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比黛玉大八岁!重解红楼全部诗词!血泪文字逐段解释!所有谜团完整公开!

无名寒士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16

红楼梦原文第二回到第四回内容汇集(原文文字精确呼应):

十五岁的薛蟠带着十三岁的薛宝钗打点行程准备入京待选时,遇到十三岁的甄英莲,然后掳走英莲打死冯渊扬长而去,

十个月后林黛玉随贾雨村到达京城的荣国府见到七岁的宝玉和十六岁的王熙凤,又过了两个月,贾雨村从京城离开骑马赴任到达了金陵,在葫芦僧授意下审理并完结了(长达一年)的甄英莲冯渊案并修书告知京城都中,在京城荣国府里的王夫人和贾政收到了雨村的告知书信,在收到书信之后的一天,十六岁的薛蟠带着十四岁的薛宝钗到达京都并投奔至荣国府。

十四岁的薛宝钗比六岁的林黛玉大了八岁!!!薛家入荣国府时,人物年龄排列为贾兰五岁,黛玉六岁,宝玉七岁,雪雁十岁,袭人十四岁,香菱十四岁,宝钗十四

岁,王熙凤十六岁,薛蟠十六岁。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17第一,袭人全书中从出场到最后始终是大丫鬟,黛玉进贾府时,雪雁十岁是小丫头,因为她不到 14 岁,所以是小丫头。

而袭人是贾母派去照顾宝玉的大丫鬟,黛玉六岁,宝玉七岁,所以袭人此时已满 14 岁,才是大丫鬟,袭人不可能是比宝玉大两岁的 9 岁小丫头,那样比雪雁还孩子气了,何谈照顾宝玉。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18第二,袭人和宝钗香菱晴雯都同岁(怡红夜宴点出四人同寿数),黛玉进府六岁,一年前十三岁的宝钗,她哥十五岁的薛蟠抢到了十三岁的香菱(门子说五岁拐走七八年后才拿出来卖),这都是年龄证明。这个抢人案是随黛玉进京的贾雨村去结案的,结的是一年前旧案。那么香菱和宝钗都 14 岁,非常简单,只是别人绕不过来这个简单逻辑,说白了就是毫不用心,宁说作者数学差,不怪自己水平低。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19

第三,晴雯袭人都是满 14 岁的大丫鬟,是宝玉的主陪丫鬟。从前四回入府的宝钗香菱就知道她们四人都 14 岁。

作者丝毫没有错误。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20第四,宝钗第一个过府生日是十五岁生日。只是这个生日作者故意挪后到很多年后突兀写出。因为生日过得平淡,插入到任意章节后拼接一下都一样,不承前不启后,该段情节只是为了点出宝钗来贾府以后“第一个生日”

就已十五岁。

这是一种文学遮掩的写作手法。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23

第五,袭人妹妹在宝玉还没住进大观园时,就已 17 周岁出嫁。袭人年龄自然不是比宝玉大两岁。后来隔很久,宝玉住进大观园,将大观园四季生活的感受写成即景诗(四季生活至少一年),又被赵姨娘下黑招那会,宝玉才 13 岁!袭人比黛玉大两岁那个文学界传统观念正是文学家们走入作者铺设的最浅陷阱里走不出来。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玩陷阱呢?继续往下看,你就会明白!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25第六,袭人比宝玉大两岁是横断的一句,是明显错误的一句,作者确实希望别人当糊涂账看,因为本来书就是给“聪明杰俊观看”,这是贾天祥正照风月鉴那回说的。作者并不希望人看懂。

究竟风月宝鉴这本书写了什么事情,要藏到不够聪明的人根本无法看出?那风月鉴里的枯骨究竟是什么?别急,看下去,今天就知道。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27 第七,大观园里芦雪广联句,说宝钗凤姐宝玉黛玉等等所有人都是十五六七岁,这又是明显错误的一句,作者就是这样恶搞,黛玉六岁时冷子兴说了王熙凤都嫁来贾府两年了,前四回大家就知道宝钗香菱比黛玉大八岁,凤姐更是大黛玉十岁,后面故意说大家都十五六七岁,也就骗骗愚蠢的人罢了。上当不上当,其实是文学欣赏水平和智力水平

的一次检验。

作者故意用陷阱坑杀了大多数逻辑不够清晰的读者,那么跳过陷阱,是否就能看懂了呢?可以看懂正面故事是肯定的。

宝钗比黛玉大八岁,那么贾母的一切,显然就让我们看出针对的对象了——薛宝钗!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29 书中原文里提

到的是这样的薛宝钗的金玉之说传开了,而贾母对着张道士却明确说宝玉年龄还小,大了才考虑婚姻,而且不在乎富贵,要模样好。

而宝玉心中,林黛玉是姊妹们中模样最好的。

这等于贾母在往超大龄剩女方向拖延宝钗,让宝玉不订婚!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32 傅秋芳的故事是在讲什么?薛宝钗比林黛玉大八岁。那么林黛玉十五

岁,薛宝钗就要二十三岁了!!!书中原文里突然冒出一个傅秋芳的故事,并不是像文学家认为的那样没有意义!原文如下【那傅试原是暴发的,因傅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那傅试安心仗着妹子,要与豪门贵族结亲,不肯轻意许人,所以耽误到今天。目今傅秋芳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怎奈那些豪门贵族又嫌他本是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那傅

