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梨香院歌乐悠扬。赏心乐事是在东北的满人家院了。
傅山先生时常感慨自己侨居于太原,看身畔良辰美景已如游异国他乡,只觉身处伤怀寂寥的奈何天,不甚唏嘘。
之前的夏夜即事追忆了天启时期的美好生活,而春夜即事,说的是崇祯时期。
秋夜即事冬夜即事本回暂不讲述。先一起感受下春夜即事。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5 07:20
春夜即事(崇祯时期)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此句后文呼应处再行解释。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财政困难外部流贼四起,难以挽留这末世的繁荣。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难过是因为国家的多难,忧愁是缘于中华的衰落。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臣子们都没有高瞻远见,只知尽情欢娱享受生活。
这首诗意境上很有些接近亡国后主李煜的浪淘沙。来看一下这首浪淘沙,观千古名句,感亡国之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雨、春、寒、梦,对应“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呼应本回林黛玉在西厢记中所见的“花落水流红,闲情万种”,听到的牡丹亭戏词“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想到的旧诗“水流花谢两无情”)甲申国难崇祯身死亦是发生在三月中浣。黛玉洒泪伤痛,一如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的亡国之痛。
此处也是傅山先生借此情景通过诗文戏语直抒胸中亡国悲痛。“赏心乐事”已满人家院,自身则如侨居之民无国可归。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5 21:52
这个帖子目前讲完了石头记前二十三回,还差一回,就讲完上卷了。
上卷讲完后,会发出上卷所涉的事件时间脉络表,让大家看到一个从来不写年份却也能做到“密处不容针”的奇特文学手法。之前说了很久,一直无暇去写这个时间表,如今快要开始讲述中卷了,是时候发出个正面情节年龄时间表了。
(上卷的重点是介绍框架纲目,涉及了南明、天启、崇祯初期。朱由检和皇太极性格初步展现,也穿插了李嬷嬷、贾瑞、贾珍、贾敬、王熙凤、李纨、智能儿等人的性情描述。
中卷和下卷的内容依然以解诗释词说理论情为主线,中卷多有述人记事呼应自解,下卷多有历史人物本纪列传。)这个帖子目前写了超过一个月,整体字数已有十万字,相信细致看完的涯友们应该都已明白书中的感情色彩和作者的好恶倾向。
尊重原文,通过原文的文字描写和感情色彩去认识作者,这样就会认识到傅山。如果只从一个笔名上无止境地去才猜测考证,那就只能认识一个并未和任何历史名人交往过的虚无之人。
正规媒体上发表过的关于石头记的作者考证猜测的这类一家之言,已经超过十种了。但遗憾的是,关于傅山写作石头记这样的“一家之言”,真正能够对应原文中作者自述和宝玉性情的这一种,却始终无法被媒体提及一句。
虽然在天涯已写十万字,依然没有换来任何媒体上“石头记作者可能是傅山”这样十个字的简单提及。
为原作者正名,难于上青天。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5 22:18
有人提出过一个 six degrees 理论(六度空间),说地球上任何人都可以和另外一个人扯上关系,中间不超过六个人,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人可以称为陌生人。寒士认为虽然现在和寒士一样观点的只有数百涯友,但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个陌生人影响下,石头记作者还是能够得以正名的。
正名的那一天也许会姗姗来迟,但终究会来到。
