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江宁静1613楼2014-07-0809:38:59谢谢,你觉得有帮助就好。楼主人到中年也不想什么官运亨通,这东西还是顺其自然为好,你越强求越得不到,你不去勉强他反而来到了你身边。楼主只求个阖家欢乐、平平安安。回首楼主这 20 年来的工作经历,也错过了许多关键的节点和发展机会,不过也有运气好的时候抓住了那么一两次。总的说来,楼主跟同龄人相比,没有吃亏也没有争光,不前不后,平平庸庸。楼主不属于那种先知先觉、情商特别高的人物——如果是的,大概你也不会......
----------------------------- @roost2007 1617 楼 2014-07-08 10:44:00强帖留名,小弟之前也是体制内工科搞技术的,受不了各种复杂关系,尔虞我诈,辞职来到了体制外,虽然出来一年多来得到了新老板和同事的认可,技术上进步也还不错,但每晚入睡之前也再反复纠结当年冲冠一怒是对是错。有感楼主所言,人生犹如游戏,只是无法存档重载,且行且揪心。
----------------------------- 已经选择了就不要回头了,条条道路通罗马。体制内混要有耐心,有时候一辈子甚至等不来一个机会;而且规矩多、关系复杂、明枪暗箭难防,不如体制外自由自在。各有优劣吧。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08 11:46
@石榴瓜1581楼2014-07-0719:51:40是的,我对于传统文化感兴趣,尤其是易经道德经,而易经的阴阳是万用代数,没有任何事物不可以用阴阳代表,
也只有用易经的阴阳才能判断思想和文化的对错,不过这些都是我独立思考的,只有心中有个先天八卦图才能读懂易经,
易经是站在天地万物万事的高度去认识世界,所以认识的偏差比较小!我们现在面临的内忧外患从本质上来讲是文化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文化有儒家和道家这一对阴阳,
所以我们的思维方式有......
---------------------- @大江宁静1582楼2014-07-0719:58:37你的境界太高了,楼主只能仰望,跟我等不是一个层次的。易经道德经我都看过,但是理解没你这么深奥,还是不说了,一说就错。
----------------------------- @794992801 1625 楼 2014-07-08 11:24:26楼主 像易经这么被人极为推崇的经典著作 能慨括人生大道 穷极宇宙人生真理么?
----------------------------- 没有什么宇宙真理的。真正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肯定是极其简单的,如“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无为而无不为”之类的话,说了跟没说一样,至于越具体的适应范围就越小,所以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至于易经,本来是打卦算命的书,可以看做是一种模型,人世间的事情何止千变万化,64 种模型能够全部概括吗?真要那么有用,为何武王伐纣算的都是不利?如果不是武王不信这玩意儿,周能不能建立都不一定。这东西看看可以,但是不要把她神秘化。
至于道德经无非是讲顺应天道,如水一样,处下。事实上是阴谋学的开端,无为而无不为,扮猪吃老虎。这个东西古人就说过:道家知天而不知人。比较消极的东西,就像做人一样,太刚强了也不好,刚自取折,太柔弱也不好,柔自取缚,人人都欺负你,也不好,最好的状态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可是到底在什么情况下该刚强、什么情况下该柔弱,书本上也教不了你,还是得靠自己对应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都要联系实际,靠自己悟,而不是去生硬模仿。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08 15:28
@独自去旅行自制 1632 楼 2014-07-08 14:03:26
楼主私信看了吗
可否指点一二
----------------------------- 已回复。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08 15:29
@lsnlcg 1640 楼 2014-07-08 15:11:59
看君一席话,受教匪浅。
楼主时机未到。
希望楼主的时机不远了。
----------------------------- 谢你吉言。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08 15:40
@lili20140630 1602 楼 2014-07-08 00:56:35楼主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对于你的观点,我觉得实在是不能苟同。同时也深深地替你感到不值。您读了那么多书,大概只是维稳先锋吧;货买于帝王家!唉,可惜了……中国的革命除了无产阶级,又能指望谁呢?
----------------------------- 呵呵,楼主对于现状挺满意的,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家庭。有空闲的时候还能写点小文章自娱娱人。我可不是什么维稳先锋,我在前面就说了,我写文章一是我思故我在,二是让人认识这个社会,少走弯路。至于小兄弟,我也劝你有空多去学点技术、提高自己、学习如何谋生。这革命的大洪水要是明天就来了还好说,你可以投身革命洪流,像毛泽东一样,领导万千无产阶级,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万一它要是晚个二十、三十年才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世短短的一秒种——小兄弟你又没有谋生的手段,一不小心饿死了,那岂不是未来中国革命的一大损失?
听人劝,吃饱饭。反正现在你闲着也是闲着,多琢磨下谋生之道,也不耽搁你未来领导中国革命,你说是不?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08 15:42
@大江宁静1618楼2014-07-0810:45:49过去古人讲一个人成功与否,看的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其实古人的说话很有道理。一命是讲一个人的命排在第一位,投胎最重要,像在过去,人家生下来就是太子以后要当皇帝的,你没办法比,就是现在,别人含着金钥匙出生,李嘉诚的子弟出生就是亿万富翁,你一个穷小子能比吗?二运,有的人虽然出身平平,可是其人有大气运,走路捡到金子、工作遇到贵人、买个彩票都中头奖,这种......
