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治国的送礼,治国你有这个意识不错,但是你忽略双方心理价值的平衡,你的礼物是起不到作用的。。。。
其实治国的悲哀就是家庭的助力几乎没有的痛楚,在这个过程中,治国的心理价值还是父母农村的心理价值,还是父母农村接人待物的处世技巧,这些因为他的年龄,阅历没有办法,如果父母没有能力指导,其结果就是一头一头的包,也许孩子不错,但是社会没那么简单,现实的很,也许在同龄孩子单纯的比较孩子,治国很不错,但是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人都很现实,治国,都会狗眼看人低,治国为什么你请客,送礼没有预期效果,是因为治国你的心里价值太低,治国为什么周周可以请到行长吃饭,因为周周背后的价值是做省级单位的处长,这些治国是那么没法去比较的,这些也许你现在也不明白。。。。
小胖的处事方法小胖的爸爸很明理,懂得孩子的事情也很重要,小胖的爸爸特意来到这里给小胖的主管领导送礼;首先不会发生接受礼物不适感的错位,其次因为家里经商,小胖爸爸的礼物不会产生双方心理价值的失衡。
自然小胖的请客,送礼的方式会达到预期效果,这点事小胖爸爸的人生阅历,外加小胖家可以这么做到,不会有压力感。
正式小胖爸爸家具城老板的身份,在接触小胖爸爸的时候不会去贬低小胖。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两下一比较小胖和治国的差别就在这里。。。治国忽略了心理价值和处事技巧;小胖则是按照正常的可以接受的范围在那里运作。。。。
其实本质的原因还是家庭,还是父母的助理,还是家庭的心理价值,这点上治国虽然成绩好,但是在社会这个圈子里治国你稚嫩的处事方法必输无疑,没有例外。。。源于我们的社会太现实。
小东和原子家庭规划的区别小东家庭条件优越,为什么家庭可以协调关系留在银行,为什么作为老首长的爷爷给否决了,为什么让小东去拿着红头文件去南京深造,当几年军人,通过这个跳板可以直接进入省级党政机关,会有着比银行工作更美好的前途,小东的爷爷对小东的期望值更高,并且又能力去规划,小东的父母也认可。或者说小东爷爷的思维体现在小东身上,小东自然没有这个能力,这条路的规划,并且可以走通,原因是小东家庭的规划能力,和家庭对规划的实现能力,这里面包含社会地位,人脉关系,等等。
小东的恋爱为什么那个县城的女孩子,家庭父母方面解决不同意,到了拍桌子,砸椅子的程度也要阻止这段恋爱,这是小东父母不是东西吗?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不是,因为小东的条件摆在那里,是选择婚姻的问题,绝对不存在找不到媳妇的问题,既然工作是一顶一的好工作,家里可以给其购买房子,这个小东连想都不用想,这样的条件为什么要去选择一个相对家境较差的女孩子,小东父母考虑的更多,还是想让小东选择家境好的,将来的岳父母能够对小东的工作事业曾加助力,而不是因为岳父母和媳妇成为冒个阶段的阻力,或者困恼,小东的家庭承担小东的婚姻很简单,为什么,父母还极力阻止小东同县城同学的恋爱,就是因为小东的父母想两好合出一个更好,小东后来的世界情况也是按照父母的路走的,找了一个同样家境的女孩,准备结婚。。
我曾经问小东,为什么最后还是让老爹打败了,听从了安排,小东的原话:老头子是个副厅级干部,不是傻瓜吧,小东的父亲让小东去征询了小东父亲的一个下属,小东父亲的这个下属就是娶了个农村女孩,然后小东父亲的下属在叙述完自己的故事,给小东的建议是听从父亲的话,因为那是很实际,很现实的,这样简洁教育的方式,孩子是比较能接受的,还有就是小东自觉不自居的强调了,老头子是副厅级干部,为什么说这个,因为小东心底是认可爸爸的成就,认可爸爸不是个泛泛之辈,这种内心的肯定,才会遵从。。。。。
从而小东的规划道理一直在良性发展。。。
原子的悲哀在那里,也许单纯的比较,小东和原子两个孩子,原子更优秀一些,或者说原子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比小东的能力强。
但是,加入父辈,甚至爷爷辈的家庭比较,原子就彻底被打到山底下,原子在学校就追到了媳妇,并且没毕业双方老人就见面,这的问题在那里,错的不是原子的恋爱,二是原子以及原子岳父母的目光短浅。孩子恋爱了,老人赶紧见面吧。这样咱们也算完成任务了。。。
原子贷款买房子这点没错,甚至结婚都没有多大错,问题就是听从了父母的结婚后直接要孩子,这成了原子的身心俱惫的导火索。原子只是在这个城市读了四年书,毕业找了份跑销售的工作,对这个社会现实的了解程度可以说少的可怜,他这个年龄自己是没有能力规划的,那么父母呢,以及原子媳妇的父母呢,很抱歉这两对父母还处于县城和农村的认知上,恋爱,结婚,生孩子,越快越好。
因为原子和媳妇自身的年龄摆在那里,不可能对现在直观的现实世界有个良好的认知,那么深爱下,寻求婚姻是必然的,但是这种选择很盲目,是属于头脑发热,房子是贷款的,一切的说话开销都是需要金钱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物质的,但是这些包括原子和媳妇,原子分父母,原子的岳父母根本就没有看清,双方老人还是自认为出个首付孩子读了大学,自然就能过上他们父母相信中的那种城市生活。。。
原子的一头包也就注定了。。。因为原子的父母以及岳父母不是没有给原子规划,只是这种规划是给予县城农村同年龄接待的规划,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金钱物质预计过低的规划,必然出现问题,必然让原子,原子媳妇都很累。甚至父母跟着累,就是这么一个把农村或者县城的规划观念,让原子咋一个城市走那种父母能够接触到农村县城的规划道路。这两个环境的花费根本不是一个层次,也就是金钱物质的匮乏导致了原子的一系列矛盾。。。
