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十年过去了,这样各安天涯也很好,可是,女的所在单位组织活动到电视台录像,两个人又碰到了,男的已经是电视台的编导。结果旧情复燃。

女的觉得自己现在条件已经很好了,家里拆迁分了房子,弟妹也都成家走了。想和男的各自离婚,重续前缘。

前面层主也说了,感情上,男人是理性动物、女人是感性动物。最后,这个女的排除一切阻力离婚了,孩子也给了男方,就等着男的离婚,可是一等好几年过去了,男的一直找各种理由推脱。

这个女的有一天约男的到自己家里做客,说也不再想和男的结婚这件事情了。准备出国。临行前和男的吃顿饭,算是告别。

其实女的在喝的酒里下了毒,男的最后死了。这女的抱着死尸睡了一整夜,第二天去投案自首了。

为什么印象深刻,因为这个案子各种言情小说的因素都有了:初恋、分离、重逢、怨恨、爱而不得、因爱生恨等等,那时和同学还一直讨论这个女的这样做对不对。

有的说女的勇敢、有的说这女的下贱、也有说男的不对,死有余辜。

现在想想,感情这件事情错过就是错过了,若干年以后的人不是当年的那个人、感情也不可能是当年的感情了。还是看不开。

作家程小青先生在《霍桑探案集》里,某一个故事结尾,霍桑说:“情场上最煞风景的一句话就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4-06 06:56有一年,楼主城市的报纸发起一个活动,就是大家投稿说一说自己名字的由来,比如名字是谁给起的、有什么讲法、有什么意义之类的。参加者很踊跃。印象深的有两个,一个人的名字叫“常江”,和“长江”同音。他说给他打电话的人上来就说:“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是黄河。”他就深吸一口气说:“常江在此,黄河请说。”第二个是一位曾经在部队工作过的人提供的,他说当时部队有两个宣传干事,一个叫“李竺夫”,另一个叫'李月福“。两个人都是说话带家乡口音的,他们打电话自报家门时最有意思,

一个说:“喂,我是李竺夫啊(你祖父啊),”一个在电话那头说:“啊,我是李月福啊(你岳父啊)。

当时和同事看这个的时候,大家不免也说说自己名字的由来。楼主一个同事,姓就不说了,名是两个字,叫“大过”,大家就问他:“你这有什么讲法吗?” 这个人就说:“别提了。”他出生的年代是中国计划生育执行最严格的时候。父母在一家工厂上班。那时,工厂里有负责计划生育的人。不是你想生就生,必须在她那排队。后来,同事出生以后,这个负责计划生育的一算他出生日子和在她那登记日子,知道同事的父母是未婚先孕,于是给反映到了厂党委。因为他父母都是党员。党委开生活会对两个人提出严厉批评,还给他父亲党内记大过一次,他父亲做检查的时候,最后说:"为了牢记这次教训,我给我儿子起名字就叫大过,警示我一辈子。“然后从这说起来父母单位那个负责计划生育的女的,此人在单位得罪人无数。因为想生孩子得在她那排队,所以不少人还得给她送礼,但是有时她收礼也还是不办事。还特别喜欢传小道消息。无中生有的事情最拿手。

某一天她没来上班,那时家里也都没有电话,第二天还是没来上班,可是警察找来了。他们单位后面围墙外,是一条臭水沟,旁边是一片小树林,平时很少有人去那,因为太过偏僻了。一天早上有位带着两条大狗的农民从那过,看见一具女尸躺在臭水沟里,报了警。

单位人一看,就是那个女的。是被人用钝器击打头部,而后脸朝下推进水沟里的。最后是溺毙的。那条臭水沟不是很深,最多就到成年人的膝盖。

公安局就到厂里了解情况,不是劫财、更不是劫色,那女

的都 50 了。肯定是报复杀人。

结果公安一了解情况,单位里恨她的人不要太多。当时,她死了第二天,单位食堂就包饺子,虽然谁都没明说,但心里都知道是庆祝她终于死了。这些年人缘能混成这样,也是不容易。

