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是入室抢劫,这家人并没有什么钱,因为都在一家工厂,而且工厂效益并不好,这一点谁都知道,这里的居民还曾经戏言,贼是不会来这的,都知道这一片是工厂宿舍,效益不好的工厂宿舍,住的都是穷人。

因为被害人住在六楼,警方的调查,嫌疑人是直接上楼敲的被害人的门,其他家没有遇到过。那他想干什么呢?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穿着准备好的工装和工具袋,然后坐车来到这里,直接上六楼,进门就把女主人推倒在地,然后听到了楼下邻居上来敲门声音,初次作案开始慌神,于是选择从窗户出去,想攀爬着到一搂逃跑,最后不小心坠楼身亡。

最后,警方的定性是入室强奸未遂结案。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12 17:06 楼主有个

同学,说过他们邻居的一桩悬案。

这个邻居没有正式工作,就是那种算是流氓混混加无赖。

怎么养活自己呢?那时候,电影院如果有好电影,有些人买不到票,就会高价买黄牛手里的票,这个邻居就和黄牛做配合,如果看对方是单身女性、或者是老人孩子,反正是那种弱势群体吧,黄牛先卖给你票,然后他就找个机会把票抢走,然后再把票还给黄牛,黄牛就分他一些钱。也有人报过警,但是没什么用。

后来,他们城市商业中心搞了个卖彩票的活动,每个星期天都有。是政府举办的,所以每次都是一堆人挤在一起买彩票,开奖。

除了一堆什么锅碗瓢盆之类的,还有个一等奖,是现金,不过,这个现金奖项不能当场兑现。必须获奖人拿着彩票去指定地方领奖。

楼主同学的这个邻居,就每到星期天,和几个混混在那混着。如果听到或者看到有人刮到一等奖了,他们就想办法,把彩票从那个人手里偷过来,偷不过来就动手抢过来。当然,抢的时候也是跟着中奖人到了比较偏僻的地方。一等奖大概是现金几百元吧,在那个年代还是不少的。也报过警,但是这种彩票不记名、不挂失,所以破案也很困难。虽然政府后来整顿了几次,但是这些人还是野火吹不尽、过两天又开始了。

楼主同学住的那时候还是平房,天天听这个邻居回来吹自己今天又偷了几回,抢了几回,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当时心里还想,怎么和这样的人做邻居!到了冬天的时候,开奖依旧在进行。这次,又有个人中了一等奖,那个邻居就想着偷过来,一般他们的法子就是几个人挤到那个人身边,找了理由和你攀谈聊天,分散你的注意力,同伙伺机偷彩票,或者表面上装好人,提醒你要收好彩票,其实是看你把彩票放在哪里,然后就有同伙跟着中奖人,找个偏僻地方抢了。当然,也不是次次都能成功。

这次,那个中奖人警惕性很高,偷是没成功。于是这个邻居和另外一个同伙就跟着他,不过那个人走的很快,两个人在后面几乎要小跑才能跟上。那个中奖人似乎知道后面有人跟着,也是慌不择路,跑进了一片毗邻商业区的平房,那里正在拆迁,都是些空屋子。后面跟着的两个人心里高兴了,这么偏僻的地方,下手更容易。

可是,那个人就那么走着走着就不见了,两个人也是想抢彩票的心切,干脆就分开找那个人,其中另一个人,一直没找到,转了好几圈,当时也没有手机联系,最后就回去了,可是楼主同学那个邻居是一直没回家。

到了第二天中午,还是去拆迁的工人,发现了那个邻居的尸体,报了警,大家才知道他死了。被人用刀捅死的,留在身体外面的刀柄上,并没有发现任何指纹。警方就找来当天一同去的同伴问话,那个人就把当时情况说了一遍。

案子就这么搁着,一直没有进展。当时,都说要么就是跟踪的那个人也是个狠主,知道这两个人想抢彩票,所以自己主动进了那片拆迁区域,等着你上门动手,但是也有人不同意,彩票一等奖虽然不少钱,但毕竟杀人是要偿命的,为了几百元钱就杀人,有些不划算。所以,还有人认为,凶手就是那个一同去的同伴,说不定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趁此机会动手,然后把这个凶手的罪名按到那个被跟踪的人身上,毕竟这些混混平时看上去都是称兄道弟的,其实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一言不合开打的事情稀松平常。那个同伴可能也听到了这样的传闻,见人就给自己辩白,同时还把警察抬出来,说如果我有罪,警察早把我抓起来了,还能让我这么自由吗?不过,这个被杀的邻居老婆也不是个省油的灯,经常带着孩子去那个被怀疑的同伴家里又哭又闹的,其他邻居知道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鸟,所以,也不劝架,乐得看他们恶人互相打架。

直到楼主同学家里平房拆迁,这个案子也一直没破案,后来,那个现场卖彩票的活动也取消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14 10:47

@吃素神教圣骑士2016-11-1404:50:312000 年左右亲属回东北,当年的同学已经是市里某医院的院长,两人叙旧时院长讲了这么一个朝鲜医生的故事。

中朝有官方指定的交流,朝方派了一个男医生过来实习,据院长说此人医术很高,同事们都很喜欢他,另外觉得他可怜,因为这人无论吃什么都狼吞虎咽说朝鲜吃不到,都是挨饿人吃人什么的,这些事我想大家都听说过。此人有个嗜好就是吸烟,只是他国吸不到在东北很享受这种谁都请他吸的生活,于是等他要回国时,不知......

