人的评价:王莽,一个希望通过达到权力的巅峰实现自己治世才华的理想主义者。

他爱惜百姓,打击豪强,驱逐外戚,减免灾区百姓赋税,为穷人建廉租房,并自己出钱捐给灾区人民,自始至终,人品是没的说的。

可惜,他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没有认识到官僚利益集团的强大,天真的以为改制可以让人民富足,国家强大。

结果跟王安石的下场相同,好的初衷反成祸国殃民,社会大乱,民不聊生。

官僚利益集团才是国家的主宰,他们是一切政策的执行者,不顾这个阶层的利益,任何好的政策都会变性,只会激化矛盾,致使社会与国家崩溃。

王莽的爱民结果反倒导致赤眉与绿林起义。

以至于夏言在《申议天地分祭疏》中说:用周礼误天下者,王莽、刘歆、苏绰、王安石也。

把王莽说成奸臣,是因为他篡权而又没能成功(如果成功就叫做开国名主)。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