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局长也是两股战战,惨白的脸上血色全无,双脚像是被钉住了,挪不开步。

“不可能的……”齐警官眼睛死死的盯着那具棺材,喃喃说道。

“小心,它们要出来了!”客家嬷嬷突然出声警告道。

“哗啦啦……”棺材缝隙里蓦地钻出一大群黄褐色的蝲蝲蛄,站在棺材盖板上,高举着一对短粗片状的锯齿型前足,交互摩擦拍打着,并发出阵阵恐吓的嘶鸣声。

蝲蝲蛄,学名“蝼蛄”,亦称“土狗”,大型土栖昆虫,善地下生活,食性杂,能倒退疾走。《荀子》有云:“鼯鼠而技穷”,指的就是蝼蛄,它有飞,缘,游,穴,走五种本领。

但前翅短小,飞不能越屋脊;前足可以挖掘,却不能从土中取食;能爬却爬不上屋顶;落水能游却游不过小河;能走却跑不快。

但这些蝲蝲蛄却明显的不同,不但前足锯齿锋利,而且体型硕大,是普通蝼蛄的一倍有余,两只复眼凸起,呈血红色,面对着周围的人类毫不畏惧,并迅速结阵外御强敌。 “荫尸蝼蛄!”客家嬷嬷惊讶不已的说道。

“这不是‘蝲蝲蛄’么?”齐警官缓过神儿来,诧异的问道。

“它们是东方蝼蛄的变异,一般是受‘荫尸’的怨气吸引聚集而来,凶猛狠辣,撕咬起其他穴居动物如老鼠时,连尸骨都不会剩下。”客家嬷嬷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么‘荫尸’又是什么呢?”齐警官紧张兮兮的问道。

客家嬷嬷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尸体若是埋葬于‘十煞’之地,受气场土壤环境等影响,尸体不会腐烂,而且毛发和指甲继续生长,对后人极为不利。”“啊,难道我弟弟变成‘荫尸’了么?”胡股长紧张的问道。

“那就只有开了棺才知道。”客家嬷嬷平静的说道。

“这些蝲蝲蛄怎么办?”那个手持铁锹的年轻民警问道。

“拍死它们!”齐警官咬牙道。

话音未落,两个民警劈里啪嚓的一顿乱拍,顿时“荫尸蝼蛄”血肉横飞,但也有十余只顺着锄柄和锹把爬了上来,奋不顾身的举起锋利的锯齿状前足,疯狂的切割起他们的手来……两民警双手鲜血淋淋,忙不迭的扔掉了手中的锹锄,跳上了坑沿,疼得龇牙咧嘴。

“曱曵曶曷书曺曻朁……”客家嬷嬷念起了祝由神功第三式“行尸走肉”来,那些活着的“荫尸蝼蛄”一时间都愣了神儿,然后纷纷的收回了前足,驯服的俯卧在了

棺材盖板上。

众人见状,顿时对客家嬷嬷佩服至极,各自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可以开棺了,注意棺材内有一只‘荫尸蝼蛄王’,体形较肥大,只要除掉了它,那些‘荫尸蝼蛄’便群龙无首了。” 客家嬷嬷说道。

齐警官大喝一声,抓起铁锄飞身跃下墓坑,将钢锄板插入棺材板的缝隙中,然后用力撬下,“吱嘎嘎……”杨木棺材盖板缓缓的开启了……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27 17:20棺材内静静地躺着一具人形生物,穿着一身黑色华达呢中山装,身子肥胖,衣服撑得胀鼓鼓的,乳白色的表皮薄如纸,比大姑娘的肌肤还要细腻滑嫩,仿佛吹弹得破。脖子则又细又长,以至于秃脑袋瓜子都已经挤到了棺材一侧的角落里……在它的胸前,趴着一只硕大的“荫尸蝼蛄王”,瞪着凸起的一对复眼,正在警惕的望着这些瞠目结舌的人类。

“这不是我儿子!”胡老爹大叫一声,几乎当场昏厥了过去。

“天哪,这究竟是什么?”齐警官浑身发怵,战战兢兢的说道。

温局长早已经从腰间抽出了手枪,双手颤抖的瞄着棺材里面,额头上吓出了一层冷汗。

客家嬷嬷淡淡的说道:“这就是‘蠕头蛮’成虫。”凉风吹拂进了棺材内,‘蠕头蛮’的人形脑袋动了动,然后慢慢的睁开了眼睛……那是一对三角型的复眼,眼睑内是血红色的巩膜,网状的双瞳表面白矒矒的,如同患了白内障般,它似乎瞧不清墓坑上面的众人,只是茫然的凝视着正前方。

温局长胆怯的小声问道:“这东西会伤人么?”客家嬷嬷谨慎的回答说道:“据说‘蠕头蛮’成虫需要经过多次的蜕变以后,才能够自行破墓而出,那时便会危害人类,不过老妪也说不准。”她想到了李地火,不过并没有说出口来。

“那我们把它抓起来,这‘蠕头蛮’肯定是一个崭新的物种,要比大熊猫还要稀奇一千倍不止。”齐警官兴奋地说道。

温局长紧张的心情终于松弛了下来,伸手抹去额头上的汗珠,颇为激动地说道:“这在全世界都独一无二啊……堪称中国的国宝。”“那么,我的弟弟呢?”胡股长迷惑不解的问嬷嬷道。

“它就是你的弟弟,”客家嬷嬷解释说,“躯壳是原来的,当‘蠕头蛮’完全的发育成熟以后,模样应该与你弟弟容貌相同,不过还需要好多年。”“我们把它捉回去展览,肯定会引起全世界轰动的,这东西得取个学名,嗯……我看就叫做‘农安虫人’。”温局长情绪亢奋的说道。

正当温局长踌躇满志的时候,胡老爹步履蹒跚的走近客家嬷嬷的身旁,拉着她的衣袖颤颤巍巍的说道:“它是我的儿子么?”客家嬷嬷点了点头,同情的说道:“是的,是你的儿子。”“我胡家可绝不能这样子丢人现眼啊……”胡老爹悲怆的呜咽道,然后跌跌撞撞的朝家中奔去。

“我们怎么才能抓它出来呢?”齐警官嘴里叨咕着,一面手执铁锹,用锹尖轻轻的触了触那只硕大的“荫尸蝼蛄王”……“喀嚓”一口,“荫尸蝼蛄王”的那两只坚硬锋利的锯齿前足咬在了铁锹上,甚至都冒出了火星。

