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F4%2F17%2F20263635_12851825.jpg{EIMAGE} 作者:鲁
班尺 日期:2010-04-17 15:35苍凉悲壮的歌声渐渐远去,远征军人们的魂魄在黎明前向四面八方散去了,他们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系的家乡,尽管是悄然的,无声无息的……东方地平线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金色的阳光映照在了苍穹之间,天空中的玄色褪去了,变成了蔚蓝色,大地也恢复了自然原貌。
寒生手中的“鬼壶”安静的躺在掌心里,他轻轻的抹去眼角的泪水,长长的嘘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他的耳边隐约听到了呜咽抽泣之声:“呜呜……祖墨,我的女儿,娘终于可以同你团聚了……寒生,谢谢你,我在蓝月亮谷等着你们……”那声音渐杳,径直奔西南方而去了。
寒生知道,那是老祖的魂魄……“寒生爸爸,我娘可以返魂了么?”墨墨走上前来,泪眼婆娑的望着寒生说道。
“是的,你娘老祖正在蓝月亮谷中等着你呢。”寒生默默地回答道。
“我要找娘去。”墨墨急切的说道。
“孩子们,中原的事情已了,我们这就返去雪域高原,今生今世,可能要永远生活在蓝月亮谷中了……”寒生将墨墨和沈才华搂在怀里,无限伤感的幽幽说道。
与此同时,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下,塔巴林寺的客房内,躺在床上的老祖身子蓦地动了动,随即缓缓的睁开了眼睛……“老祖,你终于醒啦……”一直守候在身旁的贾尸冥惊喜的喊道。
兰儿父女俩闻言匆匆闯进屋内,“老祖醒了,就是说寒生找到了‘鬼壶’,兰儿,寒生他们马上就要赶回来了。”吴楚山人兴奋地说道。
“贾尸冥!”老祖看清了面前之人竟是杀死自己的凶手贾道长,不由得双目圆瞪,怒气冲天,厉声喝道,“你…… 你竟然用‘先天气功’偷袭老娘!” “老祖,贫道惭愧……”贾道长面红耳赤,低下头道。
“哈哈,老祖,”吴楚山人呵呵笑道,“还认得山人么?”“还有兰儿。”兰儿扑到床前,拉着老祖的手欣喜的说道。
“啊,你们都在……这是哪儿?我梦见我的小祖墨了……”老祖热泪盈眶的喃喃道。
“这是塔巴林寺,我们找到了你的女儿墨墨,她和寒生沈才华他们马上就要回来了。”吴楚山人告诉她道。
接下来,吴楚山人对老祖讲述了这些年里发生的事情,以及贾道长收墨墨为徒,并如何舍身救她的经过,“贾道长喂你喝了苯教的‘返魂水’,因此才得以由中阴身返魂重生。”他感慨的说道。
老祖吃惊的望着贾尸冥,仿佛不敢相信般。
“这是真的,老祖,贫道以前曾经做了对不起你的事儿,不过,从今往后,我们都是一家人了。”贾尸冥腼腆的说道。
“什么,一家人?”老祖愕然道。
贾尸冥脸颊红的像是喝醉了酒般,嘴里小声的嗫嚅道:“墨墨真是个好孩子……”
农历十五,夜幕降临了,老祖以及兰儿等人站在塔巴林寺的山门外,焦急的望着无边无际的草甸,寒生曾经答应过,他们一定会在农历十五之前赶回梅里雪山的。
一轮明月从卡瓦格博雪峰后面缓缓升起,天地间苍茫一片……夜空中,迷离的月色里,一只蓝宝石般羽毛的大鹦鹉从遥远的天际处飞来了……
塔巴林寺住持,明月.邬波驮那默默地站立在寺后的山坡上,手指轻轻的摩挲着颈下那枚殷红如血的宝石心坠儿,美丽的双眸凝视着东北方……她心中那个唯一的男人已经死了,尸首被炸成了碎片,静静地躺在豫西大峡谷的荒草丛中……
一滴冰凉的泪水悄然落下……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0%2F4%2F17%2F20275005_12851825.jpg{EIMAGE} 作者:鲁
班尺 日期:2010-04-17 16:13还有第二百章《尾声》,争取今天完成,晚上贴出来~~~~~尺子。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0-04-17 17:45 第二百
章 尾声1933 年 4 月,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讲述了在神秘的雪域高原藏区,有个“蓝月亮谷”,那里是充满着自然祥和、永恒宁静和神秘色彩的藏民生息之地,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交汇在一起,山峰终年白雪皑皑,脚下绿草成茵,盛开着一望无际的杜鹃花,人们说,那就是传说中的“香巴拉”。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探险家,苦苦寻觅了半个多世纪,可是始终都没有找到。
在神秘的“蓝月亮谷”里,老祖和墨墨终于母子团聚了,经过寒生的精心治疗和调理,她的身体慢慢复原并恢复了原有的体重,最后和贾道长成了亲,终成一家人。
唉……世间恩怨情仇,到头来又有谁能说得清?熊大海体内的蠕头蛮最终没能驱除掉,由于那虫心地不坏,待人也非常的友善,于是竟同沈才华、墨墨以及嘟嘟和大黑猫“小翠儿”都成了好朋友。
安息长老自从回到了苯教故乡雪域高原,身体慢慢的好了起来,后来做了蓝月亮谷内喇嘛庙的住持。
寒生与兰儿时常来到刘今墨和小翠花的坟前祭拜,每每叹息良久,不忍离去。
在一个绵绵细雨的清晨,有僧人发现佛崖寺门前倒卧着一个衣衫褴褛,浑身脏兮兮的小乞丐,抬进寺内救醒后,住持未渡老僧才认出,此人竟然是有良。
