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13:40:53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2921:54:36回复
......
-----------------------------
但是金丝雀却掌握了大部分财富和获得财富的权利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2:12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10:46
@岳飞在此 2011-10-30 22:07:30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03:35
@岳飞在此 2011-10-30 14:18:56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13:40:53
......
----------------------------- 当然可以,假如倒退三十年订一百万都可以,所以说市场机制仍然再起作用,即使马克思经济理论也不否认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2:15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13:24
@会上网的老农
即使资本主义也是自己动手得来的,起码比义务劳动要好得多,资本不干净就不是经济问题了
-------------------------------- 贪官污吏也是冒着坐牢的风险动手的来的不义之财。如此你们凭什么对他们不满?
-----------------------------
但是他们贪污几百万似乎处罚还能接受,但是百姓要是抢劫处罚就另当别论了。成本差距太大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2:20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15:26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2:03:35回复
@岳飞在此 2011-10-30 14:18:56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13:40:53......
-----------------------------
在当前竞争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建立比较公平的环境。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2:30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21:33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15:26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2:03:35回复
@岳飞在此 2011-10-30 14:18:56......
----------------------------- 假如赌博的人能够制约庄家,那庄家肯定会收敛。但问题是现在就这一家赌场,想玩吗,想玩就进来,不想玩就离开。假如赌场多了,或者是玩家能中有警察或者行政官员能够制约他,可能会公平一些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2:40
@laizi0102 2011-10-30 22:31:1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09-14 22:46:18中国能生产汽车、火车、轮船等硬件产品,那么燃料呢?记得上学的时候地理老师告诉我们旧中国“没有一滴石油”,是李四光在新中国结束了中国贫油的历史。然而事实上似乎并不是如此。1878 年,清政府设立油矿局,在台湾苗粟打出了第一口油井。1896 年,陕西巡抚曹鸿勋开办延长油厂。据记载,延长油厂出油后,用小铜釜试炼,日可得油 25 斤,经试用“烟微.....
-----------------------------
你假如是 86 年出生的用的是新版教材,而有的地方教材版本有差异。确实有的教材是这个样子写的,也有教师这样教,因为他们当时也并不了解。其实我们没有必要争执教科书对错的细节,更多的是像我前面说的那样一个初衷。 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帖子名字改了的原因之一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2:42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31:50
@请还历史真实举个例子,一场博彩中,游戏规则很好,但是庄家在抽老千。在摆平庄家之前,游戏继续下去,好吗?
--------------------------...... ----------------------------- 靠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圣人太少,圣人也难免有一疏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2:49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41:08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31:50
@请还历史真实举个例子,一场博彩中,游戏规则很好,但是庄家在抽老千。在摆平庄家之前,游戏继续下去,好吗?
......
----------------------------- 另一方面,国企改革节约了社会资源和资本,能够更有效的投入到需要资金的地方,也是资源的合理化再分配。同时,也造就了一个更公平一些的环境。但是一些工人做出了牺牲,因为他们下岗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2:50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49:34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41:08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31:50
@请还历史真实举个例子,一场博彩中,游戏规则很好,但是庄家在抽老千。在摆平庄家之前,游戏继续下去,好吗?......
-----------------------------
假如民生都让企业负担了,那么还要政府干嘛,政府为什么还是收税,而且收很高的税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2:57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52:1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30 22:50:32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49:34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41:08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31:50
@请还历史真实......
----------------------------- 但是有时候它没有做到守夜人,扮演了其他的角色,这就是症结所在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2:58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53:32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30 22:49:28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41:08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31:50
@请还历史真实
......
----------------------------- 所以说游戏不是很公平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3:00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48:12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2:41:25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37:33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2:29:25回复
......
----------------------------- 但是最严重的很多最终入了外国人的虎口,中国被外资垄断的情况让人痛心,除非中国不在守规则,否则必受制于人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3:01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48:12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2:41:25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37:33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2:29:25回复
......-----------------------------
但是最严重的很多最终入了外国人的虎口,中国被外资垄断的情况让人痛心,除非中国不在守规则,否则必受制于人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3:03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51:14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48:12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2:41:25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37:33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2:29:25回复......
