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这个人有个坏毛病,只要思考事情就喜欢絮絮叨叨,这次老毛病又犯了,他无视了站在一旁的张警官,自言自语道:“贾某没有攀爬外墙和下水管道,房间里也没有发现绳索,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哪儿都没去,就躲在房间里,但我们仔细搜索过,房间根本没有贾某的踪迹,难道他偷偷出门躲到了楼梯间?不对啊,那个时候谢姐说她眼睛没有离开过房门,贾某一定没有出门!对了,会不会在我们进来的时候贾某就躲在门后面,等我们去搜索卫生间的时候他偷偷溜了出去?不对不对,我当时一个人去搜索卫生间,谢姐在搜索客厅,谢姐那么仔细的人,绝对不会忽略门后面有没有人……”

张警官看着絮絮叨叨进入忘我境界的小李哭笑不得,任他在那里婆婆妈妈,走到一旁拨通了小谢的电话。

小谢当时独自一人对屋顶进行了调查,张警官希望能从小谢的讲述中发现一些线索。

时间的巨轮在此时并轨,回到了上文中小谢吃饭时接到

张警官电话的那一刻。

小谢详细地讲述了她调查遇到的情况,张警官一开始将关注点放在了屋顶的水池中。

省城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小区足有上千,但在楼底修建储水池的不多,本身这个水池就足够引起重视了。

而且水池中的水居然是深褐色的,按照小谢的描述仿佛是有人故意放颜料让池水变成褐色,这更加值得怀疑了,深颜色的水中是可以藏人的,贾某会不会躲在池水中?但小谢接下来的讲述让张警官知道水池不是贾某躲藏的地点,一个被小谢忽略了的地方才是!

让张警官发现真相的是小谢最后的讲述:小谢说:“我接到了小李的通知,说已经在监控录像中发现了贾某的踪迹,于是我原路返回,顺便问了下房间里的母子俩之前是否听到什么奇怪的动静,母子俩说自己在客厅看电视,并没有注意到外墙的动静……”

张警官的思维何等敏锐,他马上发现了这句话中有一个极大的漏洞!

小谢问的是“之前是否听到什么奇怪的动静。”

母子俩的回答却是“在客厅看电视,并没有注意到外墙的动静。”小谢的问题中没有提到“外墙”两个字,她所说的奇怪动静有可能从任何方向传来,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来说,母子俩的回答应该是:“在客厅看电视,并没有注意到什么奇怪的动静”,但为什么母子俩的回答却是:没有注意到“外墙”的动静?小谢没有提到过“外墙”两个字,是谁告诉母子俩“外墙”有动静的?这个小细节让张警官意识到,母子俩很有可能在说假话,她们知道“外墙”曾经有过动静!再结合当时的情况,所有的外墙墙面和下水管道都没有攀爬的痕迹,贾某想要通过窗户独自一人离开不可能不留下任何痕迹。

那就只剩下唯一一个可能,也是最大的可能:

母子俩,是帮助贾某潜逃的共犯!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06 23:56整个贾某消失事件发生的全过程按照张警官的推测应该是这样的:贾某接到神秘人物电话之后,就等待陌生男子(可能就是打电话通知贾某的神秘人物本人)到小区接应他,陌生男子抵达之后,贾某从窗户处丢下常穿的带帽大衣给陌生男人,让陌生男子假扮他大摇大摆地走出小区。

与此同时,住在楼上的母子俩从自家卫生间的阳台处(十一楼)撘一根绳子之类的物体到贾某卫生间阳台处(十楼),贾某抓住绳子,母子俩一同用力将贾某拉上来,贾某只需搭把手攀附墙壁,无需费力踩踏攀爬,自然不会在外墙和下水管道上留下任何的印迹。

不久之后,小谢从母子俩的家中借道经过,翻过卫生间的窗户顺着下水管道爬上屋顶,屋顶调查一圈之后没有收获,小谢原路返回,顺口问了母子俩一句话:“之前是否听到什么奇怪的动静”。

母子俩惊慌之下,说出了“在客厅看电视,并没有注意到外墙的动静”这句有漏洞的话。

当时小谢接到小李的通知急着赶往监控室查看“有贾某动静”的录像,并没有在意这句话,后来一忙起来就完全忽略了。

一直到张警官让小谢重点复述这句话时,小谢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

当时的贾某,极有可能就躲藏在母子俩的家中!

