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视剧,就是刑侦的,现在德国电视剧已经很少见到了,这个电视剧拍摄手法很独特,我们看过的像国产《重案六组》、《CSI》都是头 10 分钟交代如何发现犯罪现场,在15-33 分钟,会发现很多嫌疑人,但最......

----------------------------- @五国十二城 2016-01-27 00:35:38这个案例是在向现代法医学一位传奇人物致敬啊,英国人伯纳德·史皮尔伯里,他亲历的一个连环杀妻案。凶手三次同一手段杀妻骗保。这位法医提出自己的假设,鼻腔和咽喉突然进水可能引起昏厥而突然失去知觉,这就可能对找不到受伤痕迹和缺乏溺毙的症状作出解释,但他翻遍溺水死亡的资料,几乎没有作者到鼻腔和咽喉突然进水对心脏和中枢神经引起间接的影响。

办案警官尼尔却很快接受这一理论,他雇佣了几位与受害者身高体......

----------------------------天涯牛人就是多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27 12:29

@妓女大罢工 2016-01-27 12:01:08

楼主,有个疑问,鲁师傅难道不知道那个是假鲁太太吗?还共同生活了那么一段时间 -----------------------------这个鲁师傅背着自己老家的媳妇找的情人,对外统称鲁太太。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27 12:34

@老虎不是猫0072016-01-2216:14:32很多案子成为人们口中的悬案,固然有当时技术手段的局限、或者证据不足,难以定罪。但是,还有一种案子,其实本身不复杂,只是这个案子的背后有“赵家人”的影子。

这件事情发生在 80 年代初,案件的主角和我父母是邻居。

楼主那时不太记事,整件事情也是以后父母提起来慢慢知道过程的。

那时,我们住在一个单位家属院,但是我父母并不是这个单位的,换房换过来的。家属院里有对夫妻,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生的十分美貌,......

----------------------------- @blueedw 2016-01-27 12:18:49其实我不明白,在机关幼儿园工作怎么就能经常接触到那些来接小朋友的首长家的公子们?难道那时还没计划生育,就算没计划生育也兄弟俩间也不会差这么多岁吧?一般不是首长司机来接孩子的吗……如果没计划生育的话,路上车应该也比较少吧。这个故事有很大的漏洞啊……想想首长家的公子们会去接自己的弟弟妹妹下幼儿园,有点搞笑了。 ----

-------------------------

不是首长家的公子去接弟弟妹妹,而是当时幼儿园里有的人会做一些牵线搭桥的事情,成与不成人家不管。那个在幼儿园做饭的女的有时会夸大事实。但确实有幼教的老师嫁给了一些有权的领导家的公子。小红的母亲估计也是看重这一点想飞上枝头变凤凰。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27 12:52 说三个案

子,都是和文物有关的。

第一个发生在天津,90 年代中期。一户人家祖上传下来的一幅画,唐伯虎的《双鹿图》,提到唐伯虎的名字,这幅画的价值就毋庸多言了。后来,这户人家打算把这幅画出手,但是没有献给国家,虽然献给国家也会得到一笔钱,但数量少的可怜。消息放出去以后,陆续有人上门看货,而这其中有两个人就起了歪心,打算把画偷走。不想偷画的过程中,户主夫妇突然回来了,因为之前彼此见过,这两个人只能杀人灭口了。后来,这个案子破获了,警方拿着起获的那幅《双鹿图》找专家鉴定,结果是这幅画是清末的仿品,没什么价值。却搭上了 4 条人命。

第二个不是案子,而是个官司。有个东北的妇女,她婆婆临终的时候给了她两件东西:一个镯子,一个瓷罐子,说是家传的宝贝,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卖。后来,家里孩子病了需要住院做手术,女的没办法把镯子卖了,当时是 60 年代初期,地方的文物管理所有专门的鉴定、收货的专点,不允许私人买卖,只能卖给国家。那个镯子给了 19 元钱,解了燃眉之急。

到了 70 年代末,家里又遇见事情了,这女的就把瓷罐子也卖了,给了 90 元钱。后来省里文物专家下来巡视,看见这个瓷罐子,看了半天,就问是多少钱收的。那个经手人还以为自己看走眼多给钱了,专家一听给了 90 元,就说:“再给她300 元吧。”事后,那女的拿到钱高兴坏了。

时间一晃过去了几十年,女的也做奶奶了。为了看孙子,这个女的搬到省城。某一天看电视的时候,正好介绍省博物馆,女的偶然一抬眼看见专家正给记着介绍一件馆藏文物,就是她卖出去的那个瓷罐子,原来这个瓷罐子是个元青花,市值过亿。女的一听这心里就不平衡了,找到博物馆说价值上亿的东西,当年就给了他不到 400 块钱,希望能再补给她点。

博物馆也很同情她的情况,可是当年给她钱走的手续是很完善的,现在想给他补偿实在找不出理由,于是,博物馆就让这个女的到法院去告自己,法院怎么判决,他们就怎么执行。至于法院最后怎么判的,我还真不知道。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27 13:43第三个案子是两个“雅贼”做得。这两个人倒是在书画方面的人才,可惜路子没走对。

两个人的盗窃方式是另辟蹊径。专偷五星宾馆总统套房的

装饰画,那些画都是出自名家之手,价值不菲。

两个人分工明确,第一个人先住进套房,对画作进行鉴定、拍照,然后寻找买家,如果有人同意收购、付了定金。第二个人出马,先找人临摹,而后带着赝品住进总统套房,偷天换日。第二个人是学装裱的,所以不留痕迹。带着真迹大摇大摆的走出酒店。

最初的露陷是有个富豪住进了一家酒店的总统套房,约来一个画家喝茶聊天,那个画家就特意在房间的画作上驻足观赏,这一看,看出问题了,临摹只能形似,达不到神似的级别,而且专业的角度看这幅作品虽然画的不错,但画风明显不一样。画家当然不知道原因,就临走时和富豪说,这家酒店五星级的套房居然挂着幅假画,真是掉价。这个富豪听了就跟酒店的管理者反映了,管理者认为不可能,总统套房的画作都是在正式拍卖会上拍得的,怎么可能是假的?于是找来专家鉴定,这才发现出了问题,于是报警。

