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5 09:13
@baichuanli 7004 楼 2013-03-15 09:02:22
顶帖从上班开始
-----------------------------
baichuanli,辛苦了。
感谢你的顶贴支持,无以为报,回顶一下,以示惺惺相惜。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5 09:14
@爱书小书童 6998 楼 2013-03-15 08:45:16追了老久了,终于赶上了。楼主写的不错,加油!支持!
----------------------------- 谢谢关注。
无以为报,唯有写好后面的内容以飨读者。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5 09:15
@qswdsadaef 6992 楼 2013-03-15 08:21:50
阁下这种思想很可怕。
欺骗也好攀污也好,都是没有死罪的,更何况赤裸裸的虐杀!
我明显地嗅到替某人脱罪卸责的味道。
----------------------------- 您好,谢谢您对本帖的关注。
您说的我会记录下来,重新再考虑一下其中的问题,
如果确实有可怕的问题,定当尽力修改,不敢造次。
再次感谢,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以帮助笔者进步。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5 09:16
@longjity007 6986 楼 2013-03-15 04:52:00
好贴要顶呀,何况已经看到第四页了,呵呵!
----------------------------- 谢谢关注,盼望早日赶上队伍。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5 09:18
@leelotus 6984 楼 2013-03-15 01:47:50
建议,将番外篇提取出放在书正文的后面,个人觉得番外篇影响正文阅读的畅通。
----------------------------- 您好,谢谢您的建议。
说实话,关于番外篇是掺杂文中还是放在后面,实在是众口难调。
我把这个意见已经记录下来,会进行更进一步的综合考虑。
再次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常来看帖,并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5 09:24
@举止优雅的主 6965 楼 2013-03-14 23:37:19
---老师你好,,接受领导新的委托的时候我们是会跟领
导表一下态说自己尽力做有万一~~~(给自己留后路,这很多人会想到)其实领导也不傻,一眼就看出来你是在给自己留后路,直接给你一句,你做得了吗?做不了我让别人做!剩下自己一脸黑线~~~
----------------------------- 您好,首先谢谢您的关注。
我认为,您说的这个问题,理论上看有道理,但是实际上几乎不存在。
因为,任何一个还算是有点深度的领导,在提拔下属的时候都不会说“你做得了吗?做不了我让别人做!”这样的话,除非该领导故意用这种话来激将,但是他的心中也仍然已经选定此人来做,否则他就没有激将的必要。
第二,即使领导这样说了,之前的适当外推,也是必要的,哪怕处于客气。如果领导试着同一个人沟通,想提拔他,他直接说:“我能干好!我早就盼着这一天了!靠,真爽!”,我觉得不合适。因为把欲望赤裸裸地挂在脸上给领导看,绝非职场明智之举。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看法,受笔者知识、阅历、眼界、格局所限,该观点不一定正确,您仅供参考。
最后,再次感谢您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参与!欢迎常来看帖。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5 09:25
@子衿心 2012 6939 楼 2013-03-14 22:32:32
6 个字有点少啊,如果可以多一点,有如下建议
案 1:我想成为职场黑客!
案 2:职场以史为鉴
案 3:职场高级使用手册
案 4:鉴古论今,职场说明书
呵呵,大家评评,不知如何啊。
----------------------------- 已记录,谢谢!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5 09:49
【第 167 节】智取宛城是智取天下的雏形(二)
解决完宛城,刘邦便率军西进,此时宛城策略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刘邦所过城邑没有不主动开门降服的,刘邦也渐渐坚定了当初制定的怀柔战略,便高兴地又下了一条军令:军队所过之处不得掳掠,坚决搞好和当地老百姓的关系,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秦地的百姓听说刘邦军队有如此做法,都非常喜悦,并发自内心的拥护并盼望着刘邦早来解放自己。
读到这里,我想很多读者会情不自禁地把刘邦和项羽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不是我们着急比较他们,而是目前为止,他们的表现太具有对比性。
首先,项羽的强大很大程度上来自其个人的勇猛彪悍,话不投机直接上去砍人家脑袋,打仗时从不受对方人多势众的影响,只管破釜沉舟地玩命,对楚怀王更是直接搞逼宫,各位将领也会团结在以项羽为核心的军队中央周围,但是很大程度上是“怕”大于“敬”。
刘邦这一路也日益壮大,比较典型的像郦食其事件和宛城招降事件两件事情,不费一兵一卒,自己却快速成长,他的这一做派和项羽截然相反,搞的是“怀柔”政策,所以,项羽的“刚”和刘邦的“柔“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次,项羽的每一次胜利几乎都来自以他为首的亲自参与和带领,而刘邦的每一次胜利几乎都是下面的得力干将出计谋或者去办,刘邦只负责拍板决策,同时事后给予当事人封赏,一个是事必躬亲,个人魅力熠熠生辉,一个则是躲在幕后,群策群力。这一点上,项羽和刘邦又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三,项羽这个人的身边几乎看不到有什么可以为他出谋划策的得力谋士,而刘邦身边从不缺乏能人在关键时刻帮他出个坏心眼儿,而且这种人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发展势头,比如张良、郦食其、陈恢这种人,之所以会有这种截然相反的局面,很大程度上与二者的性格差异有关。项羽属于全身是刺的猛兽,很强大,但是一般没有人能够接近,也不敢接近,更不想接近,而刘邦善于变化,懂得人情世故上的变通,很多清高的知识分子称之为流氓无赖的禀性,很多务实的职场人士称之为一种必要的混社会的圆融通达,总之吧,刘邦的这个性格让人们愿意接近他,愿意为他出谋划策。这一点上,项羽和刘邦又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是目前为止,刘项二人表现出来的不同点,当然,后面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二者还有表现出更大的反差,那些留到后面结合具体史实再谈。
其实,大家都能感受得到,这两个人有一个绝对的相同点,那就是对最高权力的渴望。
从项羽杀宋义以及后来的表现来看,项羽很想当大官,有很强的权力欲,从刘邦西进打不赢就绕过去,以图抓紧西进入关称王的表现来看,刘邦也有很强的权力欲,从这一点来看二者倒是有相同点。
其实,这一相同点也根本不算什么。
各位读者不妨扪心自问,如果你是一个 20 到 50 岁之间的男人,你敢说你自己没有想要那种当领导、做统帅、指挥一方下属纵横天下的愿望甚至欲望吗?
