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总算是弄明白了,让人很是寒心的是表姐一家的态度,一直不露面,只是委托律师处理,后来,那位年长律师也说,杨老师一家人确实很有修养,本来对方是打算出一些钱,但是杨老师没要,只是丧葬费用是表姐那边出的。

后来,杨老师回家,把媳妇从人家家里拿来的那些不值钱的东西,全部都扔了。这回,也没人唠叨了。

2018 年,有个名词,叫做:勉强社交。大概是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和自己性格合不来,但是有求于对方,只得捺着性子交往;一种是身份、地位、收入都不在一个层次的交往。

前一种好歹是为了某些利益,后一种如果不是纯粹的亲情、友情或者利益勾连,真是没必要。

杨老师的爱人和对方算是远亲,收入也差很多,其实从后面人家对待她的态度就知道,压根没把她放眼里,只不过,来个人热闹些,不来也没啥,你对于人家可有可无。可惜,杨老师的爱人是个喜欢小便宜的人,每次从人家家里拿些不值钱的东西,跟着人家旅游自己不花钱,上超市结账不用自己付费,心里就觉得高兴,觉得占便宜了。只是,在人家眼里,越发瞧不起你了。

楼主有个朋友说过,过年时候,看人家给你送礼,大概齐就知道你在人家心里是个什么位置了。以前,他爱人不过是个普通交警,有个曾经的同学,如今也是有钱人,偶尔过年聚会,就会把家里什么不要的三无产品带过来给她,关键还说的很是冠冕堂皇,好像给了她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她也知道,但是碍于面子,也没点破,出门随手扔了便是,后来,她老公调任车管所某个重要职位,没等到过年聚会,这位同学就和爱人亲自登门,送了重礼,不过,楼主这位朋友很是客气拒绝了,说是有纪律,不能收礼。

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与人之间身份、地位、社会职务也会发生变化, 我们怀念纯真年代,也明白现实的残酷,所以有些美好还是藏在心里,偶尔回味比较好。

现实中,还是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比较好。

10847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9-02-19 18:04今天是元宵节,下班之前祝愿大家节日愉快,2019 年的春节就算是都结束了,明天好好工作,努力挣钱!

10860 楼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9-02-21 11:11 楼主说一

个听来的事情,很搞笑。

楼主一个朋友,他大学时代,学校里有个老教授,德高望重,虽然退休了,但是依旧在教学一线工作。

这个老教授喜欢养鱼,平时去花鸟鱼虫市场买鱼食什么,认识了一个鸟贩子。某一天,这个鸟贩子说自己手里有一只八哥,可惜是个“脏口”,不值钱了,打算弄死这个八哥。

老教授听见了,就说:“大小也是个性命,这样,你卖给我吧,我们家就老两口,也没什么人来访,它愿意骂人也是我们听着。”鸟贩子一听挺高兴,收了教授成本价,卖给了他。

不过,这个八哥到了教授家里,并没有骂过人,就会说一句“你好”,然后就很安静了。教授再去市场给鱼和八哥买吃食,那个鸟贩子听了还说:“这八哥养在有学问的人家里,也跟着变文明了。”到了过年前,按照惯例,市委会安排人到一些知识界名人家里去慰问,这个老教授年年都在慰问名单里,到不是敬仰他的学识,主要是他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在国务院工作,据说是某位副国级领导的秘书,大概市委里有人想走这条道结识一下这位秘书。

来慰问的是个副市长,所谓这种慰问,不过是说些身体健康,老有所为之类的拜年话,闲聊一阵,电视台也录完像了,大家就起身告辞。

走到门边,本来一直很安静的八哥忽然说:你好,大家也是一阵热情哄笑,那位副市长饶有兴致地走到鸟笼子边上,指着八哥跟教授说:“您老是热爱生活的人,有金鱼,有八哥,多有情趣。”说完,就冲着笼子里的八哥说了一句“你好”,转身要走,这时,笼子里的八哥突然说了一句:“臭不要脸的。”这句话大家听得很清楚,想笑又不敢笑,那位副市长也听见了,气氛突然很尴尬,然后副市长干笑两声出门而去。

因为当时跟着的有学校后勤的人,所以事情很快就传开了,一时间好多人都知道这位老教授家里养着一个会骂人,且敢骂副市长的八哥。

过了不到半年,那位副市长因为经济问题被双规了,然后再过年慰问,这个教授家里就没人去了,估计是怕碰到这个会识别贪官的八哥。

10869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9-02-28 10:54

刚在北京卫视播完的《天下无诈》,作为《重案六组》的忠粉,楼主还是追了追,虽然剪辑有些混乱,但是制作还是可以的,只是王茜的脸真是不忍相看。不过,电信诈骗和凶案毕竟不能同日而语,看收视率也就一般吧。

不过,作为一部普及电信诈骗的电视剧,看看还是有些积极意义。

楼主说个身边人经历的电信诈骗案件,颇为奇特。

楼主以前有个同事,她的姐姐前半生过得还是很顺利的,中学毕业进了护士学校,然后直接去了一家三甲医院做护士,25 岁那年结婚,27 岁生了儿子,丈夫是在一家国企做工程技术人员,典型的中国三口之家,没有房贷、没有车贷,收入稳定,日子过得岁月静好。

到了同事姐姐 38 岁这一年,某一天,丈夫跟着单位的车出差,周二上午走,计划周五晚上回来。

周四晚上,夫妻俩通了电话,说了些小事,然后丈夫说周五就回去了,这边事情完的早,可能周五下午就到家了。

这天晚上,同事姐姐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她似乎和同事出去旅游,坐在一辆旅行轿车上,车子在公路上飞驰,旁边是一条波涛喷涌的大河,两边是陡峭的山崖,从车窗望出去,对面山崖上挂着很多棺材,这时候,大河忽然涨水,掀起很高的浪,而那些被浪波及的棺材则纷纷掉落,一想到棺材里的......,同事姐姐这时候就醒了,不过时间也才不过半夜。