我同事的父亲当年也是被警方怀疑对象,但是最后排除了,因为他父亲身材瘦小,而那个女的虽然个子不高,但人很胖,没点力气的人弄不动她。而且在案发现场提取到了脚印,显示凶手应该是个个子很高的人。

调查了一圈也没什么进展,警方后来私底下对厂里人说,就看这些调查材料,这女的真是该死。虽然这样说话有些欠妥当。

后来同事父母一起调离了那家单位,案子破没破也就不知道了,不过,至少在他的父母和单位同事还能联系上的三、四年里,案子是没破的。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4-06 12:58和颐酒店事情恐怖的不是这女的呼救无人理睬、也不是事后各方的态度冷漠,而是这是在北京,天子脚下。都可以这样明目张胆。联想起去年《新京报》记者报道的地铁 5 号线天通苑北站的黑恶势力,那里距离天安门的距离才多远,黑社会,听着都觉得像在说梦话。但是,这些都是的的确确发生的事情。司法腐败才是最大的腐败。因为本应该受保护的弱势群体反而成为了被侵害最严重的。一个没有法制的社会,从江湖之远到庙堂之高全都没有安全感。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4-06 15:01楼主约了几个朋友出门玩一趟,大概要一周时间就不更新啦,跟涯友们告个假。旅途中也和几个老友再聊聊,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干货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层主们努力啊!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4-13

14:18 楼主回来了啊!唉!累成狗了!

说一个旅途听来的事情吧。

这个朋友以前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当时单位有个销售科,科长是个男的,姓名就不说了。有个外号叫“面条”。主要是说他的外形像面条。瘦瘦的、身体软软的、走路总是给人感觉踩着棉花,不是那么“脚踏实地”。

这位科长 50 多岁,媳妇已经退休了,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结婚了,小女儿也准备结婚,应该说日子过得不错。

有一天,这个科长没来上班。打家里电话,媳妇说昨夜一夜未归;打手机,无人接听。就在大家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公安局给单位来电话了,让单位去一趟看守所,这个科长给抓起来了。单位人也不知道具体出了什么事情,赶紧开车去了。到了地方才知道事情原委。

原来,这个科长是嫖娼被抓了。单位的人听了都不敢相信。

公安局最近正在加大力度打击卖淫嫖娼,抓了不少性工作者。

做了一番工作以后,这些工作者们为了配合警方的行动,就按照自己手机通讯录里的恩客姓名一个个往外约,这个科长就是被这个方法约出去的。而且,在公安局里,警察居然发现有好几个性工作者的手机里有这个科长联系方式。看他一副“衰男”的模样,想不到居然精力如此旺盛。

把单位叫过来是因为科长要求的,解决方式有两种:要么交钱、要么坐牢。科长跟单位的人说,多少钱能不能单位先替他交上,然后从他工资里扣除。

交罚款的依据是 4000 元人民币,交了 4000 就可以走人了。

但是,这个科长同时有 5 个性工作者给他打了电话,他也承认了和这些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他交款是 5*4000,共计2 万元整。

单位当然不肯掏钱,正规国企,2 万元出去了,没办法走账啊!结果,还是把他老婆找来了。

这时,他老婆才知道真相。气的要发疯了。坚决不同意交钱。直接跟警察说:“政府最好把他枪毙了才解气呢!” 不过,这个科长有个老妈,都快 80 了,最后找了他的兄弟姐妹凑钱把他弄出来了。他老妈还到儿子家门口,把儿媳妇给骂了一遍,大概意思就是为什么我儿子要嫖娼?那时因为你这个做媳妇的太差劲了。这也就是新社会,要在过去,早都娶进门了,家里还有你的地方。这一闹不要紧,单位、邻居、客户全都知道这件事情了。科长没办法,出来以后,回了父母家,从单位办了一个提前退休,算是有个结果吧。

不过,这件事情让单位的人议论了好久,想不到一副软塌塌的样子,居然认识 5 个“小姐”,后来事情就传的越来越没边了,说成这个科长同时和 5 个女的一起发生关系,大家都说:“平时看不出来,还给人起外号叫面条,哪里是面条;简直就是自带小马达的电钻啊!”

