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有一块土地,它用来种植农作物每年的地租收益是1000 元,而用来建设工厂,每年的租金是 1 万元,那么它建设工厂的经济租金就是 1 万—1 千=9 千元;如果用来建商品房,门面和房租可以达到 10 万元,那么建商品房的经济租金相对于建工厂来说就是 9 万元。可见经济租金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通常我们是拿最高的经济租金减去最高的机会成本,就像上述的土地,经济租金就是 9 万元。
不仅是要素有经济租金,就是人也有经济租金。例如一个人做一个白领技术人员,在办公室上班,可能一年能够收入 10 万元,但是他有唱歌或者写作之类的特殊天赋当一个歌手或者作家能够年入 100 万,那么,他的做歌手或者作家的经济租金就是 90 万元。所以,做人事业上成功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做到经济租金最大化,否则让爱因斯坦如果不从瑞士联邦专利局的岗位上跳出来,终其一生也是一个小职员,而微软老总比尔.盖茨如果不从哈弗辍学经营公司的话,他大概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高层管理者,而不会是世界第一大科技公司的老板。人总是追求经济租金的最大化,但是有多个选择的时候,有时候难免会歧路亡羊。如宋徽宗即是皇帝,又是一位颇有造诣的书画大师,廋金体即为其独创,不过他没有把精力放在收益最高的做皇帝治理天下方面,而是在第二位的艺术上耗费了大量的心血,结果身囚国灭,为天下笑。以他的聪明才智,只要用心治理国家,断不至于如此下场。
寻租与寻利的区别,二者既有共同之处又相异。寻利和寻租都是企业家在市场上找寻新的垄断性收益,如企业家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新的技术,如从前很著名的企业找寻“蓝海”理论,就是寻找新的技术、新的行业,存在高额的利润的新市场。而寻租是是指由于政府对经济的管制造成垄断和稀缺,有如土地租金一般形成一个垄断租金,人民会竞相通过各种疏通活动获得垄断收益既寻租,这与市场上竞争性的寻利活动不同,市场的寻利在与企业家的创新和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有利于社会总福利增加,而市场的寻利获得是自由竞争开放的,最终会由于资金的涌入而造成租值的耗散、消失;而寻租活动是由于政府管制扭曲资源配置造成,会导致社会总福利下降,同时是限制社会资金进入的人为的垄断。
政府的管制导致垄断、导致经济租金的出现。
以出租车行业为例:如果政府利用牌照进行管制,市场上的出租车数量将会增加,价格将会下降,对于消费者和社会总体福利是有利的。政府利用牌照进行管制后,则会由于短缺和垄断产生一个经济租金,这个经济租金的分配如下:一部分在牌照拍卖中成为政府收益,一部分为出租车公司所获得,还有一部分灰色收入通过公司转移到相关官员的手中——出租车公司可不是什么人想开就开的,允许开设一家出租车公司等于坐地收钱。其实土地的拍卖、矿业权的设立、烟草盐业的专卖、甚至垄断性国企的设立,都可以看做是一种寻租与设租行为,经济租金的流向与前面关于出租车公司的分析大体无二、三方皆大欢喜,唯一损失的就是社会总福利和消费者。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9 21:12(三十八)财富之母 经济学家配第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在财富之母这个重要的生产要素方面,自然少不了种种寻租、设租行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规划寻租:各房地产商在公开招拍挂获得土地后,再到规划局进行寻租活动,更改规划,土地规划容积率由多层由2.5改到3、高层由4改到5,加层、加高、缩小间距加栋,这些多出来的房屋面积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上亿的价值,只需要规划部门批准即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房地产老板自然不一般,但是还不算是最牛的,这个只能算是小规划寻租;真正的大牛是大规划寻租。何谓大规划寻租?如果你对一个城市的政治人物和发展有所了解的话,你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每一次市长、书记的变动,就会带来城市规划的一次大的变动,前任市长、书记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后任领导基本上会弃之不用,另起炉灶,在城市的另外一个方向和区域建设新的产业园区、发展中心,这固然有新的领导需要作出新的业绩方面的考虑,但是更多的是利益方面的考虑。在每一个领导的身边,事实上都围绕一一批关系好的、进行权力寻租的老板。新的市长、书记在确定新的发展规划之前,会考虑他们的想法与意图。他们在相应的区域收购下土地后,政府的发展中心投向该区域,升值个三倍五倍是很轻松的事情;而且还可以参与后续一系列开发工程,此所谓改大规划;
