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捞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回来以后,租了原来厂里的房子,还雇佣了一些原来的老技师,开了自己的公司。

这个公司办公地点,和钟表厂留守处在一个院子里,后期

因为人家公司扩大,留守处就搬到了后面。

书记的儿子不知道,就还是到了这个院子,人家门口也是有门卫的,偏巧,那天公司正在卸新买的办公家具,书记儿子就也进来,碰到了站在院子里的那位公司老总。两个人以前在钟表厂也是同事,都认识。

书记的儿子其实想到这个私企来上班,但是私企不是国企,不会养活闲人,书记这个儿子什么样,人家心里很清楚,一直婉言谢绝。

这天,看见公司正在进新办公家具,知道公司规模扩大了,然而还是没有雇佣自己的意思,书记儿子心里有些不痛快。

老总也看见他,就说了一声:“拿补助不在这,后面。”最后这“后面”两个字说完,还用下巴示意了一下。

没想到,这个很平常的动作,激怒了书记的儿子,本来找工作就总碰钉子,他曾经算是钟表厂的“皇太子”,却沦落成了来领补助的境地,当年一个个把他奉若神明的人,如今却对他几乎视而不见。

现在已经开始用下巴跟他说话,明摆着瞧不起他,于是上去就开始了口舌之争,对方正在办家具,没时间理他,而且周围还有其他人,就给劝开了。

书记的儿子去领补助,没想到临近中午,发钱的人下班回家了。想着就是因为在前面打架耽搁了,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扭身回去又找那个公司老总继续理论。

这时候,大部分人都在小食堂吃饭,听到激烈的喊声跑出来的时候,发现书记的儿子手里拿着组装家具工人的工具刀,而公司老总则弯腰蹲在一边。

等到众人赶过去,才发现那个老总上身有血,送到医院以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书记这个儿子也进了拘留所。虽然后期并没有判处死刑,但是这辈子算是出不来了。

而那个公司,因为老总死了,老总的爱人也不懂经营,整体出让了。有些本来还能有份工作的钟表厂老人,又失业了。

认识凶手和被害人的钟表厂老职工,都说,凶手其实被他父亲耽误了,前半生都是被他父亲安排,而后半生没了父亲权利的庇护,他自己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自己了。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是说话做事还是如同一个孩子一般。

书记的儿子,说来也是一个官二代,但是这每个阶层的人,起跑线是不一样的,同普通大众相比,你似乎在终点,但和更高阶层而人比,可能你的起跑线一点也没优势。

关键,一旦自己不努力,你的起跑线是会变化的,慢慢向后移动,最后,远离了你曾经让人羡慕不已的起跑线。

看似你在岸上,别人在海里,其实,谁在岸上,谁在海里,

谁最后淹死,不确定性太多了。

10159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0-25 17:33 说一件颇

有年代感的事情。

楼主有位朋友,这件事情是他祖父的一段经历。

他的祖父是安徽人,姓黄,解放前家境一般,只是说温饱能解决。后来祖父的父亲染上抽鸦片,本来家底就没什么,一下子就败光了。

大家都知道,这人染上鸦片瘾,就是六亲不认了。父亲为了抽烟片,竟然偷着把自己两个亲生女儿给卖了,媳妇一听,连气带病没多久也撒手人寰,只剩下父子两个。

办完了妻子的后世,父亲一个人在前面走,虽然极度怨恨父亲,但那时候祖父是个只有 14 岁的孩子,只得跟在后面,这时候,父亲转过身,对着自己儿子说:“你别跟着我,再跟着,我一脚踢死你!”从此以后,祖父就再也没见过自己的亲生父亲,也不知道他最后的归宿是哪里。

于是,14 岁的祖父开始了流浪生涯,过了一年多吧,遇到一支部队,那时候祖父也不懂得什么国民党、共产党,反正谁能让他吃上口饭,有件衣服穿就行,至于打仗,他本来就已经是个孤儿了,生死也就无所谓了。

但是祖父运气很好,参战以后,小伤有,但是都无性命之虞,而且是绝对的无产阶级,很早就加入共产党,算

是党信得过的同志。

到了 1948 年,部队解放了一座北方城市,祖父,也就是当年的小黄同志,因为有些文化,就留下来作为接收城市资产的人员,参与到了接管这座城市最大的第一监狱工作中。

第一监狱里有我党的地下党同志,所以主要是听他们介绍情况。地下党的同志说,接管工作很复杂庞大,一部分是狱警,另一部分是犯人,他们主张先从狱警开始清理审查,犯人再逐个审查案件,有冤情的一定要平反昭雪。工作最好由易到繁。

48 年夏天,监狱从社会上招进来一批新人,都是学生,这些人社会关系简单,且没有在监狱这个复杂地方工作很久,先对他们进行分辨,合格的先上岗,以后再慢慢考察,发展成为组织相信的中间力量。

第一监狱里一共分来 8 个人,其中有个小周同志没来。其他人就说,这个小周情况特殊。他的父母成亲以后,一直没有孩子,就抱养了小周,所以家里就这一个孩子,父母都在一户生意人家里做佣人,住的也是东家的房子,所以家境还可以,供小周读到高中毕业。

前一阵子,为了躲避战乱,小周的父母跟着东家一起去了乡下,没想到遇到了一伙流寇,惨遭灭门,小周一下子失去了双亲,接受不了,一直没能来上班。组织上一听,很是同情,就委托小黄和另外一名同志,去小周家里探望。看见家里有位老妇人在照顾小周,老太太说自己也是那一家的佣人,和小周父母算是同事,也是看着小周长大的,自己因为家里有事情,就辞工了,不然她也是要跟去乡下,命也说不定就没了。