前往屋顶调查的小谢,就和当时躲在母子俩房间某处的贾某,擦身而过!

小谢在回忆中提到过,进门的时候母子俩极为吃惊。

当时的她以为母子俩是因为有警察闯入而心理慌乱,这也是人之常情,却万万没想到母子俩极有可能是因为窝藏了贾某担心小谢发现而惊恐万分!

张警官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意思很明确,贾某此时极有可能还躲藏在母子俩的家中,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单元楼道和小区里面都有监控,贾某与其冒着极大危险潜逃出去,不如在母子俩的家中躲一段时间,等风头过去再出来重新做人!

事不宜迟,意识到这一点的张警官马上让小谢立即赶来小区和他汇合,并安排数名警员将单元楼包围起来,而他则带上小李冲到了十一楼。

贾某此刻一定还躲在母子俩的家中,区区单身公寓面积不过四十多平方,他这回可以算是插翅难飞!张警官有信心,这次他的推断滴水不漏,几分钟之后,贾某必将束手就擒!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06 23:58

今天更新到这里,朋友们晚安!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06 23:58

@菜小菜空心菜 2017-07-06 23:11:27

想要遗愿的链接,谢谢大宝

----------------------------- 更新到第十八章了。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08 01:16

大家好,我来了,今天继续更新。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08 01:17张警官和小李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十一楼的母子俩家门口,按响了门铃后,小李侧脸将耳朵附在门上听着里面的动静。

“贾某躲藏在母子俩家中”只是张警官的猜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不宜采取暴力手段,像电视中经常出现的那种警方暴力破门而入的镜头现实中其实并不多见,当然如果母子俩都在家中又拒不开门则另当别论。

小李朝张警官点了点头,示意屋里有动静,张警官又重新按响了门铃并做了个手势,按照正常的流程,两分钟后无人应答就必须采取暴力手段破门而入。

这两分钟的时间内也无需担心贾某会闻讯翻窗潜逃,单元楼下已经安排警员布控起来,贾某只要从窗户处一露头就会被发现。

这次没有出现任何其他状况,第二遍门铃响起不久,门内便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谁啊?”

“我们是公安局的,想向您了解一些事情。”张警官掏出证件,放在了猫眼处以证实自己的身份。

房门被打开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身高不到一米五,身

形消瘦的女人。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08 01:17

女子年龄应该在四十岁左右,有可能患有喉部或者肺部疾病,站在那里不停地咳嗽。

张警官笑道:“您好,我是公安局的,姓张,这次来是想问下,今天下午您家里是不是有陌生人进来过。”

女子闻言略有些紧张道:“今天一天我都和儿子在家……咳咳……在家休息,下午有一个女警官来过……咳咳……好像是姓谢,她来了之后就从窗户爬过去,好像是要去屋顶查什么东西……咳咳……后来又爬回来,从房门出去了……咳咳……除了她之外,就没有其他人来过。

张警官向四周看了一眼后,朝小李使了个眼色,小李会意,连忙静悄悄地缓步靠近了卫生间。

小李在张警官麾下工作多年,早就养成了默契,看到张警官的眼神就秒懂了他的意思。

女子所住的单身公寓面积很小,只有四十个平方,除去公摊实际上只有三十多个平方,所以只分割了成了两个房间,客厅和卧室连成一体成一个大房间,卫生间则独立起来成一个小房间,女子说和儿子两人在家,现在大房间里却没有儿子的踪迹,张警官怀疑贾某正躲在卫生间,而且挟持了儿子作为人质!

