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位蒙古小王爷还是在某天夜里去世了,而且怪异的是他新婚的妻子当晚就上吊身亡殉夫了。蒙古王爷决定要风光大葬这一对夫妻,所以葬礼的规模和人数一段时间无人出其右。当时,北平城里有个撒纸钱的人,据说他撒纸钱样式很多,但是报酬也高得吓人,但是蒙古王爷有钱,专门请了他。
丧事也办完了,大家也说道了有些日子,按说就消停了。
可是,一些流言开始在北平城的酒楼、茶肆里流传开来。消息的源头无外乎是王爷府里的一些下人说的。
第一个版本:小王爷确实骑马摔伤了,孔大夫也看了病,开了药方。只是在这药方的最下面有一行字:忌圆房,一个月。意思就是小王爷是新婚,从马上摔下来养伤期间,不要和新婚的夫人发生关系,最好分房而居。
一开始也是这样,过了十几天,王爷新婚的妻子看丈夫也没什么事情了,跟好人差不多。就悄悄溜进他的房间亲热,继而发生关系。可没想到,半夜这小王爷开始吐血,而且是大口大口吐血,去请了孔大夫,到那一摸脉,孔大夫说:“我也是无能为力了。”转身离开了。儿子没了,府上人忙成一团,那位新婚的妻子羞愧难当,结果趁着没人注意,就在屋里上吊自杀了。
第二个版本:小王爷骑马摔下来。也是请了孔大夫,最后开的方子还是有“忌圆房,一个月”的医嘱。也是分房而居。
只是这位小王爷的父亲,老王爷垂涎儿媳的美貌,趁着儿媳一人居住,就跑过去非礼,不想儿子正好过来看望妻子,正好看见了,把儿子给气的当场吐了血,虽然孔大夫也来了,还是回天乏术。新婚的妻子觉得丈夫死了,家里还有个好色的公公,自己以后的日子不敢想,于是绝望的上吊自杀了。
这两个版本里都有孔大夫,于是,有小报记者就上门采访,但是孔大夫拒绝了。小报记者不死心,就说:“大家都认为您医术高明,可是现在有些流言说是小王爷的去世和您误诊有关,这与您的名誉有损,希望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是为自己正名的机会。”孔大夫也不回应,最后闭门谢客,去外地访问老友去了。孔大夫的一言不发给这件本来就有些诡异的事情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各种猜测都有。当时,北平城里不知道小王爷事情那就是不时尚。被 out 了。
平头百姓,生长于小门小户。对于深宅大院里的事情总是充满好奇。大家平时的日子不过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是极其平淡的。所以,一旦大宅门里有点什么不正常的事情,总会有各种流言传出。真假难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
如同现在,天涯上总有一些帖子,诸如什么娱乐圈的小编、某个群演、家里某位叔叔是影视从业者,说些爆料。也没名没姓,全是首字母拼写。其实,这些爆料也是有真有假,虚虚实实,但是有些所谓的爆料是暗合了公众的想象,所以大家就觉得是真的。
要说乱,哪个圈子都乱。只不过你爆了学术圈的所谓乱,也没人看,因为你的首字母拼写没人猜得出你说的是谁,大家根本不认识。有些所谓的爆料就是起哄,看个热闹罢了。
有时挺想看看那种比较认真的分析贴,虽然是八卦,但是有点深度,能看得出,楼主是很认真的分析。比如,从经纪人的角度分析一个艺人、从导演、制片人的角度分析如何选角色、从公司老板的角度分析如何包装运营一个艺人,但是,这样的帖子太少了。
平时大部分帖子都是“王府里的下人”流传说来的各种说法。也就哄哄中学生。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3-12 20:04 这时以前写的一个帖子案件。这位老总就是古董家具让人骗走 200
万的人。
这是 7 年前的一件往事。之所以想起来说,是因为现在我们老总又要招司机了。私企不像国企,招人要提档案,甚至政审。看看身份证基本就可以了。所以,也留下了不小的隐患。说出来也是给广大私企的同行们在招人的时候提个醒吧。
我们这个公司的老总呢是个隐形的富豪,身家也是过亿的,不过人很低调。7 年前开的车还是本田。不是什么好车。
