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兵放在眼里,当他们是透明的,还若无其事地巡视战阵,安抚军心,调整部署,全军上下全都钦佩他的勇武,军心也渐渐安定。 53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8 21:27第二天,汉军又与匈奴兵进行一轮恶战,虽然己方死伤过大半,但敌人的伤亡数却超过汉军的损失,赚到了。

53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8 21:55眼看着要全军覆没,恰在此时,博望侯张骞的大军赶到,匈奴人见势不妙,于是引军撤围而去。其时,汉军显得十分

疲惫,根本无力再追击匈奴,最后也只能撤兵而还。

5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8 22:15这一役,面对十倍于自己的敌军,李广取得的战绩相当不俗,不过我军伤亡也比较惨重,功过相抵,李广还是逃脱不了“难封”的命运,不赏不罚。

54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8 22:33而张骞更加倒霉,由于行动迟缓,贻误战机,让李广差点全军覆没,按照汉朝的法律差点被处死,赎身后被削职为民,如果这样死了,就没有两年之后他的第二次西域之行了。

541 楼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8 23:00 而骠骑将军霍去病,却是吉星高照,一路凯歌。他带兵风驰电掣般纵深匈奴二千余里,由此与公孙敖部失去联系,未能形成

会师局面。

5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8 23:39不过,特别能战斗的霍去病即使没有援手,孤军奋战却用兵如神的他,还是率部跨越居延海,经过小月氏,抵达祁连山,生擒单桓、酋涂二王,丞相、都尉率众二千五百人投降汉军,此役斩敌三万零二百人,俘获小王七十余人,算是汉朝用兵匈奴以来的一个“神话”。

54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8 23:59闻此大捷,汉武帝大喜过望,立马又增加其食邑五千户,同时爱屋及乌,连带封赏其部下有功将领,鹰击司马赵破奴为从票侯,校尉高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为渠侯,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大家皆大欢喜。只有倒霉的合骑侯公孙敖因中途逗留贻误军期,未能与霍去病胜利会师,按国法本应处死,最后也和背时的张骞一样,赎身之后成为平民,各安天

命。

54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9 00:34

当时,像少年英雄霍去病这样勇冠三军的人显然很少(仿佛当年勇不可挡的英格兰足球天才欧文的风姿),更

加不用说能取得他那种辉煌的胜利了。

54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9 12:04据史载,当时汉朝老将麾下的将士、马匹、兵器统统都不如霍去病的强,霍去病所部将士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特别能战斗,而且作为主帅的他也确实是胆识过人,特别会指挥军队打仗,他很喜欢孤军深入(还没有李广的飘忽,运气比李广更是出奇地好),经常身先士卒,走在大部队的前面,甚至于老天爷也似乎很眷顾他的部队,从来没有让他陷入李广们曾经陷入的困绝之境,顺利得让人嫉妒。

54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9 12:35倒是其他老将却经常延误军期而不能建功受奖,有的还受到了重罚。志得意满常常打胜仗的霍去病由此地位也越来越尊贵,到了后来居然和大将军卫青几乎可以比肩了。

54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9 13:00经过多次毁灭性的打击,被追得屁滚尿流的匈奴人也出现了内部的裂痕,大家互相猜忌的结果,直接导致了是年秋季匈奴浑邪王投降汉朝,算是新鲜事一桩。

549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9 13:30当时,匈奴浑邪王、休屠王在西部被汉军杀得落花流水、满地找牙,一下子损兵折将好几万,面对如此惨败,很没面子的匈奴单于十分生气,立马迁怒于这两个倒霉的王爷,甚至于密谋把他们处死以谢众人。浑邪王与休屠王知道后,当然非常害怕,连命都没了,那还谈什么愚忠,于是一不做二

不休索性就叛国投敌算了,免得拉出去祭旗。

5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9 14:06于是,浑邪王先派人在边境拦截经过当地的汉人,然后让这些人帮忙捎带投奔汉朝的信息,以便通传给汉朝的最高统治者汉武帝。刚好大行李息正在黄河边筑城防御匈奴,居然迎来了浑邪王的使者,弄清来意之后,立马派人急报朝廷。

55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9 14:42匈奴人的这一异动,连汉武帝听到消息都有点诧异,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原本曾不可一世的匈奴人,也有装孬种的时候,当年他们是何其意气风发地横刀立马,侵入汉地如入无人之境,那种耀武扬威还历历在目,何以经过汉军的几年征战就变得四分五裂,服软了?

