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没什么不同,就是大小的区别而已,养的越大,对供养者的能力要求就越高,消耗的就越大,当然它的能力也越强,赶尸匠养的那个比如是条小京巴,而当时那个妖人养的这个,就得说是一头大棕熊。

记得我上面的那些扛尸体的行尸吗?也是用它来控制的,其实它们跟湘西赶尸匠赶的尸没有任何区别,只是驱动尸体的这股力量是大是小,被驱动的尸体也的能力也会有大有小,比如说,赶尸匠赶的尸只是让尸体站起来自己走路而已,这是最低的一个级别,而这个则能让尸体搬动重物,干一下重体力活,这就上升到另一个级别了,再往上则可以驱使尸体作战,一般来说,能做到这一点的,差不多就到顶儿了,我是没见过能让尸体干更复杂的事情的。

至于让尸体作战,我想你之前的采访应该都采访到了,在 169 号阵地上的战士们碰上的那些似人非人的怪物,就是典型,那些尸体之所以能这么凶猛,让它们动起来的力量源头便是此物,而且那些尸体里大部分都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不同的人缝合在一起的。

给你说个战例你肯定知道:“7.12 大战”,就是“松毛岭”战役,这一战我军炮兵发挥的威力极其巨大,几乎是在非接触的距离上纯粹用炮击就摧毁了越军的团级作战单位,仅仅是在松毛岭那一个小山头上,我军就一口气用炮群火力击毙了越军 3700 多人,尸体把整个山头的一面都铺满了,伤者就更不计其数,你想想看,被炮群覆盖炸死的人有几个能有全尸的?几乎都是被炸成了‘零碎’,这个妖人就是把‘7.12大战’时那些被炸碎的越军尸体中相对完整一些的挑出来,然后用一种特质的针线缝合在一起,最后再用他养的那股念力进行驱动,就有了 169 号上的那些人形怪物,而他之所以这么做,据我后来的了解,主要是应越军‘废物(尸体)再利用’的要求,而且越南政府和越军作为他的雇主,他想在雇主面前‘露一手’,这才用了缝合尸体这种比较少见的手段。

不过呢,我刚才说了,如果只是靠那股念力来驱动的话,尸体的行动会非常缓慢,这个跟念力的强弱无关,再强也就是赶尸匠赶尸走路的那个速度,但是,这也是这个妖人与众不同之处,在老山战役结束之后的调查之中,我们才弄清楚他除了是个玄门高手外,同时还是个用药的高手,给这些被驱动的尸体上用了一种他研制的秘药,才有了运步如飞的效果,这也就是 169 号阵地上那些人形怪物最后发动冲击的时候能跑这么快的根本原因。

而战场上的尸体,完整的,绝大多数都拿来供养这个东西了,‘7.12 大战’以及其它战斗中被打成‘零碎’的,则尽量收集在一起然后配合秘药做成人形怪物投入战场了,想杀死它们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简单是简单在它们的身体就像一个‘气球’,如果你把它们的身体打烂了,那驱动它们的那股力量就会‘泄露’出来,然后它们就会失去动力,重新变回一具真正意义上的尸体,这时候用大威力武器去打,效果最好,炸烂了就什么都解决了,而难是难在这种能量密度甚大,你用枪打,打上几个小孔,以它的密度那点面积它根本‘漏’不出来,再加上已经是死掉的尸体了,所以没有人体生理上的那些弱点,什么打心脏啊,打头啊,亦或者是打脚啊,对于它们说来都一样,除非你把它脑袋打爆或者是给割下来,而且它们也没有恐惧,没有痛觉,这个也是个挺让人棘手的地方。另外,因为它们被那种力量所驱动,无形之中也被它强化了尸体的强度,子弹打在上面的破坏效果远没有打在普通人身上好,就好像打在肉和打在硬木头上的区别差不多,不过好在当时的枪械,终点动能都够大,可以在造成贯通伤的同时‘开个大洞’出来,所以多打几枪倒也能打死,只是相比一枪就能打死的一个普通人来说,要费劲的多。”

