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目前天津发展主要依赖与滨海新区,会不会造成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呢?2010 年滨海新区 GDP 超过 5000 亿,居然占了天津市 GDP 总量的 55%以上、GDP 增长量的 70%多(天津有 17 个区县,当然面积大小不一,但滨海新区所占天津面积仅为 20%多一点点)。

4、天津本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大企业,大的基本都 是央企国企和外企。

5、天津的优势和劣势,都是离北京太近。

您对天津的房地产市场,未来 10 年有何看法呢,我怕以后房价太高了,永远也买不起了,目前父母还是可以资助我首付的,但是还贷会有一定的压力,此外您觉得天津以后发展潜力大吗?我很想听听您的意见。

答:天津已经脱离了北京跟屁虫的角色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未来发展潜力是很大的。

买房这种事,只有有能力就要赶紧买,郭家的意图就是把多数普通屁民拉过来租他的公租房,所以限制房地产,推涨房租,这都是郭家定好的策略。房租不涨,他的公租房就没有效益。公租房是个巨大的利益蛋糕,从去年开贴就讲了。

所以要拥有自己的产权房,必须抓紧时间。

我有个亲戚也在天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好多年了,老觉得房价高,有钱时舍不得,房价涨起来后干脆买不起了,最后不得已在老家买了个房子。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买房的门槛过去就是钱的问题,以后不光是钱的问题了,就更可怕。

问:清华分房千套,房改立成神马 。

热门消息:清华大学将向教师分房 1000 套,并拟再建5000 套!好大的气魄!好阔的腰包!给人的印象:清华不但有名,而且有钱,还肯为改善教师福利待遇花钱,并且能够大把的花,公开的花,花上“两会”的新闻榜!

请楼主解读如果成效了,将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答:没什么影响,保障房主要是解决体制内的,体制外的人极少数人有个好命,但多数人全得靠自己。

问:两会中雷人提案一个接一个,住房空置税都出来了。

一批流氓无产阶级叫嚣着要打地主分房子呢,呵呵。

答:我觉得房产政策那些限购啊、提高首付利率什么的都是扯淡,只有遗产税和住房空置税才是根本发展经济、控制房价的手段,当然现在不具备实际操作的条件。

遗产税不符合当权的利益,很难实施,空置税目前是没有操作性的。

问:我是在天津。目前有公产房一套,是我单身的时候自己买的。市区中心地段,离我工作的地点步行不到 5 分钟。

小 2 居室,户型好,就是是 10 年的房子,还有是顶楼,还迁的房子,没有什么品质。

我先生有小 2 居室一套,在中环线附近,虽然不如我的地段好,也是比较好的地点了,是军产,(他老爹给他的)20 年的老房子了,也是小 2 居室,户型楼层都很好。

最近我看中了市中心的一个新楼盘,地点离我的公产房不远,地点非常的好。3 居室的小户型,107 平米,另外赠20 多平米,通透,全明,户型超好,总价要 280 万左右。

难得的市中心低密度楼盘,这个楼盘中,有高层,洋房,和别墅。就剩最后的一座高层了,其他的都卖的差不多了, 第一座高层开盘 2 个小时内抢光了,别墅,其实也就是叠拼,也差不多被抢光了,呵呵!我期待着这新开盘的最后的高层,但是价格却不太美貌了,要25000元一平了。去年6月开盘是20000一平,年前预告是 2 月开盘,说大约 220000 一平,但现在居然要这么多了, 真是让人觉得性价比不高了。

而且,最后的这个高层,下面有 5 层的底商,虽然和住户不走同样的电梯,也是隔离的,但是总让人感觉不好,毕竟,万一高层有火灾呢,而下面有商铺的时候,感觉火灾隐患更大啊!我如果买这个小高层,就要把我的 2 处小房子都卖了,再贷款 100 万左右。

如果不卖呢,也许我老公的小房子有拆迁的机会,毕竟20 年的老房子,楼间距大,地点好,被开发商看重的可能性很大啊。

而且,我们学校马上要在郊区的校园内盖一批小产权的房子,都是 11 层的小高层,因为是学校用地,虽然是小产权,也不懂担心被强拆。而且,只需付一部分款,其他的 2年后再付清。如果出手了小三室,就怕到时候没钱买那个了。

我不知道现在是否该出手用我的 2 套换那一套小三室?那个小三室,我一见倾心啊,感觉户型太好了,但是我老公家人不太喜欢,挑剔下面有底商。

我非常的纠结啊。

放弃了吧,恐怕这样的好户型的小三室在市中心绝迹了。买吧,感觉太贵了点,(这个该死的开放商简直是坐地涨钱,没几个月,就涨了 3000 元每平米。而且,底商真的是很不好吗?因为我们学校是俩个校区,所以学校的那个房子对我而言,没有什么居住价值,估计也就是倒手卖掉。

我和我老公的公积金都没有用过,我感觉每个月 4 千多元扔在账户上也不能取出来很可惜,就想买房了。

我们工作都很稳定,我是高校,他是央企,不过不算高收入一族,糊口吧!

