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法医不同意寡妇的供词,因为从遗骨上看,这个丈夫生前是遭受到了毒打,骨骼有很多地方骨折迹象,寡妇一个女人是做不到的,肯定还有其他人。怀疑寡妇当时就有情人,与情人合谋害死丈夫,然后埋尸。

但是,这个寡妇一口咬死人是自己杀的,与旁人毫无关系。

最后也没判她死刑,因为邻居证明男的生前确实经常打她。

当时,女的有三个孩子。大儿子都已经参加工作了。照顾另外弟弟妹妹的事情就交给他了。

那位陈老师说完这个案子,还说这个寡妇还是很不错,最后没出卖那个情人。不过,楼主倒是觉得,也许寡妇想保护的人并不是什么情人,说不定当时案发现场那个毒打丈夫的就是他们的儿子,因为自小看母亲被父亲打,知道父母一去小树林就是要打母亲了,于是儿子跟着,最后为了保护母亲把父亲杀了。母子两个赶紧埋尸,最后东窗事发,母亲为了保护儿子咬死是自己一个人做的。不过,这也只是我的猜测。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0-16 11:11说一个楼主父亲单位系统内的一个案子,这个案子发生的时间是八十年代中期,那时楼主年纪也不大,听说有杀人案,心里还挺害怕的。

被害人并不是和楼主父亲一个单位,而是同一个系统内,所以,消息传开,也知道了很多内幕吧。

被害人遇害时候年纪并不大,也就 26、7 岁。在单位党办工作。原来是在市政府,后来调到企业。

很多人看过电视剧《一地鸡毛》就知道,若干年前的公务员和现在是不能比的。那时候在市政府工作不是什么好工作,待遇差、工资低,很少有人愿意去。相反,企业待遇好、薪水高,关键还有奖金。这个女的虽然学历不是很高,只有中专,但是在八十年代,这样的学历也就可以了,而且女的公公是我们市的副市长,所以通过关系进了某个局里效益最好的一个企业工作。

女的遇害时间是下午,被人用刀子划破的颈动脉,失血过多而死,发现尸体的是家里的保姆。当时,公婆一起去了外地参加会议,丈夫和朋友打牌去了,孩子在娘家,保姆

去买菜,只有她一个人在家。

据说现场没有撬锁痕迹,室内也没有打斗迹象,也没有财务丢失,看起来和抢劫杀人无关,更像是情杀或者仇杀。

情杀是最早排出的,这个女的在上中专的时候,再一次和对面大学联谊活动上认识了副市长的儿子,就开始交往。但是,女的家境不好,而且是非常差,学历也不高,所以副市长家里根本没看上她,但是女的后来未婚先孕了,八十年代,未婚先孕是很丢人的一件事情,女的父母就不干了,那时候,副市长还不是副市长,正在努力争取过程中,为了不出乱子,最后同意了这门亲事。

因为婚前感情基础也不好,所以结婚以后,女的和丈夫隔三差五打架,邻居都知道。这样,公安局就开始怀疑女的丈夫,但是一来她丈夫没有作案时间,关键是在凶器上提取到的指纹中,也没有丈夫的指纹。调查单位是不是和谁有仇,单位人就说,虽然领导没有明说,但是大家都知道女的是副市长的儿媳妇,巴结还来不及呢,谁还敢跟她有仇?也没有结果。这时,公安局又觉得家里保姆嫌疑很大,因为有邻居反映,案发前一天,被害人曾经大声训斥这个新来的小保姆,甚至动手打了她。而且保姆说是买菜去了,但是买菜一个小时足矣,可她却用了两个小时,时间上说不过去。保姆就说,自己确实因为犯了错误被女主人打骂,那天买菜路上遇到了同样做保姆的老乡,就忍不住跟老乡诉苦,结果耽误了时间。