“哇,这家伙好厉害!”齐警官说着抽起铁锹用力翻转着拍在了地面上,硬是将“荫尸蝼蛄王”砸成了肉泥。

“依老妪看,还是毁掉这条‘蠕头蛮’的好,否则稍有不慎,将会危及你们的性命。”客家嬷嬷好言相劝道。

“不行,根据文物管理方面的规定,凡是地下埋藏的东西都是属于国家所有,这事儿,我得先向县委领导汇报请示。” 温局长托词狡辩道。

就在这时,胡老爹拎着一个白塑料匆匆跑了回来,“哗”的一下,将里面的汽油浇在了“蠕头蛮”的身上…… “胡老爹,你要干什么?”温局长赶紧喝止道。

胡老爹更不答话,擦然了手中的火柴,倏地扔进了棺材里。

“轰”的一声响,汽油爆燃了,一股黑烟蓦地自棺材里升起,熊熊烈火与烟雾中传来那只怪虫痛苦的“吱吱”叫声……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28 10:31 第八十二

章温局长一拍大腿连连失声叫道:“可惜了(liao,农安土话)了,可惜了了……”“胡大爷,您这是做什么?”齐警官不解的疑问道。

胡老爹正义凛然的回答:“胡家的子孙死后也要尊严!”温局长仍在墓穴旁盯着烈火燃烧着的新物种“蠕头蛮”,心中万分的沮丧。

“局长,今天的情况证实了李大嫂所言非虚,咱农安县历年来所发生了 102 起无头积案,很可能就存在有 102 条‘蠕头蛮’,除去胡股长的弟弟和王老蔫外,还应该有一百条……” 齐警官分析说道。

“对呀,还有一百条!整整一百条哇……太好啦,我要尽快向县委领导汇报,将这一百条‘蠕头蛮’统统擒获归案,

可以在国内办‘农安虫人’巡回大展览,到那时候,哈

哈……” 温局长顿时一扫阴郁,情绪即刻亢奋了起来。

“可是那些‘虫人’们的家属可能会不愿意再开棺吧,咱们当地的传统丧葬习俗是很顽固的。”齐警官皱了皱眉头,为难的说道。

“不要紧,咱们公安系统可以在全县范围内,由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指挥,开展一次严打‘农安虫人’的专项治理行动,破除迷信,树立科学发展观,‘虫人’家属是不敢乍刺儿的,毕竟八十万农安人还是喜欢新生事物和瞧热闹的。”温局长胸有成竹的摆手说道。

客家嬷嬷在一旁直摇头,心想,这些大陆官员讲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墓穴内的烈焰渐渐熄灭了,“蠕头蛮”已经烧成了一堆白色的灰烬,胡老爹的儿子保持住了自己尸体的尊严,随着一缕清风灰飞烟灭了。

“哈哈……”胡老爹悲怆的仰天大笑,差点背过气去。

“我们即刻回局里。”温局长颇尴尬的说道。

“局长,家中酒菜已经备好了,吃完了再回吧?”胡股长热情的建议道。

忙活了大半天,众人早已是饥肠辘辘,温局长无奈也只好应允了。土屋内,胡大娘已经烧了一大铁锅的小鸡蘑菇炖粉条,喷香喷香的,令人食指大动。

“老齐,你回去以后,立刻整理出一份自日伪时期起一直到现在,所有那一百起‘蠕头蛮’无头案的材料,加班也要尽快的搞完,我等着向县委汇报。”温局长郑重的吩咐道。

“是。”齐警官应道。

“李大嫂,我希望您能够继续配合政府工作,争取尽早将这一百条‘蠕头蛮’擒拿归案,任务完成以后,我们会向县委建议,请您担任县政协委员,当然,如果愿意加入民革的话,也没有问题。留在大陆吧,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做贡献,同时还可以指导和参加我们‘农安虫人’的日常养护工作。”温局长烧酒落肚,侃侃而谈。

客家嬷嬷听在耳朵里,越来越觉得别扭了。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28 15:40早晨,自客家嬷嬷陪警察捉拿“蠕头蛮”,离开了招待所以后,沈才华随即带上嘟嘟和吸子筒,按照昨晚在万金塔齐警官家里,耶老偷偷嘱咐他的话,奔着县城里那座最高的古塔而去。

辽塔高高的围墙,沈才华绕着转了一圈,找到了后院的那个小门。两扇双开的小门上系有铁链锁,但其门缝宽窄刚刚可容小孩儿钻入,他回头望望四周无人,便侧着身子挤了进去。院内野草萋萋,十分的荒凉,几只老鼠大模大样的穿行于草窠之间,恍若无人之境。

“耶老就……就住在这,这里?”嘟嘟叹息着晃了晃脑袋。

登上辽塔台阶,发现那扇厚厚的大木门果然未锁,而是虚掩着的,沈才华上前用力的将其推开,一股灰尘夹杂着霉味扑鼻而来。

“吱吱吱……”青砖地上好多硕大的老鼠在四处乱窜,其中有几只幼鼠,红红的眼睛好奇的盯着不速之客,露出惊异的目光。

沈才华按照耶老的吩咐,沿着满是灰尘的木楼梯拾阶而上,同样的,也到处都是灰褐色的老鼠,有几只懒洋洋成年大鼠,贪婪的目光望着沈才华,嘴角边流下了一串串的口涎。

上至第十层时,已经见不到老鼠的踪影了,四周静悄悄的,日光柔和的射入塔窗,塔内朦朦胧胧。沈才华来到了正前方的那堵青色砖墙前,摸到了中间那块光滑的方砖。

“咚咚咚……”沈才华如约敲击了三下,稍停片刻,又敲了三下,总共反复了三次。

不多时,听得“哗啦”一声响,青砖向内移开,耶老那光秃秃的瘦脑袋瓜子露出来,他冲着沈才华呲牙一乐,伸手将其由洞口拽了进去,嘟嘟随后也跟入黑兮兮的洞口内。

关上密道门,耶老干瘦的手臂一圈,搂住鬼婴、吸子筒以

及大鹦鹉,随即身子一沉,飘然坠下了漆黑的地宫……待到地宫底水潭时,耶老双脚一点水面,倏地凌空飞起,飘飘悠悠的落在了一座石头高台子上。

高台的四周墙壁上挂着几盏油灯,正中有一把紫檀色的太师椅,耶老放下沈才华,自己则往太师椅上一坐,呵呵笑道:“才华,老衲这个地方好不好玩儿?”沈才华摇摇头,说道:“不好玩儿,耶老爷爷,你就住在这黑屋子里么?”“嗯,老衲住在这里已经很久啦,这也是萨满教黑巫门的总舵,可惜只剩下老衲光杆司令一个人了,对啦,寒生怎么放心让你一个人出来跑江湖呢?”耶老颇为不解的问道。

