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立下了完璧归赵的功劳之后,又帮着赵国国君在与秦王渑池喝酒时奋勇挡酒,颇得赵国老大的欢心,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就这样,蔺......

----------------------------- @歪脖树下的昏鸦 214 楼 2013-02-22 20:10:11

妇人之仁!

有句话可以听听: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 我认为,在职场中,还是分场合的。

两个极端都不要走。

此处,结合所举案例,蔺相如如果直接和廉颇翻脸,当时的确很过瘾,但是一旦内讧,他俩斗则两伤,自己死的更快,没有意义。

所以,忍不忍,看局势,看利益!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2 20:38

@相生金水201楼2013-02-2219:52:19

【第 28 节】 小学课文里的职场智慧

笔者记得小学课文里面有“蔺相如完璧归赵”还有同廉颇“将相和”的文章,《将相和》也是中国京剧传统经典曲目,蔺相如和廉颇的名字也被植入广大中国人的心中。

让我们重温一下通鉴里面《将相和》的故事——现在再看这些,是否能品出新的味道呢?

蔺相如立下了完璧归赵的功劳之后,又帮着赵国国君在与秦王渑池喝酒时奋勇挡酒,颇得赵国老大的欢心,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就这样,蔺......

----------------------------- @歪脖树下的昏鸦214楼2013-02-2220:10:11

妇人之仁!

有句话可以听听: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 @相生金水223楼2013-02-2220:23:42

我认为,在职场中,还是分场合的。

两个极端都不要走。

此处,结合所举案例,蔺相如如果直接和廉颇翻脸,当时的确很过瘾,但是一旦内讧,他俩斗则两伤,自己死的更快,没有意义。

所以,忍不忍,看局势,看利益!

----------------------------- @歪脖树下的昏鸦 224 楼 2013-02-22 20:29:43请楼猪结合职场宝典和楼猪被煮酒版主赶出来的现实,说说忍和不忍的利弊呢?

-----------------------------

首先,楼主并不想忍,但是现在游戏规则不平等,人家手里掌握着可以封我 ID,直接干掉我 30 万点击率的帖子,我没有可以反击的地方。

即使申诉,人家直接不受理。

换言之,游戏规则是:

两个必武,一个配备了砍刀,一个是被捆起来放地下躺着,然后哨声响了,那个被捆着的说他不忍,又能如何呢?规则不公平下,对于弱者谈忍和不忍已经没有意义了。

回答完毕!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2 20:42

@相生金水201楼2013-02-2219:52:19

【第 28 节】 小学课文里的职场智慧

笔者记得小学课文里面有“蔺相如完璧归赵”还有同廉颇“将相和”的文章,《将相和》也是中国京剧传统经典曲目,蔺相如和廉颇的名字也被植入广大中国人的心中。

让我们重温一下通鉴里面《将相和》的故事——现在再看这些,是否能品出新的味道呢?

蔺相如立下了完璧归赵的功劳之后,又帮着赵国国君在与秦王渑池喝酒时奋勇挡酒,颇得赵国老大的欢心,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就这样,蔺......

----------------------------- @歪脖树下的昏鸦214楼2013-02-2220:10:11

妇人之仁!

有句话可以听听: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 @相生金水223楼2013-02-2220:23:42

我认为,在职场中,还是分场合的。

两个极端都不要走。

此处,结合所举案例,蔺相如如果直接和廉颇翻脸,当时的确很过瘾,但是一旦内讧,他俩斗则两伤,自己死的更快,没有意义。

所以,忍不忍,看局势,看利益!

----------------------------- @歪脖树下的昏鸦224楼2013-02-2220:29:43请楼猪结合职场宝典和楼猪被煮酒版主赶出来的现实,说说忍和不忍的利弊呢?

----------------------------- @歪脖树下的昏鸦 226 楼 2013-02-22 20:36:29

特别请楼猪分析:楼猪被煮酒江上苇迫害,对那厮有何利益?