----------------------------- @kgyc123 2016-11-14 09:26:20 好可

-----------------------------

单纯看到层主这个关于朝鲜的事情,想到以前楼主母亲单位有个人,曾经在朝鲜留学,是公派过去的,留学的时间大概是 90 年代末,2000 年初的时候。毕业以后,在驻朝鲜大使馆工作了两年,后来回国了。

他说,在朝鲜留学的时候,他们留学生的饭菜都是不错的。

有一次,快要放假了,但是他有一门功课不及格,因为学习起来有困难,所以一直发愁如果补考还不及格怎么办?这时候,有个在国内的人去朝鲜公干,两个人是一个系统内的,就一起吃饭。那个人也曾经在朝鲜留学,算是他的师哥。

觥筹交错间,说起自己补考的事情很是发愁,师哥微微一笑:“我告诉你法子,保证你补考一定过。”于是附耳悄悄说了几句,那人一听,立刻喜笑颜开。

快到补考时间,这个人就趁着没人注意,从留学生食堂拿了两个鸡腿包裹好,然后找到教授,若无其事第说:“老师,这是我准备的报告,您看一下。”那个教授面无表情接过东西走了。

最后,补考结果出来,他及格了。

没几年,这个人就回国了。后来,偶然遇到了当初教他这个法子的师哥,两个人又一起吃饭喝酒,席间,那个师哥就说最近有事情,又去了朝鲜,本来想看看老师,但是,学校却告诉他,那个老师已经调走了,具体去哪也不知道。总之,人是没有见到。

师哥后来说,别是咱们的鸡腿给老师惹祸了吧。

在朝鲜,如果外国人想见到本国公民,必须要提交申请,批准以后,两个人见面,都要有组织上的人全程证明,要不然,会给这个人带来很大的麻烦。

后来,这个人说起那个教授的时候,一脸的遗憾,其实,如果他考试不及格或者补考不及格,也无所谓,影响不了什么。

但是,如果真的被查出教授收了他的鸡腿,麻烦就大了。

希望他真的只是调走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15 11:49说一个悬案,与其说是案件,不如说是个黑色幽默。

北京在很久以前,有四个很出名的菜市场:东单菜市场、西单菜市场、崇文菜市场和朝内菜市场。现在当然都没了,已经物是人非了。

楼主家离朝内菜市场很近,小时候记得那个菜市场超级大,东西也很丰富。后来听说了一件小小的、但在当时又有些严重的悬案。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个访华代表团里包括了很多美国记者。随着尼克松的访问,也要看一看当时的中国的方方面面,也向美国和世界人民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

其中,朝内菜市场就是负责接待美国记者团的一个单位。

尼克松访华是冬天,早在这之前,街道居委会就挨家挨户地说明,当然没说美国总统要来。只是说,在什么时间朝内菜市场有接待任务,那一天可以去买菜,而且那一天买菜什么都不要,什么粮票啊、油票啊、副食本啊、肉票啊,统统不要了,随便买,但是!有一样,你可以买,售货员也会卖,只是你买完了,最后还得还回去,不还?那个时代,如果胆敢不还,后果,哼哼!你懂的!美国记者来的时候,当然会在现场找几个人访问一下,那些人也是安排好的。当时有个老大妈,手里拿着一条鱼,跟美国记者说:“现在我们生活好了,这条鱼我准备回家怎么怎么做,”等等吧,回头采访完毕,自己偷偷溜到后门,把鱼再还回去。那个时代就是这样,也不奇怪。

所以,楼主外公那天去了,看看热闹,什么都不买,因为你买完了还得给送回去,何必那么麻烦呢!尼克松走了以后,没几天,街道居委会开大会,通报说,那天有人买了东西,但是没有还回去,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要求在什么规定时间,必须交代自己的问题,为什么买了东西不还?那时候,大家的觉悟还是很高的,有什么怀疑的人或者事情都会举报。70 年代,还轮不到朝阳群众呢!住的都是大杂院,谁家吃什么都瞒不过别人,所以大家回去想想,也没觉得邻居有谁不对劲,家里是肉多了?还是油多了?或者是鸡蛋多了?过了几天,看来是没有人主动交代问题,街道又开大会,组织大家学之类的,要求触及灵魂深处,一定要挖出那个买了东西不上交的人。

楼主外公很好奇,到底那个人买什么东西没上交?就找个时间去问居委会的大妈。大妈很无奈,说:“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反正菜市场说东西对不上,就让我们查,怎么办?我们又不是警察,只能靠自觉和大家检举。”到了 79 年,中美建交了,72 年那天谁买了东西没送回去还是不知道。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16 10:36 说一个吹

牛引发的案件。

这样的案件不在少数,以前曾经报道过,一个孩子,父母是收废品的,在网吧里和网友聊天,这个孩子就说自己父母是富豪,一通猛吹,最后网友约他见面,把他给绑架,索要赎金。

吹牛这件事情,吹好了,让人肃然起敬、凭添几分神秘;吹不好,轻者让人笑话;严重就是有性命之虞了。

以前,我们这出过一个案子,在郊区一个偏僻的地方发现一具男尸,警方通过本市失踪人口和其他信息,确定死者身份。

这个人二十出头,在本市口腔医院工作,本市人。警察到单位、家里、街道走访一圈,这个人技校毕业以后就分配在口腔医院,主要是做假牙。工作很稳定,人也还可以,跟同事相处没什么结仇结怨的地方。只是,在走访最后,这个死者在医院的一个同事说,这个人人品都还行,唯一一点就是有点爱吹牛。不过这也不能算是什么很大的缺点。

在死者街道走访的时候,有的人就跟警察反应,这家人母亲和儿子都挺爱吹牛的,明明是在口腔医院里做假牙的工人,每次跟别人一说,就是口腔医院的大夫,也不想想,有二十就当大夫的吗?不过街里街坊的,听听就算了,现在话讲“人艰不拆”嘛。

