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兵的发展
战后的古德里安对坦克的兴趣简直到了着迷的地步,他
凭直觉预感到这种兵器的潜力尚未被人们认识,可是德国被
剥夺了拥有坦克的权利。1922 年古德里安调任国防部陆军运
输处参谋,这一新的岗位使他有机会间接检验和发展他的坦
克战理论。
由于凡尔赛和约的条款的限制,他只好利用汽车发动机
和底盘,装上铁皮制成的坦克模型进行演习,可是轮式车无
法克服地形复杂带来的难题。演习中笑话百出,大多数车辆
抛锚了,少数冲出障碍重重的演习场的车辆将铁皮模型颠得
走形变样了。参加演习的军官围着狼狈不堪的“坦克”笑的
前仰后合。
“古德里安先生,这是什么呀?是从撒旦那里逃出来的
怪兽吗?”一位汽车兵上校嘲讽道。
“这不是怪兽,他们是坦克,明白吗?上校先生。”古
德里安对这些一开始就不与他合作,故意捣乱的汽车兵军官
十分恼火。
汽车兵的任务是搞运输,可是国防部来的这位性情古怪
的参谋居然让他们玩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鬼把戏,上校是参
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坦克的威力早就见识过了,他
见古德里安朝他吼叫,禁不住勃然大怒。上校操起一挺机枪
朝“坦克”扫去。古德里安的“坦克”顿时布满蜂窝般的弹
孔。
“让你的坦克见鬼去吧!”上校扔掉机枪扬长而去。
其他军官则留下来继续看他的笑话。古德里安望着演习
中抛锚的车辆在泥淖中挣扎,尽量压抑心中的怒火,他掏出
香烟,散发给军官,说:“我宣布演习结束!坦克已经不复存
在了。请你们帮司机将陷进泥坑的汽车拖回军营。”
下级军官如此幸灾乐祸的嘲笑古德里安,并在背后说他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傻子” 甚至连古德里安的上级都粗鲁
的对他说道:“见鬼,什么战斗部队,它们只配运送面粉”。
①
如此大的阻力,古德里安的坦克战理论是发展不下去的,
不出一年,德国军方肯定会把本来就不多的军事预算投入到
别的方面,比如研发更先进的单兵作战武器,或者射程更远
的大炮。
就在古德里安快要陷入绝望的时候,希特勒上台了,这
个家伙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有着特殊的兴趣,并且精力十足,
不知疲惫。
1933 年,德国兵工署主持的近代兵器发展表演会上,当
希特勒看到古德里安亲自指导的装甲部队表演时,情不自禁
地一再说道:“这就是我所希望的东西!这就是我所需要的东
西!”
在亲自接见古德里安后,希特勒更是欣喜若狂,一次单
独为古德里安举行的晚宴桌上,古德里安向希特勒大谈未来
战争的构想,希特勒的领悟能力使古德里安惊讶不已,为之
倾倒。
穷其一生,尽管古德里安在他的回忆录中不管攻击希特
勒的战略方针和指挥艺术,但却没有从人格问题上指责过一
句,反而时常偏袒他的这位元首,我想,这也是他对知遇之
恩的一种报答吧。
就这样,由于希特勒的直接干预,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
才得以继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备受希特勒宠爱的装甲部队,却一
而再再而三的使他们热心的元首感到泄气。
譬如,在挺进奥地利的过程中,尽管这个行动过程是以
和平方式进行的,有意卖弄新式武器的希特勒却命令,把古
德里安的装甲部队作为先锋开路。
但是,随后的情景是让人尴尬的,那些步行赶来步兵师
的士兵们惊奇发现,在 500 英里长的路途中到处是抛锚的坦
克,被元首吹嘘的很厉害的装甲师竟然还没有看到维也纳的
山头就抛锚了其中的一半。陆军统帅部的约德尔将军更是指
责说:“约有 70%的坦克瘫痪在公路上无法动弹。”
可怜的古德里安先生再次成为嘲笑的对象,任何古德里
安不在场的军官派对上,古德里安与他的装甲部队成了最有
趣的笑料,他们哈哈大笑道:“古德里安这个傻子,看看他
要出丑到何时才肯罢休”。
1939 年 9 月 1 日 ,战争爆发了,古德里安暗地里下定
决心:演习是为实战做准备的,只有在实战中,新型武器才
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现在,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①摘自《闪击英雄》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05-09 00:28
