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都传说这男的是台长的干儿子,因为我们台长是个女的,倒是没传出绯闻,估计这相貌要是下去嘴,那这台长就太彪悍了。
这个男的霸屏将近快 10 年,总算是换人了,那次也是电视台公开对全国招聘,说是引进优秀人才。
终于亮相的男主播果然相貌英俊,小伙子一看就特别精神,立刻赢得一致好评。工作了不到两年,忽然有个女的跑到电视台门口,说是这位男主播的爱人,要进去找他。
电视台都是武警站岗,门卫负责审查证件,如果找人,也是门卫打电话,本人或者栏目组派人出来接。于是门卫就给这个男的打电话,那主播一听,开始还以为找错人了,确认以后说,自己还没结婚呢?哪里来的爱人?但是门卫让她走,这女的却不肯,还硬要往里面闯,最后是武警把她弄到外面。可是,以后这女的隔三差五就来,站在门口等着男主播。而这位主播并不是本地人,就住在
电视台的单身宿舍,每天跟着单位定点的班车走。
有一次,这女的看见班车上有男主播,就拦车不让走,最后,依旧是武警四个人手脚一起把她抬走的。
谁都看出,这女的精神有问题,电视台就设法联系她的家人,女的家族中,有个叔叔是精神病,所以,也就基本确定她也精神不正常。一下子没办法了,跟一个精神病讲理,时间久了,好人也会疯掉的。
女的在电视台外面等这时候,因为楼主这边住的离电视台比较近,有两个邻居大妈没事跑去看热闹,回来还绘声绘色学一遍,最后改不忘总结一下自己:唉,我也是闲的!不过,这女的这种情况持续时间不长,有小半年就不去了,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不去了,也许又有新目标,喜新厌旧了。
不过,那个男主播待了没几年,就转投上海电视台了。我们这个地方,怎么都留不住人,本地人留不住,外地人就更留不住。
其实,大部分的粉丝还是很好的,那些变态粉丝并不是追星变态,不过是披着追星的外衣,隐藏自己变态的本质。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9-03 11:34 有句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个大江湖,而这个大江湖又是由若干个小江湖组成的。有时候,不曾深入其中,真是不知道身边的那些隐藏江湖风浪。
楼主曾经去的那家经营医疗器械的公司,过年时候要求有人值班,那一年楼主是大年初四值班,正好有个业务员过来,她是公司老人了,主要是往药店铺货,说起来药店的江湖规则。
平时最普通不过的药店,我们不过是进去买药,经她一说,竟然也是一堆江湖规则。
药店,不论是国营、私企、股份制,基本经营模式差不过,有一部分是自营柜台,有一部分是外租柜台。外租柜台的员工考勤是店里管理,其他是外租厂家负责。
一般外租柜台的销售进店之前会有培训,不仅仅是业务,还有就是药店的一些江湖规则。
比如说,你是外租柜台的销售,如果有顾客进店向你咨询,你要知道他咨询的药品是那个柜台在销售,不能一问三不知;其次,若是正好自营柜台没人,你可以代开票,这里面也是有学问的,如果这种药品和你所卖的是竞品,那么要先本着药店自营柜台第一,如果顾客不愿意买,才可以推荐自家产品,不要和药店自营的抢生意;最后,要和周边柜台搞好关系,这样你不在或者休息时候,人家也可以帮你销售,平时也要帮助店里搞好促销活动等等,营业员之间的小心机不比宫里少。
这样一听,顿时发觉平时看起来简单无比的卖药,自己可能都干不来了。那个业务员就说,她负责的一家店就曾经出过事情,不过也说不好是谁干的。
那家药店是国营,上下两层,地处繁华,所以客流量不少。
一楼全部是自营,卖药品;二楼一上楼梯就是六个外租柜台,两个是一组,归一家,一共三家。迎着楼梯的卖保健品,中间是卖性保健品,最后一家还是卖保健品。
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了,第一家和最后一家都是保健品,产品名目也是大同小异,所谓同行是冤家。这第一家守着楼梯口,卖货的大姐姓张,又高又胖,大家都叫她大张姐。
大张姐非常热情,而且自己位置又好,见人上楼就很热情招呼:“大妈,买点什么?”,:“大兄弟,买点什么”等等。人家要是买别的,他给人家指路,买保健品,那自然就按住在自家柜台。
不过,这样一来,最后一个柜台的那家,同样卖保健品的就惨了。客人在大张姐这就被截留了,即使有几个“侥幸”到了她这里的,能够行成销售,一个月下来这营业额也是惨不忍睹。
最后这家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联合店里搞促销,或者在店门口多放置写易拉宝之类,开始还有些效果,不过,有些客人糊涂,一上楼梯以为是大张姐这家,而大张姐也不含糊,来者不拒,有时候这做活动还能带动大张姐这的销售。
本来大张姐的销售业绩已经很好了,但是她这个人很强势,甚至有时候看见顾客站到最后一家柜台,如果凑巧那里没人,她就过去想法子把客人拽到自己柜台,为这个事情,最后那家的销售差点跟她打起来。
按理说,药店的江湖规矩,客人在别家柜台,哪怕人家暂时不在,也不能过去抢客人,虽然大张姐知道自己不对,但是也坚决不会认错,反而有时候跟顾客聊天,说什么最近那家卖保健品的柜台有很多人来退货,吃了也不管事等等,店长为这个出面找大张姐谈话,不过,大张姐这个人是永远有理,你说一句,她那有二十句准备好的等着你。
过了有快一年,最后那家卖保健品的撤柜了,那个销售也调到了其他药店。临走时候,和她关系不错的几个店员说:咱们晚上聚聚吧,算是为你送行,以后不能在一起做同事了。