试与贾家亲密,也自有一段心事。】在林黛玉十五岁时,薛宝钗自然就是二十三岁。书中不想直白道出薛宝钗二十三岁。特意写出一个大富人家的二十三岁势利女子,一心想要攀附权贵嫁入贾家。“那些豪门贵族又嫌他本是穷酸”正是薛宝钗因趋炎附势被人嫌弃看不起的实写。耽误到二十三岁,仍然和薛姨妈处心积虑在贾府经营,不肯外嫁,正是作者借傅秋芳道出对薛家鄙视之本意。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34贾母在家宴时指桑骂槐,究竟像是在骂谁?原文是这样

的。

“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语自德高望重的老神仙贾母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35

1,通文知礼(宝钗随分从时),无所不晓(宝钗通晓戏,擅长诗,可谈书,可论画),竟是个绝代佳人(杨妃)。

第一条只是符合,接着往下看。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402,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宝钗为宝玉两姨表姐,是大家宝姐姐,年纪为园中高龄辈,比未婚的姑娘们都大!!!宝钗看玉!主动要求看玉!

宝钗出示金锁!!!宝钗给宝玉绣肚兜,这可是贴身私密衣物!!!宝钗风风火火冲进来送药,宝玉衣服都来不及穿,只能慌忙盖上被子遮挡,宝钗送药说自己为宝玉心疼,说完才

觉说漏嘴,漏嘴的自然是真正心事!!!)作者:无名寒士 日

期:2016-04-18 20:43

3,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薛家京中亦有宅,但始终客居贾府,并不离开贾府去祭家中祖辈。薛家也是八房人,虽然比不了贾家人多,但贾家每年大祭祖,薛家却稳待贾家,从薛蟠被打离京是第一次远门,大家就都知道薛家完全忘祖,因为住在

贾家建个薛家祠堂也不合适)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50

4,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

(香菱刚出场就开脸成薛蟠房里人了,香菱有自己的丫鬟臻儿。宝钗房内丫鬟有说过话有办过事的仅有莺儿!!!其它未婚姑娘纵然戏份比宝钗少,但有办过事儿或说过话的丫鬟都不低于两个!!而且宝钗没有奶母!!!宝钗没有奶母!!!薛家只提过薛蟠有个奶公,其他薛家人没有奶母!没有奶母!其它姑娘都有奶母!每人还配四个教引嬷嬷!)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53

5,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搭后语(在宝钗屋,莺儿不去倒茶反喜笑谈金玉事,在宝玉屋,莺儿怯懦至不敢坐下)(宝钗性情似远胜黛玉,对人皆和蔼可亲,却有闻杨妃而大怒之景,却有痛斥靛儿之言。)(宝钗似端庄无情,却滴翠亭逢非礼而听,被发觉而栽之黛玉。)(宝钗称避金玉,却常去宝玉住所与袭人攀谈,竟至独在宝玉床前坐绣鸳鸯肚兜,后宝玉挨打时急急进入令宝玉不及穿中衣,心疼失言说出后羞红情状,便是其心中自谓与实际所为的前后不搭之处)

(宝钗第七回一会说是秃头和尚!!!一会又改口说是癞头和尚!!!这个不是作者错字,这个深意非常,有多深,

看下去才知道!!!)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55 凤姐还声援贾母,是谎都批出来了!凤姐支持贾母的谴责!!!凤姐支

持贾母的谴责!!!那凤姐和贾母的意思是谁说谎???当然就是贾母骂的宝钗!!!骂她虚伪,家和祖宗也忘了,图谋亲戚男人!!!贾母这一回中拉了湘云黛玉宝琴在身边,为什么不拉宝钗在身边???你可看出!!!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0:57好了,简单讲了讲浅显的红楼梦的正面故事,接下来我们要讲深层次了!层次非常深!因为作者太强大,强大到学识无敌,能力无敌!!!作者:

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00

因为楼主要从开头讲!!!虽然全书是完整贯穿的,但楼主要一点一点讲,你每看到的任意一段解释,都是放在后文里也完美匹配的。一个词解释一次,全书以后这个

词都是这个意思!!!

作者这样太神奇!!!

下面先开始讲两个字!薛和林!!!两个主角的姓!!!作

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02贾宝玉的两个表姐妹。一个是两姨表姐薛宝钗,一个是姑舅表妹林黛玉。

林家设为九流中的上三流,钟鼎之家。

薛家设为九流中的下三流,九流最末是商,薛家是商家。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05 林姓与薛姓如

何对比?林是木,左右意思都是木,松柏之木,极其尊贵。宝玉自称【不敢比松柏,只是株老杨树】。

薛是草,上下意思都是草,野杂之草,极其贬低。正如商排在九流最末!园林景观主要是木石花草,草亦排最末!!!这里的草说的是没用的小草,草字头里,除了芦苇、薛、草芥这些无大用的草,其它草字头的字大抵是花或蔬菜!!!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08 林与薛的种

族???

