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负责人也说了东西来源,什么亲戚来单位送给他的等等。最后都证明是说谎话。没办法,只得承认是自己从食堂偷拿的,于是开始查食堂的账,发现账目很是混乱,作为食堂负责人,难辞其咎。本来要开除他,念在也是老职工,就让他自己找个单位,申请调走。
这位食堂负责人调走以后,陆续他的几个亲戚也迫不得已离开单位了。食堂也整顿一番,新的领导也上任了,事情算是告一段落。
然而,作为曾经食堂负责人情人的老吴媳妇,虽然并没有说她什么,可是老吴忽然不干了。那时候大家住的都是单位宿舍,这个老吴突然开始打老婆了,以前从来没有过,打人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饭做得咸了,衣服没洗干净,跟他说话声音太大,而且动起手来丝毫没顾及,周围邻居劝也不行,最后,老吴的老婆实在受不了,跑回娘家了。家里只剩下吴处长和他姐姐,还有那个最小的弟弟。
那时候,正好学校放暑假,老吴就每天上班前给姐姐留些零钱,让他们去单位食堂买点吃。
有一天,吴处长和姐姐都在家,老吴突然心血来潮,要带小儿子出去游泳,本来吴处长也要去,老吴就火了,说:“你那功课都做完了吗?你要是跟你弟弟一样聪明,学习好,我就带你去游泳,在家写作业,不写好了,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你。”而这次游泳,出了意外,小儿子淹死了。老吴回来嚎啕大哭,伤心欲绝的样子让人真是看了也要落泪。警方最后给出的结论也是意外,不过老吴作为父亲也有责任,那个地方也不是正规游泳池,就是一个大水洼,怎么能带孩子去那种地方游泳。不过,人已经没了,而且当时去那个大水洼的人也不再少数,意外是最合理的解释。
单位里一直都说,那个食堂负责人出事,和老吴没关系,主要是他和现任领导关系不好,本来让他走人,可他就是不走,于是,保卫处出手,借着他偷单位食堂东西,让他滚蛋了。
但是,这个食堂负责人走了以后,他的亲戚在单位也待不住了,最后都走了。老吴这些年的绿帽子,一直不敢吱声,也是忌惮那位食堂负责人在单位的势力。如今势力没了,他开始复活了,整天挑刺打老婆出气,至于最小儿子的死,很多人认为是老吴故意的,毕竟那天大水洼人很少,出事以后,连个证人都没找到。
虽然事情过去很多年了,但是老吴这个绿帽子的外号一直保持着,从没旁落他人。现在,虽然他的儿子当上处长了,这段历史很多人都知道。所以,现场主持人也可能无心的一句话,让吴处长很是尴尬。
单位历史悠久,总会有很多故事可说。如今,吴处长也不在了,那些故事慢慢随着单位解散,也消散在时间的记忆里了。
可能这样的故事在很多单位都会上演,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7-03 18:06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绑架案终于找到了凶手,之前被害人的亲戚和朋友都说,她是一个很有警惕性和戒心的女孩,不会随便和陌生人走。
现在,凶手身份也曝光,同样也是那所大学的博士生。
戒心这种东西,有当然好,但是,有时候戒心往往因为对方一个熟悉的身份或者相对熟悉的角色而丧失。
以前香港 TVB 演过一个破案剧,详情记不起来了,但是有个细节很清楚,有个女孩被害,家人和朋友都说她是个好女孩,平时戒心很强,不会随便被陌生人骗走。而案件的细节表明,这个女孩的一些相对私密的东西,比如平时活动轨迹,凶手一清二楚。但是她没有男朋友,周围人也调查没有嫌疑,案件就陷入了瓶颈。
这个时候,办案警察好像是去理发还是做什么,无意当中受到了启发,最后,凶手是被害女孩的发型师。发型师在给女孩做头发的时候,女孩就开始聊起自己的一起生活事情,并没有觉得发型师是陌生人,没了戒心。想不到,这个发型师是个变态。
楼主原来有个同事,也是那种绝不和陌生人说话的。但是,一次坐火车,却和对面的人聊的热火朝天,当然那个人倒是没什么歹意。究其原因,是因为那个人看到同事拿着的水杯,上面是同事中学成立 50 年纪念,而那个人也是那所中学毕业的,算是校友。虽然不认识,但是一个校友的身份,距离立刻拉近,到下火车时候,同事依然不知道那个人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但是却没了防备心。
以前说过,在外面,尤其是火车上,不能随便吃或者喝比人递过来的东西和饮料。其实,聊天时候,尤其是有些人,很会掌握别人的心理,知道很多人对陌生人有戒心,但是,一旦突破了陌生人这道底线,戒心不能说没有,但是会大大降低。
曾经看过一个案件,有个女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人强奸杀害。那条路平时女孩并不走,因为太过阴暗,别说女的,男的走都会有些害怕,所以,一个女孩会走那条路本身就很让人生疑。
但是,女孩的同学都说,和女孩分手道别的时候,她其实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也就是平时走的大路,那为什么女孩会又重新走回来呢?那时候也没有监控,只能找目击证人,费了很多力气,终于找到一个人,这个人说,那个时间,他看见有个男的骑着自行车,后面带着一个女孩,但是只是远远看见背影,正面他也没看见。
而女孩被害的地上确实有自行车车轱辘的痕迹,只是那种自行车当地很普遍,没办法找。不过,在案发现场发现了一种矿物质,这种东西不是当地的,而有这种矿物质的地方是当地一家工厂。
警察这时发现,女孩的父亲就在那家工厂工作,怀疑有人报复杀人,但是问过单位的人,都说女孩父亲为人很老实,并没有和任何人结怨。
现场遗留的脚印其实有些残缺不全,但是警察也是为了敲山震虎,故意说掌握了犯罪分子的证据,在全场提取所有男性的脚印,这一下子,终于有人心理防线崩溃,自己主动自首了。
