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尺度在执法者睁只眼闭只眼的自由掌控中,变得充满弹性,变身为做公的们做私的人情买卖。
1107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6 10:15
凛冬将至,暗夜无边,末世穷途,无路可逃。
是啊,宋江方腊辽国都被绞杀后,就是中华文明的又一个暗夜,靖康耻。
然后影射到施耐庵的时代,糜烂的元刚灭掉,陈友谅张士诚都失败了,成功的朱元璋建立了明,可明岂不是又一个暗夜的将至,施耐庵在这个高位停滞的死循环里看不到出路。
再结合施耐庵自己的个人经历,与刘伯温同榜进士,在元政府做过几年官,不满官场,辞官,张士诚起义后征召他不应,但与其手下的廖大亨关系很好,传说给陈友谅当过谋士,后不满陈友谅先后谋杀两位大哥,愤而离队,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刘伯温的举荐下,多次征召施耐庵入仕为官,施耐庵拒绝不应,隐居著书。
对官场对起义军对社会对江湖对新朝庭对这种没有出路的循环着的制度与社会,施耐庵是绝望的是看不到出路的,这应该才是水浒的主旨。
水浒要描摹的就是这种从庙堂到江湖到山野到方外到桃源到市井到人心,社会的全面崩塌。
不疯魔不得活,要想活就变鬼,变鬼先交投名状,投名状就是杀死自己的良知,恶越滚越大,互害型社会形成。
施耐庵的个人经历可以看出,他对社会的病看得很透,多次拒绝,就是他的失望,可以那样一个时代前提下,他看不到出路,所以水浒抛出的是病症是诘问,没有答案。
这是水浒最厉害的地方,超越了优秀小说对人性的诘问,直接升级到对人的诘问,对人的生存方式生存处境的诘问上。
同时他对人性的描摹偏偏又是照到骨头里的。
所以水浒里才是一群不伦不类的好汉。
所以才有少不读水浒,不经历了人世沉浮,真得读不懂水浒里的人心鬼域和社会轮回,读不懂水浒里的绝望诘问和决绝逼问。
1109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6 10:21
高俅的发迹,除了金圣叹一针见血的乱自上生外,其实他演绎的是所谓的梁山好汉们的另一种人生。他是个“浮浪破落户子弟”的小混混,类似于牛二、唐牛儿、张三、李四;他各种玩乐手段都极为擅长,“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他有一技之长,“最是踢的一脚好毬”,这简直就是东京城里的燕青,也是一个小号的宋徽宗;他“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类似于富安、陆谦;他有野心、有手段、有抱负(宋江、吴用),被人告过、被流放过、被小号柴进黑社会柳大郎收留过、被人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宋江、武松、卢俊义、林冲)。
梁山上每一个所谓好汉、社会上每一个帮闲混混的身上似乎都能找到高俅的影子,是的,宋江、吴用之辈如果足够幸运,发迹成了太尉,也未必能比高俅强多少。高俅的发迹,其实就是所有好汉们最理想的人生。
但无论怎样的轮回、怎样的人生、怎样的演绎,人都无路可走。因为这样的世界已是地狱,人人都无路可逃。做不成徽宗就做高俅,做不成高俅就做宋江,做不成宋江就做富安,做不成富安就做牛二,为了活下去,人不得不变成鬼。
这里不只有官逼民,还有匪逼民、民逼民,普通人被恶人所害,变成更坏的恶人,然后再去害更多的人,黑恶势力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胁从者为恶张目、良知者变为行尸走肉,这里就是施耐庵要锥心泣血去描摹的无路可走的魔窟地狱。
1110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6 10:23第一个出场却飘然而去的王进,是另一种人生的林冲,是好汉们的另一条出路。同样面临突如其来的祸从天降,同样是人到中年不得不怕的人生无奈,王进显然是洒脱版的林冲,他轻松地将富贵功名抛入云泥,一身本事的忠臣孝子从此流落江湖、埋没草泽、老死槽枥。金圣叹评王进 “点名不到,不见其首也,一去延安,不见其尾也。不见其首者,示人乱世不应出头也;不见其尾者,示人乱世决无收场也”。
