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并不是刘邦亲自杀他,虽然是刘邦擒拿并软禁了他,而且刘邦也是信奉“无毒不丈夫”那一套,不过面对曾经对自己的的大汉恩重如山的韩信,刘邦还是下不了手,还是动了妇人之仁,最终是刘邦那辣手吕后把他干脆利落地给杀了(后来刘邦在白登被匈奴围困,几乎是到了没大将可派来解围的地步,只靠陈平的“图画美人计”侥幸解围,呜呼哀哉),
还真是最毒妇人心也,难怪贵为帝国话事人的刘邦想换个太
子最后都成了“流产政变”,从这你就知道吕后这个泼辣婆
娘的政治能量,果然刘邦死了以后她也掀起了强劲的政治风
暴,当然这是后话。
7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19 20:08
这事说来话长,其实刘邦在心里惦记韩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项羽中了十面埋伏兵败乌江之后,他的逃亡将领钟离昧却跑到大将韩信的封地去避难,就因为钟离昧素来与韩信关系很好,这个问题就非常微妙,说白了韩信居然是钟离昧的 “黑色保护伞”,你叫别人怎么想?因为钟离昧曾是项羽的手下猛将,在战场上刘邦吃过他的亏不少,所以也很记恨钟离昧,恨不得让他千刀万剐啊,当听说他在楚国,就趁机下令楚王韩信逮捕他,听候处理。
然后就发生了有人告发韩信谋反的事,汉六年有人告韩信谋反还真是事出有因也,不算是空穴来风。
7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19 20:32
于是刘邦问手下将领们如何处置为好,将领们都慷慨激昂地说:“还能怎么着,既然韩信已经摆好架势要对着干,也只能马上发兵摆平这小子了!”这个虽然也是一个办法,不过刘邦却心里发虚,刘邦当然也知道他自己是靠谁领兵百万并用兵如神而打下的江山,论打仗刘邦当然比不过项羽,更加比不过韩信,所以一说到和韩信硬碰硬,在战场上兵戎相见秀武力值,刘邦就知道这事有点玄,当然不在第一时间表态。
那时候,张良已经急流勇退,逐渐从帝子师变成帝王宾,效仿赤松子作仙人游玩出世的把戏,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样子,刘邦也知道他这是在玩自保,他从来都是很有智慧的半仙人,这也是刘邦喜欢他的原因。所以朝中还有同样高智商又行事诡异的陈平可用,刘邦也只能把这件关系大汉帝国命运的大事情拿出来和陈平商量,讨点对策了,因为不慎重的话,可
能最受伤的就是刘邦他自己啊。
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19 21:01开始陈平可能是有难言之隐,居然来了一个沉默是金,不管刘邦如何情急,他都是一再推辞不想表态的样子,直到刘邦再三追问,不肯出主意的他才懒懒地反问道:“朝中的将领们都说了些什么?”刘邦只好把将领们的话统统如实告诉了他,而且刘邦也肯定自己有这方面的考量。陈平问:“这次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这件事还有其他人知道的吗?” 刘邦道:“没人知道。”陈平问:“韩信呢?韩信他本人知道吗?”刘邦说:“他也不知道。”陈平于是停顿一下,好像想起了什么,然后问:“陛下您认为你的军队强过楚王的军队吗?”刘邦如实答道:“不见得比他厉害。”陈平又问:“那么陛下手下的战将中,有谁能在战场上胜过韩信?”刘邦又答道:“他是战神,在战场上没有人能及得上他。”陈平沉吟片刻,继续说:“那么我和陛下分析一下,既然我们的兵不如楚军精锐,而将领又不是韩信的对手,我想问你用什么来保证你能战胜韩信?就凭那保卫大汉的一腔热血和几句空口号?你没有必胜的把握,却在一帮盲目乐观的将领的撺掇下想兴兵攻楚,这无异于是在催促韩信狠下决心反汉,而一旦引起战争,胜负难测,这样做我还真是为陛下担心啊,手心都冒汗了,这也太危险了。”
76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19 21:29听他这么一说,刘邦自己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又祭出了自己的口头禅:“那可怎么办?”陈平这才平静地说:“古时候天子常常在全国各地巡行,会见各地的诸侯,以商国事,我想陛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引蛇出洞。我听说南方有大湖叫云梦泽,陛下可以假装出去巡游云梦泽,并在陈县会见各路诸侯。陈县就在楚国西界,楚王韩信听说天子出游,又到了他管辖的地盘上,我相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当然会出郊外远迎谒见。而在他谒见陛下的时候,陛下便可以乘机捉住他,根本不用派兵大动干戈,
这不过就用一名力士就能办到的事罢了,就这么简单。”
7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19 22:59
陈平不愧是陈平,用的计谋就是特别诡秘特别道行深,刘邦也认为这个计谋十分好,既节省成本又不惊动众人,还符合传忌之道,便于保密,忙不迭便派出使者通知各路诸侯在陈县相会,因为刘邦传旨说他将要到南方去巡
游云梦泽了。
话是这么说,其实刘邦是想依计擒拿韩信,韩信当然不知道。
8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19 23:39据说刘邦将到楚国时,摇摆于反与不反之间的韩信终于有点醒悟,所以打算起兵谋反,聪明绝顶的韩信绝对知道刘邦这次来者不善,但他自己根本就没有处心积虑要谋反过,最多也就是想想而已,没有下过最后的决心,一切要看刘邦对付他的强度与力度,所以他认为自己无罪,量皇帝也不敢对他怎么样;当然警惕性很高的他要来谒见刘邦,又怕刘邦算计他,因为刘邦这次来得也太突然了点,点兵点得特别精准的他不会连这点不好预感也没有的,那他就不是韩信了。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这时有人向韩信建议说:“我想陛下就是痛恨钟离昧而已,如果你杀了钟离昧,皇上肯定很高兴,就不用担心有灾祸发生了,一箭双雕也。”韩信听毕有点犹豫,毕竟和钟离昧有交情,不然的话也不会冒险收留他在楚地了,这不是给自己申请一把砍头的剑吗?这当然是对友情的一种承诺。
8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0 00:10于是还算是重情的韩信把此事十分为难地摊开来,与钟离昧商议这事如何化解,因为他也不想让钟离昧不明不白地死掉,原本这也是一种有担当的表现,不过嗅到了死亡味道的钟离昧却气急败坏地对收留自己的老友恶语相向道:“你也忒是糊涂极了,枉你还号称什么天下第一猛将,你这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吗?你也不想想,汉王之所以不攻打楚国,就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他要灭我,那就要投鼠忌器,他应该知道你会起兵反叛,反正我们是一条线上拴着的蚱蜢,谁也跑不了。如果你想把我抓起来去讨好汉王,我今天死了,下一个要死的一定就是你韩信,不信你试试看,唇亡齿寒啊。