林家是姑苏人氏,同姑苏甄家,大舜之正裔,是汉族。薛

家是夷族人氏,薛蟠入京【一为送妹待选,……其实则为

游览上国风光之意。】,上国是指比自己国家先进发达的国

家,你去北京会说去游览上国么?只会说去大城市。这里

点出了薛家去京城是从自己国家去外国!!!

在古代,汉人自称上国都是对四海番邦表示狂妄的说辞!!!四海称中国为上国是尊奉中国的说法!!!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09 林,薛二个字有什么典故???有典故。明初四杰高青丘有诗: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作者妙用此句,令前后对立。前者第二字为满,后者第二字为明!!!红楼梦书中的钟山怀古曾以北山移文讽刺山中高士虚伪势利,假作隐士真求名利。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10 这本书

是真实还是虚构?红楼梦的书是真实的。

第一回中原文说【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意思就是作者说自己不敢瞎雕饰,都是照着真人真事来写。

【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意思就是说这本书

是真实的,别老怀疑作者写的都是编造!!!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12红楼梦中总提到的“末世”,是指什么情况???胡州也是末世【贾雨村本是胡州人氏,因他出于末世】金陵也是末世【凡鸟偏从末世来】这里是金陵王家的王熙凤长安都中也是末世【生于末世运偏消】这里贾探春生于长安都中国公府,祖籍金陵于是道理很简单,不同地方(胡州和金陵)都是末世,那么这个末世,就是国家的末世,到处都是末世,朝代的末世!!!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13 这本书是哪个

朝代的末世?作者采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文学手段,他在书中提到了大量的真实历史人物,如尧舜许由——上古时期,庄子——春秋时期,刘伶嵇康阮籍——魏晋时期,杜工部李义山唐明皇——唐朝时期,陆游秦桧宋徽宗——宋朝时期,倪云林——元朝时期,唐伯虎祝枝山仇十洲——明朝时期。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16书中提到了大量的历史风流人物,有男有女,但一个清朝的也没有!!!明末清初有柳如是董小宛冒辟疆侯方域洪升孔尚任王士祯八大山人等一众人物,但在清朝生活过的历史

人物在全书中出现概率为零!!!你懂的!!!这是非常明确的一种写作玩法,根本不是假借汉唐了,书中如果真的写汉唐故事,会写元朝和明朝风流人物么,不会!!!

【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这句话表明了书中所写距离明朝较近,这三个人都是元朝和明朝的人物!!!因此,此书中提到的末世只能是明朝的末世,明朝中国的末世!!!(清朝那时自然不可能末世)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24

女娲氏炼石补天是因为出现了天塌地陷的灭世之灾!!!而后面小说正文第一句是“当日地陷东南”!!!正常小

说第一句都是介绍年代或时间背景!!!红楼梦也不例外,这个当日地陷东南就是小说第一回的时间!!!

女娲补天的神话里发生了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灭世灾难!!!!!当日地陷东南,意思就是天塌了的那会!!!

上一楼说了,书中写的是明朝末世!!!1644 年甲申国难崇祯上吊明朝灭亡,对于天下汉人,就像天塌了!!!这个当日地陷东南,就是崇祯明朝灭亡后的意思!!!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27 回到书中正

文前面的文字!!!“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个石头是傅山!!!傅山,号石道人,又号石头!!!傅山自幼苦读,炼就学海之名。1644 年大学士李建泰代崇祯帝率军出征,招山西傅山为军前赞画,傅山投军路上,其军

已溃,崇祯也死了,天塌了,但傅山没能起到作用!!!

傅山无奈返回,日夜痛哭。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29傅山,自号石道人,亦号石头,取石坚贞之意,世称山右义士。

傅山为数百年来山西省第一文学家思想家,是第一!数百年来第一人!!!傅山通晓诸子百家,精擅老庄楚辞,博极群书,时称学海,医术高明,人谓医圣。

傅山属于文学家、思想家、医学家、戏曲家!!!他最欣赏智慧高的人,老子和庄子!!!他从不自称文人,只说自己是庄子徒弟!!!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35

傅山是个被史书快要抹杀掉的人物,只有山西太原府,一直膜拜他到今天!!!在山西,傅山可说是妇孺皆知!!!医圣!!!学海!!!那些红楼梦里的怪药,没看懂吧?深刻着呐!!!因为是医圣,写出来的医理和药方,强大到完全没朋友!!!那些药方别的医学家和文学家还真写不来!!!作者:无名

寒士 日期:2016-04-18 21:36至于宝玉续的南华经,那需要超高的文学造诣,而四百年来,没人对庄子像傅山那样精通!!!完全找不到第二个人了!!!除了“吾师庄先生”的傅山,再没人能把庄子各种道理轻松糅杂在小说里!!!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37至于宝玉写的芙蓉女儿诔,写得比离骚都不差了!!!那需要精通离骚楚辞,而傅山,就是这几百年来,最精擅离骚楚辞的人,再没人能写来那么强大的诔文,当然,还夹入了超级深刻的深意!!!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41

红楼梦的书名的来历,书中这样介绍的!!!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吴玉峰是谁呢,大家竟然都认为是不存在的人,这真是让人吐一口老血!!!

书中没有瞎写的名字!!!一个都没有!!!连丫环的名字都分类分属性!!!