-----------------------------

抱歉,我实在无法揣测他怎么想,我也不想揣测他怎么想,我只知道,封我 ID,同时屏蔽我的帖子,应该给的说法,但是没给,我还知道,我的帖子因为开贴短期内数次上天涯首页,或许(注意,我用了“或许”两个字)得罪了不少人。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2 20:47

自顶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2 20:48

【第 42 节】好好活着然后才能享受你的自尊话说,就像上一节的赵太后的儿子去齐国当人质一样,楚国的老大顷襄王的太子也一直押在秦国当人质。

有一天,楚国的顷襄王病重了,楚国驻秦国的外交官黄歇对秦国的实权人物范雎说:“现在楚王基本上活不了多长时间了,秦国不如让楚国太子回国。太子即位后,一定会感恩秦国,这样做既可以与楚国结好,又为秦国储存下一个有万乘兵车的帮手。如果不让太子回去,他只不过是秦国领土内一个普通老百姓。到时候,楚国会再立一个君王,新君王肯定不会和秦国关系太近。那样的话,秦国失去了一个有万乘兵车大国的支持。这可是下策。”此事事关重大,范雎是不会轻易表态的。于是,范雎把这些话转告给了秦王。

秦王是一个鸡贼的人,他听完范雎的汇报后说:“依我看,先让太子的老师回去看看楚王病的情况再说吧。”

黄歇从范雎家离开后,回到了楚太子的住处,两个人打起了下一步的算盘。

黄歇与楚太子盘算道:“秦国留下太子您,想以此来换取利益。现在楚王一旦去世,阳文君的儿子肯定会被立为继承人,那么太子您就不能继承祖业了。太子不如秘密逃离秦国,我留在这里拖延时间,以死来对付秦王。”太子于是化装成楚国使者的车夫,跟随使者混出关外,而黄歇则守在馆舍中,对外宣称太子生病,谢绝一切秦国官员来访。

他估计太子已经走远了,便去告诉秦王:“楚国太子已经秘密回国并且走得很远了。我黄歇情愿接受死罪。”秦王勃然大怒,当场就想把黄歇拉出去砍了。

这时范雎站了出来,把秦王拉到了一边儿,跟秦王低声说道:“大王您想,黄歇作为臣下,为了救他的主子都能把自己的命搭进去。如果楚太子即位,凭借他和黄歇的关系,一定会重用黄歇。现在楚太子已经回去了,我们不但要赦免黄歇无罪,而且要好好护送他回去,这样就可以与楚国搞好关系了。”

秦王听从了劝告,马上回到朝堂上面,面带微笑地下令放走黄歇,并护送他回国。

就这样,黄歇和楚国太子在楚国的领土上再次相见。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后,楚顷襄王就去世了,太子也顺利即位,对外称楚考烈王。新任楚王任命黄歇为国相,封给他淮河以北的领地,号称春申君。

对于秦国而言,楚太子不回去是最好的,因为秦王手里有一张牌可以打。楚太子秘密逃走之后,秦王手里少了一张牌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秦王的面子问题。

而且黄歇还摆出一副“我就把太子送走了,要杀要剐随你的便”的流氓架势,换做任何一个人被愤怒冲上头是必然的。

再看一下范雎。范雎在第一次听到黄歇提议放走楚太子回去的建议时,并没有着急表态说行,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前面有说到,此事重大,范雎不敢轻易同意,必须征得秦王的同意。但是,范雎也没有着急表态说不行,按照前面章节中范雎的表现,此人也是个杀伐决断之人,他不可能把自己不认同的事情拿去找秦王商量。由此可见,范雎内心里面其实认同放楚太子回去是上策。

后来,发生了楚太子逃跑并且成功的事情。楚太子这样做确实不合适。既然木已成舟,范雎需要考虑的是在此情况下怎么实现秦国的利益最大化。

秦王这边儿需要过一关,那就是因为失掉面子导致的愤怒。

范雎这边儿当然也就对应着需要完成一个任务,那就是熄灭秦王的愤怒。

范雎作为职业化超一流的职场高手,利益的最大化是其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情绪化对他们而言早就变成了不需要走脑子、费精力的东西。就好比人在吃桔子的时候,很自然的要去掉桔子皮一样,根本不用在桔子皮的去留上费什么精力。