警察找到那个老乡,证明保姆没说谎。

市政府的家属院有个传达室,不过临近春节,迎来送往很多,而且大爷年纪也不小了,根本记不住谁跟谁。

一时间也没了方向。这时候,警察就又去案发现场看了一遍,还原现场。沙发前的茶几上放着一个搪瓷的果盘,上面有一个削好、切开的苹果,似乎女主人一个人在家削苹果

吃。而最后,正是这把锋利的水果刀,要了她的命。

沙发最边上,有几件叠的很整齐的衣服,一开始公安局也没注意这些衣服。这一次就问保姆,这衣服为什么放在沙发上,不收起来。保姆说,那是女主人的几件旧衣服,原本给她,可是她觉得太旧了,没要。就放在那了。

家属院里有保姆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快到春节,保姆也要回老家。所以一般都是会给一点钱和一些旧衣服让她们带回去。也没什么奇怪的。不过这个保姆又说:“我说不要,女主人还不高兴,说我一个农村人还挑三拣四,结果她就放在那,说是等哪天朋友来了给她。”保姆嘴里的朋友是被害人的一个闺蜜,两个人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同学,那个闺蜜也经常来家里做客,保姆也认识她。

以防万一,公安局调查了一下那个闺蜜,大学毕业,在一所中学做老师,家里也很不错。不过还是去了一趟学校,找她了解情况。但是,见了面,发现这个闺蜜很紧张,她自己说是听到同学出事,心里有些害怕,因为自己胆子小。

但是,最后提取的指纹和凶器上的指纹对上了,关键在前

期调查时候,这个闺蜜可是说案发时间她并没有去过那里,说自己在逛商场,还有鼻子有眼说的去了哪一家商场,现

在看来,她在说谎。

最后,那个闺蜜承认人是自己杀的。至于为什么?原因就有些复杂了。她和被害人自小一起长大,被害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不如她的,所以一直以来,在朋友关系上,她是有心理优势的。

但是,随着被害人嫁进了副市长家里,关系一下子反转了。

虽然有着大学学历,但是在这中学教书挣不了太多钱,可是她一个中专学历的人却因为是副市长的儿媳妇,想进哪个单位进哪个单位。而且在继续朋友关系中,她们之间的地位开始变化了,总是她求着被害人了。

这次来访,她是希望被害人可以跟公公说说,帮她换个工作,不想在学校教书了,可是,从她一进门,被害人连水都不给到,说是保姆出门了,想喝可以自己到。至于她的请求,几乎没听见一样,最后说自己也困了,等于是下了逐客令。

其实她已经要动身穿外套走了,可是最后,这个被害人叫住她,指着沙发上几件衣服问她要不要,本来打算给保姆,可是保姆不要。

这等于是在侮辱她,女教师忍不了,于是说起被害人之前生活的种种窘境,觉得她不过就是个要饭的,靠着身体上位,结果被害人过来就给她一个嘴巴,正好水果刀就在眼前茶几上,本来是想划一下,吓唬她,也不知怎么,划开了她的颈动脉,一下子她也傻了,看着鲜血喷出来。扔下刀,自己跑了。

写下这个案子,是因为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好的人没几个》,那位作者事业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身边和她熟识的人,对于她的成绩,似乎冷言冷语更多一些,于是发出这样感慨。

其实我倒觉得,她的言论有些以偏概全。而且没有考虑很多历史原因。这里的历史原因主要是,你在人们眼中,一直以来是个什么样子。

就像楼主以前那个邻居,人家考上清华大学。在人们眼中,这样的人是应该生活的很好的,对于未来她取得成绩也好、成功也好,不奇怪;相反,如果他没成功,没有过得很好,大家才会奇怪。

那篇文章作者,在前面也说自己一直默默无闻,似乎没人关注过他,一直以来都是她羡慕别人的份,这样别人在和你的交往中,占据心理优势,一旦你获得了成功,他们第一反应不是祝贺,而是奇怪,为什么?这个是要什么没什么的人,怎么会成功,她甚至连我都不如,可我却没成功?凶手就是这样,虽然被害人确实是个心机女,但是人家成功嫁入了官宦之家,而且你看到的是她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你没看到,但是之前交往的心理优势已经丧失殆尽了,最后的旧衣服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活得连人家保姆都不如了,可是这个羞辱我的人,以前可是连我都不如的。

