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爸是 李 刚”炒的沸沸扬扬的,假如这事发生在民国,估计又是另一番光景了。不是民国有多少,是当今的社会乃至那些时代 先锋是如此冷漠,如此柔弱,那种血性和真性格已经冲淡,让人唏嘘不已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2:03

@北洋旗舰 2011-10-26 20:58:19

作者:大宝虎 回复日期:2011-10-26 14:42:48 回复

日本航天发展史--《国际太空》1990 年 06 期

—————— 看它吧......

-----------------------------

尽管中国在航天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离世界尖端还有很大距离。40 多年前美国美国人登上了月球,今天我们仍在为能走出宇航舱而兴奋不已。像美国人那样的重型火箭,起飞重量将近 3000 吨,低轨的运载能力大概在 120吨,我国现在还没有这个技术储备。论稳定性和成功率中国恐怕比俄国还有差距,俄罗斯估计得用千次计算了。像国外的德尔塔 4,宇宙神 5,大力神 4B(2005 年退役),H2B,阿里安 5,质子大致都在 20-25 吨。中国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很瞩目,但不宜骄傲,仍应努力。毕竟民国的老本吃完了,以后要自力更生了。中国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根基和实力支撑,应该走的更远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2:05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6 21:43:47鲁迅的文字风格,和他本人的个性有关。人类天性中恶的那一面,没有什么人种的区别,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环境去引导。

而一个好的制度有助于好的环境的产生。

这个世界争来争去,争夺的主要就是资源和人才。

中国教育现状堪忧,那种单纯的东西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来。

----------------------------- 中国人才流失让人堪忧,即使贪官流失都让人心痛作者:

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3:42

@tekio 2011-10-26 23:15:55

日本之所以敢发动侵华战争,仰仗的是其雄霸亚洲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国防工业。1937 年前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工业与日本相比,居于绝对劣势:经济实力方面,中国的钢产量是 4 万吨,而日本是 580 万吨;中国石油年产量为1.31万吨,日本为169万吨;中国铜年产量为0.07万吨,日本为 8.7 万吨。军工生产方面,日本年产飞机 1580 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余辆,40余万吨造.....

----------------------------- 其实被误导了,当时中国钢产量确实想对日本少得多,但是钢铁是两个词,中国的生铁产量是非常大的。因为很少有人知道所以经常得出民国很弱的结论。还有就是中国的工业产值和 GDP 也是很高的,GDP 很可能要比日本还要高,只是方面很少有人提及,因为我们人多,只是我们经济结构跟日本差距过大。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3:47

@大宝虎 2011-10-26 23:42:13

如果有必要,我还可以专门列举新约里的故事。

如果你说,汉语翻译有误,咱们可以贴英文版的。

我们一起来谈讨一下基督教是否反人类

-----------------------------

你的观点是有问题的,首先来说你的定位是错的。基督教之所以发生战争多是因为基督教人多,而且近代多强国,但你不能归咎于反人类。印度假如发动入侵,那么你不能说印度教是反人类的。很明显你的逻辑是错误的。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3:57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6 22:54:44

者:最初荒凉 回复日期:2011-10-26 22:36:26 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6 22:32:02作者:最初荒凉 回复日期:2011-10-26 22:29:23 回复

......

-----------------------------

基本上民国时代的老本吃光了,当时的上山下乡及跃进、文革使得人才产生了断层。当时国外我们也没有留学生了,有也是港澳台的或者华侨,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改革开放后,我们严重缺乏人才,但是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能靠慢慢培养了。如今我们培养了大量的大学生,但是给我们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就业问题。可能中国教育已经走上了

一个岔路口,继续转向和认真对待,人才立国之本,十年树

木百年树人。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00:00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6 23:57:00 @请还历史真

实 2011-10-26 22:54:44

者:最初荒凉 回复日期:2011-10-26 22:36:26 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6 22:32:02

作者:最初荒凉 回复日期:2011-10-26 22:29:23 回复......