他本人也会开车,所以一直没有专职的司机。后来是参加一个行业大会,别的老总都是司机开车,可能我们老总觉得有些掉面,再加上有一次开车脑子想事情,不小心和别人追尾了,于是就决定招聘一个专职司机。
7 年前网络招聘还不是像现在这样流行。我们当地的报纸有个服务专栏,可以免费刊登招聘广告,就是你把文字用邮件发过去,对方再给你发个确认邮件,没问题就正式登报了。
当时面试来了 4 个人,最后留下的这个(权且叫他老周吧,就是个代号,大家看着方便。)主要是因为他家离单位不远,坐车也就 6 站地。而且关键的一点是,这 4 个人里,他的薪资要求是最低的。
老周大概 40 出头,中等身材,平时话不多。事发以后,我一直觉得老周要是做特工绝对没问题。因为他的长相太路人了,除了身高、身材你能说出个大概,几乎想不起来他的相貌,就像和你在街上擦肩而过的人,但我们平时在公司也是打头碰脸的,还是回忆不起来他的相貌,就像一个隐形人生活在你的周围,他看到你的一切,而你对他却浑然不觉。
想想觉得有些头皮发麻。
老周刚来时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车开得很稳(这是老总自己说的),事儿也不多。平时老总不出门,人家就到楼上的工厂去自己找活干,或者去仓库帮忙,反正没看见人家闲着。
这让我们老总很满意。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我们公司大概其的情况,因为和后面发生的事情是有关联的。我们公司在高新区,这个大楼的 3、4 层是老总自己买下来的。3 层出电梯左手是仓库,右手是办公区,4 层是工厂区。办公区人不多,也就 30 人,仓库就 2 个管理员。大部分是工厂区的人。在私企里,规模还算是比较大的。
老周在到公司两个月的时候转正,不过他说自己在原来单位交保险,所以在这就是干活领工资,别的什么也没有。然后,奇怪的事情就开始一件件的发生了。
最初的一件事情是一个业务员下午到财务交收来的货款。
现金 6000 元。我们单位财务无论收到现金还是支票,财务都会开一张内部收据,盖上章,表示款已收。单位的出纳就是老板娘。当时老板娘收到现金后并没有放进保险柜,而是顺手放抽屉里了。结果,下班时候核账,始终差 6000 元。害的财务那几个人都下不了班,帮她核对,最后还是现金差 6000.但是业务那里有收据,证明人家已经把钱交到财务了。财务一共 4 个人,都是在公司干了 5 年以上的老人了,彼此都很熟悉,你也不好怀疑谁。最后,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只在财务内部大家知道,我们根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知道那天财务加班到很晚。
过了一个多月,单位一个业务从银行取了 4000 多块钱准备下午去给他孩子交培训费。当时他一边数钱一边和同事说这件事情,所以不少人都知道。吃过午饭他就走了,但到了学校钱不见了。这个业务自己有车,所以他一口咬定钱是在公司丢的,于是第二天闹得公司鸡飞狗跳的,可这种事情你没抓到现行根本没用。那天他也报警了,警察也来了,做了笔录,但还是没啥用。这件事情就有这样过去了。
之后又过了不到两个月,我们老总在市区有个商铺,平时也卖点自己的货。这次是老周开车和老总一起过去店里看看。
由于店里的电脑不行了,老总过去的时候给他们带了 3000 元的现金,让他们店里自己买台电脑,当时在店里老总亲手把钱交给店长,然后就说说店里最近的经营情况。第二天,人家送电脑来了,店长开抽屉拿钱,那 3000 元不翼而飞了。最后是店长自己掏钱垫上了。
几件事情过后,钱是谁拿的不知道。但公司气氛却变得异常诡异。以前大家来了把包一放就开始忙各自的。现在是先把包锁起来,或者有的人干脆公开说:“我今天就带了 200元,谁愿意偷就拿走。”这样的话。看谁都像贼,看谁又都不像贼。我们老总也挺苦闷的,公司发生这种事情。但一时也没个头绪。
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老周被发现是在半个月后。