答:你们的情况是改善性需求的典型,买个市中心高品质的住宅楼为的就是提升生活品质,不用太在意房价短期的涨跌。

毕竟人生苦短,拥有一套陪伴自己大半生的舒适房产是生活品质和地位的象征。

在市中心买房,底商的问题不应该太在意,毕竟位置摆在哪里,市中心图的就是方便,如果在市中心追求个清静,目标不免定得太高了,也不是 25000 的价格可以解决的了的。

问:你什么时候回来?

我知道很多高人都不愿谈论房价了。

但作为非体制外的普通人又该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如何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呢?

不想被鱼肉! 答:这个恐怕很不容易,越是喜欢折腾的,被收割的越快。国家拿着镰刀等在那里,就等着屁民自己往镰刀上撞。

问:楼主好,一直跟随你的帖子,获益良多,先谢谢。

我发现你对云南的情况比较了解,想请教一下,昆明呈贡新区的商铺有投资价值么?你对呈贡的发展前景怎么看?因昆明也限购了,住宅我已经买不了了,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商铺投资?

因本人虽住在市区,但工作在呈贡,所以在这里投资也算是比较方便打理的吧。

谢谢,请不吝赐教。

答:靠呈贡的商铺追求投资回报,怕是比较难,已经过度炒作了。

又问:那在目前昆明住宅被限购的情况下,楼主能给我一些建议么?是否像您前文中所提到的,关注昆明周边的旅游地产?答:这个我已经反复说过了。不过与上次说过的时间,过了没多久,大理的房价又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弥勒的湖泉湾1号的湖景房也从5000多已经涨到了6500以上。且好点户型已经很难买到了。

这种优秀的旅游地产一定要下手得早才行啊!

问:手里只有十万块钱,可以请楼主看看怎么样才能保值升值么?

答:这钱多买点好吃的吧,趁现在还能吃得起。

又问:吃下肚去就没有啦!变成肥料了。

答:人生苦短,不对自己好一些是不行的。变肥料,起码比打水漂要强多了。

害怕手里钱贬值,盲目投资反而很容易打水漂,倒不如对自己好一点,旅游旅游,吃点好的。

当然你是股市高手或者古玩玉器行家就另当别论了。不说别的,10 万块钱买块好的南红玛瑙,过个两年翻倍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你被假货骗了,就不如吃喝旅游了。

问:我所在的城市是浙江省的一个海岛,刚被省里列为海洋开发试验区。现在我持有三套商品房,估计市价 240 万(自住房购入满 2 年,出租房购入已满 5 年,一套尚未交房),银行贷款 60 万(公积金,每月还贷 3000 元),手头现金还有30万。家庭年收入约25万左右(不固定,确保20万,也可能 30 万),年支出 10 万(包括还贷)。双方父母均为农民,无社保。

最近,我想在老市区或新城区以父母的名义(他们还能再贷款 8 年,属于首套)再购入 60 平米左右的小套二手房,总价控制在 100 万以内(目前单价在 12000-15000 元之间),用于保值增值。

但这个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1、如果再购入,只能贷 8 年,每年光还本就要 13 万,再加上利息,年还贷总额估计在 15 万以上,压力太大。

2、小孩子已近一周岁,而我们还没有汽车,出行不方 便,所以希望购一辆家庭用车。

3、目前房价已处高位,涨跌不确定,风险太大。

再次请教 KK 老师,我是否真的有必要再购入小套二手房?答:现在这个阶段,对于刚需和无处可去的闲置资金有合适的房子还是应该买的,长期跑赢通胀。但是拿手头上需要用的钱投资房产,太占资金。有了孩子,汽车就是必需品,还是应该买车。