(未完待续)

321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2 14:01

“你是说‘7.12 大战’中越军被击毙的碎尸都被这个妖人拿来改造成那些人形怪物了?怪不得,我之前还听人说被击毙的那些怪物里有的同一个身上手脚长短粗细都不一样,原来不是一具尸体上的,这样说来就讲得通了,不过你说用特制的针线缝合,这个跟其它普通针线有什么区别吗?”我问。

“当然是有的,那些针线是通过他施法炼出来的,属于法器的级别,不是俗物,就跟我与师父随身带着的红绳一样,只是门派不同作用不同而已,用军事术语说,这些都是就是在各自玄门体系下的‘武器装备’。”散人说。

“你还说他是个用药高手,什么药能让尸体健步如飞?听着有点不可思议。”我说。

“更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呢,你一点一点听我说,一会儿我会详细提到这件事的。”散人说。

我一看他这话锋真是转变的够快的,之前直言不讳,现在开始频繁卖关子,不过想来也正常,之前说的那些可能对于他来说都没什么技术含量,而现在要讲的内容就比较敏感了,所以卖卖关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有些话说的太直白了反而没有说服力,跟我们做记者的一样,得会营秘感”。

说到“7.12 大战”的“松毛岭战役”,我在本篇采访实录的前言中曾经提到过,这里就再补充两句题外话(各位看官不要嫌烦啊)——当时叶剑英元帅看过此战的内部录像后不禁感慨道:

“淮海战役以来还没有见过这么多敌人尸体。”

用散人在上文中的描述就是“尸体把整个山头的一面都铺满了”,这话的确不假,因为在我军的官方报道中也有过类似的文字记录,原话是:“7.12 一战,越军在松毛岭上留下了 3700 多条生命,尸体把山坡都盖满了。”不过可能大家对 3700 人被炮群击毙这个数字不太敏感,因为听着好像不太多,看过那些波澜壮阔的战争史,类似斯大林格勒会战这种极其残酷的超级大战,一战之下双方阵亡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人都不在话下,那么相比之下 3700 多人的数字的确好像有点“拿不出手”,但是,如果要这样对比的话请不要忽略一个前提,那就是这 3700 多名越军只是在1984年07月12日凌晨5整到下午13点左右之间这8个小时之间完全被我军炮火击毙的,而且地域仅限于松毛岭这一个地点,换句话说,被击毙的这些越军根本没见着我军的人影,未发生任何视距内的交火,就被铺天盖地的炮弹给“送回老家”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如此小的交战地域内,完全用火炮完成视距外的、如此高效的大规模歼敌,并彻底挫败粉碎敌方团级战役作战行动与企图的战例,“松毛岭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可以说的上是绝无仅有的,而那些动辄伤亡几十万上百万的超级大战则是交战双方在广大的交战区域内反拉锯数个月甚至是轮年计算的时间才累计造成了如此巨大的伤亡数字,相比之下,单位时间内的伤亡程度与战果,这些战例还真比不过“松毛岭战役”,尤其是后者纯粹用火炮歼敌的战果,更让目前其它所有已知战例自愧不如。

(未完待续)323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2 14:17

“那么 142 号阵地上的那两种怪犬又是什么呢?就是一种咬人,一种以自爆的方式溅射有毒液体的那两种。”我见散人暂时还不准备说用药的事情,便把话题拉回到原先的轨迹上,顺着他的话锋继续往下问。

“在 142 号阵地上碰到的那两种像狗似得玩意,那当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它俩属于那妖人所在地域的一种‘特产’吧,我跟师父属于标准的中原派系,刚开始还真不了解这玩意的来路,后来干掉妖人之后研究了一番,才大致弄清楚妖人在祭台后面弄的那口大锅,就是‘生产’,更确切的说是‘熬制’这玩意用的,具体过程比较重口味,我就不给你细说了,反正也离不开尸体,这里我给你说个冷门的小知识:在玄门之中,一般不论高低,只要是法器,其诞生的过程都被称为‘炼’,比如说我刚才说的我们门派的红绳还有妖人的针线,就是‘炼’出来的,因为这个过程是对原本普通物品的一种升华,所以用‘炼’这个字眼,而那些被用于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的东西,比如 169 号阵地上的人形怪物,还有现在说的这两种怪犬,那都被称作‘熬’,因为这个过程是对生命的一种摧残,所以才‘熬’用这个字眼。

