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渡老僧的心顿时一凛,暗道,妮子说开枪打死师兄的是个姓费的独眼龙道士,莫非就是此人?“有道友光临敝寺,甚幸,阿弥陀佛,老衲未渡,佛崖寺住持。”未渡前行两步,站在了那黑衣老道的面前,单手合什问讯道。
匆忙之下,黑衣老道急忙还礼,嘴里不及细想便脱口而出:“贫道费子云,介休……”随即感到不妥,赶紧闭口。
“哦,原来是山西介休大罗宫住持费子云道长驾临,快请到客室用茶。”未渡老僧对晋陕一带的释道名人还是知道的。
费道长眼光向下瞟了一眼,然后说道:“那好,请。”未渡的目光也随着一瞥,看见了人群下面身高不足一米的小侏儒,其人头大如斗,眼神含霜,冷冰冰的,太阳穴高高隆起,一看便知是个内家高手。两人的视线瞬间对接了一下,未渡老僧心下寻思道,此人不可小觑。
“这位施主是费道长一起的么?请同来用茶如何?”未渡试探着邀请道。
小侏儒面无表情的略一颌首。
“好的,多谢住持。”费道长征得师父同意,应允道。
客室内,未渡老僧与费道长和小侏儒分宾主落座,有小沙弥奉上香茗。
“费道长亲临敝寺,不知有何见教?”未渡老僧开口问道。
费道长呷了一口热茶,放下茶杯,说道:“听闻贵寺今日举行荼毗法会,贫道曾与山西风陵寺一渡法师有过一面之缘,所以特意赶来拜祭,如有不便,请谅解。” 未渡老僧微微一笑,道:“费道长言重了,介休大罗宫乃天下第一道观,‘三清上,曰大罗’,老衲早有耳闻,可惜无缘一见。今日借一渡法师荼毗之缘,得见大罗宫住持,实感荣幸,岂有不便之说?若是敝寺有招呼不周之处,还望费道长多多包涵呢。”费道长拱手施礼,面带伤感的说道:“唉,惊悉一渡法师突然去世,贫道难过不已,得知佛崖寺荼毗法会,心中甚感安慰。只是有所不解,一渡法师乃河东高僧,为何不在山西举行法会,反而越过黄河到陕西荼毗呢?”
未渡老僧心下暗道,这也正是老衲想要知道的。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05 12:11此人必是妮子所说的那个暗算一渡师兄的费姓道士了,身边的那个小侏儒也是来者不善,看来今日有事要发生,未渡想着,开口说道:“老衲也正有此问。”
费道长脸色微变,缓缓说道:“贫道不明白。”未渡道:“数日前凌晨,有驴车送一渡师兄的法体至山门外,留柬一封,说一渡法师圆寂,希望于三月十六准提菩萨诞辰日举行荼毗法会,届时河东居士信众等都会前来拜祭。”“何人留书?”小侏儒在一旁突然插嘴问道,声音低沉阴郁。
未渡看了他一眼,接着说道:“清晨开寺门时才发现的,不见来人,书柬上落款是‘风陵渡居士’。” “风陵渡居士?”费道长大惑不解道。
未渡冷眼旁观,这费道长的表情倒不像是装出来的,难道一渡师兄的尸首不是他们送来的?“是的,这‘风陵渡居士’不知是什么人,但毕竟是功德一件,老衲十分感激。”未渡盯着费道长一字一句的说道。
这时,小侏儒缓缓说道:“不知一渡法师身患何病而猝然去世?”“师兄并未生病,而是中枪身亡的。”未渡说道。
“既是中枪,便是凶杀案了,未渡住持可否报警?”小侏儒紧接着追问道。
“未曾。”未渡回答。
小侏儒目光炯炯,阴沉着说道:“不知住持何故不报警呢?人命关天,难道说还有什么难言之隐么?”这小侏儒言辞好犀利啊,竟然反客为主……自己当初查验一渡尸体时,便已明了师兄乃是死于守陵之职,若是报案,必将牵扯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来,因此才隐瞒了下来,今天竟被此人一语道破,看来自己要多加留意了……未渡心中寻思着,兵不厌诈,需要刺激一下这个小侏儒了。
“只因一渡师兄生前早已料到其将遇不测,已留下话来……”未渡故意支支吾吾,语焉不详的说道。
“留下什么话?”小侏儒有些沉不住气了。 “他说……”
未渡意味深长的瞥了费道长一眼,道,“他日后必将死于一位道士的暗算,恩怨无所道,人之肉体乃皮囊一具,
火化了之……”费道长闻言作声不得,那只左眼的眼睑在微微颤抖着,未渡老僧已然看在了眼里,自己的诈术起作用了。
此番话,若是普通人自然不信,但小侏儒宋地翁本身精于奇门遁甲数术,对此却深信不疑,心中暗道,一渡法师果然是位得道高僧啊,若是他仍然在世,自己倒是愿意与其结交。
“唉,世间上能够算到自己生死的,真乃旷世高人啊。”宋地翁由衷的叹道。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05 17:15“咚咚……”随着敲门声,有僧人手持一封信进来,交给了未渡住持后转身离去。
未渡老僧撕开信封,默默地看完,然后平静的说道:“‘风陵渡居士’来信了。”。
宋地翁和费道长默不作声,等待着未渡老僧先开口。未
渡老僧则将信函递给了费道长,面容异常的冷峻。
费道长阅看信函,宋地翁忍不住探头过来,随即两人神色骤然剧变……那信函上写道:杀死一渡法师的凶手是介休大罗宫费子云道长。落款——风陵渡居士。 “诬陷!这是诬陷!”费道长涨红了脸,高声叫了起来。
宋地翁眉头蹙起,站起身来,一言未发的走了出去,犀利的目光即刻锁定了人群中的那个送信僧人,三步并作两步的赶上,一把抓住僧人的手臂。
“小师傅留步!”宋地翁压低声音说道。
“施主,什么事?”那僧人诧异的望着这个小侏儒,不解的问道。
“方才是什么人让你转送那封信的?”宋地翁问道。
“不知道,只觉有人从后面拍了小僧一下,然后手中就多了这封信,但是连个人影都没见着。”僧人迷惑不解的回答说道。