渴望成功和上进是人的本能,也是光荣的,说出来并不丢人,只不过大家要“取之有道“。
这里的“道“,既指的战略方向要正确,又指的战术手段要娴熟,富有技巧性。
从这个角度来讲,项羽的这种以强制强、以暴制暴的做法和刘邦以柔克刚、怀柔天下的做法比,稍稍显得欠缺那么一点东方智慧。
在此,笔者瞎说一句,各位看官姑且一听:项羽的做派很像美国人的性格,直来直去,不畏惧竞争,直接以暴制暴,打架讲究的是肌肉块力量的爆发力给予对方的打击,刘邦的做派很像东方人的性格,有些含蓄,有些小心眼,善于以柔克刚,更懂得打太极的必要,借力打力取得成功。
以上个人观点,难免偏激,已经取得美国绿卡的读者请不要生气。
总之,在中国人的职场里面打拼,就得讲究点以柔克刚的战略和战术,只是崇尚以暴制暴的职场人士,请先想回答好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 随着时间推移,哪天你的暴力已经不如当年那么强大时,你怎么办?
第二,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哪天遇到一个比你更硬更狠更崇尚暴力的人时,你又该怎么办?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5 13:16
顶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5 14:48
【第 168 节】正确认识“内斗“(一)
前面讲到,王离的军队被项羽打得全军覆没,而败退的章邯最后选择把残留的军队驻扎在一个叫棘原的地方,项羽知道之后,即刻把军队驻扎在章邯的附近,两军对垒相持,两个老仇家随时都有可能因为擦枪走火而再次掀起血腥交战。
面对秦军的节节败退,一直就不怎么成熟的秦二世有点急躁,便派专人去责问章邯。
章邯听说之后非常恐惧,遂派遣一个名叫司马欣的人先打头站,主动前去请示,章邯比较精明,他想先扔一块石头听听秦二世是什么回声。
司马欣抵达咸阳后,在皇宫外面苦苦等了三天,赵高始终不予接见,其实这正说明了赵高的态度很明确:中央已经不再信任你。
司马欣意识到,自己如果再从这里耗下去,那赵高可是个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之人,指不定自己会遭遇什么毒手暗算,便火速启程回去复命。
司马欣还是有些心眼的,他为了防止赵高派人尾随追杀,故意没有走来的时候的原路。
果然,赵高派人前来追杀司马欣,但是因为司马欣动作快,路线上进行了及时的调整,赵高派的杀手没能追上。
司马欣连滚带爬地回到章邯军营中,第一时间汇报了刚才发生的事情,然后同章邯说道:“那阉人赵高在朝中专权多日,下面的人没有几个敢在他前面大声喘气。我觉得,将军您如果未来作战能够获胜,赵高必定会因嫉妒你的功劳而设计对你下毒手,将军您如果未来继续打败仗,恐怕赵高和秦二世都会让你死。总之,你现在怎么样都免不了一死。希望您对下一步棋到底该怎么走,仔细斟酌好!”