晚上大家一起去吃烤羊腿,本来没请大张姐,知道她们关系不好,谁知道大张姐不请自来。喝了不少啤酒,说了一堆难听的话,也不知道是喝醉了,还是清醒着,本来一顿散伙饭,因为大张姐最后是不欢而散。
夏天的时候,大张姐晚上下班,那天外面下着大雨,天色很暗。大张姐家离着药店不远,所以穿上雨衣,骑着自行车回家。
路上有一个地方正在修路,挖了一条挺深的沟,沿着沟的边沿放的那种很小的圆锥隔离栏,大张姐沿着隔离栏骑车,这时候后面突然一股力量往侧面推了她一把,结果她连人带车全都摔进了沟里,因为下大雨,她根本看不清后面推她的是谁。
身体大部分是软组织挫伤,这些到还是轻的,主要是她摔下去的一瞬间,沟里也不知道是什么硌了她腰一下,很长时间,她站久了就腰疼。
因为当时没有证人看见,监控也是模糊不清,不知道是故意为之,还是不小心撞到的。大张姐后来上班以后,没事就琢磨这起事件,跟别人说,她出事那天,到药店后院取车,骑出来以后,看见药店正门站着一个男的,穿着雨衣站在药店的屋檐下抽烟,因为下雨,也看不清脸,可是她后来仔细回想,觉得那个人抽烟的神态很像之前撤柜的那家保健品公司销售的丈夫。因为他来过药店几回,在门口抽烟时候被她看到了。但是又没证据,只能自己猜测。
药店里的人就说,大张姐这样怀疑人家,也说明她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招人恨。
那个业务员最后说,这个大张姐也是多灾多难。曾经有一年冬天,她从药店下班,那天街上路灯坏了,很黑,结果遇到了抢劫,其实大张姐包里没有什么钱,慢慢大张姐看清那歹毒虽然是个男的,但是身形极其矮小,而她自己是又高又胖,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竟然开始和歹徒搏斗,混战之中被歹徒刺中腹部。
送到医院,以为伤的很严重,没想到,大张姐太胖了,尤其是腹部,全是厚厚的脂肪,竟然无大碍,这胖有时候也能救自己一条命。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9-10 11:09楼主以前公司安装了一整套监控系统,某天出了故障。因为很紧急,来修理的人是他们公司的副总,姓严,这个人曾经来过几次,也算熟悉。
那天修理好了以后,已经过了下班时间。老严有些不好意思,说是自己耽误了大家,非要请吃饭。时值盛夏,大家就跑到大排档撸串喝酒。
老严平时不太爱说闲话,有事说事,无事也不扯什么八卦。
不过一喝了酒,人就马上变了,话就开始多了起来。
总结起来,他说的算是《我的前半生》吧。闲来无事,楼主写一写,电脑前在座诸公看一看。
老严高考时候,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不幸,老严高考落榜了。那时候,高考落榜就是失业在家。一家人很是发愁。
这个时候,班主任找到老严,说目前本市几个重点中专面向高中毕业生招生,这些中专以前只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现在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毕业包分配,都是好单位。老严最后进了银行中专,毕业以后会被分配到银行工作,这下,学校和工作都有着落了,一家人很是高兴。
两年很快过去了,到了要分配的时候,可是人家银行开始要求干部年轻化和知识化,年轻化老严符合,知识化不符合,银行不要中专生,最差也得是大专,还的是那种国家全日制的,什么电大、夜大、高自考统统不要。老严班上 26 人,最后只有 4 人去了银行,全是家里有背景和人脉的,而大多数只能眼巴巴等着学校想办法。
老严的母亲想起来自己娘家有个亲戚,在一家效益很哈的中型国企做领导,可是两家这些年一直没有来往,如今有事情想起人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为了儿子有个好工作,就舍下脸去求人家,不出所料,被对方礼貌而冷淡的拒绝了。
没办法,不能一直呆在家里,老严去了一家农村信用社,离家远不说,还是个临时工。这时候,那位在国企的领导爱人生病住院,而医院离老严家里很近,老严的母亲立刻冲上前,把伺候病人的工作一把揽了下来,而后就像对待亲妈一样,无微不至地伺候了 22 天,也不知道是人家感动了,或者不想欠人情,老严被招进了那家国企。
按照老严的专业,他是应该进财务,但是人家财务不缺人,老严就去了单位的设备中心。其实老严倒是喜欢这份工作,他本来就是个技术宅男,喜欢跟机器打交道,没多长时间,就把单位的这些设备都搞清楚,甚至后来他能动手把设备修理好。大家也知道他是领导的亲戚,又很好学能干,所以连续几年都是单位的先进员工。
而这家单位效益确实很好,工资、奖金、福利这些,就连那些进了银行的同学都羡慕不已。老严也像同龄人一样,恋爱、结婚、生子,日子过得还是很滋润的。
30 岁的时候,老严的儿子刚六个月大。这一年,老严在单位做领导的亲戚出事了,被检察院带走,罪名是贪污受贿和渎职,据说后来坐实的贪污金额就有 400 多万。老严是领导的亲戚,自然也受了牵连,被停职调查。
不过,老严这个人,平时醉心于技术,对于权术并不上心。
原本他的亲戚看他还算能干,想提拔他,但是老严不上道,为此,亲戚还对老严的母亲说,老严这个人不上进。现在看来,当初的不上进倒是救了老严一命。
虽然没事,被解除调查,但是原本的工作岗位是回不去了。
