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学诗文者,当多参考傅山先生所言。
来自
11330 楼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2 12:33 午间冒泡,感
谢勤劳的蜜蜂们……
1137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2 21:47【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
【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掷向水面,引的游鱼浮上来唼喋。】黛玉吃了蟹,还竹竿钓鱼。宝钗不吃蟹,还掐花喂鱼。
二人对虫族水族、花朵树木的态度向来是截然相反的。
浅浅两句,亦能画出二人鲜明的对立。
来自
1145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2 21:48
【宝钗笑道:“方才老太太说,你们家也有这个水亭叫
‘枕霞阁’,难道不是你的。如今虽没了,你到底是旧主人。”】
枕霞旧友,前朝为友今朝为敌。
如今朱明基业已丧,枕霞阁自然也没了。
洪承畴是明末的三朝老臣,如今却是清朝重臣。
旧主人,枕霞旧友,语句寥寥,却大存对洪承畴的嘲讽之意。
来自
1145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2 21:52菊花诗的菊花意义比较复杂。大家应该能够有大致的理解。
在十二首菊花诗讲完后,会全面告诉大家菊花的意义。
大家可以先尝试写出自己对菊花的理解。也可以尝试理解三首螃蟹诗,发表你对螃蟹诗的感触。
来自
1145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2 21:54
【忆菊 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
砧迟。】【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闻听朱明崇祯王朝已被农民军终结而思绪烦乱,没能熬到这样的好时机出现皇太极就已然死去。空虚的防卫和残破的乱局下中华已没有了主人,皇太极死后满清渐渐扩张覆盖中华大部分国土。仍然会挂心担忧着汉人臣子是否能被剿灭收服,夜晚孤寂听着捣衣声期待着中原战事平息结束。谁能真正理解我对神州中华的狂热向往之心呢,盼重阳祭祖时能够知晓后继者已实现满清入主。
来自
1145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3 08:00
@moma2015 2016-08-13 01:36:16
楼主讲的很明白,大家不能纠结几岁警幻事科学不科学,看到的故事都是假的,背后隐去的才是真的。
-----------------------------
诚然如此。不能拘泥风月。不然大家又该好奇,为什么有了一次就再没第二次,难道是警幻之事索然无味云云。
早上打卡,洗漱出门,感谢大家的冒泡和赞赏。
1147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3 21:39
【访菊 怡红公子】【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赶在冷意消减的霜后晴天里抽空出门寻访菊花,家里杯中美酒和自己病弱身体都不能打消此念。满清治下的国土到底哪里还有傲骨坚贞的义士,旷野边关到处尽是花木凋残的秋天气息在弥漫。傅山先生始终萧然物外自得天机走着自己的路,在清冷时节也意兴不减地寻访反抗的志士仁人。归顺满清的汉人如能理解这份国仇家恨的情怀,请不要辜负傅山先生辛酸血泪下这片良苦用心。
来自
1150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3 21:43
【种菊 怡红公子】【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在满清白色恐怖的寒秋中保护傲霜抗清的花朵,特意将其秘密栽种在篱畔庭前承继往昔的旧地。先前经历山河易主的国难时凄凄的幸存了下来,现在依然秉承不屈气节要和霜雪坚持斗争到底。反抗异族统治的不懈努力一千首诗也难以述尽,秉承中华精神的坚定誓言全部凝在这一杯酒里。对不屈继任者要像养花一样精心照料仔细呵护,使其成长壮大而不被媚骨奴俗影响致沾染污秽。
来自
1150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4 21:38
【对菊 枕霞旧友】【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从汉人治下的中华移换到关外满人治下的辽东,身边朱明之红的深色也变成了霜雪之白的浅色。用兵松散懈怠致辽东遭遇惨败失去乌纱和权力,却因此在满清政权中得以展才遭遇皇太极伯乐。纵观天下再找不到比清主更具远大抱负的雄杰,看来只有我能对这样的大志野心产生共鸣理解。如今满清兴旺占据上风正是我表现的绝佳机会,正
该珍惜光阴把握此刻借机大展拳脚建功立业。
来自
11572 楼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4 21:57 感谢大家的冒泡,感谢热心的赞赏!感谢大家对傅山作品的关注
与认同。
寒士每天琐事繁多效率不高,且祝大家跟帖好心情。
1157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5 21:47“秋光荏苒休辜负”,石头记中的美好在于珍惜春光。
对不负秋光的湘云,自然是大存贬低。
湘云自比菊花时,“几案婷婷点缀幽”,呼应的是随后宝钗所住蘅芜苑【案上只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的情景。
【供菊 枕霞旧友】【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很高兴遇到了皇太极这样志趣相投的知音伴侣,并在满清的舞台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为精神被高士皇太极的理想感召而与之亲近,他抛弃成见重视我的才能并对我功绩大加赞赏。走入满清朝堂后我的人生开始步入全新的生活,有时也会看着明朝衰落而回忆起旧日仕明景象。因我和皇太极同样拥有着纵横展才的远大抱负,故中华荣辱和旧僚看法都无法阻挡我追逐梦想。
1166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5 21:53感谢像蜜蜂般辛勤的热心冒泡涯友╭( ̄▽ ̄)╮ 感谢赞
赏鲜花的土豪涯友╭( ̄▽ ̄)╮感谢关注并转发“无名寒士”微博的热心网友……
感谢大家与寒士一同努力为傅山先生正名!