其二是在土地出让过程寻租,主要有招拍挂寻租、土地变性寻租、企业改制过程中土地寻租。以前土地是划拨的,房地产商人找市长写过条子划拨一块土地即可,中间获得的经济租金巨大;现在都要招拍挂公开出让,是不是不需要找市长了呢?也不尽然。在招拍挂开始的时候,只需要缴纳 20%的评估价格保证金,拍卖过程中还有何能产生溢价,所以保证金通常只占企业应付价款的零头,这中间如果是有关系、有来头的企业,凭借领导的批示,可以拖欠数年甚至上 10年的土地出让金不缴纳,数亿、数 10 亿的资金这么多年不入库,利息是多少大家可以算一算。甚至又些地王举牌价格过高,企业凭借领导的批示,还可以反悔的。A 市在土地拍卖中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幕:一个本地的房地产企业在跟外地企业争夺一块黄金路段的地王时候,一时头脑发热,举牌竞价时候价格过高,算下来楼面地价都达到了数万,在二三线城市这样的价格面粉比面包贵,必亏无疑。所以该企业几个月后就想放弃该地块。根据法律规定,国土部门是在没收保证金外还可以向其追讨余款的。但是该老板手眼通天,找到上级重要领导打招呼,最后市领导要求国土部门支持企业发展,退回了其千万元的保证金,国土部门甚至亏损了数十万元的拍卖组织费用。
按照规定,拍卖的价款费用未缴清,是不得办理土地使用权证的,可是有能量的老板照样能够办理出来,再到银行进行抵押贷款。所以房地产业需求一萎缩,最着急的是政府和银行,每一个房地产行业都欠着银行的巨额贷款,前期的土建是施工企业垫资的,后期是预售,是老百姓的预付款,小的房地产老板资金链一断裂跑路,就是一笔烂帐丢给银行,一堆愤怒的购房者丢给政府。至于大型的房地产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之类更加没什么可怕的,直接破产就是,损失的是股东、股民、银行和政府。
土地变性方面的寻租收益也很可观。所谓土地变性,是指土地改变用途。在土地市场上,地价过高,如果工业按照如此价格,所有的工厂都可以关门了,因为利润全部给高额的土地费用吃掉了。但是工业企业在促进就业、税收、和 GDP增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党国出台政策,工业用地以相当低廉的价格供给,大致之相当于拆迁成本价格,有的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引进大企业,甚至是以零地价、负地价,先征收后返还等方式给予工业企业优惠。这中间又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同样的企业,可以以优惠的价格供应工业用地,也可以以零地价、甚至政府出钱拆迁、修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中间的差别可以上亿、甚至上 10亿。具体的决策经过政府的市长办公会议或者常委会议,出台会议纪要既合理合法。你可以说政府官员是为了地方的经济发展,也可以说是为了其他的什么原因,关键是在政府的负责人作为一个城市的 CEO 一类的角色经营城市的大环境下,根本无法区分他究竟是公心还是私利。这只是第一步,一些老板利用政策,首先用工业用地的名义占下大片地块,所年后,再找种种理由申请变性。在土地政策上有一个后门是为体制内公务员住房而留的。政府用地是划拨用地,办公用地以前是不收费的,住房同样。不过这样的房子无法办理产权证。所以留了一个后门,划拨用地转为住宅用地,补交一个评估价格(往往远低于成交价格)25%——40%的费用,即可变性,可以发产权证,上市买卖。这就是任志强说如果考虑政府体制内住房价格,北京的平均住宅价格在 7000 元左右的由来。而有些有能力有门路的房地产商业盯上了这条后门,如果能够成功变性,地块少交的价款往往数以亿计。
第三是企业改制用地、部队用地等特殊性质的地块入市,这中间也大有文章。部队用地的腐败大家从谷俊山案中都能看到,其中的猫腻跟土地变性类似。企业改制用地也一样,国家给予政策优惠,但是不是有能耐的房地产商进入政策优惠你跑断腿都享受不到。中国的事情是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黑头文件(会议纪要),黑头不如白头(领导批示),白头不如招呼,总得来说看是什么人办什么事情讲什么话,你辛辛苦苦跑断腿的事情,人家一个电话解决。
最后一种是捂地不开发等地价上涨和小产权房开发。规定是两年之内必须开发,但是有门路的可以八年十年不开发也没人找麻烦,没门路会有没收土地的风险;小产权房大的开发商不屑为,做这种事情的都是乡镇村一级的土豪和小开发商,利润也相当可观。但是没门路会被强拆掉,就像西游记中说的那样:没后台的妖精都被打死了,有后台的都被接上天去了。
资本跟权利结合将会获得超额的经济租金,但是如果资本离开了权力的庇护,又会有什么后果呢?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9 21:33@7949928012354楼2014-07-2919:22:04
楼主 怎么看 周永康落马?
----------------------------- @大江宁静2361楼2014-07-2920:25:11
这个比较敏感,我只说一句,他必须落马,不然反腐就不会结束。
----------------------------- @xoney1117a 2366 楼 2014-07-29 21:22:13
这么说反腐已经结束,到此为止了?
----------------------------- 主要目的达到,再反下去反谁?难道挖党国祖坟?下一步是团结一致搞经济建设了。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9 21:57
@爱你警察 2369 楼 2014-07-29 21:47:07
为什么单单要揪出他。。。
----------------------------- 这个我不能多说,就两字,谋逆。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9 22:28
@794992801 2371 楼 2014-07-29 22:25:13
楼主 更新的两段 这么快 就被删了!