吴玉峰,就是江苏吴伟业,号梅村!!!

吴梅村世居昆山!!!昆山地理标志和独有景点为玉峰山!!!

所以叫吴玉峰!!!

就这么简单!!!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42吴伟业好友,抗清名将陈子龙有首诗这样写的“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所以吴伟业题此书为红楼梦!!!!!!!!作者:无名寒士 日

期:2016-04-18 21:48 这本书也叫风月宝鉴!!!原文这么说的“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在中国只有一个地方是正宗东鲁,那就是孔子故乡—— 山东曲阜!!!你现在去山东曲阜,就发现那里街头大小店面头俩字儿都非要写个“东鲁”!!!

自古,东鲁就是山东曲阜!!!山东有个孔尚任,嗯,写桃花扇那个,也是孔子后代,世居东鲁曲阜!!!

孔尚任自号东鲁狂生!!!

有一天孔尚任去红桥下的溪边玩耍,干嘛去了,寻找梅花,去那看梅花!“红白绿蕚”!!!写了一篇著名的游记,《傍花村寻梅记》!!!溪边寻梅,所以叫孔梅溪!!!恁大活人,文学家非说查无此人!!!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53“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这道人咋还变和尚!!!五百年来,佛道都玩的人就一个!!!还是傅山!!!

石头是以物点出傅山,空空道人和情僧是以人点出傅山!!!傅山通晓道家与佛家理论,法号老蘖禅,蘖这个字,上面是薛宝钗的薛!!!下面是林黛玉的木!!!只有傅山做到了释道儒合一,“学究天人,道兼仙释”,道家和佛法他都轻松学完了!!!义理互相转化,还能互相解

释。

石头记,即傅山记。情僧录,即蘖禅录。这些书名只是点作者傅山!!!

其他的书名才是点书中正题!!!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8 21:56这个东西坚持看下去,你会成为世间第一批看懂红楼梦的人!!!这个书会颠覆所有文学写作技巧,让你见识到傅山究竟可以天才到何等地步,这个一生比传奇还传奇的神仙人

物,这个为亡妻终身不娶的情痴奇葩!!!

写的脖子好酸,睡一觉,明天继续!!!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6:09 作者傅山对薛家的感情如何

呢?看懂正面故事就知道了。对薛家是,平淡写出,暗蕴鄙薄。

你看宝玉文采风流,薛蟠却不识字。薛蟠草菅人命,宝

钗阴险嫁祸!!!男人最恶劣的行径和女人最恶劣的行径分别赋予此二人,用心自然明瞭。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6:11

平民分士农工商,傅山赋薛家以商,令薛家从商!!!景物

分木石花草,傅山赋薛家以草,令薛为杂草!!!赏玩分花

鸟鱼虫,傅山赋薛家以虫,令名有虫部!!!蟠是盘曲的意

思。傅山以一条盘曲的虫子来讥讽薛蟠。

而【游览上国风光】正点出薛家并非汉人一族,乃是异国人士。

楼主虽然不歧视商人农民和草虫,但这里……是讲解红楼梦里傅山先生原本的创作方式!!!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6:18 草头的字,只有薛、芦苇、蓼草、蒿草、草芥、荳芰这些无用小草为

贬义,

逢草质的草必定贬低,尊木贬草,尊花贬草!!像芹是芹菜芸是油菜蘭是兰花蔷是蔷薇花,就是傅山未存贬意的字。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6:20虽然玉部尊贵,这代表了傅山肯定贾琏贾珍的尊贵身份,但对二人人品还是极其贬低的。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6:23

至于虫部,虫部的词语,除了花间起舞的蝴蝶是褒义(蝴蝶并没有用在任何人名字里),

其它带虫的字都有身份贬低意!!!连象征月亮的蟾都有特殊意义!!!月是好字,但蟾不是。

后文会讲到这样的妙用。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6:26 作者傅山为什

么叫蘖禅?傅山法号蘖禅!蘖,上薛下木。上面是薛宝钗的薛,下面是林黛玉的木!!!

象征满人压迫汉人!!!蘖字意思是枯木上长出新芽,作者眼里,汉人虽丧国,但还有希望和生机,终究枯木新芽还会长成参天大树。

这是一种比较深刻隐晦的愿望,是一个遗民的不平。住在山西的傅山称自己是侨居于太原,因为汉人政权灭亡

了,他感觉自己是住在了外国!!!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6:37

傅山为什么固执地不喜欢汉人以外的满人???我们都知道顺治是个信佛的好人,是过得去的,对不武力反抗的汉人还是很和睦的政策。

但康熙雍正乾隆就不一样了不可以,大搞文字狱,怀念故国不爽清朝的诗词被举报的话,满门抄斩!!!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这句话是不是让你想起了薛蟠!^_^就是著名的刘墉把这个作为反诗举报给乾隆,于是,徐家被满门抄斩了。

乾隆说:“徐述夔所作逆词,若非刘墉据实陈奏,几至漏网。”那冤不冤呢?不冤!!!只是文字狱太残酷,不许文人讽刺和不喜欢!!!那么这两句诗是不是讽刺清朝怀念明朝?当然是!!!但没有想要起兵造反,就灭族重罪,太狠了些!!!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6:39那时满汉还没真正一家,古时还是比较注重血脉与根源的!!!