11661 楼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6 13:18 感谢疏影沁香
的赞赏。
轻财重义侠,挥手散千金。 群钗洒然飘逸,须眉自愧不如。
为疏影沁香 MM 点赞~
1174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6 21:42
【咏菊 潇湘妃子】【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束手无策着却又对国家大事昼夜悬心难以放下,洪承畴去关外决战背山突围后就再没有了消息。写下热血悲壮悼文赞颂你傲霜不屈的高贵气节,情真意切地对苍天诵读令其传遍国土人尽皆知。手持悼文哀叹爱将在辽东战场殒命的不幸恨事,又有谁能聆听理解我面对大明衰亡的苦闷怨词。此刻感慨洪承畴就如同那陶渊明赞赏的菊花般,他傲霜不屈的千古高风必将记入青史传颂开来。
来自
1184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6 21:54
前面细致研究过海棠诗的涯友,该发现了一点。
海棠并不是固定某一个人的象征。宝钗黛玉探春湘云诗中的海棠并不是同一人。
菊花亦是如此。
湘云两首菊花诗带出洪承畴降清一事,道出了其降清后积极发挥才能谋求功业的特点。
黛玉第一首菊花诗是歌颂菊花,仅第一首是歌颂,第二首问菊则是诘问。第一首菊花诗是朱由检初知洪承畴苦守被俘时对其进行的歌颂溢美。
来自
1184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6 22:06感谢疏影沁香对帖子的赞赏以及在帖内发起的互动活动。
感谢大家的赞赏和冒泡。
追帖之余,欢迎微信微博随手关注“无名寒士”
1185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7 07:24
湘,古意是杀牛以祭。(大军出师征伐前多有杀牛祭旗的习俗)
云,古意是庇护,势力。
湘云是崇祯时期的第一军事重臣洪承畴。
楚辞中有“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湘灵鼓瑟奏承云之曲,舜的潇湘二妃唱九韶之歌。此处景象宛如朱由检居帝位洪承畴为辅佐的
情状。
因洪承畴曾是大明末世之柱石,故朱由检特为洪承畴作下一篇真情悼文。一如黛玉咏菊中歌颂菊花时的深情。
附悼文如下:
来自
11876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7 07:29维大明崇祯十五年五月,皇帝遣官致祭于故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蓟辽总督洪承畴之灵前而告以文日:呜呼!劫际红羊,祸深黄龙。安内攘外,端赖重臣。吴天不吊,折我股肱。
朕以薄德,罹此蹇剥,临轩洒涕,痛何如之!曩者青犊肆虐于中原,铜马披猖于西陵,乃命卿总督师旅,扫荡秦、蜀。
万里驰驱,天下知上将之辛劳;三载奋剿,朝廷纤封疆之殷忧。
方期贼氛廓清,丽日普照于泾、渭;诓料虏骑入犯,烽火遍燃于幽、燕。畿辅蹂躏,京师戒严。朕不得已诏卿勤王,
星夜北来。
平台召见,咨以方略。蓟辽督师,倚为干城。
海内板荡 ,君臣共休戚之感;关外糜烂,朝野乏战守之策。
卿受命援锦,躬亲戎行;未建懋功,遽成国殇。呜呼痛哉!自卿被围,修逾半载。孤城远悬,忠眸难望一兵之援;空腹坚守,赤心惟争千秋之节。
慷慨誓师,将士闻之而气壮;擂鼓督战,夷狄对之而胆寒。
大臣如此勇决,自古罕有。睢阳义烈,堪与比拟。
无奈壮士掘鼠,莫救三军饥馁,叛将献城,终至一朝崩解。
然卿犹督兵巷战,狂呼杀敌;弱马中箭,继以步斗;手刃数虏,血满袍袖;两度负伤,仆而再起;正欲自刎,群虏涌至,遂致被执。
当此时也,战鼓齐唁,星月无光,长空云暗,旷野风悲,微而忽零,浙沥不止,盖忠贞格于上苍,天地为之愁惨而陨
泣!闻卿被执之后,矢志不屈,蓬头垢面,骂不绝口。槛车北去,日近虏庭,时时回首南望,放声痛哭。追入沈阳,便即绝食。虏酋百般招诱,无动卿心。佳肴罗列于几上,卿惟日闭而罔视;艳姬侍立于榻前,卿惟背向而怒斥。
古人云: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慷慨与从容,卿兼而有之矣。又闻卿绝食数日,气息奄奄,病不能兴,鼓卿余力,奋身坐起,南向而跪,连呼“陛下!陛下!”气噎泪流,
欲语无声,倒地而死,目犹不瞑。
君子成仁,有如是耶?呜呼痛哉!年余以来,迭陷名城,连丧元臣,上天降罚,罪在朕躬。
建祠建坊,国有褒忠之典;议谥议恤,朕怀表功之心。
卿之志节功业,已饬宣付史馆。呜呼!卿虽死矣,死而不朽。
死事重于泰山,豪气化为长虹。享俎豆于百世,传今名于万年。魂其归来,尚飨!