过了几年,单位保卫科的人去开会,遇到一个公安局的,闲聊说起来这个科长的事情。那个警察说,当年办案经费紧缺,他们治安总队尤其缺钱,加上有市里的人大代表反应卖淫嫖娼活动比较猖獗,所以集中打击了一次,这才发现一个收钱的好方法。他们科长认识 5 个“小姐”这事情一点都不稀奇,据他知道的,有个男的认识 20 多个呢,光罚款就交了十几万,在公安局提起来都是有名号的。

以前看《重案六组》第一季的时候,有个情节,就是警察办案要冒充一个富二代,就找了个关系,借来一辆跑车,没想到和犯罪分子发生枪战,把人家名贵的跑车给弄坏了,事情汇报给局长,当时局长就说:“别跟我说,找治安总队去,让他们抓几个卖淫嫖娼的,收上钱来还给人家。”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4-13 16:27

@神的孩子在喝汤 2016-04-08 20:37:08@老虎不是猫 0072812 楼 2016-04-04 18:55:00 写了这么多,也看了很多层主贡献的精彩故事,发现《今日说法》的收视率真的很高,难得朝廷台有个这么长寿的节目。

楼主记得原来朝廷台有个主持人叫肖晓琳,后来去美国进修了一段时间,回国以后创建了《今日说法》这个节目,她是主持人,也是制片人。后来撒贝宁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来《今日说法》面试,肖晓琳看见他以后,就偷偷跟同事说:“这是哪找来的一个人,......

-----------------------------

说到《正大综艺》多说两句,那时的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综艺节目,所以,突然有一个这样带着大家旅行、看海外电视剧、带着嘉宾做一些竞猜的节目,收视率有多高就不用说了。

这个节目也推出了一个日后红遍中国的女主持:杨澜。

不是很漂亮,但知性、优雅,带给大家很不一样的感觉。

杨澜后期留学美国以后,换了不少主持人。其中有一段时间是程前和王雪纯、程前和姜丰也搭档过。程前是原来上海著名演员程之的儿子,后来过继给了程之的弟弟。程前在当时中国年轻男主持人稀缺的情况下,算是不错的一个。姜丰是那一年亚洲大专辩论会脱颖而出,加入央视。但是,这两个人主持《正大综艺》效果并不好,很多时候姜丰基本不说话,那时的节目还不是直播,都是录播。据说是抗议程前总是抢话,以至于姜丰自己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当然,那个时候,这个节目似乎也是走入了综艺节目的通病,形式很难出新,节目老套,观众也没了当初的热情。程前当年有个女朋友,现在很出名,就是央视的董小姐,据说她是程前曾经交往的女友中时间最长的一个。

楼主还是很欣赏董小姐的,看她主持《中国诗词大会》觉得这个人是有文化底蕴的,不是那种花瓶主持,虽然她本人也是气质很出众。“一姐”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特别是在央视这样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4-14 19:27 死刑犯最

难熬的是行刑前的最后一个晚上。

虽然说:“不怕死,不过是头掉了碗大的疤。”真到了那天前夜,能吃得下、睡得着的人有,极少。

看守所对待这些人是比较宽容的,因为面对死亡,很多犯人情绪的表达是不一样的。但是尽量不要出什么事情,第二天把人移交给武警,就算是完成任务。

所以,看守所会安排人陪着这些死囚,说说话,聊聊天,人之将死,就算是罪大恶极也愿意回顾一下自己不光彩的人生。中国在九十年代曾经有段时间火车上频发抢劫、杀人、强奸的案件。那时火车也没有安检,什么都往上带。有点年纪的人应该有印象,那时过年有人带鞭炮,结果鞭炮炸了,造成人身伤亡。火车站就经常把那些血淋淋的图片挂在进站口的地方,意思就是“血的教训”要牢记。