----------------------------- @chisteven2007 1643 楼 2014-07-08 15:38:06
命运宅墓勤勉功德这个不记得是我从哪里看到的了看完之后我果断做了一个牌子挂在身上~然后在大四补休完了25个学分终于毕业。。。。。
----------------------------- 嗯,学以致用,小兄弟以后会有出息。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08 15:44
@异客林向南 1639 楼 2014-07-08 15:05:38
@shanyang170楼2014-06-2800:47:00
父母从小教育我,只有吃苦才能为人上人,所以现在每天搬 8 小时砖头完全不够,以后要慢慢提高,每天搬 12 小时甚至 20 小时砖头,只有这样才能当大老板
—————————————————说得太好了,茅塞顿开啊!你们玩,我也去搬砖了
----------------------------- 呵呵。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08 15:49
回复第1626楼,@大江宁静@石榴瓜1581楼2014-07-0719:51:40是的,我对于传统文化感兴趣,尤其是易经道德经,而易经的阴阳是万用代数,没有任何事物不可以用阴阳代表,
也只有用易经的阴阳才能判断思想和文化的对错,不过这些都是我独立思考的,只有心中有个先天八卦图才能读懂易经,
易经是站在天地万物万事的高度去认识世界,所以认识的偏差比较小!我们现在面临的内忧外患从本质上来讲是文化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文化有儒家和道家这一对阴阳,
所以我们的思维方式有......
---------------------- @大江宁静1582楼2014-07-0719:58:37你的境界太高了,楼主只能仰望,跟我等不是一个层次的。易经道德经我都看过,但是理解没你这么深奥,还是不说了,一说就错。
----------------------------... -------------------------- @石榴瓜 1633 楼 2014-07-08 14:32:26
没有放之四海皆准,放之宇宙皆准的真理吗?
我认为易经就是放之宇宙皆准的经典,为什么有人读不出来?这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什么是见仁见智?就是你戴着什么颜色的眼镜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颜色的!
你心中有什么,透过你的心你读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意思?就是说你透过易经读到的不是易经,而且你自己!你心中有善,你看这世界都是好人,你心中有恶,你看到这世界都是坏蛋,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语言其实是......
-----------------------------
这个我没你研究的深奥,我看东西就四个字:学以致用。
或者从利益利害的角度分析,所以看什么都是很简单的。其实你这个解读也不能算错,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吧。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09 09:08昨天一开场巴西就被灌了四个球,目瞪口呆……看到巴西球迷痛哭,心中也很伤感。巴西足球理念还是落后了,功利足球、防守反击才是王道。要有耐心和对手周旋到最后。
赢球才是第一位的,摆大巴又如何?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09 09:37
@一笑失红颜 1668 楼 2014-07-09 01:08:33
我们这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要如何好?
----------------------------- 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有很复杂的原因。首先,是中国高校都是研究导向的,而不是教学与学生导向的,与市场要求脱节。在高教你教书教得再好,不如会发表文章。大学生在高校根本没学到什么东西,可以说百分之八十的专业、百分之八十的课程都是垃圾,唯一有用的就是给你一个文凭。在大学学东西靠自学和图书馆。中国高校的科研也是一大抄,抄国外的文章,改头换面,可以说百分之八十的论文专利也是垃圾,只是骗人的评职称有用,百分之八十的科研经费也被浪费了。中国高校要改革,应该把北大、清华等 985 高校全部民营化,买掉,让他们与市场为导向,科研经费按照人头分配,不应大部分给北大和清华,反正他们的学生都出国了成了留美预科班,国家投入做什么?211 中等的高校,全部国立,大学生不要学费,国家集中有限的经费支持他们;以下的大学也全部民营,这样他们就会关心学生关心市场的实际需要。反正学生有钱又成绩好,就上一流大学;没钱成绩好,就上中等的国立大学,有钱成绩差,就上三流的民营大学,又没钱又成绩差,那只能去打工搬砖;医疗改革也应该按照这种模式办理,兼顾效率与公平;说实在话,从面向市场而不是学费文凭的角度,许多三本的独立学院比二本,甚至一本要做得好。对于学生来说,上不了好二本一本不如读好的三本独立学院,还能学到点有用的东西;
其次是中国的产业链处于低端,事实上是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的,真正需要的是技术工人,所以教育部最近准备将600 多所本科大学改为高职教育,这个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不过中国大学的行政化问题,教授比不上处长等等、做不到教授治校——牵涉到政府对于大学的控制问题——想要真正面向企业、面向市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第三,就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说实在话,中国这些年大学扩招,学生的水平下降很快,我见到许多二本的大学生写个文章文笔不通、错字连篇比不上过去普通的高中生;过去大学录取的比例是 7:1,现在是 2:1,现在的二本三本生在过去都考不上大学的,一本大致相当于原来专科生的水平,普通的 211、985 想当与原来的本科生,排名前十的高校生大致跟原来的重点本科生相当,从录取人数上来判断的话。
社会只需要这么多人才,大学生多了就不值钱了。你没有工作,是因为你竞争不过同学,他们或者是社会关系、或者是工作能力比你强。家庭、出身、和社会的原因是暂时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自身。不管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我没有工作先要问自己,大学这几年做了什么?我的英语四、六级过了没有?本专业的证书如会计证、司法考试证考过了吗?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吗?口才好吗?修养如何?如果都做好了,不可能找不到工作的。三本的学生我都看到考上北大的研究生的,还是多从自身上找原因。
你要说人家不努力、轻轻松松就进了体制内,那是人家有个好爹投胎投得好。我在前面也说了一命二运三风水,如果没有好的出身既不想努力又想轻轻松松,多研究下投胎技巧吧,下辈子再说。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09 10:22@去死的漫漫旅途 H 1669 楼 2014-07-09 02:13:14看了楼主的帖,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最近在思考另一条出路,就是去美国读书,然后尽量留下来工作移民(我的专业是属于相对来说在美国好找工作且起薪还行的理工科),不知道楼主对这条道路怎么看?