小周精神尚好,只是人太瘦了,几乎已经脱相了,经此大难,谁都挺不住,于是小黄和那位同志安慰了很久后,才告辞出门。

过了一阵,小周开始上班了,因为调查发现,小周历史很清白,所以很快成为组织培养的对象。到了 1955 年,市里组织成立公安学校,小周因为文化高,被抽调走了,后期就留在公安学校当教员。

小黄去了公安局,不过是在宣传口,平时和小周碰到的机会并不多。但是,见面还是会聊几句,但算不上熟人。

到了 1965 年,东北那边过来一个学习观摩团,主要是公安和司法方面。小黄负责接待,这些同志参观了公安局和几个派出所后,去了公安学校,而学校里负责接待的是小周,这时的小周已经是周副校长了。

观摩团参观完走了以后,过了一阵,公安局的某位副局长找到小黄和另外一个同志,说有个很重要的事情找他们,前一阵来的观摩团,其中有位同志解放前曾经作为地下情报人员在本市工作,一次接头失误被抓。虽然被抓到了,但是这位同志斗争经验也算丰富,咬死不承认,敌人也没什么证据,就这么拖着。

当时是夏天,一天深夜,这位被捕的同志在监狱里躺着,身上有伤,加上天气炎热,自然难以入眠。迷迷糊糊之间,听见有人进来,催促他们赶紧起来,然后上了一辆大卡车,一路开起来,等到了地方,天已经有些微微亮了,这位同志看见周围环境像是个树林,他们一排 9 人站好后,树林里走出来几个身穿制服的人,像是警察的制服。其中一个人拿着一份文件开始念,因为离着有些远,听不太清楚,但是,明显开始感觉气氛不对。

果不其然,这一排的第一个人被带了过去,站在一个已经挖好的大坑边上,这时候,过来一个身穿制服的人,抬手一枪爆头,当时,其他人都哆嗦了起来,有的开始喊口号,有的开始大哭大喊,现场秩序有些乱,因为大家知道这是秘密行刑了。

但是,这种一枪一个的行刑,到了第五个人就停止了,然后他们剩下的人又被带回去了。鬼门关走了一遭,又回来了。

后来猜测,这是敌人的心理战术,观察其他人的反应,说不定有怕死的就自己站出来了暴露了。

这位同志后来被营救出来,也把自己当时在监狱里的情况写了书面说明,通过了组织的审查。

现在跟两位同志说这件事情,是因为,那天参观公安学校,有一个射击项目,最后,周副校长亲自出来示范助兴。但是,这个周副校长开枪射击和射击以后的收枪动作,让这位同志想起了一个人,就是那天清晨在小树林的行刑的人。

当时,都以为要死了,所以,他对于那个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当时是夏天,可这个人穿戴非常整齐,身材又高大,站在那里很醒目,他一系列拔枪开枪的动作,这位地下党同志记忆犹新,所以他在公安学校观摩时候,看见周副校长,立刻想到了那个人。

后期回到东北又托关系打听周副校长的经历,他怀疑这位周副校长是冒名顶替,真正的小周其实早就死了。

现在,副局长找到两位同志,意思是让他们秘密调查一下,给东北的那位同志一个回应。

小黄和那位同志都不是在刑侦线上工作的人,但是以前有过侦查经历。两个人商量了很久,决定从两个方面调查,正方是小周的同学和同事,他父母出事以后,同学过去看他了,他们肯定知道,反方就是当年警察局关于秘密行刑有什么记录。

最开始,他们先去了档案部门,因为当年监狱档案里都留有指纹,经过比对,指纹是没问题的,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解决了,可是副局长说,当年小周回来工作以后,组织上为了照顾他,就安排他管理档案,若是他自己要换一份假的,很容易。于是,小黄就和那位同志开始走访、调查。还不能跟旁人说真实情况,好在公安学校属于公安局管理,两人就说是给周副校长整理先进材料。

从当年的同学和邻居那里,没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小周在学校要好的同学不多,他父母出事以后,虽然有同学去了,但是没有见到小周,都是那位老太太接待。而那位老太太,在他们走访的时候,才知道已经去世了。

解放前警察局的资料已经毁损了多一半,只能找人回忆。

但是,关于这件秘密行刑事情,几乎没人知道,也没人说得清,小黄其实心里也明白,这些从旧警察局好不容易审查通过的人,也生怕再生事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报告写好给了副局长,证明周副校长没有问题,可能那位同志回忆发生混乱了。但是,副局长不满意,让他们继续调查。并且还说,当年那场乡下的灭门案,他们有没有认真调查,当年的小周是不是和父母一起去乡下了,时间点有没有对上等等。

又折腾了两个月左右,可新的报告依旧被打了回来。这时候,那位和小黄一同调查的同志找到小黄,说这件事情他想了很久,觉得不是那么简单。

现在的周副校长,说起来只不过是公安学校的领导,但是,周副校长的岳父是他们地区的主要领导,如今一而再、再而三的调查,到底用意是周副校长还是他的岳父,他们也不知道。

而且,那位举报的同志曾经在这座城市工作很久,虽然目前人去了东北工作,但还是和这里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权力斗争不是他们这些小人物可以想象的。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最好不要把自己卷进权力斗争的漩涡,到最后,很容易成为牺牲品,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这件事情,还是调查到此为止吧。

两个人再次找到副局长,说他们已经尽力,实在调查不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而且,那位东北的同志后面也没有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单凭清晨一个侧面的身影,一个出枪、开枪、收枪的动作,就怀疑自己同志,这样有些不负责任,而且在当时生死关头,他怎么保证自己的记忆不会出现差错,后期也没有线索支持他的怀疑。