冰心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一朵盛开的小花,人们只是看到了它绽放那一刻的美丽,却不知道为了这一刻的美丽,背后付出的艰辛和汗水。

人家努力的时候,我们看不到,或者压根连这个人都看不到。但是成功的时候,却觉得为什么连我都不如的人,可以混得比我好?《真心英雄》里唱得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社会是现实的,狭义的成功就是金钱和社会地位。为了这些,有人可以忍受屈辱和放弃尊严,有人可以凭借才华,各种方式都有。谁成功了,都应该祝贺,只要没触及法律。其实,那篇文中作者大可不必为这件事情多想,人之常情,看多了,活久了,比这更甚者有的是。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0-17 15:04其实那个副市长儿媳被害案中,楼主觉得那个遇害的儿媳之所以如此表现,其实也是不想和这个昔日的闺蜜再有什么联系了,人社会地位一旦发生变化,交往的朋友圈也会随之变化。没办法,社会本身就是这么现实。

以前,楼主舅舅有个中学同学,他从小有个朋友,两个人是吃一个妈的奶长大的,关系就是亲兄弟一般。后来人家进入政界,平步青云,最后做到市长位置,两个人早已经不联系了。后来,这个人得了重病,到医院看病,医院说必须交30 万押金,还不保证能给治好。眼看人就不行了,楼主舅舅想起来他之前那个朋友,就跟他妻子说:“这人命关天了,你去找找他,平时咱不去麻烦人家,这时候了,去一趟吧。”妻子就去了,也没见到市长,就跟秘书说了,当然并不是说有困难,只是说,他人已经不行了,希望在临死之前见一面,也算是这些年的情分。

某一天,那个市长真来了,也没带什么随从,这下可把医院的院长给吓坏了,赶紧跑过来。市长就说:“我来这不是为公事,我这位朋友自小一起长大,听说他不行了,我来看看。”最后临走时候留下 1 万元钱。

从市长走了以后,医院就把这位病人从普通病房调入高级病房,也不要什么 30 万押金了。天天好医好药伺候,最后病愈出院,医院用车把他送回家里的。

后来,这个人到医院复查,跟楼主舅舅说:“你说,我这病要是不认识市长,是不是就得等死了。” 哪怕从前关系多么亲密无间,阶层不一样了,自己就得明白这一点。就如同灰姑娘嫁入豪门,人家觉得你是冲着钱去的,这么想也没什么不对的;因为你穷嘛!你一个普通老百姓,去找有权势的人,就算您想着叙旧,人家心里肯定想:他是有事求我来了。再说,就算是叙旧,你有时间,人家有时间吗?

以前有人说过,互赠东西这件事情,尤其是用过的东西,最好是在相同收入、阶层人之间进行,这样双方都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知道你不是瞧不起他才给他的。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0-18 10:47说起中学时代的老师,又想起那时候的一个同学,叫小军。

小军当年在学校很出名,不是因为学习好,而是因为家里有钱。当时大部分人的父母还都是在国企工作,所以家庭之间没什么太大的差距,不会很穷,但也不是很富。

小军就不一样,他父母是在自由市场卖海鲜的。那年月出来单干的人分几类,一种是那些刑满释放的,没有单位愿意接收,只好自己干;另一种就是因为某种原因和单位闹掰了,没办法只好自己出来干,小军的父母就是后者,至于为什么和原单位闹分手,大家也不知道。

虽然是迫不得已,但是这些人的确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一下子就富起来了。那时候还有句顺口溜:万元户不算富,十万八万才起步。小军那时候在学校很出风头,当时索尼出了一款超小、超薄的 walkman,价格估计得上千,小军就随身带着一个,骑着高级跑车,很拉风。

不过,小军学习很不好。班主任请过一次家长以后,也放弃了。后来班主任自己说,小军父亲说了,不需要儿子学习多好,会算账就行了,以后跟着他卖海鲜。还跟老师说自己一周的销售流水有多少,班主任一听,是自己工资的好几倍,那还不过是一周的流水。人家不过初中学历,你还大学毕业,有用吗!所以,老师也不管了。

