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赌局的赌注实在太大,甚至大过了后来的太平洋战争,因为后来的对手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毕竟不像俄国人那么野蛮变态。

但是不打也躲不过去。俄罗斯在占领中国东北全境之外,就在向朝鲜步步紧逼,1996 年在汉城的俄国领事馆收留了继闵妃被暗杀之后自身也正在被亲日本势力追杀的朝鲜高宗,把领事馆让给高宗做为了王宫。向朝鲜派出了军事和财政顾问,因为在俄国人看来朝鲜南岸的马山浦(现在的马山市)是比大连和旅顺更为良好的军港。经济上俄国人可能更重视满洲,但是在军事战略上俄国更加热衷的是朝鲜。

日俄之间,争夺的还是朝鲜。

怎么办,不打躲不过,打又全无胜望。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8-09-04 08:10

(三十一)

十.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

上升的国家肯定有国运,所谓“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就是这个意思。就在日本进退两难,估摸着怎么也躲不过这场大难的时候,天上落了个大元宝下来。 1901 年开年的时候,刚刚从驻俄公使改任驻英公使的林董捎了一句话回来,一听这句话就有人骂开了:“林董是不是给俄国人逼成了八嘎?怎么满嘴胡说八道的?”林董挨骂有挨骂的理由。首先他原来是跟着榎本武扬投降过来的幕府海军,投降后还不老实,给明治政府关了两年的。

放出来以后说他原来是幕府派到英国学海军的,让他去海军效力,可他又不干,自说自话到神奈川县衙门去谋了个饭碗。

当时的神奈川知事正好就是陆奥宗光,觉得这死硬分子英语不错,自己去中央衙门是把他顺便一起带去了东京。甲午战争以后林董是驻清国公使,俄国吃紧了就派到俄国去做公使,两年任期满了,转到英国,其实有点“在俄国受累了,到伦敦去休息一下吧”的意思在里面。

不是老革命,最多只是“起义军官”,出身不好还不完全是这次挨骂的理由,主要是这次林董捎回来的话让人听着新鲜:“请速检讨日英同盟的可能性”。

伊藤博文最气愤:“外务省人全死玩了?怎么派了个文盲去当英国公使?”,伊藤正为想不出对付俄国人的招数在抓狂呢,别说对付,连怎么妥协的招都想不出来。

伊藤的发火有道理,大英帝国(当时日本人叫“大不利颠帝国”)是什么国家,那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人家奉行的是“两强标准主义”,就是说大英帝国的海军必须是比剩下两个海军大国的总和还要强,英国传统的国策就是“光荣的孤立”(Splendid Isolation)——太牛了,不好意思和你们这些地出溜一起混。你说现在林董说出要不要考虑和英国人结盟,你是谁啊,吃饭问题都还没有解决,连四千吨以上的军舰都造不出来的日本,人家凭什么要和你结盟?但这世界上就会有这种“连财主家都没了余粮”的时候。

“七大洋上日不落”的大英帝国,那几年正走背字,从 1880年到 1902 年这二十年里,英国在南非和荷兰人后裔布尔人接连打了两次布尔战争,第一次战争英国人败了,第二次战争好容易才惨胜,但耗费国力太大,所以没了余粮。

这世界上莫名其妙的学问不少,其中有一门就是“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还分成大陆系英美系什么的。反正根据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地政学概念,占据了“世界岛”中心位置的斯拉夫人国家俄罗斯就是天敌,怎么着都得把俄国人制服了。

制服俄国人的方法也很简单,把它封在那个世界岛里面就行了,出不来的敌人就不是什么可怕的敌人。所以从大英帝国一直到现在的美国,对付不管是沙俄帝国还是苏维埃帝国还是现在的俄罗斯的方法都是一个:不给你得到出海口的机会。

1885 年发生的巨文岛事件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

巨文岛是一个在朝鲜济州海峡的由三个小岛组成的小群岛,名字据说是北洋提督丁汝昌起的,因为丁汝昌在岛上发现这么个小岛居然儒生还不少——“巨文化”。但巨文岛的英文居然是“汉密尔顿港”(PORT HAMILTON),这是为了纪念在1845 年下令英国军舰对该岛进行调查的英国海军部办公厅主任汉密尔顿。俄国人对这个小群岛挺有兴趣,在和日本交涉开国的时候到过那个岛,后来觉得修煤炭仓库太麻烦就不提了,发现美国人对这个小岛也有过兴趣,和韩国政府交涉以后没下文,美国人也就忘记了那事,但是 1885 年 4 月英国突然出动了三艘军舰占领了这个岛,在岛上修起了海军基地。