雍正:“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乾隆:“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国之人。”

慈禧:“宁与友邦,不予家奴。”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6:44作者傅山先生曾讲述自己“傅山彻夜醉霜红”!!!意思就是傅山昼夜不分地醉心于霜红的写作!!!霜是霜雪,红是红花!!!认真看过傅山霜红龛集的人都明白霜红的含义,那就是以霜雪喻清人,以红花喻汉人!!!到红楼梦这个小说里,霜雪是薛家!!!薛家不玩花木的,第十七回蘅芜苑景色描写原话这么写的“一株花木也无”,就是没有一整株的花或一整棵的树!!!(摘下来的一朵花或一枝花不算一株花)你可以看出,红楼梦依然是以雪为贬低,以红为尊贵!!!红是什么红???当然是朱明王朝的朱!!!是朱的颜色!!!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6:58写这么多,还没写完红楼梦里的百分之一,连百分之一都没写完,每章都有大量的奇妙!!!接下来说说曹雪芹,我说的是书里的曹雪芹,和课本或文学界里莫名其妙只存在于几首诗中的曹寅家的曹雪芹是没有关系的。

古代人也不是每个文人智慧都能读懂红楼梦,很多时候对作者的瞎猜比现代人还不靠谱。曹寅家谱里并没有符合条件的人,但文学界还是在二十世纪制造了一个人出来。死亡年龄也不是壬午年,但还是不要紧,竟然说是书里的错误!!!现代人找了一个人来替代红楼梦作家,

而且还把他的出身定为受清朝隆恩的奴才!!!猜了个人物说是作者,死亡年龄怎么都对不上书里说的雪芹死于壬午除夕,于是就说他死于壬午后的两三年!说书里搞错了!!!

这是不是非常滑稽???红楼梦一书,除了违禁词汇,其它的骂少数民族是强盗的词用遍了!!!胡虏不让用,作者改用葫芦!!!还让一些人姓胡!!!夷狄不让用,傅山改用耶律雄奴!!!还有腥膻!!!还有骚达子!!!(鞑子的意思)作者傅山先生最喜欢用“胡”和“奴”来讽刺满人和巴结满人的文人!!!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7:05作者傅山曾说“奴人害奴病,自有奴医与奴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治。”大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奴与胡的鄙视!!!这也是为什么红楼梦里庸医姓胡的原因!!!因为胡这个字充满了鄙视!!!作者给每个人的名字和姓氏都有文学赋予!!!因为他是学海,他熟知一切典故,看过无数书作!!!有一次和人比拼记忆力,傅山在吃早饭前背完五十多篇文章,分毫不错!!!和他比的人才背完两篇!!!这是傅山训子侄书里感慨子孙鲁钝时所写的激励之文!!!“以高爽之医治奴人,奴人不许;以正经之医治胡人,胡人不许。”作者傅山是高爽正经的医圣,虽然是山西医圣,他并不去为当权的满族老爷们看病!!!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7:10骚达子是指鞑子,是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轻侮轻视的称呼!!!

腥膻就更露骨了!!!

东周列国志里曾说“扫荡腥膻,全仗上国”!!!腥膻是指夷族,野蛮民族,所以说他们腥膻!!!上国是指汉人

大统下的政权!!!红楼梦里的腥膻,红楼梦里的上国,就是这个用法!!!薛蟠去贾府,是“游览上国风光”!!千万不要被现代文学的奇葩解释给欺骗!!!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7:18 抛开那个现代

人塑造的曹寅后人不谈。

我们谈谈书中的曹雪芹!!!曹雪芹,曹为朱姓最大的起源姓氏(曹挟),曹这个字有庶人、布衣百姓之意,以霜

雪喻清,以书生赋芹,故称曹雪芹。

书中提到的曹雪芹是有江南三布衣之美誉的江南名士,江苏无锡严绳孙。

严绳孙的一生就是他自述的“自向彤编传左芬”,意思就是编撰红色的书籍,为了传播那些奇女子的事迹!!!以这样隐晦的一生总结和死后悼文,来隐喻他增删编撰红楼梦此书的事情。

严绳孙为傅山这本伟大的书分出目录章回并拟出了回前诗。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7:30那么傅山写的很好,严绳孙为什么要改动增删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要避祸,傅山虽然把书写得像风月小说,可一些文字里流露出的感情还是太明显了。太像国破家亡了!!!所以要改,改得安全一些,把一些过于激进的字词改到不激进。把一些可能被禁书的段落都删去,补一些进去,让故事能衔接起来。

那么曹雪芹改动水平如何呢?严绳孙不是傅山,所以水准肯定是低于傅山的,但他很努力,所以前六十回的原著的美好性并没有损伤!!!虽然有大段文字删除,但并不影响读者阅读,该看懂的人,看懂还是毫无问题!!!后面二十回增删完成,但并没有把补上去的文字校改好,出现了有 1/3 的文笔远远逊色于另外 2/3 的现象!!!但这不怪严绳孙,因为,他走到了人生的尽头,1702 年他逝世了,没有能力对补上去的凤姐讯家童、薛蟠摆宴请伙计、贾母过寿等这些文字平庸且情节对应上明显出错的过渡情节加以润色。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7:39幸有傅山先生作得绝世之文,别出心裁藏血泪史事于风月!!!幸有第一回中提到的那一干风流名士冒死收藏传抄此书令其传世,让其经历康乾年间那段灭国毁史的恐怖文字狱岁月之后,依然能流传于今。他们保护此书,功劳亦不亚于作者傅山!!!脂砚斋是尤侗,畸笏叟是王士祯。他二人都与傅山先生有深厚友谊。