女子所说的“今天一天都和儿子在家”似乎也在提示这一点,所以张警官朝小李使眼色,示意他暗中靠近卫生间准备伺机行动,而他则继续和女子对话,麻痹有可能躲在卫生间的贾某。

张警官继续询问女子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而小李则慢慢靠近了卫生间,这个时候,卫生间果然传来了一阵轻微的响动,似乎有什么东西掉在了地上。

女子正背对着小李聚精会神回答张警官的问题,没有注意到身后发生的一切,张警官却将小李的行动看得清清楚楚,卫生间里的异响也听到了,他的心瞬间悬了起来。

对于小李的身手张警官很是放心,女子家没有厨房,贾某手中有致命凶器(如刀具枪支等)的可能性也不大,但如果贾某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暴徒,小李也会有很大的危险。

张警官一边询问着,一边将手悄悄放在腰间,衣服里面放着一把手枪,如果遇到危机,他会选择将罪犯击毙!小李是个聪明人,他并没有徒手去打开虚掩的卫生间门,而是顺手从角落里拿了一把扫帚,用扫帚的一头慢慢推开门,这样就算有突发状况,也完全来得及反应。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08 01:17

门一寸一寸被推开,张警官的心也一阵一阵缩紧,刑警是最危险的警种,曝光率最小、危险性却最大,虽然这几年没有出现什么重大事故,但危险性却始终存在,小谢亲生父亲老谢牺牲的惨烈场面至今都印在张警官脑海里,十余年来始终挥之不去。

从小李靠近卫生间到他用扫帚推开门整个过程实际上只有短短几分钟,但现场的紧张气氛却似乎过去了一个世纪,只有女子还浑然未觉地一边咳嗽一边回答张警官的问题。

卫生间的门终于被小李用扫帚推开了,张警官的脸上渗出了汗珠,手也探入了腰间搭在手枪的保险上,神经高度集中准备应对任何突发事件。

但此时发生的一幕却完全出乎张警官意料之外: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08 01:17小李推开虚掩着的卫生间门之后,傻愣愣地看着里面一动不动,良久,他转头朝张警官露出一脸的苦笑。

张警官顾不上再在女子面前作戏,三部并作两步走到了卫生间,便看到了让他哭笑不得的一幕。

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正蹲在厕所里拉大号,他老人家一只手拿着一本书另一只手扯了一张纸准备擦屁股,看到小李和张警官两个盯着他,小男孩彻底傻眼了,屁股都忘记擦,那浓烈的异味熏得张警官有点喘不过气来。

女子紧跟着张警官走过来,满脸红晕道:“两位警官不好意思,我这孩子就这臭毛病……咳咳……每次上厕所都不关门,还喜欢一边上厕所一边看书,我怎么教他都教不听……咳咳……”

张警官和小李对视一眼,都露出苦笑,难怪女子的儿子没有露面,然来还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那个异常的响动想必是他不小心将书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08 01:18

张警官忽然想到什么,交待小李呆在房间里不动,自己径直冲到了卫生间里,从窗户处探出头观察了一下,旁边不远处就是下水管道,上面有明显攀爬的痕迹,应该是不久之前小谢从这里攀爬到楼顶时留下来的。

张警官又将视线转向窗户下方的外墙,并伸手摸了一把,外墙上有厚厚一层灰,这样一摸就有了明显的痕迹,显然之前根本没有人触碰过这里。

窗户外面楼下站立着一位警员,正是刚才安排好监视单元楼的警员之一,他朝张警官挥了挥手,示意这段时间没有任何异像出现。

一股凉意袭上张警官的心头。

如果小谢在这里的话就会发现,遇到再大的事情从来都是冷静非常的张警官,脸上居然出现了一丝慌乱!

单元楼的外墙显然没有任何人攀爬的痕迹,之前张警官的猜测是,母子俩合力从卫生间窗户处将贾某从十楼拉上了十一楼,贾某无需攀爬,所以才能不在外墙上留下任何的痕迹,但眼下的一切证明了,这个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

母子俩一个身材瘦弱咳嗽不止,一个还是乳臭未干的小屁孩,根本不可能将一个百余斤重的大男人从十楼拉上十一楼!小谢在讲述中并没有提到母子俩的外貌和年龄,结果张警官的理解也随之产生了误差,差之毫厘便谬以千里。

那贾某是如何进入母子俩房间的?