-----------------------------
外强中干,苏联就不强大吗呵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善待人们乃长久之道,与民争利岂可久乎,这不是原始社会,任何一个王朝都有自己的兴起、兴盛和衰落,只是周期长短而已,原始社会还有崩溃解体的那一天,越是没有希望,爆发出来的威力越大,当然我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3:10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05:0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30 23:01:33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48:12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2:41:25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37:33......
----------------------------- 所以欧洲本土商人对中国人很不满,烧鞋城,告倾销等也有一定依据,因为你不遵守他们的规则,就像我们玩游戏,假如你不遵守规则就必须离开,但是聪明吃苦耐劳的中国人能留下来,呵呵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3:12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3:09:41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3:05:06回复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30 23:01:33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48:12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2:41:25回复......
----------------------------- 其实中国根本就不怕,大不了一场运动就全解决了,只怕它来的少,咱有秘密武器,咱也不是没干过,哈哈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3:13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07:41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57:41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2:49:34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41:08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31:50......
----------------------------- 那你认为我们政府做的够吗?其实政府也有难处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3:14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07:41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57:41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2:49:34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41:08
@最初荒凉 2011-10-30 22:31:50......
-----------------------------
我们并不是要求政府一定要做到,只希望他能做的更好,起码关注一些底层的普通百姓,起码给他们创造个好一些的环境,中国人要求并不高,房子、干饭、偶然有一点点肉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3:17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3:14:46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3:07:41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57:41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2:49:34回复
......
-----------------------------
其实也挺有意思的,起码大家都有事做,也更利于维稳,一个每天提心吊胆的人很难会威胁到稳定,很难有更多精力去关注别的东西,哈哈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3:32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23:5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30 23:17:11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3:14:46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3:07:41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57:41......
----------------------------- 这个可不一定,物价上涨厉害,很可能破坏社会的稳定性,中国实在经不起太强烈的风暴,因为中国人太多,穷人也太多。根据马太效应,最终还是普通老百姓牺牲最大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3:36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24:5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30 23:13:01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07:41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2:57:41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2:49:34回复
......
-----------------------------
何谓五毛,我倒是想成为五毛,起码还有报酬。O(∩_∩)O 说真的,哪有那么多五毛,五毛其实就是一顶帽子。与其说我毛还不如说是愤青,愤青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不过血气方刚,年少轻狂的日子过去了,留下点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更深的无奈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国家的关心,但是我只是个小人物,一个很普通的草根,人轻言微,放浪于网络之间而已,寻找那淡淡的一抹清净与慰藉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3:39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36:18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30 23:32:06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23:5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30 23:17:11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3:14:46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3:07:41回复......
----------------------------- 内战一起,外敌入侵,谁也把握不住那个度,关键是民国太穷,底子太薄,禁不住折腾,满清的那么一点底子都快打没了,抗战和内战把黄金十年以及先辈们的努力打得烟消云散,结果毛的时候确实是一清二白了。失控是肯定的,现在美国入侵,国内打内战,军阀割据,估计也好不到哪去,改革开放的成就估计一夜间就烟消云散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3:40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3:38:25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30 23:36:53回复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24:5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30 23:13:01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07:41......
----------------------------- 叫什么都好,是不是自己清楚呵呵,所谓称谓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3:47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3:38:25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30 23:36:53回复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24:5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30 23:13:01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07:41......
-----------------------------
何必为一个称号而争执,最近确实发现有些堕入了下乘,有些违了自己的初衷。环境所致吧,因为对方是一个毛左,呵呵。假如换了个环境也许就是愤青。这其实更多的应该算是没有立场。历史一旦沾染上政治总会有些变味,所以我们写史而不是政治。因此我只写工业、教育、卫生等,而不可以去写军事、政治等,在这个圈子里总会客观一些,不会偏轨太多。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0 23:48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45:09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3:43:05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3:36:18回复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30 23:32:06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23:57......
----------------------------- 其实四大家族并不是宣扬的那么富有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00:02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45:09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3:43:05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3:36:18回复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30 23:32:06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23:57......