脂粉为砚,并不是说尤侗尤西堂是女子,这个笔名是为红楼梦批改而取,书写脂粉之事,批改红楼之书。

畸笏叟从来不是什么曹家长辈,王士祯只是感慨自己祖上是明朝官员,而自己是清朝大官,虽然和明朝遗老的尤侗严绳孙傅山感情很好,也很照拂汉族读书人,但总像是官位不正,所以自嘲为畸笏叟。

孔梅溪,也就是孔尚任去桥下溪边寻梅,去的那个红桥就是王士祯亲自改名为红桥的。

以前叫“虹桥”,有虫部,王士祯按照石头记里的尊红贬虫,改为了“红桥”~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7:50红楼梦第一章是最容易看懂的,对于傅山眼中的“腐儒”“奴儒”,那就很难看懂了!傅山第一章用了简单设定!第二章开始,就不再用简单设定了!因为甄士隐去了,贾雨村留着!因为真事隐去了,假语

存留着!第一章开头当日地陷东南,前面已解释过,是末世天塌,等于交代时间是崇祯自杀明朝灭亡了以后!!然后就出现了甄家,甄是什么样特殊含义呢?甄是舜的后代,你也许会想到宝玉所说的“我们是大舜之正裔”,没错,甄家就是大舜之正裔,以甄来比喻朱!!!第一回甄姓的人只有两个,全书也只有这两个甄姓人露了名字,甄士隐,甄英莲。

好了,把士隐颠倒一下,然后反复念。

甄隐士,甄英莲。甄隐士,甄英莲。甄隐士,甄英莲。

朱由崧,朱由榔。朱由崧,朱由榔。朱由崧,朱由榔!!!你可能觉得这样像是游戏,但第一章真事未隐去,作者就是这样安排的!!简单,让甄家人能被看懂!!!甄家人被看

懂,才有能力看第一章以后!!!但作者不会一直玩这样小游戏,因为用这个方式写出朱家所有人的话,那在腐儒眼里,都能看出甄家是铁定朱家身份了!!所以作者只写两个,然后就停止了这种文字游戏,把甄家收结,立刻紧密引出了和甄家同是来自姑苏的林家小姐黛玉的故事!!!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8:04“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这段原文里交代的内容很多。甄士隐既然是朱由崧,那么他名费是什么意思!很简单,朱由崧是史上最有名的“废物皇帝”,这个费就是鄙视他是个废物,所以让他当男人,所以让他名“费”!!!妻子封氏是什么意思!原来朱由崧是受封福王!!!明朝一灭亡,很多官员士绅决定扶他上位,这个推他为望族,实际是推他当皇帝!!作者这样开玩笑的写法,嘲讽之余,记载的都是真事!!!朱由崧在崇祯死后不久的五月十五,在南京正式登基!符合地陷东南揭露的时间!!!有些人会问,可是甄士隐在姑苏,不在金陵不在南京啊。这个南京自然不能写,作者目的

是不揭露地名,让读者根据文字内容去感受事件。

朱由崧南京即位时,清人势力范围尚且窄狭,还在北方到处追击农民起义军,但中国北方官军群龙无首准备望清而降,清军势力不断扩大,距离南京政权可谓极度危险的一步之遥。

嗯,没错,前面说了,不让用胡虏这样的词汇,于是傅山写了离葫芦庙近这样的写法!!!

葫芦庙就是胡虏庙,胡虏政权的意思!!!庙里自然都是僧人,僧人脑袋上没毛,剃发导致。用来比喻脑袋上只留一根老鼠尾巴的满人!!!可能有人问,清宫剧里的阿哥和皇帝们都很帅很喜欢啊!很残酷地告诉你,满人发型很难看,在清末以前,满人只在脑门顶心留个铜钱大小的蓄发区域,头发长了就像一根老鼠尾巴从脑袋上接出,非常难看。清朝留学生在海外,都被视作怪物,公共澡堂会被骂恶心而驱逐,所以大家要常戴帽子遮掩(遮掩不住,还不能光头)你看的历史剧清宫剧只是刻意不想展现真实的清朝!!!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8:10【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者,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 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朱由崧梦里摸了摸通灵宝玉,还是一面之缘!!!这是什么手法??