原本我以为你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大丈夫才来投奔你,不想你也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并不如我想像的那么忠厚有德行,我这就自己了结,成全你去汉王那里邀功请赏吧。”说完,性情刚烈的钟离昧把剑往脖子上一抹,鲜血霎时四溅像飞翔的花朵,刎颈自杀而亡。
8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0 00:40然后,韩信忙不迭拿着钟离昧的首级去陈地谒见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刘邦,以为能逃过一劫,而有心要废了他的武功的刘邦哪能放过他,这不是放虎归山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也,经此一役,即使是他原先没有反意,这次也会下定决心要叛乱的啦,刘邦似乎也看透了一切。
所以,韩信一到,刘邦立马命令埋伏的武士出其不意地把韩信像绑棕子一样严严实实捆绑起来,扣压在随行的副车上,严加看管。因为这次刘邦不仅要剥夺他的权力,还要把他软禁在京城,让他彻底成为无牙老虎,乖乖地接受刘邦的政治“双规”,再也没有反抗能力造刘邦的反。
8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0 01:00 好,晚
安
86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0 14:53 好
来自 9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0 15:49 谢谢
了
来自 9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0 17:18 晚上更
新
来自
9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0 20:49 晚上
好
来自 9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0 21:40韩信一看到这架势,当然立马悲从中来。联想到钟离昧临死前的肺腑之言,更加羞愤交加,于是声嘶力竭地对刘邦喊道:“果真如人们说的‘狡兔死了,出色的猎狗就会遭到烹杀;高翔蓝天的飞鸟被杀光了,性能优良的弓箭也只能收藏起来置之高阁;敌国被攻破了,善于出谋划策的谋臣就会被藏之南山秋扇见弃了’。果然是至理名言也,现在天下已经平定,也没有用到我的地方的,我本来应当遭烹杀!这是千古不变的宿命。”看到他那么激动,一脸委屈的样子,刘邦倒是先心软了,慌不择言地说:“有人告你谋反。你也别嚷嚷!嚷嚷也没有用,没人能救得了你,你谋反的事,已经非常明显了!”这话说得刘邦都有点心虚,这不是明摆着强词夺理吗?至少不能理直气壮地拿出证据证明韩信造反,别人一听就知刘邦是打横行的,换句话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反正涉及皇权问题的,刘邦当然不能掉以轻心,该心狠手辣的时候
决不能手软,原则是也。
96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0 22:31原本刘邦是想一劳永逸给韩信痛快一刀,也省得夜长梦多,到时候又生出枝节来,不过刘邦又是出了名能宽厚仁爱的,自己亲自杀了开国功臣,这个胆量刘邦最后又没了,一付又爱又恨的样子,于是就给韩信戴上囚具,押回去再说。
回到洛阳,刘邦还是大发慈悲赦免了韩信的罪过,毕竟大家曾经是同一战壕的战友,甚至于是没有他就没有大汉,而且最重要的是刘邦拉不下这个黑脸,不然的话刘邦就不是信陵君的信徒了,也不会行走江湖结交那么多朋友了,有的还愿意用命来换取刘邦的平安无事呢,这一点刘邦是最清楚不过的了,事实上韩信也是罪不致死,当然他死罪可恕活罪难饶,谁叫你那么强,比山中老虎还强,常常让主人睡不了安稳觉,这大概就叫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吧,楚王是不能再当了,以后凡不姓刘的也最好不能当王,不然天下共击之,最终刘邦掂量了一下,改封韩信为淮阴侯,算是降职保命也。
9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0 23:06
(3)借刀杀人:假手吕后清除政敌老实说,对于韩信的个人遭遇,刘邦心里是有愧的,当听到他被自己的知己兼第一功臣萧何骗来让吕后杀掉后,刘邦当时的心情就特别复杂,说不出是悲是喜,韩信还真是不走运,少时受奇耻大辱,死了被夷灭三族,这个对谁都是有点残酷的事情(他的过错就是个人能力太强,简直有一点讽刺的意味了),而造成这种原因的,正如有人概括的“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是也。
刘邦知道吕后也是一政治强人,到后来刘邦暂且只能和她打成不手,连要换太子换个接班人都被她搅黄了,死在她手里韩信没话可说啊,刘邦相信她早就窥见他因韩信功多而不忍心杀之的内心世界,所以帮刘邦达成了心愿。
9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0 23:52不过,刘邦总是在韩信的死里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鸿门宴上项羽对他的网开一面,那已经是老黄历了,却总是鲜活如昨天才发生一样 ,这个也可能是刘邦下不了手的原因,最后借吕后之手歪打正着一劳永逸解决了韩信,所以刘邦听到这个消息也只能是喜忧参半啦,说不出的怪滋味。
其实韩信被软禁以后,刘邦更加没有杀他的心,一个已经武功尽废的无牙老虎,刘邦当然不会顶着千古骂名把他做掉,你爷爷刘邦我不是那么没义气的人,也很会算历史账。
99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00:42而项羽犯的一生最大错误就是不肯过江东,连最后的政治翻盘机会都自动放弃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项羽的目光短浅,注定干不了大事,至少不会将革命进行到底。横冲直撞地战到最后,这时候跑到乌江边的,也只剩下他这个有千里马坐骑的孤家寡人和一小撮骑兵随从了,英雄末路的格式基本上也几乎都是这个样子了,好可怜。