“我是和嘟嘟偷偷跑出来找墨墨的。”沈才华如实的说道。

“哦,墨墨……那孩子是萨满黑巫门阳公和老祖的女儿,可惜这孩子的爹娘都死啦,她一个人也不知流落到了哪儿,怪可怜的。”耶老伤感的说道。

“噗通,噗通……”身后水潭里有几只老鼠在相互撕咬打架,翻腾着水花四溅。

嘟嘟瞥了一眼水潭,磕磕巴巴的说道:“才,才华,吸子可能饿……饿了吧,可以吃……老鼠的。”

沈才华低头看了看吸子,吸子欢快的眨了眨眼睛。

于是小才华走到了水潭边,将吸子筒抛入了水中,那吸子

身体缓慢的伸展开来,随后尽情的浮上来潜下去,用其巨

大的腹面包裹住了几只老鼠,百余只吸盘顷刻之间便吸干

了它们,然后又去追击剩余的几只去了。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28 16:58耶老叫小才华到身边,尖声尖气的说道:“才华,老娘要跟你说件事儿。”

沈才华闻言一乐:“你是老翠花!”“不错,俺是老翠花,那个客家嬷嬷是你的师父么?可是你为什么不跟着寒生学习‘癔症神功’呢,那可是当今世上绝无仅有的旷世绝学啊。”老翠花疑惑的问道。

“我不想学。”沈才华回答得十分干脆。

“为什么?”老翠花不解道。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感兴趣。”沈才华没有说出真实的理由,在他的脑海深处,还始终隐约的记得,自己的亲生母亲沈菜花就是死于寒生爸爸之手,尽管他当时是无意的,不过自己从来都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

前不久,寒生与吴楚山人前往云南寻找墨墨,临行前特意脱下了身上的那件‘尸衣’,要给他穿上,说可以起到护体的作用,凡世间的阴邪之物均不敢近身,但沈才华坚决不要,他知道,正是那件白绿相间的‘尸衣’,害死了自己妈妈……寒生无奈只得将尸衣留下交给兰儿,希望她能慢慢的说服才华,而自己已经身怀“癔症神功”,在江湖上绝对

无人能够伤害到他了。

“唉,小才华,那个客家嬷嬷都传授你什么武学呢?”老翠花叹了口气,问道。

“猪油神功。”沈才华回答道。

“那是与王婆婆一脉的了,可是你知不知道,学‘祝由神功’必须是童子或是女人才行,终生阳气丝毫不能外泄,你将来是绝对不能够结婚生子的。”老翠花郑重的说道。

“为什么要结婚生子呢?”沈才华不解的反问道。

“这个么……”老翠花想着如何才能对这个小男孩儿解释得清楚,未几,她举例说道,“男人长大都是要娶妻的,就像寒生和兰儿一样……”

“那耶老不是也没有结婚生子么?”沈才华反问道。

“他?哼,哪个瞎了眼的女人会看上这么个老棺材瓤子,浑身上下都没有二两肉,整个啷的一具干尸。”老翠花鄙夷的说道。

“我不要结婚生子,只想和嘟嘟、吸子还有灵胎,再找到墨墨,之后我们永远都在一起,这才是最开心的了。”沈才华认真的说道。

“灵胎?什么灵胎?”老翠花诧异的问道。

“就是灵哥和灵姐姐的孩子,可惜是个小傻子,”沈才华从衣袋里掏出那只赤裸的小人,惋惜的说道,“它不光傻,眼睛还是瞎的。”

耶老伸手接过灵胎,在油灯光下仔细的端详着。

灵胎缓缓的睁开了白矒矒的双眼,呆滞的盯着前方,随后咧开了嘴巴,痴痴的傻笑了起来……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29 11:27 第八十三

章耶老眼睛一亮,惊讶的盯着手掌心里的小人,粉嘟嘟的肌肤,胖胖的小手和小脚丫,胯下还长着一个小鸡鸡,太好玩了,他简直都不忍释手。

“灵胎生下来就是这个模样么?他能长大么?他会说话么?”耶老欣喜的发出一连串的提问。

灵胎呆滞的双瞳表面是一层玻璃花状的白翳,傻咧咧的小嘴儿里只有两颗门牙,就像小兔子一样。

“他出生时就是这个样子了,永远也长不大,可惜它是个瞎子,还不会说话,是个小憨巴(赣北方言:傻子),怪可怜的。”沈才华爱怜的回答说道。

“唉,老衲要是有这么个孩子就好了,每天逗着他玩儿,还跳什么鬼‘大神儿’。”耶老无限感慨的叹息道。

“你说什么?‘跳大神儿’跳烦了么?老娘要是不高兴走了,你还能到处溜达着玩儿么?好赖不知的玩意儿……” 老翠花在耶老体内大为不满的骂道。

“不是的,”耶老赶紧用默语分辨道,“老衲只是也想要

一个灵胎这样的……”“不知羞耻,老棺材瓤子竟然想动孩子玩物的歪脑筋,快还给人家。”老翠花愠怒的呵斥道。

耶老唯唯诺诺的不吭气了,恋恋不舍的将灵胎交还给了沈才华,临了还偷偷在小人胖胖的屁股上轻轻捏了一把……“小才华,你师父不知道你来这里吧?”这是老翠花的声音。

“她和警察一起走了,说是去捉‘蠕头蛮’,”沈才华回答,遂又解释了一句,“是一种恶心的大肉虫子。”“‘蠕头蛮’?哼,怕是捉不到几个了。”老翠花冷笑道。

“老翠花,你也知道那种大肉虫子?”沈才华听出她话中有话,于是问道。

“嗯,黄龙府这里的蹊跷事儿,哪儿有我老翠花不知道的?”老翠花嘿嘿一笑,随即又叹了口气道,“不过仙家只管跳跳大神儿驱驱邪,治不了那‘蠕头蛮’,那家伙是来自远古的一种灵物,暂时寄生于死尸之内,几十年以后就会自行离开人体了。”“那些虫子会自行离开?去哪儿呢?”沈才华不解的问道。