正在这时,因负气而率领兄弟们去打鱼的陈馀也不甘寂寞,此时他想出手帮一下章邯。
要说这陈馀也挺有意思,在楚军那里被老朋友张耳夺了军权,不得已,一赌气就裸辞回家了,回到家里才发现,一直以来忙碌惯了,突然闲下来真的很不适应,但是他想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既然你张耳对我如此无情无义,那我就帮助你的敌人——秦国的章邯,希望哪天老天爷开眼,借章邯的手来灭了你!一想到能够借刀杀人、报仇雪恨,陈馀就像喝了功能饮料一样精神十足。说干就干,陈馀马上给章邯写了一份亲笔信。
陈馀在给章邯的亲笔信中这样说道:“想当年,白起也算是秦国顶级大将,他向南征讨过楚国,向北活埋了军事天才赵括的嫡系部队,一生攻城夺地不计其数,最后不也落了个被赐死的结局吗?那位赫赫有名的蒙恬也算是秦国的一代名将,他打败过匈奴,为秦国开拓了榆中几千里领土,最后不也被斩杀了吗?您觉得这是为什么呢?陈某认为,恰恰是因为他们功劳太大,秦国不能给予对应的封赏,只好编个罪名诛杀他们。您担任将军的这三年以来,朝廷外,诸侯国蜂拥而起,没见少只见多,朝廷内,那赵高一贯溜须拍马,专权已久,现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他也害怕被秦二世责怪甚至掉脑袋,所以赵高当前的第一选择就是想办法找到合适的秦国律法杀了您,然后借此转移秦二世的视线,进而自保。
总之,你现在是有功也要被杀,无功也要被杀。依我看,现在反秦已成天下大势所趋,天要灭秦,谁也无法阻挡,您如果继续为这个随时可能杀害你的朝廷卖力,岂不是很可悲吗?!我建议您及时倒戈,与各诸侯军组成联军共同攻秦,而后瓜分秦朝的土地称王称霸,这与全家老小被赵高虐杀相比,哪一个结局更好,我想将军您自有明断。”就这样一封信,会让章邯轻易动摇自己的立场吗?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5 22:00
回复第 7263 楼,@爱书小书童
不错,我看楼主好好酝酿一下可以上百家讲坛了。建议把那些西游了什么的另起一贴。
-------------------------- 人家不请咱啊!@百家讲坛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6 15:42
回复第 7464 楼,@ak0610
@相生金水 锐圆?
-------------------------- 不是。谢谢关注。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7 12:42
【第 169 节】正确认识“内斗“(二)
毕竟倒戈易帜这种事情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章邯左思右想,仍然犹犹豫豫不敢决断。
最后,章邯决定先暗地里派遣一个特使出使项羽军营,试着去和项羽签订停战和约。
当然,这也是章邯的老成持重之所在:表面上是派特使搞什么停战合约,无非就是试探一下项羽对自己是否接纳的态度。
岂料,项羽对章邯始终不肯忘记杀害项梁之仇,拒绝了签订合约的要求,同时连夜调兵渡河同秦军打了一仗,这一次,秦军再次战败。
章邯为了继续表示诚意,派人再次求见项羽以商议订立和约的事情,项羽这才意识到章邯这一次应该是真想投降,便连夜召集军官们商议。
项羽在会上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军中粮食短缺,我想答应章邯议和的要求。各位怎么看?”军官们在项羽面前都不敢发表反对意见,都附和着拍马屁:“这个好!项将军的决定是一贯光荣而正确的!哟哟,切克闹!”
于是,项羽决定与章邯私下会晤一下。
两人见面之后,先是双方代表签订了停战盟约,而后章邯亲自觐见项羽,就在章邯见到项羽的那一刻,腾的一下就哭着跪下了。
仅凭此即可看出,章邯作为老江湖,还是有点混官场的厚黑基本功的。
章邯先是深刻检讨了自己杀死项梁的罪行,然后哭诉了赵高和秦二世对他这个人才的残酷迫害。
项羽见章邯确实有投降诚意,便不再追究过往的旧仇,当场宣布立章邯为“雍王“,将他安顿在楚军中,并任命在这个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司马欣任上将军一职,率领原秦军旧部,作为楚军的先头部队。
这相当于既安抚了章邯,又把章邯的军队拿掉,对章邯搞了一个小小的架空,毕竟章邯已经无权直接率领自己的军队了。
就这样,不仅仅是刘邦,项羽的队伍也因这一次兼并新的队伍而得以快速壮大。
调整完毕后,项羽下令全军将士即刻向西进发。
讲到这里,各位读者不妨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项羽能够得以壮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笔者在此处直接给出自己的答案:如果只能说一个最最重要的原因的话,那就是作为敌人的秦国内部的“内斗”,造成了项羽一方的壮大。
何解?
