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第一次看这句话的时候,便感受到了它所蕴含的智慧。
自律。这便是祖父的“空想家”与“行动者”学说的核心思想,即“克己自制”。
关键在于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你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
这就是养成自觉习惯的黄金定律。---马克*吐温
“磨练法则”对于培养克己自制的品质至关重要,克己自制则是充分发挥潜能的关键所在。
自我控制并不仅仅是一种非凡的美德,它更是使其他美德焕发光彩的源泉。---亚当*斯密掌握自己才能掌握一切,战胜自己才是最完美的胜利。
自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和财富。
在《罗斯福的领导艺术》一书中,作者詹姆斯详尽描述了罗斯福对于培养自制力所作出的努力和奋斗,他这样写到:“泰迪*罗斯福振作起来了,为发挥出自己所有的潜能。
他听取了父亲的教诲---你必须重新塑造你自己的身体……人们没有选择原地踏步的权力;在奋斗的一生中,无所事事只会成为致命伤。”
罗斯福也是一个崇尚行动的人,他更愿意参与而不仅仅只是旁观。他曾经这样拒绝了一次观看棒球比赛的邀请:“我可不愿意坐上两个半小时,而只是为了观看别人做事
情。”不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一致公认罗斯福的果断和
坚韧,以及他对于别人托付任务的高度负责。所有这些品质
都源自罗斯福的自制力。
自我评估:我现在是什么样的人?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必须明确知道自己希望培养的好习惯,以及你亟需改掉的坏习惯究竟是什么。
自知之明是自我改善的开始。 我们以为有些事显而易见,其实我们对这些事十分无知。
匿名调查问卷有很多种。其中,“360 调查”被许多公司采用,因为,这有助于员工发现那些有碍自己发挥最大潜能、但自身无法意识到的负面行为(坏习惯)。
匿名调查是在共同工作的同事间展开的,这使得员工们能够准确地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意识到坏习惯的存在,是我们改掉坏习惯的第一步骤。
用习惯去克服习惯。
习惯不可能根除,只能够被替换。换句话说,你只能够被替换,而不是抹去一个坏习惯。替换,而非抹去,二者之间的区别很重要!因此,我们在着手改掉坏习惯之前,必须仔细地思考究竟应该选取哪些好习惯来替换它们。
有目的地选取好的习惯来取代坏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一个坏习惯刚离开,另一个坏习惯又
接踵而至。
人为设定结果,引起潜意识的注意。
如果缺乏某种强加的后果,人们将很难重塑自己,因为,他既是大理石,也是雕刻家。---艾利克斯*卡莱尔结果,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能引起潜意识的注意,还记得我们说过,习惯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深处,为了改变习惯,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关注潜意识,与潜意识沟通交流,再对它进行必要的培训,最后调整好它的新程序。
所以,当我们一次次重复我们的坏习惯,或是无法养成好习惯时,我们必须设置某种后果。就像是训练一只宠物,如果一只小狗在地板上撒了一泡尿,而它只是被轻轻地拍打了一下,那么,小狗将只会把在地板上撒尿和轻柔的拍打联系在一起。
许多家长都知道,纠正小孩吸手指的好办法,便是在小孩的手指上涂上某种怪味的东西。于是,小孩便会将吸手指的与怪味这一负面的结果联系起来。
一旦你为坏习惯设置了不良后果,那么,你便是在训练你的潜意识了。你的潜意识最终会将坏习惯(或者说没有养成好习惯),与那些负面的结果紧密联系到一起。潜意识一旦确认了这样的联系,你也就开始走上了改掉坏习惯的道路。
你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不论你是否人为地添加不良后果,坏习惯确实会导致负面后果的发生。但是,这些自然发生的不良后果往往还不足以阻止坏习惯的继续。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提醒大家,那些所谓的自助和励志的建议往往会打出诸如“你只是个人,不是神”、“人无完人”等等种种口号和借口。告诉你大可不必为“失败”和那些坏习惯导致的后果自责。我们只能说,这样的自助方案有些目光短浅,它只会毁掉你成功的机会,想相反,如果我们把所谓的“失败”看作是“历练”的话,将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可见,我们需要为我们自己的习惯活动提供某种因果关系,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父母们也很清楚正面激励的效果。我的许多朋友都在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来培养孩子早起收拾床铺的习惯。如果孩子早晨起来主动收拾床铺,那么,妈妈便会为他准备一份热乎乎的早餐。反之,则只会得到一份冰冷冷的麦片粥。
所以说,改变习惯的关键在于有意识地与潜意识沟通交流,再对它进行必要的培训,最后调整好它的新程序。
心理预演:世界上每一幕戏都源于想象。