“‘大隐隐于市’,当然是到混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啦,它们也要生活的嘛,也会打工上班,而且工作任劳任怨,在旁人眼里都是些好同志。”老翠花嘻嘻笑道。 “它们会当官么?”沈才华想起了一脸正气的温局长,好奇的说道。

“会的,而且官只会越当越大,老娘想,说不准它们之中还会有人还进了京城呢。”老翠花推测道。

“难道旁人就看不出来它们是虫子变得么?”沈才华担心的问道。

“看不出来,他们的相貌与宿主长的一摸一样,只是……”老翠花说道。

“只是什么?”沈才华追问道。

“它们在月圆的子夜里,有时候会原形毕露……”老翠花回答。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29 11:28

作者:kangqiankaiwu回复日期:2009-10-2911:22:00 33007#"前不久,寒生与吴楚山人前往云南寻找墨墨,临行前特意脱下了身上的那件‘尸衣’,要给他穿上,说可以起到护体的作用,凡世间的阴邪之物均不敢近身,但沈才华坚决不要,他知道,正是那件白绿相间的‘尸衣’,害死了自己妈妈……寒生无奈只得将尸衣留下交给兰儿,希望她能慢慢的说服才华,而自己已经身怀“癔症神功”,在江湖上绝对无人能够伤害到他了。" 记得前文中尸衣不是穿在寒生身上吗?还是尸衣在缅甸那一带在遇到黄建国时救了寒生吗?《鬼壶》里有写过吗?偶怎么不记得了,赶紧回头翻翻去~~~~~~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29 16:15沈才华闻言吓了一跳,脱口说道:“是长长地脖子,会吐泡泡……”老翠花一愣,诧异的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看见的,在嬷嬷师父妖窝铺的家里,李老爷子的脖子伸得好长啊……”沈才华展开手臂比量着,心有余悸的说道。

“那个李老爷子呢?”老翠花问道。

“走了,说是去了河东什么地方。”沈才华回答道。

“那肯定是已经成形了的‘蠕头蛮’,下次碰见一定要千万的小心哦。”老翠花叮嘱道。

沈才华点点头,说道:“知道了,老翠花,我们过几天就要走了。”

“是回家么?”老翠花问道。

“不是,那条大虫子李老爷子约嬷嬷师父到什么‘地脐’里面去决斗。”沈才华告诉她道。

“‘地脐’?”老翠花想了想,说道,“老娘听说过,‘地脐’就是大地的肚脐,乃是地气汇聚的中心,极为罕见,古今往来,中原的无数风水名家踏遍高山大川,只为一见而不可得。但是,凡地气盛极之所,往往也孕育着一些古灵精怪的东西,有善良的,也有邪恶的,不可掉以轻心,懂吗?”“嗯,那‘蠕头蛮’就是么?”沈才华点点头,随即问道。

“应该是的,也还会有其它的东西。”老翠花说道。

耶老和老翠花详细的询问了这六年来,寒生夫妇以及一家人的生活情况,当得知兰儿至今仍然没有生育,均唏嘘不已。

“你们怎么不到南山村来玩呢?”沈才华疑问道。

“你瞧俺俩,人不人鬼不鬼的,在黄龙府这里惯了,可不想再到关内去丢人显眼了。”老翠花叹息着回答说道。

“耶老,老翠花,我要回去了。”沈才华向他俩告辞,先来到水潭边招呼吸子上岸,然后排去水分卷成了吸子筒。

耶老带沈才华重新回到辽塔上,恋恋不舍,他悄悄的附在沈才华耳边,红着脸悄声道:“你知道那个‘毛尸’的近况么?”

“哪个‘毛尸’?”沈才华疑惑的问道。

“唧唧唧唧……”耶老嘴唇蹙起,学起了蛐蛐鸣叫的声音。

“耶老,你又在想着那个红粉骷髅,当心老娘开路了!”耶老体内,老翠花勃然大怒道。 “老衲不敢,不敢……”耶老赶紧默语解释道。

沈才华走出了很远,回头望去,依稀瞥见辽塔十层塔窗内,隐约站着耶老干瘦寂寥的身影……“其实,他俩也怪孤……孤独的。”嘟嘟站在才华肩上说道,语气中带有着一种无尽的苍凉。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29 16:17

三更要到晚上去了~~~~~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29 20:03沈才华回到了招待所房间内,客家嬷嬷还没有回来。

此刻,农安县县委正在召开一次秘密的常委会,特别邀请了台湾学者李大嫂到会,介绍其发现“农安虫人”的经过,和研究部署如何捕获剩余“虫人”的专项行动。

首先,温局长将发生在靠山乡妖窝铺屯的王老蔫命案,以及刑警队齐队长误吞食“蠕头蛮”,从而导致昏迷和思维错乱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

县委邢书记锐利的目光望着客家嬷嬷,缓缓说道:“李大嫂,您来自台湾?”“台湾苗栗南庄。”客家嬷嬷谨慎的回答道,同时瞥了一眼墙上悬挂着的五幅伟人画像,其中前面的四个是大胡子外国人,她并不认得,只晓得最后那幅画像里面的人是毛泽东。

画像下面挂着两面红色的旗帜,上面画有锤子和镰刀,几位不苟言笑的中老年人端坐在会议桌旁,这种庄严肃穆的场合她还是第一次经历到。

“您是生物学家?”邢书记又问道。

“老妪是台湾著名古代医学方面的专家,在古生物学领域颇有建树。”客家嬷嬷温文尔雅的回答道,她知道在官场上多少还是需要点自我包装的。

“嗯,我们布尔什维克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对您所说的‘蠕头蛮’这种东西,暂持保留态度。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必须亲眼见到这种所谓的远古物种,才能确信……”邢书记咳嗽了一下,端起茶水杯啜了一小口,然后放下杯子继续说道,“但是,温局长是在公安战线上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同志,办事非常细致,作风一贯严谨。所以,他说的话,县委一定会认真加以考虑的,你们说是不是呀?”他把目光投向了其他的几位常委。