这时候,另一路警察注意到,死者的工资卡金额有变动了,调查发现是有人从自动柜员机取钱了。后来找到取钱人,这个人说是朋友委托她去的,而委托的朋友,就是这个死者的前女友。

之前,找到这个前女友调查过,她说两个人已经分手了,而且分手时间不短了。那为什么死者的工资卡会在她这?一开始,前女友说是死者送给她的,这当然是胡说了。最后,前女友承认是自己找人想教训死者,没想到最后失手把人打死了。

教训死者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死者骗了她。当初两个人交往是家里长辈介绍的,说男的是口腔医院的大夫,收入很高等等,女的在一家服装专卖店做销售,当然很乐意。虽然见面觉得男的长相很一般,但是毕竟是医院的大夫,每次出去都是女的花钱,交往一段时间,女的有个朋友去口腔医院看牙,就和医生提起闺蜜的男朋友也在这当大夫,不过,口腔医院规模不小,不可能所有人都认识,可是后来这个闺蜜还是知道了,那个男的根本不是什么大夫,而只是一个工人。

这个前女友听了勃然大怒,这段时间花了不少钱了,可最后男的只是一个工人,根本不是大夫,于是找个时间,叫了几个帮手,把男的约出来让他还钱,可是男的不给,说自己没钱,于是一通拳打脚踢,最后也不知道谁出手重了,把人给打死了。

前女友拿走了他的工资卡,让朋友帮忙取钱,算是弥补自己的损失,结果让警察发现了。

当时这个案子看完,心里就觉得纳闷,这个前女友难道刚交往的时候不想想吗?有二十就在口腔医院做大夫的吗?基本那个时候,没有研究生学历都进不了医院工作,二十岁还是在读大学的年纪,而且,她身边就每一个人提出过这种质疑吗?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17 09:54以前楼主说过一个关于公司老总招聘司机,结果来了个小偷。现在人员流动很频繁,很难把一个人的背景调查仔细。

楼主有个同学,在一家做快消品的企业工作,大概是有十年前吧,公司一年的流水就已经接近亿元了。所以公司员工不少,而且每年都要招聘大量的业务员。

有一次,公司商超部门招聘进来几个业务员,其中一个女的是个外地人,也是这次招聘进来的。当时简历写的她是个吉林人,和丈夫都在本市打工,孩子在老家。以前也是干业务出身的。

楼主的同学和她接触过几次,公司里大部分都是本市人,外地人很少,东北那边的就她一个。但是,觉得这个女的口音很怪,因为总是看小品里的那些东北话,所以觉得这个女的东北话不是那么地“东北”,不过,东北幅员辽阔,不同地方的口音差别也很大,所以也没在意。

转眼试工期满了,人事部门对于新晋职工要进行考评,谈到这个东北的女业务员,总体感觉还可以,工作上也没出什么大错,就是商超和公司里有些人对于她的年纪表述不太一样。这个女的看简历是 34 岁,可是她跟好几个人聊天时候,说的自己年纪都不一样,有时候 30 岁,有时候 32 岁,还有一次说自己 37 岁。不过,业务人员本身嘴里就经常跑火车,没什么实话,所以也就没在意,算是考核过关,正式转正了。

这家公司,有个行政总监,男的,将近 40 出头吧,平时单位的什么后勤、前台、物流都是归他负责,早上很忙,但是到了下午就没什么事情了。

这个行政总监有个高中同学,以前在公安局市局重案组工作,后来,由于在单位站错队伍、跟错人,走了背字,被下放到派出所做了一个闲职,所里的人也知道他是流放来的。

也没什么人理他,处境比较尴尬,好在派出所离他们单位距离不远,于是下午就经常过来找他聊天,时间长了,跟这些做管理岗的人混个脸熟。

有一次,这个警察又过来了,正好他的同学外出办事还没回来。就和前台闲聊。正好楼主的那个同学也在,几个人说话功夫,那个吉林的女业务员回来开发票,临走的时候在门口也和他们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走了。

楼主的同学就和那个警察说:“我一直觉得这个女的东北口音很怪,您也是见多识广的人,知道她是吉林哪块的吗?”那个警察也是四十出头,头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情原因,几乎都白了,个子很高,戴着眼镜,看上去不像是个刑警,倒像是个知识分子。这个警察几乎眼皮都没抬说:“这个女的不是吉林人,她应该是内蒙人,东北口音其实是为了掩饰她的内蒙口音。”这下大家就都有些好奇了,为什么要掩饰呢?那个警察后来就说:“虽然如今我也没什么权了,不过查个身份证的事情还是能办的。”人事部门就把她的资料调出来,过了一天,那个警察就告诉他的同学,这个女的身份证是假的。

这下,人事部门有些紧张了,不清楚这个持有假身份证的女的有什么意图。好在商超部门的业务人员不经手货物、也不经手钱,只不过是个终端的维护,但是,老总还是不放心,让行政总监找个理由辞了她。

那个警察后来还说,其实公司应该聘用他做人事经理,虽然对于人事管理一窍不通,但是他看人还是很准的。过了有三年吧,那个警察看自己在公安局这么待下去也没什么前途,最后辞职去了一家上市公司,做了个副总。

而那个女业务员,虽然把她辞了,但是大家还是很好奇,为什么用假身份证,是自己没有身份证?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导致必须用假身份证?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18 10:28 最烦的就

是无孔不入的广告。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18 15:44完了,完了,小广告盯上楼主了,没完没了地发,还好天涯删除的速度很快。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19 09:40