55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9 15:18 所以精明的汉武帝起初将信将疑,怕匈奴人使手段诈降,然后偷袭边塞,为了慎重起见,汉武帝还亲命让敌人闻风丧

胆的常胜将军霍去病领兵去看个究竟。

55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9 15:41果然,后来发生的事情印证了汉武帝的疑虑是多余的。

因为匈奴休屠王对降汉之事犹豫不决,浑邪王还先下手为强把他干掉,然后收编了他的部属,以示投奔大汉的决心。

55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9 16:26霍去病渡过黄河之后,旋即与浑邪王所部相遇。浑邪王将士见到汉军后,很多人却纷纷逃走,不愿投降。霍去病当机立断纵马驰入浑邪王大营,与他商量对策,先是将企图逃跑的八千将士斩杀,杀鸡儆猴,稳住局面,然后又让浑邪王一人乘车直接去见汉武帝,表示臣服。

55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9 21:48在浑邪王去京都朝见汉武帝的同时,还让其部下众将士共四万余人(号称十万)一齐渡过黄河,投降汉朝,这是当年的一项政治军事大事,也彰显了在汉朝的不遗余力的打击下,匈奴王国的日渐衰落。

55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9 22:16浑邪王一到长安,汉武帝大喜过望,立马封浑邪王为漯阴侯,赏赐数十万,食邑一万户,甚至于其部下小王呼毒尼等四人也都封侯,官位大甩卖的样子,毕竟曾经如此强悍视汉人为无物的匈奴王臣服中原王朝,都是一种很风光的事情。

为此霍去病继续立功受奖,加食邑一千七百户。

559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09 22:59总之,自从浑邪王投降了汉朝,汉朝悉得浑邪王辖地之后,陇西、北地、上郡一带外族侵扰锐减,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一派和平景象,打了这么多年仗,也算是值了。

56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00:01因此,连年征战造成国库亏空的汉武帝,正好能将此三郡的屯戍部队裁减一半,最大限度地减轻老百姓的徭役负担。

56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00:33当然,匈奴人的小股骚扰还是时断时续,而且汉武帝要彻底解决边患问题的决心也没有动摇过,直至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西汉大兵压境,大将军卫青于漠北大败匈奴伊稚斜单于;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左贤王,封狼居胥山,从此“漠南无王庭”,较为彻底地解决匈奴之患为止。

56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01:16话说骠骑将军霍去病,此役虽然阴差阳错因为战场位置对调,不能遭遇单于主力,不过也阴差阳错地遭遇了匈奴左贤王,并大败之,所取得的战绩一点也不亚于大将军卫青,自此官运亨通,风光无限。

56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11:43只可惜天妒英才,因为两年之后,也就是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 117 年)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薨,可谓是英年早逝,西汉的一大损失也。

而 24 岁(一说 23 岁)正值当打之年的霍去病为何英年早逝,到现在还是一个历史之谜。

56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12:52关于他的神秘死亡,也可谓是众说纷纭,一说病死,是喝了漠北的有毒河水染上潜伏瘟疫而死,《史记》却没有记载他如何死,只一 个“卒”字敷衍,估计他的死因司马迁也无从知晓,被刻意隐瞒或封锁了。

566 楼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13:28 他的葬礼倒是记载得很详细,所以令人浮想联翩也是无可厚非;一说因为要抑制卫系集团的政治能量,汉武帝忍痛杀了 20 岁左右就成三军统帅的一代战神霍去病,这个更加没有史

料支持,纯属历史学家的猜测。

5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14:14甚至于霍去病当着皇帝之面毫不顾忌地射杀李广之子李敢,都给汉武帝留下了不良印象,并痛下杀手;还有一种说法更加离奇,说是霍去病被迫退隐郁郁而终,不一而足。

56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15:01第十九篇 李广利之死:汉武帝为何把大舅子李广利满门抄斩贰师将军李广利之死,也可以说是因为太贪心所至,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最终误了卿卿性命。因为他居然和自己的儿女亲家丞相刘屈氂密谋搞个“废储运动”,要立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所生昌邑哀王刘髆为太子,最终事败,投降匈奴后被杀。

569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15:38因为李广利这家伙本事不大野心却不小,他在领兵出外打仗之时,还不忘在朝中运作自己的势力,策动非正常的立储程序。

57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16:30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为儿女亲家,他的女儿嫁给了刘屈氂儿子,所以刘屈氂在为李广利出征送行时,李广利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要为昌邑哀王刘髆立储一事多费心,多给皇帝灌迷魂汤,因为如果昌邑王能当上太子做上皇帝,那么刘李两家当然是好处多多,政治前途也会变得高枕无忧了。

57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21:08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为儿女亲家,他的女儿嫁给了刘屈氂儿子,所以刘屈氂在为李广利出征送行时,李广利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要为昌邑哀王刘髆立储一事多费心,多给皇帝灌迷魂汤,因为如果昌邑王能当上太子做上皇帝,那么刘李两家当然是好处多多,政治前途也会变得高枕无忧了。