----------------------------讲个民国年间趣事睡觉 了:

民国时期收留白俄流亡者的收容所实在没钱继续经营下去,于是不管高矮胖瘦,每个俄国娘们儿一律 30 块钱卖了。

她们站布帘后面供人挑选,挑到美丑看你运气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09:5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09:21:26 口水满天飞。

----------------------------有争论才有真相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17:00 正文:

30 年代初,电影界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 1930 年国民政府颁布的《电影检查法》。最初刺激国民政府定立电影检查法的具体原因已指向不明,不过似乎与“不怕死”等事件有关。

1930 年 2 月,美国影星霍华德•劳伊德的新片《不怕死》在上海大光明影戏院放映。劳伊德在片中饰演一位植物学家,受聘到旧金山中国城稽查绑票贩毒团伙。影片中所描写的华人尽为贩卖鸦片、偷窃、绑票之辈,行为野蛮,贪生怕死。当放映到劳伊德向华人买花,将钱投掷地上,华人争相抢钱一幕时,放映厅内的洋人轰然大笑,同时也引起了中国观众的愤怒。影片遭到观众强烈反对,观众们纷纷退票。

随后,引起民众的抗议,一些冲动的民众甚至冲入到大光明影戏院内并与洋人经理发生冲突。

‘不怕死”上映风波发生后,上海电检会以“侮辱我华人处,令人发指”为由迅速查禁了这部“辱华影片”,并勒令出品者美国派拉蒙公司和上映者大光明影院“向国内民众道歉”。此外,各报不再刊登大光明电影的广告,并禁映劳伊德主演的其他影片等。

紧接着,大光明被告上了法庭。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宣传部责令大光明等院立即停映该片,由外交部向美使馆交涉,禁止该片在任何国家开映;《申报》刊登了该片主演劳伊德致中国旧金山总领事馆的道歉信,并声明将该片拷贝全部收回;当时国民政府在电影外交上的强硬态度可见一斑。与此同时,由于华人报纸拒登大光明影戏院的电影广告,致使该院营业一蹶不振。大光明灰溜溜的登报道歉,表示愿意接受罚款5000 元,捐助公益事业,但是“不怕死”风波仍然给大光明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SIMAGE}http%3A%2F%2Fimg18.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7%2F42875635_53250090.gif{EIMAGE}“不怕死”风波中状告大光明的复旦大学教授洪深在“不怕死”风波发生后,美国片商感受到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的压力,不得不配合检查会的工作。突出的事件是米高梅公司的中国题材名片《大地》,在遭到检查会的抵制后,不得不派代表来华,与后来的 1931 年成立的中央电检会达成摄制协议,由中方派员监督拍片,剧本须经中方审查修改,并在完成后主动送审,这是好莱坞历史上第一次为了拍摄影片而由制片厂同外国政府签订正式协定。

1930 年 11 月,《电影检查法》经立法院通过后,由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实行。《电影检查法》规定,“凡电影片,无论本国制或外国制,非依本法经检查核准后,不得映演。”《电影检查法》具体实施条款规定,有损中华民族尊严者包括 9 条,如为他国宣传、危害中华民国者,诋毁现政府之措施者,表现我国或民族之不良风习者;揶揄国人共同敬仰之先哲或现时闻人者,表演服用鸦片吗啡者,等等……随后于次年 2 月,由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电影检查法施行规则》和《电影检查委员会组织规程》,并于当月组成电影检查委员会。

1932 年,国民党又设立了“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将电影审查权收于专门机构。此后,国民党政府中央电检会将“注意侮辱国体之外片”列为工作之一,并派联华公司总经理罗明佑赴美,以考察之名与美国电影界沟通,以避免辱华影片的再出现。好莱坞“八大”输华的每一部影片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核:影片在经过海关进口时,报关单上必须附上电影内容的说明,内容比较详细;进关后,必须经过“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根据不同时期,还包括“中央戏剧电影审查所”、“内政部电影检查处”等机构)的审核,电影公司必须提供电影的“本事”(即详细剧情)供检查,并且必须将“本事”贴在检查机构发放的“准演执照”背后以供各地查验。

对于进口片,电影检查会毫不手软,比如:《美油灯》《不怕死》《猫爪》三部描写中国落后的“辱华”影片均被禁映。

1934 年,当年电影检查标准重新修订,禁映电影 9 部,其中

美国片占 6 部,远远高于国内影片的禁映数。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7%2F42875789_53250090.jpg{EIMAGE}

《盘丝洞》这样的镜头,当年被认为是有伤风化的。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18:56