那年在阿富汗发生了潘德事件(Panjdeh Incident),俄阿国境发生了小规模冲突,但差点升级成英俄两国间的战争。

事件最后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了,但在冲突过程中为了防止北极熊从太平洋出逃,英国人才抢先占领济州海峡的战略要点,堵住俄国人。

朝鲜当时还是大清的属国,俄国人后来向李鸿章抗议,说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也出兵朝鲜。后来在李鸿章的斡旋下,随着阿富汗冲突的和平解决,英国人于 1887 年撤出了巨文岛。

英国和俄国,一直到现在的美国和俄国就是这么个关系。

所以英国在甲午战争的一开始有意无意地有点偏袒大清的,这是因为英国需要一个国家帮他封住北极熊。现在大清指望不上了,而消耗巨大的英国国力使得 20 年以后的英国已经无法自己出手去直接面对俄国人了。所以对于俄国人在远东地区要突破封锁的举动,英国人需要日本人帮他一把。

这就是“日英同盟”的背景。

山县有朋和桂太郎虽然只是一介武夫,却看出了这种可能性。在林董上任之前就交给了他这个任务,而有名的政治家伊藤博文却没有估计到这种可能性,说明没有什么人是永远正确的。

英国人能向日本人提供什么?能提供军舰,当然要收钱;没钱没关系,大英帝国可以借;但不是国家贷款,你们可以在伦敦通过发行公债的方法筹集资金。姜太公钓鱼援者上钩,只要有人肯出钱,还得出还不出的风险与国王陛下无关。到现在盎格鲁萨克逊人不还是这样诳钱的吗?那个什么次贷危机,到底是金融危机还是金融诈骗也说不清楚。

反正日本人胆气壮了,1902 年 1 月 30 日正式缔结日英同盟的时候,日本举国进行了提灯游行,用大文豪夏目漱石的话来说就是:“穷孩子突然过继给了一个大财主”。

反过来说俄国人有点沉不住气了,2 月 12 日俄国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召见日本公使栗野慎一郎,莫名其妙地帮栗野讲解俄法协定的内容,听得栗野直想笑,这简直是“你有蛤蟆镜,我有香港脚”嘛。

拉姆斯多夫和栗野废话完了立马就去找大清商谈从中国东北撤军的事去了。最后定下来 10 月 8 日以前撤退辽河以西的全部俄军,剩余奉天,吉林两省俄军在1903年4月8日以前,黑龙江省俄军在1903年10月8日全部撤回。

后来辽河以西的俄军确实是按计划撤退了。撤完了俄国人也从日英同盟的冲击中冷静了下来,又想起来老祖宗阿穆尔斯基伯爵穆拉维约夫的名言“决不能在俄国国旗升起过的地方降下这面旗帜”了,不干,反悔了。向大清提出了包括有关蒙古问题的七条,想刁难大清。

说实话,当时的大清和死人相比也就多一口气而已,和他说什么都没用。只是英美日三国联合提出抗议,敦促俄国早日履行撤并诺言。

可能是俄国人仔细想了想,觉得什么日英同盟也没有什么可怕的。首先英国人不会亲自上阵来和俄国人打,因为同盟条约里面写的很清楚:若签约国只和一个国家发生战争,则另一签约国保持中立,同时阻止第三方参加战争,若签约国同时和两个国家发生战争,另一签约国才由参加战争的义务。

这本来是英国人的老奸巨滑,想让日本帮忙封住俄国人,自己又不愿意赤膊上场,结果给俄国人看出来了。

英国人不上场,俄国人怎么会害怕日本人呢?回想起当初怎么就急急忙忙答应了从满洲撤军,俄国人很为自己的失态而惭愧,发誓再也不能往三色旗上抹黑了。撤个什么军,老爷要进兵了,1904 年俄罗斯突然向朝鲜通告,他要行使在1898 年从高宗国王那儿得到的在朝鲜的森林采伐权了。同时俄军开始向朝鲜移动,5 月上旬占领了鸭绿江口的龙岩浦。

俄国人认为那时是开战的最好时机,因为英国人没有从布尔战争中恢复过来,只要半心半意地对付一个矮个子黄种人的小国日本就能够拿下朝鲜,巩固满洲,过几年英国人喘过气来了,这些地方也已经成了俄罗斯的“固有领土”了,时不我待。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8-09-16 09:56

