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奴,也是宋代就有记载。宋代有本书叫《白獭髓》,写的就是房奴生活:“妻孥皆衣蔽跣足……夜则赁被而居。”大意就是所有的存款不够,还借来钱砸在房地产上,不得不节衣缩食还债,别说家里人买新衣服,就连被子都是租的。
不知此人炒房后来发财没有,那时买房可都是全款,没有银行贷款一说。
50、开书单谈开书单真谈不上,我小时候还看史书,看的比较杂,可以说什么都看,所以很多事才能联系在一块。不过象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史记等等一类的史书都 是必读的,读不懂历史,很难明白现在啊!
问:楼主的观点深以为然。
目前我家有两套住房,但面积太小:65 平方的自住,43 平方的出租。
我一直想卖掉两处,然后换一处面积 110 左右的,但新小区位置会偏远一点,我爱人意见是卖掉 43 的,在购置一套总价在不需要贷款的范围,现自住的不动(小孩上学、生活方便)。
请指点迷津,谢!
答:我也没搞懂呢,你打算换的位置是不是特偏的呀?
问:扬州城区也不大,新小区离我们自住的地方也就 3-5 公里,但我们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
答:扬州是个舒适的小城,小城市为什么买房还买 60 几,40 几的?我觉得小城市的住宅标准起码是 120 起步的。如果能换就尽量换吧。40 几的房子在小城市留着意义确实不大。
问:一直跟着楼主来着,楼主对房子的分析很是透彻。
恳请楼主对我的情况不吝赐教:基本情况:我是北漂一族,05 年到的北京,到现在还没买上房子。我算是刚需了,现在已经 30,面临结婚。女朋友在国贸上班,我从事市政工程工作,所以工程地点不确定,反正是在北京。对昌平和通州一直留意着,并且近几个月一直时常去各楼盘看看。我始终倾向于在通州购房,因为考虑女朋友上班的就近的问题。我和女朋友现在年收入总共在 15w~20w 左右,工作基本稳定,但是首付家里支持点,自己拿点,也就能筹个 20+。如您所说,属于体制外群体。
问题 1:现在在关注通州临河里地铁边的华业东方玫瑰这个楼盘,一直都没有开盘,不过又是登记,又是领 vip 卡,又是建议参加新浪乐居卡活动(在指定 中国银行存 2w,购房有优惠),没少折腾人。并且最后能不能摇到号都不一定。
这个楼盘的房价从一开始预计销售 16000,到现在的预计销售 18000,看的让人很没底。近期也看了好多通州的楼盘了,基本就是调控没令房价下降,都比较稳定。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这个楼盘 9 月底或者 10 月开盘,如果开盘价在16000~20000 之间(我估计),您觉得作为刚需的我是否可以出手?问题 2:之所以关注这个楼盘,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其离地铁不是很远,虽然八通线每天上班跟把人挤的跟相片似的,但毕竟还算有交通时间的保障;二是其小户型比较多,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由于年纪摆在了这里,所以结婚生子是未来三五年可期的事情,所以我考虑买个小两居,这个楼盘的小两居有 76 平和 88 平两种,我倾向于 76 平这个。粗略算了一下,如果商贷,首付不到 30w,东挪西借可以筹到,月供 5k+。尽管压力大点,但是我不想十年之内,因为有了孩子或者老人过来,房子太小而再次换大房,觉得选一次房实在是太耗费精力了。
30 多岁是人生事业的重要打拼期,我不想让自己在房子上牵扯太多的精力,一如现在。不知楼主对我这个想法是否认可?另外,这楼盘一居的小户型,50 多和 60 多的几种。如果 2 居没有了,能买到一居也将就了,但如果真如此,如何计划几年后置换2居的房子呢?问题 3:楼主如何看待通州的房价发展趋势,结合通州不同地区,楼主可否给我一些购房建议。(二手房就不考虑了,首付拿不起。)
恳请楼主对我的情况给予分析,感谢!答:通州区域的房子如果品质还可以,2 万以内是值得购买的,毕竟,在未来的一年内,除了房山、密云等区域,2 万以下的新房很难找到了。
家庭收入20万月供5千的压力确实不大,月供在8000都可以承受。所以如果能够借到首付,尽量还是选择大点的房子。体制外收入预期不确定因素多,所 以在首套房尽量选择大点的,后面再改善会很难。
问:楼主,我是判断房价要走高了,昨天最低价买的保利地产,没想到又有官员乱讲话,今天可跌了不少,我相信很快就会涨上去,倒是不但心,就是觉得这个官员就可以乱说吗?说错了影响了市场,也不用负责任吗?真是郁闷!答:房价走高对股市是没有支撑的,相反房价走高会导致官方舆论上对房价的压力(仅仅是官方舆论)对实际房价不见得有作用,但对股市的作用大大的。