楼主的舅舅在医院工作的时候,有个女同事,她丈夫是

车祸去世的,当时他们的女儿才只有 5 岁。过了几年,

医院里开始有热心人给她介绍男朋友,不过这个女大夫

很谨慎,主要是她有个女儿,这些年媒体总是报道继父

强奸继女的新闻,她也很害怕。

大概是在 2009 年的时候,有个同事给这个女的介绍对象,这个同事的一个亲戚在大学教书,平时晚上会教授成人教育课程,在上课过程中认识一个男的,39 岁,比女大夫小 1 岁,辽宁人,最早在本市当兵,后来要退伍的时候,托了关系,花了 5 万元,买了一个本市的户口。

介绍人说这个男的前妻就是本市人,后来出轨跟别的男的好了,这个男的也有个女儿,归了前妻,为了女儿最后把房子给前妻了,他现在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办公室主任,平时就住在公司老总的一套闲置房子里。基本情况就是这些。

女大夫和这个办公室主任见了一面,这个人身材高大,长得不错,很有排场。第一次见面,主要是看看外貌、初步了解一下。不过,这次见面让女大夫有些不高兴的是她询问男方的工作单位,因为之前知道是在房地产公司,闲聊自然就谈及是什么公司,开发过什么楼盘之类,但是这位办公室主任一直没有正面回答过。好像在顾忌什么。

虽然有些小疑惑,但是女医生还是决定再了解一下,到了第二次见面,女医生还是委婉地问男方工作单位,而这次男的竟然说:“我单位保密。”这下女医生火了,什么单位,还保密,看来人家是不愿意,那就算了吧。

过了有半个月,那个媒人又找到女医生,说男的还是有心交往。女医生就说:“这男的一点诚意都没有,问个单位,告诉我保密。”那个媒人就说:“你不知道,这个男的虽然平时在房地产公司上班,但私底下他自己还有生意,是做物流运输。他老家的亲戚都过来帮他了,那天见你之前是因为公司有点问题,解决不是很顺利,心情不好。”女医生考虑再三,最后还是拒绝了。原因一是男的学历有点低,二是这个所谓保密单位,三是觉得这个人有点复杂,不是他们这种老实人能够相处的人。

过了有个三四年,这个女医生后来找了一个中学教师,又结婚了。后来碰到了当初给她介绍办公室主任的媒人,那个媒人就说:“你看你现在过得不错,当初没答应和那个男的交往是对的,这给人介绍对象真是责任重大。”详细了解,女医生才知道,当初那个办公室主任在本市当兵,有一次很偶然地机会,这个男的认识了一个来部队的女的,那个女的算是个官二代,一眼就瞧上这个男的了。可是女的家里不同意,这女的也有点能量,先是给男的弄了一个本市户口,而后又借着家里的权利和影响让男的开公司,很多资源都是女的给办来的,女的意思很明确,这个男的有钱了,再娶她,家里也就会同意了。

没想到,这男的有钱可就变坏。和一些女的不清不楚,这下把官二代弄急了,可这个时候,官二代怀孕了,没办法,女方家里就同意了婚事,两个人算是正式结婚了,后来有了女儿。

消停了几年以后,这男的又开始外面偷腥去了,这下官二代终于怒了,不仅离婚后把他轰了出去,算是净身出户,而且公司也收回归了自己。男的没办法,就暂时到朋友的房地产公司帮忙,都不能算是正式员工,所谓办公室主任都是编出来骗人的,所以,当初女医生怎么问,他都不说。至于男的自己开的那个什么物流公司,也让他前妻弄黄了。前妻说了,只要我在这,他别想混下去。

男的没办法,后来去了外地发展,他的那些老家亲戚也跟着去了。生意依旧没什么起色,有一天,这男的喝了酒开车上路,出了车祸死了。

当时楼主舅舅知道以后还挺好奇,哪个官二代这么厉害,都不给人活路,这样逼人家。后来听说是以前的市长,有个干女儿,据说经历和媒人说的能对上,不过,那个市长因为后期出了事,被抓起来了。这个干女儿远走加拿大了。如果那个男的能再坚持几年,说不定就熬过来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19 19:21可能有人听过或者看到过这个案子,算起来这个案子离普通人还是很遥远的。

卡地亚 (Cartier) 传奇故事之尼娜?黛尔 (Nina Dyer) 珠

宝失窃案1978年1月13日,曾为尼娜?黛尔(NinaDyer)女士所有的猎豹作品和另外二十件珍贵的珠宝,搭乘法国航空班机前往香港,不幸的是,这些无价珍宝从未抵达香港。飞机上发生了什么事?展览原定于1978年1月在卡地亚(Cartier)香港精品店开幕。数年来,卡地亚 (Cartier) 一直希冀搜集一系列重现其历史的古董作品,这个想法在 1969 年佳士得日内瓦拍卖会上,首次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全球最奢华的珠宝收藏之一出现在拍卖目录上,这来自已故的尼娜?黛尔 (NinaDyer) 女士(1930-1965),也就是前凡泰森男爵夫人 (ex-Baroness von Thyssen)以及前阿加汗撒卓汀公主(Princess Sadruddin Aga Khan)。

尼娜?黛尔 (Nina Dyer) 出生于锡兰,她的父亲是英国人而母亲是印度人,在 1950 年代在巴黎开始自己的模特生涯。

她的性感、美貌和异域风情赢得了欧洲最富有男子们的心,他们彼此竞争,绞尽脑汁去寻找世间罕见的奇珍异宝来取悦她。

她的第一任丈夫凡泰森男爵(Baron von Thyssen)是德国最大工业王国的继承人,送给她一条黑珍珠项链、一座加勒比海小岛、一件栗鼠毛皮大衣、两只活生生的猎豹及许多极尽奢华的钻石。然而他们在 1956 年离婚。一年之后,尼娜?黛尔 (Nina Dyer) 再度下嫁全球最富有男子之一的阿加汗三世(Aga Khan III)之子撒卓汀王子(PrinceSadruddin),这位王子甚至比她的前任丈夫更慷慨,他在卡地亚 (Cartier) 购买最奢华的宝石,并订制了一整套猎豹系列珠宝。这整套系列镶嵌 2000 颗钻石和 400 颗蓝宝石,其中包括一条手链、一只胸花别针、一只胸针、一枚戒指和一对耳环。