“哦……”宋地翁哼了一声,松开了僧人。
好快的身法啊,有人在背后捣鬼……他若有所思的想着,会是什么人呢?是首长说的同样在觊觎着“风后陵”的那帮子盗墓贼么?可是他们怎么能这么准确的就断定是费子云杀了一渡法师,难道那天晚上他们也在现场,而且知道葬尸的地方并挖走了一渡法师的尸体,用驴车送来了佛崖寺么?但是当时并未发现寺庙附近有其他人,能够躲在一边而不被自己察觉,恐怕当今世上没有几个人……这么说,只有一个人最可疑了,就是那个独往独来的京城白云观主贾尸冥。此人不但知道是费子云杀了一渡法师,而且可能当时并没有走远,就躲在附近的某个地方,看见了埋葬尸体于白果树下。嗯,绝对是他,以贾尸冥的武功,自己的确是难以觉察到的,这家伙不但盗走了一渡的尸首,送到了佛崖寺,以“风陵渡居士”的名义广邀四方善众前来参加法会,而且如今就隐身在这佛崖寺中,在暗中看到自已与费子云在客室同住持在一起。
难怪送这封信时,那和尚连影子都没见着,如此快的身法,也只有他才做得到。可是为什么呢?贾尸冥既然已经同意与自己联手,何故还要在背后做手脚呢……宋地翁嘿嘿冷笑了两声,叫住了正欲离开的送信僧人,一同回到了客室。
“住持,请借纸笔信封一用。”宋地翁客气的对未渡老僧说道。
未渡老僧十分诧异,不明白这个小侏儒要干什么。
“我要给‘风陵渡居士’写封回信。”宋地翁冷笑着说道。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06 10:15 第六十四
章那名僧人手里高举着一封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四处走动着,那信封的封面上写着“风陵渡居士”字样。
正走之间,僧人突然感觉一股清风从身后吹来,于是回头望了望,并无异样,抬头再一看,手中的信封已然不见了……佛崖寺墙角,蹲着一个头扎白羊肚头巾,身着黑裤袄系布腰带,陕北农民打扮的高瘦老头,手里拿着那封信函,轻
轻的撕启开,掏出了信瓤来看。
信纸上画着六根长短线条,自上往下:一长两短一长四短一长……除此而外,并无一字。
老头微微一笑,这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一卦《噬嗑》,离上震下,名曰“火雷噬嗑”。 噬嗑者,啮而合之也。
物之不合为其有间,间隔之弊在所必除,溺欲则蔽,多欲则贪,纵欲则败德,极欲则残生。物欲之累人,犹如毒疽之附背也,是故噬嗑以去喉中之鲠……哼,这小侏儒想要警告贫道,物欲如毒疽,若不收手,必要除之,这也忒小看我贾尸冥了……自从那天夜里,自己挖出了一渡法师的尸首后,命张队长赶着驴车送至了佛崖寺,并以“风陵渡居士”名义留书一封。
同时又让张队长的手下分别装扮成数名货郎,沿着黄河以南方圆百里的范围内寻访妮子与小和尚的踪迹。迄今为止,惟有前去秦东镇一带的两个人音讯皆无,预感到他们一定是在那儿出事了,此二人都是年轻力壮且身怀武功,最大的可能是折于宋地翁等人之手,今天瞧见这小侏儒和费道长现身佛崖寺,则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贾道长站起身来,朝山门外走去,来到了大树下。
“道长,仍未发现那俩孩子的踪迹。”张姓领队迎上前,悄声说道。
“嗯。”贾道长哼了一声。
“道长,那俩孩子会不会还未得知一渡法师的死讯和佛崖寺荼毗法会的事情?”张队长怀疑的问道。
贾道长没有回答他的问话,而是问道:“你们看到那个穿藏蓝色中山装的小侏儒和一个独眼道士了么?”“看见了,觉得这两个人有点蹊跷。”张队长点点头。
“不错,此二人正是我们的对手,京城宋地翁和介休大罗宫的费子云,贫道怀疑,你那两个货郎的突然失踪,就与他们有关。”贾道长思忖着说道。
“他妈的。”张队长咬牙切齿的嘟囔着。
贾道长吩咐道:“贫道去引开小侏儒,你们设法擒住那个独眼龙费道长,不要在寺庙里,要找个僻静的地方下手。”
“好,这事交给我了。”张队长摩拳擦掌的说道。
“费道长乃是大罗宫住持,武功了得,你们几个有把握么?”贾道长踌躇的问道。
“放心吧,我们都带着家伙呢。”张队长拍了拍腰间说道。
“费子云见过贫道,因此不便出面,记住,无论如何也要从他的嘴里掏出些有用的情报来。”贾道长叮嘱道。
“是。”张队长应道,随即招呼他的几名手下商议去了。
贾道长目光望着山门内,心道,宋地翁,你与贫道各为其主,得罪了。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06 12:54
佛崖寺客室内,宋地翁静静地等待着……“咚咚咚。”敲门声响起,那名送信僧人果然又进来了,一脸的迷茫,困惑不解的说道:“住持,又有信来了。”这次的信封上明确的写上了“宋地翁”三个大字,未渡老僧将信函递给了小侏儒。
宋地翁拆开信纸,瞥了一眼,见上面书写着:黑龙潭独见宋地翁……落款是“风陵渡居士”。
“未渡住持,黑龙潭在什么地方?”宋地翁问道。
“出山门东行二里,松林中有两处水潭,一名‘黑龙潭’,水色黑幽,阴森可畏,一名‘黄龙潭’,则澄澈见底,此二潭之水清洌甘甜,实乃天地造化之物。”未渡老僧回答道。
“好,本翁去去就来。”宋地翁站起身来。
“师父……”费道长开口道。
“‘风陵渡居士’约本翁单独前往,你就留在寺中到处走走看看吧。”宋地翁说罢,径直推门而去。
就在这时,有僧人前来禀告,一渡法师荼毗法会准备就绪,现请未渡住持前去主持仪式。
未渡老僧起身,对费子云淡淡的说道:“一渡法师荼毗,费道长不去送行么?”
