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对这个征服计划极感兴趣。他宣布,“德国愿意提供部队参加这次远征”。可是,墨索里尼竟然直率地拒绝了他的“好意”,极度自负的墨索里尼说“自己完全有能力打败英国人”。至少,在战斗最后阶段以前,用不着希特勒去支援。
前景是如此美好,这两位大独裁者也就不再多谈什么了。
据当事人回忆:“两个独裁者在温暖和信任中分别。”墨索里尼回了罗马,希特勒回到了巴伐利亚乡间别墅。他在秋阳中闲呆了一段时间,“安静地思考这项新的政治计谋”。
10 月 20 日凌晨 4 时,希特勒的专列悄悄离开德国,驶往西班牙边境,开始了他“游说”佛朗哥之旅。在铁轨两侧,每隔 100 码左右就有一个卫兵巡逻,为防止英国空军袭击,戈林还特意调来一批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一路上,希特勒情绪高涨,对这次会晤充满信心。他对同行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说,“一旦与佛朗哥会面,我便能轻而易举地将他说服”。
可不是吗?他那出色的口才可以让 8000 万德国人民为之疯狂,小小的佛朗哥算个啥东西?要没有德国帮忙打内战,你这个自封的西班牙大元帅会在哪里?在共产党监狱里吃牢饭,还是在国外流亡?希特勒就这样美美地想着,于情于理,佛朗哥都不可能拒绝他。于情,他乃佛朗哥大恩人,说是有再造之恩也不为过。于理,英国投降只是时间问题,西班牙人可以毫不费劲地收复直布罗陀半岛,圆上他们 200 年来的梦想。
10 月 23 日下午 4 时,希特勒专列准时抵达了目的地——法国和西班牙边界城市汉达伊。这个临海小城位于法国西南部的风景疗养区,海边上有着值得大做旅游宣传的沙滩和棕榈树。此时正值金秋十月,天气晴朗明快。但是,元首压根就没功夫去欣赏这些美景——他正在四处搜索佛朗哥的影子。可是,月台上空空如也,别说佛朗哥,就连只西班牙大苍蝇都也没有。
我晕,佛朗哥居然迟到了!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24 21:25 连载
“最痛苦的外交”实际上,西班牙人是故意迟到的。对于这场战争,佛朗哥多少持观望态度。他当然不会相信希特勒说“战争已经打赢了”之内的鬼话。
当时,许多西班牙人都认为,“德国不可战胜,西班牙应该投靠胜利者一方,乘机收复直布罗陀”。
最初,佛朗哥也曾支持过这一看法。在法国投降后,佛朗哥急于加入轴心国,分享胜利果实。因此,佛朗哥在 6 月间表示,他准备加入战争。他预料,英国政府“过不了几天就会投降”。但是,持同一观点的希特勒没有搭理他——我们同法国人浴血奋战的时候你跑哪儿去了?现在跑来分红,没门!
佛朗哥悻悻而归……
哎!世事总是如此难以预料。现在,轮到希特勒倒过头来求佛朗哥啦!可是,佛朗哥翻脸比翻书还快——他又不愿意参战了。
这并不是因为他要面子,而是在 9 月份发生的一次偶然事件,让他改变了主意——9 月 3 日那一天,在丘吉尔苦苦哀求下,美国援助了英国政府 50 艘反潜驱逐舰,以加强皇家海军大西洋的反潜活动。当然了,这不是白给。英国政府没钱,那好,用土地换。最后,丘吉尔用 8 个岛屿外加 8 个空军基地的代价,买下了这 50 艘一战时期的老式驱逐舰。
(八卦一句,这算不算卖国呢?)虽然这事儿与西班牙参战扯不上直接关系,但佛朗哥却清晰地意识到,罗斯福宁愿顶着违反“中立法”的黑锅这样做,那自然是下定决心与丘吉尔穿同一条裤衩了。美国参战的问题(如果还算问题话),那只是“事件的问题”。
另外,为了拉弄西班牙,丘吉尔也做下了不少的努力。
据最近公开的机密档案显示,在那段时间,丘吉尔不知贿赂了多少东西给佛朗哥。佛朗哥说西班牙缺粮食,丘吉尔二话不说,立马从南美洲运来了 10 万吨小麦。后来,英国政府宁肯让伦敦人天天啃土豆,也会定期向西班牙每月交付十万吨各类谷物。
欲壑难填的佛朗哥又道:我们缺石油,缺面粉、橄榄油、橡胶、锰等等……丘吉尔咬咬牙,跺跺脚,给,通通给! 丘老先生经典台词是:“不要推托,要养活他们!”可笑的是,佛朗哥弄到这些东西后,也不自己用,转手便高价卖给了资源匮乏的德国政府(够奸商)。有证据表明,美国政府援助的石油,大部分都被佛朗哥转卖到了德国。为了不激怒西班牙人,丘吉尔睁眼闭眼,权当没看见。
大家评评吧,如此安逸的买卖佛朗哥会参战吗?输了咋办?打仗既担风险,又要死人,做生意百利却无一亏,多爽!因此,佛朗哥不会参战。他甚至略带敬佩地谈起西班牙的世仇——英国。