(三十二)

可是,参谋本部得出的结论也是“现在是最好的开展时期”。和俄国人那种除了种族偏见没有内容的结论不同,参谋本部的理由是:1. 俄国周围有土耳其,芬兰,德国和英国这些“不稳定国家因素”,无法在远东试用其全部兵力。

2. 俄军训练程度很低,远东俄军的编制就有问题,而且从来没有进行过演习。

3. 西伯利亚铁路尚未全部完成,而且还是单线,贝加尔湖还只能使用船舶进行运输。

4. 韩国,满洲的交通极为不便,对大兵团作战不利。

5. 海军分为波罗的海舰队和远东舰队,而且远东舰队分驻旅顺和海参崴,能够各个击破。

6. 俄军无法在满洲朝鲜取得给养,只能依靠后方运送,这样兵员运输和给养运输就会产生竞争关系,起码俄军无法进入朝鲜。

7. 俄国内忧外患,从尼古拉一世时代开始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同盟就活动猖獗,无法举国一致。

8. 韩国只能支持日本。

和后来的参本不同,当时的参本还是很认真地在分析形势,得出的结论也全部在后来在战争的进程被验证为正确。

而俄国人呢?战争的主角是军人,军人能否冷静客观地观察对手,对对手做出评价,基本上就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能够在现场观察对手的军人,不用说是驻对手国的武官。

驻日本的俄国武官对日本陆海军的评价是怎样的呢?从 1900 年开始驻日本的俄国陆军武官万诺夫斯基在他发回国内的报告中是这样评价日本陆军的:“日本陆军还在乳儿期,按照欧洲最弱国家的陆军标准来衡量日本的话,仅仅达到道德上的标准就起码还需要 100 年。”

这位俄国陆军武官不从日本陆军的装备和作战能力来评价日本陆军,而是选取了一个极为抽象的“军队道德标准”,军队的道德标准基本上主要包括军人对国家的忠诚心以及诸如对上官及其组织之类的军队内部的统帅能力。这位武官居然注意不到在日本陆军中几乎可以称为过剩的这种服从和忠诚心,其观察能力到底怎样也就不需要说了,可悲的是这份《万诺夫斯基报告》成为了俄国军方分析日本陆军的基础。

1903 年 4 月,在神户举行了“海军大观舰式”,前来参观的外国军舰中有一艘俄国巡洋舰“阿斯科尔特号”,舰长戈兰玛契科夫上校在观舰式以后对俄国公使罗曼·罗森说:“日本海军依靠向外国购买军舰总算凑齐了物质装备,但是根本还没有具备我们所有的海军精神,即使在军舰的操纵,舰队运用方面的水平也还是非常幼稚。”可是同时在场的英国海军武官的评论则是:“能和日本海军在军舰操纵和舰队运用方面并肩的就只有英国海军”。被誉为是俄国最优秀的将军的俄国陆军大臣阿列克塞 ·库罗帕特金大将在 1903 年访问日本以后也下了这样的结论:“一个俄国兵可以对付三个日本兵,而我们只需要 14 天的时间就能够在满洲集结 40 万大军,这已经是击败日本陆军所需数量的三倍了。所以说将来要发生的与其说是战争不如说是一场军事散步更为合适”。

其实,除了对日本兵的战斗力的估价有点不对之外,这位俄国陆军大臣并没有什么很有负盛名的举动。首先他的战略思想就很俄国化,虽然他认为一个俄国士兵能够对付三个日本士兵,但他还是计划采用三倍于日本陆军的兵力,虽然他认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只是一次“军事散步”,可他并没有准备进攻,而是准备退却退却再退却,一直退却到哈尔滨,在日本陆军不可能维持其补给线之时之地再和日军决战。听起来不太酷,但这是很俄罗斯的战略,俄罗斯人思维的结晶。

好的战略肯定是简单的战略,外行也能一听就明白的战略,凡是很复杂,很高深,不是专门家就听不懂的战略肯定只能导致失败,这是被世界战争的历史所无数次地证明了的。而且适合于一个民族的战略在根本上就只有一种,以前的拿破仑,以后的希特勒无不在这个俄罗斯战略面前丢盔弃甲,而要是标新立异地追求所谓创意,很可能是适得其反。