原子的父母曾经提出结婚早点,但是原子不听,为什么不听,结合小东说:老爸是副厅级干嘛,总不是个傻瓜吧,原子对我说的是:当初太自以为是了,觉得父母就是一乡镇工厂职工,自己上了大学,觉得父母活得真失败,心理甚至瞧不上,他们说的觉得根本就不想听,也不会听。为什么原子会有这个状态,因为原子上了大学,因为原子的父母在上了大学的原子的眼里。在省城过了四年的原子眼里,这四年原子某个程度上已经彻底把父母的人生给否定了,所以原子没有听从父母晚点结婚的建议,我想原子的媳妇其实心里走势过程应该也是很原子相同。。。。。
原子,小东两个孩子的道路差距巨大的我也不想去想想。
同一所大学的孩子,单纯比较孩子,也许不想上下,甚至原子更强一些,但是加入了父辈,祖辈的能力,背景,见识后,原子这个自身能力和小东差不多同学,立马在起跑线被甩了几条街,这种东西我也考虑不清楚怎么改变。
当然有吧友说,寒门也能出贵子,什么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楼主也快工作将近十年了,从起先的观察这群孩子,总结出的一点细枝末叶,到楼主自己身边的朋友,同学,好似都在沿着一条的无形的线走,这条无形的线的开头就是家庭环境,见识,家庭规划。也许我相信天道酬勤,但是楼主身边真的没有发生过什么奇迹,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贫困的轨迹,摆脱了那条无形的线,从此过上让周围人羡慕,嫉妒,的人生,,。。富人家的混蛋孩子有李天一,穷人家的就有一个马加爵。都是个例,根本代表不了所在的阶层。
大多数出于各个层次的人还是严重家庭开始的那条无形的线在走,在生活。其实过得好不好,压力大不大,心情舒畅不舒畅,唱高调是没有的,在那里自我强调和疯子似的想摆脱也是不现实的,马克思说过:阶级一旦形成,那么出于各个阶级的人想打破阶级的鸿沟壁垒几乎不可能。楼主自己也是追寻到细枝末节,看到一点点,也希望找到通向快乐人生钥匙,但是,楼主生活的城市,工作的单位,楼主接触的现实,阶层在固化,富有越来越富有,穷困依然还穷困。
有位吧友留言说,年纪越大越相信命了,我挺认同,记得又一次在办公室谈起“命”,有位年长的同事说“命这个字的结构是人一叩"。然后说,古人造字是有含义的,不是象形就是会意,人为什么把一叩造成命字呢,也许就是这一叩首的的组成了命字的解释,也许人真的有命,也许很多事早就注定了,一叩首为什么叩首呢,因为自己服了,因为自己承认了,认可了才低下头叩首。。。
最近需要外出开个会议,有时间在继续码字。。。。。
好了,得回家了,在办公室写到现在了。。。
下次和大家讲讲强盗逻辑的应用和实现的破格进取吧。。。。。
@醉醉醉醉醉花荫 242 楼 2013-03-20 20:29:10
lz 能给我指点一下嘛?现在无背景在外资小行财务部混。刚去主管离职被挖走了,留下一堆活。新人怎么做呢、要不要主动找活干、可其他老员工没有时间教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其实我很有兴趣去搜集资料做这种活。。。我喜欢挖信息、。、、那是哪个部门呢、以后可以去争取吗、还有我们boss 说我内向。。我不知道怎么和同事相处啊。、、刚毕业求指点
-----------------------------
刚进单位,容易给同办公室菜鸟的感觉,但是你说老员工没有时间指导,我觉得这是老员工的借口,小兄弟你如果在财务部,如果你本身有不喜欢,还有老员工不愿意指导你,就比较麻烦了。因为不愿意接纳你。。
你说的太笼统,我不知道你是毕业刚进去,还是工作了一年,还是怎么个情况。如果可以的话,你最好描述的详细一些,,那样不止我,大家也可以给你提供意见参考。
@永乐大帝二世@醉醉醉醉醉花荫2013-03-2021:08:59242楼2013-03-2020:29:10
lz 能给我指点一下嘛?现在无背景在外资小行财务部混。刚去主管离职被挖走了,留下一堆活。新人怎么做呢、要不要主动找活干、可其他老员工没有时间教我现在
----------------------------- @醉醉醉醉醉花荫 245 楼 2013-03-20 22:30:28
我才进去两个星期。正好改上月末的确比较忙(?_?)怎么跟老员工打交道呢?我有点大大咧咧的,不过在单位里不知道说什么。他们都说我内向。好囧阿
----------------------------- 学学小胖吧。。。。今天继续
治国的房贷和周周的婚房
治国最近频繁的拨通我的电话,治国要卖房子了,在市郊的一个小区,当时听到位置的时候,第一感觉是远,从治国买房子的位置,到治国上班的保险公司,我估计要是公交车,需要倒三站,不堵车也得一个小时,当时,我就对治国说:远点吧,是不是考虑一下治国你没有车,这样单位和家的距离很远,治国的回答是:远点但是价格低些,原来治国给我电话是有所求的,即便是价格低点,市郊的房子,治国也只能首付 30%,其他的自然要贷款了,房屋贷款也是有学问的,因为银行一般不太愿意接受“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比较低是 4%点多,所以银行比较对公积金贷款卡的严格,也就是不愿意带,银行批复拨款快的是纯房屋商业贷款,因为利率比较高,能达到 6%点多或者 7%,这样每套房子拉到十几二十年里面,银行的利息收的要比纯公积金贷款多不少。
治国想通过我给其办一个公积金贷款,这样可以少付不少利息,当时我第一反应是,治国应该找风控部曾经实习的部门吧。原因有二:第一,这不是我的工作范围,第二风控部应该说话好用点,毕竟你在那里直接实习了六个月啊。可惜的是,风控部好像没有愿意帮治国的,那么我也只好跑了一趟,去打招呼,没费什么劲,治国的贷款给批复了。