那天是个周六,单位是休息的。可有个业务和卖场联系好了做大型促销活动。到了周五,货还是不够。从外地紧急发的货要周六早晨到物流集散地。于是老总就让老周辛苦些,早起会到物流集散地提货,然后到公司把一部分货倒到业务的车上,另一部分进仓库。周六早晨一切都忙完了,就剩下库房两个女的整理剩下的货,本来老周可以回家了,但他说自己早晨起得太早,想在公司小会议室休息一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老总临走的时候让仓库的人把办公区的门关上。既然老周要去休息,那也就不关门了。仓库两个女的忙着搬货,老周自己去会议室休息去了。
仓库两个女的忙完了发现有一批货没有苫布盖上。这是其中一个人想起来办公区小阳台上有,于是就去拿。小阳台是个开放的阳台,平时堆得都是易拉宝和一些杂物。因为有几个易拉宝是刚拿回来的,还没来得及拆卸,就像平时活动时一样摆着,所以那个管理员蹲下找苫布时,站着的人根本不会看到她。之前说了,仓库管理员是个女的,人长得瘦瘦小小的,也是 40 出头。她蹲在那刚要伸手拿苫布,就在这时,看见我们财务办公室的门开了,从并排放着的易拉宝缝隙中看见老周从财务室出来。当时那个管理员的心就一紧,因为当天财务室没人来的。接着就看见老周蹑手蹑脚的走到老总的办公室门口,手里握着一大把钥匙,随后没费什么劲就进去了。悄悄关上门。
仓库管理员看着这一切,心里就开始咚咚直跳。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又怕同伴过来找自己,结果心一横,把鞋脱了,顺着边上一溜烟儿的跑回仓库。到了仓库就关上门和同伴说了自己刚才看见的。但是,这两个女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你看我,我看你。这时,忽然听见老周在门外说:“没什么事情,我就走了。”这两个女的吓得差点没摊地上。
用了最接近正常的语气和老周道别,看着他出了楼栋门,这才给老总打电话。我们老总一听立刻打车回单位,又把老板娘也叫了过来。等到了中午,差不多公司里有二十人都来了,大家把之前丢钱的经过又想了一下,发现每次都有老周在场。
今天的确没丢什么东西。但之前的几次回忆经过,却都没人能想起老周,所以我之前说这个人就像个隐形人一样。也可能在所有人的眼里,老周本来就不那么重要,或者像个幽灵一样站在人群里,看着你们分析案情,目无表情却在心底发出一阵阵的嘲笑。
但是,后面怎么办。要不要报警。我们老总最后还是决定不报警。可能他不想惹事,就当做是花钱消灾了。但人是不能再用了。于是让副总周一跟他谈话,也不是辞退他,就是说最近老总不需要专职司机,给他换个工作岗位。那个岗位基本就是辞退你一样。同时,让他发工资的时候到公司来领工资。
周一副总和老周谈完。老周表示不去那个岗位,所以就算是他自己辞职的。他最后说能不能把工资给他结了,副总说公司财务是有规定的,让他下月初来领工资,还和他开玩笑说这么急等钱用啊?是不是嫂子管得严啊!老周就呵呵两声。
但是到了下月初,老周也没来,电话也没有。这个人就这么消失了。不过,老周走了以后,丢钱的事情就再也没发生过。
后来,副总找到认识的一个警察,人家帮忙查了一下身份证,告诉副总,身份信息是假的。这下把我们老总吓得不轻,也就是他房子多。从原来住的地方搬家去了另外一处宅子。
一日遭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老总这几年都不招司机了。
最近也是确实需要人,就又开始招聘。还特意说,必须在面试的时候告诉对方要调档案,有污点的人可能就退缩了。
唉,招人不容易,且找且看清啊!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3-13 14:50“命案必破”了,也就没有悬案了。但是一桩命案的发生,凶手的动机很多种。最难的就是那种临时起意。
《今日说法》说过一个案子。被害人是个饭店的厨师,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人杀了。下班身上能带几个钱!所以,一开始是围绕着他身边的人,谁欠他钱,他欠谁钱,有没有
感情纠葛的等等,最后查了一溜够,也没找到凶手。