难道自己判断错误,贾某并没有躲藏在这里?

这个小公寓一共两个房间,卫生间一目了然,不可能有贾某的藏身之处,刚才楼下的警员也示意没有任何人从窗户爬出去,如果贾某躲藏在这里的话,只有可能躲藏在大房间。

张警官顾不上再对女子进行试探,马上对大房间进行全面搜查。

大房间值得关注的只有床底下和一个大衣柜,但调查后没有发现贾某的踪迹,就连屋顶的吊柜、卫生间的滚筒洗衣机这种地方张警官都没有放过,却始终没有发现贾某的踪迹!

张警官脸色越来越沉,母子俩房间的门外走廊里就有监控,警员们调查过所有录像,整个下午除了小谢之外就没有其他人进出母子俩的房间,外墙和下水管道又没有任何攀爬的痕迹,如果贾某当时躲在母子家中的话,之后的那数小时绝对没可能有机会逃出去,难道自己真的判断错误了?

小李此时也脸色发白,意识到张警官可能判断失误,这是小李从警数年来,第一次看到张警官在对一个案子的判断上出现了这么大的偏差。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08 01:18

正在这个时候,门外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小李定睛一看,正是气喘吁吁的小谢。

和张警官通完电话后短短不到半小时小谢就赶到了这里,估计又使用了闯红灯的特权。

小谢看到张警官满脸慎重的神色,意识到不妙,连忙将小李拉到门外询问,小李一五一十将情况讲了出来。

小谢也颇为吃惊,走进房间正准备说什么,张警官朝她使了个眼色,对站在一旁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女子道:“不好意思,打搅了,我们要了解的情况都清楚了,多谢您的配合。”女子连忙表示这是应该的,客客气气将三人送了出去。

张警官没有急着坐电梯,而是走楼梯下到了十楼,来到了走廊的尽头死死地盯着摄像头,那锐利的眼神仿佛可以将摄像头融化。

这种租住户多的公寓楼里小偷也多,所以物业特意给每层楼的通道里都装了摄像头,这倒是省去了查案的很多麻烦,但恰恰是这个摄像头,见证了贾某离奇消失的整个过程。

小谢是亲眼见到贾某进入他所住房间才布控的,监控录像也明明白白记录了这一点,当时贾某可没有穿带帽大衣,面目看得一清二楚,可以确认是贾某本人没错。

那之后贾某就没有出过房门,窗户外面墙壁和下水管道也没有任何攀爬踩踏的痕迹,唯一有可能就是被楼上的母子俩拉上去,但现在这唯一的可能也完全排除了。

贾某难道真的长上翅膀飞走了?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08 01:18小区里可能有警方追捕的嫌疑犯潜入一事已经传开了,所有住户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楼道里死一般的寂静。

小谢和小李看着张警官的背影有点恍惚,连“老大”都看不透贾某离奇消失一事的真相,这事件实在太过诡异了!

“张队……”小李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打破了这股难熬的寂静,吞吞吐吐道:“会不会是……贾某事先准备了降落伞,他利用降落伞跳了下去,然后逃走了,实际上那个穿着带帽大衣的就是他本人?”

小谢很是鄙视地看着小李道:“亏你想得出,从十楼跳下去,伞还没打开就摔死了,就算他运气好侥幸成功了,那么大的降落伞他能藏在哪里?”“那难道,是摄像头被贾某做了手脚?”小李犹豫道,他看到张警官一直盯着摄像头,所以才有此一说。

小谢闻言看向张警官,这倒是有可能,如果事先录好视频,那么视频里面放的内容有可能发现不了贾某的踪迹。

张警官却没有答话,只是摇了摇头,背着双手在寂静的走廊里来回跺着方步。

熟悉张警官的两人都知道,此刻最好不要说话,“张老大”已经进入了“名侦探模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张警官的步子也越来越慢。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08 01:19

终于,张警官停了下来,露出恍然的神色,小谢心头一喜,知道张警官必然发现了什么。

张警官没有说话,迅速又从十楼上到十一楼,小谢和小李连忙跟了过去。

很快,张警官便停在一个房间的门口,这个房间正是刚才已经仔细检查过的,母子俩的房间!