57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21:36昌邑王是李广利的妹妹、武帝宠妃李夫人所生,大家都是亲戚,也关系到自己的巨大利益问题,刘屈氂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便着手运作起来,积极搭建自己的利益链,放手赌一赌。

57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22:05可惜刘屈氂操之过急动作又太大,这副作用就很大,最终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换储君的事情太大,几乎是动了国本,如果没有很大的政治能量,或者是皇帝之意,会很难成功。

5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22:51

偏偏刘屈氂又没有自知之明,为此事弄得满城风雨,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这当然不好玩,不久便大祸临头,随着内者令郭穰向朝廷告发了刘屈氂和李广利要让昌邑王为帝以及刘丞相老婆恶毒诅咒皇帝早死之事,经过一番实地调查,情况属实,属于谋反罪,刘屈氂便被押往长安东市腰斩,其老婆儿子同时被处死,李广利妻儿也一同下狱,听候发落。 576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23:15李广利自从攻打宛之后,这些年也大都是戎马倥偬,和匈奴人常年作战,且互有胜负。一听到立储事件败露之后,也立马有点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57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0 23:53恰在此时,他的幕僚胡亚夫劝其投降匈奴保命,他此时还心存幻想,想用打败匈奴立功来换取皇帝回心转意,放过他自己,所以十分地犹豫不决,没能下定决心投降

匈奴。

57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01:04于是便率军继续北进渡过郅居水,和匈奴大战一日,当李广利发现自己的长史诸人要叛乱劫持自己时,立马将长史处斩,果断退至燕然山。

58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11:37李广利最终被匈奴的优势兵力拦击,双方伤亡都十分惨重。然后匈奴人连夜派人在汉军前路秘密挖了一条很深的濠沟,再从汉军背后发动猛攻,进退两难的汉军因此大乱,眼看大势已去,李广利也不敢恋战,只能投靠了胡人。

58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12:35匈奴单于早闻李广利大名,所以对其十分礼遇,恩宠竟在卫律之上,还把女儿许配给李广利,这也埋下李广利被杀的祸根。因为卫律十分妒忌李广利,所以想了一条毒计阴李广利,以便铲除阻着自己发达的老李。

58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12:58当其时,正好单于的母亲大阏氏病了,卫律于是指使胡人巫师谎称已故老单于曾说如能生擒李广利,就用他来祭旗,以祭祀土地之神,保匈奴平安。既然如此,李广利也难逃一死了,后来李广利果然被匈奴人处斩,用来

祭祀。

58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13:24李广利临死时还算是一条好汉,骂骂咧咧地说我做鬼也要灭了匈奴什么的,颇有点豪气干云的味道。

58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13:53但在道德层面上来说,李广利绝对是一个品质卑劣的正主,后来因为私心膨胀,为立储问题又得罪了皇帝,加上征讨匈奴用兵的失败,最终也投降了敌国,落得个横死他乡的下场。

589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14:16而且李广利仗打得不是太漂亮甚至于有点窝囊,汉武帝为几匹天马几乎是倾全国之力去攻打大宛,居然李广利连敌国首都内城都没攻下,要不是大宛一些怕死的贵族“吃里爬外”,谁胜谁负还颇费周章呢。

59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15:28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308594860.jpg{EIMAGE}

59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16:18比此于远征匈奴“气吞万里如虎”,也同样是皇亲国戚的卫青、霍去病来说,李广利的军事指挥才能可谓平庸到了极点。

59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21:22反正,汉武帝一听说李广利投敌,气愤极了,立马咬牙切齿地将其妻儿满门抄斩。

59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21:47第二十篇 巫蛊之祸:汉武帝为何要逼死贵为太子的儿子刘据关于巫蛊之祸,按照史家的约定俗成的表述,就是汉武帝末年皇室内部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说得正式点就是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各派系,围绕皇权归属而发生的严重的政治危机。在此次空前的政治巨变中,既有汉武帝疑神疑鬼的性格悲剧使然,也因为某些想染指高层权力及籍此打击政敌的野心家和阴谋家的推波助澜,不受约束的斗红眼的结果,几使国破,汉武帝也白白失去了很多亲人,颇有一种家破人亡的况味。

59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22:21这个问题,就得从汉武帝的多疑性格说起(好像还是很多有为皇帝的通病也)。

