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事件放在一起写,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它们都发生在同一年,也就是 1995 年。
好了,闲话不多讲,我们切入正题,从第一个真实的“传说”开始——
(未完待续)
2319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19 13:46
都市传说(壹)之 1995 年成都僵尸事件
公元1995年07月29日,此时的成都已经进入“三伏天”的中伏,亦为全年中最热的一个时间段,府南河发生多起人员疑似溺亡惨案,盛夏时节,在那个空调还未普及的年代,人们为了消暑避热,选择进入河道、水库等地点游泳者不在少数,而每年这个时间段也是溺亡发生率最高的一个时期,所以河道中发生此类事件虽然令人惋惜,但并不稀奇,但为什么偏偏在 1995 年发生的这几次要用“惨案”来形容呢?因为这些漂浮在河道里的尸体,并不寻常。
根据成都市府南河府南派出所的出警日志中的记录,当日有市民杨某在河边钓鱼,发现河中有黑色大块漂浮物,用鱼竿将其翻转后发现乃是一具浮尸,惊吓之余遂报警,府南派出所接到报警后出动警员两名,先对现场进行拍照取证,后联系当地武警消防单位在城市管理部门的协助下,使用河道垃圾清理船只对尸体进行打捞,但在打捞过程中,又先后在距离第一处捞尸点 150 米、170 米及 230 米外的两处地点发现3具尸体,加上第1具,死亡人数上升至4人,更为关键的是,这 4 具尸体呈现出的死亡特征十分诡异且几乎完全一致,而从尸体上所穿服装等细节则可以判断出其死前并未下河游泳,由于死因不明且死者人数较多,公安等有关部门当即便立案调查。
也许当时所有在场人员并不知道,这 4 具尸体将揭开一次建国后的著名“涉灵事件”的大幕!这就是曾经让整个成都城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的 1995年僵尸事件。
关于该事件,我事先利用权限便利查阅了部分当地相关部门的记载,在排除掉民间特别是网络传言的不实部分后发现此事在细节方面的复杂性远超过之前的想象,从警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一下警员配发一种以桃木作为弹头材料的特殊木质子弹以及身带桃木挂件等细节来看,这就绝不是一起简单的“古尸暴起伤人”灵异事件,否则也不会对警用装备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要知道专门从立项到开始研制并研制成功建造专门的生产线生产一种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的木质子弹不是一纸行政命令就可以办到的小事情。
(注:关于桃木子弹,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它与普通子弹的不同:我在多次努力之后终于经过协调找到了一枚当年使用桃木木质弹头的特殊子弹,并且还是原装产品,规格与51 式 7.62×25 毫米手枪弹一样,只是弹头为纯桃木加工而成,这种子弹与现在常见的非致命橡胶子弹有诸如都是采用“异质材料弹头”【既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弹头都被称作异质材料弹头”】的类似之处,不过也有明显不同,就是橡胶子弹的本质是非致命弹药,而桃木子弹则是“正经八百”的致命弹药,具体说来就是该弹弹头外部依然有像普通子弹一样由黄铜制成的被甲,只是将弹头更确切说是弹芯将金属材料变成了优质桃木,而用黄铜被甲包裹桃木弹芯主要目的为了增强桃木弹头的强度,因为毕竟桃木是木材,机械性能不比金属,在发射药与膛压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发射木制弹头容易导致弹头还未出膛就已经因为巨大的膛压而碎裂,丧失射击能力,而黄铜被甲则可以在发射的一瞬间作为“护套”,帮助桃木弹头抵消膛压,然后让弹头完整的顺利飞出,但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这种被甲比普通子弹的被甲多了一道工序,就是沿着被甲中线有一条用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切割缝,这条缝保证了弹头飞出后被甲保证了桃木弹头不受到破坏的同时,也在发射药燃烧后产生的膛压作用下自动沿着这条切割缝开裂脱落,让桃木弹头露出来以击中目标发挥效用,要在大批量生产的子弹上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海量且严禁的计算。而如果黄铜被甲没有这条切割线,就会使桃木弹头飞出后一直包裹在黄铜被甲之下,无法或者是很难直接接触目标,那样将导致桃木弹头完全无法或者是很难发挥效用,这也是此设计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至于该子弹的使用效果如何,下面的正文相关内容中会有详细提及)
介于以上种种情况所反馈回来的信息,我出于作为记者对事件的敏锐性,我断定这期重大“涉灵事件”一定非同小可,否则不会同时在官方与民间两个层面同时引起这么强烈的关注,那么我就决定将它作为此次《都市传说》系列采访实录的开篇事件,打定主意后,我带好已经查阅的大量相关资料立即动身前往当年的事发地——四川省的省会,成都市。
经过以成都市落脚点的多地走访,我在走访了大量相关人员后并在他们之中进行了筛选,制定出了要详细采访的名单,然后再逐一预约,这个过程听到了很多无法证实真伪的细节,更有很多与事件本身完全无关的内容,那为了本篇事件还原的质量,就不表了,只将提炼出的关键部分汇总成文字,向各位看官展现出来。
不过由于整个事件牵扯面较广、人员较多,过程相对复杂,所以在采访中除了与事件直接相关的内容以外,还会涉及到大量的相关话题,尤其是在作为本篇重点的玄门部分中,虽然这些话题可能不牵扯到事件发展的主干,但为了能将整个事件展现的更加立体与饱满,以及体现出一些文化层面的东西,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写一写,说一说的。