想当年千军万马英气勃发的项大王落到这步田地,说起来还真是让人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如果你不够狠(比如鸿门宴上放了刘邦),最后哭的可能也就是你自己。
其实,项羽那时是落魄了点,还不至于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他听从那个亭长(哈,刘邦也是杰出亭长,果然也是有眼光的人)劝告的话,或许又有人生之另一洞天也。
ty_大阿福: 2019-04-20 08:19:44 评论他心不够狠?其实是他对政治军事的远景预判缺乏看远看透的高屋建瓴的智慧,他意气风发上场,却黯然落魄收场,虽然令人扼腕,也是他注定的结局,志大才疏、当断不断的个性与眼界,对他最准确的评价应该是鸿门宴后范增的那句:“竖子不足与谋”也!可叹可悲!
10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01:18倒是韩信被囚禁后,刘邦自己居然还动了恻隐之心,看到楚河汉界生龙活虎、所向披靡的天下第一猛将,颓废成了那种“垮掉一代”的样子,刘邦的心也莫名其妙有点痛,那种钻心的痛,就仿佛自己就是韩信一样,甚至于很不美妙地想起了雍齿打包带走自己的丰邑子弟投奔魏人,而自己又病了的那段苦难日子,自己的心于是又无端柔软了起来。
于是为了给他消愁解闷,缓解他的巨大心理落差的压力和挫败感,刘邦还时常与韩信聊天下棋呢,这当然不是猫哭老鼠假慈悲,而是因宽厚仁爱心理散发的一种最真实的愧疚之心,也算是一点人性的光辉啦。
如果不是他功高盖主再无可赏之功,让刘邦的大汉受到潜在威胁,刘邦早就放了他。
10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01:47 晚
安
10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11:26被困囚笼的韩信深知刘邦很畏惧猜忌他的才能,所以常常装病不上朝参见和跟随出行。因为成了困兽之斗,从此韩信心灰意冷日夜怨恨,在家也是闷闷不乐度日如年,对于和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等处在同等地位感到羞耻,原本这两个丰沛集团的骨干功劳比他差了一大截,打仗的本事更加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却能和他平起平坐,上天还真会开玩笑。
最可笑的是卢绾作为刘邦的小邻居和铁哥们,军功立不了多少,却因儿时玩伴的特殊“发小”地位可以做到燕王,这对于心高气傲的韩信来说,更加是心理不平衡。
对这刘邦自己也得承认对丰沛兄弟优待得太露骨,这正是很多人不服的原因,居然当了王显得有点名不副实的
草包卢绾后来还反了刘邦,还真是有点气人也。
10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12:19
有一次,韩信去拜访刘邦曾经的第一心腹,也就是刘邦从小跟其一起吃狗肉长大的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毕恭毕敬地迎来送往,并用很卑微的语气十分讨好地对天下第一猛将韩信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寒舍,顿感蓬荜生辉,臣下真是三生有幸受宠若惊啊。”喜悦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像刘邦见到曾经的偶像秦始皇一样要流口水的样子。韩信出门后,苦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杀狗天王樊哙这般粗人为伍了!”不屑一顾的款式。
好在韩信也是一个好读书的人,在他被“双规”的这段时间里,刘邦命他与兵法“半仙人”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也算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兵书整理,为大汉和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学术研究奠定了系统而科学的基础。此外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实战参考价值,果然是有两把刷子也。
10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12:48
总之,有具体的事要做,而且又是自己最喜欢的军事理
论和军事典籍研究,韩信当然是做得一丝不苟,没有一
点推托,不再无所事事的韩信还暂时忘记了自己的“鸟笼生涯” 的局促和不平,眼睛闪亮又如开辟了另一战场,这就有了后来刘邦和他谈论将兵和将将的从容和淡定,
以及汉国各位将领水平高下和长短的著名辩论。
因为作为“手下败将”的他,居然眉飞色舞、忘乎所以地谈起了刘邦和他带兵的差别,讲到动情处,还口水四溅地揶揄刘邦最多只能统率十万兵马,而他却是多多益善,好像忘记了刘邦正在软禁他,他自己倒成了“世界之王”的样子。
1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13:30看到他的得意样,刘邦忍不住讥讽他说:“你这么能打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呢?”韩信居然正经八百地正色道:“陛下不能带兵,却不意味着你就不是好统帅啊,因为你有好统帅的一种最高境界,那就是善于驾驭将领,你善将将的独特本事,这正是我被陛下俘虏的深层原因。况且陛下是天子,天授神力,那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所能轻易做到的。” 呵呵,这话怎样听都像是在拍领导的马屁,连谁也不服眼睛生在额头上的高傲韩信也学会此道了,说得刘邦好像是天界下凡的仙人一样,不禁令刘邦哑然失笑,什么天授神力,一派胡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王就是不信天命举起义旗才号召天下人推翻了暴秦的。
109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14:03刘邦也是一个从大风大浪九死一生中爬过来的吃沛县狗肉长大的凡胎俗人而已,谈何天授神力,刘邦被项羽追得屁滚尿流的时候谁借刘邦一双翅膀?还不是靠刘邦的一个父母给的土脑袋转危为安的?因为这话出自聪明绝顶的战神韩信的口中,听起来还真是有点怪怪的,以他那种目空一切的性格说这种不合性格的恭维话,刘邦还真是有点怀疑他的真实意图呢,难道是专挑好听的话来让刘邦高兴,然后大发慈悲放了他?有这种嫌疑吗?