596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22:45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个举世公认的伟大皇帝,是能与首统中国的秦始皇比肩的一代雄主(有人还把他与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誉为中国皇帝的“四大天王”)。正因为他的雄才大略以及勃勃雄心,中国得以开疆拓土,傲立当世,大汉帝国由此登上了强盛的巅峰,这也养成了汉武帝后期刚愎自用、十分自负的多疑冷酷性格,甚至于是一个只能远观而不能近亵的人主,不然受伤的还是你自己。

59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23:00这个不仅他的大臣感受到了,甚至于他自己非常喜欢的家人如废太子刘据(汉武帝 29 岁才得皇长子刘据,故喜欢得很,刚出生便命人为其做《皇太子赋》,这个等于是正式确立了刘据的太子身份),也是十分清楚的,故此经常劝谏父皇,也从此埋下被疏远猜忌的祸根。

598 楼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23:21 总之,当汉武帝认为皇权受到了威胁的时候,他的多疑性格就会使其六亲不认进而杀人如麻。其实巫蛊之祸也包含了汉武帝为了“巩固”皇权,而对威胁到他的终 威的卫系政治集团的不遗余力的大清算、大洗牌,正所谓的“官场无父

子”的真实写照。

60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1 23:39大家也知道,卫太子刘据是卫皇后所生,他宽厚仁爱,颇有汉高祖遗风,而且也有相当的政治才能,在朝中口碑甚佳,颇有影响。最重要的是他背靠着一个西汉的著名家族,也就是以其的功名赫赫的舅舅卫青为核心的卫系政治集团。

60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00:06卫青不仅手握兵权,还是皇帝内朝的领袖人物,在武帝一朝权倾一时。所以,性格多疑的汉武帝当然不想让卫系独大,于是为了分权又让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与卫青并列大司马、大将军,目的也就是限制卫青的权力过分膨胀,进而有与自己叫板夺自己权的实力。

60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00:27后来卫青、霍去病都相继为革命鞠躬尽瘁,不过卫系将领们的能量还很大,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卫太子的势力范围,政治力量没有明显减弱。到了“巫蛊之祸”之前,由于汉武帝好大喜功而穷兵黩武,因此让国家陷入了困境,“天下户口减半”,社会危机于是急速加剧。

60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00:55而在这种情况下,以生性仁厚、体恤民苦的卫太子,以及团结在他周围的也逐渐厌倦连年征战的卫系将领们,就根据政治情势的急转直下,勇敢提出与皇帝好战政策相左的休养生息政策,主张罢战,与匈奴和解。

60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01:20这一主张,也终于让恋权又多疑的汉武帝“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曾经非常爱护和信任的宝贝儿子,居然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而且政治理念是如此的“针锋相对”,简直是让他大吃一惊,甚至于是惊出一身冷汗的那种,所以为了保卫皇权的需要,“觉悟”之后 ,好斗的汉武帝也开始了对卫系太子的防范和猜忌,进而发生了给西汉政权付出惨重政治代价

的巫蛊之祸。

60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11:38事实上,也正是由于汉武帝与自己的宝贝接班人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的分歧越来越大,甚至错误地认为这种施政分歧是儿子有意要造自己的反夺自己的权,所以性格中刻薄寡恩居多的汉武帝,晚年才为了政治需要明显疏远了卫皇后和卫氏集团,大有一种势不两立的况味。

606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12:12于是,根据此种政治表象,也有很多历史分析家认为,汉武帝之所以抛弃了曾给他很多生活帮助和政治支持的卫皇后(以及她背后的卫系政治集团),转而因为政治原因被迫移情于其他宠妃如王夫人、李夫人、钩弋夫人等,这又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好色,而是为了保卫皇权而进行的无奈政治切割。

60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12:5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308621066.jpg{EIMAGE}

6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13:15基于此,此后虽然卫子夫的皇后名分一直留着,不过事实上她早就被打入了政治冷宫,因为此后她想见皇帝夫君一面都是一种奢望。

609 楼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13:41 尽管众所周知汉武帝是出名喜欢刘据这个太子的,几乎可以说是要星星摘星星要月亮摘月亮,宠爱有加。据史载,太子刘据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加冠,而元封年间也是汉武帝“周游列国” 出巡考察最频繁的年份。换句话说,皇帝频频出外进行国事活动,而让太子留守长安做代理皇帝监国主持政事,在政治上此时他还是十分信任这个接班人的。只是因为后来的政争,终于让此种鱼

水情深走到了它的尽头,利益确实是人们轻易绕不过去的行动指挥棒。

61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14:02正是汉武帝此种似是而非的“政治权力转移”之错觉,让其“痛定思痛”之后有了要“夺嫡”的政治行动。再加上政治核心周围各路人马为了各自的利益再分配的推波助澜,一场十级台风式的政治风暴便水到渠成。