@明仔可歌 2011-10-27 15:50:25中国的工业还不够发达.我听过香港的老师傅说,20 年前他们做模具用的铣床还是手拉的,没有电气动力.去年说的

-----------------------------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模具工业并不是非常发达,仍存在大量手工业,很多企业技术水平很低。但是当时的这些手工业厂矿企业已经不占主流,而外国的产品和技术也很少,因此很少看到中国被垄断或者倾销的现象,也不会发现自己落后,有些类似于殖民地时期的英国,他不需要技术大规模更新也能获得巨额利润和滋润的生活,危机感也没有那么强,外国商品在殖民地基本是很难与他们竞争。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18:57

@zzguotong 2011-10-27 10:59:15 好贴狂

-----------------------------

谢谢这位兄弟的支持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19:00 来段民国

趣事:陈寅恪当年在德国留学的时候一次和某人去餐馆吃饭,正好碰到曹谷冰,一群人就在一起聊天,结果因为政见不同打了起来,老陈体格胖,被同去的人拖在前面当盾牌,他一脸无辜,别打我,别打我,和你们争论的是在我后头的周恩来。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1:5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19:24:15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17:00:46 正文:

30 年代初,电影界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 1930 年国民政府颁布的《电影检查法》。最初刺激国民政府定立电影检查法的具体原因已指向不明,不过似乎与“不怕死”等事件有关。

1930 年 2 月,美国影星霍华德• 劳伊德的新片《不怕死》在上海大光明影戏院放映。劳伊德在片中饰演一位植物学家,受聘到...........

----------------------------- 何为正义呵呵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1:53

@贝里斯 2011 2011-10-27 11:45:38

@大棒大米小倭 2011-10-27 11:19:30

@贝里斯 2011 2011-10-27 10:37:57 @大幻天

空 2011-10-27 02:14:46

作者:请还历史真实 回复日期:2011-10-27 02:08:37回复......

----------------------------- 主要是人民解放军再厉害总不能游泳去南海打仗 O(∩_∩)O~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1:54

@贝里斯 2011 2011-10-27 11:45:38

@大棒大米小倭 2011-10-27 11:19:30

@贝里斯 2011 2011-10-27 10:37:57 @大幻天

空 2011-10-27 02:14:46作者:请还历史真实 回复日期:2011-10-27 02:08:37回复......

----------------------------主要是人民解放军再厉害总不能游着去守南沙 O(∩_

∩)O~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2:26 @昔日的西

南师大 2011-10-27 22:24:5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1:51:2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19:24:15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17:00:46

正文:

......

----------------------------- 都睡了吧,当我清闲的时候就没人了哈哈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2:37 @昔日的西

南师大 2011-10-27 22:30:24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2:26:1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24:5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1:51:2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19:24:15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17:00:46......

-----------------------------

师大兄很有才华啊,呵呵,我也有些怀念大学生活了,想想那时真的很幸福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3:00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49:20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2:37:23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30:24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2:26:1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24:5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1:51:29......

-----------------------------

很有才,最近 没有灵感写不出状态,最近都没认真的写东西了,被俗事所扰,有时候心情不好就去听许巍的歌,有时候听陈升的《把悲伤留给自己》。喜欢许巍,喜欢他那种深沉和深邃,喜欢那种宁静和感觉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3:14 @昔日的西

南师大 2011-10-27 23:09:3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3:00:32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49:20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2:37:23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30:24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2:26:15......

----------------------------- 寻找自己心灵的净土,偶尔在天涯放纵下自己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3:24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3:18:5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

27 23:14:1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3:09:3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3:00:32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49:20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2:37:23......

-----------------------------

居住在南美洲海边的一位渔民,每天捕鱼回来后,用鱼换点钱,然后就到酒吧喝酒,喝醉后就呼呼大睡,第二天再出海捕鱼。

来此地旅游的一位美国商人告诉他:你可以每天省下几个钱,然后多买一条打渔船。

渔民问:然后呢?

商人说:再攒钱、再买船。

渔民又问:然后呢?

商人说:组建一支船队。

然后呢?上市。

然后呢?然后你就可以交给经纪人打理你的上市公司,自己到海边住下,轻松地打渔喝酒,享受生活了。

渔民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吗?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3:4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3:29:05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3:24:24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3:18:5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3:14:1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3:09:3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3:00:32......