来自
11877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7 22:35
【画菊 蘅芜君】【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皇太极处理国事政务这些方面完全是游刃有余,不会像朱明中华那般费事的商议不定争辩不休。皇太极管理起百姓如同泼墨大写意般粗放不拘,完善满人八旗制度组建满清政权想要大展宏图。在满汉争霸中皇太极早已是知己知彼胸有成竹,掌控辽东并通过控制文化精神来实现壮大图谋。不要以为皇太极只是一个闲情隐逸的高士贤主,他的理想是要入主中华窃取国权才会得到满足。
【问菊 潇湘妃子】【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想要了解实际的危机形势却没有臣子真正知晓,背着手喃喃自语焦虑地走来走去询问边关战事。洪承畴你性情孤高抱负远大究竟选哪方为归宿,汉人多竭力护佑中华繁荣为何你要如此的另类。在水国环境里周遭尽是跋扈满人你该非常寂寞,汉人会奔向温暖而满人则好景不长你须想仔细。不要说这世间没有人能够明白你的抱负和用心,想要被人理解却为什么不敢多作辨析道明心迹。
来自
12034 楼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7 22:45 帖里来了所谓
的传统文人。
昨日已被一众读者劝诫,仍是轻狂而不知自省。跑到帖里拿着一众权威的“曹雪芹”见解来充高明,甚至管窥
蠡测傅山先生,着实可叹。
~石头记钞本出现在明亡后的世界时,并没有署作者名。
原文里提到了几个名儿,空空道人、吴玉峰、孔梅溪、曹雪芹、脂砚斋等。
那么文学界自然重点放在了这些名字上,这种做法叫作【通过原文来寻找作者线索】。
既然选择了这样做法,就应当尊重原文。
原文写了此书是石头的见闻,书只是石上的记事。
书也辗转了多人,【空空道人】抄下,【吴玉峰】看了,【孔梅溪】又看了,后来在【曹雪芹】那里经历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汉语意思就是【曹雪芹】“把这本书认真翻看了十年,并对这本书的情节进行了五次增补和删改”。
最后【脂砚斋】钞写此书并写一些评语。
世人看到的石头记其实都是【脂砚斋】那里出来的,脂砚斋以“更有情痴抱恨长”评价作者傅山先生,因为傅山先生的性情便是如此。又以“十年辛苦不寻常”来评价增删人“曹雪芹”,因为“曹雪芹”忙乎了十年后并未完成增删便已逝世了。
原文从未写及此书作者是“曹雪芹”。但有些文人是不懂逻辑思维为何物的,一边既不懂原文也不愿尊重原文,一边却要从原文里抠出“曹雪芹”三字不放妄言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
此类人语文逻辑最差之处便是竟然读不懂“披阅十载”的意思。
1,试问如果真的有一个惊才绝艳且名叫“曹雪芹”的作者,既然无所畏惧敢署真名,又何必托辞不认作者身份,只说自己花了十年来翻看阅读认真修改。
2,难道花了十年翻看增删,只要不承认是自己写的书,这书出事就不会连累自己?满清文字狱里涉案诗文知情者同
罪可是常识,既自称十年翻看用心增删,焉有避祸可能。
所谓学者权威偏要视“曹雪芹”为【敢署名敢增删却不敢自认作者】的蠢碌怪异之人,孰料自身方是逻辑全无拘泥不化之辈。
这些只是逻辑常识,若非拘泥陈腐之愚人,自能理解。
~
~
~
至于一众诗文证据,更是荒诞不堪。
有与所谓“曹雪芹”相熟却【从未评论或提及】“红楼梦”一书的敦诚敦敏张宜泉之辈,(此类证据中虽没有与红楼梦作品的半分关联,但有曹雪芹这个名字)也有没见过作者但看过书作进而大猜作者身份的袁枚、永忠之流。(此类证据里出现的都是完全没见过作者的读
者看法)
如此证据,不值一哂。
拿现实中人名强行对号书中名字,妄断其生平经历,竟然还可以编造生卒年和生平著书事迹,比起恶意扭曲事实的史家亦是不遑多让,还美其名曰为考证周详,如何不令世人瞠目。
12037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7 22:54
之前海棠诗一回已谈到过石头记中的“诗文之妙”。
傅山先生曾有言,“大抵诗文之妙,至于穷理明道诸老先生似可以不劳讲究,亦不失拥皋比之尊崇,受门墙之扫洒。”意思就是这些身为文坛权威的老先生啊,对诗词妙处和文章本意如果不能会心,那就不要勉强自己去研究思索然后再胡乱教给弟子,不做这样的事你们还是一样好好的当着权威被世人尊敬,还是可以享受着弟子门徒的供奉。
再白话一点就是,老先生你们好好地当着权威讲些现成粗浅理论就完了,心里知道自己完全没能力领悟的那些东西,就甭拿出来乱教人了,像愚人一样无知妄言,何苦,何必。