运动员们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心理预演”与“视角化想象”的重要性。你一定见到跳远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之前,
模拟起跑、起跳、以及落地的情景吧,也见过篮球运动员站
在罚球线上,进行无球状态的投篮模拟吧。
在心理上模拟将要执行的任务,以及对成功的可能结果的想象极大地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同样,我们为了应对某种特定场景所进行的心理预演,也将大大地提高我们改掉某些不理想的行为(坏习惯)的能力。
我们假设,你很清楚自己在面对坏消息时,会有一些反应欠佳的坏习惯。通过反馈调查你又了解到,在听到坏消息时,自己也的确有一些过激的表现。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5-01-02 21:13 摘录 48(第 3
部分)这样,当你注意到这个坏毛病,并确认它发生的具体时间,就是你改掉这一坏习惯所迈出的第一步。那么,你的下一个步骤则是,确认自己希望用来取代这一负面习惯(注意: 是取代坏习惯,而不是抹去坏习惯)的正面习惯是什么。
一旦坏习惯以及坏习惯发生的场合得已确定,并且具体确定了自己今后究竟应该如何应对类似的场合,你下面要做的,便是心理预演的工作了。
在内心预演自己将如何应对特殊场合,对于改掉坏习惯来说至关重要。匹兹堡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我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事先在内心对理想结果进行过预演的话,那么,我们的额叶大脑皮层---大脑的一个部分将被全面调动起来,极大地激发我们去积极地行动。心理预演越充分,任务执行情况就会越好。
事实上,对大脑的医学研究也表明---心理预演,即对某种行为的生动而具体的想象,将有助于调动那些操作实际行为的大脑细胞。研究人员同时还发现,人们在力图以好习惯取代坏习惯时,心理预演尤其重要。因为,当人们准备克服某种习惯性的反应时,额叶大脑皮层将变得非常活跃,它将全身心地关注即将发生的事情和所有的反应。
在额叶大脑皮层休眠的状态下,人们很容易去做那些根深蒂固的行为。反之,当我们进行了一定的心理演练,使额叶大脑皮层相应被激活后,再面对类似场合,我们将更倾向于去实践我们的预演,以及预演中的那些期望中的反应。
你可能很希望一下子就能改掉几个坏习惯,但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实际的效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其实,很多时候只需要改掉一个坏习惯,你的生活便会发生翻天覆
地的变化。
要知道,小习惯能带来小成果,小成果又将造就一些大的习惯,接下去得到更有意义的成果。而大成果通常比较微妙,也更难以预料,但是,它们对于生活的影响也无疑是更为深远的。
改掉习惯,需要调动聚焦的力量。关于聚焦的力量,我们可以用光线聚焦的例子来类比说明。
在改掉坏习惯方面,聚焦的威力同样巨大。集中我们的潜意识,一次只改掉一个习惯,我们将获得对潜意识“编程”的强大能量。一次改掉多个习惯的企图,势必分散我们的精力,并彻底毁掉我们改掉坏习惯的能力。
聚焦足够的动量,那么,一切的改变都将成为可能。
---马克思韦尔
在开始试着改变习惯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极端困难。我们发现,就像运动中的火车那样,我们很难开始改变习惯的步骤。但是,一旦我们成功地改掉第一个习惯,改掉习惯就将变得越来越容易。
事实上,随着一个个坏习惯被好习惯逐个取代,我们将变得越来越善于改变自己的习惯。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在开始养成“改掉坏习惯”的习惯,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我们便会像一列运动着无法停止脚步的火车那样,推动我们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积累是一种现象,它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积少成多,稳步改进,并最终形成巨大的改变。这便是积累的巨大威力。
当你从小处入手,并借助积累的力量,那么改掉习惯也将变得十分容易。慢慢的逐步的改善,这正是培养任何好习惯的关键。
冷水煮青蛙。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免不了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它们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养成的,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这无疑再次说明,有目的的生活是多么重要。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改变某些不好的习惯,而培养一些好的习惯。但是,更多时候,我们却选择了“不选择”,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小心!或许,你就是那只即将被煮熟的“冷水中的青蛙”!依我看,在所有品质中,再没有什么比坚韧对于成功更关键的了。坚韧几乎战无不胜,即便对手是大自然。--洛克菲勒任何改变的发生都离不开一个决定性的要素。事实上,成功改掉坏习惯的先决条件便是那高于一切的品质--坚韧。