看见两个人态度坚决,副局长虽然面露不悦之色,但是也没再要求他们去查,事情算是到此为止了。

不过,因为这件事情,小黄和那位同志先后被调离了局里,去了偏远地方的派出所工作。后期文革开始,两个人因为山高皇帝远,也躲过了很多无妄之灾,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而那位周副校长,文革期间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只是下放劳动。但是公安局那位让他们调查的副局长,却被打倒,扣了个“反革命”的帽子,在某个深夜跳楼自杀了。文革结束以后,小黄已经变成了老黄同志,又被调回局里工作,看见那位跳楼自杀的副局长夫人,经常到局里来找领导要求平凡,见到每一个人都说:“我丈夫绝对不是自杀,是他杀。”这样说了好几年,虽然后期平反了,补发了工资,但是结论还是自杀。

而周副校长文革后因为身体原因,工作几年后就早早退休回家了。后来在公安局干部活动中心,周副校长碰到了老黄,说老黄是个好同志,关键时候能站稳立场。想来,当初那次调查,周副校长是知道的。

老黄后来感叹,还好当年那位同志找到他,两个人决定不再调查,若是一直听那位副局长的,很多事情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10184楼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0-29 11:32 自己翻个

页吧。

10202 楼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0-29 17:15 早上听到

李咏去世的消息,很突然。

记得若干年前,李咏曾经到楼主的城市主持一个晚会,那时候报纸对他进行采访,当时他太太怀孕了,言语间满满是即将做父亲的喜悦。

想来好像是昨天或者上个月的事情,一转眼这人都没了,这些年的时光也没了。

苏轼的《水调歌头》很多人都喜欢,尤其爱那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幼年读,不过是记住罢了。

如今再读这句诗,忽然生出不一样的感觉。

今年去世的很多名人,朱旭也好、布仁巴雅尔也好、师胜杰也好、李咏也罢,楼主当然不会认得他们,但是这些人的影视作品、音乐作品和主持的晚会却陪伴了自己很多年,张嘴就能说出他们的一些经典段落。

如今,作品还在,人却西游。

以前年级小,某些亲人的去世总有些懵懂,等到如今年纪上来了,真的很希望自己认识的人都在,都平安,因为一旦某人离开,仿佛自己的人生一部分被撕走了一般,人生这一页页的书,是自己和身边人共同完成的。

三年了,在天涯上因为发帖,认识了很多熟悉的 ID,大家虽然不曾谋面,但是如同邻居一般闲聊、唠嗑。

希望所有的 ID 主人都平安,若干年后依旧可以在天涯上谈古论今,发发牢骚。想来也是件幸福的事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果然很多诗、很多歌、很多书是需要用生命的年轮读明白的。

10208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1-03 13:16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别说,楼主以前在北京的时候也赶上一回这样的事情,万幸没有酿成大祸,不然,楼主也就不能在这发帖了。

那天早上,楼主出门办事,坐的公交车正好经过宜家。

当时去宜家的人很多,再加上其他人,所以车上很拥挤。

楼主站在靠近司机的位置。某一站,上来两个老太太,一上车先问去宜家在哪一站下车,问好以后,就站在楼主边上。

两个老太太,说是老太太,但是年纪也不是很大,大概60 出头的样子。站在那,两个人就一直聊天,听聊天内容,两个人以前是医院搞行政的,说的也是医院从前的往事。后来,画风一转,开始说起自己丈夫和儿子,一个说自己丈夫退休一个月工资有 8000 元,另一个表示很羡慕,自己老公退休金不高,但旋即说,有单位返聘他,一个月开 2 万元薪水;然后说儿子,一个说自己儿子年薪快 30 万,另一个说自己儿子被单位派去美国进修等等。

人家过的好坏与咱也没啥关系,姑且一说,姑且一听。

过了几站,车后面下去不少人,两个人就走到后面继续开聊。

车到了宜家那站,司机还说了一声:“去宜家的下车

啊!” 等到车继续往前开,上了立交桥以后,突然从后

面传来一声惊呼:“哎呀,我们坐过站啦!”这时候,两个老太太走到司机位置,说:“师傅,你停车,我们下车,坐过站了。”司机很没好气地说:“这是立交桥上,怎么给你停车,下站吧。”两个人依旧不肯,其中一个女的竟然跑到前门那扒车门,司机一边开车,一边看她,瞬间就急了,说:“别扒车门,你找死啊?”等到了下一站,两个老太太竟然不肯下车,非要司机道歉,说是她们这么大年纪,司机竟然说她们“找死”,非常不尊重老年人。

一车人,大部分都是上班族出门办事、跑业务的,哪里像她们退休了,也没什么事情,出来逛宜家。

这时候,前面有个小伙子突然站起来说:“司机师傅,你报警吧,我们给你作证,确实是她们无理取闹,没这样的。

简直是倚老卖老。”

那两个老太太一听,,瞬间把火力又对准了那个小伙子,楼主那时候也是出门办事,眼看时间一点点流逝,心里也着急,就也站起来说:“阿姨,这边离宜家也不是很远,走过去就行,再说,您刚才车在行驶中,您就扒车门,万一车从桥上掉下去怎么办?”那老太太瞪楼主一眼说:“夸大!现在的年轻人,一点都不尊重老年人。”这时候,其他人也急了,都指责这两个老太太,见到众怒难犯,两个人互相拉扯对方下车了,下来还说:“把车牌

号记下来,去公交公司投诉他。”车子继续行驶,其中有人提出要给司机写个证明,司机一摆手:“不用,她们没理,这是给自己找台阶呢。”其实,那两个老太太看穿着打扮,不像是没文化、没教养、甚至是刚从没通电的穷乡僻壤来的,但是做的事情却是在让人不敢恭维。

以前认识一个人,他老家是内蒙的,他们村边的班车,确实是招手即停,行驶中,只要跟师傅说一声,也是即时停车。

所以,他刚到北京时候不懂,也闹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后期明白了,就不会了。

有些人,自己坐过站,觉得你司机停车不就是踩一脚的事情,你不肯,就是为难我,就是故意给我不痛快,却不想想,城市有城市的管理,随便公交车哪里都能停车,那还是城市吗?重庆这件事情,也给以后再遇到这种无理取闹乘客一个警钟,估计再有这样的人,不等司机,全车乘客会一拥而上将其拿下,扭送公安机关。