应该说这个计划是完美无缺的,如果以后的俄国军队能按照这个计划作战,日本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要阻止北极熊南下,只有大英帝国亲自出手,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会提前十年爆发不知道,但日本肯定是完了。

那为什么俄国人失败了呢?答案从库罗帕特金将军去远东俄军总司令赴任之前向维特伯爵辞行时发生的对话中就可以知道了。

维特伯爵说:“将军的计划肯定能够成功,但是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库罗帕特金不解地问。

“将军到了满洲以后,立即逮捕阿列克塞耶夫将军,将他押送回彼得堡,否则你的计划将无法执行”。

“感谢伯爵的建议,但这是不可能的,陛下最信任的将军就是阿列克塞耶夫,而且他是我的上官。”阿里克塞耶夫中将是旅顺的俄国远东总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宠臣。维特伯爵对这位的评论是:“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这么一个白痴统帅了几十万士兵,那些士兵太可怜了。”这位沙俄帝国的远东总督居然不会骑马,每年检阅的时候都是徒步行走,因为据说他是海军中将。可是海军中将有从来不上船,据说有晕船的老毛病。

这样天照大神除了日英同盟之外,还给了日本人一件叫做阿列克塞耶夫中将的礼物。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8-09-17 11:28

(三十三)

十一.再出老千,确保制海权这些情况海军的老板山本权兵卫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在整个日俄战争期间山本没有发表过一句“豪言壮语”,因此也被国会和传媒攻击为“失败主义者”。这种现象很常见,当一支军队的机能仅仅为侵略或者向外扩张的时候,任何只要不是公开鼓吹侵略扩张的言论肯定会被划到“卖国贼”一类去。

但山本权兵卫没打算卖什么,这支海军的组织和配备就是他整理起来的,他干吗要卖啊,他所想的就只是怎么让这个组织和配备发挥作用去打败俄国。但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参谋总长大山岩对参谋次长儿玉源太郎的再三嘱咐他都听到了:“儿玉桑,再说一遍,决不能打成持久战,日本拖不起。”日本拖不起,日本就只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俄国人清醒过来以前就打败俄国人。但是如何做到?光 20 万人的陆军如何在俄国人还没有清醒过来以前就登陆进入作战位置就几乎不可能。日本当时横穿本州的铁路是已经有了,但是运送能力每天只有十四趟,能够征用来运兵的全国所有商船也就只有 60 万吨,更何况停泊在旅顺和海参崴的俄国远东舰队决不会让日军简单登陆。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先打掉俄国远东舰队,确保制海权。

山本权兵卫是个官僚,但不像后来陆军的东条英机那样只是个事务官僚。长期在海军中央工作的经验让山本习惯了遇事先从组织上考虑解决方法,和甲午战争一样,日本海军这次又要临阵换将了,起用已经准备让其退休了的舞鹤镇守府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担任联合舰队司令。如果上次甲午战争临阵换将还能说出个一三五条的话,这次的换将则没有任何说的出口的军事上的理由。当时的常备舰队司令长官是和山本权兵卫海兵同期的萨摩老乡日高壮之丞,只不过日高是“壮年组”的,比山本大了五岁。两人在学校时的成绩孰高孰低现在没人知道,反正既然权兵卫以顽劣出名,很可能成绩也好不到哪儿去。但是建校初期的海兵和海军还没有像后来那么重视在校学习成绩,也没有什么“吊床号”(指在海军兵学校时的成绩名次)那么一说。顺便说一句,实际上这个吊床号的推行还是山本权兵卫,身为萨摩人的山本权兵卫认识到了任人唯亲的弊害,所以就用吊床号这种方法来任人唯贤,从而解消了萨摩出身独霸海军的现象。

山本权兵卫不用日高并不是因为怀疑日高的能力,而是害怕日高的能力。和沙俄开战,是一场比甲午战争大得多的赌博。所以日本举国必须上下齐心合力干,政军统一,陆海统一,上下统一,绝不容许出任何差错。而日高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谁也无法保证他会不会在关键时刻和海军省以及军令部绝对保持一致,所以山本挑选了让所有人都跌眼镜的东乡平八郎中将。东乡是个小矮个,说话有气无力,走路只看自己脚尖,怎么看怎么不像军人,更别说将军了。但山本就是看中了东乡平八郎的沉默寡言和听话。而当明治天皇都不解地问起来为什么把东乡换了日高时,山本权兵卫的回答居然是:“东乡运气好”——既然是在赌博,找个赌运更好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其实要是去仔细看东乡年谱,实在看不出在日俄战争之前东乡有过什么好运气的事情,非要说有那就是在甲午战争之前就要被炒鱿鱼的时候突然被人想起来了出身地而已。