就说章邯,如果没有秦国内部赵高的迫害,章邯肯定不会经历先是犹豫不决最终自降身价厚着脸皮向项羽下跪以求招降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
简单地说,项羽的强大的本质原因绝对不是项羽自己直接争取来的,而是因为秦国“内斗”所间接促成的,秦国的“内斗”是项羽强大的主因。
由此,我们这些职场人士不得不对“内斗”提起重视。
其实,笔者深信,各位读者中十位有九位都知道,单位内各成员“内斗”的最终受害者其实还是集体(俗称“大家”),笔者更坚信,如果让每一位读者谈谈对“内斗”的看法,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诸如“鄙视”、“讨厌”之类的贬斥的态度,绝对不可能出现“羡慕”、“向往”、“渴望”、“梦寐以求”这样的答案。
但是,在这里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内斗”永远不可避免,永远不会被消灭。
这就好比一个人,无论他的身体是多么的健康,他的身体内也会有有害的细菌和细胞存在,之所以他体检时在医学指标上是健康的,那是因为他自身具备免疫力,免疫系统把有害的细菌控制在了一个范围之内,让它们不足以彻底颠覆人体的健康。
这就是健康的定义。
通俗点说,就像我们平时呼吸的空气,绝对不可能做到绝对不含任何病菌,但是有的人一年也不会感冒,有的人一年会感冒发烧多次,其本质原因不在于病菌,而在于人的免疫力有差别,想要让自己生活在一个彻底没有病菌的环境内是不可能的。
单位内的“内斗”就是病菌,我们只能对其防御免疫,但是绝对不能报以幼稚的幻想:希望其永远不会出现。
此处,不妨针对单位的人事“内斗“做个简单的、尽量剔除掉水分的归纳。
“内斗“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 不可避免性。上面已经通过病菌的比喻阐述,不再赘述。
第二, 破坏力巨大,一旦“内斗“升级,将会对”内斗“发生的组织产生巨大的破坏。
第三, 组织内发生“内斗”后,受益者是整个组织的敌方。
第四, “内斗”的参与者中,会有少量因“内斗”而获益,大部分会成为“内斗”的牺牲品。
第五, “内斗”的发起者,多是贪图眼前短期利益的小人。
第六, 不管是最终的受益者,还是受害者,“内斗”的参与者都将耗费巨大的精力于其中。
第七, 要想从“内斗”中自保(更甚至做到乱中取利),对智商和手腕有较高要求。
总结出“内斗”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意义,这能让职场人士去了解“内斗”,但不能做到轻松应对“内斗”,这就好比通过看医学书籍让我们了解到了病菌的特征,只是了解了相关医学知识并不能直接加强自身的免疫力,还需要为我们指出防御病菌的诸多做法让我们去付之行动。
换言之,我们应该如何比较实际地去应对复杂的“内斗“呢?
不绕弯子,直接给出干货。
首先,不要轻易做一个“内斗“的发起者,奉劝读者一定要坚信”玩火者必自焚“的道理。
例如,平时不要因为看到人家晋升或者涨薪而心生妒忌,进而四处乱说人家坏话,一旦传入对方耳中,恭喜你,你将陷入无止境的“内斗“中,至于何时结束,而你又将在付出多大的代价之后结束,真的不得而知。
其次,不要过于相信自己搞“蔫坏损“的手腕和智商,不要觉得周围的人都是可以被你玩的团团转而无法自知的傻子,尤其是千万不要乐呵呵地被人家请君入瓮了,还以为自己的阴谋计划正在顺利进展中。一句话,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第三, 如果局势让你不得不参与“内斗“时,尽量保持一个持重的做派,尽量拖延自己参与其中的步伐。
第四, 不要轻易对“内斗“中的人事问题轻易表态,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事情中,谨慎管住自己的嘴巴有百利而无一害。
第五, 面对小人的骚扰和迫害,不要轻易发动正面战争,哪怕一开始你就是对的,对方就是错的,以牺牲自尊心的忍耐来换取对整个事情的理性分析和对事情转机的把握是第一重要的事情,而你一旦决定对小人开打,则必须有十足的把握直接把对方打死。
讲到这里,估计有一部分读者会觉得别扭,他们会指责笔者说:你怎么能讲“内斗“这种话题呢?如果真的哪天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来质疑笔者,我想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以为我一直以来总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的答案而未果,也提请问我上面这个问题的人一并思考: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不想谈“死“这个比较晦气的话题,但是谁也终究逃不掉这个字的到来,你说这又是为什么呢?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7 13:54
@特爱看热闹 8079 楼 2013-03-17 13:34:19这就好比一个人,无论他的身体是多么的健康,他的身体内也会有有害的细菌和细胞存在,之所以他体检时在医学指标上是健康的,那是因为他自身具备免疫力,免疫系统把有害的细菌控制在了一个范围之内,让它们不足以彻底颠覆人体的健康。
这句话里细胞是不正确的,可以去掉。其他的论述是正确的。但比喻是否恰当,楼主再比较下。
----------------------------- 嗯,有道理。
底稿已改。谢谢关注并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7 14:06
@2012 小金豆 8084 楼 2013-03-17 13:41:38
现实中的楼主算不算是人精呢?!懂这么多!
----------------------------- 很负责的说,不算。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7 15:32
【第 169 节】换一个角度理解“指鹿为马”(一)话说赵高当上丞相之后,心情还算不错,当然他的直接领导秦二世也更加高兴,毕竟找到了自己还算是满意的职业经理人替自己打点生意。
一天,他去找秦二世,恰巧秦二世正在搂着几个美女谈论智能手机下 wap 客户端开发的技巧,赵高看到秦二世的兴趣正高,便愈发谨慎起来,因为秦二世有个特点,当他和美女们一起讨论技术问题时,不希望有人打扰他,当初李斯就死在这个事儿上。
秦二世抬头一看,赵高正好站在大殿的门口,而赵高想躲已经来不及了,秦二世眉头一皱,有些生气,问道:“丞相这时来找我,有何事啊?”赵高一看秦二世发现了他,便不再躲闪,直接大步迎着走了过来,边走边乐呵呵地大声迎合道:“哈哈,禀告陛下,没有什么事儿,就是怕陛下寂寞无聊,想来给陛下找个乐子!”秦二世一听赵高是来帮他找乐子来了,不禁心花怒放,高兴地说道:“好!来来来,丞相,说说看,今天你给朕带来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啊?”