秦王就明显差一些。

能够做成大事的人,总是会在任何时候轻轻拂去自己负面情绪的蛛丝网,用理性来武装自己,在冷静的算计和推理后,做出最能让自己获取利益最大化的决定。

在竞争的环境中被惨烈淘汰出局的选手,是不能有享受自尊的——不是不配享有,而是没有能力更没有机会享有。

这一次,范雎又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2 20:49

【第 43 节】【番外篇】《菜根谭》的智慧

职场,其实只是一个小的环境,即使一个人所在的企业是世界级的跨国企业,比如沃尔玛、IBM 这一类。而社会才是大舞台,职场是社会的子集而已。职场的智慧是在社会中立身智慧的体现,二者往往分不开。

在中国,要想在职场甚至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有用的智慧是绝对不可能的。西方式的诸如法治、监督、自由等等的思想我们绝不拒绝,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我们更永不放弃。只有这样,你才能一方面在中国现有社会的改革和进步中跟得上大环境的步伐,另外一方面你也不会迷失自我,而是内功十足,经受得起激烈竞争的考验。

本番外篇提到《菜根谭》,就是希望借着这本书中的智慧,给各位看官一些新的启发。有了这些思想的启发,对于后面我们理解《资治通鉴》中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以及揣摩他们那时那景那境下的人性都有很大的帮助。

闲言少叙,切入正题。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菜根谭》成书于明代,行文采用了语录体,作者洪应明。此人年轻时狂热追求仕途功名,晚年大彻大悟后归隐山林,一心向佛。

历史上这种人很多的。例如,近代的弘一法师李叔同,标准的富二代,还去日本留过学,在书画、音乐上颇有建树,没有出家前就有一首到现在还很知名的作品《送别》(一提歌词,大家就都知道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就这么一个人,突然遁入空门,必然有他内心里面挣扎和顿悟的过程。

这种人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入世和出世。一般他们过人的天赋决定了他们在这两个阶段里面的表现都会异于常人。

回过来再说洪应明先生。老洪由一个苦心于仕途权术的人变成一心向佛的人,其必然对入世和出世都有着异于常人的理解。正是因为他曾经那么执着的入世,所以他后来出世的情怀才变得那么真挚,正是因为他后来那么毅然的出世,所以他之前入世时的感悟一定会无比的深刻。

看一本书之前一定先看看作者。如果作者是个不着调的人,他的作品不用去阅读,也知道没什么技术含量。如果作者是一个国家的缔造者这种级别的半神级人物,那么他的作品中就必然有我等去苦心研究的地方。读读《毛泽东选集》对于每一个年轻人的成长都大有裨益。

让我们一起进入《菜根谭》的世界吧。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勿取万古之凄凉。”简单地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就是:遵守道德的人,仅仅会寂寞一时;依赖于有权势者的人,早晚凄凉万古。真正聪明的人会看到物质之外的东西,思考未来的自己;做人宁可受一时的寂寞(遵守道德),也不要让自己凄凉万古(依附于有权势者)。

这是字面意思。

如果只是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可就真拿着鲍鱼、海参、鱼翅当咸菜吃了。

古人的“道德”跟现在普通话中的“道德”含义大相径庭。古人的“道”和“德”是分开的两个概念。“道”广义上可以表述为这个世界的自然规律,狭义上可以表述为做人的规律。“道”的存在和人怎么想没有关系。“道”的最大特点是:作为人,你不遵守,你就活该等着倒霉吧!“德”是说人的行为规范,也就是说在遵守“道”的前提下,人最应该怎么做。