至于在 142 号阵地上出现的第二种,也就是你说的那种可以‘自爆’,向外溅射有毒液体的那种怪犬,它背后类似‘瘤子’里的液体,就是这妖人自配的一种液体剧毒,腐蚀性非常强,尤其是对皮肉的伤害特别大,我们当时还提取了一点样本拿回去做了测试,发现它对肉体的腐蚀性比‘王水’(注:什么是王水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它又称“王酸”或“硝基盐酸”,是一种虽然不如魔酸,但完爆浓硫酸与浓盐酸的强腐蚀性化学物质)还要强,最关键的是持续性比‘王水’这种化学产物强多了,而且现代的话来说还状态稳定,不易变质,并极其不易挥发,粘在身上要么腐蚀到它消耗殆尽,要么足量的话就把你腐蚀个前后通透为止,反正是阴毒的很。

我师父这个人呐,生性认真,喜欢钻研,我前面说的那些林林总总的东西,在此之前虽然同道中人大部分都有所耳闻,甚至是精通此道的,不过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后来我师父就根据此战的经验,进行了一个很详细的总结,并起草了一本小册子,在小册子里面给它们逐一进行了命名和特点注解,比如那种不同于碳基生命的能量生命形式,用我师父起的名字就叫做‘雾仙’,用‘雾仙’与秘药驱动的那种人形怪物,则叫做‘走影’,两种外形像狗的怪物,不带腐蚀液体的叫做‘花口’,带腐蚀液体的叫做‘肿毒’,这些都是根据它们或内在或外在的特点进行命名的。

后来这本小册子还在我们同道之中传开了,再加上我师父在这个圈子里也算得上是德高望重,我们门派也属于大派,又有大师伯这种身居显官,乃至师爷这种老前辈的影响力,最后经过这几十年的时间吧,册子里的内容也就成了玄门中约定俗成的‘官方内容’,大家都这么叫,基本全都引用我师父总结的成果,前几年我给他过大寿的时候他在席间还提起过此事,对此他非常自豪,说这也算是为同道做了一点事情。

不过他虽然总结了这些东西的成因、形态、克制方法以及取了统一的名称,但都没有写具体的炼制或培养方法,原因也很简单,不是他不知道,而是这种东西如果公开出去,那被心术不正之人掌握了,将是非常危险的,还是那句话:这些内容属于顶级的‘行业机密’。”散人说。

(未完待续)

325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2 15:18

昨天发 66 式 152 毫米牵引加榴炮的图又少发了一张,今天补上,这张图也是对越作战期间的我军 66 式加榴炮炮群,图为正在向越军猛烈开火: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191049.jpg{EIMAGE}

328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2 15:48

这两天更武器图都在说火炮,那么今天楼主来更武器图就说两种在本篇采访实记中没有提到,但在对越作战中发挥作用非常重大的火炮,第一种是 56 式 85 毫米加农炮,该炮到了对越作战期间,不论是 1979 年的边境反击战还是 1984年的“两山轮战”,都已经不算是什么先进武器,其射程与威力也远不如在大规模炮击中大放异彩的 66 式与 59-1 式,但它却凭借着自身的一些独有优势与我军的正确运用,斩获了非常丰硕的战果,简单地说,就是该炮战斗全重非常轻,只有 1.725 吨,在越南山地、林地密集,交通恶劣的环境下,可以由步兵直接以人力牵引部署到各种山头、树丛之中,然后以递进直射的方式对目标发起猛烈且突然的打击,并且可以跟随步兵一同发起进攻战斗,在最一线为步兵提供直射火力支援,这是