楼主到了高三的时候,有个原来的同学和小军住邻居。他说,小军父亲中风了,海鲜档口也转让了,天天小军母亲推着轮椅带他去医院看病。

而中风的原因是因为小军父亲赌博,把家里钱都输掉了。

后来他们那片的片警说,最近公安局破获了一个团伙,就是专门针对这些有钱的个体户,设局拉拢他们赌博、甚至引诱他们吸毒,搞得家破人亡的不止小军一家。最后,听说那个团伙的主犯给枪毙了。

其实小军父亲这一批人的发家致富,很大程度是因为政策原因,而且当时市场几乎没有竞争。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虽然沾了国家政策福利,可是市场经济并没有完全运转起来,所以这些人挣到钱了,这些钱该做什么呢?扩大经营?当时很多人对国家还是观望态度,生怕什么时候政治风向又变了;而且就算有扩大经营的想法,如何实行,如何管理,这些人的文化水平不足以支撑他的想法;当时也没有什么所谓投资观念,没人买房,也想不起来要投资买点什么金货之类的。可是钱还在不停累积,最后给

了这些诈骗团伙机会了。

读书多和挣钱多不一定成正比。就像前面有人说,那些搞航天的人可能钱没有王宝强多。这么比本身就有问题。解放前,鲁迅先生曾经在北平师范大学任教,当时月薪是 300 大洋,梅兰芳在北平唱戏,一个月包银就是 6000 大洋,但是鲁迅和梅兰芳在当时世人眼中的社会地位是不一样的。即便梅兰芳是大师级别的,可依然会有人说他是个戏子,社会地位很低。况且,都是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物,娱乐公众本身收入就是高,做学问的人就是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

读书多一定没坏处。知识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如果小军的父亲是个有文化的人,对于自己资金会有一个合理的规划,面对一些人的诱惑能分清好坏,也必定督促儿子用功读书,看看现在中国的那些富二代,最起码都得有个海龟的文凭傍身。当然,能不能玩转,还得日后自己长本事。可是,知识是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没有学问,单凭社会经验,不会走太远。

别听那些什么高考状元日后给我这个落榜生打工的话,不过都是些个段子。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0-18 13:24

@风从心过 123 2016-10-18 11:38:12现在国家干什么,都好像搞运动,一阵风过去就过去了。

就说拆迁吧,有多少人因为这个拆迁壮烈牺牲了。

现在的房价这么高,成人们口中的热门话题,可是也有人高兴啊,拆迁户们,北上广深的拆迁户是贵族。因为地域的原因,我也被拆迁过,可是没有发家致富。当时一个天津来的客户问我拆迁赔付了多少,我说按平米和时间算,我只得了 2 万多元的租房补贴,他不信。我一没胆量当钉子户,二没勇气壮烈牺牲以死抗争。哈哈,普通人还......

-----------------------------

国家搞什么都是一阵风。就说原来计划生育,什么电影、电视、小品齐上阵。农村墙上的大标语全是“少生孩子多种树”。结果一阵风刮走了,现在又开始提倡生孩子了。农村大标语又改成了“不罚款、不罚款,就是让你生二胎”。一会不让生,一会让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弄得人莫名其妙。

以前楼主有个同事,就说:国家提倡你干什么,你就跟她反着干,最后就对了。这句话最后证明,在有些地方还是对的。

结果就是老实人吃亏。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0-19 10:07

这个案子不是楼主身边的,是在某个新闻里看到的。

应该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有个男的,大学是在大连海事学院(好像是这个名字),这所大学是个不错的学校,主要培养的都是海洋方面的人才。他在高中时候,有个初恋情人,后来去了北京大学读书。双方父母也知道他们谈恋爱的事情,也没反对。尤其是男方的父母,特别喜

欢那个女孩。

在一次海事学院和当地护校活动上,这个男孩和一个护校的女学生又好上了,当时也没告诉父母。男孩毕业以后,分到了一家船运公司,女孩进了医院做护士。两个人就准备结婚了。

男孩的父母知道未来的儿媳不是那位北大的,只是一个小护士,就坚决反对,可是他儿子愿意,最后没办法,只得同意了。

结婚以后,男孩就得跟着单位的船出门了,由于是国际航线,一去就是 9、10 个月不能回来。婆婆就开始担心儿媳了,自己儿子总是不在家,万一儿媳耐不住寂寞,给儿子戴绿帽子怎么办?最后,婆婆就搬过来和儿媳一起住。本来最初婆婆就看不上这个女人,所以搬过来以后两个人难免有摩擦。当然最后也都不了了之了。