“贫道视一渡法师为知己,当然要亲往送行了。”费道长赶紧说道,然后随未渡老僧一同前去大殿。一渡法师的法体安静的盘腿于一尊莲花坐化缸中,四周点燃香烛,檀香缭绕,众僧诵起了《地藏菩萨本愿经》:“稽首本然清净地,无尽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涌香云,香雨花云及花雨。宝雨宝云无数种,为祥为瑞遍庄严。天人问佛是何因,佛言地藏菩萨至。三世如来同赞叹,十方菩萨共皈依……”场面庄严神圣,梵音袅袅,钟磬齐鸣,有些善众已是泪流满面。
未渡老僧站在坐化缸前领诵,同时以杨柳枝沾净水抛洒于空中,善众齐拜。
站在费道长身旁有两个扎白羊肚头巾的香客在小声的议论着:“山下那两个小孩儿真的是心诚啊,小和尚的脚摔坏了,小女娃子又背不动他,还要上山参加法会,唉……” 费道长听的真切,不由得心中一动,忙问道:“老乡,你们说的小孩子在哪儿?”“就在十八盘的山脚处,现在八成还在那儿呢。”其中一人回答道。
“那两个孩子多大了?”费道长抑制住心中的激动,悄声问道。
“嗯,小和尚十一二岁,小女娃子大概有六七岁吧。”那老乡想了想说道。
费道长闻言大喜,不用说,这两个孩子一定就是郭妮和风陵寺的小和尚有良了,得赶紧下山去抓住他俩,眼下已经等不及师父回来了,再迟唯恐他们就走掉了。不管怎么说,逮着俩孩子就是头功一件,不但首长面前脸上有光,即便是师父,也得对自己刮目相看了。
费道长悄悄的退出大殿,然后急匆匆直奔山下而去。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06 16:09佛头崖至山脚下有十八盘蜿蜒山路,此刻路上已不见香客,山风习习,松涛声声,甚是僻静,费道长几乎是一路飞奔着下山。
当他气喘嘘嘘的来到了山脚下,举目四望,哪里还有两个孩子的身影……一株老槐树下,有两个年轻的本地人正在树荫底下歇脚,头戴白羊肚头巾,面色黝黑。
费道长清了清喉咙,快步上前询问道:“老乡,你们有没有看见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十二三岁的小和尚,还有个梳长辫子的小姑娘?”“哦,你是说那个摔坏了腿脚的小和尚吧?”其中一人打量了一下费道长,问道。
“正是,他们现在在哪儿?”费道长急切的说道。
“喏,有人送他们去了附近一个专治跌打损伤的中医那儿了。”那人回答道。
“老乡,麻烦你们能否带贫道去那个中医家?”费道长恳求道。 “不行,我们歇会儿还要赶到前面去卸货呢。”那老乡一口回绝了。
费道长嘿嘿一笑,道:“你们打短工也挣不多少钱,贫道给你们五十块钱,算是雇你们带路,如何?”
“这……”那老乡犹豫着,仿佛拿不定主意。
“一百元。”费道长加码了。
旁边之人轻轻的拽了一下那老乡的衣袖,示意这笔交易划得来。
“那好吧。”老乡同意了,接过费道长递过来的一百元钱,仔细的瞧了瞧,然后折好揣进了口袋里。
费道长跟着这两个人翻过一座小黄土包,走进了一片黑松林,约莫前行了十余分钟,便已瞧见松林边上座落着一间不太大的木头房子。
“就是那里了。”老乡说道。
“这就是中医的家?”费道长心存怀疑道。
“那中医也是乡里的护林员。”那老乡解释说道。
费道长心中忿忿的想要抓住妮子,一时间疏忽大意,也没有细加琢磨,便轻易地相信了这两个人。
“喂,张医生,有个老道来找孩子。”老乡在距木屋还有数十米时,便已开口高声叫喊了起来。
费道长来到了木屋前,“嘎吱”一声,门推开了,里面走出一身材微胖的中年人。费道长的脑袋“嗡”的一下,坏了,中圈套了!他一眼认出,这个所谓的中医,正是自己不久前在佛崖寺山门外树下见过的……费道长随即做出了反应,双腿蹬地正欲跃起,却突然感觉到一根冷冰冰的枪管顶在了自己的后腰间……“捆起来。”那胖中年人命令道,此人正是张队长。
费道长被五花大绑的捆了起来,连双脚也被缠上了好几道绳索,完全不能动弹了,由那两名带路的老乡抬进了木屋内。
屋内还有一名被捆绑着的男人,口中塞上了毛巾,瞪着一双惊恐的眼睛望着他们,此人才是真正的护林员。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费道长口干舌燥的问道。
张队长微微一笑,目光上下的打量着费道长,口中冷冷的说道:“那两个货郎呢?”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07 10:43 第六十五
章“什么货郎?”费道长不解的问道,他被紧紧地困在了一张椅子上。
“装蒜是么?”张队长嘴角冷笑着,弯下身贴近了费道长的脸,缓缓说道,“我的两个货郎在秦东镇一带失踪了,你不会说不知道吧……”“贫道真的不知道。”费道长脸上似乎是很委屈的样子。
“那好,你是从何得知潼关佛崖寺举行一渡法师荼毗法
会的?”张队长盘问道。
“这个么……”费道长左眼观察着对方,心中推测着这伙人的身份,口中搪塞着。
“说!”张队长脸色一板,厉声喝问道。
“老百姓都传开了啊,贫道只是道听途说而已,一渡法师与贫道同为山西宗教界名人,曾有过一面之缘,得此消息,自然要前来拜祭了。”费道长避实就虚的回答着。
这个老滑头……张队长想着,脑筋一转,身子后靠坐在了另一张椅子上,口气悠闲的说道:“既如此,那我们就从头来吧,你可别耍花招,先说说你的真实身份吧。”费道长眼珠一转,心中盘算着脱身之道,嘴里面则侃侃而谈:“贫道乃是山西介休大罗宫住持,省委统战部宗教事务局的顾问,同时还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在国内宗教界是响当当的人物。嗯,你们知道介休么?知道介子推么?当年晋文公重耳落魄时的‘五贤士’之一,重耳断粮困于深山危难之际,是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臀肉谎称兽肉炖汤喂其服下,忠义救主,堪为百世流芳。后重耳返国登上王位,论功行赏时遗漏了他,子推不言禄,辞官与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醒悟后派人请其出山,介子推坚隐不出,晋文公求之不获命人焚山逼其出来,结果介子推和老母都葬身火海,怀抱柳树而亡。呜呼……一曲春秋悲歌,高山仰止,晋国从此规定介子推蒙难之月国人不得举火只吃寒食,于是设‘寒食节’,即是今日之清明节的由来。”
“哼,千古腐儒。”张队长鼻子哼哼,鄙夷的说道。
费道长的声音绘声绘色,极富感染力,屋子内的几名手下听得津津有味,连那个被捆绑塞了嘴巴的护林员也全神贯注的倾听着,忘记了自己的糟糕处境。
费道长瞥了一眼,心中颇悠然自得,于是接着高谈阔论道:“大罗宫就建在介子推烧死的那座山上,贫道每日里抚摸着那棵重生的千年古柳,思念着当年子推忠君爱国的高尚情操,每每潸然泪下,故更名‘子云’。顺便问一声,你是共产党员么?”