在此引用两段我军对 85 毫米加农炮在对越作战期间的评价:

“85 加进入阵地之后,头疼的就是敌军了,它的威力虽然不如重炮,但毕竟是炮,炮弹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不是敌军步兵手里的 40 火,无后坐力炮、掷弹筒这些东西可以比的,同时,它射程要远于对面的重机枪、高射机枪。由于分散配置并构筑了坚固的炮阵地,对面少量重炮也难以威胁。

这玩意是越军步兵的心腹大患,一次最惊心动魄的抵近射击中,我军炮兵把 85 加推到了离敌阵地只有 200 米的发射阵地上,只有轻武器的越军只能对着 85 炮的防盾绝望地射击,叮叮当当声中被一发炮弹炸上天。”

“与攻击发起前的炮兵准备不同,85 加的火力可以一直伴随步兵到几十米,甚至可以在我军正在冲锋时突然开火一发入魂,这样精准而突然的火力根本无法防御,是口径再大的榴弹炮都做不到的。”——————————————————————————————————————有上面的两段话可以看出,我军对 85 毫米加农炮的评价非常高,而能让这种并不算先进的武器发挥出如此出色的作战效能,简单的讲,其精髓就是我军将 85 毫米加农炮“降级使用”,作为“步兵炮”来使用,该炮虽然火力比不上重炮,但吊打无后坐力炮、火箭筒一类的步兵携行重火力还是轻而易举的,属于“碾压式打法”,既不搞平级对抗,用高级武器打你的低级力量,比如用坦克打步兵就属于这种打法,而用 85 毫米加农炮压制越军的轻武器,也属于这种打法,到了现代,我军则用各种威力更强,机动性更好,防护性能更高,火控系统更好,综合战斗力更加强大的自行突击炮(如02 式 100 毫米轮式突击炮)取代了当年 85 毫米加农炮的战术地位,光荣的传统不仅得以延续,而且还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而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军对 85 毫米加农炮的使用亮点的话,那就是:“精心选点靠前配置,抵近直瞄,百发百中,见血封喉”。

如果当年与散人师徒一起执行对妖人“斩首行动”的侦察排能带着一门 85 毫米加农炮,那也许情况就会简单的多了,不过毕竟 85 毫米加农炮有将近 2 吨的战斗全重,执行渗透作战的单位携带这种武器不太现实,这里就是我自己姑且这么一说,各位看官也姑且这么一看,不必当真。

下面4张图中,图1、2为56式85毫米加农炮的正面(图1)与反面(图2),图3为该炮的直射状态,图4为对越作战期间我军步兵使用人力牵引的方式将该炮拉上山地进行部署的珍贵历史照片。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192673.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192689.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192692.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192714.jpg{EIMAGE}

331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2 16:08第二个要说的同样也是一种“老炮”,而且与 56 式 85毫米加农炮一样,都是“56 年生人”,该炮既——56 式 160毫米迫击炮,该炮虽然有自重大、射程不远、射速较低等缺点,但正所谓“一白遮百丑”,该炮有一个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弹丸威力极大,甚至远远的超过了以毁伤力著称的 66 式加榴炮的 152 毫米弹丸(因为迫击炮对射程要求低,初速可以较慢,所以弹丸承受的推进药压力就较低,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弹丸弹壳做的更薄,内部装药更多,从而单发威力更大,所以该炮单纯从口径上来说只比 152 毫米弹丸大了 8 毫米,但实际装药则成倍提升,所以单发毁伤力极强),在实战中创造过一炮击毙 40 余名越军外加一个前沿指挥所的光辉战例。

除了对越作战以外,该炮还参加了时间更早,发生于1958年08也23至10月25的“炮击金门”(也称“金门炮战”)之战中,它的炮击让挨炸的国民党金门驻军以为“共军”装备了小型原子弹炮。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该炮可怖的毁伤力。