要说这赵高反应也够快的,说实话,他哪里带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他此次来找秦二世分明是有别的目的,无奈,秦二世这样一讲,他只能临时顺坡下驴。
赵高说道:“倒也没什么,陛下,要不我给您猜个谜语,换换脑子,如何?”
秦二世高兴地说道:“好呀!说说看!”
赵高说道:“这一次请陛下猜个人。”
秦二世说道:“说来听听。我最擅长猜人了。“赵高开始出题了:“我们这次猜一个年轻人。陛下您听好了。他是一个男孩,也算是官二代,父亲是个将军,他的兄长在西方工作。优越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跋扈的性格,他有着异于一般人的座驾,速度很快,喜欢贴身带枪作为防身武器,他的母亲怀孕时,他在母亲肚子里待了好几年才出生,所以按照正常人的怀孕时间算他是成年人,按照出生时间算他则小好几岁,算未成年人。您觉得他是谁?”
秦二世听完,稍稍思考,然后便诡异地冲着赵高笑了起来:“哈哈,丞相,你好坏。我知道是谁了!”赵高也一脸坏笑的说道:“知道您就说出答案啊!”
秦二世眼神儿斜着瞥了赵高一眼,说道:“我就这么说吧,他的爸爸姓李,对吧?”赵高继续坏笑道:“哈哈,有点意思,莫非陛下你真的猜到了?猜到了您就大声说出来呀!”秦二世说道:“赵高你给我听好了,答案就是——哪吒!”赵高立马拍手道:“回答正确。陛下这智商确实了得!”秦二世得瑟地笑道:“没点智商,能当秦二世皇帝吗?好了,丞相,你肯定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有什么事汇报?“
赵高一脸错愕,说道:“陛下声明。那我也就不再绕弯子了,不瞒陛下您说,我今儿还真有点重要的事情找您。不过,您得先让群臣到大殿,我这个事情得守着大家说。”
秦二世的好奇心被大大调动了起来,下令道:“传旨,所有官员立即到大殿集合!”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7 15:37
更正,上面应该是【第 170 节】。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7 19:45
@tyut1122 8282 楼 2013-03-17 19:44:28
楼主说自己不是精明人,是不是没有知行合一呢?不知楼主是不是也喜欢阳明先生的心学理论,跪求楼主分析一下心学,看了好久的穿习录,感觉连皮毛都没有得到啊!
-----------------------------
有机会的话,番外篇里面整一段儿?
呵呵。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7 22:59
顶!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8 09:22
【第 171 节】换一个角度理解“指鹿为马”(二)
各位大臣们接到通知后,不敢怠慢,马上火急火燎地来到了秦二世的训政大殿之中,听候秦二世和赵高的指示。
大家都到齐后,秦二世看了一眼赵高,问道:“丞相,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来。”
赵高应道:“是。”说完之后,赵高很神秘地打了一个响指,只见赵高的手下从大厅的旁边牵上来一只鹿。
秦二世对此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赵爱卿,你牵这么一只鹿出来,唱得是哪一出呀?”赵高以更加疑惑地口吻回应道:“陛下,您为什么把一只马错认成鹿了啊?”秦二世笑道:“呵呵,我错了吗?我怎么看着就是一只鹿啊。”赵高说道:“陛下,咱俩别争了,要不臣替您问问别的大臣,看看大家怎么说?”
秦二世说道:“可以,问吧!“
赵高扭过头,对着下面站着的列位臣工问道:“各位同僚,刚才大家也听到了,我觉得这是一只马,陛下觉得这是一只鹿,各位都说说,这到底是只什么呢?“
赵高的问题问完之后,所有在场的大臣按照其表现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说是马,无非就是表明这样一种态度:赵高对了,秦二世错了。
第二类,说是鹿,无非就是表明这样一种态度:赵高错了,秦二世对了。
第三类,作苦苦思考状,一直沉默不语。
不一会儿,赵高向秦二世道歉道:“禀告陛下,臣好像真的老了,确实是一只鹿,还是陛下您圣明!“秦二世高兴地说道:“爱卿不必自责。我知道爱卿是故意逗朕开心的!好了,朕要和爱妃们继续研究编程问题啦,各位退朝吧。”说完便冲向了后宫的妃嫔寝宫。
就这样,一场赵高导演的莫名其妙的闹剧算是结束了,而赵高可没有闲着,他把刚才那些没有顺着他说是马的每一位大臣都深深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
在随后的一段日子里,赵高陆陆续续对这些人进行了陷害,成功进行了政敌大清洗。
从此以后,剩下的那些大臣则更加畏惧赵高,没有人敢议论他的过错。
以上就是成语“指鹿为马”的出处,这个成语现在的含义基本等同于颠倒黑白或者混淆是非的意思。
我们倒回来看看赵高的这一做法。
赵高这样做,其实就是借一件小事来试探一下朝廷中到底哪些人是支持他的,哪些人是反对他的,进而为下一步更加准确的清洗提供一个最精确的黑名单。
抛开赵高政治立场的对与错,只从纯手段的角度来讲,赵高这一做法倒是对我们这些现代职场人士有不少的启发。
不妨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假设你就是当时朝堂上大臣中的一员,你会是三类人中的哪一类呢?