-----------------------------
所谓四大家族是陈伯达在后来的《中国四大家族》一书中提到的,里面的数据严重有问题,他声称“四大家族”侵占的资产高达 200 多亿美元,可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向中国提供的租借物资总计 16 亿美元,你信吗?
陈果夫潦倒而死 ,陈立夫办养鸡场糊口,1971 年宋子文去世时,他的非固定财产只有 100 多万美元,财产最多也不超过四百万,而宋家本身就有钱。孔祥熙山西商人世家出身,有钱是肯定的,但是也不是可能有上百亿,他也是离政治最远的一个。四大家族把持的主要不是经济,是政治和权利。当时国民政府主要税源沿海地区都丢了,财政窘迫,能挤出钱抗战办教育确实也不容易。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00:04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55:57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3:52:27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3:49:45回复
-----------------------------
归根到底,中国人太喜欢权力了。这个思想不彻底打倒,历史还会重演。
-----------------------------------...... -----------------------------
心态肯定存在,其实这就是国民性,有人称之为劣根性。
事实上这个问题很复杂很难说清楚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00:06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1 00:03:02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3:57:15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3:55:20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3:53:14回复
......
-----------------------------
因此说,并不是维护民国维护旧中国就是果粉,其实更多的是维护那份良知和尊重历史的态度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00:09
@最初荒凉 2011-10-31 00:06:50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31 00:02:15
@最初荒凉 2011-10-30 23:45:09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0 23:43:05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023:36:18回复
......
----------------------------- 要是真有 200 亿的真金白银,估计内战可能要打的更长一些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00:19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1 00:12:07倒是那个时代媒体可以大胆的说一些东西,也不怕跨省,放今天,在警察未定案之前,一个小记者哪怕报导一个小科长之类的贪污事件,后果也很严重啊。
-----------------------------
民国有小民告政府,法院判决小民胜诉,今天不敢想象啊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00:27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1 00:18:20
刚才在网上查了下,好像蒋介石带去台湾的金银,当时市值也就是一亿美金左右。
需再求证。
-----------------------------
蒋介石运走的黄金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一些黄金根本就没有运走,像在新疆等地的黄金因为当地的起义就没运出,当时蒋运走的多位金圆券兑换的黄金,成色很多不足,而且国库内黄金数量也是有限的,加上很匆忙,运到台湾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这批黄金肯定达不到 1000 万两。而当时广东一年收入国库的黄金就达到 70 多万两。所以这些财富明显被夸大了,相对丢了的大陆是小巫见大巫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00:29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1 00:18:20
刚才在网上查了下,好像蒋介石带去台湾的金银,当时市值也就是一亿美金左右。
需再求证。
-----------------------------要是多带走些文物可能就好了,免得遭遇文革的浩劫了,呵呵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00:33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1 00:27:58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100:19:53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1 00:06:13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3100:01:55回复
......