连载 11
古德里安将军是在 1939 年 8 月 22 日,就任新成立的 19
装甲军军长的。这虽然是个新的番号,但所辖部队的一个装
甲师,两个摩托化步兵师,都是他一手组建并栽培的。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他所指挥的部队就急速的越过国境
线,并很快就突入波境,在打穿波兰军队没有纵深的防线后,
这些装甲师并不停留,而是直插而入,清理残敌和攻陷碉堡
等耗时战斗是留给步兵去做的,古德里安将军认为,装甲部
队所追求的只有两个字——速度。不停的前进,直接绕到敌
人的背后去捅刀子才是王道。
德国人如此奇怪的战术,不免使波军大吃一惊了,尽管
许多部队电话线路以及指挥中心在空袭中遭到严重破坏,但
是波兰的统帅部仍旧收到了前线传来的战斗报告,该报告指
出:“德国军队正在国境线与我军激战,但是他们的坦克车
已经驶进我军防线的纵深,并且消失不见了。”
面对这样的报告,斯米格威.雷兹元帅只是淡淡一笑;
“胡扯,没有步兵的掩护,光是坦克冲进来有什么用。”
但是,随着诸如此类的报告增多,斯米格威.雷兹元帅
才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虽然他暂时还摸不透德
国军队如此战术的目的是什么,可他毕竟是参加过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老兵了,为了谨慎起见,他命令:在后方预备队加
紧搜素德军装甲部队的去向。前线作战部队则得令:坚守阵
地,阻止德军的推进。 |
|
的防线已经遭到了德国步兵的多处渗透,而且由于德国空军
的不断空袭,缺少防空炮的波兰陆军伤亡惨重,他们的机场
被毁,仅剩的波兰空军连升空作战的机会都没有。
糟糕的坏消息还不断从前线传来,让斯米格威.雷兹元
帅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大体上,波兰的防线还是“完整”的。
9 月 3 日,古德里安的装甲军已经突入到了波兰腹地 150
公里处,在当天下午,古德里安的装甲军完成了对国境线上
仍在鏖战的波兰军队的包围,并很快拉起了一条封锁线,公
路上到处挤满了德国的坦克。
那些往前线增援的波兰军队根本不知道德国的装甲部
队已经绕到了他们的背后,一个波兰炮兵团正沿着公路往前
线挺进,正巧碰上德国坦克也正沿着公路急驶,他们惊慌失
措,不知道这些德国部队是哪里冒出来的,在战斗过程中只
有两门炮曾经有过发射的机会,就被德军所歼灭。
德军如此神速的进展让斯米格威.雷兹元帅大惊失色,
他明白了,他所面临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强敌,他的师团已
经被包围在长长的国境线上。(德国步兵师在前,装甲军在
后),包围圈里的波军已经成了一块美味的夹心饼干。
这位忧心忡忡的老元帅没辙了,只得立即发电报向法国
人求救,并询问他们何时才能获得有效的军事援助。
德军此时已经把最精锐部队全部用来进攻波兰,在法国
边境上只剩一些训练不足,人员缺少的德意志要塞师。
当然了,所谓的“德意志要塞师”只是个很美妙的名字,
他们的人员编制和武器装备实际只相当于德军的团级单位,
尽管人员如此匮乏,这样的要塞师也仅仅只有 46 个,而且
全是步兵,法国陆军却能轻易动员 100 个师之多。
所以,斯米格威.雷兹元帅希望法军能在西线发动一次
强有力的进攻,迫使德军调兵回防,这样波兰方面的军事压
力自然也就减轻了。
很快,同盟国陆军总司令甘默林将军对斯米格威.雷兹
元帅的请求做出了回复。
甘默林的回复是这样的(原文):
“在东北地区中,我们正规师的半数以上都已经开始行
动。
自从我们越过国界之后,德军既开始作激烈的抵抗,尽
管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可是我们却被陷在静态战争之中,
而敌人对于防御却具有良好的准备,同时我们也还缺乏必要
的炮兵……从开始起,就有空中的战争与地面的作战相配合,
而我们也知道有相当部分的德国空军是正在与我们对抗。
所以我是已经履行了我事先所提出的诺言,在法国动员
第一天后的 14 天,开始用我的主力发动攻势。我可能做更
多的事情”。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05-09 00:44
连载 12
斯米格威.雷兹元帅接到这样的回信估计是很郁闷的,
原来一直所指望的军事援助仅仅是连炮兵都没准备好的法
国陆军。
而法国人实际是怎么做的呢?