有良双手筋脉已断,问话则什么也不说,就如同个哑巴一样,未渡老僧收留了他,有良又重新剃度出家做了和尚。寺中僧人均不知这个落魄的小和尚,竟然身怀中原第一邪术“中阴吸尸大法”,而心灰意冷的有良,从此再未迈出过潼关佛崖寺一步。
时下有游人登寺,偶见一双手残疾的哑巴和尚,那便是有
良了。
京城里,时局变幻,物是人非,一朝天子一朝臣,昔日风光无限的主任与首长,如今都已黯然离去,湮没于漫漫历史长河之中,唯有中原百姓依然如故……
萧瑟秋风,细雨绵绵,镌刻在潼关佛崖寺石壁上的那首《潼关怀古》却更加清晰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
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全文完)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0-04-17 20:45 尺子临别赠言:从《青囊尸衣》到《鬼壶》,八百多个日夜,尺子于流浪途中写下这心中的传奇,如今,终于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了......每当尺子摆脱城管的追击,于夜深人静之际,静心浏览小盆友们回帖的时候,总会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温暖,谢谢你们的留言,谢谢你们的支持,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早已心有灵犀,你们的 ID 尽管千奇百怪,但在尺子的眼里,都像是久别的朋友般,今生今世再也不能忘怀。尺子走了,他要去寻找自己心中的“蓝月亮谷”,寻找心灵的那一片净土...... 尺子不是“犀利哥”,也不是“深
邃哥”,更不是“可乐哥”,尺子只是个传说......
{SIMAGE}http%3A%2F%2Fimg6.tianya.cn%2Fphoto%2F2008%2F2%2F6%2F6680200_12851825.jpg{EIMAGE}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0-04-18 08:56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没有人知道尺子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
而滋生。尺子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
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当年的尺子位于寮国琅勃拉邦的中国军人陵园)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0%2F4%2F18%2F20295223_12851825.jpg{EIMAGE}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0-04-18 09:00
对不起,临行之际匆忙,图片搞大了~~~~~~~尺子。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3-10-27 14:38鲁班尺启事:离开天涯已有三年多了,看到喜爱《青囊尸衣》的朋友们还在这帖子里逗留,实感欣慰。当年心血来潮时写的东西,只为摆脱流浪途中的寂寞与苦闷,博人一笑而已。
如今尺子仍在滇西一带混日子,消磨时光,倍感人生的寂寥与无奈。闲暇之余,正在写一部修真小说,讲述清乾隆年间,大理少年莫残一个人历尽沧桑,孤独修道的经历。
由于此书不归于灵异类,故不在莲蓬鬼话中发表,特表歉意。
12 月 1 日开始,将在创世中文网连载,原意凑热闹的不妨一看。尺子
2013 年 11 月 27 日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3-10-28 11:25哎呀,尺子果然过糊涂了,10月27日写成了11月27日,抱歉抱歉。
新书名:《尘翳》,在创世中文网连载,今日已经刊出了,每日一更。
链 接:http://chuangshi.qq.com/ 作者:鲁班
尺 日期:2013-11-05 09:43尺子的《青囊尸衣》原计划写三部,一二部(青衣及鬼壶共九本)已在天涯连载完毕,其实重点是在第三部(书名暂保密),主角是有良。由于前两部因涉及众所周知的原因,实体书只出了前三本便夭折了,甚为遗憾。尺子乐观的估计,总会有解禁的一天。《青》的某些中医偏方虽令人作呕,但毕竟都有据可查,尺子不过是夸张些罢了。书中个别情节恶心了点,却也是道出人间百态,抒发常年漂泊流浪为城管所追杀的无奈,仅此而已。
在等待解禁的日子里,尺子正在写一长篇修真小说,正在创世中文网连载,已经到第十一章了,这次不会涉及朝廷,会完本的。书名《尘翳》,讲述少年莫残一个人在俗世孤独修真的故事,恐怕会很漫长,或许几年。当其完本后,再续青囊,完成第三部的六本连载。
尺子
2013 年 11 月 5 日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3-11-30 19:45 这是起点中文网
评论区发言:主题: 作者有可能是冒名顶替的假货,大刷子...
