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更宽容和和谐,让人民在利益的分配中多一些,不要与民争利。也希望我们的国人能够更加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国家,希望我们的国家富强、繁荣.我不希望看到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内部矛盾激化。更不希望我们的国家内部矛盾解决不了的时候,必须通过战争去解决,也不希望将这种矛盾通过对外侵略而得到解决。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7 11:47
@demichelis 2011-09-27 11:15:40
49 年的中国工业水平相当于比利时
-----------------------------
其实工业只是一个国家水平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
中国某些方面或许只相当于鸦片战争时的英国,相当于二战时期的美国。其实物质包括工业只是衡量一个国家的一部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7 11:48
@东吴故郡 2011-09-27 10:52:45
楼主辛苦了,对一些杂音大可不必太在意。有平等思想的人最起码的应该做到“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有些人做不到,所以他们都没有平等的观点,如果政权落到他们手里中国将回到六七十年代。
----------------------------- 谢谢你的支持,我们都是有思想的人我还是认为有思想和正常的人比较多一些。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7 20:36
今天老农挺郁闷的,笔记本系统出问题了,所以的资料全部丢了,二十多万的草稿也都丢了。这对我打击挺大的,老农还要从头重新写,真的挺难受的。以后也许每天只能一更了,尽量补上吧。挺难受的,今天就不更新,希望大家理解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7 21:3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09-27 19:08:21继续说,为啥子大陆人的脑袋里总是有假想敌,为啥子他们都不敢说实话,为啥子大陆缺乏正义?看到常州工学院那个女孩挨打,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活该,而对这种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纵容?也许楼主的本意不是阐述文化和教育对一个人心智的影响。但是我却是这么来理解。所谓的好文章即是人看八面各有不同。所以楼主的文章是好文章。呵呵。
----------------------------- 谢谢师大兄的支持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7 21:51
晚上没有五毛,心情真舒畅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7 23:20
继续更新,今天老农加了会班,在更新一节,敬请关注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7 23:22民国时期,中国的电力工业发展是比较迅速的。中国电力工业从1911年的2.7万千瓦发展到1936年的63.1065万千瓦,二十五年中增加了约 22 倍,平均每年增加装机 2.42万千瓦。这个速度似乎并不慢,而国营电力企业只占全国的56.4%,比现在国家垄断要开放的多。今天我们除了电老虎和以垄断著称的垄断我们的民资电力在哪?抗战时期,中国电力工业遭到巨大打击,但是即使在最艰难的抗战期间,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筹建了 19 个单位的27 个电厂,总计新增发电设备容量为 28399 千瓦,这让我们对旧中国的工业刮目相看。1947 年,全国发电设备容量十月统计为145.5088万千瓦,约为战前1936年的2.31倍。1949年初,全国发电设备容量达 184.86 万千瓦,其中火电 168.52万千瓦。不可否认,频繁的战乱无疑对中国电力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论是抗战还是内战。由于国家长期处于战争动乱中,中国的电力事业未能正常发展。假如没有战乱,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下,中国电力或许可以走得更远。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9%2F27%2F42070765_53250090.jpg{EIMAGE}
反映抗战胜利初 1946 年永安电力工人在架设电线的老
照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7 23:25民国时期,中国的电力工业发展是比较迅速的。中国电力工业从1911年的2.7万千瓦发展到1936年的63.1065万千瓦,二十五年中增加了约 22 倍,平均每年增加装机 2.42万千瓦。这个速度似乎并不慢,而国营电力企业只占全国的56.4%,比现在国家垄断要开放的多。今天我们除了电老虎和以垄断著称的垄断我们的民资电力在哪?抗战时期,中国电力工业遭到巨大打击,但是即使在最艰难的抗战期间,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筹建了 19 个单位的27 个电厂,总计新增发电设备容量为 28399 千瓦,这让我们对旧中国的工业刮目相看。1947 年,全国发电设备容量十月统计为145.5088万千瓦,约为战前1936年的2.31倍。1949年初,全国发电设备容量达 184.86 万千瓦,其中火电 168.52万千瓦。不可否认,频繁的战乱无疑对中国电力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论是抗战还是内战。由于国家长期处于战争动乱中,中国的电力事业未能正常发展。假如没有战乱,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下,中国电力或许可以走得更远。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9%2F27%2F42070765_53250090.jpg{EIMAGE}
反映抗战胜利初 1946 年永安电力工人在架设电线的老照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8 08:36
@丝砚 2011-09-28 08:19:01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27 20:36:55
今天老农挺郁闷的,笔记本系统出问题了,所以的资料全部丢了,二十多万的草稿也都丢了。这对我打击挺大的,老农还要从头重新写,真的挺难受的。以后也许每天只能一更了,尽量补上吧。挺难受的,今天就不更新,希望大家理解
----------------------------- 系统不能恢复吗
-----------------------------
重新做系统了,邮箱里还有些零星的底稿,在整理下吧,损失个十几万字,后面的教育、外交、体育、医疗卫生、武器等没有了,慢慢整理吧呵呵,一切顺其自然吧呵呵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8 09:24
@丝砚 2011-09-28 08:19:01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27 20:36:55
今天老农挺郁闷的,笔记本系统出问题了,所以的资料全部丢了,二十多万的草稿也都丢了。这对我打击挺大的,老农还要从头重新写,真的挺难受的。以后也许每天只能一更了,尽量补上吧。挺难受的,今天就不更新,希望大家理解
----------------------------- 系统不能恢复吗
-----------------------------
不过丝砚兄放心,更新还会如旧,不能让五日分们看了笑话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8 09:56
@袁德靓 2011-09-28 09:29:48
这样的热帖近期在煮酒不多见,反映出网友对帖子的楼主支持,楼主加油!