不曾见得半分傅山的“诗文之妙”,尚要曲意妄解。实是管窥蠡测,焉能见得瀚海真山。
1203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8 22:33
【簪菊 蕉下客】【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每天都会为了壮大反清势力而奔波忙碌,是要实质性地驱赶异族而不是博取虚名。如同傅山先生那般热爱着中华几近成痴,好似彭泽陶令那样为了饮美酒欲要癫狂。
拒不剃发的鬓角边已沾满故土上的寒露,顶着大势已去的压力守志不移坚持反清。这种秉承大义的高尚情操不为俗人看重,且让世人说三道四郑成功早已无悔此生。
注:长安公子因花癖。此句是呼应宝玉爱花的情性,“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
彭泽先生是酒狂。傅山先生和彭泽令陶渊明都是极其爱好饮酒的狂放名士,故有此句。
来自 12254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9 22:31
【菊影 枕霞旧友】【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明亡以后的时局可谓是风起云涌一波三折,清人依洪承畴谋画急入汉人家园窃取中华。残存朱明势力七零八落稀疏分布散在各地,中原国土河山支离残破抗清势力苦战天涯。经历末世的汉人们也许还存向往朱明之心, 但满人遍布中原让复明梦已成为梦幻空花。姑且珍重那些气节名士不去屠戮杀害他们,又有谁能空灵眼睛来看清
我的是非功过呐。
1250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9 22:35明天早上公众号发一篇文字讲述傅山与石头记的创作背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无名寒士”。
12503 楼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9 22:50 天涯的口令红包该改革下了。能让技术人员把抢红包门槛提高到三岁
么。
发“口令红包”,却在红包楼层直接显示红包口令,这极大程度方便了非正常用户使用外挂程序复制口令自动抢红包。
如果口令红包楼层不显示红包口令,口令需要答对发红包人的问题才能得到,那外挂党也就无从下手了。
举例,某人在楼层内发口令红包,将口令设为“蘖禅”。
天涯口令红包楼层不显示此口令。
然后发红包的涯友发帖告诉帖友说口令是石头记作者法号。
这样不读帖的外挂机器人自然无法答对口令取得红包。
希望天涯能对口令红包作出调整,将难度提高到三岁水准。
@秋水无际
@禾子
1250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0 08:13公众号已发一篇文字【第一奇书何处奇——Ⅰ 背景篇】
感谢大家关注
感谢大家冒泡,感谢热心赞赏。祝大家周末愉快~
1253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0 22:37 【菊梦 潇湘妃子】【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亡国后不觉间发现满清已入关窃得了中华神州,笼络了汉人士绅占据着汉人国土恍如明朝一般。崇祯自尽并不是要去寻找庄子梦中蝴蝶的快乐,而是绝境里带着对旧日的眷恋希望回溯到从前。不屈的汉人势力渐渐都在满清冷酷统治下绝迹,满清新贵颐指气使的喧嚣之声像秋虫一般噪烦。心中的这些悲伤和愁苦能够向什么样人去倾诉,只能看着那渐枯的绿草和渐冷的炊烟默默痛心。
来自
1259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0 22:41
感谢大家的冒泡,感谢热心的赞赏。祝大家周末愉快~
来自
12596 楼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1 08:10 几缕飞云,一
湾逝水。
判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之前讲过富贵又何为。今天早上就谈谈展眼吊斜晖。
放眼看向远方夕阳暮色,为天色暗去而凭吊伤怀。
这里的“斜晖”,是宝钗的“日又昏”(皇太极死去),也是黛玉的“夜已昏”(朱由检死去)。
“湘江水逝楚云飞”,强调的依然是“几缕飞云”和“一湾逝水”,这里面藏着的,是洪承畴的名字。
——待以后再解释这个名字的奇特文学手法。
匆忙之中,前来冒泡,感谢大家的冒泡顶帖~
周末最后一天,祝大家愉快╭( ̄▽ ̄)╮ 来