游客等级:
职业:
只看楼主 楼主我是尺子,辨别作者真伪最重要是看文风与文笔,欢迎童鞋质疑,说明大家对尺子的认可,不希望有人冒充。谢谢游客。尺子,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6680200.jpg{EIMAGE}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4-05-13 08:33 温故知新。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4-07-09 13:54“来的好快呀……”一渡法师虚弱的声音喃喃自语道。
“贫道贾尸冥,特来拜访一渡法师。”那老者一身黑衣,戴着一副墨镜,面无表情的说道。
“有话直说吧。”一渡法师说道。
贾道长鼻子嗅嗅,道:“贫道数里之外听到枪声,大师可是受了重伤?”他脚尖踢了踢地上昏迷的有富,知道他被人点了昏穴。
“道长好快的脚力……”一渡的声音越来越弱。
“待贫道瞧瞧大师的伤势,”贾道长上前扶住一渡法师,并拢食中二指,连点他的天池、期门、灵墟与屋翳四穴止血,但知道他已经与时无多了,遂抓紧时间问道,“大师,开枪的是门口躺着的那个人么?”“不是……此人是风陵渡镇的公安特派员。”一渡说道。
“那么是谁伤了大师?”贾道长接着问道。
“介休大罗宫费子云,”一渡有气无力的苦笑着道,“你们不是一伙的么?”“哦,原来是那个费老道,贾尸冥根本不屑与之为伍,前几天贫道在江西湖口,曾经见过这家伙一面,想不到他也来到了河东,但却不知他为何枪伤大师?”贾道长问道。
“与贾道长深夜来此的原因一个样。”一渡淡淡道。
贾道长嘿嘿一笑,说道:“大师果然眼光如炬,贫道也实不相瞒,大师若是告诉在下‘风后陵’的具体位置,贫道答应大师,即刻追杀费子云,替大师报仇。”“阿弥陀佛,恩仇如幻,老衲早已看空世间之事,不必道长费心了。”一渡法师此刻的瞳孔已经渐渐的散开了。
“风后陵已历经五千年了,大师至死不肯吐露,宁肯把秘密一个人带进坟墓里,如此之执着,又遑论勘破世事,看空恩仇呢?”贾道长摇头叹息道。
“老衲含笑九泉……”一渡法师终于油尽灯枯,闭上了眼睛。
含笑九泉?这老和尚搞什么鬼,莫非已经安排好了后事……贾尸冥心中嘀咕道。
他走到殿门口,伸手在倒卧于石阶上的有富肋间重手一点,解开了他的穴道,然后身子一纵,拔地而起,隐藏到了梁上。
有富悠悠醒转,晃了晃脑袋,慢慢的爬起身来,拾起了手枪。
“大师!您怎么了?”有富突然看见殿内横卧着一渡法师,不由得大吃了一惊,赶紧跑过去一探鼻息,大师竟已经圆寂了。有富摸了摸一渡法师胸前的伤口位置,知道是枪弹洞穿了心脏,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这样的枪伤见过许多。
“是费子云干的!”有富回忆起了自己与费道长对峙时的情况,脱口而出……这时,他仿佛突然间想起了什么,高声的喊叫了起来,“妮子!妮子呢?”随即拎着手枪急急忙忙的四处寻找起来,但并没有发现妮子和小沙弥的踪迹。
贾道长始终躲在大殿的梁上,一动未动。
有富没有找到妮子,站在大殿门口思索着自言自语道:“妮子莫非已经被费子云抓走了?不行,我得赶紧赶回风陵渡去……”说罢,匆匆开了山门,直奔风陵渡而去。
贾道长听着其脚步声远去,纵身跃下。
妮子?风陵渡……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渐渐的警觉了起来。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4-07-09 17:53老乞丐黄建国当年埋在千年古墓里的时候,先是被郭璞腐尸吸走体内秃头老妇的八式祝由真气,汗尸李地水、鬼冢等其它各种尸气,然后反哺其“中阴吸尸大法”。只因时间未足七七四十九天(一个中阴周期),“中阴吸尸大法”刚刚只有七成火候,其它的那些杂气还未及重新输回体内时,便被忍者的火雷弹炸出地面了,若是让其大法全部功成,寒生手中的那串佛珠恐怕也制服不了这绝世大阴人了。
后来黄建国在南山村吸干了鬼婴身上的“祝由十八式”真气,沈才华也从鬼婴变成了一个正常的孩子。