61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14:40而且,由于皇帝父子那截然不同的性格,形同水火,让此种政治绞杀更加不可避免。

6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15:42据史载,废太子虽然深受皇帝喜爱甚至于溺爱,做人却很正大光明、有板有眼,并不认为汉武大帝的宠爱有加而变成“二世祖”,倒是喜欢“兼爱非攻”,很有那么一点墨家“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政治理念。

61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16:27素来宽厚仁爱的他,与好大喜功,爱好武功以及爱好使用酷吏的比较冷酷寡恩的皇帝父亲简直是判若两人,原本性格有时候也不能完全遗传,还是要后天培养的。

61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21:15素来宽厚仁爱的他,与好大喜功,爱好武功以及爱好使用酷吏的比较冷酷寡恩的皇帝父亲简直是判若两人,原本性格有时候也不能完全遗传,还是要后天培养的。

616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21:49关于他俩的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行事手法,史曰:“(汉武帝)用法严,多任深刻吏;太子宽厚,多所平反。”汉武帝坚持以武力讨伐匈奴以及四夷,太子却极力反对,这针尖对麦芒的,皇帝脾气再好再宠他,迟早也会因政治分歧而走向反面,分道扬镳,何况汉武帝又那么强势那么多疑的一个政治人。

61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22:11而且,又由于太子的性格使然,让很多想兜售其奸的酷吏邪臣都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此而后快。据历史牛书《资治通鉴》载曰:“群臣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毁之。邪臣多党与,故太子誉少而毁多。卫青薨后,臣下无复外家为据,竞欲构太子。”

61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22:59卫系政治集团在失去卫青此种“定海神针”般的通天人物后,嫉恨卫太子的酷吏集团便经常制造事端,挑拨离间,及至皇帝父子因为政治理念的冲突,而使汉武帝有了换太子的念头,皇帝周围善于政治投机的酷吏如江充等人,为了除掉自己的政敌,当然是使坏心起劲构陷太子,不然他扶正当上皇帝,自己连自保都成问题。也正是江充等人的兴风作浪推波助澜,从而发生了西汉历史上最严重的“巫蛊”之乱。

62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23:27话说皇后卫子夫和卫太子母子情深,所以太子每次去拜会母亲,总会待上比较长一点的时间,多叙些家常,这当然是人伦之乐,无可厚非。不过有一个叫苏文的宦官,不太喜欢太子,而且又十分喜欢搬弄是非,苏文在钩弋夫人之子出生后,就大力挑拨汉武帝与卫皇后、卫太子之间的关系,频频诬陷刘据行为不端。

62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2 23:51就比如卫太子去探望自己母亲,因为留在后宫的时间比较久,他便向汉武帝打小报告,乱说太子一天到晚留在后宫里与宫女鬼混淫乱,汉武帝那时也还没有太老糊涂,当然不信自己行为端正、千宠万爱的好儿子会做出此种苟且的事,后来还为了安抚太子,反而给太子的东宫调拨二百名美女,可谓是因祸得福。

62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00:28卫太子也知道这是苏文不怀好意把自己摆上台,心里虽然对其极其不满,因其是皇帝近侍,也只能一笑了之。直到汉武帝识破了这些人的奸计,一怒之下杀死构陷太子的小黄门之后,怕死的苏文才稍稍有点收敛。

6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00:56当然,狗基本上是改不了吃屎的,苏文这种以挑拨离间害人为乐的阴险小人,只要有合适的机会,绝对是不会忘记给自己的政敌上眼药的。

62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11:04 关于这,历史牛书《资治通鉴》载曰:文与小黄门常融、王弼等常微伺太子过,辄增加白之。皇后切齿,使太子白诛文等。太子曰:“第勿为过,何畏文等!上聪明,不信邪佞,不足忧也。”上尝小不平,使常融召太子,融言“太子有喜色”,上嘿然。及太子至,上察其貌,有涕泣处,而佯语笑,

上怪之;更微问,知其情,乃诛融。

62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11:42

大意就是说,不怎样喜欢正直得像一株白杨树的太子的苏文,总是想对太子横挑鼻子竖挑眼。其常伙同小宦官常融、王弼等人,往往伺机寻找太子的一些小过失,一旦找到太子的所谓短处,就像打鸡血一样兴奋异常,而且立马就添油加醋地向汉武帝打太子的小报告,甚至到了不惜颠倒黑白混淆

视听的地步。

626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12:12对此,皇后卫子夫也被气得咬牙切齿,十分痛恨他们,甚至于鼓动太子向皇上禀明情况把他们杀了,以绝后患。