起先这事我并没有在意,当时只是觉得举手之劳,但是后来治国因为这个非要请我吃饭,我才知道,治国为了这个贷款,跑了多少趟,治国告诉我说,没想到买房子这么难,治国告诉楼主,治国为了买房子,几乎看遍了这个城市所有的楼盘,跑了三分之一二手房中介中心,就是想买一套价格相对能承受的房子。
几乎看遍了这个城市几乎所有的楼盘,说是一句话,但是实际行动,对于没有车的治国来说,我觉得应该是几乎把所有的也许时间,和所有本该和女朋友逛街,看电影的时间全部用来看楼盘找价格合适的房子。治国在那里讲着。楼主的脑海里展现出这么一个场景,治国坐在公交车上和女朋友拿着一个楼盘,一个楼盘的资料,在那里翻看,然后一个楼盘一个楼盘的去看,去问,这里面当看到大房子,看到好小区,治国和女友因为手头的钱不够,带着羡慕无奈的眼神,在奔向下个楼盘的时候。拿心中的五味杂陈应该只有治国和他的女朋友了解其中的含义吧。
能说什么,又应该说什么,这也许就是贫苦家庭孩子留在城市工作,安家的必然过程吧。。给治国办贷款我没觉得什么,这是楼主的实话,楼主只是从办公室走到个人部去大了个招呼,然后就是接到电话说可以。楼主没想打这件事,治国却是甚是感动。
治国在看好这个房子的时候,提出赴首付的时候,然后贷款,本来购买房子的房产公司是有几家银行的设点的,当然这几家银行,治国每一家都递交了贷款申请,无一例外的批复是将近 7%的商业利率,治国无奈了,最起先,治国的女朋友通过自己单位的领导,请客吃饭,这个领导找到相关设点银行,据治国说废了半天劲,设点银行的批复是可以把治国的贷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积金贷款,剩下的一部分按照商业房贷利率。组合贷款。。。
楼主每每听到组合贷款这种奇葩招数,和规定的时候,真是感叹,是什么样的牛人设置了这样的天才技巧,真是为了抠唆老百姓的那点钱,用尽脑细胞啊。。
治国的房屋贷款给办理了以后。楼主也很快快淡忘了。
直到一次机会去到了治国的新房,治国的贷款 70%购买的新房的时候又是一番无限感慨。
因为楼主所在城市的南部郊区,有山有水比较风景秀丽。
假日休息的时候很多城市内的人喜欢开车到南部,去踏踏青,去吃个土鸡。一次,小胖邀请楼主去南部吃土鸡,在南部吃了土鸡,猪蹄的楼主和小胖开车回市里,在刚进入市区的时候,路过一个小区,小胖对我说;治国的家就好像在这里,不知道在家吧,因为帮治国贷款的原因,楼主也有点好奇,就让小胖打电话问治国在家吗?
电话的结果是,治国在家,电话既然打了,那么肯定是治国强烈要求我们去新家做做,那么我们自然就把车开进了治国的小区。。
治国自然和女友,在楼下等待我们。上楼后,来到治国家里,才发现治国的父母,和弟弟也在,然后是冲茶倒水。
加点眼。
在说着闲话的同时,我环顾了一下治国的新房,没有装修,客厅了很简单的突然家具,看样子是已经住进来了,小胖说治国你应该装修一下,治国说:买了房子就没什么钱了,哪还有有钱装修啊,小胖很聪明,立马转换了话题,开始和治国的爸爸说话,看着这个大概 70 来平方的房子,也许两个人住可以,但是加上治国的父母,和弟弟,就觉得这房子立马挺热闹,人有点多。原来治国的弟弟没有考上大学,也来这个城市,在治国保险公司的合作汽修厂学习修理汽车,这样父母也跟着来了,这样算是一家五口住在这个 70 来平方的小房子里。
楼主的第一感觉是治国的女朋友挺不错,能接受,真不知道这个只有两间卧室的小房子,五口人是晚上怎么睡得,谈话的过程中,才了解治国已经在老家举行了婚礼,并没有在工作的城市在请客,原因是人不多,这个城市的婚姻饭店的价格实在是高,也因为买了房子,手头实在是紧张,小胖还在那里说:治国没有带着嫂子去旅个游啊,治国低下头没说话,治国的媳妇就在此刻起身去了厨房。我拉了小胖一下,不让他说了,楼主总觉得治国的低头,治国媳妇的起身离开,是一直无奈。。。
治国的爸爸看到我们的到来,聊天的兴趣倒是很高,第一感觉治国爸爸是个倔强的老头,当楼主出于客气,问了治国的爸爸的年龄后,有点惊讶,因为治国爸爸和楼主的叔叔同岁,但是楼主的叔叔还和楼主称兄道弟拍肩膀,感觉楼主叔叔还是中青年呢,但是治国爸爸已经白了一半头发,脸上刻着很深的皱纹,从那双粗黑的首,就能看出这个老头一辈子都是在从事体力活。。。
治国的爸爸不断的强调,他们为治国的新房出了 7 万块钱,这是他打工挣得,是出了养育治国和治国弟弟一辈子的财富了,看得出老头很自豪,也对自己为治国首付出钱,感觉自己功劳不小,楼主和治国爸爸的聊天中感觉,治国爸爸有个可怕的思维,也许会形成治国以后生活道路中的强大负担。
治国爸爸一直强调年龄大了,大儿子出息,大学毕业,在省会找了媳妇,买了房子,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平且自己积蓄的大半给了治国付首付,治国作为哥哥自然应该承担弟弟的责任,治国爸爸对着楼主和小胖,好似在讲自己的历史任务自豪的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治国在享受了爸爸供应了大学教育后,找到工作,接受 7 万块钱的房子首付后,治国应该也必须要承担起弟弟,以及治国的家庭来。。
楼主看到自得意满治国爸爸,看到抱怨城市啥也贵的治国妈妈,治国那句一句话都没说的老实弟弟。
楼主看着治国就是在大口大口的吸烟,也许治国大口的吸的不是烟,好像是在笑话某种压力,某种难以承担的压力。。。
做了一会后,治国要留我们吃饭,早已经吃的一肚子土鸡的我和小胖赶紧立马起身告辞,当车子行驶出小区的时候。
小胖告诉我说;刚才问治国媳妇,新婚生活咋样,治国媳妇答复是谁见过这样的新婚生活,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租着房子住。。