有个犯人就是在火车上制造抢劫、杀人案件被判死刑。最后一夜,他是东北人,想吃饺子。可是两盘饺子端上来,只吃了三个。就开始抽烟,跟人聊天,说他第一次跟着师哥出去作案,在火车上师哥看见一个带着密码箱的男的,两个人就决定抢他。结果那个人好像感觉到了他们的企图,从枕头底下拿出一把一尺长的刀,开始削苹果,一边削一边看他们,师哥就偷偷跟他说:“这个人道行比咱们深,还是算了吧。”和他聊天的人就说:“好多人管你们叫东北虎。”那人一听就急了:“我要是东北虎就好了。最起码是国家保护的。你听说过东北虎咬死人被政府枪毙的吗?唉,怪就怪当初爹妈少生了咱两条腿。”还有一个女的,说起来也是可怜。总是被丈夫家暴。后来为了躲丈夫,就出门跑到外地做了小姐,认识了一个男的,这个人出手很大方,对这个女的也不错。其实,这个男的是全国通缉的一个要犯,抢夺警察枪支,打死两个巡防队的队员。可是女的完全不知道。

某一天,这个女的丈夫找到她了。又是一顿毒打,这个女的吓得就找那个男的。结果,那个男的把她丈夫一枪爆头。

两个人连夜找了个僻静地方把人埋了。这个女的非但没害怕,还很高兴这个男的帮她除了一块心病。而且这个女的特别喜欢打麻将,还总输,每次都是这个男的给她钱,也没怪她。女的就觉得和这个男的在一起特别有安全感。

后来男的就带着她一起作案,一开始她也是害怕了,毕竟是杀人越货的勾当,可这个男的就说,你已经杀了你丈夫了,手上不干净了,还怕什么。结果这女的就跟着男的作案,最后被判了死刑。

最后一夜,看守所找了三个罪行比较轻的人陪着女的打麻将,还特意给了钱让她们玩,不过提前说了,这三个人都让着她,就让她一个人赢钱。这女的一打麻将好像也忘了明天要上刑场的事情,那三个人就是给她点炮、喂好牌,结果还真是赢了不少钱,正高兴呢,一看表,已经快凌晨五点了,这女的一下子表情就变了,最后说:“赢了钱有什么用,也没时间花了。”还有个男的,二十出头的时候交了个女朋友。某一天,这女朋友找他来,说有两个小混混欺负她了,一定要男朋友给自己出头,结果他就带把刀去了,混战之下两个人都让他捅死了。这个人就跑了,潜逃了将近 5 年,还是被抓住了,最后也是死刑。

他母亲来看守所看他就一直骂:“你糊涂啊!人家结婚、生孩子什么都不耽误,你呢?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过了 5 年,现在连性命都要搭上了,傻吧。”这个男的最后说:“杀人偿命,我认了,其实最难过的不是要死了,而是到现在,我已经都想不起来当年那个女朋友长什么样子了。太年轻、太冲动了。”

最后一个女犯人是当年破获的一个拐骗、贩卖人口的主谋。这个女的本身就是被拐骗的。结果她自己还继续骗别人。

她说是被她老公胁迫的,如果不干,就会被打死。被抓以后,她老公也确实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但是证据在那摆着,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这个女的一夜就在那说自己两个孩子,没了父母以后日子可怎么过。后来陪她聊天的人就说:“你光想着自己孩子,被你拐骗的孩子父母心里多难受,你想过吗?”女的也不说话。后来就一直沉默。

到了刑场上,那天是他们夫妻两个一同被执行枪决。也算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吧。前面也说过,过去行刑犯人都是五花大绑、最后跪在地上,一定要跪直了,这样子弹过去你自己也没什么痛苦。

这个女的和他丈夫两个人是并排跪着。最后开始瞄准时候,男的突然大声喊了一句:“媳妇,跪直了。”算是最后表达一点关心,也许还有点爱吧。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4-15 17:13