然而第二次婚姻并未比第一次持久,王子与尼娜于1962 年宣布离婚。此后尼娜越来越与外界隔绝,隐居在位于巴黎附近嘉什的宅邸。她在1965年7月3日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四年后,尼娜?黛尔 (Nina Dyer) 华丽的珠宝收藏在日内瓦拍卖会上被分散到四方。卡地亚 (Cartier) 买下了著名的猎豹系列珠宝中最为精致的三件作品:手链、胸针和胸花别针。

1978 年 1 月 13 日,这些知名的猎豹作品和另外二十件珍贵的珠宝,搭乘法国航空班机前往香港,不幸的是,这些无价珍宝从未抵达香港。飞机上发生了什么事?这些珠宝是在巴黎登机时被偷了?还是抵达香港的时候?过了近十年的时间,仍然没有任何线索显示珠宝的踪迹……一直到十年后,尼娜?黛尔 (Nina Dyer) 的猎豹珍藏才再度回归卡地亚 (Cartier) 的怀抱。1988 年 12 月,随着一则简短却温馨的新闻发布: 遗失多年的猎豹珠宝终于被寻回,“感谢一位一直以来持续不断追踪珠宝下落的私家侦探” 想搜索到这位女神的照片,但是一张都没有。不过,找到了一些关于这些珠宝的图片。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64172533.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64172535.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64172536.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64172537.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64172543.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64172545.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64172552.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64172554.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64172556.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64172558.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64172559.jpg{EIMAGE}

其中一个胸针是属于温莎公爵夫人的。

想不出这个女子到底美成什么样子,嫁给了两个富有的男人,最后都离婚了,年纪轻轻就结束自己的生命。幸还是不幸呢?现在,只有说到这些珠宝,才会想起她的名字,不过,注定和这家珠宝一样,成为了一个永恒的故事。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20 09:35最近被林丹出轨的事情刷屏了,楼主以前也知道一桩出轨的事情,和林丹这个情形很相像。

这个人是楼主一个同事,以前闲聊时候说起她的姑姑。

同事的姑姑大学毕业以后,大概在 27、8 岁时候结婚,当时应该是 80 年代后期。男方是一家工厂的技术员,也是大学毕业。由于男方家里没有房,所以两个人结婚以后就住在一个女方亲戚家的小平房里,是跟人家借来的,也不要什么租金。

因为那间平房比较潮湿,所以,姑姑怀孕以后,娘家母亲就让她先搬回来住在娘家,环境也要好一些,方便照顾。

女婿是每天下班先回丈母娘吃饭,然后晚上回那间平房睡觉。

到了冬天的某一天夜里,姑姑觉得自己要生了,家里人就手忙脚乱地送她到了医院,那时候也没有什么手机、座机都很少。姑姑的父亲就连夜从医院出来,到女婿住

的地方送信,让他赶紧到医院。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担心女婿睡得太死,听不见敲门声,而且岳父手里是有钥匙的。于是就赶紧开门进屋,这一进去不要紧,看见女婿和另外一个女人赤身裸体睡在一起。

气的岳父随手抄起火炉子边的煤铲就要打,结果被女婿夺了过来。

到了天亮,姑姑在医院生了一个儿子。回家以后,家里人怕影响她坐月子,也不敢说。女婿倒是很识趣地每天来岳父母家报到,帮忙干活。这时,借他们房子的亲戚找了过来,说以前你女婿一个人住的时候,我就听周围老邻居说,他经常往家里带女的,开始还不信,可不是一个邻居这样说,我告诉你,现在孩子刚出生,以后把你这个女婿管紧一点。

同事的姑姑歇完产假要回去上班时候,父亲就告诉了她事情真相,怎么选择,让她自己做决定。

当时周围人都骂男的,但同时也说,孩子刚出生,不能离婚,这样到给了别人位置。不过,同事的姑姑那时候虽然还不到 30 岁,却做了一个让人很惊讶的决定:离婚。不能接受一个男人在自己最痛苦的时候,居然和别的女人鬼混。

但是,同事这个姑姑也不是一时冲动做这个决定,首先她是一个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工作稳定且收入不低,完全有能力自己养活孩子;其次,家里也支持她,思前想后,把问题都想周全了,正式提出离婚。

那个男的当然不肯,又是下跪、又是掌嘴、又是痛哭流涕,真离婚了,他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但是,同事的姑姑倒是很坚定,最后拖了将近 1 年,还是离了。

后来,她的姑姑自己在设计院内部改革时,成立自己的项目部,带着几个人独立承接设计项目,确实收入不菲。也是在工作过程中,认识了另外一家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那个人也是离婚的,接触了得有快 6 年了,最后结婚,过得很好。

所以,楼主那个同事的母亲就常常让她以姑姑为榜样,女人说到底还是要独立,不依靠任何人也能过得很好。那个曾经的姑父后来没联系了,也不知道过得如何。自从离婚以后,也不给抚养费、也不看孩子,这样的男人,对自己亲生儿子都没有留恋,可见当年离婚是正确的选择。

以前,我们总是说,所有被辜负的,希望未来的日子能被珍惜。但是,这个珍惜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要先自立自强,总是站在原地等着谁来可怜你,谁会可怜你?受伤害的人总说:他毁了我的生活。其实没人能毁了谁的生活,过日子还是在你自己,象这位姑姑,找到了一个情投意合的爱人,她的儿子也很有出息,家庭很幸福,自己事业也算是很成功,应该感谢当年那个出轨的丈夫,不然怎么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21 10:54上周六的《新闻调查》说了一件发生在 13 年前,山西临汾地区翼城的凶杀案,陈述种种疑点,力求警方能够找到真凶。名字就叫《谁是真凶》。