10234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1-03 15:55

金庸先生去世的时候,微博里有一个评论说:悲伤都在10 月份结束吧。但是,进了 11 月,今天看到新闻,蓝洁瑛去世了。

相比其他人,蓝洁瑛的去世似乎更多不是难过,而是:她终于解脱了。这个曾经靓绝五台山的女孩,终于不必再苦苦挣扎了。

小的时候,买过的贴纸上,还有蓝洁瑛,当时觉得,这个女孩长得真漂亮,漂亮女孩原本应该有个让人羡慕的人生,没想到结局竟然是这样。

楼主以前在北京只读了一年小学,因为没有北京市户口,还是借读。

班上的那些同学,楼主已经记忆很模糊了,毕竟只有相处了一年时间。

但是,有个同学关系一直很好,因为我们住在一条胡同里。

他当时,只要外面天气好,早上一定是坐在大院门槛上喝粥。

楼主就过去也坐在门槛上等他喝完粥。

这个同学的外号叫“小鼻涕”,每次喝粥都是喝一口粥,吸一下流出来的鼻涕,有时候没注意,鼻涕就流到粥里面,小鼻涕的母亲偶尔看到就说:“这是把鼻涕当咸菜就粥喝啊!‘然后,我们三个人会笑一会,再然后,两个人一起去上学。

当时,我们班上有个女同学,姓唐,单名一个园,所以她的外号就是”汤圆“。汤圆长得很好,是个美人胚子,楼主母亲去学校以后,回来也说:”你们班上那个小女孩长得真好,估计这周边几条胡同,算是拔尖的人了。“ 后来,楼主从北京离开,回到自己的户籍地,但是每年暑假还是会回北京,会去和小鼻涕一起玩。

到了上大学那年,看见小鼻涕,他考进警察学院读书,未来首都的公安民警。听他说,汤圆大学读的是空乘专业,以她的相貌,估计未来是个空姐。

到了楼主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汤圆在国航当空姐,小鼻涕去了公安局,天天在街上巡逻。

等到我离开北京以后的第二年,小鼻涕告诉我,汤圆死了。

其实,这些年,他和汤圆也没联系,直到汤圆母亲找到他,才知道汤圆死了。公安局结论是自杀,但是汤圆母亲不认可,一直找,竟然能找到小鼻涕,让他帮忙,可小鼻涕也不过只是一个普通警察,帮不上什么忙。

不过,看在小学同学情分上,小鼻涕还是通过内部同学打听了一下,说是汤圆是死在一辆车里,尸检发现体内有大量酒精和安眠药成分,车里都是她的指纹,那辆车也在她的名下。

汤圆的母亲说,是她女儿前男友作案布局,只不过前男友似乎有背景,无人敢查。小鼻涕说,负责汤圆案件的民警对死者有很深的成见,话里话外都是汤圆不是个好女孩,她母亲根本不了解自己女儿,还觉得女儿是个三贞九烈的人,其实呢......如果单纯是感情问题,似乎到不了自杀的地步,这也是汤圆母亲一直不认可公安局自杀结论的依据。但是,从调查看,没有证据显示她的死是有人作案谋杀,至于汤圆母亲嘴里那个背景很深的人,不过是个公司老总,公司也不大,可能对汤圆有欺瞒的成分,但构不成犯罪。汤圆的母亲还在找,也许唯一的孩子没了,不做点什么,她也没了人生的方向。

小学入学第一年的元旦,在班级的联欢会上,楼主和小鼻涕说了一段相声,现在想起来,简直就是车祸现场,汤圆表演的是二胡,虽然拉的不是很好,但对于我们那个没有兴趣爱好班的年代的人来说,就已经技惊四座了。

小鼻涕曾经有一年到楼主的城市来,说是办案路过,来看看我。但是明显觉得整个人都很疲惫,坦率说,小鼻涕是个老实人,公安局不适合他,可是,哪里适合呢?毕竟这是个铁饭碗,熬到退休,还能有一份不错的退休金和很好的福利待遇。

曾经给小鼻涕发微信,说起一年级的那个相声,他回了一句:就像是昨天。曾经我们也是胡同里逐风奔跑的少年,一起在夏天抓蜻蜓、冬天堆雪人,一起坐在街边看车来车往,幻想若干年后的自己,如今,若干年后的自己就在镜子里,却怀念当年的少年。

楼主的外婆去世的时候,第一次真实感觉到似乎从此自己再无童年了。外婆去世快两年,有一次去外地出差,一个人住在酒店里,梦里忽然出现那条胡同,院墙突然矮了半截,院子里的情形看的很是真切,老姨正踩着梯子摘院子里香椿树的叶子,而这时,突然听到外婆清晰的咳嗽声,梦里楼主就站在胡同里,看着这一幕,捂着嘴哭。

等到醒了,才发现是个梦,然后一个人在深夜的酒店里蒙着被子哭,其实我当时没什么伤心事,就是想哭,忽然间明白了一句诗:夜深忽梦少年事。

人过中年,才明白:前半生很短,而余生也不长。想珍惜时光,最后还是浪费了很多。

10235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1-10 13:39说一个最近刚听来的,说不上是案件,因为受害人并没有报案。

楼主有个朋友,家里有个富豪亲戚,但是两家来往不是很密切。但是,这个富豪公司的会计和楼主这个朋友关系很好,这件事情就是这位会计告诉她的,不过,话说会计不是应该嘴很严才对吗?富豪亲戚,姑且化名姓宋,宋老板大概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就下海经商,起步早,赶上改革开放的春风,宋老板一路野蛮生长,挖到了不止一桶金。楼主那个朋友曾经说过,她这个亲戚很有眼光,光在华北地区房产,她们知道的,就有 15 处之多。