当小胖说完这个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治国家里的沙发是一个炸药包,引线已经点燃,至于什么时候爆炸这个我不清楚,但是我肯定的是这个家庭炸药包肯定会爆炸。
如果不去看治国的一家的境况。周周的婚房也许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大房子。
某天下午,下班碰到我的同事周周,也是那个实习生里面第一个确定留下的女孩子,下班了,楼主刚要发动汽车,看到来接周周下班男友和周周,周周对我说:她的新房装修完了,再楼主家小区隔着一条马路的新建小区里面,以后我们不仅仅是同事了,还成了隔着一条马路的邻居。。
既然同事,现在有邻居了,那么周周的新房无论是出于什么,楼主也是得出于礼貌去看看周周的新房的,周周的小区,是新建小区,里面的房子大概一大户型为主,价格几乎是楼主买房子时候价格的一倍,这就是楼主最初对周周新房的了解。
那天傍晚,我回到家里,又接到周周男友的电话,邀请去看看,楼主只好带着老婆,抱着儿子,来到隔壁马路的新校区,以及周周的新家。。。
在迈进门口这对新人的小家之后,楼主不夸张的说,第一感觉真大啊,看着装修的欧式风格,善于接待的周周抱起了我儿子,拉着我老婆做到了沙发上,周周的男友,陪着楼主看房子,楼主有点恍惚这是实话,这套房子的样式,大小,就是楼主经常做梦想自己能够住上的大房子。
周周的热情周到很快就和我老婆打成一片,然后从周周的男友口里知道这个房子,210 多个平方,错层建筑,四室两厅,看着干净整洁的大房子,看着这一套欧式装修,和家具楼主头脑一直在跳跃数字,房子的价格,装修保底得三四十万,家具。。当看到装在屋顶的环绕杜比音响的时候,楼主不太懂,但是楼主老婆惊讶了,大声说这套得二十几万吧。
周周说:二十七万。
周周的一句价格,楼主心里的感觉,这个曾经跟着我实习的小姑娘,现在我的同事,这个隔着我一条马路的邻居,这个曾经被我认为是小屁孩年龄的小姑娘和他同样年龄的男友,竟然拥有这么一套大房子。。楼主的感觉是,楼主被这个曾经眼里的小姑娘,小孩子甩出了至少十条街。。。
楼主现在在周周家的感觉就是楼主的家,那也太寒碜了点吧,强烈的感觉。参观了超大的阳台,然后参观可尽快卫浴的大卫生间,和那全套欧式风格的卧室后,楼主已经有些不自在了,想告辞,但是抱着我儿子的周周,拉着我老婆,一定坚持请我们吃饭,周周的男友,恰当适宜的说:媳妇的老领导带着嫂子和侄子来,我不请客,这没法向组织交代啊,,呵呵,说完,就拿起挎包,拉着我,周周抱着孩子,拉着我老婆去了饭店。
吃饭的时候,感觉周周的男友不愧是省政府开工资的组织人员,说话的方式,劝酒的态度,照顾孩子方法,起因饭局的话题的水平,楼主自叹不如。。也就是那天我发现周周的交际能力,吧第一次见面还略显拘谨的我老婆等到吃晚饭已经好像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楼主的感觉是,这俩孩子挺好,真的挺好,挺活,真的说话方式,为人处世,接人待物超过楼主两口子。
当吃晚饭的时候,楼主和妻子回家的时候,妻子开始抱怨起了她这个深爱的小家。呵呵
楼主晚上和老婆夜谈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得出结论,背景,条件太重要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楼主参加周周的婚礼的时候,看到那包含了两个大厅的盛大婚礼,周周母亲单位的同事都写着单位名称,父亲的单位名称。。然后是周周单位省政府的餐桌,然后是我们银行的餐桌。第一次感觉婚姻餐桌有了层次,第一次看见,几位行长同时出席一个人的婚宴,婚礼是光彩照人的周周,和英俊潇洒的周周老公,以及每张餐桌对新人的祝福,听着周周老公讲着那经常的恋爱故事,听着这对新人要在婚嫁里去欧洲 11 国游玩。
楼主就在这时候竟然想起了治国。看着周周作为新娘的光彩夺目,看着周周老公的满脸醉意,我脑海里一直闪现着治国的大口吸烟,和治国媳妇的因为旅游话题的无奈起身离开。
参加的是周周的盛大的婚礼,但是治国和治国媳妇无奈的神情在楼主脑海里定格。怎么也挥不去,弄不走。
楼主突然脑子里还是昏忳,知道周周的父母和周周的公婆四个人相继对新人的祝福,楼主明白了什么。
周周的老爸讲到,周周出嫁了,长大了,周周未来的人生,就是老爸的一切,老爸会继续帮助这对新人,会继续呵护他们的新人家庭。
周周的老妈更是说道,今后两家老人会全心全意的包共同心力浇筑在这对新人家庭上,如何如何的不遗余力。
周周的公婆自然是承诺,周周进了他们的家门,周周的公婆会如何如何对待周周,让周爸爸,周妈妈放心。。
最后周周的老公的爸爸在最后强调,无论这对新人,将来怎样,如何,周周的父母周周的公婆都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就是这句话,就是这句话。。。楼主彻底的感动了。。
楼主听到这句话后在看每张餐桌的单位好牌,已经不是餐桌,是一张大网,一张无形的大网,一张人际关系的大网,一个人的力量是一,假如他认识十个人,这十个人都可以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十个人的力量都加在他身上就变成了十,而这十个人每个人都再认识十个人,于是他的力量就变成了一百。如此连接,人际关系形成一张大网,很多个人力量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人脉网就可以解决了。
周周父母给周周建立这张网,这个人际关系脉络,周周父母为周周参考的婚姻,让这张网继续扩大了一倍。。。
盛大豪华的婚姻下面是这种巨大的关系网在支持周周小两口未来人生,那么在这张网的保护下,周周的家教,周周的亲和力,周周的老公的为人处事风格,让我觉得这对新人前途无量。也许从这开始周周这对新人,已经把工作 10年的楼主摔到二十条街开外了。。