(注:该炮与一般常见的炮口装弹的迫击炮不同,它采用了后膛装药,图 1 中可以看出该炮得益于这种设计,也可以在炮架上进行抵近直射,以该炮的毁伤力,抵近直射的效果那是极其恐怖的,而图 3 中大家则可以看一看该炮炮弹的大小,就不能想象它为什么威力这么大了,图 4 则是该炮炮弹的清晰彩照【中间两枚最大灰色者】,两边其它弹药在它的映衬下都显得十分的“娇小”

注-2:图 2 中该炮炮口的环状物为炮口密封器上的牵引环,用于使用汽车等平台牵引该炮进行机动时时候)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194468.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194479.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194481.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194485.jpg{EIMAGE}

332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2 16:09

好了,今天的武器图就更到这里了。

(未完待续)

333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3 12:21

“那真是术业有专攻,专业的就是不一样。

不过也由此可见,这场较量的‘含金量’非常高了,是顶级高手之间的对决。”我说。

“不谦虚的说,是这样的,不论是我师父还是对面那个妖人,以其能力不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算得上是玄门中的顶尖高手,而我在当年虽然称不上顶尖,但在‘第一梯队’的末尾挂个名头还是没问题的,说出去个名字,圈里还是有人知道的。”散人这话说的倒也不客气。

“那你们在之后与他的交战中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吗?”我问,前面铺垫了这么多内容就是想听到底他们之间是怎么打的,所以问出这个问题之后,便做好了“洗耳恭听”的准备。

“困难当然是有的,而且不小,当时伴随着火箭弹的爆炸,侦察排的战士们几乎是同时开火,几十条自动武器集中火力对准那妖人就往死里打,但出乎我们所有人意料的是他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反正远超正常人,怎么说呢,那快的就像是一条鬼影一样,虽然说不上能在近距离躲开子弹,但绝对在那个间隔上可以让你来不及瞄准,你刚刚瞄准好准备击发,他就闪到别的地方去了,子弹只能‘跟着’他跑很难真正的击中他,不过从子弹打在他身边的地面上然后掀起的‘土柱儿’来看,之前用火箭筒与无后坐力炮集火攻击尸堆的目的达到了,因为‘进食’的过程被外力强行打破,‘雾仙’受到了惊吓,离开了现场,虽然侦查排长打他的那枚火箭弹被‘雾仙’给挡了下来,但那是出于‘主仆’关系的本能,等时间一拖长,尸堆被打了个乱七八糟,‘雾仙’‘没饭吃’或者是不能好好‘吃饭’了,它就不干了,这就好像是一个重要的玄门仪式被强行从中间打断了一样,自然就不能完全的发挥作用,后来我师父还说,当时幸亏赶上了‘雾仙’正在‘进食’,如果碰上的是这家伙已经吃完了尸体,那个时候是它最强大也是最听话的时候,那可就麻烦大了,妖人指挥着它跟我们斗,我们这些个人能不能奈何得了它完全没有把握,就更不用说妖人本人也是个极难对付的‘茬儿’了。

对了,刚才我忘了说,‘雾仙’这个东西,虽然‘脾气不好’而且很厉害,但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就是在‘进食’的时候非常脆弱,这个时候如果你攻击它攻击的比较到位,那么虽然不能将其杀死,但可以把它吓走,我师父要求打掉尸堆的原理也就是这个,没了‘雾仙’的保护,妖人的能力就减掉了一大半,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也还是太不好打了,之前说过,他是个用药高手,从他的身法上来看,他肯定也是常年给自己用药,然后再加以一些他们那些旁门左道的术法,让他获得远超常人生理极限的能力,比如我方才说的他能让战士拿着枪追着他打却打不中,要知道侦察排的那些战士,枪法可都是‘杠杠的’,所以当时他本人体现出来的第一个碾压普通人的能力就是跑得快!