再次见到张警官三人,女子很是吃惊,问张警官等人几次三番来是什么意思?

小谢也极为疑惑,这里不是检查过了吗?难道房间里还有不知道的夹层或者暗格?张警官却不和女子解释,而是直接冲到卫生间,爬出窗户顺着下水管道攀上了屋顶!小谢和小李对视了一眼,一个留下来守在房间,一个跟着张警官爬了上去。

几分钟之后,小谢和张警官就站在了楼顶的储水池旁边。

张警官在水池中走了一圈,看到了一根长胶皮管,这根胶皮管一头搭在水池里一头接在水池边的一个水龙头上,很显然是以前用来注水的。

小谢之前来的时候也发现了,所以她怀疑过贾某是不是躲在池子底下,利用这根管子呼吸,不过这根管子的另外一头接在了水龙头上,水龙头接在铁质水管上,里面肯定有水,属于一个封闭的空间,不可能用来做呼吸装置。

为了以防万一,当时她找了根能探到底部的长棍子在水池里一顿搅合,水池很小,这样迅速地每个角落都搅动,就算躲着一条稍大的鱼说不定都能被小谢搅合出来,更别说水池里躲着一个人了。

小谢看向水池,深褐色的水面很是平静,除了伸到水池中的胶皮管和池边一些青苔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打眼的物体。

这时候,张警官行动了!他走到了水龙头前,敲击了几下管子,发出“嘣嘣”的声音,他随即将管子用力一把扯下,用手死死地抵住那一头,不留一点空隙。

数分钟之后,原本连水纹都没有的水池里突然出现了异样的动静!一个湿漉漉的人影,从水池里挣扎着游浮了起来!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08 01:19

今天更新到这里,明天继续,朋友们晚安!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10 23:37

大家好,我来了,今天继续更新。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10 23:39

人影从水池里探出头来,一边挣扎着抓住水池边,一边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显然被憋得不轻。

这个人影小谢一点都不陌生,正是贾某本人!

这一切让小谢看得口瞪目呆,明明之前来探查这里的时候水池里没有任何东西,她确信自己绝对不会连池水中有没有人都探查不到,但现在贾某就活生生出现在她眼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谢顾不上多想,连忙上前将垂头丧气的贾某逮住,用手铐牢牢拷上,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不知道张警官是怎么看出贾某躲在水池中的,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第一次来搜查的时候没有发现,但至少现在贾某束手就擒已经成为事实,最重要的任务已经达成。

张警官掏出对讲机,通知物业取顶楼钥匙来,现在贾某已经被擒住,无需再为了赶时间从下水管道爬上爬下了。

趁着张警官打电话的当口,小谢跑到水龙头处,用力扭开水龙头,却一滴水也流不出来,再用力敲击了几下管道,发出了“嘣嘣”清脆的声响。

小谢这下明白了,难怪贾某能够躲在水池中用连接水龙头的胶皮管呼吸,原来这个水龙头根本放不出水,穿过墙壁的另外一头一定被人为切断了,那边有空气进入,足以让贾某躲在水中呼吸。

但贾某躲在水池中为什么自己没有发现呢?当时用棍子搅遍了水池,确定里面不可能藏人,难道水池中有暗格不成。

这种储水池都会有一个出水口,平常盖子被锁起来了,物业手中肯定有钥匙,等下物业过来让其打开出水口将水放掉就知道了。

十来分钟之后,屋顶某处通向十一楼楼梯间的一个铁盖子就被打开,从里面冒出一个老者,正是物业安排来接应张警官的人。

老者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看了看小谢和张警官,又看了看一旁带着手铐浑身湿漉漉的贾某,满脸疑惑。