----------------------------- 我也睡了,明天见,晚安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09:59

@daniel8zhang 2011-10-28 09:26:08

liu ming

----------------------------- 欢迎哦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10:44

@贝里斯 2011 2011-10-28 08:54:00

@大棒大米小倭 2011-10-27 17:09:44

@贝里斯 2011 2011-10-27 11:27:35

@大棒大米小倭 2011-10-27 11:19:30

@贝里斯 2011 2011-10-27 10:37:57

@大幻天空 2011-10-27 02:14:46......

-----------------------------

琉球在历史上属于藩属,属于中国文化圈的边缘地区,很大程度上扮演了一种贸易中间商的角色,中国几乎没有在琉球真正建立过有效地行政机关和占领琉球,而琉球与日本也有着特殊的关系。中国在古代大部分有效存在是在澎湖,在元朝才在台湾建立有效统治。

而琉球相比台湾可想而知。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10:4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8 08:57:30如今共产党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上。屡次强调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越强调越空虚,越强调越突出文化上的非法性。

一方面自谈自说,一方面令人笑掉大牙,另一方面让人痛恨不已。

-----------------------------

所以现在儒家被提倡,就像国民政府的民族口号和路线已经不能吸引民众因此也将儒学搬出来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12:1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8 12:00:52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10:45:34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8 08:57:30如今共产党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上。屡次强调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越强调越空虚,越强调越突出文化上的非法性。

一方面自谈自说,一方面令人笑掉大牙,另一方面让人痛恨不已。......

-----------------------------

新生活运动有一定可取之处,中国传统与西方相结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毕竟是探索。儒家的提倡和今天再次把儒学拿出来基本上情况类似,用以平衡思想。希望能把儒学发扬起来,更重要的是把中国文化发展期来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13:52

@贝里斯 2011 2011-10-28 13:27:36

@啥时能移民 2011-10-28 11:24:37

@我从未 2011-09-18 17:09:34 楼猪,放你妈狗

......

-----------------------------

日本投降书中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命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中国的国际威望确实在当时达到了顶点,张发奎甚至曾集结部队准备收复香港。当时中国为在华盛顿设立“远东委员会”,在东京设立“盟国管制日本委员会”,1945 年 10 月,美国致中国国民政府公文,约定中国派一支 5 万人的军队协助盟国占领日本,并希望派遣由参加过印缅远征作战的孙立人的新军去。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其驻日军事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在战败后的日本享有各种特权。国民政府在 1946 年 2 月,将整编后的六十七师立即被海运至上海江湾驻扎,等待坐飞机运至日本。该师进行了严格整训,淘汰了老、弱、矮、丑的官兵,并从其他部队中选调五官端正、身高 1.70 米以上、具有小学文化程度以上的兵员进行补充。整训待命期间,部队特别进行了军容仪表和国际交往礼节的课目训练,连以上军官甚至还进行吃西餐和跳交谊舞方面的训练。但由于内战,中国派遣军被调到内战战场,中国与日本失之交臂。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17:00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8 15:44:5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13:52:27

@贝里斯 2011 2011-10-28 13:27:36

@啥时能移民 2011-10-28 11:24:37@我从未 2011-09-18 17:09:34 楼猪,放你妈狗屁......

-----------------------------

不管谁对谁错,打内战的后果是非常惨痛的,中国复兴的机会无疑被错失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被推迟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17:32

@贝里斯 2011 2011-10-28 13:22:31 不热闹啊。

----------------------------- 估计都很忙吧呵呵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0:00

@jarni1703 2011-10-28 01:24:40各位的辩论趋于理性了,也很精彩,好事!顺八一句:听说浙江湖州织里出事了…

----------------------------- 被和谐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1:46 @最初荒

凉 2011-10-28 21:14:3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17:32:15

@贝里斯 2011 2011-10-28 13:22:31

不热闹啊。

----------------------------- 估计都很忙吧呵呵......

----------------------------- 巧克力是谁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1:48

刚才好像天涯 系统 出问题了,一直上不来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2:13 @最初荒

凉 2011-10-28 21:48:0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21:46:30

@最初荒凉 2011-10-28 21:14:3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17:32:15 @贝里斯

2011 2011-10-28 13:22:31

不热闹啊。......

----------------------------- 我也用 IE,你没杀毒软件吗?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2:23 @昔日的西

南师大 2011-10-28 22:04:52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20:00:35

@jarni1703 2011-10-28 01:24:40各位的辩论趋于理性了,也很精彩,好事!顺八一句:听说浙江湖州织里出事了…

----------------------------- 被和谐了......