是的,法国军队确实发动了进攻,但推进了几英里过后
就停了下来,理由倒是很充分:“给予德国人撤退的时间”。
然后,有些地段的法国军队,或者根本不算军队,而仅
仅是几个巡逻兵,攻陷了几座德国村庄,把那里的德国哨兵
成功赶跑,并放火焚烧了哨塔。在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后大摇大摆的回到了自己的阵地。
在更多的地段上双方是没有战斗的。据外国记者回忆:
双方军队在距离不远的地方做工事,枪放在地上,在休息的
时候还互相点头微笑。呵,就差互相敬烟了。
“战争在 3 个星期内就会结束”,百姓和普通军人们都
这样说道。
英国将军富勒更是无不悲观的说:“在东方的战斗不断
传来噩耗的情况下,世界上最强大的法国陆军,对峙的不过
46 个不满员的德国师,而且全是步兵师,却毫无作为,躲在钢
骨水泥的工事背后静静坐着。眼看着一个堂吉诃德式盟友被
人消灭了”。
其实,早在战争爆发之前,法国统帅就对波兰副参谋总
长说过 “要到大概不到两年以后……1941—1942 年之间”
他才可能发动一场真正的攻势”。他还说,“前提是要能得到
英国和美国的援助的基础上。”
....两年后....估计波兰已经化成灰了。忽悠死人是不
偿命的,看来万事只能靠自己了。
这时候的斯米格威.雷兹元帅又痛苦的发现,原来集结
预备队反攻都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电话是往往打不通的,就
算侥幸能打通,手下的报告是:“运输工具已在空袭中被毁,
只不过没关系,我们能走到前线去。”(挺乐观的家伙)
得,等你们走到前线,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看来只有用最后的杀手锏了,这些部队的集结速度是不
会受到影响的,并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此时的波兰骑兵总数为十万。
波兰骑兵
也就是说,这是个很可观的数目。
德国装甲部队长驱直入,把步兵远远的抛在了后面。所
以深入波兰防线后方的军队并不多。
斯米格威.雷兹元帅认为,只要击毁了这些孤军深入的
敌军单位,前线的部队就能顺利撤下来,并在河川后面建立
一条以波兰首都——华沙为中心的新防线。
之前,斯米格威.雷兹元帅已经下达了前线作战部队撤
退的命令. 在后方的预备队与新组建的要塞部队已进驻这
条围绕波兰中部地段的河川防线。现在,他们能依靠的就只
剩下这条河流众多的天然屏障,只要前线的部队能顺利撤下,
并巩固这条防线,守住它似乎还是很有希望的。
因为这条防线够短,只有 300 多公里长,能发挥内线作
战的优势,抵消非机械化部队行动缓慢的弱点,并且波兰境
内大部分河流都在这里交汇,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将会受到地
形的很大限制。
所以,这时候运用骑兵进行奇袭,延缓德军进攻,为前
线部队的后撤争取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骑兵的集结果然相当迅速,并很快向突入境内的德国军
队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波兰骑兵也全不是傻子,在进攻之前就有人疑问:“敌
人都是坦克,我们用军刀长矛恐怕是打不过吧”。
骑兵军官却说“这些装甲不过是些用锡板做成的伪装物,
是用来吓唬人的”。
骑士们得到了这样的保证后,信心大增,于是蜂拥而上。
第一次遭遇波兰骑兵的,也正是隶属北路集团军群的古
德里安 19 装甲军。此部队刚刚完成波兰走廊的包围作战,
正在布尔达河沿岸休整。
盛夏的阳光洒在宽广布尔达河上,这些年轻的德国士兵
经过数天的苦战,已经好几天没有舒舒服服的休息过了,他
们要么三五成群的蹲在树下围着吃午饭,要么就躺在小树林
中旷意的打个温暖的小盹。
古德里安将军是个急性子,还好,此时他正在别处视察,
士兵们都知道,等他们的军长一回来,肯定又得下达新的进
攻命令,所以,他们尤其抓紧这难得的时光,好好休息一番。
经过周密侦查,波兰骑兵抓准了这个好时机,他们策马
扬鞭,向毫无准备的德军发起进攻。只见漫天尘土间,波兰
骑兵吆喝着,骑着骏马,高速的向德军坦克集群发动冲锋。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中世纪式骑士。德军大吃一惊,但
很快就清醒过来,他们慌忙跳上自己的坦克,毫不留情地用
坦克炮和机枪向波军扫射。
波兰骑兵数量众多,但是坦克所发射的炮弹在骑兵中间
炸开了花,尽管这些战马平时训练有素,但是炮弹的轰炸声
依旧使得它们惊慌失措,不听使唤,一开始还列布整齐的波
兰骑兵顿时乱成一团,那些未得休息的德国士兵估计是出于
愤怒,大胆的甚至已经驾驶坦克用履带去碾压波军...