小谢连忙迎了上去,正准备开口让老者打开防水阀门。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10 23:40张警官却提前招呼起了老者道:“老人家好,辛苦您了,麻烦您将这水池中的水放掉,我们需要检查一下。”

小谢心想张警官也要求检查储水池,显然也是怀疑水池中有暗格,这个暗格的形状一定是凹进墙壁中的,所以自己用棍子试探才发现不了,想到贾某极有可能躲在这浑浊的水池中泡了几个小时,小谢不由佩服他的毅力。

警官发话了,老者连忙收回疑惑的眼神,不再迟疑,走到水池边用钥匙打开一把锁,并将储水池的阀门打开。

阀门打开的一瞬间,池水便顺着管道花花地流了出去,从水面下沉的速度来看,最多十几分钟就可以见底。

贾某始终一言不发,神情呆板地目睹这一切,只是他看着越来越浅的池水,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这丝异色被小谢发现了,更加确认了水池中有暗格的推断。

此时老者却说了一句极为奇怪的话:“这水池确实有问题!”

小谢忙问老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贾某虽然被抓捕,但想要他老老实实交待出真相必然要经过一番困难,如果能从老者口中发现一些什么证据当然最好不过。

老者道:“这水池以前还是好好的,里面的都是放的自来水,水清清澈澈根本没有任何颜色,但不知道为什么几年前开始就出了怪事,池水一夜之间变成了深褐色,即使我放掉池水,过几天水就自动满了,同样还是深褐色,最后领导让我阻隔了水龙头,确定放不出一滴水来,结果几天之后水池还是满满一池深褐色的水,太奇怪了!”

小谢闻言看了一眼贾某,难道水池诡异变色一事也和他有关系?十几分钟很快过去,水池马上就要见底,贾某脸上的异色越来越浓。

水池的秘密,终于要真相大白了!小谢目不转睛地看着池底,等着那个足以躲藏一人的暗格显露出来的那一刻!

水终于放干了,让小谢瞠目结舌的是,整个水池和正常的储水池完全一样,全部都由水泥制成,四周的墙壁是平的、底部也是平的,根本没有任何可以藏人的暗格。

小谢傻眼了,水池中没有暗格,贾某却是从水池中现身的,为什么之前自己找不到他,贾某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张警官脸上却浮现出喜色,他纵身跳下水池,从水池底部捡起一样物体。

那是一个黑色的大塑料袋,张警官捡起来费了点力气,显然里面包裹着什么东西。

打开之后,居然是一副登山爱好常用的绳梯,这绳梯所用材质一定不错,沉入水中居然没有浮上来。

张警官看到这幅绳梯之后,点了点头,紧皱的眉头完全舒展开来,一副云开见月明的表情。

当张警官露出这个表情的时候,小谢就知道,所有的谜题都解开了!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10 23:41

楼下留守的警员接到了张警官的通知,来了几个人将贾某押送至了警局,只等张警官和小谢回去亲自审问。

如果杀害鲍春的凶手是贾某的话,这个案子的侦破已经成功一大半了,剩下的只是让贾某交待出真相,但让他交待真相也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尤其是此案极有可能还存在共犯。

等顶楼的人都散尽后,小谢终于逮到机会让张警官解答心中的疑问。

此时她的疑惑太多了。

池水为什么会出现物业老者所说的那种放掉又自动加满还会变色的情况?

黑色塑料袋中的绳梯是做什么用的?贾某是怎么不露任何痕迹爬上屋顶并躲藏在水池中的?最终要的是,为什么她来检查的时候贾某不在水池中,而张警官上来检查的时候却发现了贾某?