自
1262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1 22:15
【残菊 蕉下客】【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满清政权越来越稳固使得郑成功复明处处受阻,大摆酒宴犒赏三军鼓舞大家一同面对未来困境。复明未成战事失利但留下的精神始终不会磨灭,残兵七零八落尽皆伤病但仍会对异族继续抵抗。身畔的国土之上到处都是满清进逼的喊杀之声,遍布各地的满清势力使被侵袭的汉人难来聚拢。休养生息一番后依然会来继续厮杀并抗战到底,只是暂时先去沿海发展并且永远不忘复明梦想。
这首诗讲述了郑成功北伐失败,被迫与中原“暂时分手”,退回沿海等待“明岁秋风”再战的事情。
12689 楼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1 22:21 感谢大家的冒
泡,感谢大家的赞赏。
热倦的一天……大家晚安╭( ̄▽ ̄)╮
12690 楼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2 08:09 贾探春判词:
【(画: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两个人放风筝”。风筝的“筝”呼应郑成功的“郑”。
郑成功势力飘零坎坷孤悬海外如同“游丝一断浑无力”的断线风筝。放风筝的两个人,是指此前和郑成功势力连结在一起的隆武帝和绍武帝。
“一片大海”,是道出郑成功沿海势力的崛起根基在于海上的商贸收入。
“一只大船”,呼应郑成功的字“大木”,也呼应郑氏水军大船披靡南海称霸的情况“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这个女子就是贾探春,道出了郑成功亡国失母后的悲愤。
判词四句诗文,前两句道出了郑成功的才高志远和时乖运蹇。
“清明涕送江边望”,道出了清明交替时郑成功的悲伤。
“千里东风一梦遥”,东风是春风,千里、一梦遥,距离千里如同现实与梦境那般遥远。道出了郑成功复明艰难和梦难成真的处境。
“清明”是东南之风,呼应郑成功势力据东南宝岛孤悬海外的情景。
“东风”是春天之风,明庶之风,暗合探春庶出身份,也对应郑成功“明庶”身份。郑成功被隆武赐朱姓,世人称郑成功为“国姓爷”。
来自
12720 楼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2 08:11 感谢大家的积
极冒泡和热心赞赏~新的一周开始了,祝大家心情愉悦多多冒泡╭( ̄▽ ̄)╮
来自
1272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2 20:35成功拿到了“咨询一夏”活动的第二名。险之又险。也因此会得到两天热帖榜推荐,让更多天涯网友能看到这个帖子。
感谢每一位朋友的付出与贡献,或台前或幕后,都是一样的善莫大焉。
在大家的热情下,理解奇书理解傅山的网友们越来越多了,相信为傅山先生正名的目标,必定会实现,再次感谢!
1294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2 22:30
【螃蟹咏 怡红公子】【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比起那野蛮横行的满清当然是更支持朱由榔,扫荡腥膻驱逐冷酷蛮夷的不屈斗志已经燃起。征伐异族的血雨腥风里应挥洒豪情痛饮美酒,誓要除尽那横行跋扈全无心肠的八旗满清辈。无畏伤痛危险也要热血澎湃地继续战斗到底,身上已沾满敌寇鲜血仍不减战斗的精神意志。
身为水族虫族的螃蟹不过是世人的盘中吃食,满清像螃
蟹一样野蛮横行践踏文明注定失败。
醋可去腥,姜可去冷,故就姜醋而食蟹。
桂,是指桂王一系的永历帝朱由榔。本回中宝钗【掐了桂蕊掷向水面】中的桂和诗句中用到的桂,都是此意。
来自
12954 楼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3 08:06 網羅满地欲何之,文字藏機劇可危。鹦鹉洲邊休作赋,鹧鸪嶺下莫題詩。蒹葭水國路微茫,怨入離騷寫幾章。寫到衡陽應
絶筆,又隨春雨下潇湘。
“脂砚斋”尤侗
………………………………
秉烛起长叹,奇人想断肠。赵厮真足异,管婢亦非常。醉
岂酒犹酒,老来狂更狂。斫轮余一笔,何处发文章。
明 傅山
………………………………欲知尤侗与傅山诗文之意,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无名寒士,观看【第一奇书何处奇】系列文字,了解石头记的各种奇特…… 早上时间飞速流逝,只能匆忙打个卡,大家早安,寒士晚上再来继续……