王进引出史进后,就再无交代,史进去延安府寻王进,也是寻而未见,说明这一条路也是有去无回,消亡于茫茫人海中的。
1112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6 10:25比之强人好汉,他是繁荣社会得以维系的基石,比之宋江的仗义市恩、柴进的疏财养士,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仗义疏财。
可这样的基石、这样的老者,他一年后即将辞世,他们和他们代表的品质与秩序已经要消亡了,他的儿子史进根本就没有继承他的一套伦理,他只好花拳绣腿、视安身立命的产业为粪土,他只知浅薄的江湖义气,而与父亲真正的大德大道相去甚远。
史太公、王进母,这些代表着原来社会秩序与道德奠基者的老者们,纷纷谢幕。王进母去,史太公亡,社会道德死,社会秩序崩。
1113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6 10:27
史进意为历史的进步,被冠上了推进社会进步的革命者的名号,我却觉得他应该叫史退,他是所谓英雄豪气、好汉义气的仰慕者、追随者、效法者。传说官逼民反为主题的水浒,第一个出场的竟然是是非不分、背弃了安定踏实生活、主动与破坏力量同流合污的破坏者,而且他还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幸福,怎不让人心生绝望。
一座普通的小山寨、老江湖少华山,暗示的就是梁山这条路,但他好歹还落个少字,所以无论是本事、武功、计谋、能耐都距离梁山远矣,害得史进家破人亡,也寓意了日后梁山赚人上山的惯用伎俩。
二人都不算奸恶之徒,不过都有些道德上的缺憾,是比较精明也比较自私的普通人。可这样聪明的普通人,在这群魔乱舞的洪流中,成为了给少年史进转变成食人大虫祭刀用的糊涂鬼。
高俅发迹、王进出逃,史太公亡、史家庄毁,少华山出场、小人物祭刀,凛冬将至,暗夜无边,末世穷途,无路可逃,地狱之门已经开启,业火燃烧,从庙堂江湖到寻常巷陌,从山野巨泽到清修之所,都将是血干涸的黑色。
1114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6 10:30
桃花又把开篇的第一部分里的重要观点重申了一遍。
所以,要读懂水浒,必须先读懂开篇的高俅发迹、王进出逃,史太公亡、史家庄毁,少华山出场、小人物祭刀,必须读懂除了符号人物外第一个出场的主角鲁达,身上代表着的施耐庵内心的挣扎。
1115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6 10:37
这样的安排,也许是施耐庵的狡黠,让这样一位真英雄率先出来,好让我们先入为主地以为梁山上都是这样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好汉;也许是施耐庵的仁慈,他要用带血的文字,扯下现实的遮羞布,揭露出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开始之前,先捧出一丝跳动的微光吧,这样在令人窒息的绝望中,还不至于让人彻底心死。
命运无常,世事如云。一年前,鲁达还是体面威风的提辖官,洒脱不羁,李忠还是苦苦奔波辛苦谋生的江湖漂,混得不好,但也是自食其力、活得硬气。一年后,鲁达变成了鲁智深,稀里糊涂做了和尚,漂泊江湖,却仍是豪气不减、本色不变、顶天立地,李忠却已经变成了小地痞的带头大哥,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无限风光,虽已可以摆阔气,可已变成了亡命徒。一年半前,史太公亡,伦理亡,一年前,史进出走,鲁达出逃,李忠上山,社会在进一步解体,根基在进一步崩塌。
渭州的鲁提辖,是种家军里顶天立地、眼里揉不得一点恶的热血豪侠,为了不相干的路人,他可以不管不顾地三拳打死恶霸,心甘情愿流落江湖。
雁门的鲁提辖,是心灰意冷的末路人,他发现自己的一双拳头救得了一个金翠莲一次,却救不了千万个金翠莲们的一次次,他能拳打镇关西,却已无法再拳打镇关东。