除此之外,在牵扯到国家、灵异、玄门等方面,从“构成元素”的角度讲,该事件与《越战诡事》中与“活体生物兵器”交手乃至斗法的事件发展过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本质的不同,比如老山战役中所发生的种种情况,属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行为,而这起发生在成都这个我国腹地城市中的灵异事件相比之下少了一些惨烈的正面战斗(注意:只是少了,但不是没有,具体情况这里暂且不表),多的则是艰难的侦破与追查过程,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各方力量也都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好了,说在前面的话就写到这里,按照我的采访顺序,先从第一个讲起:
(未完待续)
2322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0 01:00
看到各位看官的支持,楼主非常感动,你们的捧场就是楼主最大的动力,不过介于时间问题,在这里就不一一回复了,但楼主还是要再次独立开一楼向大家谢过(抱拳)
2349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0 01:29
楼主又来更图了,今天更的主要是一些有关《喋血神农架》篇之前没来得及发完的图片:图 1、2 为野人脚印的石膏模型,长度约为 48 厘米,而42 码的人类脚长换算成厘米也不过只有 26 厘米左右,对比之下就显示出野人的脚掌之大来了,不过即便是 48 厘米的大脚也只是未成年野人的水平而已,真正的成年雄性野人,脚掌长度可在70甚至是80厘米以上,宽度则超过30厘米。
图 3 是包括野人在内的几种典型灵长类动物的脚印外形(注意:图中的脚印图画只是用于分辨外形区别,但为了方便对比,所以讲比例进行了统一,实际上这四周灵长类动物的脚印大小都各不相同,而野人无疑是其中最大的)。
图 4 为野人在神农架外围遗留下的睡窝,从这一点来看就能分析出野人的智能水平远在除人类之外的其它所有已知的灵长类动物之上,而且从细节与出现地点来看,这种睡窝还只是智能水平在野人种群之中最低的棕毛野人所为,至于高水平的另外四种野人,则已经发明出了初级意义上的“床”。
图 5 为刘民壮教授搜集到的带有头皮的野人毛发。
图 6 为神农架外围旅游区的“野人目击地”,曾经有人在这里与野人近距离遭遇过,牌子上则是相关简介。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314313.pn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314314.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314317.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314319.pn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314322.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314324.jpg{EIMAGE}
2350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0 01:30
好了,今天的图就更到这里了。
(未完待续)
2351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0 18:35
让各位久等了,楼主来更贴了
2379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0 18:50
(1)受访者:法医张公昌
在采访室准备好后,我率先发问:“我在翻阅相关资料时发现,这次溺亡事件被称为‘惨案’,是因为死亡人数达到 4 人的原因吗?”“不是,确切的说那 4 名死者也不是死于溺水,而是出于一种非常特殊且无法解释的原因导致了死亡,是一种不可抗力的外力。”张公昌说。
“‘不可抗力的外力’是一种什么力量?能说的具体一点吗?或者说这是一种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我说。
“当时我们首先排除的就是自然因素,因为经过市局十几名法医的联合判断,都没有见过以及处理这种死亡原因的尸体的经验,而如果说是人为因素的话,我们也不敢确定,因为实在是太蹊跷了,这么说吧,4 具尸体在打捞上来交到我们手里的时候,通体冰凉,甚至在体表有霜挂现象,要知道在自然界中出现霜挂起码要在 0 摄氏度或者以下才可能出现,但当天的气温我记得很清楚,捞出尸体的时候正好是下午 1 点半左右,正是气温最高的时候,工具箱里携带的温度计指数一直在 39 到 40 摄氏度之间徘徊,这么高的气温下,在来之前我们听说是 4 具泡在河水里的尸体,都担心尸体会不会已经发生‘巨人观’一类的严重腐烂现象从而导致难以摸清真正的死因,但实际接触到尸体后才发现,尸体不仅没有腐烂,反而机体上出现了一种类似蜡化的现象,表皮发黑,肌肉组织萎缩向内塌陷,然后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体表温度极低,并有霜挂现象。
这种情况,一般常见于死于体温过低后又常年躺卧在低温环境下的尸体,比如在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等山峰的登山通道上的那些因为登山或者是其它原因在上面遇难的遇难者尸体,基本都是这种样子,换句话说,当时那 4 具尸体类似于一种天然的‘冰川木乃伊’状态,可盛夏时期的成都府南河里怎么会出现有符合‘冰川木乃伊’特征的尸体,这就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了,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在高温环境下这 4 具尸体居然没有发生解冻,也就是说,它们从被捞上来以后,就一直处于这种低温状态。
另外,死者身上的衣物也很特别,其外观就好像是化纤材料被高温炙烤时瞬间萎缩之后再定形的样子,这又与尸体上的低温特征相左,实在是太奇怪了。”张公昌说。
“那么这种无法解释的现象是特殊的死亡原因造成的吗?或者说是与死亡原因有关吗?”我问。
(未完待续)
2381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0 19:11