不用说出来,在心里有一个确定的、服从你心真实想法的答案即可。
当然,可能有的读者直接站出来说:“我哪一类都不是,我觉得我是赵高!”
那我就重新声明一下,这里供你选择的是底下站着的那三类中的某一类。另外,既然说到这里了,倒是想问一下,做这个手术医保一般报多少?
不开玩笑,说正事。
我想,读者您在确定好自己答案的同时,肯定也确定了一个选择这个答案的理由,而你的这一理由,恰恰反应了你在现实职场中,向自己的领导表达不同意见时的一贯态度和表达技巧。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8 09:41
【第 172 节】换一个角度理解“指鹿为马”(三)受小时候学中小学历史课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历史书上直言敢谏的魏征那种人是值得学习的榜样,理由无非有二,一个是历史书上给予魏征的评价很高,一个是魏征的直接领导唐太宗虽然多次被魏征激怒,但是事后仍然被其折服。
于是乎,很多人觉得,在职场中,敢于直接对领导表达负面意见是一种值得肯定的高尚品质,而且还会深得领导的喜爱,因为领导每次开会结束的时候都会极其高调而又面带微笑地说,希望大家对他的工作多提负面意见,这也是对他和单位的发展有利的做法云云。
在此,笔者想要针对此问题提出一些更为务实、对大家工作切实有帮助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如果我们进行理论上的抬杠,你非要问我,上面的这种做法是不是对的,我的答案很明确,绝不掺杂任何水分:我绝对赞同。
但是,如果因为这个做法理论上是对的,你就直接百分之百执着地付之于实践,我想你就有可能走弯路。
为什么?对于魏征,他这样做没问题,也很稳健,对于他的职场发展也是有利的,对于本文的读者却未必,理由很简单:魏征的领导是唐太宗,而各位读者的领导却未必有着和唐太宗一模一样的性格和思维方式。
简言之,有的领导喜欢这样的部下,有的领导只是嘴上欢迎大家提负面意见,你真提了,他就记你的小仇,回头找机会给你小鞋穿。
这时,有的读者又会说,那如果这样,这个领导的心眼也太小了,该领导本人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也不会走的太远,我想说,你说的很对,但那是未来的事情,当前对于你比较现实的是,不管他心眼多么小,也不管他未来发展的多么差,不好意思,你现在接受的正是他的领导,他决定了你当前的薪水高低以及工作的开心和顺利与否。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看。
在这个社会上,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都存在,那就是:这个社会上喜欢听好话的人占绝大多数,这个社会上喜欢听难听的话的人占少数,哪怕你说的是“忠言”、是事实,但是“逆耳”的感觉就是比“顺耳”的感觉更让人觉得难受。
举个例子,你带着你的孩子和邻居的孩子一起在小区的绿地上玩,假设从纯客观的角度来讲,你们家孩子的长相确实不如你邻居的孩子的长相好看,这时过来一个路人,很实事求是地对你说:“我这个人是个比较直来直去的人,我觉得,你的孩子比另外一个孩子丑。”
这时你十有八九会骂他有病。不是吗?
如果我们抬杠、较真儿,人家说的是事实,人家表述了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真理,并且毫不隐瞒的很诚实的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谁都知道,这个人就是他妈的欠抽。
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就是没事儿给自己找麻烦的主。
为何会出现如此悖论?