日本向俄国递交断交外交照会是1904年2月4日,正式向俄国宣战是2月10日,俄国向日本选战是前一天的2月9日,但战争已经在 8 日分别在朝鲜的仁川和中国的旅顺打响了,和甲午战争一样,联合舰队发动了偷袭,原因则很能理解:不出老千这场博没法赌。2月6日上午9点,联合舰队从佐世保基地开始起锚出发。顺序是首先以千岁号巡洋舰为旗舰的第三战队,千岁,高砂,笠置,吉野;然后是从第一到第五的五个驱逐舰队;第九,第十四两个鱼雷艇队;再是上村彦之丞指挥的第二战队,旗舰是出云,然后是吾妻,八云,常磐,磐手;最后才是联合舰队的核心第一战队的出发,旗舰三笠,后接着朝日,富士,八岛,敷岛,初濑这几艘日本全国从裤腰带上勒出来的战列舰。

最后剩下来的是由巡洋舰浅间带领的浪速,高千穗,明石,新高这几艘军舰护卫四个大队两千来人的陆军在仁川登陆。

司令长官是瓜生外吉少将,这个战队被人称瓜生战队。瓜生分队的另一个任务是去救援一个还在仁川的倒霉蛋千代田的。

千代田是甲午战争时期留下来的 2450 吨排水量的老舰,这次在仁川据说是用来随时准备撤侨。但其实真正任务是吸引俄国军舰,分散俄国人的力量,果然两艘俄国军舰就在任川监视着千代田,一艘是 6500 吨的巡洋舰瓦良格号,一艘是 1213吨的炮舰高丽人号。

谁都能想得出来千代田在俄国人边上的那个害怕劲,乘着半夜风高夜黑没人看见偷偷地把炮衣和鱼雷发射管的蒙布打开了,但第二天天一亮就被俄国人看见了,俄国人立即会同在场的英国法国德国军舰一起提出交涉,说在中立国港口这么干是违反国际法的,千代田只好再把炮衣穿回去,蒙布盖好。其实千代田没有必要害怕,沙皇尼古拉二世陛下确实给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下达过“在朝鲜西海岸如果发现日本军舰北上,可以不必等待对方先开火,直接使用武力” 的命令,但阿列克塞耶夫怎么看都看不出有这么做的必要。仗本来就是他阿列克塞耶夫老爷要打的,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和日本猴子有什么关系?总不会有日本猴子发了疯来进攻沙皇陛下的军队这种可能性吧,在阿列克塞耶夫看来,日本人在三年内无法完成战争准备,在这三年里是由他阿列克塞耶夫说了算,所以沙皇的命令根本就没有往下传。

其实不止阿列克塞耶夫,俄国驻日本公使罗森算外交家了吧,在接受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交给他的断交外交照会时居然还问出了:“这不是意味着战争吧?”这么天真烂漫的问题,本来嘛,沙皇尼古拉二世陛下就是这么说的:“俄国和日本之间不会发生战争,因为我现在不想打仗”。从沙皇到总督再到公使,所有的俄国人认为只要俄国人不动手就不会有战争,怎么可能会有疯子来打俄国人呢?奇怪的是俄国人的这种妄自尊大似乎是代代相传的,四十年后,斯大林也被希特勒一板砖给拍的金星乱冒。

但这些怪事千代田怎么知道。千代田可是接到了军令部的电报说已经开打了,让它坚持到以浅间为首的瓜生战队来,可天知道瓜生战队什么时候来。既然已经开了战,边上这两艘老毛子舰可随时可能翻脸,于是乘着天黑,千代田在英国军舰的帮助下偷偷地就溜走了。这边的瓦格良和高丽人还在偷笑:皇皮猴子胆子就是小,还没怎么呢,就吓跑了。再一看不对,那黄皮猴子怎么又回来了,还带了一群猴子回来,这怎么回事?高丽人一看形势不对,想去旅顺报告,就想出仁川港。当时千代田正在进港,全体水兵还居然在甲板上一起向高丽人号敬起礼来了,高丽人也赶快整队回礼。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8-09-19 11:24