接下来说件世俗之事,希望能有数百涯友热心帮助。那就是让身边亲友关注微 xin“无名寒士”,包括那些从不关注文学或从不看订阅号文字的亲友。为了对那部分关注者不造成困扰,可关注后直接帮助亲友点击屏幕右上角,然后在所示界面里把“接收消息”这一选项关闭即可。
微 xin“无名寒士”,“wuminghanshi”。希望大家以后遇到亲友时,能花费数十秒对寒士随手施惠,令关注者有机会达到一万人,拜谢了。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6 07:46今天事情有些多,祝大家好心情,冒个泡。
{SIMAGE}http%3A%2F%2Fbq.tianyaui.com%2Fd%2Fhua.gif{EIMAGE}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6 20:34【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回头见鸳鸯穿着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背心,束着白绉绸汗巾儿,脸向那边低着头看针线,脖子上戴着花领子。
宝玉便把脸凑在他脖项上,闻那香油气,不住用手摩挲,其白腻不在袭人之下,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一面说着,一面扭股糖似的粘在身上。】
外露的红色是尊奉朱明。
不是鸳鸯欲亲近宝玉,而是宝玉亲近鸳鸯。这点很关键。
此前两回里宝玉在贾母和凤姐前亦是如此。
【说的宝玉急了,扯着凤姐儿,扭股儿糖似的只是厮缠。】
【脸上转了颜色,便拉着贾母扭的好似扭股儿糖,杀死不敢去。】
宝玉“扭股儿糖”这样程度亲近的人,自然是极其尊贵之人。此处仅体现出鸳鸯身份。待后面鸳鸯女誓绝鸳鸯偶时,再揭晓鸳鸯名姓。
此回为上卷末回。此回会揭示贾芸贾芹等一干人意义。
另有荣国府构成这一重要纲目的介绍。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7 07:37冒个泡,大家的帮助下,一天已增长了 120 个。非常感谢,希望长在。
祝大家今日好心情。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7 20:14【正说着,只见贾环、贾兰小叔侄两个也来了,请过安,邢夫人便叫他两个椅子上坐了。贾环见宝玉同邢夫人坐在一个坐褥上,邢夫人又百般摩挲抚弄他,早已心中不自在了,坐不多时,便和贾兰使眼色儿要走。贾兰只得依他,一同起身告辞。宝玉见他们要走,自己也就起身,要一同回去。邢夫人笑道:“你且坐着,我还和你说话呢。”宝玉只得坐了。
邢夫人向他两个道:“你们回去,各人替我问你们各人母亲好。你们姑娘、姐姐妹妹都在这里呢,闹的我头晕,今儿不留你们吃饭了。”……邢夫人笑道:“那里有什么话,不过是叫你等着,同你姊妹们吃了饭去。还有一个好玩的东西给你带回去玩。”】荣国府中分贾赦贾政两房。前文已讲过荣国府是中国。
那么组成国家的两房,自然不会普通。贾政与王夫人这一房是王政之事,算是政务部分。那么贾赦与邢夫人这一房自然是刑赦之事,算是法务部分。
尚书中说“眚灾肆赦,怙终贼刑”。无心过错导致恶果的人,可迟缓惩罚或给予赦免。故意犯错做出坏事的人,要严刑处理或将其斩杀。
古时中国的刑法常会有各种弊病,譬如,时常含糊儿戏,不够严肃认真,对达官贵人过于松弛,对薄宦平民过于严苛。
于是邢夫人对宝玉和对贾环完全两个样,世事大抵如此,大家都懂的。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对荣国府的特殊设定已然完全明瞭。明朝末期虽然天灾不断,但社会经济其实比较繁荣,司法和政事互相影响制约,一定程度上,接近于两权分立的民主体制。民间团体甚至还能集会结社出版,这是非常令人惊异的。。。
荣府大框架已讲出,细节上的赵姨娘、周姨娘等,待第二十五回再讲解。
今晚就只讲这一处,暂且收住,明日继续。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7 20:22
大家都很热心……其实现在和版权还扯不上关系,暂时没有得到网红和媒体帮助,要给傅山先生正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8 08:16这几天会抽空制作出石头记上卷时间表,理清正面故事,帖中这几天有次把时间给说纰漏了,但对章回解说并无影响。这些问题将在详尽时间表里统一修复。