他对诸将领说:“丘吉尔是永远不会让步的,他一定会战斗下去;若被赶出英伦三岛,他便会在加拿大继续战斗下去;他会叫美国人帮他们打下去。德国,并未取得胜利!”这位领袖,身材矮胖,皮肤黝黑,长有一双乌黑的锐眼。如若不是那身得体服饰,咋一看,还以为是一个西班牙老农民。
可大家千万别小看了这个其貌不扬的矮子,他马上就会让希特勒亲身体会到,什么叫做“谈判高手”。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24 21:27 分页,
沙发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24 21:33说实话 LZ 的文章是不是有韩剧的味道?看你的连载 191,码了这么多的字说到了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了吗?
~~~~~~~~~~~~~~~~~~~~~~~~~~~~~~~~~~~~~~~~~~~~~~~~~~~~~~~~~~~汗,我真有那么口水啊,我觉得墨索里尼意欲征服埃及和佛朗哥迟到挺值得玩味的。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26 00:47北非战役为什么会失败,西班牙不掺和的态度才是所有结症的关键。到了 1942 年,德国人才会更深刻了解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性。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26 21:41 连载
佛朗哥VS希特勒
希特勒与里宾特洛甫站在火车月台上等了足足一个钟头,佛朗哥的火车才出现在横跨比达索阿大河的国际大桥上。
佛朗哥后来对一位军官说道:“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会晤,我若使希特勒等我,在心理上,他便会处于不利的地位”。(这位文化不高的西班牙领袖一定研究过弗洛伊德理论。)也许,佛朗哥连他自己的性命都是希特勒赐予的,希特勒曾经是那样“无私”地援助过他。但佛朗哥承认,他非常不喜欢希特勒,甚至惧怕希特勒。因为,你永远都猜不透这个德国元首脑袋里面到底在想些什么。
越是捉摸不透的人,便越让人感到恐惧。
据佛朗哥女儿回忆,在出行前,佛朗哥就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拒绝希特勒的参战请求。他也明白,这样做一定会激怒希特勒。甚至,佛朗哥还做了最坏的打算—— 他担心恼羞成怒地希特勒会绑架他,就像当年
拿破仑绑架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一样。
佛朗哥女儿后来写到:“我父亲曾授权一名将军和其他两人暂行其职权,以防希特勒强迫他加入轴心国而将其劫持”。
这场“鸿门宴”是如此险恶,但佛朗哥依然义无反顾地去了。从这点来看,他是一个英雄,为国家利益而舍得牺牲。
当他的专列在希特勒车旁停下来时,佛朗哥心里明白,他的国家命运如何,就全凭自己一张嘴了。然而,希特勒会允许他保持中立吗?如果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希特勒,用什么方法才能避免激怒他呢?怀着坎坷不安的心情,佛朗哥步出列车,走过月台,在德国军乐的伴奏下,朝希特勒走去。
首先是例行程序。在德国人临时铺设的红地毯上,这两位独裁者互相握手寒暄。照片上,他俩笑面如花,像是两位阔别多年的亲兄弟般互致问候。只有知道内幕的人才知道,笑脸的背后,是各怀鬼胎。
当两人草草检阅完德国仪仗队后,希特勒便手拉着佛朗哥,把他强行拖进自己专列的会议室里。可是,佛朗哥竟然拒绝这样做,他打定主意,要继续怠慢这位德国元首。佛朗哥声称,“这是下午茶时间,等喝完茶后再谈”。他强调,“这是西班牙人的习俗”。
希特勒尊重了他的习俗。可是,待到下午茶结束后,佛朗哥又玩起了花样。他说:“我要睡觉了,睡完再谈吧”。——他强调,“这是我的习俗”。
佛朗哥检阅仪仗队