凶手和女孩的父亲是一个车间的职工,那天他确实在回家路上碰到了女孩,也很热心要骑车带女孩回家,因为那条小路比较近,而且路上人少,所以两个人就走了那条路。凶手说,他和自己老婆常年两地分居,而那个女孩当时 17 岁,发育得很好,并且,坐在车后座上,两只手环抱着他的腰,还不停地扭来扭去,他有些生理反应,控制不住自己,就把女孩强奸了。
看到女孩哭哭啼啼样子,觉得一旦回家告诉她父亲,自己这辈子就完了,结果上去把女孩掐死了。
如果一个陌生男子,主动要求骑车带你,一般女孩都会拒绝,更何况还要走一条很阴暗的小路,但是,这个男的是父亲的同事,平时也会接触到,所以,戒心就没了。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其实,戒心对于陌生人更容易,而对于相对熟悉的人更难,能在和熟悉的人相处中依旧保持戒心,更难。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7-08 09:21 说一个多年前的往事吧。
楼主的母亲多年前有个闺蜜,两个人是小学、中学同学。
两家住的很近,隔着一条胡同,经常上学一起走,放学一起回家,到对方家里做作业、一起玩,尤其是暑假、寒假,有时候就住在对方家里。
闺蜜姓黄,家境不错。母亲是医院的一名助产士,父亲是报社的编辑,闺蜜还有一个小她四岁的弟弟。闺蜜的母亲姓徐,虽然是助产士,但是邻居还是都叫她徐大夫。
曾经我们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会羡慕过身边的一些人,
希望有一天自己长大了,也能像他(她)那样。
闺蜜的母亲徐大夫就是楼主母亲小时候的榜样。觉得有一天自己长大了,可以做一个医生,治病救人;可以找一个像闺蜜父亲那样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可以生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可以住在像闺蜜家这样温馨的四合院里。
这个闺蜜家的四合院很小,但是很精致。是闺蜜爷爷名下的私产房。门前有几个高台阶、朱红色的两扇门,走进来是影壁墙,转过来就是一个小院子,种着香椿树和枣树,屋檐下摆着好几盆茉莉花,院子里总是飘着淡淡的清香。家里还有两只猫,一只每次看见都是在呼呼睡大觉,另一只则是精神抖擞,在院子里来回走动,像个忠诚的哨兵巡逻。
徐大夫每次看到都是忙碌的身影。不是收拾屋子,就是打扫院子,再不然就是抱着一大澡盆的衣服在水池边大洗特洗,要不然就是在厨房做饭,难得看见她有闲下来的时候。但是,这不也是普通人的生活么!初一下学期某一天,楼主母亲照例早上去闺蜜家找她一起上学。但是敲门却无人应答。后来还是邻居出来说:“这家好像遇到些事情,家里没人。你赶紧上学去吧,别迟到了。”放学后,母亲又去了一趟,依旧大门紧闭。
隔了两天,班主任找母亲说,闺蜜的妈妈那天夜里因为急病去世了,现在一家人正在办理后事。这几天也不能来上课了。让母亲把笔记和作业都留好,等闺蜜复课后给她补习,顺便也帮她恢复一下心情,毕竟是母亲去世。
楼主的母亲和徐大夫太熟悉了,一时间都难以接受。这样一个大活人说没就没了。回到家自己还偷偷哭了几回。
等到闺蜜复课,果然人显得很憔悴。现在爷爷奶奶过来帮忙照看她和弟弟。那天放学以后,楼主母亲陪着闺蜜回家。
这是徐大夫去世以后第一次进这个院子。
那时候楼主母亲就明白为什么闺蜜心情不好了。似乎这个院子任何地方都能看见徐大夫的身影,仿佛一会儿她就会端着茶杯从正房走出来,热情招呼说:“来啦,天太热,喝点水。”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物是人非”。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7-08 09:21这个院子没有了女主人的打理,也变得有些凋敝了。茉莉花也枯死了,那两只猫,一只跑了就没再回来,另一只某一天死在家里的房顶上了。闺蜜有些害怕,楼主母亲就自告奋勇住下来陪她。有时候夜深了,外面月色很好的时候,闺蜜就说:“你看,我妈是不是站在院子里呢?我不敢看,你看看。”哪里有什么人,院子里安静得让人窒息。
但是,住了几天,楼主母亲一直没看见闺蜜的父亲。闺蜜就说,父亲自从母亲去世以后,就一直没再回过这个院子,住在爷爷的房子里,爷爷住到这个院子里,算是换房住了。
大概是睹物思人,怕难过。
到了初三时候,闺蜜说自己父亲又结婚了,继母是父亲一个单位的。这件事情让楼主母亲有些吃惊,觉得自己原配死了不到两年,怎么那么快又结婚了,好像哪里不对,小说里都不是这么写的。楼主外公那时候听了还说:“不结婚一个人怎么过,谁还等谁一辈子,就你信书里写的,这读书多是没什么好处。”再后来,毕业、工作,楼主母亲和闺蜜失去了联系。直到过了快 40 年,两个人很偶然又联系上了。楼主母亲到北京去的时候,就住在闺蜜家里。两个人又像小时候一样,睡在一起,无话不谈。
也正是这次,闺蜜告诉楼主的母亲,当年她的母亲,也就是徐大夫不是因病而死,而是自杀。这件事情是爷爷告诉她的。那时候她已经参加工作了。
至于母亲自杀的原因,很难说清楚。最直接的原因是母亲出了一次医疗事故。当时停职在家。
但是,了解了医疗事故的过程,觉得为这件事情自杀可有些不值。
闺蜜的母亲是个助产士。某一天,医院来了一个要生孩子的。本来生孩子这件事情需要折腾很久,所以徐大夫就按照平时的规定正常处理,当时医院里还有几个实习生在那。可没想到,这个女的属于那种急产,就是很短时间就能把孩子生出来,没等徐大夫这边准备好,人家那边孩子已经生出来了。其实产妇旁边围着一圈实习生,谁伸手都可以把孩子给接住,可是实习生觉得自己都没戴手套,没消毒,谁也没伸手接。这个孩子就这样大头朝下掉进了下面的污物桶里。虽然事后检查孩子并没有事情,但孩子家属不同意,说孩子头那么软,这么掉下去,会有后遗症,所以拒绝接孩子出院。