五台山的鲁智深,是醉生梦死的莽和尚,他发现世上已无净土,佛门也是地狱,一手遮天的镇五台们,他就算想打也只能拿没头的罗汉、折臂的金刚出气。
桃花村的鲁智深,是憨态可掬的花和尚,他发现世外也无桃源,打家劫舍、强抢民女的人竟然是他要称兄道弟的好汉,他的禅杖、他的戒刀,不得不再一次,睁只眼闭只眼地阿弥陀佛。
瓦罐寺的鲁智深,是失魂落魄、行将崩溃的悬崖边上客,看着这曾经鱼肉乡里、如今面黄肌瘦的老和尚,看着这已无法搭救、救了又能怎样的山寨版金翠莲,看着这曾经镇瓦罐、如今被破败的瓦罐寺,看着这也曾打砸寺院、杀人放火的不僧不道人,看着这已落草为寇、拦路打劫的史大郎,看着这暗无天日、看不到边际的滚滚恶浪,他真的是失魂落魄、无能为力、行将崩溃、懒得管了。
既然不能拳打镇关东,既然不能拳打镇五台,既然不能拳打桃花山,那就拳打瓦罐寺吧。
打死的一僧一道,是镇雁门的赵员外,是五台山的智真长老,是桃花山的李忠、周通。
一把火起,烧光的是这拳头称霸、藏污纳垢、为恶张目的荒唐世界。
一把火尽,烧去的也有蠢蠢欲动可能误入歧途的心魔。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上路吧,我还会义无反顾地为人出头,只是我的拳头已少了几分底气,因为,我已知道,在这无处不在遮云蔽日的邪恶中,我的拳头,真的微不足道,无能为力。
当你理解了鲁达经历了怎样的心路折磨后,你就会发现,水浒最让人绝望的竟然是鲁达的故事。
与林冲的突逢变故、柴进的 NO ZUO NO DYE、杨志的霉运当头、武松的求告无门、宋江的黑白通杀都不同,鲁达是一个赤子活佛,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后,最终发现,自己其实谁也无法普渡,最后的顿悟、最后的圆寂、最后的坐化,其实是回望来路后的一声长叹。
今日方知我是我,我原来是如此地心力憔悴,无能为力。
1116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6 11:26
3、好官时文彬?
一方好父母的时知县,面对指向自己下属的凶杀案,于公堂之上直接冲唐牛儿大喝,“胡说!宋江是个君子诚实的人,如何肯造次杀人?这人命之事,必然在你身上”。
说好的“辨曲直而后施行,分轻重方才决断”一方民父母呢?如此颠倒是非,令人头麻。
一番现场勘查后,面对指向宋江的凶杀现场,他是一口咬定唐牛儿,“你这厮如何隔夜去他家闹?以定是你杀了”,面对唐牛儿无辜的辩解,他是铁了心要屈打成招,“胡说!且把这厮捆翻了,打这厮!”,左右两边狼虎一般公人把这唐牛儿一索捆翻了,打到三五十,前后语言一般。
这是“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的好官做派吗?如此草菅人命,令人发指。
也许他在审理其它案子的时候确实是个好官,但因为他和宋江最好,他便有心要出脱他,只把唐牛儿来再三推问。
他明知唐牛儿不知情,但一心要救宋江,就只好把唐牛儿来勘问,见严刑逼供坐实不了冤案,才只好叫取一面枷来把唐牛儿钉了,禁在牢里。
如果一方父母的长官,有心要去维护一个本应被法律制裁的罪人,他轻易地就能在规则允许的范畴里,不动声色地找到无数种合法的解决办法。
为了包庇自己的熟人下属,这个官声不错的好官,竟然会装糊涂地让一个他明知道是无辜的人来当替罪羊,又是打又是逼。幸亏这闲汉出身的唐牛儿骨头硬,没有被屈打成招,要不真就要稀里糊涂地在青天大老爷的衙门里,被明目张胆地当成及时雨呼保义的替罪羊给咔嚓掉了。
熟人社会里的父母官,所谓的铁面无私,所谓的大义灭亲,所谓的刚正不阿,所谓的青天大老爷,鬼才知道,掺杂了多少徇私舞弊的杂念和个人喜好的随意。
1119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6 11:34
@灰烬 2018 2018-10-26 11:18:22
