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内情也就罢了,可是有很多还不知道的人,真是相信报纸广告说的,甚至千里迢迢过来找他。不是他病看的好,而是敢说瞎话、敢吹牛。
而那些有些真本事、有能力的人,往往比较谨慎,知道其中利害关系,可是应了那句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社会有时候确实有些地方是畸形的,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因为不会宣传而养在深闺人未识,那些招摇撞骗的人,则夸夸其谈,口若悬河一般骗人无数。
记得当年桑兰刚出事的时候,国内一群中医西医专家站出来,这个说我看病,八个月就能下地走路,那个说要是找我,不出半年就能重返赛场,这些年了,桑兰不是还是那样吗;傅彪刚去世的时候,也有神医说,这是没找我,不然他死不了等等。
所以,真不能被有些火了的专家蒙蔽双眼,不能被他们专家的阵势吓到。套用外交部发言人的常用语:我们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5-14 18:39网上找了一些废弃建筑的图片,每一张都有着难以言说的诡异和神秘。
这是一间德国医生的寝室,房屋已经空置多年,墙纸大幅剥落,到处凌乱不堪,但主人遗留的服装,复古味的家具摆设还是让人不禁遐想起这里昔日的景象。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4986881.jpg{EIMAGE}这幢位于比利时当地安特卫普的商会大楼,是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由于不能达到消防安全条例的规定,所以从2003 年就被停止使用。不过如今有投资人考虑将其改造成集购物饮食和住宿于一体的消费场所,因此这个非常受当地探险者欢迎的地点很快将被重拾起来。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4986927.jpg{EIMAGE}这个地方为比利时的一间剧院,如今已经被废弃,为了拍摄到这被人遗忘的效果,摄影师又翻墙又钻缝,可谓历经艰辛。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4986964.jpg{EIMAGE}这里是英国的一个庄园旧宅内的书房,木制家具保留完好,随处可见各种书籍,有一定年代历史,应该有不少值得珍藏的好书,搁置在这里真是浪费了。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4987030.jpg{EIMAGE}这里是比利时被废弃的修道院,大门左右的两尊宗教神像依旧完整无损。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4987069.jpg{EIMAGE}这里是英国在 1923 年建的精神病院“WestPark”,2003年全面关闭,但绿色的帘子依旧挂在那,这个颜色在这样的场景里面看了真让人毛骨悚然。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4987128.jpg{EIMAGE}
废弃的儿科医院,为什么这么阴森恐怖呢。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4987199.jpg{EIMAGE}废弃的托儿所,几十年前设计的木马都比现在的木马有艺术感。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4987234.jpg{EIMAGE}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5-14 18:41 剧院的照
片传错了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4987382.jpg{EIMAGE}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5-18 14:51
@老虎不是猫 007 2017-05-10 20:52:43楼主前面说的那个同事在废弃寺庙居然看到去世的前夫事情,很多时候,很多现象是解释不清楚的。
本来这个事情想放在清明节说,毕竟是寄托思念的日子,后来各种事情,拖到了后面。
因为这个同事的遭遇,想起来曾经的另一个同事,她的母亲去世时候是 91 岁,那时候她的儿媳妇要生孩子,家里人都在忙着迎接新生命,更何况她的老母亲也病了很多年了,所以去世的消息并没有让她觉得多难过,因为有一个心理接受的过程了。即使......