其实让徐大夫停职在家,也是出于保护她。那个孩子的父亲总来医院。所以如果徐大夫为了这件事情自杀,有些说不过去。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7-08 09:22闺蜜知道母亲是自杀以后,一直不相信。就开始回忆出事那天母亲的言行,越发觉得母亲不是自杀,那天母亲情绪很正常。一切都是和往常一样,没看出情绪上有什么不对。唯一不一样的就是晚上没吃晚饭,说自己不饿。到了深夜,闺蜜在屋里睡下了,听见院子里厨房那边有动静,想着母亲肯定是饿了,自己又开始做饭了。后来说是母亲做了一碗面汤,把安眠药放了进去,然后把面汤全吃了。
闺蜜的父亲因为要赶稿子,一直在正房写东西,很晚才回卧室睡觉。早上起得很早,一边穿衣服一边跟徐大夫说话,但是一直没有回音,就用手推了推她,这一推,发觉不对劲,才发现人已经叫不醒了。
等到从医院回来,在卧室床头柜的日历上,写着一行字:我太累了,想好好睡一觉。那是徐大夫自己的笔体。公安局也是综合所有情况,认定徐大夫是自杀。
但是楼主母亲的闺蜜不这么认为,甚至觉得是父亲杀了母亲,即使不是亲自动手,也是在发现母亲自杀行为后没有制止,而是放任。
闺蜜这样认为是有根据的,因为她的父亲会模仿母亲的字迹。以前她和弟弟的功课都是母亲负责,经常需要家长签字的地方也是母亲签字。有一次母亲随单位的医疗队下乡,本来父亲签字也没什么,可是父亲就模仿母亲笔体,没有被老师发现,父亲还挺得意。如果是父亲发现母亲做了一碗面汤,然后偷偷放进安眠药,然后再模仿母亲笔体写上一行字,完全可以做到。
闺蜜这样想,越发觉得父亲像个凶手。实在忍不住就跟爷爷说了,结果把爷爷气的不行,说:“你父亲是能杀人的人吗?早知道你这样想,就不该跟你说实话。”后来也是闺蜜的舅舅劝她,说不会是她父亲杀了母亲,这种想法太荒唐了。
闺蜜的舅舅也是离开北京很多年,直到退休才回来。舅舅的话,闺蜜还是听的。舅舅也觉得自己姐姐不会因为医疗事故自杀。但是她自杀的真正原因可能更多是源于对婚姻生活的绝望,当然这也是舅舅自己的分析。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7-08 09:22闺蜜的父母最早是经人介绍认识的,也就是相亲。但是就一面以后,没下文了。原因是闺蜜父亲不同意。徐大夫人
长得很一般,而且还比闺蜜父亲大两岁。
按理说,事情也就这样了。但是没想到闺蜜父亲家有个亲戚得了妇科病住院,又碰到了徐大夫,徐大夫人虽然长得一般,但是情商很高,把这个亲戚哄得特别高兴。那个亲戚当时就在报社工作,天天跟闺蜜父亲夸徐大夫,最后两个人居然又走到一起,结婚了。也算是普通人的逆袭吧。
但是结婚以后,虽然徐大夫很喜欢自己丈夫,可是日子久了,两个人性格上的差距就显露出来。
徐大夫虽然只是个医院的助产士,但是人很能干,且要强,而且好面子。特别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在事业上要求进步,有个一官半职,觉得说出去很有面子。但是闺蜜的父亲,用现在的话说,是个文艺青年。平时发了工资,也是出去买书,买唱片,无意官场。而且对于妻子的一些讨好领导行为还很是看不惯,两个人不是没吵过架,只不过不是那种摔东西,搞得四邻不安的大吵特吵,而是压低声音那种争吵。这些闺蜜也听见过,甚至听到了母亲小声的哭泣。
但是,夫妻之间过日子不可能不吵架,不是要慢慢磨合嘛。
谁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一辈子不红脸到有些不对劲了。
闺蜜也说,自己后来长大了,也开始恋爱、结婚。回想起自己父母的婚姻,觉得母亲在那段婚姻中的付出是很大的。
几乎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母亲在做,父亲很少会搭把手。那时候年纪小,母亲就说,父亲是有文化的人,做大事的人,这些家庭俗事还是她来做。但是,她父亲不就是报社一个普通编辑嘛,成了什么大事了!闺蜜一直想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自杀,按照舅舅的说法,父亲并不爱母亲,所以母亲绝望了。但是,她还有两个孩子呢,难道不想想,如果自己死了,两个孩子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怎么忍心呢?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7-08 09:22闺蜜母亲自杀的原因总是分析不出来。楼主的母亲就说,以前小学毕业的那年暑假,她经常找闺蜜去玩,有一次中午在人家家里吃过饭,两个人在屋里睡着了。醒过来的时候,隔着纱窗,看见院子里闺蜜的父亲坐在树荫下看书,徐大夫坐在他旁边缝衣服,院子里很安静,偶尔会有麻雀的叫声打破这种宁静。
徐大夫偶尔抬头会看着丈夫,隔着纱窗都能感觉到徐大夫眼神里的爱。那时候,楼主的母亲就觉得这幅画面太美了。
日子要是一直这样该多好。宁静、安详、平和又充满爱。
现在回想起来,徐大夫的眼神中其实包含了很多情绪,只不过一个小女孩是看不懂的。张小娴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我爱你。那感情世界里最残忍的事情不是没能跟爱的人在一起,而是过了十几年,你的眼里依旧没有我。
那我算什么呢?可能徐大夫最后终于得到了答案,才决定离开。而闺蜜的父亲也许是觉得对不起妻子,从此不再踏足这个她生前倾注了心血的小院。
有时候想想,人这一辈子,如果在最好的年纪遇到彼此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幸福的事情;而能够多年以后,感情依旧不变,视你为眼中珍宝的,不仅仅是当初的爱,更多还是这些年的心思和努力。
生活当中,处处需要勤奋:工作要勤奋,过日子要勤奋,感情更要勤奋。
其实,徐大夫为什么自杀,这些年也没人能说清楚。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7-13 17:02前一段时间杭州保姆纵火案,各种缘由媒体说了很多。