时光飞逝,一晃二十年也没了。宋老板的生意经历了黄金年代以后,如今也就是惨淡经营,规模较之从前小了很多,一来年纪大了,钱也挣够了,开始享受生活了;二来,宋老板的儿子开始创业,做电子商务,事业逐渐向儿子那边转移了。

但是,儿子的公司财务还是总公司这边代管,这也是为什么后期会计会知道这件事情,宋老板的儿子,是在网上卖体育用品,开业到现在也快 4年了。2017 年春天,突然工商局来检查,说是有人举报,这件公司卖假货,而且还有超范围经营等其他问题。工商局不仅查扣了部分产品,还开出了一张罚单。

老宋自然要在关键时刻,启动自己这些年的人脉帮儿子度过难关。

这时候,老宋的媳妇,也就是小宋总的妈,是个很普通的退休人员,以前在工厂干行政。这位夫人养尊处优了这些年,对于儿子公司摊上的事,也很发愁,但是也帮不上什么忙。

老宋夫人买了不少保险,有钱人,惜命!偶然一次,和自己的保险代理人说起来儿子公司遇到的事情,长吁短叹。

这位代理人听了,很是有些神秘地告诉老宋夫人,他手里有很多保险客户,其中一个女的,开了一家美容院,规模不是很大,这家美容院的特别之处在于,很多客户其实是政府官员的太太,美容之余,开展太太外交,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老宋夫人一听,颇为动心。于是,通过保险代理人介绍,入籍这家美容院。拿到了会员卡以后,要到库房领一个大礼包,带着老宋夫人去的女孩先是说和夫人很投缘,因为夫人长得颇似她一个亲戚等等,再然后,很小声说,这家美容院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也就是看在和夫人投缘份上,才告诉她。

所谓不成文规定,就是来这的人,目的肯定不完全是美容,想办事,结交官员的太太,但是美容都是一对一的服务,相互之间并不认识,所以,美容师很重要,一定要把美容师哄开心,怎么样才能让美容师开心呢?很简单,美容师推销的美容产品、美容项目,要统统同意,而后在美容时候,如同闲聊天一般,把自己的事情说出来,美容师就知道要介绍哪一位太太给你,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

老宋夫人心领神会,反正家里也有钱,美容师只要开口,都答应。这样情况持续了快两个月,期间,美容师对于老宋夫人的旁敲侧击无动于衷,终于到了某一天,说是要给老宋夫人介绍一位女士认识一下,但这位女士的身份,人家拒绝透露。

老宋夫人在美容院的前厅见到了这位女士,两个人相谈甚欢,但是对方也并没有流露出自己到底是做什么的,只是说身体不好,一直在家休息,丈夫工作很忙,顾不上家,但是丈夫做什么的,人家也不说。

老宋夫人和那位一同做美容的太太,经常相约喝茶、逛街,言语间判断对方确实是自己需要的人,甚至听到对方打电话的内容也是帮别人平事,很多事情,不能说得太详细,自己体会明白就好。

这期间,老宋夫人还带着那位女士一起去了一趟欧洲,是私人定制的高端旅行,费用当然是老宋这边全出。对方也说要自己给钱,但是那里能让人家掏钱,后面还得求人办事呢!

老宋夫人关于在美容院的真正目的,一直没跟丈夫和儿子说。只是很偶然一次,和别的亲戚聊天,说起来之间事情,言语间对于自己的布局很是骄傲。

正好,这个亲戚有同学是在派出所工作,就说,那你跟她一起出国,肯定有她的姓名和出生日期,我找人帮你查查,确认没错不是更好吗!老宋夫人觉得这个提议还不错,就给了对方信息。可是,没想到,查到的让她大吃一惊,这个女的是个刑满释放人员,被判刑的原因就是诈骗。

老宋夫人一听,开始还不信,后期明白了,要去报警,这时候,才发现,她手里什么证据都没有。

这个美容院玩的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什么和官员太太认识,什么所谓的平台,那都是你想象出来的,没有录音录像证据,所有一切都是你自己想当然的。对方确实花了你钱,但是那是你自愿请人家的,不能说人家骗了你。

对方是因为诈骗进了监狱,但是不能因为人家一次犯错,就说人家现在还是在搞诈骗,一切都是你自己想多了。

至于那个保险代理人,同样没有证据,美容院和这个所谓的夫人、还有美容师之间到底是串联还是个人行为,都不知道,如果想知道,也可以,深入敌人内部做卧底,时间久了,肯定会有证据的。

但是,老宋夫人哪里是那种人,听完了分析,吓得再也不敢去了,对于那位保险代理人,只是切断了后期联系,不再从他那购买任何保险,耐人寻味的是,对于老宋夫人如此反常举动,那位保险代理人竟然毫无反应。

10265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1-17 11:05说一个案件,年代久远,虽然不是悬案,但是颇为感慨。

楼主有个朋友,她是 97 年上的小学,这个人体育非常好,教她的体育老师是个快退休的老头,偶然一次和几个同学在一起时候,说了一件学校曾经的往事。

在 1984 年的时候,时间记得很清楚,因为那一年中国体育代表团重返奥运会大家庭。

当时是 5 月底,一天中午学生放学,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家长接送,都是几个顺路的同学排成一队一起回家。学生走的差不多了,这时候,忽然开过来一辆小轿车,速度奇快,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一位老师已经躺在远处,而校门口有几个倒在地上的孩子。

84 年,这位体育老师还算年轻,他赶紧扶起倒在地上的学生,发现他们都没事。再一路跑过去,看到躺在地上的那位老师,心里感觉不妙,这个女老师只有呼出去的气,已经没有往里吸气了。