数日前,在鄱阳湖底的地下洞穴内,两人又不期相遇,沈才华感应到了黄建国体内偷走的那些祝由真气,脑袋里的祝由舍利遂发出了强大的磁场,将真气全部的收了回来,所以,黄建国目前体内只留存有七成的“中阴吸尸大法”,而无其它。
黄建国原本是一位英俊潇洒的青年,如今变成了现在这个又老又丑的乞丐,不但沈才华认不出来,就连客家嬷嬷这样的老江湖,也完全没有觉察到有异。
“要用刀割开那些肉疙瘩放出脓血么?”沈才华想起了寒生给人动手术时的情景,于是问道。
“不行,纯阳真气已经与他的经脉血肉融为了一体,割开也无济于事。”客家嬷嬷思忖道。
“师父,那怎么办呢?你一定有办法的,是吗?”沈才华的小嘴巴很甜。
“嗯,”客家嬷嬷点点头,这孩子其实比那个何五行多少还是要机敏些,“师父准备用祝由神功第五式‘李代桃僵’来医治他。”
“李代桃僵?”沈才华隐隐约约的感到这个名词似乎非常的熟悉,可是一下子又想不起来是在哪儿听说的了。其实,鬼婴时期的沈才华曾经数次用到过“李代桃僵”之术,不过随着祝由真气的丧失与复得,过去的记忆才刚刚在恢复中。
客家嬷嬷耐心的解释给徒儿听:“祝由神功第五式‘李代桃僵’是本门中极高深的巫术,除了结印以外,光是那些咒语便很拗口,师父使用这一招,是想将老乞丐体内的纯阳真气倒换到其他人的体内,同时辅以尸蟾衣外敷,应该会有一定的作用,至于究竟行不行,也无甚把握。”“那倒换到什么人身体里去呢?”沈才华寻思着自己的身子这么小,师父肯定是不会用的,可是山洞里面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呀。
“他,”客家嬷嬷一指盘腿倒在一旁的汗尸,说道,“把纯阳真气锁弄到这具汗尸的身体里面去。”
沈才华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4-07-10 17:48 费道长闻言吓得
面如土色。
“费道长,看你人尽管年逾半百,但唇红齿白,风韵犹存,只是这只瞎眼有些大煞风景,影响了你的外观美。据我观察,你这眼球的晶体有些浑浊,若是削去一层,说不定里面还是好的呢。”张队长说着从衣袋里掏出一把红色的瑞士军刀来,掰开锋利的小刀、小锯子、小錾子以及旋转启瓶器等,仿佛在考虑使用哪一件更合适些。
费道长紧张的浑身哆嗦个不停,张队长的几名手下则在一旁饶有兴致的咧着嘴瞧着,那护林员已是面色惨白,几欲虚脱。张队长最后决定还是用那把锋利的小刀,于是折叠回去了其它的几样工具,左手扒开费道长的眼皮,右手持刀抵近那只浑浊不清的眼球,轻轻的扎了一下……霎时间,费道长整个身子都随之颤抖了起来。
张队长嘴角残忍的抽动了一下,口中却是极柔声的说道:“费道长,很抱歉,我这个蹩脚中医没准备麻药,你呢,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住手!你们究竟想要知道些什么嘛……”费道长终于精神崩溃,缴械投降了。
张队长嘿嘿冷笑着缩回了瑞士军刀,目光炯炯的盯着费道长,平静的说道:“那两个货郎在哪儿?”“这个贫道确实不知,今天头回听说什么货郎,请你一定要相信贫道啊。”费道长万般诚恳的模样,眼泪都要出来了。
“那么,同你一起的小侏儒是谁?”张队长看他不像是在说假话,于是换了个话题问道。
“他是贫道的师父,名叫宋地翁,是京城考古协会的会长。”费道长如实道。
“你们来到潼关佛崖寺究竟想要干什么?”张队长接着问道。
“想搞清楚是谁将一渡法师的尸体送上了佛崖寺。”费道长回答。
“然后呢?”张队长追问道。
“顺便寻找那两个孩子的下落,这您都知道了,要不然也不会落入圈套了。”费道长后悔不迭的说道。
“少废话,把你们所知道有关那两个孩子的线索都说出来。”张队长把脸一拉,语气严厉的喝问道。
费道长支支吾吾的说道:“我们认为,那个叫妮子的女孩儿肯定是跟着小和尚跑了,河东一带已经全面调查过了,都没有他俩的踪迹,现在正通过陕西这边的公安机关协查。”嗯,看来这个贾尸冥道长推断的不错,这家伙还真的有两把刷子,前不久,上面通知让自己这队人无条件的听从这个不速之客的领导,大家当时还不服气儿呢,张队长心下暗自一笑。
“你们找‘风后陵’目的是什么?”张队长这句话是所有问题的关键了,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