这两个人经过一番周折最终抓住了。一开始,他们只承认这一起案件,但是警方知道绝不会就这一桩,通过通讯来往、银行转账、以及起获的其他信息,最后这两人承认作案的有六七件,直到警方通知那几家酒店,他们才明白总统套房的画走被人换走了。而还有些酒店的画依旧是假的挂在那里,等待被人识破的那一天。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27 14:56 以前老话

说,老物件是有灵性的。一般人压不住,反倒容易被迷

了心。

其实,在我看来,不过是三岁稚子手捧金饭碗穿行于闹市,你没有能力保护它,反倒会因此丢了性命。

故宫博物院有位研究院朱家溍先生,他的家庭成员收藏了不少文物,最后去世前全部捐给国家了。很多人吐槽《盗墓笔记》里那句“交给国家吧”,其实,朱先生有句话说得好:“文物最好的归宿就是它应该待的地方。”一个清乾隆八仙祝寿粉彩瓶,它就应该待在紫禁城的南书房,你们家即使有200 平的客厅,也摆不下他。所以,人家都捐了。一个不留。

交给国家其实是个上上策。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27 17:23

央视音乐频道播过一个公益广告,不知大家看过没有。

内容是一个母亲看着孩子的背影自言自语:等你考上大学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了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结尾是她孙女说:“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您享福了。”对于这个广告,我的评价就是一个字“呸”。

一个自己都不会享福的女人,居然出现在央视广告里,难道是要全中国的女性向她学习,男人去哪儿了?贡献完一颗精子就自己享福去了。

以前说:美国的国防部长难当,中国的宣传部长难当。现在看来,我们的宣传工作也做得滴水不漏的洗脑了。

看过一本《古今奇案》,很多年以前了。里面有个故事的主人公和这个公益广告女的绝对有一拼。

古时有个女子 10 岁做了一家的童养媳。那家只有一个儿子,两岁。这个女的每天除了抱着自己的小丈夫还要做很多家务,很辛苦。好不容易熬到小丈夫长到可以成婚的年纪,不想一场疾病,几天功夫就死了。老两口很伤心,就和那女的说:“你还年轻,再找个人家嫁了吧。”但是女的不同意:“我虽然和他既无夫妻之名,也无夫妻之实,但我也是这家的人,侍奉二老是我的本分。”于是每天穿的很是朴素,辛苦劳作,孝顺公婆。这样过了快十年的光景,那个地方发生可旱灾,粮食歉收。他们一个弱女子带着两位老人日子就过的更是艰难。于是,公婆又说:“我们在也是拖累你,你还是不要管我们,自己找条活路去吧。”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28 09:53 楼主回来

接着说。

上回说到家乡旱灾,公婆让女的自寻出路,不要管他们。

但女的不肯。可是一个女的能力有限,养活公婆确实很困难。

这天,女的突然跪在公婆和那个所谓的丈夫牌位面前请求他们原谅,为了养活公婆,她只能把自己的身体卖出去了。于是,这个女的每天浓妆艳抹站在门前,虽然她年纪也不小了,靠做妓女来供奉二老。这天,他们这里来了一个皮货商人,住在附近一家很小的旅馆。商人孤身一人,就把这个女的叫来旅馆陪她,第一次还送了一支簪子给她。而后几天,女的每天都带着那支簪子来伺候商人,一共三、四天吧。最后一天晚上,这商人说自己明天就走了,给了这女的一些银两,女的还把和商人吃剩下的酒肉打包带走回去给公婆吃,结果出门天黑不小心还摔了一跤,酒肉都撒了一地,女的就慌乱收拾了一些回家了,到家才发现头上的簪子没了,心里懊恼不已,毕竟那簪子虽不好,但也能换几个钱。

第二天中午,县衙来人把女的抓走了,原来早上那商人被人发现死在客栈了,送那女的那支簪子就插在他的喉咙上。

所带皮货也悉数不见。这女的是最大嫌疑人。县官认为就是这女的见财起意,趁着商人熟睡之际用簪子刺死他,但是抄了女的家,什么也没有。于是对女子严刑逼供,但是这女的就是不认罪,她说自己没有杀人,不能承认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而且要求县官尽快释放她,因为公婆在家不能没人照顾,乡里的人也给这女子求情,说她一直很本分,非常孝顺,即使做了妓女,街坊也知道她的难处,从未因此低看她。但是,女的还是被关着,公婆只能靠乞讨度日。

这时,换了一任县官。新来的父母官还是比较负责任的,他也觉得不是这个女的做得。而且商人所带的皮货不见了,于是他就使了个计策,故意发布公告说这个女的已经认罪,秋后待绞。同时安排眼线盯着收购皮货的商贩。没几天,有个收皮货的人就来禀告说有人来出手一批货,那个被杀的商人皮货上有自己的商号印记,所以他很清楚这货来路不对,捕快迅速将交货之人拿下,审讯才知道这个人是客栈老板的亲戚,原来,那个客栈老板娘原本是瞧上了商人送那女的簪子,趁着天黑故意使绊子让女的摔倒,趁乱把簪子拔走了。老板看见妻子偷来的簪子突然心生一计,这夫妻二人深夜摸进商人的房间,用簪子将商人刺死,而后偷走皮货再嫁祸给这女的。看到女的已经认罪的布告,这两个人让亲戚代替他们将皮货出手。女的终于被放出来了。赶紧找到在街上乞讨的公婆,三个人抱头痛哭。