今天看新闻,说一个男的白手起家成了老板。后来在婚恋

网站注册,找了四个老婆,还是一个城市安一个家。最后

东窗事发被四个老婆以重婚罪告上法庭。

北京前两年也有一个案子,女的在婚恋网找了个男友,很有钱,网站信息标明是丧偶,后来一直拖着不结婚,这才发现其实是有原配的。最后女的也是把男的告上法庭。

几年前看电视上讲过一个发生在上海的事情,不能说是案件。

有个男的生活在上海,也是在婚恋网站征婚。看资料时,发现一个女的条件不错:26 岁,本地人,独生女,本科学历,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看照片也是肤白、体瘦、个高。于是就把自己个人情况写了一下,发了封站内信。

没几天,女的回信。在网上聊了几天以后见面,双方还都很满意,就开始交往。过了一个多月,女的说自己要去香港出差,问男的带不带东西,男的就说带手机吧。大概给了女的 6000 元现金,也没要任何凭据。

从那以后,女的就玩消失了。男的只有她的手机号码。苦寻不得。某一天在一个网站浏览时,发现一个人发帖讲述自己受骗经历,和自己一模一样,于是设法联系到了那个人,见面一聊才发现他们是被同一个女子骗了,于是两个人开始广泛发帖寻找相同经历的人,结果来了 5、6 个人,其中一个还是这个女的中学老师。

中学老师说自己认识女的父母家,几个人联系了媒体一起

去了一趟,女的家里只有母亲在家,而且她母亲厉害不得

了。把几个男的骂了个狗血喷头。还跟记者说:“我女儿

是什么样子的人,上市公司老总都在追求我女儿,怎么瞧

得上这些人。”那些受骗的男的就是要求要么告诉女的现在地址,他们去要钱;要么父母帮他把钱还了。最后警察也来了。了解了情况以后,跟这些男的说,这件事警察不能管。

为什么呢?不能说女的是诈骗。诈骗是要以虚构事实为前提,这个女的在网站的资料是真实的,她的确是本科学历,只不过是大专读完又读了专升本,但也是国家承认的学历;的确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只不过做的是前台;的确去了香港,只不过不是出差,而是去旅游。而且女的确实也是单身。

所以,这是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还是到法院起诉吧。

可是这些人手里什么凭证都没有,去法院打官司是要看证据的,所有钱款全部是现金给的女的。没人证、没物证。

记者也曾经拨打女的手机,要么关机、要么无人接听、好不容易接通了,女的一会儿说马上就给他们钱、一会儿说给他们东西、一会儿说自己被人追杀躲在外面、总之没一句实话。

后来采访邻居,大都回避了镜头。有个知情人做了画面处理说,邻居都知道这个女的,从小嘴里就没实话,大家都被她骗过,只不过是邻居,最后父母帮她还了。那些人的钱,估计是要不回来了。

婚恋网站鱼龙混杂。每一个照片的背后也许是一颗期待幸福的心、也许是一颗隐藏阴谋的心。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

网站也很难全都审查到了。

但是,虚拟的网络最终也要回到现实的社会中来。所以,线下没找到好的,线上也一样找不到好的。你的高度决定了你能看到的人,和能看到你的人。

现在有句话不是很流行吗: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能找到什么样的人。

诈骗就两种:骗财、骗色。

把握大方向:不能贪心,无论对钱还是对人。老话说得好:你觉得自己发了大财的时候,说不定就是你上大当的时候。

谁都喜欢浪漫。可遇事的时候先仔细审视一下自己:是能消费得起浪漫的人吗?虽然现实很残酷,可总比上当受骗强。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4-16 11:58

这个也是旅途听来的。一共就听来了两个事情。

其实之前跟这位朋友不是很熟,但是飞机上并排坐着,就聊了起来。发现我们竟然都是英格兰队的球迷,于是从莱因克尔、阿兰希勒、加斯科因、保罗因斯、贝克汉姆、皮尔斯、内维尔兄弟、索思盖特、大卫西曼、欧文、辛克莱尔;从 96年欧洲杯到 98 年世界杯这通热聊,顺便还感慨了一下南斯拉夫队:博班、苏克。他们走远了,我们青春也没了。