单位里的人知道老严靠山倒了,也不像从前那般敬着他了,人事处也不给他安排新岗位,每天就在单位漂着。
不安排工作,就意味着收入锐减,只发基本工资。老严孩子还小,到处都是要钱的地方,他也找过人,但是后来对方告诉他:如今单位上层权利争夺白热化,没人记得你。你找也没有用,先过几天“自在闲人”的日子,至于什么时候安排工作,只能等,时间谁也说不好。
老严无可奈何,只得每天早上到单位人事处点个卯,而后哪凉快哪呆着了。他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渴望有个工作,
有张办公桌,可惜,没人能帮他。
而家里爱人也不答应,每天跟他吵,说事情没有着落就不要回家,最后一赌气,带着孩子回娘家了。
老严也很烦,每天回家的路上有个公园,他没事,就进去看那些老头下棋,也就在这当中,遇到了一个眼镜男。
那个男的自称 56 岁,是一家研究所内部退休人员,也是没事,在这打发时间。老严来公园总能碰见他,就多说几句,眼镜男就问老严在哪里工作。老严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单位挨整,就顺嘴说自己是某个单位的,如今单位进入破产清算,等拿到清算费用再找工作。
眼镜男似乎很喜欢喝老严说话,两个人甚至一起中午在酒馆喝了几顿酒,关系变得熟络起来。
快到秋天的时候,老严岳母过生日。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和妻子关系一直不好,老严也想借此改善,特意备了一份厚礼去贺寿。当时亲戚们也都来了,大家先在岳母家说会话,然后去饭店吃饭。
老严正在和亲戚闲聊,此时岳母喊他,但是他没听到,自然没理会。这时候,老严的妻子突然站出来,照着老严的腿狠狠踢了一下说:“我妈跟你说话呢,你还不搭理,这一屋子就你挣钱最少,装什么装!”老严当时愣住了,屋子里满是尴尬的寂静,也不知道是怎么到了饭店,总之,寿宴很热闹,似乎大家都忘了发生了什么。
那天,老严一个人骑车回到家,坐在地上失声痛哭。他觉得自己活得太失败了:大学没考上,上了中专,却没有工作;如今这份曾经让他骄傲的工作,是自己母亲给人当老妈子换来的;是啊,他有什么啊?所以,自己老婆才能当着一屋子亲戚给他没脸。
都二天,老严尽管心情糟糕到了极点,但是也得上单位去报到,如今正走背字,平时无所谓的事情现在人家都能拿出来说你,不能给人家落口实,回头说你没来,扣你工资,原本挣得就不多了。
从单位出来,又到了公园,遇到了眼镜男,似乎看出了老严心情不好。眼镜男就说:“走吧,别看下棋了,我带你去个地方散散心。”两个人一起骑车,过了有半小时,到了一个居民区,就把车放在那,开始步行。又走了 10 多分钟,到了一个单位的前门,老严一看,单位是:纺织机械厂,早就倒闭了。
门卫看见眼镜男,打开大门,两个人一直往里走,到了一处很隐蔽的小二楼,此时,老严听见里面有声音,进去一看,才发现这是一个赌场。
眼镜男示意老严去玩一玩,但是老严推说自己没带钱,眼镜男就说可以先跟赌场借钱,他做担保,老严又说,自己先看看,以前也没玩过。其实,在赌场的每一分钟,老严都在想,他该如何脱身。
并没有为难老严,最后和眼镜男一起离开,路上,眼镜男指着路边的豪车说:这些车的主人原本第一次来的时候和咱们一样,都是骑着自行车,玩了几次以后,就换豪车了。
老严随声附和,可心里却是很不赞同。
回到家以后,老严又把以前摆弄的线路和机器拿了出来,从前是没心情,可是从赌场出来,他发现还是这些机器更可爱。
再也没去公园,也没有见到那个眼镜男。老严就这样在家呆了快半年多时间,单位终于有消息了,在青海成立了一个项目部,需要人,问他去不去。老严本来不想去,家里孩子小,缺人。
但是,老严的媳妇倒是痛快,说你现在有机会不去挣点钱,天天在家大眼瞪小眼有意思啊?去青海那边,工资待遇不仅和从前一样,每个月还有 1400 元的高原补贴。
老严去了青海两年,回来的时候虽然挣了不少钱,但和妻子离婚了,他不在的这两年,媳妇出轨了。
自从那次当着娘家人狠狠提了自己一脚以后,老严就觉得心上始终有一根刺,对于离婚倒是能接受,就是觉得对不起孩子,那么小,就在单亲家庭长大。
不过,这次在青海的工作,他认识了一个私企的老板,那个人很欣赏老严的技术,于是鼓动他跳槽,而老严所在的国企已经今不如昔了,思前想后,最后辞职走了。现在在
这家公司做了副总,收入比之从前当然高出很多。
曾经老严也想过那个眼镜男为何要引自己入套,主要原因可能是自己无意中说的单位清算,等着拿补偿金走人。眼睛男可能听说这几万元的补偿金,于是就带着老严去赌场,可能老严如果真的开始赌博,眼镜男从里面有抽成。不过,这些都是事后老严的猜测。
以前,香港的歌手徐小凤唱过一首歌《顺流逆流》:不知道在这圈中转到这年头,只知道在这圈中经过顺逆流。
老严当时四十出头,这个年纪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前半生。
人都希望自己经历顺流,顺风顺水,自然轻松不少。但是生活不可能只有顺流,逆流的时候,也许有好心人帮你一把,拉你一下,或者几句话点醒你,但可能更多的时候,没人帮你,自己不能迷失了心智,老严这点很好,最落魄的时候,坚守了底线,而且一眼就看出了眼镜男的谎言,所以没把自己陷进去。
判断一个人好坏,平日里你好我好的时候很难,只有遇上事情了,关键时刻你才看出这个人可交还是要断交。