其实传说中的波兰骑兵使用马刀砍坦克是不存在的,在
骑兵进攻中,也只有军官才能使用马刀,多数的波兰骑兵使
用的武器是长矛。
这种武器必须横放腋下,利用马匹高速的奔跑向敌人进
行撞击,我完全可以想象,那些侥幸能够接近坦克的波兰骑
兵,使用长矛高速撞击钢板后的惨象................
图中可以看出 波兰骑兵的主要武器是长矛 而不是传
说中的马刀 但是这种武器换来的结果是更加悲惨的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05-09 00:53
连载 13
当古德里安将军视察完毕,回到指挥部时,就惊奇的发
现他的那些文职幕僚们却都头戴钢盔,神色慌忙的在架设战
防炮。将军很惊讶的询问:“ 这是在干什么”。幕僚们告诉
他,波兰骑兵正在向我们这里挺进,指挥部人员不够,是抵挡
不了如此突袭的,所以全体动员起来修工事。
19 装甲军的参谋长也把波兰骑兵下午的进攻向古德里
安将军做了一个简短的汇报。将军只是淡淡一笑:骑兵打坦
克,真是新鲜。
古德里安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视察了一整天也够累了,
他直径走进指挥部,打算小睡一盹,以便有精神迎接下一次
的战斗。
刚一睡下,古德里安将军就被电话铃声所吵醒,一名师
长语气局促向古德里安报告说:“由于波兰骑兵的袭击,我
们被迫要撤退了”!
面对这样啼笑皆非的报告,古德里安将军差点没晕过去,
他好一会儿都没有开口,缓了半天神才提起声音反唇相讥:
你是否听说过一个德意志的 “榴弹兵”师会被敌方的骑兵
赶跑?”
军官是个机灵鬼,他听出军长语气带火:连忙就在电话
里说:“保证守住现有阵地,击败敌人的反击。”
最后,这个师也确实守住了阵地,波兰骑兵又不是傻子,
遭到德国装甲部队如此“虐待”,早就打消了一切反击的念
头。
所以不难发现,十万波兰骑兵所造成的心理影响,比实
际意义还要巨大的多。德国战地记者更是得意洋洋,向全世
界发表了“骑兵打坦克”的作战经过,借以凸显德军的强大。
此时,波兰战役已经接近尾声。国境线上的波兰军队在
一次次合围中被消灭。能侥幸逃脱的部队是极少数的,能逃
脱的士兵为了跑得快,甚至把武器都扔掉了。
9 月 16 日,彻底绝望的波兰政府越过边界,逃亡罗马利
亚的一个小村庄。
此举动正好给了在东面虎视眈眈已久的苏联政府一个
很好的口实。
其实在 8 月 23,德国就与苏联签定了《苏德互不侵犯条
约》。并且,斯大林同志预祝:希特勒先生在“被迫”的自
卫还击战中取得辉煌的胜利。私底下,双方还签订了共同瓜
分波兰的秘密议定书。
斯大林同志是个要面子的人,无理由的入侵波兰太没理
由了,所以在德国军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的情况之下,苏
联红军仍旧陈兵边界,按兵不动——他们还在为一个体面的
借口绞尽脑汁呢!