110 楼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14:41 周日的宁
静
11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15:0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307890947.jpg{EIMAGE} 威武的吕
后
1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16:18不过,刘邦还真是到了自己死的时候,还没有弄明白韩信说这话的真实意图,诡异得如韩信点兵的神秘,刘邦算是没话说了,刘邦更相信是韩故意糊弄自己想让其高
兴,从而对韩放松警戒而已。
因为,最终刘邦既爱且忌的韩信还是走向了刘邦的反面,成了一条养不熟的狗,刘邦也知道自己这浅水养不了韩信这条大鱼,他的暂时老实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罢了,以他的诡计多端,以及与刘邦的历史纠葛,刘邦更加知道他们之间会
有公开摊牌的那一天,时间迟早问题而已。
11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17:30
上
来自
11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18:36
来
来自
11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20:26早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就曾因他的过高要价和公开挑衅而动过杀心,因为战争需要而忍辱负重不杀而已,只要能打仗不听话也封王,这叫做“用人如器,取其一端”,这也是古代最会用人的皇帝刘邦“人才集锦菜”之满汉全席中口感最灿烂的一例,其实韩信最不好的就是恃才傲物太过自负,他靠自己的才能成就天下第一猛将称号,最终也因为锋芒毕露功高震主而被夷灭三族,这就是强出头的政治副作用。
这一点,他和同样足智多谋的张良相比就逊色多了,如果他也能和张良一样不恋权位,不恃才逞能,他就可以比美周公、召公那样的伟大人物而让后世享尽荣华富贵,何至于被灭族那么惨烈呢?呜呼哀哉。
11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20:54韩信谋反发生在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那些时候,这段时间里活得十分憋屈的韩信,一定早就处心积虑铤而走险,很会看人善于团队管理的刘邦从来没有看错人,刘邦之所以迟迟不能下手解决韩信,说白了也就是刘邦不想背负千古骂名,以刘邦曾经的江湖经验和残存的义气,刘邦更加不想过桥抽板,这是令刘邦午夜梦回纠结千百回的问题,人有时候确实是十分矛盾的动物,甚至因此折磨得自己够呛。
那次,履新的陈豨向韩信辞行。
11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21:37这两人本来关系就比较好,可能是想打政治翻身仗,要有一番作为的韩信从陈豨那里看到了一线生机,于是就拉着他的手有意避开左右侍从想要讲些秘密事,两老友一对眼,颇为失意的韩信就壮怀激烈地仰天长叹道:“看在我们的交情份上,您可以听听我的知心话吗?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一下。”陈豨连忙说:“一切听从将军吩咐,我定当效犬马之劳!” 韩信说:“您将要去赴任的地区,是天下精兵屯聚的地方;而您又是陛下十分宠信的臣子,不然的话也不会把这么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交到你手里让你打理了,从这就可以略见一斑。如果有人告发说您谋反,陛下当然不会相信;而如果再有人告发你谋反,陛下就一定怀疑了;如果有人再三告发你谋反,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讨伐,这叫做人言可畏三人成虎啊。这样的话,我就为您在京城做内应策反,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图谋天下了。”陈豨平素就最服韩信的用兵才能,一向知道韩信有雄才大略,所以也深信不疑,动情地说:“我一定听从先生的指教!”