(三十四)就在这个时候,1904年2月8日下午4:40分,位于高丽人右舷的日本第九鱼雷艇队所属的“雁号”突然冲到离高丽人号只有 300 米的位置,对高丽人号发射了一枚鱼雷。高丽人号好不容易左舵躲过了,另一艘“鸽号”又来了一枚,但没有命中。同时浅间对高丽人号开了两炮。吓得高丽人赶快又倒回了港内。

那边浅间大模大样地掩护两艘商船连夜卸下了兵员装备以后,第二天一早就挂起了战斗旗直接奔瓦格良来了。放下小舢板派人上瓦格良传话:“这里人太多,咱出去练去”,同时用灯光手旗信号通知所有在场外国军舰商船:“要和俄国人开练喽”。

瓦格良等两舰瘟头瘟脑地还没有弄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就被瓜生战队逼得出了仁川港。海军战斗基本上吨位和炮火就决定了一切,而且人家还是有备而来,瓦格良和高丽人在拥有六艘巡洋舰(浪速,高千穗,明石,新高和浅间加上千代田),八艘鱼雷艇的瓜生战队面前就是白给,一轮炮战下来,这两艘俄国军舰就打的搁浅不能动单了。

2 月 6 日从佐世保基地出发的联合舰队主力到达旅顺以东44 海里的圆岛附近海面准备对旅顺口发动突袭时,已经是 8日下午 5 点时分了。因为海参崴已经冻上了,俄国远东舰队的 19 万吨军舰全部挤在了旅顺,当然也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

联合舰队的这次突击是准备用驱逐舰队冲进旅顺口去采用鱼雷攻击的方法,打俄国人一个措手不及。方案是联合舰队先任参谋秋山真之中佐做成的,这时秋山正和东乡司令长官,岛村速雄参谋长一起站在三笠号的舰桥上送驱逐舰队出发。

眼看着驱逐舰队走远了,秋山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说:“没事了,我去睡一觉”,说这就自说自话地会了舱房。这边岛村参谋对几个皱着眉头的军官说:“别嘀嘀咕咕,长官还没说话呢,人家是天才,知道吗?”秋山真之一直被奉为日本海军中第一的作战天才,后来筑地的海军大学校兵棋推演室的门口就是秋山真之的半身铜像,成天瞪着眼睛看着他那些废物学生怎么把这支海军给一步步送到了海底。

秋山真之出身于四国松山藩的一个破落武士之家,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是邻里有名的捣蛋鬼。小儿子未免受些宠,他母亲对他是毫无办法,成天到处为了真之的恶作剧到处赔礼道歉。但秋山怕他哥,别看他成天吊儿郎当,但就是后来做了中将见了他哥,只要他哥不发话他还是不敢坐下。原来真之是想做个诗人,进了东京的

大学预备门,就是后来的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东京大学,

他哥一句话,真之乖乖地退学改上海军兵学校。

他哥哥秋山好古现在也在战场上,是第一骑兵旅团的少将旅团长,正带着几乎是刚学会骑马的日本骑兵,到处找碴要砍什么哥萨克骑兵。

家境极为贫寒的秋山好古小时放下“藩士子弟”的破架子,帮人家澡堂子烧开水一天挣一个铜板来补贴家用,一边借着灶里的火光苦读四书五经,梦想出人头地。维新开始以后好古考上了速成师范,在大阪当上了小学教师。正当好古准备再接再厉考个校长当的的时候,倒幕的时候站错了队,跑到在幕府一边,现在背个“贼藩”的恶名受人欺压的乡党联名前来相劝,要求好古去东京报考陆军士官学校,出来当军官出人头地帮松山藩翻身。

好古没有辜负乡党的期望,考上了陆军士官学校,还是陆军大学校的搜奇毕业生,毕业以后又是乡党们凑钱帮他自费去法国留学学骑兵,这不,好古正气哼哼地要在满洲让牛皮烘烘的什么哥萨克骑兵成为历史名词吗?好古是松山藩的骄傲,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不管真之如何顽劣不堪,见到这么一位哥哥,他还有什么话说?实际上除了进入军队的年限比哥哥短,军衔上真之比不了好古,其他方面真之也不比好古差。海兵毕业以后,秋山真之去美国留学,是当时担任明尼阿波利斯海军学院校长的马汉上校的嫡亲弟子,深得马汉赏识。1898 年海军大学校的校长坂本俊笃少将正好在美国出差,见到真之让他赶紧回去上海大,说没有那个文凭以后怎么混啊,可被真之一句话给问傻了:“回去没问题,但是谁来教我呢?”,将军这才想起来面前这位是海军界泰斗马汉的弟子,赶紧着就让他回来当海大战略学教官。这次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东乡上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权兵卫给东乡的第一个建议就是用岛村速雄和秋山真之来当他的参谋长和先任参谋。