由此,也就演变出了现在普通话中的“道德”这个词的含义。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就是要告诉我们,最正确的做人方式,其优势往往在短期内不会有所体现,甚至会体现为负面的东西。但是只要我们按照一些做人的正确的规律去做,早晚就会不“寂寞”。

举个比较俗的例子:假设一个男人抱着要结婚的目的去和一个女人交往,虽然他的最终目的很端正,就是为了婚姻,但是,假设他在和这个女人第一次约会的时候就提出去登记结婚的要求,那么可以断定他基本不会得到这个女人的同意。

而如果他先从约看电影、泡电话煲、送礼物、请吃饭等等一般规律开始做起,只要假以时日,厚着脸皮坚持不懈,基本上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最正确的做法,往往会让去做的人寂寞一时,但是结果肯定是美好的。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基本适用于做任何事情,当然包括追漂亮女生。

“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是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发展寄希望于某一个当时在你看来非常牛的人的身上。因为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再牛的人也遵从“势”的升降,哪天一旦降了,连他身上的寄生虫都会跟他一起死得很惨。

与其想着让别人尊重你,倒不如想办法让别人需要你。

依靠别人来生存,可以暂时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是绝非长远之计。

这就是《菜根谭》的开篇第一句。

继续看第二句“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

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字面意思是:涉世浅的人,被社会沾染的也就浅,经历过事比较多的人,心机也就深了。所以君子与其追求聪明,倒不如追求质朴;与其谨小慎微,倒不如有点年少轻狂一样的真性情。

读完之后感觉就是纯装 X 的文字:不就是劝诫别人别盲目搞权术和心机,一定要朴实做人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也就没有人看这种文章了。

举个后面的历史中会谈到的例子,先提前拿出来给大家简单说一下吧。

三国时期,曹丕和曹植为了争夺曹操的接班人,打得不可开交。曹植的才华远在曹丕之上,尤其是曹植写得一首好文章,足以笑傲当时全天下的知识分子。曹操立接班人的天平慢慢倾向于了曹植。这期间,曹丕去找传说中的贾诩同志咨询一下对策,贾诩同志说了一句非常冠冕堂皇的套话:“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意思就是告诉他,老老实实做人就行。猛一听,没任何营养,但是聪明的曹丕顿悟了贾诩的潜台词:当曹植使劲表现自己的时候,你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走质朴真诚路线,以不争来争。

曹操在远征之时,几个儿子去送别他。曹植发挥自己的强项,专门为父亲写了一篇精彩的文章,在众官员前念给曹操听,曹操越发喜欢这个儿子。再看曹丕,则在那里失声痛哭,哭相超级难看,表达了一个儿子对年事已高的父亲深深的爱。这时曹丕哭得越难看,曹丕的这份真情就越能打动曹操。曹操选接班人的天平最终倾向了曹丕:文章写的再好,也抵不过一份真心!再重新看这句话“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就是告诉我们:你再聪明,也有比你涉世更深的人,所以走朴素的路线,以不争为争,才是最高智慧;与其处处谨小慎微,让别人觉得你心思缜密,还不如像个年轻人一样,带点真性情,表现点年少轻狂,反而让人觉得你真实,没有人会防备你。

此番外篇结束,后面有机会继续补充。

本番外篇说教味偏浓,希望没有扰乱了各位看官的阅读乐趣。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2 20:50【第 44 节】【番外篇】继续说《菜根谭》对职场人士的指导“心事宜明,才华须韫。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还是先看字面意思,再讨论里面的干货。

从字面上看,大致意思是:一个人的心思不能藏着,要摆出来让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才华要收敛起来,不能随便让人知道。

读完这句话,但凡是走心的读者基本上是不会赞同的,即使是嘴巴上赞同,实际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不会按照他说的去做。

因为现实环境中,人们的做法是与这个截然相反的。如果按照他这个做法无异于自杀。

如果你在单位里,鄙视你的领导,你真的可以公然在办公室里大声发表你对领导的成见?如果你对你的部门领导早就有取而代之的心思,你真的可以把你的 QQ、MSN、飞信、微信、微博、博客的签名都改成对此领导的实名攻击?如果你最近想要跳槽,而且想先找到下家再辞掉现在的工作,你真的可以每天在办公室公然泡在各大招聘网站的页面上狂投简历?如果你未婚先孕,你真的可以公然在同事众目睽睽之下,用免提打收音机广播里面的 XX 女子医院的热线电话“您好,去你们那里做手术,耽误上班儿吗”?