-----------------------------
能出去还是出去吧。国外也有利弊,但是从总体和长远来说要比呆在国内强。楼主也有不少同学在国外,美国的、澳洲的都有,还有在澳洲海边买了房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据他们讲和楼主浮光掠影的观察:国人对国外不适应的地方有几点:一是国外人少,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动手做,你想在中国一样遍地是农民工花点小钱就有人服务是不可能,一位导师出国后曾经笑言:国外有什么好的,连个擦皮鞋的都找不到;二是比较寂寞。因为文化和传统因素,国人融入老外的圈子本来就比较难,再说老外也不像中国人一样喜欢热闹,我一同学在美国一城市,车子数辆,房子是大别墅,不过他说就像是乡下农民,没有什么灯红酒绿的娱乐活动。好处是人际关系简单、福利好、相对公平,特别适合技术类专业人员生存。
关于美国和西方社会,不要听网上的胡咧咧,美国目前的状态比以往任何历史时候都要好。目前看不到任何国家和势力对其形成威胁和挑战。老毛子衰落的不成样子,比起苏联时代差远了;中国更不用说,看起来世界第二 GDP,但是中国人多,只是在维持生存,石油等都依靠海外进口、大量过剩的劳动力依赖海外市场,实质上相当虚弱,中国的军事力量买了一艘训练航母就锣鼓喧天,在二战时候日本可是 10多艘航母、上千飞行员跟美国在太平洋上大战,结果又如何?中国对美国的威胁远没有达到二战时候日德对美威胁的程度;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更加不用提。这些其实穆斯林世界存在严重的内部问题,他最大的问题在于沙特阿拉伯和石油。本来应该进行宗教改革、解放妇女迈向现代化的,不过沙特的王族保守势力阻碍改革,同时石油给了他们维持旧秩序的资源——不要以为资源多总是好事情——在资源方面经济学有一个悖论叫做资源之咒——意思是资源优势产业挤压了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导致经济无法起飞。而在这个旧的体制下人口越来越多,除了石油又没有其他产业,所以底层的贫民转向原教旨,其实就像中国过去的流民一样烧杀抢掠,就是为了财富分配。看 ISIS 在伊拉克的所作所为,这些人是不可能成事的,恐怖主义只是让西方感到不舒服,真正有什么大影响?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死了四千人,可是在德国诺曼底登陆 D 日一天美军就阵亡四千人,美国还不是胜利了?西方国家现在是追求零伤亡,真正伊斯兰威胁到他们,像德国和日本一样鲁尔区大轰炸、东京大轰炸,数以十万计的平民丧身火海,又有什么人道主义可讲?
美国无论是经济和军事方面都是世界一流的,留学最好去美国、其次是英国、德国、日本、澳洲、加拿大等。最好是学习理工、金融之类的,不要学社会学之类虚的东西。最好不要去欧洲、特别是法国。法国养老还可以、那个地方是欧洲左派的大本营,被称为欧洲的中国人。法国人包括欧洲国家都被高福利所害,人民特别懒。在法国公务员队伍、国营企业势力也特别强,一年修三分之一的假,降低待遇还动不动就罢工。我觉得中国的公务员队伍比法国强,至少还做事情,他们拿钱还不做事情。而且国家经济上不去,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裁减公务员,减税,而是向企业和富人征税。
富人纷纷逃离法国,富人事实上是创造财富的,不劳动,财富会从天上掉下来吗?不看好法国经济和其左派的氛围。德国人做事情严谨认真,其机械制造是一流的;英美文化一体,英国有点贵族范儿。英国当年也遇到了经济危机,撒切尔夫人将无效的国企全买了,推行经济自由主义,虽然短期痛苦但是长期经济表现比法国好。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09 10:43
@炒黄金 2014 1683 楼 2014-07-09 10:31:53
楼主对未来黄金价格趋势有什么预测?