那个县官也很感动这个女的孝心,就给了她点钱,让她做点小生意养活公婆。这样过了几年,公婆先后去世女子便一人独居。县官有个做道士的朋友,就是那种“能以精诚致魂魄”的那种,也感动于女子的孝心,某天月圆之夜找到女子,带她到去世丈夫的坟前,让她与丈夫的魂魄相见。那女的跪在丈夫面前请求丈夫原谅她为了养活公婆做了妓女,丈夫还是 16、7 岁的模样,并没有怪她,相反还感谢她这些年来对父母的照顾,并且说以后每个月的月圆之夜他都会以魂魄的形式和女子见面,不至她一人如此孤单。但是女子坚决不同意,自己已经残花败柳之身,不敢再与丈夫面对。回家后第二天清晨梳洗干净便投河自尽了。

道士只能在月圆之夜见到死去丈夫的魂魄,于是到了下个月月圆之夜告诉丈夫赶紧去投胎,因为那个女子投河自尽以后因其孝心感天动地,已经投胎去了一个极好的人家,男的也赶紧投胎或可赶上两个人来世之约。

后来,这个县官将女子的事迹上报朝廷,申请为她建一座贞节牌坊。朝廷也批准,于是,一座贞节牌坊建成,上面记述了这个女子的事迹以供后人学习。

过去古代女子受教育机会很少,越是没有文化的人越容易受到精神控制。特别是这种披着所谓故事的外衣。故事里的女的符合封建思想所有的美德:从一而终、忍辱负重、吃苦耐劳、贞洁烈女等等。然后,在故事的结尾,告诉读者这个女的不修今世修来世,这不就投胎到一个极好的人家,而且即使做过妓女,还可以让朝廷给建了一座贞节牌坊,供后世瞻仰。

我之所以讨厌央视的那个广告,就是觉得那个母亲和这个女的很相像,一个是公婆;一个是儿子。都是从一而终、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可是人家古代还知道说说下辈子投胎到了好人家,这广告可好,让孙女说:“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了。”这空头支票开的,等孙女长大了,接着给孙女看孩子。这辈子这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连个下辈子都不给了。好像女人就应该这样,这才是女子的行为楷模。记得王菲离婚不久,爆出她和谢霆锋的绯闻,就有人说:王菲也不管孩子,光知道自己谈恋爱。

离了婚的女人就不能谈恋爱了,别说人家王菲本身就已经财务自由了。能做一个优秀的歌手,一个教育好孩子的母亲,能找人个彼此喜欢的爱人,享受生活有什么不好吗?一个女人如果自己都不会对自己好,也别指望别人能对你好。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28 11:05

@abwanyiwan 2016-01-28 10:25:07有点像小说,因为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比如周末,以前的确是单休,但休的是星期天,不是星期六。还有,市长的行政级别一般为正处级或者正厅级,我国只有 15 个省级直辖市的市长为副部级,这是 1994 年后才确立的,之前叫副省级,其他的叫市厅级或者县处级。

----------------------------多谢指正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28 14:51看到上面层主说的抢劫出租车的案子,想起来天津的一个案子。

有个女的出租司机,有一次在天津站趴活,来了个男的,开始说了一个地方,也不远。女司机就开车带他去,可路上这人又说得接个朋友,于是又到了一个地方上来两个男的,这时,车上就有三个大小伙子了。当时是上午 11 点多,街上人多车多,女司机也没太在意。后来这几个人要出市区,出租公司规定出市区车是要登记的,女的就准备去登记信息,这时,坐在后边的男的就掏出刀了,告诉女的按照他们说的地方老实开车,他们只要车,到了地方自然会放了她。

车就在公路上飞驰,女的一边开车一边大脑飞速旋转想法子。这时已经出了市区,两边都是农村的菜地了。终于看见前面道边有个厕所,女的说要上厕所。有个男的下车跟着这女的到了厕所门口,女司机就说:“我一个女的上厕所,你也得回避啊。”那男的就说:“怕你耍花活,我就站那 跟前看着你上厕所。”那女的一听也豁出去了:“那你现在就杀了我吧,死我也不受这份侮辱。”看女的态度很坚决,劫匪也犹豫了,看看左右也没人,厕所里也没人,就站到一边去了。

这女的蹲在那从兜里掏出了笔(那时天津的出租车开票还是手写票),还有一张空白的出租车票,写上车牌号,被劫持,现在往什么方向开,请看到报警救我。然后就放在厕所地上找了块石头压在上面,临出去时女的忽然想到,这样一张纸条不会引起来上厕所人的注意,又从兜里掏出 50 元现金压在石头下面,心里想着:听天由命吧!车子走到一个收费站,站着几个穿制服的人,那几个绑匪有些紧张,就派一个同伙下车打听,结果是查养路费欠缴的。

几个人就商量从下面走,不上高速。这时,领头的就问女司机:你老实说,你这车养路费交齐了吗?”女的就说: “我这是出租车,不交齐了人家不让我上路。”那个人就说:“到时候别跟我们玩心眼,我们说话算数,到地方就放了你。” 说完,后面那个人就把到刀递到前面来了,副驾驶的那个人晃了晃手里的刀:“开车吧。”一会儿,来了个养路费征稽站的人,女司机把车玻璃摇了下来,那个人看看车牌号就说:“都交齐了,可以走了。”也就在同一时间,那女的都没明白过来,人已经在车外面了,几个劫匪一愣神的功夫,几个枪口已经对准他们了。

后来才知道,那女司机从厕所走了以后,来了个女教师上厕所,一眼就看见那 50 元钱了。然后看见钱下面压着的纸条,觉得不像开玩笑,就马上报警了。警方根据女司机上面写的行车路线开始布控,为了不引起劫匪的警觉,就以查养路费为由。

三个劫匪全部落网,这三个人谁都不会开车。想着把车开到河北销赃,人嘛,抓住以后他们是坚决不承认会杀人灭口的。不过,谁会相信。那个女司机很机智,关键时刻,50 元钱成功吸引了别人的注意,救了自己一命。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28 16:47

@老虎不是猫0072016-01-0616:16:52说道悬案,大家有没有看去年《今日说法》提到的一个案件。应该是为了配合刑法修订案吧,最后犯罪嫌疑人因为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了。一开始,我觉得肯定是那种屈打成招的冤案,但是,看到最后,和死者家属的观点一致了:

一点没冤枉他。

如果倒退 20 年,这个人就是“呼格案”第二。但是,一是赶上现在新刑法、二是这个犯罪嫌疑人身份特殊,不是呼格那种一介小布衣的草民。所以,他活了下来。

犯罪嫌疑人是云南省航空管理......