这个案子和我最近知道一个案子有些类似的地方,今年 9月份,楼主的母亲参加同学聚会,听其中几个同学说起她们一个老同学儿子的遭遇,回来跟我说了,但是不许我在网上说,因为怕别的同学会看到,母上大人以后还要在同学的微信群里混呢!但是周六看完《新闻调查》以后,实在是手痒,所以,只能虚实结合说这桩案子了。

在我国西部某个欠发达省份,有的很小的八线城市,有一对周姓夫妻,家中有一儿一女。儿女读书都非常好,女儿研究生毕业以后,在香港工作,后来辗转定居新加坡了。儿子也是就读一所百年名校,研究生毕业时候,正好他的导师和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有合作,所以就理所当然地去美国参加合作研究工作。

在北京房价还没有开始上涨的时候,小周就已经在四环买了房子了。真是应了那句话:知识就是力量,而力量转化为金钱。即使没有开始上涨的北京房价也不是一般工薪阶层能够买得起的。小周在事业上很出色,但是情场却一直失意。

主要原因是小周虽然是学霸,事业有成,青年才,但没有那个俊字。据楼主母亲同学见过的人说,小周身高还不到 1.65米,而且多年研究工作,头发已经快全秃了,戴着一副度数很深的眼睛,肤色很黑。当年他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一开始可以留校任教,他父亲老周还开儿子玩笑说:“你个子这么矮,回头往讲桌后面一站,远处的同学都看不见你脑袋,还以为老师没来上课呢。”所以,普通人小周看不上,可他看得上的人,又瞧不上他。

这样因果循环,就耽误下来了。虽然小周父母很着急,也想劝他放低条件,但是一来小周不肯,二来他总是不回家,不是美国、就是北京,父母想劝他也看不见他。

有一年秋天,小周的一个老家同学给他打电话,知道他目前在北京很高兴,说自己有个同事要到北京去进修,想请小周帮忙去机场接一下再送到目的地。小周一口应承下来。按照约定去了机场,也接到了人。

这个人是小周那个城市电视台的女主播,来传媒大学进修几个月。这个女的平时给小周打电话,说自己是第一次来北京,也不认识什么人,既然小周是自己的老乡,又在北京生活多年,可不可以有时间带她在北京逛逛。

女主播身材很好,而且个子不矮,长得很是端庄。是小周喜欢的类型,虽然不敢表白,但是小周还是很高兴陪着女主播到处走走。佳人相伴,平时很普通的风景也变得有趣多了。

转眼就要过年了,小周和女主播一同回了老家,同时告诉父母,他要和女主播结婚了。小周的父亲虽然着急儿子婚事,但是在见过女主播以后,还是劝儿子三思而行,因为他们这个小城市,没有什么瞒得住的。女主播的名声可不是很好。

但是架不住儿子愿意,最后就在家乡领证结婚了。

刚结婚没多久,女主播就辞职跟着小周到了北京,然后辗转去了美国。这个女主播比小周要小 8 岁,到了美国还得继续学习语言,结婚刚一年,这个女主播在语言学校又勾搭上一个国内的富二代,两个人最后已经公开同居生活了。

小周自然气不过,动手打了女主播。结果人家报警了,警方又把小周给带到了警局,当时在美国的中国同事告诉了小周父母,父母就很着急,不知道那边事情到底怎么样了。还是小周在新加坡的姐姐,跟公司请假飞到美国,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小周父母都是老实人,就跟儿子说,这女的也不是真心跟你过日子,别勉强了,没什么好结果,跟他离婚吧。找个踏实人过日子吧。

于是,到了过年之前,两个人先后回到老家,准备离婚。

但是就在这个当口,女主播失踪了。小周的岳母天天来他们家里闹,让他交出女儿,这个年过得极其烦心。

过了年以后,在他们当地一个垃圾堆里,有个拾荒的人发现了一具女尸,报警以后,经过 DNA 验证,确定是女主播遇害身亡。

公安局破案也是有个既定流程。在这个流程里,小周的嫌疑最大。女方婚内出轨,小周气不过,杀了女的,然后抛尸。

于是小周被请进了公安局,经历了警察的车轮战盘问,案发时间,小周在家,作证的只有他的父母,此外没有任何人可以给他证明不在现场的证据。

别的嫌疑人也没出现,那个富二代家在其他省,警方还去调查过,证明他没有作案时间。这个案子在当地颇为轰动,几乎是一段时间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小周虽然嫌疑最大,但是也没有什么直接证据证明他杀人了,警察也是看人下菜碟,知道小周是个有美国绿卡的人,对他还算是客气的。但是没收了他的护照,不让他出国,随时配合接受调查。

可是,这案子一直没破,小周就一直这样呆在家里。可是美国还有工作呢,不是所有工作靠电子邮件都能完成的。小周和他父亲就总去找,但是每次听到的回答都是“正在查,有消息通知你。”美国的工作就这样暂停也不是事,最后本来是小周负责的项目也换人了,在之后,那个研究小组和小周解除了工作合同。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多,公安局还是没破案,但也不给小周护照。最后,有个北京的同学,认识一个人,这个人的父亲是他们省的一位高官,托人家给问一下。那位高官就打了一个电话,也没说什么,就是有证据抓人,没证据就把护照还给他。即便日后能够找到小周杀人的证据,还是可以通过外交手段把他引渡回来的。