----------------------------- 昔日和荒凉都来了,哈哈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2:25 @最初荒

凉 2011-10-28 21:55:52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21:46:30

@最初荒凉 2011-10-28 21:14:3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17:32:15 @贝里斯

2011 2011-10-28 13:22:31

不热闹啊。...... -----------------------------

我怎么没发现巧克力广告,估计拦截了吧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2:31 @请还历史

真实 2011-10-28 22:26:00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8 22:04:52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20:00:35

@jarni1703 2011-10-28 01:24:40各位的辩论趋于理性了,也很精彩,好事!顺八一句:听说浙江湖州织里出事了…

-----------------------------...... ----------------------------- 杯具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2:39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8 22:34:09据说已河蟹好,为了大局,所以还是不要让吾等 P 民知道的好。

不知最初荒凉对如此新闻自由有何见教?

-----------------------------

难得我们几个都在,随便探讨下吧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2:47可是有时候适度的控制舆论也是应该的,但是这个度不好把握,当一个国家真的将言论自由放开,不仅是一种豁达的心态,一种宽容的风度,最重要的也许是人民对此也就习以为常,逐渐平民化,正常化了,越是控制人们的好奇心越重,证明它越虚弱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2:49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8 22:46:38作者:最初荒凉 回复日期:2011-10-28 22:44:54 回复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22:39:06 @请还历史真

实 2011-10-28 22:34:09据说已河蟹好,为了大局,所以还是不要让吾等 P 民知道的好。......

-----------------------------

其实知道事实是一种权利,舆论和真相也是一种资源,但是现在这种权利被垄断了,这和垄断石油、煤炭又有什么区别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2:58

{SIMAGE}http%3A%2F%2Fimg18.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8%2F42920489_53250090.jpg{EIMAGE} 被称为

民国第一美女的电影皇后胡蝶1933 年,中国电影界第一位“电影皇后”诞生。开办于上海的《明星日报》以“鼓励诸女明星之进取心,促成电影之发展”为宗旨,发起了一次评选“电影皇后”的活动。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具有较大影响的电影明星评选。在参选的诸明星中,来自明星公司的胡蝶、联华公司的阮玲玉和来自天一公司的陈玉梅呼声最高,选票也比较接近。经过长达两个月的评选,蝴蝶得票 21,334 张,陈玉梅得票 10,028张,阮玲玉得票 7,290 张。蝴蝶由此登上了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的“宝座”。选举揭晓后,原本准备举行一次盛大的电影皇后加冕典礼。因胡蝶本人一再谦辞,遂将典礼取消,决定将这一庆祝活动和“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按:指游艺会、茶话会、舞会)结合在一起进行。既可庆贺胡蝶当选“电影皇后”,又可将门票收入用来捐献为中国空军购置飞机,支援抗日爱国。事关救国,举办地大沪跳舞场经理免费出借会场、并免费供应茶点。赞助商和观众络绎不绝,场面热闹非凡,会场门口悬挂着“庆贺胡蝶女士当选‘电影皇后’,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的横幅,场内摆满了各界赠送的大小花篮。工部局亦派来了多名巡捕在会场门口维持秩序,救火会出动救火车一辆预防意外。胡蝶因眼疾来迟,胡蝶的到来活动推向高潮,,大会即将“电影皇后证书”当场授予胡蝶。胡蝶接受了“电影皇后”的证书之后,献唱新歌《最后一声》,她动情地唱道:

“亲爱的先生,感谢你殷情,

恕我心不宁,神不静。这是我最后一声。

你对着这绿酒红灯,也想到东北的怨鬼悲鸣?莫待明朝国破恨永存,先生,今宵红楼梦未惊!看四海沸腾,准

备着冲锋陷阵。

我不能和你婆娑舞沉沦,再会吧,我的先生!我们得要

战争,战争里解放我们。

拼得鲜血染遍大地,为着民族争最后光明!”这首歌是胡蝶专门请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特为这次大会创作的;胡蝶殷切地表达了抗战救国的心声,听者无不动容。

1935 年,与梅兰芳同游欧洲同年,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成立。由蝴蝶主演的另一部影片《自由之花》被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评为优秀影片。英商中国肥皂公司也发起一次“力士香皂电影明星竞选”,蝴蝶亦名列第一。翌年,在中国福新烟草公司发起的“1934 年中国电影皇后竞选”中,蝴蝶再次当选。尽管在此前上海新世界杂志等也组织过一些电影明星的评选,但其影响力有限。而且蝴蝶连续数次当选,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8%2F42920580_53250090.jpg{EIMAGE}