----------------------------- 敏感点,不让说吧。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9 22:29
@合一不二 2372 楼 2014-07-29 22:25:43
楼主的知识和能力,让人刮目相看,有木有独家秘诀?这是怎么练出来的?非常想知道这个问题
-----------------------------
我可比你年长好多,你到了我这般年纪自然很多事情都明白了,但是时光却不会再来。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30 21:40
@卡酷伊 2011 2380 楼 2014-07-29 23:40:38楼主好!能否再聊一聊延迟退休的趋势,能有理有据的推理分析最好,谢谢。
-----------------------------
这个我也只能做个大致的估计。改革的方向是企业化。
就是说如果单位效益好,在职职工的收入增加,不像以前有钱也发不出,没钱就自求多福了。退休的向企业靠拢,甩包袱。
不过中国的改革委了减少阻力一向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二来改革应该会拖一段时间。如果你快要退休了,能退早点退算了,也不差这一两年的在职收入,就像炒股想吃最后一口利润往往会大亏;如果还有很久要退,那也没什么好想的,等改革吧。有什么 5-6 年要退的,先看看情况,势头不对 2-3 年后提前退吧。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31 20:52
@wcjboy 2412 楼 2014-07-31 16:19:44
请问楼主,我是从事社区居委会工作的社工,这个工作现阶段工资少,工作繁杂,而且在基层第一线,辛苦但认可度不高。不知这个工作职业前景如何,望楼主帮小女子分析分析。万分感谢!
-----------------------------
最底层的公务员,比民工强。女孩子胜在稳定,找个好老公嫁了吧。
当然这是对普通人而言,如果你生具异禀或者有大气运就不好说了。习、李不都是大队书记做上去的吗?在中层干部中县长、书记乃至市长、书记出身乡镇干部的也有不少。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31 20:57
@卡酷伊 2011 2410 楼 2014-07-31 13:42:26
楼主你好,谢谢你的认真回复。
和你在请教一些,你前面提到中国和日本在产业链上有竞争,具体实在什么产业上呢?今后竞争的结果会是中国胜出概率大一些吗?
个人而言,我对 ZG 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前景比较担忧,因为基础太薄弱了。
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又面临越南等竞争者。
当然,对类似于华为这样的企业还是很敬佩,只是不知道能走多远。。。
-----------------------------
中国在白色黑色家电上不是把日本的产品打垮了吗?下一步应该是汽车吧,不过这个有难度。中国的产业链与中国的改革一样,前进很难,产业链升级就像后进生追赶先进生一样越到上面越难,不过退步倒也不太可能,越南等暂时还追不上。中国估计在目前的状态有一段时间横盘。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31 21:58
@皇王上帝君 2416 楼 2014-07-31 21:48:47李总父亲曾任凤阳县县长和蚌埠中院院长,算一官二代,根红苗正,非普通工人子弟,上面回复错误,抱歉,请网友原谅。
----------------------------- 相对于其到达的位置而言,他不算官二代,只能算根正苗红。县长在省城都算不了什么,一抓一大把,更别说中央了。他主要一是考上了北大,二是当了北大团委书记。陆昊也是北大学生会主席出身。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1 17:55
@0220010342427楼2014-08-0110:20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和不动产登记条例,楼主能不能给分析一下。
-----------------------------
@duobiandehai1234 2428 楼 2014-08-01 12:31:13
----------------------------- 户籍制度改革是最后的最大的改革红利,下一个,也许就只剩下制度了。所有的被分割的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的壁垒消除都是增加社会总福利的,是一种进步。要不然,美国怎么力推自由贸易,欧盟为什么拆除人员资本的流通障碍呢。当然,这对广大农民和进城人员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城市原有居民来说短期利益可能是受损的。在北京上海那么多骂外地 B、硬盘的土著,还有广东一带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士的冲突都可以看出。农民工不进城落户,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以内需拉动经济不可能,所以,这也是必然的一步,在经济上政治上都有极大的好处。
至于不动产登记条例,主要的目的不是什么反腐,也是消除壁垒,降低交易成本,现在一个企业的产权登记要办土地证、房产证,占用林地还要办林业证,办证交易成本过高,而且各部门索拿卡要,耽误时间和效率,这是从企业的层面来说;从个人的角度,房产证、土地证合一也是必要的,中国是因为制度的原因,土地不能私有化不得已搞出个土地使用权证,土地产权和使用权分离,其实是多此一举,只是为了政治上正确而设;农村也是,搞什么承包经营权流转,就搞买卖土地不好吗?还省掉许多后遗症,不过在政治上突破有困难,只能迂回。产权全国统一,还有一个好处,是为房地产税全面开征做铺垫。首先要说明,政府开征房地产税,并不是为了什么降低房价,而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土地财政已经走过 20 余年,在一些小城市土地财政已经难以为继。
并不是说房价会下降,而是城市中心城区稀缺性的土地已经开发完毕,远郊的土地拆迁成本跟价值渐渐靠拢,政府获利逐渐缩小。城区总有一个最大规模的,人口自然会达到一个均衡点。在这个范围内的土地开发完毕,政府的土地财政就会枯竭。你总不能把市中心建好不久的房子再拆一次吧?70年产权太远,许多房子还只有 30 年呢。在土地财政枯竭,政府为了财政收入,只有像西方国家一样,全面开征房产税,类似于人头税吧,否则无法弥补财政缺口,而不动产登记条例就是基础。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2 10:26
@0220010342427楼2014-08-0110:20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和不动产登记条例,楼主能不能给分析一下。
----------------------------- @duobiandehai12342428楼2014-08-0112:31:13
----------------------------- @大江宁静2432楼2014-08-0117:55:13
户籍制度改革是最后的最大的改革红利,下一个,也许就只剩下制度了。所有的被分割的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的壁垒消除都是增加社会总福利的,是一种进步。要不然,美国怎么力推自由贸易,欧盟为什么拆除人员资本的流通障碍呢。当然,这对广大农民和进城人员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城市原有居民来说短期利益可能是受损的。在北京上海那么多骂外地 B、硬盘的土著,还有广东一带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士的冲突都可以看出。农民工不进城落......