有一天,这个儿媳下班以后,婆婆趁她不注意翻看她的包。

里面发现了一盒避孕套和两张电影票,这下,婆婆不干了,这就是她偷人的证据,先去看电影,然后再去那啥啥。于是,婆婆就找儿媳质问她,两个人从吵架升级到了动手,而战斗力爆表的婆婆最后把儿媳给打死了。

进了公安局,婆婆说是因为儿媳在外面偷人被她发现了证据,儿媳想杀她灭口,最后反被她杀了。证据当然就是电影票和避孕套。

公安局就到儿媳生前上班的医院调查,电影票是儿媳和医院另一位女同志想给别人介绍对象,儿媳为了创造机会,特意买了电影票准备晚上给那两个人的,而避孕套是她一个朋友让她帮忙从医院拿来的。都找到其他的旁证。而医院同事也说,这个被害人平时作风很正派,没有听说和谁有什么暧昧。

那个在船上的男的,也被单位紧急召回,处理家事。一边是妻子、一边是母亲,两难的抉择。

现在不是有人说,恋爱当中,有的人自己不同意,就把父母抬出来。其实,一段婚姻中,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路途其实会比较坎坷。有些父母虽然不喜欢,但是不参与,相对还好些,有的父母不行,没事就给你捣乱,弄得你焦头烂额,因为每个人的脾气秉性是不一样的,父母就是看你不顺眼,非得弄散了才算心满意足。

胡歌以前接受采访说他的母亲曾经说:你找女朋友,不要介意我们喜不喜欢,关键是你喜欢,将来跟你过日子的是她。

可是,如果你喜欢、父母也喜欢不是更好吗,如果你喜欢,父母不喜欢,终究会有一些尴尬在里面。象这个案子这种极端的毕竟是少数。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0-21 15:39楼主最早一毕业就是在国企,老国企年代久远,故事挺多的。

国企那时候每年会留出几个工作名额,主要是给单位所在区、街道的那些残疾人。肢体残疾或者智力残疾,但是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

那时候,单位有个人,姓安,智力有问题,算是个弱智吧。

单位就让他跟着清洁组扫地。虽然人傻,但是工作干起来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单位里年轻人居多,总有些素质不高的人,没事拿人家寻开心。耍弄他或者欺负人家。小安不识数,每次发工资都是他母亲来单位帮他拿钱。有一次可能是来晚了,小安就在财务科等着,结果有个人路过,看见了,就跟小安开玩笑,拿了几张冥币给他,小安也没见过,就当真了,一会母亲来了,就给她。最后,小安的母亲找到那个人,大骂了他一顿。还有一次,也是这个人,不知从哪里弄了几条毛毛虫,然后给小安,说你把它送给谁去,那个女的算是厂花吧,结果小安被厂花的男朋友暴打了一顿。

当然,大家也知道,小安不会做这种事情,都是有人在后面使坏。有一天,那个经常捉弄小安的人正跟人在食堂吃饭,小安就走了过去,一句话没说,一刀就捅了过去。那个人都没来得及明白出了什么事,就躺下了。

这下单位食堂 就跟炸了锅一样,还是几个胆子大的过来把小安给控制住了。公安局也来人了。因为事发突然,细节大家谁也没看清楚,但是杀人是明白无误的。而且,这个人经常欺负小安,大家估计,这时间久了,连傻子都忍不下去了。

因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小安虽然被公安局带走了,但是问了话没两天就给他放回来了。单位暂时不让他上班。

可是,公安局来单位调查的时候,提到这个小安在警察问他为什么要杀人的原因,一直说,被害人要杀他,所以没办法,只能自己先动手。可是,死者平日除了经常戏弄他之外,没有任何人觉得他想要了小安的命。再者说,你杀了一个傻子,有什么好处么?公安局的人就问这个小安:“为什么觉得这个人要杀你?”小安就说:“某某告诉我的。”再问,还是这句话,别的不会了。