后来是看视频,注意到厨师在回去的路上曾经有个迎面过来的年轻人,本来已经走过去了,又回头看了厨师背影几眼,然后就按照监控的路线找这个年轻人,最后抓到他,才知道这个人当天晚上没钱了,和厨师擦肩而过时候,看他有点醉醺醺样子,就临时起意想抢劫他,不想最后却杀了他。这是有监控,要是没有,怎么也不会想到是这个人,又怎么可能抓到他。
我同事有个亲戚在某个地级市当警察,他自己和亲戚说,有一次,他们那有个流浪汉被人杀了,也不知道这个流浪汉的身份,最后没办法,就和交通队联系,算是交通肇事死亡。
若干年前,做过规定,侦探剧是不能在黄金时间播出的。
其实这不是侦探剧慢慢减少的主要原因。最大的问题是,你投资拍一部侦探剧,审查的时间会很长,如果你同时间投资一部抗日剧,抗日剧一轮都播完了,这边侦探剧还没审完呢!如果,我是投资方,当然赚钱是第一位的。
《重案六组》最早是海润投资拍的,后来就换了投资方。
估计是钱少,最后两部不说剧情,道具都有些惨不忍睹了,好好的一个首都,拍的跟县城似的。后面,也就不再拍了。
那时不让在黄金时间放侦探剧,是怕有人看了学坏。侦探剧是为了阻止犯罪,不是为了犯罪教学的。坏人你不教他也能学坏,好人,就像《非诚勿扰》里葛优说的:有一天,杀人不犯法,我也下不去手。
和谐社会,是需要每个身处这个社会的人,亲身感受出来的。不是净屏就能出来的。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3-14 19:09昨天才看了电影《老炮儿》,是在网上看的。楼主有些年不去电影院看电影了,主要是被那些所谓的大片伤透了心。
这个电影是同事推荐的,说还不错。看完了,忽然想起来和我们这座城市多年前流传的一件事情很相似。
大概在 88-98 年间吧,不知道别的城市如何,我们这流行一种“洋破烂”。就是从日本、香港、台湾输送进来的旧衣服、围巾、鞋子一类的东西。当时,我们这有个烂尾楼,盖到第二层就没钱了,一直在那扔着。这些卖洋破烂的商贩就集中在那的一层,虽然是旧衣服,但是款式好、料子好,所以很有市场。尽管报纸也说,这些衣服有细菌、或许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但依然抵挡不住人们购买的热情。
市场里有个商贩,是夫妻俩,都是单位下岗的,也不知怎么就干上这个了。后来,他们儿子初中毕业以后,也不上学了,跟着父母也做这一行。
进了 11 月的一天,是个星期一。俗话说“礼拜一,买卖稀”。更何况已经是冬天了,这个烂尾楼的一层没有窗户,所以四面透风。早上刚过九点,几乎没有几个商铺营业,大多数商贩都是中午才来。但是,那对夫妻的儿子却很早就来了。
坐在摊上收拾货物。这时,来了两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拿着一套西服。问收不收。
这些商贩偶尔也收一些本市人从国外买回来,穿旧的衣服。
但是很少。90 年代,那些有机会出国买衣服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衣服旧了可以给保姆或者穷亲戚,大都不会跑来卖衣服,又不缺那几个钱。这两个学生要卖的是一套男士西装,根本没穿过,全新的。那家就儿子一个人在,他看了看,衣服没有任何问题,就开始讲价钱,对方要 200 元,这个儿子还价到 150,最后成交,两个男孩拿钱走人了。
在这件事情上,这家的儿子犯了两个错误。一是这样的全新的进口西装,应该家里不会让小孩子拿过来卖,也没问清楚就收了,留下后患;二是他们行业俗称叫“洗兜”,就是最后成交以后要当着对方的面,把衣服所有的兜最后掏一遍,双方都看清楚没有任何东西,但是这个儿子也没做。
隔了一天,他们摊前来了两个男的,出示工作证,是市局的警察。其中一个人说,某天有两个男孩来卖一套西装,那是一件赃物,要求他们归还。这家的男主人就从后面的小库房把西服找了出来,其中一个男的就立刻把西服包装打开,从西服的裤子兜里掏出一张纸条,打开看了一眼,又和另外一个人交换了眼色,而后就说没事了,临走还告诫摊主,以后来历不明的东西不要乱收。
事情过去有一周吧,摊主一家三口住的是平房,结果全部死于煤气中毒。这件事情还上了报纸,主要是提醒大家,冬季采暖要注意安全,不要留下隐患,造成悲剧。
转年快到清明节的时候,我们这都传说有位副市长跳楼自杀了,也有说开枪自杀的。因为这位副市长以前是警察出身,有枪不奇怪。传了有一阵子,到了快夏天,报纸上在很不起眼的位置登了一小条这位副市长去世的消息,但具体是因病还是意外都没说。