问:本人于 2011 年 3 月中旬,在河北省香河县买了一套二居室,南北通透,明厨暗卫,单价 6890 元每平米,85平米,六层板楼,北京香醍。

我买的是一楼,赠 10 平米花园,和 10 平米地下室。

小区的楼间距是 20 米,初春这个季节,阳光能照到 1楼前 2 米。

目前香河的主流价位,是 6000-6500 元每平米,而我买的这套由于赠花园、地下室,单价要高些。

情况是:

1、小区里大部分汽车的牌照是北京的;2、小区在香河县东外环,永泰路,离 938(从香河到北京东站)总站不到 1000 米,用北京一卡通坐 938,票价 6 元,若无一卡通就是 13 元。

3、坐 938 京沈高速专线,周日,从起点到终点用了 1个半小时。还有一个 938 慢车,没坐过。

有一个说法,说香河到北京的距离,比燕郊远,但开起车来,由于京沈高速不象京通快速那样堵,进京反而比燕郊要快,也不知是真是假。

4、据说香河县的规划是“城区西移,开发区东移”。

具体说来:县政府要往西挪,但东边有个未来上海绿地将投资 300 亿元开发的“华北民用进口商品贸易区”,据售楼处说,这儿将是奢侈品市场;5、香河县在京沈高速上,县东、西面,各有一个出口,西出口离县城近,而东出口远些。

6、售楼处吹牛说,自己这是“低密度豪宅”。

说整个香河县,只有他们手里有 2 个六层板楼项目(北京香醍、北京丽府),别的开发商那儿都没有板楼项目。

在香河大街上散发的广告,倒确实都是高层,我确实没见到低层。这似乎印证了售楼处的说法。

7、房屋的建筑质量,据我老婆评价“太差”,外墙是泡沫塑料,外面漆极不平整,而且非常容易脱落。

门是木门,在户主拿到钥匙前,房里的暖气片被盗,户主入住时需要向物业要求重装。

8、我买此房的目的,是想投资。如果房价跌了,我就当是给父母买养老房。

现在请教:

1、我在这个时候,在香河买房,买对了吗?

2、香河有发展前景吗?

答:我在帖子里一直提到,2010 年的调控的实质是压制一线城市的需求,引发了二三线城市的快速上涨,2011 年又紧急限购二线城市住房,再次引发三四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

限购调控的结果就是原来一线城市承担的高房价,现在全国都要承担。

很多抱着在一线城市打拼几年然后回家买房过日子想法的人们会突然发现,也许他在北京打拼的积蓄回家后依然买不起房。

河北打造大北京概念,也算选对了时机,香河作为大北京概念受益板块,会成为炒作的重点。

大北京概念对香河是有实际支撑的,未来的趋势很可能打造成大北京高端家具、奢嗜品批发的集散地,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

以香河目前的房价还是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至于高铁没有正式规划出来之前,谁也说不准,这是地方能量的大比拼,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问:朋友说他的一朋友打算将自己的一瓶 1991 年的茅台酒以 8 万元的价格出售,想请高人给指点下,这个价格靠谱吗?我对这种年份酒的价格心里一点没底,多谢了!答:91 年都 8 万,那我那两瓶 80 年代的茅台得卖多少钱?

15 年以上茅台市价 3-5 万,你这个价格显然高了。

前两天开了一瓶 2000 年的茅台,居然已经挥发了将近一成,茅台厂的包装也真够瞧的。

起:现在还有很多自住需求的朋友站短询问该不该买房的问题。体制内的,特别是公务员不妨等等,这么多保障性住房一定会分到,时间有先后。

至于体制外,除非运气特别好出门经常能拣钱包的,能买就赶紧买吧,保障房跟绝大多数体制外人士无关。

41、符合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品种,都具有收藏价值保值增值的不止是房子,玉石,黄金,邮票,纪念币,茅台酒,只要有稀缺性,又让人喜欢,符合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品种,都具有收藏价值。

机会无数次的从人们身边溜走,而是否能够抓住,最终取决于人的性格。所以才有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