51、王安石变法关于呼唤国家出政策已达成自己买车买房心愿的空空们,有必要听听王安石变法的故事。
我国的官僚有几千的当官经验,最不怕的就是新政策,只要是新政策,无论目的是为了民生还是敛财,反正就找到了由头,就有办法敛财,有空子可钻。
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不了解中国的官僚体制,变法让老百姓吃饭都成为了困难,加速了北宋的灭亡。所以盼着出房产税的空空要认真的用脑子想问题,梗着脖子泄愤是没有用处的。
说说王安石同志的青苗法。
青苗法,按理说是一项最为民生考虑的政策。
在百姓青黄不接,缺少粮、钱的时候,让老百姓自己估计当年谷、麦产量,先向官府借钱,谷熟后还给官府,称“青苗钱”。
青苗法规定把以往为备荒而设的常平仓、广惠仓的钱谷作为本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加息,随夏秋两税纳官。
实行青苗法的目的肯定是好的,可以让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高利贷盘剥、 并且让农民不至于在没粮的时候土地被大地主所兼并。同时,让政府获得一大笔“青苗息钱”的收入————单纯为了民生,政府收不到钱的事情王安石同志也不同意。
按理说,出了这个政策,农民该欢呼了,政府出面了,农民们不用受地主老财剥削了,很多傻空老农民鸡冻的喊:“还是王领导的政策好啊。”地方官员也鸡冻了:“太牛了,发财的机会来了,王领导这人人品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很给我们挣钱的机会啊。”
于是,王领导的青苗法一推行下去,完全走样了。
首先青苗息钱从王领导定的年息二分,本来就挺高的贷款 20%利率,比我们房贷可高多了。但是就这个年息二分,在地方一下子变成了半年息二分,年利率高达 40%:因为是春季发一次贷款,秋季发一次贷款,所以地方官每半年收回本利,还是按二分收,所以变成了半年息二分,年息四分。到了后来地方官想怎么收怎么收,甚至年息高达百分之几百。
傻空农民立刻傻眼,说反正自愿的,我不贷还不行吗?接着管地主老财借不行吗?
政府说了:不行。你贷也得贷,不贷也得贷,于是变成了强制高利贷。
王领导在推行青苗法的时候,还下了定额,贷款多少那是有任务的。任何朝代推行某个政策,只要涉及到收钱,都是有任务的。
王领导下达了任务,地方官必须完成,不然要罢官丢脑袋,扣个阻碍变法的帽子可不得了,同时本着无利不早起的伟大思想,不但要完成任务还要层层加码。
这下,傻空老农民彻底傻了,饭都吃不上了。
结果是王领导给政府增加了税收,官员闷声大发财,老百姓彻底崩溃。
王安石不但动员政府放高利贷。
还是我国搞中央政采、垄断企业和官倒的先驱。这就是王领导推行的均输法。
宋初以来,为了供应京城皇室、百官、军队的消费,在东南六路设置发运使,负责督运各地“上供”物质。
发运司只照章办事,各路丰年物多价贱时不敢多办,歉年物少价贵时却又必须办足。物货运到京城后往往因不合需要而削价抛售,朝廷所需却又要另去搜括。
这些做法给富商大贾操纵物价,控制市场,囤积居奇提供了方便。
王领导希望能够节省劳务费,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减轻人民的负担,就想出了均输法,相当于中央政府采购。
于是官府直接做生意,行政机构变成了大型国有垄断企业。
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移动、电力等大企业的苦大家都吃过。
垄断企业的低效率,腐败,强迫定价,强制消费,这些古今中外都是一样。
而且老百姓跟官府做生意,必须得上供。政府采购那是要多黑有多黑。
紧俏商品,官倒搞双轨制,体制内搞配额,体制外高价卖指标。
结果是政府闷声大发财,老百姓直接崩溃。
问:郑侠的“流民图”初衷良好的新法到了民间搞得人无宁日,王安石的个人品德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即使被罢相后,也没有政敌对其落井下石,和张居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张的人格如同王安石,估计万历皇帝也不会受到如此的打击,从一个勤勉有明君相的青年从此沉沦。
答: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从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反而成功了。
而王领导从民生的利益出发,搞改革,失败的很惨。
不能不说,历史是很搞笑的。
问:符合地主阶级利益的张居正变法??