前半生里遇到逆流,不一定后半生就全是顺流,但是,我们可以把前半生在遇到逆流的经验去面对后半生的未知和不可测,不会那么慌张和惶恐了。有时候想想,谁都希望这辈子平平安安,无病无灾,但是真的遇上了的时候,我们能够守住本心,不至于雪上加霜。
所以才会有了那句“福无双降,祸不单行”名言。
人这一辈子可能都会有一个人深夜痛哭失声、孤独无助、忐忑不安的时候,经历过了,才发现岁月静好是多么幸福一件事情。
很多年纪大了的人,开始喜欢京剧,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腔不再如年轻时候听的那般索然无味,为什么?阴阳顿挫之间,其实是听到了这些年经历过的人和事,人生百般滋味全都在里面了,你听懂了,也老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9-16 15:37前一段播出了网剧《鬼吹灯之黄皮子坟》,说到黄鼠狼,很多人都知道这货是民间传说的三大仙之一,楼主一个同事曾经和我说过关于黄鼠狼的故事,楼主这个同事是 1974 年参加工作的,那时候才 17 岁,在蔬菜公司。前面那个蔬菜公司爱开玩笑的小张,诡异的死去事情,也是他告诉我的。
蔬菜公司里有个同事,别人都叫他老姚,但其实这个人姓崔,只不过他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喜欢摇头晃脑,一副过去老学究的做派。但这个人本身连中学都没读完。同事就说:“你说话老摇脑袋干什么?”久而久之,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摇,谐音就成了老姚,至于他姓崔这件事情,很多人到不记得了。
老姚有五个孩子,四个男孩一个女孩。媳妇是农村的,在一家工厂做临时工,所以这一家子收入并不多,而孩子多,且男孩多,日子就不是很富裕。每个月老姚都要到单位工会去申请补助。
有一次,楼主这个同事,那时候还是个 20 出头的小伙子,看见老姚借了住在单位的单身汉煤油炉子,煮了一锅东西,看得出来是肉,心里很好奇,觉得老姚不是那种一个人背着全家吃肉的人。
转天和自己师傅说了,师傅就叹了一口气说:“他也不容易,我跟你说,他吃的是老鼠肉。自己在咱们单位食堂抓的。”楼主那个同事一听吃惊不小,觉得似乎只有过去闹灾的时候,才有人吃老鼠肉。师傅就说:“老姚家里孩子多,那些个儿子哪个不能吃,他又偏心疼闺女,有点好的都给家里了。毕竟他也是个壮年男的,也馋肉,他自己说那些老鼠都是单位食堂长大的,吃的也是米面,不像外面的老鼠那么脏,所以自己才敢放心吃。唉,都不容易。不过,你可别跟他一块吃。”过了一阵,楼主那个同事又看见老姚用煤油炉子煮东西,就凑前看了看,然后说:“这就是老鼠肉啊?”老姚看了他一眼没说话,用勺子捞出一点说:“尝尝?”楼主那个同事想起师傅说的话,没敢接,转身走了。走出去一会,后面过来一个人,拉住他说:“幸亏你没吃,你知道那锅里煮的是什么?告诉你,是黄鼠狼的肉。” 老姚在食堂不仅抓住过老鼠,还抓到过黄鼠狼,他还和别人说,黄鼠狼的肉很好吃,有点类似于鸡肉,旁的人谁也没吃过黄鼠狼,自己也没有发言权,听他一个人说。
8 月的时候,老姚本来应该下班走了,但是在单位和别人打牌,那时候大家住的都在单位附近,经常下班不回家,在单位打牌或者闲聊。晚上九点过了,老姚的媳妇看他还不回家,就让大儿子去单位找,没想到两个小儿子也要去,于是三个孩子就出了家门去父亲单位。
路上大儿子要撒尿,让两个弟弟先在前面走,他随后就到。
没想到,单位门口停了几辆拉货的大卡车,那两个孩子身材小,大货车盲区看不见,结果倒车时候都给轧死了。
单位的车是有责任的,给了老姚赔偿,当然那时候看着还不少。老姚五个孩子变成了三个,而且马上大儿子也上班了,家里终于不再吃补助了。老姚也不用再去食堂抓老鼠了。
不过,后来单位里人说,原来老姚吃黄鼠狼肉的时候,别人问他:“老姚,你吃了几只黄鼠狼?”老姚说:“本来抓到三只,结果跑了一只,这东西不好抓,一共我就吃了两只。” 联想到老姚三个孩子的遭遇,无论说的,还是听的,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楼主那个同事曾经很认真的和我说:“有一年,我和师傅两个人在单位仓库卸货,当时货还没来,我们两个人就在门口说话,这时候借着月光,看见一只黄鼠狼站在门口空地上,站起来,两只前爪互相一搭,然后对着月亮念念有词,那情景真不是我骗你瞎编的。有些事情,不能不信!”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9-17 07:49前两天看《巡视利剑》,看到了原来哏都的那位公安局长,在法庭上还哭天抹泪的,也不知真假。
曾经有个哏都的同学和我说过一件事情,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这位局长在任的时候发生的。
90 年代末,哏都自行车偷盗现象比较多,我那同学就丢过两辆自行车,也报了案,不过也没什么用。
后来,派出所和居委会联合通知,公安局推出一项防止自行车被盗的新举措:防盗车牌。这个车牌分为主牌和副牌,主牌安装在车把上,副牌由自行车主人保留,一旦自行车被盗,失主拿着手里的副牌过来报案即可。这样一套车牌工本费是 30 元。
但是,问题来了,如何防盗呢?派出所警察的解释是:这个车牌上牌时候,需要车主带着购车发票和居民户口簿,到属地派出所或者居委会办理,一旦被盗,他们凭借失主手里的副车牌寻找丢失车辆速度会快一点。
但是大家心里疑问还是没解开,怎么就快一点呢?难道小偷不知道把车牌换了,或者干脆卸掉?
