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出台又一个新税种,无论它叫什么,我们暂定为财产税。既然有了新税种,就要定任务,那好了,为了这个税种制定了年上缴多少多少的任务。【PS:无论国家出台什么样的新政策,都会有地方或部门争功,定任务,表示积极拥护】实操的时候,执行的工作人员发现一旦轮到权贵脑袋上的事就没办法执行,你执行,他先让你下课。

但是任务必须完成,那还是从普通老百姓身上打主意吧。于是政策就完全走样了,非但起不了劫富济贫的目的,反而加重了穷人的负担。

往近里说,个人所得税,挣的是谁的税?权贵没看见交,月薪 3000 块的工薪层可一个都跑不了。3000 块月薪上缴的个人所得税你看着不多,可对于养孩子糊口的老百姓来说,哪怕 10 块钱都是重要的。他们可没有资本象月薪上万的小资一样动不动花 500 块钱泡个吧。

个人所得税是有任务的,工作人员必须完成任务,税别管是局级干部交的,还是连孩子幼儿园都上不起的穷光蛋交的,总之完成任务就是好样的。既然局长的税收不上来,就要从穷光蛋身上加倍收上来。

往远里说,王安石变法是怎么失败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王安石的初衷难道不是好的吗,可结果怎么样呢?只有一个——民不聊生。

书生误国啊。

许多兄弟关心房价什么时候会涨。

那么先看看这次调控后都出现了什么样的现象。

1、全国房产成交量大幅下降

2、一线城市房价略有下跌,但并不持续,到现在基本跌不动了

3、多数二三线城市房价不跌反涨,成交量逐渐回升

4、大多数二线以上城市租金持续上涨

5、农产品价格有上涨迹象,大蒜、姜等小品种农产品遭遇爆炒。

6、变化莫测的政策导致精英阶层出现移民潮

还有什么,欢迎大家补充。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很值得警惕的。想买房子但嫌房子贵的都市白领对农产品的价格很不敏感,但是金字塔最底层的最大多数群众是很敏感的。领导们也很敏感。这牵扯到相当大比例人口的吃饭问题,稳定压倒一切。【PS:治国如治家,当家里的人都吃不上饭时,这个家就散了,稳定压倒一切,真乃绝句】 农产品价格的抬头将会导致物价全面上涨,在不引起质变的前提下,房价作为商品也不例外。这个引起质变的前提是出现饥荒的极端情况,这样的几率在现在社会很少。尽管干旱和洪涝使农产品大幅度减产,但是农产品还可以进口,国家还有粮食储备,保证全国人民填饱肚子还是不存在问题的。

一线城市仍然沉默,国家队在积极运动。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上涨的成交量的回升却给了市场一个明确的信号。这是资金运动的规律。国家队对一线城市的布局,迫使资金流向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相对(与一线城市相比)不高的价位给出了较大上升空间的预期。

全国富人买北京上海,全省富人买省会,房价的合理性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本地平均收入来衡量。精英阶层的购买力才是关键。

7、明年物价进入持续上涨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在资金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巨量资金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或者推动房价上涨是一个必须的选择。

今年政府用行政手段严厉打击蒜和绿豆价格的暴炒,基本上没有起到作用,资金有自己的运作规律,光靠拿张悟本出气也不能解决问题。

二三线城市的房价的上涨使与一线城市的差价缩小,为一线城市的发力提供了动能。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许多人心怀房价肯定会跌回 2004 年的美好愿望,刻舟求剑似的思维错过了一次次购房的机会。在患得患失中,在牛刀的号角声中,在任志强的大炮声中,迷失了自我。

任何事物都是有其规律性的。关键是否有一双慧眼能够穿透重重的迷雾。

假设你是个投资客,你非要去石家庄和长沙买房子,结果发现不怎么升值,怨天怨地:

石家庄作为一个二线省会怎么会不涨?长沙的房价怎么那么低?我们知道,北京的房子是全国有钱人买的,省会的房子是全省的有钱人买的。

但是当省会城市距离一线大城市在 6 个小时高速以内,省里的有钱人的资金就会流向一线大城市,而不是省会。河北的富人一定会选择在北京投资房产,湖南的富人一定会选择广州深圳投资房产。

假设你是一个投资客,你去昆明旅行,发现昆明的房价甚至高过重庆,很不理解。你很疑惑昆明这么小的西部边陲城市投资价值在哪里?昆明是云南省内唯一的大城市,且相邻的二线以上城市离云南省都比较远。

云南地州资源丰富,虽然穷人占的比例大,富人的数量却也不少。昆明南有滇池,北有长虫山,作为一个 700 万人口的城市,土地资源非常稀缺。所以贵,一定有贵的原因。便宜一定有便宜的道理。

问:楼主针对南昌的房价做个分析吗?从刚公布的 100 个城市房子均价看,南昌 5k 每平左右,是高了还是低了?

对于不了解的城市不敢妄下断言。没到现场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啊。

房价会不会涨还要看地方政府的规划。

比如广州拥有大量的城中村,其周边有较多的大城市,广州的房价就比北京和上海低。如果广州的城中村一旦大规模拆迁,房价将会大幅上涨。

比如南宁东盟贸易自由港的概念使南宁的房价涨幅惊人。

南昌的地理位置,政府规划,发展前景,江西富裕人口的多少,都是决定房价的因素。

8、我们是第二个日本吗?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现在是谁在决定?

国家!