第二天上班,和同事说了,同事一致认为这是个好梦,俗话说:见棺发财。让姐姐去买彩票,说不定能中大奖。

大奖倒是没中,周五晚上,接到通知,姐姐丈夫单位的车,在高速上出了车祸,一共五个人,两死,两重伤,一轻伤。

而死者里面,就有同事姐姐的丈夫。

因为丈夫离世很突然,姐姐一时间很难接受,于是同事的父母为了安慰照顾女儿,就搬过去和女儿外孙子一起住,一段时间,只要想起来,几个人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过了一段时间,看上去姐姐的精神恢复还不错,但是,因为这件事情落下一个病根,就是特别相信自己的梦,只要晚上做梦了,第二天一定要找到解梦的,书上、网上、认识的人、所谓的大师等等。

这期间,让人也骗了一些钱财,本来作为至亲想劝她,但是似乎劝人的言语很苍白,反正钱也不多,就算了。

某一天,这个姐姐夜里做梦,梦见自己儿子要从一个高台往下跳,她想着危险,就阻拦,可是儿子还是跳了下来,然后就立刻找不到儿子了。

醒了以后,姐姐一早晨都坐立不安,跟着儿子去了学校,目送他进了教室,这才上班去。

上午快 12 点时候,姐姐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个医院的,有个男孩姓名、学校、班级,班主任姓名都说清楚,说是上体育课出了意外,现在需要手术,让汇款到医院账户。

按理说,姐姐本身就是医院的,如果本市医院,她很快就能联系到对方,可是因为这个梦,她竟然相信了电话里的内容,跟谁也没说,就直奔银行,可是到了银行以后,ATM 排队人太多,她就哭着求人家让她先汇款,银行工作人员上前了解情况,一看就是遇到电信诈骗了,但是同事姐姐死活不相信,这时候,警察也来了,同事姐姐就一遍遍跟人家说,她丈夫出事时候她做的梦,现在又做梦了,儿子肯定出事了,近乎于歇斯底里。

警察就带着她去了儿子的学校,一看孩子好好在那上课,同事姐姐这才整个人瘫在地上起不来了。

后面情绪平静了,警察又跟她普及个人信息泄露等一系列知识,这才明白差点就铸成大错了,还好银行及时帮她阻止了。

从这件事情以后,同事姐姐情况有所好转,不再执着于自己的梦境了。

这件事情,表面看是电信诈骗误打误撞,巧合了。其实,过了这些年再看,之前的种种行为,更多是亲人突然离世以后的不适应,情绪无法宣泄出来,亲人离开,不是后世办完,新生活就开始了,走出来,需要很长时间。每个人的表现不一样,万幸身边的亲人对这个姐姐很好,很有耐心,还是自己慢慢走出来了。

10887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9-03-03 10:38昨天看了一眼《都挺好》,里面那位母亲很严重的重男轻女,楼主想起曾经的一位同事,说起她的太奶奶。

当然,她出生时候,太奶奶已经去世了,小的时候,从大人那里知道,太奶奶生了 5 个儿子,也就是同事的爷爷辈。

当时,还觉得这太奶奶很厉害,生的全是儿子,一个女儿没有。

后来长大了,和母亲闲聊,才知道,这太奶奶一共生过11 个孩子,其中 5 个儿子,6 个女儿,想来是这六个女儿都没能活到长大成人,同事母亲就说,根本不是,是生下来以后,看到是女儿,太奶奶自己下手给弄死了。最大的活了不到两个月,最小的只活了不到 1 个小时。

这些是同事的奶奶告诉儿媳妇的,同事奶奶是从同事爷爷嘴里听来的,同事爷爷是从哪里知道的呢?是同事的太爷爷告诉他的。

听完了,楼主这位同事有些不寒而栗,想不通为什么对自己的亲骨肉下手,而且是 6 个孩子!后来同事说,他们家里祖上是帮人修建房屋的,类似于现在的包工头,谁家盖房子,他们有个施工队,就上门去服务,所以,家里比较富裕。太奶奶实际上是这家老爷妾室所生,而且这个小妾还是不得宠的,只生了太奶奶一个女孩,家里还重男轻女,所以太奶奶小时候不得到父亲的喜爱。

后来长大了,父亲对于这个妾室所生女儿的婚事也并不上心,就从施工队里找了一个工匠,入赘过来,不过,只是住在他们自己的小院里,包工头家里的财产是没有份的。

可能也是这一系列的事情,加上知道父亲喜欢男孩,所以太奶奶为了得到父亲的喜爱,加上也许未来男孩多,可以分到一些家产,就采取了这样一个方式,生了女儿就自己弄死。

太爷爷本来就是入赘过来,根本没有话语权,所以,对于自己的女儿被亲生母亲弄死,也无可奈何,只是若干年以后,和自己儿子们说起陈年旧事时候,提了一嘴而已。

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楼主这位同事家里,一直到她父亲这辈,才算是改了过来,她爷爷还是看重男孩,小时候过年给压岁线,女孩的金额是男孩的一半,所以,她爷爷后来去世的时候,她一点都不难过,上午参加葬礼,晚上出门旅行去了。

10898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9-03-05 17:43 刚看到新

闻:褚时健去世了。

功过是非,后人评说。但是,经历人生辉煌,却有牢狱之灾,唯一的女儿自杀,人生大起大落之后,还能创业成功,虽然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不过他的确把自己活成了一个传奇。

10911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9-03-08 11:49 今天说个

让人很感慨的案件。

这是楼主曾经的同事说给我听的,他在北方一个三线城市。

这个案件上过他们那的报纸。

案件最开始是一个老人跳楼自杀,当时是深夜,快天亮,扫街的人发现尸体。为啥说是自杀呢?这个老人就住在附近的居民区,刚过60 岁,爱人前几年去世了,老人和已经离婚的女儿住在一起,平时帮忙看着外孙女。