----------------------------- 时间不早了,真实兄也早点睡吧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00:35
时间不早了,大家早点睡吧,晚安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09:56
业余时间,讲点民国趣事:
话说张宗昌的老婆多,有个传闻.张有好几个国家的老婆,他早分不清谁是哪个国家的了,怎么办呢,?他就每人发个脸盆,脸盆里映上各个老婆所在国家的国旗,以此来加以区别.你还别说,当那时中国人民还在受帝国主义的欺负时,张某人到是替中国人出了口气.哈哈.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10:54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1 10:28:21
呵呵,有趣。
老农倒是很有规律呢
-----------------------------
真实兄来的挺早啊,老农确实很有规律,嘎嘎。一般都是晚上写帖子,晚上发,挺辛苦的。闲的时候就和大家讨论一下,不过讨论归讨论,帖子是帖子,帖子内尽量不表现个人感情,尽量客观一些。在正文不想掺杂太多主观因素。闲来和大家聊聊更是有趣,写帖子要严肃,业余时候和大家多沟通谈天说地也是一趣事,想来无伤大雅。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11:45
O(∩_∩)O~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14:08
继续更新,今天老农提前更新喽,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14:18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看电影是一件很郑重、很时髦、很隆重的事情,据某些人回忆,当时进入影院:“最开始由佣人带着去,门前有头戴红帽、穿红衣的拉门小郎替客人拉门,进门有存衣服务。门口原来有一个乐谱架摆放着可以免费取阅的说明书,上面印着放映电影和明星介绍以及电影预告。
后来拿的人太多,就放在售票处,买票的时候赠与。入场有白俄女郎领座,开场之前和休息时间有服务员胸前挂着长方形藤盘叫卖爆米花和巧克力。后来戏院连爆米花也不卖,不让吃零食。靠近走道的一排座位旁边专门设有带圆圈的小凳子给小孩坐,每个座椅背后有挂钩,可以把汽水瓶钩在上面,散场后有服务员统一收取。电影开场时会敲三声钟,才熄灯放映。”其实在我们的小时候,一些乡村仍有电影放映,每当放电影村里男女老少如同过节一般,搬个凳子和马扎早早的去排队等待电影放映,其间其乐融融。今天我们足不出户在家里打开电视就可以看到许多精彩的电视节目,如今偶尔走进高级室内电影院看电影,空间里只有为数不多的观众。
现在的孩子们根本不知道露天电影的故事,即使是夏季在街市的超市门口偶尔也有免费露天电影放,那是商家促销商品的手段,也是不多的观众,也难以找回当时看电影的心情。
儿时的露天电影给很多人的童年留下了无尽的依恋。那是一个纯粹欢乐的电影时代,一个纯粹的看电影时代。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31%2F42981637_53250090.jpg{EIMAGE}
电影回来喽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31%2F42981724_53250090.jpg{EIMAGE}看到光膀子看电影的老少爷们是不是有种亲切感呢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15:04
@北洋旗舰 2011-10-31 14:25:35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31 09:56:24回复
业余时间,讲点民国趣事:
话说张宗昌的老婆多,有个传闻.张有好几个国家的老婆,他早分不清谁是哪个国家的了,怎么办呢,?他就每人发个脸盆,脸盆里映上各个老婆所在国家的国旗,以此来加以区别.你还别说,当那时中国人民还在受帝国主义的欺负时,张某人到是替中国人出了口气.哈哈.
===========........... ----------------------------- 狗肉将军荒唐好色蜚声国际,张走到哪里都乐意将他的姨太太队伍带着,出入外国使馆也不例外,一队马弁和一队姨太太,这是上过外国报纸的。他走到哪里都要逛窑子,看上哪个女人就带出去做老婆,租间房子塞进去,外面挂上“张公馆”的牌子,再派上个卫兵,这样张宗昌就又多了一位姨太太。不过,几天以后,这个姨太太就被他忘记了,卫兵也开溜,姨太太还得重操旧业。此地的闲汉再逛窑子,总会叫:走,跟张宗昌老婆睡觉去!这话传到张宗昌的耳朵里,他也就一笑置之。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15:05
@北洋旗舰 2011-10-31 14:25:35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31 09:56:24回复
业余时间,讲点民国趣事:
话说张宗昌的老婆多,有个传闻.张有好几个国家的老婆,他早分不清谁是哪个国家的了,怎么办呢,?他就每人发个脸盆,脸盆里映上各个老婆所在国家的国旗,以此来加以区别.你还别说,当那时中国人民还在受帝国主义的欺负时,张某人到是替中国人出了口气.哈哈.
===========...........
-----------------------------
好久不见北洋兄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15:07
@北洋旗舰 2011-10-31 14:25:35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31 09:56:24回复
业余时间,讲点民国趣事:
话说张宗昌的老婆多,有个传闻.张有好几个国家的老婆,他早分不清谁是哪个国家的了,怎么办呢,?他就每人发个脸盆,脸盆里映上各个老婆所在国家的国旗,以此来加以区别.你还别说,当那时中国人民还在受帝国主义的欺负时,张某人到是替中国人出了口气.哈哈.