汉十年,陈豨果然反叛。
119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22:09
好
12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22:33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307905123.jpg{EIMAGE}
12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23:12
(4)密室宰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面对危及皇权的大是大非问题,刘邦也只能御驾亲自率领大军前去征讨,韩信当然知道是什么回事,这家伙等这一刻早已望眼欲穿了,此时的他心中暗喜,因为成事的机遇终于来了,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这样一来,韩信绝对也是又装病不随刘邦出征,不然的话就会坏了他的造反大事。据说他还暗中派人到陈豨处煸动说:“你只管起兵,我定当在京城协助您,策应起事事宜。”然后梦想政治翻身的韩信,就雷厉风行地和家臣商量,策动京城政变,想在夜里假传圣旨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作为基本的起事力量,打算用这些人去袭击吕后和太子,乱中夺权。
12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1 23:50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307907273.jpg{EIMAGE}
1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00:36韩信这一招虎口夺食还真是辣,不愧是天下第一猛将,要不是天不让大汉完蛋而让韩信节外生枝的话,估计韩信成事的机率蛮高,让如狼似虎的一队犯人对付一对留守母子简直就是易如反掌,所以部署完毕,韩信就心里喜滋滋地等待着陈豨的消息。还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看似是天衣无缝的变天计划,就因为一个保密工作问题全泡汤了,看来传忌之道也是王霸之道也,对以军事立国的大汉及韩信确实是很有加强的必要。
因为就在韩信吹着口哨兴高采烈地等待成事的时候,他精心策划的春秋大梦,居然让他的一个门客的弟弟给粉碎了,也算是在战场上摧枯拉朽,如洪水下山般有气势且运气好得
惊人的韩信当黑走了霉运。
12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01:03 晚安
125 楼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12:37 事情是这样的。
就在他紧张运转变天计划的时候,这时韩信的一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于是恼怒地囚禁了他,并准备把其干掉。
看到自己的哥哥要被人杀了,救人心切的那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举报韩信要谋反的情况。
吕后收到密报之后,当然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这韩信还真是睡在自己旁边的“食人狼”耶,不过吕后也是听一面之词而已,并没有十分确凿证据能证明韩信要反,不过这事还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也,反正韩信有反心大家都心知肚明,也不算是冤枉他,刘邦不杀他也只是仁慈念旧罢了,所以有心积攒政治资本的吕后正好想表现一番,我老公不想杀你就让老娘我来吧,手早就痒了,于是就和韩信的大恩人萧何密谋了一番。
12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13:05
更新了 129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14:15原本,吕后打算把韩信正经召来问话,又怕心中有鬼的他装病不肯就范,后来灵机一动只有把韩信骗来,反正宫廷女人搞起阴谋来能量也绝不亚于男人,甚至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还是政治能量不小的吕后,最毒妇人心啊,连刘邦最后和她过招都有点招架不住啦,英武一世的韩信栽在她手里也不算是冤枉也。
于是聪明的吕后立马与相国萧何商议,也假传皇命(还真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计中计啊)说陈豨已被杀死,诸侯群臣都已经前来朝贺。
13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14:38这假消息发完之后,萧相国就利用自己对韩信的特殊关系欺骗韩信说:“既然皇上取得了平叛的大胜利,你即使有病,也要强打精神进宫祝贺一下吧,不然皇上那里也不好交待,是老朋友我才这样提醒你的。”韩信就因为和萧何的交情(如果没有他“月下追韩信”并极力撺掇刘邦筑坛拜将,估计韩信也不会捞得那么风生水起成为天下第一猛将),当然也不会怀疑此中用意,官场还真是没有什么真正友情,如果说有也只是利益的暂时联盟而已,这韩信思想一麻痹,放松了警惕性,居然也中了昔日朋友的暗箭,大摇大摆地入朝进贺,最终也成了友情的祭品,弄得他最后欲哭无泪仰面问天也不知该相信
谁、怨恨谁了。
记住,官场是不相信眼泪的,官场也不相信爱情或友情,只相信利益。
13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15:06被蒙在鼓里的韩信一到,立马被吕后派来的武士三下五去二五花大绑起来,这回立心要表演政治秀立威给人看的吕后也不犹豫,管你是什么大汉大功臣,就在长乐宫的钟室里干净利落地斩杀了他,并被夷灭三族,可谓是悲啼哀号,血流成河,让长安人为之侧目,无不悲悯,这可是大汉的大英雄也。
吕后手段辣是辣了点,还是先斩后奏的那种,虽然刘邦也感到有点过意不去,不过从政治高度上来说,还是十分有必要的,避免了一场行将爆发的诸侯割据战争,把之消灭在萌芽之中 ,巩固了大汉的大一统,不再让民众又陷入战火纷扰之中,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也。
13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15:25韩信临被砍杀之时悲哀地说:“我很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啊,以至被妇人小子用下三滥的诡计所骗,枉我为领兵百万的大将,羞杀我也,难道这不是天意吗?”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哀。
千防万防,暗箭难防啊,尤其是朋友从背后射来的冷箭,更是百发百中,你还不能上诉,这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134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16:26当刘邦从平定陈豨叛乱的军中回到京城后,知道他曾千方百计要除掉却不敢除掉的韩信已死,还真是说不出是啥滋味,大概也就是喜忧参半既高兴又怜悯吧,喜的是大汉最大的政治威胁解除了,潜在对手的灰飞烟灭,换了谁都会如释重负,少了这么个致命对手,睡觉都会踏实香甜很多,不过刘邦却不是真的很高兴,因为刘邦对韩信始终怀着一份惶惑和愧疚,刘邦此时此刻才彻底知道项羽为什么在鸿门宴上对他下不了手,这或许就是人类共同的怜悯之情,人性中避不开的东西,这既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性的优点也。
叹息之后,反正这也已经是木已成舟不能更改的事实,人死不能复生,也不想再深究什么了。于是刘邦好奇地问:“韩信临死的时候都说过些什么话?”