这个作战方案就是秋山真之制定的。根据俄国陆军的战略思路,兵力在没有倍于敌军以前绝不和敌军战略决战,俄罗斯是个大陆国家,海军的思路肯定遵从陆军的想法,现在远东舰队的吨位火力和联合舰队不相上下,所以问题不是打得过打不过的问题,而是基本上可以肯定俄国远东舰队将会龟缩在旅顺港里不出来决战,等待从国内来的援军再对联合舰队形成保卫之势,以求一举全歼。

决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秋山真之制定的方案是首先像甲午战争夜袭威海卫那样用驱逐舰夜袭旅顺口,如果不成的话采用他在美西战争当观战武官时从美国海军那儿学来的“堵塞战术”,就是用沉船把旅顺港口堵塞起来,使远东舰队出不出来。

可是,夜袭进行的很不顺利。倒不是俄国人有了戒备,相反俄国人毫无戒备,那天正好是俄国的玛丽亚命名节,是每个叫玛丽亚的女人的节日。不巧的是,玛丽亚是一个很普通的俄国女人名字,更不巧的是,阿列克塞耶夫的太太恰好也叫玛丽亚。于是总督开了一个盛大的舞会,但凡旅顺城里有头有脸的全到了,因为总督的舞会上有丰富的女人和伏特加,而俄国人的世界是只需要女人和伏特加的。

顺便说一下,到反舰导弹发明以前,鱼雷始终是击沉军舰的几乎唯一武器。可能有人以为战列舰始终是海军的终极武器。其实不是这样,从 19 世纪的鱼雷艇到 20 世纪初的潜水艇都在不同的时候挑战过战列舰的地位,战列舰真正站稳了自己的位置还是在日俄战争之后,但是战列舰的寿命很短,太平洋战争一开始航空母舰就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自己是战列舰的克星以后战列舰就开始退出了历史舞台。

所以秋山真之想出用驱逐舰来对付战列舰也是十分自然。

当时的驱逐舰很可怜的,一般就只有两三百吨,只有两颗鱼雷,打完了就得赶紧开溜。第一,二,三这三支驱逐舰队的12 艘驱逐舰就是这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熄灭了所有灯火按照平时里演练过多次的进路鱼贯向旅顺口开去。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8-09-20 06:15

(三十五)一直都很顺利,但在要进港时被两艘俄国巡逻驱逐舰发现了。领头的驱逐舰本来就做贼心虚,这一下慌了,把速度减了下来,一减速又差点和后头紧跟的驱逐舰相撞,回头是回不了了,只能这样拼命向前,但是由于速度发生混乱,除了领头舰只以外都已经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了,于是只能各自为战,找个大点的黑影,赶快把鱼雷扔了就跑。

其实驱逐舰们没有任何必要这么慌慌张张,阿列克塞耶夫总督发了一条很奇怪的命令,发现敌人以后不要开火,首先要直接报告总督本人。理由没人知道,可能总督本人也不知道。所以那两条巡逻驱逐发现日本驱逐舰以后就忠实地执行命令,赶紧着往回跑去报告总督大人,这样整个旅顺港里面其实除了那两艘驱逐舰上的俄国人和日本人以外没人知道日本人已经混进来了。

午夜 12:30 左右,总督府的舞会正进行到了高潮,突然两声巨响,很煞风景地打断了香醺醺的音乐。身穿着海军上将礼服的总督大人很努力地使自己镇定下来以后用尽可能威严的声调问道:“出了什么事?”过了一会,手下人报告回来的消息是“是旗舰列特维尊号在进行夜间射击训练”,阿列克塞耶夫笑了:“为皇帝陛下勤劳的勇士们干杯,可是那些日本人就算在大白天也无法把军舰的舵扶得笔直的,我告诉你们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还是猴子,哈哈”。

这时几声更大的爆炸声传了过来,总督府的地板都好像在摇晃,接着警报撕心裂肺地响了起来,现在大家都明白了,这不是俄国人的射击训练,这是那些猴子们歪歪斜斜地扶着舵轮来袭击了。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