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仅第一年获得学习奖学金,之后再没获得过,而且还挂了一次科,真是太悲摧了,而且我一直想某门课程考个满分,尤其是数学方面,但---,第四个遗憾降临---大学挂科一次,未能有任何一科获得满分。

2010 年大学毕业到广州,工作稳定后,多次与同事、亲友聚餐,也许是盛情难却吧,我未能顾及身体不佳的实情,喝了过多的啤酒和白酒,再次将身体置于危险之地,第五个关于事业的遗憾由此出现---有心起航、无力启动。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休养,先保住小命吧。

或许有人会说,你曾维发如此多的遗憾是因为你自己后天努力不够,你未能取长补短,又未能扬长避短,所以屡屡有亡羊之叹。那为什么后天不懂得如何努力,为何会不懂得如何闻鸡起舞、强身健体,不明白怎样八方交友、增广见识?究竟是为什么?

还是那句话:其因何在,其缘何来?

第二、追本溯源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我身体素质“次一等”,频频因身体差拖后退;究竟又是何种源头导致我在与人交往中一直未能从他人那里学到真正进取的本事,无法与他人成为“铁哥们”?还是先说说小时候的事吧。

我读小学时生病后躺在床上休息,睡着后总会重复同样的噩梦:有人要杀我,而且是一群人,但很奇怪,这群人只是和我爸妈争议,但并不对我爸妈动手,而我躲在房间里,就在那群人就要破门而入,要将我杀死之前,我从噩梦中惊醒。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噩梦,当时醒来后也未和爸妈提起,随着年龄渐长,自己经历的事情多了,这样的梦也就没有再出现过,我自己当时也就没有深入思考,时至今日,我终于明白是何原因了。

这个课题开始后不久,我向父亲询问母亲当年怀着我时家里遭遇的情况。父亲说,当时计生委的人将家里的生猪带走,之后经过多方协商,才勉强又还给我们家。我想这个过程中一定有威胁我母亲打胎的情形,而现在爸爸仍然能够将二十几年前的事情在我询问后立即回答出来,说明爸爸对此事印象深刻,而当时尚处于母亲肚子中的我自然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也没有清晰的记忆,估计母亲当时是非常害怕的,是非常恐惧的,而母亲的恐惧对我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一方面,为了将我生下来,父亲和母亲肯定没少动脑筋,腹中的我自然也无形之中脑筋灵活些,而这造就我智商方面是比较高的,我想这也是后来上中小学时我的成绩一直比我哥优秀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因为胎儿时恐惧的潜移默化,我没有那种破釜沉舟的魄力,甚至可以说是患得患失之心过重,以致求学路上总是棋差一招,“临门一脚”踢得太烂。

总而言之,计生的恐惧影响了我在娘胎中对营养的吸收,我先天获取的精华是不够的,这是导致身体素质比较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有“被杀”的恐惧,那我在娘胎的时候就得想想怎么才能让自己活下来,出生后智商不高才怪;也因为这先天恐惧的影响,所以后天与人交往时会有戒心,难以真心相对,这样一来,缺少铁哥们,见识有限,难以取长补短;也因为这与生俱来的恐惧,为了获得他人好感,增强自己的安全感,有时不得不做老好人,甚至不得不委曲求全、屈居第二;更因为这莫名其妙的恐惧,后天的信心严重不足,安于小成、无法心想事成。岂不悲摧!一句话:十载遗憾,今日方悟;恐惧不除,岂能重生!

第三、推己及人

我爷爷奶奶生育、养大了 7 个儿女,他们的孙子孙女和外孙外孙女的学历情况如何呢?请看下表:

序号

长辈

家中儿女学历情况

大姑

三子二女,皆已成家立业,学历情况未知

父亲

长子在读博士,次子本科毕业,小女儿初中毕业

二叔长子 985 重点院校本科毕业,小女儿二本院校在读

三叔

独子本科院校在读

四叔

长女初中毕业,儿子重点初中在读

小叔

长子重点高中在读、大学在望,小女儿初中毕业

小姑

长子本科院校在读,小女儿专科在读

从上表可知,家中长子的学历明显均高于家中弟妹,学历不能代表一切,但至少能代表一部分,至少在这个学历文凭尚有一点用的年代能为学历获得者本人带来一定的优势,有一块厉害的敲门砖总更有底气。