如果我们被一种不同寻常的需要推动时,那么,奇迹将会发生。疲惫达到极限点时,或许是逐渐的,或许是突然间,我们超越了这个极限点,找到了全新的自我!此时,我们的力量显然到达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经验的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的过程,知道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拥有了不可思议的力量,并感到难以言表的轻松。
坚韧之于习惯的过人之处便在于,你表现得越坚韧,你也越可能变得坚韧。
世上只有两条路能通往成功的目标并成就伟大的事业,那就是:力量和坚韧。力量并不属于大多数人,它是少数人的特权;然而,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也可以拥有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坚韧从来不负众望,因为它沉默的力量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壮大,直到所向披靡、无以抗拒。
---歌德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足够的坚韧?答案便是,在我们实现了设定的目标时。否则,我们还不够坚韧!让我来告诉你我实现目标的秘诀吧,我的长处仅仅是不屈不饶而已。---巴斯德坚韧到底可以让我们得到什么?亚伯拉罕*林肯就是例子,正是他的坚韧,改写了历史,也让历史记住了他的名字。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别,常常在于我们坚韧的能力。
一天中两个最重要的时刻:早晨和晚上。
每天早晨我们被生活推上审判席,每天晚上我们通过上帝的审批。---史密斯手中牢牢紧握那根引导自己走完忙碌人生迷宫的线索的人,一定是那些每天早晨都会为一整天的事务做个计划并能按时完成计划的人。---维克多*雨果一日之际在于晨,每一天的开始,将为一天中余下的时间搭起一个大舞台。如果你有目的地在每一天的早晨设定好一天中自己希望的行为模式,那么,这意味着你向着自己希望的生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如何度过每一天的早晨,正是我们自我检验控制能力的试剂。
在身心疲惫、体力透支的情况下,我们驾驭潜意识、改变习惯的难度势必会大大的提高,那么,我们该如何打破这种疲惫、懒惰、效率低下的恶性循环呢?答案在于一天中的第二个重要时刻---晚上。
每天晚上总结一下自己一天里所做的事。---罗德*赫尔伯特
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份具体的计划。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5-01-02 21:13 摘录 48(第 4
部分)
研究发现,设定目标的人比不设定目标的人更成功,而且,目标让人们在以下方面得到李立竿见影的效果:压力更小,焦虑更少;更容易集中精力;表现出更多的自信;更有效率;总是表现优异。
事实上,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善于设定目标的人不仅更容易成功,而且也更容易获得幸福。
制定一个计划,并坚持: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制定计划者高达 78%,事先没有制定计划的人占 22%;
除了制定计划外,坚持计划也是最终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
根据调查结果,那些坚持计划的人,比那些中途改变计划的人成功概率高出很多,约占成功人群的 84%,中途改变计划的
人实现目标的成功概率为 16%。
把它大声说出来:一旦我们把自己的目标或意向告诉他人,它们将变得更加现实。我们自己也会感觉到付出实践是责无旁贷的。当我们的意向受到公众舆论或公众监督的制约时,我们往往感觉从前未曾有过的高度的责任感。这或许便是我们通常并不愿意将改变习惯的目标告诉别人的原因吧。如果我们对外宣布了自己的打算,却以失败告终,那么,其他人便会了解这一切,无疑,这会让我们遭受的痛苦更加剧烈。但是,也正因如此,我们也可以通过告诉他人自己将改掉习惯来帮助自己坚持下去,而不轻易就放弃。
用笔记下前进的脚步:无数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旦我们将自己的目标和抱负变成书面的东西,我们将它们变成现实的机会便会大大增加。
这是因为,在记录的过程中,我们头脑中的抽象思维需要转变成为具体的书面语言---这一过程让我们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法变得更加详尽、更加现实。
在改掉某个习惯,或是改变某种生活方式的目标的过程中,建立一种方法来跟踪自己的进步,将极大地提高我们实现目标的成功概率。
书面记录究竟有多重要?有人曾对哈佛大学的某个毕业班级进行了一项调查。80%的毕业生不曾有过明确的目标或抱负,15%的毕业生曾为自己设定了目标和抱负,但仅仅想过而已,仅有 5%的毕业生书面记录了自己的目标和抱负(拥有明确的行动计划的梦想)。毕业 30 年后,书面记录了自己的目标和抱负的这 5%的毕业生,不仅超额实现了自己书面记录下的目标(以资产来衡量),而且,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所拥有的净资产也远远超过了其他 95%的班级成员所拥有的资产总和!