-----------------------------
有几句话特别想说,很多事情是到了一定年纪才能明白,以前别人跟你说,不是你不爱听、不懂,而是经历的事情少。
以前小的时候,夏天,楼主没有午睡的习惯。外公怕大家都睡着了,我一个人玩,出事情,就给了我一个任务。让我拿着家里的鸡毛掸子站在院子里,做什么呢?轰落在枣树上的麻雀。那些麻雀是来偷吃枣子的。
然后楼主很认真的执行这个任务,拿着鸡毛掸子站在院子里,听见小鸟的叫声,就挥舞鸡毛掸子,很小声地说:“去,去,一边去!”那声音也就自己听得见。现在想来,跟个傻子一样,可那时候觉得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
外公当时认识一个老中医,每天下午二点到三点去人家家里扎针灸。午睡起床后,带着我一起去。
到现在,还回想的起来,夏天的午后,阳光依旧耀眼,胡同里除了我和外公没有任何人。外公领着我,慢慢走着。
但那时候的我,很不喜欢外公领着,总是挣脱一个人往前跑。
然后外公就追上我,坚持领着我。一路走到大夫家里。
人年纪小,总是对周围一切充满好奇心,总想着要出去看看。现在想来,如果要是知道有一天会失去外公,我会紧紧握着他的手,一刻都不分开。
如今走在街上,看着那些牵手的情侣、爱人,那些被父母领着的孩子。总有一天我们会走散,或许就是因为这样,才格外珍惜在一起的日子。
怀念那个时候的自己,怀念那个时候的北京。时光终究一去不复返,还好有这些温暖的事情可以回味。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5-19 15:03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书中曾经形象比喻了大学里职称评定。
讲师评成副教授,如同富人家把丫鬟纳成小妾,有曲折,但是还算顺利;从副教授到正教授,如同把丫鬟扶正,难度很大。
那些年在北京的时候,某一天楼主出门办事,事情办完已经是快中午十二点了。坐在公交车上,这个点车上人很少,零星散落在车厢里。
楼主坐在最后一排,我前面隔着两个座位,是个老大爷。
灰色羽绒服,红色围巾,银色白发,从后面看,老大爷还挺潮的。
公交车走了没有两站地就开始堵车,楼主看着车窗外,挺无聊的。这个时候,前面那位老大爷忽然接了电话,一时间,整个车厢都是他讲电话的声音。
那时候刚过完春节,还没到元宵节。老大爷的电话就是评论这一年的春晚,挨个节目点评,不时间还哈哈大笑。
说了一会,车开始启动了。老大爷的这个电话也没讲完,似乎对方在电话里说了什么,老大爷就说:“唉,他来北京找我吃饭。你知道,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主动联系他的。
虽然以前大家都是同事,不过,今日不同往日了,人家现在是黑龙江省的副省长了。”一听这话,楼主不由得将目光从车窗外移到了老大爷身上,心想:这公交车上居然还有人认识黑龙江省的副省长,不简单啊!仔细看了几眼,楼主忽然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前面这位老大爷虽然还在讲电话,但是他举在耳边的手里其实什么都没有,也没带着耳机。这就说明,他就是在那自说自话呢!只不过表演得太好了!过了几站地,老大爷依旧说着电话,然后停顿了一下说:“我到站了,回头回家再聊。”说完还把手象征性地往兜里一放,起身下车了。
没等楼主发问,旁边一个中年男性就说:“这大爷是不是有病啊?他手里没有电话。”一旁的售票员自始至终都是很平静的表情,这时才说:“就是有病。我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售票员说,这个老大爷以前在一所著名大学里教书的。因为职称评定和其他一些事情,和领导起了矛盾,最后就成这样了。他就住在下车地点附近小区。每天都做他们公交车,从家附近那站做到终点,再从终点回来。每天上午一趟,下午一趟。不过,他这个病有一点好,就是不伤人,也不会惹乱子,就是经常自言自语。