果不其然,送到医院没多久,那位女教师就去世了。

肇事车辆跑了,学校一方面通知属地派出所报案,一方面要安抚去世女教师的家属。女教师很年轻,只有 24 岁,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低年级教授语文。

一个年轻生命就这样没了,大家感到很惋惜。同时根据现场这位体育老师和学生的表述,女教师是为了保护学生而牺牲的,这一点太伟大了。

学校有个老师是报社特聘的通讯员,于是写了一篇通讯稿,亲自送到报社。第二天,报社来了一个记者,说社里领导很重视,特意让他来采访,希望和这位英雄的女教师一起共事的其他人,每个人写一份关于女教师的回忆文章,他汇总后,要给女教师发专稿。这个女教师的形象会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大家都是老师,自然对写文章不会怵头,再者,事情确实感人。于是乎,转天,老师们就纷纷交出了自己写的稿件。

学校领导还安排人找到美院的老师,说要为女教师塑像,放在校园里供师生瞻仰。

过了快三天,肇事车辆找到了,凶手既然已经落网,就等着法律制裁,学校依旧按部就班的筹备女教师的追悼会和后面一系列纪念活动。

但是,又过了一周左右,忽然一切都停下来了。记者走了,塑像也停了,追悼会也不办了,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是学校少了一位女教师。

有些同志不明白,可去问,也得不到什么明确的答复。

得不到准确答案,谣言就开始泛滥了,有的说,肇事者是个有来头的人,学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说是对方给了女教师家里一大笔钱,家属也就不知声,不再让报纸宣传了。

过了一阵,学校保卫科的科长说是搬家,请大家去做客,认认门。

坐在新房里闲聊,自然话题离不开去世的女教师。保卫科的科长说:“我这么一说,大家这么一听,千万不要外传啊!”画外音就是:一定要外传啊!凶手抓到以后,一般人交通肇事逃逸,都会给自己找很多理由,什么错把油门当成刹车、精神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但是,这个司机抓到以后,上来就告诉民警,她就是要撞死女教师。肇事者是个女的,29 岁,在一家国企做办公室副主任,会开车。她说,自己以前就是单位小车班的司机,后来认识了一个同事,这位同事比她小 5 岁,两个人恋爱结婚,有了孩子,看上去很美满,而且,她的丈夫可不是一般人,是国企上面所属局局长的小儿子,不然,她怎么能进办公室做副主任呢!但是,结婚没多久,他们夫妻感情就不好,如今孩子都有了,丈夫却要和自己离婚,而究其原因,她终于发现,丈夫有了外遇,就是这个女教师。

她们两个人私下碰过面,但是女教师丝毫不退让,而且还嘲笑她年纪大、根本配不上男方。这个女的也想着不行就离婚,但是娘家不同意,因为攀上局长的儿子,对于娘家是很光荣的事情,一旦离婚,肯定会被亲戚、街坊邻居瞧不起。

离婚不行,在一起过也很难,而女教师又步步紧逼。原配实在承受不住,于是开着单位的车,上演了撞人的一幕。

本来,原配说是自己不小心等等,那就是交通肇事案,可是她上来就说自己要撞死女教师,那就是故意杀人案,性质大大不同。

当然,说女教师和自己丈夫有婚外情,得有证据,那个年代没有短信、微信,但是有书信,女教师在学校教语文,文笔还是很好的,给男方写的情书很是火辣热烈,而且,从书信内容推测,女教师是有婚前性行为的。这下,为救学生光荣献出自己生命的女教师,实际上是个和别人丈夫乱搞的女人,光环瞬间消失。

肇事者怎么判一时间没有定论,但是女教师的事迹要缓一缓了。后期,学校还找到这位体育老师,因为事发时候他也在现场,让他回忆,车冲过来的时候,是冲着人群,还是冲着女教师,可是,出事就在一秒钟,谁也讲不清楚,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最后,女教师也没能按照烈士待遇走,肇事者因为开着单位车,所以国企出了钱补偿。原配没有被判处死刑,但是还是和局长儿子离婚了。据说,局长儿子曾经写信,强烈要求判处原配死刑。

体育老师说,那时候听到这个消息,还想着是不是局长儿子对于女教师有感情,可是在和原配离婚不到半年,局长儿子又结婚了。

两个女人为了一个男人,一死一坐牢,最后快活的还是那个男人。

10305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1-17 21:59楼主知道一个案件,上过我们这报纸,但是年代久远,记得不是很清楚了,那个案件也很简单。

前几天和一个同事聊天,忽然想起这个案件,很多时候,发现从某个角度解读,这个案件其实很不一样。现在的人,对于搬家公司已经很是熟悉了。但是,若干年前,是没有搬家公司的。乔迁之喜,都是找单位同事帮忙,然后做顿好的,犒劳大家。

后来,有了第一家搬家公司,做事专业,收费合理,简单,又不需要欠同事人情,很快受到市场的认可。

我们这第一家搬家公司,名字叫顺民搬家,老板名字叫张顺民,如果不是为了更新帖子,楼主估计没有谁还记得这个名字了。其实,这位张总很有头脑,在那个不知道何谓营销的年代,我们这报纸经常半版的广告都是这位张总,他的创业史,成长经历等等,其实那不过是通稿和软文,但大众还以为他是啥先进人物,报纸写的报道。

到了 2000 年初,这位张总失联了,单位人联系不到他,家里也找不到他。一开始公安局认为是同业竞争,因为之前不久发生过一个同业恶意竞争,继而绑架对方的恶性案件。

但是,绑架是要赎金的,这个案件毫无动静,直到在郊外垃圾场发现张总的尸体,才成为了杀人抛尸恶性案件。

案件侦破经过上了报纸,因为毕竟被害人是我们这的名人,虽说他的公司尽管是第一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市场发展迅速,顺民搬家已经退出同业排名前十位了。