民警了解情况,邻居们都说这个老人很不容易,他的爱人之前一直病着,好不容易给爱人伺候走了,老人也退休了,想着带带外孙女享几天福,没想到老人自己身体也开始不好了,可能是不想拖累孩子,才走了这条路。

看上去这是一个让人忧伤的自杀案件。但是随着警察的深入了解,发现一些可疑点,首先,这个老人虽然身体也确实不太好,但是没有什么要命的大病,如果是因为简单的小病,就不想给子女惹麻烦跳楼,有些说不过去;其次,和这个老人熟悉的棋友更是不理解,因为老人唯一感兴趣的就是下棋,经常和大家约好时间下棋,自杀前一天,神情自若,而且下棋闲聊,还和大家说起日后的一些生活规划,可不像是晚上要寻死的样子。另一个情况就是,老人和唯一的女儿感情很不好,吵架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会父女动手。

邻居们劝架,也会探听为什么会父女失和,但是老人只是说,女儿离婚以后心情不好,过一段时间就慢慢平静了。

但是这都离婚两年了,依旧争吵不休。

对于父亲的自杀,女儿当然很悲伤,哭得死去活来,这个女儿是个幼儿园老师,平时工资也不高,有父亲帮着,日子过得还可以,现在父亲也去世了,未来生活怎样过,女儿心里也没底了。

似乎这就是一个自杀案件。

可是法医的尸检,发现死者身上有些伤痕,猜测是与人推拉撕扯造成的,也就是说,这个死者自杀前曾经与他人发生过肢体冲突。

警察又去问死者的女儿,她很悲伤地说,父亲自杀前和她发生了争吵,他们动了手,因为之前打架已经很平常了,所以争吵完,她就带着女儿睡觉了,没想到父亲想不开自杀了。

民警了解情况,也是和这个女儿闲聊一般,话题中也问了为什么和父亲关系不好等等,这个女儿回答也没啥大问题,只是说自己离婚,心情不好等等。但是,这个女儿的态度让人觉得有点怪怪的,哪里怪,也说不出来。

之所以没能以自杀结案,关键是这个死者的外孙女,外孙女已经快上中学了,她找到警察,说外公出事的那天,母亲和外公一起去了楼顶,可是没多久,母亲自己回来了,外公却没回来,她当时装睡,没问过,到了天亮,才知道外公跳楼自杀的消息,她怀疑,外公的死和母亲有关。

警方再次询问这个女儿,这次她倒是很痛快承认,是自己把父亲推下去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年她一直非常痛恨自己的父亲。

这个女儿是个 70 后,她说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学习很好,是班长和学习委员,但是小升初考试没有发挥好,只能进入一所普通中学,可是,当时父亲有个朋友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有能力把自己弄进那所中学,不管是借读也好,其他也罢,但是父亲不去,不喜欢求人;等到她中学毕业,中考发挥依旧不好,但是当时有机会缴纳 2 万元借读费,进入重点高中,可是父亲说母亲生病,家里经济上不太好,

于是她去了幼儿师范,早早进入社会挣钱养家。

不过,这个时候,她一边上班一遍参加成人教育,在她读专升本的时候,学校有个机会,可以参加国际班培训,去英国学习半年,这样回来以后,自然可以找到一些双语国际幼儿园的工作,收入各方面都会增加不少,可是,父亲依旧不同意,而且她当时的工资加在一起也不够,只能作罢。

后来结婚生子,再离婚,回到娘家和父母一起住。生活上的不如意,加上工作上的不顺心,特别是同学聚会,发现过得最不好的竟然是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路回想,她认为自己今天的人生失败,都是父亲不肯尽心培养自己,如果当初哪怕肯为自己花一点钱,她都不会落魄到今天地步,所以跟父亲关系一直不好。

而且,她觉得父亲挑拨自己和女儿关系,那天本来是想和父亲谈话,但是觉得八九不离十会争吵,干脆两个人去楼顶,这样也不用打扰到周围邻居,可是最后,两个人又开始打起来了,她自己往回走,看见父亲站在楼边抽烟,突然跑过去,一把把父亲推下楼,当时忽然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可是,没多久她就后悔了,因为父亲死了,退休金也没了,未来的生活会有困难了。

其实人过得好与不好,你说和学历没关系,不大可能,但也有很多学历不高的人,过得也很好。楼主觉得,其实有时候父母给子女花钱,知道花了这个钱,实际上是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作为父母愿意花钱,算是自己尽心尽力了,将来你不成才,也不要埋怨父母。

可能作为孩子,父母批评我们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家里最贵的,是给你买的,花了那么多钱上培训班,学这个、学那个,最后你就考了这个分数,你对得起谁?这个被自杀的父亲可能很理性,看着女儿一步步走过来,知道花钱也是白花,但是作为女儿并不这么想,父女间又这些年缺乏沟通,走到了悲剧的结尾。

十年前,我们年轻,有激情、有梦想、有野心,十年后,逐渐知道,其实自己很平庸,甚至在平庸的人里,都算不得冒尖的。很多人可能回首往事,会找些原因,为什么自己混的不好,能直面自己的无能,也需要勇气,有些人会甩锅给别人,父母就承担了很大的责任,比如,关键时刻,父母没能指明前进的方向;家里穷,没钱上更好的学校;人脉少,不能进入更好的单位,这些都是我们混的不好的原因,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是,自己心态要调整过来,别抱怨任何人,努力过自己的日子,好也罢、坏也罢,都是自己的一生。

10923 楼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9-03-15 14:26 说一个楼

主听来的很是匪夷所思的案件。

讲述人是楼主一个前同事,案件大概是在 2002 年,当时他还在上初中。

2002 年春天,一个很平常的周末晚上,和每一天都没什么不一样。

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他们小区里的人都在传,说是昨天晚上,小区发生了入室劫持人质事件,不过,警方已经将嫌疑人控制,人质也成功获救。

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惊讶,因为深夜很安静。有人就说,出事的那家在小区最里面的楼,好像在四层还是五层,下面的住户也是听到了很大的动静以后才知道出事了。