可是小安嘴里的那个某某人,面对公安局调查,说自己不过是在跟小安开玩笑,也就说过几次,可谁知道这傻子竟然真的以为别人要杀他。对此,他自己也懊悔不已。

事情到此,似乎也明了了。就是因为小安智力低下,把别人开的玩笑当真了。所以才造成了惨剧发生。

出了事以后,小安也不上班了,单位想办法给他办理了一

个病退,就算是完了。

不过,隔了许久以后,有人说,事情其实没那么简单。因为这个跟小安说人家要杀他的,曾经跟小安住邻居,这个傻子之前就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只不过没造成什么损害,所以就过去了。但是,这个人是知道,傻子容易把别人的玩笑话当真。可是,他还是给傻子说这个人要杀他,还不止说了好几遍。为什么呢?教唆者和被害人之间只是普通同事关系,不在一个车间,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唯一能提起来的,就是在一起打牌时候,输了不少钱给死者。可是为了这一点钱,就让人家赔上一条性命?似乎太过了。

随着这样的言论渐起,那个工人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同事总是有意无意的躲着他,也没办法解释清楚,最后找个关系调走了。

如果整件事情如人们猜测那样,想起来三十六计里的“借刀杀人”。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0-24 13:44 说个邻居

家遇到的蹊跷事情。

邻居家就是两位老夫妻,平均年龄都 80 岁了,不过身体都不错,所以一直是单过。

这家的老爷子每天中午午睡以后,都要带着小马扎到外面马路边上坐会,看看街景,偶尔和路过的邻居聊上几句,五点左右就回家了。只要天气好,这个规律是雷打不动的。

那时候也是秋天,老爷子下午出去了。坐在那没事的时候,过来一个年轻人,背着个包,拉着一个拉杆箱,很大号的那种行李箱。

他就走过来,跟老爷子说:“大爷,我今天在这附近看房子,拎着箱子不方便,想暂时放您家,等我找到房子再去您那拿,行吗?”素味平生,这个要求普通人都不会同意。但是,这个老爷子居然同意了,把这个年轻人带回家,看着他把箱子放好,还给了人家家庭电话号码,然后这个年轻人就走了。

等到老伴回来,一进门看家里放着一个行李箱,就问是怎么回事。于是老爷子就把自己下午的经历一五一十全说了。

这下老伴急了:“你也不认识人家,就随便带他来家里,还帮他存东西,你知道这箱子里是什么呀?你!你怎么老糊涂了!”把老太太急的六神无主,看着行李箱心里就哆嗦。一会想着是不是毒品,一会又想着会不会里面是具尸体。最后拉着老头去了派出所。因为是一对年纪很大的夫妻,派出所还派了一辆车,民警陪同回来了。看着这个箱子,民警心里也没底。主要不知道哪位年轻人是什么目的。

最后还是给防爆打了电话。人家爆破专家也来了,气氛挺紧张。这个行李箱最后被带到了一个僻静地方,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被打开了。里面是衣服,半新不旧的衣服,从服装的款式来看,这个人的经济条件应该不是很好。里面衣服被塞得满满的,可是没找到任何能证明行李箱主人身份的东西,就是一堆衣服。民警看着衣服估算价值最多不会超过 300 元人民币,这还是多说了。

虽然证明箱子里没有任何违禁物和爆炸物,但是这个人的目的还是很蹊跷。他为什么要把这一大箱子衣服寄存在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家里。

老两口还是不安心。民警就调查了一下,因为年轻人说是要看房子,就调取了下午的监控,看见年轻人拉着行李箱跟着大爷进了小区,而后从小区出来,向右拐,最后消失在一处监控盲点。因为也不是什么大案,所以警察就以查不到为由告诉老两口了。而且和附近一些地产中介联系,这个视频里的年轻人,他们也没见过,并不是通过中介来找房子的。