----------------------------- @022001034 2438 楼 2014-08-02 09:52:49
楼主对不动产登记条例和房产税的分析真是精彩,房地产税一直是箭在弦上,或许不久的将来,房产会由投资品转变为消费品,持有多套房产的成本会大幅增加。看来,我等平民改善居住的合理路线应该是卖小的,买大的,一直保持一套住宅,既可以保证居住质量,又能防止被房产税剪羊毛。
房产税的全面铺开,极有可能改变一代人的观念。
户籍制度对平民最大的诱惑应该是子女的教育吧,医疗和其它的福利或许加在一起都不如前者。
-----------------------------
现行的户籍制度在经济上是巨大的浪费:不要说春运时候对运力的巨大浪费,农民朋友们在乡下化 10 多万、几十万起的房子一年到头只住几天也是浪费,碎片化的土地产权,许多农田处于抛荒、半抛荒状态;而且农民不能落户城市,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引发一系列问题,还有农民不能进城市转化为市民,总是一种寄居状态,许多服务性质的第三产业和内需都不能做大,所以,这是一个相当必要的改革。
房产税的推出,其实对房价的下降和租房者并没有益处。
任何税收都是加重负担的,持有多套房产的成本升高,但是房产拥有者可以转嫁给租房者,最终是双方共同负担税收。
负担的比例看弹性,如果房子的地段越好越稀缺,就越有可能转嫁给租房者,反之,则由房产拥有者负担大头。真正对于房产税感到压力大的是投机的需求。许多人购买房产根本连装修都没做,只是毛坯房,目的是赌房地产上涨在转手赚差价。这种人对于房产税相当敏感,至于投资性质的收租金的,只要房子能租出去,有市场需求,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2 11:36
@与历史划清界限 2434 楼 2014-08-01 18:18:28楼主,我在一个穷学校教副科,除了死工资没别的收入,但是我除了英语好之外没别的特长,楼主能够给我一点发展方面的建议吗?
-----------------------------
以前回复过类似的,一是给学生上英语补习课之类的,城市里有很多类似的学校,二是开个小店,跟随潮流和需要。
还有各位网友,我只是熟悉我了解的行业,大的方向分析我都在帖子中说了,别人的经验只是给你一种思路和启发,大主意还是要自己拿,毕竟没有谁能够比你更了解自身的处境。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2 11:40
@被和谐的小朋宇 2442 楼 2014-08-02 11:07:15
本人在某省城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上班,麻烦楼主谈谈信用社这种地方性中小银行未来前景,在此谢过!
----------------------------- 对于银行业前面有过分析,总之大的方向是市场化,银行是市场的血脉,这个行业肯定有前途的,就个人而言银行对专业要求比较高,有机会还是边工作边进修考证吧,另外一方面就是跟体制内差不多吧,做好事、跟对人。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2 11:44
@爱你警察 2441 楼 2014-08-02 11:02:56
这样的业务会长久持续下去呢,还是突然一夜之间被取消。。。。虽然与国家改革方向有悖,但貌似国家现在很重视打造信用社会。。。我们的业务每年都要年审,也就是每年都要向企业收费
----------------------------- 这个我不太熟悉,不过政府部门现在都转向中介机构收费,市场化是大方向,以前是政府垄断的,逐渐应该会放开,取消应该不会,但是进入的公司多竞争激烈,垄断的利润可能会消失,当然这有个过程,估计需要 8-10 年吧,在此期间抓住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人脉,不要吊死在一颗树上。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3 18:54
@大江宁静@0220010342439楼2014-08-0210:26:002427楼2014-08-0110:20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和不动产登记条例,楼主能不能给分析一下。
----------------------------- @duobiandehai12342428楼2014-08-0112:31:13
----------------------------- @沉默 1981 2446 楼 2014-08-02 12:30:33
@大江宁静2432楼2014
—————————————————大江,就户籍改革再探讨下。每次改革都是利益再分配,这次户改从利益分配的角度分析,D 获得了稳定,因为 9 亿农民中至少约 1 亿在城市,容易成为不稳定因素;zf 获得土地和廉价劳动力;nm 获得民份和中国梦;市民获得租客,保姆;关键是执行(各地实施细则)不同。按中国特色,具体实施者的利益在哪?劳烦指点。