----------------------------- 真正的农民只有一个,陶宗旺,宋朝虽然也是起义此起彼伏,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是历代王朝里最弱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宋朝是唯一一个不是以农业立国的朝代,高度发达的商业手工业金融业和灿烂的市井文化,而且没有严苛的商税和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的制度,让几千年来绑在土地上中国农民在土地被兼并之后,有了新的出路,所以宋朝的起义多是被逼迫后的走投无路而不是饿肚子活不下去的舍得一身剐,由于农民有了更多的生存办法,所以很难成为燎原之势,所以梁山上多的是做生意赔光了本的失败商人和混迹在市井街头的各种闲汉以及以打家劫舍为乐的土匪,所以把水浒里的反抗定性为农民起义,确实是断章取义的政治需要,何况施耐庵的本意是记录原罪而不是什么所谓的歌颂。
1120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6 11:45
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点,征四寇里的征田虎征王庆是后人增补的同人作品,征辽征方腊是施耐庵的原作,但这二征施耐庵的态度其实是很值得揣摩的。
联金灭辽,是北宋的战略失误,是靖康耻的导火索,征方腊,是同样出身但拒绝招安的兄弟部队的自相屠杀,施耐庵把这两件本来都是童贯的锅甩给宋江,其中的寓意不言自明。
1122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7 08:33
4、只有官斗官,哪来民斗官?如果阎婆惜勾搭上的不是同为县衙押司、熟谙衙门套路的张文远,宋江的这起人命官司,也许就在全县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毫发无损地轻松掀篇儿了。
也许郓城县的街头会多一个精神不正常的职业上访人阎婆、会少一个谁也不知道怎么就没了的闲汉唐牛儿、会多出一段闲汉与婊子的相爱相杀的艳事传闻,但急公好义、周人之困的及时雨一定还是名利双收地叱咤在郓城县的大街小巷。
小白脸张文远也许是出于对宋江的长期嫉恨,也许是忘不了与阎婆惜的风流情事,也许是为了趁机打压一下自己这个竞争对手,他不折不挠地要为阎婆惜伸张公道。
于是,表面上的民告官-阎婆斗宋江能够持续地进行下去,只不过是已经升级为了官斗官-张押司要搬倒上司宋押司。
他先是替阎婆写好状子,又是下力气侦破,面对知县的揣着明白装糊涂,他是摆证据、讲道理、三回五次地向知县禀告“虽然如此,见有刀子是宋江的压衣刀,可以去拿宋江来对问,便有下落”。
知县见遮掩不住,只得差人去宋江下处捉拿,结果自然是宋江在逃,我们正在努力追捕。
知道门道的张文远,不断地唆使阎婆上厅只管来告,继续以刀笔纯熟的姿态向县令提建议,“宋江在逃,可以把他的父亲和弟弟抓来,不愁抓不到宋江”。
原本要朦胧先做在唐牛儿身上,日后自慢慢地帮宋江洗白的知县大人,见阻挡不下,几番推托后,只好派人去勾追宋太公并宋清。
来自
1132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7 10:14
5、糊弄鬼的套路
面对前来拿人的公人,宋太公淡定地“上下请坐,容老汉告禀”,不愧是培养出了宋江的宋太公,果然经得起大世面;“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生理,要去做吏,百般说他不从”,先撇清自己教子无方的过错,不是不愿管、而是管不了,逻辑清晰;“老汉数年前,本县官长处告了他忤逆,出了他籍,不在老汉户内人数”,数年前就做好了退路,心思缜密;
“他自在县里住居,老汉自和孩儿宋清在此荒村,守些田亩过活,他与老汉水米无交,并无干涉”,明面上的文章做得仔细,有表有里,实在漂亮;
“老汉也怕他做出事来,连累不便,因此在前官手里告了,执凭文帖,在此存照,老汉取来,教上下看”,官府做保,铁证如山,滴水不漏。
早几年前,就让父亲专门到衙门里告自己忤逆,与自己断绝了父子关系。果然,宋押司,这种把脑袋挂在裤腰带的营生,肯定没少干,早早就做好了善后的准备。
只是这样一个被父亲告到衙门逐出家门断绝来往的人,孝义黑三郎的名头又是如何赚来的?糊弄人肯定不行,冠冕堂皇地摆出来糊弄鬼,却着实无懈可击。