“是呀,温局长,我们一向是支持你们公安工作的嘛。”县长说道。

“老温,要是真的抓到‘农安虫人’,届时必定轰动全国,咱们农安可就要出名了,哈哈……”讲话的是县委宣传部长。

“感谢领导们的信任。”温局长谦恭的说道。

邢书记举手示意,众人都停止了说话,目光注视着他。

“温局长,这种叫做‘蠕头蛮’的虫子,一种昆虫,

你们有没有照片来佐证呢?”邢书记问道。

温局长脸一红,腼腆的说道:“邢书记,王老蔫尸体内的那条小‘蠕头蛮’被李大嫂扔进灶坑里烧死了,政保股胡股长的弟弟尸体异变成一条大‘蠕头蛮’,当我局警员正准备奋力擒拿的时候,胡股长的父亲突然往棺材里倒进了一桶燃油,点火将其烧成了灰烬……这两次都实在是事出突然,来不及拍照下来,这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到位,我虚心的接受……”“算啦,这次呢,也就不批评你们了,温局长,你说在农安县范围内还存在有这种‘蠕头蛮’,而且牵涉到自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些陈年积案,那么,你们估计本县还能找出几条这种人形‘蠕头蛮’呢?”邢书记问道。

温局长望了望客家嬷嬷,然后肯定的回答说道:“一百条。”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30 11:12 第八十四

章会议室里的常委们纷纷交头接耳起来,脸上都现出惊愕亢奋的表情。

“一百条!”宣传部长惊呼道,“要是能捕获到这么多的人形‘蠕头蛮’,简直是旷世奇观啊。”

县长复姓上官,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但见他清了清嗓子,老成持重的说道:“温局长,此事都有哪些人知道?”温局长略一思索,回答道:“除了刑警队齐队长和几位出现场的刑警以及政保股胡股长以外,就只有在座的各位了。”“好,有关‘农安虫人’的事情,知情者越少越好,我建议,就由温局长牵头负责,调集公安部门的警员骨干,组织一个秘密的专业捉虫队伍,要求必需政治上可靠,最好是共产党员,立即展开搜捕‘蠕头蛮’的绝密行动,”上官县长望了一下邢书记,得到其点头默许后,接着说道,“这次行动需要有一个代号,你们说说,叫什么好呢?”

组织部长首先提议道:“叫‘一号行动’怎么样?”“这个,有点太抽象了,依我看,既然是在靠山乡的妖窝铺屯首先发现的,就叫做‘妖窝铺计划’如何?”宣传部长兴致勃勃的说道。

上官县长抬头注视着温局长,和蔼的说道:“老温啊,你看叫什么比较贴切呢?”

“还是由领导来决定吧。”温局长谦虚的说道。

“哎,听听基层工作的同志们意见嘛。”上官县长坚持道。

“那好,我原来想了个不成熟的名字,‘春季严打行动’,让领导们见笑了。”温局长腼腆的说道。

“好,这个名字好,既符合国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大政方针,又可以迷惑局外人,况且也十分的贴切嘛,对于‘蠕头蛮’这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害虫,就是要严厉予以打击,同时抓获它们又有利于国家的科学研究,老百姓即使看见了被逮捕归案的‘人形蠕头蛮’,也误以为是普通的刑事犯罪分子,不会过分留意的,邢书记,您看呢?”上官县长扭头请示邢书记。

邢书记点点头,说道:“就叫‘春季严打行动’吧,不过,凡是捕获到的‘蠕头蛮’,必须集中关押到一处秘密地点,与外界隔绝才行。”“靠山乡的伊通河边有一处水湾,名叫‘阎二鼻子’,周边都是大面积的沼泽地,水湾内有好几间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空水泥房子,只要简单的收拾一下就可以关押那些‘蠕头蛮’了。”温局长介绍说道。

“很好,关押地点就定在那里吧,温局长,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邢书记拍板道。

“是,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温局长站立起来朗声说道。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30 16:16招待所里,客家嬷嬷对沈才华说道:“才华,师父要配合政府抓几只‘蠕头蛮’,事情完结后,我们就即刻离开这里。”

“为什么不马上走呢?”沈才华不解的问道。

客家嬷嬷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李地火约师父去河东风铃寺见面,然后到‘地脐’里面去,这一场恶斗是避免不了的,现在捉几只成形的‘蠕头蛮’来研究一下,找出其共同的弱点,这样对付起李地火来就有把握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为什么一定要去‘地脐’里面呢?”沈才华想起了老翠花的警告,不无担心的说道。

客家嬷嬷沉吟半晌,幽幽说道:“我丈夫隐瞒了数十年的事儿,老妪要是弄不明白,始终是一块心病,会死不瞑目啊。”

“是鬼壶么?”沈才华想了想,问道。

“是的,这‘鬼壶’究竟是个什么诡异的东西呢?”客家嬷嬷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道。

“说不定是把尿壶。”沈才华在一旁猜测说道。

“我……我猜也是把尿……壶。”嘟嘟在旁边小声的附和道。

“咚咚咚……”有人在敲门。

“请入来。”客家嬷嬷高声说道。

齐警官推门走了进来,匆匆说道:“李大嫂,‘春季严打行动’将于今晚十点开展行动,到时候我来车接您。”

客家嬷嬷点点头,微笑道:“老妪正等着呢。”

齐队长匆匆介绍情况道:“李大嫂,我们已经从封存的旧案卷中,挑选出来了第一批需要挖掘的目标,都是日伪时期的老坟,比较集中的葬在伊通河边的一座乱坟岗上,据说当时的习俗是,凡是横死之人均不得进入祖坟安葬。我们查清,第一个死者是名小炉匠,叫做孙瘸子,案卷中记载,其人死状恐怖,胸塌骨陷,眼珠迸出,属于横死,因此就葬在了乱坟岗上。随后的十余年间,同样死状的二十余名男子也陆陆续续的葬了进去,至今过去了几十年,那些老坟早已经没有人祭扫光顾了。我们考虑到,先从这些老坟墓入手,不存在有死者家属们的异议,相对要容易得多了。”“嗯,五十年前的老坟,‘蠕头蛮’八成已经发育成熟了,但愿它们还在那里,”客家嬷嬷若有所思的说道,“齐队长,乱葬岗上有许多坟茔,如果没有墓碑的话,如何得以辨认?”“我们已经请当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出来指认,他是名老兽医,当年那些人埋入乱葬岗时他都曾在场,是位当事人,好在此人脑筋现在还没糊涂,说知道那些坟包的具体位置。”齐队长解释说道。