----------------------------- 有利于中国总体经济和社会总福利的提高啊,这是中央在反腐之后才强力突破的。我觉得这是一件大事情,辛亥革命革掉皇帝,说是 5000 年未有之大变,其实中国的经济基础并没有改变,这次农民可以自由迁徙,才是中国经济 5000年来之大变,中国在传说时代远古与夏商时代是可以自由迁徙的,从周开始建立户籍,春秋时候就不许老百姓自由迁徙,都束缚在土地上类似农奴,迫不得已离开土地的农民就是逃户、流民、流氓,对社会的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而今得益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人终于有了自由迁徙权,新的经济基础即将形成。一种新的基础形成,自然会摇求上层建筑进行变革,市民社会的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新体制的出现,所以,这才是真正是中国 5000 年来未有之大变革。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3 19:19
@不让胡马过阴山 2452 楼 2014-08-02 22:48:14楼主对刘大波这人怎么看?他也是理想主义者吗?如果他做一个建设性的异见者,不与政府直接对抗,或者不超出政府的底线,这既能开启民智,自己又能捞统战的实惠,总比现在吃牢饭好吧。
-----------------------------
这个是不能说的。作为一个晚上亲历者,从大势上简单地评价下他们与当年的事情吧。不说上层领导人的其他打算,下层的参与者与骨干很多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的行动超前于时代,没有广泛经济基础的支持,事实上是不可能成功的。
哪怕就是领导人行险一搏,而对手昏了头侥幸成功了,大概也只能跟俄罗斯一样,在一段时间的混乱之后,最后退回到威权主义、强人政治上来。因为中国的许许多多的经济改革如国企改革、包括成为世界工厂乃至现在的户籍变革,没有强人是无法推行的,而民众处于小农经济和单位的束缚下,也不可能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所以梁启超曾经主张要从开明专制阶段再过渡到全面民主阶段。
在商场上有个理论叫做“领先半步”,你的创新过于超前于时代,环境和潮流不允许,你对市场的开拓和创新只能成为市场的先驱者乃至先烈,并不能成功,领先半步是先知,领先一步是先烈。领先半步才能引领潮流,获得产品利润的最大化。在变革上就是渐进式变革与革命的区别,渐进式的改革如伐大树,一步步改变经济基础自然水到渠成。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3 19:29
@feng1638 2449 楼 2014-08-02 22:18:52
我花了一天看完了整贴,虽然感觉有点心酸,但还是受益匪浅。我是一名大三学生。下学期要面临找工作,我学的勘查。想听听楼主关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上游能源产业的发展,习上台后,煤炭行业下行,我们地质行业招聘大变,石油系统经历高层洗牌,未来如何,还有地矿方向发展。谢谢。
-----------------------------
地矿行业经历过 80-90 年代的衰落和宝宝上台之后的辉煌(宝宝是学地质的,而且担任过地质部长),凯恩斯主义拉动经济对矿产行业是重大利好,铁矿、煤矿无一不大涨,地勘行业过了 10 来年好日子,现在想再有这样的黄金时代是不太可能。但是也还能过下去吧,每个行业都有潮起潮落,但是最终应该都会指向社会平均利润率吧,你又超额利润进入的人员和资本就会多,直到超额利润消散,最终能够过得好与坏的,还是你自身的努力在行业中能否出人头地,而非行业的本身,所以古人总结成功的要素“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择业与择偶是放在最后一位的。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3 20:31
@794992801 2463 楼 2014-08-03 19:56:18
楼主 请点评一下周永康倒下绝对是标志性事件。之前邓定下一个规矩:刑不上常委。这个规矩意义非凡。刑不上常委,则可以保证最高层的基本稳定与团结,就可以把党内斗争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做到这两条党就能保证稳定的执政。现在规矩破了,可以说在党内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有了先例后面就不可控了,特别是谁也不可能安全,那么斗争就变成你死我活的斗争,让稳定的体制出现巨大的裂痕,体制外就有了希望。
第二,......