我国是 1980 年前后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哪年我也不能百分百肯定,大姑的儿女都是 1980 年之前出生的,所以家中儿女较多,其余长辈的家中一般只有 1-3 个儿女。大姑家的表哥表姐大都是初中之后就没读书了,不过我其实挺佩服他们的,都有自己的手艺,能有一片自己的天地。

我哥是爷爷其余孙辈中最早出生的,1986 年母亲生下大哥,次年生下我,在我看来,1980 年至 2000 年应该是计生极其风生水起的年代,现在是什么情况,我这个象牙塔里面的人就不知道了,应该没那么严重吧?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4-12-03 19:57

未完的篇章-第六部分(2)

应该说,计生的恐惧是导致家中老二们不如老大们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其他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

1、成长之爱在中国这个受封建思想印象深远的国家,对大多数父母来说,第一个孩子是男孩,第二胎不过是个备胎,得到的爱能与第一个相比吗?几无可能。

怀上第二胎后,当母亲感觉自己身体不好,可能会保不住腹中的胎儿时,做母亲的可能会这样安慰自己:没关系,已经有一个孩子了,若这胎保不住,只能说是这孩子命苦,没找个好的时间投胎,真流产了,调养一段时间后再怀吧。

我的天,这第二个孩子真是命苦,没出生前就被如此对待(这段纯属我的臆断,可能过激了,见谅)。

说得绝对一点,当怀孕的母亲和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起生病了,只有一个医生,一般先给谁看病。我想大部分情况会是先给小孩看病吧,因为小孩实在是属于弱势群体,拖不起;但做父母的却大都忘了,腹中的胎儿才是更弱势的一方呀!悲摧乎?

我母亲和几位婶婶的女儿中,我四婶的女儿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其他妹妹都不是家里第一个孩子,其他方面不好说,就身体体质方面,四婶的女儿应该是最好的。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测试我的观点,当她们 24 岁那年,让她们都准备 6 个月,之后参加大学大四女生 800 米比赛,看谁用的时间最短!

我四婶的儿子是爷爷十个孙子孙女中最小的,也是家长老二,我们这些堂哥堂姐都叫他“老十”。在爷爷的六个孙子当中,我觉得我和老十的身体素质是比不了其他兄弟的,原因我不赘述。今年端午回家过节,四叔也有说到老十,说当他离开学校时,老十很舍不得他,舍不得自己的父亲离开,嘴上没说,心里“隐隐”地说了。我很能理解老十这样的心情,回想自己当年求学的情景,真的不愿离家住在学校,但又不得不走,心里的感受却又说不出口。作者认为,这是老二们“爱痴”之心的反映,痴迷着家和家里的人。

我个人觉得,父母给老大的爱是老二望尘莫及的,尤其在中国,当第一个孩子是儿子的时候,第二胎在母亲怀上那一刻起,就注定是备胎。如果爸妈听到我这话,心里估计会很难受,请爸妈理解我的直接,原谅我的直言。我知道,你们是爱我的,而且想方设法将我生了下来,也希望我过得好,同时你们给了我许多的自由,只是儿子未能很好地运用这些自由,以致自我之心过重,缺少一种世俗的心思,过于纯真,也可以说是天真。我不知道这样是好还是不好,就目前而言,我正在世俗和纯真之间摇摆不定、难以抉择。

第一句话:备胎之爱,岂及老大。

2、后天之教父母及其他人对第二个孩子的教育也是远低于第一个孩子的,父母往往会教第一个孩子日常衣食住行的细节和与人交往的礼节,但对其他孩子,一般是“做哥哥姐姐的教教弟弟妹妹”,做哥做姐的本来初学,你让初学者教育他人,岂不“误己子弟”。

有个周末我去到暨南大学办事,看到一个小女孩,应该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被妈妈强制学习滑旱冰,小女孩不想学,多次滑倒,哭得很伤心,但做妈的就是不依不饶,非要她学,说她不能就这么放弃,要有毅力。看到此情此景,回顾过去,我应该庆幸当年爸妈没这样要求我,还是应该抱怨爸妈没这样要求我呢?当然是前者,我想是我实在太幸福了,至少父亲和母亲从来不曾强迫我做任何事情,他们一直尊重我的选择,否则,我想,我真的会非常叛逆。