----------------------------- 谢谢朋友的支持呵呵,欢迎常来做客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8 10:45
@云间城堡主人 2011-09-28 10:15:55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28 09:24:10
@丝砚 2011-09-28 08:19:01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27 20:36:55
今天老农挺郁闷的,笔记本系统出问题了,所以的资料全部丢了,二十多万的草稿也都丢了。这对我打击挺大的,老农还要从头重新写,真的挺难受的。以后也许每天只能一更了,尽量补上吧。挺难受的,今天就不更新,希望大...........
----------------------------- 城堡兄来了,欢迎啊 O(∩_∩)O~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8 14:10
@参谋长某某 2011-09-28 13:36:00
@szgou 2011-09-28 13:16:26
@szgou 2011-09-28 11:15:25越看越恶心了,LZ 夹带私货太多。旧中国电力也值得一谈?1936 年中国总装机容量才 40 多万千瓦居然好意思拿出来说事,山峡电站一个机组都是 70 万千瓦好不好,越是掩盖越说明大清、北洋政府及果党的无能和腐杇,和欧美比只能是九牛一毛。
这里果粉和 JY 云集,快赶上凯迪了。骂共...........
-----------------------------
参谋兄别跟他们吵了,他们都是疯子,谢谢你的好意。
我现在已经不理会他们了,你也别跟他们生气了,淡定。你生气正合他们意,你看他们得意的那个样子,公道自在人心,淡定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8 14:44
轻松一下,来个小故事1931 年,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仿孟子所说的“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留下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8 18:03
@云间城堡主人 2011-09-28 17:38:2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28 14:44:20
轻松一下,来个小故事1931 年,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仿孟子所说的“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留下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
----------------------------- 还有叫兽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8 20:58
今天是孔子诞辰 2562 年。他成就了一个民族,也……
没有绝对的完美和对错,我们要珍惜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东西,也应铭记他们给我们带来的不幸,只有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民族,正视自己历史的民族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才会更容易的找到自己的道路。如果一个民族能够正视自己的历史,包括自己过去的错误与耻辱,才是真正成熟的、有气度、有理性的表现。
让我们在缅怀先人的基础上,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强大,愿我们的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8 22:23
今天没有捣乱的心情真舒畅,老农正在加紧写帖子,一会儿将进行更新,敬请关注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9 00:40
讲完火电,我们谈下中国的水利发电。1878 年法国建成世界第一座水电站。十年后,也就是 1888 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开始筹划在台淡水河支流新店溪,开发建设龟山水电站,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水电站直到 1905 年建成发电,装机容量 500 千瓦,是我国设计最早的一座水电站。可以说中国的水利发电并不落伍,基本与世界同步,毕竟当时只有少数国家才建有水电站。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法国人考察了石龙坝地区的地形,提出要在此修建水电站。当时昆明街头贴出了这样的告示:“各商号市民均请注意:今有法人企于我滇池出口之螳螂川办电,为吾国吾民之利权所在,为壮我民族之实业,经与云贵总督府初议,拟由本省官商合资自办。兹鉴政府财力所限,如愿意入股集资者,不分卑贱多寡,望即与劝业道索函取章,共促办电早成。” 云南绅商王筱斋、董润章、刘诚和、袁嘉猷、施焕明等人招募商股,募集资金筹办国人自己的电站。1912 年在我国云南滇池地区的螳螂川建成我国大陆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此水电站建在滇池出口,名为商办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为官商股份自办,聘请德国技术师。这个公司是相当规范的。公司设有董事会,按认股数目分名次先后,大股东王筱斋等五人进入了董事局,而这些董事都是“均尽义务不支薪水”。 董事局以下则有总经理等职目。每一次董事会都有专人记录,每入职一名员工都有详细的员工档案,仔细观看,你会惊奇地发现,但凡一个见习生都是大学毕业,课长以上的中层管理者多为留学归来。
