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义务去说服任何人

每个人的活法也不同

你劝傻空去买房安居乐业

傻空回头还骂你害他

所以

不去与他们争辩对错

反正生活的品质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在论坛里

有很多高人孜孜不倦的与傻空辩论

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几句话承认自己的错误

即使他清晰的认识到自己错了…那些高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脑细胞每天都写东西

俺是很理解他们的

要么他们可以从中得到某种乐趣

要么他们消遣的方式就是如此

要么他们可以从中得到些更多的知识和思想进化

再要么

他们确实是好人…

管他呢

反正俺不是好人高人

只记录自己的一些观点

爱听的,就思考一下对错,利于未来操作

不爱听的,也别留言,俺没时间争讨对错

俺错了,俺认,因为俺也会看别人的帖子去思考衡量

你信俺的,未来错了,也别怪俺

俺的自私本性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0-14 16:12

补涨是一定的

分城施策

中央政策和财政政策,贷款支持加上地方的支持(公积金,贷款条件利率,首付门槛,配上舆论引导)其实,现在很多弱省会城市,买套房其实并不难…

很多三线省会城市

因为前几年的不景气

拿地和供地都很萧条

导致新品上市量不足

好地段的地,更是少之又少

很多原有的好地段好房子

大多去年被首批改善性的抢光了

所以房价涨不起来

均价就这样被郊区平衡下去了…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0-14 16:49

首先

通过大城市的经验可以得知

房价涨跌取决于供需,土地价值,心理预期,政策等等

地方政府还债

卖地,税收,投资

卖土地便快捷

既然房价与土地挂钩

土地又是垄断的

单凭这一点

房价涨

是合乎逻辑的

中央想稳定,地方想多卖钱

天生就矛盾

地方想降房价吗

他们低价大批量投放土地了吗

没有

这就是房价不会讲价的基础

大不了暂时不卖了

大众对居住又是刚需

贷款,土地,媒体,三大件人家都握的好好的

主动权还是控制在人家那里…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0-15 10:16

是的

3.5 万亿才去掉 4%的库存

于是出台了限制投机的政策

未来的政策

将是因城施策

投入更多的贷款来撬动 345 库存的压力

所以

不管未来出现多少奇葩政策

都不要惊讶

好戏

即将开始…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0-15 10:36

中央的目的是稳定

是去库存

只有库存少了,供需结构对了

才能继续靠房地产带动经济的增长

绝不是为了把某些城市房价抬上天

他们想让房价更平衡,而不是越来越高

稳定大于一切

而地方政府的目的是多赚钱

他们想让土地价值更高

从而导致了房价越来越高

当然

渴望房价越来越高的

还有投资者和房产持有者

开发商希望低价拿地,高价卖房

所以,开发商还是希望房价稳定的

因为热度太高,拿地都费劲,即使拿到地,高价售房压力和技术都不好操作,一旦政策风吹草动,风险很大

所以阵营就分出来了

渴望房价稳定的:中央,无产者,开发商

渴望房价上涨的:房产持有者,地方政府

这是多大的矛盾啊

真心不容易调节…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0-15 10:51

谁在想方设法让房价抬的更高

地方政府

拿了高价地的开发商

银行

中介,售楼员,下游服务业

广大有产者

所以

无产者们只能依赖中央的调控

而中央调控也要考虑,平衡利益群体矛盾

不涨,既是赢

所以要尽量理解国家…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0-15 11:22

这个世界上

最浪费时间的事

就是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

争论对错

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多年的坚持是错误的

即使他们明明知道是错误的

脑袋里早已生化出无数个理由来安慰自己了

很多人爱自由,不爱约束,不爱负债成居,不爱承担责任

那就让他们继续好了

生活会给予每个人公平的结果

然而你告诉他们什么什么是不对的

你怎么就知道你是对的呢

你的本意是好

但天道无垠比如,劝成功一个原本看空,并持有不同观点的人

背负大额贷款购买房产

万一这个房子手续有毛病,土地有罗烂,信贷有差头

或者夸张点,这个地方塌陷了,地震了,滑坡了

这会不会是作孽呢,谁又能负责呢

所以

只去帮助那些愿意去投资或者有实际需求的人

告诉他们内在规则和金融结构知识,共同进步

无论现实生活中,还是虚拟的网络中

不再与那些不同路的人浪费口舌…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0-16 20:48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