石头记的时间问题,很多校订大家都根据自己理解力来胡乱改动意图使年龄合理化。其实最初原文是不该被改动的。
可能大多文科生选择文科时都是有一定程度地厌恶数学不喜逻辑。这也导致了文学大家似乎普遍在数学逻辑上表现平平,对书中正面故事的整体时间迁移无法抓到重点脉络。希望寒士整理的时间表细致版,届时会让所有读者一目了然。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8 20:10【贾芸出了荣国府回家,一路思量,想出一个主意来,便一径往他母舅卜世仁家来。】芸的意思是驱除蠹虫的书香,与贾芸“不是人”的舅舅的香料铺中贩卖的俗香需作区别。
提起香料,大家很容易想到薛宝钗所居住的那个遍地俗香的蘅芜苑。而极力描写商人卜世仁夫妇的势利无情,自然也是暗讽同为商家的薛家。
这一回中贾芸奉承了两个都令他很是生畏的人物,一男一女。一个是倪二,一个是凤姐。一个是泼皮无赖,一个是“破落户儿”。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市井无赖出身者尚能知侠重义,圣贤书所教士人反而丧德败行。在文中形成了鲜明对比。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8 20:14【凤姐笑道:“你倒会拉长线儿。罢了,要不是你叔叔说,我不管你的事。我也不过吃了饭就过来,你到午错的时候来领银子,后儿就进去种树。”】这里呼应上一回中文字,【凤姐儿笑道:“你放心。园子东北角子上,娘娘说了,还叫多多的种松柏树,楼底下还叫种些花草。等这件事出来,我管保叫芸儿管这件工程。”】本回中贾芸接下种树种花的工程,实际在上一回中就已被凤姐敲定。东北角是省亲别墅和蘅芜苑所在位置,松柏是最不惧风雪压迫最能抵抗霜雪的树木。
芸是书香,以书中之芳香,比喻读书人的气节精神。贾芸是真正有气节精神能知行合一的读书人群体。
那么和贾芸对比的是谁?就是取代贾芸接到家庙肥差的贾芹。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8 20:18
贾芹的芹,是读书人的意思。
上一回中,贾芹谋得了家庙的肥差,一个长久的进项。
【不想后街上住的贾芹之母周氏,正盘算着也要到贾政这边谋一个大小事务与儿子管管,也好弄些银钱使用,可巧听见这件事出来,便坐轿子来求凤姐。】
周为忠信。芹指读书人。忠信之家的读书人。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而贾芸是特指有气节精神的读书人。读书人普遍没有气节精神,所以一个读书人群体,还要分成贾芹和贾芸。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8 20:30【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
十八岁贾芸甘作十三岁宝玉的义子。
在荣府中与宝玉称兄道弟之人,都是权力的象征。那么大观园中宝玉的义子贾芸,自然也是很有深意。依然呼应贾芸的不凡身份——有气节精神的读书人群体。
【只见焙茗,锄药两个小厮下象棋,为夺“车”正拌嘴,……焙茗道:“今儿总没下来。二爷说什么,我替你哨探哨探去。”】象棋是兵家战事之戏,哨探的意思是侦察军情,点出小厮的兵家身份,呼应第九回小厮们动手一事。
贾芸和焙茗能有接触,自然是和军事事务存在关系。呼应东北角种植松柏一事。
24 回就解说到这里。
接下来几回会讲到那个欲言又止的神秘事件——“大不幸之中又大幸”。
上卷完。
微信:无名寒士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9 06:57
@家有狗狗忘了密码 2016-05-28 21:38:34看到楼主有提焙茗,他和茗烟也是两个人吧?好像两人没有同时出场过。电视剧和普及本都改为一个人了。
----------------------------- 这个小厮是兵家身份的象征。
待在荣府里是国内事务,国内战事并不艰苦,所以叫焙茗。微火小火,战事平常。
去荣府外则是边境事务,外部战事比较严峻,所以叫茗烟。狼烟烽烟,战况严峻。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29 21:28今晚疲惫无力精神萎靡,且来和大家道声晚安……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30 08:01