楼主一直觉得,保姆和雇主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尤其是在那些大富之家做保姆,心态一定要好。如果总是忿忿不平,觉得同人不同命,那还是不要去的为好。
以前,楼主在北京的时候,单位有个女同事,她的姐姐就给一户有钱人家做保姆。
同事的姐姐以前是一家国企幼儿园的阿姨,后来国企倒闭了,也下岗了。在外面转了不到两年,以前国企一个人给她打电话,这个人目前在一家高档公寓物业工作,想介绍她去做保姆,雇主家里有个快 1 岁的男孩,给的薪水不少,同事姐姐考虑再三,最后看在钱的份子上去了。
本来说是做到她退休就不干了,但是一来雇主家,人还是不错的,二来和那个小男孩时间长了有感情,结果就一直干,直到孩子上了小学。
孩子一上学,保姆的事情就少了,每天就是买菜、做饭、收拾屋子等等。雇主家曾经和保姆说过,喜欢用北京本地阿姨,觉得一来北京人,比较可靠;二来也是城市的,好沟通,三来,阿姨心态也好,相处比较融洽。
但是,这样的好心态,被一件很小的事情就打破了。
雇主家的男孩正在上小学,参加了一个诗歌朗诵比赛,平时有个辅导老师来家里辅导。初赛和复赛都是女主人开车,保姆跟着一起去的。说是如果孩子表现好,进了决赛,父亲就也亲自来加油。
保姆每周会休息一天回自己家,偶然碰到邻居,说起这件事情,没想到,邻居家的孩子也参加这个比赛,也在外面找老师辅导。
过了几天,晚上吃过饭,保姆正在收拾屋子。女主人参加聚会不在家,男主人在阳台躺椅上抽烟,孩子在做功课。
保姆正好在阳台附近整理东西,听到男主人在接电话,而电话内容让保姆很惊讶,原来,这个诗歌朗诵大赛的赞助商就是男主人公司。他的儿子是内定的第一名,剩下的二、三名也让男主人拿去送人情了。所以,普通人,不管你发挥好与不好,前三名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是去凑热闹的。
这件事情其实和保姆没关系,她也没有家人参加比赛。但是,邻居家的孩子也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一想到那孩子那么努力的去参加辅导,其实不过是做了一次免费群演,心里很不是滋味。
后来,又在家门口碰到邻居,邻居还很高兴,说孩子进决赛了,一听保姆说雇主家的孩子也进决赛了,还调侃说:“呦,那我们就是竞争对手了!”保姆心里暗自苦笑:“你算哪一门子竞争对手啊!”决赛如期进行,果不其然,最后前三名和保姆无意中偷听到的一样。几个拿了优秀奖的孩子还很高兴,他们当然不知道,也许按照实力,前三名是他们的。
同事的姐姐从这以后,心态有了一些变化。虽然知道,如今的比赛都说公开、公平、公正,其实就那么一说,也没人真当真。那些比赛毕竟离你很远,看看也就完了,这次比赛就在身边,真是看到了什么是不公平,但又无可奈何。
这件事情和悬案无关,只是因为杭州保姆案,想起来曾经的这件往事。后来,同事的姐姐在那个雇主家做到孩子上小学五年级,辞职走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7-17 14:39楼主在以前的案子中说过,过去公安局和派出所没有现在的协警的时候,都是找属地的国企派人出来帮忙。这类人人事关系都在原单位,但是上班去公安局或者派出所。大概有个两三年就换回来。
楼主单位就有这样一个人,原来是司机班的,去了分局也是在刑警队开车。过了几年,他自己主动要求回来的。
问其原因,他说很生气,因为自己在那,活一样不少干,但是到了发东西的时候,却没有自己的。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下班了还得继续开车给领导们家里送东西,连送带搬,忙活一通,最后连个带鱼的尾巴都不给他,不干了!回来以后,没事的时候,大家就会说:“你在刑警队,肯定知道不少案子,说说吧。”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却总是找个理由推脱了,说自己就是开车,又不经手案件,不清楚。
有一年冬天,快过年,大家也是没什么事情,坐在办公室嗑瓜子,忽然,这位同志来了兴致,说了一个案子,并不是刑警队办的案件,而是治安总队那边的案子,也是另外一个和他一样,在公安局的临时工讲给他听的。
下面就是楼主这个同事说的案件,听完觉得有些变态,也深感大千世界,真是什么人都有。
简单说,这是一个卖淫嫖娼的案件,但是,有点特别。
案件的最初被发现,来自于一个很不起眼的民事纠纷。
一对老夫妻报警说被人打了。警察现场调解无效,就带着双方到了派出所。老夫妻说,他们居住的地方算是个高档公寓,一梯两户。对门虽然表面上是个住宅,其实是个公司,但是平时公司员工人很少,也不是很吵,所以一直安然无事。
这天是星期天,公司本来没有人,但是却爆发出很大音响声音,老夫妻受不了,几次上门理论,对方虽然表示立刻改,但是却依旧我行我素,老夫妻忍无可忍,最后双方从言语冲突升级到了肢体冲突,直到警察到来。
打人的女的自称是公司老板,另外一位男士是她朋友。而警方在问到那个男士的时候,男士虽然也说和女老板是朋友,但是双方却说不出对方姓甚名谁,家住何方。警方觉得事情有些不对。
两个人的手机都在警方那里,男士的短信提示音经常响起,而短信内容让警方发现这个男的应该是个卖淫人员。
卖淫不稀奇,男的卖淫更不稀奇。但是这件事情奇怪的地方在于,这个男的是个残疾人,缺失了半条腿,和老夫妻发生肢体冲突时候,就是他用拐打了老头,不过打空了。那位女老板当然不承认嫖娼,坚称两个人是刚认识的朋友,但是女老板的手机短信显示她也说谎了。
最后还是男的扛不住,说了实情,他确实是上门提供卖淫服务的,女老板是今天的客人,下午还有一单生意要做。
从这里顺藤摸瓜,警方发现了一个卖淫团伙,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团伙从组织者到成员,都是男的,都是残疾人,全是肢体残疾,智商正常。