“师父让找,说是国家机密,贫道也不清楚。”贾道长实事求是的回答着。
“看来留着你这只瞎眼也没有啥用了……”张队长决定最后再诈他一把,这老道估计也他妈的和自己一样,什么服从上级的命令,事关国家机密,不得打听和议论云云。
张队长恶狠狠的重又举起了锋利的瑞士军刀。
“鬼壶!目的是找到鬼壶……”费道长声嘶力竭的叫道。
“什么‘鬼壶’?”张队长诧异的问道。 “贫道这可就
真的不知道了,大概是一把壶吧……”费道长说完这番
话以后,整个人都瘫软掉了。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4-07-11 17:48夜色深沉,月色迷离,天空中有一队北归的鸿雁飞过,留下几声唳鸣。
“我们走……”虚风道长说着搭住有良的腰,一跃翻过了后院栅栏,直奔渭南宾馆而去,路上一言未发。
进了房间,有良忍不住的问道:“道长,你看见张队长人了么?”虚风道长目光直视着有良,面色严肃的说道:“告诉贫道,风陵寺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有良闻言一愣,心中寻思道,虚风道长为什么如此急切的问风陵寺呢?一渡师父遇害的那个晚上,曾经告诫过自己,永远也不要对别人说曾经在风陵寺出过家,可是自己却没能瞒得过虚风道长……“风陵寺,俺只是个小和尚,服侍一渡师父,每天打水和扫地、擦桌子……”有良吞吞吐吐的说道,他留了个心眼儿,凡有关‘风后冢’的事,统统一概不能说。
“一渡和尚是怎么死的?谁杀了他?”虚风不耐烦的打断了有良啰啰嗦嗦的话,直截了当的厉声问道。
“是个老道士开枪打的一渡师父,师父临终前让俺赶紧逃回家里的。”有良心有余悸的回答说道。 “老道士……难道是贾尸冥?”虚风吃了一惊,心想贾道长身怀绝世‘先天气功’,通常来说,是不可能使用火器来伤人的。
“不是贾道长,是费道长,好像是什么山西大罗宫……”有良回忆道,这还是在佛崖寺时,妮子对未渡师叔提起过的。
“山西介休大罗宫住持费子云……”虚风道长心中暗暗吃惊,原来此事牵涉如此之广,连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学者,大罗宫的费子云道长都卷进来了。
“对,是叫费子云,是个独眼龙。”有良附和道。
“不对吧,大罗宫的费子云不是个一只眼啊,贫道曾与其有过数面之缘。”虚风诧异道。
“是独眼龙,最近才瞎的。”有良解释说道。
“哦,你知道这个费子云道长为什么要枪杀一渡老和尚
么?”虚风追问道。
“俺不知道。”有良摇摇头,师父叮嘱的事儿不可对别人说,尤其自己是僧,而虚风是道,不是一路的。
虚风心里则盘算着,方才在农舍家偷听到的谈话,可以断定那两个喝酒者绝不是江湖黑道中人,而是秘密的国家公职人员,至于从属于哪一部门就不得而知了。虚风自从几年前替公安部刑侦局工作以来,听到和见到的东西太多了,知道有些事儿水太深,是不好随意插上一脚的,否则随时都可能惹祸上身。自己此番奉住持师兄之命,只要能找到贾道长,拿回属于全真教的《先天气功要略》秘笈就算完事,有关一渡老和尚之死以及与费子云道长之间的纠葛,自己并不想知道,这个世界上的秘密太多了,人太好奇是会短命的,尤其是涉及到政治等敏感的的东西。
至于帮助有良找回被掳走的妹妹,自己顺手做件好事也未尝不可,但若是冒着与贾尸冥冲突的风险,那则大可不必了。
“道长,你还没告诉俺,张队长在那屋子里么?”有良固执的问道。
“在。”虚风心不在焉的回答道。
“为什么不抓他呢?”有良疑惑不解的说道。
“因为贫道已经知道了贾道长在哪儿?”虚风冷笑道。
“在哪儿?”有良惊讶不已。
“河东风陵寺。”虚风答道。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4-07-12 17:25《鬼壶》第一部的名字《风陵偈语》,第二部《关中地脐》,第三部还未取名,完成后再定。
~~~~~~~~~~~~~~~~~~~~~~~~~~~~~~~~~~~~~~~~~~~~~~~~~~~~~~~~~~
《鬼壶》第三部:第一百三十一