至于才华问题,更好理解了。你有可以月薪赚 5000 的能力,你非要去应聘月薪 2000 的工作?你有能力可以去当部门领导,你非要找人事经理申请转成保安?你有能力进行Java、.Net、android、单片机的开发,你非要去马路边算卦、点痦子、修鸡眼、卖黄碟、倒假发票?鉴于此,可以大胆下结论:《菜根谭》的作者在这里开始装了,说些空洞的说教,但是没有任何的可执行性,也就没有什么营养了。

其实,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另外一个层面的智慧。

首先要抛出两个概念,并进行边比较边阐述——“阴谋”和“阳谋”。

“阴谋”的含义,此处不再浪费读者的时间进行解释了。

总之,能称为阴谋的,都不是能够见得了光的东西。阴谋的力量所在就在于玩阴的,让别人不知道、看不见,在暗处把对手解决了。

那“阳谋”是个什么玩意儿呢?“阳谋”和“阴谋”相反,意思是:也是玩手段和谋略,但是我怎么跟你玩心眼,我都摆在桌面上明着告诉你,即使你都知道了我的玩法,你也依然玩不死我,最后我也能办了你。

哇塞,听上去真的很牛的样子。但是转念一想,怎么可能呢?你都把你的玩法告诉别人了,别人是傻子啊,眼睁睁的过来上当?假设“阳谋”真的存在,并且真的具备可行性的话,那搞“阳谋”的人的段位就远远高于搞下三滥的“阴谋”者的段位。如果说一个阴谋家是丁春秋这种档次的,那么一个阳谋家就是独孤求败、扫地僧这种档次的了。

举个实际的例子,以飨读者。

毛主席就曾经说过,要搞阳谋,不要搞阴谋。他老人家搞过什么代表性的阳谋吗?答案是有的。

比如,毛爷爷和国民党打游击战就是采用的阳谋。当时我党这边儿提出了对付国民党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简单的理解就是:只要你蒋介石的人来打我,哥们儿就先躲到山上和树林里藏起来。你早晚都得累了休息,只要你驻扎下来休息,我就派一小撮人轮流过去骚扰你,让你没法睡觉。当你觉得越来越疲劳了,已经被我骚扰的快成神经衰弱了,我就卯足了劲过去跟弱不禁风的你玩命。这时你肯定打不过我就撤退,那我就追着你屁股猛打。当哪天你又重整旗鼓反扑回来了,我就接着重复上面的四个步骤的循环。

反正我就告诉你,我就这么个打法,你要是气不过,想过来灭我,我就这样跟你玩,有本事你就破解。你要是直接不跟我玩,我就在广阔的山区和农村发展队伍,腾出手来让我们自己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哪天牛到一定程度,你更没法收拾我。

到底怎么样,你自己看着办!

这就是阳谋。

所以,《菜根谭》中提到的“心事宜明”,绝非告诉我们傻乎乎的心里装不了事,而是说你的阴谋玩得再多,你也不会成大事,只有阳谋才是更高档次的有智慧的人玩的东西。

那“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是什么意思呢?是真的要我们不要表现自己的才华吗?他的意思是,不要轻易显摆和得瑟。好出头的椽子先烂。

才华这种东西,就像骆驼的驼峰和狗熊的熊掌,在没有食儿吃的时候,它的价值才得以体现。更进一步讲,你的才华就是再厉害,到了关键时刻,出了事儿了,需要你出手的时候,并没有体现在去解决一件一件实际的问题上,那你就别指望别人说你有才华。