一说足球就刹不住车了,说回案件本身。

这个朋友 98 年刚参加工作,在一所中学做老师。案件就是 98 年发生的,为什么记得清楚呢?因为 98 年法国正在举办世界杯。

学校里有个女教师,当时 37、8 岁吧。她的母亲有糖尿病。

本来是去医院输液的,后来觉得医院输液室人实在是太多,就跟医院商量,把药拿回家,在门口的社区医院输液。

其实,药拿回家,是老太太的女婿帮她输液。她的女婿是药学院毕业的,在一家大型制药企业工作。会量血压、测血糖、输液都做的不错。邻居有时看病拿药回来不太明白的地方就也找他咨询,人家很是耐心的解答,所以,街坊对他评价很高,都很羡慕老太太能有这样一个女婿。老太太自己也常常在街坊面前夸女婿孝顺、懂事。

这次,还是女婿给她输液,但是却出了意外。老太太输液完成后人已经不省人事了。送到医院抢救了一天,最后还是死亡了。而且医院发现,给老太太输的液体竟然是葡萄糖营养液,给一个糖尿病人输液是葡萄糖,怎么可能不出事。

于是,医院报警了。

警方把嫌疑最大的女婿控制起来了。女婿也说不清楚了。

他说岳母的药都统一放在一个柜子里,本来就剩一瓶药了,所以他拿出来并没有看,直到最后发现人不行了,才看见是葡萄糖营养液,他自己也蒙了。

葡萄糖营养液的瓶子作为物证封存了。警方开始调查这瓶药的来源,女婿虽然在药厂工作,但是他们单位生产的都是片剂,没有这种液体类的产品。问了家里女儿和岳父,也没人最近买过葡萄糖。这家还有个大女儿,她也接受了调查,也没查出什么。但是,这瓶药自己不会长腿跑到柜子里。谨慎起见,还是把这家人所有成员采集了指纹。

出事以后,女教师的邻居就想着帮忙写一封信,主要是说明一下这个女婿人不错,虽然不知道案件最终结果如何,就是想帮个忙,毕竟平时女婿也帮了大伙不少忙。但是,这家的大女儿知道以后,就找到邻居说不可以,她这个妹夫是蓄谋已久,你们都被他骗了。

大女儿说自己这个妹妹在婚姻上不是很顺,高不成低不就的到了 31 岁,后来经人介绍认识这个男的,男的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凤凰男”。条件也不是很好,没车没房。要不是妹妹年纪大了,才不会找他呢。

母亲本来就嫌弃农村人,觉得他们不卫生,所以男的和岳父母住在一起,喝水的杯子、吃饭的碗筷都是单独的,每次还要开水消毒以后才能用。所以,这个男的是忍了很久忍不下去了,才借着给母亲输液把她杀了。母亲生前好面子,不在大家面前显露出来,才会给了大家相处和睦的错觉。警方也调查过,询问了小女儿和岳父,大女儿说的是实情。但是,女婿辩解说,其实岳母这个人就是性子直,人不坏,一开始确实这样对待自己,但是相处了两年多以后,就不这样了,而且,有一次自己给他输液时,还说以前的事情是她不对,希望女婿不要放在心上。再说,就算他想杀老太太,也不需要用这么明显的方式,不是引火烧身吗!这时,做指纹比对的人从葡萄糖营养液的瓶子上找到了除女婿以外的指纹,非常清晰。经过比对是大女儿的。但是此前调查时她说自己从未拥有或者购买使用过这个瓶子。