觉得,过不了几天,新闻里或者报纸上就会说,可是却啥动静也没有。于是,又开始有消息流出来,说是人质事件其实解救失败了,死了一个,所以警方就不说了,觉得丢人;还有消息说是人质都死了,不能说,不可说。

再过了好长时间,这个案件似乎快被大家遗忘了,忽然楼长在某个休息日找到大家,说是有时间晚上到他家里,跟大家说一下前段时间,小区发生的那个人质劫持案件,小区几乎所有楼长都被社区传达了。谁都是有好奇心的,特别是听说这个传闻已久的案件,所以,晚上,楼长家里人到的很整齐。

楼长就说,自己也是听来的,先是公安局告之属地派出所,所里的社区民警再告诉他们这些楼长,记得多少说多少吧。

出事那天晚上大概 9 点钟左右,市公安局 110 指挥中心接到一个有些奇怪的报警电话,说他奇怪,是报警人的语气很平缓,说话有些前后顺序混乱,不像一般报警人,虽然顺序会乱,但语气都是很着急的。

这个报警人是个女的,听电话里声音大概 50 往上,她先说了自己家庭住址,然后说自己是个退休的人民教师,和老伴两个人住,这几天,老伴到外地看望老战友,家中只有她一个人。今天她出门办事,回来的有些晚,到家已经快 9 点了,就煮了速冻饺子吃,可是,饺子煮熟了,却发现家里没有醋了,就出门到邻居家借。

他们这一层是三户,出门右手边这家,是一个寡母和女儿女婿外孙一起过,女婿经常出差,不怎么在家,老太太和自己年纪相仿,经常互相串门,很熟悉。

但是,今天去借醋,这个老太太行为很是反常,不仅不让她进门,还有些神情紧张,等到把一碗醋给她时候,明显碗底还有东西,她有些害怕,也没多说就回了自己屋。

进来才发现碗底是一个报纸的一小角,上面写着两个字“救我”,老太太说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只能打电话给 110。

接警员就汇报了这件事情,似乎显示这个传递纸条的老太太遇到了什么事情,难道会是被人绑架或者劫持?警方就先是找到了属地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让他联系居委会先了解一下这户人家情况,另一方面,让报警人不要挂电话,和他们保持联系。

社区民警汇报说,经过了解,这户人家是个租户,确实家里男主人经常出差,平时就是岳母和女儿带着两岁多的外孙子居住。

这时候,已经有警察陆续悄无声息感到了出事的小区,找到了住在二楼的楼长,但是,那个报警电话却很是意外的挂断,再也联系不上了。

不过,既然已经到出事地点了,警方就先跟楼长了解报警人和被劫持人的情况,这一了解,事情又不对了。

楼长说,被劫持人如果在四层,那不能会有邻居报警,因为四层一共三家,中间那家,也就是报警人所说的自己住的位置,房子一直空着,那家确实住着老两口,但是两年多以前就搬到儿子家去中,房子一直空着,楼长甚至当着警察面给那家人打了电话,证明他们最近并没有回来,一上楼梯那家,房主是个律师,因为买了新房也搬走了,这个旧房也是一直空着,也就是说,实际四层只有这个租户一家人在那,别的房子都没人。

那这个神秘的报警电话又是谁打来的呢?楼长看了一眼那报警电话,眼神有些发愣,随后说:“这个电话我熟悉,不就是四层租户家那个老太太的手机号吗?”那个老太太因为是个租户,家中没有座机,就给了楼长这个手机号码,有事情好联系她们。

那么这个老太太用自己的手机号,伪装成他人报警救自己,拿警方开涮?为了谨慎起见,警方就找了一个女刑警,冒充街道办事人员,跟着楼长一起到了那家人门口,敲门说,有个租户调查表,明天一定要上交,街道人员过来让填写一下。

老太太脸上似乎很是为难,防盗门始终只露出一条缝隙,经过楼长一再解释和道歉,这才开了防盗门,站在那有些手足无措的看着楼长和冒充街道办事员的警察,然后说:“去我那屋吧,那有桌子。”这是一个两居室的房子,客厅不大,两间屋子分别是老太太和女儿女婿居住,此刻,两间屋子的门都关着,随着老太太进了那屋,整个房间都很安静,屋子里也很是整洁,看不出有任何异样的地方,到了老太太的房间,关上门,老太太的表情忽然很是怪异,指着女儿住的房间,拿笔写下“他有刀。”也就是说,嫌疑人用刀挟持女儿和外孙,让老太太不要乱说话,可是问题来了,这嫌疑人劫持人质,居然还让人质可以自由给邻居开门,甚至让到屋子里,甚至可以自由和

其他人交流,嫌疑人难道有什么问题吗?这个女警察就借口说要看看租户的身份证,因为女儿的身份证在自己屋子里,那个老太太就浑身哆嗦,不敢去,女警察走到房门口,仔细听了一下,里面没有声音,于是还是让老太太说是要拿身份证,先开灯,老太太就哆嗦着进去开灯,这一开灯不要紧,随着灯亮,屋子里传出女人的惊声尖叫和小孩的哭声。

楼下的警察听到声音,惊觉出事了,一股脑往楼上跑,动静确实不小。但是,等进了门的警察发现,屋子里客厅站着一脸蒙圈的楼长,小屋是紧紧抱在一起的老太太、女儿和哭闹的小孩,女警察从阳台上走进来,整个房间都没有看见嫌疑人的影子。

时值春季,窗户开着,难道嫌疑人发觉有被发现的风险,自己跑了?警方又开始跟在小区外围的人联系,在小区里面和周边搜查,也没有发现可疑人员。只能把这对母女带走调查了解。

首先是报警的手机号,既然是受害人自己的手机,而且跟公安局的留存声音比对,这就是一个人,自己用自己的手机,伪装成另外一个人报警,为什么?但是,即使在这样的证据面前,这个老太太不承认是自己打电话报警,一直说是警方搞错了,而对于入室劫持人质的嫌疑人,母女两个说的完全不一样,至此,可疑肯定,这是一出恶作剧。