136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17:55
好
来自
13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18:57
来
来自
1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20:13
“韩信说十分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吕后说。
“蒯通?这人我知道,他是齐国的著名辩士,也正是他说动韩信攻齐让郦食其被田广烹食的。”刘邦接着说:
蒯通这家伙大概也有从项羽那里要回做人质的刘邦父亲的侯公的倾国之辩才,居然差点能鼓动韩信玩“三国游戏”,这人确实危险,所以刘邦就诏令齐国逮捕蒯通,以除后患,以免他以后又用三寸不烂之舌,鼓动哪个强势王侯起
兵反叛大汉,祸根也。
14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20:30蒯通被带到的时候,刘邦立即对他声色俱厉地喝斥道:“就是你唆使淮阴侯反叛大汉的吗?你好大胆啊,你不知道这是死罪吗?”不料蒯通却毫不畏惧,唾沫乱飞地回答刘邦说:“正是。我确实是教过他这样做,可惜那笨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说皇上对他不薄,解衣推食的,又是升官又是赐物,反你就是不仁不义什么的,以至于落得了个夷灭三族自取灭亡的悲惨下场。假如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你怎能那么轻易就灭掉他呢?甚至于这天下姓不姓刘还是一个未知数呢!我现在还后悔为什么不能讲动他耶,这也是我的失败
之处,我承认。”
1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20:47呀,这小子果然够嚣张,简直当刘邦是透明的,于是刘邦有点恼羞成怒地大喝道:“这小子是不见棺材不流泪耶,来人,煮了他。”蒯通也不慌乱,只顾说:“哎呀,皇上,你为什么要烹杀我,冤枉啊!”刘邦说:“我不会冤枉人,你唆使韩信造反,造反就是死罪,这有什么可冤枉的?罪有应得也。”
1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21:14 “暴秦横征暴敛法度败坏,政权瓦解的时候,山东六国大乱,以至于各路诸侯都纷纷起事,大兴义兵,一时天下英雄豪杰像一大片乌鸦般聚集起来反抗暴秦。终于在列强的共同努力下,秦朝失去了天下失去帝位,而参与争夺天下的各路豪杰都想来抢夺它,僧多粥少的结果,于是才智超群行动敏捷的人便捷足先登率先得到它。跖的狗对着尧狂吠,而尧并不是不贤明仁德,只因他不是狗的主人。在那个时候大家各为其主,我也只知道有个韩信,他是我的主人,我必须全力以赴为他出谋划策,不然的话就是失职,就不配当他的谋士,而且那时我并不知道有陛下,这何罪之有呢?再说了,能争夺天下的英雄豪杰多如过江之鲫,很多人磨刀霍霍、手执利刃就是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只是力不从心或运气不好罢了。难道您都要把他们全烹杀全灭族了吗?这和暴秦有什么分别?”蒯通有理有据不亢不卑地说,不愧是天下有数的谋士,相信一定不比侯公的倾国之辩才逊色,简直是把人主给侃晕
了。 14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21:50经蒯通这么慷慨激昂地一解释,刘邦的心也有点儿柔软了起来,人性中的宽厚仁爱部分又大面积被激活,这些年因为经历太多战场血腥和权力纷争,严峻的形势都让他自己有点狠毒了起来,不过刘邦对有真才实学的义士从来都是恭敬有加,最终刘邦还是下令把蒯通给放了,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总之,对于韩信的定点清除,可谓是一次自上而下基于国家安全之政治高度的清晰判断,为皇权的巩固、帝国的稳定以及避免一触即发的军阀割据、生灵涂炭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这一点刘邦从来没有怪心狠手辣的吕后,因为这是政治大环境使然,如果是刘邦,他当然也会那样做,因为你别无选择。 14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22:13对于韩信的死于非命,刘邦当然也是十分的心痛,突然之间帝国就失去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军事顶梁柱,外有同样强盛的匈奴帝国虎视眈眈,以至于刘邦在追击韩王信时在白登山被匈奴团团围住,到了没有大将可用的地步,只能用陈平的不上道的秘密计谋(图画美女)议和,后来因为实力上的问题接受了娄敬提出的“和亲”策略,讲得难听点就是给蕃邦送美女以换得片刻安宁,失礼也,让刘邦这个好美女的大汉大帅哥情何以堪?简直是愧对父老乡亲。
如果有韩大将军在,踏平胡地饮胡虏血也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事,凡事都有其两面性,都有好和不好的一面,当两害相权时也只能取其轻了。
146 楼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22:32 往深里想,这事其实也未必就会势成水火,瞬间成火星撞地球之势的。
换句话说,做得好的话完全可以避免这种两败俱伤的血腥场面,如果才智过人的韩信,在情商上有哪怕张良的一半,就已经是另一种人生风景了。韩信不会丢命,刘邦也不用担当杀功臣的恶名有损兵折将之虞,皆大欢喜,可惜一切皆为利字强出头,只能两败了,吃得咸鱼抵得
渴就是了。
14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22:52因为韩信的死,很多人都认为是刘邦亏待了他,如果不是韩信最早提出统一天下的伟大战略,平定了三秦之后,如铁流汹涌又风卷残云般攻取北方,擒魏王,夺代国,打败赵国,占领齐国,又在垓下布十面埋伏灭了不可一世的项羽,那么汉可能也只是一个期货公司而已,可以说汉朝立国所有军事上大抵都是韩信的功劳。而且他根本就没有立心要反汉王,如果要反早就在封齐王的时候反了,还等到失去了兵权成了死老虎后才举起反叛大旗?相信韩信也没有那么愚蠢,你看他拒绝蒯通的三分天下之游说,大讲什么义气和反哺之心,还心平气和地在陈地迎接刘邦,谁能相信他会有反叛的心呢?这个绝对是把他逼急的缘故,兔子急了也咬人呢。