现在,波兰政府既然已经跑到了国外, 终于使苏联找
到了“体面”出兵波兰的借口。
苏联政府宣称:“由于波兰政府不复存在,因此《苏波
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为了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
数民族的利益”,苏联决定进驻波兰东部地区。9 月 17 日凌
晨,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分别在科瓦廖夫大
将和铁木辛哥大将的率领下,越过波兰东部边界向西推进。
苏联兵倒是很有头脑的。在经过波兰边界岗哨的时候就
欺骗说:“我们是来帮你们打德国人的。”不明真相的波兰边
防军战士也不辨真伪,就这样让苏军大摇大摆把坦克开了进
去。
结果是让波兰士兵感到沮丧的,因为这些苏联士兵随后
就解除了他们的武装,并把他们投入了战俘营,并且这些可
怜的波军战俘再也不可能从战俘营里活着走出来了。
9 月 8 日,德军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华沙近郊,22 日华沙
外围战斗基本结束,除极少数部分在俄波边界的波军外,波
兰其余部队已经支离破碎,陷入一片混乱当中。
此时波军总司令斯米格威.雷兹元帅已失去对部队的控
制,波兰大部分地区停止抵抗,只有华沙等少数地区的波军
仍在战斗。
25 日德军开始进攻华沙城,为了减少伤亡,陆军统帅部
决定炮轰华沙城,空军也跑来凑热闹,前一天还誓言抵抗到
底的华沙守军司令于 9 月 27 日停止抵抗。至 10 月 2 日波兰
完全被征服了,全部领土被德国和苏联占领。
至此为期一月的波兰战役落下帷幕,枪炮声渐渐停止,
波兰大地重新回复了平静,然而一个主权国家已轰然倒下,
不复存在了。
对此次战役的过程我并不想详述太多,因为德军占有显
著优势,研究战略战术的人对这次军事行动不会有特殊的兴
趣,我也仅仅详细介绍一下古德里安将军,因为他将是以后
法兰西战役与苏联战场的主角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
在此次战役中,德军亡 1.06 万人,伤 3.3 万人,失踪 3400
人。
波军亡 6.6 万,13.3 万,被俘 69.4 万。可以看出德军
的伤亡是相当高的,这当然要归功于波兰的顽强抵抗,虽然
这样的抵抗对整个战局是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波兰人已经
证明了自己的勇敢。
苏军的入侵行动历时 12 天,向西推进 250-350 公里。
在推进中苏军亡 734 人,伤 1862 人。
苏联这个便宜可算捡大了,许多德国将领为此相当不服
气,因为事先秘密协议约定,要把东波兰的一大片土地割给
苏联,但这些土地现在德国人手中,将领们急不愿意把这些
用将士们鲜血打下来的土地让给苏联。斯大林也怀疑德国最
高统帅部是否会烙守协定,而退回到双方一致同意的分界线
上去。
但是希特勒遵守了诺言,还为此准备了交接仪式。在应
属于苏联地段所俘获的物资,都一股脑的交给了苏军。
为什么希特勒付给俄国人这样高的代价?不错,为了使
苏联不参加西方阵营,置身战争之外。
之前西方国家是和苏联进行过接触的,希望组成三大国
联盟,一起对抗德国的崛起。假如谈判成功,这简直就是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翻版,只不过是把沙俄换成了苏维埃 。假
如这一切变成现实,那么德国可真是“四面楚歌”了。
然而嗅觉灵敏的希特勒最终赢得了斯大林的支持,很简
单,他给了苏联更多的利益,为了与斯大林签订条约,他默
认了苏联入侵波罗的海地区的行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
陶宛都被苏联所蚕食。消灭波兰苏联也从中分了一杯羹,甚
至入侵芬兰这样弱小的国家。希特勒也严令,不允许德方将
领流露出对芬兰丝毫同情“要支持斯大林的行动”希特勒这
样说道 。
斯大林也看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便变本加厉,漫天要
价。
忍,为了不使德国有后顾之忧,希特勒只得委曲求全。
因为有些帐,是需要秋后来算的。
现在轮到法国了。
貌似是英国的讽刺漫画...希特勒与斯大林的背背山婚
礼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仪式上 斯大林笑面如花
如此大的便宜 没理由不高兴呀(左边为德国外交部长里宾
特洛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