支持团队和最佳战友:在改变或培育好习惯的努力过程中,能有亲人、朋友或同事的支持将有助于我们成功,另外,若能有战友和自己一起改变,则会更好。
其他技巧:在镜框上贴一张小纸条,每天早晚看到自己的目标;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有了准备,则有了后续行动的理由,之前付出的不能白费。
现状与可能:当心,不要让“现状”导致我们对自己潜能的低估。相反,我们应该把精力积极投入到“可能”
领域的开拓。
我们能够实现的成就永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所以,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明天是空想家最“强大”的武器;行动者的利器则是今天。
明天,既是懒虫们的工作日,也是傻瓜们的改革时,更是凡人们躺着梦想升天的好日子。---诗人爱德华*杨格
如果不趁着一股新鲜劲儿,今天就执行自己的想法,那么,明天也不可能有机会将它们付诸实践;它们或者在你忙忙碌碌中消散、消失和消亡,或者陷入和迷失在好逸恶劳的泥沼之中。
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关键便在于抛开自己的懒惰,去做点什么,就这么简单。很多人都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只有很少的人会即刻着手付诸实践。不是明天,不是下星期,就在今天。真正的企业家是一位行动者,而不是什么空想家。
总有一天我会长大,我会从学校毕业并参加工作,那时,我将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总有一天,在偿清所有贷款之和,财务状况会走上正轨,孩子们也会长大,那时,我将开着新车,开始令人激动的全球旅行;总有一天我在考虑退休,我将买辆漂亮的汽车开回家,并开始周游我们伟大
的祖国,去看一看所有该看的东西。……总有一天……我们总是自欺欺人地暗示自己:只需等待,美好的未来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在某一天,它会出现。然而,就是这个画饼充饥的愿望,却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在某一天:我将获得梦寐以求的那份工作,我将开始锻炼身体;我将开始执行健康饮食的计划;我将还清所有的债务;我将开始规划预算;我将得到晋升;我将开始去做义工;我的婚姻状况将有所好转;我将腾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们相处。
实际行动是实现一切改变的必要前提。我们往往说得太多,思考得太多,梦想得太多,希望得太多,我们甚至计划着某种非凡的事业,最终却以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而告终。
如果我们希望取得某种现实而有目的的改变,那么,我们便必须采取某种现实而有目的的行动。这对我们是否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至关重要。
好行动和好意愿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没有任何共同点!假定树上栖息着五只鸟,现在,其中的三只打算飞走,还剩下几只?还剩五只,打算飞走和真的飞走完全是两码事,区别就在于实际的行动。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付诸了实际行动。---安东尼*罗宾
行动,行动,再行动。---罗斯福空想家与行动者之间的对比似乎既简单又浅显,但是,它所蕴含的智慧却往往被人们忽略。太多的人在坐等机会的自动降临,在期待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在某一天自己一觉醒来便会梦想成真。这显然十分荒谬,但是,所有
的空想家正是每日生活在这样的幻觉之下。
有多少想法,多少梦想,多少好打算,都被你闲置于树枝,原因仅仅是你的决定没有得到有目的的实际行动的支持啊。
成功人士总是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条件去抓住机遇。
为了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们就要积极地行动。其实,每个人都具备着充分发挥上帝赋予我们的潜能的必要工具、能力和条件。但是,真正想发挥出潜能,就一定要去实际地做事情---目标明确且持之以恒地去行动。
所以,你还在等什么呢?今天就付诸行动吧!设定你的方向,再利用习惯的力量!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5-01-11 10:40
@沉淀的沙 2014 2015-01-02 21:15:47
什么社会福利都没有保障,让生 2 胎?养大了再被洗脑圈养加上剥削?这就是后代的生活?