早上好,冒个泡。祝大家愉快的一天。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30 21:16
感谢大家的辛苦顶帖,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推荐。
每到正月初一,所有人年龄加一。
同年事件皆按先后次序列出。
石头记现存八十回的后十七回存在大量粗鄙错漏文字,为“雪芹”生前增删未妥导致,故本时间表仅叙说书中前六十三回的现实时间。
(僧道青埂携玉,贾芸得小红帕,这两次梦皆是先现梦境后有真事,特此注明)
今日所发为石头记 1-25 回时间表。
1 年,当日地陷东南。英莲年方三岁。士隐梦遇通灵。
雨村中秋受银。 宝钗三岁。宝玉——。黛玉——。
3 年,甄英莲已五岁。元宵灯节被拐。宝钗五岁。宝玉——。黛玉——。
5 年,僧道青埂携玉。宝玉衔玉出生。宝钗七岁。宝玉——。黛玉——。
6 年,林府黛玉出生。宝钗八岁。宝玉一岁。黛玉——。
11 年,黛玉年方五岁。雨村林家教书。薛姨妈约四十。
薛蟠年十有五。宝钗又小两岁。甄英莲十三岁。门子认出英莲。薛蟠打死冯渊。游览上国风光。贾敏一疾而终。宝钗十三岁。宝玉六岁。黛玉五岁。
12 年,正月遇智通寺。村肆会冷子兴。二月初二进京。
残冬住进荣府。黛玉宝玉初会。袭人是大丫鬟。次日闻薛家讯。雨村起复到任。冯渊案发一年。葫芦僧助结案。急作书信报京。贾家收到书信。薛家来到京城。入住荣府东北。幻境云雨可卿。与袭人警幻事。刘姥姥打抽丰。大姐东屋睡觉。
周瑞分发宫花。宝钗看通灵玉。秦钟作伴读书。贾蓉年十六岁。贾琏二十来往。凤姐成亲两年。贾兰今已五岁。宝钗十四岁。宝玉七岁。黛玉六岁。
13 年,大姐发热生病。宝钗首次生日。顽童大闹学堂。
凤姐探望可卿。年底可卿膏肓。贾瑞入相思局。黛玉扬州探父。宝钗十五岁。宝玉八岁。黛玉七岁。
14 年,可卿宁府病逝。如海九月病逝。可卿发引送殡。
秦业老病逝世。年底黛玉归来。省亲建大观园。秦钟病逝送殡。宝钗十六岁。宝玉九岁。黛玉八岁。
15 年,大观园建造中。宝钗十七岁。宝玉十岁。黛玉九岁。
16 年,大观园已建好。宝玉游园展才。妙玉年十八岁。
陈设齐备请旨。宝钗十八岁。宝玉十一岁。黛玉十岁。
17 年,元春荣府归省。袭人姨妹十七。宝钗十九生日。
小旦年十一岁。宝玉曲文禅悟。二月搬入园中。宝玉生活快意。遂作四时即事。宝钗十九岁。宝玉十二岁。黛玉十一岁。
18 年,三月中浣落红。义子贾芸十八。小红年十六岁。
被贾环烫伤脸。马道婆五鬼术。宝玉凤姐出事。贾芸小红守护。僧道二人诵玉。宝钗二十岁。宝玉十三岁。黛玉十二岁。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30 21:22
15 年,贾瑞死亡发丧 。大观园建造中。宝钗十七岁。
宝玉十岁。黛玉九岁。
3614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30 21:22
15 年,贾瑞死亡发丧 。大观园建造中。宝钗十七岁。
宝玉十岁。黛玉九岁。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31 08:28这两天先在微信里写些傅山资料,写完后会继续在天涯讲第二十五回。
感谢大家冒泡,最近精神不佳,回复较少,大家见谅。
363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31 12:48
大家勿要陷入风月故事。并非本帖主旨。
宝玉十一岁就题咏大观园,所展现的诗文典籍博务杂学,饱学识广的成年男子亦不能及。大家也不要纠结书中人物年龄太小的设定。书中所写原非普通之人,虽事不平常,但并非错漏。
365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5-31 19:02
感觉很多涯友并没有仔细看之前的年龄讲解。
【袭人道:“他虽没这造化,倒也是娇生惯养的呢,我姨爹姨娘的宝贝。如今十七岁,各样的嫁妆都齐备了,明年就出嫁。”】
袭人今年十九岁,袭人因卖身为贾府丫鬟,需要二十五岁后结束丫鬟身份才会有婚配。
袭人姨妹十七岁,在十八岁时出嫁。闺门女子十八岁不谈婚论嫁者是古怪反常的。