此外,云南省政府对项目有监督权。当时的云南政府是十分重视和支持云南水电事业的。云贵总督李经羲在王筱斋请求办电站时批复:“从今起,二十五年内不许外人来滇办电。”
还有一点我们应指出,那就是石龙坝水电站至今仍保存着当时股份公司修建电站的账目。因为它是刻在石碑上的。
有时候想到先辈们的事迹总想落泪,他们确实不容易,在荆棘中摸索,顽强不屈的前进。有时候老农总是莫名的感动,有种落不下笔的感觉,不说了,我们继续讲。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9%2F29%2F42103933_53250090.jpg{EIMAGE}
中国水电站的老祖宗--石龙坝水电
石龙坝电站装机两台,每台 240 千瓦,发电机由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制造。今天,或许很难想象耀龙公司购买的水轮机、发电机和变压柜等数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是如何经海路由轮船运到越南海防,再经滇越铁路运到昆明的。当时是这样记载的: 耀龙组织了 300 多人的运输队,将机器拆散,搬运到得胜桥,装上大木船,经盘龙江入滇池,顺螳螂川而下,抵平地哨上岸。机器在平地哨上岸后,被搬上滚木,滚木前面由十多头大水牛牵引,后边由数十人推撬,两旁十多人拉扶,一寸一寸滑,一步一步挪,平地哨至石龙坝仅 7 公里,却足足滑行了一个半月,才将机器平安运到石龙坝安装地点。参加工程建设的人员,除电气工程师麦华德和水机工程师毛士地亚是德国人外,其他一千多人都是中国人。是中国人用肩膀和双手托起了中国最早的水电事业,托起了这个国家的希望。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9%2F29%2F42103950_53250090.jpg{EIMAGE}
石龙坝水电的中国第一台水电机组
该水电站电力通过变电所降压,然后向昆明及附近地区供电。创办之初,该公司承诺“免费装灯头”,受到当地人欢迎。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曾于1939至1941年先后4次轰炸石龙坝水电站,仍未能破坏供电,石龙坝电站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时期,这家水电站俨然演变成为军事基地的可靠用电来源,其上空时不时地有飞机盘旋,甚至连大名鼎鼎的飞虎队都时常出现。而正是这些飞虎队驱逐了日寇,保护了这座供给他们电力的“老电站”。
曾经有一位定居美国的华侨来到石龙坝,指着墙壁上的一张照片说:“这个小学生合影中间的这个就是我。”他是当时厂办主任的儿子。在战火纷飞的那个年代,在日空的红战中仍然屹立不倒,是上苍天佑我中华。一颗侵华日军轰炸石龙坝水电站的炸弹壳摆在展柜里。
建国后,该电厂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电厂,备受重视。
“你是电厂厂长,你晓得它为云南、为中国的解放和民族的兴旺做出了多少贡献吗?”“晓得,请首长放心。”“晓得就行啰,你们要好好保护电站,它是中国水电发展的老祖宗哟。”这是上世纪 50 年代末朱德与时任电厂党总支书记张万科的对话。
时至百年之后的今日,电厂最里端的一车间是厂里最老的机房,青色砖墙、拱形窗的老机房中,那台泛着青铜色光芒的百岁高龄的德国机器仍能发电。而它的兄弟另一台机组仍在继续发电,百年来从未停息,依然悠闲地转着。发电机发的电至今还进入云南电网,供应地方用电,为当地居民默默奉献。一座百年水电站,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电站的历史,它承载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辛酸和那种屹立不倒的不屈精神,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梦想。
此后旧中国相继建成四川金堂、泸县、康定等 5 座小电站。先辈们的成就怎么让我们忘记。
{SIMAGE}http%3A%2F%2Fimg18.tianya.cn%2FPhoto%2F2011%2F9%2F29%2F42103970_53250090.jpg{EIMAGE}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9 00:42
讲完火电,我们谈下中国的水利发电。1878 年法国建成世界第一座水电站。十年后,也就是 1888 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开始筹划在台淡水河支流新店溪,开发建设龟山水电站,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水电站直到 1905 年建成发电,装机容量 500 千瓦,是我国设计最早的一座水电站。可以说中国的水利发电并不落伍,基本与世界同步,毕竟当时只有少数国家才建有水电站。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法国人考察了石龙坝地区的地形,提出要在此修建水电站。当时昆明街头贴出了这样的告示:“各商号市民均请注意:今有法人企于我滇池出口之螳螂川办电,为吾国吾民之利权所在,为壮我民族之实业,经与云贵总督府初议,拟由本省官商合资自办。兹鉴政府财力所限,如愿意入股集资者,不分卑贱多寡,望即与劝业道索函取章,共促办电早成。” 云南绅商王筱斋、董润章、刘诚和、袁嘉猷、施焕明等人招募商股,募集资金筹办国人自己的电站。1912 年在我国云南滇池地区的螳螂川建成我国大陆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此水电站建在滇池出口,名为商办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为官商股份自办,聘请德国技术师。这个公司是相当规范的。公司设有董事会,按认股数目分名次先后,大股东王筱斋等五人进入了董事局,而这些董事都是“均尽义务不支薪水”。 董事局以下则有总经理等职目。每一次董事会都有专人记录,每入职一名员工都有详细的员工档案,仔细观看,你会惊奇地发现,但凡一个见习生都是大学毕业,课长以上的中层管理者多为留学归来。