张队长警惕的答道:“是又怎么样?”“同志!”费道长冷不丁的叫喊了一声,吓了张队长一跳,“贫道也是党员,我们都是革命同志,你与贫道之间肯定存在有什么误会,来,替贫道解开绳索,我们好好的谈一谈。”“放屁!看来不动点真格的,你这牛鼻子老道是不会老老实实的招供了。”张队长破口骂道,腾的站起身来,俯身目光盯在了费道长那只白矒矒的瞎眼上。
“你要干什么?”费道长心惊胆战的问道。
“嘿嘿,”张队长冷笑着说道,“我这个二百五中医,想给你这只瞎眼做做手术……”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07 14:23佛崖寺东黑龙潭,松林茂密,潭水如墨,一个头扎白羊肚巾,一袭黑裤袄打扮的清癯老者负手立于水边。
宋地翁止住了脚步,口中嘿嘿冷笑了两声,阴沉的说道:“‘风陵渡居士’原来就是贾尸冥道长。”贾道长缓缓转过身来,淡淡道:“宋会长,别来无恙乎?”宋地翁面色愠怒,忿忿道:“贾道长,你我既已联手,何故又在暗地里整蛊作怪?”“宋会长此言差矣,贫道只是在按自己的计划在‘引蛇出洞’而已。”贾道长坦然微笑道。
“地翁愿闻其详。”宋地翁哼了一声。
“宋会长,你与贫道都清楚,‘匿风图’就在小女孩妮子的手上,她于一渡法师去世的那天夜里,与小和尚一道失踪了。你们既已在河东布下了天罗地网,而贫道就只有沿着黄河陕西的一边来寻找了,派出去几个货郎走村串乡,散布三月十六准提菩萨诞辰之日,将在佛崖寺举行一渡法师的荼毗法会,料想那小和尚有良若是得知这一消息,必定会前往佛崖寺,届时便可手到擒来。”贾道长说道。
宋地翁点点头,道:“好主意。”“可是,”贾道长犀利的目光盯在了宋地翁的脸上,缓缓道,“贫道派往秦东镇的两名货郎竟然音讯皆无,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哦……”宋地翁微微露出了惊讶之色。
“是你的人做的吧?”贾道长冷冷的问道。
“不是。”宋地翁正色回答道。
“那可就奇怪了,这两人不但训练有素,而且机警过人,武功亦是不弱,怎么会突然就人间蒸发了呢?”贾道长怀疑道。
宋地翁沉吟了片刻,缓缓说道:“一渡法师的尸首是你挖走和用驴车送到这佛崖寺的吧?”
“不错,正是贫道。”贾道长爽快的承认了。
宋地翁点点头,回想起首长的话,谨慎的说道:“你那两名货郎在秦东镇无故的失踪,虽然说与地翁无关,但此事却是十分的蹊跷,除却你我之外,莫非还有第三方势力插足了么?”贾道长闻言一愣,这一点他倒是从来都没有想过。
“听说前不久,还有一伙盗墓贼在风陵寺一带出现过。”宋地翁说道,眼睛瞟向了贾道长。
这是张队长他们,贾道长心中寻思着,不过却不能对这个小侏儒道破,还是让他们认为自己是独往独来的侠盗为好。
“嗯,宋会长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这第三方势力会是什么人呢?”贾道长假装皱起了眉头思索着。
“这正是我们需要尽快弄清楚的,”宋地翁淡淡说道,同时又问,“贾道长,法会上有发现小和尚有良和那个小女孩了么?”