国家的经济结构决定的。

制造业的资金都进入房地产了。能不涨吗?普通人有几个可以够炒房资格的?问:日本当初也是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的根本也不应脱离,国家的经济实力!!

还暴涨?怎么涨?再涨都够去美国买房了!! 你这不扯淡么中国和日本最大的不同在于日本的货币是开放的,中国的不是,是不能自由兑换的。

暴涨是相对于钱而言的,不是相对于实际购买力而言的。

80年代工资200多块钱一个月的时候,是不能想象90年代末北京城区5000每平米的房价的。那时候万元户已经是富人的代表了。

90 年代末工资 1000 块钱的时候是不能想象现在 30000 一平米的房价的。90年代的 100 万绝对是富裕群体。可现在连个中产都算不上。

货币的持续贬值你没有考虑。

问:说真的!!楼主背后还有这么多信众。。。。

真傻啊!

中国的房地产,根本就是政府控制的!什么贵有贵的道理!

国家投资那里,那里地价就高!

国家决心打压地产!明天就能见效!!关键就看他愿不愿意打!

————————

秦始皇也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结果国家没了。

李世民懂得按规律治理国家,所有才有贞观盛世。

问:在反驳楼主一句!!

在中国的土地,可不稀缺!~~ 只是没开发罢了!!~~中国与世界不同!ok?13 亿人!!用十三亿的居住权作为市场竞争的资本。

那太可怕了!真的!!!如果可能,中国绝对可以产出世界第一贵的地价!

为什么?这么多人需要房子。能不涨吗?

呵呵!多少有点扯淡!!别再提供求关系了!~~ 供求根本是平衡的!!

————————

中国有 13 亿人口,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土地一点不稀缺。

但假设你在北京西城上班,让你去塔特拉马干买房子,你愿意去吗?

全国有点钱的都要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买房子,所以才会稀缺。

大兴安岭有大量的土地,哪个有钱愿意跑去置业呢?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牺牲全国大多数城市和乡村,来保证北上广深及大部分省会城市的繁荣才是造成土地稀缺的愿意。

土地有的是,房子有的是,但好位置的土地和房子并不多。

一方面大量的小县城和乡镇、村庄人口锐减,因为缺乏谋生手段不得不背景离乡外出打工,另一方面超大型城市越来越拥挤,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PS:还是那句话,土地位置与稀缺,绝定价值】这就是中国集中发展极少数标杆城市所造成的呀,也是因为如此,才造成了中国金子塔式的收入结构,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

9、民为何,官为何?很多人很疑惑,贪官越来越多,根本不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里,这些贪官 即使被曝光了,还能继续当官。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了解一下老百姓,也就是民到底是什么?民就是牛羊,古代的时候,官员管理百姓叫做牧。官员管理百姓就是替君主放牧,只要保证牛羊不逃跑,不骚乱,那么就是合格的官员。

秦始皇暴政,百姓揭竿而起,可是陈胜起事后基本视民众如草芥,项羽屠杀平民比始皇更残暴。

萧何是一个很贤德的人,对百姓很好,赢得了很高的名声。刘邦在广武山和项羽对峙,得知了萧何在关中深受百姓爱戴,就疑心萧何要造反。一个君主爱民如子是为了百姓的支持,江山永固,一个臣子对老百姓好是不是要造反呢?于是派人去调查萧何。

萧何是个聪明人,感觉到刘邦已经不信任他了。于是赶紧改变工作作风,开始霸占百姓的田产,上大街欺负漂亮的妇女同志,并且派自己的子女上前线给刘邦做人质。

刘邦看到了萧何的行为非常高兴,知道萧何不会造反就放心了。

百姓不是牛羊是什么?

•ty_1286040152018-02-2500:22

不服不行

在红色高棉统治下的柬埔寨人,民连牛羊都不如呀。

波尔布特同志坚持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取消了货币。于是市场经济完全没有了。群众完全变成了按阶级分配了。

阶级只分为两种,波尔布特老板及其打手是绝对的统治阶级,其他人为被统治阶级,也可以称为奴隶阶级。统治阶级对奴隶阶级不爽可以直接拿 ak47 突突。

柬全国 700 万人口被波老板突突死了 100 万,当然不光是突突,还有活埋。

以至于越南派了 10 万军队侵略柬埔寨,受到了柬埔寨人民的夹道欢迎,称为解放人类的战争。

公道自在人心。【PS:人心其实并不准确,应该说公道自在民心,自古如此,民众基数太大,只有他们的力量才是无限的】Kkndme2010-08-1409:49博古才能通今,不了解历史无法治理国家,不了解历史也无法对事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我们的今天本来就是历史的延续,前人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不是一句话就可以抹杀的。

因为秦以后漫长帝国时代的大一统,才会把中央集权延续到现在。

而西方封建时代延续到地理大发现,诸侯割据王国、公国、侯国林立为现代的西方提供了民主制度的可能。

在制度上完全的不可比性,使向国际接轨成为了笑话。

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与西方接轨,甚至堂而皇之的超过西方,体制外的工资则与非洲结果,也算是国际化了。

问:大家听过那个西三旗的有名的限价房——旗胜家园吧~!外表看起来那么光鲜,地段也不是特别偏,紧邻城铁,当然是被人疯抢都抢不到的两限房呀~!还不是质量问题一大堆。

政府安排的政策房也是要开发商建的,哪个开发商没肉吃还能保证把房子盖好??