总算小周拿到了护照,但是国外的工作已经没有了。他去了也没什么用,就回到了北京,在导师开的一家公司做一些指导研究的工作。经过这几年时间,小周老了不少,原本身体健康的母亲因为这件事,落下心脏病的毛病了,听见电话铃声就浑身发抖。

案子过去了有八、九年,一直没有破案。女主播在当地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当时老周劝儿子不是没有道理,可是谁让儿子喜欢呢?最后,总结为命中的劫数吧。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22 09:05说起小周的案子,觉得一方面是女主播人很漂亮、二也是因为小周年纪大了,其实心里也着急结婚,尤其是遇到这样一个女子。据说那个女主播学历不高,后来结婚以后,曾经给小周介绍过女朋友的媒人还说:“他不是以前只要重点大学本科学历的人么?这女的好像也就是个大专学历吧。” 言语间很是不高兴。

虽然护照还给小周了,可是父母还在当地生活,办案的警察遇到别人询问女主播案子怎么样了,就说:“这高智商的人犯下案子,不好破。”还是把小周当成最大嫌疑人。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23 15:48 前面说过关于那个大山深处兵工厂的事情。

因为兵工厂有家医院,所以附近老乡也会来看病。楼主的那位亲戚当年刚到兵工厂医院的时候,晚间会排值班,有一次赶上这小地方食品厂的厂长来看病。

在那个 70 代初,当地食品厂的点心有个段子。

有位同志在点心厂的经营部买了几块桃酥,走在路上,拿起一块正要吃,不想一不留神掉到了地上,想弯腰捡起来,这时迎面开过来一辆大卡车,这个人没办法只好闪到一边,眼睁睁看着大卡车轮胎从桃酥上压过去。没想到桃酥竟然没被压坏,只是深深地陷进了土地里,那个人想用手抠出来,但是压得太实。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又过来一个人,递给他一根江米条,于是用江米条把桃酥从地里给撬了出来。

厂长听过这个段子,只是说:“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没东西啊!能用这面团团给你们做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关于这个厂长,当地一直流传关于他的一件事情。

厂长和他的媳妇是自由恋爱,而且当时厂长家里不同意的,原因是女方家里太穷。但是这两个人很坚持,后来男方家里没办法,只好同意了。女的据说人长得很清秀,在那个小地方也算得上美人了。

结婚不到十年的时候,女的单位失火了,那年代的人,都是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让公家损失。救火过程中,女的被严重烧伤了。送到医院,后来又去的上海救治,虽然命保住了,但是人已经不复当初了。尤其是面部损伤颇为严重,还留下一个毛病,可能是大火烧坏了肌肉组织和神经,总是控制不住流口水,每天就得像几个月大的婴儿一样带着口水巾。

但是当时的组织给了女的很高的荣誉。还组织作报告。那些轰轰烈烈的,最后都有落幕的一天。事情慢慢过去了,人们会被别的事情取代关注的热情。但这个女的身上的伤不会因为人们关注转移而消失,经常因为伤痛找领导要求费用去上海治疗。

一开始,领导还是支持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也换了一拨接一拨,后面的领导都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了。再然后,领导就觉得你烦人了,每次都顶着一张毁容的脸,话也说不利索,领导也开始给你脸子看了。

本来也曾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美人,落得如今境遇,心情自然不佳,还有伤痛折磨,回到家里更是没好气了。邻居就开始听见这对昔日恩爱夫妻出现争吵了。

又过了一年多,开始流传这个厂长在他们那个食品厂有个相好的。只是流言,也没石锤。没人看见过,也没人捉奸在床。

这种流言持续了一段时间,有一次,食品厂出了一桩工伤。有个女的在搬运货物的时候,被身后没有放好的箱子砸死了。发现她的时候,人已经死亡一段时间了,后来公安局给的结论是意外死亡。那个女工家里领到了补偿,事情就完了。

但是这个女的,一直是厂长绯闻里的女主角,她的意外死亡总让人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首先,女的死亡时间是在半夜,大半夜不睡觉,搬什么东西?其次,每年当地都要慰问那些什么劳模或者英雄,每年都有厂长夫人,但就在女工死亡的那一年,突然把她名字取消了。

流言中,这个厂长半夜溜到厂里仓库去和女工鬼混,没想到老婆在后面跟着呢。两个人亲热的场景都被老婆躲在箱子后面看到了。然后趁着老公躲开,女工穿好衣服的时候,老婆把箱子给推了下去。其实,厂长是带着老婆去投案自首的,但是考虑到当地这些年就出了一个这样的救火英雄,最后算是让公安局出面,给一个意外死亡的证明,但是关于厂长老婆的事迹,以后就不再提了。

楼主的亲戚印象中那个厂长,个子不低,人长得倒是很排场。总是笑呵呵的,跟人说话总喜欢开玩笑。和包庇凶手的人联系不到一起。

联想起最近林丹出轨事情,想当年无论是陈赫还是林丹,婚礼都是极其隆重,极其浪漫,让人心生羡慕。我想,当年婚礼上的誓言肯定都是发自内心的。

但是,有一首歌的歌词写的好“因为承诺不敢信,因为誓言不敢听,所以安心的牵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头。

“多少的深情也好、痴心也罢,还是抵不过岁月的磨砺,最初的誓言已经消失在风中了。婚姻是人生的另一个崭新开始,其实很多人走进去的时候,并没有准备好,嘴上说着“风雨共担”,但真遇到风雨或者台风的时候,才看出

来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不了谁的心。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24 09:34说一件很小的事情吧。是楼主一个同事若干年前相亲的一个奇怪遭遇。