种种疑问没有解开,于是去上牌的人数寥寥。
楼主同学有个亲戚就是在派出所工作,有一天忽然给他打电话,说如果车牌没上,干脆到他们这边来上车牌。算他的一个业绩。现在派出所每个民警身上都有任务,必须完成多少,不然就要扣工资。
车牌的工本费从 30 元降到了 10 元,倒是上牌的人还是不多。那时候,哏都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警察,在自行车道上站着,看见自行车车把上没车牌的就拦下,说:“上个车牌吧?”不过不强制,你如果不同意,他也不能不放你走。
有的民警和辖区企业关系好的,就找企业帮忙,企业出钱给职工上车牌,也不要发票或者户口簿,给钱就给牌。
有的人上了车牌,结果自行车还是丢了,找到派出所报案,说你这个防盗车牌不管用,拿着立案的通知,你就可以不再花 10 元钱给新买的自行车上车牌了。
想起来觉得可笑,但是这件事情真实发生了。过了一阵,几乎自行车都上了车牌,但是自行车偷盗却依然发生,再过几年,上过的车牌各种毁损,全都烂掉了。这件事情也就没人再提了。
如同一出闹剧一般,只不过所有人都做了一次群演,而主演是谁,却依然不知道。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9-17 18:16说到楼主那位曾经在蔬菜公司的同事,也是个很有趣的人,楼主很多故事其实都是和他闲聊听来的。
这个同事姓崔,和那位吃黄鼠狼的人同一个姓。他的家也是在蔬菜公司附近,原来的蔬菜公司都建在市区偏远地带,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偏远地带逐渐也成了黄金地段。
蔬菜公司早就没了,地也都给卖了。但是这些过去职工居住的平房区却一直没有拆件动静。也不是没有房地产开发公司看上这块地,只不过调查一圈以后发现,这里住的都是些个下岗工人,很多老少三代挤在一起住,私搭乱盖很严重。
一旦要拆迁,很多人都指着这个机会赌上自己后半辈子。
曾经有个地产公司的老总就说,这些个穷人一个个就跟那饿狼似的,眼都绿了,恨不得扑过来恶狠狠咬我们几口肉下来,问题太多,水太深,还是谨慎为好。
这一谨慎,老崔他们拆迁就又没信了。虽然市政府年年说,这里问题一定要解决,但是牵扯太多,最后都没了下文。
有些条件好一些的,买了别处的楼房搬走,这里的平房就租出去了。时间一长,人员成分就有些错综复杂了。
老崔他们这个院子还都是原来单位的老职工,互相都是知根知底的。可是他们隔壁院子一大部分都租出去了,住进来一些身份存疑的人。说他们身份存疑,是这些人平时也不上班,有些人就站在胡同街道边上,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过了一阵,一个院子的人告诉老崔,那个院子里住的都不是什么正经人,女的就是站街女,卖淫;男的就是充当打手。没想到和这样人做邻居,大家都觉得很没有安全感。
日子久了,老崔也品出来了,这个院子里的人,其实还不是卖淫那么简单,似乎在玩仙人跳。有时候深夜睡着觉,外面一阵喧哗,就知道又有人入套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可谁也不敢去反应,担心这些人的打击报复。而这些人,对于胡同里的人,平时也不会骚扰,最多就是点个头而已。可能也是他们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吧。
夏天的时候,胡同口多了一个卖小吃的商贩,夫妻两个。
女的负责收钱,男的负责卖东西。一个改装的小车,上面放了好几样小吃,男的胖胖的,四十多岁。他们卖的熟食味道还不错,老崔也买过好机会。
熟悉了就多聊几句,男的就说,自己和媳妇下岗,也不会别的,他们家祖上就是干这个的,算是有些手艺,勉强养家糊口吧。老崔还善意提醒,说胡同里有些人是卖淫的,要小心!男的就乐呵呵说:“我知道,他们还上我这买过东西呢,咱不怕,我媳妇在旁边呢。没事。”小商贩在这一干就是两个多月,每天和胡同里出出进进人打招呼,混得很熟。
某一天,老崔下班回家。胡同口没看到小贩的车,还有些纳闷,怎么今天收的这样早。
一进门,老崔爱人就亟不可待地说:“今天出大事了!”原来中午警察来了,把旁边院子那群人连锅端了。老崔听了也没惊讶:“早就应该抓他们,现在我看都有些晚了。”他媳妇就说,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胡同口那对小商贩,其实是警察乔装改扮的。
当时抓捕时候,正好有个邻居要出门,看了个满眼。他们这个犯罪团伙有个比较重要的负责人,是个女的,平时总爱穿一双白色皮拖,她还经常去小商贩那买熟食,那个小商贩还跟她开过玩笑,给她取了个外号叫:小白鞋。
今天中午,小白鞋又去那买熟食。转身走到胡同中间时候,那个小商贩忽然从后面叫住她说:小白鞋,站那别动,你只要动我就开枪。小白鞋和正要出门的邻居都看见了,那个白白胖胖的小商贩双手都拿着枪,枪口冲天。
小白鞋愣住了,要出门的邻居也愣住了,不太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过了几秒钟,眼看警察过来了,小白鞋扔下手里的熟食转身要跑,那警察果然开枪了,不过是冲天鸣枪,那个邻居后来说,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见真正的枪声,感觉一点都不真实。
枪声把小白鞋给吓住了,果然不敢再跑,这时候陆续警察都过来了,也不知道刚才都藏在哪里了。然后看见他们带着那个院子里的人,陆续出了胡同,上车走人。那几天,整个胡同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情,老崔就说,这以前听说过地下工作者,觉得挺神秘的。经历过这个化妆成小商贩的警察,真看不出是个警察,平时聊天一点破绽也没有,感觉就是个自己创业的下岗职工。