-----------------------------

@Kumbaya2016-01-2623:01:05这个案件让我觉得奇怪的点就是 如果是老陈杀得 他为什么要抛尸在自己别墅附近啊? 这样不会引起怀疑么还有那个关键点: 女方的家属看到有个小土堆就去翻开来看 看到女方遗体~~~~~

----------------------------- @八月里的某一天 2016-01-28 16:23:52

那地方离男的别墅家不远,所以哥哥找到了

-----------------------------

这个案子我觉得警方应该继续侦查,如果找到真凶,也是还了老陈清白;如果有证据,还是应该杀人偿命。如果真的象有位层主说的,是老陈女儿做的,他不过是在给女儿善后,那老陈的女儿也不简单啊。邻居们并没有听见他们家有动静,女儿不喜欢这个女人,听说父亲要和她结婚,于是趁着女的熟睡,把她打死了。老陈知道以后,第二天还向往常一样上班,然后在单位用小蒋的手机给自己手机发短信,中午回家把尸体处理好,晚上在把尸体埋到别墅的后面,也就在搬弄尸体的时候,指纹沾到了胶带上。可是他为什么要把尸体埋到自己别墅附近呢?那不是引火烧身吗?他女儿不过 15、6 岁,有胆量杀人?这是现实版的《全民目击》吗!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29 09:34@为那记忆上锁@老虎不是猫007944楼2016-01-2908:182016-01-2814:51:40.863看到上面层主说的抢劫出租车的案子,想起来天津的一个案子。

有个女的出租司机,有一次在天津站趴活,来了个男的,开始说了一个地方,也不远。女司机就开车带他去,可路上这人又说得接个朋友,于是又到了一个地方上来两个男的,这时,车上就有三个大小伙子了。当时是上午 11 点多,街上人多车多,女司机也没太在意。后来这几个人要出市区,出租公司规定出市区车是要登记的,女的就准备去登记信息,这时,坐在后边的......

———————……

----------------------------@爱在故纸 2016-01-29 08:34:57 是啊!今天上班路

上我还在想,如果是我,我怎么办,咬破

手指头吗?

-----------------------------

楼主在天津生活过很多年,天津的出租车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机打票,都是司机手写。有的人是单位报销就找司机要空白票,回去自己写。所以,一般司机的衣服兜里都会随时装着一支笔。这个女司机是个很机智的人。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29 11:28喜欢悬疑的朋友一定知道希区柯克这位大师。楼主看过他的很经典的《精神病患者》。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有个精神病患者简直就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我父亲单位在 80 年代后期分来一个男的,姓邵。中专毕业,在单位做个技术员。小邵个子中等,但人长得很帅气,单位里有一群喜欢保媒拉纤的大姐,就打听小邵的个人情况,结果人家有女朋友。过了几年,一同来单位的人陆续结婚生子了,只有小邵没动静,这时大家才知道他和女朋友分手了。

不过那时小邵年纪也不是很大,单位很多人热心帮他介绍,不过小邵择偶标准说简单又不简单,两个字:漂亮。

漂亮这个东西,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理解是不一样的。

我妈还给他介绍过一个女的,当时我妈说那女的听漂亮的,一双杏核眼,特别有中国古典美。后来见完面,小邵和我父亲说他不同意,原因是那女的长了一双死鱼眼。为了这件事,我父母回家倒是打了一架。我爸就嘲笑我妈死鱼眼看成杏核眼,自己什么眼神;我妈就急了,说杏核眼能说成死鱼眼,这个小邵眼神才有问题。后来我想,可能是角度的问题,杏核眼是从眼睛的形状上描述,死鱼眼是从眼神的灵动性上形容,大家理解的方式不同罢了。

到了中秋节,单位工会给各个科室发点过节的福利。小邵代表他们科室去领东西。工会有个大姐就把他拉到一边,想把自己亲戚的孩子介绍给小邵,手里拿着一张他们亲戚聚会的合影,指着那个女孩给小邵介绍情况。结果小邵拿起照片看了片刻,忽然笑了,看着大姐就说:“这叫漂亮?这叫漂亮?您什么眼神!管这样叫漂亮?”他说话的声音还越来越高,一旁来领东西的同事都听见了。大姐就不高兴了,说:“你不愿意就说不愿意,干什么阴阳怪气的?这不也是好心吗!”说着就把照片给大家看,让大家评评理到底这女孩漂不漂亮!同事们一看两人要打起来,就连拉带拽的给分开了。

不过,从这以后,单位里是再没人给小邵介绍对象了。

转眼小邵已经 31 了,他妈急得不行,到处托人给他儿子介绍对象。后来也是人托人、人再托人,介绍了一个女的。

在一家工厂的保健站工作,介绍人说,这个女的 30 岁,以前也是工人,后来自己进修学医拿到了大专文凭,调进了现在这家单位,人很漂亮,也是挑的厉害,耽误到现在了。两个人见面,小邵发现对方介绍人没说谎,这女的的确很漂亮,难得女的也看上小邵了,两个人关系发展迅速,女方家也一直催着结婚,毕竟女方会更着急些。认识了不到三个月两个人就结婚了。婚礼我爸也去了,说那女的确实挺漂亮的,有点象王祖贤,唯一的不足就是有些矮,也就 158 的身高。单位里的男的很羡慕小邵,等了这么久,还真等到了一个美人。

结婚一年以后,女的生了一个女孩,人生大事基本都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安安静静过日子了。