那个同事当时 26 岁,介绍人是她们的邻居,这位邻居是卖保险的。

据邻居介绍,男方是他的一个客户亲戚,当时 36 岁,未婚,上小学的时候父母离异,父亲算是净身出户,把家里一套两居室的房子给母子俩了。母亲一直没有再嫁,跟着儿子过,据说有能力买房,目前没有车。男方的工作单位是很有名的中粮集团,因为中粮在全国有很多公司,他这个单位是做外贸的,这个人算是中层管理吧。收入不少。

楼主那个同事听了不太愿意,主要觉得男方年纪有些大,但是架不住媒人天天催,说男的条件如何好,不去很可惜。

最后,同事母亲就说:“人家那么热心,不行就去见一下吧,万一确实好呢,男的大十岁没什么。”同事就让媒人把双方手机号交换了一下,准备联系约定见面时间和地点。短信联系的时候,肯定要互相打招呼,说几句客气话。就是这几次短信交流,同事发现这个男的组织语言时候有个毛病,不用第一人称代词,所有用“我”字的地方,全部用他名字代替。比如说发短信:您好,我是张三,是张阿姨介绍的。如果还想了解什么关于我的情况,可以随时问。有问必答。这个人是这样发的短信:您好,这里是张三。张三是张阿姨介绍的,如果想了解任何

张三的问题,随时问,有问必答。

楼主同事就觉得很奇怪,没有人这样说话。后来短信交流发现,他都是这样。如果问:在做什么呢?回答:张三在看电视,或者张三觉得某件事情应该如何等等吧。同事忍不住,就问他为什么这样说?那个人的回答是:张三是做外贸工作的,给海外发送外贸文件都是这样写,所以就养成这种习惯了。

这个回答让人觉得不太可信。正好单位有人的亲戚就在服装外贸公司,于是就托人问一下,那个人也觉得很奇怪,而且很热心的说,我们这座城市,如果象中粮集团这样的大单位,做外贸是可以打听出来的。

过了几天,人家来消息说,中粮集团在这只有一个仓库,每天就是出货、进货,管理岗也是物流一类人员,根本没有什么外贸职工,看来那个人的身份有待核实。

同事的母亲就去问邻居,邻居一听就说:“哎呀,我也不太清楚,我再给你问问吧。”然后就没消息了。可是那个男的还发短信催着见面,同事本来就不是很愿意,正好回答说两个人不太合适,做个普通朋友吧。

那个男的还继续回短信:张三觉得很合适,为什么会有这样感觉?同事没办法,只得直接说:我实在接受不了您说话方式。于是两个人就算是完了,也没见面。可是,从这以后只要是节日,这个人会给同事手机发短信,开头依旧是:张三祝您节日快乐等等。从元旦到春节一个不落。一开始同事还有点害怕,觉得这个人在纠缠,后来别人就说:“可能是群发的,你也别在意。”后来过了好几年,有一次同事遇到一个研究心理学的人,就把自己经历跟他说了,让人家帮忙分析一下。

这个研究心理学的人说,没有见到本人,知道的信息也很少。所以,也就是姑且一说,你姑且一听。可能这个人的语言模式和本人经历有关,他很小父母离异,母亲一直没有再嫁,肯定对儿子非常好,甚至宠溺,所以导致这个人在自我认知上有点欠缺,如同 3 岁以里的孩子,不会用“我”,凡是涉及到自己的,会统统用“宝宝”代替,可能这个人也是这样吧。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25 11:54

说到这个相亲男,总是不用第一人称代词“我”,每个人和自己出身的家庭、后期教育、人生经历、脾气秉性不同,奇葩每一年都会有,天涯总会有一些人发帖吐槽自己相亲遭遇,其实再过十年,现在上中学的人也进入相亲年纪,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奇葩依然会有。

楼主这个同事主要是遇到了一个很不靠谱的媒人,媒人这个岗位想做好了,还真不是很容易。以前听过一个同事,说她的相亲经历。

这次的媒人倒不是不靠谱,而是非常认真,但是凡事也不是认真就能做好,尤其是相亲这件事情。

当时同事下班回家,一进门连鞋都没换,就被母亲拉着又出门了,两个人坐上出租车,母亲才说是带着她去相亲,因为正是下班高峰,所以路上还堵了一小会。

最后出租车停在了一家研究所门口,因为已经下班了,所以研究所的大楼已经全黑灯了,只有门口传达室还亮着灯。

楼主那个同事就跟着母亲进去,发现不大的传达室或坐或站着好几个人。

过了一会,才弄明白,母亲在研究所有个朋友,给她介绍男朋友,于是女方介绍人加上男方介绍人和男孩,还有男孩的嫂子一起来了。女方这位介绍人把传达室的保卫轰到院子里巡逻去了,然后还很热心买了橘子、瓜子、花生,分别做了一个介绍以后,几个人依旧有坐着,有站着,一边嗑瓜子一边吃橘子,一边看着楼主同事和那个男孩,还说:“别太害羞,有什么想问的就问,”还用胳膊捅捅男孩说:“大小伙子,主动点!”当时同事那个尴尬,哪里是相亲,简直是一群人坐在这开茶话会呢!那男的任凭大家怎么说,就是坐在那不说话,最后楼主同事急了,就站起来说:“我们出去走走吧。”想着离开这个尴尬的环境,没想到那个男的看了她一眼然后说:“外面太冷了。”这样一说,看来男孩对她有也没什么兴趣了,可是还得继续坐在这,也不好开口说走,就那么坐在那听着一群人东拉西扯,跟坐牢似得,将近两个小时才算走人。

后来她自己给别人介绍对象,就吸取经验教训,成功率还是不低的。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11-26 17:34很多人都看过《法医秦明》。法医的职责无需多言。而且在很多案件的关键点上,法医给出的意见是很重要的。比如,一个人的死因,究竟是外力所致,还是外力只是个诱因,死者本身就有隐形疾病。这对于嫌疑人在法律上量刑就大不一样了。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