“应该说是的,这种情况在此之前我以及我的同事们都是没从没有遇到过的,完全没有处理经验,最后经过简短的商讨,决定对尸体进行逐个解刨,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共同点或者是另外有用的线索。
而在解刨的过程中的确有一些新发现,但也出现了更多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说 4 具尸体的内脏全部呈现极度干瘪的状态,好像经过了脱水处理,腹腔、胸腔内部则有烧灼痕迹,但与一般的高温烧灼又有不同,那种烧灼是一种低温灼烧伤,用专业术语说这是‘辐射型烧伤’,一般情况下常出现于液氮直接并长时间的接触人体后导致细胞组织迅速脱水而干燥并形成的肿胀、发红直至受伤组织坏死变为黑色痂的伤痕,这种极其特殊的伤痕为什么会出现在死者的体内,那会儿我就在想,难道是有人向着 4 名死者的体内注入了大量的液态氮?可仔细琢磨一下这又完全不可能,首先尸体表面完好,没有大型创口,其次如果是通过口腔注入的话,那么食道与胃部肯定会留下明显的,相应的低温灼伤痕迹,但也没有,所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就完全搞不懂了。
不过事关重大,市局里的法医组连夜开会讨论,然后各自提出观点进行汇总并形成文字报告,最后配合司法鉴定,将其定性为一次‘特殊手段的他杀案件’,案件性质被明确为‘他杀’之后就立马进入到了刑事案的侦破程序,然后接着便是全力攻关,不过因为的确是缺乏经验外加情况棘手,当时所有人都是一筹莫展,无法解释尸体的死因以及出现的这些奇怪现象。”张公昌说。
“那么后来事件的突破点在哪里?是通过什么手段发现死者死因的?”我问。
“突破是有突破,但让我说确切的死因,我到现在为止也不敢下定论。”张公昌说。
“好吧,那咱们就先来说说有哪些突破吧。”我说。
“这个事说来还有一点巧合的因素,当时因为实在是毫无头绪,不知道从何入手,在开了好几个会之后,市局领导也没办法,就只能搁置起来,但催促我们要尽快拿出可靠可信的结论来,我回家之后正巧赶上有个朋友约我吃饭,我这个朋友从广义上来说也算是我的同行,他是中医世家出身,之后承祖业也在当中医,家里有块祖上传下来的牌匾,在成都市还有一家古香古色的药铺,他的药铺很有特点,是开出药方后完全用手工研磨的中药材给病人治病,‘望、闻、问、切’这一些中医的传统技巧他都很在行。
他平时比较爱喝酒,而我高兴不高兴了也喜欢小酌几杯,所以闲来无事的时候我俩就喜欢我找他或者是他找我在一起小聚一下,当时那次就是他找我,在吃饭的那天我们俩在一家小饭馆坐下,因为这事搞的我挺郁闷,所以喝了点酒之后我就把事情经过给他说了,大致意思就是说明了尸体上那些难以解释的伤痕以及现象,本来嘛,我只是想排解一下心情而已,也没报任何希望他能给我什么意见,没想到他听完之后立马就从微醺的状态精神了起来,拉着我非要让我带着他去看看那具尸体,你要知道,那时候虽然不像现在管理的这么严格,但带外人进入法医解刨室可是严重违反管理条例与纪律的行为,在这个领域里,与法医有关的事情都非常敏感,因为往往涉及到一个案件的重要证据,如果被毁坏或者是出现其它情况,损失是很难弥补的,甚至是会影响和改变一个案件的最终结果的。
可我拧不过他,再加上我也多喝了点酒,被他三说两说就说的心活了,我当时考虑的是这么耗下去也的确没办法给局里一个交代,除非昧着良心瞎编一套自己都不相信的说词,但我又不甘心,第一回碰上这种离奇的情况,不想就这么蒙混过关了,毕竟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我那时候的第一动机就是想搞清楚这 4 具尸体到底是怎么死的,所以他既然感兴趣,那就叫他看看,只要不对尸体造成器质性的改变,也就无所谓了,当天晚上,我带着他到了解剖室,那 4 具尸体就摆在那里,他先是围着尸体各转了一圈,在第一具的身边停下,然后就开始翻眼皮、摸脉搏这一套,我一看之下还挺生气,心想这人都死成这样了,还摸脉搏有什么用?眼珠都瘪成葡萄干了,要能从这里面看出猫腻来,我们这一群医科大学毕业的人也不至于这么大眼瞪小眼的毫无办法了,可他连看带摸弄了半天,就‘嘶嘶’的连续倒抽了好几口冷气,我想可能是发现什么了,就问他,他说死人虽然没有脉搏,阳气会随着机体的消亡而消失殆尽,但同样的道理,平衡阳气的阴气也是如此,可这具尸体的阴气极重,几乎充斥在尸体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此阴气非彼阴气,之后他让我试试是不是站到尸体旁边的时候比别的地方冷,那种冷是一种彻骨的冷,而不是单纯物理上的低温能造成的,我这里要说明一下,我在原则上是个唯物主义者,但是我尊重科学的同时也尊重未知,所以我对于他的说法并没有给予否认,而是亲身尝试了一下。
的确,在白天我们搬动这具尸体的时候在感到尸体又凉又硬的同时也稍稍感觉只要靠近尸体就有点不对劲,但当时头上‘顶’着一个大太阳,感觉不明显,但现在到了晚上,那种透骨的寒气就特别明显了,完全不是心理作用,更何况作为法医,尸体我见得太多了,绝对不会因为害怕或者什么的而对自己有心理暗示,这一点我还是很有自信的。然后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尸体散发出的是阴寒之气,是一种中医理论上很容易让人生病的浊气,它能通过人体的七窍、伤口甚至是皮肤、毛孔侵入体内,造成病变,这也是阴寒之气不同于普通物理低温的原因。
他后来又说了很多,大多与中医理论有关,最后他的判断是这 4 个人生前被一股极阴极寒的气息,或者是元阳瞬间骤减甚至是消失所伤,如果因其致死也完全在意料之内。另外他还建议我们第二天继续解刨的时候一定要用显微镜观察尸体的神经系统,看看除了死亡以外还有没有其它什么异常。”张公昌说。(未完待续)2382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0 19:22“在后来的解刨中,尸体的神经系统的确是有不同于常理的异样情况发生吗?”我问。
“不仅有,而且非常大,在与他接触后的第二天,我给法医组提出建议,要求解刨尸体的四肢及肢体末端,并使用显微镜重点观察神经系统,法医组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接受了我的建议,在经过解刨后发现,4 具尸体的神经全部出现了极为彻底的结晶化。”张公昌说。
“我感觉经过这一些列的深入调查后,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疑问越来越多,你们那时候的压力是不是特别的大?”我说。