售票员最后说:“这有文化的人得了精神病和那没文化的还是不一样,平时就听着他自言自语,说得也都是什么国际形势、国家发展,可惜了,这么个有文化的人。”曾经,我一直觉得大学老师是个很好的职业:稳定、收入很好、有寒暑假、不用坐班,说出去社会地位也不错。当然,大学里也有大学的艰难之处,尤其是评职称、申请科
研项目,都是文化人,撕逼的事情也不少。
以前,楼主大学里某个系的系主任,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琢磨人。偶尔看见他闭着眼睛,不是闭目养神,那是指不定又琢磨要算计谁了。这个人和人说话有个特点:不说废话。即便是闲聊,也是有目的性的。所以,他只要和你说话,你不要扭头就忘,要思考:他为什么和我说话?这番话是什么意思?想说明什么?不仔细想,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本来,这个系主任可以再进步一下,但是这么能算计的人,没算计好,站错队了。只得再重头,收拾旧山河。不过希望也不大。
系主任有个儿子,也不是读书的料。所以,高中毕业就被父亲送到日本留学,学成回国,又是通过父亲的关系,去了本地最大的旅行社,做了导游,就是跑日本线。
系主任的儿子结婚生子都没说,后来被人知道了,系主任就说,自己大小也是个领导,说了这些事情怕有些人送礼,要廉政嘛!不过,大家也好奇,儿媳妇是做什么的,怎么和儿子认识的等等,要知道,当时系里不少人给他儿子介绍过对象,都没成。
系主任就说,儿媳妇是个日本人,空姐,因为儿子总是往返日本,就认识了。儿媳妇家是东京的,父亲是个大公司的中层,母亲家庭妇女,还有个姐姐,也结婚走了。大概情况就是这些。如今生了孙女,老婆去儿子家帮忙去了。
到了这一年的年底,系里置办了一些年货。因为很多老师的家就在学院后面,系里就找了学生,分成几组,踩着平板车给老师家送去。当时就说,如果家里没人,就放在邻居家。
本来大家以为系主任家里肯定没人,可没想到开门的是他老婆,正忙着往里搬东西,这时候,一个女人带着孩子从卧室走了出来。
有两个女生站在那,看见这个女的,想着就是系主任的儿媳妇,知道她是日本人,不过,口头的日语还是会几句,就用日文问好,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女人毫无反应。两个女生一想,是不是自己日语不标准,所以人家没听懂,于是就改成英语问好,还顺便用英文夸她女儿长得漂亮。再次惊讶的是,那女人还是没反应。这时,系主任的夫人走了过来,一把拽住女的就往屋里走。连对学生道谢都没有。
回来的路上,几个学生就分析这件事情:如果说日语说得不标准,人家没听懂也就算了;但是,英语就是几个简单的单词,又不是长篇大论,作为一个飞国际航线的空姐,不会连这个都不懂吧。
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很多人私底下议论,大家觉得这个儿媳妇的身份多半是吹牛。系主任的儿子就是个很普通的人,也没什么才华,不过是靠着老爸混日子。凭什么人家日本飞国际航线的空姐不远万里嫁到中国来,图你什么呢!对于学院里的传言,系主任倒是解释了几回,说是那些学生没礼貌,他儿媳妇很反感,所以根本没理会她们而已。
不过,那些学生可不干了,因为不是他那个系的学生,说话也有些有恃无恐。说那个女的表情不是不高兴,就是一脸懵圈的状态,根本不是日本人,估计是什么越南、柬埔寨地方来的。
最后他儿媳妇到底是哪里人,是个谜。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5-21 08:25最近有件事情,就是已故的评剧名家新凤霞的家属,在微博上说曾经同是中国评剧院演员张少华在文革时候带人抄了新凤霞的家。后来,张少华在微博中也做了澄清。毕竟是些陈年旧事,有些微澜,但水花不大。