62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13:09“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我没有过失,就不怕苏文他们咬舌头搬弄是非!何况陛下是何等明察秋毫心里倍儿清的明君,决不会听信这些奸佞之人的谗言恶语,母后不必为我担忧也。”心性宽厚的太子有心放苏文等人一马,于是大度地安慰卫皇后道。

62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13:44有一次,汉武帝病了,于是派小宦官常融去召来太子,有心加害太子的常融回来后,便有意就此大做文章,胡乱对皇帝说,陛下的宝贝儿子一听到自己的父皇有病,立马面有喜色,心花怒放的样子,心时根本就没有父皇云云。

汉武帝一听到这样的报告,当然非常不高兴,心里好像放了一根刺一样难受。629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14:38好在不久太子就来探班,而汉武帝发觉太子根本不像常融所描述的那样面有喜色、容光焕发,而是看到太子的脸上带着浓重的泪痕,好像刚大哭过一场。

63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14:57只是见到父皇之后,为了让其高兴,才强装有说有笑的样子。阅人无数的汉武帝当然察觉出了一些端倪,就问搬弄是非的常融到底是怎么回事?看到皇帝起了疑心,自己也确实是干了缺德事,所以常融也立马心慌起来,在那里支支吾吾的不知所云,脸憋得通红。

63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15:36一看到此种情景,明察秋毫的汉武帝当然知道了是怎么的一回事,一怒之下,就把胡作非为的小宦官常融给杀了,也当是安抚一下自己的宝贝儿子。

63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16:20可是逃过一劫的太子,最终还是因为政敌的多番苦苦相逼,逃不过多疑的父亲的毒手。

63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20:2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308669962.jpg{EIMAGE}

63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20:53

这便是因为太子的政敌江充、苏文的唆使而让汉武帝发动了“巫蛊之祸”,从而让自己的宝贝儿子因为自保被迫犯上而被杀。 636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21:32

这事发生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 91 年),也正是前文多次提到的汉武帝的多疑性格酿成的惨祸。

63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21:55巫蛊之祸,顾名思义当然就是肇于巫术而造成的祸害了。

在那种科技还不发达的上古时代,人们当然也比较迷信,因

而各种巫术、谶语也能大行其道。巫蛊便是流行于汉代的一

种典型巫术。

63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22:49

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用桐木制成一个木偶人,然后在木偶人上写上被诅咒者的名字及生辰八字,再就是请巫师念上“天灵灵、地灵灵”等魔咒施以法术,最后把木偶人埋在被诅咒者的住所附近,那么此人灵魂便会被摄住,从此倒霉透顶直至暴亡(恍惚现在还常常有“打小人”此类的与其神似)。

6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3 23:11这当然是一种十分歹毒的居心,咒人家不得好死呢!要不是十冤九仇也不至于起如此坏心吧?据说这巫术流行于当时宫廷贵妇人之间,最先是争名夺利互相仇视的妇人的一种泄愤方法,带着最原始的嫉妒和欲望,再后来居然还漫延到了同样争权夺利的统治高层,恨不得自己的政敌都死个精光才有快感也。

64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4 00:05就比如晚年的汉武帝除了喜欢寻访仙道,对于这一套迷信也是信得十足十。大约是在这一年秋天的一个诡异中午,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深居简出在甘泉宫静养的汉武帝,这个整天怀疑有人害他的皇帝居然大白天“撞鬼”,当时他正躺在床上心神恍惚地睡觉,忽然就做了一个恶梦,梦见数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围攻自己,然后就被吓醒了。

6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4 01:01俗话也说,所梦即所思。梦中被木头人追杀,这绝对是有人在诅咒他,要他横死,有心追查谁在后面搞小动作,于是运气不好的当朝丞相公孙贺和他的儿子便撞到了枪口上,做了冤死鬼。

6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4 11:03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308684848.jpg{EIMAGE}

64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4 11:59话说作为武帝手下大将又是连襟的公孙贺,因为做九卿之一的太仆的儿子公孙敬声骄奢淫逸生活不检点,私自挪用了军费 1900 万钱,而被下狱。恰在其时,在逃的阳陵大侠朱安世被下令通缉,救子心切的公孙贺便以释放他的儿子为条件,保证一定将朱安世缉拿归案,皇帝也爽快地应允了。

64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4 12:47最终在公孙贺的全力追凶下,要犯朱安世也顺利归案。

这个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意想不到的是,恼羞成怒的朱安世反而诬告公孙敬声和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以及用巫术诅咒武帝早死。

64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4 13:39

反正朱安世死了也想找一个垫背的,也无所谓是不是“莫须有”的了。此时汉武帝正梦中见到有木头人打他,这还不是公孙家搞的鬼?所以十分怕死又失去理智的他也信以为真,不管青红皂白就将公孙贺父子下狱,后死于狱中。

而卫子夫所生诸邑、阳石公主皆坐诛。

646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4 14:09此后,汉武帝还授意司隶校尉江充追查余党,兴起大狱,就这样案子越来越扩大,最终连太子刘据也被牵连进来了。

647 楼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4 15:27 话说心术不正的酷吏江充和太子有隙,眼看着自己的靠山汉武帝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说不定他两腿一伸,刘据顺理成章当了帝国老大,自己也可能被清算,所以想自保的江充当然想利用这巫蛊事件“顺藤摸瓜”插赃嫁祸于自己的

死对头刘据,哪有等死的道理?