作为中国第一个“电影皇后”,胡蝶成了上海滩时髦女性关注的目标。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有的杂志甚至把她的身着打扮从头到脚分解开来, 供读者仔细研究。

蝴蝶(1908-1989),原名胡瑞华,广东鹤山县人,出生于上海。幼年跟随在京奉铁路任总稽查的父亲迁居天津、营口、北京等地,后来父亲又在广东从事盐务工作。1924 年初,胡蝶 16 岁时回到上海,入上海中华电影学校第一期演员训练班,受教于洪深、郑正秋等前辈导师。在校期间即参加了电影《战功》的拍摄。1928 年进入明星公司,先后主演了《火烧红莲寺》、《歌女红牡丹》、《狂流》、《脂粉市场》、《姊妹花》等重要影片。1933 年被《明星日报》评为第一位“中国电影皇后”。1935 年,胡蝶与相恋四年的银行经理潘有声结婚。

这也成了上海滩的一大新闻。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有的读者还在报刊上撰文写道:“听到胡蝶结婚的消息真难过了好久,因为我不但爱瞧她的照片,而且还爱保存她的照片。唉,胡女士莫非真撇下我们这群失落者,而伴着你那有声的潘郎而去吗?你的心真是太狠。”抗战爆发后,这位电影皇后被戴笠霸占,戴笠极力讨好这位电影皇后,两人绯闻不断。沈醉在其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戴笠》中,专门提到了两人的这段特殊关系。1946 年胡蝶迁居香港,主演《孝道》、《后门》等影片。在拍电影之余帮助丈夫潘有声开了一家暖瓶厂,生产蝴蝶牌暖水瓶。由于潘有声的工厂生意一直不很景气。不久,潘有声就因病去世。从 1959 年起,旅居香港的胡蝶又回到了银幕。她主演的《街童》、《某夫人》,《两代女性》等影片使人们又看到了这位电影皇后的风采。1960 年,她主演的影片《后门》还获日本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1975 年胡蝶退出影坛移居加拿大,1989 年在加拿大温哥华离开人世。这位电影皇后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是:“蝴蝶要飞走啦!”。

{SIMAGE}http%3A%2F%2Fimg18.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8%2F42920600_53250090.jpg{EIMAGE} 特务头子戴笠曾霸占民国第一美女胡蝶达三年作者:会上网的老

农 日期:2011-10-28 23:01

@最初荒凉 2011-10-28 22:59:09站点初始化错误!数据库连接中断,请发送邮件到tech-support@tianya.cn,通知技术员前来处理,谢谢!:)

不知道怎么回事。。。

-----------------------------

今天我也是经常发生这个问题,发帖、回帖很不方便作

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3:08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8 23:00:30关键还是看新闻控制者的立场,他们认为民众很愚蠢,或者民众就是 P 民,那么新闻控制,对他们来说就是合理的。

如果他们面对公众的监督战战兢兢,那么……

-----------------------------

我在想人民一旦得到机会,也许就如闸门打开了,舆论大潮汹涌而来,后果不堪设想。就像三峡一直蓄水,当水到达警戒线后,假如发生了暴雨会怎么样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3:19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8 23:13:21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8 23:08:02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8 23:00:30关键还是看新闻控制者的立场,他们认为民众很愚蠢,或者民众就是 P 民,那么新闻控制,对他们来说就是合理的。

如果他们面对公众的监督战战兢兢,那么……......

-----------------------------

舆论就像河流,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其实河流治理之道在疏导而不是围堵,否则鲧就是那个样子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3:21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8 23:10:28 觉得蝴蝶这个名

字比本人更美。

倒是很想了解下真实得戴笠是怎么样的,而不是脸谱化的那一面。

人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那一面,所以不宜以纯粹的善恶来给一个贴标签,关键是要有一个制度,让恶人受到制约,

让他恶的那一面不能施展开来。

----------------------------土匪式的近代军人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3:28

@最初荒凉 2011-10-28 23:19:13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8 23:10:28 觉得蝴蝶这个名

字比本人更美。

倒是很想了解下真实得戴笠是怎么样的,而不是脸谱化的那一面。

人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那一面,所以不宜以纯粹的善恶来给一个贴标签,关键是要有一个制度,让恶人受到制约,