-----------------------------
没有研究过,这个需要专业的数据分析,还需要跟石油价格、国内的通货膨胀、国际的经济形势、甚至是突发的战争都有关系。短期走向是无法琢磨的。我要是知道黄金下个礼拜的具体走势,我不成大富翁了?长期趋势,我前面说了,黄金是一种金属,他有一个顶和一个底的,如果价格过高,一些原来没有开采价值的矿就会投入开采;最低的价格在于最容易开采的黄金矿的开采成本吧。黄金是投资保值品,如果国内的通货膨胀高,经济形势不好就会上涨。黄金与石油价格正相关吧。如果想黄金上涨,天下大乱最可能,乱世黄金嘛。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09 12:18做技术的还是有碗饭吃的,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
当然,他们可能比不上管理者吃得好,这也是中国国情。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09 20:14
@weifengno2 1707 楼 2014-07-09 17:37:09
楼主写得真实,说得透彻,让我受教不少。。。
关于最近炒的火热的京津冀一体化,楼主有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望分享一下。
目前看来,所谓的一体化,只是一个美好的目标,目前三地因为各自的利益问题谈不出个什么大花来,北京的磁吸效应不是几句口号就可以改变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行政机关和著名学校、医院等的迁移,才可能带来明显的利益改变。
----------------------------- 同意你的看法。其实中国的经济发展跟行政权力有很大的关系。北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不是基于市场的一体化除非是行政区划合一,否则不会有什么变化。各地为了GDP 都心怀鬼胎。在各省各地区之间也有许许多多的一体化提法,楼主就亲耳听到过某一体化的市政府负责人在酒桌上玩笑道说道:一体化?产业转移?我看我们把火葬场转到他们那地儿还差不多。
特别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只是一个概念和口号,地主家也没余粮啊,没有那么多钱来投资基础建设的。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09 20:15
@涤生魏 1702 楼 2014-07-09 15:00:52
哎!估计斯科拉里开场想先抡三板斧过去,看能不能混个球,之后在防守反击,没想到自己先倒下了,再接着巴西人被打傻了!
-----------------------------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是失败的首要原因。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10 08:51荷兰点球又输了,悲伤……从高中时候就看荷兰队踢球,荷兰三剑客范巴斯滕一直是心中的偶像,多年来荷兰队数次杀入半决赛、决赛,却一直未能登顶。也许是缺少一点运气吧。天赋加上自身的努力可以让一个人成为很优秀的球员,加上队友和名帅可以让一支队伍成为优秀的队伍,但是要成为冠军,还是需要气运。罗本上届对西班牙射失单刀,应该是荷兰队离冠军最近的时刻。人生的机遇只有那么一两次,失去了可能就再也不会有了。希望梅西能够抓住机遇,不要像罗本一样留有遗憾。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10 10:43
(二十七)官员升迁路之挂职通常一位官员的升迁道路是在一个部门做到副职或者主要负责人,然后再交流转任到其他部门或者下一级的党政机关任负责人,熬资历再向上爬台阶。
但是组织部门为了加强地方与机关的沟通,让机关干部了解基层实际情况,不要处长司长们坐在省、部机关中出头闭门造车的文件,在常规的升迁途径之外,还多了挂职、任职一途。所谓挂职,即是指部委的司长、副司长们到地方的地级市或者省会城市任党政负责人或者副职;省厅的处长副处长们到县(市)任县长、书记或者副职。
前几天我在回复一位身材不高条件一般的基层公务员却找老婆时候挑挑拣拣、无比挑剔的帖子里说过公务员挂职的情况,可能也是基层公务员一位网友反驳道:那些能够下来挂职的处长、副处长们都是重点培养的,普通的处长、副处长们没有挂职的机会,一辈子都在上面混吃等死。
这话是不确的。确实有少部分司长、处长下来挂职、任职是重点培养的,主要是组织部门出台了政策:不历州县,不拟台阁。所以准备重用的干部多派到下面任党政一把手——确实,基层工作的经验对于一个干部能力成长是相当重要的,能够独当一面,任县委书记、市委书记,掌控一省、甚至一国都不在话下,道理是想通的;但是,对于普通的干部、或者是副处长处长们,挂职、任职的机会是有的,每年组织部门都会下任务,只要你想去,普通干部挂个副县长、副处长挂个常委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副书记之类的在基层也许要用一辈子争取的职位,机会很多;任实职组织部门更欢迎,又可以空出一个编制出来,安排人员。
但是机关中的干部大多数不愿意下去挂职、任职。为什么?很多基层的干部不明白这个道理,楼主曾经坐过一位司机的车,他的领导一位二级部门的负责人调到厅中任处长。