后来,这个流言就开始传播开了。
这个副市长有个上高中的儿子,某天缺钱花,但是不敢找父母要。他有个同学就给他出了个主意,把人家送你爸的那些没用的衣服拿出去卖了不就是钱吗!这两个孩子也是第一次去卖衣服,就拿了一件人家最近刚送的,就是那套西服。
晚上,副市长就问他儿子为什么不上学,最后就问出了西服的事情。这位副市长吓坏了,因为送他西服的人送礼的当天吃饭时就说了,要办的事情写了一张纸条放在西服裤子兜里了。这位副市长回来也忘了看一下。没想到西服让儿子给卖了。这张纸条的内容不仅是对方要就办的事情,还有行贿的金额和具体汇款的账户,那账户名字是副市长母亲的名字。
于是,副市长既然曾经是公安局的,就找了两个亲信去把衣服找回来。衣服是回来了,纸条也完好无损的在那,但是,副市长还是不放心,觉得这对夫妻和儿子一定是看到纸条的内容了,总是不踏实。最后还是找人把这一家三口弄成煤气中毒的样子灭口,总算是踏实了。可万没想到,事情还是败露了,为了保全更大的领导,他只能选择自我毁灭了。
这个流言传了很久,有说是真的,真到能告诉你那一家三口姓名和住址;也有说是假的,不过是把两件不相干的事情硬是联系在一起。到底那家儿子收的西装是不是所有事情的起因,没人说得清。假作真时真亦假,当事双方都已经在世界的另一边聚会了,是谋杀还是意外,那边算账吧。
电影里,六爷把证据装在信封里寄到了中纪委。最后,那个南方某省的领导也被查处了。算是个比较阳光的结尾。正义战胜了邪恶。但是,在现实中,如果你寄一封信到国家机关,比如国务院或者中纪委。这封信连这座城市都出不去,邮局就截留了,信的内容会被别人看一遍,无所谓的东西可以继续寄出去,有所谓的信件永远都寄不到。六爷那封信如果真的寄到中纪委,那是寄不到的。除非弹球儿亲自把信放到中纪委的举报箱里。而且查不查那位领导也不是证据说话,也是看上面想不想办他。
电影总是要给人以希望的,如同鲁迅先生的《药》里面,男主人公的坟上有几朵花,说明革命还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他不孤单。最后,冯小刚、管虎两位导演合作。配角也都是大腕明星。如果我没认错的话,按照出场顺序:扮演小偷的是《少帅》里杨宇霆的扮演者、管虎他爸、他媳妇、张译、黄志忠、郭京飞、张一山、英巴图、陶泽如、师小红、江珊等等吧。其实觉得如果张一山扮演张晓波可能效果会更好吧,毕竟他是北京人,李易峰的台词有点让人出戏,虽然看得出他很努力了。和冯小刚喝酒那场戏效果不错,就是一张嘴说话听着可不像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3-15 17:56 人性是世
界上最难琢磨的东西。
就说北大学生弑母案。过去说一个人罪大恶极,无外乎杀父弑母吧。但是,这个学生在我们知道的细节中,并不是一个孤僻、古怪、阴暗的人。相反,学习好、阳光、顾及周围人的感受,每个人在跟记者的叙述中对他都是羡慕加崇拜。
可想而知,他的母亲也是很多母亲羡慕的对象,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真是求都求不来的。
所以,案子发生了,关注的人大概都在想:为什么?这样一个优秀的人为什么要精心策划杀自己的母亲,父亲去世了,他们不是最应该相依为命的吗;为什么要找一个性工作者做女朋友呢;为什么要安装监控探头,每天看一看被层层包裹的母亲的尸体;这对母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外人不知道的矛盾,以至于要用如此暴力的方式才能解决!过去总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恨不得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一路名校。
多少家长做梦都希望孩子能进北大。可怜天下爱父母心。要是现在有人说,你孩子明天上北大、清华,不过条件是做父母的的必须死,我觉得肯定有父母愿意这么做。