来自
1297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3 22:35
【螃蟹咏 潇湘妃子】【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斟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难忘南明将士英勇面对侵略敌寇的殊死战斗,喜悦地赞美他们痛击侵略者取得的丰硕战果。满清对两起南方汉人政权的打压已难以奏效,满人所占地盘也四处燃起了不屈反抗的战火。虽有八旗声势但横行暴虐者终究是难以长久,借痛饮千觞美酒的豪情去灭尽所有虫族贼伙。
这样美好的时刻真是令人神清气爽赞叹不已,桂王朱由
榔和延平郑成功抗击满清必将大破。
……桂依然是朱由榔。此处与桂并肩的菊,是指郑成功,如簪菊、残菊中用法。
虫族的八足螃蟹,是代指满清八旗势力。 13137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3 22:57菊花是秋天开的花,因此菊花对应的人物是明亡以后的风云人物。
朱由检和皇太极都已是死人,所以潇湘妃子和蘅芜君的菊花诗里,菊花并不是他们的自喻。
宝玉由于身份特殊,更是不能以菊花自喻。
所以这三人菊花诗中的菊花,都不是在自喻,特意强调一番,方便大家理解。
13139 楼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3 23:05 感谢大家的冒
泡,感谢大家的鲜花~另外,时常有涯友询问寒士一些看帖存在的问题。
寒士特意说明一下,天涯手机客户端看帖时如遇到不更新情况,点击右上角,选择刷新。如果遇到服务器总是无响应状况,则是站点网络访问出了状况,隔一段时间重新打开客户端即可。
友情提示:客户端出问题时,可以使用电脑或手机浏览器来访问,网页版实际上会更稳定高效些。
1314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4 08:03@weiwen19742016 2016-08-24 01:54:07 楼主!我岁不曾细读红楼梦,一是没找到好的、老版本来,二是没更多闲暇时间研读!三是国学根基太薄,难懂!所以,在一直追楼时,有如下问题,请在有限时间一一悉解! 1,既然红楼梦写的是明亡史,那对于研究 历史 工作者,那是好事,可里面有没有我们不知的秘密呢?2,后 40回,可以不去理会了吗!因为太不真实,与原意背道而驰了呢!3,请介绍一下哪个版本的红楼梦最靠谱!哪里
有买!谢谢!拜托务必回复了!
----------------------------早上打卡。
八十回本的各种版本的【石头记】通常都是以庚辰钞本为底本,在内容尊重原文这点上比起程伟元编撰修改的红楼梦要好很多。可以在书店或网上寻找【石头记】即可。
后四十回以及各种续书由于脱离了石头记的纲目,是完全没有任何存在意义的。
写入教科书绝不代表真实,这和教科书里曾写刘少奇是内奸工贼一个道理。历史人物的是非往往会被扭曲混淆,常常是这个专家赞那个专家贬,很多民众无法鉴别,于是不知该信谁。
而石头记的作者傅山先生有明鉴一切的“空灵眼睛”,又是一位精通史学远胜众人的大师。因此看石头记可以了解各种历史人物的真实性情,而不会被禄蠹之言所蒙蔽。
1316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4 13:37以前帖中其实已然说过,钞本中有很多批语,之所以不讲批语,是因为批语人身份冗杂。
数百年来,【任何持书人】,都可以在钞本上题写批语。
其中不乏附庸风雅蠢碌无知之辈。这也导致书里出现了很多蠢到不能再蠢的批语。
讲这个的意义就在于告诉大家,钞本里的批语并非全部来自【脂砚斋】所写。
旧时读书人都会忍不住在书中自己会心处写一些自认高明的批语。有真高明者,也有伪作高明者。
以傅山先生为例。傅山先生借他人藏书观看时,也会在
他人书上批注一些自己的看法,批完会署上“山”、“公它”、“侨黄”、……等等。
有傅山批语的书,并不意味着批语全部出自傅山。其中批语也有署他人名的,也有不署名的,种种情况不一而足。
把各种没有逻辑的批语都叫做脂批,是缺乏鉴别能力的草率做法。
最后要强调的是,一本书最重要的是原文。
寒士从没讲过古书上的批语有着振聋发聩的重要性。就算有,那也是需要明鉴批语来历后才有讨论意义。
理解作品,任何时候,都应以原文为主。 …… …
… ……
附言:请大家勿要询问寒士私人信息,寒士的微博和天涯都是随手注册,年龄和地域等信息都未必准确。
寒士有很多难言之隐,希望大家不要好奇寒士的现实信息,寒士也完全无法作出回答。