148 楼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23:19 也就是说,人们普遍认为是刘邦用欺诈手段,在陈地把韩信捉到京城,并强行剥夺了他的王爵而心里不快,让心高气傲的他,以列侯的身份按时晋见国君,身份和才能根本不匹配,让他在心灰意懒之余,才无奈做出背叛谋反的行为的。
这些话当然也有点道理 ,刘邦当然不怀疑这种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成王败寇的失落感,是人谁都会有情绪,关键是韩信也有过错,大大有错的那种,正因为他的不甘寂寞和强出头,从而招致了杀身之祸。
149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2 23:50就如前文多次提到,本来他就已经是功高震主,再无可赏之功,他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境地,那么他和最高统治者的冲突也势在必然,如果他能学张良那样急流勇退,做逍遥仙子,效赤松子之游,离开权力中心,闲时打猎下棋,编编兵书,国家有急时又能鼎力相助带兵出战,那么他也一定能成为汉之周公,这也只怪他年轻气盛,拿得起放不下,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凋谢的名将之花,十分可惜,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这样残酷和敏感,怨不了谁,这也给管理工作制造出了很大的难题。
1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00:06总之,追溯历史,在开国之初的战争中,刘邦就和他有了太多的纠缠不清,最严重最让刘邦怒气冲天的两次,刘邦就有过要杀掉他的心,因为他太会恃强要挟。一次是汉和楚在荥阳相对抗之时,汉被围困多时,正急待援手,而此时灭了齐国的韩信不是率领大军回来勤王,反而自请立为假王,这事于刘邦来说,等同是一次公开的反叛;再有一次就是刘邦率汉军追逐楚军一直到固陵,原本跟韩信、彭越他们约好会师时间的,韩信他们又一次因为没有得到封地而故意按兵不动,让刘邦吃了败仗,这个如果按军法论处也是当死。只不过当时汉军的力量还不够,还需要他们相助而暂时不动手罢了。等到天下平定,目空一切的韩信还是看不透放不下,自己不会装孙子也下不了狠手,恋栈权位的结果,也只能是身首异
处自取其辱了!反正,一切都是冤有头债有主,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世事洞明皆学问,韩信败就败在个人心性上,性情太烈太刚,刚也易折啊老兄。
15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00:47
第四篇死得惨烈:吕后为何把彭越剁成肉酱好了,既然前头已经提到彭越,这个和韩信、英布并称为汉开国三大名将之一的猛人,这个很有观察力和统帅才能的曾经的“匪首”,这个用游击战术让强大项羽疲于奔命的“游击战之父”,又是怎样走到汉国的对立面也落得个韩信的身首异处的下场的呢?话又说回来,彭越和韩信的谋反性质又有很大不同,换句话说彭越应该是死得比较冤的名将,就因为刘邦要巩固皇权的需要,他就必须得死,为了建立刘氏天下,为了铲除异姓王,彭越就非杀不可,这个是不容置疑的,要追究起来,也就是那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古训作祟吧。
15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11:10老实说,彭越也是刘汉夺取天下的大功臣之一,尽管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他不如韩信,但论功绩他和韩信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功劳很大。
也正是他在楚汉战争中率部在楚军的后方开展神出鬼没的游击战争,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灵活战术和楚军周旋,成了最令项羽头疼的“挠背王”, 可以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是也,不仅沉重打击了楚国的军需补给,而且还使项羽两面作战顾此失彼疲于奔命,从而使楚军的后勤保障几乎近于瘫痪状态,军粮军备得不到有效运输补给,让前线楚军的战斗力大减,减少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可以说楚汉战争也正是在汉军的正面防御、韩信的千里突围包抄另辟第二战场和彭越敌后游击战骚扰敌人的三位一体珠联璧合的有机配合的基础上,才在最后的垓下合围战中最终歼灭项羽的疲惫之师,取得了大汉立国的决定性胜利,三者缺一不可也。
15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11:48既然有具体反状的韩信,都曾经因为刘邦不想杀功臣的恻隐之心而放过他,那么彭越又有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行最终被吕后剁成肉酱了呢?这个还真是太残忍了,想当年在刘家的田里劳动时温存有加的小美女吕雉,还给老者送水送饭的,多么纯情,最终因为权力的角逐让她成为了天下最狠最毒的妇人。
15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12:36唉,权力确实是使人疯狂的最好媒介,也是一种最厉害的伤人双刃剑,要让一个女人迅速变坏,也最好让她来后宫争权了。
这事还牵涉到陈豨与韩信串通一气在代地造反的那些事。
话说汉十年秋天,刘邦曾御驾亲征,率领部队前去讨伐陈豨,到达邯郸的时候,一方面想加强军力,另一方面也想探听梁王彭越虚实,所以有意向其征兵。居然彭越和韩信的口吻几乎一模一样,都说有病,只是随便派出手下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迎接刘邦,好像不当刘邦这个帝国大佬是一回事似的,很敷衍很轻视的款式,这一下子刘邦就被激怒了。
16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13:18那时候,刘邦也正为韩信的事疑神疑鬼,好像要怀疑一切的样子,看这彭越的态度又好像是和韩信在唱双簧,草木皆兵啊。这样往深里想,刘邦便很生气,不管彭越是真病还是装病,反正已经没有多少理性的刘邦立马派人去责备彭越,说他怠慢君主,这事弄不好也是要杀头的。
所以彭越开始感到害怕,毕竟刘邦是一国之君,他自己这样做也可能是怠慢人主了,于是打算亲自出马前去谢罪,也不敢再耍大牌了。