参加完婚礼,小胖从楼主回家,小胖告诉楼主治国和治国媳妇没有来参加婚礼,治国的媳妇还曾经和周周一个宿舍。
楼主当时心里想:小胖你还小,楼主已经看出了,治国媳妇即便在学生时代和周周是很要好的同宿舍同学,她来参加周周的婚礼,无异于在某种程度上恶心自己。同是重点大学的一个年级一个学院的一个宿舍的同学。
说现实境况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毫无差别吧。怎么来。
看着周周 220 平方的房子,看着周周雪白的婚纱,看着周周盛大的婚礼,比较自己 70 平方还住着五口人,公婆,外带小叔子,你让她怎么说服自己,怎么安慰自己,是人就有攀比心,是人就有比较心,当初四年在一起朝夕相处的同学毕业没两年,这么大的差距谁也受不了。来收刺激,还不如不来。
也许从此两种人生,两条道路在不相交。何苦来呢。。。
参加周周的婚礼。听到双方父母的讲的最多的是:孩子的人生刚开始,刚起步,双方父母还得奉献,双方父母还得保驾护航。看得最多的就是双方父母摆脱双方单位领导要照顾好自己的女儿或者儿媳妇。然后就是开始拉近私人关系,相互交换名片,然后就是在端着酒杯的同时,周周的四位老人已经和我们的行长约定了下次的聚会时间。这是交际,也是现实,也是社会地位,也是心理价值的体现。周周的父母公婆还在继续为这女儿,儿媳妇夯实基础。
在周周公婆父母的眼里他们依旧是一对新人,依旧稚嫩,依旧需要他们在把基础夯实的牢固一些,再把人际关系网络建立的牢固一些。这是思维,这是现实,这对新人还是在享受着双方父母的保护奉献。结婚是个开端,双方父母依然要沿着婚姻的开端作为开始,为两个孩子借助各自家庭的优势弥补各自家庭的劣势,即便在普通人眼里他们一个家庭就很让人羡慕了,但是几个家长不约而同,还是认为应该在努力把孩子弄更好些,基础打得更牢固些。。。这就是出于这个社会比较上层的家长的想法,对自己孩子的关怀,对自己孩子的规划。。
这样周周怎么能走的不顺呢。。。。。
反观治国
治国的父母已经觉得自己努力了,给了治国奉献,治国到了回馈弟弟的时候,治国已经长大了,治国大学毕业了,治国有工作了,治国结婚了,治国买房子了,治国你应该是让父母安心,负担起弟弟的时候了。。
对比一下吧,残酷的现实,治国的压力来源于那里,周周的舒适来源于那里。。
是治国家的穷困
是周周家的优越这不是深层次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是观念,是思维,周周的父母公婆和治国的父母仅仅因为物质条件不同吗.楼主觉得不是物质那么浅显,那么单纯,是两个思维价值体系的完全体现。。。
写到这里,楼主想分析一下这两种思维体系治国的父母,没有错,但是相对自私,为什么,因为治国父母一生劳苦可以理解,攒钱不容易可以理解,但是吧治国弟弟在附加到治国身上,对本来还处于稚嫩承受能力有限的治国本来就活得艰难的治国,加上更大的负担。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房子里住上一对新人,一对老人,还外加一个小叔子,这么一个组合,治国和治国媳妇就可和想而知了,这里面治国的父亲觉得自己自豪,供了一个大学生,并且首付买了房子,自然该是享受治国回报的时候了,治国的孝心也觉得应当承担起,承担弟弟,也借来父母。这不简单的是一个人之常情,是一个思维框架,一个思维体系,这种思维体系可以出现无数的变种,就是让本来在城市里相对艰难的治国,背上一个更沉重的包袱。大家掰着脚趾头,也能预测治国的家庭矛盾会不会爆发,治国本来就承受不高的水平,在压上这么一个大包袱治国能过成什么样,大家自己就能揣测的出来。
治国父母不是条件不好,家境困难那么简单,指导他们的是一直思维,一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付出必须回报,生育
/孩子,养育孩子,给孩子付出到一定程度上孩子必须回报。
虽然漏骨,但是事实就是,也是一直推卸责任的行为,但是加上孝这就是一个体系,这种体系会有无数个变种。。。
这个思维体系的错误之处在于,父母付出的还不足以让孩子可以达到回报的程度上,就开始索取,就开始觊觎孩子的回报。这是个程度掌握的问题。但是这种思维体系下,必然孩子是老牛拉破车,一步更比一步难。
周周父母公婆采取了奉献式样的指导思维体系。。。
在帮着孩子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工作,再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为孩子夯实好基础,协调好单位领导,他们懂得这俩还是孩子,还需要在结婚后进一步奉献,让他们的路走的在平坦一些,在顺利一些,让其两个家庭的关系网,在给两个孩子曾加助力,在这种奉献的指导思维体系之下,孩子的各项必备基础打坚实之后,孩子自然在顺利的人生路上,并且切实有能力去回馈父母。。。
周周父母公婆打造的是人生的良性循环轨迹。。。
而治国的父母在为治国打造恶心循环轨迹。。。。
这两种思维价值体系,能注定孩子的一生走向。。。。。。。。。
今天写到这里,改天再写,,,,,,。。。。。
@超级猫咪熊 295 楼 2013-03-21 16:22:03
呵呵~~楼主啊!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
我老公和你同行,他的好多同学都不错啊!最有能力的一个现在都做到总行副总了!不到 30 岁哟!而且是农村孩子!我老公很佩服他,因为人家确实付出的很多~
虽然有背景的进银行容易,但真心觉得升职不快呀!而且楼主,每年银行招很多人啊!我老公银行每年应届生都招近百人的,没说只招几个的!