的确如此,众公人面对这样滴水不漏的说辞,表现是明知道这个是预先开的门路,但都是和宋江好的,苦死都不肯做得罪人的冤家,“太公既有执凭,把将来我们看,抄去县里回话”,你有现成的套路,我们照着唱本交差日唬鬼就是了。
然后太公杀鸡宰鹅置酒管待了众人,赍发了十数两银子,众公人便自回县去回知县的话,你好我好大家好,至于苦主,又和我没半毛钱关系,操那闲心干啥。
铁了心要出脱宋江的知县,看着会办事的手下们,一定是乐开了花,“既有执凭公文,他又别无亲族,可以出一千贯赏钱,行移诸处,海捕捉拿便了”,还能继续糊弄下去,好舒心啊。
来自
1134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7 10:37
6、民告官的杀手锏
张文远作为宋江的跟班学徒,道行确实很深,他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来告,“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与老身做主去拿宋江”,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宋江与父亲断绝父子关系这个糊弄鬼的套路的硬伤“谁不知道他叫做孝义黑三郎?这执凭是个假的,只是相公做主则个”,并且祭出了民告官的大杀招“若不肯与老身做主时,只得去州里告状”。
知县与有熟知衙门套路的人做参谋的苦主过招,果然是招架不住,再加上张三的威胁,“阎婆上司去告状,倒是厉害,详议得本县有弊,倘或来提问时,小吏难去回话”,只得差朱仝、雷横二都头去宋家村宋大户庄上搜捉犯人宋江。
来自
1135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7 11:37
7、私放宋江
朱仝、雷横二位做人情买卖的老江湖,又开始比赛起了送人情的本领。
朱仝先是公事公办的“凭书请客,奉帖勾人”地让雷横搜了一遍,又装模作样地说,我还是放心不下,你们把着门,我再去细细搜一遍。
然后轻车熟路地把门拴上,走进佛堂,把供床拖开,揭开地板,拽了一下床底的索头,铜铃一响,宋江就从地窖里钻了出来。
宋江见到朱仝,吓了个半死,朱仝淡定地娓娓道来,“闲常时和你最好,有的事都不相瞒”,朱仝的心思是特别细腻的。
“一日酒中,兄长曾说道,我家佛座底下有个地窨子,上面放着三世佛,佛堂内有片地板盖着,上面设着供床。你有些紧急之事,可来那里躲避”,能让宋江在酒后彻底放下戒备掏心掏肺,朱仝做人绝对八面玲珑。
“小弟那时听说,记在心里,今日本县知县,差我和雷横两个来时,没奈何,要瞒生人眼目”“我只怕雷横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因此小弟赚他在庄前,一径自来和兄长说话。此地虽好,也不是安身之处,倘或有人知得,来这里搜着,如之奈何?”
前番私放晁盖,宋朱成功卖成人情。
宋江报信的秘密,告诉了朱仝,却没有告诉雷横,家里有地窖的绝密,也是告朱仝而不告雷横。
两番,明明就是朱雷在抢作人情,偏偏朱要说雷不懂得卖人情,这都是要独占人情。
朱仝精明,会做人,容易赢得别人信任。雷横的水平,和朱仝差了十万八千里。
给宋江透完了消息、提完了建议的朱仝,淡定地出来,说道“真个没在庄里”。
为了在雷横面前掩饰自己私放宋江的嫌疑,朱仝故意说要拿宋太公。
心知肚明的雷横反应是终于逮住落人情的机会了,“朱仝那人和宋江最好,他怎地颠倒要拿宋太公?这话以定是反说,他若再提起,我落得做人情”。
朱雷二都头,名为好兄弟好同事,其实可能就是有竞争关系的一个单位里的两个科长,表面上亲密无间,心底里明争暗斗。
于是,朱仝是“我自反说,要他不疑”地坚决要拿宋太公、宋清,雷横是据理力争地“太公有执凭文书,又不是假的,我们看宋押司日前交往之面,权且担负他些个,只抄了执凭回话便了”。
最后,一顿酒食、二十两银子,就皆大欢喜了。
知县面对二人的交差回话,是一句既然如此后的一面申呈本府、一面动了一纸海捕文书,不在话下的敷衍了事。
县里有那一等和宋江好的相交之人,都替宋江去张三处说开。那张三也耐不过众人面皮,因此也只得罢了。
朱仝自凑些钱物,把与阎婆,教不要去州里告状。这婆子也得了些钱物,没奈何,只得依允了。