看到主人被迫去勤王,看来也是凶多吉少,他的部将扈辄连忙献计说:“大王去不得也。大王你想想,当初你不去面圣,现在惹恼了皇上被他训责才去,去了肯定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这不是往狼窝里钻吗?反正都是死路一条,与其束手就擒,不如就此学学陈豨出兵造反,拼个鱼死网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16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13:43据说彭越并不听从扈辄的建议,只是坚称有病。关键是彭越对他的太仆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并准备杀掉他。和韩信门客的弟弟一样,这太仆慌忙亡命到刘邦那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密告彭越和扈辄阴谋造反。其实,对于办事十分严谨很有条理也很有计谋的彭越,刘邦本来也是比较忌禅提防的,在楚汉战争时他就曾三番五次反复无常的,刘邦很怕他的梁地成为独立王国威胁中央政权,正想找出一点理由来炮制他,居然就有他的内部人士来给刘邦提供了“炮弹”,这当然令刘邦十分惊喜,也十分迅速地派人出其不意地捉拿了毫无防意的彭越,然后把他囚禁在洛阳。
16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14:15最后,经过三堂会审,主审官吏也认为他谋反的证据确凿,让刘邦最后定夺,或可依法严惩或且网开一面,这就差皇帝的一句话。最终,这次刘邦还是像赦免韩信一样赦免了他,大家都曾共事多年,刘邦黑不下那个心,尽管刘邦也在处处提防着这些历史上自成一派的诸侯王在威胁大汉江山,不过人性中的柔软部分最终还是占了上风,那也是刘邦的策略之一,能不杀的尽量不杀,维持稳定要紧,打击面不要太大了。
彭越后来被废除王爵称号贬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同时任命皇子刘恢为梁王,皇子刘友为淮阳王,逐渐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一举两得。
163 楼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15:22 可惜彭越一路走霉运,向西入蜀走到郑县时,正好赶上也在处心积虑经营自己势力的歹毒吕后从长安来,也就是说不好彩的彭越路遇前往洛阳的吕后,这彭越可能也是气糊涂了,他不知道最毒妇人心,尤其是政治女毒物,想到自己的委屈,居然像一个小姑娘一样对着吕后嘤嘤哭诉自己没有造反,是别有用心的人血口喷人,他对皇帝的忠心可鉴日月,哭到最后直奔主题希望上层不要把他流放蜀地,最好能让他回到故乡昌邑去安度余生,其他的别无所求。
吕后是一个很有政治智慧的妇人,连以前刘邦都有一点低估她的政治能量了,只有在换太子的过招中,刘邦才深切体会到低估了她的力量值,原本她老爹吕太公也不是胡乱投资的,在刘邦一文不名时助其一臂之力,现在让他的女儿来百倍索取了,他才是一个最精明的生意人和投资家,刘邦还以为是捡到便宜了呢,原本刘邦才是他们吕家最大的生财机器和政治人质,不说也罢。
16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16:21于是吕后假意答应下来,因为在彭越哭诉自己的冤屈的那一瞬间,吕后更加意识到清白彭越存在的政治威胁和号召力,也已经想要痛下杀手了。
所以,吕后就和他一块向东去洛阳。然后吕后向刘邦陈述了要杀彭越的理由,她说:“彭王是骁勇豪壮的猛士,如今把他流放到蜀地,这不是放虎归山给自己留下祸患吗?既然韩信都可以杀,不如连他也一并杀掉,以绝后患。因此我自作主张把他带回来了,等候发落。”
16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19:23
好
来自
1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20:19
哈
来自
16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20:26既然说到这个份上,彭越也只有必死那条路了,不管你的谋反是不是“莫须有”,就因为你功高震主太有本事,你也只能一死以谢天下了,这是政治需要,和俗世道理无关,更加不是人伦道德那一套。
经历了太多政治事件的刘邦也算是看透了,什么权力、爱情、亲情,都统统烙上了利益的印记,一切概莫能外,利益难道就能凌驾于一切之上吗?反正彭越是活到头。
于是,搞阴谋诡计算是行家里手的吕后立马就来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套路,先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然后廷尉王恬经过简单审理呈报刘邦,请求把彭越灭族,废除封国。
17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21:14刘邦又能什么着,为了大汉江山和子孙后代的长治久安,也只能大笔一挥,把自己曾经的亲密战友彭越亲自送上路了。
因为彭越死后栾布哭灵一事,刘邦甚至还曾为此感动得泪水哗啦啦,为栾布忠于主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义释了他,不料这一插曲更加凸显了彭越的政治影响力和号召力,立即被恼羞成怒的吕后施以醢刑把彭越剁成肉酱,赐给各路诸侯品
尝,以示警告,杀一儆百是也。
汉十一年春,吕后藉着先斩后奏诛杀了淮阴侯韩信之后,迅速走上政治前台,这种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的做法,作为汉开国三大名将也曾是项羽麾下“五虎将”之一的英布内心当然十分恐惧,也知道对他意味着什么,说不准枪口下一个就
是对着他的。他当然心中有数。
17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4-23 21:46这个曾经因为刘邦歪坐在床上傲慢接见他愤怒得想要自杀的烈性子军棍,这回却不想自杀了,于是为了自保迅速举起了造反大旗,这回想要摆平英勇无比又立心要反的英布也没有那么容易了,那次因为他攻下函谷关几使刘邦死在鸿门宴上,这次御驾亲征的刘邦甚至中了他的流矢伤得不轻,生命也因这一箭油尽灯枯了,一报还一报啊,还是我们的江湖行话讲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刘邦和他也不知是谁欠谁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