各种调控的政策存在差异化

分城施策的招发出去

想往回收

政策的力度和影响力都会大大的减弱

总这么靠信贷首付抑制需求,又舍不得打孩子多放土地

早晚不是办法

等过几年又用到人家 1.2 线

恐怕又要运作很久

上面连哄带吓,下面连骗带拖

如今的市场

不像以前那么好带了…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1-02 09:53

很多人看到出政策了

就害怕了

以为老爷们真心想打亲儿子

一面要靠房地产带动经历

一面又要稳定金融和社会秩序

目前所有的政策

都是暂时性的

都是治标的

他们

根本不想去治本…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1-02 10:01

只要需求量不变

只要经济继续向前

只要继续建设

只要继续通胀

那么,反弹将是一定的

而这种反弹

是官方看得到的

因为在信贷上他们是支持的…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1-02 11:59

50 平换 90 平

90 平换 140 平

140 平换 280 平

280 平换别墅

这是大众根据经济增长和居住欲望

产生的的真实需求

几乎是每个人都想住大房子

让孩子去好的学区

附近有完善的配套服务和便捷的交通

体体面面对待人生…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1-04 23:06

房地产是不是泡沫

答案:是的,无疑

这个大泡沫,是实心的,黄金版

并设有无数挺机关枪,遍布周围…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1-04 23:12

2017 年 3 月份起

三线城市

将迎来收获季

近期

可以关注本市新拍土地成交楼面价

大型房企将大力布局 3 线未限购省会

3 线小房企将面临洗牌

因为无力参与竞争面粉的战争中

大房企拿地将竞争激烈

寸土必争

3 线城市新地王

层出不穷…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1-06 01:27

比较喜欢的城市

都是哪种有点底蕴的,有点历史的,有点说道的

譬如杭州,北京,西安,长春,西藏,长沙,济南,郑州,南京…

几年前去上海,只去了城隍庙外滩科技馆动物园然后在宾馆呆了 3 天,愣是没地去,因伪真不想去

当然

这只是自己主观来说

很多人还是很喜欢那种时尚城市,人造的都市…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1-22 12:13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64355257.pn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64355271.png{EIMAGE}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1-23 11:47

在国内股票市场现有规则的大环境下

养猪杀猪

是很简单低端套路

目前,正处于养猪的初期阶段…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1-26 00:14

哪里投资额暴涨

哪里在大规模建设

哪里就是下一个机会

政府的投资

都是要回报的

中央也是如此

跟庄走…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1-29 01:28

股市

既熟悉,又陌生

俺从来不建议身边的亲戚朋友碰股票的

自己也是只看不玩

看了十多年,一只股票也没买过

俺经常错误的认为

但凡是正常人,一旦加入这场赌局后

就很难再有平和的心态与闲暇的心情

去从容处理日常的规划

和足够的时间去发现生活的美好

无时无刻都会想着关注各种股评新闻与各种走势分析有事没事都要掏出手机看大盘走势,自选股的动态

并浪费时间在网络中寻找各种小道新闻

在一次次后悔和恐惧中

夹杂着期待,去迎接第二天的开盘

当然,当中也有乐趣和成就感但俺不行,不是炒股那块料,精力能力跟不上时代

还是老老实实当房托更靠谱…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1-29 20:42

什么是幸福

俺现在确实感觉到了

什么才是幸福

幸福很具体

很直观

就摆在那里

可以人为掌控

房子,车子,钱

只是幸福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有空

来说说

俺所能摸到的幸福…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2-15 00:01

不管是 1 线,2 线,3 线

所有副省级城市

请关注

您所在的城市

土地是否在严格把控中

三环内是否已不再供应土地

刚需房是否已进入尾盘阶段

成交是否大多集中在四环外

如果是

就预示着

您所在的城市

一旦需求的导火索被点燃

局面将是

本市的所有新房

从内到外

均价跳跃式增长

二手房随即跟风

这些

将与加息无关

只要还未加速供应土地

只要继续抑制需求

只要人们还追求求居住品质,结婚,上学,养老,车位

房价,只会比以前更加可怕

这与加息无关,也与控制贷款总量无关

恐慌性抢购

对于很多需求不断膨胀的城市

也许就在一念之间,一夜之间…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2-15 00:13

目前的趋势

迫在眉睫

也很清晰

在所有副省级城市中

刚需盘

应该所剩无几

而土地成交

开发商所付出的代价也将越来越大

基本上也是靠数次举牌抢来的

政府不再轻易廉价出让土地

凡是抢到土地的

楼面价应该接近于前几年的销售价

而且新增土地一共就那么几块

稍微地段好一些的

都会去抢改善性的蛋糕

刚需们未来的居住环境

要么远到荒无人烟

要么捡改善型人群的二手

副省会城市的均价

即使成交量不大

但成交均价一定是逐步向上的

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去做改善型人群的生意

只有他们才有资本

用原始资本来为接下来的土地溢价买单…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2-15 00:20