“可以说是相当大了,市局领导不断在催问事件进展,我们又没有好办法,后来实在是在彻底没有头绪的情况下,我把我那位中医朋友的见解就给法医组的其他同事包括组长说了,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当时也是巧,大家刚讨论完这个事情,市局里的电话就又来了,没别的事情,还是要死因报告,我就借着这个话茬,壮了壮胆子,给我们的组长建议说要不把我那个中医朋友找来作为外援,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张宗昌说。
“这也算是个比较有价值的建议,为什么还有‘壮了壮胆子’才说呢?”我问。
(未完待续)
2383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0 20:21楼主又来更图了,今天更两组图,第一组是关于液氮烧/烫伤的,可能很多看官不理解液氮烧/烫伤是怎么回事,毕竟液氮作为一种温度极低的物质,按理说应该是冻伤人体才对,怎么会烧/烫呢?这里楼主就简单的科普一下:液氮的沸点极低(-196 摄氏度),所以在接触皮肤之后会迅速因为温度的升高为剧烈沸腾,这个时候液氮与皮肤之间会因为巨大的温度差而形成一层薄膜,将两者隔开,在薄膜存在的时间里,液氮是不会伤害到皮肤的,但等薄膜被皮肤的温度所蒸发后,液氮会直接接触皮肤,并将皮肤的温度降低到一个很低很低的水平,而空气的温度与皮肤被液氮降低的温度差相结合,就会产生一个足以伤害皮肤的温度,结果就是造成液氮烧/烫伤了。
另外,冷冻点痣技术中一般也使用液氮作为原料,这个则更直接,是用液氮的超低温大幅度超过细胞组织的耐受下限,然后导致细胞坏死并脱落,其形成的效果也与烧/烫伤类似,假设覆盖面积或者是液氮量过大并且接触皮肤人体时间过长,是会导致致残甚至是致死的。
这种现象有点应了老祖宗的那个词:物极必反,温度低到了极致也会造成烧/烫伤。
楼主在下面就贴 3 张液氮烧/烫伤的图,图 1 就是上面所说的液氮在降低皮肤温度后导致皮肤与空气之间有巨大温度差导致的严重烧/烫伤,而图 2 中掌心里的发白部分便是在与液氮有相对长时间接触后导致的组织坏死的现象,图3 为皮肤及人体组织与液氮相对大面积与长时间接触后产生的巨大伤害。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355960.pn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355977.pn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356012.png{EIMAGE}
2387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0 20:28
第二组是关于低温干尸的,根据法医张公昌的描述,再看看这张图,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从府南河里打捞出来的那 4 具尸体是什么样子,两者之间大差不差。
另外多说一句关于本图来历,这是俄罗斯考古人员在该国秋明州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首府萨列哈尔德(Salekhard)发现的5具疑似距今约800年左右的中世纪干尸中的1具,不论从任何细节上来说,该具干尸都是标准的“低温干尸”。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356193.jpg{EIMAGE}
2388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0 20:28
好了,今天的图就更到这里了。
(未完待续)
2389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1 14:22“原因很简单啊,你想——确定尸体死亡原因这种法医分内的事情遇到困难解决不了,然后却要找个中医来帮忙,说的小点了这让我们这帮人脸上无光,说的大一点,传出去就是让整个法医行业蒙羞,我当时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就想到肯定有人不乐意,而且还得得罪一些人,不过话已出口也就没什么好后悔的了,假设当时组长反对,那也就只能当我没说,可他却同意的很痛快,这让我感觉挺意外的,期间正如我所想的那样,组内成员有一大半持反对意见,但组长最终力排众议,把这个事情交给我去办,后来事情过去了很久以后我偶然间与组长有一次聊天,才知道那时候他为什么会这么坚定的支持我,因为他也在尸体的死因上看出了一些与中医理论相关的端倪,这些信息以当时法医理论体系是解释不了的,而他本人虽然看出来了却不精通于此道,再加上作为组长更不能带头找个中医来打全体法医的脸,所以他一来时需要有个真正懂行的中医高手来帮忙,二来是他需要有人替他说出这个建议,结果我提的意见非常‘及时’,自然也就被他毫不犹豫的采纳了。
而意见采纳之后,我就把这话转达给了我那个朋友,他也是个爽快人,答应的很干脆,只是可能他感觉自己应付不了这么大的场面,毕竟第二次去看,他的话就很可能影响到尸体死因的最终结论,所以他还叫上了一个家族里的同行,听说是他表哥,按照事先约定好的那天,他们俩就一起来了,每个人都挎着一个那种老式的皮质医药箱,就是旧社会郎中出诊或者是赤脚医生常用的那种,那两个药箱子很大,外表磨的非常亮,一看就是经过几代人使用的家传之物。
然后他俩的分工与我们差不多,一个负责实操,一个负责记录,实操的是他表哥,他本人进行记录,从这一点看,应该是他表哥在这方面的能力更高他一筹。两人先是对尸体进行了‘尸灸’,这个词我也是从他那里听来的,据说这是一种宋代仵作研究出来的验尸方法,而仵作就是那时候的法医,这种传统法子我们不会,开药铺的老中医却会,这个事说来也真是惭愧。
要说‘尸灸’的具体操作的话,就是用一种专门的针去扎尸体的穴位与经络,这种针比普通针灸用的针长很多,也粗很多,看着有点像手工缝制粗麻布的那种大针,而且长短不一,最短的也跟筷子相当,最长的则与成年男性的小臂臂骨差不多,按照他们的说法,用针刺破皮肤,深入到经脉所在之处,予以刺激,不同的反应就能显示出一些不同的信息,人在死后一年之内,经络特征都不会消失,所以只要在这个时间段内对尸体进行‘尸灸’,就有效果。