{SIMAGE}http%3A%2F%2Fimg1.laibafile.cn%2Flaiba%2Fimages%2F6890173%2F12592427230694726942%2FA%2F1%2Fm.jpg{EIMAGE}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26 21:43我晕,原来有一册佛朗哥与希特勒会面的照片集,还有希特勒坐在铁轨上的照片,电脑格式化后,网上怎么也找不着了,找来找去只有恶搞希特勒大学生食堂的照片....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26 21:58
连载 194 气死你丫希特勒终于看清了,佛朗哥是在故意怠慢他。可他竟未动怒,在佛朗哥睡觉那功夫,他与里宾特洛甫座在铁轨上,摊开一张大地图,低声细语地聊了起来。没有人知道他俩在谈些什么。一直到夜幕快要降临,精神饱满的佛朗哥才走出车厢,他领着一大群随从,径直走进了希特勒的专列。
好了,元首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谈判算是正式开始了。
希特勒也不兜圈子,佛朗哥刚一落座,他便洋洋得意地吹了一通德国的“胜利”。他说:“英国早已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现在,只是丘吉尔尚未承认这一事实罢了”。
接着,他说到了核心问题,直布罗陀海峡。希特勒强调,只要拿下该地,就可把英国赶出地中海和非洲。他提议立即缔约一项西班牙于 1941 年 1 月参战的协议,直布罗陀要塞将由几个月前以惊人速度攻下埃本·埃马尔炮台的那支部队用更“崭新的战术”占领。希特勒暗示,为了攻克这一堡垒,德军曾仿造了一个直布罗陀炮台模型,整天都在训练。
因此,拿下这个炮台,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只要你佛朗哥点头就成。
据希特勒私人翻译施密特博士后来回忆:“元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佛朗哥蜷缩着身子坐着,脸上木无表情”。那模样神似希特勒正对着一具死尸说话。后来,佛朗哥终于开口了,但讲得很慢,他的声调低沉——施密特说,“就像一个阿拉伯人在祈祷一样……”
佛朗哥张口闭口地谈起了西班牙人的困难来。他说,“我的国家缺少几十万吨小麦,而且刻不容缓”。 佛朗哥“带着商人狡猾的神情”问希特勒,德国是否立刻发运?此外,西班牙还缺少现代化的武器,德国能够提供吗?西班牙必须保卫漫长的海岸线,以防英国的登陆,德国能提供装备吗?关于直布罗陀半岛,佛朗哥以典型的西班牙自豪感回答说:“这里必须由西班牙人单独占领,这才适合西班牙人的民族感情”。 另外,西班牙必须无条件的接管法属非洲殖民地(摩洛哥),还不附任何条件。
佛朗哥胃口大得惊人,希特勒后来对墨索里尼说:“佛朗哥提出了与自己实力绝对不相称的要求”。特别是法属摩洛哥,大家都知道,这是维希法国的殖民地。假如希特勒把这里赐予给西班牙人,法国人民也许整个儿投向戴高乐了。
谁还和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合作呢?面对着佛朗哥咄咄逼人的挑战,希特勒毫不示弱,他针锋相对道:“德国攻占了直布罗陀半岛,就一定可以把英国赶出非洲;把他们赶到非洲大沙漠的边缘!”佛朗哥不上钩,他略带讽刺地反问道:“非洲大陆如此之辽阔,你们能把英国人赶多远?最多逐至边沿”。佛朗哥把话说得很直接,他提醒希特勒,英国背后还站着一个强大的美国,只要后勤充足,就算德国占领了整个非洲也没用——他们能一步步打回来。佛朗哥得意洋洋道:“我是非洲老兵,曾在那里战斗过,这点我很清楚……”啊!元首彻底没辙了,眼前这个圆胖黝黑的西班牙独裁者是如此固执。就连站在一旁的里宾特洛甫也觉得,“这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懦夫!他的一切都是靠我们得来的,而现在却不愿同我们合作!”佛朗哥用单调的声音不断地往下讲,希特勒越听越恼火。最后,他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愤怒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元首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只见他“嗖”地一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双手握拳,全身战栗,脱口而出道:“既然这样,我们就没什么可谈了”——元首真的怒了。此时此刻,为这次会谈记录的摄影机还转着呢!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27 13:28佛朗哥也是个高手啊,忽悠的希特勒一愣一愣的,不过他确实保护了西班牙的利益,呵呵,如果当初他没有胜利,那希特勒可以直接出兵占领西班牙了。二战又难说了,至少北非战场,英国的后勤能力会大大的削弱。蒙哥马利能够赢隆美尔,其实就是后勤的胜利。