“还没有。”贾道长回答道。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08 09:56 第六十六
章佛崖寺僧人荼毗间是栋独立的建筑,位于偏殿后面,红土子墙灰瓦顶,有一扇斑驳的大铁门。屋檐下悬挂着一块牌匾,天长日久已被烟熏成了黄褐色,上面的字迹仍可辨认,是“化身舍利”四字。铁门两侧有副对联,上联“一尘不染三千界”,下联是“万法皆空十二因”。
一年轻僧人抱着一渡法师的法体入炉安置欹坐在内,然后架柴举火掩炉门,火化约需干柴百余斤,两小时即可成灰。
此刻,众僧诵经,善众齐祷,钟磬声声,香烟袅袅,场面庄严肃穆。
伙房内,那位火工和尚放下了手中活计,双掌合什,口中默默念叨着《地藏菩萨心咒》:“嗡哈哈哈微三摩耶梭哈……”有良与一渡法师在风陵寺中一起生活了好些年,情同父子,到此刻他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含泪拽着妮子偷偷的溜出了伙房,朝荼毗间那边跑去。
荼毗间内炉火熊熊,空中梵音飘渺,有良“噗通”一声跪在了铁门外的地上,失声痛哭了起来。
正在诵经的未渡老僧见状大吃一惊,忙摆手示意身旁的僧
人,赶紧将有良和妮子带回后院去。
僧人遵命用力拽起了有良,一手拉着妮子,朝后院伙房而去。
人群中,两名戴白羊肚头巾,农民装束的汉子全然瞧在了眼里,此二人正是张队长的手下,他俩一使眼色,悄悄地退出了人群,尾随在了有良和妮子他们的身后。
“师兄,”那僧人拉着有良和妮子走进了后院伙房内,对那位火工和尚说道,“住持让把这俩孩子送来。”“放心吧,我会看住他俩的,”火工和尚点点头,待那僧人离去后,上前把门关好了,转过头来责备道,“住持让你们好好的呆在这儿,怎么能偷偷的乱跑呢。”
就在此时,木门突然被拥开了,两个农村汉子倒撞而入。
“这里外人是不能随便进来的……”火工和尚吃惊的说道。
“是么?”其中一个汉子摸出一把手枪,对准了火工和尚,冷冷的说道。
另一人则绕到了和尚的身后,拔出手枪调转枪口,用枪托照着僧人的耳后高骨处重重的砸了一下,手法十分的专业。
那火工和尚闷哼一声,即时昏厥了过去,身子软绵绵的摔倒在了地上。
有良和妮子愕然的望着这两个人,一时间惊得目瞪口呆。
“你是妮子吧?”壮汉问道。 妮子恐惧的点点头。
另一名汉子的力气很大,伸手拽起装米的麻袋一抖,便将大米倒出,腾出了两条空袋子来,随即两人张开袋口罩住了妮子和有良,系住后往背上一甩,转身便走……
{SIMAGE}http%3A%2F%2Fimg12.tianya.cn%2Fphoto%2F2009%2F10%2F8%2F15344780_12851825.jpg{EIMAGE} 作者:鲁
班尺 日期:2009-10-08 12:18黑龙潭边,宋地翁与贾道长相视而立,两人心中各怀鬼胎,打着自己的算盘。
“贾道长,你在妮子的碎瓷瓶上可曾发现了什么线索么?”宋地翁眯起眼睛望着贾尸冥说道。
“贫道以为,那琉璃瓷瓶像是产自东南亚一带的东西,待得空时须亲自前去查探一番。”贾道长搪塞道。
“是暹罗的琉璃瓶。”宋地翁说道,他是考古及文物方面的顶级专家,绝不会看走眼的。
贾道长点了点头。
其实他第一眼见到那琉璃碎片时,便已经认出,瓷瓶上画的那个缠头赤足老者就是大降头师勐拉差翁.炳,遂意识到,郭子昌的养女,那个名叫妮子的女孩儿八成就是老祖的女儿祖墨。在泰缅热带雨林里,他迫不得已而出手杀死了老祖,与寒生等人结了怨,此事虽然并非出于自己的本意,但心中始终还是有些愧疚感。六年前,毛泽东主席辞世,新领导人上台入主中原,围绕着“格达预言”的争夺也随之烟消云散了。纵观世事,他遂感心灰意冷,白云观肯定是回不去了,于是决意退隐山林,寻找一衣钵传人,了此残生。不曾想寻遍了大江南北,当今世上竟找不见一个可造之材,可不像是民风淳朴时期的古代,才俊之士遍及中原。
数月前,主任派人找到了他,要其出山,自己原本不愿意,但当他得知“鬼壶”的秘密后,便满口应承了下来。一番调查追寻后,想不到“鬼壶”的秘密竟然掌握在了老祖的女儿郭妮身上,唉,真是天地造化弄人啊……“贾道长,何事叹息?”宋地翁的问话打断了贾尸冥的思绪。
“贫道一直想要物色一个衣钵传人,不至于全真教先天气功就此失传,却始终寻觅不到啊。”贾道长怅然说道。
宋地翁嘿嘿一笑,道:“当今社会已非古时,改革开放,物欲横流,年轻人唯利是图,都钻到钱眼儿里去了,谁还会对这些老古董感兴趣?”“有还是有,不过却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呢。”贾道长若有所思道。
“哦,那是什么人呢?不会像我的那个不成器的徒弟费子云吧,竟然会被一个小丫头弄瞎了一只眼。”宋地翁苦笑道。
就是这个小丫头……贾道长想,若是自己能够收妮子为徒,不但能够了却杀死老祖的遗憾与内疚,而且顺理成章的取得“鬼壶”的秘密,师徒二人便可以着手改写中国的历史
进程了……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08 16:27两名扎白羊肚头巾的汉子走出了后院伙房,见左右无人便快步穿过大殿前面的空场直奔山门而去。寺中的善众们大都去了荼毗间那边参加法会,只有寥寥几名香客仍逗留在殿前烧香礼佛,瞥见这两个农民模样的人背着鼓囊囊的麻袋,也都不以为然。
出了山门,两人俱自松了一口气,急急忙忙的下山去了。
半个时辰不到,两人气喘吁吁的赶到了松林里的小木屋外,放下了麻袋,有人进去通报,张队长急匆匆的推门出来。
“成功了!两个孩子都逮来了。”那人抹去额头上的汗水,兴奋地说道。
“太好了,去把车子开出来,即刻出发。”张队长呵呵笑着说道,一面解开了麻袋口,放出了妮子和有良。
“头儿,屋里的那个臭道士和护林员怎么处理?要不要……”一名手下请示道,同时手掌做了个“喀嚓”下切的手势。
“不,抓到了孩子,那独眼龙也就没用了,随他去吧,尽可能别惹出人命来,谅这家伙也不敢声张。”张队长回答道。