不过他俩当时做完‘尸灸’之后脸色比我们还难看,因为尸体在遭到长针刺激之后不仅毫无反应,甚至连经络还存在的特征都已经完全找不到了,用他俩的话说,就是这 4 具尸体的经络‘没了’。”张宗昌说。
(未完待续)2414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1 14:39“经络没了?呃......以我的掌握的知识来看,的确应该是没了才对,我对医学不甚了解,谈不上有什么常识,但据我所知,经络应该是一种用肉眼不可见的存在,按照当代中医的理论,人死之后经络就消失了,为什么他们俩会说人在死后一年之内都还能找得到呢?”我说。
“这个属于中医的知识范畴,我其实没法跟你深入讨论下去,说白了,别看我是学医的,但术业有专攻,我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水平不比你高到哪里去,说不定还不如你呢。
不过也是出于好奇,我后来问过我那朋友,大致的疑问跟你刚才问的差不多,而他的答案是人死之后经络是处于一个‘消亡’的过程,但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他们所用的那种‘尸灸’针的针头,并不是金属的,而是一种很特殊的磁石,磁石进入人体后可以与残存经络产生类似共振的反应,从而让操作者捕捉到想要得到的信息,一般是通过共振的强度来作为判断依据。
当然了,这是他给我这么说的,那磁石到底是一种什么材料,我也不得而知。不过不论怎么样,他俩当年的工作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我记得很清楚,他俩对 4 具尸体全部测量完毕之后,我这个朋友就把我给拽出去了,在走廊拐角的一个挺僻静的地方,他面色凝重的悄悄告诉我,让我小心点,我问他出什么事儿了,他神神秘秘的给我说这事儿(指这 4具河中尸体的案子)麻烦,里面有很多细节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他估计这四个人可能是被什么‘脏东西’给害死了。
学中医的人嘛,一般接触传统文化比较多,他这么说我开始有点吃惊,后来想想感觉也没什么意外的,我就一笑,谢过了他的好意。
至于 4 具尸体的具体死因,最后他俩在现场只是说尸体生前疑似死于‘元阳’散尽,且非自然之力所为,亦非人力之所为,这话说的比较‘玄’,有没有明确的结论,在场的法医同行们本来大半就对他俩的到来很不服气,后来听了这个更是嗤之以鼻,当面不好意思说,因为毕竟是我找来的,也是经过组长同意的,但背后他们不止一次的说他俩是江湖骗子或者是神棍一类的话,我也没法反驳他们,不过我个人仍然坚持认为,他俩的结论绝不是胡说,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跟组长也讨论过这件事,他也同意我的观点,但叫我不要深究,说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一般司法意义上刑事案件的范围,涉及到的东西很敏感。
所以呢,还是很惭愧的说,关于那 4 具尸体的真正死因,我现在也没搞清楚,当年写验尸报告的时候又不能把‘元阳散尽’之类的中医结论写进去,就只能稀里糊涂的写了我在前面说过的那句话,说全了就是‘死于不明不可抗力因素’,局里对我们法医组的这种措词大为光火,但也没用,因为后来把全市甚至是省里的最顶尖法医都找来了,也照样干瞪眼,摆在面前的解释不了的问题太多,这些事都弄不明白还查什么确切死因?结果翻来覆去整个事情还被搞的神神秘秘的,市局领导最后在无奈之下,只能把尸体临时放入市局的罪案科停尸房里保存。
再后来,听说成都市郊区一带又出了几个案子,好像与这事儿有关,不过那段时间正好赶上我出差到上海去学习,一个多月之后才回来,回来之后那事儿也就完了,所以具体是怎么个经过我就不太清楚了。”张公昌说。
“嗯,谢谢您接受我的这次采访。”我看了一下时间与预约好的采访名单,感觉从张公昌这里可以采集的有价值信息已经基本齐全了,所以采访也就可以到此为止了,便起身向他握手道谢,随后采访结束。
作为事情起因的 4 具在府南河中被打捞上来的怪异尸体,不明的死亡原因以及解释不了的众多谜团给这件事情的开端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又阴森的色彩,在张公昌的叙述中,他提到了当年在他出差的那一段时间里,成都市郊又发生了数起与之相关的案件,而我预约好的下一个采访对象,便是这段事件的亲历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整个“1995年成都僵尸事件”的开端,由此才正式浮出水面,而前面的那些,不过是冰山一角的“事前热身”。
(未完待续)2416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1 14:51
(2)受访者:时任刑警队副队长龚锦华
在正文开始之前我要事先说明一下,这位曾经的刑警副队长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已经退休了,但他的年龄也并不大,1995 年时不过 30 岁出头,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纪,按理说即便凭借多年积累下的资历,到现在也应该在警界打出一片广阔天地来了,但之所以早早选择了隐退回家,是因为他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身负重伤,后经过全力抢救方才保住了这条性命,不过因此而留下的各种后遗症导致他已经不适合在一线继续作为刑警执行各类出警任务,而是退居二线作为行政警员又工作了 5 年之后,然后由于旧伤一次严重的复发,被迫选择以退休的形式告别了自己的警服,令人欣慰的是,在体制的照顾下,他每月都有相比在所在城市平均收入而言较为可观的抚恤金,又有妻子以及一对儿女,所以生活可以保证无忧,只是他的伤在此之前我的确没想到竟然如此严重且特殊,而使他被迫离开这份工作的这次重伤,就是在下面要说这场行动中所造成的,而这次行动便与本事件直接相关。
由于他身体状况不太乐观,所以为了方便起见,经过他的同意,这次采访的地点选择在了他的家里,这是一间 75平米左右的房间,是当年市局分配给他的福利房,内部陈设比较简单,但非常整洁,看得出他应该是个爱干净的人,而他的妻子在看到我来之后,忙前忙后沏茶倒水,十分的热情,其相貌也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谈笑举止更是落落大方,最后可能看我要开始采访了,就找了一个买菜的理由便出门去了,这些细节我看在眼里,忍不住开口道:“龚警官好福气啊,能有这样一位于你是贤妻,于儿女是良母的贤内助在家照顾,你的生活起居也应该非常舒心吧。”