此外,云南省政府对项目有监督权。当时的云南政府是十分重视和支持云南水电事业的。云贵总督李经羲在王筱斋请求办电站时批复:“从今起,二十五年内不许外人来滇办电。”
还有一点我们应指出,那就是石龙坝水电站至今仍保存着当时股份公司修建电站的账目。因为它是刻在石碑上的。
有时候想到先辈们的事迹总想落泪,他们确实不容易,在荆棘中摸索,顽强不屈的前进。有时候老农总是莫名的感动,有种落不下笔的感觉,不说了,我们继续讲。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9%2F29%2F42103933_53250090.jpg{EIMAGE}
中国水电站的老祖宗--石龙坝水电
石龙坝电站装机两台,每台 240 千瓦,发电机由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制造。今天,或许很难想象耀龙公司购买的水轮机、发电机和变压柜等数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是如何经海路由轮船运到越南海防,再经滇越铁路运到昆明的。当时是这样记载的: 耀龙组织了 300 多人的运输队,将机器拆散,搬运到得胜桥,装上大木船,经盘龙江入滇池,顺螳螂川而下,抵平地哨上岸。机器在平地哨上岸后,被搬上滚木,滚木前面由十多头大水牛牵引,后边由数十人推撬,两旁十多人拉扶,一寸一寸滑,一步一步挪,平地哨至石龙坝仅 7 公里,却足足滑行了一个半月,才将机器平安运到石龙坝安装地点。参加工程建设的人员,除电气工程师麦华德和水机工程师毛士地亚是德国人外,其他一千多人都是中国人。是中国人用肩膀和双手托起了中国最早的水电事业,托起了这个国家的希望。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9%2F29%2F42103950_53250090.jpg{EIMAGE}
石龙坝水电的中国第一台水电机组
该水电站电力通过变电所降压,然后向昆明及附近地区供电。创办之初,该公司承诺“免费装灯头”,受到当地人欢迎。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曾于1939至1941年先后4次轰炸石龙坝水电站,仍未能破坏供电,石龙坝电站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时期,这家水电站俨然演变成为军事基地的可靠用电来源,其上空时不时地有飞机盘旋,甚至连大名鼎鼎的飞虎队都时常出现。而正是这些飞虎队驱逐了日寇,保护了这座供给他们电力的“老电站”。
曾经有一位定居美国的华侨来到石龙坝,指着墙壁上的一张照片说:“这个小学生合影中间的这个就是我。”他是当时厂办主任的儿子。在战火纷飞的那个年代,在日空的红战中仍然屹立不倒,是上苍天佑我中华。一颗侵华日军轰炸石龙坝水电站的炸弹壳摆在展柜里。
建国后,该电厂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电厂,备受重视。
“你是电厂厂长,你晓得它为云南、为中国的解放和民族的兴旺做出了多少贡献吗?”“晓得,请首长放心。”“晓得就行啰,你们要好好保护电站,它是中国水电发展的老祖宗哟。”这是上世纪 50 年代末朱德与时任电厂党总支书记张万科的对话。
时至百年之后的今日,电厂最里端的一车间是厂里最老的机房,青色砖墙、拱形窗的老机房中,那台泛着青铜色光芒的百岁高龄的德国机器仍能发电。而它的兄弟另一台机组仍在继续发电,百年来从未停息,依然悠闲地转着。发电机发的电至今还进入云南电网,供应地方用电,为当地居民默默奉献。一座百年水电站,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电站的历史,它承载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辛酸和那种屹立不倒的不屈精神,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梦想。
此后旧中国相继建成四川金堂、泸县、康定等 5 座小电站。先辈们的成就怎么让我们忘记。
{SIMAGE}http%3A%2F%2Fimg18.tianya.cn%2FPhoto%2F2011%2F9%2F29%2F42103970_53250090.jpg{EIMAGE}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9 00:45
要想起石龙坝第一盏电灯,今天的万家灯火。石龙坝一步步越走离那个时代越远,越走越好,历经漫漫百年,一直走到了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希望我们国家和民族能够也会越走越好,我们的人民能够越走越好。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9 00:49
@大幻天空 2011-09-29 00:43:10
作者:jarni1703回复日期:2011-09-2811:09:32回复
旧中国被欺负你还有脸笑?还笑哈哈!?你的回帖放在那里,莫要狡辩了!