===========........... ----------------------------- 张曾经有一首很牛很牛的诗,还是上中学的时候在读者上看到的,到现在感觉这哥们纯爷们: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16:46
民国一直没有放弃发展重工业,看看民国的重工业计划和资源委员会就会发觉国人也是试图发展起来的,没有人愿意做亡国奴,人民都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富强,只历史没有给民国机会,假如在推迟几年,中国底子会厚一些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16:51
其实民国的电影,飞机,火柴,水泥等等都是实实在在的,不是多少的问题,是代表着一种存在,一种中国人奋进拼搏的精神,也记载着国人的艰辛与坎坷,一种希望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19:15
@茶礼不让 2011-10-31 16:53:00
---------------- 龙井,普洱,铁观音,大红袍喝哪品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20:54
@北洋旗舰 2011-10-31 20:22:03
----------------
人物当然要写,不过老农把这些写在后面的番外了呵呵,还没更新到那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21:10
@北洋旗舰 2011-10-31 20:22:03
---------------- 喜欢看那些人的另类脸谱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23:04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1 22:34:44
----------------
确实是,老农最近要忙几天,估计最近一周都要忙,诸位兄弟可要等老农,老农有空就会上来看大家,与大家交流共勉,欢笑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31 23:23
睡了,大家晚安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1-01 06:32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1 23:25:38
----------------
更新是不会少的,只是不能天天在线了,抽个空就更点,草稿准备好了。今天将更新民国时期的灯泡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1-01 10:30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31 23:25:38
---------------- 估计很快就能到教育,老农会优先更教育呵呵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1-01 17:26最近老农有些私事比较忙,大约要持续到周末,不过每天更新是必须的呵呵。大家等老农回来,现在开始更新一节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1-01 17:40
灯泡。灯泡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上小学的时候教科书上就告诉我们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而且我们知道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其实,在爱迪生之前戈培尔等人就发明了灯泡,但是实用性太差。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实用型电灯,正是他的发明让百姓也能用上了灯泡。但是这个灯泡是来之不易的,尤其是灯丝的问题。爱迪生和他的助手做了3000 多次实验最后选择了钨丝作为灯丝的材料成功了,制成了灯泡。从此,灯泡照亮了世界各地每个角落。1879 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工程师毕晓浦在上海虹口乍浦路的一幢仓库里,进行了电弧灯发光试验,试验取得成功,宣告了华夏大地上第一盏电灯问世。但是中国人使用真正自己生产的白炽灯却是在四十多年后了。1921 年,镇海人胡西园研制出中国第一只白炽灯泡,1923 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灯泡制造厂,成为中国电灯泡工业的开拓者。早在“五四”时期就读于浙江高等工业学校电机专业的胡西园,最强烈的愿望就是“一定要让中国人能够用上自己制造的电灯泡!”1921 年,他在上海开办了灯泡厂,1923 年出资兼并德商亚浦耳电器厂,并正式注册中国第一家灯泡厂“中国亚浦耳灯泡厂”,赢得了“灯泡大王”、 “中国爱迪生”的称誉。1925 年,中国亚浦耳灯泡厂改组成中国亚浦耳电器厂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建厂房两座,辟灯泡部和电机部,以及原玻璃部,有职工 400余人,日产灯泡 15000 只。