【寒士形象将始终是头像所示的神鸟图】来自
1324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4 22:47
【螃蟹咏 蘅芜君】【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这首诗是复杂而深刻的。诗文中的“桂”依然是指桂王一系的朱由榔。
“桐”则是指郑成功。因大观园中仅贾探春住处秋爽斋旁有多次梧桐描写,“蕉桐两植”,探春“徘徊于桐槛之
下”,纱窗外“后廊沿下的梧桐也好了”。
〖若视此首诗中螃蟹为八旗满清势力,则此诗意思如下〗:朱由榔和郑成功合力共举光复中华的不屈义旗,神州大地期盼他们能够成功击溃对手驱逐满人。成为新兴占领者的八旗满人践踏文明无视规则,光鲜表面下的内里充满虚伪阴险尽是深重机心。扫荡腥膻敌寇还需要能力卓越才干优长的将领,驱逐冷酷蛮夷定须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忠魂。被汉人炽热的怒火消灭后满清如同白忙了一场,最终夷狄尽丧九州大地惟剩中华精神浩然长存。
〖但此首诗中绝口不提螃蟹,亦不像前两首螃蟹咏有提“螯、壳、脐”等螃蟹器官部位,以薛宝钗的水族虫族身份,此诗实际上并不是贬低螃蟹,而是贬讽题咏“桂、桐”,以
此角度读来,则此诗意思如下〗:朱由榔和郑成功这两支还在顽抗不从,满清已占据中华等着把他们彻底平定。反抗者横看竖看都早已没有任何出路,再如何使心机也是难以逃脱覆灭下场。用汉人降臣来洗刷汉人对满清的排斥,用狠辣屠杀去阻止反抗声势渐生渐壮。如今大半中华都已是满人的锅中之物,仅
剩沿海残留着复明精神的无用余党。
来自 13330楼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4 22:56 第三十八回完。
接下来的一回里,会讲到很多涯友问过寒士的那个刘姥姥怪故事——茗玉抽柴。
刘姥姥再度前来打抽丰,亦是必不可少的文字,是串联起了前后几回情节的重要桥段。待讲到时会进一步叙说。
感谢新人和老友的冒泡,感谢大家的赞赏支持。
夜深了,大家晚安。
来自
1333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5 20:50宝玉的螃蟹咏中,“泼醋擂姜”的狂兴是与满清战斗到底的檄文,也坚信虫族满清不过是“美口腹”之物,最终必定被消灭落得被笑“一生忙”的结局。
宝玉的螃蟹咏含有一种强大的信念,是面向所有汉人的呼唤。
而黛玉写的螃蟹咏,是在歌颂南明抗清,最终写的“桂拂清风菊带霜”,但事实是桂王朱由榔是在拂“清風”,但却被满清追杀得四处藏逃,而“菊带霜”的郑成功也流落到台湾无力大举北伐。
黛玉的螃蟹咏,只是歌颂了南明红色力量的努力,但南明已走向灭亡难以复兴。
复明真正需要的是像宝玉那般抨击虫族,唤醒所有汉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所有汉人都对侵略者愤慨,这样才能在将来出现义士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云集的结果。
所以黛玉说所写不如宝玉,是因气概未能胜过,故有此说。
@疏影沁香
1353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5 22:29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平
儿、鸳鸯的情节暂作跳过,以后会分别有细致讲解。
【周瑞家的道:“早起我就看见那螃蟹了,一斤只好秤两个三个。这么三大篓,想是有七八十斤呢。”周瑞家的道:“若是上上下下只怕还不够。”平儿道:“那里够,不过都是有名儿的吃两个子。那些散众的,也有摸得着的,也有摸不着的。”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
了。”】
七八十斤螃蟹,一斤两三个。
全部按最大值来看,螃蟹八十斤,每斤三个,一共二百四十个螃蟹。以贾府人口之众,“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这些蟹只能是贾家里有名儿的吃两个子。
五分一斤,十斤五钱,八十斤螃蟹是四两银子。而刘姥姥算成了一十五两银子。
薛蟠不识字,刘姥姥不识数,象征满清群体的形象都是如此蠢笨粗鄙,亦是有意为之。
……
这样的数学题并不高深神秘,不要盲目推崇刘姥姥的计算能力,进而怀疑自己数学太差,或疑心其中暗藏神秘。
贾府上上下下如果都吃螃蟹,薛家这几大篓螃蟹区区三百个不到,“那里够”大家吃。
如果汉人都想要灭满清八旗,那么八旗满人又“那里够”抵挡汉人合力一击呢?