张警官一一解答了小谢的疑惑。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10 23:41

在母子俩家中没有搜查到贾某,张警官曾经怀疑过自己判断失误,甚至怀疑过小谢是否在监控的时候走过神,贾某中途从房门逃走了没有发现。

直到他站在走廊中盯着摄像头回忆起整个过程,才想起自己遗漏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在他进入卫生间调查窗户外的时候,关注过两个地方,一个是窗台下方的墙壁,这里正对着贾某房间的窗户,高度超过三米,要从这里爬上来,必须要有绳子之类的附着物,攀爬的时候避免不了会碰触到墙壁留下痕迹,要想不留痕迹从十楼上到十一楼,唯一的可能就是楼上有人将贾某拉上去,但母子俩手无缚鸡之力,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另外一个关注的地方则是下水管道,下水管道上有明显攀爬的痕迹,显然是不久之前小谢爬上楼顶时遗留下来的,在小谢爬之前并没有任何痕迹,说明贾某并没有爬上楼顶,所以他才认为自己判断失误。

实际上,整个事件发生的经过张警官并没有预料错,确实有一个人穿上大衣假扮贾某离开了小区;贾某也确实通过某种方式爬入了楼上母子的房间;小谢进入母子房间的时候贾某也确实就躲藏在母子房间的某个角落。

但为什么之后贾某会出现在水池中呢?因为贾某利用了张警官等人一个思维惯性形成的漏洞。

张警官站在走廊中想了许久,终于发现了这个思维漏洞的存在:这个漏洞就是,贾某之前没有上到楼顶,下水管道上没有任何攀爬的痕迹,后来小谢上楼顶时才留下痕迹,此时思维惯性导致张警官等三人都认为贾某就躲在母子俩家中,并没有上到楼顶。

所以他们第二次调查的时候,只将重心放在了母子俩家中,却没想到此时贾某已经翻越窗户顺着下水管道爬上了楼顶,躲在了水池之中!

这里贾某打了个时间差,小谢等人撤控一直到张警官重新布控,中间有一段空白时间,贾某正是在这个时间段里利用下水管道爬上屋顶躲入了水池之中。

张警官第二次来母子俩家中调查,即使发现了下水管道上有攀爬的痕迹,也会以为是小谢攀爬所留下来的,不会怀疑到贾某头上去,楼顶水池小谢已经调查过没有任何东西,自然不会再去调查,这就是贾某利用人脑思维惯性所设下的陷阱!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10 23:41将以上略显复杂的推理过程和结果总结成一句话就是:

小谢第一次调查的时候贾某就躲藏在母子俩家里,而张警官第二次调查的时候,贾某已经爬上楼顶躲藏在了之前检查过的水池中,他利用下水管道爬上楼顶,就算留下了痕迹张警官也以为是小谢之前攀爬所造成。

水池被小谢彻底检查了一次确定没有任何东西,一般不会检查第二次,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贾某这个小聪明将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个小手段说破之后不值一提,但却非常有效果,就连经验极为丰富的“老油条”张警官都差点被贾某蒙混过关。

至于贾某如何不通过外力帮助爬上母子俩家中的,黑色塑料袋中的绳梯已经说明了一切:

贾某必定是早有准备,提前准备好了绳梯,发现危险就利用绳梯从窗户处爬入了母子俩的家中。

窗户的外沿很短,绳子之类的搭在这里正常人必须要使用墙壁借力才能爬上来,有了绳梯则完全没必要借力,只需要将一头固定在十一楼的窗户上就行。

小谢听到这里,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原以为贾某从十楼爬上十一楼是临时起意,母子俩是接受了什么好处或者受到了胁迫才帮助他,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小谢思索了一下,继道:“贾某准备这个绳梯应该不是为了应付我们,不然他早就潜逃了,不会等到我们布防完成。

这个绳梯他一定是早就准备好另有其他用处。十一楼那对母子必定和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一定维持了很久!”

张警官点头道:“正是如此,池水变色也一定是贾某搞的鬼,在此案发生之前,水池就被贾某用作藏身之处,他做这种事情应该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小谢道:“物业说水池变色几年前就开始了,究竟是什么事情让贾某要利用水池来躲藏行迹,而且一躲就是这么久?”

张警官笑道:“你忘记了贾某的职业吗?”