---------------------...... -----------------------------
懒得理你个五日分,对于没有思维和智商的疯子我不会与你争辩,更不想与你浪费口舌。继续喷,明天见,小心明天通货膨胀,不管你跟着谁,最终饿死的还是你们这些只拿五日分的小喽啰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9 00:53有时候看到这些五日分感到国家真的还有希望,但是又很可悲,是民族的可悲。其实老农只是随随便便放松下写个帖子,并没有涉及其他,但就是有五日分乱喷。我知道你们很辛苦,微薄的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我就不断更新给你们提供点就业机会,就不必感谢我了。呵呵
其实老农很辛苦的白天工作,晚上半夜写帖子也挺不容易,还望那些支持我的兄弟们体谅老农每天蜗牛式的一到两更,但老农每天必更。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9 18:48亲亲们,老农来了,今天去拍婚纱照了,累死了,不过感觉还是蛮幸福的,晚上老农会准时更新,敬请关注,太累的话就不更了 O(∩_∩)O~
特此声明哦
{SIMAGE}http%3A%2F%2Fimg18.tianya.cn%2FPhoto%2F2011%2F9%2F29%2F42127633_53250090.jpg{EIMAGE}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9 18:59
@北洋旗舰 2011-09-29 18:32:33
作者:大幻天空回复日期:2011-09-2900:47:46回复作者:北洋旗舰回复日期:2011-09-2900:29:12回复
......
----------------------------- 北洋兄莫生气,他们的思维和我们不一样,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必强求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9 21:33
@袁德靓 2011-09-29 21:13:50
楼主别怕有不同意见的人在这里表演,没有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帖子是不会火的。此帖才一个月点击就有 28 万之多,其热度可见一斑。近来煮酒热帖当以此帖为第一。这本身就是对楼主的奖励。
----------------------------- 谢谢袁兄鼓励,老农自当自勉,用行动去回馈那些支持我,支持帖子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有什么想法和意见提出来,愿与大家一起分享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9 23:01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出现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水电站——洞窝水电站。这座水电站的创建者叫做税西恒。
1912 年,泸州人税西恒公费赴德留学,就读于柏林工业大学机械系,由于成绩优异,获德国国家工程师称号,曾任德国西门子电力公司工程师。1921 年税西恒怀着振兴祖国、实业救国的心愿和激情,回到家乡泸州。当时税西恒担任道尹公署建设科长,他积极倡议利用泸县境内的洞窝瀑布修建水电站。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甚至变卖自己的产业,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建成泸县济和发电厂。该电站 1923 年开工,引进德国西门子水轮发电机组。在税西恒带领下,无数中国工人夜以继日终于于两年后水电站建成,命名为“四川省泸县济和水力发电厂股份有限公司”。也许你不会相信,除仅有的 10 桶水泥远自唐山运来,洞窝人用糯米浆拌石灰浆安砌条石,修建厂房及主机基础。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用粮食打造的“糯米工程”除了表面的石块有少许风化外,连接处至今固若金汤。在今天我们举全国之力、全省之力的口号下, 这个川南小城泸县只完全靠自己建立起中国第二座水电站,而且运行至今,洞窝仍然‘快乐的活着……电站通电的那一天,泸州万人空巷,争相观看“电”是什么模样。最初,由于电量有限,电站只对泸州当时的大型商场、娱乐场所供电,从来没有看过“电”的泸州百姓,常常把商场挤满。1930 年至 1931 年间,公司又在洞窝上游修建了二级谷西滩坝和三级特陵桥坝,库容新增 276 万立方米,大大改善了电站的调节性能,还发展碾米厂和修械所各一户。
1936 年电站集资扩建,购入一台 240 千瓦德商孔土洋行立式机组,1938 年建成发电。
1939 年 9 月,日本飞机轰炸泸州,公司经营困难,遂将电厂卖给 23 兵工厂(泸州北方化学工业公司前身)。1940 年,济和水电站更名为洞窝水电站。随后,23 兵工厂又相继扩建了机组,并于 1942 年引进了美国通用公司水轮发电机组。
今天这两台六十多年的美国货仍完好无损。今天该电站用于发电的有三台机组,其中的两台就是 1942 年从美国通用公司定购的 500 千瓦机组,另一台则是于 1985 年增加的杭州水能电机厂生产的机组,而后者性能较前两台略差。事实上,这两台 500 千瓦的机组,是美国人专门根据洞窝的水能、地势而勘察设计的,同类产品中目前还在工作的,全世界仅此两台。当时这两台水轮发电机组运回泸州就颇费周折。当装运机组的货船到重庆后不幸翻船,机组全部落水。机组打捞起来后,负责技术的税西恒发现管段间连接的法兰少了一个。