章普救寺,位于河东永济蒲州古城东六里的峨嵋塬头上,塬高十丈,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地势平缓。普救寺原名西永清院,始建时期已不可考,传说五代时,河东节度使叛乱,后汉朝刘知远派郭威去讨伐,围蒲州年余,百姓苦甚。郭威召寺僧问策,僧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翌日破城,满城百姓
得救,从此更名普救寺。
清人咏《普救寺怀古》曰:禅院谁寻西永清,当年折箭与僧盟。将军坐拥三千甲,老衲言销十万兵。孰假微之作艳语,竟将乌有赚狂生。梵宫难洗头陀耻,怒目金刚气未平。
如今,历经千年岁月沧桑,寺内殿阁僧舍均已毁坍湮没,仅余一座 40 米高十三层的舍利砖塔(莺莺塔)依然屹立于土岗之上。
莺莺塔,是一座古朴典雅的方形密檐式砖塔,以其独特的回音效应——“普救蟾声”,与北京天坛回音壁、河南三门峡宝轮寺塔以及四川潼南大佛寺石琴并称为“中国四大回音建筑”,同时也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比萨斜塔一道被誉为世界六大奇塔。
莺莺塔古称河东蒲坂舍利塔,是中原第一座被佛教界认可的佛祖真身舍利塔。在古梵语中,舍利子名“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或遗身,是修戒定慧之功德结晶而成,往往高僧的遗体经火化后得有所留。舍利子的形状千变万化,颜色有白、黑、绿、红等单色或彩色的,白色舍利子为骨骼所化,黑色舍利子是头发的,红色舍利子为肌肉,而绿色或是五色斑斓的舍利子,则属于内脏。当年,释迦牟尼佛祖涅槃后,化出舍利一石六斗,古印度八个国王各得一份,在各自的领地内建塔供奉。 到了印度孔雀王朝时期,有一位阿育王,曾经非常暴烈,频频发动战争,但在某一天突然顿悟并开始全力弘扬佛教。他开启了佛祖 8 个舍利塔中的 7 个,取出佛陀舍利共达 84000 颗,在天下遍筑舍利塔。据《菩萨处胎经》中所述,阿育王散发舍利建塔时,“今华夏天下,分得一十九所。”佛书《法苑珠林》具体列出了阿育王在中原为供奉佛祖舍利所建的 19 座塔名和立塔地点,其中河东蒲坂塔也就是莺莺塔为第四座。
凡游人在莺莺塔下以掌相击,便可听到自塔上传来“咯哇!咯哇!”的蟾鸣之声,令人不得其解,方志中被称为“普救蟾声”。
洛阳才子张君瑞上京赶考,途中遇雨暂避普救寺,巧遇扶送父亲灵枢回乡时滞留寺中的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上演了一幕感人至深凄美的古老爱情故事。
唐代才子元稹将其演绎成传奇小说《莺莺传》,元代大戏剧家王实甫又依照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改编成杂剧《西厢记》,至此,普救寺做为故事的发生地,而名扬天下。
是日黄昏时分,潇潇细雨,田野陌头笼罩在一片茫茫雾霭
之中,农夫早已歇锄回家,路上更无游人。
莺莺古塔前风蒿丛生,破败的塔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风儿吹着斑驳陆离的门扇,发出令人心碎的“咕咚,咕咚……”声。昔日的古刹梵音今已不存,莺莺塔下曾经发生过的那一段千古爱情绝唱,早已湮没于黄昏里点点滴滴的斜风细雨之中了。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0%2F1%2F1%2F16759650_12851825.jpg{EIMAGE} 作者:鲁
班尺 日期:2014-07-14 17:48原来首长乘坐的丰田越野车,清晨沿着国道向西一路追寻下去,一晃行驶了十余公里,路上也没有见到贾尸冥的影子。
首长沉吟道:“娄蚁,贾道长是个老滑头,他为防止主任的人跟踪,或许走了小路,我们掉头回去。”“是,首长。”娄蚁驾车在前面的一处岔路口上调头,然后按原路折返东行,在与那辆跟踪他们的上海牌轿车瞬间会车之际,看清了对方车内连司机在内共有三个人。其中一人的脸斜倚在车窗玻璃上,生得十分丑陋,两只眼睛白矒矒的,茫然无神,竟是个盲人,身旁之人则是个虬须长眉的胖老头。
首长皱了皱眉头,心中觉得十分的诧异,他们不像是主任那边的人,若是缅甸来的杀手,怎么会带上一个盲人呢?“首长,尾巴也掉头跟上来了,轿车里有一个瞎子。” 娄蚁警惕的说道。