客家嬷嬷点了点头,大陆公安做事可比台湾那些警察细致多了。

是夜,明月高悬,月色如水,大地一片清明。

客家嬷嬷带上了沈才华和他的宠物们,搜捕“蠕头蛮”是一次实战学习机会,将来孩子行走江湖,这些都是难得的宝贵经验。夜里十点钟,满载着全副武装的行动组的人员坐满了两辆面包车,离开了农安县城,一路朝着靠山乡伊通河方向疾驶而去。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30 20:27青幽幽的月光,乱坟岗上荒草萋萋,一阵阴风轻轻拂过面颊,令人汗毛竖起……几只乌鸦蹲在高高的白杨树上,默默地注视着下面。

老兽医是一个干瘦的老头,盲了一只眼,据说是年轻时接生小马驹时摸错了地方,被母马一怒之下尥蹶子踢瞎的。

“孙瘸子的坟就是这里。”老兽医气喘吁吁的指着一个不大的小土包说道。

齐队长望着那个微微隆起的土丘,确认说道:“大爷,您肯定是这儿么?”“当然啦,‘九一八’那年的腊月初八,下着大雪嘎嘎冷,孙瘸子死的那个惨啊,胸腔瘪瘪的,俩眼珠子都耷拉出来了,还是我给塞回眼眶里面去的呢。”老兽医忿忿的回答说道。

齐队长一摆手,命令手下道:“开挖。”月光下,警察们举起锄头刨了下去,“嘎……”树顶上的乌鸦惊叫了几声。

客家嬷嬷留神的观察着新掘出的土壤,眉头渐渐的蹙起。

齐队长注意到了嬷嬷的神色,于是问道:“李大嫂,有什

么问题么?”客家嬷嬷缓缓说道:“我在想,‘蠕头蛮’这东西极有灵气,可以招来‘阴尸蝼蛄’为其护体,可瞧这土壤里,并未发现有蝼蛄卵以及粪便,怕是年头太久了,成虫早已蜕变人形破棺而出了。”齐队长沉默不语,若是真的如李大嫂所说的,人形‘蠕头蛮’破棺而出……“人形‘蠕头蛮’就像胡股长弟弟那样子白白胖胖的么?”齐队长问道。

“完全蜕变成熟的,就与原来宿主的容貌不但完全一样,而且连口音、记忆以及生活习惯也都相同。”客家嬷嬷回答道。

“有什么办法能够马上识别出来呢?”齐队长忧心忡忡的问道。

客家嬷嬷摇了摇头,说道:“完全分辨不出来,包括父母妻儿朋友等都也是一样。”“队长,有棺材……”一名警察放下铁锄,招呼着齐队长赶紧过去。

月光下,墓穴土壤里有层白色的石灰膏,那是石灰粉吸收了土壤中潮湿水汽凝结而成的,下面掩埋着一口老榆木棺材,由于乱葬岗地势高,土质较为干燥,再加上石灰的防腐作用,那棺材板虽然年久有些腐朽,但基本上形状还是完整的,只是棺材盖板上有着一个盆口大的窟窿,里面沉积了不少的泥土。

“撬开它。”齐队长命令道。

警察以锄板用力的一撬,已经朽了的盖板立刻碎裂成了几截,在手电筒光的照射下,用锄头扒拉开沉积的泥土寻找,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尸骨。

“大爷,这是具空棺。”齐队长平静的对老兽医说道。

“不可能!下葬的那天,我始终是都在场的呀,”老兽医疑惑的叫道,但随即想了想,疑问道,“咦,会不会是给盗墓了……可是他穷的叮当乱响,除了一套装老衣服外,别的什么东西也都没有啊。”

客家嬷嬷跳下墓坑,伸手摸了摸断裂的棺材盖板那个大窟窿,口中喃喃的说道:“他已经走了……” 作者:鲁班尺日期:2009-10-31 10:05 第八十五章

齐队长用手电光照着手中那本黄色封皮的保密手册,上面记载着“春季严打行动”中所要挖掘的一百起无头案墓穴,包括墓主名字、年龄以及居住的屯子和亲属等有关情况。

“下一个,金觉,满族人,小喇嘛营子人,死于昭和六年,就是 1932 年了。”齐队长小声的念道。

“这个人我也知道,是个教书先生,跟我来,就在山包顶上。”老兽医招呼着民警们往山上走去。已经是凌晨时分了,凉风习习,远处屯子里偶尔传出一两声狗叫,四下里漆黑一片,人们都已经熟睡了。

在老兽医的带领下,金觉的坟墓没费多大劲儿便找到了,那座小土丘微微的隆出地面,若非老兽医指认,根本不会想到那地下会有坟。

墓穴很快的掘开了,露出来一口薄板棺材,表面上也有一个圆窟窿,里面积满了泥土。

“唉……也破棺而出了。”客家嬷嬷无奈的叹息道。

棺材内翻了个底朝天,果然没有尸骨,但是却找到了一件随葬品,那是一个蜡封着的扁平油纸包。

“是钱吧?”一名警察猜测说道。

“不会的,金书匠穷的够呛,哪儿来的钱?”老兽医摇了摇头,轻蔑的回答道。

齐队长小心翼翼的揭开封蜡,轻轻的展开了油纸包,看到里面包裹着一幅黄白色的丝织品,两侧黄绢为轴,中间则是丝质白绢有凸印暗纹的龙凤图案。展开后长约一米,宽三十公分,虽然颜色发旧略显水渍,但上面的墨迹仍然清晰可辨,那是由满汉以及蒙古三种文字写成的,其中汉文是繁体字,齐队长认不全,于是索性递给了客家嬷嬷,他知道,台湾人是使用繁体字的。

客家嬷嬷轻声的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初一日,钦密命镇守河东将军爱新觉罗.增广:甲午、庚子两经兵燹,四境疮痍,游民多聚为盗,山西黄河以东,散勇流落不尽还乡,铁路兴工,游民纷至,盗墓之风日盛,毁我大清国体,虽增兵剿捕,盗风迄未寝息,审度时势,非除盗不足安民,别无弭盗清源之策。兹命迅即暗中查明地脐妖言真伪,随时密奏钦定。