朱仝又将若干银两教人上州里去使用,文书不要驳将下来。又得知县一力主张,出一千贯赏钱,行移开了一个海捕文书,只把唐牛儿问做成个“故纵凶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干连的人,尽数保放宁家。
来自
1136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7 12:12
8、官官相护的熟人社会一起人赃俱获的杀人命案,在知县、捕头、公人、与宋江好的众人的一起合法合规地走程序下,成了凶犯在逃、没有亲属牵连的被搁置的悬案。
宋江先是从衙门口从容脱身,又是从自家地窖里堂皇出逃。
县令先是拿无辜的唐牛儿顶缸,又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制度为宋江开脱。
朱仝、雷横毫不犹豫地争着卖人情,众公人都是睁只眼闭着眼地不愿去做得罪人的冤大头。
糊弄鬼的断绝父子关系的文书,却可以堂堂正正地成为官府为你开罪的铁证。
在衙门里上班的吏,竟然都会在自家挖好藏人的地窖,随时准备着东窗事发后避难用。
冠冕堂皇的各种制度,早就为体制内的自己人留足了闪躲腾挪的空间。
熟人社会下的官官相护,随随便便就能让自己人一次又一次地走进避风港里安然无恙。
张三,实在无话可评,如此人物竟没应有处罚,没人唾弃他,没人戳他脊梁骨,悲哀。
阎婆,实不是个善茬良民,虽是苦主,完全咎由自取,活该。
唐牛儿,一个机灵地仰仗着宋押司过活的混混,他为宋江出头,一是个人对阎婆的私恨,二是为押司送人情。
可惜,这愣头愣脑的小闲汉,撞到了风暴上,被人当作替罪羊落了个刺配的结局。
他帮宋江,完全是误打误撞,但效果确实很好。
一向以及时雨著称的宋江,可惜从来都没想过要搭救这个救命恩人,所谓的扶危济困,在宋江眼里,不过是要赚取更大利益的营销活动,他从来都没顾及过别人特别是真正的弱者真正的无辜者的命运。
狗屁的忠义,狗屁的好汉。
来自
1137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8 15:39
二十八、一见倾心,是男人之间的感情
1、狡兔三窟
宋江带着弟弟宋清要跑路了,父子三人洒泪不住,宋太公拿出了老父亲的风范,一句“你两个前程万里,休得烦恼”,颇显豪气。
柄柄芰荷枯,叶叶梧桐坠。蛩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
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仓皇出逃的宋江心头上其实也是想唱首凉凉的,把他逼到这步田地的小张三,不知道宋押司的心里有没有日后想活剐了黄文炳一样地活剐了小张三。
宋江的心底有三个去处,一是沧州横海郡小旋风柴进庄上,这是天下闻名的避难所;二是青州清风寨小李广花荣处,这是宋江的生死弟兄;三是白虎山孔太公庄上,这里有宋江的两个徒弟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
狡兔三窟,宋江果然是老江湖。退路多了,就存在个选择障碍,宋江犹豫不决。
宋清提议,应去投奔见世的孟尝君柴进。
铁扇子宋清虽活在哥哥强大的阴影里,但显然也是个有见识有主见的人物。
来自
1147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9 08:59
2、大佬的互动宋江说,自己虽不曾得会柴进,但经常与他书信来往。
乖乖,江湖虽大,大哥也就这几个啊。
两位江湖大 V,虽不曾会面,却经常像笔友一样互相书信来往、相互吹捧名号、相互交流心得,像网友一样相互打call、互推公众号、相互转发微博、相互留言,打得火热啊。
宋江的江湖地位果然是响当当,随便一个庄客都知道及时雨宋押司及时雨的大名,慌忙帮着带路。
柴大官人听说宋江来访,是慌忙跑将出来,见了宋江就拜在地下,口称道“端的想杀柴进!天幸今日甚风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仰之念。多幸!多幸!”“昨夜灯花报,今早喜鹊噪,不想却是贵兄来”。
宋江也拜在地下,不卑不亢地道“宋江疏顽小吏,今日特来相投”,心里的声音是,这柴进表现不错,甚喜。
来自