这就是才华的价值所在。与之对应的,才华的价值肯定不在于别人对你的评判。如果为了虚荣心,到处得瑟自己是有才的,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比你厉害的高手多的是,谁也不知道谁到底段位有多高,保不齐哪天出来个高手就秒杀了你。

在职场的食物链上,谁敢自称是处于顶端的高级食肉猛兽?《菜根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别到处因为小虚荣作祟显摆自己的小才华,多储备知识,把内功练的扎实一点,强大一点,哪天需要你爆发的时候,你就尽情挥洒你的真才实学,这样才能够获得扎实稳健的成功。

小的时候,我们都吹过气球。在给气球充气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不要轻易漏气,一旦边打气边漏气,最后这个气球肯定不会鼓起来。气球在爆了的时候,爆发力最强、响声最大的,肯定是里面充气最足、不漏气的那个。而那个漏气的气球,最后肯定就是蔫了吧唧、毫无生气地缩在那里,估计也没有人喜欢拿着这种气球玩或者装饰庆典。

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吹之。

常言又道:堤高于岸,浪必催之。

所以,如果你真的处处得瑟你的小聪明、时时显摆你的小智慧、无时无刻不在搞一些霸气侧漏的小动作,那么你就真的像高于海岸的堤坝,会被大浪催之——简称,浪催的。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2 20:51

【第 45 节】核武大国核绑定的智慧

公元前 262 年,秦国号称“武安君”的名将白起对韩国发起了进攻,首战首捷,快速攻下了一个叫做野王的地方。

这个野王是韩国另外一个叫做上党的城市同外界一切联系的通道,所以白起的进攻导致了上党成了孤城。时任上党市的市长叫冯亭。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冯亭也很纠结,于是他抓紧召集大伙开会研究下一步该怎么办。

在会上,作为市长的冯亭先摆出了自己的观点:“同志们,现在我市去首都新郑的道路已经彻底断了,眼见着秦国的军队每日往前推进,我们的祖国又无法接应救援,不如我们凭借着手中的上党市的地盘和人口去归顺赵国吧!这不是汉奸,更不是叛徒,不是我们不爱我们的祖国,是我们的祖国不想要我们了!”

听了冯亭同志的讲话,坐在会场的人的下巴都掉在了桌子上,他们为要不要跟着冯市长叛国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冯亭继续发表他的叛国演说:“同志们,这不是叛变,到时候虽然我们住的房子是赵国的房,开的车是赵国车,但我们也会在我们的车屁股上贴上一个纸条:心是韩国心。赵国一旦接受了我们的投降,秦国的战火必定烧向他们。赵国面对强悍来犯的秦兵,一定会与韩国建立亲密的外交关系,韩、赵到时候不得不变成完整的一体,以抵挡强大的秦国。”所有的列会者一看冯亭老师叛国的理由不仅充满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充斥着深奥的博弈论的智慧,所有人都为了快速表明自己的爱国立场而支持这一卖国的决定。

征得大家同意后,冯亭派使者去告诉赵国说:“我们韩国无法守住上党,想把它献给秦国,但官员和百姓都心向赵国,不愿做秦国的亡国奴。我们现有大邑十七个,愿意全部恭敬地献给赵王!”赵王把此事告诉自己的心腹赵豹,以听一下小豹子的意见。

赵豹说:“圣人认为无缘无故中彩票不是好兆头。”

赵王恬不知耻的说道:“别人仰慕我的恩德,怎么能说是无缘无故呢?”赵豹回答说:“秦国侵略韩国,切断了上党与首都的一切联系,本来以为可坐等上党自动归降。韩国人的真实目的就是想嫁祸给我们赵国。秦国付出千辛万苦,结果最后赵国捡了他的大便宜,秦国不恨死我们了。我们本来就弱小无法与强大的秦国起正面冲突,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接受上党。”听完了赵豹的话,赵王不甘心,又把此事告诉了赵胜。