在不可能重回德国重新订购后,税西恒只好自己设计、土法制造了一个。
{SIMAGE}http%3A%2F%2Fimg18.tianya.cn%2FPhoto%2F2011%2F9%2F29%2F42134466_53250090.jpg{EIMAGE}
近代工业遗产---洞窝水电站
建国后,该电站一直默默为泸州奉献了 80 余年。80 余年时光荏苒、沧海桑田,洞窝电站发电时的转子旋转声如永恒的旋律至今流淌。历经风雨数十载,古老的水电站积淀着厚重的历史。今天在电站塑立的税西恒塑像,默默的望着这个自己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古老电站。
税西恒当之无愧的我国水电先驱。他为中国水电事业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归国后,他甚至变卖家产筹办洞窝电站。
1929 年,重庆开办自来水公司,聘税西恒任总工程师。时蜀无水泥,他便以石条代替钢筋混凝土,建筑厂房与水池、水塔,亲临现场指挥施工。一次,跳板断折跌断三根肋骨,经抢救治疗,始渐康复。1935 年,他任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兼电机系主任,曾多方延揽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任教。为解决工具书奇缺的问题,他以自己的工资印制数百册许特的德文《科技手册》,送给师生。并为该院设计修建校楼。1936 年,他自费约集个别教授和学生,不顾涉急流、攀悬岩的危险,完成龚滩水电站首次勘测。此后,经常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人员勘测狮子滩、高滩岩等水利工程,会同查勘灌县都江堰水利工程,均写出建设规划和方案。抗战时期,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建国后,为共和国水力事业呕心沥血。1 952年,川南人民图书馆建成,他将珍藏的原济和发电厂的图书资料 3000 余册捐献。11960 年,他不顾 70 高龄,爬山涉水,为扩建重庆自来水公司进行勘测,提供规划方案。1980 年,税西恒病逝重庆逝世。按照他的遗愿,他被埋葬在他亲手设计的重庆自来水公司钟塔下。钟塔掩映在由修竹和小叶榕组成的绿色树丛中,高约 10 米,有三层,底层靠蓄水池和望长江一面分别嵌有三块并立的无字黑色石碑,每块约 1.2 米×0.7 米。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9%2F29%2F42134514_53250090.jpg{EIMAGE}为四川的经济建设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为民族的进步事业,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贡献了毕生精力的税西恒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9%2F29%2F42134563_53250090.jpg{EIMAGE}
税西恒安灵处
洞窝水电站是一个时代人们追求理想的见证,是一代代中国人不懈追求奋斗的缩影。在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情况下,许多有志青年抱着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理想,费尽千辛万苦,学成归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宏愿,而洞窝水电站就是见证那个时代的珍贵遗址之一,是西南地区仅存的、完整的水电遗址。有人说文物是死的,但洞窝水电站却是一座活的文物,它不仅让我们记着了中国的水电历史,也让人记住了一代中国人的奋斗历史。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29 23:05
今天熬不住了,睡觉了,明天更新,今天如此累还是更新了一节,整整写了一晚上不容易啊呵呵,大家晚安,明天见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30 13:08今年是辛亥革命 110 周年。最近,央视 1 套国庆节倾情奉献,播出文献纪录片《辛亥革命》,。感觉:清王朝太专制、太腐败,国不像国、民不聊生,国受外辱、民遭官压……怪不得,全国到处什么兴中会、光复会等七会八会的,最终搞了一个同盟会;各地什么《革命书》等书报也雨后春笋地出……清不灭,天难容!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30 14:22
@丝诱 2011-09-30 13:45:06
第 2 次回帖,问楼主一个问题,你发的小学生作文出自哪里,我给群里朋友看,他们都不相信是民国小学生作品,呵呵。
-----------------------------
像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刊载了民国时期的作文,一些网站上也是铺天盖地。你翻阅一些文献也能查到,可信度更高。民国教育水平是非常高的,你看看民国出了多少大师可见一斑。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30 16:44
老农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30 19:33
@两肉一菜 2011-09-30 12:49:50
老农兄国庆快乐!