“嗯,先不管他们,我们一路上要注意岔路口,尤其是出城后不远的地方。”首长吩咐道。
果然,在出城几公里的一个岔路口旁,停着一辆墨绿色的面包车,正是在豫西旅馆门前的那辆京城牌照车,车内已空无一人,那三名警察并不在里面。
越野车靠边停了下来,首长扭头瞥了一眼,“尾巴”也远远的站住了,他们究竟是什么人?想干什么呢?“首长,那三个警察肯定是朝着这条小路下去了。”娄蚁蹲在地上仔细的观察着踩倒的野草说道。
“我们也跟上去。”首长命令道。
于是,娄蚁、首长和乔老爷三人一路追踪进入了豫西大峡谷,虽没有发现那三名警察,单却意外瞧见了贾尸冥,还有不明身份的老太婆、小男孩以及一名衣冠不整的中年警察。
“首长……”这时,一个矮小的身影水淋淋的从“贞女潭”中爬出来,口中惊喜的喊叫着。
“宋会长……”首长吃了一惊,同时也注意到了地上躺着的费道长。
娄蚁匆忙抢上两步,将宋地翁搀扶到了首长的面前。
“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儿?”首长皱着眉头问道。
“贾尸冥的气功实在是匪夷所思……”宋地翁狼狈的说道,同时简单扼要的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这么说,‘鬼壶’确实在贾尸冥和妮子的手里?”首长点头说道。
“是的。”宋地翁肯定的回答道。
“这个老太婆是什么人?”首长目光瞥向了客家嬷嬷,疑惑的问道。
“她是来寻找妮子的,只想找到孩子后带走,武功极高,与贾尸冥不相上下,现在已与地翁结盟,一起对付贾尸冥,她要孩子,我们要‘鬼壶’。”宋地翁压低声音介绍说道,不过他当时已经落水,并不知道是那个小男孩沈才华击退了贾道长。
“哦,很好,民间果真有深藏不露的高人呐。”首长啧啧称奇道。
此刻,乔老爷已经与贾尸冥相对而立,剑拔弩张,一对旷世高手之间的对决就要开始了。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4-07-15 17:41与此同时,河南豫西大峡谷幽深的谷底小径上,走着宋地翁和虚风道长,两人均是西装笔挺,皮鞋锃亮。
“贾尸冥就是从这里离开的,老夫听到他们议论,说是要去缅甸北部的恩梅开江。”宋地翁站在贞女潭边,介绍说道。
“他们为什么要跋山涉水、不远万里的前往缅北呢?”虚风不解的问道。 “是为了那个小男孩儿的宠物,一个模样像席子一般的奇怪生物,那东西救了孩子的命,不然他早已经死在乔老爷的真气束下了。”宋地翁回答道。
虚风回忆起了在“关中地脐”内,沈才华始终不离手的那个披绿毛如雨伞一般的筒子,点点头感叹说道:“动物甚至比人类还有情有义啊……可是那贾尸冥与客家嬷嬷师徒又为何要一起同行呢?”“好像是因为那女孩儿妮子,具体情况,老夫也不甚了了,虚风道长,你认为贾尸冥他们会是西去潼关,然后乘火车南下么?”宋地翁问道。
虚风道长想了想,答道:“若是要掩饰行踪的话,便不会直接走潼关,那样容易暴露,尤其是沈才华还带着一只会人语的蓝羽毛大鹦鹉,极为扎眼。”“不错,他们或许专拣荒僻之地行走,不过贾尸冥老奸巨猾,说不定为抢时间差,甘冒风险闯潼关,尽快的潜逃出西北之地也说不定。”宋地翁疑虑道。
贾尸冥肯冒风险么?虚风道长否定的摇了摇头。
“我们还是边走边打听吧。”虚风说道。
两人出了豫西大峡谷西口,前面道路直行则前往潼关,左面有条偏僻的小路,看上去罕有人迹。
“我们走小路,遇见村庄时打听一下,若是两三个村庄都无人瞧见贾尸冥他们,那么就有可能是奔潼关了。”虚风道长说道,两人加快脚力,一路疾奔。
在第一个村庄里便有了消息,有孩童数日前曾见到一伙人经过,别的什么都想不起来了,但有只漂亮的蓝毛大鸟却记忆深刻。
“果然是南下鄂北了。”虚风道长点头道。
三日后午时,两人终于追踪来到了神农架山区的官封村,风尘仆仆的走进了村北头第一家农户院落里。
土家老汉以及村里人第一次见到侏儒,男女老少都跑来看稀奇,指手画脚的议论纷纷。
“这个小矮人有点像前几日捕获的‘神农架野人’。”有妇女窃窃私语道。
“不像,野人浑身褐色长毛,这小矮人是白毛……”有妇人反驳道。
土家老汉热情的拿出苞谷酒以及腊蹄子和神农饼来,山里人淳朴厚道,对远方客人舍得奉献最好吃的食物。