~~~~~~~~~~~~~~~~~~~~~~~~~~~~~~~~~~~~~~~~~~~~~~~~~~~~~~~~~~ 顶!现在许多人了解北非战役有个误区,那就是轴心国物资不足而导致失败,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轴心国物资不足的原因是直布罗陀海峡未被封闭,从而导致英国地中海舰队与马耳他岛上的皇家空军能任意践踏意大利的补给线, 运往北非大部分物资都被打沉进海里了,隆美尔物资不足就毫不奇怪啦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27 22:14等我再补补资料,明天再更新,现有的佛朗哥与莫洛托夫访德资料太单一,没新意,另外还有点别的事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28 10:07一、瑞典出产铁矿石,德国需要铁矿石。两家直接通过波罗的海交易不可以吗?为什么要通过中间人挪威?
~~~~~~~~~~~~~~~~~~~~~~~~~~~~~~~~~~~~~~~~~~~~~~~~~~~~~~~~~~~瑞典——德国航道有几个月要被冰冻住(浮冰),无法进行贸易往来,因此这几个月必须经过挪威纳尔维克不冻港来运输铁矿
二,如果一战结束后,胜利者把德国一分为三
~~~~~~~~~~~~~~~~~~~~~~~~~~~~~~~~~~~~~~~~~~~~~~~~~~~~~~~~~~~这个不好说吧,一战战败后巴伐利亚州也在闹独立,这并不算英法挑拨,德国人自己也在闹。
和英美法单独媾和,可能吗?
~~~~~~~~~~~~~~~~~~~~~~~~~~~~~~~~~~~~~~~~~~~~~~~~~~~~~~~~~~~这不太现实,那帮普鲁士军官要想与西方单独媾和则必须清除“纳粹余孽” 可是党卫军与国防军都是顶希特勒的,就算他死了,那帮陆军军官也无法得到国防军士兵的支持党卫军会轻而易举地把暗杀份子逐个敲掉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29 01:01连载 195 外交
战希特勒粗鲁的举动惊得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佛朗哥也豁出去了,就如前文说得那样,他连继承人都安排好了,还怕你希特勒威胁不成?他依然蜷缩在座位上,盯着希特勒不言不语。同时,希特勒也为自己一时冲动而感到后悔。他颓然坐下,接着谈了下去。
希特勒底气明显软了,他用几近哀求的口吻劝佛朗哥签订条约。可是,佛朗哥依旧不为所动,他一口咬定,只要满足自己提出的全部条件、只要德国供应粮食和武器,他才会签条约。
双方就这样兜着圈子谈到餐车开饭,但佛朗哥对于加入轴心国也没有走近一步。希特勒后来告诉墨索里尼,他与佛朗哥的会谈简直是个酷刑。他说,“我宁愿拔掉三四颗牙齿,也不愿再受这个罪了”。
可是,希特勒遭罪经历并未就此结束。因为根据预先安排,他要在餐车里举行国宴,款待西班牙人(原计划是在谈判圆满结束后的国宴)可如今呢?希特勒气得七窍生烟,草草地咽下几口素食就吃不下了。佛朗哥却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般,开始逢迎拍马起来。跟随他的西班牙将军们也表现迷人,在整个晚餐期间,他们既热情又友好。这种表面文章让希特勒一度回复了信心,在众人起身离座时,他又将佛朗哥单独拉到一边。两人密谈了近两个小时,但没人知道他俩说了什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希特勒又失败了。只见他怒不可遏地走下餐车,对身边人说:“佛朗哥这个阴险的猪猡,如果在德国,他顶多能当个下士,这样的人竟然走红运当上了国家元首,简直不可思议”。
是呀,佛朗哥确实很阴险,甚至可以说忘恩负义。然而历史会证明,佛朗哥更聪明,他比希特勒多活了整整三十年,而且是寿终正寝。