----------------------------- 也祝肉兄国庆快乐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30 21:01
@最初荒凉 2011-09-30 20:22:20好像是个老问题了。工业化是和大规模、批量生产结合在一起的。宋美龄去美国寻求美援,援助什么啊?中国不是什么都能做吗?
-----------------------------
貌似没有人说旧中国什么都能造,也没有人说什么都能生产。有没有和有多少并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第一颗卫星你能说没有意义吗?假如朝鲜生产出一枚原子弹底气也许会更足。其实旧中国能取得如此成就已经着实不易,不要太苛刻的要求那些前辈,因为我们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后代,他们的奋斗也是为了我们,为了国家,为了子孙后代。在辛亥革命 100 周年,建国 62周年之际,向那些为中国繁荣、独立、自由、民主、富强而奋斗的先辈们致敬,向那些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致敬。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30 21:02
@最初荒凉 2011-09-30 20:22:20好像是个老问题了。工业化是和大规模、批量生产结合在一起的。宋美龄去美国寻求美援,援助什么啊?中国不是什么都能做吗?
-----------------------------
貌似没有人说旧中国什么都能造,也没有人说什么都能生产。有没有和有多少并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第一颗卫星你能说没有意义吗?假如朝鲜生产出一枚原子弹底气也许会更足。其实旧中国能取得如此成就已经着实不易,不要太苛刻的要求那些前辈,因为我们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后代,他们的奋斗也是为了我们,为了国家,为了子孙后代。在辛亥革命 100 周年,建国 62周年之际,向那些为中国繁荣、独立、自由、民主、富强而奋斗的先辈们致敬,向那些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致敬。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30 21:04
@最初荒凉 2011-09-30 20:22:20好像是个老问题了。工业化是和大规模、批量生产结合在一起的。宋美龄去美国寻求美援,援助什么啊?中国不是什么都能做吗?
-----------------------------
貌似没有人说旧中国什么都能造,也没有人说什么都能生产。有没有和有多少并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第一颗卫星你能说没有意义吗?假如朝鲜生产出一枚原子弹底气也许会更足。其实旧中国能取得如此成就已经着实不易,不要太苛刻的要求那些前辈,因为我们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后代,他们的奋斗也是为了我们,为了国家,为了子孙后代。在辛亥革命 100 周年,建国 62周年之际,向那些为中国繁荣、独立、自由、民主、富强而奋斗的先辈们致敬,向那些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致敬。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30 21:35
@最初荒凉 2011-09-30 21:17:40楼主的初衷是好的,先辈们的努力我们需要致敬。但是,楼主的话很容易被人误导,误导的结果是贬低了建国后那几代人的努力。不是没有可能,因为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接受新中国是一穷二白,但是楼主突然说不是那个样子,楼主也知道很多人不会细看。
举个例子吧。小学的时候有个校长,白发斑斑,本来很尊重他。只是前天还在说要拥护赵的领导,后天又告诉我们说不要中赵的流毒。很是崩溃,那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如果有一天,当他们发现圣经的一部分正让事实埋藏在白纸黑字之外,会有怎样的困惑?没有信仰会突然崩溃,他们会产生愤怒和更强的的不满。这需要个过程,但也必须得面对。随着网络等渠道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社会的不满,他们也许会知道更多。也许让他们知道一些或许会更平和,会温和的过度,而不是那种突然的崩溃和爆发。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30 22:41
@最初荒凉 2011-09-30 21:45:4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30 21:35:58
@最初荒凉 2011-09-30 21:17:40楼主的初衷是好的,先辈们的努力我们需要致敬。但是,楼主的话很容易被人误导,误导的结果是贬低了建国后那几代人的努力。不是没有可能,因为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接受新中国是一穷二白,但是楼主突然说不是那个样子,楼主也知道很多人不会细看。
举个例子吧。小...........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30 22:47
@最初荒凉 2011-09-30 21:45:4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30 21:35:58
@最初荒凉 2011-09-30 21:17:40楼主的初衷是好的,先辈们的努力我们需要致敬。但是,楼主的话很容易被人误导,误导的结果是贬低了建国后那几代人的努力。不是没有可能,因为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接受新中国是一穷二白,但是楼主突然说不是那个样子,楼主也知道很多人不会细看。
举个例子吧。小...........
----------------------------- 我们只是小民,是最层的那种,所有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那些政治离我们太远,我们微弱的声音又有谁能听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也许我们能活着就是一种幸福。我希望我们都能好好地活着,毕竟我们会死很久。愿我们都能幸福。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30 23:04
@最初荒凉 2011-09-30 22:59:22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30 22:47:44
@最初荒凉 2011-09-30 21:45:4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30 21:35:58
@最初荒凉 2011-09-30 21:17:40楼主的初衷是好的,先辈们的努力我们需要致敬。但是,楼主的话很容易被人误导,误导的结果是贬低了建国后那几代人的努力。不是没有可...........