但是,就在坐月子期间,这女的有一天突然把家里的东西往楼道扔,看见什么扔什么,嘴里总喊一句话,可大家也听不清她说的是什么。那时女的娘家妈在这伺候月子,小邵家在一楼,他岳母就跟邻居说女儿和她怄气,说自己把孩子惯坏了,邻居也听听就过去了。出了满月,小邵的母亲过来帮忙带孙女,过了几个月安生日子,那女的又开始往楼道扔东西,嘴里念念叨叨也没人听得明白。邻居以为这回是和婆婆打架,可婆婆一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表情。后来,小邵就去请岳母来,岳母说了半天也不管用,她女儿一直嘴里说一句话,但谁都听不清是什么。岳母让岳父带着女儿出去了,这次她跟小邵说实话,之前瞒着小邵,她女儿有精神病。

但是,这个并不是家族遗传,半路得的病。她女儿人很漂亮,追求的人也多。本来有个男朋友,后来女的上夜大进修认识了一个男的,家里条件很好,那男的死追她女儿,后来追到手了,可谈了一年多,男的家里送男的出国,于是两个人就分手了。漂亮的女孩总是很骄傲的,女孩有点承受不住失恋的打击,一开始只是沉默寡言,后来就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家里人觉得失恋也没什么,这么漂亮,追求的人有的是,也没在意。后来就发展到扔东西,她嘴里总喊的一句话就是:“找小王去。”那个最后不要她的男的姓“王”。没办法,送到精神病院治疗了一段,可这件事情街里街坊、女儿单位就都知道了,原来有追求者都撤了。后来,他们搬了家,又托人给女儿换了单位,瞒天过海的总算把女儿嫁出去了,觉得结了婚、生了孩子应该就好了,可没想到还是犯病了。

虽然觉得很对不住小邵,但是岳母还是希望两个人能好好过日子,毕竟女儿那么小。而且她也不是总犯病,有时有会的。如果闹得太凶,就像今天这样吵着“找小王去”,就骑车带她到外面溜达一圈,哄孩子一样哄哄就没事了。

很多事情都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首先,小邵媳妇有精神病的事情迅速传遍了单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对小邵的态度从羡慕转为同情,当然也有幸灾乐祸。他媳妇上班的单位同样也是受害者,当初托人进去了,很多手续就是走个过场,结果保健站来了个精神病。所以,她媳妇上班与不上班单位根本不计较,工资照发。这女的要是正常情况呢,也是按时上班、按时下班,买菜做饭做家务很不错。

但是一旦犯病就坏了,整楼的人都跟着遭殃。因为她犯病也没个预兆,有时扔东西还是好的,最坏的小邵不在家,公婆管不了她,她就拿把椅子坐在楼栋门口,无论男女老幼,谁进楼洞口就问人家:“你看见小王了吗?”你要说看见了,她站起来拉着你往外走,让你带她找去;你要说没看见,她就说:“那你回来干什么,出去找去。”没办法,人家只能打电话找小邵,好在单位离家不远,小邵回来就骑车带她出去溜一圈,回来再给她吃药,如果太厉害了,就只能送医院了。公婆觉得总这样对孩子不好,结果公婆带着孩子住回自己的房子了。

日子久了,小邵也扛不住了,提出离婚。可问题是他媳妇是个精神病,无民事行为能力,只能是监护人负责。岳母是她的监护人,岳母当然不同意小邵和女儿离婚,好不容易把有精神病的女儿嫁出去了,就开始劝小邵,还说将来他们老两口没了,这套房子也给他。看小邵态度很坚决,岳母就说上法院小邵未必赢得了官司,他们可以说小邵当初知道实情的。而这期间,这女的一直没犯病,很贤惠,这女的吧,犯病和不犯病就是两个人,如同现在韩剧那种“精分”。有时犯病砸东西,一会儿好了,看见屋里一片狼藉知道是自己弄得,不停和小邵道歉,甚至抽自己嘴巴。然后正常的时候加倍对小邵好,算是弥补她犯病时犯下的错。一想这些小邵的心又软了,只得作罢。岳母后来也是为了安抚小邵,出钱给他买了一辆摩托车,说以后女儿再犯病骑自行车蹬车太辛苦,骑摩托不是更省力嘛。让小邵真是哭不得笑不得。

日子基本上就是滚着过。谈不上什么生活质量。结婚五年多,还不到四十的小邵看上去和 50 的人没什么区别。10 月的一天夜里,邻居又听见小邵媳妇闹上了,时间长了,大家习以为常,照旧是单元门锁门、而后摩托车发动。知道又带着 媳妇找“小王”去了。

只是,这一去,女的再也没回来。后来小邵自己说:媳妇犯病这么久,他也摸出门道来了。“找小王”最好的地方是我们这的一个公园,因为以前这女的和小王谈恋爱总到这个公园里。不过深夜人家公园闭园了,但是,小邵发现公园大门往西走,围墙有个破洞,虽然小,但是他们两个人都瘦,可以钻进去。这次也不例外,他先让媳妇进去,他后面钻进去。可与平时不同的是,媳妇钻进去以后,就撒腿往前跑,嘴里说:“来不及了,来不及了。”他后面紧跟着,但是天太黑,公园的路灯也不是很亮,一会儿就看不见人了。他也不敢大声喊,怕公园巡逻的找来,就悄悄自己找,但是偌大的公园,又是深夜,实在找不到。后来他觉得是不是媳妇自己回家了,就出来骑车回家,家里也没人,又去了父母、岳父母家都没人。第二天天亮就和单位请假去了公园,先问了管理处的人,人家说夜里巡逻没见到他描述的女的,小邵就留了电话,又去别处找去。