因为他的沟通技巧不符合人的社交习惯。
同样,如果在工作环境中,你的领导做出某些在你看来不正确的决策时,你处于良心和善意想要提出反面意见,这没有什么,但是请务必注意表达的技巧、场合和时机,这三个因素每一个都要深思熟虑之后才要去合理的表达,否则,你当时像机关枪一样一梭子打出去倒是痛快了,未来等待你的是什么,真的不好说。
老祖宗经常教育我们“话到嘴边留三分“,就是这个意思,在你要正式向领导表达你的负面意见之前,一定要先想想:真的很有必要第一时间表达出来吗?上面讲到,赵高问了问题之后,共有三种不同的反应。
那些表明支持赵高和表明支持秦二世的就不说了,那些支支吾吾不肯表达意见的人的心态倒是很有意思。
说白了,谁都能看得出来是鹿而不是马,却始终不肯给出答案,无非就是还没有拿准应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态度,这类人比较精,属于墙头草,但是这类人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能第一时间看到问题本身之外的另一个层次上,他们知道问题的答案是表面的,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的人在其问题背后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
所以,当你的领导哪天又公开场合让大家对他的工作提出负面意见的时候,笔者不反对你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因为任何光明磊落之人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但是笔者必须提醒光明磊落的你:你吃准你的领导是什么性格和心态的人了吗?你觉得他可能是唐太宗还是赵高呢?少一些不必要的自我牺牲,是对自己事业和过往的一切个人努力的负责。
一个不能对自己负责的人,根本不能成大事,我想,光明磊落的你肯定赞同这一光明磊落的观点——当然,前提是,在现实生活中你真的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8 09:49
@官九6924楼2013-03-1421:55:42
职场正能量
----------------------------- @凛凛威风 8455 楼 2013-03-18 09:41:24
这个名字挺好的,不知道会不会有点大@相生金水
----------------------------- 已经记录。
不过,发表点可能不成熟的个人意见:“正能量”一次前两年已被广泛使用,读者对于这个字眼颇有审美疲劳之嫌疑。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8 13:05
@Embrace泛7309楼2013-03-1523:18:10
真想知道金兄到底是经历了多少风浪,练就的如此炉火纯青。。
----------------------------- @凛凛威风 8551 楼 2013-03-18 13:04:18
同问
----------------------------- 卖弄文字技巧而已,两位言重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8 18:10
回复第8454楼,@相生金水
【第 172 节】换一个角度理解“指鹿为马”(三)受小时候学中小学历史课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历史书上直言敢谏的魏征那种人是值得学习的榜样,理由无非有二,一个是历史书上给予魏征的评价很高,一个是魏征的直接领导唐太宗虽然多次被魏征激怒,但是事后仍然被其折服。
于是乎,很多人觉得,在职场中,敢于直接对领导表达负面意见是一种值得肯定的高尚品质,而且还会深得领导的喜爱,因为领导每次开会结束的时候都会极其高调而又面带微笑地说,希望大家对他的工作多提负面意见,这也是对他和单位的发展有利的做法云云。
在此,笔者想要针对此问题提出一些更为务实、对大家工作切实有帮助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如果我们进行理论上的抬杠,你非要问我,上面的这种做法是不是对的,我的答案很明确,绝不掺杂任何水分:我绝对赞同。
但是,如果因为这个做法理论上是对的,你就直接百分之百执着地付之于实践,我想你就有...
-------------------------- @会武功的农夫 8761 楼 2013-03-18 18:08:39
弱势管理你的上司
----------------------------- “弱势管理”是什么意思啊?
求大神科普。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8 20:11
@竹之君 8845 楼 2013-03-18 20:09:57
@baichuanli2013-03-1819:59:27
百川里君是我心目中的神人!!!
888 应该是他的
—————————————————
如果再加上 999、1111 等等,金水会有看法么
-----------------------------
没看法,竹君姐姐说的我都支持!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8 21:48
回复第8554楼,@相生金水@Embrace泛7309楼2013-03-1523:18:10
真想知道金兄到底是经历了多少风浪,练就的如此炉火纯青。。
----------------------------- @凛凛威风8551楼2013-03-1813:04:18
同问
----------------------------- 卖弄文字技巧而已,两位言重
-------------------------- @tyut1122 8870 楼 2013-03-18 20:44:32
其实我想说,楼主绝对很精明,可能在生活中的发展跟自己的要求和目标还有差距,所以才发出了自己不是人精的感慨,我感觉,人间正道是沧桑,伟大是熬出来的,希望楼主能再接再厉,终而大器可成,也送给自己。很希望有机会和楼主交流,想买您签名书。
----------------------------- 过奖了。
书出来之后会第一时间告知大家如何购书和签名书的事宜。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9 08:03
★★★★☆【各位网友看过来】☆★★★★鉴于最近站内短信我的网友越来越多,实在招架不过来,而且大部分问题有些重复,为提高和各位进行深入的、真诚的沟通之效率,特告知大家如下:1、想要微博沟通的,可以加我微博,我通常会在微博上更新最新的帖子信息,我的微博地址是:http://weibo.com/xiangshengjinshui2、喜欢及时沟通和留言沟通的,可以加以下几个热心网友为我建的群,每一个群内都有我的 QQ。