可是,这对母女的表现并不像是那种拿公安局寻开心的样子,似乎确有其事。但是,这样做是为什么呢?终于联系上男主人,这个男主人说,自己的岳母和妻子有癔症,之前在老家犯过一次,坐长途汽车回家,结果说是有人追杀她们,最后跑进公安局求助,后来证明是癔症发作所致。

这种病,发作也没有什么时间段,岳母和妻子的病症主要是环境变化,比如在长途汽车站,人多、嘈杂,就会引发发作,而这次,因为四层只有她们母女和孩子,另外两家都没人,会产生不安全感,由此会引发癔症,自以为有坏人入室劫持她们,然后会想象出一个邻居去报警等等,这一切都是她们自己想象出来的。

其实,公安局接到报警以后,虽然一方面安排人去现场,但是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觉得这个报警电话有很多可疑的地方,但是谨慎起见还是派了特警过来,但是女侦查员根据多年经验,判断室内应该没有歹徒,可是老太太的表情又不像演戏,让她一时间也有些犹豫。

母女两个后来被送进医院,过了一段时间,从这个小区搬走了。又过了些日子,公安局这才让社区民警告诉居委会,居委会又通知楼长,算是层层传达,总算知道这个案件的来龙去脉了。

10938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9-03-21 15:43楼主一个朋友,78 年出生,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她大学学的是纺织专业,毕业时候通过家里关系,进了一家纺织面料的研究所。

这家研究所当时是隶属于纺织集团,工作了两年,这位朋友就跳槽去了日资的外企,那家研究所死气沉沉,实在不适合她。

到了去年夏天,她逛街时候意外碰到了单位的人事处长,就是给她办理入职的那位。老太太已经退休多年了。

一起闲聊,说的除了各自近况,更多就是单位一些老人的事情了。

这位处长去年 4 月份刚参加了一个葬礼,是原来单位老所长的。言语间很是感慨,说这位老所长结过两次婚,每一段婚姻中都有一个儿子,如今人去了,葬礼上两个人儿子都没出现,是所长的妹妹忙前忙后,据说大儿子在外地开会,回不来;小儿子在国外定居,也不回来。

老处长就说,这位所长可能楼主同事没啥印象,当年在单位也是叱咤风云,想不到人生最后一站却如此凄凉。说起这位去世的所长,老处长讲了一件往事。

大概 80 年代后期,研究所分配来几个大学生,这也是研究所最后一批分配来的大学生。那时候,单位里总有些喜欢“管闲事”的同志,一看大学生来了,就跑到人事处打听看看,长得不错的,立刻会被挑上,然后热心推荐给领导的儿子、女儿一类。

其中有个小吴姑娘,对于她,热心人都没啥兴趣,主要小吴姑娘相貌很一般,家又是农村的,觉得没啥价值。

不过,看档案,这个小吴姑娘学习不错,在大学专业课成绩也很好,一个农村的女孩,若是没有些能力,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了一年,老所长当年还是个中层领导,找到还是人事处办事员的处长,说自己 10 岁的儿子学习不行,他和爱人工作很忙,看看所里找个大学生给孩子辅导一下,补习费该怎么给就怎么给。

这件事情听起来很容易,所里大学生很多,一个 10 岁孩子的功课谁都能辅导。但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首先,这个所长和爱人是二婚,所长的爱人觉得自己年轻漂亮,喜欢暧昧的撩人,如果找个男的辅导,所长担心自己媳妇挑逗小鲜肉;如果找女的,所长爱人会警惕,因为所长和现在的爱人,就是因为所长婚内出轨走到今天的。如果不是因为所长上面有人力挺,他早就在研究所待不住了。这个人选要仔细考虑。于是老处长挑选了小吴姑娘,这个人选顺利通过了所长和媳妇的严格考核,正式上岗工作。

说是给辅导费,但是基本也没给过,小吴姑娘也没主动要过,就算是白使唤人。

不过,小吴也没有因为不给钱就偷工减料,所长儿子的成绩还是说明了一切。所长很高兴,虽然钱没给一分,但是随着他自身地位在单位的巩固,也是给了小吴姑娘不少的恩惠。

一转眼,所长儿子也上初中了,单位分来的大学生也陆续结婚生子,只有小吴姑娘依旧单身,不是没有人给她介绍,但是一来她家在农村,二来人相貌非常一般,最后,小吴也不是个没想法的人,不是谁她都同意,所以就渐渐剩下了。

过了一段,所长又找到小吴,说儿子要中考了,让小吴接着再给辅导一下,如果这次儿子中考考得好,他想办法给小吴解决住房问题。

在后面的中考,所长儿子考上了市重点,所长也兑现诺言,私底下给小吴运作出一个一居室的房子,但是小吴不能对单位其他人说,那个房子只能说是自己租的。要知道,以小吴的资历,在所里福利分房是不可能的。

小吴当然对所长感恩戴德,更是不计酬劳给所长儿子补习功课。

到了所长儿子上高二的时候,有一天,所长跑到处长家里,很是严肃地跟她说了一件事情,而处长必须保密。

事情让人事处长震惊不已,小吴怀孕了,而孩子的父亲就是所长的儿子,正在上高二的学生。所长是压低声音,但还是能感受到话语里带着极大的愤怒,事情已经出了,想着怎么解决,人事处长带着小吴去堕胎,然后这件事情谁都不要再提。而且小吴同意从单位辞职,也不会再和所长儿子见面。

带着小吴去医院堕胎,人事处长到有些不好意思,似乎怀孕的是自己,而不是小吴。两个人一路上无话,过了不到一个月,小吴真的辞职走了,去哪也没人知道,有的说回老家,有的说是去了深圳。