----------------------------- 亲,你忽略了全面放开二胎形成的竞争环境和每个家庭的竞争实力增长!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5-01-11 10:40
@李佳丞 2015-01-02 21:16:06 好看,有意思!顶起
----------------------------谢谢,请持续关注.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5-01-11 10:41
@舍潜就明2015-01-02 21:13:58 摘录 48(第 4 部分)研究发现,设定目标的人比不设定目标的人更成功,而且,目标让人们在以下方面得到李立竿见影的效果:压力更小,焦虑更少;更容易集中精力;表现出更多的自信;更有效率;总是表现优异。
事实上,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善于设定目标的人不仅更容易成功,而且也更容易获得幸福。
制定一个计划,并坚持: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制定计划者高达 78%,事先没有制定计划的人占22......
----------------------------- @李佳丞 2015-01-02 21:16:39我们能够实现的成就永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所以,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的确,但怎么做到???
----------------------------从改变行为开始,进而 改变习惯。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5-01-11 10:41
@lenovo2050 2015-01-02 21:17:28 元旦期间看到新内
容,支持楼主!
----------------------------谢谢支持,欢迎指正。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5-01-11 10:42
@舍潜就明2015-01-02 21:12:11 摘录 48(第 1 部分)目标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的力量要知道,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成功者与不成功者的区别,往往在于能否坚持不懈,能否坚持到底,所
谓“水滴石穿”是也。人们往往把这归之于“意志”,
其实,有一种比“意志”要轻松得多的好方法,那就是
让习惯性动作植根于你的潜意识。---美国作家杰克*霍吉的《习惯的力量》
一个动作,一种行为......
----------------------------- @lenovo2050 2015-01-02 21:17:49 好习惯结好果,坏
习惯酿恶果。
----------------------------的确如此,谢谢支持。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5-01-11 10:43
@舍潜就明2015-01-02 21:13:58 摘录 48(第 4 部分)研究发现,设定目标的人比不设定目标的人更成功,而且,目标让人们在以下方面得到李立竿见影的效果:压力更小,焦虑更少;更容易集中精力;表现出更多的自信;更有效率;总是表现优异。
事实上,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善于设定目标的人不仅更容易成功,而且也更容易获得幸福。
制定一个计划,并坚持: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制定计划者高达 78%,事先没有制定计划的人占22......
----------------------------- @lenovo2050 2015-01-02 21:18:27空想家与行动者之间的对比似乎既简单又浅显,但是,它所蕴含的智慧却往往被人们忽略。太多的人在坐等机会的自动降临,在期待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在某一天自己一觉醒来便会梦想成真。这显然十分荒谬,但是,所有的空想家正是每日生活在这样的幻觉之下。
太对了。
----------------------------- 漫不经心,听天由命也是人的劣根性之一。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5-01-11 10:43
@腼腆的书生 2015-01-02 21:21:50 一直以来就
是 内斗内行,外战外行
-----------------------------
应该想法让内斗外行,外战内行!有何良策?作者:舍潜
就明 日期:2015-01-11 10:44
@寻汐草 2015-01-03 15:39:36
......搞不明白这是在干嘛?
-----------------------------
倡导中国全面放开二胎,每个家庭都应具有无条件生育两个孩子的权利。谢谢!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5-01-11 10:45@侠风清扬 2015-01-10 06:43:10 把外斗变成内斗是一
门艺术
----------------------------这种艺术还是不要的 好!!!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5-01-11 10:46
@向真向深 2015-01-10 21:07:59说句良心话,生育体系,是一个桓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也只有我们才会把生育当做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一个根本动力。生育问题承载了太多太多。所以,有关生育的言论,怎样说都是无尽头的。对当前的生育建议是,一对夫妇一对孩!