因为这件事情,楼主想起来一件案子。
也是好几年前,齐白石大师的后人状告一位著名画家。这位画家曾经是齐白石的学生。后来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敬仰和尊敬,特意将自己名字改成“师白”,寓意师从于齐白石。
但是,到了文革初期,也是这个学生,写了一张大字报,痛批自己的老师,并且说要将名字改回来,跟老师彻底断绝师徒关系。不过,文革以后,画家又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师白”。如今这位齐白石当年的学生,也是著名画家。正在筹备自己的画展。齐白石的后人到法院告他,就是让他不能用“师白”二字,因为当年大字报是他自己写的,白纸黑字。
用他自己原来的名字。
这位学生辩解说,当年文革,自己一来年轻,二来身不由己。总之,有很多无奈。但是,不同意改名字。
这桩民事案件最后法院怎么判决,楼主也不知道。
还有一个事情,中国有位相声大师,文革时候被批斗,他的一位学生上台揭发他,说到激动之处,上去给自己老师就是一个大嘴巴。文革过去以后,某一年,相声界有个聚会,当时有媒体也在场。有位青年相声演员走到这位大师旁边,说:“我是某某的学生,也是您的徒孙。”这个年轻人嘴里说的老师,正是文革时候抽自己老师嘴巴的人。于是,这位相声大师当着众多人的面,对于年轻演员的话,根本没理会,仍然自顾自和旁边人说话,让那个年轻相声演员有些尴尬。
楼主外公以前在北平做些小生意,算是养家糊口吧。境况有点像《欢乐颂》里面的王柏川。有个很小的门面房,雇了两个小伙计而已。
当时,外公也是通过其他人认识了一位大老板,姓孙。孙老板当时拥有全北平最大的一家车行,生意很大。外公和人家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但是偶尔也会到孙老板车行坐一坐,有时候到了中午,就外公出钱叫上外卖,大家一起吃,觥筹交错之间,商机也许就有了。
孙老板也给外公介绍过生意,也是人家看不上的小买卖,但是对于外公这样的小生意人就很不错了。
解放以后,公私合营。外公和这位孙老板就算是都进了一家工厂,不过外公是个小干部,孙老板是副厂长。
到了文革,孙老板被揪出来批斗,说他是什么大资本家,剥削阶级的代表等等。工厂里有人来找外公,让他站出来揭发孙老板的罪行,也是党考验他的时候到了,如果表现好,将来考虑让外公做单位的工会主席。
外公后来拒绝了,当然也失去了提拔的机会。不过,厂里有以前孙老板的伙计,有两个人站出来揭发他。一是说他算计伙计的工钱,当时进车行先做学徒,一般学徒头几年都是在老板家里做下人,但是每个月还是会给点零花钱的,就这些钱,最后全让老板娘给算计走了。
譬如说,老板娘让你去打酱油,本来是 5 元钱,她就给你2 元,剩下 3 元得你自己掏。如果你傻乎乎问:钱不够,买不了。那你就一辈子当学徒吧。另一件事情,就是冬天烧煤,孙老板家里有钱,烧得是山西大同的煤,这种煤质量好,但是送来的时候块比较大,学徒得拎着煤筐在外面,将大块的煤敲碎成几小块,然后再放进炉子里。但是,怎么敲能让煤不仅碎成几块,而且煤渣少,这是个技术活。经常有伙计弄得时候,一地煤渣,被老板娘抽了嘴巴。如今这些全成了孙老板的罪行。外公后来跟母亲说,其实孙老板和他相处时间并不多,这个人人品还是不错的,但是,也不是没给过外公难堪,人家毕竟是大老板,又偶尔会给自己生意,有些难听的话,也就不放在心上,出门混江湖,还能那么不禁说。但是,让他揭发人这种事情,做不来。倒不是上升到什么道德高度,主要也是老实人,踩着别人爬上去这种事情,真是不会。所以,这辈子就只能做个老百姓了。
社会四平八稳的时候,虽然也互相算计,但大多数情况下还都过得去。一旦社会陷入了动乱、战争时候,很多人内心最丑陋的一面就被诱发出来了。因为没有了法律的约束,变得肆无忌惮。