1155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9 10:07
3、柴进的作死
柴进询问宋江来意,宋江的解释依然大气,“今日宋江不才,做出一件没出豁的事来”。
柴进听了先是笑道,“兄长放心,遮莫做下十恶大罪,既到弊庄,但不用忧心,不是柴进夸口,任他捕盗官军,不敢正眼儿觑着小庄”,待听说只是杀了阎婆惜的小事,更是笑道地放大话,“兄长放心,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
柴进啊柴进,你果然是作的要死啊,宋庭刻意纵容你这样的无法无天之徒,难怪天下的法纪纲常会成为无人在乎的一纸空文。
1157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9 10:12
4、武松打宋江
小酒喝得痛快,老滑头宋江借口上厕所想躲杯酒,一个趔趄踏到了走廊上的火锨柄上,火锨里的炭火都掀在了一个大汉脸上。
这大汉惊出一身汗来,惊好了身上的疟疾,气将起来,把宋江匹胸揪住,大喝道“你是甚么鸟人?敢来消遣我!”
这大汉不是别人,正是人见人爱的好汉武松。
武松的出场窘迫到了极限,一个威武的好汉,寄人篱下,又不被看好,还得了疟疾,在冷夜里于走廊下冻成一团,靠捡来的一铁锹煤渣取暖,真让人不胜唏嘘。
可就是这样落魄的武二,依然是一身挡都挡不住的豪气,一句“你是甚么鸟人敢来消遣我”,透出了这个落魄到了极点的武松,依然是一身傲骨,自带与卑贱身份不符的豪杰气质。
宋江吃了一惊,打灯笼的庄客慌忙替大佬摆谱,“不得无礼,这位是大官人的亲戚客官”。
真正的好汉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根本就不会林冲的察言观色、委曲求全,武松道“‘客官’,‘客官’!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摘下红’”,却待要打宋江。
武松的咆哮,再次证明了柴进对于好义养士只是公子哥式的玩票,是叶公好龙的花把式,像对待武松这样的先热后冷,完全就是只有副作用的瞎胡闹。
1158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9 10:22
5、武松臊柴进
武松执意要打宋江,庄客劝不开,引来了柴进。
一肚子玩闹心的柴进准备调戏一下武松,“大汉,你不认得这位奢遮的押司?”,有趣,柴进称武松为大汉,称宋江为了不起的押司。
武松怼出来的是“了不起,了不起!他敢比不得郓城宋押司少些儿”,柴进大笑道“大汉,你认的宋押司不?”,武松说出了江湖人的风评,“我虽不曾认的,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且又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
柴进追问“如何见的他是天下闻名的好汉?”,骄傲的武松臊起了叶公好龙的柴进,“却才说不了,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
从未见过宋江的武松,真的会对传说中的宋江佩服得五体投地吗?恐怕未必,但这个“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的指桑骂槐,确实是压在武松心头不吐不快的直言。
我虽寄人篱下,但我是锋芒未露的宝刀,你柴大官人既然不是识货的主儿,我自然对你是不屑一顾的鄙视。
此处不留爷,爷也不能装孙子。
即便现在卷铺盖走人,我也要臊你一个脸上挂不住。
1159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9 10:33
6、武松其人武松抬出宋押司的威名来嘲讽柴大官人,不曾想自己抓住要打的猥琐男,竟然就是被自己吹到了天上的及时雨宋公明。
这个尴尬啊,难怪武松又要一惊,痴痴地言“真个也不是?”“我不是梦里么?与兄长相见!”,难怪武松要定睛看了看,才纳头便拜,口里是“却才甚是无礼,万乞恕罪。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心里一定一万匹草泥马在驰骋,这江湖莫非都是言过其实、名不副实的玩意儿?