凌晨 2 点 15 分,佛朗哥专车开出了汉达伊小站。这位西班牙元首居然一点儿都不顾及一下德国人的感受。在火车启动时,喇叭上突然传出了哼哼哈嘿的西班牙国歌乐章,如此道别真是令人尴尬,这是一副多么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啊!在凌晨 2 点、在激扬国歌声中,佛朗哥就像一位得胜凯旋的西班牙斗牛士般消失不见了——这也是佛朗哥与希特勒最后一次见面。佛朗哥回去继续当他的土皇帝,希特勒则继续追寻上天降给他的大任去了。
大家注意看佛朗哥的表情,多谦卑啊,整儿一个影帝
{SIMAGE}http%3A%2F%2Fimg1.laibafile.cn%2Flaiba%2Fimages%2F6890173%2F12594275080173985762%2FA%2F1%2Fm.jpg{EIMAGE}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29 01:15
今天只能更新一章,电脑中招啦,老是死机,用 ESET 杀毒到一半还是死机。
静下心来读读施佩尔回忆录 刚读到希特勒年青时代希特勒一直坚信自己是上帝派来拯救德国的救世主。施佩尔说,他曾看过希特勒最穷困潦倒时候的几幅画,那是几幅建筑草图,可希特勒一直留着没丢,因为他坚信,自己总会有一天,有那个权势去建造自己画上的东西看到这,我默然,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人啊,即使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也未曾放弃理想,他受叔本华影响太深,完全走火入魔了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29 01:16 明天补
上一章 先装系统去也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29 01:27忘了说明,上图乃是希特勒与佛朗哥刚见面时德国记者抓拍到的照片,开始怎么找也找不着 后来在一纪录片中被我找到啦。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30 03:49 连载
风雨巴尔干就在心情沮丧的希特勒颠簸着返回柏林途中,一件让他大发雷霆的事情发生了(事前未有任何征兆)——他收到了一封墨索里尼写来的长信。这封信似乎是经历了一番周折才转送给他,因为信上的日期是六天前。在信中,墨索里尼用极其含糊地口吻告诉他,意大利即将进军希腊。
这封信对希特勒而言,简直等于晴天霹雳。他充满疑惑地对身边人说:“现在已经快 11 月份了,秋雨和冬季就要来临,意大利人这个时候跑去进攻希腊,难道墨索里尼是傻子不成?”希特勒的副官冯·贝洛后来写到:“元首当即作出决定,暂时不回柏林,赶紧去意大利,他要亲自与墨索里尼谈谈”。这时,希特勒还抱有幻想,他认为自己还来得及劝墨索里尼放弃这个“疯狂的冒险”。
事情来得确实很突然,由于希特勒与佛朗哥会晤已经见诸报端,为了防止皇家空军袭击,希特勒专列一般是昼伏夜出,白天都躲在火车隧道里。
可如今,希特勒顾不上这些啦,他的专列风驰电掣般地朝意大利方向赶去。与此同时,德国最高统帅部里已是乱成一团,他们事先也不知道意大利人的“冒险计划”。 举个例子,我们便可以从侧面看出,德国人在这个突发事件中是多么猝不及防:从柏林赶来与希特勒商量对策的凯特尔元帅刚下飞机,希特勒的专列已经喷着蒸汽,从站台缓缓启动了。这位三军总参谋长也不多想,只见他手提一大包文件,把军帽往腋下一夹,领着副官跟在火车后面狂追。不管怎么说,凯特尔元帅的“点头驴”称号不算白取——他跑得犹如驴快,追了几百米后,还楞是跳上了火车。
但是,一切已经太迟,德国人毕竟无法追上意大利军队前进的步伐。几乎在凯特尔元帅跳上火车同时,德国驻罗马大使馆突然传来急电,“15 万意大利军队已兵分三路越过了希腊边境,战斗已经打响!”听到这一消息,希特勒又是一阵狂怒。他开始破口大骂起来,但并不是骂墨索里尼,而是骂德国驻罗马大使和武官,说他们都是“猪脑袋”,“多次坏了他的好事”。
之后,他才改口骂起了意大利人,说他们与佛朗哥一样,都是一群忘恩负义的不可靠盟友——如此大事,居然保密到最后一刻才通知他。
根据资料来看,墨索里尼由于能够对希特勒进行报复,而感到极为高兴。因为在此之前,希特勒北踢挪威,左踹法国的时候,他也没有预先通知过意大利人。不过话说回来,那时候墨索里尼还骑在墙头看戏呢,人家希特勒凭什么预先通知你?