649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4 16:25因为江充也知道,此时已经陷入“英雄末路”境地的既迷信又患得患失的汉武帝,早已对自己的宝贝太子有微言,独钟情于十分乖巧听话的小儿子刘弗陵,甚至于流露出了要立其为新太子的意思。对此,很善于捕捉战机的野心家江充当然是喜出望外,既然皇帝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毫不犹豫地杀掉,相信已经失宠的太子刘据也不例外。

6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4 20:49所以,为了一劳永逸地消除对自己的政治威胁,他便利用皇帝赋予的特殊权力,趁机把战火延烧到自己政敌也就是无辜的太子刘据身上,除掉了卫系太子势力,也好让自己从此能睡上安稳觉。

65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4 21:40于是乎,在收拾了丞相公孙贺一家和诸公主之后,心狠手辣的江充便乘机把案情扩大,竟然查到了和巫蛊事件没有一点瓜葛的刘据和卫皇后身上,借此把卫氏集团连

根拔起,翻个底朝天。

65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4 22:53江充也知道刘据根本就没有埋木头人诅咒自己父皇早死的,所以为了让皇帝相信,他硬是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很精彩的“巫蛊大剧”给已老糊涂了的主子看,让其信得十足十。

65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4 23:16首先,他请了一个口灿莲花的巫师去对汉武帝添油加醋地说:“皇上的病总是不见起色只因有巫蛊诅咒,皇宫里有人想诅咒皇上早死,蛊气很重也,若不及时把那些小木人挖出来,皇上的病肯定会好不了。”

65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5 00:00西汉人当时就很是相信作法诅咒会害死人,包括英明神武的汉武大帝。既然如此,那么就扩大搜查地点吧,务必把害人的小木人全都找到。

655 楼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5 00:51 得令的江充立马就找了不少酷吏,到处发掘小木人,一找到小木人,又立马给人上酷刑,比如用烧红的铁器炮烙强迫人们招供认罪。总之,只要被江充扣上“诅咒皇帝”之罪名,那么就走不出鬼门关,全都死翘翘,就这样他一下子就

杀掉了好几万与巫蛊有关的人。

656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5 11:20这样的高压态势,当然是最终要剑指自己的死对头刘据。

那时候,江充的人马从早到晚都在皇宫里挖木头人,先是查皇帝后宫,一直查到了太子的东宫。只是,让江充失望的是,居然屋里屋外都挖遍了,却连一个木头人都找不到。

65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5 12:07

当然,欲加之罪,何患无“木”?即使现场没有找到,我也可以给你硬塞一节。酷吏出身的江充既然有心陷害太子,

那当然也会有办法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65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5 13:09于是,为了把太子置于死地,江充一伙不惜把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所居住的宫室挖得如同一片狼藉不堪的菜地,最后连放上一张坐榻的平地也没有了。

659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5 13:44而尽管如此处心积虑地把炮火对准卫系太子,却还是毫无斩获,因为太子本身就没有做过如此低级又卑鄙的伎俩。

66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5 14:59这回,一肚子坏水的江充也不淡定了,既然正常程序不能把政敌搞死,那么我们就实施“B 计划”,用上非常手段,

我就不相信搬不倒你这可恶的政坛“拦路虎”。

66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5 16:09所以,当时已经有点气急败坏的无赖江充,也不顾体面立马就偷偷摸摸带着小木人,然后在挖太子居住的地方附近之地时,假意将早已藏好的小木人拿出构陷太子,还煞有介事地大喊:“太子宫里到处都是小桐人,这还不够,还发现太子用帛书写的诅咒皇上的话,我们得赶紧奏准皇上办了他。”

66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5 16:31江充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其时,伟大领袖汉武帝年老体弱,在甘泉宫颐养天年,轻易都不会抛头露面,很多人想见他都难,所以也传来了很多风言风语,甚至于外间有人还怀疑他是否尚在人间。

66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5 21:4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308744701.jpg{EIMAGE}