说实话,感觉还是能力强才是王道呀!
----------------------------- 是吗?30 岁不到做的总行副总?????中央领导的孩子吗。。。我在这一行呆了 10 年,还没听说 30 岁左右能混到分行领导层的,别说总行的副总了?请恕,孤陋寡闻了。。
@扑克查理曼 294 楼 2013-03-21 16:18:11
楼主,我觉得你说的有些挺有道理,但寒门难出贵子这个观点我还是保留意见吧,我大学的室友农村出来的,大学靠助学贷款和奖学金助学金读完的,男友家也在农村,家庭条件都不怎么好,但两个人一起考到一个很好的学校读研,现在准备毕业了,找到很好的工作,还有一个是初中同学,家里吃低保,没有房子,经常搬家,大学也是靠贷款奖学金什么的,保本校研究生,她男朋友是她大学同学,现在两个人一起签到北京的工作了,待遇也很好,而且我觉得这......
----------------------------- 你的朋友,同学,活在你想象的幸福世界了,但是现实真相不一定如同你的想象那么丰满没敢,也许走进他们的世界,你会感受到骨干残酷的现实。。。
@海棠花开在初夏 304 楼 2013-03-21 16:52:30
30 岁分行领导层有的,我行就有。混的总行副总,天方夜谭吧。百度以下都行,国内的银行,四大加股份制加城商行,也就这么多家而已。看看总行副总啥概念?
-----------------------------
省一级,市一级的分行,30 岁时基本不可能到达领导层,支行是可能 30 岁混到的。。
@永乐大帝二世91楼2013-03-1821:41:12
第二,是选择一个他或者她结婚。。。
楼主朋友有离婚的好几对,几年来前还恨不能长在一块,最近离婚闹离婚的,相爱的人几乎成了仇人。。。
楼主的看法是感情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想象世界,哪里没有性价比,没有安全,只有各种生活物品的价格,但是婚姻的本质是交换,没有比这更真实的东西,不要去幻想你是例外,结婚的时候,没有想离婚的,,那些离婚也不傻,。。
无论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你一定记住你一定要有自己......
----------------------------- @ruby 面面 327 楼 2013-03-21 21:44:17
楼主请问,对于男人来说,或者对于你来说,安全感和舒适感具体是怎样的?
----------------------------- 简单的说:安全感可以理解为你所处环境的你的物质保障能力,拥有自己的房子,即便贷款,换房贷的不至于形成压力,家庭夫妻双方的收入在出去日常生活开支,养育孩子,孝敬老人,必要的社会的应酬每月还有一定的数额存起来,作为保障。
舒适感更多是精神需求,一份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工作,在同年龄阶段薪资待遇属于领先,有着社会上大多单位都提供的节假日休息,家庭有精神休息度假计划,不至于使得夫妻双方完全的生活就是为了赚钱,每个人的能力不同,要求自然有高有低,简单泛泛而论,但是大体上可以理解我安全感是物质保障,舒适感是精神状态。
@kikitsai 301 楼 2013-03-21 16:47:00
lz 写得贴真让人深思呀,可否麻烦就下面的两点问题多说说:
在社交时的洒桌上,该如何劝酒的?
另看你在前面说治国送礼送的扔货----关于这点你说送礼该如何摸脉送呀?如何选礼物,价值大小?如果是送钱,怎样判断金额呢》觉得这个是大大的学问。
非常谢谢!
----------------------------- 呵呵,自寻你身边你觉得优秀的长辈。
@扑克查理曼 317 楼 2013-03-21 18:51:11
对了楼主,能讲讲在社会上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么?万分感谢啊!
----------------------------- 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去看看你身边你敬佩的亲友,或者你单位你欣赏的同事,或者你单位你佩服的领导,找定这么几个,然后细心观察他们接人待物,为人处世模仿他们优秀的地方,改进自己不足的地方。三星的成功之道“卓越从模仿优秀开始”。希望你能借鉴。
@kikitsai 301 楼 2013-03-21 16:47:00
lz 写得贴真让人深思呀,可否麻烦就下面的两点问题多说说:
在社交时的洒桌上,该如何劝酒的?
另看你在前面说治国送礼送的扔货----关于这点你说送礼该如何摸脉送呀?如何选礼物,价值大小?如果是送钱,怎样判断金额呢》觉得这个是大大的学问。
非常谢谢!
----------------------------- 不好意思,因为刚才在忙,上一条回复有打错名字,你的问题,咨询你身边你佩服的长辈。让他给你建议。
@特地注册回复 300 楼 2013-03-21 16:43:43
lz 的帖子刚开始看着挺真的,
后来越看越像写手贴
因为越来越狗血了。
缺少人生感悟了,
真的毕业 10 多年的人,不会写出这个帖子,
到像是 4-5 年的人写出的。
刚毕业,家境好的冲的猛,那是应该的。
人家父母努力或者运气比寒门的好,要是起跑线都公平,那不是社会主义了吗?
但是啊~~但是,
毕业 10 年以后,
自己人格魅力什么的慢慢......
----------------------------- 是吗,你的观点很美好,付出自有回报,真的是这样吗?现实世界真的那么纯真吗?世事沧桑真的是付出就有回报那么简单吗?付出就有回报是大自然的规律??那么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规律吗?那么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的规律吗?那么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是大自然的规律吗?
@叶卷西帘 340 楼 2013-03-21 23:41:00
家庭教育决定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一生,这点的确没错机关、银行这类的地方没有家庭条件只靠自己奋斗的话的确很困难,企业的话相对好些
父母已经给了我们他们能给的最好的,剩下的就看我们自己的了
-----------------------------
年轻时都以为自己能独臂能擎天,年长才发现残酷的现实是如来佛法无边的五指山。
想起一首诗:花果山上志比天,
天宫也争高于低。
身扛仙山五百载,
还是那尊石猕猴。
@农夫三全有点甜 369 楼 2013-03-22 11:38:00
看 lz 的帖子很有感触,我表哥大概就是深受其害的一员,他的父母是农民,他复读一年考了二本,已经算有出息的了,但是他的父母又一个兄弟,60 年代的大学生,如今是某外企高管 a…很重视他(年少经历一样)所以希望他走出农村…逼着他考研,事实很成功,他考了某很牛逼高校研究生,毕业以后,分歧开始…他工作都没找就直接靠 a 进去那家企业做事,凭他的学历和本事也可以去别的单位找一样的工资工作,再跳槽…但是他找了一个专......