我们先讲什么是通灵宝玉!!!后文原文曾有提到“至贵者为宝,至坚者为玉”,宝是至贵者,就只能是最尊贵崇高的皇权象征,玉为至坚者,就只能是最坚固强大的国家权力系统。通灵宝玉象征着皇权与国权,如同世间的传国玉玺!!!朱由崧的弘光政权在成立后仅存一年便覆灭,朱由崧与传国玉玺,恍如一面之缘,转瞬身死缘散!!!所以说甄士隐和通灵宝玉有一面之缘,是说朱由崧和皇位缘分短暂,就一会会的事,就被清军搞死。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8:13【只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到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

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

岁。】这朱由崧只图富贵安逸,并不以统一国家复兴明室为目标,每天只是享受帝权,醉生梦死地行乐逍遥。由朱由崧开启的南明政治,继任者匮乏,朱由崧死后,南明真的更加是乱做一锅粥,最后只剩朱由榔时虽然不乱了,但遍地都降

清了,真是大势已去。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8:16

【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那僧是阎尔梅!!!阎尔梅曾满腔报国热忱去参加弘光政权,无奈朱由崧偏安南京只求帝位稳固,对攻打北方收复失地之事全无规划,还抱有联清军平流寇的天真想法!!!僧人只好离开!!阎尔梅劝不了朱由崧,就自己走了!!!

第一句嘲讽朱由崧目光短浅!!!第二句借朱由榔政权被满清政权追杀至四处逃亡的无奈,感叹弘光政权错失复兴朱明统治的绝佳时机,导致弘光政权溃亡后其它南明政权衰微难聚无法对清军再形成有力的抗衡之势。

后二句则嘲讽朱由崧的弘光政权覆灭之速,当年五月十五南京称帝,次年五月十五清军就入南京了,以江南经济之富庶人材之众多,竟全无防备与抗衡之力,终落得烟消火灭的败亡下场。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8:17

江苏阎尔梅,号古古。其人癞头白面,以僧人身份遍行天下奔走国事。

诗才若海,茫无涯诶。

文中以癞头僧人和茫茫大士身份出现,游离于此书之外!!!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8:19浙江周容,号躄翁。尝因忠义代人受海盗刑梏,致跛一足。

其人睿智博学,文才浩渺,笔下蕴尽警世哲理。

文中以跛足道人和渺渺真人身份出现,亦游离于此书之外。

(和跛足道人相关的都是世间至理,像什么好了歌之类,此人在书中还有几次呼应,这会点出他是谁,有点早了:-) )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8:31【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

安身。】祸事因胡虏政权而生,非是不加小心,而是有意为之!!!

非关和尚,而是剃发之令!!!

竹篱木壁者正是不愿剃发之汉人军民!!!清军肆虐,屠戮江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不从者尽死。朱由崧政权就此灰飞烟灭,应了前文烟消火灭之谶。各处水旱不收盗贼四起,汉人百姓的生活景况亦是苦不堪言。

竹、木,皆是良善之辈。鼠、蜂,皆是作恶之辈。

书中以竹为尊,以木为尊!!!以鼠为贬,以蜂为贬!!!(书中蜂指马蜂,破坏果实和植物)

早上写了这么些,还差贾雨村没有讲!!!讲完贾雨村和娇杏,红楼梦第一章就算讲完了,但这些内容只是红楼梦第一章!!!讲贾雨村时会解说红楼梦第一章的诗句真意,比如那句千古之谜“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让你理解真正的作者傅山笔下,是一个怎样的红楼梦!!!

看懂感情,才会理解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总有文学家讽刺原作者真实抒写的这一面是猜想附会,恰恰相反,那些文学家根据几个字猜测曹寅家族猜测乾隆年间,几个字引发一大堆联想,那才是蠢碌的猜法。

傅山写的红楼梦,虽然典故遍地,但文有文纲,从不附会,各字各句各种典故都正大光明,所有的解释和用法都贯穿全书,也就是解开一处纲目,就可以拿这处去解

释全书中的同样文词!!!本书是自相戕戮自张罗,看懂本书就可以解释本书。那些一句话附会猜蒙出几十页的文学家,才是这本书最不需要的读者。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08:34人穷志短,白天要去做苦力,辛苦大家路过时留个名儿。

本贴会完整揭示红楼梦的本来面目,让大家真正理解文学史上第一奇书!!!超长讲述!!!多谢大家捧场!请收藏!!!请推荐给亲朋好友!!!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10:45

@街道大师 70 楼 2016-04-19 09:11:00红楼梦中的大丫头不是指年龄,是指级别。拿钱多————————————————— 这个说法见仁见

智。

大丫鬟里有月钱一吊的,也有月钱一两的(一吊半)。

级别高于小丫头,但不是年纪小就可以大丫鬟的。

雪雁十岁,是小丫头,她再尊贵,和黛玉年份再久,也不可能是大丫鬟,就是年龄的道理。因为年龄小,总被担心不靠谱不稳重,会担心摔打了器物或能力不足。所以也不会用小丫头去做大丫鬟的事情。

丫鬟要服役到 25 岁才结束丫鬟生涯。袭人在宝玉七八岁时就是大丫鬟,她不是因为年龄小级别高,而是年龄足够,级别最高。如果袭人和雪雁一样大,都是十岁,那袭人也一

团孩气,如何当得大丫鬟。

大丫鬟年龄大,贵重的茶杯瓷碗等主子面前的服侍,用大丫鬟会觉得稳重,而小丫头一般就扫地喂鸟之类的活计,有大丫鬟管理。

只认定大丫鬟和等级有关,和年龄全然无关,是不合适的。因为从个位数到 25 岁的丫鬟都是丫鬟。而能陪主子到处走的贴身大丫鬟,则须 14 岁以上,不可能是十岁。

这就是楼主关于大丫鬟需要年龄支持的全部意见。酌情参考就好。这个不是本贴重心。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17:50【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没有挽救民族危亡的能力,傅山在世上空活了这许多年。