“哪里话,这么些年来是我拖累她了,她本来是市话剧团的演员,年轻的时候漂亮的很,追她的人多的是,其中也不乏条件比我好的,而且她演的也好,不敢说前途无量但也是一片光明,她说她喜欢警察,就在众多追求者里选择了我,但可惜了,我受了这伤之后,她就辞掉了话剧团的工作回家专心照顾我,当时我们虽然结了婚,但还没有孩子,我还劝过她,要她跟我离婚再找一个更好的,可她不愿意,最后就一直陪我到了今天,要不是我,她现在最起码也得是话剧团的团长了,而不是一个只能终日围在孩子与灶台以及菜市场周围转悠的家庭妇女,是我耽误了她的理想,这一点,我每次想起来,都很自责。”龚锦华说,看他说的真情流露,肯定不是假的,我没有类似的切身体会,所以也无法多说什么,只能说:“这件事上,不需要自责,只需要自豪,现在有句话很流行,叫‘嫁给了爱情’,我看龚太太就是嫁给了爱情,她既然这么选择,那说明她是真的爱你,真爱无价,能在爱人身边不离不弃,何尝不是一种世间难得的幸福呢?”
(未完待续)
2417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1 22:52
楼主在这里要纠正一个错误,就是在关于采访法医的正文中多次将“解剖”打成了“解刨”,真的不是楼主不知道这个词应该怎么打啊,的确是打的时候好几次没注意给顺手打错了,虽然发帖至今,错别字、用词不当以及各种瑕疵都有存在,但频繁独立发一层楼改动毕竟影响大家的阅读,所以基本没有像这次一样单独说出来,而这次之所以说是因为在同一个问题上出错的次数有点多,再加上容易误导各位,所以楼主才感觉有必要出来纠正一下。
最后,感谢看官“香馥子 514”在 2382 楼的评论区中对上述问题的提醒,要不然楼主也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再次感谢。
2441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2 01:55楼主又来更图了,之前在正文中提到了 4 具尸体的末端神经都已经极为彻底的结晶化了,而今天楼主又恰好看到了一张有关神经的图,就索性发上来吧:这是一副完整的人类神经系统标本,不过由于年代较早而导致的技术局限性,使这副神经系统的标本中缺少一些比较细小的末端神经,但包括所有主要神经的绝大多数神经都已经在了,而它诞生的年代是 1925 年,由两名外科医生用了 1500 个小时通过解剖一具尸体得来的。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415811.jpg{EIMAGE}
2442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2 02:00
再发两张关于人体经络的图:
图 1 是我国中医学的官方“国家标准经穴部位挂图”,虽然上面的字有点小,但楼主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图片完整且字体清晰的,那些字体清晰的都是局部图而不是完整的,所以为了一次呈现出来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这一张了,各位看官莫怪。
图 2 是人体经络谱系及其相应名称,其中将“经脉”与“络脉”系统的分开并同时说明,让人了解与分辨起来一目了然。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415839.jpg{EIMAGE}
2443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2 02:01
不好意思,2443 楼忘了发图 2 了,这里补上: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415856.jpg{EIMAGE}
2444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2 02:09今天更图的最后两张图则是关于正文中提到的‘尸灸’所使用的“大针”,其中图 1 下方横着摆放的与图 2 中的疑似为上述的“大针”(之所以说是疑似是因为到底是不是楼主也不知道,不过应该是),通过图 1 对比一下上面竖着排放的针灸针与下面横着摆放的“大针”,两者的粗细与长度差别非常具象,而图 2 虽然没有针灸针作为参照物对其大小感觉并不明显(尽管最右侧有一个类似螺母的东西【楼主并不知道那是什么】,但由于不清楚它的大小,所以无法作为一个“合格”的参照物来提供大小的比对),但体现出了“尸灸大针”每一种根据功能不同而长短不一的特点。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415866.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8415870.jpg{EIMAGE}
2445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2 02:09
好了,今天的图就更到这里了。
(未完待续)
2446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2 12:13“哈哈,还是你们记者会说话!”龚锦华咧嘴一笑,说道,但他笑过之后就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咳的面色更变显的很难看,我见状便说:
“龚警官,家长里短的话咱们有时间再叙,现在咱们能聊聊当时你所参与的案件的整个过程吗?你慢慢讲,不用急,我看情绪激动对你的病恐怕不太好。”
“不碍事不碍事,那咱们就说说当年的这个案子。”龚锦华咳的差不多了,又喝了好几口水,勉强平复下来之后对我摆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随后如此说,说完之后他先看了看摆在茶几上的烟灰缸,又看了看屋顶的吊灯,看样子应该是在回忆细节,组织语言。片刻之后,他再次开口道:
“一转眼,事情过去 20 多年了,现在想起来还真是历历在目,你来采访我,那当时在府南河里捞出来的 4 具怪尸你肯定已经知道了吧?”