42、崇祯起:崇祯至少有两次机会可以继续当他的皇帝,可是由于他本人性格上的权限,他走上了死路。

保住他和他的明王朝的最好办法就是南迁,把京城迁到南京。李自成老哥的主力雄踞西北,而山东以南是没有像样点的农民军队伍的。如果崇祯学习南宋,至少可以保住半壁江山。

崇祯也很想南迁,但自己又不愿背上丢弃祖宗基业的罪名,于是鼓动大臣提出南迁的议案。

南迁可以保住明王朝的半壁江山,但生死确实也是要背负骂名的,这个骂名,崇祯想让大臣背。

但是大臣却装聋作哑,好容易有人提出了南迁的提议,却有人建议崇祯留守北京,让太子去南京。这个主意非常损,意思就是崇祯你就以身殉国吧,我们保你儿子继续当皇帝。

这是崇祯最不愿意听到的方案,当时大怒,再也不提南迁的事情,选择了在北京等死。

大臣们明明知道崇祯的真实想法是南迁,为什么这麽不给崇祯面子呢?原因还在于崇祯的性格比较变态,生性多疑,刻薄寡恩。

自己不肯担任何责任,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大臣。

如果哪个大臣提出南迁的建议,大家随崇祯到迁都南京后,崇祯一定会把丢失祖宗基业的罪责推到这个大臣脑袋上,下场可想而知。

为什么李自成进北京后,很多大臣都表示愿意归降一个西北的农民,这根崇祯的刻薄寡恩有很大关系。

崇祯的第二个机会来自李自成。

李自成从来就没想过做皇帝,他的目标是做西北王。

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农意识: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李自成打进北京就是为了回到家乡人前显贵,从来没想过如何治理天下,如何做一个皇帝。

所以才有李自成进京烧杀掳掠,京城百姓无不恨之入骨,由一代英雄沦落为流寇蚁贼。

李自成却不知道,揭竿而起当老大自古以来就是个不归路,没有在家乡安享富贵的可能,大一统的思想告诉我们,天下没有二主,这个游戏一开始就注定是你死我活的。

李自成的大军列队在北京城下,他却没有立刻攻城,而是选择了与崇祯议和。条件是崇祯还做他的皇帝,而他李自成做西北王。

对于崇祯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可是崇祯又一次放弃了机会。

原因还是崇祯希望大臣们提议:同意议和。

与李自成议和对于皇帝来说也算丢面子的事,所以这个提议要由大臣发起,黑锅也应该由大臣来背。

大臣们早就对崇祯的伎俩再熟悉不过了,谁也不肯出头。而且李自成进京,大臣们不一定死,通常情况下投降就可以了,而只有皇帝死的概率比较大。

崇祯看见大臣不上当,自己宁可吊死也终于没有做出同意议和的决定。与其说崇祯选择了尊严的死,不如说崇祯的性格缺陷导致了他的灭亡。

其实崇祯完全不必上吊。

在崇祯上吊之前,李自成从来没想过杀死皇帝,甚至都没想过把皇帝赶下龙床。他希望的仍然是崇祯继续做他的皇帝,而自己做个西北王就可以了。

李自成对崇祯的自杀,很诧异,也很不解。

李自成做不了皇帝,从另外一件事上能够看出来。

这件事跟一个美女有关,不错,你猜对了。就是那个“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的陈圆圆。

抢走了陈圆圆,抓了那位“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的吴三桂的老爸的,是权将军刘宗敏。

李自成对待吴三桂的态度起初还是比较诚恳的,但是他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军权旁落,事实上在李自成军中,刘宗敏拥兵自重,完全可以和他分庭抗理。

尽管李自成对权将军对待吴三桂家人的做法很不满意,但是却是毫无办法。

李自成不是朱元璋,不仅没有朱元璋平定天下,做天下之主的气度,甚至在军中的权力也是有限的。这一点,他很像洪秀全。

当时三十三岁的管宁铁骑之主,吴三桂,正值风华正茂,可以说他对陈圆圆的爱情是真挚的。

突然其来的明王朝覆灭,让吴三桂无法尽忠。父亲被蚁贼抓去拷问,又让吴三桂无法尽孝。陈圆圆被人抢去做老婆,更让青年时期的吴三桂感受到无法忍受的痛苦。

把吴三桂说成十恶不赦的汉奸,我个人认为是不公平的。

吴三桂和他的三万关宁铁骑,面对李自成的十万大军, 选择了背水一战。寡不敌众,吴三桂无奈之下向满清请兵。

他并没有想到投降而是请兵。辫子军抓住了历史赐给他的最好机会,将大军屯于山海关外,逼迫吴三桂投降。

当吴三桂站在山海关城头,眼看着跟随自己多年的关宁铁骑兄弟将要被蚁贼屠戮殆尽,无奈选择了向满清投降。

在满清贵族与蚁贼流寇之间,吴三桂选择满清贵族。至少满清贵族还是讲信誉的,不会无缘无故抓降将的老爸,抢降将的老婆。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