所谓检测都 TMD 是虚的。

--------- 这是肯定的,开发商都追求利润最大化。

政府建设两限房限制开发商利润,开发商必然偷工减料,政府都知道怎么回事,必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这个政策就执行不下去了对于渴望拥有一套产权住房的都市小白领对希望房价狂降已经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他们赞成农产品价格放开,让资金炒作农产品,而离开房地产市场。

理由很简单,一套房子一涨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大米小麦,一斤就算涨到10 块,也根本不能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

如果我国农产品价格是开放的,资金流向大米、小麦、猪肉,并且允许囤积,房地产一定会下跌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我们看到的绝不是 10 块钱一斤的大米、小麦,而是 500 块钱、1000块钱一斤的大米、小麦。

我国将会出现大面积的饥荒,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底层人士饿死街头,社会将出现大的动荡。【PS:无论哪个时代,粮食永远是第一位,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而产权房屋价格的上涨牺牲的主体只是体制外部分都市白领的利益,换来的不过是网络上没完没了的牢骚和咒骂。

巨量资金必须有地方去,如今面临的房地产和农产品之间的选择,你认为政府会怎么做?体制内中层、高层可以分到多套福利房,低层至少能够分到一套保障房,即使最不重要部门的底层员工,搞到由单位补贴的公租房是没有问题的。

体制外的高层、中层,以他们的资金实力买多套房子都是不成问题的。

农民,分配有宅基地。国家要稳定,首先就是要农民稳定,因此我国只有农民能够分到土地自己盖房子。

军人,会享受到比公务员更好的福利,让军人享受更高标准的福利待遇,国 家有深刻的认识。

那么只有体制外的都市中下层群众才是高房价的受害者,可是这个群体的地位真的很微不足道。

这些既无稳定工作(低层都市白领失业的概率还是蛮大的)又无自己的房产的都市小白领是金子塔底层被压榨的对象,甚至远远不如交通便利地区的农民。

没有这个群体的存在,金字塔上层的权贵是无法享受舒适的生活的。

社会需要底层群体用巨大的付出和极少的收获为金字塔上层群体服务。

当然,在巨大的付出后,有少数人会从低层脱颖而出,爬到金子塔的中层、甚至上层。

这些少数人带给了底层群体奋斗的希望。

拥有一套属于自己产权的房子,就只有一套路:从金字塔的底层往上爬。这条路很艰辛,并且会越来越艰辛,但总有希望。

问:楼主有一点没说透彻,那就是白领的工资普遍较高,他们有能力买房子,但是受到几千年以来的小农经济思想的约束,他们普遍认为买房子不划算,占便宜心里普遍严重,别看他们外表光鲜,其实还都是一帮农民

——————

我说的是买不起房的低收入小白领。

高薪白领不买房的不多吧,都是网上吹的吧。

高薪白领一般还是有自住房的,只是有人不愿意投资房产。每个人想法不同而已。

问:请问楼主所说的低薪白领一个月赚多少钱算底薪?就拿我说吧,我 06年买的房子,当时月薪 3000 元,这在当时算不算低薪?但是我买房了,还是一个人买的,当然老爸赞助了点。每个月还完月供兜里就剩几十元,硬扛下来了。

目前年薪 12 万,我老婆年薪 6 万?这算不算高薪?如果我当时没买房子,以我们 2 个人的收入当下也买的起,只不过生活负担重一些。

所以请楼主明示,什么是低薪?

——————————兄弟,你所描述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先说说你所说的这个问题,再谈谈什么叫低薪。

先说 06 年你月薪 3000 买房子的问题。

我们打一个比方:假设 80 年代,咱们两个月薪都是 100 块。你喜欢清朝的瓷盘子,咬咬牙,一年用好不容易攒下的 100 块钱买了清朝瓷盘子。我喜欢缝纫机,用一年好不容易攒的钱买了一个缝纫机。

市场有价值发现功能。显然,80 年代清代瓷盘子的价值没有得到发现。

进入 90 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钞票也大幅度增加。清代瓷盘子的市场价值发现出来了,瓷盘子价格开始大幅上涨,你的瓷盘子由 100块涨到 1000 块。而我买的缝纫机已经淘汰了。

瓷盘子具备投资品的一切属性,能够吸收社会的富裕资金,而缝纫机没有这个功能。我很眼红,我虽然买的起这个瓷盘子(因为 90 年代我的工资由 100 涨到了 800),但是我觉得价格太高了,没有买。而你的瓷盘子在 90 年代为你挣了 900 元钱。

时光又到 21 世纪,社会资金越来越多,钞票越印越多,可瓷盘子在市场上越来越少(都被收藏了),于是瓷盘子涨到了 1 千万一个,我即使想买瓷盘子再也买不起了,而不是嫌价格高的问题。而你已经成为了千万富翁。那个瓷盘子也并没有因为 1 千万的价格实在太高而暴跌,相反价格仍以每年 20%的速度增长。

06 年你在房价价值发现的初期买了房子,就像 90 年代你用 1000 块买清代瓷盘子。

如果你的工资不变,或者变化不足够大,现在你将买不起房子,就像你在21 世纪不可能买的起瓷盘子。

10、收、入高低再说说收入高低,不同城市,不同消费水平,对收入高低有着不同的理解。

我们举北京为例。

反映真实居住成本的是房屋租金,而不是房价。

在北京生活,一家三口的通常情况。

一个位置能够满足上班条件的两居室租金大约 3000 元,小孩花费没有 3000块是下不来的,再加上夫妻俩 2000 元的基本生活花费,也就是说 8000 月收入的家庭,刚好能达到收支平衡。