我点点头表示知道,他便接着说:“事发的那段时间里吧,局领导给我们的压力非常大,可能你不做这一行不知道,通过报警发现的死者如果鉴定为自然死亡或意外死亡的话,那是一个很简单的程序,而如果是鉴定为他杀的话,那就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将其划入刑事案件之后,就会启动相应的调查机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我们做刑警的展开破案工作,而倘若说这是一件普通的命案倒还好说,可首先死亡人数不少,一次就是 4 个,然后是死亡细节非常耸人听闻,用我们当时内部的官方‘定语’来说,就是‘犯罪情节特别恶劣,手段极其残忍,罪行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极坏,社会危害性极大。’而按照我国‘故意杀人手段的司法认定’中的定义,认定主要是通过出现‘一般人难以接受的方法’作为标准,所以通常来说,我刚才说的这几个‘组合词’在其他的命案当中都是单独出现的,凡是出现一个,就已经是大案级别的了,能出现两个,就可以进入到‘特事特办’,优先侦破的级别,可我从警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这些‘组合词’同时出现在一个案子里,这个案子的棘手程度不难想象。另外,大部分案子在写上这些定性语言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案件已经侦破完毕,司法机关开始审判犯罪嫌疑人的时候,直接用在审理乃至是成功抓捕之前,也是比较少见的。
总而言之吧,当年即便没有局里十万火急的传达命令,我从这些种种迹象中也能‘嗅’出此事非同小可的味道,而之后该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也的确证明了我的这种直觉是没错的。
这种堪称‘惊天大案’的案子,局里是毫无疑问会要求我们限期破案的,除了被害人的数量与死因这些硬性因素以外,主要还因为当时发现和打捞尸体的时候,目击群众太多了,所以衍生出来了各种谣言,也正是因为此,案件定性时才有了‘社会影响极坏’这一条,可更让人挠头的是法医那边又说不明白四具尸体是怎么死的,这就很难办了,搞不清楚死因,这就等于没了最关键的破案线索,比如你无法确定凶手是用什么手段杀的人,杀人的时候是否使用了工具,使用了什么工具,没有这些信息,我们想要侦破案件,那就是‘两眼一抹黑’,法医迟迟无法确定死因的消息让我们队里很不满,说什么的都有,但我也明白,法医肯定也不想这样,一定有他们过不去的‘坎儿’,但不满也好,抱怨也罢,事情就摆在那里,又不能放手不管,没办法,就只能硬着头皮上,那时候又没有这么多现在才有的高科技刑侦手段,我们只能全靠人的作用了,说白了就是‘广撒网’,让整个刑警队全体出动,满世界的打听,想先搞清楚这几个人的身份,大概忙活到第四天左右吧,算是有了一点进展,就是弄清了第一名死者是一个卖担担面的小摊老板,根据他的同行说,他接到了一单生意,是往市郊送 20 份担担面,他那会儿正好马上要收摊了,正好想做完最后这单就回家,更何况对于他这种小摊来说,20 份担担面也算是‘大生意’了,等他做完之后就开着一辆小型机动三轮去送,然后他那个同行就说他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通过 DNA 鉴定,最后才确定了第一具尸体是他,唉,那个年代想做一个 DNA 鉴定太费劲了,一直到把样本送到省里的法医单位才做出来的,要是放到现在的话,我听我还在局里干的警校老同学说,刑警队自己就能拿着样本去完成 DNA 鉴定,这在当时是完全不敢想的,太奢侈了。
虽然另外三个受害者是干什么的还没搞清楚,但有一个总比没有强,就顺着他的身份往下查,首先就查出来了从他那里订购 20 份担担面的人是一个外面来的考古单位,级别还挺高,有了这个线索,我们就准备组织警力进行进一步走访调查,结果调查还没开始,就又出事了。”龚锦华说到这里把后背靠在了沙发上,用力的喘了几口气,好像仅仅是说完上面这段话,就耗费了他很大一部分的体力,我看他这个样子便没有紧接着追问,而是像刚才他因为大笑而咳嗽那样,等了片刻等他呼吸平稳的差不多了,这才说:
“是再次有人遇害吗?”