“你们发现和抓到了‘神农架野人’?”宋地翁惊讶的问道,他知道“神农架野人”曾被列为世界四大自然未解之谜之首,这可是二十世纪了不起的重大科学发现。
“当然了,而且一下子就抓到了八只呢。”村民们不无自豪的说道。
“在哪里?可不可以去看看?”宋地翁心情亢奋的问道。
村民们面面相觑,最后有人悻悻的回答道:“后来都跑了。”
“跑了?”宋地翁大惑不解的失望道。
“听说是阶级敌人放跑了它们……”有妇女回答说道。
“阶级敌人?放跑野人干嘛?”宋地翁更加迷惑了。
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村民们陆续的各回自家,木屋里只剩下老汉了。
在虚风道长的再三盘问下,老汉最后终于说出了三日前那伙住宿客人的情况。
虚风道长一听就完全明白了,沈才华曾经描述过“关中地脐”内密室里的情形,所谓的“神农架野人”不过就是那八个河童而已,如此,客家嬷嬷等人救出它们也就不难理解了。
饭后,虚风道长与宋地翁告辞土家老汉,毅然追踪走进了神农架原始森林。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14-07-20 12:39
可儿羞怯的一笑,眼光迷离,轻轻的摘下眼镜,嘤嘤低语道:“官人,暮春时节,寒意犹在,奴家就在床上等你了。” 说罢,可儿转身走向侧室,首长紧张的跟在了后面。
侧室内摆放着一张古老的紫檀木雕花大床,床上被褥齐全,可儿缓缓脱下开司米毛衣,解开裤带……最后只剩下粉红色三角内裤和乳罩,“嗖”的蹦到床上,钻进了被窝里,随手将它们丢了出来,口中说道:“官人来呀,这还是和珅睡过的官床呢。”首长微微一笑,道:“我去小解一下,随后就来。”清凉的月光洒在了庭前,蛐蛐又在欢快的鸣叫了,春风吹在身上尽管有些寒意,但首长的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哗哗……”他站在石阶上就地放水,手里摸着自己的阳具,心中感慨不已道,虽然已年过五旬,却还是老当益壮啊,这点曾让党内许多老同志羡慕不已。能和女鬼交媾,简直是太刺激了,小时候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时常幻想着自己就是书中的那个白面书生,明月之夜与美貌女鬼邂逅,那可是当时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梦。
首长自怀中掏出了一支黄褐色的骨质小瓶,那是安息长老当年送给他的苯教“返魂水”,可以抵挡老阴之气,确保自己的阳气不散,今晚就要派上用场了。
首长一仰脖儿,将瓶内的“返魂水”统统倒入口中吞下,然后转身走回了屋内。
首长迅速的脱去身上的衣物,露出一副强健的筋骨肌肉,然后跳上床紧紧地搂住了赤裸裸、凉冰冰的可儿……“彼尸尔尸,无尸无气,相尸何求,鬼壶祝由……”可儿口中轻轻的念叨着。
“你说什么?”首长惊讶道,随即反应过来,赶紧催促着,“可儿快告诉我,‘鬼壶’究竟在哪儿?”
可儿妩媚的一笑,朦胧的杏眼盯着首长,缓缓说道:“官
人,你不是与那些达官纨绔、贩夫走卒不一样么?那就等行完房事之后再告诉你,这样秘密就不会泄露出去了……”
首长心中暗自冷笑道,好一个狡猾的可儿,别以为交媾完
了以后我就阳寿已尽,哼,等着瞧吧。
“当然,我只是好奇‘鬼壶’的传说是否真实,既然姑娘如此说,在下也就不客气了。”说罢,首长翻身骑在了可儿的身上……在这张古老的、当年和珅下榻过的紫檀木床上,首长与两百年前的女鬼郭可儿阴阳大战,此一番巫山云雨竟然持续到了丑时,首长方才大喝一声,丢盔卸甲软了下去,随即迷迷糊糊的昏睡了过去。
“首长……”有人在他的耳边轻轻的呼唤着。
首长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可儿匍匐在自己的身上,一双明亮的眼睛正含情脉脉的注视着他……“可儿……”首长忽然间反应过来,赶紧央求说道,“快告诉我吧。”可儿咯咯的笑将起来,说道:“首长,我是小唐啊。”
“唐秘书?”首长浑身一凉,顿时清醒了过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