公安局的调查最后的疑点到了张总的小舅子身上,这个小舅子曾经和张总同在运输厂工作过,后期在顺民搬家上班,酷爱赌博,这次又欠了赌债,想让姐夫帮忙还钱,但是张总没答应,因为和他姐姐马上就要离婚了,没必要再帮她还债了。

小舅子觉得很绝望,就和张总争吵,两个人动起手来,最后小舅子把姐夫给杀了,开车抛尸到了垃圾场。

案件似乎完成了,但是后期的调查中,发现这个案件的主谋其实是张总的老婆,小舅子不过是执行者,张总老婆也被逮捕了。

在看守所里,张总的老婆说,他们当年是郊区村里的农民,因为运输厂占地,他们变成农转工,进了工厂上班,和张顺民结婚的时候,对方家里非常穷,连手电筒都没有,但是她觉得这个男人有能力,愿意和他在一起,什么都没要,房子、彩礼,婚礼都没有,就这样跟着他,好不容易,有钱了,但是男人不要她了,有了新的情人了。虽然张顺民给了补偿,但是远远不够,而且未来公司的收入她也不能享受了,失去了老总夫人的头衔,就像两个人相扶相伴一路走来,好不容易到了幸福的终点,他感谢您,却不再爱你了。

以前,楼主一直觉得关于彩礼是封建婚姻观留下的糟粕,要彩礼一直是婚姻中移风易俗摈弃的重点。那些在影视剧中、新闻中要彩礼的女性和他们父母,无一不是贪婪、世俗、庸俗的代表。

但是,某天和同事聊天,他说他老家舅舅女儿,大学毕业以后在上海工作,找了男友是个凤凰男,两个人家庭都来自农村,但是这个女儿和男的结婚真的是裸婚,什么都没有,一开始男方家里对女的好的没话说,毕竟人家彩礼、房子什么都不要。

可是,这种情绪也就持续了一段时间,如今两个人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原来还说办婚礼,现在女方一提办婚礼,男方家总是含糊其辞。如今和男方打架回娘家,男的连电话都没有,根本就没把你放眼里。

楼主同事的母亲就说,谁让这女的当年什么都不要就跟人家结婚,现在人家甩你都不会犹豫。

我们相信,当年说的情话都是真心的,但是人是会随着时间变的,毕竟大部分女的都不是智慧和美貌兼具,不是偶像剧的女主,能逆袭、落难了能有男主站出来拯救。在你年轻的时候,你估值最高的时候,一定要彩礼,虽然这话有些过,但是只有这样,那个男人变心的时候,他会想,我跟她离婚,可是当年结婚时候,我给她的彩礼是我和全家一起艰辛打工挣来的,是我父母恨不得给人家下跪借来的,现在离婚,就都是女方的了,我流血了,我割肉了,我疼啊!如果你什么都不要,那离婚的时候,他自然不心疼,毕竟结婚时候也没付出什么,一纸休书就打发你了。

婚姻其实也是一个资产的重组,不能什么实际成本都没有,完全付出。

总觉得自己人过中年,很多事情想明白了,才发现,还是活的年头更多的人,生活经验更丰富。所谓安全感,房子不会变心、真金白银不会变心,但是人是会变心,经历过很多事情,就会发现,安全感不是至爱亲朋带来的,还是能抓在手里的东西,一套房子能遮风避雨、真金白银能让

自己衣食无忧,这些才能带给你更多的安全感。

老人们常说,做人得多留个心眼。这个心眼也是爱别人前提是先学会如何爱自己。如何聪明的爱自己、保护自己。

年纪大的人,是不喜欢那些偶像剧和言情剧,因为生活经历告诉她们:太假!

10308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1-20 20:21刚刚看新闻,说某位耽美作家小说《攻占》涉嫌淫秽等罪名,被判刑 10 年半,吓得赶紧把我的小说《同妻十年》重新看了一遍,还好没什么过分描述,这年头,干啥都有风险。

10327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2-01 16:20@liuyuan96zl 2018-12-01 12:57:19 哪里可以看到你的

《同妻十年》?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302812166.jpg{EIMAGE}

----------------------------- 10369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2-01 16:21

2018 年最后一个月。再次感慨,时光太快!

10370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2-08 13:42楼主这里天气降温很厉害,但是今天早上出门走了一遭,虽然风大,但是阳光很好,晒得很舒服。

冬日的午后,就着一杯茶香,跟大家闲聊几句。

最近美国的老布什去世了,在他的葬礼上,小布什几度哽咽,但是完成了致辞。

说到老布什,楼主以前帖子也说过,他做美国总统时候,1989 年,大春节来访,送了一双靴子,都知道中国人过年忌讳送鞋,因为和“送邪”谐音,老布什在中国多年,这样一个举动似有深意,果不其然,89 年的 4-6 月,中国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和肉体动荡。

以前看过一个采访,对象是曾经的中国驻美大使,这位大使和老布什关系不错,曾经某一年,大使拜访老布什,那时候小布什还不到 40 岁,言语间,老布什说这个儿子不行,年纪不小了,还是不成熟,很是放纵自己等等。

大使就宽慰老布什,说我们中国有句话,男子四十而立,过了四十岁就会慢慢变好的,果不其然,人家后来当了美国总统。小布什是 2000 年参加竞选,本来当时选举结果说是他胜利了,可是后来有些州的选票说是有问题,美国大选计票方式很复杂,于是,又开始待定。当时小布什的竞争对手是民主党候选人戈尔,这哥们做过克林顿政府的副总统。

结果还在待定,小布什就带着一大家子人跑到华盛顿,开始听国务院的工作汇报,给总统的文件也得给他一份,弄得他就已经是美国总统了。戈尔那边不干了,可是也没啥办法,只能等结果快点出来。

拖了好长时间,最后好像是美国大法官裁定,说是小布什胜利了。

后来,别人说,小布什后面是老布什,人家爹就是当过美国总统,华盛顿的政治人脉还是有的,戈尔虽然出身也不错,但是他的父亲不过是个地方还是国会议员,跟老布什不能比。

虽然当了美国总统,可是国内还是有声音说小布什赢得不体面等等。生意音大,但是经常嘀嘀咕咕也挺烦人。这时候,又一哥们出来“帮”小布什了,谁呢?