又过了一天,还是没消息。小邵决定报警。这时,公园来

电话了,他们工人在清理湖面垃圾的时候发现了一具女尸,让他过来看看。去了一看,就是他媳妇。公园报了警,警

方最后给出的结论是溺水身亡,排除他杀。

办完了媳妇的后事,小邵跟单位提出辞职,说想换个环境。

要去南方发展了。小邵走的很决绝,单位科室的人本来想送他,也被拒绝了。小邵走了以后,那房子就空着了。但是,一个流言开始传开,说他媳妇不是意外,是小邵给推下水的。

而后的一切都是他在演戏。这个流言缺乏证据支持,全部都是推测。人家女的娘家都没说什么。

单位有个同事和小邵住一个楼,后来大家闲聊,那个同事说,即便小邵真的是把媳妇推下水的,从法律角度讲,精神病人也是有生存权利的;但从现实角度能理解他,真不是人过的日子,他媳妇要是再这样活几年,那死的人就是小邵了。

于是,又开始说,如果小邵当初要是和谁谁谁成了,也不至于到今天。没办法,人生只能有一次,不像拍电影,这条不过,再来一条,那条好用哪条。假设本身就是很虚无的东西。

如果人生真的可以像拍戏一样拍很多条,可能到最后你发现,还是第一条让你最满意。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29 15:45

@老虎不是猫0072016-01-2911:28:52喜欢悬疑的朋友一定知道希区柯克这位大师。楼主看过他的很经典的《精神病患者》。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有个精神病患者简直就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我父亲单位在 80 年代后期分来一个男的,姓邵。中专毕业,在单位做个技术员。小邵个子中等,但人长得很帅气,单位里有一群喜欢保媒拉纤的大姐,就打听小邵的个人情况,结果人家有女朋友。过了几年,一同来单位的人陆续结婚生子了,只有小邵没动静,这时大家才知道他......

----------------------------- @清纯马甲小佳人 2016-01-29 15:28:47

小邵的女儿最后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了么?

-----------------------------

小邵走的时候还是他父母帮着看着,后来就不知道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29 15:47

@老虎不是猫0072016-01-1418:22:24有句话说的好:冲动是魔鬼。说两个当年很轰动的案件,都是冲动的结果。而且受害人全是可怜的孩子。 第一个案件是个护士,从护校毕业进了医院就和一个医生勾搭上了。

那个医生已婚。一开始护士年纪小,名份上...

-----------------------

@胖闺秀的胖闺蜜 2016-01-29 11:43:25 真不知哪个渣

男还活着吗

----------------------------渣男当然还活着,有很

多渣男属于道德范畴,不属于法律范畴,我知道一个渣

男,是我听过的最渣的人了,有时间说一说。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30 12:08 说个诈骗

的悬案吧。

这件事情是楼主以前公司老总讲的。时间也是快过年了,公司里大部分外地的人都走了,剩我们几个所谓的“模范员工”坚守。每天上班也没什么事情,有一天,老总大概也是有些无聊,就过来和我们聊天,说起了这个案子。

老总圈子里的朋友大部分也是老总。我们老总曾经形象的比喻过经商的各个阶段:一开始下海自己游泳,各种泳姿,这其中有的能坚持,有的不行上岸或者沉入水中;第二阶段是游泳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破门板之类的,能让你搭上喘口气;再往后能有个小木船,但是经不得风浪,弄不好又打回原形;混得再好点就是游艇了,还是能经得住一些小风浪,天气好的时候晒晒太阳、做个海钓;马云、王健林那样的航母是不敢想;不过回头看看后面无数还在海里游泳的后辈心里还是有些满足,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们老总认识的一位朋友,也就是案件的受害人就是这样。

这位老总姓许,40 来岁。大学毕业在国企供职,后来辞职经商,开的是广告公司,说身价过亿有些大了,但是几千万还是有的。有句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位许总上当受骗说是掉进了别人设好的一个局,设局的人对他是有所了解,但究竟是谁,因为案子也没破,也就不得而知了,事情的经过是许总事后大家碰面时自己说的,之前圈子里已经传开了,许总的意思是我自己讲也是不怕丢人,给大家提个醒吧,加强警惕性。

一次饭局,许总认识了一位高女士。这位高女士气质很好,一问才知道人家是学音乐的,南方人。大学考入本市一所艺术院校,毕业以后就在中学教音乐,34 岁,老公也是中学老师。后来女的辞职开始做教育培训,也是音乐方面的。因为知道许总是开广告公司的,高女士就说自己最近也要做宣传,就问问合作的可能。许总就说那约个时间公司谈吧。

为什么说设局人了解徐总呢?许总结婚了,但老婆孩子在新加坡,只是寒暑假回国团聚。一个已婚的单身男人,不免让人对他的私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揣测。但是,我们老总说,许总这个人还是很谨慎的,按理说他开广告公司,经常有机会接触那些模特和五十二线开外的明星,不是没有人明着暗着跟他表达过心意。但是许总一来觉得这些人心机太重,不过是用身体换机会;二来他不喜欢那种傻白甜或者是心机女,也不想惹麻烦上身。所以,一直很避嫌。

天涯上经常会有 30 多岁的女人自称大妈、大婶的,其实30 多岁的女人论年轻是抵不过 20 出头的软妹子,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褪去了少女的青涩。有着一定的人生阅历,如果再有着良好的气质、不俗的谈吐。对这些 40 来岁的男人杀伤力是最大的。

这位高女士就是这样一个人。本来许总对她的那点小生意是看不上的,但是很欣赏这位高女士的风度与谈吐,这才约了她到公司见面。然而,涉及生意上的事情,尤其是在谈判方面,高女士肯定不是许总的对手,那种感觉很奇妙,许总自己说的,就像是一个看过黄片的处女第一次发生关系,虽然过程了解,但没有实战经验,知道手脚该往哪里放,但是位置还是有些偏差,而且,紧张的脸上泛红,反而让人心生爱怜。许总就言语间说她好多东西都不懂就出来谈生意,小心被骗。那女的就低头一笑,34 岁的女人笑容间带着些许少女般的娇羞,许总看着真是心神一荡。