衣食住行

都是刚需

在中国,但凡刚需

源头一定都被政府把控着

跟谁斗

也别跟国家斗

要么你无欲无求

天为被地为床

不结婚,不生孩子,不赡养老人

要么就老老实实忍着,苦中作乐

说这些,并非悲观

我们应该乐观的面对

想想好的一面

比如和平

比如粮食

比如女人

比如我们眼前所有

我们尚可努力过后可以拥有的

美好的东西

如果不这么想也可以

那将是无穷的黑暗…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2-15 00:28

可以骂

可以发泄

可以见人就说被剥削的种种不满

然后呢

你还是要买房的

你还是要跟那些已经想通的人去竞争

即使你知道了一切的幕后黑手是谁

你敢骂谁

你只敢骂骂开发商,中介,多军

而这些人

无外乎都是在一种大环境下生存的同类

左右结果的

还是那些掌控政策的人…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2-15 00:45

收紧土地供应去库存

鼓励农民抵押土地进城城镇化

还有更猛的提高首付,提高门槛,抑制需求,同时保持着低息贷款

以上这些

竟然被理解为政府要降房价,打压房地产

该说什么好

唉,人苦的让人心生怜悯

但回头想想

自己在这一年多里

是进步的

最起码

遇到观念错误的人,常常会提醒几句

听不听是人家的事

怎么去生活,也与俺无关

也许人家生活的更有意义呢…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2-15 01:03

在任何地域

都有活的好的,活的差的

无论 123 线

还是 45678 线

活的好的,不一定跟特别有钱有关

比如家人团聚,孩子争气,衣食无忧,亲朋相合只要大家在同一阶级,欲望值控制的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敢于平淡为福

但活的差的

一定与金钱有关

因为他们把钱放在第一位固执的认为,没有钱,永远得不到想要的那种生活

而那种生活

也许就是内心的欲望罢了

欲望达成后,又会有新的欲望产生

新的欲望又需要更多的金钱去满足

也许生活质量会有差异

但就幸福感而言

完全是背道而驰…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2-15 01:16

什么是幸福

幸福就是得到

得到想要的那种幸福

心中想要的幸福

只有自己才会明白

所以

幸福就是享受孤独

幸福的人,应该孤独的去满足需求

幸福就是“静”

静后,方能定,安,虑,得

静也是有门槛的

对于很多人

“止”方能“静”

不然是没办法“静”下来的

这个“止”

既是“开悟”…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2-15 01:28

幸福

只体现在踏踏实实的现实中

比如一个好人

每天帮孤寡老人挑水洗脚掏钱看病

结果无暇关照家庭

致使媳妇孩子都抱怨,此人无比郁闷

一面做着道德观上的善事

一面承受着家庭的责备

那么

这个好人结果一定不幸福

所以

幸福并不是拥有善良和仁慈之心就可以获得

在真实的生活中

想得到幸福

需要“道”…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2-15 01:45

傻空的想法和行为

有些着实让人气愤与不解

那就骂他们吧

嘲笑他们吧

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和后悔,最终人生很失败

会让人产生幸福把他人的无知,悲剧,失败,错过,低智商,惨烈

全部当成自己的成功,英明,智慧

只会满足内心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但这些并不是幸福的本质

你越看不惯,就会越骂他们是 SB

人家当然不认为自己是 SB

结果就是回过头来骂你是 SB

挣来挣去

你得到了什么呢

得来的就是被骂 SB 这个结果

因为在护抵之余

自身的德行心态会产生变化

所以

幸福要靠“儒”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2-15 01:47

想办法不被骂

是幸福的基本功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作者:80 后 60 岁走遍全球 日期:2016-12-15 09:37

老百姓真心不容易

被剥削着,又没办法摆脱剥削

人性又是如此恶劣可悲

但我们还要在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继续生存

怎么办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