翌年,该厂产品商标在香港及美国注册,产品除销售全国各地外,还远销澳洲、南美洲和亚洲等地。亚浦耳在全国设立发行所,开拓市场,并获得国人支持,物美价廉的国货灯泡取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而被广泛采用,甚至连上海租界的外商企事业也乐于采用。1931 年亚浦耳扩大业务,工厂易名为中国亚浦耳电器厂。抗战爆发后,总厂被日军占领,分厂被毁,亚浦耳被迫内迁重庆。抗争胜利,亚浦耳复产,日产灯泡 3000 只。1949 年厂内增设日光灯部,年产日光灯管 600 支。到全国解放前夕,该厂灯泡年产量为 546 万只。1956 年,该厂公私合营,先后并进十几家小企业以及上海灯泡厂的灯泡车间。1959 年 9 月改名上海亚明灯泡厂。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3%2F1%2Fphoto3%2F2011%2F11%2F1%2Fmiddle%2F79938743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亚浦耳当年厂房的门口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1%2F1%2Fphoto1%2F2011%2F11%2F1%2Fmiddle%2F79938768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亚浦耳灯泡
1929 年,李庆祥、甘镜秋等人合股创立华德电光股份有限公司。1932 年改名华德工厂,生产白炽灯、霓虹灯及热水瓶胆。该厂生产经营灯泡、电料,业务遍及全国,产品远销暹罗、安南、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抗日战争期间,厂房被日本军队强占。另迁第二厂继续生产。抗日战争胜利后,厂房收回,积极恢复生产,并扩建厂房。厂内设有拉制钨丝工场、绕制钨丝工场、玻璃制造工场、灯泡制造工场、荧光灯制造工场、灯头部制造工场、机械修制工场,以及寿命标准试验室,全厂有职工数百人。1945 年,该厂采用旧粉管改制装配荧光灯(日光灯)。1947 年开始以手工方式拉制玻管生产荧光灯。该厂主要生产华德老牌灯泡,品种有家庭用好乐泡、氩气泡、公用事业用路灯泡、电讯指示泡、电话交换总机灯泡、火车用灯泡、汽车用灯泡、轮船用灯泡、飞机用灯泡、矿用灯泡、探照大光泡,以及荧光灯管等。该厂是国内规模较大的灯泡制造厂。解放后,产品由上海市五金交电公司包销。公私合营期间,先后并进大光明、中信、荣发等玻璃厂,长城、华宝、建设、百川等灯泡厂,以及成大拉丝厂等 36 家小企业,成为新中国最重要的灯泡生产商之一。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1%2F4%2Fphoto1%2F2011%2F11%2F1%2Fmiddle%2F79938947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民国的吊灯也很牛吧
此外较著名的还有 1927 年许石炯创立的公明电珠泡厂(制造 2.5 伏、3.8 伏小电珠,使用日月牌和光荣牌商标)等一批灯泡生产商。抗战前夕,全国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灯泡制造业格局。仅上海即拥有大小近百家电珠生产厂,日产电珠 6 万只,除在国内销售外,还远销美、英、法、澳洲、南美洲、南洋、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外汇收入约 800 万美元。
1937 年,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上海灯泡制造业遭到重创。上海沦陷后,除华德公司尚能维持生产外,奇异安迪生公司被日军占领,中国亚浦耳电器厂部分内迁重庆,部分被日军霸占。日本战败后,中国灯泡制造业力图重振旧业。中国亚浦耳电器厂、中国荧光灯厂、华德灯泡厂等一批灯泡厂获得一定恢复。建国后,这些灯泡厂多进行公私合营,照亮了中国的每个角落。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3%2F4%2Fphoto3%2F2011%2F11%2F1%2Fmiddle%2F79939193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民国初期的电灯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1-01 17:41
灯泡。灯泡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上小学的时候教科书上就告诉我们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而且我们知道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其实,在爱迪生之前戈培尔等人就发明了灯泡,但是实用性太差。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实用型电灯,正是他的发明让百姓也能用上了灯泡。但是这个灯泡是来之不易的,尤其是灯丝的问题。爱迪生和他的助手做了3000 多次实验最后选择了钨丝作为灯丝的材料成功了,制成了灯泡。从此,灯泡照亮了世界各地每个角落。