-----------------------------
他这种可能性不能说不存在,但是小看了高层的政治智慧。习这样做,真的是开着船往礁石上撞了。邓的规矩也是潜规则,上不了台面的,周的事情完全可以达成共识:周是谋逆,特例,以前四人帮不也是审判了吧?继续保持稳定。
中国有可能出现他说的体制改革,但只能是经济上出现大的危机,山穷水尽之后,高层投机人物出来推动。但是这个人是习的可能性很低。习一是不愿,从他的前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的讲话可以看出,当权者都是求稳定的,你见过有老大找自己的反、挖自家的祖坟的吗?为避免经济危机渐进式的改革有可能,根本性的改革他是绝对不会做的;二是不能;党内有民主的,习不是皇帝,就是皇帝也受到祖制的束缚,没有几百个中央委员们的支持,他就会像华一样寸步难行,如果党内高层均不同意,自然就会有投机分子跳出来,如当年苏共赫鲁晓夫的结局一样,所以没有共识一人是不可能改变什么的。
反腐其实有其必要性也是中高层大多数人的想法,大多数体制内人士对于反四风都是支持的——除了触动自己的经济利益的那部分外——不来一下确实不行,目的是推动经济改革和救党,不宜过分解读。如果出现上述人士所说的情景,那只可能是失控,绝非高层的真实意图。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3 20:51
@wlg5355 2467 楼 2014-08-03 20:46:57
楼主得加油啊 现在怎么跟新慢了 是没有世界杯了吗
-----------------------------
嗯,一个原因吧,反正熬夜看球,不如写点什么。再说这段时间比较忙,事情多。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4 08:42
@大江宁静2460楼2014-08-0318:54:00大江,就户籍改革再探讨下。每次改革都是利益再分配,这次户改从利益分配的角度分析,D 获得了稳定,因为 9 亿农民中至少约 1 亿在城市,容易成为不稳定因素;zf 获得土地和廉价劳动力;nm 获得民份和中国梦;市民获得租客,保姆;关键是执行(各地实施细则)不同。按中国特色,具体实施者的利益在哪?劳烦指点。
----------------------------- @沉默 1981 2471 楼 2014-08-03 23:00:23
有利于中国总体经济和社会总福利的
—————————————————大江,如果叫国民证才能达到你说的自由流动,现在还是居民证,所以不乐观。其实我最早的问题是对于实施者如办理户口的(以前强拆,以后强改户口)有什么好处,无力不起早啊
----------------------------- 总算迈出了经济统一的第一步。其实这个事情对地方政府在中短期内并无好处,只是在全局有好处,所以中央才强力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一个人短期内需要 15-20 万元的费用,这对地方政府是一个大的支出。你可以看到沿海一些地区人均 GDP 很高,甚至达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但是这是对户籍人口而言的,如果考虑到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的农民工在当地讨生活,创造财富却不享受任何福利,把这部分人算进去,东部的人均 GDP 并不高,这些农民工市民化,应该是当地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只对城市附近的农村市民化感兴趣,为的是拆迁成本的降低,因为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也就是政府所有,而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也就是村民自己的地。地方政府为了筹措农民工进城的费用,像重庆曾经规定农民市民化需要上缴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现在中央都废止了这一条款,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必须自己负担农民工进城的费用,这是相当公平的,也是必须的。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4 10:21
@大江宁静2460楼2014-08-0318:54:00大江,就户籍改革再探讨下。每次改革都是利益再分配,这次户改从利益分配的角度分析,D 获得了稳定,因为 9 亿农民中至少约 1 亿在城市,容易成为不稳定因素;zf 获得土地和廉价劳动力;nm 获得民份和中国梦;市民获得租客,保姆;关键是执行(各地实施细则)不同。按中国特色,具体实施者的利益在哪?劳烦指点。
----------------------------- @沉默19812471楼2014-08-0323:00:23
有利于中国总体经济和社会总福利的
—————————————————大江,如果叫国民证才能达到你说的自由流动,现在还是居民证,所以不乐观。其实我最早的问题是对于实施者如办理户口的(以前强拆,以后强改户口)有什么好处,无力不起早啊
----------------------------- @大江宁静 2473 楼 2014-08-04 08:42:17
总算迈出了经济统一的第一步。其实这个事情对地方政府在中短期内并无好处,只是在全局有好处,所以中央才强力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一个人短期内需要 15-20 万元的费用,这对地方政府是一个大的支出。你可以看到沿海一些地区人均 GDP 很高,甚至达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但是这是对户籍人口而言的,如果考虑到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的农民工在当地讨生活,创造财富却不享受任何福利,把这部分人算进去,东部的人均 GDP 并不高,......
----------------------------- 其实就是中央也不是很情愿推进这项改革的,不然也不会拖了 20 多年,因为阻力太大。不过到了现在,不改实在是不行,一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二来最大的改革红利也只有这个了,好改的,一类帕累托改进的,全国人民都欢迎没有人利益受到损害喜大普奔的,都改掉了,习自己也说,容易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改革都是硬骨头,不做这个改革,大概就只有政治体制改革红利了,所以说着是必然的路径。
有时候觉得历史的大势就像大江大河向东流一样,是无法被阻挡的,个人也许能够改变历史的走向,就像长江在三峡中十八弯一样,但是他不管怎么转终究是要东流入海的,个人在历史中的种种努力改变的不是历史而是自己的命运。