来自
1355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5 22:37
【那板儿仍是怯人,不知问候。】黛玉六岁入府那年刘姥姥来打抽丰,如今已是数年不见,板儿依然不知礼节,这与黛玉六岁入贾府时的知礼形成鲜明对比。
欲知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与一进相隔多少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无名寒士,以后将制作石头记中卷时间表发布在公众号内。
感谢大家的冒泡和评论,感谢大家的鲜花和赞赏。
1355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6 22:15
呃,各种忙,忙不过来了,明晚来更新 39 回的刘姥姥故事╮( ̄▽ ̄")╭
感谢大家冒泡和赞赏~感谢感谢~
13694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7 22:48【因说道:“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子上作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就象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贾母道:“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刘姥姥笑道:“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刚说到这里,忽听外面人吵嚷起来,又说:“不相干的,别唬着老太太。”贾母等听了,忙问怎么了,丫鬟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贾母最胆小的,听了这个话,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来瞧,只见东南
上火光犹亮。】【刘姥姥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明朝末世崇祯政权一共十七年,然后崇祯自尽甲申国难。
这个小姑娘名叫茗玉,茗指军力,玉指国权。以茗玉之死,道出大明军力的消亡和国权的沦陷。死时十七岁,亦是呼应崇祯执政十七年一事。
茗玉死后,这位老爷家中自然也就没了后继之人,道出了明亡国丧中华易主的凄惨结局。
大雪三四尺,象征的是满清的残暴压迫。死去的茗玉在大雪下抽柴,是要【抽些烤火去】,是要取火寻找温暖。不愿屈从野蛮压迫,而是想要燃起复明之火,『敲石引红焰』驱除寒冷,燃起烈火后『围炀相笑语』。
南院马棚里走了水。南院是指李自成从南边作乱起事。
外来的马是异族外寇,但此刻并不是外来,而是自家马棚起火。这里的马是呼应其闯王名号里闯字中的马,马棚是呼应李自成曾在驿站当驿卒一事。傅山先生曾写“马在门内难行走,今年又是弼马温”的童谣来号召明朝军民勇敢面对李自成的进犯。【东南上火光犹亮】的东南指的是位于国内东南的商洛山。李自成曾带领其势力在商洛山蛰伏并重新壮大了起来。后来李自成势力从商洛山复出,消灭孙传庭,逼死朱由检,大明从公元 1368 年到公元 1644 年,二百七十六年的政权就此覆灭。
但李自成并没能真正问鼎天下,攻入北京后大顺政权只昙花一现便又黯淡了下去。中华始终的敌人,只有满清。
【林黛玉忙笑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雪下抽柴亦如地上画蔷,是傅山先生复明思想的抒写。
雪下吟诗不如雪下抽柴,因前者是言谈口述思想,而后者是实事付诸行动。
茗玉大雪覆盖下艰难寻柴,傅山先生也是东奔西走,在满清统治下联络气节志士艰难积聚复明力量。
1377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7 22:55【贾母道:“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你还问呢。
别说这个了,再说别的罢。”】崇祯时期禄蠹盈朝,众臣面对经济困境一筹莫展,怂恿裁撤驿站节约薪水。李自成走向流寇生涯,源于抽驿卒之薪,以“抽柴”巧妙连结“抽薪”,故在府内谈及抽柴时【外面
人吵嚷起来】。而这个馊主意也使得驿卒李自成失业,渐渐步入了反抗朝廷的亡命之路。故令此火起于“马棚”。这就
是【雪下抽柴】故事的神奇之处。
1377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7 22:57 感谢
大家的冒泡与赞赏~ 大家晚安╭( ̄▽ ̄)╮
13776 楼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8 08:17 早上打卡冒个
泡泡
1380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8 22:19【刘姥姥便又想了一篇,说道:“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东边庄子是指辽东满人势力。皇太极政权存在十七年后终结。
如今雪团儿一般的后继者是指顺治政权。
13856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8 22:21【刘姥姥道:“若这样,我托那小姐的福,也有几个钱使了。”】
时刻盼望捞取钱财。满人势利形象如画。
【茗烟笑道:“爷听的不明白,叫我好找。那地名座落不似爷说的一样,所以找了一日,找到东北上田埂子上才有一个破庙。”】【茗烟拍手道:“那里有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东北田埂,指的依然是满清所据的辽东。
庙里瘟神指的是作恶的邪祟势力。这里指的是创建满人政权的努尔哈赤。
13857 楼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8 22:23 第三十九回讲
完。
感谢大家的冒泡与赞赏。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1385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9 12:52 午饭打卡。
很多人竟然纠结螃蟹是宝钗拿来,联想到水族同胞牺牲的大件事……
已讲过很多次,【石头记不是为了记述大件事,而是为了描画史上雄杰的真实性情】。
像真正大件事的,如学堂打闹、来了马道婆之类。并不是重点,只是带出。
众人所吃食物药物都是各合身份,并不是就象征着每天在食物上打打杀杀。
凤姐吃螃蟹不是意味着魏忠贤手撕了满人。凤姐多多吃蟹,还让平儿兜着走,表达的是身份阵营和对满清八旗的感情色彩。
大观园中的风雅事不代表历史,历史事件大抵是在对白里带出,连带展现出人物性情褒贬。
薛家螃蟹多仅仅是为了呼应薛家水族虫族身份。
贾府与腥膻的螃蟹自然是敌,以贾府吃蟹对比薛姨妈和宝钗的不吃蟹,以螃蟹咏来纵观品评满清和抗清势力的对抗。
之前章回里寒士从未将各人吃东西解释为战争,只是在讲解宝玉怪药方时道出宝玉以食物药物原理来阐述灭满之术。
吃东西并不是实际对应战争,希望大家不要过度联想。
13936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9 22:34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里面盛着各色的折枝菊花。贾母便拣了一朵大红的簪了鬓上。】簪在鬓上的大红的菊花, 呼应作簪菊一诗的探春,此红菊当如“高情不入时人眼”的郑成功。
【他只顾上头和人说话,不防底下果跴滑了,咕咚一跤跌倒。】苍苔滑倒刘姥姥,呼应探春的“苔翠盈铺雨后盆”。虽然郑成功未能实质威胁到满清的统治,但他一直坚守复国信念还是非常可敬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