如果是体制外的都市白领,这个收入是很可怜的,因为还要考虑到失业问题,并且应付万一发生的意外支出。所以每月能有 2000 元的结余是必须的,那么10000 元是在北京生活的基本水平。

而购买商品房所支付的金钱是要远高于租金成本的,因为你买的不是房屋居住权,而是房屋的产权,一定会出现溢价。

如果你现在的家庭收入能够再买得起一套房子,那么你的收入水平应该至少是小康,甚至达到中产。

问:楼主啊,你有一个概念错误:清代的瓷盘子是收藏品是古董,其价值是由拥有瓷盘子的收藏家决定的,而房子是商品(我指的是商品房,不是公租房之类的保障房),其价值远没有古董增值速度快,所以说收藏品和商品是有区别的。

______________呵呵,商品房当然和清代磁盘是不同的,升值空间不同,投资对象也不同,但价值发现的道理是一样的。投资品的基本属性:稀缺性是共有的,当然稀缺的程度不同。

我所讲的是投资品的价值发现,而不是商品房=清代瓷盘。

问:此外,您还没有正面回答我什么是低薪,我今年 30 多岁,如果我刚毕业肯定是拿底薪的,往最坏了想,我毕业几年到今年混的不好,今年只赚 3000元一个月,我就买不起房么?如果你觉得是,那么你错了,我仍然可以买的起,我会到比较偏远的地段去买房子,比如密云,延庆等买套小户型二手房,那里的房价我仍然可以支付月供,当然我还是要像老爸要点钱付首付的。可是如果我不这么想,觉得去哪里不划算,在四环里买房子多好啊!那么我可能就买不起了,因为在四环里买房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那么请问我买不起四环里的房子是房价的问题呢还是我的问题呢?是不是说我买不起四环里的房子就是我买不起房?

————————————————

如果我们买首套房,不是为了投资。我们买房总有个基本的要求:

有一个自己的家,并且上班相对方便。

如果你在长城饭店上班,你跑去密云买个房子。首先你上班就成问题。

如果我月薪 3000 块,我甚至不能在密云买房子(因为也上万了),但我可以在山西的某个县城买套房子。问题是我买这套房子干什么?问:我的中心思想是:北京的白领普遍买的起房子,但是有一部分不买,其原因是想花最少的钱去获得最好的地段,最好的楼层,最好的朝向的房子,这是划算不划算的问题,不是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当然有的人会说:买房了,得病了怎么办?失业了怎么办?一大堆怎么办!那么请问:既然你知道早晚要见马克 思,为什么现在还活着啊?一刀了断了算了,呵呵

————————你说的这类人其实是因为贪婪和恐惧,幸运不会垂青即贪婪又恐惧的人。用天涯的语言来说:就是传说中的傻空。

问:楼主,一对有工作经验的年轻的北京白领夫妻月收入只有 8000 元?这是怎么统计的?您的统计结果不准啊,我的结论是 10000-12000 元/月是北京标准的白领夫妻的月收入,那么这笔钱能不能买房子?能,能不能付首付?可能不能,首付款怎么来的?一部分是父母赞助的。作为父母就要把自己的孩子扶上马,再送一程,这和啃老没关系。

————————

呵呵,这个也不好这么说,不同行业间的薪水差距实在太大了。

比如一个有 6、7 年职业学校的教师或者一个有 5、6 年电脑分销经验的产品经理(都是大学毕业),他们辛辛苦苦干一年多点的也就 7、8 万块。他们都不晓得招商银行随便一个客户经理轻轻松松年薪几十万。

同是大学毕业,同是 5、6 年工作经验,北京几十万年薪收入的人不少,但一个月只挣 3、4000 块的数量更庞大。

问:房价是由土地决定的,而土地是咱们这个国家的根本,当年不就因为要改变土地的属性,才有了我们的党。凡房屋也都是只有土地的使用权,土地属于国家,说收回的话不管你有无房证更不会和住房者商量(如拆迁),这个性质决不变,想下,对有房者如此,会为了没有房子的而制定均衡均分的土地政策下降房价吗?现在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真买的起房的考虑的重点不会是贷款,买不起的,房价跌去三分之一也还是买不起,不要看政府如何了,如果能少贷款或不贷款买处房的话就买吧,人早晚得有个安身之所,不要贪大求全,战争或地震来 了房子不值钱,但万一战争或地震不来呢?

————————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战争来临,你手中的钱也变成废纸。

11、谈谈股市问:楼主对楼市的分析让人佩服!能否谈谈股市?现在的股市不管涨跌,我只是看到政府在疯狂的发行新股大盘股,压大盘是肯定的了,看样子又是下一盘很大的棋!