林中开出一辆面包车,张队长等人拽着妮子和有良上了车,然后沿着林边土路驶去了。
“放开我……”费道长在小木屋里高声喊叫着,不过再也没人理睬他了。
费道长听着马达声渐渐远去,心情也逐渐平静了下来。
“喂,你过来……”费道长对被捆着的护林员说道。
费道长张开牙齿咬住塞在护林员口中的毛巾,用力一甩头,将其扯去,然后命其到自己的身后,以牙齿慢慢噬咬自己手上的绳扣。时间不长,绳扣慢慢的松开了,费道长终于抽出手来,迅速的解开自身上的所有绳索。
“喂,你知道这伙人的来历么?”费道长一面揉着自己被一渡法师击碎了骨头还未痊愈的右臂,一面替护林员松绑,同时问道。
“俺……俺不知,他们是……是土匪。”护林员结结巴巴的回答着,仿佛是给吓傻了。
唉,费道长叹息着,真是倒霉透顶,原本想抓住两孩子立上一功,没想到竟然落进了陷阱里,而且刚才听到屋外说,他们已经捉住了小和尚和妮子,这事若是给师父知道了,自己可就麻烦大了。
妈的,他们是些什么人呢?听口音南腔北调,似乎来自不同的地方,不但相互间配合有素,而且身上还带有枪支,费道长隐隐约约的感到这伙人好像是来自官方…… 他从小木屋出来,按原路返回到了山上,低着脑袋垂头丧气的走进了佛崖寺山门。
“子云,你去了哪里?”小侏儒宋地翁铁青着脸站在山门内,愠怒的问道。
“我,我听香客议论山下有两个孩子,小和尚竟然带着一个小女孩,所以,便下山去查看……”费道长解释道,隐瞒了自己被俘以及俩孩子落网的事情。
“嗯,后来呢。”宋地翁哼了一声道。
“不是有良,我在风陵寺见过那小和尚的,小女孩也不对,才只得四五岁,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费道长胡说一气,紧接着赶紧岔过话题,问道,“师父,您见到那个‘风陵渡’居士了么?”“哼,果然不出本翁所料,‘风陵渡’居士就是那个老奸巨猾的贾尸冥道长。”宋地翁嘿嘿冷笑道。
“哦,原来是他在背后搞鬼啊。”费道长吃惊道。
说话间,侧殿的后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喧哗声,一渡法师法体荼毗结束了。
宋地翁与费道长也赶了过去,原来荼毗间的铁门打开后,法师的骨灰中出现了十余颗舍利子,颜色洁白如玉,引起了善众们的啧啧惊叹与感悟,纷纷虔诚的诵起了佛号。
唉,可惜了一位高僧……宋地翁恶狠狠的瞪了费子云一眼。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09 09:23 第六十七
章宋地翁带着费道长向未渡法师告辞后,索然无味的下山去了。
荼毗法会结束,善众纷纷离去,有些居士已经坐在了膳堂内等待着用斋饭。未渡老僧惦记着俩孩子,诵经刚毕即刻赶到后院,推门进了伙房。
火工和尚四仰八叉的躺倒在了地上,妮子和小和尚有良已经不见了踪影……未渡老僧暗道,不好!赶紧俯下身察看,火工和尚的耳后手少阳三焦经颅息穴处有青色淤血,此处神经密集,“一身之气贯于耳”,遭击打极易丧命。未渡不敢怠慢,急探出右掌按在火工和尚的耳门穴道上,将真气缓缓输了些进去。
不多时,那和尚悠悠醒转,口中叫道:“住持……”
“怎么回事?那俩孩子呢?”未渡急忙问道。
“有两个农民冲进来,将我打晕了,别的就不知道了……对了,他们手里还有枪。”火工和尚虚弱无力的说道。
未渡老僧直起身来,目光所及之处,看见墙角落的地上撒了两堆大米,而麻袋却不见了。
这两个所谓的“农民”肯定是用麻袋罩走了俩孩子,他们手里还有枪……那会是什么人呢?未渡老僧思忖着,随即出门命管事僧人即刻打听,有谁曾经见到过两个农民扛着麻袋出寺。
不久,有两名香客被带到了未渡老僧的面前,行礼后说道:“师父,我们在大殿上香时,曾见过那两个人,扎白羊肚头巾,黑裤袄系着布腰带,各自背上扛着两只鼓鼓囊囊的麻袋,穿过殿前庭院出山门了。”
“已经有多久了?”未渡问道。
“就在那边法师荼毗的时候……”香客回忆道。
“这么说,已经将近一个时辰了。”未渡老僧叹息道,如此,那两个人早已经去的远了。
未渡老僧继续询问了那两人的相貌,然后召来寺中的管事僧,说明自己要下山办事,请他负责代行住持之职。
“住持师父,您何时回来?”管事僧问道。
“少则数日,多则月余吧。”未渡回答道,其实他心里也没谱儿,总之,此行必须要找回妮子,而无论时日多久,否则自己将无颜愧对师兄一渡的在天之灵……简单的收拾一下行装后,未渡老僧连饭也没吃便挽着包袱匆匆下山了。
此刻,阴云蔽日,凉风习习,春雨潇潇,潼关路上已是一片雾气茫茫。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09 15:33未渡老僧站在佛头崖山下的公路旁,支起了一把黄色的油布雨伞,心中盘算着那两个人可能的去向。此地北去为黄河,东行则是陇海铁路线和连绵不断的偏僻乡村,南面是山区,道路不但崎岖难走,而且人烟稀少,惟有向西行,十余公里沙石路面一直到潼关。两个孩子装在麻袋里十分抢眼,因此必须有汽车才行,这些带枪者肯定是外来之人,而潼关县城正是来松果山的必经之路,那里四通八达,人烟稠密,也易于隐匿。
想到此,未渡老僧撒开脚步,径直西奔潼关而去。
潼关之南,秦岭峰峦起伏,游云片片,如丝如缕,若飘若定,似嵌似浮,来之突然,去之无踪,故称之“秦岭云屏”。清代淡文远曾赞曰:屏峙青山翠色新,晴岚一带横斜曛。寻幽远出潼川上,几处烟村锁白云。
未渡老僧无暇观赏雨中美景,只是埋头一路疾奔。
“好脚力。”听得路边树下有人在轻声赞叹道。
未渡听在耳中,心下不觉一动,这说话之人真气浑厚,绝非普通乡下人,于是停下了脚步,扭头望去。
一个头扎白羊肚头巾,身穿黑色裤袄,布腰带上别着杆烟袋的瘦高老头,正站在一株老槐树下避雨,眯着眼睛望着这边。
“是该歇歇了。”未渡说着来到了树下,对老者微微一笑。
“这位师父是未渡法师吧?您急着赶路,脚下鞋子都湿透了。”老头善意的提醒道。未渡点点头,说道:“老衲未渡,你认得贫僧么,听口音,您好像不是这里的本地人?”