对此,希特勒心知肚明,他怒道:“墨索里尼这是为挪威和法国的报复!”有人肯定疑惑了,凭什么你希特勒就能在欧洲大陆上呼风唤雨,却不准自己的小伙伴进攻希腊呢?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1-30 06:47老希难道忘了,他自己当年在德军有过的最高军衔是什么?
~~~~~~~~~~~~~~~~~~~~~~~~~~~~~~~~~~~~~~~~~~~~~~~~~~~~~~~~~~~
据希特勒副官林格说,最开始老希把佛朗哥定性为“小小的少校!”后来再对对林格谈起他时,希特勒又降了他的军衔,他说:“在德国,那家伙顶多能当下士。”降到和他一战时一样的军衔,呵呵。
楼主:请看前面的帖子,我的回复就是这么说的,难道你.........
~~~~~~~~~~~~~~~~~~~~~~~~~~~~~~~~~~~~~~~~~~~~~~~~~~~~~~~~~~~
这叫 所见略同嘛(⊙_⊙)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2-01 18:25法德边境是马其诺防线,那么该防线是否延伸到法瑞边境、法意边境?
马其诺防线没有包括法比边境,能给详细说说原委吗?
~~~~~~~~~~~~~~~~~~~~~~~~~~~~~~~~~~~~~~~~~~~~~~~~~~~~~~~~~~
马奇诺防线包括法瑞边界 也包括法意边界 意大利人进攻的就是马奇诺防线。当时法国人还担心德国人一种战术就是入侵进瑞士 然后再越过瑞法边界打进来 但德国人没有用而是用伪施里芬计划由于法比边界没修防线 因此法军把主力全部集结在法国北部安特卫普一线等着和德军死磕 哪像德国人是佯攻在阿登钻了口子 直接包围之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2-01 18:27更新有点慢、没办法这几天实在太忙 早出晚归的,希望大家理解啊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2-01 23:25 连载
愚蠢的盟友!
希特勒之所以动怒,恰恰是出于军事与政治双方面的考虑。因为意大利人一旦在希腊采取军事行动,肯定会把英、美两国也牵扯进来。大家也许还记得,希特勒在出访西班牙之前,曾与墨索里尼在勃伦纳山口会过面。那个时侯,希特勒就警告墨索里尼,千万不能在南斯拉夫或希腊采取军事行动。他担心,由于轴心国日益增长的好战性,会影响美国大选结果。他是多么希望罗斯福总统滚蛋啊,如果美国能换一个“爱好和平”的总统,该多好。
在英国方面,据英国前首相张伯伦在1939年4月13日向希腊做出的保证,“一旦希腊遭到外国进攻,英国将提供一切支援”。当然了,希特勒从来就没怕过不中用的英国陆军,可他担心英国空军。用希特勒自己的话说:这等于向英国发上一张快来占领希腊的邀请函。这样,英国人将进驻克里特岛,他们的空军基地也会因此向前推进 500 公里,并威胁到德国南部以及罗马利亚油田(普洛耶什蒂油田)——在此之前,英国空军是飞不到这个地区的。
在讲挪威战役时曾说过,罗马利亚油田是德国“最软的”那根软肋,德军机械化部队都指望着那几口油井养活,没了石油,坦克都跑不动了,苏联那还打个鸟啊!墨索里尼完全是在破坏希特勒一生中“最伟大的计划”。
还是用希特勒自己的话来叙述吧:“这种局势从军事观点来看是危险的,从经济观点来看简直是令人惊慌的,因为英国轰炸机居然威胁到了罗马尼亚产油区!!!!!!”是感叹号吗?不,完全是惊天噩耗!在这里,我要极其严肃地给墨索里尼同志翻案了哈,那些后来轰炸普洛耶什蒂油田的盟军飞行员真应该感谢墨索里尼,或者说同盟国对墨索里尼真不公平,对于他真不该处死,而应授予小红花——表彰他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希特勒此时正在气头上,当他的火车于 10 月 28 日开进佛罗伦萨(意大利中部城市)火车站时,他又压下心中的怒气。当时,前来迎接的墨索里尼满面春风,大步流星地前去拥抱了他,墨索里尼用德语大声喊道:“元首,我们在进军!胜利的意大利军队已经在今天黎明越过了希腊边界啦!”在墨索里尼熊抱下,希特勒杀他的心都有了。可是,墨索里尼毕竟是自己的朋友,希特勒将情绪控制得很好,站在一旁的施密特博士觉得惊奇,他写到:元首连“在思想里