团伙的头目被抓到以后,从他的手机还有家里的笔记本里发现不少线索,找到一些女性嫖客。这些人被陆续“请”到公安局,除了缺乏证据的被放走,最后证据确凿的有三个人,两位女性老板,另一个是个白领,这三个女的一个是离异,剩下的是已婚,不过和丈夫的婚姻名存实亡,各玩各的,最后交的罚款,还居然是她们的丈夫派人送过来
的。
倒是很和谐。
警察觉得奇怪,女性嫖娼不奇怪,可为什么都找残疾人呢?那些曾经被抓到的“鸭子”不管其他,但都是身高马大,身材健硕,而且相貌还是可以的。这些残疾人,看相貌倒是都还可以,只是一个个缺胳膊断腿的,怎么想这件事情都觉得别扭。
而那些女性虽然交了罚款,但是一直三缄其口,只是承认嫖娼,但原因却一直不说。而卖淫的这些男的,也都说是生活所迫,工作不好找,家里生活困难等等。
警察叔叔也是有颗八卦的心,后来和那个组织者闲聊,一边抽烟一边说,这个组织者不经意间说,这些女的就喜欢找残疾男士发生性关系,因为残疾人肢体残缺,导致在性关系过程中,很多普通人的体位他们是做不到的,同时也就造成了一些普通人做不到的体位姿势,而这些女性就喜欢这样奇特的体位姿势。
另外,毕竟男士残疾,在性关系中稍稍出于弱势,让这些女性有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和强者姿态。而关于之前那场和老夫妻的民事纠纷,起因是音响太吵,可能是女客户有些特殊要求,至于什么特殊要求,组织者说自己也不清楚,客户是上帝,如果客户的要求不是很过分,他们一般都满足。
这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案件,楼主同事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评价:“真是嗑瓜子嗑出个臭虫,什么人都有!”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7-20 15:41前两天,楼主的大舅病了,去看望的时候,闲聊间他也正在看《我的前半生》。
舅舅说,以前他大学实习的时候,在一家规模很大的医院,带他们这些实习生的是小鹿大夫。
小鹿大夫人长得很好,已经结婚了,妻子是医院做行政的,两个人有个女儿。应该说看上去很幸福。
有一天,小鹿大夫说,有个甲亢的女病人,甲亢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很多,其中有两点比较突出:眼球外凸,脖子有些变粗。小鹿大夫让实习生逐一摸一遍这个女病人的脖子,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同。
那天,他们这些实习生很感激这个女病人。因为在医院实习,经常会遇到病人不配合,当然也不能全怪病人,人家来看病,有些打下手的活让实习生做,病人知道了有些别扭,担心实习生做不好。而且觉得自己看病,一圈人围着看,很不好意思。象这个女病人如此配合的很少见。过了一段时间,医院里传出绯闻,说小鹿大夫和那个女病人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对于这个传言,很多人都表示相信,虽然那个女病人有甲亢,但是人长得很不错,那个年代也不兴化妆打扮,素颜就已经很漂亮了。不过,女病人也结婚了,感觉只不过是两个好看的人一段露水姻缘罢了。
但是,谁都没想到,两个人竟然认真了,都分别回家要求离婚。那个时代,离婚还不像现在这样普遍,更何况是出轨离婚。
女病人的丈夫是一家国企的中层领导,亲自来医院找小鹿医生谈话,倒是没打架。而小鹿医生的夫人也找那个女病人谈话。当然没成功,两个人似乎是铁了心要离婚,然后在一起。
医院领导也出面了,一点用没有。领导一生气,原本要送小鹿大夫去进修,也不让他去了。最后,真离婚,然后两个人结婚了,结婚那天,还真是就这两个人,连个道贺的都没有。
楼主的舅舅后来上班以后,虽然不在那家医院,但是消息还是会听到的。大概过了有快十年,那个女的自杀了。据说是有抑郁症。
小鹿大夫后来也提前退休,有人说是去了私人医院,也有人说是去了南方。
至于女病人最后自杀,说是两个人结婚以后,甜蜜了一段时间,但是还是会爆发争吵,而且双方在离婚中因为有过错,所以牺牲很大,都觉得自己牺牲那么大,对方要更好给予自己更多的关爱,一旦得不到,心里失落很大,女方表现尤为突出,这样一年又一年的,最后得了抑郁症,自杀了。
舅舅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又想起那年实习的时候,小鹿医生一本正经地给大家讲解甲亢,然后让大家逐一摸女病人的脖子,一个人摸的时候,其他人有的记笔记,有的低头写东西,都很忙。
楼主舅舅当时在低头写东西,偶然抬眼,看见女病人眼光投向小鹿医生的一瞬间,带着一丝笑意和温存,当时觉得有点不对,可是这个眼神很快就过去了,舅舅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回想那个眼神,再想想女的最后自杀,真是感慨万千!前半生没有遇到对的人,可能后半生也没有遇到对的人。
我们都希望出现的人就是最后的人,可这个人确是最后终结你的人,爱对了,也爱错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7-21 14:35
@老虎不是猫 007 2016-05-19 14:09:14
以前有两种类型剧是很受欢迎的:反腐剧和探案剧。
最早的《大雪无痕》、《大江东去》等等,后来不让拍了;探案剧黄金时间不让播,而且审查时间很长,不仅是 GD 审,还有 GA 也审,所以很多剧里即使有 JC 贪污或者刑讯之类的表现,最后一定要找个让人心生同情的原因,表示他并非是个坏人,而是为某种原因所迫而已。不然,审核是通不过,还得反复修改。
《大江东去》是以沈阳的“慕马”案为原型的。这个大案被查出之前,沈阳......