而宝钗与袭人是同龄人,也不是卖身作丫鬟!十九岁早已过了待选年龄,尚且不谈婚论嫁,自然是古怪反常的!书中是以年龄等方面来塑造宝钗的反常。并不是如一些涯友希望,岁数都大一些或岁数差距少一些更合理。如果岁数随意调整,全书将导致巨大不合理,调高宝玉黛玉等人的年龄来缩小年龄差,那所有闺阁少女在后文都会像二十三岁还在等着嫁豪门的“傅秋芳”一样变成二十岁不嫁的大龄青年。
3676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6-01 20:02
晚上去整整微博……
明天晚上该会开始讲第 25 回了╭( ̄▽ ̄)╮
3727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6-02 08:19
傅山先生与红楼梦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三晋大地的传奇人物,他博极群书,时称学海,医术高明,人谓医圣。他对阮籍老庄的出世智慧赞叹欣赏,而对世人热衷的功名利禄视若浮云。
傅山先生极具民族气节,然而这也致使先生的生平未能记入清朝史册。
傅山先生在戏曲、书画、医学、诗文、哲学等方面都称得上是一代宗师,在三晋大地曾是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
人尽皆知的明清第一奇书红楼梦,与傅山先生的生平,其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傅山出身书香门第官宦大家。太原著名的双塔,其中的西塔文峰塔即为傅山父亲傅之谟与傅山祖父傅霖所建。傅山自幼为严父傅之谟所教,博极群书,聪慧绝伦,却是忧国忧民,无意仕途经济。傅山的胞兄傅庚亦是饱学名士,曾说弟弟傅山生有寒骨,对世俗功利事务漠不关心。
傅山在家贫后一直以行医为生计,曾长期居住在土窑中。终其一生,读书不倦。慷慨任侠,洒义气倾尽家资,乐苦甘贫,潦倒中恬淡自如。
傅山年轻时曾在当时山西最高学府的太原三立书院师从山西提学袁继咸。“大官好做大节难移”的民族英雄袁继咸教给傅山和大家的并不仅仅是学识与道理,更多的是气节与精神。
傅山相结交的友人都是重德行轻势利的风流名士,如严绳孙、尤侗、吴梅村、王士祯、顾炎武、曹溶等。
红楼梦的作者开卷自称“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红楼梦作者这段自称,与傅山先生的坎坷生平其实是非常相符的。
———————
《傅山的生平》傅山出身书香门第官宦大家。太原著名的双塔,其中的西塔文峰塔即为傅山父亲傅之谟与傅山祖父傅霖所建。傅山自幼为严父傅之谟所教,博极群书,聪慧绝伦,却是忧国忧民,无意仕途经济。傅山的胞兄傅庚亦是饱学名士,曾说弟弟傅山生有寒骨,对世俗功利事务漠不关心。
傅山在家贫后一直以行医为生计,曾长期居住在土窑中。终其一生,读书不倦。慷慨任侠,洒义气倾尽家资,乐苦甘贫,潦倒中恬淡自如。
傅山年轻时曾在当时山西最高学府的太原三立书院师从山西提学袁继咸。“大官好做大节难移”的民族英雄袁继咸教给傅山和大家的并不仅仅是学识与道理,更多的是气节与精神。
傅山相结交的友人都是重德行轻势利的风流名士,如严绳孙、尤侗、吴梅村、王士祯、顾炎武、曹溶等。
红楼梦的作者开卷自称“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红楼梦作者这段自称,与傅山先生的坎坷生平其实是非常相符的。
《傅山的民族气节》
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最具民族气节的一位名士。
在明朝灭亡后,傅山先生宁肯出家成为道士,也不愿意放弃气节与精神,去剃发成为异族统治下的顺民。
傅山穿上朱红色道袍,写下“真人心印一珠明”的大胆诗文来表达自己不顺从异族政权的决心,更用“怕眠谁与闻鸡舞,恋着崇祯十七年”的露骨诗文去勉励那些有民族气节的志士与他一同闻鸡起舞共图大事。
傅山先生身在太原,却认为自己已是亡国之人在异国他乡,写下了“太原人作太原侨”的落寞感慨。
反清志士顾炎武先生,就是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那位著名大思想家,曾多次前来山西拜访傅山,视傅山既如师长又似挚友,写下“傥许相随拾芝草”的诗文来表达想要常伴傅山先生一同学习交流的愿望。