老头眯着眼睛,淡淡一笑道:“俺是来参加佛崖寺荼毗法会的,在那儿见过法师的,现在这里等长途汽车要赶回潼关去。”“阿弥陀佛。”未渡老僧口诵佛号,抬头看看天色,觉得还是继续赶路要紧,这老头有多少真气与己何干?“嘀嘀……”东面驶来了一辆破旧的长途汽车,“嘎吱”一声停在了他俩的面前。
那老头一面上车,同时对未渡说道:“师父若是去潼关,天气不好,还是坐车快些。”未渡摸了摸口袋里的零钱,收起了雨伞,也上了车。
车上人不多,未渡挨着那老头坐下,雨势渐渐的大了,击打在棚顶上“噼啵”作响,车窗外烟雨朦朦,玻璃上满是一层雾气。
“法师,您刚刚主持完荼毗法会,就急匆匆的赶往潼关,很是辛苦啊。”老头关切的说道。
未渡微微一笑,道:“人生在世,有时身不由己啊……施主您贵姓?”
“俺免贵姓贾。”那老头答道。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09 20:08 婧婧妙妙生日快
乐(*^__^*)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09 20:09 这
位农民装束的老汉正是贾道长。
自黑龙潭与宋地翁分手以后,他站在佛崖寺十八盘山峦上,看见了那两个张队长的手下,每人扛着一只鼓囊囊的麻袋飞奔下山……嗯,看来得手了,这两个孩子果然受到吸引来到了佛崖寺,张队长这伙人的能力可是比首长那边强多了,当然,这主要还是自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贾道长自负的想着。
在此之前,他已经与张队长约好了,会面地点位于潼关县城北的一所农宅之内,那儿是其一名手下的家,地点僻静,闲人稀少,紧挨着潼蒲铁路线。
时间不长,他远远的望见了张队长那辆灰色面包车从树林里驶出,然后沿着公路朝潼关方向而去。
陕西这边的事情终于结束了,贾道长神情悠闲地,一面赏玩着春日佛头崖的景色,一面慢慢的逛下山去,守在公路边等待着长途客车的经过。
这时,天上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遥见佛头山上一老僧飞步下山,待到近前认出是佛崖寺的住持未渡法师。贾道长心下立时明白了,这老和尚肯定是出来寻找两个孩子的,一渡未渡本就是师兄弟,说不定也是个什么守陵人呢……于是他便喊住了未渡法师,想设法套套这老和尚的口风。
破旧的长途车一路颠簸着,车尾冒着浓浓的黑烟。 “法师,俺也参加了荼毗法会,一渡高僧火化出舍利子,真的是大开眼界啊,俺是多年的居士了,持斋礼佛,不知道死后这把老骨头会不会也有几颗舍利子?”贾道长装作十分虔诚的问道。
“心存善念,多行善事,诸恶莫做,必得善果,舍利子乃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阿弥陀佛。”未渡老僧认真的回答道。
贾道长闻言心中暗自发笑,大凡老和尚都是迂腐不堪的,也许是在庙里呆傻了,不谙世事,只知道背上几句经书,只求出世,不问入世,孰不知当今社会哪儿有理想的清静之所在?吃喝拉撒睡名利又有谁人能摆脱得掉……“未渡法师,俺有一事不明,想求教于你。”贾道长嘿嘿说道。
“请讲。”未渡回答。
“一渡法师荼毗火化后的那十余颗色白如玉的舍利子,俺想那一定是牙骨舍利。”贾道长说道。
未渡老僧闻言大吃一惊,道:“贾施主好眼力,竟然能看出那是牙骨舍利。”“这很简单,”贾道长正色说道,“一渡法师生前定是有秘密需要保守之人,故不常言,数十年有意识的紧闭牙关,导致大量的钙质堆积于牙根与牙冠之内,经高温而结晶成舍利子,是么?”
未渡闻言脸色骤变:“贾施主,你究竟何人?”
贾道长淡淡一笑,回答道:“风陵渡居士。”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10 10:16 第六十八
章“噗噗,噗……”长途客车尾部排气管喷出了两股浓密的黑烟,转瞬间便熄火了。
“妈的,这破车又完了,”司机嘴里恶狠狠地骂道,然后转过身来对乘客们大声喊道,“各位乡亲,是在是对不起了,这破车死火了,好在此地距潼关县城不远,只有请大伙步行了。”乘客们先是吵嚷了一会儿,最后无奈只得纷纷下了车,沿着公路徒步朝县城走去。此刻,雨已停歇,一缕阳光自云缝中泻下,天边拱起了一道彩虹,彩虹下便是潼关新县城。
古时候金戈铁马的潼关,早已于三十年前拆毁,让位于三门峡水库了,而现在的这座潼关新县城,过去叫吴村,是一片农田。如今,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还时常的怀念着那座古朴和飘着肉夹馍香味的潼关古城。
晋沟河边,未渡老僧默默的站立着,清风拂起僧衣,面色严肃,对面丈许之外则站着贾道长,清癯孑然。
“贾施主,你将一渡法师的法体送上了佛崖寺,老衲感激不尽,然而,你在幕后策划的这一切,究竟所为何事?”未渡老僧平静的说道。
“嘿嘿,”贾道长淡然一笑,道,“俺不过是见一渡高僧无端死于非命,埋骨荒郊,遂路见不平而已,故行此善事,以求善果。那位介休大罗宫费子云独眼龙道长便是背地里开枪偷袭一渡德凶手,为江湖中同人所不齿,所以俺便以函来警示了法师。”未渡点点头,说道:“不错,但是贾施主只是缘于此么?以施主的身手,绝非泛泛之辈,隐身埋名于此,不知还有何所求?”贾道长笑了,颌首道:“不错,未渡法眼如炬,俺就直说了,你与一渡法师是师兄弟,出家人不打诳语,大概也是一位守陵人吧?”未渡老僧一愣,犀利的目光直视贾道长,口中缓缓说道:“贾施主何出此言?”贾道长一脸正色的说道:“‘风后陵’乃是我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瑰宝,国家文物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上、地下和领海中的文物都属于国家所有’,你与一渡法师虽然身为守陵人,但那毕竟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约定。
郭璞也好,甚至是历代朝廷乃至佛门也罢,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新中国的法律之上,俺的话你懂么?”未渡老僧心下暗自吃惊,口中问道:“贾施主,你是国家派来的?”