再者,很多被批斗的都不是无名鼠辈,你一个窝囊废,人家也不会瞧上你。那些被开批斗大会的,都是业界的翘楚。
人红,在任何时代不仅会被人喜爱,也会被人妒忌,一旦得了机会,恨不得弄死你。况且,人在红的时候,难免不保证自己有些地方做的不完备,人情世故有不周到的地方,即使你做的再好,也许有些话伤人而不自知。现在,机会来了,不斗你斗谁!现在谁红,都有人黑你,造谣,无中生有。其实,这些都还算是在法律范畴里。真要是放在文革,这些红人算是彻底遭殃了:你还走红毯,还走到国外去,肯定是外国间谍,里通外国;你还代言奢饰品,帝国主义的走狗,资本主义的应声虫。帽子一扣一准。
回到最初张少华这件事情,不管真相如何,事情已经过去了,那样一个黑白颠倒的时代,真正能守住自己本心的人不容易,有些人是典型的投机分子,而且有些人就是在任何时代都能混得风生水起,也不必再纠结于此了。
我们还是希望生活在一个法制的社会,那种“杀人不犯法,我也下不去手”的社会,真不是良民能呆得住的。
如果说文革能有一点点好处,那就是能让人更迅速、更清楚的认清一个人的人性。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5-24 18:00前面说过那些年被追捧过的所谓的“神医”。其实,“神医”背后都是隐藏着一个利益集团,表面上的繁荣都是利益集团刻意营造出来的,为的就是套取你口袋里的钱。关键是,钱被他们拿走了,病是一点没治好,而且还耽误了病情。
说到“神医”,当年的风云人物胡万林,他在终南山装神弄鬼的时候,还曾经被青涩时代的司马南打过假,据说司马南差点没能走出终南山。
胡万林当年就是使用芒硝治病,有不少病人慕名前来,很多是得了肝病,肝腹水造成腹部隆起,都是抬着进去的。而芒硝具有脱水的效果,所以病人是抬着进去的,自己走着出去的,说明没几天病看好了。果然是“神医”!其实,病没治一样,没几天,肝腹水又来了。但是宣传的效果是惊人的,好多人根本不听医生的劝,执意要去找胡万林。当时中国有个很有名的现代舞蹈家,叫陶金,以前有个著名电影演员也叫陶金,就是和白杨一起出演过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好像是,年代久远,记得不太清楚)。这个舞蹈家是跳现代舞的。
后来他也是得了肝病,也去找了胡万林,一开始也是效果立现,陶金本人还挺高兴,可后来还是不行了。他的遗孀说,最后病晚期,由于身体是胆囊还是那一部分破裂,造成他流出的眼泪都是金色的。挺可惜的一个人,89 年央视春晚还有他的舞蹈。
以前有个同事,说他老家有个亲戚,孩子得了白血病,本来是在医院治病,孩子的母亲也不知道从哪看了广告,说某家医院治疗效果好。就从正规医院跑到了那家医院,一开始确实有效果,全家都很高兴。然后就是不停催促你交钱,每次说的话就是:“再交 2 万元,保证好。”等你交了 2 万元,治疗一段时间,又跟你说:“再交 3 万元肯定好了。”
就这样一点点的挤牙膏似的把你榨干,等你没钱了,医院就说:“不是我不给你治病,你没钱了。我没办法。其实,只要再交 5 万元,肯定好了就。”到了最后,楼主同事那个亲戚也终于明白了,就是骗你钱。
初期的所谓病情好转都是些治标不治本的小伎俩,骗骗你。
而这些医院,也是把很多钱放在宣传、搞好和公检法的关系,你告也告不赢。
有句古话说得好:病急乱投医。可能没病的时候,总是觉得这些人傻,上当受骗。真有病了,只要一听说哪里可以治病,可能心里知道是个骗局,但还是抱有一丝侥幸的心理。
毕竟,人都是怕死的。
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在美国有个男的生意失败,各种不顺,于是他不想活了。看到有个地方,叫:自杀中心。这里能够给你提供完美的自杀方案,处理你一切身后事宜。于是男的立刻到了自杀中心。