这么说吧,整整一个排的侦察战士,在距离不远且每人射击技术都十分精湛的情况下,对着几乎没有遮蔽物的开阔地上这么一个大活人进行集中火力射击,几乎每个人都打掉了至少一个弹匣,地面上打的‘土柱儿’‘蹭蹭’直冒,却一枪都没有打到,你可以想象他的速度有多么快,而且不仅是直线速度快,转弯时也非常灵活,经常性的可以直接进行直角转弯,一点缓冲余地都没有,太可怕了,凭着这个能力,他在密度非常高的火力下频繁的进行蛇形走位,才能如此从容的避开这么猛烈的打击。

然后赶在大部分人都在换弹匣这个火力最弱的空档,妖人双手在空中一挥,怪叫了一声,那些堆在一起的尸体,以及后面还没扔进大锅里的尸体,还有充当苦力背尸的那些行尸——他们的脑袋,统统被一股外力从身子上给‘拔’了下来,你想想看,那可是至少数百具尸体上的数百颗脑袋啊,这些脑袋因为是被硬生生拔下来的,所以脖子的断口处参差不齐,长短不一什么样的都有,还有的下面连着一大截颈椎和脊柱,这些脑袋在脱离身体之后先是悬浮在了空中,然后等妖人张开双手往我们这个方向一挥,数百颗高度腐烂,露着腐肉和白骨,丑陋无比的人头就直奔我们而来,那个场面,说实在的,我当时看了腿肚子都有点转筋,我师父也是一惊,他后来给我说,千算万算还是小看这个妖人了,开始以为他就是靠养着的那个‘雾仙’才能这么作祟,外加吃点药,练一些邪功而已,可见到这一幕之后才知道,这家伙的本功练的居然是降头,越南地处中南半岛,是典型的东南亚国家,在那一片会降头术并不稀奇,几乎每一个玄门中人,不论正邪,多少都会一点,但练到他这个程度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传说中练成之后可以刀枪不入的飞头降也没有他这个这么可怖,据我所知,曾经有降头师练飞头降,可以把自己的脑袋从身体上移出去,脑袋下面还挂着一大串心肝脾胃肾,然后晚上吸食活物的鲜血,在日出前再回到身体上,吸满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功力与道行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到那时候脑袋飞出去,就可以不挂着内脏,只飞一颗头,而且习练者本身也将达到铜皮铁骨、水火不侵的境界,但相比之下,这妖人使出的这一招,明显比飞头降厉害多了,首先当时虽然太阳已经开始落山,但距离天黑还早着呢,飞头降是不能见阳光的,而且必须在晚上子时中刻(大家都知道,我国古时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 2 个小时,而子时既是 23 点至凌晨 1点这两个小时之间的时间段,所谓‘中刻’,便是指子时过了一半处于中间的那个点,也就是凌晨 0 点以后,既夜间 12点以后)以后才能使用,可他却无所谓,其次就是即便练成飞头降的降头师能控制自己的脑袋飞出去已经极为不易,他居然能随随便便控制这么多尸体的脑袋同时飞出去,从他发功不需要任何准备步骤与仪式来看,这在他的手里完全就是一种很普通的技法,但这种技法完全超出了我当时的认知甚至是理解能力,而我师父那会儿虽然见多识广,但毕竟是中原人士,对东南亚那一片的同行了解的并不多,所以也只是听说过但没见过真正的飞头降,那一次是头一回开眼,而且头一次阵仗就这么大。”散人说。

(未完待续)359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3 12:39

“几百颗脑袋在天上飞?这个场面要不是亲眼所见的话的确不好想象,感觉肯定相当恐怖,不过脑袋飞过来是怎么攻击呢?是像‘肿毒’一样靠近目标后爆炸吗?”我问,其实我刚一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是很震惊的,但转念又一想,既然前面都说了他能驱使死人走路、干活甚至是作战,那让脑袋在天上飞貌似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虽然按照散人的说法,前面这些事情是主要依靠“雾仙”来完成的,然后再辅以药物,而现在“雾仙”跑了,他纯粹凭借的是自己的力量,虽然还是很不可思议,不过毕竟散人再三强调这个妖人的道行极深,再加上既然已经说到这里了,信与不信都得先说完再论,所以我便没有像之前一样发出刨根问底的疑问,而只是接着这个话题进行推动性的提问。