咬牙切齿地迹象都没有”。墨索里尼却异常兴奋,狂侃意
大利军队是如何拉风。
当然了,墨索里尼还是有一点儿愧疚之心的,他当即赠送了希特勒一份特殊礼物——汉斯·马克特名画“佛罗伦萨的瘟疫”。 希特勒后来对说施密特博士说:“墨索里尼并没有将我骗住,他是想软化我,因为他把我的计划搞得乱七八糟”。
面对墨索里尼的馈赠,希特勒回应道:“我出钱买下这幅画了,送我才不要”。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2-04 01:41 连载
事与愿违的希腊战场
希特勒明白,既然“意希战争”已经爆发,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后来曾对东线总司令博克元帅提及此事,希特勒抱怨道:“意大利不仅对我们保密,而当我们提出指责时,还矢口否认。我本打算去佛罗伦萨,尽力阻止这种恶作剧,至少让墨索里尼把事情暂时搁置起来。可是一切都太迟了——墨索里尼宣布战争已经打响。而且,最终结果也令人担忧,罗马尼亚油田将受到英国空军威胁。这实在太可怕了”……还能怎么办呢?开弓就没有回头箭。希特勒只能很客气地对墨索里尼说,“德国完全支持意大利在希腊的行动!” 当时,这两位独裁者正在皮蒂宫举行会谈,得到消息的群众在宫殿外面越积越多。他们情绪激动地高呼:“元首万岁!领袖万岁!我要见元首!我要见领袖!”两位独裁者不得不三番五次走到阳台上,让群众安静下来。在外人看来,希特勒似乎心情不错,神采奕奕。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元首此时的真实感受呢?经过 7 小时索然无味的会谈,下午 6 时,希特勒就乘火车走了——他甚至连留下来赴宴的心情都没有。
而那位大腹便便的墨索里尼却自我感觉良好。在为希特勒送行时,他激动地拉着希特勒手道:“与历来一样,德、意两国在所有问题上,意见完全是一致的!”一致个屁!希特勒前脚刚一踏上火车,积蓄多时的愤怒便如滔滔洪水般宣泄出来。他喊道,“墨索里尼为何不攻打马耳他或克里特岛呢?这样做,也许还有点意义”。他认为,墨索里尼完全是在显摆技艺,是想用希腊战役同德国在挪威的胜利匹敌。最后,希特勒居然还一本正经地赌咒发誓起来,他宣布,“自己绝对不会资助意大利人一枪一弹”。让那些愚蠢的意大利猴子在奥林匹斯山上吹风吧,我可管不着。
意大利猴子果然没令他失望——希特勒刚刚回到柏林不久,意大利军队在希腊遭到挫败的消息就传来了。仅仅几天功夫,希腊军队便夺回了战场主动权。11 月 3 日,希腊军队转入反攻,意大利人也不含糊——他们一下子就缩回了出发阵地。也不知意大利人是吃什么东西长大的,在装备低劣且临时动员起来的希腊陆军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与此同时,皇家空军把四个重型轰炸机中队开到了马耳他岛,英国陆军的两个营也在克里特岛登陆。不过,丘吉尔提出直接派陆军参战的请求,却被希腊首相默塔克塞斯将军拒绝了。因为默塔克塞斯将军担心,英国陆军直接参战会把德国人引到这个战场来。至少,眼前意大利人还能够对付。
啊!意大利军队就是这样被希腊人所歧视的。后来,美国作者威廉·夏伊勒在书中调侃到:不到一周,意大利军队便“胜利地”在希腊溃败了。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2-05 16:03年末了,确实忙不过来,本打算今年写完北非和巴尔干的,看来不行了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2-06 13:18 连载
莫洛托夫在柏林好了,写到这里,我们权且先将意大利在希腊的冒险暂时放一放。因为在 11 月 12 日,柏林有更大的事情发生,也就是这件事,最终让希特勒放弃了与苏联和平相处的微弱希望。这件事,就是莫洛托夫访德之行。