-----------------------------
这正是作者的倡议,也是本文的主旨,谢谢支持!!作者:
舍潜就明 日期:2015-01-11 20:42
@向真向深2015-01-1021:07:59说句良心话,生育体系,是一个桓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也只有我们才会把生育当做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一个根本动力。生育问题承载了太多太多。所以,有关生育的言论,怎样说都是无尽头的。对当前的生育建议是,一对夫妇一对孩!
-----------------------------@舍潜就明2015-01-1110:46:11 这正是作者的倡议,也是本文的主旨,谢谢支持!!
----------------------------- @韩东洲 2015-01-11 16:06:10
d
----------------------------谢谢支持!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5-01-11 20:42@托尼托尼索隆 2015-01-11 20:20:10 自己想象的
吧
----------------------------亲,你具体是指?
作者:舍潜就明 日期:2015-01-11 20:44 摘录 49(第 1
部分)
贵人所贵者贵。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这是南宋文天祥殉国之时的一句话。文天祥的故事,中国人都熟悉得很,从民国时期的电影戏剧到现当代两岸的蒙童教育,都构筑了这样的记忆:文丞相是光荣的,可佩的,甚至对男儿来说,那一份忠勇和慷慨也是人性魅力的一个要件。吾土吾民---国格,人格,性格,与骨子里的圣贤书缘是有关系的。
《论语》、《史记》、《古文观止》、《孟子》、《诗经》、《庄子》、《战国策》、《唐诗》、《宋词》、《红楼梦》等,这十本书应该是现代国民的“最低限度必读经典”。作为这个民族的一份子,没有读过这十本书,就称不上这个民族的“知识分子”。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战国策》,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原文和译文本还不错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于成败之事,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疑则少尝之,虽尧、舜、禹、汤复生,弗能攻已。
平原令见诸公,必为言之曰:“嗟嗞乎,司空马!”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赵去司空马而国亡。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
苏子谓楚王曰:“仁人之于民也,爱之以心,事之以善言;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忠臣之于君也,必进贤人以辅之。今王之大臣父兄,好伤贤以为资,厚赋敛诸臣、百姓,使王见疾于民,非忠臣也;大臣播王之过于百姓,多赂诸侯以王之地,是故退王之所爱,亦非忠臣也,是以国危。臣愿无听群臣之相恶也,慎大臣、父兄,用民之所善,节身之嗜欲,以百姓。人臣莫难于无妒而进贤。为主死易,垂沙之事,死者以千数。为主辱易,自令尹以下,事王者以千数。至于无妒而进贤,未见一人也。故明主之察其臣也,必知其无妒而进贤也。贤之事其主也,亦必无妒而进贤。
夫进贤之难者,贤者用,且使己废;贵,且使己贱,故人难
之。
或谓楚王曰:“臣闻从者欲合天下以朝大王,臣愿大王听之也。夫因诎为信,旧患有成,勇者义之;摄祸为福,裁少为多,知者官之。夫报报之反,墨墨之化,唯大君能之。
祸与福相贯,生与亡为邻,不偏于死,不偏于生,不足以载大名。无所寇艾,不足以横世。夫秦捐德绝命之日久矣,而天下不知。今夫横人嚂口利机,上干主心,下牟百姓,公举而私取利,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于丘山。”
事有所出,功有所止。事成功立,然后德且见也。
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子其勿反也。”故日月晖于外,其贼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或谓韩公仲曰:“夫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今公国其利害之相似,正如孪子之相似也。得以其道为之,则主尊而身安;不得其道,
则主卑而身危。
秦之欲并天下而王之也,不与古同。事之虽如子之事父,犹将亡之也;行虽如伯夷,犹将亡之也;行虽如桀、纣,犹将亡之也。虽善事之无益也,不可以为存,适足以自令亟亡也。然则山东非能从亲,合而相圣如一者,必皆亡矣。”段产谓新城君曰:“夫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己。今臣处郎中,能无议君于王,而不能令人毋议臣于君。愿君察之也。
王曰:“寡人之于齐、赵也,非所敢欲伐也。”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