还记得赵胜这个名字吗?就是前面和赵奢过招儿,被赵奢杀了 9 名手下,还跟赵奢道歉的那个哥们儿。

赵胜不管那么多,不得罪领导是他的唯一出发点,所以他的意见非常明确:强烈支持赵王接受上党的投诚。

赵王于是派赵胜亲自去办这个事情。

赵胜来到了上党,接受了上党的投降。赵胜封原上党太守冯亭为“华阳君”,赐给他三个拥有万户百姓的地方做封地,又封县令为侯,赐给他三个拥有千户百姓的城镇做封地。

官员和地方人士一律晋爵三级。就这样,伪上党市政府挂牌成立了。

冯亭先生做了“韩奸”。

冯先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在欣然接受了赵国的经济和名誉的封赏之后,其爱国的热情依然没有消减。冯先生躲在家里,坚持不见赵国派过来的使者。

有记者过来采访冯市长,为什么不愿意见赵国的大使。

冯亭当时对着摄像机,眼泪儿都下来了。冯市长哽咽地对记者说:“我实在不忍心出卖了祖国的土地,却还去享用荣华富贵!”(原文: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忍卖主地而食之也!”)此处对冯亭个人不做任何的评价,但是冯亭拉赵国下水以自保的逻辑确实有一些值得研究的东西在里面。即使现在世界大国的领导人,也在借鉴了这一做法。

先解释一个名词“核绑定”。

一个国家如果遭受别的国家的核打击,但这个国家又没有足够的核能力反击,此国家只要把核弹头打到第三个能够打得到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这样就引发了第三个国家的核攻击。核弹头在平时都是静静的瞄准不同的目标的,第三个国家的核战争计划一旦被全面激活,他们会把导弹不顾一切地打出去。没有一个国家希望自己在核武器的混战中,被别人打的稀巴烂,成为战后落后的国家,所以他需要抢占先机把其余无辜的国家拉下水,这样所有的国家大不了一起一夜回到解放前,变成一个水平的。到时候甲国引发乙国,乙国引发丙国,全世界瞬间上演用核武器放烟火的盛宴。

正是因为有了核绑定,所以核武器大国才不敢轻易去触碰核武器。因为一旦动用了,虽然第一时间打击了对方,自己马上也会被灭,这样打击敌人也就没什么具体意义了。

在职场中,这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吗?答案当然是肯

定的。

一句话:完成某一项任务时,当你自己觉得力不从心的时候,就拉别的同事、别的部门一起下水,反而能起到和这个被拉下水的同事或者部门共赢的局面。

例如,年底了,公司领导要求每个部门必须出 1 个节目,为公司的年会增光添彩。表演节目这种事,应该是愿意表演的多出力,没有这个天赋的就只能多鼓掌,但是领导担心大家的积极性不高,为防止到时候冷场,所以采用了下达政治任务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你作为部门的主管,接到这个任务后,开始挨个盘点你的属下们:张三,平日里寡言少语,属于超级内向的人,最近一直被家人催着看心理医生,让他来段相声《白事会》,说到中间哭了起来,怎么办?李四,倒是活泼可爱,也爱唱歌,可是他唱的所有的流行歌曲都像河南豫剧,关键平时听他唱歌的时候没几句词儿是对的。上回自己在办公室来了一段《前门情思》,第一句是这么唱的:“你爷爷我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

盘点来盘点去,没有一个能撑得住场子的。

再看隔壁部门,个个都有一身的文艺“细菌”,真是羡煞旁人。这时你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主动去找隔壁部门的主管搞一个平等的对话:咱们两个部门一起合出一个节目吧?怎么出呢?你们的人不是擅长唱歌吗?我们的人就在后面给你们配着来段朗诵,衬托你们的主唱。你们的人不是擅长演小品吗?我们的人就给你们演个路人甲,哪怕让我们的那个内向的张三扮演一个不说话的电线杆,也比用个电线杆的道具拉风。你们的人不是擅长演舞蹈吗?我们的人就负责在后台放个伴奏带。你们的人不是要集中精力搞排练吗?我们的人就负责给你们买买盒饭、送送纸巾。