----------------------------- 给你表哥讲讲的治国,原子的故事。然后在给他讲讲周周,小东的故事,两种思维,两条人生路,让你表哥在比较之后再去做出抉择。
@仿佛是昨天 klose 470 楼 2013-03-25 02:52:03不要说你有些朋友来自农村的,现在混得很好。其中的辛苦谁知道,其实失败多少次谁知道,你只说看到他现在混的很好,却没有看到他的辛苦。而且他这混得好也是有限度的,到了那个高度之后,再也上不去了,因为以他的背景地位,没有其他人的提点,只能到那个高度了。
----------------------------- 一语中的。。。。
楼主从最早的一次打赌开始了对单位实习生的观察,通过观察这些孩子的人生第一步的迈出,总结出了一点细枝末节,楼主也慢慢开始从以这些孩子为起点,他们的路开始追诉楼主身边那些工作了将近 10 年的朋友,同学,同事身上,实习生的故事,讲了一些,今天楼主开始讲讲楼主身边的同学,朋友。。
几天给大家讲一次谈话,楼主的一次谈话。缘起是楼主的一位师兄,和这位师兄的谈话,让楼主的心震颤,也让楼主越来越现实。
师兄“宝宝哥”的故事。。。。
宝宝哥,是楼主的一个学长,当年楼主刚考上楼主所在城市的这所百年学府的时候,是当时宝宝哥这个大四学长,接待了作为大学新生的楼主,这大概是十年前了,但是现在想起来,记忆依旧深刻。
宝宝哥,因为名字里面有个宝字,那时候他们宿舍的人都喜欢叫他“宝宝”,因为宝宝哥学习很好,最大的优点是,人很干净,宿舍的卫生一直都是宝宝哥,打扫,在这点宝宝从来没有怨言,也从来没和舍友计较,因为楼主刚上大学的时候,是宝宝接待的新生,自然和宝宝哥走的很近。
这样也形成了大一的楼主,和大四的宝宝成了关系相当不错的朋友,宝宝有个很漂亮的女友,叫丽丽,那时候楼主很羡慕宝宝哥,觉得宝宝快毕业了,还有个漂亮女友,楼主觉得宝宝哥毕业以后,就能过上很幸福的生活。
每次,在校园见到宝宝和他的女友,我都会起哄,问姐姐啥时候准备嫁给宝宝啊,我觉得起哄挺开心,他们听到我的起哄也挺甜蜜。10 年前的楼主那时候还是属于活宝的类型,经常后者脸皮跑去宝宝哥的宿舍,混吃混喝。
那是一个单纯的年纪,快乐的时间段,那时候除了生活费不太够花,和考试偶尔让楼主担心犯愁,别的真是简单不能在简单,快乐不能在快乐。
楼主的大一新生岁月,也是宝宝哥的毕业抉择的大四。
宝宝学习不错,但是宝宝那时候在打扑克,踢球的时候,楼主经常听到宝宝哥说:丽丽要考研究生,也动员宝宝考本校的研究生,宝宝一直在和他的朋友,同学,舍友谈论这个话题。
楼主年龄的关系,那时候是不太理解,研究生和毕业工作之间的差别的,那时候的意识还觉得研究生一定很棒,大概研究生一毕业,所学专业的用人单位,大概就是应该会像抢一样把这些研究生抢走,然后就给他们一个吓人的高工资,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楼主当时的眼光。也是楼主当时幼稚的见识。但是宝宝他们好像从来不那么觉得,他们一直在讨论三年的社会经历重要,还是研究生的学位更让人认可。无论怎么说,爱情的力量对年轻的大学生来讲,那是原动力,和分发力,宝宝一直晚上在复习,那时候宝宝是很努力的。
时间就这么过着,楼主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宝宝给楼主宿舍电话,要楼主去跟着吃饭,聚一下,原因是宝宝和丽丽都考上本校,本学院的研究生,值得祝贺,楼主那时候心里真的觉得宝宝和丽丽很牛,楼主那时候的单纯真的让楼主好怀念。当然那是一场大醉,连当时单纯的楼主也跟着喝了一个不亦乐乎,好像宝宝已经踏上了幸福生活。原来宝宝宿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只有宝宝自己考上了,更幸福的是宝宝的女友丽丽也考上了研究生。楼主觉得宝宝真命好,当时的楼主觉得宝宝肯定是天底下最幸运的人。
就这样,宝宝宿舍的人在欢天喜地的迎接毕业,忙忙碌碌的找工作的时候,宝宝哥已经确定在这个学习,还要多待三年,那时候的宝宝也最快乐,那时候的丽丽也最快乐。
当一个暑假回来,楼主成了大二的学生,宝宝哥也搬去了研究生宿舍,宝宝哥开始了研究生的岁月,因为宝宝哥的本科同学飞奔了全国各地的工作岗位,这下宝宝变得有些孤单,一个对这个学校熟悉,但是同学有有些生疏的奇怪状态。
那么自然楼主这个小师弟,就没事依然跑宝宝哥的宿舍,也是因为这样楼主和宝宝一起踢球,一起打篮球,的日子更多起来。楼主那时候一人没心没肺,但是宝宝却不像在本科的时候那么快乐了,这是一种压在心里的感觉,但是能感觉到,当时的楼主是没有能力去理解的。。
有几次去宝宝的宿舍,会发现丽丽和宝宝在闹矛盾,这是以前从没见过的,但是楼主搞不清楚为什么。偶尔宝宝已经工作的同学会来学校请宝宝吃饭,当然如果遇到,楼主也是厚着脸皮,叫着师兄,跟在去混饭吃。那对楼主来说是件快乐的事。。但是对宝宝来说好像不是。。。至于为什么,楼主那时候是不清楚的。。。