就像戊戌变法失败后不久,清廷还是全面采用了康梁的政策,所谓“不用其人而用其政”,中国在 92 邓总南巡之后的经济政策也是沿用某人的经济政策,这就是历史的大势,经济要发展就只有这一条活路,换成谁当权也只能沿着经济发展的趋势路径走下去,政治人物的斗争争得是谁来主导走向,不管是左中右,谁上台最后还是得按照大趋势行事,就像长江不管转几个弯最后还是得向东,我甚至有一种猜测,就像物理学上小球从高处滑向低处,不管路径如何曲折,最后做的总功都是一致的,没有区别;大的历史趋势可能也是这样,不管你如何蜿蜒曲折,对于历史来说也是没有区别的过程,所不同的只是个人的命运,没有拿破仑也许会有一个类似的人物做大致相同对历史而言无区别的事情。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4 11:16
@开鑫 2014 2477 楼 2014-08-04 10:43:50
每天来看楼主的帖子,成了一种习惯,楼主还能谈谈改革资产分配和收入差距问题。
-----------------------------
这个问题可不好谈,是一个难题。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差别,有差别就会有贫富分化,特别是在中国人多资源少的地方,矛盾更加激烈。如果采用绝对的平均化则会损害效率,导致一种公平的贫穷,如果完全放开政府不作为纯粹的丛林原则又难免出现贫富差距过大,所以政府应该提高最基本的医疗、教育、失业养老等保障,其他的更重要的是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市场化,给穷人的孩子一个基本的保障和公平的机会,他们自然就会努力通过自身的勤劳消除收入的差距,如果一个人又穷有懒,有想像西方高福利国家一样吃照顾,这个肯定是不可行而且在经济上也无法持续,其他的方案如打土豪分田地之类的或者搞高福利养懒汉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我觉得不均并不是大事情,绝对平均是不可能的,也抹杀了奋斗的动力,应该是“不患寡而患不公”,公平和公平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现在国家统一居民,人不再分为三六九等,这才是一个消除收入差距和福利待遇差别的正确方向。例如北京的孩子低分可以上北大清华、官员的子弟近乎世袭,使得贫困而又优秀努力的农家子弟失去上升的通道,这才是最危险的。财富的差距源于机会的不公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如果一切都是公平的,仅仅是自身的不努力或者不够聪明,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有怨言的。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4 16:21
@大江宁静2460楼2014-08-0318:54:00大江,就户籍改革再探讨下。每次改革都是利益再分配,这次户改从利益分配的角度分析,D 获得了稳定,因为 9 亿农民中至少约 1 亿在城市,容易成为不稳定因素;zf 获得土地和廉价劳动力;nm 获得民份和中国梦;市民获得租客,保姆;关键是执行(各地实施细则)不同。按中国特色,具体实施者的利益在哪?劳烦指点。
----------------------------- @沉默19812471楼2014-08-0323:00:23
有利于中国总体经济和社会总福利的
—————————————————大江,如果叫国民证才能达到你说的自由流动,现在还是居民证,所以不乐观。其实我最早的问题是对于实施者如办理户口的(以前强拆,以后强改户口)有什么好处,无力不起早啊
----------------------------- @大江宁静2473楼2014-08-0408:42:17
总算迈出了经济统一的第一步。其实这个事情对地方政府在中短期内并无好处,只是在全局有好处,所以中央才强力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一个人短期内需要 15-20 万元的费用,这对地方政府是一个大的支出。你可以看到沿海一些地区人均 GDP 很高,甚至达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但是这是对户籍人口而言的,如果考虑到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的农民工在当地讨生活,创造财富却不享受任何福利,把这部分人算进去,东部的人均 GDP 并不高,......
----------------------------- @大江宁静2476楼2014-08-0410:21:06
其实就是中央也不是很情愿推进这项改革的,不然也不会拖了 20 多年,因为阻力太大。不过到了现在,不改实在是不行,一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二来最大的改革红利也只有这个了,好改的,一类帕累托改进的,全国人民都欢迎没有人利益受到损害喜大普奔的,都改掉了,习自己也说,容易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改革都是硬骨头,不做这个改革,大概就只有政治体制改革红利了,所以说着是必然的路径。
有时候觉得历史的......
----------------------------- @794992801 2480 楼 2014-08-04 11:38:08
我看楼主的帖子 也成了一种习惯了。楼主你说到政治体制改革的红利?具体应该怎么做。会有什么样的红利?感觉国企 机关事业单位 这些吃大锅饭的效率不高的企业还没有动手了。
----------------------------- 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大多数都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或者卡尔多改进,总体上来说,改革的社会总福利是增加的,是一种进步;但是也有倒行逆施的,也就是说社会总福利是下降的,是一种退步,如早几年的国进民退,和政府用种种名义对经济进行管制设租如设立许可证、出租车牌照等等,其实社会总福利是下降的,这种倒退的改革窒息了经济活力,一段时间后自然不可持续。目前经济不景气,政府需要放松管制,促进经济活力,在经济制度上,就是户籍制度改革了,还有一个如果大幅度降低高速公路收费,降低物流费用,也能极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完全取消是不可行的,那会导致大堵车;在政治上酒是你说的国企、事业单位改革、政府放权,也就是中央目前正在推动的,但是个部门积极性都不高,一个不动产登记条例国务院放了话 1 年了连草稿都没出来,只有中央站在全局的角度很热心;这是小政改,促进经济的发展,大政改,世界上有种种成功的经验,目前还没有到那一步,那应该是所有改革最后的一步,就不多说了。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4 16:38
@飞去客 2484 楼 2014-08-04 16:22:21十分感谢大江宁静尊师的细致回复.学生还有问题请教:1。中介抽水是吃差价,那如果我不知对方单位开出的实际挂靠费用,轻信了中介说“你这证书去挂靠一年就是多少多少”那就该我吃亏是吧?所有的中介都是吃差价,而不是收取实际挂靠费用的百分之几当佣金吗?2。我是女生,大学时学习的软件编程。但是逻辑和数学,物理不太好。我本人理科差文科好,想象力较好,文字能力好。工作后完全换行,从事策划类创意类工作。......