本拉登!2001 年,著名的 911 爆发了,这是二战以后,美国本土遭受的最严重恐怖袭击,本来家里人在哪斗嘴,突然外人打进来,嘴也不斗了,一致对外。

小布什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那架势比得上二战的罗斯福,发出通缉令,出兵阿富汗,跟欧洲的盟友通报情报,欧盟的那些人立刻予以回应,说我们也得出兵帮你,开放欧洲领空,让美国飞机飞越等等。结果,阿富汗的塔利班都没怎么抵抗,就溜之大吉。

这以后,小布什算是巩固了在国内的地位,被视为国家英雄,这段选举的片段也就很少再提及了。

小布什 2008 年退休,对于他的评价,中国方面认为他发动了不知所谓的伊拉克战争,但是中美关系搞得不错。

等到了特朗普时代,才发觉搞好中美关系对于两国是多么重要,你这一心搞发展,人家一心到处挑事,发展路上总是给你使绊。

老布什的葬礼上,小布什的致辞个人觉得很不错,西方人比较外向,东方人内敛,总觉得在一个人葬礼上笑,是很大的不尊重,可能过了一段时间,跟被人回忆逝去的亲人时候,会想到他或她生前的一些趣事,才会笑。

2018 年即将过去了,这一年每一天都过得很认真,但回想起来,似乎每一天又是那么模糊,一眨眼,就一年没了。

这一年,逝去的名人也很多,有的是自然规律,有的是意外,有的是病魔,他们的离去,似乎也预示着一个个时代的远去,有人正年轻,有人正老去。

2019 年,不奢望、不恐惧、不希冀、不畏惧,生活有哭有笑,这原本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希望大家平安,宁静,幸福。

10404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2-11 10:34天津的丈夫杀妻骗保案,很多人看后都说,结婚前一定要睁大眼睛认清这个人,可是,要怎样才能睁大眼睛呢?就是把眼珠子瞪出眼眶,也未必能看清一个人的真实内心。

从新闻报道看,两家的经济情况都不错,不是那种没钱、没房的人家,但是,这个男的居然想到跑到泰国普吉岛去杀人,伪造现场,从天津机场出发时候,还给父母发了其乐融融的视频和照片。

这些视频和照片背后是筹划已久的杀人计划,想想都不寒而栗。

事情败露,女方父母质问男子为什么杀害女儿,男子答:过不下去了。

:“过不下去可以离婚啊?” 男子没做

声。

沉默的背后,其实原因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白。

比如:如果过不下去离婚,双方父母会不会同意,最主要,妻子会不会同意,毕竟两个人还有一个 20 个月大的女儿?

比如:离婚后,男子之前在银行的工作已经辞去,很长

时间他是没有工作的,这样离婚,他以何为生?财产怎

么分割?思来想去,只有把妻子杀了,骗到几千万的保险,后半辈子生活无忧,而且选择在泰国杀人,可能也是考虑万一事情败露,复杂的外交和法律,可能他也不会偿命,泰国如今也在去死刑化,说不定做个几年牢又 出来了?当然,前提是事情败露,如果没败露呢?楼主帖子里说过很多枕边人痛下杀手的案例,很多涯友也说,想离婚就说,赶紧离,免得被人杀了,可是,有的人根本不会跟您说,说不定在外人面前还使劲秀恩爱,然后再悄无声息的杀了你,说不定在你的葬礼上哭得比谁都伤心,可怜你躺在棺材里,知道真相,却没办法说出一切。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超能力,我选看清一个人的内心。

虽然这样会更难受!但至少保命啊!

10418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2-14 16:53很多案件其实都是悬案,楼主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个报道,说一个警校的学生去实习,公安局让他整理档案,有一些建国以后 50 年代的案件都没破案。

后来,这个人遇到研究犯罪心理的专家,那个专家说,他以前查资料的时候,还看见过晚清时代没破案的案件。

10438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8-12-15 14:17最近天津的杀妻骗保案件颇为轰动,楼主想起来以前一个同事说起他亲戚家姐姐相亲的事情。

这个同事亲戚姐姐,大概在 2010 年左右,当时是 32 岁,还没有男朋友,她母亲很着急,经常给这些亲戚打电话,让大家帮忙给她女儿介绍男朋友。

后来,这位姐姐曾经的同事,给她介绍了一个男朋友,男的 36 岁,在银行工作,丧偶,没有孩子。

亲戚觉得这个男的条件不错,工作稳定且有房有车,而且这个年纪没有孩子,觉得对以后的婚姻也不错,很是乐意。

大概在男女双方见了两次面以后,女方有个同学,人家父亲在银行的总行工作,算是稳妥一些,托人家打听一下男方的情况,如果没啥问题,也就基本定了关系。

可是,受托方过了一周以后,打来电话,首先,人家表明,自己并不认识这位男士,也是再托人了解,只是把对方反应的情况,原封不动,尽量一字不差的复述过来,至于和这位男士是否继续交往,大主意还是自己拿。

这位银行的男士在学历、工作经历、父母这一块没说谎,但是,他的所谓丧偶,指的是第一段婚姻,结婚是 26 岁,28 岁的时候,和第一任妻子去海南旅行,他们去的并不是公众熟悉的旅游景点,而是那种所谓的野海滩,荒无人烟的,然后他的妻子据说是游泳时候被海浪卷走了,后来费了半天劲才打捞上来。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