贾道长含笑不语。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10 10:17
作者:尺子好棒回复日期:2009-10-109:46:0025655#
作者:微雨 xin 晴 回复日期:2009-10-10 9:35:0025652#
唉,尺子,我没脸在鬼楼呆下去了。
从此消失~!
*********************** 微雨
MM 怎么了?同问~~~~~~~~~~~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10 12:59
作者:微雨xin晴回复日期:2009-10-1012:39:00
***************************************************回尺子,回各位关心俺滴 JMXD(棒棒,BOBO,wyy_211,辉煌班长,小子,不悔,花花,无芽子)。话说十天前我在楼里宣布我 10.4 过生日,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希望收到尺子和大家的祝福。结果十一长假回来一看,大家的祝福倒是收到不少,唯独少了尺子的。先前果果和花花过生日,还有昨天妙妙 MM 过生日,尺子都送了祝福,唯独漏了我的。看来大家在尺子心中都有分量,只有我没分量。我白跟着尺子混了 1年多,555。。。我。。。我。。。我不活了~!
~~~~~~~~~~~~~~~~~~~~~~~~~惭愧,惭愧~~~~~尺子道歉,有时城管追的急,一时间便疏忽了~~~现在送上迟到的祝福:有道是,“好饭不晚,好女不懒,好男不缠,好官不贪,好牙不刷,好痒不抓......(*^__^*)嘻嘻……”祝微雨 xin 晴妹妹生日快乐,阿弥陀佛,中 88 注双色球!
为表歉意,多写一段《六指》奉上~~~~~~~~~~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10 14:41未渡老僧扭头就走,这位贾施主言语犀利,引律俱法,令其难以回答,一句“出家人不打诳语”便将自己逼入了死胡同,承认不是,不承认也不是,因此惟有不答。
“未渡法师,你急匆匆的赶路,莫非是为了那两个孩子么?”身后传来贾道长清晰地话音。
未渡止住了脚步,缓缓转过身来,默默地说道:“贾施主,你说什么?”“法师自然应该知道俺说的是什么。”贾道长答道。
“孩子在哪儿?”未渡老僧平静的说道。
“那么,法师承认是守陵人了?”贾道长嘿嘿道。
未渡老僧不语。贾道长叹息道:“法师不言语,也就是
默认了。唉,岂不闻‘南国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
中……’翻开中国宗教历史,无论何时与朝廷作对,其
后果都是灾难性的。文革刚刚过去十余年,法师劫后余
生,难道这么快就忘记了前车之鉴么?”“贾施主,老衲是在问你孩子在哪儿?”未渡老僧忍住心中怒火,尽可能平淡的说道。
“这个么,俺也正在寻找着呢,不过嘛,法师若是肯与俺合作,找到的机率就会大增。”贾道长吞吞吐吐的说道。
“施主不愿说,老衲怎可强求?老衲不愿说,施主亦不能强求,老衲告辞了。”未渡老僧单掌合什,随即转身便走。
这些老和尚,既顽固又迂腐,贾道长心中想着,口中连忙叫道:“未渡法师,不如俺同你打个赌吧,你若赢了俺,俺便告诉你孩子们的线索,如何?”
未渡放缓了脚步,头也不回的答道:“如何赌法?”
“你若是输了,法师便要告诉俺‘风后陵’的所在。”贾道长气沉丹田,其音以低频发出,尽管未渡已行出了十余丈远,声音却如同在耳边一样。
好浑厚的内力……未渡老僧心中暗道,他自幼天赋奇秉,习得“达摩五式”,功力甚至超过了一渡师兄,但是却从来没有与人交过手,盖因始终未遇到能与之相当之人。如今,贾道长所展示的高深内力,激发了他的好胜之心,于是未渡再次停下脚步,转过身来。
贾道长心下暗喜,这老和尚总算是上钩了,不过这未渡法师人品却还不坏,贫道不必直接与其交手,误伤其性命。
“法师,瞧见这条河了么?这里到对岸约有数十丈宽,俺与你徒手过河,谁若是身子落入水中,便是输了,如何?”贾道长手指着岸边长满了芦苇的易沟河说道。
未渡淡淡一笑,道:“一言为定。”
“谁先来?”贾道长问道。
“施主划下道儿,自然先请。”未渡老僧回答道。
“也好,符合江湖规矩,那么俺先行一步了。”贾道长说罢双臂一抖,运起了先天气功,霎时间真气充盈,整个裤袄都是鼓囊囊的,如同个气球一般。
“全真教先天气功!”未渡老僧惊呼道。
贾道长一声暴喝,浑圆的身子顿时平地而起,凌空落入河水之中,然后一跳跳的向前弹去,不多时已然到达对岸。
“呵呵,未渡法师,看你的了。”贾道长站在对面岸上,得意洋洋的说道,声音历历在耳。
未渡老僧淡淡一笑,随手扯下岸边的一段芦苇叶,往水中一扔,然后整个身子斜着凌空飘出,轻轻的落在苇叶之上,波纹不兴。而那苇叶也竟然像一叶扁舟,在未渡老僧的真气驱动下,浮于水面之上宛若游龙,径直的驶向彼岸……姿态优雅飘逸,形若惊鸿一瞥,有如东晋顾恺之笔下的洛水女神一般,令人生却无尽遐思。
“一苇渡江……”贾道长倒吸一口凉气。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10 14:43作者:yiran019回复日期:2009-10-1014:02:0025762#话说我的生日也是农历八月十六,今年正是十月四号。
默默跟着尺子也一年了,从青囊尸衣开始的。。
不知道能不能也收几份迟到的祝福?痴迷幻想 ing...
尺子也祝你生日快乐~~~~~~~(*^__^*) 作者:鲁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