而你,仅仅需要做到在年会召开的时候,主持人这样报幕:“下一个节目,由 XXX 部和 XXX 部联合推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精彩表演!”就 OK 了。

作为领导,更愿意看到自己手下的中层领导干部在完成领导的任务时,横向沟通,彼此协助。如果别的部门都是各个部门玩自己的,就你们两个部门是联合搞的,这本身就是一大亮点,给予领导内心留下正面形象的意义远远大于最后晚会给出的最受欢迎节目的获奖。

更何况,得不了最精彩节目奖,也能获得一个最佳合作奖。

拉比自己更牛的人下水,就相当于让不得不在水里淹死的自己获得了一棵救命稻草。

美国、苏联这些国家元首都在玩的东西,我们当然也要提起重视,并用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2 20:52

【第 46 节】“谁赢,他们帮谁”

如同上节中赵豹的分析一样,秦国在得知冯亭没有向自己投降,却向赵国投降,恼羞成怒,毅然决然将战火对准了赵国。

秦国先是派一个叫王进的将军攻打上党,很轻松就予以攻克。上党的百姓只能疯狂逃往接纳他们投降的赵国。赵国的老将廉颇率军驻守在距离上党不远的长平,以接应上党逃来的百姓。

拿下上党之后,秦王要好好地解一下心头之恨:秦军直接挥兵攻打赵国。赵军被迫迎战,交手多次,全部失败,一员副将和四名都尉阵亡,损失巨大。

赵王这时才意识到赵豹当年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没有主见的赵王又开始召集属下开会商议,会上有人建议派官职比较高的大臣作为使节与秦国媾和。

有一个叫虞卿的人出来反对说:“秦国现在已下决心要大破赵军,我们即使去求和,秦国也不会同意。我们不如派出使者用贵重珍宝拉拢楚国和魏国。楚国、魏国一接受,秦国就会疑心各国重新结成了抗秦阵线,那时我们再去找秦国媾和,才可成功。”赵王根本不听虞卿的意见,就派了一个叫郑朱的人赴秦国求和。

赵王同志貌似有个特点:只要是按照他的决定去做相反的事情,就肯定能够做正确的选择。真希望能够见到赵王本人,给他 1-30 个号码,让他选择 23 个他认为最有可能中奖的号码,剩下的 7 位就是大奖。

秦国接待了郑朱。

得到这一消息后,赵王迫不及待把虞卿叫过来得瑟:“哈哈,怎么样,秦国接纳郑朱了吧?小虞呀,你还是太嫩了点嘛!”虞卿说:“大王,请恕我直言。我估计您没见到和谈成功,赵军就被打败了!”

赵王很不服气地说:“为什么呢?”虞卿说:“郑朱是赵国地位很高的人,秦王肯定会把郑朱去求和的事向各国宣扬。各国看到赵王您派人去求和,更不会再出兵援救赵国。秦国只要确认了赵国孤立无援,就愈发不肯讲和了。那些国家,谁赢他们帮谁!”不久,秦国各大媒体果然大肆宣扬郑朱来使。不多久,秦国又悍然拒绝了赵国请和的要求。

赵国这下子玩得更砸了。

姜文老师在《让子弹飞》中,用一句“谁赢他们帮谁”来概括鹅城老百姓的政治立场。

要想获得打酱油的群众的支持,你给他发钱,用物质来收买他,他不会出手帮你。你给他发枪,试图利用他们的不满来让他们帮你一起出气,他们也不会出手帮你。他们只帮助在他们看来基本快要成功的人。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最安全,同时也以几乎没有任何投入的成本来换取个人的利益。

这就是普遍的人性。你可以抨击,你可以鄙视,你可以唾弃,但是不可以回避。

在日常的工作中,有这么一种人,或许也包括你。平日在办公室里面觉得自己的收入不高,老是抱怨领导不给自己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