——————————

你要注意 2010 年的股市与以往是不同的。因为股指期货的出现。

要时刻关注股指期货投入的资金量。

当股指期货资金量足够大的时候(什么叫足够大就要看个人的判断了),期指将指导沪深 300 指数。大盘会跟着固执期货走。

—————

你可以这样理解(只是为了理解方便做个示意):

假设房价从2004年的4000一平,涨到2010年的20000一平

猪肉从2004年的6块一斤,涨到2010年的10块一斤。

但是如果房价2004年4000一平,到了2010年还是4000一平那么,猪肉从2004年的6块一斤,将在2010年涨到30块一斤,不仅猪肉,还有大米,小麦,大蒜、葱、姜、房租都会翻几倍的价格。

问:政府要垄断房租市场?市场上已有的和不断要产生的出租房源政府怎么让它们消失呢?还是说政府要造足够多的公租房来占据市场主体,那就更难了,要花多少钱呀,公租房的地段好不了的。

————————公租房将为房租市场树立一个标杆。有了这个标杆,私人出租房将会对比公租房做一个参照。

公租房是有限的,是需要申请的,而私人出租房会在相同位置将自己的房租定价高于公租房。

这样就保证了公租房的价格低于市场。

公租房不是廉租房,政府要持续赚钱,他的定价不会低,私人房就会定得更高,这将导致市场上的房租整体上涨。(PS:公租房是给新职工过渡的房子,属于政府与公共机构)

公租房的吸引力在哪里?

1、对体制内会有单位补贴

2、对体制外人员可以提供一个较长的稳定租期。

3、政府定价的标杆作用,无论怎么定价,公租房都会低于周边市场价格。

问:城中村可是提供廉价房源的地方,这个公租房的竞争对手肯定要被政府干掉,所以城中村的拆迁改造那是一定的。

________

城中村一定会消失的,不消灭城中村,哪来的 GDP

问:写得非常好

楼主能否分析下未来三四线小城市的发展,是否会空心化。

另外,请分析下海南的城市有没有投资价值。

————————四线城市房价也会缓步上涨,但比较慢,主要还是因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的建筑成本上涨。

城市的空心化可能性不大,人口仍然会缓慢增长。但偏远乡镇却存在空心化的可能。

海南具备得天独厚的海岸线资源,这是全国任何一个其他海滨城市无法比拟的(其他的海滨确实比较差,毫无美感)。但关键还是政府如何开发,急功近利的开发,和毫无节制的圈海岸线可能会大幅降价海南的旅游与投资价值。

取决于政策,有较高风险。

今天下午才出门,上午闲来无事,跑来再说两句。

一是再说说房租问题,房租的发展趋势:现在房租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大多数都市小白领还希望能够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产权房,至少他们觉得即使现在钱钱不够,但是努力一把,跳个脚还能够得着。所以他们省吃俭用拼命的存钱。一个月薪 10000 块的小白领租一套月租金 3000 元的还算舒适的两居室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为了攒钱买房宁可几个人合租一室,仅仅愿意在居住上花费少得可怜的 500 元钱。

随着国家队的进入,民营资本的退出,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投资的门槛都会大幅度提高,投资房产以后就成为富人的专属。

小白领的生活将变得“轻松”,因为除非能够上位,否则一般人跳脚是够不到属于自己的那套房子的。对于拥有房产失去希望,将使他不得不搬出合租房而转而租住一套还算舒适的两居室。

高昂的商品房价把大量的小白领从合租房中解放出来,转而去租住两居室或者三居室。

房租的价格一定会通过市场发现功能,找到他的位置。

问:汽车对于百姓而言,可有可无,油价涨到是美国的一百倍,中国百姓才高兴了。

大哥!房子是必须品。ok?那么既然你也认为政府的钱大多从地产来。

那么这种发展正常嘛?会持续吗??没有实体经济,能行吗?

照你的法子说,炒楼才是中国的前途?

——————

这位兄弟,您比那些希望钱钱去炒大米的还不靠谱。

石油影响的不仅仅是开车的人花费多了。疯狂上涨的运输成本会导致民不聊生的。

假设一斤蔬菜从广西的农民地里收购是 0.5 元一斤,但是由于油价的像你说的上百倍的涨,运到北京,这斤蔬菜要卖 300 块一斤。

社会就瘫痪了。

13、民生的底线——粮食、农民

再说说粮食问题。

中国的粮食实行储备制度,国家每年从农民手里收购一定数量粮食以及进口一定数量的粮食用于储备。

中国的稻米主要出自东北和广西,东北米好吃但产量小价格高,广西米难吃但产量大价格低,都市人都愿意花高点的价格购买东北米。

各地储粮通行的做法是以储粮为名收购的东北米加价在市场上出售牟取利润,再低价收购难吃的广西米用于粮食储备。【PS:与民息息相关的粮食,才是最大的暴利,粮库出事,民不聊生】米在市场上的价格差别还是很大的,好的东北米可以卖到 5 块钱一市斤,一般的东北米卖到 3 块钱左右一斤,差点的东北米卖到 2 块钱一斤。而广西米基本在 2 块钱以下,而且除非比较穷的,一般人都不愿意吃。

大家可以看到在市场上交易的大米跟其他商品并没有什么不同,好的稀缺的就贵,差的产量大的就便宜。

但是米和房子不同,一方面米是当年的好吃,放到第二年陈了就不值钱了,第二年土地上新的稻子又长出来,会有新的米下市。但是房子不会,一栋楼今年卖掉了,明年这块已经卖掉了的土地并不能长出另外一栋楼。另一方面,中国实行的储备粮制度将会在粮食减产的时候平易(平抑)粮食价格的上涨(尽管储粮和市场上销售的粮食完全不是一个品质),而且国家对口粮的问题会高度重视。

粮食作为商品本身是与土地剥离的,而房屋作为商品却无法从土地剥离出来。这是粮食与房子的根本不同。

商人在粮食稀缺时期进行囤积会枪毙,在粮食丰收时期囤积粮食只能亏损(第二年的米就没人吃了。)【PS:干任何生意都不要破坏国家利益与老百姓的最低底线】商品房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而保障房是为了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最基本居住,这与粮食分为商品粮和储备粮又多少有些相似。

但是商品房土地和房屋无法剥离,产权和居住权却是剥离的,这就使既保障人民的基本居住权,又通过产权的升值牟取巨大的利益成为可能。政府实在是再明白不过了。

问:那么这种发展正常嘛?会持续吗??没有实体经济,能行吗?