后来听说,那个警察在家世背景上没说谎,他们家过去就是卖熟食的,平时买的那些熟食上都是他自己在家做出来的,可能成本公安局给报销了吧,不知道利润怎么算?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9-22 20:42
说到卧底,楼主知道一个旧事,但是细节不祥。
这件旧事是由一个小吃引出来的。在北京还是北平的年代,楼主的外公很喜欢一种小吃:烧羊肉。
这烧羊肉的做法楼主也不太清楚,那时候,胡同口有一家清真牛羊肉铺,平时卖些牛羊肉,由于肉质新鲜,且价格公道,所以生意很好。肉铺里有个老师傅,带着个小伙子,做些烧羊肉。
楼主的外公平时走到胡同口,一闻见这烧羊肉的味道就走不动,上前说:“伙计,来二两烧羊肉。”伙计应一声,赶紧上称称好,这烧羊肉的包装也很有特色,绝不是现在什么破塑料袋,用的是早上现采摘的新鲜荷叶,要的分量少,就半张荷叶,包好,用草绳捆好,拎着就回家了。
到了家,也不必寻碟子寻碗,打开荷叶包装,烧羊肉的焦香和着荷叶的清香,迅速香遍屋子每个角落。温一壶酒,就着烧羊肉一吃,完事把荷叶一扔,特别环保干净。
这烧羊肉的小伙计是个山东人,个子不高,也不太爱说话。外公那时候喜欢逗他:“哎,人家山东大汉,个子都高,你怎么这么矮,冒充山东人吧?”小伙计也不答话,就是嘻嘻一笑而过。
北平和平解放以后,公私合营,这肉铺并入了国营的副食店。但是还是以前肉铺的老人,就是看不见那个小伙计了。
过了一阵,外公才听以前肉铺的人说,那小伙子是个共产党,算是地下党成员,如今有别的任务,所以不在这了。大家一开始都不信,觉得那不过就是个孩子,怎么就和地下党扯上了。但是,确实千真万确。真是大跌眼镜。据说,这小伙计算是个交通员,这个清真肉铺也算是个情报中转站。
楼主前面说过有个亲戚的父亲在北平做地下党,也说过在补习学校的那些地下党。曾经那部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想来这傅作义也不是个肯随便就同意和平解放的人,一方面是正面战场的节节胜利,另一方面是北平地下党的工作太出色了。连傅作义的女儿都策反了。
北平的和平解放也是很多股力量促成的结果。如果没有足够的底气,跑去和傅作义慷概激昂一番,保护北平古城,也不过是书生意气罢了。
正面战场和隐蔽战线终于相逢在和平解放的北平,只是这重逢的喜悦,再想到十几年以后红区和白区开撕的惨烈,真是让人不胜感慨。
说回烧羊肉,楼主曾经偶然路过一家小吃店问过老师傅,老师傅还颇为惊讶我居然知道烧羊肉。不过他说,烧羊肉不出数,而且再用荷叶做包装,这价格就贵了去了,算是轻奢品了,一般老百姓不是买不起,只是要犹豫再三。不过,北京月盛斋还有卖,不是荷叶包装,而是真空包装。
记得某一年某省的高考作文题是《我愿意生活的年代》。
如果可能,忽然想去看看旧时的北平城,去前门青云阁吃些小吃,说不定还能碰到鲁迅先生;到北大旁听胡适先生的课,顺路再去看看北大图书馆那个一口湖南口音的图书管理员;到大世界楼下看陈独秀先生散发《共产党宣言》传单;坐着人力车看看从东四牌楼到沙子口要多少钱;去那家胡同口的肉铺看看这烧羊肉到底如何做的。还有好多,一时间却想不起来了。
可能我们现在厌倦的当下,正式若干年后的人无比怀念的从前。往事不可追,犹可忆。还是珍惜当下吧。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9-23 10:01
进来悬案少,我们说个不省心的熊孩子事情吧。
这个熊孩子是楼主一个亲戚的孩子,虽然是远亲,但来往还算多。
熊孩子打小就不省心,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和同学课间在教室里打闹,结果把同学胳膊弄骨折了,他妈就得跟单位请假,带人家去医院,交住院费,买营养品上门赔礼道歉。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因为他们家有间空着的平房,结果他带着班上一个女孩在那间平房过夜。被女生家长告到了学校,虽然事后证明没什么事情,但是也被女方家长好一通臭骂。
上了职高以后总算安生了些日子,他学的是酒店管理,毕业以后分到了一家央企下属的酒店,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福利待遇都不错。可是,不到一年,他因为和上司打起来了,辞职不干了。
从那以后,他的工作很不稳定。今天这家干几个月,明天那家干几个月,哪一家的时间都没过一年。有时候,失业在家时间长达一年多,父母还得给他交着各种保险。
失业就意味着没收入,原来的女朋友也吹了,天天在家待着,本来就胖,越发不可控制地长肉。最后,这熊孩子父亲急了,跟他大吵了一架,总算是第二天爬起来出门找工作去了。
工作没见到踪影,却被他父亲发现某天开着一辆汽车回来。追问之下,他才说,这汽车是一辆二手车,总价四万元,他没有收入,这四万是从爷爷奶奶和小姨那要来的。每个月油钱开销是爷爷负责。
给亲戚夫妻气的,赶紧上银行取钱,挨家还钱。但是车已经买了,毕竟是一辆二手车,也卖不上价钱,就先开着吧。
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也交了新的女朋友,而后似乎人也年纪渐长,不再像从前那般任性胡闹了,结婚以后,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人也稳重了许多。亲戚也觉得很是欣慰。
某一天,一家人正吃饭,突然门外有敲门声,说是居委会的人。开了门以后,一下子进来好几个大汉,找到亲戚的儿子以后,一把摁在墙边。
这时,来人表明身份,是警察。上门抓人的原因是熊孩子在网上买枪。公民是禁止持有枪支的。在家里的壁橱夹层,找到了那把枪和一小盒子弹。熊孩子也承认自己在网上买枪。
眼看公安局的人就要把孩子带走,亲戚急红了眼。想起来有个很要好的同事儿子,就是做刑警的,还认过她做干妈。
赶紧给人家打电话,也真是凑巧,这个刑警正好在家休息。