这位司机大为不解,认为到厅里做处长有什么好的,捆住了手——没有签字报账的权力:捆住了脚——没有专车可坐,去办事情都得自己开车,以前在单位百十号人,自己是老大、前呼后拥,现在得跟着别人走;楼主没有做声,类似的问题,在基层的干部中楼主曾经碰到过多次,难怪人家说:“眼界决定高度、见识决定位置。”许多基层的干部之看到他那一亩三分地,看不到外面广阔的天地;说实话,从一位二级部门的负责人到处室处长,实利方面可能会有些损失——一些热门处室也不见得收入少于二级部门负责人,感觉方面可能不一样——老话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心理上的满足感那是大不一样;可是到处室有一样好处,就是对升迁、对前途有利。当官不怕慢,只怕站,而到一个二级部门任职,远离权利中心,很有可能一站就是八、十年,不像一线处长们跟领导呆在一起,重大事项参与处置,对于以后进步上副厅干部是大有帮助,所以通常是年龄较大、上台阶无望的干部才愿意到二级部门任职,抓点收入,干上一两届再想办法回来退休;机关干部不愿意下去挂职、任职主要有那么几点理由:一是上面的机关架子大、升迁容易。你在省厅只要一提拔就是处级干部、部里面就是司局级干部,而在基层,县长、书记才是处级,市长书记司局级,你用一辈子可能也到不了这个级别,虽然说两种的含金量不一样,但是再差的司局级干部也是司局级,比处级强,就像再差的本科院校也是本科,待遇比专科强。不说有可能转任要害部门,至少人家有了一个任职资格,而你没有级别,永远没有机会,哪怕你就是运气来了外地工作的叔叔伯伯调到本地来任负责人,想提挈你,也得一个职位一个职位、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按照最低年限来,跟别说只是普通关系了。
二是在上面接近领导、接近权力,处于升迁的快车道就像河流,而地方则像是一个池塘,没有点本事很有可能进去就陷入其中,出不来了。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权力集中在中央和省级层面,过去中央还仅仅是有权,京官多清苦,而今的财税制度和审批制度,财政权力和审批权力都在中央和省级,京官有权又有钱,地方想办成点事情,不“跑部钱进”根本不可能,中央最近实施权力下放,可是下放的权力也并没有到基层,而是落入省一级别层次,对于各县(市)来说,省府的重要性甚至在中央之上;机关的干部有权又钱,自己不想到地方去受苦;
三是到地方挂职、任职所有的人脉关系要重新开始。从中央到省一级政府、党委和从省到市一级党政机关任职,许多干部是原意的,因为对应的人脉、领导是一致的,而且要想有大作为必须从部、办、委到党政机关任职;但是对于司、局级和处级中层,下挂两级别,情况就不一样了,作为省厅中层干部,他主要的人脉在于省厅的党组成员,这些人决定他的升迁,而到县里任职成为市管干部,决定他升迁的主要是市委常委,一切要重新开始;而如果是挂职后回来,等于是浪费了几年时间。
挂职还有上挂,也就是从地方基层选拔干部到上级机关工作,期满后可以留在机关或者回原单位工作。曾经有 A、B两市某局两位新晋副处级干部、党组成员上挂到省厅处室工作,熟悉业务、密切省厅与市局联系。一年上挂期满后,A、B 市两位副职都有机会留在省厅任副处长或者回到市里面任副局长。经过仔细考虑后,A 市上挂的干部回到市局任副局长,而 B 市来的则坚决留了下来,在一个一线业务处室任副处长。平心而论,A 副局长的决策不能算错。一个市局副局长属于领导阶层,事实上配有专车、司机,分管一条线,下面有几个科长、二级部门负责人,出去的时候前呼后拥,有几分小老大的感觉,在市里面对个县(市)局打个招呼、办个事情都有人买账;而厅机关的副处长,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一个高级打杂的、只有为领导跑腿送文件材料按照领导吩咐去做的份,没有什么决定权——至少要是处长才能对资金分配、审批有点发言权;从短期看,确实 A 的选择要优于B,但是 10 年后,A 副局长还是在副局长的位置上原地踏步,在市一级副局长是一个天花板职位,如果不能竞争到局长,基本上就没有提升的空间;而 B 副处长由副处长、升任处长、副厅级干部,最近转任 A 市任常委副市长,主管该局,成为A 副局长的顶头上司。以前平辈论交的两人,现在 A 副局长见到 B 副市长要恭恭敬敬叫一声“领导”或者“首长”。
正是因为中国的权力、金钱和财富和机会都集中在上层机关和大城市,所以,年青人都愿意留在大城市而不愿意回家乡,哪怕是一无所有做北漂都不愿意到乡下做小公务员,这也是大城市房价、地价高昂的深层次的原因,只有在北京和大的省会城市,才有资源和工作的机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不会有错的。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10 10:59
@大江宁静 1717 楼 2014-07-10 08:51:54荷兰点球又输了,悲伤……从高中时候就看荷兰队踢球,荷兰三剑客范巴斯滕一直是心中的偶像,多年来荷兰队数次杀入半决赛、决赛,却一直未能登顶。也许是缺少一点运气吧。天赋加上自身的努力可以让一个人成为很优秀的球员,加上队友和名帅可以让一支队伍成为优秀的队伍,但是要成为冠军,还是需要气运。罗本上届对西班牙射失单刀,应该是荷兰队离冠军最近的时刻。人生的机遇只有那么一两次,失去了可能就再也不会有了。希望梅......
-----------------------------
看到罗本的儿子在妈妈的怀里痛哭,很是心酸。赛后罗本的答记者问也让人感到悲怆和无奈。呀,世事不如人意者十之八九。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如果荷兰点球赢了,痛哭的就该是梅西了,总会有人要痛哭,几家欢喜几家愁。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10 15:22
@大江宁静1720楼2014-07-1010:43:34(二十七)官员升迁路之挂职通常一位官员的升迁道路是在一个部门做到副职或者主要负责人,然后再交流转任到其他部门或者下一级的党政机关任负责人,熬资历再向上爬台阶。
但是组织部门为了加强地方与机关的沟通,让机关干部了解基层实际情况,不要处长司长们坐在省、部机关中出头闭门造车的文件,在常规的升迁途径之外,还多了挂职、任职一途。所谓挂职,即是指部委的司长、副司长们到地方的地级市或者省会城市任党政......