到了夏天的时候,所长的儿子找到人事处长,问她小吴老师去了哪了?人事处长当然说不知道,她是真不知道。男孩有些难过,说小吴老师走了,也不跟我说,我想去找她?人事处长就急了,说小祖宗,你最好先把大学考上,将来毕业,有了一技之长,想去哪儿都没人拦得住,想跟谁在一起也没人拦得住。

男孩听了这话,意味深长的看了人事处长一眼,处长觉得自己失言了,就又说了几句场面话,让这个孩子走了。

虽然所长很愤怒,那是因为他是局内人,作为局外人,人事处长觉得看似两个人相差 10 几岁,绝对不可能,但是,小吴谈恋爱一直不顺利,可是她也是需要爱情的,而所长的儿子,所长这个家庭看似完美,其实,所长热心权利,对孩子并不怎么上心;所长爱人只关心两件事情:美容和打牌,儿子的成绩只不过是他们拿来炫耀的东西,并没有谁实际关心这个孩子想什么。

而小吴老师和这个男孩相处,两个人慢慢互相了解,互相信任,虽然发生肉体关系,作为成年人,小吴老师有很大责任,虽能理解,但不支持。

如今老所长去世了,小吴姑娘也不知所终,所长儿子在国外生活,听说也结婚生子了。又是一年夏天,却物是人非。

人事处长跟楼主同事说,有些事情不说,就没机会说了,反正事件的主要角色死的死,走的走,说了也没啥。

10960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9-03-24 09:48

去年和今年陆续发生了好几起孩子杀害亲生父母的案件,初读新闻,觉得这哪里还是个孩子,简直就是人间恶魔,连亲生父母都能杀,这世界上还有谁他不能动手的!楼主城市以前出过一个案件,大概是在 90 年代末,当时也很轰动,很有警示意义,只是可惜,虽然大家讨论了那么久,可是这样杀母弑父的案件直到今天却依然在发生。

案件中的父亲是个很普通的工人,和爱人在一家工厂工作,有一个儿子,很普通的三口之家。

这个父亲有个爱好,喜欢收藏算盘,这个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中国古代发明。

我们常说,人有点爱好是好事。但是,爱好这东西,平时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生活倒还好,真到了痴迷的地步,对于普通人来讲,到未见得是什么好事。

这个父亲痴迷于收藏算盘,各个年代、各种材质、各种形状等等,为了收藏算盘,还曾经被人骗过几回,但是仍旧痴心不改。

收藏是需要金钱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哪里有那么多钱去买算盘,生活经常入不敷出。后来,单位不景气,两口子有下岗,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老婆实在受不了这个丈夫,最后和他离婚,因为娘家经济情况也不好,儿子就留给了父亲,这位母亲跟着自己哥哥一起偷渡去了法国,案发以后,公安局曾经联系过这位母亲的娘家,但是娘家人说,到了法国以后,兄妹就分开了,目前家里谁都联系不上这位女儿,也不知道她究竟过得如何。

离婚以后,儿子给了爷爷奶奶生活照顾,这位父亲没了家庭的羁绊,更是一头扎进收藏算盘的天地“遨游”。

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除了能保证孩子温饱之外,其他也做不来了什么,等到孩子上了中学,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没有父母的督促,孩子自身也不是那种自觉性很强的,又不喜欢学习,加上来自于单亲家庭的自卑,很快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到一起。这期间,他逃课去打游戏,结果欠了某位大哥一笔钱,其实数目并不是很大,但是他不敢回家和爷爷奶奶要,更不敢跟父亲要,但是那位大哥逼得很紧,最后,这孩子想了一个办法。

他找到那位大哥,说让他假扮成有个不错的算盘要出手,然后联系自己父亲,等到父亲带着收算盘的钱到了,想法子把钱骗走,这样就算是他还钱了。

这位大哥其实年纪也不大,于是又找了一个上了年纪的,一辈子都不正经的老头冒充想出手算盘的人,几个人联合起来演一出戏。

经过联系,这位父亲同意看货,于是到了这个老头家里,可是几句话就露馅,父亲知道自己上当了,就想着脱身离开,老头原本也是帮忙,见到对方已经察觉,也没太强求。

可是。哪位大哥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年轻气盛,眼看着事情不成,干脆上手抢钱,混乱之中,父亲就高声大喊“抢劫”,结果被这位“大哥”捅了一刀,这一刀正好伤在心脏,父亲就这样死了。

但是案件的主策划是儿子,被警察一锅端了。

但是,对于父亲的死亡,这个儿子一点也不难过,在公安局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态度很是轻松,好像在说别人家的事情一般。

记着当时去采访警察,警察说,也问过这个孩子,为什么父亲去世了却不难过,孩子说,因为和父亲一点感情也没有,父亲爱算盘胜过他这个儿子,并且说为了收藏算盘,他几乎没有任何好一点的玩具或者衣服,全被父亲拿去买

算盘了。

这个世界上,做父母是不需要考试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父母,但是他们成为了父母。有些孩子运气好,长大了,但有些孩子却没那么幸运,遇到好人或者自带光环。但是,这些孩子初来世间,都是天使,是谁把天使变成了恶魔的?种一棵树,希望他成才。若在它还是树苗的时候不狠心剪枝整修,等到他长成大树,长歪了,再想去把它扳直过来,才发现,下面的根已然扎得太深了。

10972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9-04-03 10:54楼主最近听来一个很久以前的案件,时间久远,不过关注点不是在案件本身。

跟我讲这个案件的人出生于 70 年代末,她小时候还有那种公审大会,就是在体育场,犯人身上挂着大牌子,上面写着名字,再用红色颜料的笔在名字上画个大大的叉,宣读完罪行,直接拉赴刑场,执行枪决。

不过,那个时候,她年纪还很小,只是有个模糊的印象而已。

等到她上初中的时候,学习上一般,不是学霸,也不是学渣,反正班上 40 个人,排名她就总是在 15-25 之间徘徊。

有一次,她考试考了全班第 22 名,母亲很生气,在家里训斥她,家长嘛,说着说着就陈谷子烂芝麻全想起来了,没完没了,她虽然不耐烦,但是表面上也不敢发作,只得给个耳朵听着。