让他恶的那一面不能施展开来。

-----------------------------...... -----------------------------

胡蝶其实是代表的中国电影人,代表着一个时代作者:会

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3:30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8 23:28:54今年经济没有宣传的那么乐观呢,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其实做实业很辛苦,现在税收又卡得严,在国税增加不少,地方上必然吃紧,要想办法增收,今年整个财政收入,前 8 月,增加了 30.8%,太离谱了。

我想是某地事件的一个背景之一吧

-----------------------------

土地财政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3:31

@最初荒凉 2011-10-28 23:29:02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8 23:25:47刚才去买了支酒,我在想,如果天下人都是我这个样子,如果茅台不要钱,怕是有 10000 家茅台厂,酒还是不够喝呢。

-----------------------------呵呵,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我只抽烟,滴酒不沾。

也有人烟酒都不碰的

-----------------------------

我不抽烟不喝酒,只有有场合才喝酒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3:36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8 23:28:54今年经济没有宣传的那么乐观呢,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其实做实业很辛苦,现在税收又卡得严,在国税增加不少,地方上必然吃紧,要想办法增收,今年整个财政收入,前 8 月,增加了 30.8%,太离谱了。

我想是某地事件的一个背景之一吧

-----------------------------

地方上国税提留很少,工业不是非常发达的地方根本没有足够的地税,政府的最终出路一般只能在自己手中的资源上入手,主要就是土地资源。通过土地的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并获得土地出让金。政府千方百计的去搞土地,即使拆迁其实更大程度上还是为了腾地。除土地外,政府多依靠出卖手中的国有资产和资源以及权力,但是以土地为中心的土地政策难以为继,因为土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3:38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8 23:33:21天涯有位牛人,08 年的时候,就预测到 4 万亿的后果是增加 10%通膨和 5.6%的失业率。

土地财政只是一个方面吧。基层不只靠土地增收。其实中央和地方也有利益的冲突,这几年,中央财政收入增加更快。

中央拿得太多,地方就会要想办法不回来。

-----------------------------

确实存在这个问题,现在地方政府普遍手里没有钱,而国家在于地方的矛盾中,无疑占了优势,地方很多事情想办而没有钱办,只能靠自己想办法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3:3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8 23:31:57好不容易进来了,今天这是怎么了,周五人多吗。

-----------------------------

估计又是技术问题或者网站被攻击了,前几天天涯被攻击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3:40

@最初荒凉 2011-10-28 23:35:25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23:30:24 @请还历史真

实 2011-10-28 23:28:54今年经济没有宣传的那么乐观呢,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其实做实业很辛苦,现在税收又卡得严,在国税增加不少,地方上必然吃紧,要想办法增收,今年整个财政收入,前 8 月,增加了 30.8%,太离谱了。

我想是某地事件的一个背景之一吧......

----------------------------物质不足就要靠精神去 弥补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3:43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8 23:41:32我遇到很多公司老板,基本是一个概念:不偷税漏税就没得法子活。

-----------------------------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干一些法律外的,不用偷税漏税,只是危险性高呵呵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3:44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8 23:42:43

作者:最初荒凉 回复日期:2011-10-28 23:35:25 回复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23:30:24 @请还历史真

实 2011-10-28 23:28:54今年经济没有宣传的那么乐观呢,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其实那个时代值得我们反思,我一直认为那个时代来的过早了些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23:5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8 23:46:22

@会上网的老农2011-10-2823:44:53@请还历史真

实 2011-10-28 23:42:43作者:最初荒凉 回复日期:2011-10-28 23:35:25 回复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23:30:24......

-----------------------------

那个时代过早的到来,也许以后会实现,但不是现在。

由于逆时代而生,但无疑又具有极强的煽动力以及与基层和现实的融合,想成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形态,所以尽管一直在试图扭转改变,但是现在仍然具有很浓的那个时代的烙印。

当然其中的一些地方仍然具有现实和借鉴意义,但是也给人们造成了更大的震荡和思想真空,乃至信仰危机。而现在的经济和社会,那个时代的痕迹被迅速冲淡和遗忘,而上层仍然坚持了大部分信仰和理论,认为自己是继承者,因此双方越走越远,分歧越来越大,尤其是再民生以及社会价值观等方面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