----------------------------- 不要忘记最近是国庆呵呵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30 23:48
@最初荒凉 2011-09-30 23:22:2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30 23:04:38
@最初荒凉 2011-09-30 22:59:22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30 22:47:44
@最初荒凉 2011-09-30 21:45:4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30 21:35:58......
----------------------------- 不用怕的,那些五日分到也要放国庆节吧,估计红色旅
游去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09-30 23:50
@最初荒凉 2011-09-30 23:22:2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30 23:04:38
@最初荒凉 2011-09-30 22:59:22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30 22:47:44
@最初荒凉 2011-09-30 21:45:4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30 21:35:58......
----------------------------- 也不知道是不是公费,又或许是看辛亥革命或者教育片
呢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01 00:02
1924 年,福建第一座水电站——永安水电站在永安县东门外建成,装机容量 32 千瓦。1926 年,四川成都市郊南洗面桥建成一座 10 千瓦小型水电站。
1927 年,从法国留学归来的邹昕楷回到家乡华阳县,与当地绅商集资筹办于华阳县中和场化龙桥侧,兴建化龙桥水电站。该电站白天打米磨面,夜晚发电照明,为当地电力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建国后,邹昕楷被阳县政府聘请为技术指导,在燕子沟水电站废址兴建华阳县水电站。安装旋浆式铁质水轮机,白天带动 2 台碾米机加工黄谷,夜间带动 1 台 17千瓦发电机发电。时邹昕楷已年逾六旬,仍不辞辛劳,奔走企划,积极工作,为水电站筹建奔波,此外还不计报酬,协助郫县建设小水电站。1953 年,扩建 1 台 25 千瓦发电机,1955年又扩建1台30千瓦发电机。1958年国家电网通电至华阳镇(中兴场),华阳县水电厂停止发电,厂址改建为华阳县农机厂。
1927 年,福建南平建成夏道水电站,该电站装备了纪洪延试制出中国第一台3千瓦的上击式水轮机,完全国产。这是闽北,也是整个福建第一座水电站。此后,南平掀开了福建水电站建设热潮, 1932 年,南平民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西芹建成单曲拱坝式32千瓦水电站,通过6千伏12.5公里输电线路向南平城内供电。1933 年,顺昌照明水电有限公司筹建的白龙泉水电站投产,装机容量 25 千瓦。1928 年,福建古田县古田溪上的平湖水电站建成发电。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小水电站。民国时期,仅闽北一地就有水电站数座。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01 00:04
国庆了,老农半夜再更新一节,祝大家国庆快乐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01 01:12
我们再讲一座民国海拔最高的,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水电站。1925 年,在留学英国的西藏贵族强俄巴•仁增多吉的带领下,10 多位民工和 50 多位石木泥瓦匠,在拉萨附近一个名叫夺底沟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藏式四柱电站。
夺底沟的原意是大石头沟,沟中多巨石。1928 年,夺底沟水电站建成发电,该电站水头落差达 210 米。该电站在当时世界引水式电站中属于比较先进的。电厂发电机组其实早在强俄巴•仁增多吉留学归来的时候就准备好了。在强俄巴•仁增多吉离开伦敦前,他吉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一套 92.5 千瓦的发电机组,经海路运后,再用人背畜驮,历时一年多,运抵拉萨。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2F42168655_53250090.jpg{EIMAGE}
夺底水电站遗址 (1924 年夺底水电站破土动工,1928年建成,夺底水电站的建成为夺底造币厂提供了动力。为三家造币厂合并造新动力币奠定了基础。)
{SIMAGE}http%3A%2F%2Fimg18.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2F42168669_53250090.jpg{EIMAGE}夺底造币厂铸造的钱币,夺底造币自 1922 年成立到 1931年同其它造币厂合并,是当时西藏主要的货币铸造地水电站的建设得到了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支持,强俄巴•仁增多吉受到达赖的器重。这位有理想和激情的年轻人曾希望建设一座大型水电站,地址就在今拉萨大桥附近,具体计划是:建筑堤坝,把拉萨河上游的水拦截起来,供发电用。但是他的梦想没有实现,1947 年夏天,强俄强•仁增多吉患热症逝世,带着他的理想和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1930 年,成都市猛追湾建成兴业水电站。同年,福建顺昌县富屯溪上建成顺昌水电站。1933 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邓治安与当地军官杨秀春、青翰南等人筹办水电站,在四川金堂县岷江上利用原有碾沟,落差 2 米,流量 3 立方米/秒的条件,建成玉虹水电站,装机 2 台,容量 40 千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