这时候,一旁父亲说话:“差不多了,让孩子先吃饭吧,不是也没考倒数第一嘛,再说,这真是学习好,别回头又像二中那个案子,再引来杀身之祸。命要紧。”后面话题就被岔开了,父亲成功把母亲的火力引到自己身上,她暂时安全了。

不过,父亲嘴里那个什么二中的案件,倒是引起了她的好奇心,后来找个机会就问父亲。

父亲就说,二中那个案件还是很多年前,估计那个杀人凶手早就出来了。不过,在当地是不能混下去了,因为当年公审大会,那个女孩也被带上来了,还当着下面好多人宣读了她的罪行。父亲也在下面,所以知道这个案件。

这个凶手杀了自己同班同学,被害人也是个女生,一开始,大家觉得会不会是女生之间的争风吃醋引发,后来说不是,这个案件杀人理由很奇葩,一般杀人案件都是为情、为财或者是妒忌。但这个不是。

这个案件被害人学习很好,凶手学习不好,所以觉得肯定是妒忌学霸,所以痛下杀手。可是凶手跟警察说,她杀了被害人不是妒忌她学习好,学习好的人班上也有几个,但是她并没有杀她们。

那为什么单单对这个女生下手呢?理由让警察难以理解,是因为这个女生长得太丑了。

没错,因为长得丑,学习好,所以被杀了。

我们通常理解都是,一个女孩子,长得漂亮,学习好,自然让人羡慕同时,也会招人嫉妒;可以,一个女孩子长得丑,学习好,居然还能找来杀身之祸,真是理解不了凶手的脑回路。

这个凶手说,她可以接收一个同学比她漂亮,比她学习好,但是不接受一个女孩,比她丑,但是比她学习好,要么丑且笨,要么美且聪明,既丑且聪明就不行。怎么看她怎么不顺眼。最后因为一点小事,竟然动手杀了自己同班同学。

说完案件,父亲说:闺女,你看你长得也就这样,学习和长相还是很般配的,万一学习好了,招来那些奇思怪想的人,真要了你性命,不值啊!楼主这位朋友第一次真实意识到了自己的颜值,本来考试没考好被母亲训斥,都没掉眼泪,听了父亲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反而难过得掉了三对半的眼泪。

11016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9-04-03 10:54楼主最近听来一个很久以前的案件,时间久远,不过关注点不是在案件本身。

跟我讲这个案件的人出生于 70 年代末,她小时候还有那种公审大会,就是在体育场,犯人身上挂着大牌子,上面写着名字,再用红色颜料的笔在名字上画个大大的叉,宣读完罪行,直接拉赴刑场,执行枪决。

不过,那个时候,她年纪还很小,只是有个模糊的印象而已。

等到她上初中的时候,学 上一般,不是学霸,也不是学渣,反正班上 40 个人,排名她就总是在 15-25 之间徘徊。

有一次,她考试考了全班第 22 名,母亲很生气,在家里训斥她,家长嘛,说着说着就陈谷子烂芝麻全想起来了,没完没了,她虽然不耐烦,但是表面上也不敢发作,只得给个耳朵听着。

这时候,一旁父亲说话:“差不多了,让孩子先吃饭吧,不是也没考倒数第一嘛,再说,这真是学 好,别回头又像二中那个案子,再引来杀身之祸。命要紧。”后面话题就被岔开了,父亲成功把母亲的火力引到自己身上,她暂时安全了。

不过,父亲嘴里那个什么二中的案件,倒是引起了她的好奇心,后来找个机会就问父亲。

父亲就说,二中那个案件还是很多年前,估计那个杀人凶手早就出来了。不过,在当地是不能混下去了,因为当年公审大会,那个女孩也被带上来了,还当着下面好多人宣读了她的罪行。父亲也在下面,所以知道这个案件。

这个凶手杀了自己同班同学,被害人也是个女生,一开始,大家觉得会不会是女生之间的争风吃醋引发,后来说不是,这个案件杀人理由很奇葩,一般杀人案件都是为情、为财或者是妒忌。但这个不是。

这个案件被害人学 很好,凶手学 不好,所以觉得肯定是妒忌学霸,所以痛下杀手。可是凶手跟警察说,她杀了被害人不是妒忌她学 好,学 好的人班上也有几个,但是她并没有杀她们。

那为什么单单对这个女生下手呢?理由让警察难以理解,是因为这个女生长得太丑了。

没错,因为长得丑,学 好,所以被杀了。

我们通常理解都是,一个女孩子,长得漂亮,学 好,自然让人羡慕同时,也会招人嫉妒;可以,一个女孩子长得丑,学 好,居然还能找来杀身之祸,真是理解不了凶手的脑回路。

这个凶手说,她可以接收一个同学比她漂亮,比她学 好,但是不接受一个女孩,比她丑,但是比她学 好,要么丑且笨,要么美且聪明,既丑且聪明就不行。怎么看她怎么不顺眼。

最后因为一点小事,竟然动手杀了自己同班同学。

说完案件,父亲说:闺女,你看你长得也就这样,学 和长相还是很般配的,万一学 好了,招来那些奇思怪想的人,

真要了你性命,不值啊!楼主这位朋友第一次真实意识到了自己的颜值,本来考试没考好被母亲训斥,都没掉眼泪,听了父亲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反而难过得掉了三对半的眼泪。

11016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9-04-13 15:04最近日子过得很是平静,也没啥案件,不过,楼主倒是听来一个事情,写出来大家看看吧。

楼主有个朋友,她的亲戚是个拆迁户,家里颇为有钱。住在一个比较高档的公寓里。住在亲戚对门的邻居,是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女儿和公婆一起住。

刚搬进来的时候,也是很普通的一家人,没几年,老公公去世了。婆婆原本身体还好的时候,能自己下楼晒晒太阳、吹吹风。后来身体就不行了,一开始是腿没劲,后来就只能每天在屋里待着,再后来,说是眼睛也出了问题,几乎是失明了,儿子带着母亲去了很多医院,最后也还是维持现状。