大家也许还记得,在 10 月底的时候,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曾写信给斯大林,邀请他来柏林进行国事访问。
可是,斯大林拒绝出国。他表示,自己不想做长途旅行,不过……德国朋友盛情难却呵,因此,他派出了外交部长莫洛托夫。
一个问题,1941 年的苏德战争有可能避免吗?这个问题如果放到 1940 年 11 月以前去问希特勒,我敢肯定,他自己也答不上来。
11 月 10 日,约德尔将军就这样问希特勒。约德尔说,现在距明年 5 月越来越近了,是不是应该让陆军对进攻苏联的问题有所了解,早做准备?希特勒回答:“别急,对苏作战的问题等到莫洛托夫访问后再下决断”。
准确而言,此时希特勒也很迷茫,他发现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入侵英国所包含的风险,使“海狮计划”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然而,时间拖得越长就越没希望。希特勒估计对了,时间对英国有利,他也明白,英国正在寻找新的盟友。
没错,如今希特勒乃是欧洲的主人。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在西方,丘吉尔说了,弄死也不投降;在东方,所有拦在德国前面的缓冲国都被苏联一一蚕食。唯一的盟友墨索里尼,又是那样不堪一击,连个希腊都收拾不掉。
换句话说,这个所谓的“主人”,实际上是被困在欧洲,哪里也去不了的主人。用最钱钟书那句:这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拼命想冲出去。
因此,希特勒又要开始耍手段了。他决定冲出这座被包围的城池、他决定把苏联也拖入这场战争。莫洛托夫此行,正好给他提供了这个机会。现在,希特勒努力想搞清楚 3 个问题:
1.苏德战争有可能避免吗?
2.斯大林的野心到底是什么?
3.斯大林愿意加入轴心国与英国作战吗?
他决定试探一下这个将要来柏林的苏联人。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09-12-06 18:17
连载200一个阴谋1940 年 11 月 12 日,莫洛托夫的火车到达了柏林。见过他们的柏林市民都十分惊讶地看着这帮“东方来客”。毫无疑问,德国人一向都瞧不起俄国人,一位德国礼宾官员更是把他们描绘成是“电影上活的土匪样板”。他觉得,一亿三千万俄国人让这样一伙衣着褴褛的家伙作代表,真令人扫兴。
瞧不起归瞧不起,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在莫洛托夫下车那一刻,德国军乐队吹吹打打地奏起了苏联国歌,车站周围装饰着鲜花,俄国国旗在空中迎风飘扬……啊!一切都是最隆重的。看到这,谁会想到仅仅在半年之后,这两个国家就兵戎相见呢?不过,德国人的“热情”并没有将这位冷酷的苏联外长骗住。在 11 月 12 日上午,里宾特洛甫同莫洛托夫发生了第一次交锋。就像所有电影里的情节那样——BOSS 总是在最后决战中才会现身。
因为,希特勒没有出席。
没错,里宾特洛甫确实很会吹牛。这位曾经倒卖香槟酒的商贩一落座,便开始给苏联人洗起脑来。他先夸夸其谈地吹了一通德国在欧洲的胜利,大英帝国已经完蛋了之类的废话。他说,“轴心国已经在军事和政治上彻底完胜英国。就算美国参战,也改变不了这个局面”。
那位无处不在的施密特博士后来回忆道,里宾特洛甫笑容满面,竭力提醒莫洛托夫不必拘礼。而莫洛托夫呢,他基本上是一声不吭,偶而冷淡地笑笑。在我看来,他更像一位勤苦的乡下小学校长……里宾特洛甫高声做出保证,三国条约决非针对苏联。莫洛托夫不动声色地听着。里宾特洛甫解释道,现在是俄、德、意、日 4 国来确定它们的“利益范围”的时候了。他说,元首已经得出结论,认为所有这 4 国都应该向南扩张。事实上,日本已转身面向南方(中国与东南亚);为了取得生存空间,德国以后也将向南面扩展(非洲)。”说到这,里宾特洛甫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