红楼梦作者在书中也表现出了极其强烈的民族气节。第六十三回中宝玉很露骨地自称“大舜之正裔”,应当“作践”那些“为中华之患”的“犬戎”。全书中还使用了“腥膻”、“骚达子”、“雄奴”、“胡”等大量贬低异族的词语。书中“玄墓”、“参玄”等处也并不畏惧冒犯彼时新君康熙的名字“玄烨”。各处都展现出了红楼梦作者强烈的民族气节。
这与傅山先生的民族气节,是极其吻合的。
《傅山的字号》傅山先生曾写作《两汉书姓名韵》一书,对汉字用意有深刻研究。并为诉情表意给自己起了很多字号,分别赋予不同的思想感情。
1,和石有关,形容意志坚定的字号有石头、石人、石道人、石老人等。
红楼梦,其书的书名,起初和最后都叫石头记,因为是“石头”所记之事。
2,和红有关,形容爱红爱朱的字号有红叶楼主、丹崖老人、朱衣道人等。
红楼梦,宝玉极其爱红,爱红成痴。
3,和浊有关,表达自惭无能的字号有浊翁、浊道人、浊堂老人等。
红楼梦,宝玉自称“浊物”。以浊为号,千古之奇。翻遍典籍,只能找到书中的宝玉和书外的傅山。
4,傅山法号蘖禅。蘖这个字,上薛下木。薛在木上,杂草在树木之上,比喻满人对汉人的压迫。
蘖字本意是枯木上长出新芽,作者眼里,汉人虽丧国,但还有希望和生机,终究枯木新芽还会重新长成参天大树。
红楼梦,两大主角,一个姓薛,一个姓林。
《傅山与宝玉》
书中宝玉自称“浊物”。傅山自号浊翁。
书中宝玉“每日家杂学旁收”。傅山博极群书。
书中宝玉“爱红”。傅山以爱朱红来表达心系朱明的情感。
书中宝玉“无心仕途经济”,视钻营名利的读书人为“碌蠹”。傅山一生未曾科举,斥钻营名利丧失气节的读书人为奴儒,称明非亡于满实亡于奴。
书中宝玉“过目不忘”。傅山阅读《文选》时三遍即成诵,有一次起床洗漱到早饭的短暂时间里更是背诵好了五十三篇文章。
书中宝玉续写“南华经”。傅山自称吾师庄先生,为明清老庄研究造诣最高之人。“庄生原不是荒唐,只为天才莫敢当。”
书中宝玉效法楚辞离骚、大人先生传等文,撰写“芙蓉女儿诔”。傅山先生极其喜爱楚辞离骚,“应将清静结心期,静对梅花读楚辞。”更曾效法大人先生传,写下《如何先生传》来自嘲。
书中宝玉认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傅山说“粉黛山泽精”,与宝玉表达了完全相同的意思。
书中宝玉称自己如戏文中鲁智深一般,“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傅山亦如戏文中鲁智深一样是被迫出家,“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傅处士的一生苦难艰辛而无怨无悔。
书中宝玉参禅,“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最后“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傅山先生向来崇“无”,以视有若无作为真正的干净领悟。
书中宝玉对黛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傅山先生正是这样的情痴,妻子张静君逝世后,傅山先生始终沉浸在伤痛和缅怀之中,后来出家为道,再未娶妻。
PS:对于后世很多说法,如宝玉看到,想来只会再次说出原文里的那句话。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世事荒唐,可堪一叹。
《傅山彻夜醉霜红》
傅山虽擅诗文,但一向以吟风弄月的闲情诗词为耻。傅山所写的诗词有两大特点,第一就是信手拈来典故融入诗中,第二就是有情感表达和叙事深意。红楼梦亦是如此,每一首诗词,都有大量信手拈来的典故和巧妙的深意。
傅山近千万字的各类著作里,始终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纲目。那就是以霜雪象征残酷的满清压迫,以红花象征不屈的汉人精神。傲霜雪而不屈的红梅和松柏都是抗清的力量。花木都是汉族人民的象征,青竹则是汉人政权的象征。而数十万字写就的红楼梦,完整运用了这些象征和纲目。通过这些纲目来读红楼梦的话,会惊异地发现红楼梦实在是一本“正反皆可照人”的盖世奇书。
深秋霜降,崛围山满山红叶如朱如紫。四方云游联系反清力量的傅山先生在 1660 年回到了他在崛围山上建造的霜红龛中,开始专心著书。“江泌惜阴趁月白,傅山彻夜醉霜红。”这句诗生动绘出傅山先生珍惜光阴著书痴醉的景象。