“不是,是靠咬!”散人说这句话时,特意加重了语气。

“脱离身体的脑袋还能咬人?!”这个就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了,我虽然经过这些采访后已经对老山前线的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比较具象的认知,早已做好了再出现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可以“欣然”接受的心理准备,可当散人这么说的时候,还是不免有一些惊讶。

“是的,而且咬的很厉害,那些头的飞行速度不慢,跟麻雀差不多,但是有个弱点,就是在飞的过程中几乎不能转向,转向就得完全停下来,所以只能飞直线,脑袋有比麻雀的体积大多的,所以如果稳住心神用枪打,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侦察排的战士们都是在两山轮战中身经百战的精兵,可即便是见惯了生死的他们,头一次见到这种有悖常理的场面,还是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不过毕竟是精锐,骚动很快被控制住,没有发展为恐慌,在排长的指挥下,这些战士们就开始依托潜伏点抗击飞过来的这一堆脑袋,但我想从那一天起,这些战士的世界观也因此遭到了完全的颠覆。

话说回来,也幸好那些脑袋的防护力并不高,都已经在严重的腐烂之下‘糠心儿’了,一个短点射,甚至是一个单发直接命中,就能将其凌空击碎一个,81-1 式自动步枪真是把好枪,精度非常高,而且皮实耐用,威力也大,打这些脑袋基本上就是一枪一个,我记得就在潜伏地的正前方上空,不断有脑袋被击碎落地,随着距离越近,子弹击碎头颅的密度就越来越大,被打爆的颅骨碎片与干瘪的皮肉跟下雨一样往地上掉,而枪声与‘啪-啪-啪’的骨头爆裂声都响成一片了,从我当时所在的那个偏侧面的位置看去,就好像再‘放礼花’一样。

但是虽然战士们枪法很好,手中的武器也顶用,但奈何这些‘飞头’实在是太多了,去处我跟师父没有强,一个满编的侦查排一共就 36 个人,36 个人要在短时间内面对近距离上数百个高速移动的空中目标,那难度太大了。

你想想看,就几十米的这么一个间隔上,好几百颗脑袋一起往这边飞,你要克服恐惧去打它,它飞的还相当快,我们人又少,36 个人就是每人都是枪枪命中,打上三次才能消灭 100 零几个,那还有上百在后面等着呢,到了那时候就已经飞到跟前来了,再想拉开距离打就已经来不及了,然后我们就跟那些脑袋陷入了混战,那‘飞头’不仅外形恐怖,数量多,而且咬合力还十分惊人,这期间有两个场景我印象非常深,第一个是一个战士拿着步枪一口气打掉了几乎 5、6个‘飞头’吧,结果因为之前的消耗打的没子弹了,正想伸手去掏子弹袋上的弹匣重新换弹,就被一个‘飞头’咬在了拿枪的右手手腕上,这个飞头的上面还带着顶越军特有的那种扁头盔,一看就是个越军尸体的头。

而他被咬中后就是一声惨叫,我听的清清楚楚,眼看着那个‘飞头’直接就把他的手给从手腕处咬断了,那只断手握着步枪掉在了地上,紧接着又是一个‘飞头’,这次咬在了他的脖子上,就一下,整个颈动脉都被撕开了,当场血流如注,那名战士口鼻里喷着血,瞪着眼睛就这么栽倒在了地上,但那两个‘飞头’还不放过他,追到地上去继续啃咬,第二个是另一个名战士,他因为距离太近,没有射击空间,也可能是担心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开火会误伤自己人,他就把枪倒过来当棒子用,拿枪托去抡这些‘飞头’,打掉在半空中的两个之后又有一个飞过来正要咬他,他情急之下把手里的步枪一横,挡在了自己面前,那颗‘飞头’一口就咬在了步枪的护木上,发出一阵‘咯吱咯吱’的声音,也就 2、3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