父母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为你好。”孩子最烦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为你好。”为你好的心,你却不明白,这是最让人难过的。这个社会是现实的,评价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也是狭隘的:名校的学历、高薪的工作、房、车。进了北大,美国留学,在一般人眼里这就是成功了一半了。如果这个孩子不过是个职高或者技校毕业的,有谁会认为他成功吗,最多就是个一般人。
另一个世界的母亲是不是也在反思自己呢?回想和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也许是哪里自己种下了祸根。这对母子其实都挺失败的,母不知子,子不知母。世界上最亲的两个人其实是一对陌生人。
还是那句话,世界上最难的一份工作就是为人父母。把一个孩子从那么小养到大,身上不留疤痕、学业有成、心理阳光、有着良好的性格、为人处世都很周全,太难太难啦!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3-15 18:05@芥末青葱2016-03-1515:48:04很喜欢看《今日说法》这个节目,除了很多悲欢离合,社会百态,更重要的是可以见识到各种人性。里面很多案子哪怕再惊险我过后一般都会忘记,唯独下面这个印象深刻,想起来就觉得毛骨悚然。
我记性远不及楼主,只记得故事大梗,出入处请看过的朋友包涵指正。
有个农村少年,大概 15、6 岁的样子就出来城里打工,干的什么活我忘了;有天有个男子来少年打工的店里消费了一笔钱(大概是几千块的样子),然后说身上没有带......
----------------------------- @我哩个去呀 2016-03-15 17:06:17不久前看过这个案子,少年是在城里的修理厂打工的,因为那天来修车的人没带够修车费,老板怕他赖账才派受害人一起回他家拿钱,当晚到家太晚了还一起吃了饭,约定第二天给钱。结果就因为修车人向父亲要钱时起了争执,父亲埋怨了他几句,他很生气,就和哥哥商量把少年害死,可怜的受害人被叫出去之后还以为是取钱的,结果走到悬崖边被推下去了,埋尸体的地方压着大石头,好像上面还长了一棵樱桃树~
-----------------------------
有的人就是这样,为了几百块甚至几十块钱,就能杀一个人。对生命缺乏敬畏之心。只想眼前,不想以后。这些轻易杀人的人也是也没把自己那条命当回事。枉杀别人,轻贱自己。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3-16 16:16曾经有个案子印象很深,倒不是案情多么的复杂离奇,是围绕着被害人的财产,真是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最后还搭上了一条性命。
大概是十年前或者更远,事发地点在深圳。一家三口被灭门了。因为男主人是凤凰卫视前副主席周一男,所以警方也非常重视,很快就破案了。
这家的女主人酷爱打麻将,因此认识了一群麻友,其中一个人看这个女的穿金戴银、出手阔绰,就动了歪心思。某天,找了两个同伙,以打麻将为由进了女的家里,将她捆上开始盗窃,这时她先生带孩子回来,于是也给绑上,最后收获颇丰,怕受害人报警,最后连五岁的小女孩也不放过,都给杀了。
案子破了,罪犯也伏法。事情算是尘埃落定。但是,这件案子后面发生的事情来了个大反转。
首先,男主人去世以后,留下房屋、股权和其他近千万遗产。但是,来申请财产保全的是另外一个女子,这个女的说明自己才是被害人的合法妻子。而现场遇害的女的只是和丈夫同居的人,而且那个女孩也不是丈夫的,而是女的自己带过来的。
这时,人们才明白原来被害男主人的妻子和儿子生活在北京。深圳的是情人。被害的女的是四川人,家属并不认可男方原配的说法。女的父亲说,自己女儿虽然后来结婚了,但是这个女孩是和这位副总生的,和现在那个丈夫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同时,还找了几个证人,说明女的生前怀孕时就私下和她们说这个孩子和丈夫没关系。但是,女的丈夫不同意,说自己和这个女的是哪一年结婚、女儿是哪一年出生,不可能和这个副总扯上关系。为了分钱,连自己死了的女儿名节都可以随便拿去毁,岳父这样做太不对了。