中心让他入住进一个很豪华的套房,安排一个女士接待他。
据说来自杀中心的人比较多,所以得排队来。这期间,那位接待他的女士每天过来陪他,开导他,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男的不想自杀了。开始憧憬以后努力奋斗的生活。于是又提出了要离开这里。
自杀中心来去自由,但是男的之前是填写过一个表格,就是放弃生命的授权书。到了男的离开的前夜,怀着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睡着了,这时候,门被打开,放进一股无色无味的毒气,男的在自杀中心自杀成功。
故事结尾,那位接待他的女士得到了老板的奖赏,自杀中心是这位亿万富翁所建,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把想自杀的人劝解到不想自杀,在他们即将开启新生活的时候,再悄无声息的完成他们刚进中心时候的心愿。有一种特别的满足感。
那些骗人的医院和这个富翁做法有些相反,把一个拼命想活的人往死路上引导,但是却打着让你重生的旗号。
都是被金钱扭曲的变态心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5-29 09:01楼主以前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单位有个同事,她的外祖父是个盲人,解放前以给人算命、解梦为生。
解放以后,这些都被归为封建迷信,外祖父的职业生涯也就戛然而止了。
这位同事后来说,以前也觉得解梦这种事情是封建迷信。
但是后来发现,事情也不尽然。
梦有时候是心中所想,就是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有时候是身体的一种反映。以前大家可能学过文言文《晋侯梦大厉》,梦就是身体疾病的一种体现。
曾经看过一个事情,有个人做梦,梦见自己脚上就跟装了弹簧一样,走路一下子跳的很高,然后在忽忽悠悠落下来,一起一落之间让他觉得很不舒服。这个梦一段时间经常做。
一次到医院看病,很偶然跟医生说起来。大夫就说:“那有可能是你夜间血压升高,造成你难受。换个降血压的药试一试吧。”果然,换药以后,那个梦就再没有出现过。
有些梦是心中所想。楼主有个亲戚的女儿不是喜欢李易峰嘛,经常见面和我说李易峰有多好。我就说:“你又没见过他,又没有共过事,怎么就总说他好!”小女生就说:“你不知道,有一次我做梦梦到峰峰了。他请我吃水煮鱼。然后把鱼让我吃,他把碗里的辣椒都给吃了。”粉丝这样说,我还能说什么?楼主这个同事说,八十年代初,她的外祖父还活着的时候,住在一个院子的一个邻居悄悄找了过来,那时候虽然解梦是封建迷信,但是还是有人经常偷偷找外祖父来解梦。
这个邻居是个男的,四十出头。他就跟外祖父说,自己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是个公园,很美。他走得有些累,正好前面是个假山,就打算在假山下面坐一下休息。
正要走过去的时候,假山的缝隙突然钻出一条蛇。这条蛇身形不小,而且通体金黄,好像是纯金打造一般。冲着他突然张开嘴一下子扑了过来。当时他就惊醒了。
那位同事的外祖父文革时候也被批斗过,害怕了,就推说自己年纪大了,也糊涂了,说不好了。最后三言两语给打发了。
过了一天,这个邻居很高兴地过来说,那个梦是个财梦。
因为他今天上班路上捡到了 5 元钱,八十年代初的五元钱还是点钱。外祖父就附和说:“那不是挺好吗!”又过了一阵子,这个邻居又过来说:“那条金蛇看来可不是给我带来 5 元钱的财,是一大笔财。”问了才知道,这个邻居老丈人最近卖了一间私产房,是间平房,当时卖了不到五百元人民币。
现在五百元不是什么钱,可在八十年代初可是个可观的数字。这个邻居就很兴奋,一直叨叨自己要发财了。