----------------------------- 中介的问题是下一步,你先考到证再说吧,女生不是喜欢逛街吗?具体也可以像买衣服一样货比三家。具体问题到当地人事部门和考前培训班询问下。有些证书有专业和从业年限要求,考自己能够报考的,有些地方对于报考要求比较含糊的可能还要找找人,打点擦边球,具体怎么做询问补习班老师。都能够报考的选择挂证价格高的,哪些证价格高网上都有,一搜就有。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4 18:00
@2335587 2486 楼 2014-08-04 16:46:15
新疆莎车暴恐案:暴徒蓄意在开斋节前造事端
2014年07月30日14:46环球时报新疆莎车县 28 日发生一起严重暴恐案。据新华社消息,28 日凌晨,一伙暴徒持刀斧袭击艾力西湖镇政府、派出所,并有部分暴徒窜至荒地镇,打砸焚烧过往车辆,砍杀无辜群众,造成数十名维汉族群众伤亡,31 辆车被打砸,其中 6 辆车被烧。公安民警迅速依法处置,击毙暴徒数十名。新疆新闻门户“天山网”19 日评论,
暴恐分子选择在肉孜......
----------------------------- 这个关于美国你如果是这个认知的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只能说多读点书吧。古人说“为上智与下愚不可移。”也就是说大多人错误的观念和认识还是有救的。
美国是一个存在,是世界的霸主和领袖者,这是一个历史形成的事实。当权者都是保守的,而且美国领袖地位的维护与二战前的殖民国度以领土为目标不同,他更多是是维护一种世界秩序,以自由贸易普世价值为基础的世界秩序不允许其他的国家挑战这一种秩序。美国有他自身的国家利益,他不像反美者说的那么坏,别的不说,二战打败日本就主要是美国的贡献;他也不像崇美者说得那么好,他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考虑,更多的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美国绝不是像你认识的那样是一个世界事务干涉者,恰恰相反,在美国的历史和现实中,孤立主义的思想一向很浓厚,他的世界事务的干预,更多的时候是出于一种事实上的世界霸主对世界秩序的维护的义务而不得不为之,其实很多时候美国并不愿意干预——例如美国一直要将东亚的防护交给日本、韩国,督促欧洲国家负担起自身的防护重任,但是这些国家一直在搭美国的安全便车——军费开支在经济上其实是一种负担,如果不发生战争的话,军费竞争对于当事国来说是一种双输得选择。
这些国家依赖美国的防护,其实在经济学上是一种“智猪定理”现象。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8-04 21:27
@23355872486楼2014-08-0416:46:15
新疆莎车暴恐案:暴徒蓄意在开斋节前造事端
2014年07月30日14:46环球时报新疆莎车县 28 日发生一起严重暴恐案。据新华社消息,28 日凌晨,一伙暴徒持刀斧袭击艾力西湖镇政府、派出所,并有部分暴徒窜至荒地镇,打砸焚烧过往车辆,砍杀无辜群众,造成数十名维汉族群众伤亡,31 辆车被打砸,其中 6 辆车被烧。公安民警迅速依法处置,击毙暴徒数十名。新疆新闻门户“天山网”19 日评论,
暴恐分子选择在肉孜......
----------------------------- @大江宁静 2490 楼 2014-08-04 18:00:04
这个关于美国你如果是这个认知的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只能说多读点书吧。古人说“为上智与下愚不可移。”也就是说大多人错误的观念和认识还是有救的。
美国是一个存在,是世界的霸主和领袖者,这是一个历史形成的事实。当权者都是保守的,而且美国领袖地位的维护与二战前的殖民国度以领土为目标不同,他更多是是维护一种世界秩序,以自由贸易普世价值为基础的世界秩序不允许其他的国家挑战这一种秩序。......
----------------------------- 所谓智猪博弈,指的就是小猪搭大猪便车的现象。如在一个村庄里,有一条道路需要修理,村庄里面住着一户富人和几户穷人,最后出钱修理道路的一定是富人,因为他的高朋多,道路修理好对他的意义更重大些,那些处于顶端的国家必定需要维护世界的秩序,也就是所谓大国的责任。
美国在维护世界秩序的过程中当然首先考虑的自己国家的利益,而非全球的利益,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一个世界总会出现一个领导者,不是美国就会是别的国家,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果在二战中取得胜利德国和日本做世界的领导者如何?俄罗斯呢?我想可能比较起来,相对而言,还是美国的领导为佳吧。就是中国如果能够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作为中国人,我们自然是支持的,但是按照目前的态势,可能许多国家有其他的想法。
有许多网友总是强调力量的作用,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的外交理念,其实除了力量之外,还有软实力,也就是道。
古人都知道失道寡助得道多助,现代人也明白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没有武力不行,不过一味靠武力是成不了事情的。
何况现在中国的武力国力也差得远,对美国的威胁也远远比不上当年德国和日本对美国的挑战。所以中国目前是无法推翻现存的秩序的,既然无法推翻,那就只能合作,以求获取更大的利益,这也是从毛到邓外交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