这个遇害的女的曾经在若干年前和这个副总有过一段情,后来回了老家,找人结了婚,生了女儿。不过,她看不上自己丈夫,也不知怎么又和那位副总勾搭上了,就带着女儿找他去了。所以,最后 DNA 也证明,女孩和副总没关系。所以,副总的原配和儿子继承了他的全部财产。
但是,这位副总给这个女的在成都买了一套房子,名字是女的。结果,女的父亲和丈夫又为了这套房子开始打官司。
主要是岳父不想跟女婿分这套房,但女婿哪里肯。双方又开始在法庭上互相说对方的坏话,岳父说女婿出轨,女婿说岳父根本不关心自己女儿等等。
双方都拒绝调解,最后,在法院宣判那天,岳父在去法庭的路上被车撞死了。女方家就说是女婿指使人干的,但是,警方调查,最后证明岳父的死确实是个意外,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女婿卷入了这桩车祸中。网上似乎还能搜到这个案子的一些细节,包括那个情妇的照片,人确实很漂亮,但是,这一场杀身之祸全是她引来的。
就像前面某位层主说的,出轨有风险,需谨慎。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3-16 21:06 说个关于
骗子的电视剧吧。
天涯上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这部电视剧了。美国电视剧《假若明天来临》。
说的是一个女的如何从一个菜鸟成长为优秀的骗子加小偷的故事。
这女的出师以后,和认识的男搭档一起乘坐一艘豪华游轮去洛杉矶。这艘船上有当时前苏联两位著名的国际象棋大师。
但是,这两位大师关系极其不好,甚至不能在一个房间呆着。
这个男搭档忽然想到一个妙计,就跟这个女的如此这般一说。
然后,男的就在公开场合宣称这位女士是前南斯拉夫的公主,致力于国际象棋的研究,是绝世高手,她要同时向两位象棋大师发起挑战。
两位国际象棋大师也很好奇,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这样一位隐藏在民间的高手,也是出于好奇,就同意了,但是,这两位大师是不能碰面的,就分别在两个房间,女的呢,就辛苦一点,两边跑。
男搭档就召集船上的人下注,赌棋王赢还是这位南斯拉夫公主赢。比赛当天,这位女的先在一间房里看棋王走出第一步棋,然后再到另外一个房间,把刚才棋王走出的那招原封不动的跟第二位棋王出招。其实,这时,这位棋王就明白了,两个人是落人家套里了。这个女的根本不会下棋,不过是他们两位大师之间在下棋,这个女的就是个传递者。
可事情已经开始了,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然后,男的带着船上人投注的钱,偷了只小船准备走人,没想到那女的忽然出现在眼前。原来女的防着这位搭档,也找个机会溜了。两个人一边划船一边分钱。
到了洛杉矶,他们的师傅让这两个人去偷珠宝。这户人家住在保安非常严密的别墅里。事先要熟悉这个家里的成员姓名,家里的布局图等等。然后男的在外面放风,女的进去开保险柜。
结果,女的不小心触碰了警铃,一时间铃声大作。男的在外面都听到了,想救也来不及了。警察开着直升飞机已经到了。女的算是够随机应变,不到三分钟时间里,跑到女主人房间穿上她的睡衣,戴上浴帽,然后把脸上全都涂上面膜,特别冷静的给警察开门,表示自己是女主人叫来看房子的,然后说着这家人姓名的昵称,显得非常熟络;而且带着警察到处看看,说明自己对房屋也很熟门熟路,肯定是经常来做客。警察把警报器关上,还告诉她不要惊慌,这里的安保是全美国最好的,开着门睡觉都没事。那时还没有手机呢,也没办法核对信息,不过,这个女的虽然没能偷走珠宝,但是师傅还是表扬了她,临危不乱。具备一个好窃贼的素质。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3-17 13:24楼主那个酷爱古董家具的老总在创业一段时间以后,公司业务走上正轨了。原来公司的财务都是找人兼职做,出纳就是老板娘。后来,老板娘病了一段时间,这期间老总就把自己的侄女叫了过来,做出纳。