群号分别是: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1群:96739675已满;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2 群:113771275 少量空位;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3 群:139526385 少量空位;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4 群:296233749 有空位;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5 群:296285634 有空位;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6 群:33941108 有空位;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7 群:155168209 有空位;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8 群:127101513 有空位。
欢迎大家的加入。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相生金水
2013 年 3 月 19 日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9 08:04
★★★★☆【各位网友看过来】☆★★★★鉴于最近站内短信我的网友越来越多,实在招架不过来,而且大部分问题有些重复,为提高和各位进行深入的、真诚的沟通之效率,特告知大家如下:1、想要微博沟通的,可以加我微博,我通常会在微博上更新最新的帖子信息,我的微博地址是:http://weibo.com/xiangshengjinshui2、喜欢及时沟通和留言沟通的,可以加以下几个热心网友为我建的群,每一个群内都有我的 QQ。
群号分别是: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1 群:96739675 已满;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2 群:113771275 少量空位;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3 群:139526385 少量空位;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4 群:296233749 有空位;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5 群:296285634 有空位;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6 群:33941108 有空位;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7 群:155168209 有空位;
相生金水作品读书 8 群:127101513 有空位。
欢迎大家的加入。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相生金水
2013 年 3 月 19 日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3-19 15:48
【第 173 节】盗火线(一)
众所周知,秦二世本身就是个活宝级的皇帝,一方面他根本不懂得治理国家的任何技能,另外一方面,通过上面“指鹿为马”的过程,想必大家也能看得出来,此人的政治敏感性也是极差的,作为一个皇帝,你管理能力差其实还不算是最致命的,政治敏感性比较迟钝,才是要命的大事。
赵高对秦二世的了解之深,远非我等读史之人所能比,至于秦二世到底是个什么胚子,他自然了如指掌。
赵高之前对秦二世一直采用的是简单的哄骗策略,包括之前各地造反的革命军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赵高依然选择淡定地忽悠秦二世。
赵高多次向秦二世这样汇报关东战事:“陛下,您放心,关东的那群土匪成不了什么大事!乌合之众而已。”当然,令赵高和秦二世都没有想到的是,后面接下来发生了几件大事,先是项羽活捉了王离,而后章邯率领全军投降,面对事实,赵高不得已才上书说明前线的真实战况并请求秦二世准许火速增援。
也就是说,当秦二世这个真真意义上的秦帝国一把手了解到反军的真实作战水平的时候,自函谷关以东,基本上所有秦朝官吏都已经选择背叛秦当局而响应诸侯起义了,而各路诸侯军也都各自统率部众向西边黑压压地威逼过来。
亡国已成定势。
大家要注意赵高此时所处的境地。
在此之前,他对秦二世一概报喜不报忧,这一次,他再也盖不住了,真相被揭开的瞬间,也是秦二世对他所有的信任坍塌的那一刻。
赵高明白,秦二世一旦为此发怒,极有可能冲动之下杀掉自己,于是赵高选择了比较无赖但是又相对安全的做法——请病假不出门,不管秦二世怎么召唤,不好意思,哥们儿我就是不上朝!
秦二世得知真实战况的那一刻到底是如何愤怒的,《资治通鉴》中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当晚,秦二世有了诸如盗汗、尿频、失眠、多梦、尿不尽、尿分叉等诸多症状中的某些症状。
当晚,秦二世做了一个噩梦。
他梦见自己在一艘大船上,这艘大船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梦中的他还没有当二世皇帝,仅仅是个懵懂少年胡亥,那时他的父亲秦始皇和母亲都还活着,他们一家正坐着船出去旅游。
突然狂风暴雨大作,大船在巨浪的侵袭下,最终沉没到了海底,在船沉没前,只有胡亥和他的一匹马,还有一只老虎、一只猴子慌乱之中逃到了一只小船上,勉强捡回了一条命。
天晴之后,那只老虎很快就咬死了同船上的马和猴子,等马和猴子被吃完之后,老虎回过头来看着船这头瑟瑟发抖的少年胡亥,猛然扑了过来……
这时,秦二世一下从梦中惊醒。
第二天,秦二世便找来资深梦评人来对这个噩梦进行深入的解读。
秦二世讲完全部梦境后,资深梦评人说道:“陛下,您也不是外人,我就直来直去地讲了。“
秦二世说道:“但说无妨。“资深梦评人说道:“我认为,这只是你梦里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一种外在表现,实则这些动物都分别对应于你现实生活中对你影响较大的人。“
秦二世说道:“说说看!“资深梦评人说道:“表面看上去是老虎咬死了马和猴子,然后小船上只剩下了少年时代的您和老虎,最后老虎试图攻击您,也就是少年胡亥,但是实际上这些动物都是对应于几位重要的真的存在的人。”
秦二世听完,很诧异,说道:“哦?请继续说。“资深梦评人说道:“那匹马是你平时到处游玩时所骑,随时供你调遣,他其实就是隐喻了曾经忠于你的下属,我想,之前去世的李斯丞相倒是很像这批马。“
秦二世听完,突然觉得原来看《梦的解析》时始终不懂的问题,如今已然豁然开朗,并对梦和潜意识的关系有了更为直接的体会和了解。
秦二世抹了一下因为听得入迷而流出的哈喇子,示意资深梦评人继续说下去。
资深梦评人继续说道:“陛下,你仔细想想,那只猴子的出现是否给了你些许的平静和安慰?“
秦二世说道:“是的。”资深梦评人说道:“陛下,猴子代表的就是你的父爱和母爱。”
秦二世说道:“我就想知道老虎代表谁。”
资深梦评人稍微顿了一下,略带迟疑地说道:“真的要我说实话吗?”
秦二世说道:“是的,这也是找你来的原因。”资深梦评人说道:“我觉得老虎有两个含义。一个代表了陛下心中的另外一个自已,相当于陛下您精神世界里兽性、强势、霸道、烦恼、仇恨的一面。”
秦二世说道:“另外一个含义呢?”资深梦评人说道:“这个,我实在无法直接说。就这么说吧,既然您梦中梦见的是老虎杀死了马,那么现实生活中到底是谁杀死了马所代表的李斯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