钦此

下面盖着“敕命制宝” 篆书珠砂方印一枚。

“这是当年光绪皇帝给镇守河东的将军增广的一封密敕,也就是圣旨了。”客家嬷嬷解释说道。

“这个姓金的教书匠怎么会有这东西呢?”齐队长诧异的说道。

老兽医想了想,开口道:“听说金书匠的祖上曾在前清为官,不知为什么后来家道中落了?另外,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一族,民国初年俺们这嘎达,有不少皇族都改姓金了。”“先不管它了,大家抓紧分头往下进行。”齐队长收起那件密敕,吩咐众警察道。

天亮前,乱葬岗上日伪时期的二十多座老坟都掘开了,仍旧没有找到一具尸骨。

他们都已经离开了……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31 13:02光绪皇帝的密敕上竟然也出现了“地脐”的字样,由此,客家嬷嬷更加怀疑丈夫李地水了,这“地脐”内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她百思不得其解。

天亮了,不远处的屯子里已经传来了牛马嘶叫的声音,老乡们已经早早起来,套车准备下地种苞米了。

“今天到此为止,大家白天抓紧睡觉休息好,今晚儿上咱们再接着干。”齐队长命令道。

众人坐上面包车,一路驶回了县城。

上班时分,县委常委们聚集在了会议室内,准备听取“春季严打行动”小组的汇报,温局长带着齐队长和客家嬷嬷提前来到了会议室。

会议开始了,上官县长首先开口说道:“温局长,听说昨天夜里的行动并没有发现‘人形蠕头蛮’的踪迹?”“是的,”温局长清了清嗓子,汇报道,“行动组共掘开了日伪时期的二十来座老坟,发现全部都是空棺,没有找到一块尸骨,由此可见,这些成形的‘蠕头蛮’早已经破棺而出了。”

上官县长沉吟了一会儿,疑惑的说道:“他们能去哪儿呢?本地的亲属以及屯子里的人就没人发觉么?”“如果这些人返回到原来的生活圈子里,肯定会引起轰动的,我想,他们一定是连夜离开了农安本地。”温局长回答道。

“那么,从发育到成为‘人形蠕头蛮’,总共需要多少年?”组织部长问道。客家嬷嬷接茬回答道:“一般来说,‘蠕头蛮’发育成熟总共需要十到几十年的时间,当然也不排除其中有些异变得快些,若是地气充盈的话,最短的或许几年就可以了。”她想起了李地火,那家伙在‘地脐’内发育,没准儿所需时日更短呢。

“这可麻烦了,这些‘人形蠕头蛮’若是隐瞒历史,不与家人联系,独自远走高飞的话,可就难找了。”上官县长为难的说道。

“‘九一八’事变是在一九三一年,抗战与内战期间,人员流动得很厉害,没准儿他们也许流窜到关内去了呢?当然也不排除会参加革命,解放后留在大城市甚至首都工作,有的甚至还在高级领导岗位上……”组织部长信口开河的说着。

“你在说什么?”邢书记严厉的目光制止了他。

“对不起,邢书记,是我说走嘴了……”组织部长发觉自己的话有些说过头了,紧忙连声道歉道。

“接下来,你们计划怎样办?”上官县长瞥向了温局长,严肃的询问道。

“今晚儿,我们计划继续发掘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几座老坟和解放后的坟墓,相信应该很快就会找到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蠕头蛮’。”温局长颇具信心的回答道。

“好,同志们,我们常委们静候着你们的好消息,预祝你们成功!”上官县长扭头望了一下邢书记,朗声说道。

散会了,客家嬷嬷离开了县政府,回到了招待所,沈才华还等在房间里。

“今晚儿肯定会有‘蠕头蛮’成虫出现。”客家嬷嬷信心十足的说道。

“那东西还会吐大泡泡么?”沈才华回想起李地火长长地脖子,吐出的那些吓人大尸泡,心有余悸的说道。

客家嬷嬷笑了,说道:“应该不会,李老爷子是他们的母虫,而这些只是一些菜鸟……”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0-31 16:04当夜,“春季严打行动”调集所有干警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沿着伊通河分别开始了掘坟行动,齐队长领着一组六七名警察专门挖近些年的新坟。

“黄东升,19 岁,卧牛石山嘴儿下乡知青,长春第六十八中学集体户知识青年,死于 1973 年的秋天,死因也是一样。”齐队长照着保密手册上面的记载,嘴里一面念叨着,同时命令手下即刻开挖。

这座孤零零的坟墓坐落在一片柳树林里,据说那孩子死后头几年的清明节,还有亲属来祭扫的,后来也就没有人再来了。

“队长!”一位民警声音战栗着叫喊了起来。

齐队长和客家嬷嬷赶紧跑过去,知道这回应该是有情况了。

月光下,敞开的棺材里,静静地躺着一个面目清秀的男青年,闭着眼睛,胸腔是隆起的,安详如同睡眠一般,只是皮肤有些白森森的,薄得像层纸,脖颈也不长,与正常人并无二致,棺中也闻不到尸体有任何的怪味儿。

“1973 年,至今已经有九年了,尸首竟然丝毫不腐烂,这点就不正常。”齐队长蹲下来,借着月光仔细的端详着说道,同时伸出手指去扒那尸体的眼皮……清风拂过尸首,但见其脖颈轻微的抽搐了一下,然后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小心!”客家嬷嬷急忙警告道。

齐队长吓了一跳,迅速的抽回了手指。

那孩子的眼睛略微呈三角形,双瞳却是明亮的很,只是略显呆滞,他的眼珠缓缓的转动着,瞥见了墓坑周围的人们。

突然,他“哇……”的一声啼哭了起来,其声如同婴儿,在夜空里显得异常诡异,同时仿佛很害怕似的,扭动着身子往棺材角落里面躲藏……众人都惊愕的说不出话来,半晌,有警察低声嗫嚅道:“妈呀,这人是活的……”“不对!棺材里没有氧气,活人也会憋死,再说这个黄东升死的时候 19 岁,现在却像个婴儿一般的哭泣,他肯定是个死人,大家别让他给蒙了……”齐队长壮着胆子说道,地气却是不足。