(未完待续)
2457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2 12:26
“可比有人遇害要严重的多,最开始,我们接到一个下级派出所报上来的案子,说他们辖区内有家禽死亡,当时接到上报文件的人就是我,我刚一看到文件的时候还很恼火,因为那时候全局上下都在为这 4 名不明死因的尸体忙的焦头烂额,这个派出所竟然把家禽死亡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写成正式文件报道市刑警队里来,这要放在平时,简直就是胡闹!不过既然有文件,还写了满满一张纸,我出于职责所在,还是翻开仔细看了看,一看之下才发现问题,问题首先是家禽的死亡数量很多,根本不是我想的一只两只,而是好几百,并且几乎是当时事发地区周围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数十户群众在外散养的鸡鸭鹅狗猫全都死了,1995 年的时候,除了市区里,别的地方楼房并不多,大家都住平房,有平房一般就有自己家的院子,所以养鸡养鸭的住户就比较多,这也算是能发生这个事件的一个基础条件吧。而更关键的问题则是根据文件上的描述,这些死亡的家禽家畜死的都很奇怪,身体僵硬,体表温度非常低,肌肉有大面积萎缩的情况出现,我一看到这里就立马兴奋起来了,因为这些特征与那 4 具尸体的死亡特征是完全相符的!接下来我也没打招呼,直接带了 2 个队里的兄弟开车就去了,到地方的时候,这些动物尸体已经被集中到了一起,我进行了反复对比,确定起码从外形上来看,的确与 4 具人尸高度相似,然后又挑了 1 具鸡尸、1 具鸭尸、1 具狗尸、1具猫尸作为样本带回来交给法医组,法医组用了一个下午给了我们答案,经过解剖发现,内部创伤的特征与人尸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这两件事就可以并案处理了,但以我当时的刑侦经验来判断,我实在想不出是什么人或力量能用这么奇怪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杀死这么多人畜,关键是还丧心病狂到连家禽都不放过的地步。
不过通过一些细节上的分析,我总结出了一个规律,比如说 4 具尸体都不是溺亡,那么出现在河里肯定就是凶手行凶之后抛尸或者是其它什么原因造成的,而第一名受害者应该是死在送餐的路上,那么他当时就肯定已经距离市区已经比较远了,相比之下,那些同样莫名被害的家禽和家畜则也在郊区,这样我就判断这个凶手估计习惯于在远离市区的地区作案,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我认为他肯定还会再在这附近下手的,再加上当时也没有其它的侦破方向,我有了这个构思之后,就立马告诉了队长,他同意我的推理,然后又请示了局长,动用了几乎整个刑警队的所有警力,轮番在成都市主要的几个郊区进行布控蹲守。
后来我想,这其实是个笨办法,因为凶手完全可以袭击某个犄角旮旯里的落单人员,那样的话我们这点人手根本不够用,到时候别说是抓住他,就是能不能见到这个人都还两说。
不过有些事情就是非常的巧合,轮班蹲守的第二个晚上,正好赶上我值班,我们那会儿负责监视 3 个区域,开着 1 辆拆掉警灯的猎豹车,以机动巡逻的方式在这三个地方交叉着来回转,哪里有事就往哪里奔,加上我,车上一共 4 个人,因为知道凶手很有可能不好对付,就申请了使用枪械,4 个人每人都带了一支54式手枪4个弹匣以及一共28发子弹,当晚我们每个半个小时就转一趟,连转了 3 趟也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到第4趟的时候就已经到夜里12点了,前面3趟没有异常情况,再加上夏天天气又热,搞的我们也没什么精神,都昏昏欲睡,我想趁着这个机会打会儿盹儿的时候,对讲机突然响了,里面是一个陌生的声音,他对着我们喊‘快到殡仪馆这边来!快过来!’(未完待续)2460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8-22 12:36
在我们巡逻的区域里,的确有一座殡仪馆,而且还是在当时的成都市比较大的殡仪馆,你也知道,这种地方不可能建在市区里,给死人待的地方乱放活人肯定不愿意,所以就建在了郊区,这个殡仪馆规模比较大,一次能同时停放 100多具尸体,有比较完整的冷藏、储存设备。
话说回来,虽然一时没想起来在对讲机里对我们喊话的是谁,但既然说了,就去过去看看,随后便驱车前往,等到了地方,就看见两个人正在奋力的堵住殡仪馆正面的大铁门,这俩人一人穿着警服,一人是个群众,可能是听见汽车的声音了,穿警服的那个扭头看见我们就喊‘诈尸了!诈尸了!’我这会儿也认出来喊话的这人是谁了,他是当地这一带的一个片警,因为刑警对某地进行蹲守的时候,只要不是特别特殊或者紧急的情况,就需要将情况事先通报给当地的辖区派出所,一来是方便有情况发生后双方能协调力量共同应对,二来是这也是一个比较基本的‘行政礼仪’,小事那还好说,但遇上大事,你总不能在人家不知道的情况下在人家‘地盘’上大动干戈吧?那样容易把当地的第一负责人给惹毛了,以后再到这地方来处理事情大家都不好看,毕竟不能喧宾夺主嘛,所以当时那次也不例外,我们将蹲守任务以及原因给那里的辖区派出所进行了对接,他们也按照轮班的制度给我们安排了 3 个接洽员,一天昼夜 24 小时,他们每个人负责 8个小时,有情况就互相‘通气’,而这个人,就是负责下半夜的接洽员,他当时正在值班,手里有对讲机也有我们的通讯频道,所以才能直接对我们喊话。
至于那个群众,则通过事后的了解,知道了他是殡仪馆
守夜的。
在等他的话喊完了,我也认出他是谁来了,这俩人也抵挡不住了,那铁门里面好像有一股很巨大的力量正向外冲,最后门猛的被从里面推开,他俩受力摔倒从楼梯上滚了下来,还好楼梯不高,摔的不严重,摔倒之后几乎没有一刻犹豫,爬起来就往我们这边跑,而门后面的景象可把我给吓坏了,我当警察这么些年,害怕的时候不是没有,但当时那次是最严重的一次!我的手在那一刻甚至都不由自主的发起抖来!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看见最少有几十个身穿各种花花绿绿衣服的‘人’张牙舞爪的就冲了出来,这些‘人’从穿戴上来看,很容易就能判断出他们穿的都是寿衣,换句话说,这些‘人’都是殡仪馆里的死人!”龚锦华说。
“你刚才说那个片警对你们喊‘诈尸了’,他的意思就是这些‘人’诈尸了?”我问。
“是的,而且还是集体诈尸!”龚锦华说到这里,估计是因为回忆起当时骇人的情景来了,所以瞪大双眼,身子向前微微探了出来。
“我听说过单个诈尸的,也听过有老夫妻俩去世后先后诈尸的,但几十具尸体同时诈尸,这场面也太恐怖了吧?”我说。
“谁说不是呢?那就是很恐怖啊,你想想看,一帮尸体,穿着寿衣,脸上都画的惨白惨白的,然后跟疯了一样朝你冲过来,要是你在现场你得是什么感受?”龚锦华说。
“呃,那的确有点吓人,不过这些尸体诈尸之后有什么攻击性吗?或者说对你们造成什么威胁了吗?”我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