在宋江谦卑地问询“足下是谁?高姓大名”后,“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离,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的武松道出了自己并不光彩的简历。
“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径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躲灾避难。今已一年有余”。
“初来投奔柴进时,也一般接纳管待;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告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
武松,一个从小在江湖上厮混的闲汉,本来他应该和牛二、张三、李四一样的粗俗,应该和唐牛儿、白胜一样的懦弱,应该和高二、何清一样的市侩,可他顶着闲汉的身份,一出手就是这种信手拈来的礼节,一出场就是这种不卑不亢的气质,他给人的是落尘埃而依旧夺目的华彩,是出淤泥而愈发招人的贵气。
他就是中国传统的士,虽然不曾读过道德文章,但古义士的价值追求与铮铮傲骨,他是一点都不含糊的。如同一块尚未锻造的好钢,虽被抛弃在锈迹斑斑的废铁里,但孤傲的性格让他与破铜烂铁们格格不入,他喝醉了酒敢一拳打昏本处机密,敢下拳就打那些看不起自己的同类们,他不屑于去和宵小们在大官人面前争宠,他硬着脖子就敢当面指责恩主的徒有虚名。
他也是极度的敏感和自卑的,一个三寸钉枯树皮人见人欺负的哥哥带大的苦孩儿,扳着脚趾头都能想象的出他经历了多少世俗的冷眼,遭遇了多少人间的冰寒,看惯了多少人间的冷暖。
哥哥一次次递给自己带着泥痕的馒头,他和着眼泪一起咀嚼下,慢慢长成了他“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的堂堂相貌。
小混混们一次次打在他身上的拳头,让他吞下血水慢慢磨砺出了“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的凛凛身躯。
那些趾高气昂的上等人,他们的嘴脸让人可气,可他们的气度着实让人钦佩,自己可以一拳砸碎他们的虚弱,可也不得不学他们的贵气,一次次的默默学习后,他也慢慢成了“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的“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不知从何时起,一直躲在哥哥身后的小武二站在了哥哥的身前,是的,没人敢欺负他了,因为武大的弟弟是武二。
曾经是武大如父亲般的呵护武二,现在其实已成了武二如长辈般的保护哥哥。
1160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9 10:561160 楼不声不响就被吞了,呼呼,赶紧瞅瞅哪里犯忌讳了
1161 楼
作者:zzy727727 日期:2018-10-29 10:59
6、武松其人武松抬出宋押司的威名来嘲讽柴大官人,不曾想自己抓住要打的猥琐男,竟然就是被自己吹到了天上的及时雨宋公明。
这个尴尬啊,难怪武松又要一惊,痴痴地言“真个也不是?”“我不是梦里么?与兄长相见!”,难怪武松要定睛看了看,才纳头便拜,口里是“却才甚是无礼,万乞恕罪。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心里一定一万匹草泥马在驰骋,这江湖莫非都是言过其实、名不副实的玩意儿?
在宋江谦卑地问询“足下是谁?高姓大名”后,“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离,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的武松道出了自己并不光彩的简历。
“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径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躲灾避难。今已一年有余”。
“初来投奔柴进时,也一般接纳管待;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告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
武松,一个从小在江湖上厮混的闲汉,本来他应该和牛二、张三、李四一样的粗俗,应该和唐牛儿、白胜一样的懦弱,应该和高二、何清一样的市侩,可他顶着闲汉的身份,一出手就是这种信手拈来的礼节,一出场就是这种不卑不亢的气质,他给人的是落尘埃而依旧夺目的华彩,是出淤泥而愈发招人的贵气。
他就是中国传统的士,虽然不曾读过道德文章,但古义士的价值追求与铮铮傲骨,他是一点都不含糊的。如同一块尚未锻造的好钢,虽被抛弃在锈迹斑斑的废铁里,但孤傲的性格让他与破铜烂铁们格格不入,他喝醉了酒敢一拳打昏本处机密,敢下拳就打那些看不起自己的同类们,他不屑于去和宵小们在大官人面前争宠,他硬着脖子就敢当面指责恩主的徒有虚名。
他也是极度的敏感和自卑的,一个三寸钉枯树皮人见人欺负的哥哥带大的苦孩儿,扳着脚趾头都能想象的出他经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