怎么后来张被清算呢?
封建社会官僚本来就是地主阶级的代言人,答:张同志的清算不是因为变法,而是把万历同志架空了,比皇帝还牛的首辅能活到寿终正寝已经算是奇迹了,跟他的变法无关。
这位徐阶先生的得意门生,政治上是青出于蓝的,无懈可击,贪污受贿大概也师承徐阶吧,呵呵。
张居正通常是以正面形象出现,但是在贪污受贿方面是很有一手的。另一个贪污受贿的正面人物是戚继光。
我国历朝历代的体制,不搞点潜规则什么事都干不成。
比如一事无成的海瑞,光赢得了个好名,其实毫无建树。
关于写青词的严嵩搞掉了正值的夏言,忍耐力超强的徐阶搞掉了老奸巨猾的严嵩,心狠手辣的高拱搞掉了徐阶,而张居正又搞掉了高拱。
这是各机关、企业学习政治斗争的最好案例啊。
问:请问楼主对今天最新消息,河北房产首付提高怎么看,国家大力发展京津冀,我觉得应该控制北京,鼓励河北购房才对。
谢谢!答:首付提高的原因,找一找帖子里已有说明。大力发展京津冀只能说明国家要在京津冀投资,仅此而已。
06 年开始提打造和谐社会,现在是不是和谐了?
肯定和谐了,发帖子都限制了,呵呵。要辩证的看问题。
问:我想这个 “房产税”出不出。不是什么决策问题吧?是我们产权的解释问题!我们产权只有 70 年,换句话说就是租七十年,地和房子本身还是国家的!那么国家的房产再收税,是不是有点法理不通呢? 这是郎咸平说的。
楼主!这个。你让我再次质疑你了
我其实 很想看进去你的文章!可惜。
唉!这成了您的历史秀了。
答:连法制国家都不是还提什么法理。
拆迁条例是违背宪法的,后来又违背了物权法,但是管用的既不是宪法也不是物权法,而是拆迁条例。一群人说要修改条例,牵扯到利益就没了下文。
有时间你不妨研究一下,看看我们的政策有多少是违反宪法的。
在中国拿法理说事就比较搞笑了。
古今中外,任何一次武装革命,无论最终成功还是失败,上位者因为野心的极度膨胀,都变得更加专制。陈胜、李自成、朱元璋、罗伯斯皮尔、斯大林 ,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
真正公平的社会并不是均贫富、等贵贱的乌托邦,也不是贵族享有领地少女初夜权的强权社会,而是法制社会,大家在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下,享有人身和财产自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法典之下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平民还是权贵。
作为爱好和平,小富即安的我等小民,最愿意看到的是社会的稳定而不是动乱。
51、空空没钱?
说起空空们们不买房是因为没钱,我还真不相信。
在某二线城市,调控重拳刚出的时候,我赶紧去买房,碰见一个大姐。
那个大姐很有意思,说从 08 年底看房,一直觉得房价高,所以坚决不买,结果等到了 2010 年,一直盼着降,但是调控政策刚一出就心慌了,害怕后面是大暴涨,赶紧把房买了,这位大姐买房是一次性付款。到现在房价涨了 30%。
问:水木社区上有很多愤青打电话给北京建委,举报领秀慧谷捂盘内购的事,我跟了个贴子说不要太幼稚,结果被骂的很惨。今天他们接到建委电话了,说是没有违规。
我在想:有这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存在,房价怎么会跌呢?通胀怎么会停呢?股市 IPO 怎么会停呢?底层不被收割就奇怪了答:让北京建委去查国资委就比较搞笑。北京的房优先安置各大部委,剩余很少的部分才用于商品房开发,所以才说北京四环房价 5 万一平都不算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