客家嬷嬷蹲下身来,兴奋地打量着这具名叫黄东升的“蠕头蛮”成虫,伸出手来摸了摸他的腿和手臂,肌肉还挺结实的。

“这个就是‘人形蠕头蛮’么?”齐队长紧张的问道。

“当然,这就是成虫了,才刚刚发育成熟,不过智力还只相当于婴儿……”客家嬷嬷解释说道。

“有危险性么?”齐队长不放心的说道。

“目前看起来还没有多大危险,当心别让他咬住就行了。”客家嬷嬷回答道。

“那好,同志们,我们终于捕捉到了第一条‘农安虫人’,快去把麻袋拿来。”齐队长高兴的吩咐道。

一名警察匆匆的拎来一条特大号麻袋和扁担绳索,这些都是事先预备好盛‘人形蠕头蛮’之用的。

“来呀,先用毛巾塞住他的嘴,这样就不用担心咬人了。”齐队长兴致勃勃的指挥着。

众人先将“人形蠕头蛮”的嘴巴给堵上了,然后七手八脚的将其从棺材里拖出来,塞进了麻袋里,扎上袋口,随即系上绳索,用扁担两人抬起,送回跟来的那辆带铁栅栏的囚车里。

所有的警察们个个都兴奋莫名,头一次执行这种匪夷所思的任务,实在是太刺激了。 “我们接着来,下一个……”齐队长又掏出了那本保密手册。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1-01 10:41 第八十六

章“熊大海,28 岁,死于 1970 年夏天,靠山乡东排木人,生前是当地有名的通臂拳师,”齐队长望着手中的本子说道,“已经死了 12 年,不知道还在不在墓穴里了……”熊大海的坟冢距伊通河岸约有四五里,在一个向阳的小山凹中,背后有靠,两侧护砂,远观伊通河在月光下似一条玉带环绕流过。

“此地风水不错,‘蠕头蛮’发育理应能快些。”客家嬷嬷站立在小山顶上,眺望四周景致,感叹的说道。

“那就抓紧干。”齐队长吩咐手下立刻开挖。

两名警察拎着锄头和铁锹走到了坟墓前,突然止住了脚步,凝神倾听着,他俩感觉到了坟包下面似乎有什么动静……“喀嚓……”地下的响动声越来越大,最后坟包表面的土壤也慢慢的松动开裂了。

淡淡的月光下,一只粗壮有力的大手轻轻的自土壤裂隙中伸了出来……“妈呀,诈尸了!”两名警察脸色苍白,面面相觑的往后退去,一面赶紧打手势呼唤着齐队长和客家嬷嬷。齐队长知道有事了,紧忙和嬷嬷跑了过来,而此刻,坟冢里已经探出来了两只长长的手臂......齐队长赶紧一摆手,民警们纷纷掏出武器围住了坟冢,有花牌撸子,五一式手枪和两把日军的王八盒子炮,当时的县局配备的都是一些杂牌枪。

“哗啦”一声响,土块崩落,一个身高一米八十多的彪形大汉破墓而出……惨白的月光下,但见此人衣衫褴褛,头颅似斗,一脸的络腮胡须,双目炯炯有神,肌肉虬结,正惊讶的望着四周持枪的警察们。

“别开枪,要捉活的!”齐队长急忙喊道。

民警们哪见过这阵势?个个都两股战战,无人敢上前。

“我们是县公安局的,不许动!”一年轻民警手握铁锹,试探恐吓着挥舞了两下。

“哈哈,想抓老子?没门!”那大汉蓦地大喝一声,猱身上前,胳膊暴涨,劈手夺下了铁锹,迅雷不及掩耳的轮圆了切向那警察的脖子……

众人一时都呆怔住了,手足无措。

“完了,完……了。”嘟嘟吓得一闭眼睛。

说时迟,那时快,客家嬷嬷早已凌空跃起,闪电般的一指戳向那壮汉颌下任脉廉贞要穴,料想可轻易一招制敌。不曾想,手指戳中其皮肤时,此人脖子突然 360 度逆转,脑袋朝向身后,竟然轻而易举的将客家嬷嬷的手指甩开了……

那民警面如土色,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嬷嬷见状大惊,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急切之下,一掌拍向那壮汉的后脑,不巧那脑袋转了一周又回来了,张着大嘴便“喀嚓”一声咬下。

客家嬷嬷摇头叹息了一声,在刻不容发之际身子骤然间弹起,跃出了圈外,真的是人在江湖,任何情况下都大意不得啊。

嬷嬷招呼沈才华上前,轻声道:“才华,这是一次难得的实战机会,你用师父交给你的‘鬼打墙’与他过过招。” 沈才华点点头,将吸子筒撂在了脚下,大鹦鹉嘟嘟则飞上了半空里观战。

他走上前去,面不改色的站立在了壮汉的面前,双臂一抬,拱了拱手……那壮汉诧异的低头望着这个小不点的男孩,也抱拳回礼,江湖规矩不可不遵守的。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9-11-01 15:22

“我是沈才华,你是谁?”沈才华抬起小脸问道。

“在下是靠山屯熊大海。”那壮汉答道。

“你是‘蠕头蛮’么?”沈才华接着问道。

熊大海脸色骤变,诧异道:“你怎么会知道的?”

“曷曷拏,阇羯奣奣叵……”沈才华也没回答,只顾个的念起了“猪油神功”第一式“鬼打墙”来。

壮汉熊大海双臂环抱着,迷惑不解的望着沈才华,心想,这孩子八成魔怔了吧?“鬼打墙”是抵御敌人进攻时,在自己四周形成一道无形的磁场墙,阻断和瓦解进逼的对手肢体内神经信号,令敌人的手脚一进入气场墙便顷刻麻软掉了。不过,对手若是还未实施进攻的话,则显示不出丝毫用处。

此刻,熊大海正在琢磨面前的这个孩子,很有可能是弱智,所以并无出手要强行进入气场墙的意思,因此神秘莫测的“鬼打墙”神功也就用不上了。

客家嬷嬷看在眼里,心中禁不住的暗自苦笑,这孩子还未真正在实战中硬碰硬的对敌过,所以,他不知道什么叫做“适时出手”。

半空里传来了“咯咯”的笑声,那是嘟嘟,牠也看出苗头来了。

“小子,你在念经么?老子可没时间陪你玩儿,告辞了。”说罢,拔腿转身就走。

“曱曵曶曷书曺曻朁……”沈才华见壮汉要走,心中一急,竟然改口念起了第三式“行尸走肉”来,左右手无名指伸出,指向了熊大海。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