不知谁会抄下这些故事,让世人看到傅山以梦笔述出的这个时代。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17:5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

味?】纸上写满了荒唐的文字,故事里蕴藏着作者辛酸的血泪!都说作者傅山先生是个情痴,又有谁能理解他笔下的真意?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19:43“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贾雨村,贾化之名道出雨村惯说假话,隔壁葫芦庙内寄居道出雨村与胡虏政权存在依附关系。

胡州人氏为籍贯的隐写,傅山先生惯用胡字来形容各种对汉人政权有图谋异心的外族,此处胡州指清人政权所占据的东北。

暂寄庙中再整基业则道出贾雨村依附满清但不甘恬淡的野心。

你道他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吴三桂,勇冠三军孝闻九边,一位著名将领吴三桂。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19:49“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这两句诗又是千古之谜!但它其实很简单!古有买椟还珠的典故,其中椟为盛放宝珠的盒子。比喻装着朱明皇帝的皇城皇宫。

这二句是吴三桂忆旧之语。两句里提到的人物都是此刻已然逝去的旧人。

身在末世争立霸业的吴三桂,想到平生所历的戎马生涯兴衰际遇,念及业已不在人世的两位帝王之尊级人物,不由生出这样一番感慨:封闭在皇城的崇祯皇帝,忧心忡忡,只希望能求来国家的稳定繁荣;纵横在东北关外的皇太极,野心勃勃地多次想要拉拢我参与他灭明兴清的霸业图谋。

然而岁月匆匆两位帝王都已故去,只剩吴三桂仰天长叹作此感慨。

皇太极曾评价吴三桂: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皇太极更数次招降吴三桂,曾致书吴三桂云:而将军之亲戚,俱在朕处。惟将军相时度势,早为之计可也。

这才是钗于奁内待时飞的真相。就是皇太极等着吴三桂投靠他。

那结果钗等到时飞了么?并没有。皇太极和崇祯先后死去,吴三桂在崇祯死去后才投靠了满清。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19:52 是版主大人?感谢帮助@秋水无际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19:56“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还没有成就宏图大业得偿人生夙愿,选择与清人结盟后给自身势力扩张带来很多烦恼。

被处处防范让我心情苦闷地皱起眉头,以子为质受人差遣,纵不情愿也只能暂作接受。

审视清人势力下我尴尬的处境,也不知谁会是我驰骋河山追逐霸业的知音。

末世后的各路纷乱势力如能被我掌控与我合作,我就聚拢至坚的权力成就一番奸雄霸业。

这首诗抒发了吴三桂的霸业愿望。也流露着对陈圆圆的爱慕。

嗯,陈圆圆,就是甄家那个丫鬟-娇杏。作者:无名寒士日期:2016-04-19 20:02 姑苏娇杏,苏州陈圆圆。

令吴三桂始终不忘记,最终还是要带走的女子,也是记述了一段风流佳话。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20:04【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

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 “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表面写甄士隐帮助贾雨村,只是随手带出一段朱由崧与吴三桂的交集。

朱由崧即位后曾封吴三桂为蓟国公,给诰券禄米,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差官赍送。

吴三桂正是希图霸业之际,虽受封赏,但自有打算,只作言语敷衍,并未因此而为南明效力。

朱由崧政权对结果也实在是无可奈何。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20:08红楼梦,世谓明清第一奇书。文齐老庄,赋比离骚。一文蕴含两意,正反皆是妙语,奇诗异句玄令怪药,各自生动淋漓。

作者傅山是一双空灵眼睛,不唯不许今人瞒过,并不许古人瞒过。

书中一些人物为史家妄加诋毁者颇多,在红楼梦里的描写可谓尽还其本真。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20:13贾雨村作了这样一首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来给大家讲出吴三桂这首诗的真意。

1645 年,在这一年的五月十五,清军进入南京。历时一年的南京政权宣告终结,满人接手江南的南明国家权力。

天上一轮才捧出,即天上一个圆,此画面正是一个吴字。

吴三桂意图在南明覆灭后,一面周旋清人,一面图谋扩张自己的霸业,盼能身居帝位万人仰望。

这才是这首诗所讲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志向。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20:17“一局输赢料不真,香消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未来天下群雄逐鹿争霸的最终结局有谁能够预料呢,纵

到残局也很难说就不会再有变数。

想要知道此刻的天下兴衰大势,就来听听冷子兴的讲

述吧。

冷子兴是书中一个关键人物,他是个古董商,与薛家都是商人。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19 20:20冷子兴,古董商,自古商者多是重利无情之人,属九流最末。

冷子兴,清嗣旺,寒冷地方的清人势力渐渐兴盛了起来。

无情者最擅趋炎附势,对兴亡时局通常更有清醒之见。

冷子兴旧日交结贾雨村,如今又在扬州“巧遇”贾雨村。

他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个很长的伏笔,要到他惹了官司,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