生意自然没谈成。但是高女士知道了许总喜欢京剧,没多久约了许总看戏。许总一个人,下班也没事情,就去了。高女士对京剧很懂行,两个人共同语言多了起来。虽然生意上没往来,但是私下电话却多了起来,不过没有任何越界的话或者行动。这时,许总单位有点烦心事,主要是和单位的销售总监起了点矛盾,心情不大好。和高女士的电话自然也流露一二。高女士就约了许总喝茶,是个单间。一边喝茶一边劝许总,说了不少暖心的话,最后,女的说:“我也帮不上您什么,不过我会吹笛子,要是您不嫌弃,吹个曲子给您听吧。”说完,就在许总面前开始吹笛子,一曲作罢,许总是真感动了。商场征战本身就很累,家眷又不再身边,难得有个这样脱俗的女子听你倾诉、安慰你、最后还一曲清音解君愁。许总有些动情的握住高女士的手,但是人家高女士轻轻把手撤了出来。

自此以后,许总视高女士为知己。虽然生意上依旧没有往来。有一次通电话,许总说自己要出门一趟,有个客户请自己过去,是个南方城市,高女士就是南方人,问她知不知道。

高女士就很兴奋的说。自己老家离那里不远,正好自己最近也要回家一趟,可以抽时间过去给许总做导游。后来想想,这完全是女的胡说,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情。但是。两个人还是在南方小城见面了,江南的石板路、丝丝小雨、共打一把雨伞,这些情调全都满足了,两个人也终于越界了。

回来以后,高女士给许总发了短信,表示那天完全是个意外,自己是有家庭的。希望今后不要再见面了。许总一时间到有些怅然若失了。可是没多久,这个女的就打电话约许总见面。见面的主要事情是借钱。许总就问借多少,这女的就有些不好意思支支吾吾,一直讲不出口,许总心里开始觉得这女的可能和过往那些女的没什么两样,不过是披着清纯的外衣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那女的开口说要 15 万,许总一听差点没笑出来,说你借这点钱干什么,女的就说自己只差 15万,如果实在没有就算了,一时间她也想不好要找谁借。许总就说,这点钱还借什么,我现在就转给你,不用还了。那女的就有些急了,说怎么能不还呢,我给你借条都写好了。

许总就说,借条我也不要。女的脸就红了,说你说这些话,是把我当什么人看了。许总就知道自己语失了。

一个月左右,高女士把钱还给了许总,还额外给了利息。

许总没要。高女士就说,那就拿着钱请您吃饭吧。席间,高女士显得很高兴,许总就问原因,高女士挺神秘的也没说,只是说最近投资小赚了一笔。但是什么项目,许总却问不出来。又过了不到一个月,高女士又来找许总,这次不是借钱,而是拉许总投资。投资的项目,大概的意思是国家在某地有个大项目,允许社会资本进入,但是这个项目本身收益很高,所以社会资本投入已经被一个高干子弟垄断了,但是这个高干子弟本身没有钱,他只是拿到了可以投资的权利,钱你们大家拿,收益四六分成。也就是高干子弟拿六,你们大家分那剩下的四。投资进入门槛是 1000 万,高女士哪里有 1000万,她说自己把房子抵押了,再加上东拼西凑的就是 400 万,希望许总能拿出 600 万,凑 1000 万,名字写许总的。这一点她信得过许总,毕竟两个人还有曾经的那一层关系。许总表示要考虑一下,毕竟不是小数目。他也查了,确实有这个项目,高女士给的资料也很详尽,最后,两个人一同去了那家公司,表面上是家投资公司。那个公司的老总给许总又很详细的讲了一遍,也是斟酌再三,许总同意投资,他把手里一套房子卖了将近 500 万,又添了一些,凑到 600 万,高女士也拿着自己的 400 万,一同以许总的名字投资。两个人私下再写一份内部的协定,表明那 1000 万里面有 400 万是高女士的。至此,完成了这笔投资。

那家公司给了许总一个网络账号,登陆网站,输入一系列的密码就可以实时看到资金的变化。当然,这个密码高女士也有。这期间,许总和高女士密会了一次,但是也就是这次密会之后,高女士的手机就打不通了,那个网站也打不开了。

许总就去了高女士的公司,里面的人说,这个地方跟大厦签的是短期合同,就租半年。现在合同到期,人去楼空了。这下许总慌了,就去了高女士说的爱人教学的中学,哪所中学的人说这里从来没有叫这个名字的教师。去了那家投资公司,人去楼空。600 万还不至于伤到许总的筋骨,但毕竟是 600万。于是报警,这时才知道上当的不是他一个人,还有两位公司老总来报案,但是骗他们的是不是高女士一人,还不知道。公安局调查他们说的那个项目,确实有,但是是国家投资,不允许社会资本进入,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案子过去 6、7 年了,一直没破案。高女士也神秘的失踪了。许总也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迹。只是,我听完这个案子,就跟同事说,有机会应该让这个高女士教咱们几招,会受益匪浅的。我那同事很不以为然:什么事情都是要看脸的。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30 16:34

@老虎不是猫0071028楼2016-01-3012:08说个诈骗

的悬案吧。

这件事情是楼主以前公司老总讲的。时间也是快过年了,公司里大部分外地的人都走了,剩我们几个所谓的“模范员工”坚守。每天上班也没什么事情,有一天,老总大概也是有些无聊,就过来和我们聊天,说起了这个案子。

----------------------------- @水煮回锅肉 2016-01-30 13:17:10这个骗局看起来很高深,其实非常的老套,色诱而已。只不过骗子的确沉着冷静心思稹密,一步步温水煮青蛙。放在战争年代,一定会是非常优秀的谍报人员。呵呵!