又过了几天,他们两口子吵架,后来才知道,邻居老丈人卖房子的钱是要给自己儿子筹钱重新翻建旧房。
按理说,房子是老丈人的,人家怎么安排资金是自己的事情。可是这个邻居不干了,觉得那个梦就是暗示自己要发财,这五百元怎么自己也要分一些。就去老丈人家里闹,结果和小舅子打了起来。打架双方都很激动,有些控制不住,小舅子顺手抄起当时生火用的火钩子,一下子轮了过去,把自己姐夫一只眼睛很打瞎了。姐夫进了医院,小舅子进了监狱。
出事以后,楼主那位同事当时年纪不大。听见过邻居过来找外祖父解梦。就想问问他出事和这个梦有没有关系,但是外祖父什么都没说。
后来想想,可能那条梦里的蛇就是人潜意识里的贪念,其实梦里是告诉了你结果,但是,贪念一起来,说也阻止不了,最后还是被狠狠咬了一口。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6-04 07:4107 年的时候,楼主一个同事去银行办事,那时候人比较多,所以就坐在那等着。
楼主这个同事是个性格开朗活泼的人,属于跟谁都是自来熟。于是就跟旁边同样等着办事的一位男士聊了起来 。
这位男士西服革履,带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很有排场。聊天时候,男士说,自己大学毕业以后在一家国企上班,三十出头就已经做到中层了。但是他个人觉得国企的按部就班不适合自己,就毅然决然辞职,去了保险公司。
从基层卖保险做起,现在他已经是保险公司的副总了。本来是有别的保险公司挖他,但是现在的保险公司又是给他买房、买车,就是不放他走。
楼主那个同事有个侄女,当时中专刚毕业,工作一直没找落。就跟这位副总说,自己侄女找工作时候总是碰到保险公司给打电话,但是侄女性格内向,哪里是卖保险的料。这位副总就说:“不一定卖保险啊!我们公司有内勤的岗位,平时就是输入保单信息什么,很轻松,薪水福利也很好。” 同事一听,就说:“那能帮我们办一份这样的工作吗?”那位副总很痛快点头:“遇见就是缘分,咱们今天聊得特别好,这个忙我帮。”于是,两个人互相交换了电话号码。
同事就给自己大哥打电话,但是在电话里,她可没说和这位副总不过是在银行办事萍水相逢,而是改口说副总是自己的好朋友。大哥就打电话给这位副总联系,副总说,让小女孩带着简历到保险大厦来见他,不过,既然是熟人帮忙,不要公开找他,最好到了楼下先给他一个电话。
小女孩就带着简历如约前往。到了楼下给这位副总打了电话。副总没一会从保险大厦走出来,穿着西装,胸前还挂着工作证,显示是副总经理。
只不过收了简历,然后就让小女孩走了,连大楼都没进。
然后就给小女孩父亲打电话,说女孩的学历不高,他们这样的公司,这样好的位置,都是大学本科学历才行,事情不好办等等。说到最后,其实就是要钱。
女孩的父亲也有心理准备,只要能让孩子有份好工作,花钱认了。于是这位副总借口什么体检费、政审费等等,前后要走了不到四万元钱。可是工作是一点影子都没有。最后女孩父亲急了,说办不成就退钱吧,副总电话就打不通了。找到保险大厦,人家保险公司说单位根本没这个人,这才明白是上当了。
警察没多长时间就破案了,对方也不是什么保险公司副总,就是一个无业游民,长期靠诈骗为生。一开始,这个骗子还不承认,因为和对方拿钱都是现金,也没有什么打收条。可是,他们每次给钱的地方是个小饭馆,那个饭馆外面居然安了监控,每次收钱都被拍了下来。
虽然骗子认罪了,但是钱已经被挥霍了。肯定是还不了了。
这下,楼主的同事就惨了,天天被哥嫂打上门,找她还钱。
主要原因就是,如果她说是萍水相逢,他们还能有点警惕性,可她偏说是自己的好朋友,哥嫂就觉得知根知底,放心把钱给人家了,这下钱没了,工作也没找到,只能找你了。同事也没办法,被她哥嫂闹得不安生,最后听说是出了一部分钱才算是完。但是双方关系肯定是闹僵了。