这个侄女是老总哥哥的孩子,来的时候也就 20 出头。
老总对于财务过钱的事情还是比较倾向于用自己人,放心。
干了一年左右,也没出什么大错。这时,我们老总在旁边城市拓展业务做得不错,就成立了一个办事处,把自己的侄女派了过去,一个月回家两次。出外是有补助的,所以薪水也提高了不少。
那个办事处对外的账也是找个兼职帮忙做,其实基本上就是瞎编的,糊弄税务局。对内的账是这个小女孩负责,每次她回家的时候,就把货款全部背回来,最多的时候有 30 几万的现金。因为走高速,所以老总为了省那汇款手续费,每次都是她一个女孩子自己带钱。现在想想,没出事真是万幸。
老总对这个侄女还是不错的,后来有两次公司的年度优秀员工都是她。优秀员工是单位出钱去泰国旅游,老总就连侄女父母的钱也出了,让他们全家一起去玩。这样过了有三年吧,办事处的业务开展的很顺利,老总就在本市招聘了一个专职的会计去那负责账务处理。包括对外和对内。
以前对内的账,总公司也不看,就是看女孩报的总销售额和汇款对的上就完了。这个会计去了以后还挺负责的,就把所有内部关系捋顺了。有一次,会计做对内的账时,发现少了一张仓库的出货单。
办事处有个小仓库,偶尔也对一些经销商卖点货,仓库的出库单一份留存、一份给经销商、一份连同现金给出纳。出纳收好钱在留存那张上盖章签收,这套流程算是完了。这个会计发现有一张出库单漏下了,就问仓库是不是作废了。仓库的人就说:“没有,我把留存那份找出来。”一看,是卖了 6000 元的货,也盖章签收了。于是,就找到这个出纳,女孩有些不高兴的说:“在我这,月底给您。”可到了月底也没给会计,会计再找她要,女孩就很不耐烦说:“我忘记放哪了,找到再给你。”从此以后,女孩和会计是住在一个房间里,关系就开始变得很不好了。女孩总是跟会计说,这公司是他叔叔开的,跟她自己家的一样,想让谁来谁就来,想让谁走谁就走。
会计也听出来了,后来借着回家的时间,找到老板娘了,那时,老板娘身体恢复得不错,在总公司做出纳。会计就把仓库那张失踪的出库单事情都说了,最后跟老板娘说:“不是非要在这家公司干,但事情要说清楚了。我是会计,她是出纳。我不管她跟老板是什么亲戚关系,她有事我知道不说就是我的责任。”结果,老板娘带着公司财务的人某一天突袭了办事处。发现那张失踪的出库单就在出纳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呢。问她钱呢?她说在她自己的银行卡上,找了一个人陪她到银行取钱,发现卡上只有几百元。最后,这女孩就说她先买东西花了,反正月底交账的时候会补齐的。其他财务的人查账也发现不少问题,出纳电脑里库存报表和仓库每月给她的报表全都对不上。也就是说,仓库卖货消减库存,但是出纳这也没有现金入账、库存也没减少,那钱去哪里了?老板娘觉得事情严重,就把老板叫来了。老板亲自和侄女谈话,最后她承认自己是现金不入账,放自己那花了。因为总公司那边对于办事处的库存报表也不看、也不要。她觉得有机可乘。但是,具体拿了多少钱,女孩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老板决定留下两个会计继续查账。但是,这个侄女趁人不注意,把公司准备查的账私下全部烧毁了,想查也查不了了。
但是,这下老总气坏了。这样的做法后果太严重了。销毁证据。而且这个女孩可能也是仗着自己是老总的侄女,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老总决定报警。这时,女孩的哥哥来了,大骂老总没人性。自己女儿不过是拿了他几个钱,竟然要报警。
肥水不流外人田。怎么也是自己人享受了。一旦报警,女儿这辈子可就完了。最后,连老总的妈都出来了,要求他不要报警,有什么事情,一家人坐下慢慢说。
最开始查账时,统计出来的数字就将近 13 万了,而且这个女孩一开始也不配合。统计时也困难重重。后来,账都让她烧了,也就无从查起了。13 万,当时是 2003 年,在我们这能买套一居室的房子了。
最后,老总还是没报警。他哥哥夫妻都是下岗的,也没钱赔给他,有钱也未必会给。但是我们老总挺伤心的,觉得自己对哥哥一家不错,结果却是好心没好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