-----------------------------

我很好奇那位高女士的真实身份。可能确实是搞过音乐的。这些老总也是经风雨、见世面的人,一般看人不会走眼,结果着了道了。而且人家交往中从来没有说过什么露骨的话或者有什么性暗示之类的动作,真是让你一步步深陷其中而不自知。这种本事估计学是学不来的。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31 08:54说个我远方亲戚的事情吧,似乎又回到“门当户对”的老路上了、我这个远房亲戚本来是住在帝都的,父亲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也是文化人出身。后来文革的时候给打成“右派”,全家都给轰出京城,下放到一个很小的城市。家里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因为受不了生活突如其来的变迁,自杀了。剩下两个女儿还小,也就凑合着活着。

直到文革结束,给她们的父亲平反,本来可以回帝都的,但是他父亲也是给斗怕了,觉得帝都那地方是非太多,还是在小地方待着吧,就跑到中学教书。他们家二女儿人长得很漂亮。很多年前,我看过她的一张黑白照片,19 岁。真是天生丽质。二女儿算是他们当地出名的美人,最后嫁给了公安局长的儿子。生了一个女儿。生完孩子以后,这个二女儿总说自己腰疼,后来还专门上北京看的病,回来以后觉得好些了。

过了没多久,二女儿的丈夫给她一个说是从香港带过来的护腰,每天带着。晚上卸下来丈夫给这台仪器换电池,那台仪器裹得很严实,就是一个黑色的包包,也没办法打开看清楚什么牌子、什么样子。带着一段时间也没效果,就说不带了,但是这个丈夫还很不乐意,女的娘家妈也说,人家对你好,一片心意,就只能接着带着。结果有一天这女的在单位换衣服,不小心把护腰碰到地上,整个散开了,这才发现,这个黑色包包里面根本不是什么护腰的仪器,是个小型录音机。当时还没有随身听这类东西,应该是公安窃听时用的特殊装备。

这女的就火了,找他丈夫去了。最后是她公公出面向她道歉,说自己儿子是太爱这个女的了,担心她那么漂亮会做对不起自己的事情,结果想出这么个蠢办法。他已经把这个傻儿子臭骂一顿,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了。事情也就过去了。

但是过了不到一个月,二女儿就失踪了,严格说叫离家出走,还留下一封信。说是窃听时间让她很伤心,觉得夫妻间的信任没有了,要出门散散心,不必找她,过一段时间自己会回来的。但是,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

对于女儿的突然离家出走,她的父母很怀疑。因为女儿不是这样一个逃避问题的人,而且她自己还有一个年纪那么小的女儿呢!公公是公安局长,自然也派出很多人去找,但是就是没有结果。我们国家法律有规定,一个人如果失踪几年以上,就可以申请死亡了。二女儿失踪大概是三年还是五年,给申请死亡,办理了销户。

可是,对于女儿的失踪,她的父母一直很怀疑。重点对象就是女儿的丈夫。因为女儿失踪不久,就有传言说他们的女婿外面有人了,而且那个女的已经怀孕了,而此时这个男的还是在婚姻存续期间。不过人家是公安局长的儿子,也无可奈何。你问他,他就说那是造谣,后来做父亲的根据线索还找过那个传说中女的家,确实看到那个女的,就去问人家,结果被人家臭骂一顿,再去找就大门紧锁了。问邻居也是三缄其口。老两口就更怀疑女儿的失踪不是那么简单,就到市委反应情况,但是市委最后的调查说是他们的女婿确实和一个女的有不正当关系,但是老婆失踪了,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他又是一个正常的男人,难免会忍不住。如果说有问题,就这点问题,别的并没有查出什么。

不过,最后公安局长说这个儿媳的失踪起因也是自家儿子,给了一笔钱,也不算赔偿,算是慰问金吧。但是,女的父亲没要,只是要回了外孙女的抚养权。后来他挺后悔自己当年没回帝都的决定,小地方真的是一手遮天,小民百姓的命,真的不是自己说了算。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1-31 19:17我同事曾经和我说过他们小区的一个凶杀案。开始也是悬案,后来破案了。也说明悬案所以成为悬案或许是侦破的方向出了偏差,或许是忽略了案发现场的关键证据和细节。

被害人是个女的,五十出头,退休以后在离小区不远的一家药店卖药。丈夫开出租,有个孩子结婚单过了。

这天药店发现女的没来上班,座机、手机都打得通,就是没人接。于是给他丈夫打电话,丈夫说自己出门的时候媳妇还没起床呢。等到丈夫送完客人回家发现妻子已经遇害了。

尸体就仰面躺在厨房和阳台的过道中,凶器扔在一边,就是从家里刀架上取下的刀。警方的现场走访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这家住在顶层,另外两家邻居都是上班族,出事时家里没人。邻居也没听到什么异样的呼喊或响动。提取到了脚印和指纹,算是有点收获。

鉴于财物没有丢失,一个五十出头的女人也涉及不到情杀。

还是推断仇杀。这个女的几年前和婆家争房产,后来她得到的收益最大,当时几家人为房子闹得很凶,也说过一些狠话,所以,侦查的重点就放在这方面了。

一番查下来,也没有人和现场的脚印、指纹对的上。案件一时间陷入了停顿。过了一段时间,换了一个负责侦破的刑警。这个人把现场提取的物证重新梳理了一遍,其中有一样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样东西是在现场有一些白色的粉末状物质,化验发现是人体的皮屑组织。量很少。刑警在走访药店的时候发现这个女的卖的药中有治疗牛皮癣的药膏。于是,又去了药店,再和店员了解情况。这次,有个店员说了一个情况,但是她认为并不是很重要,之前调查也就没说。

有个不到四十岁的男顾客时常来买这种药膏。一个疗程大概 4、5 千块的样子。但是案发前几天这个人来了要求退货,说不管用。这种药膏是药店代销,所以要和厂家的业务员联系,对方也同意退货,就从当天的营业款中给他就行。不过,这个女的让顾客明天来拿钱。后来,中午大家吃饭的时候,这个女的说本来今天有钱给他,但是这个人一退货,她这个月的提成就少了,所以罚他再跑一趟。而且还说明天是不是要推荐他买点别的药,把损失补回来。这个女的卖货是把好手,很能说。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