大女儿被带进了公安局。普通人不是那些惯犯,惯犯经常进局子,警察的套路他们已经很熟悉了。普通人就不行了,没三个回合,大女儿就承认葡萄糖是她拿回家换掉了原来的药。

为什么这样做?这个大女儿是父母抱养的,之后过了几年又生了小女儿。这些年,大女儿日子过得不好,所以总是认为养父母过于偏心小女儿。其实她也没想杀了养母,只是看见妹夫给养母输液也不看标签,正好她婆婆原来生病住院还有一瓶葡萄糖,她只是想着会让养母病情加重,吃点苦头,结果出了人命。一开始听到消息,她也慌了,可看见妹夫给警察带走了,觉得这是个机会。因为妹妹是个“妈宝”,自己没主意,这下养母没了,妹夫抓进去了,家里基本上就她说了算了,养父也是个三脚踹不出屁的人。学校里老师当时议论也说,这个女老师特别听母亲的话。

她妈让她出门买两个西红柿,她绝不敢买三个回来。就到了这种地步。所以,这个老师特别没有主意,凡事都是母亲做主。其实她完全不会耽误到 31 没结婚,她喜欢的,她母亲不同意,后来年纪大了,觉得不能再耽误了,这个女婿是母亲给她挑的,可她母亲居然还嫌弃人家是个农村人。

事情弄清楚了。但是女婿还是有责任的,他没有资质为别人输液,而且输液之前是要看一眼产品标签的,不过有邻居和单位出的求情信,最后教育了一番还是释放了。

女婿出来以后第一件事,是离婚。学校也知道这个女教师没主意,就特意让政教处的主任跟着去,男的净身出户,什么都没要,只是说自己一旦日后有了房子会要回孩子的抚养权,不能让孩子跟着这么个没主意的妈一起生活。

最后,男的说:“你母亲的死我有责任。但是,没了母亲,姐姐一时半会也出不来,我希望你能慢慢学会长大,你也快40 的人了,凡事自己要学会处理,也该长大了。”那女的就一直哭,也不说话,把跟着她的政教处主任给急的,都恨不得抽她两个嘴巴:你倒是也说句话啊!

人生的第一步都是在父母搀扶下迈出的,但父母不会永远扶着你。虽然摔倒会疼,会哭,但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人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最好一同成长,少年老成或者成年却不谙世事都不好。小的时候总想着长大,可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是没人管着了。但是真到了那一天,又开始怀念童年和学生时代了。因为长大了,你要学会很多从前你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学会放弃、妥协、宽容、奉献、违心等等。不是说明你是个失败者或者是弱者,而是你要全盘考虑一件事情,要计算得失利害,以前更多的是索取,现在你要学会如何交换来获取对自己更有利的利益。

李宗盛有一首很经典的歌曲《爱的代价》,里面有一句歌词很多人都喜欢“人总要学着自己慢慢长大”。很多年前听重点在“爱”,多年以后再听,才明白“代价”的含义。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4-17 08:30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题:青春痘长在哪里你不着急?答案是:长在别人脸上。

大概是十年前吧,我们这座城市有个电台的深夜谈话节目,主持人是个男的,声音非常好听,特别象是大提琴那种舒缓、轻柔、很撩动人心。深夜节目都是 22 点以后,但是收听率还是非常高的,至少我身边好多人都爱听。

那时,我们公司正好赞助了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之前也说过,电台和电视台一直在一个广播大院里办公,电视台的业务员每个月来我们公司结账。和大家闲聊天就提到了这个男主持,说自己不认识这个人,但是见过他。于是,大家就问,这个男的是不是长得特别帅。那个业务员并没有正面回答。

只是说:“电台主持人但凡长得稍微正常一点的,都想办法往电视台钻。”潜台词似乎说这个男主持不是一般的丑。

不过,这并不妨碍很多人喜欢他的节目。主要内容也是和情感有关的,恋爱啊、分手啊、移情别恋之类的,有热线电话打进去说自己失恋之类的,这个人劝人说得特别好,入情入理,偶尔就有打进电话的女孩问他:“那您有女朋友吗?”这个人也没有正面回答,别的话带过去了。