————————实体经济的发展不是简单的钱不去投资房产,就会去投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就发展起来了。估计媒体洗脑洗的比较厉害,你中毒了。

资本是趋利的。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社会,只要存在市场经济,这个道理就一定不会错。

为什么资金进入房地产及其他资本市场而逃离实体经济?是因为实体经济环境不好,不赚钱。

一是税赋太高,二是各种需要打点孝敬的部门、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太多,比税赋还高,不能承受之重。

三是国家队在各个重要领域的垄断,使国企变成了变相税务局的职能,垄断企业的暴利定价,又是压在本应该蓬勃发展的实体经济上的又一座大山。

现在央企基本是不垄断的行业不做,把产能过剩,充分竞争的产业交给民间资本,并且还要给这些资本压上高昂的负担.有可能垄断的行业包括房地产都会收到国家队手里,以后更是将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垄断的社会。

资本不是傻子,一定会趋利,所以资本放弃了操心受累不挣钱的实体经济,转而投向房地产。房地产的调控,让资本又进入了黄金、农产品领域参与爆炒,反正就是不进实体经济。因为国家不给实体经济的环境做任何的改善。

如果实体经济有一个好的环境,有一个好的获利空间,大量的资金就不会撤出实体经济,没有资金潮涌般的投入房地产市场,中国的房地产将会是一个平稳的上涨趋势。

但是体制决定了资金的去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高税赋、暗箱成本及垄断不但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而且将会导致生活成本的大幅提高,生活负担日益沉重。

一方面百姓生活负担的加重,导致一些非生活必须品严重产能过剩,将会出现大量亏损倒闭的内需企业。

另一方面精英阶层快速聚集大量财富,使奢侈品供不应求。古董,字画,玉 器,豪车,顶级服装的消费比重也将越来越大。

但是能够容纳大量资金的只有两个领域:农产品领域(满足老百姓的肚子)和商品房领域(居住权要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产权要满足精英阶层的需求)。【PS:农产品量大,商品房价高,可以绝对吸金】资金的流向只能疏导不能强堵,政府很明白这个道理。两者危害取其轻,你认为政府会选择哪个领域?

问:太牛了,产能过剩,奢侈品火爆,真的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深层原因。

楼主在帖子里提到长沙和石家庄的例子,我认为,二三线城市也要具体分析,像我老家长沙,房产升值空间还是有的,只要每年涨 20%,我就满足了。一线城市的房子更稀缺,但是,城市化的进程,不可能继续像上一个 10 年那样,大家都往一线城市跑了。所以,房地产暴涨的时代我不相信还有。我还相信二线城市和一线的房价差距会慢慢拉近。

所以,我用 09 年的结余,在今年上半年长沙贷款买了一套,我准备下半年再买一套。我不是炒房,我是略有结余的工薪阶层,我选择保值,总比放在银行要好。事实证明我是对的上半年买的现在已经涨了 10%了。

一线和省会城市的商品房,未来一定会成为更加稀缺的资源。

——————————————————

长沙的房子一定会涨,只不过涨得会比其他城市慢。

低价买涨幅滞后的房子有一个好处,一旦长沙放出“大量拆迁”等利好因素,你就赚大了。购买房价基数低的省会城市,怎么都不会亏的。

14、房地产是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

还有一个关于实体经济的问题,房地产是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

我们回顾一下,房地产的居住属性和产权属性是剥离的。

依照房地产的居住属性,房地产绝对属于实体经济。

从下游来说,不搬新家重新购买一套家具、一套家电、做一次大的装修的可能性都不大。在没有改善住房的前提下,去换家具家电,搞装修的应该是一个很小的比例。

从上游来说,钢铁、水泥、机械等行业无一不受到到房地产的影响。

房地产影响到钢铁、水泥、机械、家电、家具、建筑建材等多种领域,影响真的不小。

依照房地产的产权属性,房地产又是资本市场。

资金推动了商品房价格的快速上涨。

房地产为政府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卖地),这些财富用来建造地铁、公园、广场、办公大楼、公款招待、潇洒挥霍,又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增长。

问:尽管我也看好房价和房租都上涨,但是,买房应该不会只是富人的专属。

例如在日本,有许多的普通白领买的起房,难道在中国,白领就买不起吗?答:白领是分层次的,有技术,有能力,有背景,肯吃苦的白领将通过努力获得更多的收入,获取更高的职位,走进金字塔的中层,买房子肯定没有问题。

但进入金字塔中层的绝不会占大多数比例。

低级白领,公司办公室普通职员,一无技术,二无资本,没有特殊的技能或本领,又没有什么关系和背景,对机会的把握能力也不是很强,如果家里也不富裕,这样的同志今后买房子就比较困难了。金字塔的底层人数比例是最大的。

日本的国情确实跟中国有很大不同,另外日本东京的房子也不是普通白领买的起的。我认识个 NEC 的部长(相当于中国企业的总监),也算大企业的中层干部,他也在东京买不起房子,家在离东京很远的郊区。