-----------------------------
接慕马大案说一点其他事情,当年有一部电视剧,就是根据“慕马大案”改变的,是李幼斌主演的《大江东去》。在这部电视剧里,有个女演员,饰演的原型就是慕绥新的女儿,也是利用父亲职权经商致富。
这个女演员很漂亮,曾经在《金粉世家》里演一个姨太太,和陈坤有不少对手戏。楼主想说的是这个女演员后来去世了,去世的方式很是意外。
根据当时的报道,这个女演员找到了一个情投意合的夫君,某一天,父母和男朋友都在家,这个女的去客厅拿眼镜,她的近视眼比较厉害,也不知道怎么碰倒了鱼缸,而鱼缸的水又导致她滑到,结果不偏不倚倒下的时候,脖子被鱼缸碎玻璃扎到,大出血,虽然送到医院,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那时候,看新闻,觉得太诡异了,意外来得太突然了。
以前,楼主上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我们住的比较近。
记得有一次,同学一个楼层的邻居儿子结婚,我还和同学过去一起看热闹。那家的女主人五十出头,现在记不起来相貌了,反正不像五十岁的,感觉很年轻。一直热情招呼邻居,还抓给我和同学糖还有水果。
过了一年多,同学说那个女邻居死了。她的儿媳妇生孩子,她就每天从家到医院来回跑。有一天,从医院回到家,还给一家人做了饭。到了晚上,突然就说难受,而且很快人就昏迷了,家里人把她送到医院,发现她内脏大出血,可是并不是自身疾病引起的,而是受到了外力撞击。
但是人已经昏迷了,不知道是什么外力撞到她了。医生分析说,有可能是被汽车或者骑车的人撞了,当时没事,但内脏已经开始出血了,晚上才真正显现出来。
女的家里人就拿着她的照片沿着从家到医院的路问,看看有没有知情人或者目击者,结果一无所获。而且当时在医院问的时候,有个医院的门卫认出这个女的,说那天她从医院出来以后是步行左转进了另外一条小路。
家里人很奇怪,因为医院门口公交站有一趟车直接到家,她为什么不坐车,而是要拐到一旁的小路,要去哪里呢?那条小路平时行人极少,所以也没问出所以然。
女的在医院抢救了一周,就去世了。家里人报案,但是缺乏证据证明,事情也不了了之。
本来生了孙子是件高兴地事情,结果奶奶这样不明不白地去世了。
因为这个女的平时脾气很好,所以大家猜测是在路上被撞倒了,可能当时也没事,女的就让对方走了,没想到后来严重了,可是人已经昏迷了,就这么去世了。至于她为什么不坐车直接回家,反而要走那条小路,没人想得明白。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7-28 15:46
若干年前,央视八套海外剧场曾经播出一部美国电视剧《兄弟连》。这是一部很精彩的电视剧,从配乐到剧情到画面,都很走心,但是当年收视率是惨不忍睹,可能那时候“腐女”还未养成吧。
里面有个剧情是这样,当时是冬天,美军和德军行成对峙局面,虽然自然环境艰苦,但只有零星交火,总体上比较平静。
兄弟连来了一个连长,此人在国防部有人,所以,到前线来也就是走一圈,镀镀金,履历上增加比较显眼的一笔,然后就回国了。他也很和蔼的和士兵聊天,但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士兵对他也不是很感冒。
一次,连里有任务,和一伙德军发生冲突,需要现场指挥官下命令,告诉士兵如何突围,这个人傻眼了,尽管也说出了作战部署,但是连士兵都说:“那是让我们去送死!”最后,当时参战的级别最高的指挥官火线提拔,找了一个老兵升成连长,取代这个上面有人的蠢材。
楼主原来单位是家国企,每年到了八一建军节,都要慰问复员转业的职工。有一次,一个职工闲聊,他曾经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也算是建国以后离现在比较近的一次战争。
当时,他是某地的驻军,某天突然就被开拔带走了。后来听说,有个士兵,家里是很有背景的,最起码在军队是很有背景,他的母亲竟然知道消息了,拿着手续到部队来要人,本来人已经被他母亲带到机场了,最后竟然给追了回来。
听说是中央居委高层知道了这个事情,一定要把人追回来,带回部队。那个士兵的母亲都红了眼,可最后还是不敢抗命。
那个士兵最后还是牺牲在了战场上。
不过,这样做还是对的,做官的孩子都享受和平去了,拼命的都是老百姓的孩子,这消息要是走漏了,以后再打仗,谁还卖命去!这个人有个战友,也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来回到老家,在县城做了个公务员。有一次,他和领导打架,结果一怒之下说:“你等着,我现在就去你们家找你拼命去!”