小谢疑惑道:“卖烧烤?”张警官哈哈大笑道:“傻丫头,又犯迷糊了不是,贾某为什么会跑到这里来卖烧烤?”“我明白了!”小谢恍然大悟道:“躲债!贾某利用这个水池来躲避那些讨要高利贷的人!”“正是如此!”张警官点了点头认同了小谢的说法,随即正色道:“现在唯一的疑问就是贾某这个单身汉究竟和母子俩有什么关系,值得母子俩如此袒护他,或许这个答案,将会成为让贾某交待出真相最强有力的武器!”张警官言语中的自信也感染到了小谢,小谢信心倍增,跟着张警官下到了十一楼。

一中一青两位“神探”昂首向母子俩家中走去。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10 23:42

方才的动静太大,贾某已经被抓获的消息母子俩显然已经知晓,看到张警官和小谢进门后,女子紧张万分、身躯不停退缩,估计如果不是小李在房间里守着,女子早就带着孩子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了。

小李靠近小谢偷偷耳语道:“谢姐,你太不仗义了,只顾自己一个人跟着张队,居然让我错过了那么精彩的节目。”小谢轻笑道:“现在只抓到了贾某,冒充他的神秘男子都不知道身份,另外一个可能的凶手也没有踪迹,这才刚刚开始呢,你急什么。”

而此时,张警官对母子俩的询问已经开始了。

这次的审问异常顺利,当张警官将已经掌握到的证据一一摆在女子前面时,女子就交待了她所知道的所有事情。

在以前讲述的、曾经被媒体报道过的“刘佳得艾滋后向乞丐夫妻报仇”一事中,曾经向大家介绍过乞丐村,现在再给大家介绍一个村子,这个村子的名字叫做“赌博村”,当然也可以称之为“千术村”或者“骗子村”。

考虑到隐私,这个村子具体的位置我就不向大家介绍了,总之,在国内,这样的村子不少,村里的人十有八九是靠赌博为生。

赌博这玩意如果光凭运气的话,是赚不到什么钱的,要想以此为生,就一定要结合骗术。

说说骗子最常用也是大家最常见的两种。

一种是象棋残局。

庄家在大街上摆了一个象棋残局,说只要有人能赢自己,下多少注他都赔双倍。

那种棋局看起来庄家必输无疑,但是别人不相信会有人主动送钱这么好的事,都在观望。

这个时候一个人走过来对庄家说“我跟你赌”,并掏出十元钱,几分钟之后就将庄家将死了,庄家很是郁闷,掏出二十元递给此人,此人又继续下注三十元,不久之后,庄家又输了,再陪双倍六十元。

此人还要赌,庄家忙道:“我还有事,不跟你赌了。”匆匆撤棋局走人。

围观的人群自然会散开,不过总有一两个好奇又贪心的会留意庄家,庄家走了不远,必定又会蹲下来继续摆摊。

这时候,那偷偷跟着的就心痒痒了,想前面那个会赢我为什么不行,上去就押钱和庄家赌。

如果钱少,庄家就会故意输一两次,如果钱多,结局自然喜闻乐见。

象棋残局只要熟读棋谱谁都会,这种最没技术含量,不过挺适合上了年纪的人,所以大家看到的棋局骗子都是年长的。

作者:小鉴定师大宝 日期:2017-07-10 23:42

另一种则稍微有点技术含量。

三个小碗在地上,一个小球放手中,庄家吆喝几句说:“谁能猜中球在哪个碗里,压多少我陪双倍!”

庄家说完就将小球放到其中一只婉中,并将三个碗反扣起来,用手不停移动,速度并不快,无论庄家移动多久都可以清楚记得球在哪个碗中。

众人当然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这时候一个胆大的拿出十块钱和庄家赌,庄家一开,果然在那个碗里,胆大的二十块钱轻松到手。

下一把,就会有很多人跟着有样学样了,庄家一看下注的钱数额不少了,于是动点手脚,一开,碗里什么都没有。

这时候肯定有人起哄说庄家搞鬼,庄家嗤之以鼻并翻开其他两只碗,必定有一只里面能看到小球。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