过了有两年,忽然这个节目换人了,新主持人说这个男的去留学了,有一段时间要听不见他的声音了,当时,还有点失落。

可是那个电视台的业务员说根本不是,那个男的自杀了。

原因好像是失恋了,当然可能还有其他事情,他不知道。

正好那时电视台播出一个美国的电视连续剧,是个探案剧,不过视角不是侦探,而是刑事辩护律师。

有一集,一个男的做朋友车出门,结果由于朋友错误驾驶导致翻车,朋友没事,但这个人最后双目失明。

但是,这个男的很坚强,不仅从新开始学习适应盲人的生活,还在当地电台开设栏目,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那些因为意外事故而导致残疾的人。一时间成为了大家非常尊敬和喜欢的主持人。

过了两年,当年造成翻车事故的那个朋友卷入了一场杀人案中,而且他的嫌疑最大,面临死刑。于是请了辩护律师帮自己。

这个辩护律师最后通过调查发现其实那个盲人才是整个案件的设局者。他是要陷害这个朋友。

水落石出后,律师问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做?这个人就说:“我们现在是在五楼,你可以试着闭上眼睛从五楼走到一楼,然后就明白我问什么这么做了。你不了解我的世界,真的不了解。”

有些事情,劝的了别人,劝不了自己。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4-17 21:58楼主的舅舅不是医学院校毕业的吗。他有个同学,后来留校任教了。

1988 年,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年份,因为很重要。这个人告诉舅舅,学校出了一桩大案。

1988 年的 10 月,国庆节刚过,某一天,很正常的一天早晨,同学正准备上第一节课,老师来了以后看见黑板没擦,是昨天学生自习时候写了满满一黑板的东西,就有些不高兴,现在学生都上大学了,怎么还这么懒,都不知道把黑板给擦了。

一边发着牢骚一边拿起板擦准备擦黑板。也就在这时,这个老师看着黑板有些发愣,进而后退了几步,站在教室中间位置死盯着黑板,一帮学生不明就里,也盯着黑板,但是看不出什么异样。这个教师忽然跑了出去,临出门时还叮嘱:“谁也不要动这个黑板。”怎么回事呢?原来,在教师准备擦黑板的时候,突然发现黑板的上面有几句话,夹杂在昨天自习时写的一堆文字中,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那几句话是恶毒攻击时任党的总书记的国家领导人。

事情非同小可,公安局、国安局都去人了,现场拍照、痕迹检验、调查一同进行。调查人员在现场的纸篓里发现了不少鼻涕纸,说明当时上自习的人有人感冒了。学校找同学了解情况,最后找到了昨天在这间教室上自习的同学,可是询问过后都排除了可能。因为这几个人个子不高,而那几句话是写在黑板的最高处,而且笔迹鉴定也不是这几个人。但是,这几个人都没有感冒,所以,那个感冒的人有重大嫌疑。

可是,几个上自习的同学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那天谁感冒了。

学校之所以很重视这件事情,是因为当时学校的领导层正在帝都找关系,谋求这个领导人给学校题写校名,此时出现这样的反动标语,说明学校有人反对这样做,明着是攻击国家领导人,暗着是对校领导有意见。

可是,查了一溜够,也没查到谁有嫌疑。整天不是找这个问话、就是找那个调查,时间一长,老师和学生都有些烦了,甚至觉得当初报案的老师有点多事,你把黑板擦了,不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吗!转眼就到了 1989 年,那一年的夏天发生了什么,我不说大家也知道。

但是,事情也来了,这个案件立案是因为他攻击党的领导人,可是后来事情的发展是这位领导人出了问题了。反而从侧面证明当时写标语的那个人有先见之明。那么,这个案件也就没有调查的必要了。

于是,这个案件就不了了之了。

倒是他们学校,后来那个领导人还真给学校题写了校名,那块牌匾最后被劈成小碎块,扔进学校锅炉房烧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4-18 18:01

@lizhongque 2016-04-17 22:28:16

89 年啥事件啊

-----------------------------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