————————日本的城市化已完成 不过东京市中心的房子小白领是买不起的 他们买的是东京卫星小城市的房子 如同你在上海工作 去扬州买房子还是能承受的 人家的地铁一个小时能跑 200 公里 你说生活半径能扩大多少呢 再说日本是有选票的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天涯里有些人说年薪 30 万买不起房,年薪 70 万买不起房。原因还是期望太高了,以为自己年薪 70 万了,就是人上人了,就必须住市中心的大房子。

但事实上市中心的大房子是绝对稀缺的,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买房子还是量力而行。有 1000 万资产的人是买不起价值 2000 万的翡翠的。

有 1 个亿资产的人也不能买下故宫的居住权。

15、买房如何算量力而行

关于买房量力而行的事,还是有必要再说得清楚些的。

还是打个比方:假设某人家庭月收入 15000 块(都市小白领的通常收入),工作 6 年,手里有 50 万存款,我可以在北京北五环外(比如西三旗或者回龙观)买一套价值 150万的房子(2万每平米,70几平米)。首付50万,贷款100万,月供7000多,是完全买的起的,而且因为轻轨的开通,即使在市中心工作,上班时间肯定可以在 2 个小时之内(作为北京这个城市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这个人心比较高,非要在北四环内,买一套 100 平的住宅,二手房 3 万一平米,100平米就是300万。首付按30%算,也就是90万,还要贷210万,已 经完全超过了他的收入水平及收入预期。于是这个人成天怨天尤人,成天喊自己买不起房,抱怨政府,憎恨炒房客和开发商。天天叫唤社会不公平。

过了 1 年,国家队布局完毕,西三旗、回龙观房价涨到 30000 一平米了,买个70平的还要210万。首付30%,要60多万,贷款150万,月供12000左右。

这时,他买西三旗 70 多平米的房子已经很费劲了。

这种行为叫什么?这就叫傻空。

再比如说:某人家庭月收入比较低,8000 块,在北京上班,西三旗和回龙观的房也要150 万的总价,是买不起的。他的收入水平只能在密云或者河北买房子,但是即使在密云或者河北买了房也没办法上班。这个人就叫做真的买不起房。

如果他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也不是很高的话,房价未来的上涨将使他进一步对买方绝望,他将彻底放弃攒钱买房,带着老婆孩子搬出跟人合租的城中村,每月花费 2500 块钱在回龙观租一间两室一厅的住宅。

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

量变将引起质变,8000 块钱的家庭月收入,是真买不起房的家庭,而 15000月收入的家庭买不起房就叫傻空。

小时候看春秋战国之类的书籍,总弄不明白一个问题:A国家跟C国家打,他的邻国B就会很害怕,害怕A国家灭了C国家实力更强大,对自己不利。

E国家跟G国家打,他的邻国F就会很高兴,高兴E国家与G国家两败俱伤,自己可以获取利益。

后来我终于弄懂了。

当A国家跟C国家打仗时,如果B的国力明显强过C,他的邻国B就会很害怕, 因为 A 国家很轻易就会灭掉 C 国家变得更强大。

当E国家跟G国家打仗时,如果E的国力跟G差不多,他的邻国F就会很高兴,因为 E 国家跟 G 国家会拼得两败俱伤。

问:楼主的观点高明,因为把房价与整个经济及政治层面的东西联系起来了。

请教一个问题,桂林属于 5 线城市了吧,现在均价近 5000,请楼主分析一下桂林这种级别城市房价的趋势。

答:缓慢上涨,有钱买南宁吧,东盟贸易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问:这样愿意持有普通住宅多套的收租客会不会减少?因为没钱买的会去租公租或廉租,有钱租的也去租高端好房,就象香港一样,有钱的买商品房,一般的买普通限价房,经济实用房,没钱的住公屋或廉租。反而持有普通住宅多套的会不会逐渐减少?答:公租房只能是有一定量,不会是大量,首先解决的也是体制内的住房问题。持有多套住宅的有自己的市场空间。

问:在密云延庆买房子就不能去长城饭店上班吗?貌似密云延庆的城轨马上就要开通了,一个小时就可以到三元桥的,如果你仍然觉得不可能,那么我就很同情生活在东京纽约的白领了,他们买房子都在离工作单位 50-100 公里的地方,他们大部分人也靠城铁上下班的,所以说东京和纽约的白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啊!此外,密云和延庆的二手房子 10000 元一平?用不用我贴个卖房帖子啊?密云和延庆县城里的二手房子均价6000一平,一居室50平吧,总价约30万,首付12万,月供1200元左右,这个对于月薪3000元的人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当然去密云延庆买别墅确实是 10000 元一平。

答:这种抬杠没什么意义,如果密云的轻轨修通了,1 小时到三元桥,密云 就由远郊区变为了近郊区,房价也不会维持现有水平,一定会水涨船高。

我没看过密云的规划,如果真有这个规划,且密云房子还没有大涨的时候,还是值得购买的。

密云的房价我倒真没去看过,不过以前有个住密云的同学说密云的新盘 1万多了,老房子价格我并不知道。

我们只不过打的一个比方,假设密云到城里上班没有问题,普通小白领又买得起,那么不买的可以称为傻空。

但是确实有真正买不起的,连密云也买不起的,月收入 3000,但要供养老人和孩子的,即使能在河北某个县城买,可是房子不能上班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问:我说的是北京白领夫妻的标准工资,什么是标准工资?就是这个城市的可提供工作岗位加权平均工资,也就是说,你在北京混,正常的情况下,北京的白领夫妻在成为这个公司的主力员工以后就可以拿到的工资,什么是主力?就是在你的单位里能够独立挑起一滩活。