“月画槐枝作老梅,离奇一笔拂窗开。解衣画史三更醒,梦自罗浮香里来。”傅山解衣画史,明月梅花一梦。所画的史,与正是点出奇书红楼梦的真实来历。无独有偶,红楼梦中薛宝琴亦作词云“明月梅花一梦”。
红楼梦中第一回曾说“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遂易名为情僧”,道人是道家,僧人是佛家,原文里描述了空空道人本是道家却又参悟佛家的事情。明清历史上本是道人却参悟佛法的人,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傅山。
始终抱恨未能在明朝危亡时挽救大局的石头傅山,一如红楼梦中那个在天塌地陷时无材可去补苍天的石头,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红楼梦一书运用了姓名字号各赋来历的怪异手法和药物饮食各分属性的新奇手法。傅山先生对姓名学和医药学都有精深研究,这样用来自是轻而易举。
红楼梦的作者,其实是山西傅山。
傅山,就是书中的“石头”和“空空道人”。
看懂了原文,也就明白了真相。
数百年光阴已逝,如今寒士将和大家一起努力,让尘封在岁月里的石头记谜案重见天日。
正傅山先生创作之名,扬三晋奇人痴绝之才。
希望那一天,不会遥遥无期。
374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6-02 20:50本回开启石头记中卷,很多人物会在适合时机呼应讲出。
上卷讲述天启时期较多,也涉及了崇祯即位抱负待展的崇祯初期。本卷为上卷的接续。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虽不敢明言,却每每暗中算计,只是不得下手,今见相离甚近,便要用热油烫瞎他的眼睛。】贾环伤害宝玉,即民众势力对国家权力的破坏。这里说的是崇祯继位不久后到崇祯二年时,高迎祥、李自成等民众势力相继造反,洗劫富绅,破坏国家。
【凤姐三步两步的上炕去替宝玉收拾着,一面笑道:“老三还是这么慌脚鸡似的,我说你上不得高台盘。赵姨娘时常也该教导教导他。”一句话提醒了王夫人,那王夫人不骂贾环,便叫过赵姨娘来骂道:“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几番几次我都不理论,你们得了意了,越发上来了!”】
不知道理愚鲁盲目的民众势力对国家权力造成损害,促成作乱的“恶民”会遭受怪罪。
贾政的妻妾有王夫人、赵姨娘、周姨娘。国家政事是受王事和民事来影响的。王夫人是王事。赵姨娘和周姨娘就是民事。依然来自于姓氏学。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以百家姓头两句的赵和周作为百姓代表。
是的,贾政的妻妾都不是具体人物,而是构成荣府这个国家的势力派系。王夫人是王室贵族,赵姨娘和周姨娘是民家百姓。
为什么有了赵,还要有周?这个当然和贾政好色无关。
忠信为周。君子周而不比。百姓中也有忠义之人,类似书中倪二等人。周姨娘,象征的是百姓中的君子,庶民中的良民。赵姨娘自然就是百姓中的小人,庶民中的刁民。
石头记前文中曾引了庄子的外篇胠箧,庄子很多思想,在石头记一书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以后还会用到。引的那篇庄子文章嘲讽世上不善之人居多,愈是美好的事物,愈能引发世人贪欲。傅山是庄子之徒,也认同世间不善之人居多的道理。所以书中不善之人非常多,民事一脉露脸的总是不善之人赵姨娘,而不是善人周姨娘。
来自
379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6-02 21:00【过了一日,就有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婆进荣国府来请安。】傅山曾写下《如何先生传》来自我剖析。从那篇文章中,可以了解到傅山先生生平最为尊重的,是老子、庄子、阮籍、徐渭等具备大智慧的奇人。那些打着老庄旗号和佛陀旗号在世间蝇营狗苟不学无术的出家人,在傅山先生眼中只是捣鬼作怪的骗人小丑罢了。这就是《石头记》中宝玉“毁僧谤道”的缘由。
在之前的解读里,大家已然看出,荣府中来历相同的人物,身份也相近。譬如宝玉的两个表妹黛玉和宝钗身份相近,宝玉的两个亲姐妹元春和探春身份相近,两个外房子弟贾芸和贾芹身份相近,贾政贾赦身份相近,贾琏贾环宝玉身份相近。