立刻打车过来,跟来抓人的同行亮明身份,看看能不能通融一下,他担保,这家孩子就是好奇,绝不是要买枪犯事。枪带走,人就不要带走了,事情就这样抹平如何?来的警察一看确实是一个系统的,提的人名字也都认识,好说歹说,算是同意,警告了几句以后带着枪走了。
等警察走了,楼主这个亲戚一下子就摊在地上了。那个做刑警的干儿子就说,幸亏今天他在家,自己也就是个普通警察,如果一旦被带进分局,那事情麻烦就大了。轻则一年,多则三年牢狱之灾等着你了。
楼主那个亲戚就跪在他儿子面前说:“你妈不年轻了,也六十几岁的人了。你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能不能
安分点,让你妈我多活几年,算我求你,行吗?”所以说,这人要是没个背景、没个人脉,千万别干犯法的事情,抓的就是你。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9-29 10:21 楼主听来
一个招聘面试时候遇到奇葩的故事。
有个同事,哥哥在一家企业做人力资源。这家企业原来是个私企,后来也不知道怎么运作,被一家国企收购了,顶着国企的名号,但管理上跟私企又差不多,他哥哥的原话:我们单位属于“混血儿”。
单位是生产保健食品的,最近需要招聘一些员工,陆续新人也都到岗了,只有设计部,有个产品包装设计岗位,招聘有些麻烦。
麻烦主要原因在于,单位看上的,人家嫌弃工资低;人家愿意来的,单位觉得业务能力不够。左右不合适,就一直没招上人来。
周五,人事部电话约来一个面试的。同事哥哥做面试。面试地点是单位人事部旁边的小会客室。
这个会客室很小,一个圆桌子和两把椅子,外加一个小沙发和一个饮水机。玻璃门,上留天,下留地,中间用装饰材料一挡,照顾一下隐私。
应聘者是个女的,穿着正装。简历上显示年纪 30 岁,大学毕业,专业就是包装设计,算是对口,以前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干了有四五年,后来公司倒闭了,这又出来找工作。女的带着自己的作品,谈吐也还可以,比起之前那些来面试的,无论从穿着和打扮还是很接近职场的。有些做设计的人,总是想凸显自己的艺术范,弄得都像行为艺术,和职场显得格格不入。
同事哥哥对这个人还算满意,但是问了一个问题,因为简历上女的 30 岁,而大学毕业证书上看,她是 23 岁毕业,而参加工作却是在 25-26 岁之间,那么刚毕业时候在做什么,为什么没有工作经验?女的就说,自己刚毕业时候一心想去法国留学,就在家学语言,后来留学事情也是多变,最后没去成。但是在学习语言期间,通过培训班认识了几个户外运动爱好者,所以就跟着他们去了全国各地挑战户外运动,什么青海、西藏,自己还爬过多少座山,趟过多少河,说起来滔滔不绝,有些刹不住车了。
同事的哥哥觉得此人还行,于是就说:“你在这里稍等一下,我去看看设计部的主管在不在,你们从专业角度再谈谈,稍等。”说完就出去了。他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一个记事簿,新领的,还没有用过,上面也没有写字,就放在桌上没拿走。
设计部的主管也在,就带着女的到了设计部,而后同事哥哥回到自己办公室。下班时候,在电梯里碰到了设计部的主管,对方说这女的业务上还可以,既然现在招人困难,
让她来试试吧。
周一上班,同事哥哥正要让手下人通知女的来办入职手续,这是,办公室负责安保的人叫住他。
一同到了监控机房,负责安保人说,他周日接到一个其他部门电话,说是在他们面试完毕以后,其他部门也用了小会客室接待客户,之后客户来电话,说 U 盘落在小会客室了,但是去那找了,没有,于是让查一下小会客室监控,看看对方是不是真的把 U 盘落在那了,也许是记错了呢。
负责安保的周一来了就查监控,却意外看到很诡异的一幕。
不是关于 U 盘,而是关于那个面试者。
监控里角度当然是俯视,看见同事哥哥起身离开,这是去找设计部主管了。他的那个全新记事簿就放在桌子上。
面试者看到面试官走了以后,站了起来,走到玻璃门前朝外看了看,而后走过去把记事簿拿过来,开始翻看,因为是新的,上面一个字也没有。
这个女的不知道屋子里有监控,虽然趁人不在,翻看别人东西很不礼貌,但尚能忍受。而接下来一幕,让楼主同事的哥哥真是目瞪口呆了。这个女的把记事簿翻到后面几页,扭头朝只有她一个人的屋子里面左右看看,然后朝上面开始啐吐沫,这篇啐一点,另一篇再啐一点,啐了三次,然后合上本子,放回原处。
没一会,同事哥哥进来,带着她去见设计部主管。跟在后面的面试者,脸上还流露出一丝笑容。
整个事件因为监控是黑白的,没有声音,看着女的在自己新领来的记事本上啐吐沫,这一幕让人不禁后脖子发凉。
同事哥哥赶紧跑回办公室,拿出那个本子,翻到后面,果不其然,那几篇纸张皱巴巴的,气的赶紧扔的远远地。
本来想打电话,臭骂女的一顿,后来一转念,算了,别理她了。
事情就算完了,但是同事哥哥想起女的大学刚毕业时候有几年空白期,她说是想出国学语言,又是玩户外,现在看来,也许都是胡说,说不定此人精神有问题,那几年是住院治病,或者不适宜外出工作。
从此以后,再招聘,一旦看到有工作空白期的人,如果解释不能足够说服人,一律放弃。
让那个女的给吓得有心理阴影了!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10-01 18:54 各位天涯
的高邻们,双节快乐!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10-01 19:01楼主有个朋友,最近碰到他,听他说了一件事情,特别简单一件事情。
某天,他上自己的 QQ,发现一个邮件。发件人并不认识,但是那个文件没什么问题,就打开看了。
内容有些敏感,他看完以后,犹豫了一下,发给了认识的另外两个朋友。
过了几天,他的 QQ 号就被封了。封杀的理由一大堆,其中一条特别吓人:颠覆国家政权。
朋友很是忿忿不平:我一个穷教书的,怎么能颠覆国家政权呢?