答:我倒是觉得平均工资真没有什么意义。

你在中石化工作,各种收入加一起一年低于 20 万的还真没有。

你做基金经理年薪低于 100 万的还真不好找。

你在电力系统,有点职务的,一年搞个上百万都是轻轻松松的。

你要是公务员有点级别,好的一年收入上千万,不好的一年收入也就十来万。

但你要是在某个私营或者股份公司做个人事,行政,一年弄好了也就几万块钱。

你要是做销售,好的销售年薪几十万,上百万,不好的销售一年也就挣 2、3 万。

我真不知道平均工资意义在哪里? 一个年收入千万的总经理跟 100 个失业的白领平均,人人都是年收入 10 万。

问:我还是要强调白领的平均工资,这个很重要,也是很多北漂留下来的重要理由,不同行业收入不同,但是主流行业的收入差距是不大的,至于你说的中石油和其他的高薪公司这个一般人进的去么?答:如果仅指北漂而言,一般大学毕业的普通北漂白领有个几年经验的月薪大概是 8000-15000 不等吧。北漂几年的普通家庭月收入在 15000-20000.

这个收入,即使在现在,在北京五环以外买房还是没问题的。

低于这个收入,真的考虑回家吧!在北京一个年薪 15 万的普通家庭仍然买的起房,在五环外,只是你愿不愿意买。

但以后一个年薪 15-20 万的普通家庭买房子,即使是五环外的,也只能是梦想了。

租房将成为今后小白领主流的生活方式。

问:我想请教楼主,您说的买商品房包括那些有产权的老公房吗?

答:商品房也包括有产权的老公房。老公房一般位置都是非常好的276 楼问:楼主的绝大多数观点我是赞同的,只有一点不敢苟同:那就是对北京白领的综合评估,我认为在北京做白领还是蛮幸福的,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的中等发达城市是需要几张城市名片的,而白领阶层是其中的一张城市名片,既然是名片,就不可能让他们混得太差,工资待遇各方面要远远高于其他的非白领行业(公务员阶层除外),北京市在这方面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为了这张名片,北京市是做了大量的牺牲其他阶层的利益的,如果说北京的白领阶层买不起房子,鬼才相信,那么他们为什么整天喊着买不起房子?是因为心态。

答:北京市在这方面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为了这张名片,北京市是做了大 量的牺牲其他阶层的利益的。

旅行的第一站,是贵阳。

一座低收入高消费的西部边远城市。

当地人说贵阳的消费太黑人,太畸形了。大多数当地人的收入相当于中部城市的县城水平,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却超过了北京。

越偏远的地方越黑暗,越偏远的地方越不存在公平,越偏远的地方贫穷群众的比例越大,越偏远的地方权贵生活的越腐败、越奢华。

越是资源匮乏的地区,权贵阶层越富裕,这是以绝大多数人的贫穷为代价的。

资源的稀缺,导致权贵易于对资源形成垄断,通过以低收入高物价的方式,对底层群体进行赤裸裸的掠夺。

于是权贵们鲜衣怒马,下层群众褴褛衣衫。

贵州难道不是中国的缩影吗?在欧洲的商业区,我国权贵们一掷万金,引来欧洲群众围观,瞠目结舌。

以至于全世界都没法相信我国不是超级发达国家。

贵阳的近郊房价已经 9000 一平米,远郊的金阳房价已经接近了 6000 一平。

但是我们能就此判断贵阳的房价存在巨大泡沫吗?

贵阳到处是山,地少人多,物产极不丰富。

因此,贵阳的商品房就像贵阳的餐厅一样,和普通群众是完全没有关系的。而对于权贵与精英来说,即使再翻几倍的价格也一样买得起。(腐败啊)

看看贵阳,想想中国。

资源的匮乏将形成高度的垄断,导致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生活成本大 幅度提高,中国正走向低收入高消费的畸形社会结构,群众生活越艰难,权贵的生活就会越富足。

生活必需品和房价都会变得比西方国家更贵。

问:楼主还在吗?咨询下重庆房价的走势呀!

投资别墅与高层的比较!答:我个人很不喜欢重庆这个城市,但是我不得不说重庆的发展空间很大,无论是经济还是房价。

别墅,如果有钱投资,一定是别墅,只要不是太偏远的。

刚从青岩古镇玩回来,饭前说说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来自于大量的印钞。

可不可以少发点钞票。

对不起,不行。

这是我国的官有经济体制决定的。

凡是去过美国的朋友,会惊奇一个现象。

除了人工服务行业,几乎大多数产品的绝对价格都低于国内。

从数码产品,到奢饰品,从矿泉水,鸡蛋到汽车,统统比国内的绝对价格(把美金换成人民币,再拿人民币进行比较)便宜。(美国的餐馆比较贵是因为包含了人工服务成本)不仅仅是美国货比在中国卖的便宜,几乎所有 made in china 的商品在美国卖的绝对价格都低于国内售价(一件国内生产出口的服装在美国售价 150 人民币左右,但在国内售价竟然达到 800-1000 人民币)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物价却远远高于美国,这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