慢慢的楼主发现,丽丽开始抱怨宝宝哥,具体的原因没有探究过,那时候的楼主也满学校的追女孩,但是心里还是向往能遇到一个丽丽一样的女孩,楼主也能展开一段宝宝哥和丽丽那样的恋爱。呵呵,十年后的楼主依然记得这个曾经脑海中很清晰的小目标。
楼主大三,宝宝研二,日子还是这么过,但是经常那时候在没有丽丽在场的时候,宝宝哥经常会说,不知道读研究生是不是一个错误。那时候的楼主心里还觉得宝宝哥可能是书读太多,脑子坏了。哈哈。但是宝宝最让楼主佩服的是,宝宝哥学的法学专业,宝宝在研二考出了司法证,那时候觉得宝宝肯定将来会是法官或者检察官。。让楼主羡慕许久。
楼主的大四,也是宝宝的研三,那年楼主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伤感,总是郁闷,总是不那么开心,迷茫,混沌,迷糊。
宝宝哥的状态和楼主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俩差着三岁,但是却有着相同的话题,毕业了做什么,虽然宝宝是研究生学历,还手拿司法证,但是当时楼主就觉得压力宝宝一点不比楼主小。
当楼主问宝宝哥,我还是不是考研的时候,宝宝哥斩铁截钉告诉楼主,别上了,举出了一堆他当年本科同学,舍友的例子,现在有的都新房住上,新车开上了,如果我还打算住宿舍那就考吧。。宝宝完全鄙视,对绝对是鄙视我要考研的想法。好像他自己不是研究生一样。楼主当时大学本科说实话,还真考不上研究生。楼主就开始了塌心找工作,当然是全家总动员的找工作。楼主的老妈是很想楼主考研究生的,但是楼主的老爸好像牙根就没期望楼主上什么研究生,用楼主爸爸的话说,考上本科,已经走狗屎运了,还研究生,赶紧弄份工作混社会吧。楼主跟着当年的实习生大军进了现在的单位实习,也通过楼主老爸的运作楼主留在现在的工作单位。
那年楼主做实习生的时候,宝宝参加了公务员考试,笔试很棒,但是面试宝宝落选了,什么原因落选十年后宝宝才知道,丽丽的公务员考试,很直接,笔试都没过。
那年,楼主作为单位实习生在满楼跑的时候,宝宝出现了两难抉择,宝宝也要毕业了。
这有个问题,宝宝的女友丽丽是南方“明珠”城市的老家,宝宝则是本地的,丽丽是独生女自然很希望回到那个被称为“明珠"的城市。当然那个城市比我们这个盛会知名度高许多倍。“明珠”解放前就是冒险家的乐园啊,民国时代的故事大多以其为蓝图,当然说实话对宝宝的吸引力也很大。
但是,宝宝的父母却是不太愿意,或者是不愿意。。。
不知道当年的宝宝是怎么说服的父母,依然拉着皮箱牵着女友丽丽的手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楼主在工作单位,开始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毕业了,有工作了,楼主每月有工资了,这是一件开心的事,另外那时候的楼主感觉突然好像身边的同事,没法在想学生时代,同学,老师那样相处了。呵呵。。楼主进入社会了。
楼主无聊的时候,会跑回学校,宴请楼主留在大学读研究生的同学,但是慢慢的楼主不想去了,最早楼主做公交车去请客,后来做出租车去请客,在后来楼主开单位的车去请客,在楼主毕业的第三年开自己的车去请客,这些别宴请的同学找到他们的地方,很简单,不用打电话,操场,公交楼,宿舍,网吧。从无例外。慢慢的,和这样研究生同学已经没有了共同的话语,我聊得他们没兴趣,他们聊得我慢慢也没了兴趣。。也就是这时候,我明白了那时候的宝宝为什么总是说读研是不是一个错误。也明白了总是被宴请,心理的别扭,因为关注话题的不同,因为楼主觉得自己的研究生同学还是那么幼稚,那时候宝宝的同学一定也觉得宝宝幼稚。。
没办法,这是角度的问题。。慢慢的明白为什么宝宝极力反对我在上研究生,为什么总是给我苦口婆心的讲那些没读研的同学。现在都明白了,年龄摆在那里,不是你想单纯就能单纯的,人都会自我比较,也慢慢明白了丽丽和宝宝那时候为了什么而争吵。。
楼主毕业第二年因公出差第一次去“明珠”城市,坐着报销的飞机,住进报销的酒店,在忙完单位的公事后,很想找宝宝哥大醉一场。
在拨通电话的时候,听到宝宝很惊喜,但是有支支吾吾的说在外地忙,然后说了一大堆抱歉的话。。当时的楼主并没有在意什么。
然后是第二次去“明珠”城市,再次给宝宝电话的时候,他依然是在支支吾吾的出差,依然是抱歉不能来,依然是一大堆抱歉。但是楼主好像从这一大堆抱歉里面觉察出,宝宝仿佛有什么难言之隐。。并不是出差没法见那么简单。。。
以后的日子,楼主和宝宝依然偶尔通个电话,问问近况。
也就是那时候楼主发现,朋友同学,同事其实都是阶段性的,以前天天见,天天打闹,然而在特定的某个时间段,这些人成为了你记忆的某个元素,在想联系就只剩下手机里那一串号码,有时候想起会伤感。。。。
在一次宴请我另外的一个师兄也就是宝宝的同伴同学的时候,听到宝宝和丽丽分手了的消息,,,有些惊讶,但是好像心理又有着某种预期。觉得不是那么意外。
和宝宝的电话依然那么联系,听到宝宝从最早的律师事务所辞职,去了一家外贸公司,然后在问起丽丽,宝宝不愿意提,自然我也不会去多追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