1879 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工程师毕晓浦在上海虹口乍浦路的一幢仓库里,进行了电弧灯发光试验,试验取得成功,宣告了华夏大地上第一盏电灯问世。但是中国人使用真正自己生产的白炽灯却是在四十多年后了。1921 年,镇海人胡西园研制出中国第一只白炽灯泡,1923 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灯泡制造厂,成为中国电灯泡工业的开拓者。早在“五四”时期就读于浙江高等工业学校电机专业的胡西园,最强烈的愿望就是“一定要让中国人能够用上自己制造的电灯泡!”1921 年,他在上海开办了灯泡厂,1923 年出资兼并德商亚浦耳电器厂,并正式注册中国第一家灯泡厂“中国亚浦耳灯泡厂”,赢得了“灯泡大王”、 “中国爱迪生”的称誉。1925 年,中国亚浦耳灯泡厂改组成中国亚浦耳电器厂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建厂房两座,辟灯泡部和电机部,以及原玻璃部,有职工 400余人,日产灯泡 15000 只。翌年,该厂产品商标在香港及美国注册,产品除销售全国各地外,还远销澳洲、南美洲和亚洲等地。亚浦耳在全国设立发行所,开拓市场,并获得国人支持,物美价廉的国货灯泡取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而被广泛采用,甚至连上海租界的外商企事业也乐于采用。1931 年亚浦耳扩大业务,工厂易名为中国亚浦耳电器厂。抗战爆发后,总厂被日军占领,分厂被毁,亚浦耳被迫内迁重庆。抗争胜利,亚浦耳复产,日产灯泡 3000 只。1949 年厂内增设日光灯部,年产日光灯管 600 支。到全国解放前夕,该厂灯泡年产量为 546 万只。1956 年,该厂公私合营,先后并进十几家小企业以及上海灯泡厂的灯泡车间。1959 年 9 月改名上海亚明灯泡厂。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3%2F1%2Fphoto3%2F2011%2F11%2F1%2Fmiddle%2F79938743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亚浦耳当年厂房的门口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1%2F1%2Fphoto1%2F2011%2F11%2F1%2Fmiddle%2F79938768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亚浦耳灯泡
1929 年,李庆祥、甘镜秋等人合股创立华德电光股份有限公司。1932 年改名华德工厂,生产白炽灯、霓虹灯及热水瓶胆。该厂生产经营灯泡、电料,业务遍及全国,产品远销暹罗、安南、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抗日战争期间,厂房被日本军队强占。另迁第二厂继续生产。抗日战争胜利后,厂房收回,积极恢复生产,并扩建厂房。厂内设有拉制钨丝工场、绕制钨丝工场、玻璃制造工场、灯泡制造工场、荧光灯制造工场、灯头部制造工场、机械修制工场,以及寿命标准试验室,全厂有职工数百人。1945 年,该厂采用旧粉管改制装配荧光灯(日光灯)。1947 年开始以手工方式拉制玻管生产荧光灯。该厂主要生产华德老牌灯泡,品种有家庭用好乐泡、氩气泡、公用事业用路灯泡、电讯指示泡、电话交换总机灯泡、火车用灯泡、汽车用灯泡、轮船用灯泡、飞机用灯泡、矿用灯泡、探照大光泡,以及荧光灯管等。该厂是国内规模较大的灯泡制造厂。解放后,产品由上海市五金交电公司包销。公私合营期间,先后并进大光明、中信、荣发等玻璃厂,长城、华宝、建设、百川等灯泡厂,以及成大拉丝厂等 36 家小企业,成为新中国最重要的灯泡生产商之一。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1%2F4%2Fphoto1%2F2011%2F11%2F1%2Fmiddle%2F79938947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民国的吊灯也很牛吧
此外较著名的还有 1927 年许石炯创立的公明电珠泡厂(制造 2.5 伏、3.8 伏小电珠,使用日月牌和光荣牌商标)等一批灯泡生产商。抗战前夕,全国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灯泡制造业格局。仅上海即拥有大小近百家电珠生产厂,日产电珠 6 万只,除在国内销售外,还远销美、英、法、澳洲、南美洲、南洋、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外汇收入约 800 万美元。
1937 年,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上海灯泡制造业遭到重创。上海沦陷后,除华德公司尚能维持生产外,奇异安迪生公司被日军占领,中国亚浦耳电器厂部分内迁重庆,部分被日军霸占。日本战败后,中国灯泡制造业力图重振旧业。中国亚浦耳电器厂、中国荧光灯厂、华德灯泡厂等一批灯泡厂获得一定恢复。建国后,这些灯泡厂多进行公私合营,照亮了中国的每个角落。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3%2F4%2Fphoto3%2F2011%2F11%2F1%2Fmiddle%2F79939193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