这个寄名干娘马道婆,自然和前文讲到的水月庵趋炎附势的“净虚”、粗鄙势利的刘姥姥等人是一路货色,请安的目的都是来贾府豪门打抽丰。这很容易让大家想到觊觎富庶华夏的后金满人。
前文有个薛蟠是“没笼头的马”,此刻又冒出这么个马姓道婆。没错,这个马道婆就是皇太极领导的满人势力。
【那经典佛法上说的利害,大凡那王公卿相人家的子弟,只一生长下来,暗里便有许多促狭鬼跟着他,……西方有位大光明普照菩萨,专管照耀阴暗邪祟,若有善男子善女子虔心供奉者,可以永佑儿孙康宁安静,……他许的多,愿心大,一天是四十八斤油,一斤灯草,……要舍,大则七斤,小则五斤,也就是了。】马道婆先编造促狭鬼恫吓,再编造供奉菩萨的解决办法,再摆出大阵仗描述准备狮子大开口,见“贾母听了点头思忖”,又随机应变降低数额来确保诓到钱财。势利奸诈却又机敏善变的形象摹画得可谓是淋漓尽致。
马道婆这样机敏善变,自然不是真诚的人。讲到几回后滴翠亭的宝钗时,会对这种机敏有深入的讲解。
感谢大家顶帖关注~
来自
379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6-03 07:59
【赵姨娘唬的忙摇手儿,走到门前,掀帘子向外看看无人,方进来向马道婆悄悄说道:“了不得,了不得!提起这个主儿,这一分家私要不都叫他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
恶民欲壑难填,因而对王室贵族妒恨嫉羡。此时魏忠贤已死,管家凤姐仅象征优秀的国家管理者,但凤姐言行仍旧描绘魏忠贤形象,如同前文提到的贾母的写法,需要记清。
【马道婆看看白花花的一堆银子,又有欠契,并不顾青红皂白,满口里应着,伸手先去抓了银子掖起来,然后收了欠契。又向裤腰里掏了半晌,掏出十个纸铰的青面白发的鬼来,并两个纸人,递与赵姨娘,又悄悄的教他道:“把他两个的年庚八字写在这两个纸人身上,一并五个鬼都掖在他们各人的床上就完了。我只在家里作法,自有效验。千万小心,不要害怕!”】
姨娘月银二两,五百两银子的欠契超过赵姨娘二十年能领到的月银总数了。恶民贪心谋财,可谓铤而走险。
赵姨娘与马道婆合谋,是恶民帮助后金满人侵害国权。
什么样的恶民会和满人勾结谋划呢,这两回里出现的其实很多,本回的赵姨娘,还有下回的古董行商人和贾府清客等。
马道婆拿出的鬼青面白发。蕉叶之青,霜雪之白。在此处分别象征恶民与满人。
早上讲到此处,晚上接续。
来自
382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6-03 20:46【宝钗方欲说话时,只见王夫人房内的丫头来说:“舅太太来了,请奶奶姑娘们出去呢。”……此时王子腾的夫人也在这里,都一齐来时,宝玉益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得天翻地覆。】之前在刘姥姥进荣府一回已讲过,在荣府之外的王家实为边疆保国的王朝军队性质。
此刻王子腾夫人进贾府,象征着保卫国家的战火已蔓延到国内。
【只见宝玉大叫一声:“我要死!”】
自然是战事凶险到了涉及国家危亡。
宝玉“拿刀弄杖”,凤姐“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
大谈风月的小说里竟然出现了动刀的文字,可见是一场凶险艰苦的战事。是的,这就是那场发生在 1629 年的京师保卫战。
1629 年底,皇太极率十万大军从喜峰口进入一路攻掠,并在恶民引导下绕过蓟州重镇的守军,直攻至北京城外。最终明军京城守卫成功,满人掳掠财物人口退回东北。
来自
386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6-03 20:50
【当下众人七言八语,有的说请端公送祟的,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有的又荐玉皇阁的张真人,种种喧腾不一。也曾百般医治祈祷,问卜求神,总无效验。】
众臣纷乱无能景象。
【因此把他二人都抬到王夫人的上房内,夜间派了贾芸带着小厮们挨次轮班看守。】小厮是军队,贾芸是知行合一具有气节精神的读书人群体,在国难当头时出现是指保家卫国。
来自
386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6-03 20:58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