于是开始申诉了,可是也没人理他。
可惜他用了这许多年的号,可能真的要不回来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10-06 14:24楼主有个前同事,在一起做同事有六年时间,虽然后来大家去了不同单位,但是还是经常联系,关系一直不错。
这位同事跟我说,她母亲所居住地方今年 4 月份出了一桩杀人案。以下是她说,我整理的。
同事母亲住的地方是个老旧小区,1976 年唐山地震以后建成的.小区没有物业,有很多出口,只有和大道想通的那个路口有监控。
小区有个存放自行车地方,正好在她母亲的楼下,母亲家的阳台正好看见这个自行车库。这个存放自行车的地方面积并不大,最前面是一个里外小套间的房子,看车人居住。
原来的看车人是一对下岗夫妻,就在这个小套间里过日子了。日子过得很快,一转眼,最初小区里年老的,走了;中年的变老年了;青年变中年了;年轻人长大也离开了。剩下的都是老年人居多了。
存车的人越来越少,那对下岗夫妻也熬到退休不干了。于是,这个自行车库最终也关门了。这个地方是属于街道的,没多久就改成了库房,租给了别人。但是原来看车人住的地方并没有一并改成库房。
最开始,这个小套间租给了一对湖北夫妻,成了裁缝店,然后有改成烟酒店、房产租赁等,但是时间都不长,最多两年就换老板了。
知道后来一对东北夫妻接手,改成了小区便民食堂。这对夫妻很热情,食堂提供午餐和晚餐,炒几个菜,做几大锅粥,还有主食,小区里老年人居多,懒得做饭,就去便民食堂买两个菜,打一锅粥,回家一吃,省煤气也省水,很方便。夫妻两个人不仅爱说话,也爱干净,和小区居民关系相处很好。
过了几年,夫妻两个不干了。他们是因为儿子在这上大学,所以跟过来,如今儿子大学毕业,要南方了,俩个人也得跟着儿子去南方。
东北夫妻走后,便民食堂又被另一个本市人接手了,还是继续开食堂。大家一听还挺高兴。可是,随着新的食堂开业,居民很是失望。同原来那对东北夫妻想比,这个本市的人不仅懒,而且做饭手艺相距甚远。此人也不炒菜,也不熬粥,就是饺子和面条。饺子很难吃,甚至还不如普通人做的好。
那对东北夫妻给他打下的良好群众基础就这么被浪费了。
这个人也不太爱讲话,便民食堂开了快三个月,除了知道他姓裘,47 岁,剩下的就再也问不出来了。
楼主同事的母亲还曾经和同事分析过这个男的,因为他们家阳台正好可以看见便民食堂。说这个男的有点奇怪。比如:食堂是属于街道的产业,虽然每个月租金不多,但也是要交的,这个男的自从开业以来,经常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人家歇班,他也歇班;人家上班,他不一定上班。那么这营业额够房租吗?另外,这个男的看上去貌不惊人,衣着也很随意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10-06 14:27 操作失误,
还没有写完,就发上去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10-06 15:20 接着说:男的虽然貌不惊人,衣着随意,总之路人一个。但是经常接二连三往小食堂带女的,女的还不是同一个人。小区老奶奶眼睛一个比一个毒,很快就捕捉到了这一切。这个男的到底哪里好呢?还经常换女人,让人对他充满好奇心。
有一次,同事母亲觉得天气不好,不想出门,最后就跑到楼下这个便面食堂,打算买些花卷。这个男的后来增加了一些包装好的馒头和花卷,也不是他做的,是从别的地方进货。
那天刮大风,食堂是对开两扇门,其中一扇门已经被风刮开了,同事母亲前脚刚迈进去,发现屋里没人,而从里面小套间传出一些声音,同事母亲没多想,就往里面走,说:“有人吗?我买包花卷。”结果,走到里屋门口,发现地上躺着两个人,上面是男的,光着屁股,上身穿着衣裳。
同事母亲虽然 60 几岁,到底是个女的。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转身出门,气的说不出话来。后来和别的邻居说了自己所见,从那以后,再也不去那买任何东西了。
这样的便民食堂依旧开着,半死不活地开着。那个男的偶尔会蹲在门口抽烟,同事母亲从阳台上看见都不免骂一句“流氓”。
到了今年 4 月份,某天中午,吃过午饭正在睡午觉。忽然楼下一阵喧哗,警铃大作。同事母亲赶紧起来走到阳台,发现楼下的便民食堂被警车保卫,一群穿着“刑事侦查”的人正在走来走去。
同事父母也不睡觉了,拿了两把凳子,坐在阳台上溜溜看了一下午。
警察走后,小区一下子就炸了锅,楼下全是人,交换者各种各样消息。
从屋子里抬出的尸体是那个姓裘的男的,至于是怎么死的,不知道。尸体发现的过程倒是知道。这个姓裘的,从某个人处进货那些馒头和花卷,但是有日子没给人家结账了。
那个人打电话,一开始通了没人接,后来就关机了。今天,这个人到这来找他,敲门没人开门,透过门上的玻璃发现屋子里有个电动车,这个人也是懂了歪心思,就找了个砖头,把门上的玻璃敲碎了,打开大门,想着拿电动车抵账。
没想到一开门,一股气味愣是把他推了出来,一开始他以为是屋里什么食材腐烂了。结果,进屋以后,在里间发现了一具尸体,这男的吓坏了,本来想跑,一转念觉得不行,还是实话实话好,于是报了警。
警方肯定也要走访周边居民,但是也没问出什么,大家已经不关心这个男的什么时候来的,什么时候走的。唯一有几个比较八卦的老太太提到了男的经常带不同女的来这。
便民食堂被警方上了封条,小区里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讨论男子的死亡,个个化身神探,想要揪出凶手。当然,也可能是死于自身疾病,警方还没说是自杀和他杀。
警方后来又来过几回,结论是他杀。虽然同事母亲并不喜欢这个人,但是正对自家阳台的地方出了杀人案,而且她们家阳台旁边就是路灯,晚上,惨白的灯光照着便面食堂那两扇门,看上去很是渗人。
到了今年九月初的时候,街道人说这个案子破案了。凶手是男的带回来若干女的当中一个。这个男的是本市人,离异,有个儿子跟着前妻。房子也给了前妻。男的是和自己母亲一起居住。这个男的也不知道从哪里认识这些女的,然后就是发展那女朋友关系,这些女的都是外地人,男的和她们交往过程中,说自己有个哥哥在公安局工作,可以花钱解决户口。虽然他和很多女的都说过,但是似乎显示上当的只有凶手一个人。
凶手已婚,有个儿子上初中。她的丈夫是属于那种甩手掌柜,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管,经常性一个人出门找不到了,而后过一阵子又回来的那种。说女的有丈夫也行,说没丈夫也行,大千世界,怎么活着的人都有。
女的在一家饭店做服务员,偶然认识这个男的。她很想给自己儿子办一个本事户口,这样高考时候就好办了。正好和这个男的一拍即合。女的给了男的五万元钱,但是结果可想而知。
那五万元钱也要不回来,女的就急了,这是她积攒了很多年的积蓄。最后一次努力,是给这个男的打电话,男的就在电话里说,女的可以带上一瓶酒到这个便民食堂来,如果女的把自己灌醉了,那么钱就还给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