人没找到,可是这个行李箱怎么办?公安局不要,可是老夫妻也不想要。老爷子把自己家电话给了年轻人,却没找年轻人要对方电话,也联系不上。最后暂存在派出所,如果年轻人联系老两口,就让他到派出所来拿行李箱。

结果,这个老太太只要听见电话响,心就哆嗦一回。而且,过去一周了,也没有人来拿箱子,这个年轻人到底是要做什么,谁也不知道。成了一个谜。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0-24 17:16 我们来说说司机的那些事情吧。

以前天涯上有个贴子,那位楼主家境很好,本人也很优秀,结果某一次饭局,别人给她介绍了一位给董事长开车的司机。

这让她很郁闷,觉得自己这样好的条件,怎么会给她介绍一个司机呢?后来,有个跟帖的人说:“千万不要小瞧了司机,平安的曾经老总马明哲,以前就是给领导开车的。”楼主城市 2000 年初吧,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冒出一个房地产公司。走在路上,到处都能看见这个公司开发的楼盘项目,报纸上的招聘广告,一登就是一整版。那时候这个公司的招聘会是在体育中心举行,平时是多少家公司一起举行招聘会,才会租下体育中心。可是他一家公司招聘,就把体育中心给租下,可见实力雄厚。而且,招聘的条件那叫一个高。

没有点海外经历都不好意思去。

楼主有个同事的老公,是在一家国企的地产公司。看见招聘广告也动心了,不过还是通过业内人士想打听一下这家公司的背景。可是一问,几乎没人知道这家公司的前世今生,好像跟变魔术一样就冒出来了。

最后,有个从京城来的人,告诉他,这家公司的实际掌门人是一个司机,曾经给一位老总开车,后来那个老总出了点事情,马上要有牢狱之灾。关键时刻,这个司机替老总顶了罪,判了 9 年,之后老总又是一番运作吧,最后减刑到了 6年,出狱以后,老总就把一家新成立的公司送给他。不过,不能在京城活动,还是远远走吧。

现在他的公司拿地这些项目,都是那位老总给帮忙。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其他事情,内幕也就到此,再深的就不清楚了。

楼主同事的老公考虑再三,还是没去。

这家公司红火了 6、7 年之后,开始走下坡路了。最严重的是公司员工集体到市委门口讨要工资。再往后,就消声匿迹了。

无独有偶,曾经我们这有个私立的国际学校,名头很响。

经常带着学生出国访问、演出等等。那时候,普通人要想让孩子进这所学校,要么有钱、要么有背景,曾经电视台还做过一个专题片,介绍这个学校的校长,他原来是个下岗职工,后来一点点靠做教育培训起家,最后到了今天的规模。非常不容易。

过了有十年吧,这所学校终于关门了。大家也是道听途说了很多版本的流言,其中有一个流传最广的:这所学校的校长其实就是个摆设,真正幕后老板,曾经给市领导开过车。

凭着认识市里领导的关系,这个人辞职开了这所高级私立学校。可是问题来了,他一个开车的,哪来的第一桶金呢?于是,又有人说,这个司机其实就是一个命令执行人,这所学校也是方便洗钱用的。真正的老板只有那个司机知道。后来,后台倒了,学校也开不下去了。司机带着全家跑路了。烂摊子扔给政府解决了。

以前就有人说,不要得罪给领导开车的司机,别看他职位不高,可是天天看得见领导。你职位高,一个月不一定看得见领导。司机只要天天在领导面前提一提某个人、某件事情,一时半会也许不管用,时间长了,领导还是会听进去的。

这就如同过去皇帝跟前的太监,虽然一个阉人,可那些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哪个敢小看了人家?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0-25 12:06前两天,有个同事说,她一个亲戚今年大学毕业,在一家规模还不小的私企上班。工作了不到三个月,亲戚不敢和父母说,就跟楼主同事说,部门经理似乎在有意无意地对她进行性骚扰。

同事就问,你这样说,那他具体是什么行为,让你觉得是性骚扰了呢?亲戚就说,每次部门主管和她沟通问题,或者布置工作的时候,总是身体离她很近,而且手总是搭在她肩膀上,要么轻拍几下,要么来回挪动,弄得她很不舒服。