楼主在北京的时候,一次跟着单位参加行业展会。会后,几家比较相熟的企业人聚会,其中有一个企业来的时候,里面有个穿着警服的人,互相介绍时候,说这个人是北京市公安局市局的一个处长。当时还觉得,这家企业人脉还挺广的,连市局都认识人。
吃晚饭以后,大家就去唱歌,这个处长也跟着去。当时楼主就觉得奇怪,因为一般警察,只要不是必须情况下,没人愿意穿着警服。因为穿着警服,大家就认为你是警察,一旦遇到什么情况,肯定找你。可是,这位处长不仅穿着警服,还跑去唱歌,实在是胆子够大。
回来以后,有个同事就说,那位警察有些奇怪,怀疑的理由和楼主一样。不过,大家都是一面之缘,随后也就忘了。
过了一阵,那家企业的员工给我们打电话,说如果谁想办理北京市户口可以找他,因为他认识那位处长,人家能量很大,可以办理,之前已经给别人办过了,很顺利。当然还是要钱才行。
我们也没这需求,自然也没理会。过了快半年,那家企业来人办事,说那个员工被开除了,原因就是他总是说自己认识什么公安局处长,能帮人办户口,真有人找他,结果最后上当了,那个什么处长就是个骗子。这个员工也是受骗的,没被抓进去就算是好事了。
上当受骗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心态都是一样的,认识了一个有权的人,希望利用对方的权利帮自己办事。
以前看一个人的人脉,往往指的是手机通讯录,现在有微信朋友圈,这个圈很神奇,把过去比较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看看一个人的朋友圈,大概也就知道这个人的社会地位了。
如果某一天,你的朋友圈里出现一个高出你很多阶层的人,而这个人又很热情地和你聊,那就要打个问号在心里了。
不是一个级别、一个层次的人做不成朋友。因为你们没有共同的话题,聊不到一起。你关心的他不关心,他关心的你也不懂。
以前楼主在北京认识一个人,她退休前是中央党校医务室的。经常见到一些封疆大吏,那些人偶尔也会来医务室,聊得很不错。临走时候也会说:“有时间到我们那去,我好好招待你。”这就是句客气话,真别当真。你真去了找他,他都不认识你是谁。
普通人,没钱没背景,平时办点事情很难,就算你磕了一百个头,事情都未必能办成。如果突然有个人,而且是有权利的人主动向你示好,十有八九有诈。
千万不要被电视剧里那些跨越阶级、阶层的友谊所迷惑,人看清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不容易,有时候很残忍,但已经是普通人了,就说明手里钱不多,看清自己总比让人把钱骗去更好。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6-08 18:14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开始如火如荼进行,微博上高考四十年的作文题,有多少人在岁月的时光里找到了当年青涩的自己。
说一个案件,大概快有 20 年了,但是印象很深。
案件很简单,一个保险公司的中层贪污了大量的保费,金额上千万元,后来被判处死刑,枪毙了。
这个案件之所以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主要是贪污款的去向。据说是被犯罪嫌疑人挥霍了,但是说起来 20 年前,消费远不如现在来得这么快捷,有那么多奢饰品可供花销。
这千万巨款有很大一部分下落不明。
人们流传,其实贪污的不会只是他一个人,肯定是一群人,也就是保险公司的窝案,只不过最后把他抛出来当了替罪羊。
这些都是街谈巷议的,没有什么证据,流传一阵也就罢了。
案件中的一个细节让楼主很感兴趣。警察在搜查嫌疑人家里的时候,发现一个很精致的小箱子,还有一把锁。想来是很重要的东西。打开一看,是几本毕业证书,都是中国知名学府的,不过,经过鉴定,全是假的。嫌疑人交代说,这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