说完,带着把刀就去了领导家。
领导害怕,就报了警,可是来的警察竟然不是这个老兵的对手,没两个回合就被制服。于是又来了不少警察,老兵就在楼群里和他们玩“捉迷藏”,虽然最后还是被警察抓到了,可是也没把他怎么样,教育一番就给放了,后来还说:“打过仗的人就是不一样。” 《兄弟连》里,那个连长曾经说,手底下一定要有几个有战争经验的排长,不然真打起仗来,一群生瓜蛋子,别看装备好,没经验肯定吃亏。
如今,我们现在真正有战争经验的人,也就是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人,可是这些人年纪已经很大了。承平日久,也不知道真打仗,有几分把握了。别说恐怖分子,这些人和正规军没办法比,都是些乌合之众,不过是杀一些平民百姓,制造恐怖,其实特别让人瞧不起。
八一建军节,还是希望世界和平。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7-29 10:45大概三、四年前,楼主去看个朋友,并且在人家家里住了两个晚上。
楼主这个人,换个地方睡觉总是不踏实。折腾到快凌晨一点,总算是有些睡意了,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我朋友住在二楼。起身到窗前看,楼下并没有人,但是依稀听得见一个女子的喘息声,声音里充满了惊恐。
过了几秒钟,喘息声没有了。四周又是一片安静。
回到床上,躺在那,心里却很是不平静。觉得是不是自己的幻觉。
又过了一会,安静的夜里,传来一个女子的哭声,伴有男子的训斥声音,但是说什么听不清楚。再后来,就是女子凄凌的惨叫声,听得很清楚。楼主就起来了,打开房门,正好看见朋友也出来,就说:“你也听见了吧。”朋友迷迷糊糊地说:“我起夜,没事,楼上两口子打架,我们都习惯了,吵醒你了吧。睡吧。”第二天早晨,一边吃早点,朋友就说起楼上这两口子的事情。
他们这个楼都是大户型,房屋面积都在将近 100 平左右,所以是一梯两户。打架的两口子住在五楼顶层,另一户家中一直没有人,所以顶层就他们一家。
男主人个子很高,平时戴着一副墨镜,酷酷的,女的长得不错,个子矮,总是小鸟依人的模样。但是,这两口子不太爱理人,按说大家楼上楼下住着,不是一定要做朋友,见面也就是点个头,但是这两口子见面连头都不点,根本不理人。
而且,这两口子也不知道是做什么工作的,早晨出门和上班族都一样,但是晚上回来得很晚,基本上都是凌晨以后才回来。而且两个人一起出门一起回来,感觉是在一起上班。
有一次,也是凌晨快两点了,楼主的朋友一觉都睡醒了,起来喝水,听见外面也是一阵喧闹,走到窗前一看,男的正在动手打女的,当时正是夏天,女的外衣已经被扯烂了,乳罩跑到了脖子的位置,整个上身就是赤裸着,男的就骑在她身上抽她,关键是女的尽管很是凄凌地哭喊,但不喊救命,也不怎么反抗,男的可能是打累了,起身站起来,居然还用皮鞋狠狠踩了女的乳房两脚,不一会儿警车就来了,两个人被警察带走了。但是转天就回来了,依旧什么事情没有,也没人接受惩罚。
楼主朋友说,自己有一次走在两个人后面,那个男的一边走一边摸着女的头发说:“以后不犯错误就不打你。”而那个女的居然还笑着把男的手挡开。
朋友就说:“也不知道这两个人到底什么关系,一个男的,居然能用皮鞋踩你的乳房,这个女的事后还能笑着和他说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没救了!所以,以后再打架,也没人报警了。”楼主走的时候,朋友去开车,我就站在楼下,看着五楼的窗户,乳白色的窗帘被风吹动,不知道里面的人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和隐情,希望她还是安好的吧。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8-05 15:51楼主以前单位有个大姐,退休前是某局老干部处的,后来返聘到我们单位。
那时候,经常和我说,他们老干部处的那些老干部,有些都是离休干部,家里一堆的事情,什么财产纠纷、房屋纠纷等等,有时候看他们老干部处挺清闲,有时候忙得焦头烂额。
那次,她跟我说了一件她遇到的比较极端的事情。
他们局有一任党委书记,姓白。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进城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换媳妇。
白书记老家是山西的,回到家以后,原配自然不同意,一哭二闹三上吊。但是白书记是铁了心要离婚,他是不喜欢这个包办婚姻的老婆。
白书记的母亲还活着,一开始也不同意,但看儿子心意已决,只得反过来劝媳妇,白书记答应了一系列条件以后,老母亲说了最后一件事情,当时白书记和原配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老母亲就说:“女娃娃也就罢了,男娃娃你必须带走一个,不然,别想离婚。”白书记没想到会有这个条件,但是离婚心切,当时大儿子11 岁,小儿子 8 岁。想着年纪小的比较好管教,和城里的老婆容易相处,就答应带着小儿子一起走。
办完离婚手续,白书记跟小儿子说带他去县城,给了他一块糖,于是小儿子欢天喜地跟着父亲走了。
可是,白书记的原配舍不得小儿子,就一直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哭。原本小儿子是高兴的,可是看见母亲一直在哭,可能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加上他和父亲相处时间很短,就也开始大哭,最后在地上打着滚哭,不走了。
白书记回城心切,急的没办法。正好看见 11 岁的大儿子站在那劝母亲,就说:“老大,你跟我走不走?”老大犹豫了一下,点了头,最后,带着老大进城了。
一晃时间过去了几十年,跟着父亲进城的老大上了大学,最后在眼科医院做了医生。没跟父亲进城的小儿子依旧是个农民。
小儿子时不时从老家来城里,先去父亲那要些钱,再去大哥那要些钱,然后再回去。
白书记那时候已经离休了,时常来老干部处的活动中心打牌。那里的一些老干部情况大致一样:城里一窝,农村一窝。
经常互相交流“经验”。
白书记有一次一边打牌一边说,他老家的那个儿子又来了,开口跟他要三万元钱,说是自己要做生意,注意,不是借,而是要。白书记家里还有后娶的那位小夫人呢!当然不同意。
父子俩个爆发了一次争吵,小儿子就埋怨父亲偏心,为什么当年不带他进城,白书记也急了,说:“我当初就是带你走的,我还给了你一块糖呢,就怕你不跟我走。原本走到村口都好好的,结果你那个妈跟着后面哭,最后把你也弄哭了,就不走了,不怨我。”白书记说完这件事情有个快半年多,从山西来了几个警察到老干部处,点名要找白书记,警察还说:“最好让白同志到这来,我们就不去他家里了。”事后才知道,白书记的二儿子因为和自己母亲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把亲生母亲给打死了。