同事就说:“是对你一个人这样,还是所有女职员都是这个待遇?”亲戚说她们部门年轻的女的只有她一个,剩下的女同事都是 40 往上的,这样的待遇只有她一个人有。

同事就说,先别跟他急,下次再这样,就开玩笑的口气把那只手拿下来,如果再一、再二还有下一次,就跟他撕,别怕他。这样的男的,就是看你是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没什么社会经验,得占便宜就占。

同事说的这件事情,楼主想起很久以前的往事。

很久以前,CCAV 有两档综艺节目:《正大综艺》和《综艺大观》,在当时几乎还没有什么综艺节目的时候,这两个节目收视率很高。

后来,《综艺大观》正式开始实行现场直播。因为以前中国的电视技术不是很先进,所以,很多节目全是录播,现在说个现场直播没人稀奇,但是那个时候,真有人不知道什么是现场直播,当时《综艺大观》的支持人倪大姐还在节目中解释了半天:何为现场直播。

后来,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大家终于明白什么是现场直播了!有一次,倪大姐现场要进行采访,受访对象是一群老干部,也是为共和国作出贡献的。一字排开接受采访。一开始还是很顺利,可是到了倒数第二个人,是个老太太,倪大姐拿着话筒采访,也不知怎么那个话筒最后到了老太太手里,然后老太太拿着话筒就说起来没完了,还越说越激动。倪大姐站在她旁边,脸上的笑容都僵硬了,可是又不能上手抢,干着急没办法。想着能趁着老太太喘口气的功夫,把话截住,可是这老太太说话都不带停口气的,最后总算是说完了,才把话筒还给主持人。

后来,这件事情给了很多主持人教训,话筒一定要拿在自己手里。因为是直播,一旦话筒给了别人,万一他胡说八

道,尽管可以切信号,但是影响就会出去了,挽救不回来。

象那天的场面,说是直播事故也不为过。

结果,某一次现场直播时候,男主持人要采访某人,那个人想把话筒拿过来,男主持就是不撒手,两个人就在那暗地里较劲,电视机前的群众看得那叫一个乐。

还有一次,也是倪大姐的《综艺大观》,那期是什么内容记不起来了。也是要采访一位观众,这位观众好像是个地方的干部,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年纪看上去也有 50 多岁了,气质挺儒雅的一个人。

倪大姐就坐在他旁边,提出自己的问题。可是谁都没想到,这个看上去挺儒雅的人,把手立刻放在倪大姐肩膀上,就不拿下来了。现场直播,倪大姐也不好发作,还是满面笑容地采访他。而这个人即使在接受采访,自己说的时候,手还是不拿下来,还在倪大姐肩膀上来回游走,到了最后可能还不尽兴,看得出来用手轻轻捏倪大姐的肩膀,当时我们看电视,根本没听老干部说什么,就看他的那只手。

也就是那时候没有网络,放在现在,估计节目还没播完,网友就能把这厮的是什么变的,扒个底掉。

后来大家分析,那个老干部可能也不明白什么是现场直播,还以为最后走的时候,让身边工作人员说一声:“那骨节掐了别播。”。结果,这现场直播,把他那点德行全给散出去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0-26 10:52 说司机的

事情里面还落下一个。

这个人的姐姐和楼主母亲经常一起健身。她的弟弟在政府部门给一位领导开车,作为领导的专职司机年头也不少了。

这些年鞍前马后的也是很辛苦。主要不是身体辛苦,而是心累。

大部分领导的司机都是心腹之人。虽然平时也有很多实惠,但是关键时刻你也要顶上,为领导分忧出力。邻居的弟弟人还是个老实人,不太会说瞎话。也正因为如此,领导的夫人对他很放心,每次领导在外面有个什么艳事,都是司机去跟夫人解释,他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夫人居然相信他的解释。

有一年,领导快退休了。司机就跟领导说,自己孩子大专毕业以后,一直没有个稳定工作。能不能帮忙给找个稳定工作。领导一口答应了,还很感慨地说,自己也要退休了,临走之前一定帮忙把司机孩子工作的事情弄好。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