666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5 22:10也正因为皇帝龙体欠佳,随时都会为革命鞠躬尽瘁,所以作为宠臣的江充,才会无所不用其极地要在皇帝驾崩前除掉政敌太子刘据,以便扶起另一个未来皇帝,因此连无中生有这一招都饥不择食地用上了。

6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5 22:39当然,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太子刘据面对疯狗一样见人就咬的江充,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的惧怕和慌乱,因为他从来没有做过此种诅咒父亲早死之大逆不道的事情,那只是怀有私心的奸佞小人江充的奸计。

66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5 23:58面对政敌的陷害,他第一时间也想到了去父皇那里,理直气壮地禀报,奏明原委,让汉武帝放过自己。

670 楼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00:26 太子这样做,江充当然也很怕阴谋败露祸及自己,所以便千方百计地阻挠太子去朝见皇上,派人在半路上把太子面圣的车马

拦下,说什么也不让他见到汉武帝。

67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00:56僵持之间,刘据当然也十分着急,如果见不到父皇加以解释一番,只听奸臣江充的一面之词,那么自己可能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可如何是好?于是就心急火燎地请教自己的师傅石德,石德也是护主心切,所以便以秦太子扶苏的历史例子来警示他,因为老是见不到皇上的石德也怀疑久未露面的汉武帝,是否也已经像秦始皇一样死了,然后被小人江充操纵局面。

67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11:2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308759271.jpg{EIMAGE}

67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12:17刘据一听,也惊出了一身冷汗,想到贤明的扶苏冤死的事,当即下定决心先杀掉江充再说,绝不能做第二个扶苏,那样就太迂腐了。

674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12:56所以,经过师傅的一番提醒,被逼上梁山的刘据便先下手为强,派出自己人扮成汉武帝的使者,然后借机把江充等人收押起来。

6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13:36“奸臣,你忒是可恶,吃了豹子胆了不是?连我你也敢搞,没死过啊!我正大光明什么缺德事也没干过,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我要向我父皇申诉,你心里有鬼让手下把我的车马截住,目的就是兜售你的奸计,现在我也以牙还牙把你扣住,看你还有什么花样挑拨我们父子的关系。”有点恼羞成怒的刘据一见到奸人江充,立马失态地指着他的鼻子狠狠地骂将起来。

676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14:23这还不解气,骂完之后,怕夜长梦多的刘据先下手为强,就趁机赏给江充一个“谋反”的火锅吃,并干净利落地把他

斩首示众,以绝后患。

67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15:02这一下却惹了大祸,这么激进的对抗方式也埋下了日后太子被杀的祸根。

67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15:50因为矫诏杀人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皇帝那里,父子俩很快得摊牌并决一死战。已经有点气急败坏的刘据为了自保,派人通知母后商量后着,只因作为储君他手里的权力有限,能调度的军力更是不多,如果不想等死,那就要有充足理由来调集军队保卫皇宫。

680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16:28刘据先是动用了后宫的车架,再是以“武帝已死,奸臣作乱”的名义征兵,把江充一系的歼灭了再说。

68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19:49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308779250.jpg{EIMAGE}

682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20:44江充死后,宦官苏文便十万火急地逃到汉武帝处煽风点火,说太子正在作乱,起兵号令都下了,汉武帝虽然对太子也有戒心和猜疑,但他却不太相信自己曾千宠万爱的儿子刘据会起兵推翻自己,还煞有介事地派使者去召太子来对质,但对于已经磨刀霍霍的太子,怕死的使者却死活不敢到太子那里去传令,很快就折返回报汉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

683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21:37

使者这样添油加醋地一说,本来就多疑的汉武帝立马大怒,也不想再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了。既然如此,那就摆开阵势干一场吧。于是下诏捉拿太子,同时下令丞相刘屈氂率兵平叛,自己还亲临前线“露脸”,以示自己还没死去,活得好好的。 685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22:22

当然,太子在宣布起兵时才知道自己无兵可用,名不正言不顺也。 687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6 23:08起初在剿灭胡作非为的江充的酷吏集团时,他还曾一度受到民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但后来却调兵不利,护北军使者任安虽然接受了太子的符节,却没有真正出兵,而是选择闭门不出,功亏一篑。而他想利用的另一军团胡人军团,却在皇帝的威逼下调转枪头对准太子。

688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7 11:37 面对匆匆而来的官军,太子只好打开武器库,把京城里的囚犯和市民武装起来,约有数万人,共同抵抗前来“平叛”

的军队。

691 楼

作者:鼎湖听泉 日期:2019-05-17 12:04

据史载,因为当时太子曾向城里的文武百官宣布说有奸臣作乱,但现在却有官军要打太子,于是一时把大家都弄得如坠五时云雾之中,居然弄不清谁在造反,一片混乱。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