这位严格的母亲进行的就是毅力的训练吧,我想我在毅力这方面是不如我哥的。有些事我能做到,有些事不能。世俗的事不能,不世俗的事却能(我的发哥,你悲摧了)。记得 2012 年寒假期间我为了把一个木柴劈开,花了 2 个小时,之后很有成就感,但木柴一顿饭工夫就烧完了。

我爸妈给我说过我哥小时候的事,他非常喜欢跟着爸爸出门,爸爸去工作,先悄悄地走了很远,他发现了,之后一个人沿着路追过去,爸妈没法,只得满足他,让他跟着一起做事,只能说,我哥的毅力非同一般。我问我爸妈我是否有这样的经历,他们说我很乖、很听话,没这样的事。我想,我属于喜静的一类,不太喜欢与人纠缠,比较自我。

静可生智,但静难生情,情谊是要在交流中逐渐培养产生的,而老二们太自我,结果是很难与他人成为铁哥们。老二们智商可能普遍不低,但情商方面就因人而异了。

再看学校竞争,学校里比较值得说的竞争是班干部竞选和运动会,这才是真正的竞争。我虽当过班长,但那是老师直接任命的,没有通过竞选,否则肯定当不上,更多的时候我是学习委员。我记得我读小学时班中的班长是彭春金,他当了多年班长,而他本人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

第二句话:后天之教,缺失过多。

3、计生重磅

计生的影响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

生理方面,一个在娘胎中随时可能被计生掉的胎儿和自己的母亲都是在战战兢兢地过日子,母亲能吸收的精华有限,胎儿能获得的精华就更少了,先天气血不足已成定局。

心理方面,计生的恐惧感导致老二们后天的信心不足,容易走极端,更容易痴迷。有时乐观的不行,有时悲观的可以;好可以好上天,坏也可以坏到底。

更有甚者,因计生和传宗接代的原因,家里第一个是女孩,如果第二个还是女孩,这第二个女孩居然会被遗弃、送人,这些排行老二的女孩子真是太悲摧了。

我爸妈养育了我们三兄妹。身体素质最好的是我哥,其次是我妹妹,最差的是我。我哥强势无需多说,系家中长子,而且是家中长孙,我不如小妹,我想是因为我妈在怀她的时候已经很淡定了,前面已生二子,第三胎再无压力,这样一来,我想小妹在娘胎里面也很淡定,其先天气血之足非我可比。

可以大胆估测一下我们三兄妹各自的寿命,若不出现大的变故,本人:55-65 岁,小妹:65-80 岁,大哥:80-95 岁。

是否确系如此,只有后人才能评断了。

我没学过专业的心理课程,我们可以推论一下,一个人在恐惧的状态下最想干的是什么?摆脱恐惧。如何摆脱恐惧?获得他人好感、尊重和关爱。如何获得?有的人低声下气、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有的人好好先生、人云亦云、为虎作伥。如此为之,太错特错!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才是解决之道。

第三句话:计生重磅,双重影响。

第四、课题总论客观地说,爸妈待我们三兄妹是一样的,对我们实在是很好,至少在我的印象中,爸妈从未下狠手打过我们,也从未说过狠话。只是大环境如此,他们的小儿子虽然聪明,比较好学,但仍然存在一些缺失,许多阶段的成就只能用差强人意四个字来形容;而他们的女儿虽然说有两个大哥作为学习的榜样,终究也未能考入高中深造,更与大学无缘。

此课题开始时我用了很多文字来表达我的观点,可能都没有表达清楚,经历研究的过程后,我发现,其实可以用简短的话语来概括我认为的“老二定律”:先天气血不足,后天教育缺失,虽然聪明过人,奈何痴心过重。有情有义之狠,拉帮结派之才,老二无此智慧,除非浴火重生。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4-12-03 19:58

未完的篇章-第七部分

七、总统之悲说了许多中国的事情,在谈如何浴火重生之前,让我们来看看外国总统、领袖的故事吧。如下表:

印度、美国和韩国三国部分悲剧性总统

序号

年份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