我以为吴梅村对吴三桂和陈圆圆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

问:楼大你好,可能你太忙没有看到我的帖子。确实真心想请教下,我的情况是这样的:

属于体制外的,平时做一点小生意有点积蓄,最大的爱好就是存够了钱买房子,到底是投资市中心的小户型好,还是投资城郊的洋房别墅啊?谢谢了!答:纯投资要在市中心或者商业聚居区,自住的第二套以上住房兼顾投资选近郊洋房别墅。

问:深圳从去年年底就在说二手房要按评估价过户?但到现在还没出这个政策。

你觉得这个政策短期内有可能出吗?

出这个政策会有什么影响?

答:评估价这个东西起码近期内推出是不大可能的。

谁来评估?需要多少人投入评估?对评估有争议怎么办?商品房怎么定评估价?评估标准什么时候拿出来?评估标准怎么出台才能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争取到强势群体的支持?

你认为这些问题是几个月能解决得了的吗?

评估的实质是什么?大家都看过鉴宝节目,往往专家给出一个评估价。

这个价格通常是近期专家知道的成交价格,如果没有成交过,专家会和相似的东西比对,给出一个价格。

比如专家知道你这个东西去年拍卖过,成交价是 10 万,专家觉得怎么也得比去年贵点,就给了个评估价 12 万。假如有人出 20 万从你手里买走了。专家再估价时就会评估成22 万。

这其实不是评估价,而是参考价。

评估则不同,评估这个东西是带强制性的,其实质就是政府强制定价,如果不具备强制性,把评估价写入政策就完全没有意义。这个强制性的价格如何定才能权衡强势群体的利益,如何定才能让多数人接受不至于大规模反抗,是一定会慎之又慎的。

我们现行采用的评估价其实就是政府自行制定的价格,并不是真正的评估价格,目的只是为了规避阴阳合同。以现在评估价的制定方案为基础,制定政策,肯定是不可行的。

这不仅仅是二手房过户问题,还涉及到未来的房产税。在郭 家不能拿出一个可行的评估标准之前,以评估价为基础的任何政策都无法大规模推行。

43、公元 1644

问:楼主啥时来啊?那个公元 1644 我看了两遍!性格决定命运!!#公众号: 整理发布

答:公元 1644 是很好的纪录片,史料非常真实,视角也非常独到。

起:很长时间没上来了,实在太忙了,居然又出了个 kk,好玩。最近还在忙,一段时间上不来,不过没有弃楼。等过一段腾出时间继续。

以前跟大家提到的琥珀,南红等有谁参与投资了,现在已经涨得惊人。涨得最快的当属珊瑚了。祝大家有个好收益。

如果有人刚刚进入这个圈子,一定要擦亮眼睛,高科技造假手段越来越高了。

目前,特别是翡翠造假已经达到令行家打眼的程度。

问:楼主你对北京通州区的房价怎么看。

我去年新政前接手了个高价二手房,当时打算自住,但是因为离单位太远,一时又搬不过去,我市中心还有一套,但房子较老,居住环境不好,我以前对政治经济一向不关注,目前是被迫关注,还望指点一二,如何操作能保证生活质量,又能让资产不至于大福缩水(现在已经缩了,通州那边现在 降了 20%多),盼复盼复。

答:通州是资金炒作的重点区域,调控期受影响最大,但是一旦行情到来,涨势会非常凶悍。

如同强庄关照的股票,容易暴涨暴跌。

狡兔尚有三窟,豺狼何止十穴,何况人呢?

有个三五套房产自住刚需并不奇怪,有个十套八套房产自住也很正常。

一个外地来京家庭起码需要四套房,为父母准备一套,为岳父母准备一套,为子女准备一套。自住一套。

另外,如果财力够,4 套买在城里,郊区还要有一套别墅用于周末渡假。象海南,昆明,这些著名的渡假胜地,也都应每个地方要有一套或者两套房产,才能过的舒服。

如果有婚外情的打算,城里和郊区还要各置一套房产,比较方便。

如果有小的养着,起码一个小的要有一套房子。

鲁迅说的好:如果不能给她名份,就给她一套房子。

所以人的刚需三五套房子,甚至十套房子是很正常的。

傻空们担心多军空着房子是没道理的。就好象农民担心皇帝用金锄头锄地不好使一样。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