----------------------------- @794992801 1727 楼 2014-07-10 14:40:47
楼主 向您推挤一帖子 请您鉴定下
-----------------------------
大致看了下开头,没仔细看,感觉写得不错。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10 21:32
@haotuobie1 1729 楼 2014-07-10 19:09:34
楼主您好。
我是一名 90 后,没文化,没背景,家里面小富即安,现在在海关做一名临时工。
对现状不满,缺乏前进的目标,我想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为常见的通病,我也是如此。
但是出于目前的环境下,我实在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行当。只能够将多余的精力用在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上面。对于我来说,看书已经不仅仅是获取知识,他还肩负着一部分驱逐不安全感的作用。
真诚的恳求您能拿出宝贵的几分钟时间,......
----------------------------- 这个……我所说的只能作为参考,路在你自己脚下,你需要慎重思考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决定,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做决定,这是你的工作你的事业。
首先,你在海关做临时工,大概是没有编制的、靠海关自有财力发工资的那一类人员吧。这些人员,正是当今改革清退的对象。中国规定,所有的党政机关都不得办企业,企业编制内人员、临时工都需要清退。事业单位,有行政职能的改为参公,没有的改为企业,面向市场。所以你们的前途堪忧。建议:一是尽量挤进去,解决编制,不过你既没有关系,有没有文化,现在公务员都凡进必考,可能很困难;二是等,你们这样的人员应该有一批,等单位给个说法拿到一定的补偿或者安排到下面的单位再走;至于去闹事之类的就不要参与,总会有人比你来的时间长、沉没成本多的,他们会去闹的,你可以精神上支持他们搭便车;二是你既然在海关这个行业内工作了一段时间,就应该在这个方面选择一个目标发展。海关内也有技术类人员,如报关员之类的,应该也有行业潜规则——这个你应该比我清楚,慢慢弄清楚内幕、扩展人脉,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任何一个行业要想出头都离不开多年的积累和抓住机遇。不要羡慕人家赚大钱,看到贼娃子吃肉,你没看到他挨打;想要出人头地,要么是命好,要么就是后天艰苦的努力,你既没有文化、又没有背景,那就只有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再加上艰苦的努力了。成功在于坚持。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社会,人多资源少,每一个好一点的地方都离不开激烈的竞争。就像中国的高考,学生学的绝大多数知识其实是没有多大用的,美国的高考难度只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考试,他们不还是培养了许多诺贝尔奖,这些类似于回字几种写法的超难、冷僻的知识只有一个作用,就是淘汰掉大多数的考生,名校生学习几乎用不上的知识,只是证明他们更有毅力和恒心,他们比我们大多数人要强,打败了大多数人而已。同样,你要想过上好的生活,也要击败你的同龄人,比他们强。
如果这些都做不到,心态放宽些吧,平平淡淡才是真,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庸庸碌碌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钱想做官有权,做了大官想做皇帝,做了皇帝还想长生。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人比你强,也有无数人比你过的不好。在云贵、甘肃一些贫困地区一些人还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呢。至少你是年轻、健康、衣食无忧的,这就比许多人强,如果没有结婚成家,找一个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女孩结婚吧,人生在世都差不多,无非是日求三餐、夜求一宿。那些出人头地的大人物退休后也跟普通人一般无二,活着就好,培养一些健康的爱好,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11 08:49
@上上上东@大江宁静1327楼2014-07-0501:28:56楼主很勤勉啊,每天都有回来看。
作为一个奔而立之年去的人,楼主所说我也都想过,只不过还未付诸实施。
我想问问楼主,我作为一个女孩,是不是该在婚姻上有这方面的考虑。
倘若夫家是体制外人员,是不是将来的不稳定因素会增大?
另外,我想在工作之外学习一门安身立命的本领(我愿意付出几年的休息时间),有什么推荐的项目吗?还有女人是不是必须学会理财?
----------------------------- @大江宁静1383楼2014-07-0512:49:2130 岁应该要结婚了。老公是体制内自然稳定些,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要找体制内的呢?大家的选择其实都有几分道理。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他人好、有能力在体制外也能发达的。找男人最重要的我认为有几点:一是对你好,对你不好还有什么好谈的?二是有事业心,不说发达,但是要有一颗上进的心:三是有能力,至少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成家立业生活过的下去吧。
工作之外学习最好结合自己的实际在自己熟悉的行业中提升。人......
----------------------------- @上上上东 1733 楼 2014-07-10 23:11:49
谢谢楼主提点。
哎,我其实挺郁闷的。他待我很好,也够努力向上,但是我觉得他缺少一些灵气或者说才情吧,我还觉得他情商也不够好。也不知以后会怎样,我感觉风险很大似的。所以一直没结婚。
他只是中专,后来学习了一些编程类,所以在科技工作中认识。我是重点本科,所以感觉经历相差蛮大,我也不知道我父母能不能接受,反正打算今年带回去给父母 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了。
他家里条件很差,农村,基本......