事情的起因是白书记大儿子每个月都给老家的母亲寄 200元生活费,二儿子有一次去大哥那,说是母亲搬家了,那里邮递员到不了,以后把钱邮寄给他,他转交给母亲。
可是,以后收到的钱,他一次也没给母亲,全部自己扣下了。老母亲没文化,也不识字。但是钱收不到了也纳闷,就找到自己闺女,让闺女写信问一下原因。得知实情以后,老母亲很生气,立刻找到二儿子质问,没想到,二儿子居然比她还火大,不仅不还给她钱,还问老母亲,当年明明父亲带走的是他,为什么跟在后面哭,害的他最后也不走了,若是当初走了,现在在城里住着大房子,在医院当医生,时不时出国的人就是他了。
老母亲因为二儿子扣下大儿子给自己的钱,已经怒不可遏了,现在听见小儿子这样说,气的拿起拐棍就打,小儿子也在气头上,结果失手将母亲打死了。
警察做完调查走了,没几天,二儿子的两个女儿也赶了过来,跪下求爷爷给老家法院写封信,给父亲说情,或许能让法院轻判,也找了大伯,但是大伯拒绝了她们的请求。
二儿子的女儿求爷爷时候说,父亲这些年过得不容易,家里孩子多,种地挣不了几个钱,原本做些生意还有了些积蓄,可是在一次生意中又都赔进去了。生活上不如意,可是看见城里的大哥日子过得很好,还能出国,心理上就愈发不平衡,把一切的不如意最后都归咎为母亲当年跟在后面哭,若不是这样,如今在城里享福的就是自己了。
最后,白书记还是写了信,也不知道法院怎么判的,白书记不说这些丢人的事情。
他们老干部处的人平时也议论这件事情,觉得小儿子应了那句老话“这就是命”。再说,即便你进了城,难道就一定会过得好吗?总是看见人家享福,不知道人家背后的努力。
最后,把所有心里的积怨居然发泄到了老母亲头上,这样的人,就应该枪毙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7-08-12 15:58 楼主住的
楼里曾经来过一伙骗子。
他们是三个人,两女一男,冒充煤气公司检修煤气管道。
然后说你家里的煤气表某个地方不合格,要换一个他们带过来的零件,那零件很小,却售价高达 180 元,那时候还是十几年前,180 元不是小数目。
楼主家里那时候刚完成第一次装修,所以母亲不同意更换。
记得骗子中有个女的,个子不矮,戴着一副眼镜。听闻不想更换,就很大声的说:“现在的人,都是只看钱,不看安全,真出了事情后悔去吧。”当时楼主母亲就急了,上去要理论,另外一个骗子就说:“唉,不说了,不说了,换不换自愿。”楼主母亲有些气不过,那时候也没有客服热线或者什么微信公众号,结果就打了煤气公司电话,不打不要紧,这才知道,煤气公司根本没有安排人上门做检修。等到真的煤气公司人来了,发现更换的那个小零件是劣质产品,价格连 5 元都没有,不仅做不到安全,还真会出事,于是,煤气公司又免费为所有上当受骗的住户做了更换。
住户们于是组团去派出所报案,过了快一年,派出所通知案件破案了。几个住户代表还去法院旁听了庭审。案件中这个团伙大概是有不到 10 个人,经常灵活组合出门行骗,诈骗金额还挺高的。
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不过受骗住户的损失只补偿了一部分,诈骗款早就已经被挥霍了,这一部分拿回来的钱,也是有几个犯罪分子家里给的,争取少判点,有个好态度。
有一次,也是快过年,楼主和一个同事闲聊,过年也是诈骗案件高发时间,就说到了这个案子。那个同事忽然说:“你说的这个人我认识,原来是我们单位的,真的!庭审我还去了呢!”楼主的那个同事原来在一家中型国企,她说,这个女的,就是在楼主家差点和楼主母亲吵起来的眼镜女,原本是他们国企书记的小女儿,小名叫“英子”。
英子是书记最小的女儿,自小也是倍加宠爱。书记的育儿观点就是,女孩不需要多努力,一辈子吃喝不愁、衣食无忧就行了。
所以,英子中学毕业以后,上了一所中专,然后分配到了父亲的单位,去了工会。进工会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会工作轻松,二是经常会弄到各种文艺演出票,三是工会总发东西。
英子上班几年以后结婚、怀孕,从知道怀孕就没来上过班,直到孩子三岁要上单位的幼儿园,这才重新看见她。不过,大家也不以为然,人家父亲是单位一把手,享受特权也是应该的。
英子有两个哥哥,也在这个单位,父亲一直重点培养他们。
大哥正一步步往上走,二哥也是车间主任。后来,老书记退休以后,英子的哥哥就算是正式接班,虽然不是党委书记,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要上位的节奏。
然后,天有不测风云。英子的哥哥在厂长的位置上,某一天要出去看会,下楼以后,忽然全身乏力,一下子就坐在地上,司机跑过来一看,厂长全身大汗淋漓,脸色发白,这会也别开了,直接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一番诊断,是急性白血病,从发病到去世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而大哥的去世对于老书记的打击是巨大的,因为对于这个儿子他给予了很大的期望。结果没过一年,这老书记也去世了。
从此以后,他们家在单位的势力就一日不如一日了。英子虽然也上班,但是过得远不如从前快乐,世界上势力的人有很多,以前她是“公主”,谁都是奉承、恭维、巴结,可今时不同往日了,她多年的娇惯,地位和周围人态度变化她受不了,所以过了一段时间,她自己主动申请下岗回家。
过了一段时间,英子回到单位,说自己在和其他人做生意,
如今生意很好,也很赚钱,特意来看看单位的老同事,其实,大家都知道,她是来炫耀的。那时候,私下大家还说,
这不愧是老书记的女儿,别看这些年就这么晃悠,真到了外面,还是混出个样子来了。直到公安局来单位通知,才
知道她哪里是做生意,原来是出门跟人合伙诈骗。
这是个很小的案件,和那些杀人越货、惊天大案是不能比的。但是,这个案子让人很感慨。曾经在权利中心的人,深知权利的重要性,所以,在位的时候,手里还有可动用的权利的时候,就会千方百计为子女筹谋。有句话说得好: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这个“敬”是什么,是权利。
所以,不能让孩子跌落自己好不容易奋斗而来的阶层,英子的父亲规划得很好,只不过可惜大儿子没有那个命,二儿子和英子不成气候。而国企在那一波的改革大潮中又淹没了,人算不如天算。曾经他也是国企高管,而孩子却沦落成了犯罪分子,彻底从曾经圈子跌落了。
前一阵《建军大业》上映,某位导演批评其中饰演自己祖父的演员形象不佳,其实,这位红三代可能要说的是:我也是个导演,选演员的时候为什么不问问我呢?为什么不问呢?说明人家也不是很在意你,这一点让人很伤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