原本婆婆身体好的时候,婆媳关系很一般,这下身体变差了,婆媳关系也跟着不好了。经常听见婆婆高声呵斥儿媳,左右总是那几句话,什么好吃懒做,花她儿子的钱等等。

儿媳曾经和邻居吐槽,说自己娘家家境好,从一怀孕就没上过班,在家做全职太太,都是娘家花钱,如今老公在国企分厂做了副厂长,但是并没有沾他什么光。

邻居们就劝她,说婆婆原本是个正常人,如今路也走不了,眼睛也几乎看不见,脾气能好才怪呢?多忍让些吧。

到了这家女儿上高一的时候,家里请了一个家教,报销往返车费,辅导费据说也是数额不菲,因为这个家教业务上很牛,还是托人才请到的。

家教老师是个 35、6 岁的男子,邻居这位全职太太还说,自己看到过一些报道,说是男性家教老师有些人品德败坏,引诱女学生,她很注意这方面,平时老师补课都是在客厅,她就坐在旁边,弄些水果小食品,休息的时候让女儿和老师吃一点,然后了解一些女儿的学 进展等等。

过了一年吧,楼主朋友的亲戚某一天突然发现,对门全职太太和女儿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了,偶然碰到男主人,他说自己岳母病了,爱人回娘家照顾,女儿也跟着一起去,所以会很长时间看不到。

别人家的事情,听了也就过去了。没想到,另一个邻居说,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有内幕。

这个捅出内幕来的人,是这家婆婆的保姆。

这家的婆婆和儿子儿媳经济上是分开的,婆婆雇保姆的钱是儿子出的,平时买菜做饭,老太太和保姆单做,不跟儿子儿媳一起吃。保姆就和老太太一个屋子里住着。

保姆说,老太太有一次趁着儿媳不在家,和儿子长谈了一次,内容她不知道,但是谈话完毕,儿子的表情很凝重。

又过了几个月,保姆都已经忘记了那次长时间的谈话,家中女主人突然说自己母亲病了,然后收拾东西就走了,但是那个表情让保姆觉得女主人没说实话。

某天深夜,保姆已经睡了,但是并没有睡着,突然大床上躺着的老太太开始自言自语,老太太一直有自言自语的毛病,保姆一开始也没在意。可是听着听着,老太太就说,什么儿媳妇表面上很是正派,背地里却勾引给孙女补课的老师,以为自己眼睛瞎,就看不见,可惜,虽然眼睛瞎,但是耳朵不聋,一次次和老师寒暄聊天,老太太能够感受到儿媳话语里情绪的变化,从最初的平静到后来的越来越激动,躺在屋子里都能感受到后期儿媳妇心跳的加速,老太太就在那说:谁还没年轻过,你以为我眼睛瞎,可是耳朵不聋,鼻子也很好使,空气里都是恋爱的腐朽味道,我会闻不见?保姆越听越精神,觉得老太太并非自言自语,而是说给她听的,这样做的目的似乎是要她往外传,这样儿媳妇也就没脸回来,家里只有保姆和经常回来住的儿子,似乎安静了不少。

楼主朋友的亲戚听了很震惊,觉得那个女主人虽然并非美貌,但姿色还是有一些,平时说话也没看出什么妖艳的样子,怎么会和补 老师勾搭到了一起,这补 老师没勾引学生,勾引了学生的母亲,又是什么操作?最后,不得不佩服哪位瘫痪在床的母亲,腿不能动、眼睛看不到,凭着耳朵和鼻子愣是从几句寒暄和聊天中,嗅出出轨偷情的味道,不是一般人。

11057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9-04-14 20:10接上面这个事情说,其实在楼主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个办公室办公的,有个刘姐,当时她是 42 岁。

那时候楼主算个新人,初来乍到,多听多看,少说话。后来过了几个月,才知道这个刘姐和公司一位副总有不正当男女关系。

虽然那时候楼主年纪小,但是和这位刘姐相处一段时间,慢慢能感觉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而不一样的地方,都和哪位副总有关系。

比如,刘姐很喜欢在和别人对话中,主动提到哪位副总,无外乎是副总做了什么正确的决定,或者是在什么事情上表现很突出、英明果断等等,说到激动的地方,甚至会手舞足蹈地学起来。

楼主这样一个新人,都觉得刘姐表现不太一样,因为说到这位副总的时候,她的眼睛里放光,和说其他同事迥然不同。

但是没多想,因为那时候还是很单纯滴。

刘姐和副总平时在单位遇到,表现其实很正常,就是上下级的说话,甚至会开个小玩笑,但是,你总觉得这两个人表情有些不一样,似乎想掩饰什么,相处的模式有

点生硬。

单位里,人精多了去了,不要说这样想掩饰的,就是偶然飘过的饿一个眼神,都会被人捕捉到。

后来,刘姐也知道她和副总的关系是公开的秘密,有一次颇为感伤的说,她的婚姻很不幸,但是也不能离婚,只能换个活法,不然就是死路一条。

虽然一对出轨男女是各取所需,但是一想到她说起副总,亮晶晶的眼神,楼主想着,还是有爱的,虽然不道德。

哪位婆婆,虽然眼睛瞎,但是媳妇和补 老师觉得自己语气是正常的,但是眼睛瞎的人,听力往往会变的高于常人,你的语气变化和里面的那种兴奋激动,是藏不住的,只不过自己不自知罢了。

11060 楼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9-04-14 20:10接上面这个事情说,其实在楼主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个办公室办公的,有个刘姐,当时她是 42 岁。

那时候楼主算个新人,初来乍到,多听多看,少说话。后来过了几个月,才知道这个刘姐和公司一位副总有不正当男女关系。

虽然那时候楼主年纪小,但是和这位刘姐相处一段时间,慢慢能感觉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而不一样的地方,都和哪位副总有关系。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