-----------------------------
找不到更好的就凑合着过吧,婚姻最好是喜剧,实在不行哪怕是悲剧也比没有戏可演好,至少婚姻会给你带来一个孩子的,俗话说的好:老婆(老公)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哪怕自己的孩子再顽皮不堪,也会觉得可爱。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11 09:02
@haotuobie11729楼2014-07-1019:09:34
楼主您好。
我是一名 90 后,没文化,没背景,家里面小富即安,现在在海关做一名临时工。
对现状不满,缺乏前进的目标,我想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为常见的通病,我也是如此。
但是出于目前的环境下,我实在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行当。只能够将多余的精力用在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上面。对于我来说,看书已经不仅仅是获取知识,他还肩负着一部分驱逐不安全感的作用。
真诚的恳求您能拿出宝贵的几分钟时间,......
----------------------------- @大江宁静1730楼2014-07-1021:32:09
这个……我所说的只能作为参考,路在你自己脚下,你需要慎重思考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决定,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做决定,这是你的工作你的事业。
首先,你在海关做临时工,大概是没有编制的、靠海关自有财力发工资的那一类人员吧。这些人员,正是当今改革清退的对象。中国规定,所有的党政机关都不得办企业,企业编制内人员、临时工都需要清退。事业单位,有行政职能的改为参公,没有的改为企业,面向市场。所以......
----------------------------- @794992801 1735 楼 2014-07-10 23:32:34深夜 刷帖。看到楼主说道没有编制零时工的问题。不知道 楼主对大学生村官有没有了解,怎么看,这个群体是不是也算没有编制的临时工了?
----------------------------- 大学生村官以前叫选调生吧。其实这个渊远流长。在我们毕业那个时候就有了,选调大学生下基层工作几年后上调。
那时候还是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的,下去至少给个乡党委委员,几年后调到县城任局长或者市一级机关工作。我曾经见过一个选调生数年后就任市级副处级副局长。后来大学生扩招后,人多了选调生的待遇也一再下降,乡镇都不能安排,成了村官了,几年后回城市更不要提,进公务员队伍也要考试了;现在的大学生村官事实上是临时工,体制内候补人员。
目的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免得这些有文化的大学生们没出路去闹事。大学生军官也是这个思路。
既然走上了大学生村官这条路,那就努力争取进体制内吧,这些人员是组织上安排下去的,倒不会像别的机关自己招的临时工一样属于政策上必须被裁掉的对象。为了这些人的出路,组织上在公务员招考的时候会留一定的指标给大学生村官群体的,还是有希望的。当然,全部解决是不可能的,人太多了。还是一个老问题:你要打败其他的大学生村官,赢得竞争,不论是找关系还是考试,有关系的找关系,没关系的考第一。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11 09:10
------------------------------ @13396568620 1736 楼 2014-07-10 23:52:22
我就不明白了!!这样个技术盲贴!!为什么到现在反而不沉?????支撑了这么长时间!!!!一个月!!二个月!!的!!到底要干什么啊????随便瞄了眼回帖的!!!!!我发现都是一些闲的蛋疼的酱油党!!!!!为什么一向以打酱油不留名的群体!这么疯狂的在顶贴!!!!我就明白了!!!!原来楼主是传说中的!刷贴哥!!!!!!!!!!!这样搞!!!有意思么?????
----------------------------- 我开这个帖子总共还只有半个多月。刷帖?刷帖有什么好处?你告诉我。我在这个帖子里只有一个账号回复,就是大江宁静。不过看大家喜欢看,我只要有空就抽时间写点或者回复,我在前面是说过看到的朋友如果觉得好就回复一下,没话说留个名也行,让我知道有人在看。写东西没人看像自言自语一样自然就没有动力写了,这又不像大神写网络小说有钱赚的。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11 19:48
@卡夫卡的春天里 1768 楼 2014-07-11 17:42:02终于追上楼主了。顺便说几句那几个在贴里唱反调的,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可以理性讨论嘛(楼主也一直在说这个吧),别一上来就跟人扣帽子,你们真的弄明白了人家写这帖的意思了吗?读者不需要你们在这里教化大家,也不会看了作者的文章去复制某人的成功。我觉着大家看了这个帖子,能更加清晰地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定位自己,快捷的找清方向,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还是有很大几率过上舒心的日子的。本人受教不小......
-------------------- 有收获就好,谢谢支持。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11 19:51
@养生精气神 2012 1769 楼 2014-07-11 18:10:34
楼主预测下四强名次吧
-----------------------------
打到这个份上,谁输谁赢都很正常。梅西还缺一个世界杯冠军来证明球王,这次又在家乡大陆,希望他能如愿吧。
德国队对巴西的比赛也有点败人品。荷兰队巴西,巴西是残阵,荷兰机会更大些吧。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11 21:44
(二十八)物以稀为贵地价、房价为何如此昂贵,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一直是网上研究、讨论的热点。在种种看空看多的分析文章中,都抓住了一两个推动房价上涨或者下跌重要力量,都言之成理,但是也都有失偏颇。历史是由合力推动的,同样,房价也是有多种涨跌因素共同推进的,要判断房价的涨跌,也必须全面分析种种因素,综合考虑。
该如何分析这些头绪繁多的作用力量和因素呢?自然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也可以算是经济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了,19 世纪有一个讽刺经济学家的笑话:教会一只鹦鹉说“供给和需求”,也就教会了它经济学。
从供给方面分析,土地市场的唯一垄断者政府,是房价上涨的最大推手。自从土地招拍挂以来,全国城市的土地收益从2000年500多亿飙升到近几年的3万余亿,翻了60余倍,加上与房地产市场直接相关的 5 项直接税、两项间接税,以及报建成本,据估计,房地产市场的 60-70%以上的收益为政府获得。“土地财政”和对 GDP 的追求,是政府拉升房价的最大动力。从供给方面来看,似乎政府才是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
但是我们结合供给和需求一起来看,问题又不是看上去这么简单。垄断可以减少供给,抬高商品价格,可是如果没有旺盛的需求配合,根本不会有高额的成交价格。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全国各地都是执行这相同的政府垄断、土地财政模式,为什么三、四线城市房价数千,二线城市上万,一线城市数万呢?答案在于,相对于三四线城市,房屋和土地资源是稀缺的。经济学一个基本原理:物以稀为贵,稀缺性决定商品的价值。稀缺性都是相对的,就像我在文章开篇写到“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稀缺……”许多人不服气,辩称道:中国资源哪里稀缺了,明明是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好不好?确实,从绝对量来说,中国可以算得上资源丰富,但是相对13 亿人口而言,就是资源缺乏了。
那么,在大城市为什么房屋土地资源稀缺呢?首先是地理因素。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在经济上产生了规模效应。而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大城市,如上海、深圳,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中心城市圈土地相对人口的增加越来越稀缺,房价自然就越来越高;其二是财富和权力的聚集,使得人群涌向大城市,加剧了土地的稀缺性。
在北京,统计局报告的居民的平均工资收入不过 5-6 万元,而中心城区的房价达到 3-5 万元,用居民的收入房价比来计算,会得出一个远远超出国际平均线的恐怖数值。然而事情的真相是这样吗?统计局的数据只是统计明面上的居民收入,对在大洋下面暗潮涌动的灰色收入、黑色收入,则根本没有统计进去。在北京稍微消费高一点场所,请一些中央部委的领导吃个饭,5-6 万元也许不能买个单,消费远高于二线城市,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北京掌握着巨量的财富与权力,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实际上不可能这么低)落入到相关的人员之手,都是一个天文的数字。财富的分配也向北京倾斜,如北京一个永定河整治计划,就投入 170 亿,这些工程项目在北京可以造就多少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各位可以总行估算一下。而全国 2014 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不过 230 亿,共 266 万农户,也就是说你房子被洪水冲倒了最多也不过补助八千到一万元,而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是多少呢?更是可怜不过 30 余亿元。而全国各地争资跑项,跑步钱进,大量的政府工作人员聚集北京同样加剧了土地房屋的稀缺性。
其实要北京的房价降下来很简单,一个迁都就可以搞定。
但是权力和财富流离开北京后,北京也将不再有如此多的工作机会,房价降下来了,工作却找不到了,同样是买不起房。
在三四线城市房价很便宜,为什么没有人去呢?因为那里没有财富和机会,自然不会有大量的人口涌入。
大量的财富与权力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来到一二线大城市,就像洋流中的微生物吸引了大量的海洋生物沙丁鱼之类的到来一样,这些人口导致了土地和房屋资源的稀缺,这才是支撑大城市房价高企的根本原因,而政府和房地产商不过是海洋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大白鲨和鲸鱼之类,尽情地猎杀跟随洋流到来的小鱼虾-城市小白领和农民工。农民工虽然买不起房,但是他们合租、住地下室同样拉高了城市的房价。
所以网上关于独生子女 20 年后人人有 7-8 套房、房价下跌的算法是不正确的,要看他的房产位于哪个城市。如果位于四线城市、小县城,20 年后人口净流出,他手中的房屋自然不值钱,如果在市级城市和二线城市,人口流入流出持平的话,大概既不会升值也不会贬值,如果是在北京上海等工作和机会很多,依然有大量的人口涌入的城市,他们将士新一代的城市地主——收租婆、收租公,只要不发生革命没收他们的房产,这些人将一辈子衣食无忧,那些涌入城市谋生的农二代农三代和城市小白领将替他们打一辈子工。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11 22:02
@homelesspig 1776 楼 2014-07-11 20:49:35
本来是在天涯有账号的,我也不常用。经过几轮的网络大河蟹。我的账号就莫名其妙的中枪了。今天有空注册了个账号,和楼主沟通下。
在这里斗胆估计下楼主的状况。楼主应该是出身中下层,农民子弟或者城市普通工人。农民子弟的可能性大点。现在某中等发展水平省份省会城市非实权部门,但也不是清水衙门部门任职。应该不是部门一把手。但是有一定的行政职位。
按当前国家的行政级别的话,应该是属于处级。
楼主四十多点。......
----------------------------- 个人相对于组织和社会的力量是相当渺小的。至于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就连哲学家舒格拉底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更何况我等愚民。
我觉得一个人能够让家人和亲人过上好的生活、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能够有底线就是道德的,当然你可能不同意,你觉得要像儒家一样心怀天下才是道德的,我觉得吧,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力微莫负重,言轻不劝人。“心怀天下,那是中南海诸公操心的事情,我等小民就是操那个闲心也没有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